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梳理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一)成语梳理

1.《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

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

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

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 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

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

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的地为“治”。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独夫:①独身男子。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

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它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 ”。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音。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以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代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勾,批准立即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上闻:上奏的文书。

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之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延伸]

古代文体

(一)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曲、赋、铭等。

(二)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辞藻华丽,因大多用于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三)散文:古代散文种类很多,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四)小说:小说是古文学体裁的一种,我国占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上古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五个阶段。

┏━━━━━━━━┳━━━━━┳━━━━━━━━━━━━┓ ┃ 朝代 ┃发展阶段 ┃ 体裁特点 ┃ ┣━━━━━━━━╋━━━━━╋━━━━━━━━━━━━┫ ┃上古到先秦两汉 ┃ 起源 ┃ 神话传说 ┃ ┣━━━━━━━━╋━━━━━╋━━━━━━━━━━━━┫ ┃ 魏晋南北朝 ┃ 发展 ┃ 志怪志人 ┃ ┣━━━━━━━━╋━━━━━╋━━━━━━━━━━━━┫ ┃ 唐 ┃ 成熟 ┃ 传奇小说 ┃ ┣━━━━━━━━╋━━━━━╋━━━━━━━━━━━━┫ ┃ 宋元 ┃继续发展 ┃ 话本小说 ┃ ┣━━━━━━━━╋━━━━━╋━━━━━━━━━━━━┫ ┃ 明清 ┃ 顶峰 ┃演义小说、创作小说 ┃ ┗━━━━━━━━┻━━━━━┻━━━━━━━━━━━━┛

(五)古籍注释体例

1.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2.注:本义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例如:《水经注》《礼记注》。

3.笺:指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

4.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人的注释作注释。例如:《诗经》有唐孔颖达疏,《左传》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史记》有唐张守节正义。 5.诠:解释字、词义。《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如杨树达的《词诠》是解释文言虚词的。

6.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辩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7.义训:指不通过对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具体形式有:用同义词解释,如《尔雅·释言》:“逆,迎也。”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曰部:“旱,不雨也。”用下定义释词,如《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食言也。”用古今词语对照来释词,如《论语·子路》郑注:“古者曰名,今世曰定。”用指出事物的类属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木部:“杏,果也。”用说明事物的性质状貌来释词,如《说文解字》:“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检测题

一、文学常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歌及朝庙乐章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 成就最高。

C.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放出京,第二年在东鲁将南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给东鲁的朋友,原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现题中的“吟”,即吟唱之意。

D.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和赋三类,汉代史传文作家最著名的是司马迁和班固,其代表作分别是《史记》和《汉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苞,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他的《狱中杂记》揭露了清代所谓太平盛世时狱中种种奸弊、污秽、酷虐的情景。

B.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盛唐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著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孟郊。

C.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作家,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其《扬州慢》一词抒写了时昔日扬州 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哀思。

D.《史记》对历史事件记叙详细,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既是伟大的史学著作,又有极高的文学性,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庸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 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樾、姚鼐等。

5.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 浓缩了《诗经》中最精 华的部分。

B.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C.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二、名句名篇默写

1.《阿房宫赋》中说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句子是: , 。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阿房官蜮》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 , ”两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舞蹈的盛况。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捕写宫女们梳妆时,宫里像明星闪烁的两句是: , 。 6.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 , ”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一历史事件写了出来。

7.杜牧《阿房宫赋》开篇用“ ,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8.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9.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 。

10.在《阿房宫赋》中,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 , ?

11.《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 .

12.《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 ;蜀山兀,阿房出。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 。

14.李煜在《虞美人》中表现物是人非、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的诗句是: , 。 15.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16.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 1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18.屈原《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 , 。 19.《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 20.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表现诗人隐居处境的句子是: , 。 2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 , 。 22.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是: , 。 2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 , 。 24.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是: , 。 25.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 。 26.杜甫《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 , 。 27.周邦彦《苏幕遮》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是: , , 。

28.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 , 。 29.《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30.《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 。 3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已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3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3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表达今日“莫还乡”的缘故的诗句是: , 。 34.《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 35.《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 。 36.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 37.《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 。

38.《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 , 。 39.《登岳阳楼》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 , 。 40.《旅夜抒怀》中正话反说含蓄表达情感的诗句是 , 。 41.《旅夜抒怀》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心境的诗句是 , 。 42.《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 。

43.《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的诗句是 , 。 44.《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 , 。

45.《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 , 。 46.《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 , 。

47.《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 , 。 48.《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岂独伶人也哉?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检测题答案

一、1.A(B.周邦彦为北宋末年词人,他的词富艳精工,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C.“吟”是一种诗体,乐府诗题。D.“均为纪传体通史”表述错误,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

2.B(著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盂郊不是边塞诗人。且孟郊为中唐诗人。) 3.A(四明狂客是贺知章,六一居士是欧阳修。)4.D(归有光不属于桐城派。)

5.D(A.《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B.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是王维、孟浩然;C.《荀子》是儒家经典非法家。)

二、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4.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5.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6.楚人一炬

可怜焦上 7.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8.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9.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10.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11.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12.六王毕

