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分层教学模式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落实分层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学科淡出中考舞台,成为了一门会考科目,如何实施地理有效教学,优化课堂质量,提高会考成绩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成为所有地理老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地理分层教学则是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将从地理分层教学的提出、依据、作用、实施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多角度说明分层教学对地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 分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效率

引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由于学生来源各不相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广大教师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学生学习的两级分化越趋严重。在同一个课堂上,优秀生吃不饱、不够吃,中层生勉强够吃,后进生则吃不下甚至根本就不想学。另外自从地理不参加中考以来,学生甚至是家长普遍认为地理是副科是次要的,如何有效地突破传统思维的弊端,实施地理有效教学,优化课堂质量,提高会考成绩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成为所有海南地理老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它的灵魂也在于“因材施教”。它不仅涉及到教育价值观念的改变,还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组织的调整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等等许多具体而微的工作,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二、分层次教学的现实要求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而人的素质由于遗传以及所受教育的影响,客观上形成了高低不同的层次,分层次的教学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虽然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常规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很难在课堂教学的同一时空内实现分类推进、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思想, 因此常规的教学被迫采取面对中等学生的折衷方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使一些高素质的人才缺乏接受必要的更高层次的、与他们的智能水平相适应的训练,不利于高层次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不合乎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的一般规律;这种折衷的教学同样也不利于差生的学习,由于差生的反应速度慢,他们的思维往往受到干扰和抑制,形成了差生更差的局面。

就初中教学实际来讲,为什么要进行分层教学?众所周知,初中阶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从小学毕业直升初中,学生原有的学习差异随着初中学科的增加(由原来语数英三科增加到语数英政史地生七科),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时间的加长而进一步扩大,并且逐渐演变成为两极分化的局面。笔者曾对所教班级的初一

8、

9、

15、16四个班级256名学生的地理学习状况做过调查,结果是:

1) 认为授课内容简单,有时显得无所事事,“吃不饱” 的有 47人,占 18.4%。

2)认为课堂教学内容适中,有些内容学起来相对容易的有 104 人,占 40.6%。

3)认为课堂上内容虽听懂,但较难理解,不会运用的有76人,占 29.7%。 4)认为课堂上根本听不懂,或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了老师所讲内容的有29人,占 11.3%。

以上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确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怎么去面对这个差异,用什么办法去克服这个差异,都是摆在我们广大第一线地理教师的难题。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忽视这种差异,就必然使部分学生掉队,丧失信心。只有尊重差异,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我们地理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地理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为了落实地理课分层次教学,又使每个同学都感到心情舒畅,教师先把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内容及方法告诉学生。在做细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先采用学生自我评价,自愿报名,笔者再根据期中考试情况、平常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分别进行打分,稍加调整,把班级分成ABC三等,各层次比例大致1:4:1。

1)A:85—100分,“吃不饱”,态度认真、基础好、兴趣浓、思维敏捷、 上课积极的学生。

2)B:60—85分,“勉强够吃”,态度较为端正、自觉性有待提高、成绩和 兴趣不太稳定的学生。

3)C:60分以下,“吃不下、不想吃”,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 乏克服困难的毅力。

2、指导思想分层

A层次——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B层次——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做到二激一防(即激发兴趣,激发进步,防止分化)

C层次——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做到一找三跟踪(找优生辅导,做好作业记录跟踪,单元测验跟踪,课后辅导检查跟踪)

3、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制定了地理教学的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要求层次明确,具体和学生的层次相一致。

1)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即A、B、C三层次的学生都一样掌握。

2)中层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即C层次学生可以不掌握,了解就好;A、B层次学生必须掌握。

3)发展目标:少数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和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习,此目标A层次的学生应掌握。

例如初中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目标可进行如下分层:C级:把握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起止点和重要铁路枢纽的分布;B级;在C级目标基础上,能草绘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A级:在B、C级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如旅游、运输选择便捷路线)。实施这一环节应注重,各层次目标虽然有差异,但也只是反映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各层次目标之间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阶梯,使低层目标学生也可向高层迈近。

例如在讲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C层学生只需知道昼夜更替和时差就可达到目标,即是识记目标;而B层学生除知道这两种现象之外,还需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A层学生则需更进一层,在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机理之后,还能对这两个现象进行解释、理解和运用并有所拓宽,比如为什么地球上看到的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如果地球没有了自转,只有公转,能不能产生昼夜更替呢?激发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探讨和动手做实验来演示。这样,课堂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分层,避免以往地理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刀切的弊端,强化了针对性、具体性,并使每个学生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探究分层

1)设疑激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用故事、新闻热点等巧妙设疑,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日界线时,可讲一对在跨过日界线时生下的双胞胎,先生下来的反而要叫后生下来的为姐姐,以激发学生的爱好。

