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

2024-05-22

城乡一体化(精选6篇)

篇1: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城边村”的加快发展和“城中村”的日益增多,促使我国城乡格局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一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它们按照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始考虑并着手试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并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在不少地方也还存在目标不明、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含义的认识不清或等同混用。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改变,会给正确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带来不小障碍,也会影响到包括金融在内的相关服务能否与之有效匹配。

概念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仍是众说纷纭。社会学和人类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从而使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环境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还有一种更综合的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城乡统筹,因为尚处在探索阶段,现在缺乏科学统一的界定。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城乡统筹是指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实现双赢。它更加强调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际上,城乡统筹就是要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尽管它们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尚不确定,但从其表述的内容看,城乡一体化是意在通过努力,使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城乡统筹是意在为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这种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体化的本意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促进其相互融合,并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主体的过程;统筹是指统一地、全面地筹划和安排。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央提出以统筹的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做法的校正,即通过摒弃“城乡分治”,达到逐步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别的目的,这是符合我国城乡的自然历史发展逻辑的。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因受户口的束缚造成的身份差别,进而引起对公共品享有权利的差别等;经济方面,因过强的行政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的经济增长机会差别,进而引起不公平就业和分配的差别等;文化方面,因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差别,加之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引起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上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是导致我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

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该论述向人们清晰表达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促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需要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对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非常重要,但以城带乡更重要,它是由“新格局”中所蕴含的社会诸要素相互融合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以城带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以城带乡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城市带动其辐射能力所能及的周边农村,并与其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分层次、有步骤原则,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在实现城市对农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发挥不同规模城市对“城边村”或“城中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分层次,即按照不同规模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强度,形成与此相对应的多个层次和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层。城市规模的大小决定于它的区位和经济基础,因此,区位和经济基础不同,城市的规模也不相同,因为它必须与这个城市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发展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应当是不同规模搭配适中,由大到小呈正态分布。就全国而言,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相应多些,中部地区相应少些,西部地区则更少些;就一个区域而言,具有区位和经济优势地区城市的规模要大些,反之要小些。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强。由此可知,以城带乡应当分层

次进行。特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是依靠周边区县镇等卫星城的延伸来得以支撑的,从这个特大城市到周边区县镇之间的乡村过渡带,会随着特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周边区县镇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狭窄直至消失。因此,特大城市是通过直接辐射周边区县镇,再由这些区县镇来带动周边农村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因呈网状形辐射,使得从这个大城市到周边区县之间的乡村过渡带相对较宽,也由此形成一些“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便成为这个大城市核心城区的大郊区,因此,大城市在带动它们发展的同时,理应承担起促进彼此融合的责任。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与周边乡村联系较为紧密,同时,这一圈层的乡村又有着对中小城市较强的依赖,只是要实现它们之间的融合,时间相对较长。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它是指非农业产业、非农业人口聚居的、物质形态上小于城市,一般来说比较接近农村的那么一种社区。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它是推动乡村城镇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小城镇对周边乡村的带动有着与中小城市相似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远郊或更远的乡村因得不到小城镇的辐射而难以实现城乡融合,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改变,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进程。

有步骤,即在各个经济圈层的城市群密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其阶段目标、时间安排、重点把握等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有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镇或小城镇建设上,这应当成为加快提高我国城镇化率的当务之急。对于城镇化建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已经建立的城镇,应在突出其自身功能完善的同时,按照国家“以城带乡”的要求,增强与周边乡村互动互赢的意识,找准实现相互融合的载体和切入点,不断提升城镇的带动能力;二是对位于远郊以外、未能被城镇覆盖的乡村,应加快这一地区的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覆盖率,做到不留空当,为它们从城乡融合所能享受到的同等待遇中得到好处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先行作用的发挥上,这应当成为探索和创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之举。特大城市应当突出它对周边区县镇的辐射,继而加快其实现与周边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特大城市要总结“统筹城乡发展”经验,走在全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列,成为其他规模城市带动农村的范式和标杆。大城市应当突出提高城市化水平,尽快完善和不断增强自身对周边郊区的辐射能力,突出大城市带大郊区的特色,在这一圈层闯出一条既符合区域实际,又富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子。再次,把基础性工作放在中小城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上,这应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向上,它可以在起到稳固各经济圈层作用的同时,依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提供的经验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向下,它能够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中小城市,应充分考虑这

一圈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重点突出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自身功能,提高城市的带动能力,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与周边农村的融合。■