四海一

1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14.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6.问君能有儿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8.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19.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20.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2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2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23.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24.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26.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27.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28.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英蓉泣露香兰笑

30.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3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3.未老未还乡

还乡须断肠

34.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5.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36.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37.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38.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39.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4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4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2.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4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45.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47.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4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闲于所溺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

一. 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古体诗、近体诗;

按语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按内容: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和托物言志。

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风格补充】

1.三曹——苍凉雄健。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2.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的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写人物豪情奔放。

7.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表现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的山水诗。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8.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其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10.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诗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诗风平白清新。

12.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诗风含蓄绰约。

13.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贾岛——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5.张九龄——委婉蕴藉。

16.韦应物——清新典雅。

17.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18. 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19.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20.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21. 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22. 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23. 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24. 柳永——词风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25. 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26. 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27.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8. 杨万里——词风新鲜活泼。

29.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 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31. 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扬州慢》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 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 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 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船”。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1、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

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悯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王建、颜仁郁都留下田园诗达到佳作。

2、山水诗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是汉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3、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4. 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两类诗共同点:

①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烈。

——古语:“悲莫悲兮生离别。”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⑴送别诗: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 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

如: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 —— 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为国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细节描写。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

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

【地点】

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

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

【物象】

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

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

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

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 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 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8. 游仙诗

——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

(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 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 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怨”字。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13.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作,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后的注释。

1. 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

【分析诗题,把握中心】

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全诗围绕诗题中的“望”字。如清代仇兆鳌评:“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未联极望之情”。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㈠注意不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

㈡借助物象分清作者情感。

【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思乡类: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

尺素:札、书札——信。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孤寂的游子。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

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

战争类:

投笔——弃文从武。

长城——守边的将士。

朔马、胡马、楼兰——边境之敌。

胡霜——边地。

撞金——止行阵。

鸣鼓——进军。

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军旗。

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

山水田园诗类:

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

其他类: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武陵人——桃花源。

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

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 红豆———爱情或相思。

比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五柳——隐者。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青云——高的地位。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思乡之意。如“日暮乡关何处是”。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如: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出山——①首次当官。②隐居后又出任官职。

4.注意季节、节日中的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①春日——喜庆、美好、希望。

【借助的物象】

青山、霞、春色、春光、春阳、春昼、春风、东风、晴云、烟笼、麦雨、好雨、春雨、春流、绿波、兰溪、鹅湖、新燕、早燕、飞燕、喜鹊、鹊声、鸳鸯、新莺、娇莺、杜鹃、黄鹂、黄鸟、黄蜂、粉蝶、戏蝶、白鸥、白鹭、芭蕉、草色、绿锦、浮萍、杨花、梅花、海棠、兰花、菜花、绿葵、芍药、蔷薇、山榴、梨花、杏花、红杏、梅杏、点红、桃花、桃红、柳絮、柳花、暗翠、绿翠、翠柳、翠微、晴翠、垂杨、花树、暖树、红树、芳树、鞭笋等。

也有以乐景反衬悲情的,如伤春诗、怀人诗。

②夏日——青春、热烈,畅抒情怀。

【借助的物象】

子规、蚕桑、蛙声、鸣蛙、蜻蜓、黄梅、梅子、雨蓑、琵琶、种瓜、菜花、芙蓉、小荷、莲花、莲叶、荷叶、荷香、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荫、稻畦等。

③秋日——多表凄清、悲苦、乡思之情。

【常用词语】

愁、孤、残、寂、冷、凉、凄、苦、清、黄等。

【借助的物象】

秋夕、秋夜、秋水、秋风、秋雨、秋霜、秋月、秋兰、秋叶、木叶、霜叶、落叶、黄叶、落木、落霞、残霞、孤烟、芦花、残阳、夕阳、落日、桐叶、梧桐、衰草、寒山、夕岚、飞霜、霜天、霜晴、霜气、霜月、冷月、冷露、冷桂、冷松、婵娟、月斜、月落、半月、寒星、寒塘、寒蝉、寒雁、寒鸿、塞鸿、鸿声、凉雁、北雁、去雁、孤雁、雁阵、燕去、虫吟、蟋蟀、乌啼、采菊、菊花、菊黄、黄花、荞麦、西风、枫林、江枫、清笳、渔火等。

④冬日——傲寒、狩猎、艰难、旅景、艰难、咏雪。

【借助的物象】

冬雪、江雪、琼枝、飞花、天寒、风雪、风霜、草尽、沙雪等。

注意借代修辞格所常用的景物“套路”——古人状物抒情常用的一些较为固定的代称。如:

【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

【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笺、简、札、书札、尺牍。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

【马、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

【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

【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姮娥、嫦娥、婵娟、银阕、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桂花。

【时光】鸟、兔、漏、鉴。

表节日的词:

元日——正月初一,喜庆之日。 寒食、清明、重阳——登高怀远。

(五)揣摩诗眼,注意诗中用字。

诗眼,即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境界全出。

一个词语含有丰富的信息,能引起人无限联想。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令人想象到枝头蝶飞蜂舞,鸟争鸣,花争艳,人欢笑的景象。

