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

2024-04-19

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精选10篇)

篇1: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合同

PPP项目合同体系的合同组成

在PPP项目中,项目参与方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来确立和调整彼此之间哒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合同构成了PPP项目的基本合同体系。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相应的合同体系也会不同。PPP项目的基本合同通常包括PPP项目合同、股东协议、履约合同(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运营服务合同、原料供应合同以及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等)、融资合同和保险合同等。其中,PPP项目合同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PPP项目合同体系中,各个合同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紧密衔接、相互贯通的,合同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关系”。

1.PPP项目合同

PPP项目合同是项目实施机构与中选社会资本签订(若需要成立专门项目公司,则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约定项目合作主要内容和双方基本权利义务的协议。其目的是在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双方能够依据合同约定合理主张权利、妥善履行义务,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顺利实施。PPP项目合同是其他合同产生的基础,也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核心。

2.股东协议

股东协议由项目公司的股东签订,用以在股东之间建立长期的、有约束力的合约关系。股东协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条款:前提条件,项目公司的设立和融资,项目公司的经营范围,股东权利,履行PPP项目合同的股东承诺,股东的商业计划,股权转让,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及其职权范围,股息分配,违约,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不可抗力,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等。

3.履约合同

(1)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公司一般只作为融资主体和项目管理者而有本身不一定具备自行设计、采购、建设项目的条件,因此可能会将全部或部分设计、采购、建设工作委托给工程承包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公司可以与单一承包商签订总承包合同,也可以分别与不同承包商签订合同。承包商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于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往往直接影响PPP项目合同的履行,进而影响项目的贷款偿还和收益情况。因此,为了有效转移项目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公司通常会与承包商签订一个固定价格、固定工期的“交钥匙”合同,将工程费用超支、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风险全部转移给承包商。此外,工程承包合同中通常还会包括履约担保和违约金条款,进一步督促承包商妥善履行合同义务。

(2)运营服务合同。根据PPP项目运营内容和项目公司管理能力的不同,项目公司有时会考虑将项目全部或部分的运营和维护事务外包给有经验的运营商,并与其签订运营服务合同。具体操作中,运营维护事务的外包可能需要事先征得政府方的同意。但是,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项目公司的运营和维护义务并不因项目公司将全部或部分运营维护事务分包给其他运营商实施而豁免或解除。

(3)原料供应合同。有些PPP项日在运营阶段对原料的需求量很大,原料成本在整个项目运营成本中占比较大,同时受价格波动、市场供给不足等影响又无法保证能够随时在公开市场上以平稳价格获取原材料,继而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如燃 煤 电 厂项目中的煤 炭。因此,为了防控原料供应风险,项目公司通常会与原料的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原料供应合同,并约定个相对稳定的原料价格。原料供应合同一般会包括以下条款:交货地点和供货期限、供货要求和价格、质量标准和验收、结算和支付、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争议解决等。除上述一般性条款外,原料供应合同通常还会包括“照供不误”条款,即要求供应商以稳定的价格、稳定的品质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料。

(4)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在PPP项目中,项目公司的主要投资收益来源于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因此,保证项目产品或服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对于项目公司而言十分重要。根据PPP项目付费机制的不同,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最终使用者。以政府付费的供 电项目为例,政府的电 力主管部门或国有电 力公司通常会事先与项目公司签订电力购买协议,约定双方的购电和供电义务。此外,在一些产品购买合同中,还会包括“照付不议”条款,即项目公司与产品的购买者约定一个最低采购量,只要项目公司按照该最低采购量供应产品,不论购买者是否需要采购该产品均应按照该最低采购量支付相应价款。

