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

2022-08-05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

涉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涉县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

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对口各单位:

《涉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涉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进程,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建村[2011]443号)和邯郸市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活动为抓手,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按照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等城市的总要求,本着“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努力营造卫生清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

二、总体目标

本着“以城带乡,以城促乡”的原则,率先在大城区和国省干线至旅游景区(点)部分路段建立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并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在全县逐步建立“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确保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

三、实施范围

全县各乡镇、村,国省干线至旅游景区(点)部分路段,天津铁厂、龙山电厂。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底前)。完成全县各乡镇、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站规划、布点工作;完成拟新建的3个垃圾填埋场的规划、布点和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建设现有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规划确定的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在大城区(“四镇两厂”,即涉城镇、井店镇、更乐镇、河南店镇共涉及44个村,天津铁厂、龙山电厂)、和国省干线至旅游景区(点)部分路段(平涉线:县城至偏店桥段;309国道:武涉收费站至太行五指山景区路口前延50米段,含景区道路;涉左路:南关转盘至娲皇宫景区路口前延50米段;涉林线:县城至固新镇固新村段)率先实行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试点工作,即乡镇成立环卫中队,村成立环卫小队,配备环卫清扫、清运工具,实行专业化清扫保洁机制。

第二阶段(2012年底前)。5月1日前,各乡镇、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前,80%的乡镇、村垃圾一体化集中处理工作开始试运行,即乡镇成立环卫中队,村成立环卫小队,配备环卫清扫、清运工具,实行专业化清扫保洁机制;大城区和国省干线至旅游景区(点)部分路段完成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建设,实现垃圾一体化集中处理。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底前)。全县各乡镇、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全部建成,乡镇全部成立环卫中队,村成立环

卫小队,配备环卫清扫、清运工具,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完善城乡环卫作业、管理、考核机制,全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实现规范化运行。

五、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明确机构设置

1、机构设置。各乡镇分别成立环卫中队,各村成立环卫小队,负责辖区环境卫生、环卫队伍日常管理、环卫设备设施日常管养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其中,由城管局直接负责环卫管理的范围为主城区;“四镇”的44个村,(涉城镇的南岗、北岗、西岗、北关、城里、南关、上清凉、下清凉、滩里、南原、寨上、招岗、上偏凉、下偏凉、北原、中原、占洼、龙耳村、太平庄等19个村;井店镇的井店一街、井店二街、井店三街、井店四街、台北、台南、台西、台东、下庄、老爷庙等10个村;更乐镇的红街、又上、上巷、池西、东巷、南池、下池等7个村;河南店镇的河

一、河

二、河

三、河

四、南庄、沿头、会里、赤岸等8个村);国省干线至旅游景区(点)部分路段两侧可视范围;天津铁厂、龙山电厂。

2、人员配置。乡镇环卫中队设队长1人、成员1—2人,村环卫小队设队长1人,统一由乡镇负责选配。根据服务范围、人口数量情况(一般按照每人日均4000平方米清扫保洁面积标准)配备环卫作业人员,原则上从本村公开招聘;环卫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配备专用工具。国省干线至旅游景区(点)部分路段属城管局环卫大队统一管理,乡镇环卫

中队配合。

(二)完善基础设施。

1、转运站和垃圾收集点。城区建4座垃圾转运站,天津铁厂建3座,每个乡镇各建1座。全县各乡镇、村和天津铁厂、龙山电厂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建设由乡镇、企业、部门按照统一规划负责进行建设。

城管局直管范围的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建设由城管局负责,城区4座垃圾转运站由住建局配合规划、建设。

2、垃圾填埋场。按照“分片建设,就近运输”的原则,在西达镇(区片包括西达镇、合漳乡、关防乡、固新镇)、西戌镇(区片包括西戌镇、龙虎乡、木井乡、偏店乡、鹿头乡)、索堡镇(区片包括索堡镇、神头乡、辽城乡、偏城镇)分别建设1座垃圾填埋场。城管局负责前期准备工作和建设,所在地乡镇和住建、发改、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配合,3个垃圾填埋场等省市立项后开工建设。

3、环卫清扫、清运工具。根据垃圾产生量,各乡镇、村合理配备汽车、拖拉机、三马车等垃圾清运车辆,有条件的乡镇、村可购置机扫车,洒水车、清雪车等环卫车辆;及时为环卫人员配备扫帚、铁锹、铲斗、三轮车等必备的环卫作业工具。

