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

2024-05-01

新贸易理论(精选十篇)

新贸易理论 篇1

一、新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条件的共性

国际贸易是在世界范围内来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为了从理论分析中得出贸易可以增进所有参与国的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之前作了必要的假设,这些假设条件会成立吗?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共性是什么?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伊莱·赫克歇尔及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新贸易理论主要有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说、劳埃德、兰卡斯特为代表的部门内贸易等等,都认为大多数国家愿意并且能够进行贸易。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一条条航线的开通为国际贸易客观上提供了可能,主观上多边贸易组织WTO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趋势不变,虽然保护贸易兼而有之,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各国福利增进是显而易见的,1947 年10 月GATT最初23 个缔约国到2012 年8 月WTO随着俄罗斯加入成为156 个成员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多边贸易体系,主观上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把本国纳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之中,获取更多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显然,这个假设条件是成立的。

不考虑运输成本,不考虑商品在交换运输中及储备过程中腐烂、变质因素。2014 年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距离的远近对进出口影响越来越小,运输业的发展使货运成本在降低,贸易的产品其价值与体积和重量无关的货物上,高科技、高技术的运用,使储存成本、包装成本大幅度降低,如果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人们将通过直接投资取代贸易,所以国际贸易理论假设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是可以成立的。

劳动在国内是同质的并且实现充分就业,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上不可以自由流动。在所有要素中,最难流动的要素是劳动力,除了人为障碍外,由于人是情感动物,国际流动还要考虑情感得失,所以国际间的流动性虽然增强,大规模的流动难以实现。在本国市场上,如果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工种之间、不同岗位之间通过工资率的高低市场上的供需会发生变化,长期来看工资率的差异应该是缩小的,行业垄断所带来的高收入就应该取消,每个人每小时创造的劳动的价值应该是有差异但差异会慢慢变小。

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标准化和个性化是同行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消费者的偏好差距在缩小,特别在制成品领域,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往往地区差异作调整的成本要小,在不同国家之间,收入群体相同的人,其需求偏好相似度高,高收入者偏好奢侈品和高端产品,低收入者偏好生活必需品,这就是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收入群体越来越成为奢侈品的主要购买者,同时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也成为很多国家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偏好的相似性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条件的差异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新贸易理论时期,国际贸易的广度深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论的假设条件作了部分调整,这些假设条件的变化是否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进程呢?

(一)研究的要素变化

2×2×1 到2×2×2 再到X×Y×Z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分析假设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并且都只用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在十八世纪劳动在产出中的贡献居支配地位,从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知道在1899 年到1922 年期间,在产出的贡献率方面资本只占四分之一,劳动却占了四分之三,与传统贸易理论时期的假设主要考虑劳动是相符合的。到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时期,即20 世纪前半叶到70 年末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迅速扩大,以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二战后国际投资的新变化,在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国际贸易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资本在产出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所以考虑的要素肯定要增加资本,也就是要素不仅仅需要考虑劳动,更需要考虑资本。再到新贸易理论时期,即从20 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技术创新和多要素的组合在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有了很大差异,产出中劳动、资本、技术等等要素在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中重要性各不相同,同样是服装在孟加拉国劳动这种要素重要性超过其他要素,马来西亚资本的重要性要突出一些,法国要素中技术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国家。这种模型的变化完全符合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格局和现状。

(二)研究的市场变化

市场的假设在传统贸易理论中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者很多,每个生产者拥有市场份额很少,单个生产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产品是同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是对称的;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成本为零。在传统贸易理论时期交换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其产品的差异性小,类似于同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左右国际价格的能力较弱,所以比较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

到了新贸易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厂家提供的产品多样性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在更多国家、更多产品之间广泛进行,同一部门的产品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有选择地进行生产,消费者收入的不同水平决定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不同,这就决定市场上同类产品可以部分替代但又有质量的差异,所以市场必然是垄断竞争的市场。同时质量差异不大的产品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慢慢形成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进入的先后、资本总量的不同,技术条件的差异必然有少数企业最先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久而久之,这几家企业将拥有市场的绝大部分,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类型,所以新贸易理论的市场假设将变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即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类型。

(三)研究的角度变化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和相对差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从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考虑的是生产成本的差异,在这一时期是不考虑需求的,也就是说在传统贸易理论时期重要的不是消费者需不需要产品,而在于能不能生产出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是生产者首先要实现的目标。

新贸易理论时期人们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不同收入的群体对产品的偏好产生了差异,发达国家既有高收入群体,也有低收入群体,发展中国家同样既有低收入群体,也有高收入群体,收入相同的人偏好相似,所以新贸易理论必须从需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同样这一时期技术变化的动态过程带来贸易形态的变化,所以产生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特别强调规模经济的影响,从而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运用得到新的拓展和诠释。

(四)研究的对象变化

传统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产业间贸易,即不同产业之间产品的交换,可以更好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制成品和农产品的交换,比如国际贸易的主要主体国英国通过从殖民地国家进口原材料、农产品加工成产品后又出口到这些国家,双方之间通过比较优势的不同实现国际贸易的分工,更多基于贸易的互补性。

