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鉴赏

2024-04-21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鉴赏(精选6篇)

篇1: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史诗”。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昂扬奋进,愤懑激越,潇洒出尘,耿介孤高,飘逸俊爽)

9、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早年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词风迥异。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

玉词》等。

10、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是走向世界,以“欧风美雨”铸就自己诗篇的诗人。他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为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代表作《今别离》

11、张若虚,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12、孟浩然。少时,隐居鹿文山,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代表作《夜归鹿门歌》。

13、韦庄,字端己。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有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代表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4、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崇信佛教,被称为“诗佛”。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称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山水田园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字明允)、弟苏辙都是散文家,被并称为“三苏”。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6、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后迁湖州。浪迹江湖,布衣终身。工词诗、善书法、精音律。其词善以健笔写柔情,风格清俊峭拔。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17、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风格接近李煜。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

感情自然真挚,多用白描手法。

18、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中唐诗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就去世了。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19、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20、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少时贫困,20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40岁后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其实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尤以边塞诗著称于世。代表作《燕歌行》。

2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21岁中进士,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运动,曾任礼部员外郎。改革失败后,被变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22、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能词,词风秾艳,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3、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三部杂剧,均不传。散曲今仅存套曲三首和几句残句,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2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魏禧,字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

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 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方苞,字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31、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又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代表作《苦斋记》。

篇2: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鉴赏

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散文鉴赏方法: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作家作品: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史诗”。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昂扬奋进,愤懑激越,潇洒出尘,耿介孤高,飘逸俊爽)

9、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早年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词风迥异。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10、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是走向世界,以“欧风美雨”铸就自己诗篇的诗人。他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为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代表作《今别离》

11、张若虚,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12、孟浩然。少时,隐居鹿文山,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代表作《夜归鹿门歌》。

13、韦庄,字端己。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有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代表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4、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崇信佛教,被称为“诗佛”。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称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山水田园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字明允)、弟苏辙都是散文家,被并称为“三苏”。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6、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后迁湖州。浪迹江湖,布衣终身。工词诗、善书法、精音律。其词善以健笔写柔情,风格清俊峭拔。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17、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风格接近李煜。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感情自然真挚,多用白描手法。

18、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中唐诗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就去世了。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19、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20、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少时贫困,20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40岁后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其实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尤以边塞诗著称于世。代表作《燕歌行》。

2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21岁中进士,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运动,曾任礼部员外郎。改革失败后,被变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22、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能词,词风秾艳,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3、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三部杂剧,均不传。散曲今仅存套曲三首和几句残句,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2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魏禧,字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 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方苞,字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篇3:中国古代青铜艺术鉴赏路径谈

一、欣赏器物造型美

造型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由于青铜器兼具实用与艺术两种性质, 所以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名称和用途, 然后方能加深对其艺术美的理解。青铜器种类包括礼器、武器、车马装饰、建筑装饰等等, 其精美程度世界绝无仅有, 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西周奴隶主, 制定出整套礼制, 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 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 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 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成为礼制的物化体现, 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 简称“礼器”, 或称“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工艺精美, 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食器、酒器、水器、乐器。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礼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 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的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据《春秋·公羊传》何休注, 天子用9鼎, 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 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 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爵、觯、觥、角、尊、卣、壶、斝、罍、觚等。商代贵族饮酒成风, 西周初曾严厉禁酒,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饮酒器大为减少。

水器有盘、匜、盂、鉴、缶、瓿、瓴等。主要用于行礼时盥手以表示虔敬。

乐器有铙、钟 (包括甬钟、钮钟与镈) 、鼓等。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达65件的青铜编钟, 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音乐的高度水平。

欣赏青铜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造型。礼器的诡秘雄浑, 兵器的肃杀凛然, 车马饰物的质朴钝重, 建筑装饰的铺张扬厉, 无不展示出精巧绝伦的造型艺术美。认识这些器物是知识, 欣赏这些器物是享受——享受古人的艺术创造, 感知古人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取向。即使在今天, 这些神秘诡异的造型, 夸张诡谲的构思, 仍然让我们叹为观止, 震撼心灵。

