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法学硕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我国在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尚存在对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未能真正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培育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又能够胜任法律实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重作为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

第一篇:法学硕士论文范文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确立多维的培养质量考核机制等方面对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它的构成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其培养模式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整个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制约着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法人才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我们将环境法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和科研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从课程的设置、教育方式到培养评价基本上以学术性为标准。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单一的学术性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而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必须转变培养模式,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湖南师范大学(笔者所在学校)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环境法学研究生的目标出发,对研究生培养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确立多元化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1.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法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含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对法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法学教育和选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法学学科学位制度开始逐步建立。由于当时我国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奇缺,博士教育又不发达,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就定的很高,主要是承担培养科研人才的重任。1980年通过、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就明确规定,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学术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在实际培养工作中却沿用着学术研究型的惟一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整个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把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定位同博士生一样为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大学和研究单位。不可否认,20多年来,这个层次的教育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人员。从我校环境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来看,自1995年在法理学硕士点招收环境法学方向硕士生以来,已毕业了11届80多名学生,进入高校的占80%,其余的只有20%进入政府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部门。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迈进,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博士教育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仍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再也无法进入高校和研究机构。2006年,我校环境法学毕业的学生还有个别同学进了高校的二级学院,但2007年和2008年没有学生进入高校从事环境法教学和科研,有个别学生进入高校也是作为辅导员或外语教学人员引进。大量的学生毕业后被充实到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律师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与一个地方环境法的贯彻落实有密切的关系。无论从执法者还是从守法者的角度,纯法律人才已不适用,掌握全面的环境法专业知识,配备足够的环境法学专业人才,对从根本扭转我国不利的环境局面,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环保工作具有实质性意义。因而。社会对环境法学应用型特殊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强。

目前我国环境法学高等教育的模式,即本科阶段开设普通法学专业或环境学专业(即使开设环境法学课也是作为选修课,大部分学生把爱好和兴趣集中在民法学、刑法学等大部门法学上),本科毕业后再攻读环境法学硕士,从而成为环境法学的专门学术性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也难以适应社会对环境法学人才的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硕士生的培养目标趋向应多样化,其培养应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区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既要求从纵向上区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更要求从横向上明确学术型学位与应用型学位的不同要求。

2.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反映社会的需求,而且还要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任何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培养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同样应当服务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们需求的层次也不断在提升。因此,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考虑两种情况:一是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在生源上,由于国家没有限定条件,没有统考科目,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同等学历。也不论是学工、学农、学医,都可来报考法学专业。这就造成研究生入学后在兴趣、爱好、潜力、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二是研究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接受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是提高现代人社会竞争能力重要途径,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仅有许多应届的本科生希望攻读硕士学位,目前不少已经工作在各种不同职业领域的现职人员也希望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求得自身的不断的发展。后一部分人由于工作性质与经历的不同,他们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从人的个体发展和实现目标的差异角度看,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多样化的。

3.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环境法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注意到,环境法学作为我国部门法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第一,环境保护法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和国家强化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作为以环境保护法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保护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在法学和环境科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又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要想对于环境法学有全面的掌握,一是必须广泛汲取其他部门法学学科的知识。如环境民事侵权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的对特定或可认定的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精神、环境权益的损害。它虽有别于传统民法上的侵权,但就民事责任上看,不难发现环境民事侵权是传统民事责任在现在的发展,只是更加平衡考虑了受害者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其他学科的知识铺垫,尤其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大学法学院本科课程设置

