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的腐败现象

2022-08-22

第一篇:浅谈农村的腐败现象

从哲学的角度浅谈贪污腐败现象

腐败现象古来有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随之便出现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败堕落,任人唯亲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对人民、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相当严重的危害。就是这样一种人民恨之、国家治之、社会斥之的不良社会现象。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腐败,作为领导者行为的一种发展变化,它同样源于社会内部所存在的矛盾,也就是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其中的社会规则和个人欲望作为矛盾的双方,都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地说,腐败形成的原因就是社会规则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如现时市场取向改革的负面效应,各项制度的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的不严密,民主法制的不完善等等。而从主观上讲,其原因即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部分党员干部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不注重党性培养,因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从而导致个人欲望的膨胀,最终导致腐败。

然而,当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腐败问题时,应该肯定的是腐败官员也曾对社会做出过贡献,也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利益,但是其不值得大为赞赏,因为他们是“在其位谋其政”。他们早期的贡献应该归功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作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党员干部为人民做出贡献,人民的心里自然会有一本账,会牢牢记取的,不会被埋没。但是,如果其走向了腐败,定然要受到应有的惩处,其功过、是非是无法相抵的。回顾历史,刘青山、张子善等人的腐败案件的处理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样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在腐败现象中,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空隙的大小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抵制腐败力量的强弱是制约腐败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因此,这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一方面要善于探究事物的因果联系,从而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推动反腐败工作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合力,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

“反腐败像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刮一阵风就拉倒。”这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一个比喻,认为反腐败斗争“光说不练”,实际成效不明显。那么,反腐败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吗?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因此,这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第二篇:浅谈关于中国当今腐败现象

我们生活的时代,竞争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断的努力,奋斗往高处走,不愿意被别人踩在脚下。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金彩纷呈,谁也不愿意平淡的一生,温饱也不在是我们追求的。从小父母教育要胸怀大志,高官加爵,跑车豪宅,山珍海味。我们就在这样的熏陶下慢慢长大。

当我们开始懂事了,我们也渐渐看到世界的美好,也认识到了跑车和自行车的差距,我们开始羡慕。到处都是诱惑,却又是处处有陷阱。我们向往上层的生活,却又没有可拼的爹,我们想一步一个脚印,可是我们的生命有限。于是有些人找到了捷径。找关系,送人民币,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当爬到了餐餐鲍鱼时,他开始希望每天鱼翅漱口。。。这一恶性循环开始了。有的人没那么幸运,于是我们听到了贪污腐败。 什么是腐败, 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腐败,也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我们习惯了打开新闻网页就看到这段时间哪个官员因腐败,受贿等被抓,我们的新鲜感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完全消失啦。也没了以往的深恶痛绝,咬牙切齿。

腐败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如同80年代初当年我们学习电脑时很是好奇但现在已经发展到世界每个地方已经里离不开网络这个东西了,腐败也一样,对于有能力的人就想把资源自己多占多享受...在太多的欲望面前就形成了腐败,我们贪婪,不知足。捂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着丰富自己口袋的钱权交易。国家给官员每月的工资却被看为是一小笔零花钱。有人这样说,有权的人喜欢过节,越多越好,因为那时候就是发工资的时候,而受制于人的那群人痛恨过节,因为那不是真正放松的时候,反而是头疼送礼请客。可以说过个节是劳民伤财。

而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不久的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社会,我们在请求别人办事的时候中也是要考虑给别人一些回报。否者你的请求也只能是白搭。有一个词语很好的形容了我们的现状,“潜规则”。曾经有个记者采访一明星,问他知不知道娱乐圈里面的潜规则,他答道:规则啊,有规则就好,没有规则还不知道怎么办嘞。这回答说的很是讽刺。

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展迅猛的势头,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这春季老龙山桃花节中,我看到一株开的很繁盛的桃花倒在地上,近看是因为主干下面被虫蛀蚀。这样繁茂的桃花酒毁了,这几月后的丰收也付诸东流。不经让给我想起我们的国家,正是迅猛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刻,不要因为一些腐败现象而成为另外一株桃花啊。

贪污腐败的现象时一直都存在的,从古到今,说起历史贪官,我们不难想到和珅,这一被评为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在现在社会也该能够创造个吉尼斯纪录,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贪银8亿两,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相等于当时清政府15年至20年的岁入。把钱财塞在他家的屋梁上。史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现在的贪官更是层出不穷,近几年的刘志军: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同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许宗衡:深圳市市长,等等,中国的官职自古以来都被当成是发财的捷径,很少有人真的从内心里想改变些什么,真的有,多是被赞扬的,名垂青史的。

