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

2022-10-19

第一篇: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

从自身经历谈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做教师,辛苦!其中的心酸不需要多说。我和大家一样,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就累死累活地干着,有时也想:这么辛苦地忙碌,图个什么?其实我只是想通过奋斗实现我的快乐,我不甘心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付出了,我就想收获。所以,说白了,我辛苦,我奋斗,是为了我的成长,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我的快乐。

我初中和高中在当时的县中读的,靖江的名校,名校毕竟是名校,正是受这6年良好校风和学风的熏陶,奠定了我今后从教的教风。当时县中的很多名师都曾是我的老师:毛益群、宗式仲、严侠华等,至今记得教我们的毛益群老师,50几岁,一头白发,每天上课手提一个自制教具,好像是两片竹片夹着一张大白纸,一根铁丝绑在竹片的两头,纸上都是他自己用毛笔写的经典诗词,诗从他进教室,就一直挂在黑板的旁边,让我们有空就背,第二天再换新的。他说他反对高三的时候布置语文作业,只要我们上课认真听就行。高

二、高三教我们地理的严老师(现在是省靖中的教科室主任),那时候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几年,那个课上得真是条理清晰,重难点把握到位,可以说她的课上没有一句废话,句句都浅显易懂,那年高考我地理91分,那时全省地理均分是不及格的。直到现在,将近30年过去了,我儿子问我其他功课我是一问三不知,唯独地理知识从气象到气候、从时区到地理与经济的关系,我都能说出一点来。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张育忍,他也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英语教师,他上大学学的是地理,工作后改行教英语,他经常拿出他手抄的一本又一本的语法书,整整齐齐,至今让我难忘。感谢母校老师的教育,从走上讲台那一天,我就一直以他们为榜样。

由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失误,我错失了读第一批英语大学本科的机会,最后勉强读了历史大专,两年后毕业,分配工作时,当时三中的校长徐森源说:我们学校不需要专职的历史教师,你如果愿意教英语就来吧。我一直喜欢英语,于是就这样当上了英语老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养,但我凭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很快就站住了脚跟。记得第一天我把学生作业带回家批,一个一个纠正学生写得不规范的英语字母,批到11点。经常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一有空就钻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很快嗓子就喊哑了,落下了声带小结的毛病。从第二年开始,我教的班级英语基本都是第

一、第二名。工作第二年,母校寄来信,询问是否报考母校的历史专升本,我找校长批,校长说:我们学校不需要历史本科生,如果什么时候有英语培训,我就批准。于是当我得知有英语专科函授的时候,就立刻报名了,那年入学考试我考了全省第一。三年的英语专科函授结束后不久,我又报考了英语专升本。所以在三中,我度过了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不断充实自己知识的几年,也是埋头奋斗的几年。我参加过张思中16字教学法的改革,参加过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课改活动,向全泰州市开过几节公开课,从此教学上走向了成熟。就这样,主要靠自学,我实现了自己的一个飞跃,做我喜欢做的英语老师。

2000年的时候考到了——实验学校,从初一教起,恰逢第一年使用那种4A纸大的人教版的英语课本,教材很难,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学校有惯例,每天的作业和默写由教师根据当天所教内容精编练习,不用现成的参考书,我和季主任、陈丹等老师每天轮流编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默写,而且所有这些都全批,对每天默写进行人人过关,每个错误的地方都得到我那里背完才允许回家,两个班110个学生,每天都要排队到我那里背,有时背诵的队伍排得老长,我和学生都

花了不少时间,为此还被学校领导经常批评,说有家长反映,只知道买菜要排队,不知道背书也要排队。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喜人,那几年也是实验学校很辉煌的日子。

04年,江苏省全面推广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我恰好又从初一教起,从初一到初三,参与了7A至9B的每一次省里的培训,并担任牛津教材的二级培训员,培训市里的教师。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的教辅资料,从每一节课的教案到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都是我们自己编写的。我和组里的老师一起,研究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录像课,探讨每个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模式。在教研员卢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教材,写集体教案和学案,与全市老师分享,我们学校还多次承办教学研讨会,做经验交流报告。在全市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使用牛津教材以来,我吃了不少苦,但这些苦没有白吃,正是这套教材让我在教学上走向成熟。使用这套教材5年以来,我参编和主编过20多本教辅书,高级职称评到手后我也没有就此止步,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有关英语教学的论文,到现在有10多篇文章发表、获省级论文奖或在泰州市教学研讨会上交流。