上并没有把环境法纳入法学核心课程。环境法专业教育的模式一般为本科阶段开设普通法学专业或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再攻读环境法学硕士。实际上只有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才能真正有条件进行环境法理论的系统学习,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在环境法学领域的发展确定方向。如果按原来的培养模式把环境法学硕士生定位于学术性人才,这三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法律专业进来的学生要补大量的环境科学专业课,而非法律专业进来的学生又要补法律基础课。只能说这个阶段为以后学术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环境法学学科要发展,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研究,从而为我国环境立法、执法、司法提供帮助和建议,就需要专门从事理论学术性研究的博士生来完成。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博士生培养目标确定为下一代的研究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阶段,把硕士生培养当作是本科的自然延续,作为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其目的就是考虑到社会的不同需求、研究生培养的不同取向和学科发展的衔接。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要满足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要满足当今环境法学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环境法学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提出了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共同要求。因此,培养目标多样化是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不再是单一学术型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我们是按以下三种类型确立培养目标:1)过渡型研究生: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以后攻读博士的人才,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学术研究,在校期间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2)专门型研究生:培养掌握系统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3)适用型研究生:培养适应社会各专门领域对从业人员特定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选择培养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有效方式

培养具有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贯穿于研究生的全部教育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培养教育方式,我们法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1.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复合型的硕士生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有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应该具备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应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则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建立面向新世纪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础。硕士生有两年的学位课程学习阶段,只要课程设置合理,选课得当,打好比较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基础还是有保障的。我们根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本着“重视个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指导方针对课程体系重新作了调整。第一,大大压缩必修课程门类。以前,我们环境法学硕士点设置必修课太多,多达十几门,且不乏重复开设的现象,而选修课太少,造成学生专业面太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这是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性培养模式造成的,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前不久调整培养计划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基础英语等)外,把专业学位必修课程由原来的16门改为8门,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来决定每学期的选修课程。这样可以消除必修课程繁多、研究生负担过重的倾向。第二,学分的综合化。我们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有明确的学分规定,并有必修和辅修之分。所设主修课程应使环境法学硕士生对环境法学科领域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辅修课应是使硕士生进入学科前沿而开设的新理论、新技术及适应学科交叉需要的课程。第三,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内容设计几大模块:专业的基础课程0;扩大知识面和开拓学生思维的前沿学术动态课程(如法学研究前沿问题)0;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与论文写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如法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我们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去有关单位实习,然后再回校完成学位论文。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可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要。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尽量避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要改变把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重点的做法。为此,我们在内容讲授时,要求老师采取专题教学方式,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当前社会实际,为学生介绍有关问题的前沿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要求学生做到:一是上课不必拘谨,善于讨论、辩论,善于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二是课后有目的地对某一个问题在进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单一教学形式。课程的组织灵活多样,可以教师讲授、学生提问,也可以采取分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讲授,老师提问。我们在讲授中国环境法课程时,一直坚持期中有两到三次老师和研究生的专题讨论会,由研究生主讲,每次二人,一人担任主持,一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参与提问。这样既可以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促进研究生去钻研问题,解决问题,扩大知识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朝三统一努力,即:教学过程与研究问题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培养过程相统一。

3.采用灵活有效的研究生指导方式

导师是研究生指导过程的主体,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应避免两种情况:一是放任自流型,二是保驾护航型。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我们采取了:第一,入学半学期后,采取双向选择方式,为研究生配置导师。要求导师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既要了解学生知识背景、科研基本素养,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从而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塑造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第二,对研究生培养的重大问题则实行导师集体指导。集体指导方式有利于研究生吸取众家之长,开阔眼界,易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英国、美国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例如,英国实行大、小“双导师”制,研究生入学后即接受导师的指导。大导师要求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指导研究生学习中的大问题并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经费资助。小导师一般是一位中年讲师。大、小导师通常有相同的研究课题和兴趣,共同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美国研究生的指导由教师群体负责。这种集体式的指导方式,具有各教授学术、知识优势互补的长处,为研究生提供了较多的学习、研究机会,从而更好地强化了对研究生的指导。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集体人员包括环境法所所有老师,集体指导主