(三)确立运行模式。

1、组织运行模式。

(1)城管局负责各乡镇、村环卫业务指导,搞好环卫人员的岗前业务技能培训;制定环卫管理制度和环卫人员职

责,切实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的环卫队伍;督导、检查、考核全县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2)各乡镇负责乡镇环卫中队、村环卫小队的组织领导、人、财、物及业务管理工作。其中,城管局直管范围的村环卫工作受乡镇和城管局双重管理,即:乡镇环卫中队负责人员组织和业务管理,城管局负责工资、经费、财物、设备的配备和管理。

2、业务运行模式。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三级管理模式运作。

(1)村收集。各村环卫作业人员负责对村内卫生进行日清扫,并对群众集中堆放的垃圾每天定时收集,及时清运到乡(镇)转运站或就近的垃圾填埋场,确保做到日产日清、全天保洁。

(2)乡(镇)转运。乡镇环卫中队和城管局负责将各村集中送来的垃圾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

(3)县处理。城管局负责在垃圾填埋场对生活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落实经费保障。

1、城管局直管范围的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基础上,由县财政配套;其余各乡镇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建设资金由所在乡镇、村负担,县财政补贴;天津铁厂、龙山电厂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建设资金由本单位出资。

2、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配套补贴。

3、环卫人员工资、劳保福利、服装,环卫清扫工具和清运车辆购置、更换,环卫设备设施日常管养等费用,城管局直管范围由县财政负担,其它由乡镇、村共同负担,县财政补贴。

(五)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收费做到应收尽收,按照标准足额征收;使用专项用于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严禁用于其它用途。

1、统一按照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票据使用县财政统一票据。

2、主城区范围内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商场、门店、宾馆、娱乐场所、市场、摊点和天津铁厂、龙山电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城管局负责收取;大城区范围内的井店镇、更乐镇、河南店镇镇政府所在地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商场、门店、宾馆、娱乐场所、市场、摊点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城管局统一委托乡镇收取,物价局搞好配合。按照《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建村[2011]443号)规定,对产生垃圾的农民(居民)开征适量的生活垃圾处理费。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领导,全县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橱窗、横幅等宣传工具,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努力提高群众的卫生、环境和文明意识,切实增强群众的公共卫生观念和保洁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县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各乡镇也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建设和管理资金的筹措,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强化督导,严格奖励。将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列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对年底完成工作任务、成绩突出、考核指标全部合格的单位和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对因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影响工作进度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涉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涉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

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申新成(县财政局局长) 刘建华(县发改局局长) 付玉明(县物价局局长) 刘树廷(县交运局局长) 侯贵平(县人社局局长)

朱希光(县国土局局长)

赵银良(县林业局局长) 付精太(县水利局局长)

马彦海(县环保局局长)

王海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台台长)张 伟(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郭和平(县商贸城管委会主任) 李动周(县供电公司经理) 刘晓君(涉城镇镇长) 李洪魁(井店镇镇长) 刘瑞君(更乐镇镇长) 梁江苏(河南店镇镇长)

9 组长:赵海栓(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副 长:焦海顺(县城管局局长)成员:付卫军(县住建局局长)

李海军(偏店乡乡长) 吕海东(西戌镇镇长) 王巨军(木井乡乡长) 范文博(神头乡乡长) 苗东亮(龙虎乡乡长) 王玉平(索堡镇镇长) 霍丽云(辽城乡乡长) 张金林(偏城镇镇长) 杨利军(鹿头乡乡长) 王利强(固新镇镇长) 郭美鱼(西达镇镇长) 郭建军(关防乡乡长)

崔建华(合漳乡乡长)

罗永生(天铁集团副总经理)

李悦康(龙电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张海臣(县城管局副局长) 张国平(县城管局副局长)

吕国锋(县城管局党组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办公室主任由焦海顺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各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协调、推进。

第二篇:德清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 一体化工作情况介绍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市委“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在杭湖宁城市发展带中间奋力崛起”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德清在区位、生态、人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和“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四个工作重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9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为第45位,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列第15位,居全市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首批生态县、全省首批平安县、全省首批教育强县、全省首批科技强县、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城乡垃圾量逐年增长,但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乡镇环卫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农村环境卫生“脏、乱、 1

差”,部分地区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的现象,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问题,都影响和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按照中央和省统筹城乡发展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花大力气,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创新思路,统筹发展,把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来抓,突出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社区)收、乡镇中转、县处理”模式,从而改变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真正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被列入浙江省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候选项目之一。

