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4-04-18

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共8篇)

篇1: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幼儿教师,在园里与幼儿密切相处,与家长交流沟通,创设适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做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还需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更为重要的是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教师在保教方面需要不断的去提升和成长。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也有从事幼儿教师事业,专业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这就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标准有一定的要求。那在这样的形势下,应怎样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呢?这就要从教师的专业化方面来了解和认识。

一、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教师群体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要有独特的要求和条件,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有专门性训练,懂得一些专门的教育方法,其次是爱岗敬业对幼儿不偏心,做到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重要的是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国家要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例如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和中、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念,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这个主体人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要不断的向前发展,接受新的思想,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争取成为一个优秀合格幼儿教师。

二、为什么要走专业化正如人们所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专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的基础上影响着教师的成长道路。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飞快的更新,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教师自身对所从事的职业意义、地位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在工作方面是应付了事,对专业知识水平能力存在不足,更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园领导的压力和幼儿家长的要求不断提高,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其次,教师会存在职业倦怠期,教师在任教后的10年至15年的时间段里会对工作产生厌倦,缺乏动力有较强的压力感和挫折感,缺少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对该专业的每天做重复的事情而感到厌烦。在社会方面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要求,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感;在教学情境方面,在很多人看来管得住学生的老师才是成功的老师,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弱,又是以自我为中心,在班级管理和对幼儿教育中要做到细心,耐心,责任心,这些在长期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消磨着教师意志。正因为如此,教师要调整心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增强自信心,走专业化道路。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个人成就意向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之一,一名新上任的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个人在这个成就的意向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成就的这个过程中会有波动,会遇到挫折,但在教学技能和管理的能力方面,积极的去实践和反思,发现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在职业到了停滞阶段,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会明显下降,对当前的工作安于现状,对于新的教学课题会表现出消极的反应,对教研活动缺少专研的耐心与对其提出新的创意性。自身专业发展的因素,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进取,具备有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也是近期教师工作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实践经历,教师专业素质方面提高专业的素质能力,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展专业的知识,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与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认真做好教育工作,为教育良好质量而付出努力。

四、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近些年来,国家不断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下发了很多关于幼儿教育有关的文件,例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事业中的不足。立足教学实践,关注孩子们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在新世纪要求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和素质教育不断的规范。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更新,现在许多乡镇都建有公立幼儿园,教师要想进入公立幼儿从事工作,需要报名参加统一笔试、面试考试,教育的门槛高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并且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教师的工资待遇,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在众多的行业当中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是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在当前也是影响许多人选择是否从事该职业的一个条件。也是当前需要做调整和改进的重点内容。

五、如何更好的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自身主体意识的增强,教师的要注重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工作中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用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追求专业发展,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新事物,思想与时俱进。调整好心态,用心去发现实践中的不足,并不断的完善与进取,只有自己有了一桶水,你才能给予别人一杯水,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处理好师幼之间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幼儿,增强自信心。幼儿园方面要开展专门性的培训,在教师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教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工作,要有正确的教育指导方法来指导教师,有明确的工作制度,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合作学习,增强责任感,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到愉快,开心,有信心,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教育资金的投入,完善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对教师的要求要有明确的标准,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与要求颁布适宜的相关性文件,也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寻找适合的发展道路,不能盲目的借鉴和复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措施,以便让我国的幼儿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让更多的幼儿受益。

篇2: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抚宁二中:甘丽英

新课程要求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精神的“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困惑,发现的问题越多,自己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能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促使教师向由单纯的“教书匠”、“传道者”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可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学生的困惑、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借鉴,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