篇2:城乡一体化

摘 要: 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改变和农村二元制结构,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一的管理,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趋势,是我国农村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经过程。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追求。本文主要就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058-01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乡二元制管理模式。这样的体制结构在一定程度是上对我国城乡和农民的联系产生了隔阂,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最近几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对城乡进行统筹管理,积极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了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保证农村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而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点,其实现的条件是要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发达,经济水平上升到一定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城市和乡镇的各个优势,充分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城乡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促进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积极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就需要我们采取战略的眼光,运用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关键一点就是要以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农业发展,以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城乡经济格局十分的重要。而这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城乡的统筹,可以说以城市带动乡镇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以城市带动乡镇的统筹方式能够实现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促进,并将乡镇周围的农村更好融入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着急,应该分步骤,有层次、有原则的进行下去,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在全面对乡镇农村统筹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城市对周边村落的带动作用,最终全面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1.城乡统筹规划需要分层次进行

分层次就是按照城市不同大小的规模,对周边农村和乡镇的带动程度,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城市和乡镇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的经济基础如何,因此,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城市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上,城市发展的规模越大,如果地区优势不足和经济发展落后,其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圈是与自身是不相符的。就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比较多,而西部地区比较少,就一个区域来说区位优势明显以及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其规模比较大,而经济落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城市其规模相对比较小。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的规模就会越大,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应该有层次的进行。

2.城乡统筹规划应该分步骤进行

在不同规模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过程中,其城乡融合的实践、阶段性目标、实践安排以及建设的重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分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乡建设和发展工程中,加快促进我国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完毕的城镇应该重点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和功能,增强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而对于原来从城镇还没有被覆盖的乡镇和农村,应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乡村的覆盖率,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隙;其次,集中精力做好大规模城市的统筹建设工作,积极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体系。对于特大城市应该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树立典范;再次,将基础性的工作放在中小型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中小型城市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起到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因此,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中小型城市化建设发展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突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对城市的各项功能进行完善,切实提高城市带动乡镇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推动下去。

二、城乡一体化工作路径选择

1.依托和自主

将城乡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城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目标进行建设,密切联系城乡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在践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还要对城市和乡镇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全面促进城市和乡镇融合发展。在工作过程应该始终强调乡镇之间的依托性,但是还不能忽视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城乡不同的经济实体有自身不同的发展目标,其发展的产业重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也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乡镇各个经济实体追求利益的本质体现。我们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各个乡镇的独立性,尊重城乡之间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需要做出的各种决策,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行为,通过积极的调动城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的各种主观能动性,增强城乡的生命活力。积极依托城市优势,带动农村,这样才能扩大城乡的合作空间,并保证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主导和支持作用

在积极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和乡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和乡镇各自的优势存在差异性,资源不同,产业不同,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自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上讲,城市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乡镇和农村主要起着支持的作用。城市的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所以城市的这种基础应该其主导作用。但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还应该全面发挥农村的支持作用,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和各种劳动力,缺少了农村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必会困难重重。

3.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

通过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要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既需要市场机制的运用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因此在践行城乡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始终坚持两手一起抓,共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统筹发展过程中能够有序的前进,最终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现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下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基础性的作用。在现今的体制环境下,企图采用行政手段对城乡的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干预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在对资源进行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在对城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过程中仅仅靠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不能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全面解决。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切实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能,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和规划,这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黄菊.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构建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

[2]肖新喜.我国农地管理制度的修改理念与规范配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刘祖云,李烊.“城乡关系”学术文献的理论考察[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02)

[4]武小龙,刘祖云.中国“城乡关系”研究:进路与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3(03)

[5]王桂巧,董全瑞.实行城乡一体化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J].甘肃理论学刊.2013(05)

[6]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13(05)