2)依纲探究。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及自学能力,在提问的角度上应有所区别。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分布时,B、C层学生只需要知道湿润区、干旱区对应的景观;而对A层学生则可提出问题:黄河的水量和珠江的水量比较,哪个多些?为什么?并提示学生可以在课本图中找到答案。

又如在学习中国的降水情况时,可以让学生分层次探究质疑。C层:我国降水的总趋势是什么?B层:我国降水总趋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A层:夏季风的进退规律与雨带的推移有什么样的关系。一层一层提高要求。

5、作业分层

课上练习、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都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可以设置记忆填空、巩固练习、拓展练习、探索练习、开放性讨论等多种层次。在布置课堂练习和作业时,要注意所选择的习题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在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的基础下,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体验。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仅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习题可以量身定做,同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抄袭作业的现象。

6、测试分层

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即进行单元测试,试卷中对A、B、C三层学生的题目明确分类。A层同学在完成规定题目之后,另外做一些难度较大题目,并计入总分;B层同学只做规定的题目;A层同学只做基础题。实行“有选择、无淘汰”的分层考试模式,“有选择”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考试时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无淘汰”是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评价分层

每次作业评改,不按自然组上交,而是按A、B、C三个层次上交,教师同层批改,按该层次的训练要求,进行同层相比评价。有当面批改,浏览抽改,选择评价。有时采用自改互评,在小组内,由A组学生改B、C层学生,这样差生得到优生的广泛帮助,优生又在评改中进一步施展了自己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公平、公正、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善于看到A层学生的不足,促进其更好发展,也要善于看到B层、C层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不断出现的“闪光点”,对于B、C层(尤其C层)学生的进步要及时提出表扬,并适当放大其优点,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阶段性检测中采用B、C卷试题,C卷题目难度为中等偏下,B卷题目难度为中等偏上,让B、C层学生检测C卷,A层学生检测A或B卷。在评价时,C层学生即使成绩不是很理想,只要平时表现良好,有进步,也可定为优秀。

由于分层教学接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分层评价则是这种动力机的加速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表扬次数多的,有进步的及时调高一层次,无进步而相对落后的从高层调到低层次。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8、课后辅导分层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树主干,那么课后辅导就是树的枝叶,所以抓好课后辅导也是搞好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分层教学课后辅导的总体原则是根据学生成绩梯度,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好的A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参加提高性辅导活动;成绩中等的B组学生建立自学小组,参加补缺性辅导活动;基础差的C组学生成立补课小组,从最低起点开始进行补课性辅导活动,平时也可以让A组学生对C组学生进行一帮一辅导。

教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

四、地理分层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的实施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既注重整体的提高也关注个体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同时,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长帮助组员,组员也能够为小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奋起直追,最终在班中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

在笔者运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所教的班级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年级平均分。如在初一第一学期期中全市统考中,所教的4个班级中,有3个班级成绩名列年级前3名;实践证明,分层教学体现了既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尊重个体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得到发展的良好教学效果。

当然,分层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深知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进行与学习相关的辅导工作。在分层教学中,除了教师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学科内教师加强研究与协作,共同设计好教学目标、教案、导学案、训练、评价等环节,以推进整个地理学科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五、实施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几个问题

1)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备课授课,配置作业、批改辅导、测试分析都得分层进行,教师工作量无疑成倍增加,所以这一教法的坚持,虽对学生有利,对提高教师水平也有很大帮助,但必须建立在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上。如何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减轻教师负担又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2)如何解决因材施教与提高课堂效率之间矛盾;防止课堂分层指导复式教学化的倾向,都是下阶段研究的新课题。

第二篇:初中语文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中的“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差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消极局面,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也阻碍双重任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完成。

基于上述情况,我觉得依据“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

一、学生分层定级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制定出A、B、C三个学习能力等级的标准,通过观察测试,再确定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等级。每学期结束,再对照标准和测试情况,重新定级。

二、课内分层教学

教师的教案分层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均有一定的梯度,对C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侧重于A、B级学生。把“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分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使每级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这里我就作业和批改的三步分层做示例: (一)步是分层布置。如C级学生只限于完成课文后的必做题,而A、B级学生则须完成选做题和补充的思考题。

