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衡量

2022-09-12

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 公共利益衡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关键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4条第4款针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过分析此条文不难看出不管是公开还是不公开, 都需要对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进行衡量, 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厘清公共利益的范围并依据科学的原则、标准以及程序对公共利益进行全面衡量, 从而决定信息公开的内容。

一、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

现代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公开的公共利益。从公民个人层次讲, 公民个人有权利获得他们自身社区内的有关危害、活动、决策参与等信息, 有权利了解公众资金的使用和个人信息的正当使用, 有权利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 发挥参政议政的功能。从政府层次讲, 政府部门需要对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 需要对各项行政收费、采购、行政许可、征收征用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等行为进行公示, 需要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关系公共安全和健康的信息进行公示。二是例外事项中的公共利益。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秘密、商业合法秘密和个人合法秘密以及有关刑事侦查、行政违法调查的信息可以不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衡量, 对于直接损害公共利益或者间接损坏公共利益的信息可以不予公开。三是由于我国法律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衡量规定上还存在许多不足,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界定方面比较模糊, 再加上公共利益本身具有公开和不公开的两面性, 无疑增加了公共利益考量的难度。

二、公共利益衡量的原则与标准

(一) 最小损害原则

公共利益衡量往往发生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所以, 需要将利益关系解析纳入公共利益考量因素。行政机关会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维护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避免信息公开而导致利益主体受损, 即坚持最小损害原则。

(二) 公益优先与公开优先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本身核心利益就是公共利益, 任何法律制度都不是绝对的, 需要一定的价值判断, 公共利益衡量就需要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框架内, 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然而, 由于公共利益本身的两面性, 在衡量总仅仅依靠公益优先的原则还不够, 需要从信息公开的法律层次考虑, 信息公开的直接目的就是公开, 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具体利益, 是否公开会对这些利益造成直接影响, 所以, 在坚持公益优先的基础上还要在遵循公开优先的原则, 两者是递进关系, 在衡量时要逐个考虑。

(三) 衡量的标准

公共利益衡量就像一个天平, 公开和不公开出于天平两端, 越符合信息公开目的, 公开分量越重, 越符合例外事项要求, 不公开分量越重。所以, 两种利益存在冲突关系。对于这些冲突利益要逐层解析, 要依据一定的衡量标准:一是将民主决策和社会稳定作为考量标准, 公开信息如果满足民主决策科学性和社会稳定性要求可以公开, 但是如果不利于社会稳定或者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可以推迟或者不予以公开;二是将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作为考量标准。如果政策公开能够提高民主决策的有效性, 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予以公开。如果由于公共政策的不成熟容易引起社会误解可以暂时不予以公开;三是将决策内部参与者和专家个人意见的有效性作为考量标准。如果公开有利于监督并且促进意见的有效性可以予以公开。如果公开不利于内部决策和专家个人有效地表达意见则可以暂时不予以公开。因此, 公共利益衡量需要将这些标准进行全部解析, 从而决定是否公开。

三、公共利益衡量的程序

对于公共利益衡量的实施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制性公共利益衡量。当行政机关在是否进行信息公开时, 如果公共利益公开取得的利益大于不公开利益或者公开危害小于不公开危害时, 就必须公开信息, 这是就需要对公共利益衡量。二是裁量性公共利益衡量。公共利益衡量需要信息公开机构依照衡量原则和标准进行裁量决定。这里强制性公共利益衡量要优先于裁量性公共利益衡量, 这样可以避免政府机关消极对待公共利益衡量以此来规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可以”公开的规定, 就属于裁量性公共利益衡量。而“应当”公开的规定, 就属于强制性公共利益衡量, 这也是明确了行政机关进行公共利益衡量的法定义务。

总之, 信息公开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利,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打造阳光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急需完善“权力清单”的公开制度,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衡量工作, 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维护人民监督权的重要保障。由于信息公开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 再加上公共利益本身具有公开或不公开的可能性, 就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衡量。本文先是简单阐述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 然后针对公共利益衡量的原则与标准以及衡量的程序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公共利益,衡量

参考文献

[1] 连志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修改与完善[J].情报科学, 2012 (04) .

[2] 朱芒.公共企事业单位应如何信息公开[J].中国法学, 2013 (02) .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营销策略转型方法下一篇:新环境下企业财会管理的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