4.融资合同

从广义上讲,融资合同包括项目公司与贷款方签订的项目贷款合同、担保人就项目贷款与贷款方签订的担保合同、政府与贷款方和项目公司签订的直接介入协议等多个合同。其中,项目贷款合同是最主要的融资合同,一般包括陈述与保证、前提条件、偿还贷款、担保与保障、抵销、违约、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等条款。同时,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贷款方往往要求项目公司以其财产或其他权益进行抵押或质押,或由其母公司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或由政府作出某种承诺,这些融资保障措施通常会在担保合同、直接介入协议以及PPP项目合同中具体体现。

5.保险合同

由于PPP项目通常资金规模大、生命周期长,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公司及其他相关参与方通常需要对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风险分别投保。通常可能涉及的保险种类包括货物运输险、建筑工程险、针对设计或其他专业服务的专业保障险、针对间接损失的保险、第三人责任险、政治风险保险等。

6.其他合同

PPP项目中还可能会涉及其他的合同,如与专业中介机构签署的投资、法律、技术、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合同等。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合同模板:

本合同于2017年【X】月【X】日由下列双方在XX市签订: 甲方:XXXX,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正式组织和存续的XXX机构,其住所为XXXXX,法定代表人为XXX;

乙方:XXXX,系按照其注册地法律设立、登记、注册及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住所为XXXX,法定代表人为XX。待XXXX成立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与甲方签署本合同的补充协议后,乙方即指项目公司。第一条 定义与解释 1.1 定义 1.2 解释

第二条 声明与保证 2.1 甲方的声明与保证 2.2 乙方的声明与保证 2.3 各方的声明与保证 2.4 违反声明与保证

第三条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的合作范围和期限 3.1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概况 3.2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合作范围 3.3 甲方前期投资的确认

3.4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合作的排他性 3.5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合作期限 第四条 前提条件

4.1 履行本合同的前提条件 4.2 前提条件的期限 4.3 前提条件的放弃 4.4 前提条件未实现 第五条 项目融资 5.1 乙方的融资责任 5.2 融资担保 5.3 甲方对融资的支持

第六条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土地指标和土地出让 第七条 项目建设进度 7.1 首期启动资金

7.2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进度 第八条 运营和维护

8.1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经营计划及财务资料的报告 8.2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设施的运营和维护 8.3 运营协调委员会 8.4 审计部门的监管 8.5 履行义务 第九条 产业发展服务

第十条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的成立及股权转让的限制

10.1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成立 10.2 股权变更的限制

第十一条 政府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 第十二条 履约担保 第十三条 双方承诺 13.1 甲方的承诺 13.2 乙方的承诺 13.3 双方承诺 第十四条 保险 14.1 保险义务 14.2 需购买的险种

第十五条 守法义务及法律变更和政府行为 15.1 守法义务

15.2 法律变更和政府行为

15.3 不视为法律变更及政府行为的情形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 16.1 不可抗力事件

16.2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各方权利和义务 16.3 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 第十七条 甲方的监督与临时接管 17.1 甲方的监督权 17.2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质量管理 17.3 中期评估

17.4 甲方临时接管的权利

第十八条 违约、提前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 18.1 违约与赔偿 18.2 提前终止及处理机制

第十九条 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移交 19.1 期满移交 19.2 移交程序 19.3 提前终止的移交 第二十条 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 20.1 争议的解决 20.2 法律的适用 第二十一条 其它 21.1 环境保护 21.2 保密条款 21.3 税收优惠 21.4 通知 21.5 合同的文字 21.6 合同的生效 21.7 合同的补充 21.8 合同的附件

签署页】

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二零一七年X月X日在XX省XX市签署,以兹为证: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篇2: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

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基本情况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背景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名称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进度

(六)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收入 第二章 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运作方式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运作方式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政府付费的内容(1)可用性付费(2)运营服务费

(二)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1)组织机构风险(2)技术风险(3)工程风险(4)投资估算风险(5)资金风险(6)市场风险(7)政策风险(8)财务风险(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5、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

关联报告:

篇3: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规划,作用,问题,对策

1 城乡统筹理念下我国城乡规划编制的作用

城乡规划要根据其目的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规划方式, 其目的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体制和发展环境所决定的。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建立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深化, 城乡规划编制的合理化, 意味着我国城乡建设观念从追逐建筑数量转为了追求建筑质量, 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转为了文明建设。城乡统筹理念下,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不仅协调了城乡之间的关系, 还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 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 走向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城乡规划作为一种政府行为, 又不仅仅是一种行政行为,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改革要根据相关部门的利益诉求, 还要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 维护好公共利益。

从不同的角度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有不同的作用, 技术方面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物质空间的控制;社会方面是对人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及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影响。目前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正在城乡统筹理念的影响下由封闭的工程型规划向开放性的社会型规划转变, 正确定位规划师的职责, 提高技术水平, 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关系, 维护好城乡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 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2 城乡统筹理念下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对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所涉及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实际需求, 因此各个地区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但都局限于某个层面, 不能做到对规划系统的整体梳理。我们必须在城乡统筹理念的指导下, 从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角度出发, 对各个地区的规划编制体系进行分层次的创新和改革。

2.1 城乡规划管理权责不明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 对城乡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城乡规划编制必须随之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为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而放宽管理的范围, 无限制地下放自己的权力, 致使权力过于分散, 不能有效地做到统一管理。最终导致管理失控, 造成城乡规划的不合理、不规范。

2.2 技术水平差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有序进行的, 但是我国当前的城乡发展还不能适应其多元化、复杂化、多取向化的发展形势, 目前还是以规划师的设计经验为导向, 在城乡规划编制前期由于时间短、资金投入少调研做的很不彻底, 规划师对城乡的发展状况和规划中存在的一些客观规律不能充分掌握, 对城乡的发展过程没有进行深入的考察, 城乡今后的发展战略不明确, 还仅仅定性于基本的描述, 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发展进程和质量管理。同时还存有规划师的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 规划设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普遍较低, 规划技术水平差等, 这些问题导致规划工程中需要大量的修改, 增加工作量, 降低工作效率。

2.3 城乡规划实施不合理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在几年之内完成了几十年的预期工程建筑, 这种发展形式导致城乡规划局面的混乱。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城乡规划由于编制资金少, 使用的编制单位和规划师级别较低, 常常出现建筑物规划不合理、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2.4 覆盖范围不明确

在我国地方城乡规划编制中, 将整体规划分为了多个层面, 如省级、市级和村镇级等, 对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缺乏统一管理。在《城市规划法》中只对城市中的规划区进行了规划规定, 《城乡规划法》中对城市中行政区域和城乡统筹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规划指导, 致使各个规划点与我国城乡规划在地域上出现脱节。在《城乡规划法》应将城乡规划合二为一, 做到统筹兼顾, 但在实际规划中, 却将城与乡分割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 致使城乡规划管理不能有效实施, 规划范围不明确, 也严重削弱了城乡规划的统筹作用, 对于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改革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 应对城乡统筹理念下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问题的对策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传播都有极大的影响,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缩影。在城乡规划编制改革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在内容上要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 简化编制、深化研究、强化实施、高效运作;在主体上要实行多部门的开放式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将政府单一的权力管理机制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同制约控制的管理机制。

3.1 城乡规划编制技术的提升

城乡规划编制技术要适应时代的需求, 响应城乡统筹的号召, 改变以往的纸上作业, 将数字化城市、数字化生活的观念带入人们的工作、生活, 在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掌握相关数字技术, 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城乡规划编制理念。在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技术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GPS、GIS等技术对空间技术的存储、分析和管理的功能, 为城乡规划在建筑用地、空间扩展等方面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3.2 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城乡统筹的影响下,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有效进行, 不仅需要优秀的规划方案, 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城乡规划编制体制改革中, 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特别重要。城乡规划监督管理要符合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要注重每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性、协调性, 战略目标要统一, 寻求高效的改革途径。在城乡规划编制的监督管理中, 要强化近期建设规划、区域规划和城乡的整体规划, 完善城乡规划的监督体系, 确保城乡规划的规范性、合理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要在城乡统筹的影响下, 将城市与农村合二为一, 明确规划编制的范围、主体、内容, 增强城乡规划的实际操作性, 加强各个地区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每个层次的创新和改革, 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的管理体系, 确保城乡规划编制的规范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寒晖;郭辉.论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以浙江省海盐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19期.