要表现在负责研究生命题、复试,制定和修改培养方案,负责每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论文的交叉审阅、论文答辩的组织和评价,组织有关学术活动,等等。第三,聘请兼职指导教师。国内外许多院校的实践证明,聘请兼职指导教师对于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指导力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环境法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环境与资源学院、省林业厅和省环保局等部门聘请具有较强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兼职指导教师既可以单独指导研究生,也可与高校教师合作指导。实践中,我们采取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二者之间在知识、能力、方法、指导上做到了优势互补,形成导师的整合培养优势。这样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接受不同观点的熏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四,严格要求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往往更多的是向指导教师学习,指导教师在研究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对指导教师在业务水平、务实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提出了很多要求,并有量化的考核指标。

三、确立多维的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机制

1.严把学位论文关

长期以来,我们衡量一个硕士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拿到文凭,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是考试成绩,二是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校来说,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成果。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前后互相联系的系统,从招生、考核、选拔、指导教师遴选、培养到答辩,是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要把好关。如何把好学位论文关,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严把选题关。论文开题报告既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基础,又是论文写作能否成功、论文质量高低的关键。学生在三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就进入论文开题。由所有导师组成的导师组进行开题把关。我们根据学生的学术基础和就业去向,并不用统一的学术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开题报告。对于准备攻读博士的硕士生,学术水平无疑是衡量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因此此类硕士生培养重点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他们需要完成一篇学术水平较高的学位论文,定题时要求学术性强。但对于硕士毕业后即要参加工作的应用型环境法学硕士生,评价他们的培养质量标准则应当侧重于理论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他们的学位论文应当强调应用性,可以采用调研报告、研究综述等多样化的形式。我们认为在目前环境法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趋势下,如果我们仍坚持以学术水平为惟一质量评价标准,则将抑制除学术型外的其他类型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将不利于我国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遵循严肃认真的原则,主要是审查论文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论文是否有前期研究基础、论文的技术路线是否合理、逻辑思维是否严谨以及能否完成论文等等。二是严把论文送审和答辩关。从近几年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毕业论文上下功夫。有的同学甚至只用了几周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粘贴,就能拿出一篇七拼八凑的文章过关。由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对论文的把关实行导师负责制,只要导师通过了,一般就没有过不去的。毕竟规定参加盲评的是少数。从2008年开始,我们增加了送外省盲评的比例,并在答辩或送审前要求导师组成员交叉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答辩是很严肃的事情,也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学习成绩考核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长期坚持聘请外校的专家作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由导师组组成。但这样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导师不回避,外校的专家想把论文质量关,但碍于熟人情面而违背初衷。因此,如何把好答辩关是我们今后应当不断探索的问题。有学者主张,各省应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动态评估机构。由教育部门组成专家库,对各校所需要的答辩委员中的校外专家,实行抽签制,可以打破省际地域界限。这样可以使评价相对公正,使人才质量得以保障。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我们从两方面来完善和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第一,建立导师、研究生淘汰制。这是一种负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导师,办法是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若导师3年没有科研项目就停止招生,若要再次招生则必须重新经过导师遴选。对研究生考试、中期考核、论文质量等不合要求的,先亮黄牌,限期整改,仍不合格实施淘汰。第二,加强对研究生平时学习与研究过程的跟踪、督导和检查。这是因为研究生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最后的结果上,而且还反映在学习与研究的全过程。我们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解放思想,运用国际化的眼光,注意学习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来完善我们的管理和评估体系,如引入动态的管理和评估方法,将学生的学期成绩和实践成果等都作为评判标准而建立资料库,将研究生在法律实践中的表现、担任班院干部而付出的劳动等也纳入管理评价范围。每学年院、校两级设立了各种奖项对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进行鼓励。

作者:李爱年 谌意桃

第二篇:我国法学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目前,我国在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尚存在对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未能真正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培育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又能够胜任法律实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重作为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