这些年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任省牛津英语教研网的版主、超级版主、资料审核员和专家答疑板块的版主,并全面管理整个网站的博客区。4年多来,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扑在上面,很少看电视,甚至4年的春节晚会都没有看全过。我认真看每一个教师的贴,和他们探讨教学,耐心解答每个教师的问题,有时遇到自己不会的,就到处查阅资料,直到搞清为止。论坛和博客区有很多老师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我每篇必看,并点评,有时打分。这个过程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表面看我花去了很多时间,但其实我也获得了很多,有时感觉获得的比失去的更多。在其他博友的带动下,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很多教师因为我的鼓励坚持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在教研网服务的4年里,结识了众多的牛津同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分享资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生活充实而快乐。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有时候掌握了最新的信息,也就掌握了机遇。所以我们要正确运用网络,使网络成为自己成长的助推器。

也就是在近几年,学校和市里给了我不少荣誉,07年被评为泰州教学能手,09年成为学科带头人,现在我是泰州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靖江名师工作室的组长。如今四十三岁的我,本可以休息休息,但身上挑着重担,不干示弱的我又咬着牙,给自己确立了下一个奋斗目标。 下面我从理论上讲讲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上级教育部门、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把专业化发展当做重中之重,因此它也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里最为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教育的大环境又使年轻的教师队伍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我们的青年教师已经不再拥有较长的业务、素养的自然成长期,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我们的青年教师不得不尽快地进入状态并得以迅速成长。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是学校或

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

在新课程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志是:确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信念;构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形成了驾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教育智慧;具备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能力;产生了很多个性化的教学故事和案例。

(二)专业成长的发展阶段

从教师成长的过程看,我们可以粗略的把教师专业成长分为几个阶段:

1.调整磨合期——前2年

新教师刚迈上工作岗位,有很多的理想和冲动,有让人羡慕的激情。但是,或许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岗位和职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因此,在工作中会常因为缺乏经验,或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产生一些困难,更为主要的是对教育对象和教学过程缺乏完整的了解,因此可能出现暂时的困难。这是一个正常的阶段,这需要导师和周围其他教师的扶持和善意的指导。

2.适应发展期——3-5年

通过一到两个循环的教学磨练,教师对教材的整个知识的体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教学的全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比较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由此进入一个顺利的发展时期。

3.成熟提高期——6-10年

在适应期的基础上,教师会因为个人职业的理想和发展需求,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这个阶段教师可能开始进行更告层次的职业的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熟悉初中阶段教学的全过程要求,能有意识和目的的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并有初步的成果。恰当的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建立体系完整符合个人教学需求的学科资源库;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业务进修与培训,能成为学校的学科骨干。

4.反思创新期——10以后

在近10年的教学生涯中,教师的职业的经验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现实中,教师也属于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是把关教师,教师也从此走入了自我反思阶段,反思自己10年的教学历程,同时,积极尝试教学创新,不断追寻符合个人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实现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能全面、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系统把握学科内容,能结合本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成效明显,能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研科研能力,掌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能独立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并有成效。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深入课堂,大胆尝试教学研究

教师立足自身,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把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提高课堂教学绩效为出发点,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归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即教师的教学研究。

2、把握教研信息,参与教研活动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参与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多样化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校本科研积极性。观摩各类

研究课,通过观摩、比较和个人实践,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或从他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促进自我不断成长。

3、向名师学习,感悟成功的轨迹

借助学校组织的新老教师“拜师结对”活动,聆听专家报告,以及“导师制”、外出教研等形式,向名师学习,从名师的成长足迹中体悟成功的经验。

4、自学、学历进修

随着学科专业知识发展与更新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因此,教师应主动阅读一些专业书籍,进行专业提升。还可以利用学校和教培研中心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但是,教师业务进修和专业提高应把握以下几点,即首先要立足一个“新”,因为教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职业;其次要着眼一个“宽”,教师要注意不断拓宽知识面,满足教学的需要;再次适当注意一个“专”,应适当加强专业的深度,做到居高临下;最后,落实一个“用”,即加强理论与知识的应用,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5、同伴互助,借助网络与同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网络教研,实现学科课程资源共享,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

6、积极参加教科研,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科研的支撑,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是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有效途径,通过参加教科研,不仅加强了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

7、制定发展规划,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终生、全面、持续的过程。有效整合各种因素,科学而有计划的规划个人发展规划,可以使教师职业发展道路将更为顺畅,成长的机会将更大。工作要有目标,要有理想,不能毫无目地的走哪算哪。要结合自身实际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充分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

我一直信奉一位哲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有幸听过省靖中张纯老师的一个讲座,他就平凡和平庸两者关系的阐述我很喜欢,拿来与大家共享:(见PPT)

这个世界名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人的。

我,命中注定只能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尽管平凡,还是不要选择平庸。平凡

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在生活中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实现了自我价值。

人尽其能,对个人而言这叫平凡

平庸

有能力没发挥,才华尽掩

像河蚌里拒绝成为珍珠的沙子,自甘埋没

大家听说过MBA教育的“热带雨林效应”吗?