篇3:城乡一体化

(一)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是霍华德, 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 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于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的思想。其在书中特别提出“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的思想。这种最早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使得人们开始设想农村文明城市化的对策。霍华德还特别幽默地说到:乡村与城市必须成婚, 这种愉快的结合将引发出新的希望。霍华德所指的这种新的希望实际上就是农村文明城市化。美国的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nuford) 对霍华德的想法高度赞同, 并进一步指出:乡村与城市同等重要, 不能截然分开, 而必须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特别强调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加重要的观点。芒福德的思想使得城乡一体化理念更加推进一步。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 (Northam) 根据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阶段提出一条S曲线, 见城市化的整个过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阶段, 并指出:初级阶段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城市化率在30%以下;中级阶段工业吸收大量农业人口, 城市化率达到30%~70%;高级阶段是从事农业的人口数已经很少, 城市化率达到70%~90%。城市文明的充分发展自然会对农村文明产生影响, 城市会容纳更多的就业、城市发展需要占有更多的农田、农业产业结构会发生大的变化、农村人口会向城市迁移。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 与农村城镇化相伴随又出现了一些类似的概念:乡村城市化 (Rurbanization) 、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法国学者J.B.Charrier在1969年提出“乡村城市化”概念后很多专家开始纷纷撰文沿着这个思路开始进行研究。这中间美国学者帕辛 (M.Paecione) 认为, 乡村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人的思想、城市发展观念等向乡村地区扩散的过程。乡村城市化不仅是地域景观的变化, 关键的是地域景观与人同时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变化,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城镇化。我国学者在农村城镇化以及小城镇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认为, 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主要应该做到三条: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农村需要现代化、乡村的功能要有改变。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大基本规律

农村城镇化是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都需要讨论的事情。各个国家的城镇化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层面:以轻工业为先导;生产力布局经历了“集中-分散”过程, 先集中后分散;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开始阶段主要靠城市的“拉力”。就农村城镇化的驱动机制而言, 大致可以分为工业驱动、市场驱动、城市辐射、开展旅游等多种方式。

1. 城市化进程遵循S定律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于1979年提出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S曲线规律, 认为世界城市化进程在阶段上酷似被拉平的S曲线, 曲线的两个拐点分别表示了城市化速度由慢到快和由快到慢的过程。S曲线的被拉平的程度、垂直高度以及在坐标系中的不同位置说明了城市化的不同状态。如图1中有四条S曲线分别表示了四条不同状态的城市化轨迹。四条曲线的城市化轨迹不尽相同。L1城市化进程的低水平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 但是由低水平跳跃到高水平持续的时间很短。L2和L4相对于L1而言低水平的城市化阶段持续的时间逐渐减少, 经过更加短暂的过渡时期迅速跳跃到高水平的城市化阶段, 三条曲线的城市化起点都比较低。L3曲线表示的城市化起点较高, 但在低水平的城市化阶段以及过渡阶段持续的时间与L1曲线基本相似。

2. 大城市发展超中小城市

理论上将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 在城市发展的前期和中期大城市在人口数量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远远超过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及大城市。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具有更大的消费潜力。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做出向大城市聚集的选择, 这使得大城市畸形发展。大城市会利用发展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吸纳周边的资源, 从而成为城市附近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吸血鬼”。大城市在区域内的发展规模越大, 对周边资源的吸纳能力也就越大, 大城市与区域内的其他地方会在经济发展状态上形成鲜明对比。大城市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会“一枝独秀”, 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腹地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发展 (如图2) 。就世界城市的发展轨迹而言, 直到20世纪50年代大城市的增长还是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在大城市超前增长的情况下, 在短时间内带来很多的城市病。这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充分发展小城市问题。大城市超前发展的后期会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形成分工互补关系, 从而带动更多的小城市发展。大城市超前增长的局面宣告结束。

3. 不同类型城市协调发展

小中大的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金字塔结构, 小城市位于金字塔的塔底, 数量最多, 大城市位于金字塔的塔顶, 数量最少。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据此提出了不同等级的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心地理论。认为首位城市处于中心地位, 次级城市位于首位城市的周围。按照这样的方式不同层次的城市聚集在一起, 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局面。根据不同规模的城市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 学者们做出了城市位序图, 城市人口规模与该城市在城市序列之间呈现反变关系。即在位序中超前的城市的人口规模大, 而在位序中朝后的城市人口规模小。如图3中展示了4条不同的位序曲线。其中L1属于一般的情形, L2属于区域内城市规模等级普遍较高的情形, 表示了大城市超前发展的状况。L4属于区域内城市规模等级普遍较低的情形, 表示了小城市数量已经占据上风。L3相当于将L1进行向右平移, 这种情形表示了在低位序的城市较多, 而在高位序的城市较少, 表示了小城市充分发展的局面。

城乡一体化目标下的城乡空间整合

城乡空间整合是新型城乡形态的发展趋势, 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整合发展结果, 主要表现在统一规划空间、互补城乡功能、区域相互协调等多方面, 这不仅是地域空间层面的整合, 还表现在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整合。