[2]周慧;周清明.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3]陈小卉, 徐逸伦.一元模式: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4]仇保兴.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在城乡统筹规划高层论坛上的讲话[J].城市规划.2005年10期.

[5]汤海孺, 陈玮玮.探索有浙江特色的空间规划新形式——杭州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篇4: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

[关键词]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管理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首当其冲,是城乡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关部门应按照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以政府主导、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卫水平,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介绍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卫生与农村环境卫生并重,通过统一规划和安排,科学合理地治理农村环境,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该工作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直接意义。具体来说,当地环境部门应将该地域范围内的乡镇全部归入当地环卫管理体系,并按照资源共享、区域统筹的要求,在环卫体系涵盖的所有地区配置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收运设备,建立一体化的收运系统、工作网络、处置设施以及保障机制。同时,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城乡垃圾管理法规体系、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并因地制宜得选择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并维持稳定的环卫工作资金投入,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环卫工作差距,建设清洁优美的新农村。

2、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环卫的极度落后。要想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下面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相关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是农村环卫问题的一大致命弱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行了规定,然而具体的下行行政规章制度却并不系统和完善,使得乡镇相关环保部门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难以寻找到针对具体问题的明确规定,使得许多环境问题处于模糊状态,对农村环卫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障碍。

(2)垃圾收运、处理设备匮乏

硬件不足问题是农村环卫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例如垃圾收运车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些基础设备的缺乏将会造成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垃圾的分类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环卫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若是直接向农民征集环卫资金,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周边乡镇补充环卫基础设备。

(3)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大。然而,环卫保护宣传在农村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还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思想。因此,乡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各类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4)城乡垃圾管理脱节

我国环卫一体化正经历着将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阶段。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以往的城市垃圾管理方法难以完整的应用于农村垃圾管理,致使垃圾管理出现了城乡脱节的现象。对此,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寻找适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方法措施,进而缩小城乡环卫管理差距。

3、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

由上文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環境卫生管理的专人匹配工作是解决农村环卫问题的首要工作,各村委会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在主要街道和居民聚集地安装垃圾桶和配备垃圾车定时收运。其次,各乡镇以及村落应建立环卫机构,开展各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逐级向上建立完整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逐步构建统一的城乡卫生管理体系。再次,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时,加入更大比例的环卫工作规划,为将来开展环卫工作做好铺垫。最后,建立专门的环卫资金管理小组,负责环卫资金的筹措与应用,资金筹措具体可从政府拨款、村民自筹和社会募捐三个途径进行。此外,还应加强环卫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水平,让农民自发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

4、总结

当前我国城乡环卫一体化面临的挑战颇多,还需要我们共同克服难关,推动一体化进程。建议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把环卫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

参考文献

[1]巫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6):9-10.

[2]苏琴.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3]马欣,王冬明,刘志生等.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研究[C].2013:375-381.

[4]张玉芳.城乡环卫一体化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8).

[5]滕世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探索[C].2011:93-99.

