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

2023-02-22

第一篇: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

树立科学理念统筹审计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处于经济监督前沿,担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职责的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必须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全面统筹审计

工作发展,使审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相适应。笔者现结合基层审计机关实际,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科学认识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一是法律地位高。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审计制度,“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这项法律规定是国务院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所没有的。二是在党委、政府工作盘子上的地位高。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审计工作,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向审计机关交办审计事项,为审计机关解决实际困难,在重大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安排、企业改革、财政改革等方面征求和采纳审计意见,为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依法处理撑腰壮胆。审计机关成为党委、政府宏观管理的“眼睛”。三是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高。随着“审计风暴”的掀起,审计公开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越来越了解审计、支持审计,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和评价都很高。不少群众在审计过程中积极向审计部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遇到经济政策执行上的疑难问题,积极向审计机关咨询;在自己的合法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时,及时向审计机关举报,请求审计机关维权,审计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审计的地位决定着他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工具。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和抵御违法违规等“病害”侵蚀的风险,及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及时地运用法定职能去抵御、查处、消除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有权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病害”,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安全运行。二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 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法制的产物,更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审计通过经济监督来促进民主法制建设。让人民群众了解取之于民的财富是否用之于民,知道人民的公仆是不是真正地为人民履行了责任,了解纳税人的钱是否管得好、花得值。同时,把审计的结果公之于众,促进政府部门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用群众的民主监督来推动政府执政为民。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严格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督促被审计单位依法经营、依法行政。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通过审计,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促使其公开、公正、公平,促进建设法制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三是推动改革的工具。审计具有很强的建设性作用,通过审计,发现制度机制本身的缺陷,以及制度、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党委、政府和被审计对象加以改进、完善和落实,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通过对审计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从事审计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开展审计工作,促进审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安排审计工作各项任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资源环境改变期、社会矛盾凸现期和各项改革攻坚期,改革发展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努力推动审计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新成绩,是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为此,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新的历史时期审计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审计机关要认真落实好审计长讲话精神和审计署五年工作规划,抓住五条主线,科学安排审计工作。

一是抓住预算执行审计这条主线。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树立

第二篇: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 从全局和整体上推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黄毅就《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答记者问 2011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之后,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要文件。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请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

黄毅:《意见》是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的背景下出台的。《意见》是与国务院2004年《决定》相继承,与国务院2010年《通知》相补充,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相配套,对“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全局和整体上推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规范性文件。

今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8月,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同志向党中央提出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有关问题。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地人民政府意见建议,组织起草了《意见》初稿。张德江副总理对《意见》稿的主题、思路和基本内容等都及时作出了重要指示,并于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审议。会后又进行了调整修改,再次印发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先后十易其稿,完成了文件的起草任务。最后报请国务院审改、定稿,作为今年的国发40号文件印发。 《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统揽,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着党的“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全生产上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记者:从内容上看,《意见》有哪些突出特点?

黄毅:《意见》共分为10个部分、33条,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其特点可以集中概括为“四个统一”。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意见》既重申和延续了国务院2004年《决定》、2010年《通知》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制度,又适应安全生产工作进展状况和现阶段规律特点,创新和发展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理念、方式方法和政策措施。

二是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意见》既从理论高度深刻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点;又从现实出发,针对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举措。 三是治标与治本的统一。《意见》既重视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严、执法治理不力、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比较浅显易见的突出问题;又注重把加强安全生产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要从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等环节入手,努力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意见》立意高远,逻辑严密,既有宏观战略和总体思路的要求,同时重点也很明确,突出强调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基础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体现出党和政府致力于建立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和长效机制、把安全生产纳入依法规范高效运行轨道的决心和意图;对重点行业领域当前必须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如煤矿瓦斯防治、道路交通领域的长途客运和校车安全、城市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整治等也都做了强调,有助于提高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意见》的内容有哪些理论上的创新发展? 黄毅:《意见》在总结近年来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理论做出了重大创新和发展。主要有六个理论创新点:

一是进一步确立了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见》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三个事关”(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其中,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进一步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能否实现安全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的重要思想。《意见》还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臵”。这都有助于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进一步阐明了安全发展的深刻内涵。《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安全真正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地享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对安全发展的内涵作出科学的阐释,有助于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安全发展共识,形成安全发展的合力。 三是提出衡量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标准。《意见》提出,要把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使之成为衡量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标准,自觉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一衡量标准的提出,对于深化安全生产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是进一步确认“事故易发期理论”。《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峰期。这样的表述,体现了中央在对现阶段安全生产规律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度过一个“事故易发期”,这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都经历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把握这个规律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尽量缩短“易发期”进程,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五是提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战略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和对策。把安全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这是中央在科学把握现阶段社会特征和安全生产规律基础上,有效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意见》在确认“事故易发期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此,《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六是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的宏观思路。《意见》站在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四条基本原则,即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依法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这些原则,既体现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要求,又切中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带有规律性的理论概括。 记者:《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哪些主要制度?

黄毅:《意见》在继承发扬以往各项行之有效对策措施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以下10项制度。

(1)安全生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明确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求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做好分管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

(2)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安全许可前臵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严把行业安全准入关,强化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前臵条件,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尤其要求建立完善铁路、公路、水利、核电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同时,制定和实施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

(3)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制度。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重点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公路客运和校车安全监管制度。要求修订完善长途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逐步淘汰安全性能差的运营车型,禁止客运车辆挂靠运营,研究建立长途客车驾驶人强制休息制度;特别要抓紧完善校车安全法规和标准,依法强化校车安全监管。这些规定和要求,都深刻吸取了一个时期来发生的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血的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事故防范作用。 (5)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制度。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充填开采标准和规定,提高矿山企业集约化程度和安全生产水平。

(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求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对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7)政府引导带动、各方共同承担的安全生产投入制度。要求探索建立中央、地方、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的倾斜,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8)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制度。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继续大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信用体系,依法依规惩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建立健全与企业信誉、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

(9)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奖惩制度。规定把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之中,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以适当形式予以表扬和奖励,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严格追究责任。

(10)安全生产监督制度。要求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健全行政许可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制度和救援工作报道机制,完善隐患、事故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记者:《意见》提出了哪些具有长远意义的安全生产重点建设任务?