二、探究制作工艺美

严格说独力的工艺技术不完全属于美学范畴, 但在上古连铁都几乎没有的科技水平下, 铸造出如此工艺复杂的青铜器, 无疑独具匠心, 已臻完美。铸造青铜器, 至少要经过制模、翻范和浇铸三道工序。其中失蜡法铸造工艺, 我国在春秋时期即已使用, 远远走在世界前列。时至今日, 航空航天领域的尖端部件铸造仍用此法。

越王勾践剑深埋于地下2400多年, 锋刃如新, 尚能断发, 可谓旷世奇迹, 出土后引起海内外极大震动, 证明古籍中关于吴越之剑的描述, 绝不是言过其实的文学夸张, 而是真实的写照。越王勾践剑和者旨於赐 (勾践之子) 剑等青铜剑展现的诸多特异现象和精湛技术是先秦铸剑技术的巅峰, 其中双色剑、菱形暗格纹和剑首薄壁同心圆的制作技术, 至今无法超越, 堪称吴越青铜兵器的技术“三绝”。勾践剑上错金鸟篆书铭文“越王鸠浅 (勾践) 自乍用剑”8个字是用什么工具镌刻在剑身的, 至今仍为难解之谜。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战国早期墓中的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盘, 合称曾侯乙尊盘。在古代, 尊为盛酒器, 盘为盛水器, 曾侯乙尊盘出土时, 尊放在盘内。单就其艺术性而言, 用任何溢美之词赞誉该器都不为过。更由于其为中国最早的熔模 (失蜡) 铸造提供了实证, 因此在科学性上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专家断言, 在所有先秦青铜艺术品中, 若以工艺先进复杂、铸作精湛、装饰瑰丽而言, 当首推曾侯乙铜尊盘。

与所有的中国古代青铜国宝文物相比, 曾侯乙尊盘的独特艺术魅力, 在于其天启神授般的奇妙构思和玲珑剔透、鬼斧神工、纷繁纤巧的透空蟠螭装饰。这些装饰物由表层的纹饰和内部多层次的铜梗组成。而所有这些连续的透空花纹之间相互并不连接, 全靠内层的铜梗支承。这种极其复杂的装饰技法, 形成了高低参差、对称配列、主题突出、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

曾侯乙尊盘工艺纷繁复杂, 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 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 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 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 盘内底刻有与铜尊一样的铭文。

2002年, 曾侯乙尊盘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 (组) 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三、领略装饰纹饰美

青铜器纹饰繁缛瑰丽, 表现形式变幻莫测。怪诞神秘的纹饰, 增添了青铜器的狞厉律动之感。商周青铜器最常用的纹饰有以下几种。

兽面纹:商代时期也称饕餮纹, 是一种有神话意义的纹饰。饕餮, 是我国远古氏族部落的图腾, 即生命神灵。它是勇武精神的象征, 在他狰狞的形象上可以看到人类天真无邪的童年和英勇威严的精神气概。同时也是古代祭祀的形象。为此, 在商代将其放在青铜器的主要位置上。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是鼎。它以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 这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 突出正面造型, 两侧作对称排列, 上端第一道是角, 角下有目, 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 目侧有耳, 多数有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 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 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兽面纹到西周中期后逐渐消失。

龙纹:亦称夔纹或夔龙纹。传说“夔”是古代一角一足的动物, 实际上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像。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 按图案结构分, 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顾首龙纹等等。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 都是以鼻为中线, 两旁置目, 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 则成为一长躯体和一爪。主要形态近似蛇, 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 有的已发展为几何图形。龙纹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常施于簋、卣、觚、彝和尊等器皿的足、口边上和腰部作装饰。商代夔纹身短, 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多;西周夔纹身长, 通常作成二方连续纹样。