篇5: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开展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1、财政能力论证的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文)、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96号文)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财政能力论证的方法论依据: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

3、财政能力论证的目的:通过对XXPPP支持基金覆盖的项目包清晰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在基金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对当前和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评估PPP项目的财政责任支出预算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的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概述

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释义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目的

三、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内容

(一)主要参与方

(二)论证对象

(三)论证范围

(四)论证基准日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依据

(一)国务院政策文件

(二)财政部政策文件

(三)发改委政策文件

五、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

第二章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概况

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背景

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基本情况

(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名称

(二)实施机构

(三)授权主体

(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产品和服务

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选址

(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期

2、特许经营期

(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资本金比例及资金来源

第三章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运作方式

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三、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四、风险分配框架

五、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模式

(一)可用性付费(二)运营服务费

(三)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

(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六、价格调整机制

第四章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风险及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存在的风险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风险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

2、风险的偶然性

3、风险的阶段性

4、风险的渐进性

二、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二)财政内部因素

1、财源结构不合理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因素

2、不合理的财税体制

3、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是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的直接因素

4、地方财政过度扩张有可能加剧地方财政风险

第五章 财政支出责任的识别和测算

一、财政支出责任识别

(一)股权投资支出责任

(二)运营期支出责任

(三)风险承担支出责任

(四)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二、财政支出责任测算

第六章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一、财政支出能力评估

(一)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收支情况

(二)XX市XX区未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PPP项目实施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二、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结论

第七章 信息披露

附图、附表:

1、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图

2、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目标段范围 图

3、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模式示意图 表

1、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2、政府各年付费规模 表

3、财政对本项目的支出责任

表4、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总收入 表5、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表6、2016-2045 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篇6:城乡环卫一体化标语

1、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2、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共享优美宜居的幸福家园。

3、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造福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4、整治环境卫生,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科学发展

5、提高城乡群众文明意识,建设城乡优美生活环境

6、整治环境卫生,杜绝“脏、乱、差”行为

7、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个个受益

8、人人参与城乡卫生整治,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9、治理“脏、乱、差”,要靠“你、我、他”.10、垃圾不乱扔,城乡更卫生

11、文亭是我家,干净靠大家。

12、人人参与,户户出力,打造整洁秀丽新农村

13、舍得一人苦,为求万家洁

14、环境优美,村庄整洁,心旷神怡

15、房前屋后干净,进进出出舒心

16、要想生活好,卫生少不了

17、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清洁家园,人人出力

18、老少齐动手,建设卫生村

19、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20、邻里和睦相处,环境干净优美

21、环境美观,养眼养心;村庄整洁,生活舒心

22、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清扫垃圾,人人出力

篇7:城乡环卫一体化通报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4〕18号)和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推进现场会议精神,确保2015年底前,全省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目标,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了《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山东省委农工办

山东省文明办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农业厅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篇8:教师编制城乡统一要落地“有声”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湖南省长沙市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拟进一步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的配备方式。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学和教学点人员的编制单独核算并适当增加。保证每所完小以上规模学校有1名以上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这一改革思路和做法,对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特别是对于提升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而值得期待。

一直以来,在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上的“城乡倒挂”。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制订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主要按照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这一编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历史时期精简多余编制的需要,但存在明显的“城乡倒挂”问题。在当前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城乡倒挂”的教师编制标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数量总体回落。按照原来的教师编制标准,虽然农村教师总量可能富余,但结构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逐步规范,村小学和教学点等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有所回升,按照原来的教师编制标准,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各地一批村小学和教学点得以恢复和重建,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仅仅满足于数量的增加还远远不够,原来那种低水平运行状态也必须加以改变。也就是说,新形势下恢复和重建村小学和教学点,需要在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要实现新突破,必须加强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从现实看,目前村小学和教学点在师资配备上既存在总量不足问题,同时也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因而相对于其他农村中小学校,村小学和教学点在师资配置上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标准的调整势在必行。201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虽然教师编制“城乡统一”政策已经明确,但各地执行情况并不平衡,落实进度相对缓慢,对此要引起重视。

教师编制标准的调整思路需进一步明确。教师编制标准应当以公平、均衡和弱势补偿为基本价值取向,要将教师编制标准的“城乡倒挂”转变为“城乡统一”,并向农村倾斜。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的调整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保证基本的教育教学需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三是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教师编制标准的核算方法需更加科学。在进行教师编制标准核算时,要统筹考虑总量需求、结构性需求(不同学科课程需求)、差异性需求(走读学校与寄宿制学校的不同需求,一般学校与小规模学校的不同需求)。在核算教师编制时,需要在重点考虑学生数量的基础上,兼顾学科课程类别、学校类型特点和班级数量等因素,切实保障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