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发现练习方法或教学手段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就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重要因素,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单项教学能力文本的解读和学习,探讨一下如何写好体育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以及写体育教学反思对于体育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一)、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如果一名教师只满足于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相反,一名教师,无论教学能力起点如何,如果他能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就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体育教师课时任务较多,一般每周要达到16-20节课,同时还要组织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等,造成部分体育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注重课后反思,不善于课后动笔修改教学环节,仍然按照原先的教案在同轨班教学,甚至还有些教师多年重复使用一个教案的现象,很少去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课后反思及时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不断总结积累,找到反馈的信息,在二次备课中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调整,如:教学设计、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场地器材等,以便在同轨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养成分析反思习惯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次认真的教学反思,都是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前备课无论多么详细、多么周密,它处于教学预设阶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程度、师生互动情况等等,不可能与课前教学设计一模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每一节体育课结束后,都需及时进行体育教学发思,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在反思、实践、再反思过程中,逐步养成自觉反思习惯,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教学环境从教室移到操场,学生活动范围变大,且活动兴趣各不相同,使体育课堂教学具备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是很难准确预料和判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总会有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举动,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虽然在体育课堂上也不乏有急中生智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功效的惊人之作,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后使教学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败笔,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让我们对每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发思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轻松应对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合理运用课堂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例如:学生对学习广播体操积极不高,练习中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等,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害怕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时就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可能是连续学习广播体操,失去了好奇心和新鲜感等等。教师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变调整教学策略,并关注学

生情绪变化,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心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四)、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积累经验、转变观念 每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回顾教学实践过程,如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合理的、积极的,超出课时目标之外的、隐性的等无法预料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如何及时捕捉引导进行生成性教育的等等。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中还需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中得与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要回顾、梳理和剖析教学实践中这些不足之处,吸取教训,重新设计,可以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得以改进和提高。

2、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课堂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

3、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回顾课堂上学生学练情况。诸如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动机是否被激发、兴趣是否被调动,教学上哪些环节学生做得比较好,哪些环节学生做得不是太好等等,所有这些教师应及时记录,有针对作进一步的调整,从而使二次上课更趋于有效性。

4、反思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场地器材布置,排除有干扰或其它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等,从而使得场地器材布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研究,在思想碰撞中不断积累研究素材、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案是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思维过程的轨迹,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案,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它重在课前预设,无法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我们通过体育教学发思进行二次备课,积极反思,重组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走弯路,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高。因此,提倡我们体育教师将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相结合起来,对原本教案进行修改及补充,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义非凡。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发思有助于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钻研教材,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怎样写好体育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需要的是自我意识、思维习惯和批评精神,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纪实性的。从理论上讲,教学反思应该

每一节课后都要写,但是,目前体育教师工作量比较大,我们觉得体育教师只需要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小结,每天写课后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切忌空、浮、杂,也不能看成是任务应付了事,应该做到:

第一,实话实说。一节课下来,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体能的发展情况,多少学生对这次教学感兴趣,多少学生学习存在学习能力障碍,自己的教学组织、教法运用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新的设想,在哪方面做得还不成功,学生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特别,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周密考虑,少走弯路。

第二、反思成功之举。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临时应变得当的各项教学措施,恰当的比喻、新颖精彩的导语,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直观有效的教具使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科学地利用场地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某些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升,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第三、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步骤。不是说等我们的教学出了大问题,出了教学事故了才需要反思,反思反省自身的行为,不能空泛,总是说什么“教学思想不先进”“教学理念有待提高”等等的话,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琢磨,例如,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情境设计中的那一部分感兴趣,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是否一定需要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有了哪些表现,分组学习怎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场地器械的利用是否合理,教学中的安全还有那方面关注不够,自主性学习时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怎么办,怕学生管不住是不是总是让学生围绕着我们自己,我们的讲解学生真的都听懂了吗,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第四、反思教学目标设定。要看教学目标定位是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力为基础,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体能发展和情感意志的培养上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我们的目标设置那些是清晰的,那些是可以达成的,那些目标的检测是可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不能达成,我们就需要思考,目标是否定得太多、太大、太空。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以及与教学内

容直接性关联程度不高的目标要慎用,要通过这样的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真正地引导教学,实现目标引领内容的体育新课程思想。

第五、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师生活动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例如,教学方法设计的改动富有科学性,场地条件合理利用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练习方法的改编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巧妙的语言引导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或活动方式和练习次数出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等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令人遗憾不已。