(一) 统一规划空间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局面。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 总是以突出城市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种局面需要打破, 将城乡作为一个空间整体进行规划, 避免城乡发展中的各自为政的现象。通过整体设计, 将乡村与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乡村的聚落形态和聚落景观为城市 (城镇) 景观。通过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并达到城乡空间共融的目的。如图4所示, 图中表示了城乡融合的发展状态。在整个城市功能区内以四个城镇组团和四个新型农村社区示意了城市扩展过程中城镇与农村融合发展的状态。随着城市文明在整个城市功能区内的渗透, 农村景观逐渐城镇化, 新农村社区以及城市组团在城市功能区内的分布逐渐均匀化。

(二) 互补城乡功能

城市与乡村的功能是有区别的。城市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 乡村则呈现分散分布。城市的发展需要以乡村为腹地为其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城乡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互补才能够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发展的目的。如图4中展示的乡中有城、城间有乡的城乡发展格局已经充分表明了城乡之间在融合发展前提下功能互补的发展状态。新农村社区与城市组团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群功能社区范围内, 每个城镇组团都分别对附近的小区域产生较好的拉动作用。新农村社区与城镇组团产生很好地互动。城镇组团不但为农村居民提供着技术支持而且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 教育、医疗等服务机构大多聚集在组团城镇中, 农村居民通过最方便的方式就能够通过组团城镇与城市之间建立起联系。

(三) 区域相互协调

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仅体现在空间景观的相互融合, 还表现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融合。只有经济、社会等诸方面在城乡之间进行很好的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在空间上的融合是二者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互融的前提条件。空间上的互融能够使得更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在乡间居住, 从而通过其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中的微观层面对周围的农村居民产生影响, 村民也会在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业结构、文化层次等层面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在农村文明城市化的进程中, 更多的村民会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跳出来, 转而诉诸健康的娱乐方式。就像城镇居民一样, 在忙碌之余人们会参加包括秧歌、唱歌、棋牌、健身等别具风采的娱乐项目, 在传统的娱乐项目中渗透更多的生活色彩, 如将种地、收获、风俗、婚娶等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以新颖的方式加入到文化娱乐中。人们在农忙之余会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培养务农之外的生活情趣, 包括书法、绘画、发明、旅游等, 原本非常单调的务农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农村与城市只是空间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差别, 生活状态、文明程度在城乡之间已经没有区分。在此过程中, 村民的内部也在进行分化, 生活主题被分为以农业为主和以非农业为主, 农村居民生活主题的细分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区域间相互协调的发展。

农村的演化与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小城镇组团构建

农村城镇化实际上是农村文明城镇化的过程, 所强调的是乡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以及劳动力就业地点由农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过程。农村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而不是城市, 将城市与城镇区别开来, 强调的是农村文明的变化应该是加强小城镇建设。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遍地开花地建设小城镇达到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在人口的职业结构改变过程中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进而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的。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 城市文明逐渐向乡村渗透, 并且在农村居民有着迫切改变自身生活状况的愿望时, 城乡文明就会走向融合, 并且城市文明就会在不同程度上置换乡村文明或者在某些地域进行完全置换。农村城镇化在农村景观变化的同时村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 发达国家农村的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业非农化就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中专门从事农业经济的人口越来越少, 农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开始以非农业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农村非农化也称为农村城市化, 农业现代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优化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推进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因。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业耕作的科技含量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从传统的农业产业中析出。农民从事的产业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这进一步会造成生活在乡村空间的社会群体的多样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被打破, 新的产业链条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打破了既有的依托血缘关系的邻里关系。由此可见,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农村城镇化是发达国家农村的变化趋势也是世界农村的变化趋势。由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有差异, 农村城镇化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美国农业企业中的雇员人数锐减, 从事农业的人口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农业从业人数的骤减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有很大关系。机械力替代了人力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 从事非农产业, 这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改变了农村的精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农业甚至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原因在于更多的年轻农业人口也纷纷从农业产业中退出, 农业的投入虽多但赚钱不多, 农业就业明显下滑导致农业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能人贤士逐渐从农业产业中退出又进一步为农村带来了更多的致富信息, 于是带动了更多的农业人口从农业产业中析出, 农村人口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农民富裕起来的同时, 农民的居住条件、就业状态、学习态度、精神状态等方面紧跟着发生了变化。农村文明发生了根本变化, 农村得以实质性城镇化。