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贸易,即同一产业同类产品之间的交换,更能说明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同一类别产品的交换,也同样能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同类别产品之间的交换。这符合新贸易理论时期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追求规模经济之间寻求平衡必然带来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贸易利益一方面来自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这就是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利益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而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贸易利益主要来源于竞争。

三、共性中求发展、差异中寻突破是中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合理选择

新贸易理论引入了技术变化、需求,重点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强调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下面我们重点从国际贸易理论假设条件的演变中共性和差异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 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政府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获取竞争力

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由于世界各国在技术研发阶段存在技术的模仿滞后,技术的创新国通过技术优势的发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技术密集型产品可以选择高端路线,获取垄断利润,而技术滞后的国家只有在产品的成熟期才获得该技术,这时候技术的优势已经完全丧失,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优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由于技术创新端的差距在国际贸易中利益分配产生极大的落差。

1928 年杜邦公司请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博士建造新的实验室来做纯科学的基础研究项目,1936 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分子,一种可以成为尼龙的分子“尼龙66”。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负责研发,交由西方电气生产,产品由贝尔系统运营商销售,并按一定比例付给贝尔实验室专利使用费,1947 年,晶体管诞生了。期间美国政府鼓励和扶植科学研究,通过减免税和政策的补贴为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思想自由的市场空间。战后美国成为技术创新国和新产品的生产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背后的推手是一批批跨国公司,他们的迅速成长基于美国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2014 年中国出口额世界第一,进口额世界第二,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4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仅次于美国、日本排名第三。1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我们正向贸易强国转变,支撑我们走向贸易大国是国家体制和企业的结合体,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然是政府是否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所有的企业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通过技术创新脱颖而出,成为成熟产品成熟市场的寡头,而不是纯粹的通过行业垄断、地区垄断、行政垄断、市场垄断成为无竞争力的所谓寡头。

(二)公开的竞争机制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经济发展衡量的指标之一就是消费者是否提高了福利水平,这一方面是消费者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的消费数量,另一方面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通过国际贸易带来差异性的变化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物质享受也同时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国际贸易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判断标准是一国福利是否增加。消费者不管消费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都需要透明公开的市场,高收入群体还是低收入群体都要消费生活必需品,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提供的产品一部分满足国内需要,一部分满足国际需要,同样,一国消费者既消费本国厂商提供的产品,又消费国外厂商提供的产品,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应该是一致的。中国生产者不能对国内消费者按低要求生产产品,对国外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按高要求来生产产品,而发达国家对本国按高要求,对发展中国家按低要求,公开的竞争机制有利于生产者按同一标准生产产品,消费者按同一标准消费产品,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的福利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中国不仅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而且产品质量是否安全消费者难于辨别,新贸易理论的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需要市场提供购买能力有差别的产品,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需要提供产品质量一致的产品,这需要市场必须是一个公开的竞争机制,信息透明,优胜劣汰。

(三)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中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助于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一批企业成为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因为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本雄厚、管理优势等获得了先发优势,通过不合理的行为而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市场准入,妨碍公平竞争,市场最重要的是建立公正的竞争环境,中国市场超过4000 多万家中小企业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中小企业需要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未来有一天变成名符其实的大公司、大品牌,中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不仅有话语权,而且我们的话语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今天,我们的监管体系、市场机制、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但要走向成熟的市场,建立公正的竞争环境,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改变我们的收入差距,兼顾公平,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中国从贸易大国成为贸易强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我们将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避免出现“贫困化”的增长,中国经济必然在新贸易理论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四)合理的竞争约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贸易理论 篇2

怀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是以色列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97年起),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他于1946年生于前苏联,1957年移居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9)和硕士学位(1971)后,于1974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到特拉维夫大学任教,并多次在哈佛大学(1982-83、1988、1991-92、1996-97)和麻省理工学院(1983-84、1987-88)等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先后当选为经济计量协会会员(1986,2000年为会长)、以色列经济协会会长(1989-1991)、美国经济协会外籍荣誉会员(1991)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外籍荣誉会员(1993),并获得马哈拉诺比斯纪念奖章(印度经济计量学会,1990)、以色列奖(1991)和伯恩哈德-哈姆斯奖(1998)等多项荣誉。

赫尔普曼是一位博学多产、富有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经济学家,自1974年起出版或编辑了13部著作、发表了120余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近来颇为活跃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领域,赫尔普曼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尽管他所涉猎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但其脉络和研究方法却是相当清晰的:作为以色列的经济学家,赫尔普曼的学术研究大多与开放经济密切相关;作为富有合作精神的学者,赫尔普曼的许多研究是合作完成的,从中不难发现他的研究脉络:在1980年前,他主要和特拉维夫大学的同事合作,研究重点是以色列所关注的财政理论、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金融理论;在1980年以后,他更多地立足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与美国一流经济学家合作创立新的理论体系,研究重点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在80年代,赫尔普曼主要与克鲁格曼合作,先后出版了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融合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学术巨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1985)和论述不完全竞争下贸易政策问题的《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1989),从而确立了新贸易理论奠基者的地位。1980s末开始与格罗斯曼合作,提出了以有意识的R&D活动为创新的来源、以创新的垄断收益为动力的新增长理论,与罗默(1990)和阿洪&豪伊特(1992)共同构成了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并以其对贸易、创新和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而独具特色。最近则与格罗斯曼一起研究政治经济学,出版有《特殊利益政治学》(MIT,2001)和《利益集团和贸易政策》(普林斯顿,2002)等。鉴于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重要性以及赫尔普曼的突出贡献,本文拟重点评述赫尔普曼在这两个领域的学术贡献;同时,由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是它们的共同基础,我们拟结合赫尔普曼(1984)的论述,先对这些基本概念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做概要的介绍。

