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2024-04-18

3项目技术管理程序(精选8篇)

篇1:3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03--2013

管 理 评 审 程 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03--2013 目的

最高管理者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满足顾客、适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厂管理体系运行的评审。3 职责

3.1 厂长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评审并向总经理汇报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3.3综合办公室负责下达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负责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后的跟踪和验证工作。

3.4 各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并负责评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工作。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的策划

4.1.1管理评审的频次: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厂长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按计划实施管理评审。当本厂发生下列情况时,厂长决定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用户有重大投诉或连续投诉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核时; f.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

4.1.2 管理评审形式:会议形式。责任部门汇报、相关部门评议。4.2管理评审计划 4.2.1管理评审计划内容 a.评审目的; b.评审日期、地点;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03--2013

c.评审主持人,参加人员; d.评审准则、依据;

e.参加部门提交的评审输入材料。

4.2.2管理评审计划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经管代审核,厂长批准后下达实施。4.3 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社会职能机构专项审核等的结果;

b.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和产品测量、监视的结果; d.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状况和有效性;

e.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 f.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详见4.1.1条款); g.有关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建议; h.体系运行(经营活动)合规性评价。

除上述输入外,本厂可将从市场、竞争对手、供方等获得的信息纳入管理评审。4.4 管理评审的准备

4.4.1在管理评审实施前一个月,由综合办公室将《管理评审计划》分别发至各个部门,由部门负责人准备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

4.4.2 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和总结报告要完整、真实、准确,满足管理评审输入的要求,并于管理评审实施前一周内准备完毕,提交给综合办公室。由综合办公室整理汇总形成正式的管理评审输入文件。

4.4.3 管理评审前三天,综合办公室下发《管理评审通知单》,将评审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评审内容通知参加评审的人员。

4.5 管理评审的实施

4.5.1厂长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各参加人员签到,综合办公室负责评审会议记录。

4.5.2 在厂长主持下,按照管理评审计划安排,对计划评审的内容进行逐项评审,-2-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03--2013

评审要求对评审输入做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确定的改进项目提出改进措施,并确定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间。

4.5.3 会议结束前,由厂长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评审结论。4.6 管理评审结果 4.6.1 管理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b.产品改进的决定和措施,以及对目前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 c.资源需求;

d.管理体系的评价结论,含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评价。

4.6.2 管理评审结束后的三日内,由综合办公室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出《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包括:评审日期、评审目的、评审内容,以及评审的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人、采取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管理评审综述等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4.6.3 《管理评审报告》经厂长审批后,由综合办公室在管理评审结束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分发给参加管理评审会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并做好发放记录。

4.7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与跟踪验证

4.7.1 综合办公室根据会议评审结果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和“原因分析”栏,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或预防措施并实施,需采取改进措施时,由综合办公室提交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发给相关部门执行。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上述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实施情况向厂长报告。4.7.2 对验证不符合要求的,重新执行本程序的相关规定。

4.7.3 综合办公室收集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后的信息,纳入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

4.8 由管理评审所引起的文件更改,具体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9 管理评审的记录由综合办公室收集、整理和归档,具体按《记录控制程序》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03--2013

执行。引用文件

5.1 FZCC-CX-01-2012

《文件控制程序》 5.2 FZCC-CX-02-2012

《记录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FZCC /JL-------------21 《管理评审计划》 6.2 FZCC /JL-------------22 6.3 FZCC /JL-------------23 6.4 FZCC /JL-------------24 6.5 FZCC /JL-------------87

《管理评审通知单》《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管理评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篇2:3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3.1 范围与评价方法

3.1.1要素规定: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

评审方法

查文件: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与任务。

问:1.企业负责人组织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情况;2.从业人员是否了解风险评价制度的有关内容。达标标准

1.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

2.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3.1.2要素规定: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评审方法

查文件 :1.风险评价记录;2.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达标标准

风险评价范围满足标准要求。

3.1.3要素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预危险性分析(PHA);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

(7)事件树分析(ETA);

(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评审方法

查文件:1.风险管理制度;2.风险评价记录;3.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询

问:有关人员对风险评价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达标标准

1.可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2.可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3.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3.1.4 要素规定: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评审方法

