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2022-12-29

第一篇: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经贸投资[1999]103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监督管理,依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国债专项资金支持的技术改造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工程实施进度及质量、项目投产达标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地方经贸委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行使有关管理职能。

第五条 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监督,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举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六条 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依法办事,不得干预项目承担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无关的投资活动。

第二章 监督内容 第七条 对资金到位、使用实行监督的重点是: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财政补助及贴息资金到位情况;投资概算调整、项目财务收支及财务管理情况;项目资本金及自筹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本息按期归还情况。

第八条 对工程质量及设备选用情况实行监督的重点是:项目承担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对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的招投标情况;土建工程和设备质量情况;在性能价格比满足项目需要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国产设备情况。

第九条 对项目责任制实行监督的重点是:项目承担企业法人责任制落实情况、工程建设内容、进度及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情况;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地方经贸委落实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负责制情况。

第十条 对项目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标志性目标实行监督的重点是:项目按工期投产达标、验收及投入产出情况。

第三章 监督机构、程序和方法

第十一条 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设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各地区、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督查机构或指定专管人员。

第十二条 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委派项目督查员;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经贸委按照监督管理内容,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项目跟踪制度和监督体系;受理与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举报;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向国家经贸委及有关部门报告;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以及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

第十三条 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建立项目档案和数据库,并实行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季调度制度。地方经贸委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按季度向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报告本地区或本行业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企业按季度向当地省级经贸委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十四条 建立现场检查制度。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视项目进展情况,组织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地方经贸委,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承担企业联合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督查和整改报告。督查报告报国家经贸委主管领导审定后,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重大问题向国务院报告。

第十五条 建立受理举报制度。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鼓励社会监督,接到单位和个人举报后,认真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报送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 对在项目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除按《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外,必要时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增发财政债券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决策,根据国债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改造的任务及要求,使国债专项资金切实发挥引导支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是指:用国家国债专项资金支持的由国家组织安排的技术改造贷款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债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债券资金和中央财政转贷地方财政的债券资金。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家重点技术改造贷款是指:用国家国债专项资金支持的由国家组织安排的技术改造人民币贷款。

二、国债专项资金安排的原则和方式

第五条 坚持“择优扶强,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体现支持“质量、品种、效益”和替代进口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使其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效。

第六条 凡承担国家重点技术改造贷款项目的企业,均可享受国债专项资金的支持。国家重点技术改造贷款,原则上由国家主要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承贷。

第七条 用国债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采取项目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实施。

三、国债专项资金支持的标准及补助资金的下达

第八条 项目投资补助主要支持512户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企业社会效益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适当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倾斜。

第九条 具体项目投资的补助金额,按该项目贷款总额两年应支付的贷款利息金额计算。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上述企业视项目情况可适当增加补助金额(一般不超过三年)。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

第十条 根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和银行对项目的承贷金额,一次核定补助金额,分两年注入。

第十一条 列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的其他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支持。贴息资金按照银行对项目承诺的贷款金额和现行贷款利率,按照一定的贴息年限,实行全额贴息,一次核定。项目贴息年限,原则上为一年。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倾斜,贴息年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第十二条 投资补助金和贴息金额的下达,原则上根据项目投资计划实际落实到项目承担企业的贷款金额、具体贴息年限,按拨付。

第十三条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有关银行联合下达《国债专项资金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和资金计划》,地方企业的项目需经地方财政部门承诺后下达,明确补助和贴息资金。补助和贴息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承担项目的企业。

地方企业由地方财政部门拨付,中央企业,由财政部拨付。

四、国债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

第十四条 企业必须在基本结算开户银行设立“国债专项资金专户”,并将国债专项资金存入该银行专户,由银行对国债专项资金实行监督管理,专款专用。国债专项资金由银行按规定用途从该帐户内划收或及时将该企业承担的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和项目贷款利息划拨到承贷银行。凡不符合资金规定用途的,银行不得划拨支付。项目贷款利息尚未付清之前,企业不得将贴息资金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 项目投资补助金计入企业资本公积金,贴息资金冲减企业财务费用。