1.多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

2.或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之词不但具有原有词语所具有的色彩、情状或具体形象,而且有了动感。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或形容词或名词活用使动用法——言简意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即诗眼)

4.巧用虚词,有时虚词也传神主要是转折连词或语气副词。(如:“无端偏向别时圆”的“偏”字)

5.平字见奇,常字见新。(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状鱼儿之乐。“斜”状燕儿之轻盈,两字皆诗眼)

6.注意诗中与标题相照应的词。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其中“早”与“一枝”相呼应。

又如:“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人钱珝《未展芭蕉》)

诗中“未展芭蕉”——“冷烛”——“绿蜡”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比作不冒烟的绿烛;“未展芭蕉”——“书札”——“芳心”相照应,“卷”——“未展”——“缄”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叶比作卷起的“书札”书札包藏的是因为害怕什么羞于展开心曲的“芳心”。即书札里表露的是一个正在暗恋中的姑娘的心意。

7.多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组成生活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

(六)分析写作方法

㈠情感表达方式

1. 直抒胸臆

2. 借物咏怀(借物喻人言志)

3. 借事抒情

4. 借景抒情

5. 情景交融

㈡修辞手法

1. 修辞格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①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②语意双关

⑸对比

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其他对比:

形-色-态、明-暗、浓-淡 、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乐、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 、善-恶 、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

作用: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例:明代杨慎曾批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相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但若作此修改,虽然实景俱在,却使诗境全无。因为前两句“千里”虚写,其余景物实写,实中有虚,使得“实景清而空景现”,描绘了广袤美丽的江南春景图,意境开阔,若“千里”改作“十里”,则无此表达效果。

同样的,后两句中 “南朝四百八十”“风雨”也是虚写,而寺院是眼前实景,虚中有实, “真景逼而神景生”,诗人所见是阳光下金碧辉煌的寺庙,却想象它们是处于春天的风雨之中。这样诗人在想象中为景物抹上一层迷离的色彩,全诗既描写了晴光潋滟的春景图又想象了山色空朦的春雨图,明亮与迷朦对比,色彩丰富多变。而且用“风雨”与诗人所见不到的“南朝”相呼应,使之具有历史的沧桑感,进而在赞美江南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些许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

(6) 衬托(烘托或反衬)

(7) 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8) 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9) 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10) 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11) 反语,讽刺。

2. 遣词造句

⑴练字。

⑵多用具体名词入句——多种物象入句,言简意赅。语言跳跃,激发联想想象,含蓄美。

⑶句式(语法)

①对仗工整,整齐美。

②运用不完全句(多是省谓语句),言简意赅,语言跳跃,激发联想想象,含蓄美。

③倒装句——为符合平仄韵律。

有时也能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特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听见竹喧,看见莲动,而后才发现浣女归和渔舟下,表现发现的喜悦,制造悬念。)

④假设句,联想、想象丰富,或造成正反对举,强调某种情感。

㈢其他表现手法

⑴取材方法

a) 以小见大【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例:“风正一帆悬”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表现了„„的意境。

b) 写梦幻——想象奇特,表现某种理想或追求。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的热烈追求。

⑵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交代事件;铺写了„„的场面;渲染了„„的气氛。

比: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特征或生活画面。 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渲染了„„的气氛。

(七)注意语言和结构特点

㈠语音:

⑴平仄韵律、押韵,——造成音韵美、抑扬美、回环美。

⑵平声韵常见,平声开口韵——声音清亮高扬,表喜悦昂扬之情,仄声闭口韵韵声音短促表急促、紧张之情状。

⑶双声、叠韵、叠词,造成音韵美、抑扬美,或使声音响亮。或摹状声色行态,或强调某种情感。

㈡结构上:

1. 起承转合――首句(或首联),奠定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或描绘背景画面;颔联与颈联叙事写景,颈联或转入抒情议论;末句(或尾联)抒情议论,或以景语作结,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2.结构跳跃.或如散文形散神聚——写景上放开,可时空交错,抒发的„„情感是统一的。巧于构思,善于用事。或咏物寄托遥深,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或情感。

㈢语言表达手法:

1. 叙述描写

⑴用第一人称写,便于表达感情,更加自然亲切,真实感人。

⑵描写顺序

① 远-中-近;

② 景-情;

③ 时空顺序;

④ 心理顺序,常表现为时空往复(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纸,却话巴山夜雨时”,随着诗人的意识流动而表现为诗歌物象在空间上的往复:“巴山-西窗-巴山”为“此地-彼地-此地”,造成回环往复之美);

⑤ 物-人-物,造成物我交融。

⑶观察、描写角度——指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视觉观察角度(注意,此仅指视觉角度)——俯视、平视、仰视。

⑷典型片断描写、细节描写。 ① 侧面烘托。

② 正面描写:(注意虚实、动静结合的写法,色彩烘染的方法和修辞手法)