热带雨林效应告诉我们,要想从遮天蔽日的密林中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两条选择:一条是依附于地皮,成为苔藓类植物。虽然得以生存,却永不见天日;二是

集中全部精力、创造相对优势,即长得非常细却快速增高,直到赶上并超出密叶进而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长粗。

心理学中的有个“磨道效应”的说法,有的教师在教师这个职业走了很久,可十年中有九年都在重复第一年的工作和经验,因此尽管走了很久,但是始终走不远。我们每天都在很辛苦的劳作,我们走得很久很累,但如果我们没有所突破,我们就永远走不远。

最后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去与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他们的生活也能过得去。 老板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便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而易见的是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以这种方式结束他所热衷的事业令人感到遗憾。木匠完工后,老板来看房子。老板把大门的钥匙交给木匠。“房子归你了,”他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很震惊!太丢人了! 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做事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我们也是一样。

启示:

1.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

2.我们都是木匠,每天都在创建我们的人生,往往并没有竭尽全力。

3.最后我们也会吃惊地发现我们将不得不住在我们自己建的房子里。

4.如果我们可以重来,情形就会大不相同,但我们无法回头。

前路漫漫,青年教师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更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人生的美丽。

第二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抚宁二中:甘丽英

新课程要求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精神的“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困惑,发现的问题越多,自己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能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促使教师向由单纯的“教书匠”、“传道者”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可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学生的困惑、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借鉴,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

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发现练习方法或教学手段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就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重要因素,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单项教学能力文本的解读和学习,探讨一下如何写好体育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以及写体育教学反思对于体育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一)、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如果一名教师只满足于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相反,一名教师,无论教学能力起点如何,如果他能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就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体育教师课时任务较多,一般每周要达到16-20节课,同时还要组织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等,造成部分体育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注重课后反思,不善于课后动笔修改教学环节,仍然按照原先的教案在同轨班教学,甚至还有些教师多年重复使用一个教案的现象,很少去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在

上完一堂课后,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课后反思及时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不断总结积累,找到反馈的信息,在二次备课中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调整,如:教学设计、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场地器材等,以便在同轨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养成分析反思习惯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次认真的教学反思,都是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前备课无论多么详细、多么周密,它处于教学预设阶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程度、师生互动情况等等,不可能与课前教学设计一模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每一节体育课结束后,都需及时进行体育教学发思,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在反思、实践、再反思过程中,逐步养成自觉反思习惯,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教学环境从教室移到操场,学生活动范围变大,且活动兴趣各不相同,使体育课堂教学具备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是很难准确预料和判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总会有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举动,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虽然在体育课堂上也不乏有急中生智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功效的惊人之作,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后使教学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败笔,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让我们对每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发思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轻松应对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合理运用课堂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例如:学生对学习广播体操积极不高,练习中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等,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害怕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时就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可能是连续学习广播体操,失去了好奇心和新鲜感等等。教师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变调整教学策略,并关注学

生情绪变化,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心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四)、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积累经验、转变观念 每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回顾教学实践过程,如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合理的、积极的,超出课时目标之外的、隐性的等无法预料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如何及时捕捉引导进行生成性教育的等等。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中还需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中得与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要回顾、梳理和剖析教学实践中这些不足之处,吸取教训,重新设计,可以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得以改进和提高。

2、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课堂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

3、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回顾课堂上学生学练情况。诸如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动机是否被激发、兴趣是否被调动,教学上哪些环节学生做得比较好,哪些环节学生做得不是太好等等,所有这些教师应及时记录,有针对作进一步的调整,从而使二次上课更趋于有效性。

4、反思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场地器材布置,排除有干扰或其它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等,从而使得场地器材布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研究,在思想碰撞中不断积累研究素材、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案是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思维过程的轨迹,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案,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它重在课前预设,无法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我们通过体育教学发思进行二次备课,积极反思,重组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走弯路,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高。因此,提倡我们体育教师将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相结合起来,对原本教案进行修改及补充,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义非凡。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发思有助于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钻研教材,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怎样写好体育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需要的是自我意识、思维习惯和批评精神,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纪实性的。从理论上讲,教学反思应该

每一节课后都要写,但是,目前体育教师工作量比较大,我们觉得体育教师只需要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小结,每天写课后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切忌空、浮、杂,也不能看成是任务应付了事,应该做到:

第一,实话实说。一节课下来,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体能的发展情况,多少学生对这次教学感兴趣,多少学生学习存在学习能力障碍,自己的教学组织、教法运用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新的设想,在哪方面做得还不成功,学生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特别,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周密考虑,少走弯路。