法学硕士教育改革培养目标一、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课堂教学与法律实务结合欠佳是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明显短板。实践教学在法学研究生教育中不受重视的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培养目标上,对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务能力缺乏要求;在课程设置中,法律实务课程偏少;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手段较少使用;在教学内容上,一般理论探讨较多。通常一个法学硕士毕业生要用一年以上时间过渡,才能胜任法律实际工作。故要尽量缩短其融入实际部门角色的过渡期,必须改变培养法学硕士人才的模式。

2.未能真正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

我国虽然也在形式上规定了法学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度,但因各种原因使这一制度事实上形同虚设。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没有形成经常的淘汰机制。70%的硕士生和22%的博士生认为,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一种“严进宽出”的模式。事实上,被调查者的大多数都赞成“宽进严出”或者“严进严出”的模式。

二、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方法的改革

1.完善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

(1)完善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中贯彻始终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法学硕士原本培养的是法律专业研究型人才和法律教学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专业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某一法学专业领域有所研究。如今则需要立足于大多数法学硕士生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的现实,要求硕士毕业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还须具备法学某一领域的实践能力。

(2)调整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法学硕士生具体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质量。故应在确定和完善培养目标之后,精心设置培养方案,凸现其可行性。为此,法律院系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当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召集全体导师进行深入讨论,同时也应当吸收其他法律院系培养方案的优点,以便从程序上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故法学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应当进行调整,包括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方面。

面对现实,法学硕士生教育应该既培养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后备人才,又培养具有良好法学理论素养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前者属于理论型或者学术型人才,后者属于应用型人才。法学硕士生的培养重点应当是: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严谨的学术规范,这是作为学术型法律后备人才所必备的;同时拥有较强的法律实务能力。以当前法学硕士的就业情况观之,法律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其培养方案的必然内涵。另外,我国目前的培养的法硕,其法学理论基础尚比较薄弱,事实上只能培育中初级法律实务人才;法学硕士培养中高级实务人才,即既掌握法学理论,又具有较高实务能力的法律人才。

2.改进入学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是保证法学硕士教育质量的首道关口。但是,我国法学硕士生招生制度目前尚存在明显缺陷。我国法学硕士生入学考试方式亟待改革。应调整专业课程考试的内容,使之尽量能够反映出考生对法学理论而非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良专业课考试题型,即减少客观试题,增加主观试题;增加复试成绩在整个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充分发挥导师在法学硕士入学考试中的自主选择权。

3.优化课程设置

(1)适当精简基础课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与本科不同,法学硕士生大多是按专业方向招生的,且他们一般都是本科生中的优秀者,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大多已有较好的掌握。因此可以适当精简基础课程的内容或课时,给硕士生保留足够的自学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硕士生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更深层次的知识,包括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体验知识运用的方式及效果,培养独立思考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授方法论、前沿性理论知识的课程,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视野的开阔性

在法学硕士教育阶段,许多学校也许不再讲授研究方法学或法律方法论等方法知识。事实上,方法知识对于法律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在成文法国家。因为,“对于法律家的培养,主要的事情不是详尽地背诵今天有效的条文,更重要的是学会安排条文的框架和范围,条文所用词句的意义以及确定条文意义与使用条文之间协调所用的方法”。。法律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非常频繁,学习有关方法论知识,其实也是在传授给学生分析、辩别、使用新知识的能力。而前沿性理论知识课程则有助于硕士生学术视野的拓展和知识结构的更新。

4.注重教学方法

(1)加强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

①研究能力的培育

可以由学院列出相应阅读书目以便学生借阅或者购买,并由老师适当给些引导性指点或讲解;平时增强导师与学生的互动;定期让学生就阅读的某些方面或者某个问题写出联系实际抑或仅侧重理论论述的书面小论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性会议,通过会议的学术交流提高其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②调研能力的培育

通過参与课题的调研,学生积极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写出调研报告;并由参与课题研究的法学硕士生自行对课题的前沿性、科学性、可行性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和讨论,提高其学术水平,相关老师可依需要对之进行适当指导。