③ 描写特点:如 描写逼真,叙事确切,丰满地表现形象。描绘出(开阔、雄浑、壮美、明丽、明朗、优美、祥和、民风淳厚、和谐、清隽、宁静、淡雅、质朴、冲淡、清远、惨淡、阴晦、凄美、悲壮、沉郁、苍凉、幽静、清幽……)的……(行旅图、行军图、春色图、离别场面、战争画面、渔家生活画面、农家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此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即意境。展示……精神世界【抒发(豪迈、坦荡、旷达、激动、喜悦、欣慰、愉悦、热爱大自然、挣脱……的束缚后的轻松愉快、闲适、欢乐、怡然(悠然)自得、爱国、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的失望和悲愤、怀才不遇的感慨、悲苦、忧伤、无奈、哀伤、孤独、凄苦、惆怅、思念、失落、失意落魄而黯然神伤、不向世俗献媚、洁身自好……)的感情】,或抒写建功立业的抱负,表达对……的追求和向往,或对……的同情,或对……的不满。 ⑸状物,浅切形象,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2.抒情

⑴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或富于激;

⑵以曲笔抒写胸臆,即间接抒情——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3.少有直接议论,常用形象说理——“象教”,不加评论,表现具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意蕴深刻。(宋诗更常用此法)

把日常„„的生活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结合,发人深醒。

(详见“喻理诗”)

㈣语言风格:

⑴平淡而有味 ⑵清新自然

⑶质朴通俗(明浅如话) ⑷俗语俚词入诗,通俗凝练 ⑸冷峻 ⑹镂金错采。

⑺自然流畅,不事雕琢 ⑻清丽 ⑼隽永„„

【说明】以上是不完全归纳,可按此法从诗歌鉴赏题中归纳出其它特点。分析具体诗词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根据考题要求选择以上。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知识要点

一﹑朝代顺序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一;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统一,唐繁荣,两宋政权有并立;元明清,帝王休。

二﹑政治经济

1﹑ 远古人类:我国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相似,会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进入氏族社会。

2﹑ 农耕人类: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半坡人住在黄河流域,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 华夏之祖:人文初祖是黄帝,尧舜禹时实现禅让制。 4﹑ 国家的产生发展

(1)﹑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国家产生了,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传位给儿子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家天下”。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大战,由于商军阵前倒戈,西周灭商。西周开始实现分封制。 (2)﹑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管仲改革)。城濮之战后,楚庄王称霸;战国时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公元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5﹑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他推行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后用隶书),北修长城,南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公元前207年,刘邦灭秦。

(2)﹑西汉武帝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思想方面接受董仲书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长安办太学,以五经为教材。汉武帝使西汉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张骞公元前138年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而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为访问西域而出使。他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形成(长安河西走廊 新疆 西亚 欧洲)。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208年的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5)﹑江南地区从东汉末开始开发,原因有三:江南地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人南迁,江南战乱少,社会安定。作用: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6﹑繁荣而开放的唐朝 (1)﹑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唐太宗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等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表现在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唐朝繁荣表现在农业上制成曲辕犁,筒车,手工业有三种瓷器,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四大都市,其中长安是

国际性大都市。在唐玄宗李隆基时出现了开元盛世,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武则天时开始殿试﹑考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科举制的影响有: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玄奘前往天竺;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5)﹑两宋政权并立:与北宋并立的先后有辽﹑西夏﹑金,与南宋并立的先后有西夏﹑金﹑蒙古。

(6)﹑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晚期开始,到南宋完成,宋代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有冰裂纹瓷器,景德镇成瓷都,特别是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朝是我国由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政权(清朝是女真族),元朝是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地方设行省),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从元朝开始隶属中央管辖;元朝还加强对琉球管辖。元朝时回族形成。明朝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建立锦衣卫,朱棣又建立东厂等特务机关,使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 雍正时 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1)目的不同,前者是为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后者为追求财富;(2)时间不同,前者1405至1433年,后者1492年开始;(3)前者规模宏大,后者规模小;(4)作用不同,前者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后者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另外,郑和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9)﹑1553年,葡萄牙占澳门。1624年,荷兰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0)﹑明朝从外国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11)﹑清朝实现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使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不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三﹑科技

1﹑商朝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代表作品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春秋末,开始使用铁农具,用牛耕地,战国时广泛使用。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战国时,秦国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至今造福人民。 4﹑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隋朝李春设计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6﹑四大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纸是西汉的麻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受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的启示,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战国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7﹑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涉及现在的代数﹑几何知识;南朝祖冲之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8﹑长城:秦长城从临洮到辽东,明长城从嘉峪关到鸭绿江。 9﹑医学:春秋战国时的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东汉华佗擅长外科,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一套体操叫“五禽戏”。张仲景擅长内科,写了“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明朝李时珍写成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10﹑农工类书: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现存第一部农业学著作;明末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外国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思想文化

1﹑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注:甲骨文产生于商朝,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秦朝统一的文字是小篆,后用隶书。)

2﹑宗教:佛教产生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徐达多,西汉末传入中国;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兴起于东汉,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3﹑史书:西汉汉武帝时的史学家司马迁写了《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4﹑书法:东晋王羲之,集书法大成。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称为“书圣”。继他后成就最大的是唐代的颜真卿。“宋四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5﹑绘画: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朝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他开了写意画的先河;宋代出现了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其代表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元朝赵孟付的画被称为“神品”。