一、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

在当代经济学文献中,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等愈益成为频繁出现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共同基石。以国际贸易为例,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学家注意到战后的国际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的巨大增加,而这是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为了解释这一经验观察,经济学家转向了收益递增或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而这必然意味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同时,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1977)和兰开斯特(1979,第9章)对产品差异的处理方法,为深入研究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易于处理的分析框架。因此,发轫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新贸易理论,与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等概念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在为《国际经济学手册》撰写的《收益递增、不完全市场和贸易理论》(1984)一文中,赫尔普曼对这些重要概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分析了它们对国际贸易、尤其是贸易模式和贸易得益的影响。在这篇综述性、但不乏创新性的论文中,赫尔普曼对规模经济、竞争的类型、产品差异和进入限制等的处理方法及其对贸易理论的含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规模经济(包括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行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国家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和世界范围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的不同含义。

(1)规模经济。赫尔普曼(1984)指出,规模经济包括内在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在于企业但内在于产业(或国家、世界)的规模经济。前者主要有两种度量方法:一是根据生产函数,一是根据成本函数。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例,第一种方法意味着对于任何1有fvfv,其中f和v分别是生产函数和投入向量;第二种方法意味着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由于该方法能够度量每一点的“局部”规模经济性,赫尔普曼喜欢用这种方法)。对于外在于企业但内在于产业(国家或世界)的规模经济而言,如果企业的产出yfv,Y对产业(国家或世界)产出Y的弹性为正,则意味着在产业(国家或世界)范围内存在递增收益。根据赫尔普曼的论证,即使不同国家的偏好、相对生产率和相对要素禀赋等完全一样,世界范围的规模经济和一国范围的规模经济均能引起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

(2)竞争类型和市场特征。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涉及到关于企业行为的各种假定,这些假定对市场结构和贸易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赫尔普曼总结了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的竞争类型,包括完全竞争、伯特兰(价格)竞争和古诺(产量)竞争;其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自由进入或存在进入障碍、同质产品或差异产品、一体化市场或市场分割等三个方面。赫尔普曼认为,一旦将收益递增引入分析框架,第二个方面的假定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即使每个产业仅有一个垄断企业,“自由进入”仍会迫使企业采取平均成本定价,从而使得整个行业表现为不变规模收益。根据赫尔普曼的分析,竞争类型和市场结构特征对贸易模式和贸易得益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假定存在两个规模不同但偏好相同的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具有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两个行业。那么,较大的国家将进口垄断行业的产品、出口竞争行业的产品,而较小的国家则在垄断行业享有比较优势。

(3)产品差异。将产品差异纳入模型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共同特征,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1977)提出的方法(D-S方法),它假定消费者偏爱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兰开斯特(1979)提出的方法,即假定每个消费者的心目中有一种最理想的差异产品,所有偏离其理想形式的差异产品在进入效用函数时要经过兰开斯特补偿函数的调整。具体而言,D-S方法假定消费者对于某种产品i的子效用函数形式为uiyi1,,yinnyk1ik1,其中yik是消费者对产品i第k种差异形式的消费量。显然,1产品i的差异形式越多,消费者从产品i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水平就越高(例如,假定消费者对各种差异形式的消费量相同,则uinyik,即n越大则ui越高)。兰开斯特(1979)则假定产品i产生的子效用函数形式为uiyi,diyihidi,其中di是产品i距离其理想产品的距离,hi是兰开斯特补偿函数(它是hi01的递增的凸函数)。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含义:在D-S方法中,不同差异形式之间是完全替代的;但在兰开斯特的方法中,不同差异产品的替代性有所不同(取决于它距离理想差异产品的距离)。由于D-S方法能够产生不变的、由唯一给定的需求弹性(当n很大时),能够大大简化模型的分析,因此几乎所有新增长理论和大多数新贸易理论文献均采用了D-S方法。不过,赫尔普曼最初使用的是兰开斯特的方法,后来才开始注意D-S方法(也许归功于克鲁格曼)。

三、新贸易理论

早在赫尔普曼和雷辛(1978)一书中,赫尔普曼等人就针对经济学界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相互独立论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立足于不确定性、融合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并能够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做出统一解释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初次显示了赫尔普曼构建庞大理论体系的魄力和能力。不过,赫尔普曼的成名之作仍是与克鲁格曼合作出版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1985)一书。该书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理论的最新进展,提出了融合完全竞争下的传统贸易理论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新体系,是新贸易理论里程碑式的作品。稍后出版的《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1989)着重于对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政策进行分析,可视为前者的姊妹篇。