查文件: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的内容。达标标准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2.评价准则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3.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

3.2风险评价

3.2.1 要素规定: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评审方法 查文件:1.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2.风险评价报告。现场检查:从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价活动的情况。达标标准

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2.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 3.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3.2.2 要素规定: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评审方法

查文件:1.各级机构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有关文件;2.风险分析记录; 3.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

询 问:有关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是否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达标标准

1.厂级评价组织应有企业负责人参加; 2.车间级评价组织应有车间负责人参加; 3.所有从业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3风险控制

3.3.1 要素规定: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 1)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2)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风险清单;2.风险控制措施;3.风险评价记录,风险评价报告。

现场检查:重大风险控制措施现场落实情况。达标标准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建立重大风险清单;

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3.风险控制措施符合标准要求。

3.3.2 要素规定: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评审方法

查文件: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2.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

询 问: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达标标准

1.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 2.按计划开展宣传、培训 3.4隐患排查与治理

3.4.1 要素规定: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评审方法

查文件:1.隐患治理制度;2.隐患治理台账;3.隐患治理记录;4.重大隐患治理工作“五到位”落实情况

查现场:隐患治理在规定期限内的落实情况。达标标准

1.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2.对查出的每个隐患都下达隐患治理通知,明确责任人、治理时限; 3.重大隐患项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4.按期完成隐患治理。

3.4.2 要素规定: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备案文件。评审方法

查文件:重大隐患项目档案 达标标准

建立重大隐患项目档案,包括隐患名称、标准要求内容及“五到位”等内容。

3.4.3 要素规定: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外,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2.书面报告。达标标准

1.暂时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2.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要说明无力解决的原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3.4.4 要素规定: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2.隐患整改计划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否存在重大隐患。

达标标准

1.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2.纳入隐患整改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3.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要说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原因、整改计划和防范措施等。(此项为否决项,二级企业不得存在重大隐患)3.5重大危险源(无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可以轻松一下啦)

3.5.1 要素规定:企业应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2.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评估报告;3.重大危险源档案。达标标准

1.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 2.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辨识、分级记录;

3.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4.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5.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事故应急预案; 6.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评估报告。

(未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或未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 为否决项)

3.5.2 要素规定: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评审方法

查文件:安全监控报警设施台账。现场检查 1.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报警系统,重要参数远传和连续记录、视频监控系统

2.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紧急切断装置; 3.毒性气体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及安全仪表系统。达标标准

1.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重要参数的测量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

2.对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3.毒性气体应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4.设置必要的视频监控系统。

3.5.3 要素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2.定期安全评估报告。

达标标准

1.建立、明确定期评估的时限和要求等; 2.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3.5.4 要素规定: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记录;2.设备、设施的检验报告或检验合格证。

现场检查: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达标标准

1.定期检查、维护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包括检测仪表、附属设备及配件;

2.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重大危险源有重大事故隐患,且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为否决项)

3.5.5 要素规定: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2.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3.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询 问:抽查有关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情况、对应急援救器材、装备使用情况。

现场检查: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现场状况。达标标准

1.按要求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2.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 3.涉及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

4.涉及剧毒气体的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两套以上气密性化学防护服;

5.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按规定频次进行。

3.5.6 要素规定: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评审方法

查文件:备案资料。达标标准

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3.5.7 要素规定: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评审方法

查文件: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2.重大危险源防护距离存在问题的整改计划、措施,包括防范措施。

现场检查:1.重大危险源现场测量防护距离;2.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达标标准

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规定要求;

2.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说明:整个3.5B级要素二级企业不能失分,否决项。

3.6变更

3.6.1 要素规定:企业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2)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

管领导审批;

(3)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4)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评审方法

查文件:1.变更管理制度;2.变更管理记录。现场检查:查看变更实施现场。达标标准

严格履行以下变更程序及要求:

1.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2.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3.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4.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3.6.2 要素规定:企业应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评审方法

查文件:1.变更的风险分析记录;2.变更风险的控制措施;3.变更实施验收报告。达标标准

1.对每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都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 2.变更实施过程中,认真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3.7风险信息更新

3.7.1 要素规定: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评审方法

查文件:1.作业许可证。达标标准

非常规活动及危险性作业实施前,应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排查隐患。3.7.2 要素规定: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方法

