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肠并发症临床研究

2022-09-11

糖尿病的胃肠动力障碍是由于代谢性疾病累及肠道神经和肌肉而引起,是糖尿病合并症在胃肠道的表现[1]。在临床上,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等,一般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该院对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采用正脾颗粒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研究特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探讨正脾颗粒的治疗效果,旨在为其他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能为其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5岁,年龄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47.87±2.79) 岁,患者糖尿病病程在2~20年不等,平均病程(10.32±1.18) 年,患者在入院时,经检查,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且均伴有胃排空延迟、呕吐、腹泻等症状,经X线显示,患者胃部内容物较多,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参芪降糖颗粒进行治疗,患者每次冲服1袋,3次/d,同时口服吗丁啉,3次d,1片 / 次;观察组患者采用正脾颗粒进行治疗,患者每天于饭前冲服1袋,3次 /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参照如下划分。显效 :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小时,空腹血糖在7.2 mmol/L以下,饭后2 h血糖在8.3 mmol/L以下;有效 :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糖下降较为明显;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 含显效和有效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2检验。

2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人数为1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人数为10例,总有效率为66.67%,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一般认为,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是气阴虚弱、水湿内生为主,须补脾益肾、化浊祛湿[2]。正脾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黄芪、山药、白术、佩兰等中药材,能够补脾肺之气[3]。因此,正脾颗粒具有活血养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在进入人体后,能够增强小肠平滑肌的紧张度,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的吸收功能,药物与药物的结合,能够达到降糖的目的,对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该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服用正脾颗粒后,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对照组好,其治疗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从该研究结果来看,在治疗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的过程中,正脾颗粒能够有效缓解的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对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肠并发症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正脾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例数为1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例为10例,总有效率为66.67%,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的过程中,正脾颗粒能够有效缓解的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正脾颗粒,糖尿病胃肠并发症,临床效果

上一篇:城乡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探析下一篇: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