第六、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即兴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表演”有时牵强附会,有时令人深省,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表现,思考学生这种表现的根源,课后要及时地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得的素材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第七、反思师生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的教态和仪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反,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运动体能、运动爱好、个性特征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情况作客观分析,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没有配合好”,要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经验和学力基础,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要学会从教师自身上找原因、求对策,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第八、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情境的设计、组织方法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教法上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体能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体育课后小结和体育反思的区别!前者是前提和基础,或者是提炼和升华,从细节入手,重视写好每节体育课的小节。

第一、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写“实”。要有针对性,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或一种负担,相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对今后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第二、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快”。要及时写,只有及时才能把教学中的问题、心得如实地记录下来。否则,随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忘。同时也要注重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第三、课后小结要与教学反思相比关注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课后小结的撰写不需要像教学反思那样“深”。主要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理论适当地、简单地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有感则长,无感则短,切中要点,避免形式,能表述清楚存在的问题就行,不必要求多少字数,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一两百个字。

总之,教学反思的过程,既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篇3: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盲”。新教师上课, 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教学无目标, 课堂教学比较随便, 教学时间把握不准, 教学方法缺乏, 教学无重点、难点等, 从而无法落实基础知识。

2.“慌”。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 课堂上容易丢三落四, 如忘写课题, 忘记评价学生, 教学环节过渡生硬甚至脱节, 板书错漏百出, 用词语无伦次, 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等。

3.“快”。新教师上课往往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上课, 不顾学情, 一讲到底, 并且语速较快, 有时甚至连学生都还没有听清楚, 教学就已进入下一环节。

4.“灌”。“灌”即“灌输”, 不少新教师总是就教材讲教材, 不知灵活运用教材。有时甚至让学生在教材中一划了之。这种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很差。

5.“乱”。新教师上课,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及相应的知识积累, 上课仅关注课堂的“热闹”, 形式的新颖, 而忽视教学环节的有序组织及教材结构的科学严谨, 从而使得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是“杂乱无章”。

6.“多”。新教师上课, 往往贪多求全, 不知取舍, 课堂仿佛成了堆积知识内容的“战场”。表面上教师讲得很多, 实际上学生学到的却很少。

以上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教师的成长, 因此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 就成了青年教师个人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教师要有追求业务能力成长的内在要求

1.拟定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计划, 让规划成为前进的动力。目标驱动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了目标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阶段目标与总目标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并建立自我评价体系以保障规划的实现。

2.虚心求教, 纳己之长, 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中走出来, 有思想, 有个性, 有特长, 但缺乏的是经验。这就需要新教师善于向老教师学习, 虚心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 多听课, 多请教, 博采众长,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在实践中探索成功的经验。许多教育教学经典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导航仪”, 是我们前进发展的“推进剂”, 青年教师要多接触教育经典, 广泛涉猎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 青年教师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功, 就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不断积累, 不断反思, 这样才能在反思中吸取教益, 正确前行。

三、学校要为新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新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 是学校教育的后备力量, 其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为学校的发展增强后劲, 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如:

(一) 学校要加强新教师的培训工作, 搭建学习平台

1. 实施“青蓝工程”, 即师徒结对工程。

如我校新毕业教师与县四星级示范高中的教学带头人或教学能手结成帮扶对象, 定期展开听评课和教研活动, 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起了关键作用。

2. 实施“走出去, 请进来”的培养方式,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学校要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 学习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 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有用的教学信息。

(二) 学校要积极为新教师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校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竞赛, 让优秀者脱颖而出, 并给他们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让他们的成长、成熟获得大家的认可。如我校每年都要举行“新秀杯”课堂竞赛活动, 这既是对新教师课堂过关的一种检验, 也是促进他们课堂教学尽快成熟的一种鞭策。

(三) 学校要积极为新教师搭建实现抱负的平台

篇4: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师的自觉

专业发展能为教师赢得专业尊严、专业自信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自己有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就有专业发展的最强动力,教师主动参与到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自觉实现专业成长。

1.熟记新课标,明确目标与方向

新课标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标准。新课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指南,是教师教学和考核学生的一个依据。把新课标熟记于心,就能帮助自己把握住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常读教育书籍,借鉴好经验

最近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思想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精彩。”教育思想的形成必然有教育理论的内化与支撑。教师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就会多读乐学,从书籍中汲取优良的教学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翅,才能更好地展翅翱翔,实现自己专业成长的梦想。