查文件:年度评审或检查报告,或者评审记录。

达标标准

每年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3.7.3 要素规定: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技术改造项目;

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评审方法

查文件:风险评价报告、记录。达标标准

在标准规定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3.8供应商

3.8.1 要素规定:企业应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并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评审方法

查文件:1.供应商管理制度;2.合格供应商名录、档案;3.供应商选用、续用、评价记录;4.与采购有关的风险信息。达标标准

篇3: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 项目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合同、信息、现场管理, 项目组织协调, 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考核评价和项目回访保修。

项目管理的程序主要有: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 签订施工合同, 选定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组建项目经理部, 企业法定代表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进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 施工期间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

1 项目管理规划

项目管理规划分为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1.1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该大纲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在投标之前编制的, 旨在作为投标依据、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及签订合同要求的文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主要包括: (1) 项目概况; (2) 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3) 项目投标活动及签订施工合同的策略; (4) 项目管理目标及组织结构; (5) 项目投标和签订施工合同; (6) 质量目标和施工方案及工期目标和施工总进度计划; (7)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8) 成本目标; (9) 项目风险预测和安全目标; (10) 项目现场管理和施工平面图。

1.2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该规划是在开工之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的, 旨在指导施工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文件。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施工部署; (3) 施工方案; (4) 施工进度计划;a.施工总进度计划;b.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5) 资源供应计划; (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7) 施工平面图; (8)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9) 项目风险管理; (10) 信息管理。

2 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管理层要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 执行和服从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宏观调控。企业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签订劳务分包合同;项目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建立共同履行劳务分包合同的关系。

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 项目经理对开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 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实施施工项目管理。

3 施工项目目标控制

3.1 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 由子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调度人员、作业队长及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

项目经理部进行项目进度控制的程序如下: (1) 根据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 (2)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3) 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报告, 并按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4) 实施施工进度计划, 应及时进行调整出现进度偏差时, 并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5) 全部任务完成后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3.2 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坚持“质量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 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质量控制按下列程序实施: (1) 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2) 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 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包括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3.3 安全控制

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安全控制遵循下列程序: (1) 确定施工安全目标; (2) 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 (3) 项目安全计划实施; (4) 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验证; (5) 持续改进; (6) 兑现合同承诺。

3.4 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是工程价值的一部分。

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 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 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

成本控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 企业进行项目成本预测; (2) 项目经理部编制成本计划; (3) 项目经理部实施成本计划; (4) 项目经理部进行成本核算; (5) 项目经理部进行成本分析并编制月度及项目的成本报表, 按规定存档。a.成本计划。编制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 没有成本计划, 就不可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也无法进行成本分析工作。b.成本计划实施控制。工程成本控制, 是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控制标准, 对实际成本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正常消耗, 纠正脱离标准的偏差, 使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控制在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从而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和目标成本的实现。成本控制按工程成本发生的时间顺序, 可划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3个阶段。c.成本分析。成本分析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成本核算、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全面了解和掌握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其变化规律, 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 借以揭示经营中的主要矛盾, 挖掘和动员企业的潜力, 并提出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

4 施工现场管理

应认真搞好施工现场管理, 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5 施工项目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

5.1 合同管理

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包括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决争议。

发包人和承包人是施工合同的主体, 其法律行为应由法定代表人行使。项目经理按照承包人订立的施工合同认真履行所承接的任务, 依照施工合同的约定, 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项目合同管理包括相关的分包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的管理。施工合同和分包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造成的洽商变更内容, 以书面形式签认, 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订立施工合同的谈判, 应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 结合合同实施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周密、充分的准备, 按照缔约过失责任原则,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订立施工合同应符合下列程序: (1) 接受中标通知函; (2) 组成包括项目经理的谈判小组; (3) 草拟合同专用条件; (4) 谈判; (5) 参照发包人拟定的合同条件或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发包人订立施工合同; (6) 合同双方在合同管理部门备案并缴纳印花税。