黄毅:《意见》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这一部分,针对煤矿、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冶金等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提出7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点建设任务。 (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特别强调注重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对企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方面的作用。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对企业达标创建工作的监督指导,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3)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要求抓紧7个国家级、14个区域性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4)专业化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加强在岗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监管监察队伍履职能力。进一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改善监管监察装备和条件,创新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切实做到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5)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求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在事故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臵等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6)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要求在中小学广泛普及安全基础教育;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课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和安全社区,创建若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7)安全产业发展。要求把安全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积极发展安全装备融资租赁业务,促进企业加快提升安全装备水平。 具体解读:

《意见》出台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意见》是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的背景下出台的。《意见》是与国务院2004年《决定》相继承,与国务院2010年《通知》相补充,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相配套,对“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全局和整体上推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规范性文件。

今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8月,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同志向党中央提出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有关问题。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地人民政府意见建议,组织起草了《意见》初稿。张德江副总理对《意见》稿的主题、思路和基本内容等都及时作出了重要指示,并于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审议。会后又进行了调整修改,再次印发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先后十易其稿,完成了文件的起草任务。最后报请国务院审改、定稿,作为今年的国发40号文件印发。

《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统揽,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着党的“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全生产上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的理论创新

《意见》在总结近年来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理论做出了重大创新和发展。主要有六个理论创新点:

一是进一步确立了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见》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三个事关”(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其中,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进一步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能否实现安全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的重要思想。《意见》还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臵”。这都有助于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进一步阐明了安全发展的深刻内涵。《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安全真正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地享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对安全发展的内涵作出科学的阐释,有助于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安全发展共识,形成安全发展的合力。

三是提出衡量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标准。《意见》提出,要把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使之成为衡量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标准,自觉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一衡量标准的提出,对于深化安全生产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是进一步确认“事故易发期理论”。《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峰期。这样的表述,体现了中央在对现阶段安全生产规律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度过一个“事故易发期”,这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都经历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把握这个规律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尽量缩短“易发期”进程,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五是提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战略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和对策。把安全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这是中央在科学把握现阶段社会特征和安全生产规律基础上,有效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意见》在确认“事故易发期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此,《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六是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的宏观思路。《意见》站在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四条基本原则,即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依法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这些原则,既体现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要求,又切中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带有规律性的理论概括。

《意见》中提出的安全生产重点建设任务

《意见》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这一部分,针对煤矿、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冶金等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提出7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点建设任务。

(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特别强调注重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对企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方面的作用。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对企业达标创建工作的监督指导,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3)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要求抓紧7个国家级、14个区域性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4)专业化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加强在岗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监管监察队伍履职能力。进一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改善监管监察装备和条件,创新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切实做到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5)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求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在事故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臵等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6)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要求在中小学广泛普及安全基础教育;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课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和安全社区,创建若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7)安全产业发展。要求把安全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积极发展安全装备融资租赁业务,促进企业加快提升安全装备水平。

《意见》中建立和完善的制度

《意见》在继承发扬以往各项行之有效对策措施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以下10项制度。

(1)安全生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明确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求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做好分管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

(2)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安全许可前臵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严把行业安全准入关,强化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前臵条件,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尤其要求建立完善铁路、公路、水利、核电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同时,制定和实施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

(3)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制度。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重点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公路客运和校车安全监管制度。要求修订完善长途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逐步淘汰安全性能差的运营车型,禁止客运车辆挂靠运营,研究建立长途客车驾驶人强制休息制度;特别要抓紧完善校车安全法规和标准,依法强化校车安全监管。这些规定和要求,都深刻吸取了一个时期来发生的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血的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事故防范作用。

(5)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制度。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充填开采标准和规定,提高矿山企业集约化程度和安全生产水平。

(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求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对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7)政府引导带动、各方共同承担的安全生产投入制度。要求探索建立中央、地方、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的倾斜,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8)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制度。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继续大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信用体系,依法依规惩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建立健全与企业信誉、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

(9)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奖惩制度。规定把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之中,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以适当形式予以表扬和奖励,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严格追究责任。

(10)安全生产监督制度。要求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健全行政许可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制度和救援工作报道机制,完善隐患、事故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意见》的突出特点

《意见》共分为10个部分、33条,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其特点可以集中概括为“四个统一”。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意见》既重申和延续了国务院2004年《决定》、2010年《通知》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制度,又适应安全生产工作进展状况和现阶段规律特点,创新和发展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理念、方式方法和政策措施。

二是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意见》既从理论高度深刻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点;又从现实出发,针对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举措。

三是治标与治本的统一。《意见》既重视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严、执法治理不力、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比较浅显易见的突出问题;又注重把加强安全生产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要从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等环节入手,努力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意见》立意高远,逻辑严密,既有宏观战略和总体思路的要求,同时重点也很明确,突出强调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基础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体现出党和政府致力于建立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和长效机制、把安全生产纳入依法规范高效运行轨道的决心和意图;对重点行业领域当前必须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如煤矿瓦斯防治、道路交通领域的长途客运和校车安全、城市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整治等也都做了强调,有助于提高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镇域经济提速发展

各位领导:

首先我欢迎各位领导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城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

央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化强镇、产业化兴镇、城镇化活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上半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万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我们主要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创新环境抓招商,工业经济实现了新突破

