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中国古代史知识要点

一﹑朝代顺序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一;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统一,唐繁荣,两宋政权有并立;元明清,帝王休。

二﹑政治经济

1﹑ 远古人类:我国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相似,会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进入氏族社会。

2﹑ 农耕人类: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半坡人住在黄河流域,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 华夏之祖:人文初祖是黄帝,尧舜禹时实现禅让制。 4﹑ 国家的产生发展

(1)﹑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国家产生了,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传位给儿子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家天下”。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大战,由于商军阵前倒戈,西周灭商。西周开始实现分封制。 (2)﹑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管仲改革)。城濮之战后,楚庄王称霸;战国时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公元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5﹑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他推行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后用隶书),北修长城,南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公元前207年,刘邦灭秦。

(2)﹑西汉武帝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思想方面接受董仲书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长安办太学,以五经为教材。汉武帝使西汉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张骞公元前138年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而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为访问西域而出使。他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形成(长安河西走廊 新疆 西亚 欧洲)。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208年的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5)﹑江南地区从东汉末开始开发,原因有三:江南地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人南迁,江南战乱少,社会安定。作用: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6﹑繁荣而开放的唐朝 (1)﹑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唐太宗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等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表现在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唐朝繁荣表现在农业上制成曲辕犁,筒车,手工业有三种瓷器,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四大都市,其中长安是

国际性大都市。在唐玄宗李隆基时出现了开元盛世,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武则天时开始殿试﹑考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科举制的影响有: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玄奘前往天竺;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5)﹑两宋政权并立:与北宋并立的先后有辽﹑西夏﹑金,与南宋并立的先后有西夏﹑金﹑蒙古。

(6)﹑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晚期开始,到南宋完成,宋代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有冰裂纹瓷器,景德镇成瓷都,特别是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朝是我国由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政权(清朝是女真族),元朝是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地方设行省),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从元朝开始隶属中央管辖;元朝还加强对琉球管辖。元朝时回族形成。明朝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建立锦衣卫,朱棣又建立东厂等特务机关,使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 雍正时 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1)目的不同,前者是为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后者为追求财富;(2)时间不同,前者1405至1433年,后者1492年开始;(3)前者规模宏大,后者规模小;(4)作用不同,前者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后者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另外,郑和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9)﹑1553年,葡萄牙占澳门。1624年,荷兰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0)﹑明朝从外国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11)﹑清朝实现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使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不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三﹑科技

1﹑商朝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代表作品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春秋末,开始使用铁农具,用牛耕地,战国时广泛使用。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战国时,秦国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至今造福人民。 4﹑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隋朝李春设计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6﹑四大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纸是西汉的麻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受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的启示,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战国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7﹑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涉及现在的代数﹑几何知识;南朝祖冲之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8﹑长城:秦长城从临洮到辽东,明长城从嘉峪关到鸭绿江。 9﹑医学:春秋战国时的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东汉华佗擅长外科,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一套体操叫“五禽戏”。张仲景擅长内科,写了“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明朝李时珍写成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10﹑农工类书: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现存第一部农业学著作;明末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外国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思想文化

1﹑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注:甲骨文产生于商朝,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秦朝统一的文字是小篆,后用隶书。)

2﹑宗教:佛教产生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徐达多,西汉末传入中国;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兴起于东汉,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3﹑史书:西汉汉武帝时的史学家司马迁写了《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4﹑书法:东晋王羲之,集书法大成。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称为“书圣”。继他后成就最大的是唐代的颜真卿。“宋四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5﹑绘画: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朝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他开了写意画的先河;宋代出现了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其代表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元朝赵孟付的画被称为“神品”。

6﹑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7﹑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的学说。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他在教育上的贡献有: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要求学生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孔子的学说(汉武帝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8﹑百家争鸣: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源于孙武的《孙子兵法》。

世界历史上册1—9课知识要点

1﹑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他们文明的摇篮属大河流域。(1)中国是长江黄河;(2)埃及是非洲的尼罗河,其代表文明是金字塔;(3)巴比伦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幼

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其代表文明是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刻在石头上)。(4)印度是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其代表文明是种姓制度,创立佛教。另外,欧洲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属海洋文明。

2﹑现代西方文明之源是希腊的雅典文明。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巅峰。

3﹑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的隋唐制度,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比较: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向西方国家学习。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4﹑查理·马特改革使西欧国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5﹑古代世界大帝国建立的先后顺序: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

6﹑阿拉伯数字(1﹑2„„)是印度人创造的,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7﹑文字:古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8﹑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1世纪时,在巴勒斯坦产生了基督教,信仰“救世主”基督,经书是《圣经》。耶稣的生日12月25日是“圣诞节”,耶稣出生之年是公元元年。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安拉,经书是《古兰经》。 9﹑《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英雄史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的社会图景。《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Ⅰ)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