鸟纹:包括凤鸟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凤鸟纹按照构图形象分为长喙鸟纹, 体躯是鸟, 头部有一较长的喙;鸱枭纹, 正面, 大圆眼, 毛角大翅, 盛行于商代中晚期;雁纹, 是鸟纹中写实的形象, 属春秋晚期北方的风格。鸟纹多饰于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 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殷商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的器物, 但鸟纹多短尾。可能受周人“鸑鷟 (凤凰别称) 鸣于岐山”传说的影响, 从西周早期开始, 鸟纹大量出现, 多长尾高冠, 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云雷纹: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图案作圆形的连续构图, 称为云纹;有的图案作方形的连续构图, 称为雷纹。纹饰用流云的变幻无常与雷电的闪烁恐怖来烘托神灵的威慑, 产生白云苍狗波谲云诡的艺术效果。云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 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其他还有蟠螭纹、涡纹、乳丁纹、重环纹、窃曲纹、鸟兽纹、蟠虺纹及各种动物纹, 也应有一般的常识性了解。

四、感悟文化内涵美

青铜器除了造型雄奇, 工艺精湛和纹饰华美以外, 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多凝重而神秘, 充满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迷蒙, 极少写实性器物。到了西周初期, 青铜礼器在继承商代庄重诡秘遗风的基础上, 渐趋变化。如太保鼎直口立耳, 浅腹细足, 造型十分奇特。它的足比通常的鼎要长出一倍, 于粗壮中显出几分苗条, 工匠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在鼎的中部还有轮状装饰, 一反鼎器凝重的风格, 透出掩饰不住的灵气。再如鸭形盉, 造型气韵生动, 完全以写实形态出现, 清新雅丽, 栩栩如生。商周青铜器造型和装饰上的这种发展变化, 是人文思想的进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具体反映。

篇4: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鉴赏

关键词:诗歌鉴赏;文学素养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它言简意丰,用极为有效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古诗文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能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导学生感受美的陶冶。

教师要从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出发,抓好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那么,课内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呢?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詩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总之,强化学生语文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诗歌鉴赏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的教学问题,诗歌鉴赏能力能够提高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而且对学生语文人文性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教育界足够的关注。

篇5: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总编

(一)基础知识第一编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

《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 《诗经》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 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 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 《维天之命》、《武》、《载芟》

《閟宫》

2.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

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

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

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以记言为主。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语录体散文。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2.《墨子》: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语录体散文,但少数篇章初论说文的规模。显示出由语录体象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3.墨家学派的主要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4.《孟子》:孟子晚年和弟子编纂的书,全书包括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1.仁政2.道德修养“尽心、养性、诚心、寡欲”“浩然之气”“舍生取义”3.文艺见解“知人论

世”“以意逆志”

5.《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6.《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7.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8.《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强调统一的思想。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1.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招

魂》。

2.关于《离骚》的解释:司马迁“离忧”;班固“遭受忧愁”。

3.宋玉的作品有《招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其中《九辨》被后人推崇为“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

第二编 汉代文学

第一章 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

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

猎疏》、《封禅文》。

5.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

贫赋》和《反离骚》

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1.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

子书》

2.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

兵事疏》、《论削藩疏》

3.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實《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

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

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

“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

1.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 汉代诗歌

1.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其职能是:

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

二、组织人

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

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A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操诗文俱佳,为文大胆随便。鲁迅:“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作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擅长于写四言诗,兼有五言、杂言。全用乐府古题。很多具有“诗史”性质。钟嵘:“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曹丕擅长于五、七言诗《杂诗》《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著有《典论》一书,其中《自叙》《论文》两篇文章保存比较完整。

C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的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洛神赋》。钟嵘“骨

气奇高,词采华茂”“建安之杰”。

2.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A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诗《杂诗》。

B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

名。C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

D 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

E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他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

F徐干著有《中论》。

3.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长达540字的自传体叙事诗,骚体《悲愤诗》和琴曲

歌辞《胡笳十八拍》

第二章 魏晋文学

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A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B嵇康的代表作品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文章有《太师箴》、《与山巨源绝交书》,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师心以遣论”。其特点是立论大胆,思想新颖,论辨充分,说理透辟;使气骋辞,感情充沛,词采峻烈,锋芒毕露。文风清峻通脱。