(二) 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小城镇组团发展空间

1. 创新城镇片区管理模式

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 以城镇为中心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基础和交通设施, 在所有的城镇中选择重点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乡镇, 将所有的农村地区划分为城镇片区单元。如图5的左半部分中各圆形圈表示了每个城镇的管辖范围, 但是这种方式的行政管理使得各圆圈之间出现了管理“间隙” (图中的阴影部分) 。但是在图5中的右半部分就不会出现管理“间隙”。为此就需要相邻的城镇行政单元之间很好地规划彼此之间的管理边界, 其间要特别留心相邻行政单元临界线附近的管理问题。保障行政权力在管辖边界内的所有区域的权力影响度均匀化布局。在所有的这些镇级行政区划中, 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行政单元重点发展并将其逐渐升格为副县级, 以便能够更好地对附近的镇级行政单元进行影响, 按照区域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步骤地建设以较高级别行政单元为核心的城镇组团。

2. 促进村镇融入城乡系统

村庄是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中自然基础上形成的基层居民点。每个村庄的规模都很小并且布局非常分散。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传统的村庄逐渐发生变化。由于更多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 村庄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的个体村落。很多村庄逐渐变为空心村, 对原有的村庄进行空间整治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更多的农业人口析出到非农产业进而到城镇使得新的农村结构需要面对更多挑战。年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在村子里面, 青壮劳力都在异地谋职。青壮村民每年都会给村子带来不少新的信息和观念, 村子的发展变化正在按照城市的轨迹运行。但是由于诸多传统观念的束缚, 青壮村民在城市中的诸多思想不能够在乡村中运行。乡村城镇化进程受到影响。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诸多本来不应该由村民承担的成本由村民承担了。例如,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由于村子里的适龄学童的出生率下降, 每年招生组班开学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因为如果每年只有三个或者四个适龄学童上学的情况下就会使得教育成本大为提高。为了降低成本, 就需要在三个或者四个村子中间选一个位置相对适中的村子组班中心小学。孩子原来在本村上学离家很近, 毋须单独有人接送。但是到中心小学上学由于离家很远, 家长对孩子都会感觉到非常不放心, 于是都会安排专人接送。不但孩子上学很辛苦而且家长也自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家长接送孩子上学就不能再做其他的事情。规模化办学使得教育成本降低了, 但让每户家庭却承担了较高的成本。中心小学看上去比较完善的办学设施也给村庄增添了不少城镇化的气氛, 但这样的城镇化只是对中心小学所在村子的城镇化, 并且是让更多的村民承担了较高的成本的城镇化。村镇在表面上融入了城乡系统但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3. 改造传统农业融入城市

传统农业的特点在于产业化水平低、劳动者素质低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等, 所以只有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 才能够使得传统的农村具有向城市发展的真正依托。发展都市农业是使得农村迅速融入城市的理性选择。都市农业是20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 旨在都市化地区, 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就一般意义而言, 都市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等。都市农业是依托大都市发展起来的, 与大都市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接受大都市工业、产业结构以及高容纳力的市场的影响。就发展类型而言, 都市农业可以包括农业公园、观光农园、市民农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高科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民俗农园等。就发展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位于城市中间的中心农业区、位于连接都市交通线之间的走廊农业、位于远离大都市但交通比较便捷的外缘农业等。都市农业即是将农村与城市连接在一起的有效通道也是将农村迅速城镇化的媒介。都市农业的宗旨不是农村经济单纯服务城市而是在城乡互动中打造农村的核心产业, 达到城乡经济互融的目的。实现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农村服务体系等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传统农业融入城市需要进行战略设计, 使得农村逐渐发展为与城市共融的农村。

4. 村庄归类与分步规划

乡村居民与农业人口之间是有区别的。农业人口只是乡村居民中的一部分。在新型城乡建设过程中这对概念的区别会越来越大。在传统经济发展状态下, 乡村居民与农业人口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农业充分分化的条件下, 乡村居民中逐渐分化出非农人口, 这些居民虽然居住在乡村但实际上已经是城市化进程中率先成为农村文明城镇化的捷足先登者。按照农村城镇化的条件差别, 实际上可以将这些村庄被划分为城市化村庄、生态化村庄以及农村化村庄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村庄在城镇化进程中虽然表现状态不同, 但总体上呈现为:本地人口比重呈现慢速下降, 外来人口呈现慢速上升, 农业人口呈现快速下降, 非农人口呈现快速上升。农村人口中外来人口的比例可以说明该村庄城镇化的程度, 如果有外来人口由于生意来往经常光顾该村庄, 则说明该村庄城镇化程度已经较高。按照村庄的这种发展步骤, 通过村民在村外谋职以及新潮的思想观念逐渐融入农村经济发展, 村庄的传统发展模式逐渐会为外力所冲击, 农村的人口结构也会在此间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村就业方式的变化, 引起了农村人口在通勤、居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农民可以选择以家庭为主就业或者选择进入到规模化的企业中就业, 就业方式使得很多居民改变传统的住房形式而进入到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农村在这样的发展局面下会使得某些区域的农村居民全部脱离农业生产, 这些村庄土地资源缺乏但是能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振兴农村经济, 更多的农民就会兴办自己的经济实体谋求从农业产业转变到非农产业的阵营当中来。农村人口从业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更多的人选择从事非农产业使得农村在更深意义上转向了城镇。