第二、反思成功之举。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临时应变得当的各项教学措施,恰当的比喻、新颖精彩的导语,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直观有效的教具使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科学地利用场地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某些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升,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第三、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步骤。不是说等我们的教学出了大问题,出了教学事故了才需要反思,反思反省自身的行为,不能空泛,总是说什么“教学思想不先进”“教学理念有待提高”等等的话,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琢磨,例如,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情境设计中的那一部分感兴趣,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是否一定需要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有了哪些表现,分组学习怎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场地器械的利用是否合理,教学中的安全还有那方面关注不够,自主性学习时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怎么办,怕学生管不住是不是总是让学生围绕着我们自己,我们的讲解学生真的都听懂了吗,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第四、反思教学目标设定。要看教学目标定位是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力为基础,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体能发展和情感意志的培养上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我们的目标设置那些是清晰的,那些是可以达成的,那些目标的检测是可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不能达成,我们就需要思考,目标是否定得太多、太大、太空。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以及与教学内

容直接性关联程度不高的目标要慎用,要通过这样的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真正地引导教学,实现目标引领内容的体育新课程思想。

第五、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师生活动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例如,教学方法设计的改动富有科学性,场地条件合理利用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练习方法的改编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巧妙的语言引导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或活动方式和练习次数出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等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令人遗憾不已。

第六、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即兴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表演”有时牵强附会,有时令人深省,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表现,思考学生这种表现的根源,课后要及时地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得的素材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第七、反思师生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的教态和仪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反,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运动体能、运动爱好、个性特征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情况作客观分析,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没有配合好”,要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经验和学力基础,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要学会从教师自身上找原因、求对策,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第八、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情境的设计、组织方法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教法上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体能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体育课后小结和体育反思的区别!前者是前提和基础,或者是提炼和升华,从细节入手,重视写好每节体育课的小节。

第一、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写“实”。要有针对性,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或一种负担,相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对今后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第二、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快”。要及时写,只有及时才能把教学中的问题、心得如实地记录下来。否则,随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忘。同时也要注重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第三、课后小结要与教学反思相比关注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课后小结的撰写不需要像教学反思那样“深”。主要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理论适当地、简单地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有感则长,无感则短,切中要点,避免形式,能表述清楚存在的问题就行,不必要求多少字数,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一两百个字。

总之,教学反思的过程,既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教学能力

第三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个人成长、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与提高的家园是我们学校奋斗的目标。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专业素养等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面对新课程,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无疑都面临着一个专业发展的问题,而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催化剂,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一方面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更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在我校的实施,两者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我校成立有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负责组织、安排、部署全校教师的教研工作,先后出台了《汇文二中校本教研制度》、《听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常规》、《外出学习汇报制度》、《领导包学科制度》等,这就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全员参与的严谨、浓厚的教研氛围,全校没有一个教师登台授课而不参加教研活动。

重视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学习,引领教师自觉学习各类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更新知识结构,拓宽教育视野,提高理论修养,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精神。引导教师反思自我教学实践,规范新课程观念,领会学科课程的最新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真正功能和深远价值,从理念与操作结合的层面上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引领教师在培训中反思,在交流中成长,在反思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思想引领,价值驱动,激发内需,坚定信念

课改之初,我校领导就意识到老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校本教研应基于教师的需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充分激发教师的学习主体性,引导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从而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通过校本培训,协助他们、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自主意识,引导教师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奉献爱心,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因此,校本培训的关键是要解决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所以我校十分强调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注重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激发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内驱力,使教师产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使其重视“旧我”向“新我”的演变。

三、创新思路,精选内容,多管齐下,注重效果

校本教研是一种“福利”,而不能成为教师的负担,这就要求组织者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培训内容,在形式多样而又新颖活泼的教研活动中让教师得到提高、收到成效。几年来,我校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先后派数十人直接参加国家级、省级课程改革培训,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讨;市、县优质课观摩活动,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全员新课程通识培训,内容涉及新课程实施方案、新教育理念、名师名家讲座、课例研究点评、专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等等,这些培训活动或集中,或分散,或全校,或学科组、备课组,无疑都起到统一思想认识、提升从教境界,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在我校的实施。

四、立足校本,依托课堂,紧扣问题,夯实基础 整合团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团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并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1)加强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核心,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备课活动。各学科每周定期安排集体备课一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2课时,其他学科1课时。教科室负责检查活动情况、统计出勤并整理备课组上交的活动记录、教案、配餐作业、课件等并将优秀课件上传至校园网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2)加强互动研讨,教学评价,共同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每周四第

7、8节为教研活动时间,各学科有固定活动场所,包学科领导参加学科教研活动。

(3)推门听课。要求全校教师开放课堂,教师不能拒绝听课者进入课堂听课。全校领导老师都有听课、评课任务。

(4)听课+研讨+反思。利用形式多样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评课,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这样做促使人人都进步,天天在进步,将校本培训的效果实实在在地显现出来。尤其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老师们基本做到了面对全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促进转化,品味成功,共享快乐