第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地经贸委(经委、计经委)、财政厅(局)和有关银行,要定期对国债专项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每年年底要向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财政部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项目监督检查制度。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督查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对国债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国债专项资金。

五、奖罚

第十九条 凡违反规定,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国债专项资金或项目实施问题严重的,除将截留的国债专项资金全额收缴中央财政外,立即停止对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拨付,并进行全面核查,直至纠正。与此同时,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的通知

沪经信法(2010)526号

各区县经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集团公司:

为了加强和规范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促进项目按时竣工投产,加快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依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等三部门制订的<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办发[2009]35号)相关规定,特制定了《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二○一○年九月八日

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促进项目按时竣工投产,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条 (竣工验收的要求)

申请竣工验收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方面的规范、标准、规定以及项目批准文件。

前款所指的项目批准文件包括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计划、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复,项目立项和调整等批准文件。

第四条(竣工验收部门)

项目按照专项资金的来源,由市、区(县)两级分别组织验收:

(一)专项资金全额由市级财政负担的项目,由市级项目审核部门负责组织验收;

(二)专项资金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的项目,委托区(县)项目审核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后,报市经济信息化委备案。

第五条(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可以申请竣工验收:

(一)已完成项目批准文件所列的各项建设内容,能够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求。

(二)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经验收合格并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三)主要工艺设备及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试运转达到设计要求;按有关规定和合同引进国外技术

和装备并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

(四)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等设施已按照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五)项目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完成,经审计部门或者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核并出具审核报告。

(六)所有项目工程档案分类立卷,文件资料完整、准确,并按规定归档。

项目基本符合前款所列条件,尚有零星土建工程未实施完毕或者少数非主要设备未到位,但不影响主体工程正常生产和使用,且未完成投资占投资总概算比例小于10%的,经竣工验收部门同意,也可以申请竣工验收。

第六条(申请时限)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向竣工验收部门报送竣工验收申请及相关材料。

项目建设单位如不能按时申请竣工验收的,经竣工验收部门同意,可适当延期。

第七条(竣工验收材料)

申请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

(二)竣工验收总结报告,并附项目批准文件;

(三)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报告;

(四)有关职能部门的单项验收文件;

(五)与项目竣工验收有关的其他材料。

竣工验收总结报告应当规范、完整、真实,并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建设安装工程情况,仪器设备购置情况,资金到位、使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产品质量、用户反馈意见、操作规程以及档案资料情况,项目实施与运行情况,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等。

第八条(验收组织)

对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竣工验收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后3个月内,组织验收组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组由竣工验收部门和相关委、办、局人员以及工程、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九条 (验收内容)

竣工验收的内容包括:

(一)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内容、项目规模、项目工期、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是否符合项目批准文件。

(二)主体项目建设、配套设施安装调试、设备仪器的购置与试运转情况,生产性项目试生产情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用情况,海外收购兼并、股权变更情况。

(三)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项目资金是否到位,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建设成本(费用)归集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四)是否经审计部门或者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核,并按照有关审核意见进行调整。

(五)项目招标投标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六)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财务档案、施工管理资料、监理文件、竣工文件以及各项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准确并按规定归档。

第十条 (验收方式)

验收组通过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全面的现场检查,对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做出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意见。

第十一条 (投资调减)

项目投资调减比例小于10%的,应当报项目审核部门备案。

项目投资调减比例超过10%(含10%)的,应当报项目审核部门批准同意;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按照同比例核减专项资金。

第十二条 (资金拨付)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单位凭竣工验收意见,办理剩余专项资金的拨付手续,并应当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加强各项资产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法律责任)

项目未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单位应当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市经济信息化委;逾期未整改的,项目单位应当退还前期拨付的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解释)

本办法由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生效期限)