6﹑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7﹑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的学说。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他在教育上的贡献有: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要求学生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孔子的学说(汉武帝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8﹑百家争鸣: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源于孙武的《孙子兵法》。

世界历史上册1—9课知识要点

1﹑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他们文明的摇篮属大河流域。(1)中国是长江黄河;(2)埃及是非洲的尼罗河,其代表文明是金字塔;(3)巴比伦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幼

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其代表文明是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刻在石头上)。(4)印度是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其代表文明是种姓制度,创立佛教。另外,欧洲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属海洋文明。

2﹑现代西方文明之源是希腊的雅典文明。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巅峰。

3﹑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的隋唐制度,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比较: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向西方国家学习。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4﹑查理·马特改革使西欧国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5﹑古代世界大帝国建立的先后顺序: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

6﹑阿拉伯数字(1﹑2„„)是印度人创造的,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7﹑文字:古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8﹑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1世纪时,在巴勒斯坦产生了基督教,信仰“救世主”基督,经书是《圣经》。耶稣的生日12月25日是“圣诞节”,耶稣出生之年是公元元年。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安拉,经书是《古兰经》。 9﹑《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英雄史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的社会图景。《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商朝 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生产的青铜器中,著名的有巨大的 司母戊鼎 和造型奇特的 四羊方尊 。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三星堆 文化。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博兴

(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 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做 金文 ,也称 铭文 。

3.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历法,并一直沿用至今,就是今天的农历 ,又叫 夏历 。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 开始。

5. 扁鹊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创造出的 望、 闻 、 问 、切 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战国末期楚国人 屈原 创作的 《离骚》 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现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

7.世界和平理事会把 屈原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8.春秋战国盛行的 钟鼓之乐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 整套编钟 就是最有力的明证。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博兴

(二)

1.春秋晚期的孔子,是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提出 仁 的学说,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鲁 国人,孔子又是大教育家。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3.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善于启发,重视学习方法等。

4.春秋晚期的老子,是 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善于从 正反 两方面思考问题。 5.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张兼爱、非公。

6.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为 孟子 提倡 仁政 治国,轻徭薄赋。 7.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庄子 ,他主张 无为而治 。 8.法家在战国末期的代表人物是 韩非 ,他提倡 法治 。

9.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 ,著有 《孙子兵法》一书,这是世界上 最早 的兵书,军事格言有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甘肃玉门关 和 阳关 称西域。

2.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 西域都护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3.丝绸之路,从 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輸入中国内地。

4.西汉早期用 麻 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5.东汉宦官 蔡伦 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技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6.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

7.科学家 张衡 制造了 地动仪 ,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 8.汉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他还模仿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体操叫做 五禽戏 。

9.东汉末年 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称他为 医圣 。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1. 佛教 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 道教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 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3. 司马迁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编写了《史记》一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 秦始皇陵兵马俑 。 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D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1.南朝的 祖冲之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家,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 圆周率 。

2.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的经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 位数,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 一千年 年。

3.北朝的 贾思勰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 《齐民要术》 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北魏的 郦道元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1.东晋的 王羲之 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 书圣 。

2.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以东晋的 顾恺之 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佛教 教盛行起来。

4.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1.唐朝时,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中国人被称为 唐人 。

2.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 汉字 创制了日本汉字。 3.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也不少,其中影响较大的高僧 鉴真 ,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4.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玄奘 。 5.贞观后期,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1.隋唐时期,杰出工匠 李春 设计建造 赵州桥 ,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七百多 年后,欧洲人才建了类似的桥。

2.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城北的 大明宫含元殿 为代表,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3.隋唐时期印刷的 《金刚经》 ,是世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用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一书,他被称为药王。 5. 唐朝 是我国诗歌创作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 、杜甫 和 白居易 。

6.李白的诗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人称他为 诗仙 ,代表作有 《早发白帝城》 和 《蜀道难》。

7.杜甫生活在晚唐时代,他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人称他为 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指《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8.白居易生活在唐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他的代表作有 《秦中吟》 和 《新乐府》,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1.隋唐时期 颜真卿 创作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 王羲之 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 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 颜筋柳骨 ”。

2.唐朝时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 阎立本 和 吴道子 。

3.阎立本 擅长人物故事画,绘有《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 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

4.石窟在隋唐时大为发展,甘肃西部的 莫高窟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大部分洞窟就是隋唐时开凿的,窟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以及大量的佛经、文书等。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 活字印刷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15世纪才出现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2.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 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 指南针 ,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由 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3. 唐朝末年 末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4.北宋的科学家 沈括 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中开始用“石油”一词。 5.元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 郭守敬 编成《授时历》并主持开凿了北京附近的通惠河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1.北宋的 司马光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资治通鉴 》一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列举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如梦令》, 辛弃疾《破阵子》。 3.元朝著名的剧作家有 关汉卿 ,代表作是《窦娥冤》。

4.宋代大画家 张择端 绘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5.元代著名的画家是 赵孟頫 绘制的山水画、花鸟画等被当时人称为“神品”。

6.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 苏轼 、 黄庭坚 、 米芾 、 蔡襄 。人称宋四家。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1.明长城东起 鸭绿江 ,西至 嘉峪关 ,长约六千余里,气势宏伟堪称奇迹。