在论述新贸易理论的第一篇论文赫尔普曼(1981)中,赫尔普曼通过一个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食品和制造品)和两个国家的2-2-2一般均衡模型,初次提出了综合传统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方法)和新贸易理论(即体现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张伯仑方法)的分析框架。不过在对产品差异的处理方式上,该文采用了兰开斯特的方法。这篇论文的基本结论包括:赫克歇尔-俄林原理可以解释产业之间的国际贸易,而产品差异、收益递增和张伯仑不完全竞争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两个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越大,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小;如果资本和劳动的重新配置提高了资本富裕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降低了资本稀缺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且以国民收入衡量的国家规模保持不变),则国际贸易量将增加;同样,如果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而各国的相对规模可以变化,那么减少各国规模差距的资源重新配置将扩大贸易量,而使各国规模差距变大的资源配置将降低贸易量等等。

因上述论文而在新贸易理论方面初露头角的赫尔普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结识了卸职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并返回MIT的克鲁格曼——他在1979年的论文中应用D-S方法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新贸易理论模型。二人合作(1983-84)的结果是新贸易理论经典著作《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的出版。该书的主旨是将侧重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与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融合,从而提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在对传统贸易理论(要素比例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后,他们首先对处理收益递增的几种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篇,类似于赫尔普曼1981的分析)。第三篇是该书的重心和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在对D-S方法和兰开斯特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后,他们立足于差异产品提出了一套贸易理论,分别对差异产品情形下的贸易模式、贸易结构、贸易得益等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最后的第四篇中,他们对跨国公司及其对贸易问题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该书的基本结论是(国内已有中译本,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无法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和贸易的福利含义等重要的国际贸易现象,而一旦将差异产品、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理论,就能大大简化、深化和扩展贸易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尽管如此,传统的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和不变规模收益情形下仍然适用,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而非替代。也就是说,传统贸易理论将各国之间的差异视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动因,而新贸易理论则引入了另一个重要动因:规模经济和递增收益。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认为,除了传统贸易理论分析的贸易得益外,一个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世界的国际贸易还将提供额外的贸易得益:其一,贸易引起的收益递增产业的产出增加;其二,国际贸易在某些情形下将引起收益递增部门的生产在不同国家的集中,从而增加世界范围的产出、降低世界范围的价格而使各国受益;其三,国际贸易将加强竞争,在自由进入和退出的情形下将减少企业数目、增加每个企业的平均产出,并进而提供生产率;其四,由于消费者偏好消费种类的多样性,贸易能够通过增加差异产品的种类而提高社会福利。

在对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实证”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一书中基于同样的目的,对新贸易理论的“规范”方面(即贸易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该书的重点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不存在战略性反应情形下(即完全竞争或国内和国外一方是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的分析(第2-4章),一是对存在战略性反应情形下(即国内和国外都是不完全竞争的)的贸易政策的分析(第5-6章)。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认为,不完全竞争情形下的贸易政策,通常具有不同于完全竞争下的贸易政策的结果;市场结构对贸易政策的实际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行为的不同:在完全竞争下,企业的最优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在不完全竞争下,企业将使得边际成本等于预期边际收益。由于企业的预期边际收益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而且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贸易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具有更为复杂的内在机制。一般而言,自由贸易政策对于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不是社会最优的,适宜的贸易政策能够改进社会福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这两部力作的结尾处均指出的,新贸易理论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未来研究方向,是引入真正的动态理论。我们在下文可以看到,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1991)及一系列关于内生增长的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这一任务。