我们提反腐败己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前有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后有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可现在官员贪污腐败象瘟疫一样在全国蔓延,为什么腐败屡禁不止?贪官为何胆大妄为?对这些问题值得认真的反思了。

其一,中国的教育培训制度, 用人制度,特别是公务员.官员的培训基本是走过场,什么都是走形式,没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所谓的干部考核,也成为对送礼多少的

考核,平时没有对公务员.官员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批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条例虚化,仅仅为摆设作用。那这个人也就会在松散的工作中逐渐失去警觉性,那么就会走向堕落那是必然 。

其二,中国的法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监督制度落后。中国有纪委,有监察部,有反贪局,这么多监察部门。理论上讲,应该是各个方面治理的有条不紊,但是中国的下级.或平级监督那是没效果的,如监察部门去监督平级的公安局,那是不现实的.公安局在一级政府中,那是相当有权力的,有时往往是常委,你一个监察那敢去动,没动可能自己已经栽了。所以经常是出问题啦,监管部门就抓两个替罪羔羊就了事啦。而且甚至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实在不行啦,就找哪个枪手写的出一封致歉信,完事。

其三,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逐级上访制度有问题,有问题要是逐级上访的话那是相当的困难,要不就拖很久,老百姓都有这种情况。有时候觉得为了自己的利益,上访,不一定成功,就算成功了花的财力物力甚至远远超过自己的损失。大家也不是每天都是闲人没事做。要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真正的打通一个老百姓能够让高层领导听到民声的绿色通道。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下面官员的不好行为。这样解决问题快得多。 也更加有效率。

其四,社会多年的发展,滋生了这种黑恶势力土壤。大家也把潜规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大家就成为了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我们从这场交易中各取所需。进一步促进了贪污,腐败等行为不断循环。这种黑恶势力有其文化.经济,等背景,其中有官官相互,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的原因。而一个平头百姓有哪里有资本与之抗衡。.

其五,现在流行搞财物公开制度,官员积极主动地爆料自己家的财产状况,我们又谁愿意去相信呢,能够拿出来大家看的东西那就说明肯定是没问题的,但谁又能够考究到实情呢。而真正的清廉那是在人民心中,不需要任何的爆料。

我们厌恶贪污腐败,高喊打倒它们。但事实是我们腐败的现象没有好转,反而世我们的界定标准变啦,以前我们说他贪污几十万是大恶官,而现在贪污一百万我们还会说他是好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这段路是艰苦的,我们市民有这人,而监管机关更加是责无旁贷。我们希望自己的国家是春天一棵健康,茂盛的满是花朵的桃树。而没有 虫的蛀蚀。

第三篇:浅谈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

XXX 摘要:本文简要地揭示了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原因及其影响。近年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最重、覆盖面最广的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队伍的流失现象却日益严重。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一部分相对年轻的优秀农村教师调到了城区。

关键词:农村 教师流失 经济 社会 管理 措施 教育公平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国家对占我国教育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公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兴衰,这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农村作为培养未来农村劳动者和建设者的摇篮,在农村人才的培养,建设新农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是否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农村教师大量流失却令人担忧。

那么首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下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教师待遇以社会地位问题。城乡教育投入悬殊,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农村义务教育不能大发展的症结所在。一些义务教育搞得好的国家,义务教育经费大多数是由中央政府负担,有稳定的投入。日本税收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分,但义务教育经费全由中央政府负担;韩国则是中央政府负责教育经费的70%,地方30%。而在我国中央政府占税收收入的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却全由地方政府承担。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承担,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乡镇恐怕就很难承担了,因此城乡教育投资不自觉地从一开始就存在差距。据有关资料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表现为: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直接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必然带来城乡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由于农村教师经济收入水平低下,教师劳动除具有经济效益之外,更多的是社会效益。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对农村教师流失原因的探讨中,工资待遇低,酬不抵劳,是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

诸多校内管理欠科学。在农村,许多学校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校内管理上没有充分体现教师参与民主治校的精神,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农村教师对自己社会地位不认可主要是由于教师经济地位低、待遇差造成的。由于农村的大环境,没有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各种权益得不到保障,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诸如教育投入不到位、教师工资拖欠、医药费报销难、子女就业难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得不到社会认可,没人愿意当教师。