(2)重视法律应用技能的演练

就毕业后可能走上实践工作岗位的法学硕士生而言,掌握实践经验比理论更为重要,故对其培养目标应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首先要建立实践型教学模式。法律人所生活的世俗世界充斥着大量活生生的法律。故法律人需要学会辩护、书写法律文书、说服别人、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熟练地组织文字、在公共场合演讲、告诉别人法律允许或不允许干什么、及时和有效地与委托人沟通等具体而实际的技能。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和法律诊所式教学法。这五种形式各有千秋,已成效初显,使学生获得了必要的技能训练。其次,在进一步完善这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该倡导和鼓励“导师带学生”的教学形式,通过社会调查、法律实务、专业调研诸方法让学生在老师有的放矢指导下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社会,更直接地认识中国社会及其法治现状,领悟法律的真谛。

5.严格学位论文制度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其质量综合体现了法学硕士生教育的水准和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的撰写也是对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锻炼和提高,包括收集资料、综合归纳、找到新视角、形成新观点等。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位论文写作在法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而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张卫英,张晓昀.法学教育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胡加祥.法学硕士研究化法律硕士专门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

[3]宁青同.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刍议[J].海南大学学报,2009,(10).

[4]朱立恒.我国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化改造[J].社会科学家,2009,(6).

作者:沈晖

第三篇:基于OBE理念的我国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环境改革的推进,当前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国内能源环境类法律人才供不应求。鉴于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引入OBE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模式中,以OBE理念下五元教学模式设计图为指导,创新性设计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提出设置多元培养目标、建构性配合设计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培养过程、确立多维评核体系以及善用评核改进培养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OBE理念;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模式

一、问题提出

当前,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焦点。毫无疑问,能源环境问题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某种程度上说,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能源生产大国与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历来将能源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除能源安全的考量外,能源问题成为焦点更是源于环境的压力。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能源法治已成为能源革命的题中之义。毫无疑问,大量的能源环境投资及交易势必存在大量的能源环境法律关系,客观上催生了对能源环境法领域的律师、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的大量需求。然而,由于我国能源领域计划经济程度较深,造成我国能源法律研究薄弱、能源立法滞后、高层次能源法律人才匮乏等问题。和能源领域相比,传统环境领域法治化进程要进步很多,也为我国培养了不少环境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然而传统环境法方向研究生培养涉及极少,甚至不涉及能源法的培养。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能源与环境问题密不可分,然而,当前我国众多高校设置的传统环境类法学硕士研究生不能应对能源领域的复杂法律问题。

二、我国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状况的现实考量与反思

1.当前能源环境的法治化进程需要什么样的法学硕士?如今是能源律师的黄金时代。仅仅在十年前,还没人想成为石油与天然气方面的律师,然而今天,几乎每个律师都想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写上他们有做过石油与天然气案子的经验。随着我国能源环境改革的推进,当前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国内的能源环境类法律人才也会变得供不应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上要求的增加,能源环境领域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执法机构、各大能源环境类企业等对于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毕业生的需求,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入会急剧性地增加;二是质量上要求的提升,随着能源环境领域法律关系的复杂化,各工作岗位也对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理论研究的深度,更要有较强的法律职业能力,能够了解能源环境领域的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善于辨析能源环境领域复杂的法律关系,能够熟悉国际能源环境规则、国内与国外的能源环境法律法规,能够出具有效的法律意见以及解决相应的法律纠纷。