四、新增长理论

以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和李嘉图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悲观的经济增长画面,新古典增长理论通过把资本、而非劳动置于理论的核心而提供了不同的增长图像。不过,由于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长期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于神赐之物——外生的技术进步。所谓新增长理论或内生增长理论,不外乎从经济本身寻找某种内在机制,使得资本收益递减不至于下降得太快。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放弃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假定,这正是AK模型的做法;不过,大部分内生增长模型则是围绕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的内在机制展开的,并以此克服资本收益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由于新思想的生产往往具有很大的固定成本和较小的边际成本,因此生产过程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知识积累或新思想的生产视为经济个体进行有意识投资的结果,那么就难以保留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反之,如果保留完全竞争的假定,则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对知识积累提供补偿。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有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将知识积累视为其它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其它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从而不需要对知识积累进行补偿;一是放弃完全竞争的假定,把知识积累视为R&D投资的结果(垄断利润构成了对R&D投资的激励),从而在模型中明确引入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两种处理方式,分别是第一轮内生增长理论和第二轮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赫尔普曼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基本属于后者。赫尔普曼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和格罗斯曼合作完成的(从1990年开始合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多数内容总结在《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一书中。现主要根据这部力作,简要介绍赫尔普曼等人关于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明确指出,《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试图建立一种以内生创新为基础的增长理论,其中,创新源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进行的有意识的R&D投资,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是企业进行R&D投资的基本动机。在对经济增长事实和传统增长理论进行了概要的回顾后,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分别在第三、四章中提出了以产品种类增加(可以理解为新行业的开辟)和产品质量改进(可以理解为同种产品的升级换代)为创新表现形式的增长模型。二者的区别在于:在产品种类增加模型中,新产品独立于原来的产品;但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新产品是旧产品的替代者,即新产品的出现意味着旧产品的过时。尽管存在这种不同,二者具有近似的结论:经济中的资源基数越大、R&D活动的生产率越高、人们越有耐心(贴现率越小)、社会对创新性产品的评价越高,则创新率和经济增长率就越高。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福利性质上:在产品种类增加模型中,创新率和增长率总是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但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创新率和增长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同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一样,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1991,第五章)也试图对重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传统理论和他们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进行融合。他们认为,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增长率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资本积累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真正原因,是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使得资本投资有利可图;技术创新不仅驱动了经济增长,而且驱动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第六章开始,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转向了开放经济情形,以七章的篇幅详细地分析了创新、贸易和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首先研究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其中创新发生在非贸易的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则以外生给定的世界价格进行国际贸易。他们发现,国际贸易对创新、从而对增长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效应。由于贸易能够促进国外技术的传入,因此国际贸易的直接效应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创新和增长。同时,由于中间品部门(从事创新活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都需要人力资本投入,因此进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将发现贸易减少了最终产品部门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能够降低研究部门的创新成本;在这种情形下,贸易的间接效应能够促进创新和增长。但在出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由于从事出口的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从研究部门拉走了人力资本,因此国际贸易将阻碍创新和增长。在第七章中,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分别运用第三、四章中提出的增长模型,对两个均从事创新活动的大国经济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创新部门和高技术的制造业部门都密集地使用熟练劳动,因此人力资本富裕的国家将比原始劳动富裕国家具有更高的创新率和增长率;长期贸易模式由各国的相对要素禀赋决定。之所以得到这种类似于赫克歇尔-俄林命题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他们假设知识溢出是世界范围的。在第八章中,他们对知识溢出局限于一国范围的情形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如果知识溢出是一国范围的,那么就存在“一旦落后,永远落后”的命题,即任何一个起步于较大知识存量的国家都将享有初始的创新优势、并能够在以后阶段一直保持这种优势。只有在如下两种情形中,才能打破“一旦落后,永远落后”的命题:一是落后国家远远大于它的贸易伙伴;二是落后国家的政府利用政策干预来促进本国的创新活动(这会出现“临时的政策能够产生永久性效应”的有趣情形)。

第九章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分别分析了四种影响机制:第一,国际贸易为技术转移提供了新的渠道;第二,国际竞争促使每个国家的企业追求世界范围的创新,从而减少了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第三,国际贸易扩大了企业面对的市场规模,这一方面增加了给定市场份额的销售额和利润量,另一方面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竞争者;第四,不相似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会引起国内资源在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以及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从而对贸易模式、创新和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一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其创新和经济增长,但也存在贸易损害经济增长的情形。例如,当知识溢出局限于一国范围且各国在规模上存在差别时,国际贸易将降低小国的创新和增长;研究生产率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加入国际竞争后,其创新和增长速度都会下降;贸易将使得非熟练劳动充裕的国家集中于传统产业的生产,从而减少其创新率和增长率等等。在第十章中,他们就各类政策对长期创新率和增长率的影响、以及政策的国际传导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们的基本结论是:当各国运用适宜的政策工具促进该国的创新和增长时,它们一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但通常以损害贸易伙伴的创新和增长为代价。

在第十一和十二章中,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针对南北贸易情形,分别在“技术模仿”和“产品周期”的题目下考察了南方的模仿对创新和增长的影响;其中,对前者的分析采用了产品种类增加模型的框架、对后者的分析则采用了产品质量改进模型的框架。与前面的结论不同,在南北贸易和南方模仿的情形下,这两种模型对创新和增长具有非常不同的影响。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的研究结论,非常不同于人们通常的直觉:南方的模仿很可能促进北方的创新和增长。南方的模仿对北方的创新激励有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直接的负效应(即南方的模仿减少了北方创新者的垄断期间和预期垄断利润),一是间接的正效应(模仿减少了北方企业的竞争者数量并为幸存者释放出更多的资源,因而幸存的北方垄断者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出)。一般而言,在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的产品种类增加模型中,正效应将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南方的模仿能够提高北方国家的创新和增长。但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如果南方模仿者的效率较低,那么正效应将占主导地位;反之,如果南方模仿者的效率较高,那么负效应就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总之,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通过提出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改进的两类内生增长模型,大大方便了人们对有意识的创新、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观点和结论。不过,他们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具有不同于其他新增长理论的显著特点:其一,它侧重于开放经济情形,着重分析国际贸易、创新和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的产品种类增加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不过是为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工具;因此,与其说他们试图提出一种新增长理论,不如说他们提出了一种对新贸易理论进行动态化处理的方法。其二,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使用的方法与多数增长经济学家也有所不同,他们更多地采用国际贸易、微观经济和产业组织理论惯用的数学工具和几何图形;就我个人感触,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远不如罗默等人采用的、类似于索洛总量生产函数的宏观分析方法精练优美和计量检验的方便。

