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研究

2022-09-1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 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当前越来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安全状况。高校的不断改革创新离不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这看似有利的情况下却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地推进高校进行自我改革。因如社会与高校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同时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社会环境的挑战

高校扩招以来, 学生成分更加复杂化。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 教学设施及生活设施的滞后, 导致了学生与校园资源之间的矛盾突显, 大幅度增加了校园内部的治安案件。当面对危险时部分大学生毫无防备, 这样的局面导致危险指数增高。[2]同时, 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也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安全教育不是高校的主要教育形式, 培养专业性人才是高校育人的主要目标和成果, 因此高校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及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安全教育容易被忽视。

(二) 学校内部环境的挑战

如果说社会环境是外因, 那学校内部环境就内因。学校是学生赖以生存的环境, 如果这个环境是不健康的不安全的, 那么学生也无法健康安全的成长。所以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变得至关重要。一方面, 学校的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增多, 学生数量增多则导致各方面资源更加紧张。例如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人数多了竞争就大了, 就业压力也就随之增大, 导致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出现问题, 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我们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应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解决他们的问题[3]。另一方面, 各大高校的防范措施做的不够充分, 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很被动, 因没有做深层次原因分析研究, 对大学生突发事件也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突发事件高校应建立相应的紧急应对机制, 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公布相关情况, 避免不透明。反之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无限被放大传播, 致使高校在社会舆论面前备受指责, 非常不利。

(三)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挑战

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自主性比较强, 管理难度大。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承受力、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也不断发生改变, 学习状态也各有不同。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对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相关的应对措施。同时, 有些辅导员在管理大学生时还是采取家长式、保姆式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受到了自主意识不断提高的大学生的反抗和抵触, 有些学生认为学校辅导员老师应该是教育服务者, 而不是管理者, 也不是领导者和监督者, 而是协助学校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成才与发展创造条件和平台做好服务工作的。随着高校与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 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更加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从而不断地塑造和增强了学生消费者的角色意识, 使他们更加感受到享受教育消费的服务, 更不会为了安全问题, 不屑于把个性张扬的自己困在校园这个小圈子里。因此产生了自主性加强与传统治理方式的矛盾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再有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 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弱一些, 很容易沉湎于网络。如今的网络非常便捷、迅速, 超时空、隐蔽又有去社会性和弱规范性等特征。

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 有些学生因为现实中的失意和不如意, 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寻找自我, 有时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方法, 为了体现自己的个性, 刷存在感, 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甚至触犯法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受到网络信息的诱惑、侵害, 也会成为受害者。比如:在网络上发布和传递虚假信息, 恶意诋毁和诽谤他人, 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等。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 坚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的原则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普及提升安全意识最好的时期。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 第一次面对陌生的环境, 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人生阅历尚浅、思想相对单纯、对安全认识不足, 对社会复杂情况缺乏了解。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的安全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重视和加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要保持树立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因而, 高校要保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的准则[4],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到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平安教育的重要性, 在预防方面狠下功夫, 防患于未然, 做到未雨绸缪, 给大学生创立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层面做到重点督查相关职机能部门、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将预防与应急处理完美联合起来, 形成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

(二) 坚持“教育为先, 管教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每一个人获知识的重要路径, 只要知识才能让公民进步, 科技发展, 国家更强调大。在安全教育管理上也同样如此, 我们要教育为先, 在教育中让大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转中过于强调老师和管理者的主动性, 却无视了学生在机制运行中的主体位置。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讨不但要注重开发其方法论外延, 更要联合详细的事实需要摸索出一系列多元化的运转方式, 而不是走教训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老路。

因此, 坚持“教育为先, 管教结合”的原则[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要真正做到管教结合。因此对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非常重要, 是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顺利实现学业目标、完成自身梦想的基本保障, 也是增强社会适应才能的需求。

(三) 坚持“齐抓共管, 保持长效”的原则

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需求。大学阶段, 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刻。大学生群体属于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 缺少社会经验, 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自我防范能力较弱。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大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

高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与社会交集融合的度越来越高, 而且高校周边的治安环境也比较复杂。此外, 社会不健康、负能量的思想文化也影响着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的大学生受到境内外敌对势力反动政治宣传的影响, 政治识别能力低, 误入歧途;有的大学生沉迷于黄色网站而不能自拔, 导致精神萎靡, 厌恶学习, 不求上进, 甚至走上违法的犯罪道路。因此,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让大学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社会政治和治安局势, 使大学生不断地了解掌握安全常识与技能, 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任务, 从而预防和减少社会不良影响对大学生的非法伤害。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措施的思考

(一) 推进高校管理制度改革, 构建安全教育网络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大学的“育人”功能是大学存在的最重要的一面。学校各部门之间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相互配合, 保障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给学生创造安全稳定和谐可靠的校园环境。高校在制订决策时要考虑周全, 站在老师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站在家长的角度、站在社会的角度, 不断完善不断成长。高校应该定期开展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让教职工不断接受新文化新思想, 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思想变化, 了解当今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和“教书育人”。

(二) 维护平安校园建设, 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

增强高校平安教育, 对于保护校园公共安全, 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具有重要意义;对“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标准的不断提高具有促进意义[6]。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的面对危险、理性的化解危机、成功自救, 很有可能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也是避免对于他们的家庭和对社会的创伤。

也是培养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危害有高度敏感性和预见性, 养成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遵守安全守则, 防患于未然。同时, 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能够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防灾应变的能力, 增强法律意识, 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 加大安全教育, 促进大学生危机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大学生学习任务重, 基本上教室、宿舍和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 与社会接触还是相对较少, 尤其对社会的阴暗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加之安全意识淡薄, 因此有些大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会变的不堪一击, 容易走极端。

所以, 高校应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课程纳入高等教育的必修课范畴, 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促进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的技能, 也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做了一些保障。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教学活动, 比如:模拟各种社会问题, 引导或指导学生想办法解决此类问题,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遇事能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范畴,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之外也应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这也是当代合格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高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创建稳定、和谐、平安校园的必要手段, 也是为大学生安全健康的成才、成长提供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相关链接】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 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须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本书针对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 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 简要介绍校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防范方法和避害技巧, 并阐述了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 展示了各种安全案例和标志。本书采用文字叙述和图片说明相结合的形式, 配有大量的卡通漫画, 力求内容说明生动易懂,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本书既能帮助大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加强自身修养, 又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 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摘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保障学生健康平安成长成才, 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已成为当前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针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措施的思考方面着重分析研究, 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为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献计献策。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岩, 杨树成.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的思考[J].教育论坛, 2017 (3) :20.

[2] 川林小芳.“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 马德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处置方法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03) :20.

[4] 周水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30.

[5] 赵图雅, 斯钦.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羌年研究, 2010 (01) :05.

[6] 蒋娜红.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115-119.

上一篇:谈高职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下一篇:论民事诉讼中借条的举证责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