青年教师初为人师,面临着重要转化——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从知识汲取者到真理播种者的能力转化,因此我校很重视对青年教师培训,不仅有提前进行的岗位培训、制度培训,更有从教信念培训、励志成功培训,关注的就是他们的尽快成长,缩短他们的转换周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听评课记录,教案等。学科内开展汇报课、公开课,在全校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同时推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县、市级优质课评比。这种“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激励着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快速成长,往往一学年甚至一学期不到,就有人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而当他们获得事业的初步成功时,学校领导往往要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激发全校教师共同分享他们的成功喜悦,共同享受他们的成长快乐,以激励更多的人走向成功。

六、以教科研为支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科知识专家,并且学会教育科研,成为学科教学专家。倡导教师做“研究者”,积极承担课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对研究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交流和推广。

近年来我校课题共计:15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1个;市级43个;县级73个。其中十一五课题77个。正在实施的课题15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个,县级10个。

七、加强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加强量化考核,向考核要成绩,要发展。每年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每年举行教师业务考试、教学基本功大赛、教案评比,每学期组织学生评教评学、座谈、问卷调查等。

实践证明,教师施教的成功与否,往往有赖于与学生集体及学生个体建立的良好关系。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协调师生关系、活跃教育过程很有必要。这种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未来教育的主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保证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为此我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评教评学,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试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务处进行数据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 。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基本功竞赛。2009年组织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粉笔字、即兴演讲、朗读、口头作文、个人才艺等多方面),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主题班会活动设计、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故事、个人才艺等);2010年我校组织板书设计及粉笔字大赛,由教科室负责课间十分钟进课堂拍照, 学期末由所有同学科教师进行打分、评比。优秀的板书上传至校园网供老师们参考学习。

新课改以来每年的教师业务考试也改变了原来的单纯做题形式,2009年是教学设计,你最满意的教学片段等,其中美术教师除了美术基本理论,还有美术史,并增加了评画部分;2010年,由教研组长结合学科特点出题,单独进行考试。其中地理学科考试内容为图文转换能力,即出一道地理综合题的读图题,教师阅读出图中的信息,并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联系出高中所学的知识点、考点;并说出如何分析总结、归纳。考试要求是充分阅读图中的信息,要求知识点联系广泛,考点齐全;分析归纳时充分利用材料,分析言之有理,条理清楚、语言得体;注意答题的角度和运用地理语言;物理新课程高考试题,使全组教师对新课程高考的试题特征、考查内容及试题结构有了更直接更准确的认识;生物主要考查教师们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并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构建概念图能力,提示教师教学中注意教材中每个单元“自我检测”中的概念图,主动教会学生做思维导图。

八、成绩:“是金子就会发光。”在我们学校,每位教师都是一粒金子,当通过校本教研的全面打磨后,他们就一定会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彩。09-10年优质课统计:国家级 1节,省级5节,市级29节,县级50节,其中齐红梅老师09年8月在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优质课评比中获国家级三等奖;09年3月白志强老师在河北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说课组三等奖;王作辉2010年9月参加河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田翠红信息与学科整合课参加省级评比,张岩省级信息技术课,李静涛省级录像课一等奖。市级优质课09年17节,10年12节,县级09年22节,10年26节,各级优质课选拔参赛80节,青年教师课堂评比46节,其中09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我校推举的路明蕊老师参加市级比赛,获市一等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推举路明蕊、齐红梅参加市级评比均获市级一等奖。

在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2009年薛娜荣获国家级二等奖、马艳梅荣获国家级三等奖、王艳茹、徐瑞凤、周华、巢志刚、张杰、费丽婷、于艳艳、王占英、孙艳秀、张丽洁、郑巧裕分别获市级奖。 2010年,我校青年教师周华以120分的高分获全市第二名,白艳老师以115分的高分获全市第七名,费丽婷老师以110分的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最后,我们希望教师职业不应该成为一项红烛般的“悲壮”事业,而是应该成为一项终身发展并能够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辉煌专业!

我们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赢得自己的尊严,得到应有的荣誉,实现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在专业上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新课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推进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二者相辅相成而又相映成趣。

第四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对教师专业成长、职业幸福工作进行了探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元培训,提升素质

在培训模式上,我们着眼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按需施训,因人施训,做到分类别、分层次、多样化培训。

1、教师全员远程培训

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按时参加远程培训。学校配有电子阅览室,方便教师上网学习,并给予学习指导、检查。做到人人过关。

2、信息技术培训

随着班班通进入班级,为使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多次开展了“班班通”使用培训以及课件制作培训。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师在上课时基本上都能用班班通辅助教学。在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电教作品比赛中,我校有25人获奖。

3、开展新课标培训

新课标出台后,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了一册;派出骨干教师到外地培训学习新课标;学校还利用暑期培训班,集中学习培训,让教师围绕课标来组织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二、搭建成长舞台,发挥引领作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擂台比武”活动