农村城镇化建设实践的“三步走”设想

(一)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 包括厕所、围墙、房子等诸多方面。政府向农民提供钢筋、水泥等物质材料激发农民改造自己的生活条件的动力, 鼓励更多的农民积极地参与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行动当中来。新村建设需要立足长远大计, 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财力浪费。为了更好地开展新村建设, 就需要政府牵头选拔农村中年富力强并具有远见卓识的能人贤士进行重点培养, 让这些人成为新村建设的“指导员”, “指导员”也是新村建设的调解员, 不但可以减轻政府在新村建设中的压力, 而且可以在“指导员”的协同下更好地激发农村百姓建设新村的积极性。在百姓的参与下, 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山、水、田、林、路、沟、渠、线、井等都得到更加有序的建设和发展。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不仅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实现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和谐共处, 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性和长远性能够与田园景观和谐共存的过程中更加能够渗透出美感。

(二) 建设成果扩展阶段

新村建设的重点发生变化, 由“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改善生活条件转变为改善生活质量。在政府的扶持下对新村建设的“指导员”等进行全面教育, 农村的全面发展与城镇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城镇组团发展模式以及中心村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亮点。更多的村庄在城镇组团和中心村庄的协领下得到迅猛发展。农村的文明程度更高。核心城市、组团城市以及中心村对更大的农村腹地产生的影响更加普遍。每个村庄都会以本身的亮点点亮临近的其他村庄。不同村庄的经济发展状态虽然还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但整体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乡村居民已经能够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福利娱乐等生活方式。各个村庄的道路交通、水电气热供应、购物环境等都有很大的改善, 村庄只是一个称谓。劳动力从农业进行季节性、偶然性或者临时性的分离演变为常年性、永久性的分离。居民居住在农村只是世代沿袭下来的居所而已, 居民虽然身处农村但能够享受到城市文明。乡下不仅具有与城市一样的生活水准, 而且还具有城市所不能及的生活水准。

(三) 农村城镇整体推进

生产力布局在广大农村区域内更加均匀化。能够更加合理地处理农业发展与非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居民住宅有序建设的同时, 能够将原先大面积的无序利用的土地深度开发, 城镇与乡村虽然还是存在景观上的差别, 但是城镇已经在整个区域内的分布更加均匀化。如图7所示, 镇与村的布局更加合理, 虽然镇与村相比较在数量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别, 但以镇为中心的农村城镇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村镇之间有了比较完整的沟通渠道。农村城镇化已经不是少数农村的事情, 而是在整个农村范围内遍地开花的状况。这种情况在远离大城市的边远山区一般不会出现。在大城市的影响域内农村城镇化的程度相对更加深远。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城镇化已经不单纯是政府行为, 在政府的带动下, 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传统思想下的农村城镇化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想法已经有很大改观。政府只是在农村城镇化的初期给予更多的投资,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深入政府只是给予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 需要每个农村按照政府的总体设计框架进行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投资方式会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赵树枫, 陈光庭, 张强.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谢文蕙, 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孟祥林.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问题与对策:以保定市为例的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4-99.

[4].孟祥林.“一体两翼”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模式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5:3-8.