2.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培养有其特殊性吗?能源环境领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能源法是涉及政治、法律、合资企业和产业实践的多层蛋糕——冰冷、松散而又带有技术的复杂性。法律实务操作者还必须了解与能源有关的经济学、工程学、地球科学等其他学科。环境资源法的专业性很强,如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固体废物处理等;涉及的领域广,如林业、农业、海洋、交通、大气等;技术规范性强,如环境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律规范多,如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总体上说,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不仅需要学习法律的基础理论,还需要学习国际以及国内能源环境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不仅需要掌握普通的法律技能如业务技能和诉讼,还需要掌握能源环境产业自身特有的专业知识,如学习研究页岩气及其环境法律问题;必须了解当前页岩气开采普遍使用的水力压裂技术及其各个环节,又比如天然气和石油因有着不同的商业结构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差异也较大等等。能源部门情况复杂,如天然气和石油在炼制和运输方面本就有着不同的商业结构,而不同国家、不同州、不同省份之间的不同法律和法规又加剧了这种复杂性。由此,能源环境领域及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培养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复杂性。

3.我国目前的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能否满足客观人才需要?我国当前法学教育的几个培养层次,其中最适合大量培养有专业方向——能源环境法的应该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招收并培养环境法方向硕士研究生,20余年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环境法高层次人才,不可否认为我国环境法治化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变化,能源环境领域的深化改革,客观上对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培养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巨大缺口以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差都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当前教育理念是否合适?设置的培养目标能否准确的反应市场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实施机制是否完整?等等。显然答案没有太多的悬疑。针对上述问题,是对现有教育理念下培养模式的小修小改?还是寻求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下培养模式的再次创新?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4.OBE理念能否适用于我国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培养?OBE是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简称,亦称成果为本教育、目标导向教育等,是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1994年又作了修正,基本含义是,首先要清晰地确定学生能做到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组织课程教学体系,以确保所期望的学习成果最终能够发生。

OBE教育理念包含两大黄金规则:一是“反向设计”,OBE理念的意思是从期望学生达到的“最终”学习成果开始,向后确立“支持”学习成果以及设计课程和教学;二是课程设置,如果课程内容对于达到“最终”学习成果或“支持”学习成果真正重要,则必须保留在课程中,反之可能需要删除。由此可以看出OBE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教育理念,却迎合了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客观人才需求,满足了按照“履行角色能力”進行整体设计的需要。

三、基于OBE理念的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设计

OBE理念无疑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把教育系统中的一切都集中围绕着所有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必须能够做到的去组织。因此在设计OBE理念下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模式,可以围绕OBE理念的五大核心要素去展开。笔者的总体设想是:将OBE理念融入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模式中,以OBE理念下五元教学模式设计图为指导,创新性的设计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图1)

1.设置多元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为宏观需求,是制定学校层面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主要依据;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微观需求,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主要依据。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考虑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协调,多样性的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是构建专业教育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重要依据。

基于此,依據OBE教育理念,各高校在制定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专业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客观的人才需求以及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与期望,不应实行“一刀切”,宜将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培养目标进行多元设置,从类型化角度来讲,笔者认为至少应当包含两大类:一是研究型人才,即主要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或者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培养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研究生;二是应用型人才,即主要培养适应能源环境领域法治化进程的具有较强法律职业能力的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研究生。OBE理念下培养目标应当围绕以下三个要素展开:“具备什么知识和什么能力”、“未来在社会上能从事什么行业”以及“成为什么人才”。在具体语言表述上,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八股文式”的表述与OBE理念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因其在制定过程中混淆了“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OBE理念下“培养目标”更加强调“能干什么”,而“毕业要求”则更加关注“能有什么”,虽然“能干什么”取决于“能有什么”,但在具体的内容上却是不同的,例如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可围绕以下三要素展开表述为:具备较好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研究能力、学术写作能力;通过攻读该领域博士学位或继续深造,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环境立法部门等从事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工作;成为能源环境法领域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人才。