一、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引领。通过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环卫专项规划等编制活动,形成了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有效结合的城乡规划体系。全县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规划在2006版的基础上,于2008年根据实际

工程建设情况,重新委托规划编制单位完成了《德清县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县域篇和城区篇的修编工作。通过规划指导,逐步建立了以镇为核心、村为节点,城乡衔接、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2、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建设局,积极与各乡镇进行紧密联系,做好业务指导,及时通报各乡镇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同时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的督促指导。各乡镇也纷纷建立工作小组,紧紧围绕上级部署的目标任务,创新办法、狠抓落实,出台相应文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相关部门抓落实的浓厚工作氛围。

3、完善各项制度。在《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个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德委发[2007]71号)、《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清县2008-2010年加快推进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办发[2008]191号)、《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垃圾集中整治专项活动的通知》(德委办发[2009]24号)、《中共德清县委办公室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清县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及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德委办发[2009]41号)、《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德政办发[2010]87号)和《关于印发〈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德建[2010]97号)等相关指导性文件。

4、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农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切实改变公共场所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特别是加强对外来民工的宣传教育,改变他们的不良卫生习惯。

5、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及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总体部署,县建设局成立了专业的管理机构县环卫处;全县各乡镇按照大镇不少于3名,其它乡镇不少于2名的标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所(办公室);各行政村(居委会)除部分行政村因整村拆迁等因素,均成立了环境卫生

管理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保洁员队伍的行政村达到92个,占总数的55%,其余行政村通过公开招聘、择优选择的方式录用了保洁员,形成了一支专业的保洁员队伍,有效的提高了保洁员队伍的素质,目前全县共有保洁员2097人。由此,通过设立专职环卫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明确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健全和完善了县、乡镇、行政村三级环卫专职管理队伍。

6、加强设施建设。为完善垃圾收集、中转、运输系统,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自2007年开始,由县统一部署,乡镇具体实施,共建成村级垃圾收集房250座,设置垃圾箱(筒)32070只,投入资金约400余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35座,(其中吊装式16座、储存式6座、压缩式12座、地坑式1座),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配备镇级以上各类垃圾专用车辆89辆;全县166个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了短途运输车辆(手推车、电瓶车、拖拉机等)914辆,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2008年-2009年期间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于2009年3月31日投入运行,投入资金1.2亿;总投入约1.8亿。

7、强化长效管理。一是健全长效管理督查机制。根据《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县建设局对全县166个行政村进行系统性调查摸

底,积极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指导工作,建立了工作检查台帐,制定下发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记录本,同时利用《德清环卫简讯》纽带加强与各乡镇之间的交流,利用乡镇信息网络平台,加大督查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日常考核管理力度。通过采取抽调乡镇环卫管理人员参与的形式定期每季度对全县各乡镇(开发区)开展长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互查、检查、督查,一方面以《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交办单》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督查通知书》的形式,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书面交办和通知,另一方面将检查情况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召开全县环卫所长会议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剖析。三是探索创新保洁管理模式。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保洁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如新市镇、钟管镇、雷甸镇、新安镇组建了镇垃圾清运员队伍,各行政村垃圾收集房内的垃圾统一由镇清运员运至镇级垃圾中转站等。四是加大垃圾清运收集力度。目前,我县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有效改善了二次污染严重的现状,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工作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8、加强资金保障。根据《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精神,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请县委常委会审议同意,提高了长效管理资金补助力度。长效管理直补资金从5元/人提高至7元/人,年终考核补助资金维持10元/人不变,垃圾运输补贴从0.8元/吨公里提高至1.0元/吨公里;加大对外来常住人口的补助,直补资金5元/人,并以5元/人为基数进行年终考核补助。积极鼓励村企结对等多种形式筹措长效保洁资金,各行政村对每个农村人口(含外来常住人口)按1元/月〃人的标准收取保洁费。同时县财政转变了长效管理资金补助方式,将往年的县财政进行补助,乡镇财政按1:1配套转变成由乡镇财政进行补助,县财政按1:1进行配套,有效保障了资金投入使用。

二、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主要成效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本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完善了全县的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使全县的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全面推进了全县环卫事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结束了农村长期以来随意倾倒垃

