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治疗探讨

2023-02-27

据报道,糖尿病足发病率已经达到1.7%~11.9%,1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足。该病是指因末梢神经发生病变、细菌感染、供血不足所致的以足部疼痛、肢端坏疽、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足能够导致患者生活能力丧失,高致残率与高死亡率直接威胁其生存安全。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该院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1例给予不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1例,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76±2.19)岁,平均病程(5.41±2.08)个月;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83±3.11)岁,平均病程(5.72±2.33)个月。血糖:9.2~26.3 mmol/L,溃疡面积:1.0~7.5 cm3,wagney分级:2例0级,12例1级,17例2级,14例3级,4例4级,2例5级。发病诱因:10例水疱破裂,14例鞋袜摩擦伤,9例洗脚烫伤,6例足癣,12例自发性溃疡。诊断标准:参照ADA推荐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足部皮肤缺损、红肿溢脓、骨质破坏、软组织感染坏死、足部变黑坏死。两组年龄、病程、血糖、溃疡面积、wagney分级、发病诱因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如下。

①消酮降糖: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消酮降糖,酮体完全消失后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药敏试验与细菌培养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②营养神经:500μg的弥可保肌肉注射,2次/d,连用14-21 d后,改为500μg的弥可保肌注,1次/d,连续30 d。调节微循环:30 mL脉络宁+250 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连用14~21 d。以潘生丁与阿司匹林改善血小板的功能或以抗凝药、促纤溶药缓解患者高凝状态,改善局部微循环。③对症治疗: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使用3%的双氧水彻底清创,然后应用250 mL生理盐水+24万U庆大霉素+40 u胰岛素清洁数次,使用654-2+康复新液+庆大霉素纱布外敷,1~2次/d,以无菌敷料或外用油纱进行包扎,抬高患肢[2]。

1.3 疗效标准

痊愈:足部溃疡面愈合,症状消失,末梢循环功能改善显著;有效:足部溃疡面基本愈合,症状减轻,肢端末梢循环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足部溃疡未见改善,症状体征未见减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痊愈17例(70.83%),截肢1例(4.17%);对照组痊愈10例(37.04%),截肢3例(11.1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延长而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较大,血糖控制不良,下肢血管出现病变,致使血管发生狭窄硬化,影响血供。神经病变能够升高足部皮肤的痛觉,改变足底压力的承受部位,患者足部极易发生溃疡、感染与坏疽。刘文导[3]的研究认为,糖尿病足病变基础在于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两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作为一种培养基为细菌滋生、繁殖与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长期高血糖状态能够造成代谢紊乱,降低机体防御功能,致使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出现血管病变,造成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微循环与微血管障碍,下肢血供减少,加上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能够减弱肢体末梢的感觉,机体难以及时保护足部,引起温度损伤或机械损伤,发生损伤后此种病理改变又难以修复,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最终导致糖尿病足高发[4]。糖尿病足属于一种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疾病,既有典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又有感染溃烂等临床症状,通常伴发神经病变、眼底病变、血管病变、局部感染、肺部感染、心肾异常、酮症等并发症,因此往往涉及多种学科的诊断、检查与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整个治疗始终应当贯穿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疏通血管、抗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支持疗法、纠正各种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正确处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要单纯治疗局部伤口,而忽视患者的全身状态;②不要急于清创局部伤口,对于急性化脓的糖尿病足应当及时切开引流,不要过分清创进行手术处理,避免坏疽逐渐蔓延扩大;③宜用蚕食方法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基础治疗取得一定效果后,患者病情会逐渐有所好转,不良代谢得以纠正,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有所控制,微循环与整体循环出现一定改善。此时足部坏疽的健康组织与局部组织界限清晰,可以进行去腐[4]。因糖尿病的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难以彻底预防,因此糖尿病防治的关键措施在于加强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检查足部有无皮损、水疱或抓伤,是否存在足部畸形或趾甲病变等危险因素,动脉搏动有无减弱倾向,便于及早发现足部微小破损,进行预防[5]。若患者合并高血脂症或高血压,应当给予积极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与促纤溶药均为临床常用药。该研究中,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链激酶、辛伐他汀、尿激酶等药物缓解患者的高凝状态,调节血脂、疏通血流、改善循环,在间接上预防糖尿病足。相关研究表明,病情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致残率高,预后差,因而此类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及早治疗尤为重要[6]。该研究中,在控制感染与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弥可保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能够增强蛋白质与核酸合成,促进突触传递尽快恢复,从而使损伤神经及早修复。脉络宁可以通畅微血管,抑制血小板与粒细胞的聚集,缓解再灌注后造成的损伤,有利于减轻血液的粘稠度,调节局部微循环。清创后使用胰岛素与抗生素冲洗创面,以胰岛素静注降低血糖有利于形成肉芽组织,康复新液外敷去腐生肌效果显著。该研究中,应用综合疗法的实验组痊愈17例(70.83%),截肢1例(4.17%);对照组痊愈10例(37.04%),截肢3例(11.11%),实验组总有效率(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70.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足应用综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质量与生命质量,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临床中应当指导患者重视足部护理,尽可能的减少糖尿病足发生诱因。叮嘱患者选用鞋头部分宽松的软底鞋子,不穿夹趾、露趾凉鞋,避免赤脚穿鞋或穿过硬过紧的鞋子;穿棉质袜子,保证每天换洗,促进足部血液流通;每晚温水泡脚10 min,确保足部干燥清洁,用软毛巾充分擦干趾缝间残留的水分;修建趾甲时避免剪切太深,避免伤及甲沟,检查足部是否出现摩擦伤、红肿、水泡、变色,避免烫伤与外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取暖方式正确合理,不要直接以足部接触暖气,避免烫伤;加强血糖控制,胰岛素适量应用,注重调脂治疗;适当运动,改善机体神经的营养供给,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7]。保持足部卫生,做好保健工作,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发生、发展。形成糖尿病足后,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变轻重与病程长短,保守治疗结合手术治疗,局部用药结合全身用药,全身治疗基础上注意调节血脂、血糖与血压,局部清创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足部情况,并与骨科、烧伤科等科室协同合作治疗,方可得到良好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截肢率,保存正常的足部功能。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应用综合疗法能够控制病情,降低截肢率,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实施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率(70.83%)、总有效率(91.66%)与对照组(37.04%)、(70.37%)比较相对较高,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应用综合疗法能够控制病情,降低截肢率,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郑洁,方建文,等.实施足病护理师介入糖尿病足治疗室创面处理模式的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21(5):529-531.

[2] 赵青松,赵楠,夏楠,等.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8(4):5595-5598.

[3] 刘文导,梅世伟,孟凡喆,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沐足对老年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9):6281-6283.

[4] 张健,赵珺,梅家才,等.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24(7):664-667.

[5] 欧阳文莺,黄雅丽,黄翠英,等.“五位一体”动态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21(13):82-83.

[6[王亚娜.探讨“脱疽方”通过对醛糖还原酶和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治疗糖尿病足的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7] 楚信强.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通络疽愈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4.

上一篇: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角色的思考下一篇:作业成本法中的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