此外,以单一的“生师比”作为标准的教师配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城乡倒挂”问题。从今后的改革趋向看,在以“生师比”为主的基础上,引入“科师比”有助于缓解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引入“班师比”有助于缓解村小学和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的不足问题,因而值得探索。

篇9:第三方治理下的中航环卫一体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今后将大力发展环保市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中航环卫积极抓住政府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契机。经过公开招标,中航环卫整体承接运营原来由广东中山市三乡镇环卫所负责清扫、保洁、运输的环卫工作。

诞生:行政体制改革催生中航环卫一体化

中航环卫在全国率先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通过模式、管理、技术三大创新,有效破解了垃圾围城的问题,创造了“中航模式”。中航环卫以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改变了原有的环卫管理体制,不仅释放了市场活力,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也实现了环卫作业标准化、环卫工作管理职能化和环卫事业发展市场化的行业标准。

环卫市场化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着市场化改革难题,传统环卫作业方式设备落后、队伍不稳定。尽管如此,政府职能部门由于人员编制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市场化改革成本高等掣肘,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对当地的环卫现状调查中,可以一窥我国城乡垃圾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各村(街道)公共地面的清扫、保洁和垃圾的清运、处理等环卫工作所用的设备和方式落后;二是环卫工人老龄化严重,在三乡镇,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十条村,40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三是垃圾去向不明,二次污染严重;四是环卫投入不足,各地投入差距较大,最高的村平均每年200万元,最少的则为20多万元;五是日处理垃圾量与实际产生量相差较大。

针对这一现状,为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三乡镇政府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号召,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原来由镇环卫所负责清扫、保洁、运输的环卫工作,经公开招标,交由中航城市环卫有限公司整体承接运营。

中航环卫一体化体现在对垃圾源产生环节进行全方位收集,再到收运分类环节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自动分拣,而技术处理环节则细分各类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垃圾处理过程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发展:中航稳步推进环卫一体化

中航环卫坚持整体有规划、作业有标准、工人有保障的原则推进环卫一体化。中航环卫实施环卫专项规划编制,突出规划引领,结合三乡镇环卫工作的实际情况,聚集专业化人员力量,进行科学、系统的调研摸底,编制出“三乡镇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其中对环卫整体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卫作业模式等进行统一规划,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科学、合理,落实到实处。

为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中航环卫斥资配置了全套现代化作业设备,包括:路面养护车、清洗车、洗扫车等各功能专业车辆,改建垃圾压缩站6套,安放垃圾收集桶800个,以机械化、自动化最大限度取代人工,降低了环卫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员意外伤害风险,加快了环境卫生建设步伐。

中航环卫坚持作业有标准,建立标准化作业模式,保证高标准、高质量服务水平。中航环卫制定合理有效的服务模式,创建了7大作业方式,10大服务保障体系,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实现了环卫作业的标准化、程序化,为提高区域道路作业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作业流程再造奠定了基础。

“我们制定了人工作业及机械作业技术标准,强化精细化意识,组织技能培训,实施人、机扫和清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作业模式。细化人工、机扫、水洗作业时间和程序,从而达到科学调配车辆资源,最大化发挥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优势。实现人机最优结合,弥补人工定额大,扫保不及时的空白。”中航环卫三乡项目经理刘代福介绍。

工人有保障则是以人为本,建立绩效化、人性化管理体制。如建立环卫作业绩效考评长效机制,打破吃大锅饭的限制。对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实行定人、定岗负责制,将作业时段、范围、数量、质量、工作强度和收入挂钩,调动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保障环卫工人待遇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跟踪监管和检查验收,保证服务数量和质量。