3.多看精彩课堂,分析得与失

多看精彩的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方法。从别人的课中,可以了解他们的教学思想,让自己的思想与之碰撞,一个思想遇到另一个思想就成了两个思想,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就会受益匪浅。从别人的课中,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融合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很大。

4.做好“六个一”,提高专业素养

六个一即“三年一规划、一年一课题、一期读一书、一期一论文、一期一优案、一期一好课”。教师如果能做到三年做一次长远、近期规划,每学年确定并研究一个课题,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的专著,边读边思,写读书笔记,对自己最有感悟的部分撰写读书心得,与同事分享交流;每期写好一篇优质论文;每期精心设计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精品教案,上好一堂好课,并一直能坚守目标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研究,教师自身的素养就能大大提升。

二、学校的培养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影响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

1.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年轻教师的培养,每学年初实行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明确师徒职责,促进徒弟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骨干。(2)青年教师的培养,帮助其作好职业规划,从“教育科研名师”“教学艺术名师”“教学质量名师”“管理育人名师”四个发展方向中找到突破。

2.搭建学习展示平台

通过三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第一层次:组内转转课——常态课人人练兵,充分发挥年级教研组的自主性,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轮流上教研课一节,从而达到人人练兵,人人成长;第二层次:校内研讨课——研究课好课多磨,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研究小组的带动性,通过新教师汇报课、徒弟汇报课、专题研讨课、青年教师赛课等形式,以磨课、慕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层次:名师示范课——精品课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性,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专家名师到校上示范课,外出听课教师上汇报课,进行示范引领。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创设须根据教师的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学习室”“名师工作室”的作用鼓励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名师示范,学在身边。充分运用“领雁工程”“大讲堂”“送教下乡”“国培、市培”“请进来,走出去”等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名优教师。另外,每期可以为教师购买一本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专著,一本教师所在学科的专业书籍,提供共学、共分享的学习机会与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以课题研究促发展

课题研究应从学校的整体发展出发,以国家级、市级课题为龙头,教师深入研究区级及以上课题,每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点展开研究,系统构建了序列化的课题研究体系。人人参与研究,做实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还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沙龙。(1)学校主题式沙龙,每期一主题,组内沙龙,聚智聚慧;校内论坛,精彩分享。(2)分享式沙龙。每一位外出培训的教师归来后将学习所得进行梳理,取其精华以微讲座、汇报课等形式与全校教师共分享、同成长。

5.以记录评价促成长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能丰富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确前进的目标,使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转变。通过档案袋中内容的交流,还能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教师记录袋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反思前期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教师成长记录袋是教师的成长足迹,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推进器”,是教师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迷者,师渡;悟者,自渡。有了教师迫切需要发展的内因和学校助推教师发展的外因一起存在,教师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张廷强,王爱香.浅谈新课改下如何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03).

篇5: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学校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绞尽脑汁思考的事情。其实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恰当的说就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师德的建设、业务的提高、政治水平的整合、敬业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的结合体。下面就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借鉴:

一、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要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氛围。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在学期初,学校根据各位教师的状况,给每位教师一套教育教学刊物。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本学期教材,让教师学有可学,说有可说。

其次要给教师创造学习的空间。从本学期开始以来,学校每周晚上都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体理论学习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政治理论,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再次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思想水平的提高,我校每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业务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教育的本质,从思想上认识中国教育的教学方针,让他们认识到目前教育的困境和现状,不断认识自身在教育事业中的位置。从而让教师在思想上不断认识教师肩负的使命,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兢兢业业,目前他们的理论学习笔记每个人除了达到学校的要求外,还有部分教师的理论学习远远超过学校的要求。使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上不断提高。

二、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训计划。学期初组织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专门开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校本研训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计划,分解给每位教师符合自身实际的校本研究主题,每位教师一份研训计划,让他们心中有数。

