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在乳前牙反合矫治中的疗效观察

2022-11-04

儿童乳前牙反合是乳牙合期常见的错合畸形, 对颌骨发育和牙齿的健康及功能有较大影响, 且乳前牙反合一旦形成, 很难自行解除, 为了阻断反合引起颌骨异常生长发育, 发展成安氏Ⅲ类骨性畸形, 有必要进行早期矫治。早期矫治多采用以下常见的矫治方法:调磨乳尖牙、活动矫治器、前方牵引、功能性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20例乳前牙反合采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进行矫治,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门诊就诊患者中未经矫治的乳前牙反合患儿20例, 年龄3~5岁, 其中, 男性12例, 女性8例, 详细记录发病原因:其中有不良习惯者6例占30%, 喂养姿势不当者6例占30%, 乳尖牙磨耗不足4例占20%, 遗传因素2例占10%, 其他2例。

1.2 矫治方法

1.2.1 记录病例资料

每个就诊患者均要详细记录病史, 检查诊断, 留取记存模型。

1.2.2 矫治病因

(1) 乳尖牙磨耗不足, 因为乳尖牙磨耗不足, 高出合平面, 咬合时为避免上、下乳尖牙产生早接触, 下合将向前、侧方移动, 形成乳前牙反合, 治疗时首先要进行调合, 调合前嘱患儿放松, 使下合位于正中关系位, 调磨干扰牙, 而后调磨反合上切牙切缘的舌面及下切牙切缘的唇面, 直至在正中关系位时有轻度覆合。 (2) 有不良习惯者, 要配合家长, 尽早破除不良习惯, 必要时借助矫治器帮助破除不良习惯。

1.2.3 矫治器的制做

取记存模型和工作模型, 将工作模上下颌按现有反合关系做记录并上合架, 用自凝塑胶在下颌模型上做下前牙联冠向上伸一斜面到反合的上切牙舌侧, 斜面与上切牙轴呈45°以引导上切牙向唇侧, 下颌后退至正常位置, 斜面不能太平, 如斜面太平则垂直压入受力过大, 不仅压低了切牙, 也无引导上切牙向唇侧的力;斜面的斜度也不能太大, 斜度太大时上切牙受力过大, 不利于上切牙调整。戴下颌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器的患者, 只能用切牙咀嚼, 故嘱患者吃软食, 每周复诊1次, 根据情况逐次磨低斜面, 一般在几周内畸形可明显改善, 直至反合完全解除, 一旦反合解除, 即拆除矫治器, 否则可能会引起颞颌关节损伤, 上述患者中大部分为中性合关系, 个别为近中合关系, 对后者可同时配合头帽颜兜预防下颌前突及矫正磨牙关系, 每天戴用12h以上[1]。

2 结果

采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20例中, 1个月内解除反合5例, 1.5个月内解除反合5例, 2个月内解除反合4例, 3个月内解除反颌6例, 反合解除后, 即拆除矫治器。3个月后复查, 有1例复发, 可能与不良习惯未破除有关。

3 讨论

乳牙反合多为乳前牙反合, 且多数为牙源性, 如果不及时矫治就有可能妨碍面前后向的正常发育, 导致颌骨异常生长, 发展成为Ⅲ类骨性畸形。因此, 必须早期治疗。在所治疗的20例患者中, 大多数为人工喂养姿式不当和不良习惯造成, 两者共占畸形总数约60%, 由此可见乳牙期反合得到矫治, 就可阻断下颌过度前伸和上颌发育受限, 从而改善异常的上下颌间关系。在乳牙期矫治反合, 因乳牙根短, 其反覆合, 反覆盖程度轻, 对上下颌骨的影响小, 在这个时期矫治, 只要患儿配合, 就能较快地纠正乳牙反合。反合矫治的关键有三点: (1) 解除反合锁结关系; (2) 提供牙齿唇向 (或舌向) 移动的矫治力; (3) 牙弓内有足够间隙容纳反牙。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且矫治疗程短, 矫治效果佳。20例患者只有1例复发且可能与不良习惯未破除有关。此方法简单易行, 如患儿能较好的配合, 再加上制做合理、调整恰当, 均能及时阻断颌骨的异常生长发育, 改善上下颌之间的关系, 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在乳前牙反合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例乳前牙反合患者, 戴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1~3个月疗效观察, 对其解除乳前牙反合所需时间及复发人数来评价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在乳前牙反合矫治中的疗效。结果 1个月内解除反合5例, 1.5个月内解除反合5例, 2个月内解除反合4例, 3个月内解除反颌6例, 3个月后复查1例复发, 可能与不良习惯未破除有关。结论 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在乳前牙反合矫治中临床疗效是可靠的, 为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乳前牙反合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口腔正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01~202.

上一篇:新媒体营销渠道现状与管理研究下一篇: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