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知识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 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 “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 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

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 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 大量用典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 “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 苏 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

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内容:

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试叙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一.简述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

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

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二.简述苏轼的“以诗为词”

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

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三.简述苏轼词的风格

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名词解释 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2.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3.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4.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5.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

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黄庭坚“山谷体”的总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1.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生新”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瘦”洗净铅华;“硬”刚健挺拔。工于炼字是山谷体的特征之一,以善用动词、形容词和语助虚词的炼字法著称。

2.也有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表现作者晚年历经磨难而不屈服的坚强性格,虽不乏劲峭气格,但运笔自然流畅,语句浅易。

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

简述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

晏殊的《珠玉词》往往是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这类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明净雅致的语言。

3. 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伤感。

试叙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即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四. 雅俗并存:

1.“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表现的很浅尽,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城市生活的词和歌妓词。如《望海潮》等。

2.“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柳永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一.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二.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可从三方面来看:

1. 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 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

3. 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清真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如《六丑》这是一首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结构、章法上都花了很大功夫。

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如《金陵怀古》用笔拗奇,给人以深劲之感,一份深感久蕴的怀古情思借景表达,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

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金陵怀古》此词的题旨隐括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而成;讲究格律。

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中叶的秦观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

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秦词中的情致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色,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2. 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试叙“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宋室南渡后的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如《渔家傲》。“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一章 辽金文学

名词解释

国朝文派

一.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他们的创作风格与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里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二.蔡珪: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具有北国雄健诗风;党怀英:在诗、文、书法都很擅长,其文平实畅达,不尚虚饰,其诗体物精细,有陶谢之风;王庭筠: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文书画并成卓绝。他作诗以黄庭坚为法,诗律精严生新,却没有险怪生涩之病,很少用典。

国朝文派出现后,标志着金代文学的真正开始。

诸宫调

所谓“诸宫调”,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论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诗论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一.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人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二.他颂扬魏晋风骨,又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质朴和有英雄气。他比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诸家诗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褒多于贬。

三.对于宋人的诗歌创作则颇多微辞,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以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矛头所指苏、黄后学一味求新求变的“更出奇”,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诗派中人。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一.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二.元好问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

三.元好问擅长写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远不如丧乱诗了。

第二章 前期元杂剧

名词解释

元杂剧

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

1. 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2. 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3. 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

4.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 1.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 “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 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

1. 白朴《墙头马上》是一出带有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

2. 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 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 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2. 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

3. 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

试叙《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一.简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

1. 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2.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二.试叙《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艺术

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

1. 张生:随是一介,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

2. 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她风情和作派却不象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

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

3. 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三.简述《西厢记》的词章之美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 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中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

3. 剧中的唱词本色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第三章 关汉卿

简述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的艺术特色

《单刀会》是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主要艺术特色有:

1.构思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主人公关羽到第三折才出场,由东吴的亲贵乔公主主唱,让他追述关羽的英雄业绩和豪勇气派,先声夺人! 2.风格沉雄壮烈,许多唱词写得很大气,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试叙《救风尘》中赵盼儿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救风尘》是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创作的风月剧。

1.赵盼儿是剧中关汉卿的塑造的妓女形象中最具光彩的人物。她虽曾有过从良的念头,但生活中的教训告诉她,一朝沦落、终身蒙尘的妓女,是决不可能有风月场中更好的命运的。到妓院里来的男人都只是把妓女当作寻欢作乐的玩物,指望他们做诚心肠的丈夫,无异于白日做梦。

2.一开始,就劝宋引章,别相形周舍的甜言蜜语。街道宋引章的求救信后,她巧做安排,先是用风月手段勾引周舍,发誓要嫁给他,让周舍休了宋引章,然后有翻脸不认人,玩弄周舍于股掌之上,显示出她对姐妹的侠骨柔肠,和对付无赖阴恶之徒的大智大勇。

试叙关汉卿风月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

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擅长写女性题材,在他现存的十八种杂剧作品里,“旦本”戏多达十二种。有《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等。

1.这三种都以妓女为主角,专为风尘女子写照传神。风尘女子是相对良家妇女而言的。在与异性交往方面,被视为尤物的风尘女子享有一定的自由,然而却是以她们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为代价。她们具有婉转的歌喉、曼妙的舞姿、敏捷的才思,以及动人的姿色和顾盼生姿的眼波,但在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一切并不能改变她们作为玩物的命运。 2.在这三出正面描写妓女生活的剧作中,作者真实地展示了风尘女子争取从良的曲折过程,写出了她们在与不幸命运抗争时的,无知沉沦如宋引章急于嫁给一个公子哥,想立个妇名;大智大勇如赵盼儿救姐妹侠骨柔肠,斗无赖大智大勇;软弱动摇如谢天香嫁到钱府为妾,任人摆布,只是自叹自己的命不好;心高气傲如杜蕊娘较早意识到自己将老死风尘的悲惨命运,于是历经千辛想从良,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剧中塑造的性格各异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堪称风尘女子的知音。