参考文献

新贸易理论 篇3

关键词: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发展战略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呢?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模型)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其比较利益产生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

1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战后,出现了大量的贸易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制成品内部的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贸易下降;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越来越大。这些新贸易现象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针对传统理论的不足,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与传统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1)20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简称D—S模型)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克鲁格曼的产业群模型是基于以下事实:企业和产业一般倾向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不同群体,,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有关。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当企业和劳动力集聚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存在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距离带来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被用来解释现实中观察到的各种等级化的空间产业格局的发展。

(2)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中提出了相互倾销理论。该理论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将增加的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是降低了,但是从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该产品的价格,那么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却提高了。同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将增加的产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从这里我们可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中,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

(3)1961年,美国学者M.V.波斯纳他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很多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技术差距理论通过引入模仿时滞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和模仿国两国模型中,创新国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着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

(4)产业内贸易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而和克鲁格曼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

2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新贸易理论 篇4

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与他们的贸易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即各国之间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行业间贸易) , 但是战后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 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这些难以用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以及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导致了人们对传统贸易的反思。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 而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20世纪70年代末, 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规模经济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克鲁格曼指出, 产业间贸易最初的产生取决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性, 而规模经济是产生产业内贸易最基本的原因:当国家间越来越相似, 市场从完全竞争转变为不完全竞争, 并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 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禀赋的差异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动力。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布兰德等人在分析论述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格局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贸易理论模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二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 可以凭借贸易壁垒来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 增强其竞争能力, 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 并借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即贸易干预能够增进国家福利。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 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 一国在某一行业取得全球性成功的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 即生产要素;需求情况 (一国的国内需求) ;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这四个基本因素连同两个辅助因素 (机遇与政府作用) 共同决定了一国是否能创造一个有利于产生竞争优势的环境。

新贸易理论的提出极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但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现实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现象说明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要全面准确地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现象, 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缺一不可。正如新贸易理论的创建人克鲁格曼认为的, 如果要简单说明传统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差别, 则可以回答:传统理论把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类商品上,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主要贸易品是像飞机这样的商品。因此, 新贸易理论既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继承, 也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反映和阐释。

2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现状分析

对于中国来说, 资本相对稀缺、劳动相对丰富是其最显著的特性。因此,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格局必然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生产和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的产品, 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但是, 这种贸易结构能否长期化?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战略是否会使我国所谓的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的陷阱?

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该理论认为:由于贸易条件的改变要受到贸易的双方产品及其性质的影响, 传统贸易理论倡导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将会使贸易条件变得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具体原因如下:一方面, 由于制造品的附加值高, 资源消耗相对少, 而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低, 资源消耗大, 因此贸易对以生产和出口制造品为主的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而对发展中国家较为不利。另一方面, 由于制造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均较大, 其产品生产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 因此生产和出口制造品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生产和出口;而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却很少有这种可能, 因为初级产品的供求弹性均较小, 生产要受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总之, 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产品的性质上的差异, 双方贸易结果将使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改善, 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在一个技术水平动态变化的世界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否仍然总能获得利益呢?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李嘉图和穆勒如何反驳和肯定主流经济学家支持全球化的观点》的文章中就此提出了看法。

萨缪尔森假设有两个国家 (中国和美国) 生产两种产品, 中国的劳动人口假定为美国的10倍, 而平均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1/10。中国在产品A上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的1/10, 而在产品B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美国的1/10。如果两国已经处于自由贸易状况, 这时中国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上升了, 中国出口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将导致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美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所以, 中国可能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福利水平, 也可能由于贸易条件恶化产生“贫困化增长”, 而美国则毫无疑问会得到福利水平的改善。

事实上, 美国从1990年到2003年期间, 进口贸易价格指数上升了5.4个百分点, 出口价格指数却上升了5.9个百分点。因此, 美国的贸易条件在此期间基本稳定, 或者说有所提高。而根据李善同等人进行的可计量一般均衡分析预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2005年的贸易条件比1995年多恶化了1.57个百分点。

近两年来, 由于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 同时开始实施鼓励对外投资的“走出去”战略, 一些企业开始对外实施较大规模的投资。目前美国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主导产业, 诸如航空、汽车、电信、电子等产业, 都是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市场规模的飞速扩大, 使得中国在这些产业领域急剧扩张。在不远的将来, 很可能对美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形成竞争。随着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带来的人们工资水平和收入的上升, 一方面, 基于便宜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可能逐渐减弱, 从而使得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纵向贸易减少;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 中国越来越可能在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获得新的比较优势, 而这种比较优势的来源则是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 由此而产生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是一种横向的差异化产品之间的贸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基于便宜劳动力的贸易日益萎缩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也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趋势。但与此同时, 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将日益增加, 由此带来的贸易利益将不亚于传统纵向贸易。

3启示与结论

3.1立足我国实际, 发挥比较优势

从目前来看,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更多比较利益的主要手段, 其重要作用还无法替代。我国对外贸易按照劳动生产要素与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国际分工, 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3.2发挥当前比较优势的同时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产业, 因此, 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发挥当前的比较优势的同时, 创造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 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 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 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我国, 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 扩大外贸企业的规模, 增强国际竞争力, 走规模经营之路。