今年,我们把发展工业做为振兴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龙头来抓,牢固树立“工业重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全镇上下以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大办工业,使工业经济实现了新突破。截止月底,全镇工业总产值、总收入、增加值、利润分别达到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⒈建基地,夯实发展基础。

工业基地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充分挖掘镇域北山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电能充足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工业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一是因地制宜搞规划。根据我镇的实际,将工业基地规划为“一园两区”,即:以石营公路为轴线,总占地面积亩,融集镇建设与技术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区为一体的南区;以镇照路为轴线,总占地面积亩的劳动密集型高耗能北区。二是加大投入强基础。我们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苦干不苦等,遵循“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规律,投资万元完成了北区基地设施建设。架设高压专线两条,;架设万专线一条,公里;按照“二横八纵”道路建设框架,泊油铺筑米宽,东西长主干道路一条。

⒉上项目,聚集发展实力。

项目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按照“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思路,积极建立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以老板招商、以优惠政策招商的新机制。截止目前,共落实工业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个,在建项目个,即将开工建设项目个。以上新上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后,预计总产值亿元,利润万元,税金万元。年底累计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长。

⒊强骨干,培育竞争群体。

以胜金水泥有限公司、新华工贸有限公司、金辉工贸公司、茂烨铸造有限公司等为主的骨干企业发展迅速。胜金水泥有限公司狠抓挖潜改造,投资万元进行二期扩建和环保除尘系统。目前,企业的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正在调试运行,该企业将实现无烟化工厂和现代立窑年产万吨规模的目标;新华工贸有限公司抓住今年生铁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扩大公司规模,投资万元新建选矿场项目,已投入生产,年可生产精矿粉吨,年创产值万元,实现利税万元。届时,该公司年综合产值将达到万元,利税达到万元,今年上半年,全镇骨干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分别占到全镇工业的、、、。

二、突出特色抓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抢抓设市机遇,树立“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项目带动,立足优势、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使特色农业由特色优势向产业优势快速发展。

⒈种植业向精品化、集约化发展。一是加快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在××年建设示范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抓住市上把我镇确定为全市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的机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齐全、统一建设”的原则,以李姚路为轴线,精心编制了“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总体规划,基地涉及我镇沈桥、观音、关庄、李园四村及东园镇冯桥、美利两村,其中我镇建设亩。为把市上这一“富民工程”做实、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富民目标,工作中镇村两级干部充分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干部担保、结对帮扶、促农增收”优惠政策,使全镇上下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战、干群一心,共筑增收致富平台的大好局面,加快了大棚基地建设。目前,全镇亩大棚已进入农户入棚定植、启动生产阶段,入棚率达到,观音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成为我市乃至全区规模最大、基础设施配套标准最高、最完善的基地,该基地(亩)预计年底可生产无公害设施蔬菜万公斤,可实现经济收入万元,全镇人均增加收入元。二是加快枸杞、小弓棚韭菜等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我们按照“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扩大规模、增强后劲”的工作

思路,变特色优势为产业优势,通过市场带动、效益对比,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全镇枸杞面积达到亩(其中新增亩),弓棚韭菜面积达到亩(其中新增亩),建成优质米基地亩(其中推广双株插秧新技术亩),胜金千亩枸杞示范基地、沈桥弓棚韭菜基地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⒉养殖业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养猪业是

我镇畜牧养殖业的龙头产业,今年我们重点抓好提质增效、扩规补栏工作。一是抓好养殖园区的完善提高工作。目前,我镇已建成养殖园区个,其中栋以上的养猪示范园区个(关庄园区),栋以上的养猪园区个,全镇猪舍累计达栋。今年我们采取多方筹资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对关庄核心园区及部分栋以上的养殖园完善配套了水、电、路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农户入园,各园区入园率普遍达到了以上。关庄、李园、李嘴等村的养猪园区农户入园率达到。二是抓补栏。抓住市场行情好的有利时机,积极动员群众扩规补栏,今年猪肉价格创历史新高,全镇各养殖园区生猪入栏率达到以上。面对机遇,关庄、观音、沈桥等村的部分农户纷纷到外镇(乡)租圈养殖。根据今年的肉价,每头猪获净利均在元左右,经济效益创历年之最。上半年,全镇生猪饲养量达到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养猪业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三是抓疫病疫情的防治工作。今年面对国际、国内大范围的疫情的发生,为保证我镇养殖业的安全,镇上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一方面组织力量抓畜禽防疫密度;另一方面,在交通要道设卡,严防死堵,封疫源的传入,通过双管齐下,全面打胜了预防禽流感和五号病的攻坚战,为今年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⒊生态林业向观光型、效益型发展。围绕绿色枸杞观光长廊建设工程,落实市上优惠扶持政策,沿卫青公路发展观光枸杞长廊亩,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增添了绿色景观。封山禁牧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月底,全面完成了草原围栏工作,羊只实行舍饲圈养,无乱牧现象发生。

⒋注重科技服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围绕我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实际、适用、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结合我镇的特色产业格局,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场次。培训农民人次,印发各类农业技术资料万份,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二是开展了科技人员技术承包活动。我镇认真实施《中卫市农牧林业技术承包服务实施方案》,把技术人员的职称、浮动工资、奖金同承包项目的规模、效益相挂钩,实行合同化、目标化管理,奖优罚劣;推行“一线工作法”,积极组织农技干部进园区、进基地,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鼓励科技承包服务人员放手大胆地引进推广应用适用的农业技术,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目前,我镇名科技人员已按专业技术进入园区、基地进行技术承包服务。三是开展干部示范,引导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活动。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上,为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采取领导带头、干部参与,坚持按照“干部建大棚、风险自己担、拿我做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工作方式,干部积极带头投资进入产业经营,做农民的开路先锋。经过干部亲自经营、亲自示范,有力地激发了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去年,全镇干部投资余万元的座温室大棚全部启动生产,每座大棚收入均在元左右,让群众看到了设施蔬菜增收致富的希望。同时,也为今年亩设施蔬菜基地的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我镇又有名干部主动搭建了座温室大棚进行示范种植。做到边示范,边手把手的为农户技术服务,降低农户投资风险,确保农户实现经济效益。