5.2 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旨在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 为预测未来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部应收集并整理下列信息: (1)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信息、市场信息、自然条件信息; (2) 工程概况信息; (3) 施工信息; (4) 项目管理信息。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方便项目信息输入、整理与存储;有利于用户提取信息;能及时调整数据、表格与文档;能灵活补充、修改与删除数据。

6 施工项目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旨在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分内部关系的协调、近外层关系的协调和远外层关系的协调。

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 组织机构关系, 供求关系, 协作配合关系。根据在施工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对组织协调的内容做动态调整。

摘要:施工项目是指企业自工程施工投标开始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中完成的项目。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

篇4:项目质量管理程序之我见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5-0078-02

1施工项目的主要环节

要想做好一个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选好项目经理。在选定项目经理时,企业管理层必须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即定目标、定任务、定利润、定时间、定奖金),要让项目经理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能更好地调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组成,是项目部的中坚力量,也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线工作者,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时,企业管理层一定要重视,一定要选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选配一定坚持竞争上岗的原则。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目标为主要指标,以实现最高利润为宗旨。以项目经理目标责任书为基础,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监督和控制,合理安排、统筹安排,保证施工生产的一致性、可协调性,以实现项目质量管理和为公司赢得最大利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间、所控制的成本预算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由于一个项目的多层性、复杂性和可变性。因此,质量管理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要从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质量跟踪,要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3.1对设计单位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是直接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程序化,并以此为设计依据,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在设计初始阶段,应先对工程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案进行审核、对比,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的总体要求,能否达到项目的质量标准;在技术设计阶段,应对专业设计的预定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审核;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此阶段是整个工程的重点环节,也是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设计单位应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布置,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精确把握设计系数的取值范围以降低工程成本,对设计质量要求要进行严密细致的计算,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3.2对施工单位的控制

第一,一个完整的施工合同,是保證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是约束甲乙双方相互信任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是经过正常的招投标而取得的工程的建设任务,首先,要审查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安全员、质检员及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有相关的证件;其次,是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检验工程材料的各种设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质量验收要求,能否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基础,是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

第二,要做到事前控制。一是人的控制,他们必须有一个责任心强的理念,坚持原则,熟悉业务。能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可预见能力。在人的使用方面。因工程施工与其他行业相比机械化程度低,主要还得靠人工来操作完成。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对细部、隐蔽复杂的施工程序(如标高的控制、预埋件、地脚及轨道螺栓、正负误差的规定等),更要有懂业务、操作熟练的工人去完成;二是材料的控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选购,工程的承包性质应选择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这样可以省去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同时也可以保证材料的质量,材料应由建设单位采购。选购材料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即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出厂合格证。对证件不全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坚决不予采购。

第三,要做到动态控制。即,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原则,严把质量验收关,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单项工程必须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施工单位质检员要切实履行自检程序,不能只是为了工程进度而不管工程质量,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认真负责对待自检程序;合格后,再由建设单位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填写报验表。报监理工程师,然后由专职监理工程师现场进行最终验收。监理工程师如发现质量问题时,不能口头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有书面通知单,待施工单位处理后,监理还应进行复检,严把工程质量关。

篇5:3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1、目的:为了保证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规范各岗位操作行为,保证经营药品和服务的质量,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过程。

3、职责: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各相关人员。

4、程序:

4.1、每季度末,质量负责人负责拟定季度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与考核计划,内容包括时间、人员安排、检查与考核方式等。

4.2、质量负责人按照计划组织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并将检查与考核的结果做好记录。填写《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考核表》,具体检查程序如下:

4.2.1、检查人员现场对员工进行提问,考核员工对岗位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程序的熟悉程度。

4.2.2、检查人员查阅有关质量管理的表格、记录、档案是否完整无缺,是否规范。

4.2.3、检查人员观察员工的实际操作是否符合质量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要求。

4.3、对检查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限期整改。

4.4、检查与考核完毕后,质量负责人将检查与考核结果报负责人。

篇6:工程项目施工策划管理程序

1.0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策划的管理,特制定该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策划的管理工作。2.0.编制依据:

GB/50430,10.2条款,GB/19001,7.1条款,Q/SY1002.1,5.5.6,5.5.7条款,GB/28001,GB/24001,4.4.6条款。

3.0.职责:

3.1.技术发展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的策划管理工作。

3.2各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具体负责施工策划文件的编制及报审工作。

3.3.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项目HSE作业计划书的审批管理工作。4.0.程序内容:

4.1组建施工项目部

4.1.1由公司领导依据发包方要求和公司资源现况研究决定,聘任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班子,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必须满足项目质量管理、HSE管理及生产运行管理的要求。

4.1.2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制定项目部各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责,拟定施工队伍及项目施工所需的设施和其他资源计划,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4.2.工程要求和设计文件的获取:

4.2.1.由经营计划部向项目部传达施工承包同的要求,详见<投标及合同管理程序>,下达施工计划。

4.2.2.由技术发展部负责提供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并建立发放记录。项目部接到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后,要及时发放到参加夲项目施工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并建立相应的收发记录。

4.3.施工策划文件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4.3.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和単位认真审阅施工图纸,了解工程概况、结构、工艺及施工要求,对发现的设计文件中“错、漏,碰、缺”等问题进行记录、汇总。

4.3.2.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地勘察,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构造、气象、交通状况、社会依托、周边及地下原有设施的分布等信息,并由技术负责人记录现场勘察的结果。

4.4.项目施工策划文件的编制:

4.4.1.策划文件的编制依据:

 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

 施工图及其他设计文件。

 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施工现场的勘查结果。

 公司资源现状。

 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要求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4.4.2.施工策划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施工策划文件要含盖如下方面的要求:

 项目施工的目标指标。

 项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 施工管理所依据的文件。

 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 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 施工阶段的划分、施工布署及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 各关键工序、分布、分项工程的施工控制措施或施工方案。 HSE风险控制的策划。

 与重大风险相关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

 突发亊件的处置措施或方案。

 施工质量的检查、检验及试验活动的安排,检查验收的淮则。 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 与工程相关方的沟通方式。

 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 施工过程应建立的各种记录。

 公司相关的管理要求。

4.4.3.工程项目施工策划文件的编制:

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的策划文件;施工策划文件由以下文件构成: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及内容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模板》的规定执行。

2).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和HSE管理人员参加,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安排和项目风险识别评价的结果,识别确定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与重大HSE风险相关的作业活动,针对确定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度、风险的控制要求,编制施工方案;针对与重大风险相关作业活动HSE风险的控制要求,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质量检查、检验计划;由项目部技术人员按照《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编写。

4).项目HSE作业计划书;由项目HSE管理人员依据本项目风险识别评价的结果及控制要求进行编制。

5).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4.4.4.项目施工策划文件的审批:

项目施工策划文件编制完毕,由项目经理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报技术发展部审定,HSE作业计划书和质量检查、检验计划报质量安全环保部审定;所有策划文件经公司主管部门审定后,由项目部报工程监理和发包方审批;对工程监理和发包方提出的意见,由项目部负责修订并报监理方和发包方验证确认。

4.5.项目施工策划文件的动态管理

各项目部要依据施工项目的进展及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施工策划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当工程设计、发包方要求发生变化或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部要对变化的要求和因

素进行评审,对施工策划文件做出及时地调整,调整后的文件报发包方和监理审批确认。

4.6.产品生产单位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4.6.1.各产品生产单位要针对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编制相应的策划文件。

1).金属结构厂要针对压力容器生产的控制要求,编制《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HSE作业指导书、生产过程配套的工艺文件。

2).防腐保温工程公司要针对每种防腐产品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的工序、各工序及岗位的操作要求、检查验收方法、检查验收标准及HSE控制措施。

3).砼搅拌站、沥青砼搅拌站要确定产品生产的主要过程和工序,明确各工序、岗位的操作规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和标准、HSE风险控制措施,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

4).各生产单位编制的产品生产策划文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定后报公司相关的专业主管部门审批,其中有关技术质量的策划文件由技术发展部审批,HSE作业指导书由质量安全环保部审批。

4.6.2.各产品生产单位在进行新产品生产前,要对其实现过程进行周密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

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 产品实现的过程、需要的文件及资源。

 所需要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及试验活动,产品质量验收标准。

 为实现过程和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HSE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防控制措施。

策划的输出要形成文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定后报公司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5.0.相关文件和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

