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校开设的《分子生物学》课程

2023-01-04

为了提高中医药现代科研水平, 在中医院校普及和推广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术, 本校于1997年在本科生中首次开出了《分子生物学》课程, 接着对研究生也增设了这门课。十多年的教学, 深深体会到在中医院校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以下为肤浅的体会。

1 中医院校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 已渗透到生命科学、医药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以D N A、R N A提取、凝胶电泳、P C R技术作为基本手段, 分子杂交、基因重组、D N A序列测定、免疫检测作为常用方法, 通过对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定性定量分析, 揭示了许多疾病的本质, 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深层次的科学依据。分子生物学的引入也给古老传统的中医药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机遇。中医药学体现了朴实的整体观、系统论和控制论观点, 且贯穿于中医临床与实践, 中药具有低毒、疗效确切、无耐药性的优势, 中医药要真正走向世界, 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近年来, 围绕中医药现代化国内、国外已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可深入到机体微观世界, 打破了组织器官的局限, 从分子水平辩证地研究生物体的整体功能规律, 这种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辩证的整体观不仅与中医的整体观有相似之处, 而且比中医对整体的认识更客观、清晰, 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医药, 找出中医某些概念、理论乃至疗法与基因、蛋白、基因组、蛋白组间的内在联系, 探讨中药作用的现代机制 (靶基因、靶蛋白) , 进行中药材的分子鉴定, 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中医院校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 普及和推广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术, 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 有一定的必要性。

2 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内容, 性质和特点

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主要介绍核酸、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信号转导;基因工程;P C R;分子杂交;转基因;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原理与技术, 以及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在中医院校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为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分子生物学课程性质除了中西结合七年制、国家理科基地班、中医学 (医学生物技术) 为必修课、考试课, 研究生及中医、中药其他学生均为选修课、考查课。由于中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 如何将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中医、中药现代研究是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中医院校, 分子生物学课程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区别于其它课程。因此在授课时着重强调与技术方法密切相关的内容, 紧密联系科研实际, 强调研究思路。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 本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十年

为了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 本校于1997年在本科药理专业首次开出了《分子生物学》课程, 教材为本校参编教材《医学分子生物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 1998年本科针推、药理专业, 研究生也开设了该课程, 两年的教学, 我们体会到学生需要《分子生物学》知识, 但由于前期课程开设不够, 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加上我们注重运用, 为此我们编写了《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一书, 由浅入深介绍了与中医药研究关系相关的知识技术, 以及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一些成果, 作为教材使用, 学时由18增加到36。2000年起学校许多专业均增设了《分子生物学》课程, 目前《分子生物学》课程在本校已成为一门具有18~90多种学时, 限选、必修、考试、考查多种考核性质, 讲授、实验、讨论、论文多种形式, 不同出版社、不同版本教材, 面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针推多种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形成了将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最新进展与最新成果、实验原理方法与实验应用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在中医中药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注意与前期课程相衔接;注意与科研实际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引入最新研究成果, 不断拓宽学生视野, 鼓励学生申报校级、省级科技创新课题, 将分子生物学知识技术用于本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验中,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之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分子生物学》课程负责人, 制定了该课程发展规划,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文件, 本课程已申报成功08校级精品课程, 我们相信,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本校《分子生物学》课程一定会建设得更好, 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本校开设的分子生物学课程, 谈谈肤浅体会, 其内容包括:中医院校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校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情况等, 旨在和广大同仁进行探讨, 以便加强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参考文献

[1] 伍欣星, 聂广.医学分子生物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4.

[2] 王明艳, 周坤福, 徐力.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 3.

[3] 陆茵, 孙志广.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 4 (6) :28.

[4] 江渝, 彭家和, 钟小林, 何凤田, 连小华.细胞分子生物学综合课程构建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2) :47.

上一篇: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高速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