基于以上原因,农村中小学有很多骨干教师,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到城市寻求发展。另外,教师都比较重视 子女的教育,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们努力寻找机会到城市工作。这些都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不可忽视的因素。 另外,近几年,城市中小学生源扩张,私立中小学校兴起,急需大量教师,这为农村教师进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笔者所在城市 ,近几年就曾多次针对农村教师进行招考,目的就是从农村的教师中选拔优秀的教师充实到城市学校中来。这样一来,城市的教育发展有了保证,可对原本基础就薄弱的农村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农村中小学教育陷入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第二,农村学校学生转移问题。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广大农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下,生活日渐富裕起来,而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为了使仅有的一个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城镇读书,这是现在农村生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越来越少,很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已不是新鲜事,它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股主要力量,这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打工融进城市,也是造成一些农村学校的生源急剧下降的原因。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部分家长,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家长关心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能不能尽早替家里分担经济上的困难,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原本落后,在校生锐减后公用经费投入减少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从而导致更多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求学,形成恶性循环。

本来 ,教师的合理流动有利于调整、改善教师群体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农村教师的单向、不合理流动却会带来消极影响。农村教师流失现象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以下负面影响:

第一,首先,骨干教师的流失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困难、考分低等问题,以下是一篇新闻。2009年6月底,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惊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考不过城市学生”——高考就像一个透明的量杯,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以分数的形式精准暴露。甘肃、宁夏、重庆、福建、辽宁、安徽、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在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各种改革举措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落实到位,从而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孩子在高考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完善改革措施,保障教育公平;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进行何种改革,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基本国情,以免造成新的不公平。

第二,导致城市学校的拥挤。由于农村教师的以及农村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向城市的转移,直接导致城市学校的扩招、校区的增大增多。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这方面我就不细说了。

针对农村教师流失现象,我也从相关资料上总结各项措施: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

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经费,逐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可考虑在正常的工资晋级之外,对在农村中小学校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给予奖励工资、额外晋级等方式的鼓励,以吸引新任教师和城市教师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和师资短缺问题,使农村学校的教师能安下心、留得住,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农村教师稳定。如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贫困程度,由中央和地方专项设立并拨付“教师岗位津贴”资金,对农村教师实行补贴,引导教师和毕业生向农村学校流动,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国家教师工资制度”。对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小学现有教师和新增教师的工资,应由中央或市级财政专项支付,切实解决这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和补充合格教师问题,这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由中央或省市设立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解决住房问题。通过校外选址、乡镇拨地、政府补贴、集资修建的模式进行建设,以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使其安居乐教。

第三,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减轻其工作压力。以往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城乡师资配备标准不同。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按在校学生核定编制,农村教师的配置低于城镇教师。这种规定不够合理,它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小学数量多、规模小、区域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实际上,农村教师配置标准应高于城市才适合需要。可以通过学校布局的调整、教职工编制的清理以及增加必要的编制来解决。这样,既可以缓解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保证教师数量充足,又可以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其有时间有精力去钻研业务、接受培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第四,合理规划办学校点,为流失学生创造上学条件。学校应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办。撤销人口稀少地点的完小,改为单小或者直接不办。把力量集中在人口密集地点开办住宿制学校。这样解决了一部分因父母外出务工流失的学生跟父母走的问题,也节省了师资等办学条件。与此同时,政府及教育部门限制城市学校的扩招。

为了确保农村师资队伍的稳定,除了在制度、经费和政策上要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倾斜外,积极做好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工作,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的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信任、关心、爱护教师,从实际出发尽量满足教师生活、精神、发展等不同层次的需要。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其次,协调各方面力量,大力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条件,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努力为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要多关心一线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在待遇上、荣誉上给予关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之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四,改善教学条件,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要努力解决教师购书、订报等费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知识更新的需求。

第五,创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学校里要形成有利人才成长的氛围,确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使教师感到干得有奔头,在校受重用。这样,通过留住人心,增强其成就感,就可能留住好教师,这也是稳定农村师资队伍的一个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1]李兴彦.谈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研究),2006(2).

[2]吴清晰.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的探析及对策[J].现代校长2006 (7-8). [3]张宝臣.农村教师流失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12). [4]转引自邓国民 1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D]1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2008;崔玉军.使用Moodle系统辅助传统教学[J].科技信息,2007.韩骏,刘菁.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Moodle系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2).

[5]刘晓峰. 研究性学习如何应对大信息时代的挑战—访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R]1专家讲堂专家访谈录,2006(5).