2.西晋初年的傅玄、张华和太康年间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名噪一时。

A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潘岳与陆机齐名,并称“潘陆”。潘岳“善为哀诔之文”。代表

作品:五言《悼亡诗》

B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陆机的文《吊魏武帝文》、《文赋》

C左思《咏史八首》;辞赋有《三都赋》名扬天下,洛阳纸贵。刘勰称“拔萃于《咏史》”钟嵘认为《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3.刘琨代表作品《扶风歌》、四言诗《答卢谌》、《重赠卢谌》

4.郭璞工诗善赋,十四首《游仙诗》。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5.贾谧“二十四友”: 潘岳,陆机,左思,刘琨

6.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恒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

7.王羲之的文以《兰亭集序》最为传诵。(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燕集于山阴之兰亭,各赋诗咏怀。王羲之为序,记叙燕集之盛况)

第三章 陶渊明

1.陶渊明的三篇辞赋,《闲情赋》仿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等而作。《感士不遇赋》仿董仲舒、司马迁同题之作。其辞赋中最为出色的是《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散文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第四章 南朝诗文

1.南朝诗歌发展三个阶段:

A刘宋时期山水诗代表作家:谢灵运“元嘉之雄”、颜延之和鲍照,世称“元嘉三大家”。

B齐及梁初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王融等。

C梁中叶至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代表作家是萧纲、萧绎、徐摛、徐陵、庾肩吾、庾

2.鲍照诗歌代表作是《拟行路难》。(钟嵘称鲍照“才秀人微”。其风格豪放俊逸。是“建安风骨”和“左思风力”很好的继承。)骈文是《登大雷岸与妹书》。他史宋代的杰出的辞赋

作家以《芜城赋》最负盛名。

3.沈约除了提出诗歌声律的“八病”外,还提出了“文章当从三易”的著名论点。即:易见

事、易识字、易诵读。

4.谢朓是永明体诗人成就最高者,以山水诗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文学史地位)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之“首杰”和“冠冕”,他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他所代表的新体诗为唐代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萧纲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6.齐梁时期的骈文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

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7.徐陵是梁陈时期著名的骈文作家,《玉台新咏序》为其代表作。

8.谢惠连和谢庄也是宋代知名的赋作家。谢惠连以《雪赋》最著名,谢庄以《月赋》

最著名。

9.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是《别赋》和《恨赋》。

第五章 北朝文学

1.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其中声名较著者有温子

昇、邢邵和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2.庾信前期史一个宫廷文学侍从,多奉和应制之作。后期风格改变多是乡关之思、身世之叹的作品,刚健深沉、苍壮悲凉。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庾信的抒情小赋有《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小园赋》等,均为传诵名作,而《哀江南赋》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赋作。庾信又是一位骈文大家,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哀江南赋序》。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第六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南朝乐府民歌分为三个部分:一

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三是西歌曲。

2.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敕勒歌》、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

2.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颇盛行,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是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称此书为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1.曹丕的《典论o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2.建安到西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文是陆机的《文赋》

3.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批评专著。

篇6: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鉴赏

一、词语解释(40’)

1.以意逆志

2.元批评

3.探下省

4.汉字标准化

5.音位变体

6.布龙菲尔德

7.相和歌

8.义理、考据、辞章

9.拉伯雷

10.《汤姆琼斯》

二、简答题(110’)

1.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0’)

2.词义引申发展的内因和外因。(10’)

3.就不同语言的文字而言,有的文字系统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符号系统,有的文字

系统则是由图画符号演化而来的,请说明这两类文字的不同。(20’)

4.该书中国古代骈文的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20’)

5.简述学术界目前对“文革文学”的基本认识。(10’)

6.简论鲁迅小说的主要特点。(20’)

上一篇:写景作文800字高中生下一篇:顶天立地谈信仰-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