本办法自2010年10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

第四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管理规定

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加强集团公司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工作的管理,规范工作程序,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等的应用,推进技术进步,降低消耗,优化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各分公司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均属工艺技术改造项目。

三、职责

(一)生产技术部职责

生产技术部是集团公司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改造工作的主管部门,代表集团公司行使职权,其主要职能是:

1.组织编写集团公司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及主要标准。

2.根据各公司申报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考察、研究、分析、论证,并拿出结论性意见;

3、完善和审核新项目书,报集团公司领导和总公司审批。

4.负责组织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立项及承办新项目施工合同签订等工作。

1 5.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组织有关单位做好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概、预、决算工作,严格控制资金。

6、有计划地对分公司所报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实施。 7.掌握新项目实施进度,并做好相关分析、总结工作。 8.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竣工验收和总结工作。

(二)各分公司职责

分公司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的现场组织施工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

(1)分公司本着节约成本,优化工艺流程的原则,认真总结生产经验,申报切实可行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计划项目。

(2)参与生产技术部组织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考察、论证并组织技术及现场的协调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协调施工各单位间的合作关系。

(3)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并做好记录、分析、总结及上报工作。 (4)做好竣工验收前各项准备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四、内容

1、项目实施原则

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要从各分公司实际出发,以完善配套设施和生产工艺设施,节能降耗,提高产量,提高设备运转率和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完善计量,改善环境和降低劳

2 动强度方面为重点。

2、对申请立项的各种项目,慎重确定技术方案,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保证项目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3、项目立项

(1)各分公司每年11月1日前将下新项目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汇总、审查、筛选后形成初稿,生产技术部对全集团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汇总审查后组织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题讨论后,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研究批准,并报总公司批准后由财务部形成最终稿,列入资金预算计划。

(2)各分公司没有对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上报集团公司,或已经上报但未经集团公司批准实施而擅自进行的,集团公司将不对其发生的一切费用负责,并追究分公司负责人及相关人的责任。

4、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

(1)报集团公司批准的重大项目由集团公司或集团公司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技术部门进行方案论证、设计和市场调查、研究,并拿出科学性、可行性的结论。

(2)一般工艺新项目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方案论证和设计。

5、项目的实施

(1)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备、工艺技术改造项

3 目从土建、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全过程由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指导,各公司分管人员主管施工,各公司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协助实施。

(2)生产技术部代表集团公司负责与相关承建单位签订合同,并由各分公司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生产技术部负责抽查、督促。

(3)项目实施过程由生产技术部和各分公司指派专人现场监控、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

(4)为提高施工效率,项目实施前有关物资、设备、工器具应准备齐全,在项目实施影响正常生产时,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

(5)重大项目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专业监理机构监理,并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负责。

(6)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超出原设计增 加项目,由项目所在公司提出申请,经生产技术部审查并组织论证后,报集团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变更。

(7)重大项目的预决算,由施工单位报经施工管理部门审计,生产技术部审核,集团公司领导审批后,作为执行合同的依据。

6、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

(1)所有新项目竣工后必须严格按图纸、合同、签证、协议履行验收手续。

(2)项目竣工后应由项目所在公司先组织自查和试运转,确认符合验收条件的,报生产技术部审核后,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效能监察部、施工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公司工艺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工艺主管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办理验收会签,并报生产技术部长签批,

4 然后正式交付使用。

(3)凡经生产技术部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由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由所在分公司重新组织验收,直至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因施工质量整改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4)项目竣工资料由施工单位待项目验收后交生产技术部,并由其整理交各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归档。

(5)在项目验收过程中及验收后的保修期内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生产技术部和项目所在公司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6)凡因验收走过场,对质量不合格项目按符合标准验收,一旦查明责任或责任人,由集团公司效能监察部追究其行政责任和经济损失责任。

7、项目的合同和资金管理

(1)新项目合同由生产技术部统一管理,各相关单位归口保管,各项合同都要由各专业部门审查,报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能代表公司签署合同。