其次改变校本研训的模式。改变原来一个人说其他人听的研训模式,确定每个人每周一个主题,让主讲教师积极准备,每位参加研训的教师都来收集资料。在研训的时候改变以往的方法,围绕主题各自评价主讲教师主题实施情况,每位教师不再把课堂常规评价作为评价的方式,必须用理论指导审视主讲教师围绕课题开展情况。让每位教师都发言,而且要求每位教师的发言必须有理论的依据。用理论来指引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不再是单纯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的评价方式,切实让每位主讲教师,通过校本研训能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实践水平,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学校规模小,参加专家讲座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我校基于这种状况,利用网络资源和现有的光盘资源和远教资源,组织教师每周至少一个晚上来观看专家光盘课堂实录,专家教育讲座,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观看完成后给他们留给一定的时间来反思,谈谈专家讲座的内容及感受,每位教师写出自身的体会,并且组织有能力的教师模仿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公开课教学,让全校教师观摩,综合评定得失,找出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水平。

四、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来校伊始,通过常规检查,看到大多数教师的反思仅仅是应付性的工作,大部分都没有任何对自身教学成长有实质意义,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时调整方法,逐个评价每位教师的每次反思的实效性,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专业人士的教学反思,逐个的进行分析,反思究竟反思什么,怎么写反思,组织教学骨干和教导主任认真研究反思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让教师通过听课,看反思,起到了有实效性的和针对性,极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现在你看教师的反思不再是应付性,而是真正的从自身的成长角度来进行反思,确实起到反思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评价不断多元化,我想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的整体发展。

五、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为了改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真正成长,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向先进学校,在学校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分别派出教师到,东冶、三小、洪上等学校去观摩模范教师示范课、同堂异构课、远程教育实践课、能手送教下乡课等公开课。每次听课回来后让参加听课的教师写出自己的感受,评价每位讲课教师的得失,让听课的教师上范例课,让没有参加听课的教师通过模仿性的课堂了解现在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水平。再组织教师集体来评价讲课教师的整体状况,通过评价不断提高讲课教师的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观摩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派出教师的增多教师的教学水平随之得到很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会变的更加成熟。

六、认真实施“223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县教育局的号召下,在学期初制定领导、家长进课堂周,会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老师的课堂水平进行评价,评价采取无记名评价,然后综合所有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让家长、教师、学校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当节课的得失,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实施,给他们足够大的压力促进每位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迫切心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现在你来我们学校看吧,每天教师在一起都是在研究教学的技巧,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我心里由衷的感到欣慰。

七、组织公开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在学期初,制定了公开课周,让每位教师都当台亮相,学校组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对参讲的教师进行评价,除了对教师教的方法进行评价,每节课后都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发放当堂知识测查表,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测查,看教学效果首要的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结合课堂教师的教态、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处理、环节与环节的过度、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当堂课的效果,这样极大的促进了教师讲课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整体学情的把握,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了进行备课,教师的备课水平、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八、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工作的琐碎程度是每个参加过管理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学校管理要全面的、全方位的考虑整体工作的推进,学校的每项教学改革都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让他们知道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让值周教师参加学校管理,让值日教师参加学校的日常工作。这样每个学期每个教师都能有多次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办好一所学校,要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考虑每位教师的能力,还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水平。

九、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个班级的生源不同,学生的整体感知状况有很大的差异,用学校统一的一套班级规章制度,必然限制了每个班级的发展。因而让班主任会同科任教师,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只是制定一套班级整体评价制度,比如学生的上下学管理问题、班级学风问题、班级卫生问题等等,让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最终能在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检查中,突出自己班级的特点和特色,能完成学校对于班级的整体评价就行了,这样不仅促进教师会教书,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6: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江口县闵孝中学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06年以来,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有实践,有反思,有收获,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一、完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中长期的继续教育规划,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保障措施得力。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各项培训任务分工明确,专人负责,以“研训一体”为主要的继续教育模式。加强集体探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要求每位教师所形成的教案要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特长风格,凸现“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博采众长,求实创新,充分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二、抓住教师成长时机

我校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机,让教师学会教学,懂得研究,在实践中练就能力,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措施是:①“磨一阵”,奠定成长基础。为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要加强对青年的磨练,要求过好“三关”(教育教学基本功关、学科教学关、教育科研关),上好“三课”(常态课、研究课、汇报课),读好“三书”(课程标准、理论专著、教材教参),练好“三技”(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②“扶一把”,引青年教师上路。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把他们推上研讨课的舞台,推荐他们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指导他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让他们快速成长。③“逼一程”,让青 1