2.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 李时珍 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3.明末杰出的科学家 宋应星 写出的 《天工开物》 一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 1.明清时期, 古典小说 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成书于元末明初的《 三国演义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 罗贯中 ,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生活。

3.元末明初 施耐庵 写的 《水浒传》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明朝中期 吴承恩 根据唐僧取经故事著有 《西游记》一书,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5.清朝 曹雪芹 创作的 《红楼梦》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 汤显祖 的代表作是 《牡丹亭》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7.京剧形成于 19世纪中 期。

8.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董其昌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末著名画家 徐渭 善用泼墨。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纵横手法。

第五篇:高中历史知识大串讲(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大串讲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政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

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掌握我国中央机构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2.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历史: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分封制:西周把王族、*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军*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1

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政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理解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西周的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过来巩固井田制。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3.古代著名的改革

历史: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王莽改制: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金世宗改革: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政治: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4.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历史:在我国古代曾出现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主要有: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清代康乾盛世。封建社会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开明封建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及其勤政和知人善用;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繁荣。 封建盛世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或前期,当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后,封建统治者又开始奢侈腐化,政治黑暗,加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这是由封建帝王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他们的统治永远是建立在压迫剥削农民的基础上的。他们实行严刑苛法、残酷压迫农民是为维护其腐朽统治。他们鼓励发展生产,调整统治政策也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

政治:我们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认识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有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一面;但也要看到尽管处于封建盛世,封建社会的各阶级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农民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封建统治者虽然也推行宽舒的政策,但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而服务的。

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认识:即使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农民也不能摆脱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运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隋亡唐兴的原因;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唐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贤则昌,失贤则亡。对我们今天的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用人要用德才兼备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则危害严重。

对康乾盛世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历史纵向发展看来,是值得颂扬和自豪的;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来,对其评价则真好记学习网

http://

2

不宜夸大。

5.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历史: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一共四次九朝,即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15年。

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有: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尽管处于分裂时期,但局部或某些割据政权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之中,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着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后来的统一;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意识形态对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的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

国家分裂的因素有: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政治:纵观历史上的统一,实施统一的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准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

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6.著名君主的政绩

历史: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改革弊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他们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

汉武帝: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通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凋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康熙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外族侵略。 政治: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系统、辩证,要看其主流。因此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环境之中,坚持历史的观点;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克服英雄史观;对历史人物的*、过要具体分析。

7.古代考试制度

历史: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

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隋唐实行科举制,其进步意义在于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

明代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政治: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真好记学习网

http://

3

任人唯亲、姑息养*则危害严重。

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联系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明确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

“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8.历代疆域的变迁

历史: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 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政治: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9.古代都城

历史: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 六大古都及当时名称: 西安:西周(镐京);西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长安)。 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后唐、西晋、北魏(洛阳)。 开封:魏国(大梁);后梁(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东京)。 北京:燕国(蓟);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 南京: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南唐(江宁府);明(应天府)。 杭州:吴越(杭州);南宋(临安)。

在古代历史上,统治者从统治需要出发,有过七次重要的迁都: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宋金议和以后,金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 公元1421年明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

后金夺取了辽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后,把都城迁到沈阳。 公元1644年清政府迁都北京。

地理: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真好记学习网

http://

4

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

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

政治:值得欣慰的是,六大古都经过许多次重建再重建的艰难历程幸存下来,有的发展成为我国今天重要的大城市。 古都及其文化古迹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是残留至今的古老文化的精华。

古都的旅游资源日益得到重视和开发,古都以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方式。 河南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而开展的郑州、洛阳、开封“三点一线”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中原大地又一闪光的经济增长点。

10.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历史: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 科技: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政治: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靠政策、科技和人民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业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还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工业发展主要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个环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形式,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同时还要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联系有关时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以及应如何加以解决。

11.历代经济政策

历史: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南北朝;刘宋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推行均田制。 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政治: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联系:“十五”期间,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的得当与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国家的对内职能;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的原则。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税、费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不同;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12.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

历史: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真好记学习网

http://

5

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

原始人群: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

氏族公社:使用磨制石器、弓箭,人工取火。 夏朝:用木制耒耜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 商周:制造和使用青铜器。

春秋:铁器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牛耕。 战国:更多地使用铁农具,推广牛耕。

西汉:普遍使用铁农具、耦耕,出现马耕,使用犁耕法,用耧车播种。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制造农器。 三国:曹魏马钧发明翻车,用以灌溉、排涝。 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 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

政治: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

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

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

联系有关时事,理解我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 “十五”计划期间,把科技进步作为又一强大动力,使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得以落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理论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体现: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深化、发展的哲学观点。体现国家机构履行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的政治原理。

13.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历史: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

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

灌溉工程: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运河工程:秦政府为解决运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漓水;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入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地理:掌握重大水利工程的位置以及重大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受益地区的地理状况。

联系南水北调工程,明确南水北调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并分析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 南水北调是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化害为利。 我国已修筑了“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工程,开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联系有关时事,了解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围绕洪水的威胁,确保堤防不决口;围绕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河道不断流;围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污染不超标;围绕泥沙淤积问题,确保河床不再抬高。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十五”期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体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政治: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人们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切实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开发利用水资源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