圾、环境卫生管理空白的历史, 使乡镇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一步到位,实现了与城市的接轨,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二是使乡镇农村享受了城市化服务,发挥了环卫部门在人才、管理、设施设备、连片作业等方面的优势。三是提升了环卫部门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理顺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四是改进了垃圾倾倒和收集方式,淘汰简易垃圾场,露天垃圾点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垃圾收集方式,封闭了垃圾填埋场,节省了土地,避免了镇村环卫工作的重复性投资,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是高投入的产业,投入的是金钱,回报的是环境。随着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县、镇(乡)、村、户四级联动,分级负责,规范运作,农村有了保洁员,村民告别了垃圾满地、尘土漫天、污水横流、蚊蝇乱飞的日子。村民们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受到教育,环境卫生意识也普遍增强。现在,绝大部分村民都能够自觉将生活垃圾收集起来,堆放在指定的地点。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从而结束了我县农村长期以来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呈现出一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气象。

第三篇:关于推进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部门: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号: 冀建村〔2011〕443号 日期: 2011-07-20 00:00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经省政府同意,就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我省对这项工作也高度重视,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镇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镇村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由于缺少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镇村污水、垃圾处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目前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与城市面貌形成了明显反差。

近几年,各县(市)均已陆续建成县城(市区)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部分县(市)、乡镇也开展了污水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试点,为全省今后大范围推进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周密组织,精心安排,扎实推进,确保取得成效。

二、明确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建设和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在县(市)域建设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体系。通过乡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不断改善乡村容貌和人居环境。

(二)任务目标。2011年底前,本文件附件中所列明的80个需建设污水处理厂的镇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30%的项目开工建设;50个需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体系的县(市)完成县(市)域村庄垃圾收集点、乡镇转运站、县(市)拟新建处理场的规划布点工作,现有垃圾处理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规划确定的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开工建设,完成拟新建垃圾处理场前期准备工作。

2012年5月1日前,镇污水处理厂和拟新建垃圾处理场全部开工建设。

2012年底前,现有垃圾处理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新建垃圾处理场周边的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开工建设。

2013年10月底前,80个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出水达到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50个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的县(市)全部建成满足需要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全县(市)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

三、做好推进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的重点工作

(一)完善镇污水、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各地要按照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进一步深化、细化镇污水、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镇污水处理厂、县(市)域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制定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域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方案。要根据镇区、县(市)域人口、产业科学测算污水、垃圾产生量,适度超前,分

类建设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中转、处理设施。距县(市)现有垃圾处理场超过20公里的乡镇,可依据规划合理选址建设第

二、第三垃圾处理场;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以上垃圾中转站(场),每个村庄要因地制宜建设若干垃圾池;做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统筹配置,城乡共享。

(二)加快镇污水、县(市)域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认真做好镇污水处理厂、县(市)域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关市、县(市)、乡镇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抓紧做好项目审批或核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必须做到处理设施与配套管网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确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正常运行,污水处理率达到设计规模的60%以上。加强镇污水处理厂和县(市)域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工程建设程序,按照有关要求办理土地、规划、招标、质量监督等工程建设手续,抓好项目建设协调组织。建设、规划、城管、发改、环保、土地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服务和管理,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项目审批和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收集处理。根据农村生活垃圾无机物含量少的特点,从源头上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积极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对瓜果皮、菜叶、稻草、动物粪便等有机垃圾进行就地堆肥或沼气厌氧化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定点集中堆放,采取回填路面等方式进行再利用,对塑料、玻璃、泡沫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不易降解或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定点收集处理,把农村医疗废弃物纳入医疗废弃物处置体系。

(四)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省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实施以奖代补,奖补标准参照中央对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补助标准执行。各市、县(市)政府要积极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将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支出计划,每年安排一定的村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并随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提高投入比例。

(五)实行用地划拨。按照《划拨用地目录》的要求,对镇污水处理厂和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应。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内,优先安排村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及时办理用地手续。

(六)建立多元化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投融资体制。在积极争取中央奖补资金、落实中央工作要求的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引进外资、银行贷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积极争取国家环境治理资金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适用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村镇垃圾收集点建设,要积极组织农民(居民)集资,并申请财政奖补资金。省物价局要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制订村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对在建有污水处理厂的镇范围内排放污水的从事工商业的单位和个人开征工商业污水处理费,在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的县(市),对产生垃圾的农民(居民)开征适量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建立鼓励使用再生水替代自然水以及垃圾资源化的成本补偿机制,推动污水的再生利用和垃圾的资源化。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推动。要根据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及实施方案,积极抓好落实。要明确责任主体,市长、县(市)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市)政府是推进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责任主体,镇乡政府负责协助、落实。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合作,积极协调解决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做好相关推进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城乡规划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市政公用、城管部门)要做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布局,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加强运营监管。财政部门要负责政府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要负责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严把项目前期的审批关,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环保部门要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达标排放。审计、物价等部门加强对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国土部门要保证土地供应,及时办理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用地手续。要大力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工作考核。各级政府特别是设区市政府要加强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 2