2.建构性配合设计课程体系。OBE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起点与终点都是培养需求,如此可以较好地保证培养目标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综合考虑基础必修课和专题方向课的学分权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分权重。各个学校在设计时,应该紧密结合Jone Biggs的建构性配合理论(Constructive Alignment)(图4),对应各指标点,设置矩阵图,对应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充分考量现有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不是基于客观人才培养需要,应毫不吝惜地删去,如果是客观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就应毫不犹豫地予以设立。总体把握标准是:课程是因需要而设立,不因人设课。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系为例,致力于培养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其培养方案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必修课(48学时,3学分),方向课包含:能源法学专题研究(32学时,2学分)、环境刑法学专题研究(32学时,2学分)、环境行政法学专题研究(32学时,2学分)等课程。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还可以考虑开设以下课程或专题:能源发展史、环境伦理学、能源科学、比较环境法、国际环境法学、气候变化与法学、能源法学、国别能源法、能源经济学、石油天然气法学、新能源法学等,甚至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分为环境法学与自然资源法学两门课或专题。鉴于环境法与能源法的科技性,因此,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摆脱学科的局限性。以能源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无疑符合当前国际教育领域中交叉研究的特点。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应当结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法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其他院系甚至农、医、理、工等学科、院系开设交叉课程,开展共同研究,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3.合理设置培养过程。OBE教育理念下,人才的培养过程至少要实现如下5个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重点考量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教学方法,建议采纳建构主义关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的学习理论。在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方面,案例教学法是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中应当摒弃简单的“举例说明”,引入新颖、典型、真实、适合的能源环境法案例,使学生摆脱掉“游戏”心理,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法律分析方法来筛选有价值的“法律资料”,寻找有价值的“法律线索”,在课堂的组织上,借助多媒体教室播放有关背景资料、案例视频等,进行个体与分组的讨论与总结。当然也可以借鉴合作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设计成两种,或者在一个单一的法律学校分成两个班级的形式,每一个班级代表整个交易中的一方,并且由他们自己的老师指导;或者两班在两个独立的法学学校,由两个教授联合指导,这个课堂经常采用两个法学学校组织的形式进行教授,涉及两个法律学校的美妙之处,在于谈判感觉更加真实,因为每班都不熟悉对方的学生。在进行相关案例的讨论分析与模拟过程中,还可以聘请从事能源环境法实务的律师或者相关事业单位的法务人员进入课堂,共同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评析,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能源环境法律的综合能力。

二是师资力量,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实行高校与能源环境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的模式,或者聘请能源环境实务部门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2—3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专题。前者如2015年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联合设立环境资源能源法律研究中心,目的之一即是促进我国能源环境法律人才的培养。后者也即是目前为国内多所高校所采纳的“双师型”导师模式,这种方式不仅是欧美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同时也是我国当下培养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解决师资力量更为现实的选择,毕竟成就联合培养需要实务部门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起来难度更大。而聘用兼职教师,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优势,可以给学生带来另外一种视角和洞察力的法律推理、批判性思维以及更贴近实际的法律文书起草,他们大都具有将能源环境法理论与复杂多变的能源环境法实务融为一体的思考力和行动力,而这也恰恰是大部分专职教师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聘用兼职教师是具有成本优势的。相比较专职教师的雇佣成本来说,兼职教师的聘用成本对于高等法律院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法律学校每增加一名专职教师的费用相当于承担40门兼职教师所授的课程的费用。国内各个院校对于兼职教师费用的支付方式多样,支付标准也是参差不齐,但总体上学校支付的此部分费用不高。但是,聘请兼职人员尚需要在其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合同签署、考核标准、淘汰与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良好地运行不仅可以提升兼职教师的自身素质及职业能力,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法律院校的知名度,吸引更优秀的学生。

4.确立多维评核体系。OBE的教学评核聚焦在学习成果上。教育者从预期成果出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以达到预期成果,因此,特定的课程体系都应该对应某种特定的能力的培养。法学学生类似于考试类的评核应该确认学生是否有效达到学习成果,如果没有,那么法学院校就需要调整其课程体系,以确保最初预期成果的达成。因此,基于OBE理念下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学习成果的评核既应包括通用学习成果,例如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等的达成情况,也应包括专业学习成果,例如法律思维能力、法律研究能力、解决能源环境类法律问题的诉讼与非诉讼能力等。结合培养类型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不同,评核的内容亦有所区别。那么,如何设置评核体系才能够获得学习成果的评价数据呢?