篇4:城乡一体化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篇5:城乡一体化

发展城乡公交 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的不断完善,交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自2010年起,万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转变经营思路,从传统的客运经营逐步尝试发展城乡公交。在2010年2月6日我司开通了首条城乡公交线路邯郸至永年801路,随后又开通了邯郸至肥乡806路、邯郸至武安808路、邯郸至彭城公交线路,公交车的开通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基本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城乡公交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水平从1995年的29.04%提高到2010年的53.6%。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使得城镇空间及产业布局急剧变化,城乡间交通联系日益密切,迫切要求建立大公交体系。早在1945年斯德哥尔摩就提出了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市镇统筹发展的构想,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引导的“中心城区+卫星城镇”的发展模式。通过轨道交通将中心城区与各镇相关联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了“一个强大和繁荣的区域性中心,周边环绕公共交通主导发展的新市镇”的发展愿景。斯德哥尔摩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富有远见的市域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指导

下,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可以促进城市与城镇的紧凑发展并为自身带来理想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009年,邯郸市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又制定了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按照该意见,邯郸市将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全境纳入中心城市范围,从而形成了“中心城区+峰峰矿区、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的“1+6”大城区格局,并逐步建立起经济、社会和资源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的运行机制。“1+6”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后,公交融入大交通格局,构建快捷顺畅便利的城乡公交网势在必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二、城乡公交开通条件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条件正逐步具备。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其中县道50.6万公里、乡道98.8万公里、村道153.2万公里;98.27%的乡(镇)、86.40%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公路;近年来,随着公路网的逐步完善,80.63%的乡(镇)、60.39%的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83.2%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客运班车,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奠定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每年有1000万到1500万人进入城市,城市形态急剧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人与物在城市内部空间运动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城市内部交通需求问题日益突出;而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城市间、城乡间及城市内部的人与物的运输达到空前的规模。城市出行模式由原来的单纯的核心区交通活动,转变为市域内核心、向心、环绕及穿越等交通活动并存的出行模式,迫切需要相应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相配套。尤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不再单纯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其他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居民出行日趋频繁,所以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

万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年初由邯郸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更名创立。其前身最早为1945年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太行运输公司,是华北第一家人民运输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集团公司现有营运客车1677余部,城乡公交车90部,总营运线路432条,线路辐射市辖各个乡镇,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实力,为日后的城乡公交化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途客运线路改造为城乡公交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通过城乡公交的发展实践,我们认为:政府主导,行业推进,企业运作,公司化管理是城乡公交开通运营的成功经验。

1、提前规划。

城乡公交是由以前客运班车改造而来的。对于计划改造为城乡公交的线路,要对线路上运营的车辆更新和延续经营进行控制,从车辆产权改造入手,逐步取消线路上的挂靠经营车辆,为改造做准备。武安、肥乡等城乡公交的改造就是通过几年时间对线路上运营的挂靠车辆进行逐步收购,最终完成了改造。具体做法是提前进行宣传,经营许可到期一个下一台车,避免车辆炒卖现象。

2、科学选择适宜改造的线路。

我们在城乡公交的改造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条件来判断是否适宜城际公交改造:一是适当的运距,我们认为运距应该控制在50公里以内。这主要是考虑到城乡公交的高效要求和方便快捷的实际;二是适当的路况,就是道路通行条件要好,主要是考虑到安全运输和高效。目前开通的邯郸至武安班线行驶道路为城市快速路,路况良好,可以保证快捷安全的行车;三是适当的市场,城乡公交是为实现人员的大量流动而开行的,良好的市场需求便于公交模式的运营,便于低票价政策的落实,也能有效发挥城乡公交的作用。目前邯郸至武安线路日均客流8000人次,邯郸至肥乡客流日均5000人次。

4、成立公司。

我司为了更好的运营城乡公交,成立了万合集团宇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由宇驰公司经营城乡公交,有利于统一管

理,为城乡公交做大做强、持续发展和带动其他城乡公交的发展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5、加强管理,确保城乡公交运输安全。

为确保城乡公交运输安全,我们一是利用GPS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超速报警。二是对驾驶员资格严格把关。城乡公交选聘的驾驶员一律都具有大型客车驾驶资格、年龄40岁以下、驾龄5年以上,安全行驶20万公里以上的驾驶员。三是坚持一周一次安全例会制度,认真落实城际公交奖罚挂钩考核办法。四是严格落实途中“三品”查堵制度,确保旅客途中安全。通过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城乡公交自开通运营以来,没有发生大的安全行车事故,维护了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6、多措并举,提升服务,倾心打造城乡公交服务品牌。城乡公交自开通运营以来,采取多种有效服务措施,打造城乡公交服务品牌:一是对城乡公交车辆和场站安装全国最为先进的GPS信息监控系统,对城乡公交场站和车辆营运服务实行实时监督,提高城乡公交调度指挥、服务质量和各站营运车辆整体协调能力,确保旅客顺利出行;二是每车都配备乘务人员,为乘客提供途中服务并提供报站,乘坐、换乘信息。车内配臵车载移动电视等多种服务设施;三是对司乘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标准化话术要求,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城乡公交自开通运营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服务