3.3建立产业集群, 促进规模经济

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 而且工业布局不合理, 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这些都造成了规模经济的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揭示了当代国际市场是以垄断竞争和工业制品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品的多样化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利用本国资源生产所有的工业, 即使是同一个行业也有进有出。贸易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机会。因此要改变我国现有外贸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分工不明确的缺陷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提高企业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 建立产业集群。

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一定要重视本国的国内市场。因为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庞大, 国内贸易机会众多, 因此应该充分依靠国内市场中的竞争, 特别是地区间的贸易, 获取规模经济, 提高竞争力。

其二, 还应该大力发展产业内国际贸易。一般说来, 消费者对差异产品有着多样化的需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差异产品分为垂直型差异产品和水平型差异产品。对垂直型差异产品的需求要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制约, 而对水平型差异产品的需求则要受到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所以, 我国可以和发达国家开展垂直型差异产品贸易, 而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而言而差别不大, 可大力发展水平型差异产品贸易。

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当前国际贸易中所存在着两种趋势, 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和以新贸易主义为基础的保护贸易, 不管是哪一种趋势, 都体现了各国从国家利益出发, 企图通过对外贸易为本国获得更大利益的愿望。但是这种利益不仅要从静态上估计, 而且必须要从动态上考虑, 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何种政策, 都要有尽可能精确的利弊分析。因此, 我国而言, 贸易政策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应该采用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的问题, 而是如何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有利于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更长远的贸易利益的问题。

新贸易理论 篇5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的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贸易市场与产业政策环境;理解国际市场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汽车贸易中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等汽车贸易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汽车商品运输中的检验内容、汽车贸易价格之间的换算方法,具备进行汽车进出口贸易和汽车报关等业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一)、汽车国际贸易概论

教学内容:

1、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3)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

2、汽车贸易概论:

(1)汽车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

(2)汽车服务业与汽车服务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3)国际汽车工业与贸易和我国汽车工业与贸易的发展过程。

3、汽车贸易市场政策:

(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2)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3)各国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与运用;(4)世界贸易组织;(5)国际贸易术语。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和概念;

2、理解国际市场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

3、了解当今国际市场的主要特征;

4、了解汽车工业和汽车贸易的发展概况;

5、理解汽车服务业与汽车服务贸易的不同;

6、掌握汽车国际贸易的内容和特点;

7、掌握国际贸易术语。

教学重点:汽车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国际市场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

(二)汽车贸易方式与合同 教学内容:

1、汽车贸易方式与支付方式:

(1)包销的特点及独家代理与包销商的不同;(2)寄售和拍卖与展销的特点;

(3)特许经销商和品牌经营的关系和不同;(4)汽车贸易支付的工具。

2、汽车贸易合同的概述:

(1)汽车商品的检验地点与机构;(2)索赔的产生及与理赔的区别;(3)不可抗力的含义与内容;(4)仲裁的概念及程序;(5)贸易合同的形式;

(6)贸易合同有效和无效的要件;(7)贸易合同的条款及违约责任。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汽车不同贸易方式的特点;

2、掌握不同汽车贸易支付的形式的使用条件;

3、了解汽车贸易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如何规定;

4、理解汽车贸易合同有效和无效的要件内容;

5、掌握不可抗力的含义、内容及范围;

6、理解索赔的产生及与理赔的区别;

7、了解仲裁的含义、形式、机构及程序。教学重点:不同汽车贸易支付的形式的使用条件。教学难点:多种汽车贸易方式的不同。

(三)汽车贸易商品的特征及运输和保险 教学内容:

1、汽车贸易商品的特征:

(1)货物的品质表示及包装类型;(2)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的注意事项;(3)订立数量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2、汽车贸易运输和保险:(1)汽车贸易货物运输的方式;(2)汽车货物运输保险的种类;(3)汽车贸易信用保险的种类。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汽车贸易中货物的品质表示方法;

2、掌握订立汽车贸易合同时,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的注意事项;

3、理解订立汽车贸易数量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4、了解汽车出口贸易中信用保险的特点和承报范围;

5、掌握汽车货物运输方式;

6、了解汽车贸易运输中的运输要求和保险要求。

教学重点:订立汽车贸易合同时,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应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汽车贸易合同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四)汽车贸易程序及谈判 教学内容:

1、汽车贸易程序:(1)交易前的准备及磋商;(2)订立合同及履行合同;(3)贸易中的原则内容。

2、汽车贸易谈判:

(1)贸易谈判的内容和类型;

(2)贸易谈判人员的素质及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3)贸易谈判过程及策略与技巧。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贸易的基本原则;

2、掌握交易磋商的最重要的环节内容和要求;

3、理解汽车进出口贸易合同如何进行履行;

4、了解汽车贸易谈判的内容和程序;

5、理解汽车贸易谈判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6、了解贸易谈判的策略的内容和适用环境。教学重点:交易磋商的最重要的环节内容和要求。教学难点:履行进出口合同的主要过程。