三、科学规划抓提升,城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市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机遇,以工贸型小城镇为特色,以效益型为前提,科学规划、完善设施,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一是抓规划,破“瓶颈”。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集体研讨等方式,重新定位,并把工业南区建设作为城镇扩张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工业南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入园发展,从而拉大了城镇框架,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打破了铁路横亘的“瓶颈”,实现了南区与市场的衔接。二是抓建设,强基础。主要抓了“三大工程”。①投资万元农村道路硬化工程。今年抓住市上加快城区农村道路建设的时机,我镇争取农村道路硬化改造条,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硬化条;②投资万元的沈桥村办公楼建设工程。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③投资万元镇罗大街两侧的人行道硬化工程。铺筑面积平方米,已于今年月份投入使用,改善了城镇面貌。三是抓市场,活流通。在完善农贸市场及西北最大的镇罗生猪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今年围绕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在观音核心区配套建设了占地亩的田头蔬菜批发市场。目前,蔬菜批发市场土建工程即将完工,月底将投入使用。镇罗三大优势产业市场的配套和完善,极大地激活了我镇的商贸,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积聚,生猪、蔬菜、枸杞等产业流通户应势而生。上半年,全镇新增万元以上流通户户,从业人员人。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整体推进抓落实,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突破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方针,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⒈社会治安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方针。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积极开展创建“治安模范单位”、“安全文明村”、“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狠抓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治安保卫工作,使全镇保持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上半年,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起,比去年同期下降;共受理治安案件起,比去年同期下降,打击处理违法人员人次;受理民事纠纷案件起,比去年同期下降,调解起,调解成功率达,全镇没有因民事纠纷治安案件查处不及时造成群众上访或转化为重大刑事案件事故的发生,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⒉人口与计划生育协调发展。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略,坚持计划生育“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按照政策推动,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呈现了协调态势。上半年,全镇总人口达到人,出生人口人,其中计划内生育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数人,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胎率为,好范文版权所有比市上下达指标低个百分点;两胎间隔符合率为,比市上下达指标提高了个百分点;计划生育率为,比市上下达指标提高了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人口出生率下降了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个千分点;节育措施及时率达到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人口环境。

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认真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和“双学双比”评创活动;在育龄妇女中举办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认真贯彻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在全镇广大群众中开展了法律知识、种养技术、务工常识等综合技能培训。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全镇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⒋文化、卫生、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开展了文化进村入户活动,全镇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个,家庭文化活动室个,群众自发成立了民间娱乐组织个,参加了市庆及大漠黄河飘流文化汇演;举办了“胜金雄风”文化广场专场文艺演出。群众性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集镇、村庄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善,创建了市级卫生文明单位;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上半年,全镇共发放扶贫、救灾救助资金万元,社会弱势群体受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总之、今年以来,我镇始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上项目、全力以赴抓落实,促进了本镇经济、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精神文明等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受资金的制约,城镇建设步伐不快,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集镇排水设施滞后,一些待建项目无力开工建设,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如镇罗文化广场);部分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利用荒坡地建设的养殖园区,因地理位置偏辟,至今无动力电,严重制约了养殖园区的发展(如胜金万只肉羊养殖示范园区,九塘养鸡示范园区),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千方百计加以解决,也建议市人民政府给予立项扶持建设,确保我镇各项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四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马凯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国务院批准,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要求和部署,交流推广神华集团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神华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煤矿安全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去年神华集团产煤4亿吨,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018,与美国基本持平,远低于0.564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神宁煤业集团连续三年实现“零死亡”。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对神华集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推广神华经验,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19日上午,与会同志实地考察了神宁煤业集团的几个煤矿和地面单位,看到了井下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学习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感受到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 神华集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体现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领先的技术、过硬的队伍、优秀的文化等方方面面,最根本、最核心之处在于: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对广大矿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构建了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理,走出了一条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神华集团的做法和经验遵循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律,有效解决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许多共性问题,符合我国煤炭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实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煤矿企业规模有大小、实力有强弱、资源条件有差异,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神华经验,但只要牢牢把握其精髓,真正掌握其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经验,一定能够把煤矿安全生产搞上去。

刚才,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同志向大家介绍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做法,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同志系统介绍了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成功做法,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同志就学习推广神华集团“五个一”经验提出了意见,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就学习借鉴神华经验、进一步做好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各方齐心协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煤炭是我国能源主体,煤矿安全生产关系煤炭工业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关系数百万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广泛,社会高度关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亲自深入井下视察煤炭生产、慰问一线职工。张德江副总理经常深入煤矿企业考察调研,研究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瓦斯防治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狠抓安全责任和措施的落实,严格安全管理和监督,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组织修订《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颁布实施30多个煤炭生产技术和安全标准,完善了煤矿安全规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安全责任落实、目标考核和行政问责的规章制度。各地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保障措施,基本建立起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体系。 二是深入开展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立专门组织实施机构,分阶段细化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重点执法、专项执法和检查督导,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证照不全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以及抗拒执法等行为。截至7月中旬,全国煤矿共打击治理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77021起,责令停产、停建2157家,对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强化安全管理、遏制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大力强化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坚持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大力落实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上网电价优惠等扶持政策措施。加大瓦斯抽采利用力度,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建立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严格落实综合防突措施,瓦斯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上半年,全国瓦斯抽采量、利用量同比分别增长21.6%和34.8%,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1%和54.5%。