年教师超越。“逼课题”学校规定青年教师每人必须参与校级或校级以上学科课题研究,力求做到:课题研究小步走,具体实施稳步走,并对其成果加以量化,与其切身利益挂钩;“逼超越”参加同级比赛获得一等奖后,不能再次参加本级比赛,只能上一级比赛,依次层层逼上,不断努力,屡结硕果。

三、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1、挖掘学习理论动力

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教研活动,请教研室的专家到学校讲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学校提出“自加压、出成效”的要求,做到“八个一”,即:(1)每学年完成一本学习教育理论记录本,并作摘录至少50篇;(2)每学年确定一个教研课题;

(3)每学期主备、主讲一个单元教材;(4)每学期开一节教研公开课;(5)每学期主评一节公开课;(6)每学期编写一份最佳教案或自拟一份期考卷;

(7)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8)每学期提一条教改合理化建议。

2、给机会——参加培训

建立和完善学校骨干教师梯队的培养,每学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对校本教研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发挥骨干的作用,给他们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示范教学、带徒弟等,让他们的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

3、给压力——自主学习

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为此,我校要求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倡写学习笔记、教学体会、经验总结,让教师在自我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感悟“课改”精神,并将先进的理念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①向文本学。读名著专著、读教育期刊、读课程标准、读教材教参。要求教师能围绕某一个主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对教育教学实际进

行反思。为了更好地督促教师向文本学习,我们制定学校的“书香伴我行”教师读书计划。同时,学校提供相关的推荐书目供老师自学。对教师读书笔记和读书反思都有相关要求与检查。

②向专家学。

把教师“送”出去——外出培训,并继续实行“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培训方式。每年,我校都派出大批教师参加国家、省、地、县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同时,要求选派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归来要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把学到的东西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把专家“请”进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请时力求“三讲”:一讲,“请”要讲针对性,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请,不能随心所欲地请,确保请的目标性。二讲,“请”要讲有序性,要围绕培训的主题规划和开展态势,要与时俱进地请,确保请的有序性。三讲,“请”要讲实效,要聚焦热点,关注焦点,凸显难点,解决疑点。

③向网络学。充分利用现代远程培训平台,利用资源组织教师收看名师教学实录等,开拓教师视野,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4、关注过程

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常规的工作外,我们还特别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活动制度化——活动有定时,内容有布置,教师有准备,人员有参与,活动有开展,时间有保证,结果有小结。我校认真落实课堂开放和随机听课制度,严格按照“说课——集体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这一流程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

②内容简单化——通过学习交流,获取相关理论,指导校本实践;通过备课上课,促进教师学习、思考、整合经验,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评议反思、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循环渐进,提升教师校本教研的能力。

③引领常规化——学校班子成员参加教研活动,以自己的教研热情感

染、带动教师,并把自身的资源与老师共享,共同探讨解决校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校本教研正常开展。

四、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本教研也应回归课堂。我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常态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1、以“同课异构”为形式,在教研活动中展示自己

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的课,并不是为了比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而是教研的需要。其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①展现教师不同的风格。②展示不同要求的课。③展示不同的教学思路。④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2、以“常态课”为载体,扎实开展人人上一堂好课活动

“校本教研”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解决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往往是“常态课”发生的。以“常态课”为载体进行教研,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研中,研究的内容缺乏常态基础,研究的人缺乏广泛性,而且赋予“校本教研”新的内涵。几年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设计一份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自己最满意的教案,人人上一节研究展示课。课后,教研组进行开放式评课,互相讨论研究课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将“课例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五年来,我校执行以课例为主要形式的“实战”型校本教研,确立以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为课例研究的实体和中心,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深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开展微型教研活动(做教学札记、编写案例、撰写教学反思、相互说课),充分调动教研组、教师开展本教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4、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一张王牌,他们业务精,教学经验丰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至关重要。我校坚持“以点带面”、以局部