篇7: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

目的:对公司所有建设项目,俺规范标准实施,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工。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选址、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整个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内在规律和组织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由建设单位对准备建设项目提出的大体轮廓性设想和建议,属建议性文件,是建设中最初阶段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为确定拟建项目是否有必要建设,是否具备建设的条件,是否需再作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工作提供依据。国家规定,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可以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但不表明项目非上不可,项目建议书还不是项目的最终决策。

(二)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立书经批准后,即可着手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复,即工程立项。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初步设计的依据。

(三)工程设计。

立项经有权部门批准后,工程即进入设计阶段。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主要解决工程布置、建筑物特征参数、主要结构形式以及工程概算等。初步设计审批后方可开展

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施工图设计主要解决工程细部结构、施工工艺、工程安排以及编制工程预算。工程应按照先设计、再施工。设计文件应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

(四)开工准备。

施工图设计经审批后,进入建设准备阶段。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的建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监理和施工招标投标,择优选定监理和施工单位;落实各项工程建设手续;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开工报告。工程开工应具备基本的条件,落实建设资金,未经有权部门许可,严禁开工建设。

(五)工程实施。

这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关键阶段,是对酝酿决策已久的项目具体付诸实施,使之尽快建成投资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中建设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管理和控制责任重大。参建各方应严格遵循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确保质量受控、施工安全、管理到位。

(六)验收移交。

公司工程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的验收。交工验收是工程建设完成后由施工单位交付给建设单位的行为,竣工验收是工程交工运行一年后,由建设单位交付给国家并投入使用的行为。

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最后一环,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建设工程必须先验收再移交。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七)工程后评价。

篇8:工程项目索赔及管理程序之简介

作为一家专业的道路桥梁施工企业, 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常会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结合施工需要,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积极地向有关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 且多数会被采用。如此情况下, 不仅使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而且工程进度也明显加快,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减, 产生索赔问题。为做到既保证工程质量, 又能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利益, 我单位实事求是地分别向业主和保险公司提出各项索赔。经过诸多项目的索赔工作,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现介绍如下:

1 工程索赔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书, 意向书中包含索赔桩号或结构物名称、索赔事由和索赔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索赔意向书中无须附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这样, 监理工程师通过意向书就可以把索赔事件的起因、地点及索赔数额有大致地了解。

索赔意向书递交监理工程师后, 需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必要时单位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要一起到现场, 核对与所报的资料是否一致。

索赔意向书送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 需及时收集相关的证明资料, 即证据。收集的证据要确凿, 理由要充分, 所有工程费用和工期索赔应附有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记录和计算资料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2 索赔的具体操作步骤

2.1 索赔项目种类及起止日期计算方法

2.1.1 延期发出图纸引起的索赔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8天之

内, 承包方有权得到免费由业主或其委托的监理单位提供的全部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 并且向承包方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天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 作为承包方应依照合同提出索赔申请。接中标通知书后的第29天为索赔起算日, 收到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日期为索赔结束日。

2.1.2 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此类索赔分为工程损失索赔及工期索赔。

业主一般对在建项目进行投保, 故由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工程损失可向保险机构申请损失费用。在建项目未投保时, 应根据合同条款及时投保, 及时进行索赔。该类索赔计算方法:在恶劣气候条件开始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恶劣气候条件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2.1.3 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施工项目已进行施工又进行变更、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

计算方法:项目部收到监理工程师工程变更指令或业主下达的变更图纸日期为起算日, 变更工程完成日为索赔结束日。

2.1.4 以承包商之能力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由于在工程投标

时图纸不全, 部分项目承包商无法作准确计算, 如地质情况, 软基处理等, 该类项目一般索赔工程数量增加或需重新投入新工艺、新设备等。计算方法:在承包商未预见的情况开始出现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2.1.5 由外部环境而引起的索赔:

属业主原因, 由于外部环境影响 (如征地拆迁、用地的使用权等) 而引起的索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受到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经业主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自行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该类项目一般进行工期及工程机械停滞费用索赔。

2.2 同期记录, 即证据的收集:

2.2.1 索赔意向书提交后, 从索赔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赔事件结

束日止, 认真做好同期记录, 每天均需记录, 且有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签字;索赔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 还需做好现场照片、录像资料, 并保证该资料的完整性, 且粘贴打印说明后请监理工程师签字。否则在索赔时难以成为有利的证据。