对于通用学习成果的评核,重点采用直接的评核方法与间接的评核方法相结合,由学校或学院统筹进行较为合适。直接的评核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作业、学术表现、法律实务实训表现、实习表现等予以评定;间接的评核方法主要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主观意见,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校友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影响力评估等方式进行。

对于专业学习成果的评核,特别注意要把专业学习成果更具体地描述为可测量的学习成果,也就是具体考核指标点的设定,科學设置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充分考虑标准的客观量化及可行性程度。这点至关重要且难度较大。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例,在表述其研究能力时可以参考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w Libraries,简称AALL)于2013年制定的AALL's Principle and Standards for Legal Research Competence(法学研究能力原则与标准)。这份文件将成功法学研究者应该具有的能力划分为五大原则:一是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信息来源;二是通过高效研究方法获取信息;三是批判性评估信息;四是运用信息解决特定问题、满足某种需求;五是区分信息的道德和非道德应用,并且能够在信息的发现、使用、或应用过程中了解相关法律问题。每一原则确定了具体的几项标准,而每项标准又详细列举了应该具备的相应能力。如第三大原则“批判性评估信息”,第一项标准即“知晓信息质量不尽相同,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1)持续应用标准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包括但不限于权威性、确定性、可接受性以及真实性;(2)理解上述标准是与纸质及线上信息、合法及非法的信息相关的”。第二项标准即“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法律信息,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与法律研究相关的成本,无论类型、出版商或格式;就信息格式选择过程中成本与效益的交叉点的认识进行论证,并运用专业的判断力,选择最符合研究主要特征的信息来源;了解中介和非中介搜索的成本和收益,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必要时修订研究策略。”应该说,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AALL)对于法学研究能力评核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其对OBE教育理念的适用。

5.善用评核改进培养。毕竟,对问题领域的跟踪和持续改进恰恰是OBE理念背后关注的重点。OBE理念下能源环境类法学硕士的培养是个全新的事物,因此对这一先进教育理念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或者对于能源环境领域法学硕士的客观人才需求掌握不够充分,以至于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设计的缺陷以及实际运行的障碍,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根本途径即是利用评核的结果持续调整和改进,唯此才能够缩短现实培养模式与理想培养模式的差距。从这个意义讲,多维评核体系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后期的改进,很多高校往往忽略这一点,使得评核流于形式。

因此,OBE理念下善用评核改进培养的基准点应当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各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要求的不同程度,可以赋予学生从“不合格”到“优秀”不同的评定等级,客观收集通用学习成果(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等)和专业学习成果(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研究能力、解决能源环境类法律问题的诉讼与非诉讼能力等)达成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反思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其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不同情况,做出及时改进或周期式改进。当然,持续改进的顺利推进需要学校以及学院问责机制的同步实施,这就需要学校以及学院周全考虑这一配套机制与其他已有考核机制的匹配问题,被问责人员与学校学院的人员聘任机制同轨问题等等,以期使问责机制常态化、制度化,促进评核对持续改进作用的真正发挥。

参考文献:

[1]周一平.环境资源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11.

[2]USLegal.State Energy Regulation[EB/OL].http://energylaw.uslegal.com/state-energy-regulations/2017-11-08.

[3]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39.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5]吕江,梁慧敏,赵杰.对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思考——以能源法律人才培养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6-8.

[6]蔡立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16-21.

[7]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8]孙增芹,穆丽霞.法学类硕士研究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教师教育学报,2013,11(6):137-138.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Law Master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Field Under OBE Concept in China

SUN Zeng-qin

(The Center of Energy Law and Policy Study,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80,China)

Key words:OBE concept;energy and environment field;law master;training mode

作者:孙增芹

上一篇:实证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补贴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