在教师培养中,学校特别针对40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开展了“教学之星”评选,从参与说课的74人中,评出的20位优秀教师参与讲课,最后曹春华、刘梦瑶、桑献、范军、刘连进、张巍、李婧、万娟、汪春丽等有9位教师获得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学校定期举办教师常规课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员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年开展最美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所教学科,本着自愿的原则结对子。骨干教师从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搞好“传、帮、带”,落实培训计划,亲自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听预讲课,课后面对面地总结得失,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3、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记录成长历程。具体内容有:每学期每位教师有一份个人发展计划和一份总结,听课不少于15节,写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4篇,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说课稿1篇,必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读书摘记。

4、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高业务能力,学习外地经验,我校教师近三百人次到衡水中学、昌乐二中、毛毡厂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地学习培训。同时,学校还请合肥师范学院陈宏友教授、山东课改专家王炳新、张苗等到我校讲学。

由于学校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教学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陈彥、孙克环、李婧、胡 晓莉、万娟、吴芳、杨昆鹏、许莉娟、丁振芳等教师在市县优质课大赛中分获

一、

二、三等奖;王晨老师每年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10多篇,我校教师论文每年有100多篇在县、市级获奖;目前,我校有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5名,县教学能手10名。

三、区域协作、联片受益,

我们学校是六中协作区的牵头单位,学校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开展优质课、演讲比赛、“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周、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锻炼了教师,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比如在我校举办的“六中协作区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周活动,邀请在六中协作区各校优秀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并请县知名专家组织评课活动,做到一人讲课,百人受益。

四、构建四类课型,搞好五项建设

为打造自信高效高堂,学校近年来抓好常态课,上好课改过关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学校将一周所听的课进行综合评比,推出本周课改之星,该教师为本课改的候选人,并让该教师下周上一节精品课。学期结束进行总结,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同时,活力科室、魅力年级组、和谐教研组、美丽班级、生态小组五项建设让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职业幸福

1、落实“三进”,提升品味

书香进校园、经典进课堂、品味进人心。学校图书馆对教师开放,班级建立图书角,学校定期开展读书论坛,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让教师的生活更有品味。

2、实施“健康工程”,做阳光教师

早晨学生有晨训,教师有团体太极拳表演 ;学校还定期开展教师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教师的身体得到锻炼,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精神、培养了教师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

3、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快乐中成材。学校成立了体育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专业教师课外辅导,定期开展活动,学生综合素显著提高。在全县中学生篮球赛活动中,我校代表队多次获前三名;在六中协作区开展的小主人音乐舞蹈汇演中,我校代表队也多次获得

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校充满着青春与活力,也使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第五篇:以校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新课程给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学校不再只是教师任教的场所,更应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舞台。面对如此形势,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要如何应对教育改革的挑战?所以,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提出: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发掘各种资源,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下是我们平时的想法、做法和反思。

基本理念

理念是导向。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关注学生必须同时关注教师!”。众所周知,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这场改革的具体实施者。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跟上。坦率地说,如果忽视了教师,而一味追求关注学生难免会有筑造空中楼阁的现象。基于此,我们坚持以三个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探索与实践

要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是根本,实践是关键,制度是保障。

一、寻求活动新形式,促进交流共发展。

师素质的提高在课改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而有效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书做笔记这么一个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探讨交流和展示的活动中。

1、每周论坛——开辟交流平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经过一阶段的学习思考与策划准备,结合课改要求与学校实际,尝试开展“每周论坛”活动,制定了《“每周论坛”活动细则》,确定了活动目标、内容、计划、形式与要求等。同时召开了校委、教研组长联合会议,认真选定了学期论坛的大主题如: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根据学校大主题确定主讲话题。如:《让班级活起来》、《论持久战——班级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自主、自律》„„把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作为交流探讨的时间。活动采用专题讲座、漫谈交流等形式,话题涉及教育热点、实践发现、学习反思、困惑对策等进行交流。在“每周论坛”活动中,还设置了主持人、主讲人,这个设置意味着一种责任的下放。责任感驱使主持人主讲人认真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加强学习、勤于动笔。教师在这个过程的锤炼中,获得较佳的状态并展示了自我,从而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成就。

为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让“每周论坛”发挥作用,成为构建学习化校园的一个辐射源,作为一校之长,我们强调了几个要求。

人人参与。这也是一个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对这项活动不回避,或主持、或主讲、或记录、或漫谈、或争议思考„„人人参与,那就意味着这项活动做有所值。

认真准备。“思考”是准备的关键之一,能否真实地去反思教育的现状、问题,不敷衍了事,决定着活动的实质性效果。这不仅影响工作成效,从中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教师个人内心深层的另一种工作品位。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要求主讲人要提前一周把讲稿送交主持人审阅并共同交流、完善,以确保发言稿的质量。

