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教学法在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9

一、CBI教学模式综述

CBI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又称以内容为依托或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 是指运用所教授的目的语言, 以某个学科或者某个主题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使得学习者同时获取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CBI的教学理念起源于西方, 早在公元389年西方学者奥古斯汀 (St.Augustine) 就曾提出在语言教学中应该以有意义的内容为中心的观点。而CBI教学理念于20世纪60年代, 在加拿大针对以英语为母语者习得法语而开展的沉浸式教学实验 (immersion programme) 中被正式提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CBI教学理念得到关注并开始广泛推广, 学者默汉 (Mohan) 于1986年发表了关于内容型语言教学的著作《语言与内容》, 他在书中指出, “语言和专业的分离, 使语言失去了工具的作用, 同时也使交际失去了目的性和真实性”, “在知识课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语言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而在语言课中, 我们又看不到内容是可以交际的”。CBI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 明确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认识到专业内容的重要性, 从而实现专业内容与语言的有机融合。

CBI教学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英语的教学中, 有大量的英语教师踊跃进行了尝试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实践系统和理论体系, 对CBI理论应用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辨性和实证性的论证;也有很多学者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了不同专业的CBI教学模式。 (陈冬纯, 2014:69) 其中袁平华通过多元统计的方法得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 能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思维技能, 帮助他们学习学科知识。波斯语作为非通用语种, 对于其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及通用语种成熟, 设有该专业的大部分高校依然遵循传统的语言教学法。CBI教学法的理念虽然被少数教师实践应用于教学改革中, 但是并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二、调查过程

(一) 选取的样本

选取样本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波斯语专业连续两届本科二年级的学生:2015级 (31名学生) 和2016级 (23名学生) , 共54名学生。在大二下办学期开设的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作为CBI教学法的应用课程。通过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 收集两届学生对该教学法和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并从中总结分析CBI教学法在以波斯语为代表的非通用语种阅读类课程的应用中的问题和重要作用。

(二) CBI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学生在接受CBI教学模式的报刊选读课之前, 已经完成了大一波斯语基础阶段的学习, 具备查阅字典、分析句子和基本语法结构等自学能力。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的主干教材和背景知识补充材料, 全部为以波斯语为母语者撰写的波斯语原文。课程的设置采用Met所提到的基于主题的语言课为主要模式。设为三个主题教学模块:从伊核问题看伊朗政治;从习近平访问伊朗看中伊关系发展历史;从伊朗电影看伊朗文化。一个学期共18周, 第1周 (教学引入周) , 第2-17周为有效执行周, 第18周为总结周。有效教学周16周, 每个主题约占5-6周时间。

以从伊朗电影看伊朗文化主题为例, 该主题占5个周课时。第1周进行学生分组展示活动。学生分组对于伊朗电影的主题内容、发展历程和导演及其作品等进行解读。通过每组学生的不同角度的解读, 使学生对伊朗电影有整体性地概括。同时老师应该把握两点:第一, 学生查阅并分享给大家的知识是否有误;第二, 学生分享完毕之后是否有重点知识的遗漏。如果有则及时进行补充, 如果没有则做总结概括。第2-4周是学生对老师发放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总结讨论。文章涉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伊朗电影中女性着装问题引发的女权讨论等3-5篇文章。在授课过程中除传统的语法结构和翻译练习外, 更加注重学生使用波斯语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观点能力的培养。第5周是撰写小论文和总结周, 学生提交对于该主题的看法的小论文, 并在课上由老师引导分享观点并总结。总体而言, 在整个主题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得到了重视和锻炼。

三、问题与解决办法

通过调查问卷得知, CBI教学法在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中以下三点问题值得注意:

(一) CBI教学法的开展受学生语言水平的影响

首先学生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CBI教学方式的接受度。传统的外语教学, 教师一般按照生词与语法的常用和复杂程度来编写教材并安排课程。CBI教学法则完全以主题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的编排, 整体文本难度增加。在调查问卷中, 成绩排名在后30%的学生中有85%的人提出文本难度大, 难以甚至无法适应的情况。其次学生的语言水平影响CBI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 能够脱离语言本身, 汲取到课程的内容实质。而语言基础一般的学生, 则依然受困于文本语言本身。

面对这种情况, 波斯语作为非通用语种受到学生数量的限制采用小班型授课, 无法进行分班教学。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 设置不同的要求。比如针对语言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以综合知识和语言能力为主, 而对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 可以以提高综合知识水平为主要目的。

(二) 精读惯性难以打破

因为固有外语培养模式造成的精读课程占比较大, 在课时和学分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都很难从精读的学习模式里走出来。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学生为例, 大一第一学期每周有10个课时的精读课程, 这一学期并无泛读课程, 大一第二学期每周有8个课时, 泛读2个课时。此后一直持续到大二整个学年精读和泛读的课时比是8:2。如果平时课外不注重泛读能力的锻炼, 学生并不容易养成泛读的习惯。所以在调查问卷中排名在中间和靠后60%的同学有71%依然建议精读报刊文本, 对于内容则不重视。

针对这一问题, 首先应克服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并着力培养学生泛读的习惯。学生泛读过程中主要面对两大困难:生词和长难句。生词的攻克需要学生的主动和老师的督促通过课前预习解决。长难句则需要老师在精读课程和泛读课程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并且有意训练学生对长难句分析和解读能力。可以适当增加泛读类阅读课程的课时, 比如增加到每周4课时。或者在精读课程的课后练习部分加入泛读练习, 以训练迅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 对学生和老师的高要求