促整体的工作思路,采取研讨→集体备课→教学示范→教学反思的教学过程,使全体教师在研中学、教中悟。在正常教研课的基础上,每学期骨干教师都要比一般教师多做“四个一”,即上1节示范课、多读一本教育教学典籍、多写一组教学随笔或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做一次讲座。

5、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这不但为学校提供了教师评价的依据,而且也便于教师对自我工作的反思和改进。

五、落实检查整改措施

学校以省、地继续教育检查为切机,加大了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力求“真”、“实”、“效”,即反映真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达到促动的效果,努力使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分层管理模式,每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单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教师做好整改工作,做好情况记载。同时,学校还不定期组织相关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对各组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梳理,除了在大会上进行整体通报外,还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督促教研组研究、讨论整改方式方法,促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7:依托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正确认识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1、教育科研能在自己的场域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教育科研是教师在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教育科学素养的必然途径。一线教师有效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更是在教学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走进学生心灵的过程,因此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教学问题或教学困惑,而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就是要找到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正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抓住这些问题,不断地反思和追问,有助于教师形成问题意识,进而形成课题意识。把日常教学中习以为常的问题,重新予以审视,从专业的角度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之后,可以带动教师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教师克服定势思维,有助于提高其反思能力。正是因为每一个拥有课题意识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我们教师主动学习,与外界优质资源良性互动,开展合作与自我反思,就会产生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充满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这些教育实践的成果主要是教育科研的收获。

但我们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有着自己切入的视角,既不能一刀切认为“教育科研万能”,也不能长叹“教育科研无能”,它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因人而异,因校而异。

2、充分利用电教网络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传统的教育科研虽有很多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只是局部少数人唱主角,对现象和问题的探究是肤浅的,不够深入的。电教网络的兴起,拓宽了教育科研的空间,弥补了区域科研活动的局限及不能突出教师个性化的问题。现代电教网络体系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舞台。学校要求教师课前既要备教材,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教设备仔细观摩教参配备的光碟等电子教材,学习借鉴这些名师的教学经验,并用之于实践。在教学过程提炼出的有效措施、方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体会、启示以及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课堂教学点评等教育教学实践等记录在自己的教学笔记中,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让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点评和观点相互碰撞,使教师深受启发,对疑难问题豁然开朗,另外,教师还可在网络上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尝试性发表自已的见解。互动平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思维品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张扬了教师自己的个性。

3、教育科研是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乃至成为名师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大部分教师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重视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美国创造教育的权威史密斯曾给创造性教师下了一个定义,创造型教师是对教育科学提供的知识的创造性发挥的教师。充分强调了教师对教育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不论是教师个人的成长还是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教学教育的研究。教师通过平时的经验积累,到后来的理论提升,不但培养了创新素质,也使许多教师得到了发展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我校教育科研基础还相对薄弱,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理论含量不足,成果不太突出,因此准备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1、指导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对于教育科研工作,绝大多数教师从实践层面予以了重视和探究,但仍有部分教师的观念模糊,认识不清。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对教育科研予以科学认识,既不能把它放到过高的地位,让人够不着“桃子”,也不能随意贬低。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师参与来提升理论水平,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基础理论,围绕教学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并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各种培训,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育科研少走弯路,年轻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让他们走上讲台,交流自已的研究和成长经历,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多上研讨课,评议得失,反思对错,经常开展有效的研讨活动,让教育科研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花结果。

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事不关己”或“谈研恐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师对教研科研的定位不准确。教师存在的对科研工作的错误认识,会直接影响着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首先做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学校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召开研讨会,聘请专家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逐步摆脱对教科研工作恐惧或淡漠的心理,清醒地认识到科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这样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最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2,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繁琐的生存任务,加上理论素养、研究条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处在教育科研的劣势。然而,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是教育过程的当事人、教育活动的直接实践者——他们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第一手材料并需要加以总结和升华,他们面临着大量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而且责无旁贷地要加以解决。这样,使得教育科学研究成为可能。我校主研的课题《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获广安市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村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研究》获广安市第三届校本研究成果二等奖;我校主研的市级课题《新时期农村家校和谐教育机制实践研究》、《农村小学薄弱校点班主任工作创新实践研究》获2010市级立项并正在研究,主研的区级课题《以农村小学路队制建设提高学生法规素养的行动研究》获2011年区级立项并也正在研究之中,这些课题参与研究的一线教师共达二十多人,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下面几个显著的作用。