(2)新项目资金计划制订由生产技术部部统一归口管理,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专业管理单位编制用款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严格按计划执行。

(3)新项目资金由财务部统一专项管理,费用支付由生产技术部和财务部根据合同条款及工程进度合理安排办理预付款、进度款、决算等手续。

8、奖励与惩罚

5 (1)根据项目竣工评估情况,对在项目实施工作中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生产技术部推荐,报集团公司批准后给予专项奖励。

(2)对在项目实施中不负责任,造成经济损失、质量事故的严格处罚。

(3)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进度、质量等方面的一般问题纳入当月工资考核。

9、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发改能源[2007]2256号

关于印发《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中央管理煤炭企业:

为加强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管理,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1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

附件: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管理,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是指以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包括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

第三条 煤矿安全投入应本着“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安全改造。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资金配置,以煤矿企业自有、银行贷款为主,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第四条 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企业配套资金及时到位。

第五条 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支持灾害严重、安全欠账多且自身投入困难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安全改造。

第六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按统一申报,集中安排。

第七条 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监督管理,财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八条 煤矿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实际状况,编制本企业安全改造规划,上报省级投资主管部门。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煤矿企业安全改造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3~5年。

第九条 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地区煤矿安全改造规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时抄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省级煤矿安全改造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3~5年。省级煤矿安全改造规划是申报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 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本地区安全改造规划及上煤矿安全改造计划实施情况,提出本地区煤矿安全改造计划,于每年2月底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重点方向、补助方式和标准等,发布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申报公告或通知。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按照有关公告或通知要求,可以委托具有煤炭行业咨询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应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后,煤矿企业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三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四)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附以下文件:

(一)煤矿企业安全改造规划及省级投资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二)项目备案文件;

(三)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

(四)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五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初审后,联合上

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报送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对申报材料不齐备的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应通知申报单位在要求的时限内补充相关材料。

第三章 项目审核与批复

第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的使用方向;

(二)符合有关公告或通知的要求;

(三)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安排原则;

(四)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五)项目的主要建设条件基本落实;

(六)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审查资金申请报告时,可根据需要委托有关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受委托的机构和专家应与项目无经济利益关系,遵照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独立地开展评估工作。

第十九条 对于单个项目拟安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数额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单位应报送初步设计概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

托有关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具体数额。

第二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同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资金申请报告做出批复,并会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将批复意见联合下达给申报单位。

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是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贴息计划的依据。批复文件可单独办理,也可集中办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等情况,可一次或分次下达投资资金计划。

第二十一条 贴息率不得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投资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原则上按项目的建设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分期安排贴息资金。

第二十二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二十三条 煤矿企业是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有关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债项目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煤矿企业要配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对国家补贴资金使用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和项目备案文件,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国家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可根据

具体情况要求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第二十五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要专款专用,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

第二十六条 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招标内容和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开展招标工作。

其他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也要按照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招标工作。

第二十七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工程监理单位受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法人委托,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业务,对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等实行全过程监理。

第二十八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实行定期报告制度。煤矿企业应在每年1月底和7月底前,向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应在每年2月底和8月底前,以正式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包括项目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处理意见等内容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抄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

第二十九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的,煤矿企业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加快完成计划的措施。项目因不可抗力等因素不能按计划完成的,经专家评估论证,煤矿企业可提出调整建议上报省级投资主管部门。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请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后,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第三十条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建设单位依法进行竣工验收,并报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备案。项目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有关档案和验收材料。

第三十一条 为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估。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有关规定对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进行稽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监督检查。项目单位应配合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工作。

第三十三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中央预算内投资,视情节轻重可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二)违反程序未按要求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

(三)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四)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五)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或竣工完成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损失的,要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不按时提交以上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其本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

第三十五条 有关中介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提出的评估意见水平低下、严重失实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咨询评估任务的资格、降低咨询资质等级等处罚,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原则批准资金申请报告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的管 理,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使用效益,依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 项目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投资补助,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 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 金补助。