试叙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本反映的内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贪官污吏徇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的社会现实为根据的,属于社会公案剧。

1. 这是一出描写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剧中的窦娥具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如窦娥在严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当听到要拷打婆婆时,才屈招投毒一事是自己所为。宁愿让自己受冤也不愿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

2. 剧中的窦娥同时也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骂地”之举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的应验,表明天地也为其冤情所感动。最后窦娥的冤魂化作复仇的鬼魂出场,也是其刚烈性格的表现。 第四章 后期元杂剧及其它

试论《倩女离魂》的剧情结构和艺术感染力

《倩女离魂》元代后期杂剧家郑光祖描写才子佳人缠绵情爱旦角戏的代表作。 1.“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处理得比较出色和巧妙。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无拘无束时的大胆与执着,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而追求婚姻的真性情。

2.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苦。自感叹、自伤情、自懊悔,折腾得死去活来。

3.这样就把当时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抑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试叙钟嗣成《录鬼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即《录鬼薄》的贡献)

元代后期杂剧家钟嗣成的《录鬼薄》一书,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152人,剧目名称四百四十余中,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一手的珍贵历史资料。

一.作者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和“方今才人”两大类进行介绍,按时间顺序记述他们的简历和剧目,在为剧作家立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面貌。

二.《录鬼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著录,才为后人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鬼。”如:

1.“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尚仲闲、高文秀等。 2.“方今才人”,包括宫天挺、郑光祖、雎景臣等。 3.“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包括胡正臣等。

第五章 元代的散曲

名词解释:散曲

1. 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 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简述关汉卿散曲作品的本色风格

就直白真率而言,关汉卿的散曲显得更为本色。 1. 如他著名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

2. 但他写得最多的是男女欢爱的题材,而且不避俚俗,写得很真露,带有较浓的市井情趣。

简述马致远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优美意境

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1.《秋思》用意象迭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

2.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

以《潼关怀古》为例试叙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色

元代后期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多写于辞官退隐期间,对宦海风波和世态炎凉已看透,醉心于自然美景中,创作了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他散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他的散曲创作较注重立意和构思,意境风格近于诗,而于声调格律不太重视。 3.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是张养浩散曲创作的特点,如《潼关怀古》中一开始便写气势雄浑、苍凉沉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出千古兴亡的结局。

4.张养浩作为元散曲豪放派大家,以这篇怀古曲作为体现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

第六章 元代的诗文

名词解释:铁崖体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格有:

1. 宫词:清爽流丽,内容主要以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 2. 香奁诗:写得颇为奇妙,香而不艳。

3. 竹枝歌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杨维桢的竹枝歌,有意使诗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近。

4. 古乐府: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具有瑰丽奇崛的风格。

第七章 宋元话本与南戏

名词解释

宋元话本

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

1.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今存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

2.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这些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

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色。 南戏

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2.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

3.《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

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琵琶记》是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蔡伯喈是《琵琶记》中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1.《琵琶记》一开场,作者就宣布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之人,无意于仕进,想侍奉父母。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踏上了科举之路。由于长期在外,不能侍奉父母。在众人眼里,他对父母不能进孝道,大逆不道,他本人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家守活寡。

2.为了给蔡伯喈开脱,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父命、权势和圣旨,他只有违心地认命了,屈服了。他的不教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 3.蔡伯喈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并不全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了读书人身上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剧作家对读书应举人的灵魂问是拷问是很深刻的,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

诗论《琵琶记》的戏剧结构和词采特色

《琵琶记》是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

1.《琵琶记》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餍,剪发买葬。

2.两条线索在剧中交错出现。使剧情发展有起伏,场面安排有热有冷,脉络清晰而富于变化,在舞台上浓缩了人间奢华和凄惨。强烈的贫富对比,使观众把同情集中到赵五娘身上,为她感叹,为她落泪。

3.《琵琶记》的曲词也很出色,作者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唱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文雅华丽,赵五娘唱词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明代诗歌

名词解释

台阁体

1. 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2. 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童心说

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 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第二章 明代散文

名词解释 唐宋派

1.“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2.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3.王慎中和唐顺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选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重“情”,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第三章 《三国演义》

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一.《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二.作者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

1. 巧于构思,如“空城计”一段作者将其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

2. 采用传说,作者大胆采用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

3. 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

4. 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中改到张飞头上,以免有损于刘备的“仁君”形象,并突出张飞的爽直鲁莽性格。

5. 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几个字,而《三国演义》中对此进行了精心构撰,先是先声夺人,进而又写刘备在三次寻访是一再误认,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 单一性。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