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关键还得联系实际。教育的现实性,要求我们谈论、思考的东西必须是现实而非空洞的,故其内容应来源于学习心得、实践发现、困惑反思,范围包括眼中的学校、班级、课堂、家长、学生等等。一句话,在我们的身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即借鉴与应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要求,也是一个工作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来验证,学是为了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实中的教育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如何在交流中借鉴,在反思中改进,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这一点是“每周论坛”的归宿之一。

“每周论坛”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教师交流新平台,突出了参与、交流、探索、争鸣、促进、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习氛围的形成,对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现实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每周论坛”不但是教师学习的交流平台,更是教师参与的锤炼天地。

2、研训结合——提高教研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发展内涵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所以,我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构建“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校本研训立足于教师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开辟具体的载体或平台,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源于实践,服务于教育,以此引导尝试行动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训以 “学习”为基础,与“走进大师”教育阅读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与教研交流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促进内化学习。

教研方面,各教研组固定每周有半天的教研时间,全校确定一个学期总的教研主题,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大主题和本班实际确定自己的子课题开展研究,教师定期以公开课的形式就该课题研究情况向教研组做汇报,并为大家做本课题的专题讲座。教研组结合公开课的实施情况也向教师提出建议,以便更深入地做进一步的研究。学校从说课、集体备课、开课到评课,规范了教研活动流程,并围绕主题规范整理形成各环节文字材料。如围绕教研主题,结合课例,开课教师需要撰写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组织者则要整理教研记录、教研小结等各种材料。在活动中,教师感受到教研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工作,从而行之有效,言而有物。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为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我校以“材料集成”为手段,促进教师系统整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先后整理汇编了《关注》、《耕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手记、心得体会与学校教研材料汇编。

3、撰写手记—— 促进反思

手记是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失败实践的反思。教师在手记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不合理因素;在反思中,不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改变做法。为此,我要求教师每周至少撰写1篇教学手记,并作为学校常规每月自查的一项内容。同时,为鼓励与推动,我们汇编了教师教育手记集《耕耘》——教师手记选、《关注》(白埕小学教师手记选)、《蚂蚁的触角》。

4、网络信息—— 拓宽交流渠道

整合各种教育资讯,构建校园信息库,给教师提供跨时空多领域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是学校适应信息社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是架设宽带网,让电脑发挥作用,致力使教师个人资料、学校工作资料规范合成。一方面使教师在信息集成中得以锻炼;一方面促进教师开放交流,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增加学习渠道。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又展示了自我。网络建设又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块活动阵地。

二、尝试课题探究,促进工作转型。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的工作转型,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效的媒介。

1、课题引入—— 提升探究水平

引进的优势就是指导相对到位,资料相对丰富。几年来,我们有三个教师参与了“作文生活化”(国家级课题)、“发展性评价”(县级课题)、“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县级课题)的探究活动。

2、课题创生—— 提高探究质量

“自主-导行”是我们在学习工作摸索中感受创生的。目前,我们还在围绕这一主题,指导教师尝试从“我带同学学”课堂教学新模式、“自主-导行”少先队管理新方式等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我校潘全兴老师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凸显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反复思考,尝试了“我带同学学”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确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教师导入——宣布带学顺序——学生带学、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引领——教师对学法、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学生在课前须先报名,然后确定带学内容,再商决学习方法、选择学习方式。教师课前只做到协调带学内容,帮助确定学习方法和方式;课堂上指导、点拨、引领深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领突破重难点。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个性化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该教学模式多次在县、中心校做典型课例推介,并受到一致的好评。

3、行动研究—— 促进工作转型

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然而农村小学教师又存在理论不足和受时空制约的弊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尝试了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于实践,服务教育。我校先后尝试了“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预习能力的培养”、“学困生的转化”等课题研究。并把每周论坛做为教师行动研究的交流平台。行动研究的开展,不仅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而且使教师逐步由原先的“教书匠”心态向“研究者”的意识转型,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课题琳琅满目,又显粗糙,似乎有悖现实,说是课题研究未免操之过急。但是我认为百花齐放体现的是一种关注,一种兴趣,一种尝试,又何尝不可。而这又将在交流中带动相应的工作开展,积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不断促进教师形成自我成长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教师走向课题研究,科研转型是必然趋势,也是我校的教师的共同需求和选择。

三、建立规章制度,促进自我反思。

为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制定了《常规工作要求》、《常规自查工作要求》、《师德内涵》等制度,配备相应的评价工具,如:《课堂教学同事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家长)》、《常规自查表》。为帮助教师做好工作调整还设置了《教师发展建议》(自我及同伴建议)、《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使教师对今后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作为教师行动的指南。“自查反思”式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强调了教师参与、主动反思;强调交流与沟通,以利共同发展;强调真实、客观。反映教师个人与学校的自我反思与工作调整,从而引导教师自律,促进教师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