( 二)步是帮扶作业。课堂上完成内容和数量相同的练习时,A、B级学生完成后,按分配的任务去检查、督促、辅导C级学生。

(三)是区别批改。作业批改侧重A、C级,抓两头促中间。对A级重批,对B级重改,对部分C级学生采用面批。

三、课外分层指导

知识学习类的指导侧重于C级,语文活动类的指导侧重于A、B级。对C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抓”:一抓常规,培养学习习惯;二抓学法,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抓“纠错”,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对A、B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多”:一多读。创设条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二多写。通过写读书札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学生多向报刊杂志投稿。三多活动。组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如辩论会、读书报告会、各种竞赛等,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我采取了上述的分别施教、分层推进的对策.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承认差异,要正视差异,要适应差异,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而不是包袱,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推动各种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对“差异”的学生采取“差异”的教法,逐步形成一种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制。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价值观,由分数评定学生转为全面评价学生。因此,教学过程要着眼于“三培养”、“两提高”,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积极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第三篇: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学生面对差异同样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呢?一位教育人士说过:“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的无层。”我认为我们在承认差异的同时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比如掌握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方案:针对少数学习较好的同学提出列表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面对学习较差些的同学要求在植物细胞结构图上标出各结构的名称。这样同样是掌握细胞的知识点,每个学生都在原有能力上获取了新知识,并得到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未知进行探索,从而真正进入主动思维状态,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设置疑问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提出以下问题: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有几方面来源?新的氨基酸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一部分氨基酸通过什么作用转变成新的氨基酸?少数部分氨基酸是如何转化为尿素的? 上述设问,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既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望题兴叹,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感觉到过于简单。

再例如,学习“性状”这一段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设计: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在了解性状的定义的基础上,记住性状的概念,而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只要求记忆,并能在给出的例子中找出相对性状即可;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不仅做到以上要求,还要自己能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还要从基因控制性状这一方面全面的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 1 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

三、练习方式分层

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对极其个别学生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学习;对一些较普通级学生主要是新旧知识易混点采用对比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对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习作到常练常新。这样才能使尖子生吃饱,差生吃好,从而在教学中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四、课外辅导分层

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个别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于普通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较好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内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会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

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综合题和提高题。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善于发挥生物教学的特点,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如何实施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对基础各异的学生的难题.那么,如何实施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二、教学内容的分层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同学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那些知识及其掌握程度,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层学生略有提高,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必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

三、教学活动的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四、作业的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如在“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2,0),B(0,3),求△AOB斜边上的高.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五、考核和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方法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学困生层的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优生层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起点较高;中间层试卷界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有一份试卷.在统一制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学生分层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优生层学生选做.命题时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改变了以往面向少数,忽视多数,忽视全面发展的现象.教师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能重视各类学生的发展,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提高,有效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促使学生的整体优化.当然,分层教学还有其不成熟的一面,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第五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我们现在的不少学校,班级人数多,学生接受能力层次不一,极易造成英语学习的分化,因此英语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采取分层教学就非常必要。

到底如何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熟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目标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Zhang Pe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张鹏的外号就是“白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人人情绪高涨,抢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坚持不懈。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之具有趣味性;应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学者。

二、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题海的深渊,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溺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摧毁了他们想建立的“自我成功意识”,让其过多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①帮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②帮助学生特别是优、中等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面对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③帮助学优生、后进生接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低效的学习方法,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优化课堂结构是关键。

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呈现时可有优生引路,操练时后进生、中等生为主;自由练习时优生先来,然后中、困生在看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练习。

②过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面向全体);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更适合后进生);总结规律,记忆单词(感觉记忆力差的学生)。

③过好呈现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创设情景: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B:Oh, yes, it’s mine, Thank you. 先提问your、my ,再问yours 、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比较巧妙的引出了新的目标语言项目。

④抓好练习关。练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完成不同类型的练习内容,尽量让大多数学生都机会练,都学会一些基本的目标语言。 虽然分层教学最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但是课前、课后也必须要跟上,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更多的机会来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后进生改变现状取得进步,也要让优生开拓眼界,更进一步。在课前的预习中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要有区别,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做对相应的题目,特别是让后进生能解决他们学习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难题,争取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增强学英语的信心。

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当今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展示自我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这种内容可面向中等生或后进生;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看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主要面向中等生或优生)。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感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积极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由于不同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根据学生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爱好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要细心的观察了解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当学生跃跃欲试愿意接受任务时,要及时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当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时,要适当引导并予以鼓励,肯定成绩;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并适时提出更高的要求。

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比较麻烦,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会有所侧重,这也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分成两至三类不同的教学要求以针对不同的学生。

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层教学实施力度不够的话,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要么整个偏向优秀生,提高知识讲的太多;要么专讲基础题,使好学生产生不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求教师备课先要心中有学生,然后提问、练习也要有分层。总之老师备课一定要下真功夫,两头都要兼顾。

面对学生学英语的实际,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尝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既要重视扩大优生面,又要关爱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还要设计好各个阶段的分层目标,重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让学生由“逼我学英语”变为“我想学英语”,只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动起来,才能逐步的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上一篇:如何看待贪污腐败现象下一篇: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