2. 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3. 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以曹操式的两面派形象为例,诈中风诬陷叔叔、梦中杀近侍等情节,其奸伪的本质直接以形象方式呈现。

试述《三国演义》的叙事特征

作为中国古代早期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方式上是以全知全能为主。如刘备的出场一段,作者有关刘备的身世、形象、性格、爱好等等所有情况无所不知。但纯粹的全知讲述也容易使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太远,适当地转换视角对于全知讲述也是十分必要的补充手段,其技巧重要有:

1.“笙箫夹鼓”法。如34回刘备跃马过檀溪之后,忽有水镜庄遇司马徽一段轻松文字。变换节奏的方法都能起到调节张驰。

2.“横云断岭”法。以中断叙事进程的方法搁置紧张,加强悬念。在视角转换的基础上,《三国演义》也开始出现限知叙事萌芽。

第四章 《水浒传》

简述《水浒传》的版本

1.《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2.繁本系统分为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三种。容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120回本在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增加征田虎、王庆的情节;70回本在100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并将“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写为“梁山泊英雄惊恶梦”结束全书。 3. 简本系统比较重要的有《忠义水浒传》和《水浒志传评林》

试述《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它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其主要特征是: 1. 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如“武松打虎”武松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打虎前也要先喝酒体现了凡人的性格。

2. 惊奇和逼真的结合。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3. 粗线条勾勒和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后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对武松,作者一方面安排了打虎、杀潘金莲、西门庆等几个层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个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都迥然不同。

4. 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勇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山寨上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间的性格有了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

简述《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影响

1. 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2. 进步文人及思想家、艺术家如李贽等往往以《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来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纯真朴实,来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文学艺术影响

1. 作品所创制的英雄传奇小说的体式,对后代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

2. 《水浒传》对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五章 《西游记》

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西游记》在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一. 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

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而《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孙悟空的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 二. 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

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态度。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的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菩萨要他们去的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的。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的正义和壮丽的事业。取经的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的使命。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对应关系。

三. 两大原型的深刻蕴涵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的意蕴。《西游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观音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目的不是想将其致于死地,而是在对其限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孙悟空的一技之长来造福人类和社会。两大原型还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对捆扰在人们头脑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意志这一难题做了解答。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又指出了它得以升化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的个性自由的必要性。

《西游记》的人物塑造有何特点

1.《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一直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三者的和谐同意,便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2.如孙悟空是猴精,所以他形态上像猴子,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斤斗云,能识破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又具有人间英雄的品格,如大公无私,勇猛机智、爱出风头等,这些又是人的精神品格。

《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西游记》的结构形式与《水浒传》有些相似,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但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1. 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孙悟空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

2. 《水浒传》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部分组成。

第六章 《金瓶梅》

试述《金瓶梅》的社会意义

《金瓶梅》是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它的主要社会意义有: 一.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

1. 小说内容中所反映的在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中,金钱对政治的侵蚀甚至是决定的作用,这两点,正是明代后期“好货”和“好色”两种社会思潮的畸形反映。如中心人物西门庆是一个也官也商的恶霸豪富,他勾结官府、鱼肉乡民。谋害武大郎,迎娶潘金莲,事发后,只稍稍加以打点便安然无事。

2. 由于金钱的力量,使得封建的门第和礼教在金钱的冲击下瓦解。如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夫,其母竟在挂着“节义堂”匾额的屋子里与西门庆通奸,贵族妇女也投向了市井流氓的怀抱。

3. 封建社会强大的惯力,使新兴商人缺乏商业方面的开拓和进取精神。如西门庆不是把自己的资本升值,而是主要用在贿赂官府,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势力和用于荒淫无度的生活消费。

二.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

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西门庆家族的女性群,她们一方面受到社会新思潮的冲击,表现出对传统道德而后名节的淡漠,而对情欲、物欲和肉欲则充满了渴望。她们的存在和追求不无合理性和进步意义。由于封建道德伦理的根深蒂固,更由于她们活动空间的狭小,这些合理性和进步意义被局限与自己所能活动的范围内,而对她们来说,家族中最大的追求就是得到丈夫的宠爱。 三.世态炎凉的丑剧

小说通过西门庆家族的兴衰,深刻地暴露了当时世情的虚伪、冷酷和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本质。《金瓶梅》是以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为主要线索的,其中西门庆生子和加官是他兴盛的顶点,当时他家门庭若市,等到他人亡势孤,世情的冷酷便立即显示出来。 局限性:关于“性爱”的描写

试述《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属于世情小说,它是对小说家小说的发展。它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一.小说描绘了生活中最平常的人、境、事,使全书渗透着“俗”的色彩。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神魔开始走向市人,从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近和向文学本位的复归。 二.审美取向的趣味变异。