四是深入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持续加大小煤矿整顿关闭力度,对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的煤炭企业依法予以关闭取缔,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坚决责令停产整顿。同时,积极开展煤炭资源整合,鼓励优势企业对小煤矿进行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扩展优势产能,建立小煤矿正常退出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去年以来,全国实施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煤矿1818个,依法取缔关闭矿井491个,淘汰落后产能4716万吨。 五是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科技进步。将煤矿安全科技纳入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建立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开展煤矿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积极开发推广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加快推进煤矿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目前,所有国有重点煤矿和大部分地方煤矿建成了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有3801处煤矿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紧急避险系统。 六是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及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等相关政策,不断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力度,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快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已连续8年投入国债资金240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入1262亿元,全国90%以上的生产矿井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煤矿安全班组长17.2万人,建成专职矿山救护队伍2.7万人。

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在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煤炭产量连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实现了持续稳定好转,取得了“三个持续下降、一个明显提升”的突出成绩。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在“十一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2011年同比分别下降14.4%和19%,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28.2%和26.3%。较大以上事故持续下降。2011年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22.7%和20.3%,重特大事故分别下降12.5%和34.5%;今年以来(截至7月15日),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20.3%和21.7%,重大事故同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下降4.9%,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继2009年降到1以下,2011年降到了0.564,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到0.356,同比下降30.2%。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全国9万吨及以上煤矿中,有1046处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产能7.24亿吨,分别占全国矿井数量及产量的7.6%和20.6%。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煤炭企业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凝结着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广大煤矿职工,年复一年长期奋战在条件艰苦的井下生产一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务院,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广大煤矿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二、正视差距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也是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对这一基本国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还有较大差距,事故总量仍然过大,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平均每天至少发生3起、死亡5人;全年发生重大事故20起、死亡307人,同比分别上升11.1%和4.4%,还发生1起死亡43人的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今年以来(截至7月15日),全国煤矿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40起、死亡268人。煤矿事故多发,固然有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威胁严重、随着矿井开采延深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等客观因素,但也充分暴露出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非法违法行为打击治理不彻底。随着“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有所遏制,但仍然是导致重特大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反映出一些地方“打非治违”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执法不够严,致使一些煤矿臵国家三令五申于不顾,超层越界开采、停产整顿却私自偷采、关闭取缔后又死灰复燃等严重违法行为禁而不绝。

(二)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不得力。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一大批不符合条件的小煤矿得到整合关闭,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但随着这项工作深入推进,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不主动,推动力度不够,致使整顿关闭收效与预期差距较大。上半年不符合条件的小煤矿全国仅关闭62处,不到全年计划的1/10。目前,小煤矿数量占全国煤矿总量的76.4%、产量仅占35%,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均占70%以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小煤矿仍是隐患集中区和事故重灾区。

(三)安全生产基础不扎实。一些地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特别是生产一线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往往既是事故的肇事者,又是受害者。即使一些国有大矿也存在生产布局不合理、现场管理不规范、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突出问题,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以及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生产现象大量存在。

(四)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顺、监管力量不足,监督监察不深入不细致、不敢抓不敢管,甚至纵容袒护、失职渎职。有的监管监察人员工作流于形式,以罚代管,一罚了之,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未能跟踪督促整改。

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总体上将持续增加,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不利因素将长期存在。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速调整放缓,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相对趋于宽松。多年来,煤炭供需持续偏紧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当前供需趋缓的有利时机,运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并的并,为煤炭行业长治久安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煤炭市场趋缓、价格下降、效益下滑,可能导致企业安全投入减少,影响隐患治理和技术改造进度,安全保障能力受到削弱,更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时机、顺势而为,又要充分估计新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早谋划、积极应对,带着对广大矿工兄弟的深厚感情,带着对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切实尊重广大矿工的劳动价值、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使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提供光和热的同时,能够幸福安康地享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是各级政府、各煤矿企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三、借鉴神华经验,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抓手,以瓦斯防治和整顿关闭为重点,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主攻方向,认真学习借鉴和推广神华经验,切实把“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到煤矿生产经营建设的全过程,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煤矿企业,把安全风险预控等措施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班组岗位,努力实现减少事故总量、遏制重大事故反弹、防止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着力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要确保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特别是切实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该投入的资金一分不能少,该执行的法规制度必须严格到位,该治理整顿的毫不动摇,要诚实守信,对职工的生命安全负全责,切实做到不安全绝不生产,生产必须确保安全。二是确保政府和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要注重从政策层面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注重解决深层次问题;严格做好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安全执法,禁止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放松监管、放宽标准、放任违法违规生产和建设。三是确保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落实到位,按照管理权限严格控制安全指标,重奖重罚,决不含糊。要健全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认定办法,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都要依法依规一查到底,防止以“病亡”、“意外”等理由逃避责任追究,对充当不法煤矿“保护伞”的要坚决依法严惩。 要着力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把煤矿“打非治违”作为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采取坚决果断措施,重拳出击,有力推进,务求实效。打击非法违法要重点强化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严格监管执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要重点强化企业的责任,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要对前一阶段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的地区和煤矿企业进行督导,没有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必须“补课”。要紧紧抓住煤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所明确的14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措施,一项项检查,一项项过关。要通过开展专项监察、异地监察、重点执法和集中整治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专项行动深下去、打击准、治理严,不走过场,不留后患。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任务重和事故多发地区,可适当延长专项行动时间。同时,要注重形成打非治违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保持高压态势,常抓不懈。对于边打击治理、边事故不断的地区和企业要倒查原因、厉行问责,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要着力加强瓦斯防治和抽采利用。瓦斯既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又是丰富而宝贵的清洁能源。要牢固树立“瓦斯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认真落实“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做到地面与井下抽采并举、治用同步。在瓦斯抽采方面,要强化专业技术力量,严格标准规范,建立抽采系统,落实技术措施,切实做到先抽后采、不抽不采、抽采达标。在瓦斯利用方面,在大力督促落实已有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出台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煤层气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以用促抽、以抽保安。在瓦斯治理方面,要强化煤与瓦斯综合防突措施,加强通风管理,健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一旦瓦斯超限,立即停产停电撤人。要严格控制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建项目,对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经评估后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必须实施停产整顿或兼并重组,直至依法实施关闭。 要着力深化煤矿整顿关闭。要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坚决关闭取缔无证无照等非法矿井。对规模小、安全保障能力低的合法煤矿,要借鉴山西、河南、重庆、宁夏等地的经验,拿出兼并重组的决心、诚意和优惠政策,联合优势企业,大力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和改造,拓宽整顿关闭的路子。这对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好事。希望各地区特别是小煤矿集中的中南、西南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实行“一地一策、一矿一策”,制定和落实好小煤矿整顿关闭的时间表和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确保完成今年625处的关闭目标,并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小煤矿的比重基本趋于合理。