[6]田明刚.在对话中理解—建立文学教学新模式的构想[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

[7]孙梅、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10(3)

第四篇: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

1、 制度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客观上导致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见缝插针、伺机而动——利令智昏、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坠入犯罪深渊。

2、 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上级不易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管监督、群众不能监督、体制不利监督——导致权力成为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搞腐败的工具——最终锒铛入狱。

3、 选人用人风气不够端正——选拔和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不公、考察不严、选拔不准、任用不当——人情风、关系网、走后门风气不正——缺乏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为跑官要官、卖官鬻爵留下了空间。

4、 腐朽文化涤荡不够彻底——陈旧腐朽封建残渣泛起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涌入——意志薄弱,蜕化变质。

如何治理腐败

一、 强化一个能力建设——反腐倡廉能力——控制腐败的能力

二、 健全两方面的体系

预防 和 惩治

三、 抓住三大关键环节

1、 加强教育引导,筑牢“不想贪”的防线

抓好全党全社会的教育也抓好重点对象的教育

长——推荐、考察、选拔、任用、考核全过程

宽——廉政进社区、学校、家庭、企业、农村等

高——高危人群与高位领导,人事权、财权、物权的领导和公职人员

深远——重点行业、岗位、人员的预防职务犯罪教育。

既要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又要推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 健全制度体制,扎进“不能贪”的篱笆

基本制度——前(报告制度、收入申报制度、行为规范)中(权力制约监督)后(惩处追究) 配套制度——配套体制改革、公开制度、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 落实制度——制度重在落实、关键在落实。

3、 强化监督惩处,高悬“不敢贪”的利剑——改变“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法纪监督太晚”的局面——克服监督乏力的弊端,实现监督合力、重点环节监督、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高危职位的监管——法律的震慑力,杀一儆百。

四、 牢记四句话方针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第五篇: 如何看待中国的腐败现象

谈到中国的政治问题,无论是懂政治的还是不懂政治的,首先想到的都是腐败问题。在生活中或者是在网络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对中国政府的谩骂,不少市民在每次谈到中国腐败问题时,总是情绪性地发泄多,理性的提意见的少。我常能听到身边的人总说一句很极端的话:“中国的官员有哪一个不贪?”在未深入学习、了解中国政治之前,我也曾有过这种消极的态度。但自从看了一篇《大学生如何看待腐败问题》的报告后,我的思想得到极大改变。 它首先让我明白,解决贪污腐败是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有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也有这个问题,而且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一种体制的国家都避免不了为这个难题头疼。腐败问题一直以来从没有能达到根除的地步,即使是排在最廉洁国家前列的瑞典、挪威这些国家也绝对不敢说他们是绝对的廉洁的政府.所以说我们以一种消极的甚至是极端的态度看待我国的腐败问题是不正确的,正如那位作者所说的,腐败是国家的“癌细胞”,一旦患上了,是不可能一下子治好的,我们要给我们的政府一些耐心和时间,要对他们有信心。

如果政府干部生活作风有问题,比如嫖娼和赌博,一旦被查出是要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我们一直都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全世界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被开除才是不正常的。但其实在西方国家里这些官员是不会受处分的。我们国家对干部的要求相对于西方国家 来说要严格得多了,很多事在西方不算什么问题,但在中国是绝对禁止的。可见我们国家的反腐工作是绝对不会比其他国家的差。 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

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

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

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

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

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作为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官员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执政党的地位也构成严重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反腐败成为政府的一大重要任务。

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在党的十七大政府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近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个方针,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通过现有的那些数据,我们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 美容养 家庭家务加班须知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要依据我国国情,实行综合治理,制定长效防范措施,达到最终消除腐败目的。以下,是我一些粗浅建议: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与源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理想信念动摇,必然导致精神贫弱、思想空虚,错误的观念、腐败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现在,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并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如果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就会导致群众观念淡薄,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就会导致精神不振,道德操守滑坡,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那么容易就陷入泥潭,究其根源,还是在思想上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 第二: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现有的廉政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而此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由于反腐斗争的形势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新的样式和类型的腐败现象不断产生和发现,这就需要不断产生相应的法律条文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是防治腐败现象,进行反腐败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

第三:加强监督

对廉政建设和消除腐败来说,加强监督是关键。如果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那么就是有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是一纸空文,只有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才能真正贯彻好指定的各项廉政法律。且法律监督体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和一个职能健全、功能强大的执法监察组织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新型腐败的泥沼。

在这里,我们必须通过专门机关(如人大、纪委、监察局等)的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途径,运用各种制度、机制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监控,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执行,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社会氛围,从而达到消除各种腐败现象的目的。

第四:加大惩治力度

根据2011年2月份的一项关于两会热点问题推出的大型网调显示,就当前腐败滋生的原因,77%的网友认为是惩处力度不够。关于有效遏制腐败的途径,8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惩治腐败,清正廉洁,这是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是人心所向的基础。

总之,我们充分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反腐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当今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一个政治清廉、民主公正,国富民强的中国将不是梦想。

上一篇:趣味运动会策划方案下一篇:浅谈砌筑及抹灰工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