1.《金瓶梅》把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它以西门庆这个暴发户家庭为中心,写出从官场社会的黑暗到市井社会的糜烂,精确地描绘出一个丑恶的世界。

2.《金瓶梅》是以社会的丑作为作品的题材。作者把对社会中的丑进行挖掘提炼并加以概括而上升为艺术的美作为自己的艺术目标。

四. 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金瓶梅》改变了人物的单一色调,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出现了许多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如潘金莲既狠毒、淫荡,又聪明、美貌等。

五. 口语化的市井语言。完全口语化采用市井语言,包括大量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人物的语言充满个性化。

第七章 明代其它长篇小说与理论批评

简述明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明代长篇小说的繁荣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统治者对小说的控制程度。明初统治者在意识领域的高压政策是造成明初100多年小说沉寂局面的根本原因。随着统治者政治的腐败,其政治统治能力和实际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削弱。他们对小说持严厉的禁止态度,但事实上这些公文在当时已经成了一纸空文。 2. 社会对商品经济看法的变化。当时长篇小说一般要作为一种商品在社会上进行流通,才能成为广大读者的阅读物。而当小说成为商品也就自然受到商品市场的呼唤而随心所欲地得到兴盛和发展。

3. 小说生产能力的因素。明代中期以后小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高,人们对它的需求的增大,自然而然对小说自身的写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手段也是制约小说发行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简述明代英雄传奇小说渊源及兴起。

1. 明代英雄小说的渊源是“说铁骑儿”一家。

2.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集中在说唐、说岳和说杨三大系列上。说唐系列包括《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和《唐书志传》他们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故事。说岳系列比较重要的是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说杨系列是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小说,有两种:熊大木所编《北宋志传》、《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简述明代小说理论批评涉及的主要问题

简述明代小说理论批评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小说的文学地位。

2. 关于小说的艺术虚构问题。一些小说批评家进一步认识到小说中的生活真实与艺术虚构的辨证关系。明代一些进步文人从时代文学的高度给予小说地位以足够的肯定。

3. 关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塑造问题。塑造了众多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同而不同处有辨。 4. 关于小说语言的通俗性。随着白话通俗小说的兴起和繁荣,小说语言的通俗问题成为多数小说理论家的共识。

以《水浒》为例简述金圣叹对于小说理论的主要贡献。

在明代乃至清代小说理论家中,金圣叹的成就和地位都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小说理论代表了明清两带小说理论的最高成就。以评点和整理《水浒传》著称。

1. 金圣叹对小说理论的突出贡献之一是他关于小说中人物性格塑造的理论。充分注意到人物性格的鲜明个性特征,如他认为在《水浒》中作者写人物的粗鲁就有许多写法,如鲁智深的粗鲁是性急,史进的粗鲁是少年任气。又注意到人物性格的普遍概括性,屡屡指出《水浒》写人物能写出一类人物的神理。

2. 他的又一突出贡献是他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论述。如《水浒》:首先他将《水浒》视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第八章 明代拟话本小说 名词解释

拟话本

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题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 篇首。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 入话。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 头回。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 正话。故事主体。

6. 篇尾。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

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主要表现的思想有:

1. 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 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 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二拍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 爱情题材的新突破 3. 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在《三言》中体现了他的一些文学思想:

1. 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情”指的是“男女之情”,“情”与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相对峙和抗衡。

2. “适俗”的思想。即“通俗易懂”

3. 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

简述《三言》的艺术追求

由于拟话本的性质与话本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艺术是也呈现出新的追求。《三言》是比宋元话本雅,而比文人传奇小说俗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其具体手法是:

1. 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其情节结构或是单线式的纵向发展,故事脉络分明。

2. 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等。即使是同一类型,也很少雷同。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将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二是通过富裕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三是心理描写,四是白描手法,五是运用对比。

3. 语言使用方面更能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特征。小说基本上使用的是通俗晓畅的白话,也掺杂文言,或半文半白,显得比较典雅而又不失其通俗。

简述《二拍》对拟话本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的个人独创,它的出现就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性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二拍》中头回成了拟话本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正话的主题起着阐释、反衬、模拟的作用。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第十章 汤显祖

简述《牡丹亭》的取材来源和主题提炼

《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传奇。这部传奇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的地位。它的取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睢阳王、李仲文、冯孝将,三人的女儿都是钟情于男子,自由结合,争取还魂。还有话本小说《杜丽娘记》,都是《牡丹亭》的故事来源。

2. 作者对题材改造和主题的提炼。经过作者的一番改造和提炼,传统的还魂故事具备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突出了明代后期人性解放的鲜明旗帜,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情”与“理”的尖锐冲突。主要体现在:首先,有意强调了双方门第的差异;再次,小说里的杜丽娘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作者在剧中则淡化这种淑女色彩,突出她的叛逆性格,并与杜宝和陈最良的卫道士形象形成鲜明对照,以强化反抗礼教、歌颂爱情自由的中心主旨;第三,作者有意营造和描绘自由爱情现实的艰难历程。