效果: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自从中航环卫承包三乡镇的环卫工作后,镇里的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环卫作业更高效、管理更细化、人员变得更积极;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降低了环卫作业强度,减少了环卫工意外发生率;由于福利待遇完善,人员流动率也大幅减少了。”三乡镇环卫所所长郑仕忠说。

在三乡镇圩仔公园,中航环卫设立了一个垃圾压缩转运站,每天会将三乡镇的一部分垃圾运到这里,通过高压水平式连体压缩箱将垃圾压缩“打包”,再由转运车运往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技术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垃圾压缩转运站里,转运车进进出出地把垃圾送进来又运出去时,不少市民在转运站几米之外娱乐,或下棋或聊天。

未来,中航环卫将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篇10: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汇报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成立镇环境卫生整治督导小组,聘请镇、村老协会会长为成员,加强日常督导和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引入竞赛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列为镇每季度中心任务竞赛常设的一个内容,督导组每月对全镇各村主干道环境卫生至少检查评比一次,巡查一次,每月将检查评比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每季度检查评比综合成绩与镇村干部绩效挂钩,与保洁人员工资津贴挂钩,每年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了镇村干部、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标语、通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村利用广播、标语进行宣传,镇政府将督导组检查评比存在问题进行书面通报,并利用村主干参加镇大会的时机,

通报各村评比名次和存在问题,从而督促各村进行整改,对没有整改的加倍扣分,从而在全镇上下营造了人人都抓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强力保障。资金投入是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保障,垃圾处理费的收取是关键问题。近几年来,我镇先后拨出近300万元,添置了3部环卫车、30个垃圾箱,建立30个垃圾箱围,建设2个垃圾中转站,并提高环境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村评比奖励经费。各村也相应投入资金,添置环卫设施。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布置农村“一事一议”垃圾处理收费问题,全镇已有21个行政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垃圾处理费,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24个行政村建立环境卫生日常保洁队伍,做到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

四是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为了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按照“点、线、面”三个层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以“点”带“线”扩“面”。“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求进行整治。“线”即国道、县道列入常态化管理,引入竞赛机制,每年拨出20万元经费作为检查评比的奖励经费。“面”即“家园清洁”达标村,每年拨出10万元经费,按照“四个有”(有收费、有制度、有保洁队伍、有成效)进行申报评比,每半年由25个行政村进行申报,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复核,达到相应等次则认定达标并拨付50%的经费,余下50%在半年后经复查仍保持达标再拨付。目前已有xx、xx两个村达到一类村标准。通过“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有力的推动了我镇环境卫生整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是建章立制,有序中转。长效机制是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先后制定了《xx镇国道、县道两侧卫生管理方案》、《xx镇主干道卫生管理方案》、《xx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评比的通知》和《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等,既规范了管理,又建立了长效机制。今年5月份,我镇xx垃圾中转站开始试运行,除了中转处理国道、县道沿途各村垃圾外,还集中处理我镇南片区各村的垃圾。国道、县道沿途垃圾由镇政府集中收集转运,其他村由各村环卫队运至中转站处理,目前中转工作有序运行。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我镇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工农中转站附属建设尚未完成,设备尚无法安装,我镇北片区的垃圾中转尚无法进入正常运转轨道,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建设力度,争取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如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尚没有全面展开,尚有4个村没有收取,收费的村有的收费比率也不高,有的仅有个别村组收费,今后我镇将全面铺开此项工作,为环境卫生的整治奠定更为坚定的基础;如还有1个村尚没有成立环卫日常保洁队伍,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该村尽快成立队伍,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如各村日常保洁队伍管理有待加强,有的人员没有到位,造成环境卫生存在时好时坏的现象,下阶段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各村加强管理,保证人员到位,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如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尚不够完善,今后我镇将加大力度,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

上一篇:挂科不气馁 重新迈出自考第一步下一篇:东光县教研室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