14.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

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从魏晋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以后,南方逐渐超过了北方。宋都南迁后,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6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掌握不同时期江南开发的状况,江南开发的过程就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咸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5.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历史: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

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交通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

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清朝: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地理:了解不同朝代的疆域范围以及对边疆地区如何管辖;了解古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名称的演变。

联系我国现在实行的西部开发,了解西部六省三区一市的概况。

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55%;西部地区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50%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5.9%,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锌储量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旅游的景点:丝绸之路遗迹、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工程、布达拉宫等。

政治:我国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是资源配置中的重大经济问题。 西部开发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西部开发必须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西部开发对扩大内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西部优势进行互补,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

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规律与认识能动性的关系。西部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保护好生态环境,按规律办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西部开发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它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巩固。

西部开发的实施,体现了国家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西部开发,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7

16.古代的人口迁移

历史: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二是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是内地人流向边疆地区,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四是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五是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人口迁移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地理:现在,国内移民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城市化和国土开发两种情况。

我国省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二是东部农村人口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主流是自发移动。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区、主要迁移方向以及近年来民工迁出区和流动方向。 政治:联系古代人口迁移和当前民工流动,认识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要辩证地分析认识民工流动问题:各地组织有序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加重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有序的组织引导工作。

17.古代的对外贸易

历史:在古代,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了辽阔的疆域,而且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古代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对人类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南宋造船业进步,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对外贸易大大发展,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元朝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地理:了解古代对外贸易的路线:丝绸之路及唐、宋、明对外贸易路线,并能识图。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古丝绸之路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成为现今著名的旅游景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国遗址、罗布泊遗址等。

政治:唐朝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清代闭关锁国,积弱积贫。这说明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大。 联系我国对外开放有关政策,充分说明党的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经验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

“十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入世贸组织,二是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三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比较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18.古代交通

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发展水陆交通的优越条件,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不仅写下了陆路交通的悠久历史,而且开创了水路交通的光辉历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谱写出世界古代交通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8

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地理:了解汉、唐、元、明四朝对外交通的状况,并能识图。掌握秦朝史禄修建灵渠,沟通湘水、漓水,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掌握丝绸之路路线及沿线历史文化遗迹。

隋唐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连接涿郡、洛阳、余杭。长四千多里。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 元朝运河:重新开挖通惠河、会通河。同学们应能识图。

政治: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加强我国的南北交通体现了:人类在认识掌握水流变化的规律和属性之后就可以利用水流的属性和规律造福人类的哲学原理。

近年来,京杭运河水位较低,应通过增加从长江引入京杭运河的水量来提高水位。运河沿途出现乱收费、超载现象,应通过制定完善内河航运的法规、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杜绝乱收费现象、规范市场管理行为来加以解决。

“十五”期间,党中央要求西部开发要依法把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建设好,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培育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海经济带和南(宁)贵(阳)昆(明)等经济区,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中部地区要以主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

19.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历史: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祖国、共同缔造祖国文化的过程中融汇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 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东胡、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先后开发了东北地区。

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以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掌握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名称及活动区域的演变。

政治:掌握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联系有关时事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十五”期间要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20.古代民族融合

历史: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 民族融合的形式:

第一,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 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真好记学习网

http://

9

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

政治: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民族间的融合。

理解并掌握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坚决反对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

21.古代的民族政策

历史: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 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

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自治地区。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 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 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

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

政治: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

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22.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的杰出贡献

历史: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政治家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建议而实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真好记学习网

http://

10

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

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

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西汉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以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族的发展、进步以及与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理: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

政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

23.古代的民族战争

历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

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民族争霸、征服战争: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抵御外国异族入侵的自卫战争: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政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

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

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

24.四大发明

历史: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闪耀着四颗光彩夺目的巨星。它们都是由中国人最早发明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它们对人类的科技事业和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历史作用。

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初年已有用于书写绘图的纸,人们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造纸术后来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印度、阿拉伯。唐朝时,阿拉伯人将造纸术经北非传入欧洲。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11

印刷术:隋唐时候已有佛经、日历、诗集雕版印刷品,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元朝出现了锡、木、铅、铜活字印刷术。后来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指南针:战国时,我国人民已经发现了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朝《千金方》中记载了制火药的方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用来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当时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明朝时采矿开始用火药爆破法。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政治:四大发明固然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却不应骄傲自大。相反我们有许多反思的地方。找出原来先进的中国后来沦为落后的原因时,我们并不自卑,相反应该激励我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外国人用火药制造了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受明、清当时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的限制,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没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

新时期,我国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一要积极椎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研究,二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持,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25.古代的天文历法

历史: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传我国夏朝时就有历法。我们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 商朝沿用夏历,把月亮的一次圆缺作为一个月,一年为十二个月;商人认识了许多星座,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37次日食,其中35次证明是可靠的。他们还测定了冬至和夏至的日期。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慧星并作了最早记录。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800个恒星以及五大行星运行情况。当时还测定了一年中的主要季节。