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传奇,作品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的地位。剧中的杜丽娘是第一主角,是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人物画廊中难得的典型形象。 1. 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她为此精神苦闷、忧郁。老师对于《诗经》“后妃之德”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她的认同,反而激发了她青春的觉醒。在“游园”中她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美好青春与明媚春光的吻合,萌发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异性的渴望。

2. 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然而寻梦的失败使她由梦境的喜悦而徒然转为无限的悲怆,但她又不甘心就此死去,死前将自己的画像放在太湖石上等待梦中情人。

3. 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在杜丽娘对于爱情坚持追求中,可以看到作者讴歌爱情强大力量的用心。爱情的力量可以让死者复生,能够征服封建礼教。生动的表现出作者关于本剧“理之所必无”,然而“情之所必有”的主题思想。

试述《牡丹亭》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传奇,作品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的地位。《牡丹亭》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这既是作品本身理想化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

1. 作者为作品勾画的“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然采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情节结构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冥判”等只能在幻想当中才能出现的事物,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却似经过脱胎换骨一般,成为表现“情之必有”这一理想境界的有效手段。如杜丽娘死前将自己的画像放在太湖石上,而拾画者恰恰就是她从未见过的梦中幽会的情人。

2. 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充满诗意。剧中许多曲词能够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如“惊梦”中[皂罗袍]一曲,写自然,暗写人生,在清秀婉丽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切动人的意境。这是杜丽娘由喜转悲、由叹为怨的转折点,写得哀婉缠绵,情景交融。

名词解释

临川四梦

1. 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传奇有《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

2. “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临川四梦”中的前二梦写的上男女青年的爱情,表现“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劝戒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

3. 《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一部传奇。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代诗歌

名词解释

神韵说

1. 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格调说 1. 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2. 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

1. 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 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说

1. 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 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第二章 清代词

名词解释 阳羡派

1. 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如《点绛唇》上片奇幻小想象,下片在上片营造的气势上以今怀古,透露出作者悲凉慷慨的心境。

2. 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浙西派

1. 清代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

2. 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 厉鹗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

常州派

1. 干嘉时期,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现。

2. 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主要还是表现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他的词气势雄健,风格俊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内容范围仍然比较狭窄。

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桐城派

1.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2.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3.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4. 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第四章 清代小说

弹词

1.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

2. 弹词在语言上有“国音”(普通话),代表作《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土音”(方言),以吴语为多,代表作《义妖传》《三笑姻缘》。

第五章《聊斋志异》

试述《聊斋》兼具志怪、传奇手法的特点

1.六朝志怪小说大都形制短小、情节简单,缺少细腻感人的艺术魅力。唐传奇在次基础上有了发展,除内容的变化外,结构上从六朝“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情节丰富曲折的完整故事。艺术上主要通过“尽设幻语”的虚构手法,完成优美动人的故事。《聊斋志异》以志怪反映现实,且使用传奇手法,兼具志怪、传奇二体的特点,以至成为成熟的短篇小说。 2.如《连城》一篇,内容上,突破“一见钟情”的框框,提出了互为“知己”的观点;在恋爱观上,继承了明代主情浪漫思潮。作者出色地运用传奇手法,具体描写了二人爱情的曲 折发展过程,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

简述《聊斋》对传奇手法的超越

蒲松龄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不仅继承了唐传奇的手法,而且还超越了它。具体表现是: 1. 从故事体到人物体。《聊斋志异》在人物描写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性格复杂,它已经从唐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刻画人物为主。如《婴宁》中描写的美丽少女婴宁,爱花爱笑,天真无邪的清纯。

2. 环境描写。唐传奇中的描写比较少。《聊斋志异》发展了环境描写,并使之与刻画人物相互表里。如《婴宁》风景美丽的山上,住着同样美丽的少女婴宁。

3. 心理描写。唐传奇中像《红线》写红线取金盒归来的喜悦心情是唐传奇中少见的心理描写。《聊斋志异》中去不乏见到。如《聂小倩》写男主人公宁采臣对鬼魂聂小倩在几个不同场合相遇,所产生的不同想法和心理变化,表现了他们关系的进展等,都较好地以心理描写的方面达到了艺术表现的目的。

第六章《儒林外史》

试述《儒林外史》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

1. 一类以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表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作者以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如范进中举后变疯,写出了士子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作者对这一类人物的描写,是为了抨击和彻底否定封建科举制度。 2. 另一类是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人士。《儒林外史》中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以王冕为代表。如传记载王母要回老家,王冕载母于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吴氏将这一行孝之举改为一幅舒张王冕个性与叛逆精神的图画。这里可见到卓尔不群的屈子形象,更可见到魏晋士人宽衣大袖的潇洒风采。这一类人物表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