作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建立、完善监管、考评、奖惩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工作。县(市)政府每年要向设区市政府、设区市政府向省政府报告本辖区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市)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省政府已把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列为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做得好的市、县(市),推广其成功经验,并对其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予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第四篇:城乡垃圾处理现状

---暑假实践活动调查总结 在我居住的地方,我们的垃圾来源主要是厨房垃圾、一次性塑料垃圾、水果剩余物垃圾、树叶野草残余物垃圾等等。我们的所产生的垃圾,80%居民会将自家的垃圾倒入附近的垃圾桶里,只有少部分的垃圾会倒入河内、田地间或者道路旁。由于我所居住的地方垃圾处理相对落后,我们都是将所有的垃圾丢进同一个垃圾桶,而且我们的政府收集的垃圾绝大部分是进行郊外填埋,剩余部分大都是随意丢弃。因此,我们的垃圾没有做到物尽其用,而且是成为我们所居住环境的累赘。

据调查表所反映,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1.政府很少进行过“保护环境,严禁乱扔垃圾”等方面的宣传;2.政府在进行垃圾处理方面没有做出什么特别有效的事情;3.所产生的垃圾数量不足以进行分类以及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如果我们的垃圾有功能分类,过半数的居民都愿意将自家的垃圾投进分类箱。

在当地人看来: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城乡垃圾处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过来,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多些垃圾分类回收桶,建立多些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和垃圾发电厂,尽量使垃圾循环再用;然后,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最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

第五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合同(编制大纲)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

化-PPP项目合同

PPP项目合同体系的合同组成

在PPP项目中,项目参与方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来确立和调整彼此之间哒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合同构成了PPP项目的基本合同体系。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相应的合同体系也会不同。PPP项目的基本合同通常包括PPP项目合同、股东协议、履约合同(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运营服务合同、原料供应合同以及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等)、融资合同和保险合同等。其中,PPP项目合同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PPP项目合同体系中,各个合同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紧密衔接、相互贯通的,合同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关系”。

1.PPP项目合同

PPP项目合同是项目实施机构与中选社会资本签订(若需要成立专门项目公司,则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约定项目合作主要内容和双方基本权利义务的协议。其目的是在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双方能够依据合同约定合理主张权利、妥善履行义务,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顺利实施。PPP项目合同是其他合同产生的基础,也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核心。

2.股东协议

股东协议由项目公司的股东签订,用以在股东之间建立长期的、有约束力的合约关系。股东协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条款:前提条件,项目公司的设立和融资,项目公司的经营范围,股东权利,履行PPP项目合同的股东承诺,股东的商业计划,股权转让,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及其职权范围,股息分配,违约,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不可抗力,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等。

3.履约合同

(1)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公司一般只作为融资主体和项目管理者而有本身不一定具备自行设计、采购、建设项目的条件,因此可能会将全部或部分设计、采购、建设工作委托给工程承包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公司可以与单一承包商签订总承包合同,也可以分别与不同承包商签订合同。承包商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于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往往直接影响PPP项目合同的履行,进而影响项目的贷款偿还和收益情况。因此,为了有效转移项目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公司通常会与承包商签订一个固定价格、固定工期的“交钥匙”合同,将工程费用超支、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风险全部转移给承包商。此外,工程承包合同中通常还会包括履约担保和违约金条款,进一步督促承包商妥善履行合同义务。

(2)运营服务合同。根据PPP项目运营内容和项目公司管理能力的不同,项目公司有时会考虑将项目全部或部分的运营和维护事务外包给有经验的运营商,并与其签订运营服务合同。具体操作中,运营维护事务的外包可能需要事先征得政府方的同意。但是,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项目公司的运营和维护义务并不因项目公司将全部或部分运营维护事务分包给其他运营商实施而豁免或解除。

(3)原料供应合同。有些PPP项日在运营阶段对原料的需求量很大,原料成本在整个项目运营成本中占比较大,同时受价格波动、市场供给不足等影响又无法保证能够随时在公开市场上以平稳价格获取原材料,继而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如燃 煤 电 厂项目中的煤 炭。因此,为了防控原料供应风险,项目公司通常会与原料的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原料供应合同,并约定个相对稳定的原料价格。原料供应合同一般会包括以下条款:交货地点和供货期限、供货要求和价格、质量标准和验收、结算和支付、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争议解决等。除上述一般性条款外,原料供应合同通常还会包括“照供不误”条款,即要求供应商以稳定的价格、稳定的品质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料。