《周髀算经》是编写于公元1世纪的一部天文著作。

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唐朝僧一行实测得到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的测量。 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对天象进行实际观测;精密推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编成《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他主持了元朝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最北观测点是北海(在今西伯利亚),最南的观测点是南海(在今西沙群岛)。

政治: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及杰出的天文学成就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人们也是能动地认识自然界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古人对自然和天文现象的观察研究体现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发挥主观能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今天,我们必须继承这些宝贵的科学遗产,不仅要大长中华民族的志气,而且更应该把我们祖先的这些光辉成就发扬光大。

26.古代医学卫生

历史:古代医学卫生也像其他文化科学一样,来源于劳动实践,智慧的古代中国人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方法。古代医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又一珍品。 著名的医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后人尊他为“医圣”。 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他还创作体操“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真好记学习网

http://

12

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著名的医学著作:

《内经》是战国时编写的著名医书。书中叙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环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311种病候和汤液、针炙、按摩等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书中记录了

三、四百个药方,有许多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书中阐述的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书中收录1800多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0多种。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主治、*能等情况都详加说明。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载录1万多个药方。 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

战国时不但出现了著名医生和医学著作,而且有的医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当时的分科主要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政治:通过古代医学卫生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倡科学态度。

古代医学成就体现了: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哲学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古代辉煌的医学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晶。他们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 人类基因草图绘制完成,是人类科学史上出现的重大的突破。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新的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方法,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和转基因动植技术来培育某种具有特殊*能的动植物。

27.古代体育

历史: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也有着灿烂的古代体育。古代体育也同样表现出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古代的体育充满了龙腾虎跃的生气,给古老的民族不断注入青春的活力,使这个民族历尽千年的兴衰沉浮仍然保持着蓬勃的朝气。

秦汉时期,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等体育活动在民间或军队中得到广泛流行。特别是蹴鞠这一运动受到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广泛喜爱。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作体操“五禽戏”,以便使人体各部分都得到适当的运动。

隋唐时期,我国古代体育发展到空前兴盛的时代,摔跤、拔河、秋千、围棋等广泛流行。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马球和足球,连女子也参加。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到了日本。

我国古代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季节性的民俗体育更是各具特色。春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体育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北方地区的人们放风筝成为家家户户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荡秋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所喜爱。我国南方各地龙舟比赛,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体育。登高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拔河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被人们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儿童的体育游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如:骑竹马、抽陀螺、踢毽子、跳绳等等。 政治:我国古代辉煌的体育活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可贵的创新精神。我们应把它发扬光大。

联系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的时事,认识: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将更大规模地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将更广泛地弘扬。举办奥运将会更好地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 我国举办奥运会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交往,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将给世界各国的企业带来商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2001年8月我国成*地举办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热情、智慧、能力和责任感。青年一代应把奥运精神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为人类的和平、友谊和进步贡献力量。

28.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

历史:我国古代出现了一系列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对迷信邪说、宗教神权的批判推动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

荀子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并使之为人类服务。

王充指出,日食、月食都有一定规律,打雷下雨都是正常现象,并非天降灾害。他批判迷信鬼神思想,他认为:人死了,形体腐朽,变成灰土,精神也随之消亡,不会变成鬼。鬼是不存在的。

范缜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去,精神也随之消失。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13

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与天命无关。他还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并不由“圣人”的意志决定。

刘禹锡认为,天地都由物质构成,他还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即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观点。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他还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政治:继承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优异成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联系时事,深入批判“****”邪教组织。

对“****”事件的处理,体现我国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的国家职能;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

依法取缔“****”组织体现了我国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的原则。

邪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类邪恶的说教、邪恶的势力。依法打击邪教组织、惩治邪教活动有利于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封建迷信与宗教不同。应掌握我国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方针及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29.法家与儒家思想

历史:法家、儒家思想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都顺应了历史上统一的趋势;它们代表地主阶级的意志,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法家是反映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流派。前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后期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治。“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之外,不论贵*,一律受法律约束。这在战国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有积极意义的。法家思想被秦始皇接受,秦法尤其严酷。秦后历代,统治者的暴政遭到人民反抗时,便用严刑苛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儒家思想创始人物是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反对残酷剥削、反对“非礼”等都是他思想观点的体现。儒家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行“仁政”、“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荀子主张以“礼”治国,“礼”就是“制度、政策”,与“法”无甚区别。荀子还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政治: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法家思想的进步作用及其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运用现象和本质的原理分析认识儒家思想:统治者总是鼓吹儒家“仁政、德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要求自己,顺从他们的统治,人民稍有反抗,则严酷镇压。统治者打着“仁政、德治”的旗号,实际上实行的是严刑峻法鱼肉人民。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历史上的“法治、德治”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是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必须按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以德治国就是要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有效地运用伦理调控手段治理国家。

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这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它也是建设、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

以德治国体现了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国家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德治国的核心。

30.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历史: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14

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政治: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

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

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族人民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取长补短。

21世纪,人类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人口、污染、现代病、民族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跨国贩毒走私等。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全球的合作和综合治理。因此加强中外的合作、交流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真好记学习网

http://

上一篇: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下一篇:中国报关行业的现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