2、档案袋建立—— 记录成长历程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立是一种基于“学习与反思、记录成长历程”的教师发展目标引导的档案袋管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交流与反思、科研能力等方面。内容涵盖教师师德、教育教学常规、教科研、继续教育等方面,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等相关内容。具体包括两大部分:基本部分和过程性材料部分。

基本部分包含《档案袋建立实施说明》、《教师专业发展参照标准》、《教师基本情况表》、《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档案袋内容目录记载》、《教师教育大事记》、《工作回顾与展望》。基本部分也是档案袋的主要部分,从整体上介绍档案袋建立的依据、理念、结构,体现教师的发展计划、成长历程及确定发展目标。

过程性资料部分是对基本部分的补充和深化,主要包括生涯规划、我的学习、交流与反思、教育与教学、教育科研、我的成果六大部分。收集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个性化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以帮助教师更条理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历程。

同时,我还成立以校长及教务骨干为主的档案袋开发小组,负责档案袋的假设、验证、交流、实施。成立以校长及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为主的档案袋管理小组,负责档案袋建设的指导、组织交流、实施建议工作。为确保档案袋能真正促进教师反思、归因、总结、调整,我们还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原则》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要求》。确定了真实性、操作性、过程性、人文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袋的功能,我们开展了“规划生涯”研讨会,先由教师自我介绍自我发展计划,然后教师再针对其发展计划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不定期组织阶段性成果汇报会,汇报一阶段以来自我发展情况,及对今后工作是否做适当地调整。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为更好地展示教师所取得的成果,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我设置了“丰收硕果”展览室,把教师所获得的较有价值的成果(获奖证书、论文发表等)进行展示,让教师一走进“丰收硕果”展览室就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档案袋的建立让教师在自查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节自我;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促进反思与交流,在交流中走向成长。总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归因、总结、调整中,在自觉的学习、交流中,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上学期我校还选派5位教师参加东山县教育局举办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设现场会,并有两位教师被评为“教师专业成长先进个人”。

四、塑造校园名师,促进个性张扬。

“名师”之名,不在名声高低;“名师”之名,不限范围大小。而在于自身素质、个人对群体的影响程度。名师塑造实际就是个性张扬,宣扬推介。

1、赏识寻优——张扬教师个性。

2、骨干培养—— 目前,我校已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3名,中心校级骨干教师2名。

3、活动推介—— 塑造校园名师。名师之“名”必须扬“名”,我们努力争取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让教师在各级公开课、校际交流课、带教示范课、中心校本培训等活动中展示、推介。同时创设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主持、评课发言、学习交流等活动中加以锤炼,凸显能力。几年来,我校已有一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获得好成绩,有四名教师获得县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有多名教师成为县级、市级骨干教师,有7名教师在中心校校本培训中做专题讲座,多名教师也成为中心校的学科带头人。名师之名,让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正是形成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成效与反思

自我校探索“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来,学校形成了学习、探讨、实践、再学习、再交流、实践的循环式学习化氛围,教师学习、探究的内需得到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开放、有效”的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也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1、促进了教师内需的发展。当前,由于教育“大锅饭”体制的因素,致使很多教师存在“得过且过”思想,对自身要求不高,学习积极性弱化。“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建立,通过外部驱动,促进了教师内需的发展。

2、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作为农村学校,受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发展的条件极其有限。“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建立,认为理念是导向,学习是根本,实践是关键,制度是保障。通过创设各种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3、促进了学习化校园的建设。学习化校园建设是学校走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体系注重“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教研模式的建立,把“行动研究”作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桥梁,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尽管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也应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关注。

1、师德建设

在学校当前的状态下,制度更大程度是目标导向,引导着学校、教师的发展。因此,在极力倡导教师自律反思的同时,我们应当重视师德建设,人格影响,氛围影响。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尚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以做支持和保障,促进教师、学校发展。

2、促进内需

以校为本,创造机会,氛围影响,制度支持,都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驱力。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才是其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更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还是我们今后探索的问题。

3、经费支持

一年来,在东山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在陈城镇白埕村两委及有志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白埕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完成了篮球场的修建,围墙周遍的扩建、水泥地板的铺设,37个花坛的修建;六千多平方米操场的填翻和整平,完成了教学楼的全面整修,购置了多媒体教室的课桌椅,配置数码相机,给教师配置屏风式办公桌和计算机等等,实现办公电脑化,学校办学硬件设施逐渐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虽然,我校的办学条件在一年来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我不想停留在现状,还期待着学校有更大的发展,还希望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打造我市一流品牌农村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服务于我们的孩子,服务于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核心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校园更美了,设备更齐全了,学校要成为优秀教师的摇篮,培养出新一代一批批优秀学生,“路茫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着眼国家的未来,创办特色的学校,以校为本,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建设;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常考易错成语分类练习下一篇:成立商会党组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