试述《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的贡献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讽刺手法的运用是对中国小说发展的一大杰出贡献。

一.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代文学中主要局限于封建皇权的政治讽喻;白话小说《西游记》的讽刺多以调侃出之;明末清初的部分世情小说,如《金瓶梅》和《醒世因缘传》讽刺只是其中附带使用的手法;《西游补》等神魔小说中的讽刺已经上升为主导风格,但主要是嬉笑怒骂,是喜剧的讽刺。《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以范进为例,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了八股制艺如何摧残了士人的心灵,造成他们人格的堕落,作者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 二.在以喜写悲这个主导倾向的规定下,作者将其讽刺艺术的天才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地,主要手法有:

1. 以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前后行为矛盾,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

2. 以白描手法精心刻画人物行动。如严监生临死前还念念不忘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 3. 借用人物自己言行之间的矛盾,如严监贡正在表白自己从不占别人便宜,突然小厮进来,报告早上关起别人的猪人家找上门来等等。

第七章《红楼梦》

试述《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他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一.社会悲剧。《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

1. 封建官僚家庭政治上的腐败是他们必然衰败的根本原因。如“护官符”的作用,点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

2. 从生活的穷奢极欲写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溃的结局。如一顿螃蟹宴便是庄稼人一年的生活费。奢侈和荒淫是分不开的,贾府的淫乱无耻已经到了乱伦的地步。

3. 作者以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动描写,揭示出封建家庭自然枯萎的悲剧命运。贾宝玉的形象在贾府的社会悲剧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社会新思潮代表人物的贾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是格格不入的水火关系。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悲剧的一个缩影。由于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社会道路,他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爱情生活上来。 二.道德文化悲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思想,它的突出要点就在于一方面它用“仁爱”来作为每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原则,这是要以牺牲个性价值为代价的。

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从贵族后裔身上看到儒家思想的失败,青年女子的不幸命运,往往也可以从儒家道德文化的影响中找到原因。如薛宝钗尽管是婚姻上的胜利者,然而在个人自我上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作为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标准的淑女形象,她只是以压抑个性去服从社会和家庭。

三.人生悲剧。人生悲剧则是从哲学上思考生命的本质,《红楼梦》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

《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它彻底抛弃了那种自欺欺人,始终幻想喜从天降的浅薄悲剧意识,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王国维认为解脱悲剧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看破红尘而出世,这种解脱是宗教的,超自然的,因而是平和的,而高出这种解脱的是贾宝玉,他不是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是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从而得到解脱之道的。

试述《红楼梦》对自然主义突破的写法

《红楼梦》一方面吸取中国传统小说的观念,同时打破其束缚,对才子佳人的批评,从而在作品中表现全新的面貌。

1.《红》继承传统的写法并加以发展,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而以家庭琐事、儿女之事为内容,这一写法直接继承《金瓶梅》写表现日常生活,但抛开《金》的自然主义,并自觉避免才子佳人小说的公式化,更多带有典型化、概括化,因此具有艺术感,比中国传统小说更丰富。

2.在曹雪芹看来,男女之间感情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肉体结合的快感,而在于精神境界的沟通和契合。他反对象《金瓶梅》和猥亵小说那样津津乐道于男女交媾细节的描写。他提出贾宝玉的“意淫”、“情不情”的精神追求。

试述《红楼梦》人物塑造达到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

1.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上达到了个性共性的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 2. 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是《红楼梦》女性人物中与男性世界关联最多的人物。她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缤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一、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1、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远古人类以其有限的劳动经验和劳动协作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抗争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原始社会组织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2)奴隶制的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夏代农业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夏朝有了历法。商朝奴隶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是主要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以青铜制造最重要。西周井田制盛行,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农作物品种比商代更多,手工业分工更细。春秋时期,奴隶主为争霸战争的需要,重视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有的阶级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各国也相继改革赋税制度,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3)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水利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奴隶制的崩溃使更多的手工业努力转化为个体手工业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城市兴起,中原市场繁荣。