2.2.2 同期记录的内容有事件发生时及过程中现场实际状况, 导致现场人员、设备的闲置清单;

对工期的延误;对工程的损害程度;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及所用的人员、机械、材料数量及有效票据等。

2.3 详细情况报告在索赔事件的进行过程中 (每隔一星期, 或

更长时间, 或视具体情况由监理工程师而定) , 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事件的阶段性详细情况报告, 说明索赔事件目前的损失款额、影响程度及费用索赔的依据, 同时将详细情况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2.4 最终索赔报告:

2.4.1 当索赔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结束后, 项目部在合同规定

的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最终索赔详细报告, 同时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2.4.2 最终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部的正规文件。 (2) 索赔申请表:填写索赔项目、依据、证明文件、索赔金额和日期。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 索赔项目一般包括工程变更引起费用、工期增加;由于地方关系影响, 造成局部或部分地段停工等引起的机械、人员停滞, 相应工期及费用增加等。索赔依据一般包括在建工程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协议、业主对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的批复、业主下达的变更图纸、变更令及大型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修改等。索赔证明文件包括业主下达的各项往来文件及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各项有利证据, 此方面多数施工单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只对存在的问题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口头汇报或只填写索赔意向书, 而不注重证据的收集, 故业主对很多本来对施工单位有利的索赔项目不进行最终的批复, 导致索赔不成。索赔金额及工期的计算一般参照承包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中, 包含的工程量清单、交通部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定额编制办法、机械台班单价, 地方下达的定额补充编制办法及业主、总监下达的有关文件进行计算。 (3) 批复的索赔意向书。 (4) 编制说明:索赔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束的详细描述。 (5) 附件:与本项费用或工期索赔有关的各种往来文件, 包括项目部发出的与工期和费用索赔有关的证明材料及详细计算资料等。

3 索赔的管理

由于索赔引起费用或工期增加, 故往往会成为上级主管单位复查的对象, 为真实、准确地反映索赔情况, 项目部建立、健全了工程索赔台帐或档案。

索赔台帐中反映索赔发生的原因、索赔发生的时间, 索赔意向书提交时间, 索赔结束时间, 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 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 业主审批结果等内容。

对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均及时登记, 工程完工时就会形成一册完整的台帐, 以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4 索赔存在的误区

4.1 当索赔事件发生时, 有的施工单位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 而不敢提出, 即可以索赔而不敢索赔。

4.2 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 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 即可以索赔而不提出索赔。

4.3 主管人员对技术规范文件及业主、监理、项目部的往来文

件理解不深刻, 对实际存在的索赔项目无充分理由, 即能索赔而索赔不成。

4.4 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 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证据收集, 不能及时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导致最终索赔不成。

5 结语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零缺陷”

戴守凤 (黑龙江省五金家用电器研究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若要满足顾客的需求, 必须注入新的哲学理念———零缺陷, 即产品和服务没有缺陷!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 杜绝“难免论”, 挖掘人的积极因素, 转变人的观念, 即要求每一个员工,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关健词:质量管理零缺陷心理建设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顾客已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 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

然而在传统的观念中, 对企业来说, 总存在一种“难免”论, 一般认为“人总是要犯错误的”而传统的A Q L理论就是基于统计学的假设, 即任何事物都存在偏差率, 所以对于工作中的缺点、失误和出现不合格品持容忍态度, 还因此设立“事故率”, “次品率”等, 纵容人们的这种观念。设想一下, 当你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接受手术时, 你会允许那事故率的百分之几发生在你身上吗, 可想而知, 企业所允许的这个次品率, 事故率最终还是将由消费者、顾客来承担, 因此企业若要满足顾客的需求, 必须注入新的哲学理念———零缺陷, 即产品和服务没有缺陷!