产品质量事故。

7、低票价经营。

城乡公交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城乡客运模式,必须有低票价做保证。目前,城乡公交的票价相比开通前大幅下降,以保证在性价比的优势。

四、城乡公交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城乡公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已成为服务社会、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但目前,由于票价的降低,油价等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城乡公交的发展陷入困境;同时由于城乡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城乡客运模式,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界定和管理,造成城乡公交无法同城市公交一样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燃油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城乡公交的下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政策扶持。

根据国家“优先发展公交”的指导意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城乡公交的管理办法,明确推进城乡公交健康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包括科学合理的票价政策,享受税费减免、通行费减免、燃油补贴、站点规划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等优惠政策,使城乡公交既有公交之名,也有公交之实,确保企业有一定的赢利空间,实现城乡公交良性循环,保证城乡公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更好的方便于民,惠泽于民。

2、由于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管理主体不同,这两种客运方式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实现高效对接和零换乘方面仍有差距,给旅客带来不便,限制了城乡公交的发展,城市、乡镇两个客运网络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出市前无站点,只有出市才能有站点,入市由于无站点,只有到站才能下车,造成诸多不便。目前,由于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分属不同的公司,仍存在利益分配问题,以上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继续寻找平衡点,最终做到方便百姓的目的。

3、城乡公交票价形成机制的确立。城乡公交介于班线客运和城市公交的一种新的运营模式,票价的制定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政策依据,致使部分乘客投诉,不利于城乡公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不利于经营企业的市场化运营。

4、确定交通企业为城乡公交运营的经营主体。各省运输企业在经营城乡客运方面有几十年的历史,人员、车辆、网络充足健全,只需稍加改造,就能承担起城乡公交化运营任务,建议明确运输企业为城乡客运公交的经营主体。避免恶意竞争,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5、城乡公交车的技术参数和运行安全。

城乡公交不同于城市公交,运行速度快,客流量大,城乡公交车车厢内拉手等用具的技术参数是不能等同于城市

公交车,这需要有相关技术标准出台,保证城乡公交车的安全运营。城乡公交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促使城乡公交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篇6:城乡一体化

“以前的中巴车时间不准,总是要等很久,上班怕迟到,现在公交车都是按时发车,只要掐好时间提前从家里出发就行了”,市民王先生表示,油费太贵,车开不起,现在公交车挺方便的,也便宜。“10来分钟就有一班车,全是空调大巴,车内宽敞、舒适,票价也便宜,比起原先的中巴车脏乱差,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西来桥镇的居民孙纪明喜滋滋地说。

随着今年9月底西来镇城镇公交车开通,标志着我市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现了市镇公交网络的全覆盖。城乡公交是市政府确定的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为此,市交通、城投等主抓部门聘请了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编制公交总体规划,妥善解决了全市140余辆中巴车下线和相关人员的分流工作,并投入2000余万元分批购置了65辆新型环保节能公交。截至目前,我市已对11条市镇公交线路进行了改造,即将开通7条镇村公交线,将覆盖全市90%的行政村。同时,市政府将开工建设首批100座公交站台,同步建设城乡职能公交系统,逐步提供刷卡、智能调度、网上查询等优质服务,并建设一批枢纽站、首末站,加密网线节点,方便群众换乘。镇村公交实行1元票价,城乡票价暂时实行2元起步、最高4元的惠民票价,群众出行成本将降低50%。

在城镇公交一体化改造中,市交通运输部门先后7次召开会议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层面、老干部层面和所有行政村负责人的意见,在正式评审前,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和主要的党务政务公示栏,向全社会公布规划方案,共征求了 6类1000多条建议,经认真研究后进行了集中答复。同时,构建了“政府主导、国有控股、民营参与”的模式,将原民营公交企业逐步过渡到

由市政府的城投总公司占51%股权的股份制公司,再吸收原企业为股东,实现场站、人才、保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据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照顾特殊群体的利益,我市正在研究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盲人、伤残军警进行免费和学生的优惠制,提供找零钱服务和公交刷卡,减少群众的不便。同时在公交行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上下大力气,从规范营运、文明服务、车容车貌等方面对新公交公司和驾驶员实施考核,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比武和竞赛,增强公交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五单元检测试题下一篇:领导干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