要着力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一要多方筹措资金,舍得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同时,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政策,做到提足用好、专款专用,持续改善安全技术装备。二要加快完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开展瓦斯、突水、火灾和职业危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抓好安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大力推进薄煤层机械化改造,积极运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煤矿安全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三要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将达标条件作为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考核推动,促进煤矿实现达标升级,提高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四要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高等院校招收煤矿主体专业学生,积极培养工人技师,做好新招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岗前培训。煤矿企业要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改善作业环境等吸引专业技能人才,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智力支持。

要着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快国家和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7个国家矿山救援基地和14个区域矿山救援基地要确保于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建成。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加快推进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煤矿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做到每一个重要岗位都要有处臵方案。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应急演练,要把应急处臵知识纳入新招员工岗前培训内容,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井下避灾路线、自救互救知识及技能。严格落实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组织停产撤人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要完善现场救援专家会商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科学快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要着力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煤矿安全监管、执法监察和行业管理体制,既要防止留有空白,又要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切实增强安全监督管理效能。健全完善监管监察工作机制,对涉及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逐级挂牌督办、整改评估、公告通报和约谈警示,促进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建立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明纪律,廉洁执法,敢于碰硬,勇于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难点问题。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当前正值主汛期和台风活跃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容易引发道路交通、矿山等安全事故。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牢牢抓住“打非治违”这个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继续深化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铁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冶金及消防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狠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加强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执法监察,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要深刻吸取近年来汛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强化极端天气防范应对措施,遇重大险情要提前停产撤人,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同志们,安全生产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以总结推广神华经验为契机,扎实工作、超前防范,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树立现代执法理念推动公安执法观念的创新

公安部多次强调公安机关要坚持执法为民、立警为公,要从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入手,使广大民警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进一步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使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民警的头脑中,体现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转变执法理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是当前和今后公安工作

和队伍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现代执法理念的概念

什么是现代执法理念?现代执法理念包涵了“现代”和“执法理念”两个概念,“现代”相对于“传统”,是一个带有时代烙印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执法理念即执法的指导思想,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法行为的思维、意识。因此,现代执法理念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法治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刑法修改前的有罪推定原则,在当时在历史条件下,成为刑事执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惩处犯罪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和尊重人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有罪推定逐渐被淘汰,被无罪推定原则所替代。但有罪推定原则至今仍然支配着一些执法人员的思维。针对当前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重打击轻保护”、“重权力轻监督”、“重办案轻保护”、“重公权轻私权”等问题提出的“管理与服务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权力与监督并重”、“破案与办案并重”、“公权与私权并重”等观念就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的现代执法理念。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执法理念是指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等为重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执法思维、意识。现代执法理念还包括公开公平处理、保障公民知情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疑罪从无等以保障人权为基本理念的执法观念。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树立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提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为重点的执法理念。

二、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执法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十六大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把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显示了党对民主法制建设空前的重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国家平等保护处于不同所有制下的财产,禁止任何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损毁。不论哪种所有制下的财产,都是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再比如,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保障公民正当刑事诉讼权利的问题特别值得人们关注。人身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一切权利与自由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人身权利与自由得不到保障,其他权利就差不多是空的。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若拘泥于传统观念、习惯做法,凭感觉、经验办事,随意执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就很可能会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产生现实损害。因此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尽快转变执法观念,真正在思想和感情上确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实现执法观念的革新。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律和道义上的需要。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每一个人都是司法的作用者,都有权要求在司法程序中受到一定的尊重,不允许自身的权利被随意剥夺和侵犯。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是人民警察区别于其他国家警察的最根本一点。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做到执法为民。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执法工作的实际要求。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对党负责、让人民满意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捍卫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公众的福利。囿于传统对于公安机关任务认识上的偏差,民警往往重视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的任务。公安机关执法时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不尊重,也是公众对公安机关不信任的根源之一。如果警察在人民心中树立尊重、维护和保护人权的形象,公众的信任就会加强,警察就会被群众看作自己当中的一分子,社会的合作就会得到促进,警察就能更密切地联系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更好地履行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发展。

三、传统的执法观念是造成公安机关执法形象不佳、执法权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

(一)人权意识淡薄。人权作为权利的最一般形式,是人们在平等基础上所必须享有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基本权利,包括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应有权利是特定社会的人们

基于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而产生出来的权利需求,是社会成员所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法定权利是指公民所享有的被法律所确认并以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权利。人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往往表现为公民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实有权利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实际享有的权利。在这三种人权形态中,应有权利是人权的最高境界,