其一,课题研究能够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

课题研究的前提,是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较为深刻和广泛地理解。当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时,他们必须大量的调查积累相关的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和搜集相关的材料,使得教师的学术视野得到不断地拓宽。

其二,课题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的质量,提升其专业品质。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课题,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改变自己的教学品质的动力。因此,当学校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时,他所要解决的不再是“个”问题,而是 “类”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 “类”问题。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他们就能够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

其三,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教师专业共同体。

从事一项课题研究的成员往往较多,并且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同心协力共同攻关,这样在研究过程就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专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大家分享各自的信息,经验和成果,从而促进了教师团体的共同发展。

其四,课题研究能够增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代伦理学对幸福的界定是:“幸福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的满足。”而将教育幸福释义为教师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课题研究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获得职业认同的途径。因为,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存在于教育中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教师获得职业认同,而教师职业认同,即职业自我形象与一系列教师认为他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使得教师在研究中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

篇8:教育随笔: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科研理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资源之一

我园自2005年承担辽宁省课题《幼儿园科学领域操作课程实施研究》立项后, 我们聘请了专家对全园教师进行课题的研训, 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讲座, 同时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教师的科学素养大大提高。任何课题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 在确定研究课题后, 我们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 共同讨论学习, 搜索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每次教研活动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科学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理论, 我们以《纲要》为指导, 结合课题对科学领域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学习领会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为课题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 我们通过问题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种形式, 让教师共同关注课题中开放对话, 分享认识和体会。

二、反思研讨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其预期目标。为取得课题的研究成果,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操作课程实施研究》过程中, 我们以教学为主导,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通过叙述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中期论文等方式,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1.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 我园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 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非常重要。当教师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 其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 这也是幼儿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有需要才会主动。教师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我园开展上述课题为例, 我们要求教师作观察记录。起初对教师来说, 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 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 有的教师开始发现了问题, 于是我们与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 改进记录方法, 此时教师已处于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究。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 以赛代训, 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如, 每年开展全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教师现场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 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在这样的岗位练兵过程中, 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载体来推进, 我们首先通过园本培训的平台, 要求每位教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制定个人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幼儿园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等, 利用外出培训、专家讲座、学历进修、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 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让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其次, 创设“师徒结对”的方法, 请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配对, 互相听课、讨论, 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策略, 共同成长。在上述课题开展过程中, 我们通过课前研讨、上教研公开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专家点评、一课三研、同一主题大家反思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 扎实地进行研究活动。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成长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四、完善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保障

1. 园本教研重中之重。

教师们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要求课题组成员针对在平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在备课中做到“行动前反思”, 要求教师们一起听课、评课、相互交流, 共同反思,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努力做到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达成共识, 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形成更深层次的实践问题。园行政领导随堂听课, 帮助教师进行反思,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课题组教师在教研时, 抓住时机大胆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并与课题组其他教师讨论。每一学期结束时, 课题组开展以“我成长、我收获”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 共同分享取得成绩的快乐。

2. 激发热情、奖罚分明。

为激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热情, 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园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制度。如“优秀论文奖励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公开观摩活动奖励制度”“教学大奖赛优胜奖励制度”、“环境创设评比奖励制度”等, 对《幼儿科学领域操作课程实施研究》课题组成员给予特殊奖励,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教师们有关幼儿科学活动策略的论文和科学活动方案在省、市不断获奖或发表。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 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全面提升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使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回顾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 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促进了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的转变, 由过去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既重教书育人又重教育科研, 园内教研气氛日益浓厚, 教师的课堂行为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已经改变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模糊认识, 在学习中进步, 在进步中提高、成长。

参考文献

[1]包建国.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6) .

[2]郝凤翎.幼儿园科研管理四步法[J].山东教育, 2005, (27) .

上一篇:去杭州动物园作文下一篇:房地产的精彩售房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