(4)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在PPP项目中,项目公司的主要投资收益来源于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因此,保证项目产品或服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对于项目公司而言十分重要。根据PPP项目付费机制的不同,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最终使用者。以政府付费的供 电项目为例,政府的电 力主管部门或国有电 力公司通常会事先与项目公司签订电力购买协议,约定双方的购电和供电义务。此外,在一些产品购买合同中,还会包括“照付不议”条款,即项目公司与产品的购买者约定一个最低采购量,只要项目公司按照该最低采购量供应产品,不论购买者是否需要采购该产品均应按照该最低采购量支付相应价款。

4.融资合同

从广义上讲,融资合同包括项目公司与贷款方签订的项目贷款合同、担保人就项目贷款与贷款方签订的担保合同、政府与贷款方和项目公司签订的直接介入协议等多个合同。其中,项目贷款合同是最主要的融资合同,一般包括陈述与保证、前提条件、偿还贷款、担保与保障、抵销、违约、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等条款。同时,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贷款方往往要求项目公司以其财产或其他权益进行抵押或质押,或由其母公司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或由政府作出某种承诺,这些融资保障措施通常会在担保合同、直接介入协议以及PPP项目合同中具体体现。

5.保险合同

由于PPP项目通常资金规模大、生命周期长,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公司及其他相关参与方通常需要对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风险分别投保。通常可能涉及的保险种类包括货物运输险、建筑工程险、针对设计或其他专业服务的专业保障险、针对间接损失的保险、第三人责任险、政治风险保险等。

6.其他合同

PPP项目中还可能会涉及其他的合同,如与专业中介机构签署的投资、法律、技术、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合同等。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合同模板: 本合同于2017年【X】月【X】日由下列双方在XX市签订: 甲方:XXXX,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正式组织和存续的XXX机构,其住所为XXXXX,法定代表人为XXX;

乙方:XXXX,系按照其注册地法律设立、登记、注册及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住所为XXXX,法定代表人为XX。待XXXX成立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与甲方签署本合同的补充协议后,乙方即指项目公司。 第一条 定义与解释 1.1 定义 1.2 解释

第二条 声明与保证 2.1 甲方的声明与保证 2.2 乙方的声明与保证 2.3 各方的声明与保证 2.4 违反声明与保证

第三条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的合作范围和期限

3.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概况 3.2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合作范围 3.3 甲方前期投资的确认 3.4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合作的排他性 3.5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合作期限 第四条 前提条件

4.1 履行本合同的前提条件 4.2 前提条件的期限 4.3 前提条件的放弃 4.4 前提条件未实现 第五条 项目融资 5.1 乙方的融资责任 5.2 融资担保 5.3 甲方对融资的支持

第六条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土地指标和土地出让

第七条 项目建设进度 7.1 首期启动资金

7.2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进度 第八条 运营和维护

8.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经营计划及财务资料的报告

8.2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设施的运营和维护 8.3 运营协调委员会 8.4 审计部门的监管 8.5 履行义务 第九条 产业发展服务

第十条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的成立及股权转让的限制

10.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成立 10.2 股权变更的限制

第十一条 政府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 第十二条 履约担保 第十三条 双方承诺 13.1 甲方的承诺 13.2 乙方的承诺 13.3 双方承诺 第十四条 保险 14.1 保险义务 14.2 需购买的险种

第十五条 守法义务及法律变更和政府行为 15.1 守法义务

15.2 法律变更和政府行为

15.3 不视为法律变更及政府行为的情形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 16.1 不可抗力事件

16.2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各方权利和义务 16.3 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 第十七条 甲方的监督与临时接管 17.1 甲方的监督权

17.2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质量管理 17.3 中期评估

17.4 甲方临时接管的权利

第十八条 违约、提前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 18.1 违约与赔偿 18.2 提前终止及处理机制

第十九条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移交 19.1 期满移交 19.2 移交程序 19.3 提前终止的移交 第二十条 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 20.1 争议的解决 20.2 法律的适用 第二十一条 其它 21.1 环境保护 21.2 保密条款 21.3 税收优惠 21.4 通知 21.5 合同的文字 21.6 合同的生效 21.7 合同的补充 21.8 合同的附件

签署页】

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二零一七年X月X日在XX省XX市签署,以兹为证:

甲方: (盖章) 乙方: (盖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上一篇:春学期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储运部部门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