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而法律规范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应有权利往往首先转化为法定权利,通过法律的确认,获得了法的强制力保证,从而为最终转化为实有权利提供了可能性。但记载在法律文本上的权利,决不等同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享有的权利,法定权利与实有权利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需要立法者、执法者和社会个体共同作出努力。鉴于公安机关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人权发展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公安机关不仅是惩治犯罪的工具,更应该是一种公益的机构,更应该发挥保障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的作用,要通过执法,保障公民的法定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但在执法实践中,不少民警错误地认为: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不利于办案,甚至有可能放纵犯罪,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害。他们认为人权是律师和各种人权组织设置在公安机关执法道路上的绊脚石,是给公安机关套上的紧箍咒,阻碍了公安机关行使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能。执法中一些民警人权意识淡薄,随意剥夺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特权思想严重。有的人甚至还提出证人不作证怎么处罚的问题。滥用强制措施、非法插手经济纠纷,留置和刑事拘留延长至30天超范围、超期限,取保候审久保不审,监视居住搞非法关押、随意剥夺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质疑权、申诉权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于公安执法活动中。民警人权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执法不公、不严,执法形象不高的根本原因。

(二)程序意识不强。重实体轻程序是长期以来制约公安机关执法的顽症之一,一直得不到根治,一些民警认为只要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程序上简化一点也没有多大关系,片面强调刑事司法的惩治功能,主张程序为人所役使而不是人为程序所役使,当程序成为限制自己的力量时就弃而不用。先侦查后立案、先处罚后裁决、先告知后取证、随意搜查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个别民警还提出:规范执法应该抓大放小,案件只要能处理掉就好了,没有必要讲究细枝末节。认为办案程序越简易越好,监督越少越好,自由裁量权越大越好。部分民警包括领导干部,规范执法意识不强,对一些规范执法的制度,认为是自讨苦吃,不胜其烦,怨气冲天。这些旧的、不合时宜的执法观念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公安工作,阻碍了公安法制建设的进程,制约了执法质量的提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三)证据意识欠缺。证据是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有关事实材料,也是司法机关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司法实践中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一些民警证据意识淡薄,对证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取证水平不高,制约了公安机关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取证主体不合法,如单人取证、办案人与鉴定人同

一、同一案件中既当证人又当办案人员等情况不是个别现象;二是证据形式违法,如对证人使用讯问笔录,继续盘问期间使用讯问笔录等;三是取证程序违法,表现为先取证、后立案,先告知拟处罚决定,后取证;四是取证手段违法,在材料中反映为使用指供、诱供,取证前未告诉相关人员的权利和法律责任,未表明身份等情况;五是取证手段简单,过分依赖言词证据。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顽症,根本原因就是这种思想长期左右着民警的思维。另外我们的取证工作上还存在讯问笔录意思模糊不清,抓不住要点,自说自话,对现场证据固定不及时,对一些佐证材料不认真加以核实等问题,极个别民警甚至仿造、编造证据。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的提高。

(四)诉讼意识不强。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诉讼意识相对较强,民警基本上能够按照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案件;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公安机关集调查和处罚权于一身,受到的制约与监督相对弱一些,诉讼意识相比之下普遍比较淡薄。一些基层领导和民警甚至认为行政案件的办案程序太多太繁,工作量大,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一个简单的行政案件没有必要搞得如此复杂,提出要简化行政办案程序的要求。却没有想到即便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案件,会对公民个体产生什么样的实质性影响。因此,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取证不及时、不到位,笔录简单粗糙,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程序前后颠倒、混乱,处罚不公正等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一旦当事人提起复议、诉讼,一些基层单位往往一撤了之,工作陷于被动,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法的严肃性。

在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权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国内外大环境中,这些传统的执法观念和思想意识已严重阻碍了公安机关法制化进程,制约着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对公安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起着消极作用。不仅会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不利于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树立现代执法理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一)牢固树立人权意识,把尊重和保障人权放在执法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人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早在

17、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针对封建的神权和王权思想,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认为人权即不是神授也不是君主恩赐的,是人生来俱有不可剥夺,不分种族、阶级、国籍、肤色等,一切人享有的基本权利。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指出:人权是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权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为消灭贫穷落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实现享有充分人权的崇高理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矢志不渝的奋斗,使中国的人权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二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下来,从而实现了人权的法律化。82年到99年,国家又对宪法进行了四次大的修改,逐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人权的内涵;1998年10月5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现正等待全国人大批准加入后生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的主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人权理论的研究和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的人权状况在不断改善、发展、完善,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我国公民人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在宪法中。八二宪法(《修正案四》)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等权;二是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现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监督权;三是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权、文化活动自由权、通信自由和秘密权;四是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权;五是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生存权、受教育权;六是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包括提起申诉、控告权、国家赔偿及补偿请求权。随着我国批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规定的一些权利也将成为我国公民的法定权利。公约从序言到27条规定了公民的14项权利,即所有人民拥有自决权;任何一个被侵犯了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或自由的人,能得到有效的补救;男子和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严格限制使用死刑;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人人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任何被逮捕的人,在被逮捕时应被告知逮捕他的理由,并应被迅速告知对他提出的任何指控。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庭提出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释放;任何遭受非法逮捕或拘禁的受害者,有得到赔偿的权利等等。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律与公约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但仍存在一些差异,如无罪推定原则、不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即沉默权)等规定。如果从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容看,我国人民享有的法定权利比公约规定的更为广泛。但公约对各项公民权利作出了具体而详尽地规定,尤其是对刑事执法中涉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问题,规定得更为系统、明确和具体,对于世界各国的人权活动和执法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也将对我国的执法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现代执法活动的首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现代执法理念的核心内容,一切的程序、证据和诉讼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维护人权展开的。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这种情势变化,在执法活动中牢固树立人权意识,切实转变陈旧落后的执法观念和做法,确立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基本理念。