(4)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秦的暴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首次盛世局面。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牛耕的普及、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改进,西汉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生产遭到破坏。东汉初,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日益失去土地,沦为依附农民。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黄河流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5)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注重发展经济。曹魏重视农耕、推行屯田制,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蜀、吴统治之下,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农民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迅速,福建和两广也得到一定程度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北方的社会生产在十六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各地联系的加强,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阶级矛盾激化,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唐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全面发展,国力强盛。那时,对外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到国外,唐都长安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实行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7)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受到藩镇割据和五代各朝长期混战的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改革后,经济才有所恢复。而同期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的南迁和 1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割据政权注重发展经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引人注目,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南宋时,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许多方面如水稻和棉花的种植、棉纺织技术、航海造船、对外贸易等成就就非北方所能及。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海运和漕运的开辟保证了南粮北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但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8)明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到明朝中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出现了一批具有专业职能的工商业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基础上,江南地区如苏、杭等地个别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萌芽虽然弱小,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现象。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沉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的一条鞭法因大地主的反对而被迫废止。明末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的口号,直接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清初,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缓慢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多次被战乱和社会动荡所打断,但发展是主要的。特别是战国、两汉、三国、南朝、隋唐、两宋、元朝和明清等朝代的初年,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可大体分为如下几点:①新制度的确立;②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④民族融合的加强;⑤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如西汉经济的发展,就是②③⑤⑥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①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②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③官营工商业的政策。④对外贸易政策。⑤救荒政策。⑥平抑物价政策。⑦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劳动力生产政策。⑧推广科学技术政策。⑨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责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

第五篇:作业:必修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及其教学策略

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杨凤海

本单元是必修一《历史1》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知识点多,高考易出题,而且占的比列很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梳理一下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

第一、知识梳理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基本内容:目的、对象、双方的权责、主要封国、影响。存在的原因:①奴隶制的生产方式:井田制,集体耕作②周王室在政治经济上占绝对优势)

2、宗法制(概念、核心:嫡长子继承,其它诸子分封。与分封制的关系)

3、礼乐制度(目的本质:严格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内容、评价)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背景(统一全国)

2、内容(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与分封制比较。思想专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为后世所继承,影响深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与西欧相比)。与小农经济形式相适应,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集权制度所带来的专制和暴政,对人权的极端轻视,加速了秦的灭亡。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二)汉承秦制----较简单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元)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绝对的专制、高度的集权)

(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君权和相权矛盾、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1、君权和相权(削弱相权):汉中外朝的形成,唐三省六部制,北宋参知政事

2、中央和地方(削弱地方):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

(三)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监察制度:御史大夫,御史台,都察院等。

2、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明太祖废除丞相(目的、弊端)

2、明成祖设立内阁(性质、演化、职权、影响)

3、清雍正设置军机处(开设目的、演化、职权、性质、特点、作用),推行密折制

(二)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2、消极:加强对人民控制和镇压、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分析核心内容

本单元是《历史1》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政治制度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本专题主要是梳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该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

1.宗法制

宗法制是氏族社会权力和财产的继承制度。它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成型于黄帝时代,历经夏商,完备于西周。它构成了奴隶主贵族的等级阶梯,成为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规定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氏族延续的旁支。大宗与小宗在家族发展上是主干与旁支的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的关系。依据宗法制的组织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

影响:宗法制的权力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的。按照宗法制划定等级地位,防止了同族对于权力、地位、财产的争夺,有利于奴隶制国家的巩固。后来,宗法又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相结合,牢固地维系着封建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分封制

演变: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候的制度。周初,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候,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其封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天子有镇守疆土、定期朝贡等义务。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日益崩溃,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郡县制取代。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影响:分封制对开疆拓土,维护国家统一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诸侯国的相对独立性,往往造成内乱,威胁到中央政权。

3.郡县制

确立: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而出现的。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秦以后各朝代一直予以沿用。

特点: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4.清朝军机处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务,始设军机房。清乾隆即位后,改称总理处。乾隆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无定额,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土、尚书、侍郎等兼任。中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裁撤,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5.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秦始皇所创建的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郡,为秦朝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郡下设县,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秦始皇所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机构组织十分严密,其特点是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这套官僚体制的建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6.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严格说来,这一概念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但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总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理念

(一)古代史的特征

1.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理解和统观本单元,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一公元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公元前475一1840年),这与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基本一致。理解历朝历代所选择或创造的政治制度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2.本单元政治概念较多,而且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较为深奥困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历史不断发展的特定环境入手,加以分析理解,并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如文字、实物、实例、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析概念。

3.本单元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相对较弱,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在现实中依然打下了烙印,要善于挖掘现实社会的传统因素进行剖析,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总体上看,是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最高统治者不断集中权力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此总体特征与趋势,分析和归纳探究历朝历代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及变更的原因和规律。

5.结合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从地理、政治、历史等多种学科综合学习的角度来认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教学方式方法------依据古代史的特点而定

1、注重历史意识的培养

(1).通过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学习,懂得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古人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2).通过探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深远影响,学会反思我们的历史文化;把当代社会

生活的关注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体现历史的现实关怀。培养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3).认识到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本专题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去甚远,政治制度的内容又相对枯燥。新课程的专题体例与初中历史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刚上高中的新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上本专题前应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做好学习本专题的知识准备。可把本专题的课标内容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内容进行预习,及时的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史料自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切忌进行面面俱到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应选择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以学生为主体。

本专题应特别关注和研究如何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要切实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上一篇: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下一篇:总工程师技术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