有人马上会说, “零缺陷”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没有哪个铁路运营商敢保证他们的火车绝不误点。毫无疑问, 这是事实, 但对“零缺陷”的理解应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层面, 即企业的行为导向必须是“零缺陷”, 而绝不能是AQ L。“如果你让它错, 它一定错!”二是操作层面, 即每一个员工, 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零缺陷思想最初由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 在美国率先推行零缺陷运动, 并最早应用于美国马丁-马瑞塔公司, 首先在制造部门实施零缺点计划, 获得了成功。第二年,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零缺点计划, 并增加了消除错误原因建议这一重要内容, 从而使无缺点计划更加完善。后来, 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 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 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 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 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日本企业的“三工序原则”就是这样的典型———绝不接受上一工序的错误, 绝不允许本工序出错, 绝不把错误带到下一工序。

1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大体可概括为:基于宗旨和目标, 通过对经营各环节各层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保证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趋向于“零”, 其具体要求是: (1) 所有环节都不得向下道环节传送有缺陷的决策、信息、物资、技术或零部件, 企业不得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有缺陷的产品与服务; (2) 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和规范, 按规定程序实施管理, 责任落实到位, 不允许存在失控的漏洞; (3) 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必须有对产品或工作差错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的措施, 保证差错不延续并提前消除; (4) 在全部要素管理中以人的管理为中心,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不仅是被管理者, 而且是管理者, 以零缺陷的主体行为保证产品、工作和企业经营的零缺陷; (5) 整个企业管理系统根据市场要求和企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 实现动态平衡, 保证管理系统对市场和企业发展有最佳的适应性和最优的应变性。

2零缺陷管理的根本是人

企业的产品质量靠工作质量来保证, 工作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人的问题。因此如何挖掘人的积极因素, 转变人的观念, 是实行零缺陷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1要树立零缺点的理念, 员工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下三种观念:

2.1.1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而剑在心中, 无招胜有招”, 把质量提升到意识领域, 淡化人们难免犯错误的“难免论”。零缺点管理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 它抛弃“难免论”, 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的中国弟子、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院长兼总裁杨钢先生强调, “零缺陷”其实是一种心态:不害怕错误, 不接受错误, 最不能容忍重复犯错误。

2.1.2每一个员工都是主角的观念。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 管理者是主角, 他们决定着工作标准和内容, 员工只能照章办事。零缺点管理要求把每一个员工却当作主角, 认为只有全体员工都求握了零缺点的思想, 人人想方设法消除工作缺点, 才会有真正的零缺点运动, 管理者则是帮助并赋予他们正确的工作动机。

2.1.3强调心理建设的观念。传统的经营管理方法侧重于技术处理, 赋予员工以正确的工作方法。零缺点管理则不同, 它侧重于心理建设, 赋予员工以无误地进行工作的动机, 认为做工作的人具有复杂心理, 如果没有无误地进行工作的愿望, 工作方法再好, 也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2.2在企业中实施零缺陷管理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2.2.1建立推行零缺陷管理的组织。通过建立组织, 可以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地投入零缺点管理, 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的自觉性;也可以对每一个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统计分析, 不断进行经验的交流等。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要亲自参加, 表明决心, 做出表率;零缺点通过向员工揭示管理阶层的期望, 使领导者的心愿一清二楚地表达出来, 员工再按照主管们的心愿去做事, 从而达到改进质量的目的。

2.2.2确定零缺陷管理的目标。确定零缺陷小组 (或个人) 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包括确定目标项目、评价标准和目标值。在实施过程中, 采用各种形式, 将小组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及时公布, 注意心理影响。

2.2.3进行绩效评价。小组确定的目标是否达到, 要由小组自己评议, 为此应明确小组的职责与权限。

2.2.4建立相应的提案制度。直接工作人员对于不属于自己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原因, , 可以指出错误的原因, 提出建议, 也可附上与此有关的改进方案。然后一起进行研究和处理。

2.2.5建立表彰制度。无缺点管理不是斥责错误者, 而是表彰无缺点者;不是指出人们有多少缺点, 而是告诉人们向无缺点的目标奋进。这就增强了职工消除缺点的信心和责任感。

把零缺点管理的哲学观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贯彻到企业中, 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它的实质, 树立“不犯错误”的决心。如果我们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 那些浪费在补救工作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可以避免。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 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 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原驰主编.公路工程合同管理.

[2]廖正环主编.公路施工与管理.

上一篇:中成药相关管理制度下一篇:项目方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