学生和老师是课堂上的两大行为主体, CBI教学法对于两大行为主体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 对于学生而言, 学生在进入一个主题之前, 需要进行主动预习。其中包括生词的预习、背景知识的搜集, 还需要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小组成员分享讨论并形成课上展示的主要内容。课上讨论发言和课后小论文中分析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全部是波斯语。这对学生的学习、思辨和语言能力要求非常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增强自己获得知识的才能。教师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促进者, 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王嗣海, 2008:37)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不但要提供高效轻松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 还要及时给予学习方法指导, 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和问题。这不仅要求老师熟练应用教学法, 而且要求老师精通文本语言点和内容。

总体而言CBI教学法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要求教学双方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 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语言能力设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要求他们意识到并逐步提升用波斯语交际的能力, 并倡导学生以波斯语为媒介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四、CBI教学法的优势

(一) 语言能力与内容学习的相结合

CBI教学法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 主要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非通用语种对于CBI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见, 依然延用语法分析与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将“语言与内容”割裂开来的问题就会出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容易局限于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 对所阅读的原文材料结构和内容缺乏整体的把握。传统的语法结构教学或者是无主题的课堂活动教学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 主题教学模式的优势凸显出来, 它的主题选择非常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 无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识性问题或是学习中遇到的专业的学术性知识都可以在主题讨论活动中得到解答。 (詹燕娥, 2013:107)

在波斯语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即便有在伊朗交换经历的学生, 对伊朗的政治概况和基本国情也缺乏常识性的认识。在将CBI教学法应用到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之后, 经过主题式的内容教学, 学生不仅对主题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 也学习到了伊朗政治、经济和文化类的专业术语。在这种掌握了语言工具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情况下, 学生在国内就会养成主动阅读伊朗媒体新闻的习惯。CBI教学法在波斯语阅读类课程中的应用, 在锻炼了语言能力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知识面狭窄的情况。

(二)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实践的方法而且也是教育的目标 (Boud 1988:17)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学习者目的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对自己学习情况评估及对学习活动进行的调整。CBI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引导者, 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更容易有意识地关注和掌控自身的学习过程, 为自身的学习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进行合理的安排, 并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CBI模式下, “教师要多采取小组合作、任务型、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 (分角色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夏洋, 2009:178) 基于交际任务的教学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英语教学是为学生在将来有效使用英语做好准备。

CBI教学法应用在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时, 需要建立学生主导与合作模式。学生和老师角色互换, 学生不再单纯满足于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 在课前和课后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用于预习和完成作业。其次合作式学习的倡导, 在一个主题进行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主题的展示, 需要跟自己的小组成员探讨和分享对于该主题的观点, 最终达成小组统一的观点。

(三) 综合能力的提升

CBI教学法采用多元综合性的授课方式, 学生在充分发挥兴趣和特长的同时, 能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平时学习环节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 包括课上小组展示、主题讨论和发言、课后的论文等。每一个环节都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 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CBI教学法应用到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的过程中, 日常的授课和学习过程中, 通过课上展示和讨论锻炼学生收集分析材料、制作幻灯片、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后论文, 锻炼学生书面表达和就某一问题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所以CBI教学法应用在波斯语阅读类课程的教学中, 应该将考察方式逐渐灵活化, 减少名词解释、语法分析等记忆类题目的考察。可以淡化期末考试的作用, 加重对于整个学习和教学环节的考察。建议在总成绩的构成中, 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占比, 加大平时考核的占比。比如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比例至40%, 平时考评占60%。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更加客观和全面考量和评判。

五、结论

CBI教学法在波斯语阅读类课程的应用中存在着通用语的共性问题, 也存在着非通用语的个性化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一定的调整和努力是可以被克服的。同时CBI教学法在波斯语等非通用语种阅读类课程的应用是有益处的:它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知识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波斯语虽然是非通用语种, 但是作为第二外语教学时也应该参照通用语种的课程目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波斯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另一方面更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以适应深层次国际交流的需要。将波斯语看作承载知识的媒介, 不仅可以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学习能力, 使其在步入社会之后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摘要:将CBI教学法应用于波斯语报刊选读课程中, 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收集学生的反馈。分析该教学法在波斯语阅读类课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规避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总结出CBI教学法在非通用语阅读类课程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CBI教学法,波斯语,非通用语,阅读类课程

参考文献

[1] Boud, D.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M].New York:Kogan Press, 1988.

[2] Mohan B.Language and Content R eading[M].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3] 陈冬纯.CBI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 :69-72.

[4] 戴庆宁, 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 2004 (4) :18-19.

[5] 刘洋.CBI教学理念下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外语学刊, 2015 (3) :136-137

[6] 齐彬.大学英语CBI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8 (8) :119-120.

[7] 王嗣海, 王嗣海.CBI教学路径在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35-36.

[8] 夏洋.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施CBI教学的模式与效果:个案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2) :178-179.

[9] 袁平华,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0] 詹燕娥.大学英语教学中CBI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3 (18) :106-108.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下一篇:构皮滩水电站下游RCC围堰爆破拆除后保留体表面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