本办法所称贴息,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使 用了中长期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 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均为无偿投入。

第四条 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 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主要包括:

(一)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三)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

(四)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

(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根 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重点,严格遵守科学、民主、公开、公 正、高效的原则,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统筹安排投资补 助和贴息项目。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投资项 目应当适当倾斜。

1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应 当首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投资补助和贴息的目的、预定目 标、实施时间、支持范围、资金安排方式、工作程序、时限 要求等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投 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投资补助和贴息标准。国家 级专项规划或者专门规定中已经明确规定了上述内容的,可 以不另行制定工作方案。

制定工作方案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 专项规划和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凡不涉及保密内容的, 工作方案均应当公开,便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相关工作。 第七条 需要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金的项目,应当 向项目汇总申报单位提交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后,报送国 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后,批 复并下达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金。

第二章 资金申请报告的申报

第八条 资金申请报告由需要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 金的项目单位提出,报送项目汇总申报单位。项目汇总申报 单位应当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 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发展改革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 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为项目汇总申报单位。 第九条 按照规定应当报国务院或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审 批、核准的项目,可以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 2报告时一并提出资金申请,不再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也 可以在项目经审批或者核准后,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按照规定应当由地方政府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在 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初步设计批准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按照规定应当由地方政府核准或者备案的企业投资项 目,应当在核准或者备案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 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金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 据;

(四)工作方案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国务院或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审批、核准的投资项目, 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的,其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可以适当 简化,重点说明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金的主要理由和政 策依据。

第十一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当附具以下文件的复印件:

(一)实行审批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或者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二)实行核准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核 准批复文件;

(三)实行备案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意见。 第十二条 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申 请报告,应当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计 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可以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 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3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当对资金申请报告是否符合有关政 策要求、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进行 严格审查,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第三章 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 第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资金申请报告后,重点 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使用方向;

(二)符合有关工作方案的要求;

(三)符合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安排原则;

(四)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五)项目的主要建设条件基本落实。

第十四条 单个项目的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金原则上均 为一次性安排。对于已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国家 发展改革委不重复受理其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五条 采用贴息方式的,贴息资金总额根据项目符 合贴息条件的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 贴息率应当不高于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上限。 第十六条 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可以单独办理或者集中办 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审查结果,对同意安排投资补助或 者贴息资金的资金申请报告单独批复,或者在下达投资计划 的同时一并批复。

第十七条 对于补助地方的数量多、范围广、单项资金 少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下达投资规模计划,明 确投资目标、建设任务、补助标准和工作要求等,由省级发 展改革部门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合规性负 4责,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八条 使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项目,项目单位 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 容和建设标准,严禁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 金。

第十九条 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当按照工作方案的要

求,将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的实施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条 项目不能完成既定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和 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情况和原因。国家发展改革 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第二十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必要时可以对投资补助和 贴息有关工作方案和政策等开展中期评估和后评价工作,并 根据评估评价情况及时对有关工作方案和政策作出必要调 整。

第二十二条 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的财务管理,按照财 政部门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不涉及保密要求的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接受单位、 个人对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在审批、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行 为的举报,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二十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改革 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分工,对使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项目 5加强监管,防止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 保证政府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顺利建设实施。 第二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投资 补助和贴息项目进行稽察,对稽察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 及时作出处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和项目 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 行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 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原则批准资金申请报告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 报告审查不严、造成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损失的,国家发展 改革委可根据情节,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 资金申请报告。项目汇总申报单位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 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五 年之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十九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 革委责令其限期整改,采取措施核减、收回或者停止拨付投 资补助和贴息资金,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提请或者移交有关 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者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二)违反程序未按要求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

(三)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6

(四)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五)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的;

(六)拒不接受依法进行的稽察或者监督检查的;

(七)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 2013 年 7 月 15 日起施行。《中 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第 31 号令)同时废止。

上一篇:简述沟通中的主要障碍下一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