(二)进一步增强程序意识,以程序保公平,以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快了立法的进程,20多年来,我国制定了40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现行有效的法律已经有200多件。国务院和地方人大也制定了一大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改变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的无法可依的局面,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刑法及有关行政、治安管理法规等实体法不可能将违法犯罪的内涵和外延规定的天衣无缝,使得人们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量罚是否适当等问题上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而且根据人类现有的理性、认知水平和诉讼本身的限制,诉讼中的事实可能会最大限度地接近案件的事实真相,但永远不可能等同、一致,事实真相是无法完全获得的,导致了实体公正的实现必然是有限度的。因此,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程序公正是我们现实、理性和必然的选择。当前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规范执法活动,说到底就是要规范执法程序,以程序来规范和提高执法质量。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要进一步增强程序意识,牢固树立以程序公正来保障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来促进执法公平,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现代执法理念。

(三)正确认识证据的证明标准,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执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把法律事实等同于客观事实,把三大诉讼证明标准相互混淆的情况。因此,要强化民警的证据意识,首要的是要解决什么是正确的证据意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三大诉讼法对认定案件事实的统一标准,什么是事实清楚,证据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确实充分?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理论界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和主张。我们认为:

1、这里的案件事实是指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长期以来,客观真实说一直支配着我国的执法活动,认为诉讼中证明的任务是确定案件的客观真实,认定的事实必须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但是案件事实是已经发生并不可能再重现的客观事件,这种客观事件无法以科学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想得到绝对真实的案件事实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况且,客观真实仅仅只是执法的其中一个价值,还要考虑效率、成本与公正等问题。执法人员只能在一定的期间内,通过收集、运用证据,按照证据法、诉讼法和实体法的要求,进行逻辑思维、分析和判断,推断出案件的事实,这种事实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仅具有诉讼意义的事实,我们称之为法律事实。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法律事实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人的主观意志,既不可能达到全面、完整,也不可能确保绝对与案件的客观真相相符,但法律事实必须是按照证据规则和程序规则收集的证据予以证明了的事实。客观真实是诉讼的最高理想,而法律事实才是司法人员据以处理案件的依据。

2、在不同的诉讼中,“确实充分”的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不一样的。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之所以要分别立法,其案件要分别依据不同的诉讼法来处理,是因为不同诉讼中对所涉及的对象的影响是不同的。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了犯罪以及如何处罚问题,涉及到公民的人身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一旦处理错误,就很难补救,这种补救也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其影响对公民个体来讲是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直接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的财产权和一定范围的人身权;而民事诉讼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一般只涉及公民的财产权。与刑事诉讼不同的是,民事案件的错误可以获得实质性和完整性的补救。三大诉讼对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影响的严重程度,刑事诉讼最高,行政诉讼居其次,民事诉讼最低。因此,在三大诉讼中,对证据的不同要求既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可行的。

这三个证明标准就是优势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优势证明标准是指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要提供足够的证据使执法者相信案件事实的存在比不存在更具有可能性,要使执法者相信其所提供的证据比对方当事人提供的相反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是指所认定的犯罪事实排除了所有的合理怀疑。在三大诉讼中,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一般采用优势证明标准;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等程度最高,一般采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在犯罪嫌疑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条件下,应当采用优势证明标准。也就是说,刑事诉讼采用混合证明标准;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介于两者之间,采用严格程度介于其间的证明标准,即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什么是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比行政相对人的证据具有明显优势;二是允许存在合理怀疑;三是行政机关的证据之间具有清楚的逻辑关系;四是行政机关的证据充分而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虽然目前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的要求还未作出明确的修改,但理论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司法实践中也在陆续采用上述不同标准,这也是下一步诉讼法律修改的一个基本方向。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在执法活动中,要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减少无谓的资源浪费,既要提高办案质量,又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四)以诉讼为标准,提高执法办案质量,维护公民合法利益。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司法救济途径,相继出台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制订了《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两个司法解释。这些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出台,必然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产生重大影响,但一些基层领导和民警对此麻木不仁,反应迟钝。不仅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与十六大精神背道而驰,不是从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要求来考虑问题,而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如何方便管理、简化处理的思维模式上。公安机关必须端正执法观念,进一步增强诉讼意识,要以诉讼为标准,规范执法办案程序,要用诉讼证据的要求来固定、提取、转化证据,提高证据的证明效力,使每个案件的质量都能达到诉讼的要求,经得起法庭诉讼中质证的考验,以过硬的执法办案质量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五)转变习惯的执法思维模式,主动适应诉讼模式的变化和要求。在传统执法观念的影响下,民警普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维模式。从80年刑法、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公检法三家关系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三家处于不同的诉讼阶段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追究法律责任。1996年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关系。司法机关是国家强制力的化身,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这是执法人员的习惯性思维,这种思维对司法人员的影响根深蒂固。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采用对抗式诉讼模式在中国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初步确立。在这种模式下,控辩双方地位平等,法庭处于中立地位,检察机关在庭审中的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弱化。检、警作为控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控,在法庭上控、辩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这些变化对民警的传统思维构成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公检法三机关对疑难、复杂案件在庭审前通过协调统一认识,或通过党委政法委协调办案的做法也将被逐步淘汰。审判独立、司法机关各负其责的原则将得到进一步的张扬。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必须主动适应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提高自身素质,转变习惯性思维,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创新执法理念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应在公安机关执法的制度以及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更新观念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有长期宣传教育的思想准备,更新观念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需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精神,等待公安机关的将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荆棘但也是阳光大道的未来。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都应以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作为重中之重,才能真正树立起为民执法的意识,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职业良知和责任感,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上一篇:树良好家风建廉洁家庭下一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