(五)汽车报关 教学内容:

1、汽车报关的相关概述:(1)汽车报关的基本知识;(2)保税进出口的通关;

(3)汽车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2、汽车报关的政策和报关流程:(1)汽车报关政策和报关流程;(2)我国对整体汽车报关的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贸易中的关税措施;

2、掌握汽车报关的流程;

3、理解构成整车的特征的条件。教学重点:汽车报关的流程。教学难点:关税对汽车贸易的影响。

(六)汽车电子商务 教学内容:

1、汽车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1)汽车电子商务概念;(2)汽车网络贸易。

2、汽车电子商务的模式和应用:(1)汽车电子商务模式;(2)汽车电子商务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目前的汽车电子商务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2、掌握如用在汽车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

3、了解汽车贸易的网络平台应包含的基本内容;

4、了解电子商务在哪些方面推动了汽车贸易的发展。教学重点:汽车电子商务贸易的应用。教学难点:汽车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

四、学时分配表

六、参考附录

(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苏水,侯俊香.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胡艳曦.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参考书:

苏科五.国际贸易[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二)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收益分配 篇6

亚当·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各国都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互通有无。这种自由贸易是建立在由绝对成本决定的绝对优势基础上,按照地域分工开展国际间的贸易,可以称为“地域分工论”。

李嘉图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理论是对斯密的理论的发展,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它的理论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于斯密所在时代的特点,具有时代特色。

李嘉图基于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不能充分流动,并因此使得价值规律在国际间失效的事实,根据比较成本学说提出他的比较优势理论,从而作为他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在李嘉图的理论中,依据下表中的数据,葡萄牙对英国的出口贸易成为可能。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理论扩大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能够使国际贸易的参与国从国际分工中得到更为丰富的产品,增进社会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嘉图是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

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斯密的理论里,依据表中数据,国际贸易是单向的,葡萄牙是绝对的出口国,而英国是绝对的进口国。在葡萄牙的角度,葡萄牙应生产所有具有优势的产品从而增加出口,而英国则全面进口。这种贸易模式在贸易平衡的假设下,是不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说,在斯密的贸易理论中,上述情形不存在贸易基础,没有贸易的发生。李嘉图在这方面对亚当·斯密有关贸易基础理论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斯密所处时代由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英国势力开始显著增强,他自由贸易的主张也就是英国实力增强在经济上的要求和表现;另一方面他的“以绝对优势作为贸易条件”又在无形中受到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也就是一种学说在发展初期由于客观背景和个人条件限制所表现出来的不彻底的一面。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能够给参与国带来福利的增长。

新古典经济学也倡导自由贸易。根据他们的贸易理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由于初级产品生产的收益递减和工业部门具有相对更快的技术进步,初级产品的相对价格要比工业产品的相对价格高,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国际贸易的开展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也支持这一观点,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开展贸易,各国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富裕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其结果是贸易不仅使得各国的相对和绝对要素价格相等,而且还使国内富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减少。贸易收益在国家之间和一国内部都能更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这样看来,国际贸易实在是美好而令人憧憬的。在理论上,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国际间的收入差距,有效缩小国内的贫富差距,而且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同时通过国际间生产与交换的转移,增进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

但是,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在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框架下,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因而成为贸易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使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的分配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受支配地位,不可避免地造成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中受益不多。从亚非拉很多国家的实践来看,情况也确实没有那么美好。

在自由贸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造成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贸易中受益甚少,从而出现“贫困化增长”的不合理贸易收益分配格局的原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我们接受“发达国家主要是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初级制成品”这一假设的话,那么根据恩格尔定律,工业制成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要远远大于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同样伴随着收入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以比发达国家更快地增长速度来进口对方的产品。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是很有限的,长期的贸易逆差会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如下图:由于外国的需求缺乏弹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的扩大常常是对应着收入的绝对减少,实现的是“贫困化的增长”。在下图中表现为当出口供给由S1增加到S2时,收入由OP1E1Q1变为OP2E2Q2(用这两个矩形的面积表示收入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是绝对减少的)。

其次,国际贸易中以国家力量为基础产生的贸易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即当拥有更强大国家力量的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时,其政策的推出及其有效性相对于弱小国家都是更有优势的。),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新的非关税壁垒对贸易保护隐蔽性的加强作用等等,也会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再次,不尽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影响,也会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增加出口收益的努力变得相对无效。长期以来的国际经济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单独或联合制定的。这一不合理的现象,直到今天仍在延续。现在国际贸易规则是由1995年1月1日开始运转的世贸组织制定的。但是在各种利益的争夺和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尽管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冲突与磨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利益要求,但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体系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发达国家的。

另外,如果还考虑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依附、跨国公司的巨大影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出口产品高度集中的结构所形成的封闭性恶性循环等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在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处理不好,就可能在合成谬误中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

国际贸易的发展, 使各国人民更加相互接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对增进全球的福利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所有这些好处并没有公平地为所有人得到,这也是我国这个巨大的转型经济体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的选择也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简单照搬任何国家的所谓成功模式。比较优势的原理虽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也毫无疑问是我们发展国际贸易的一种思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也要立足于我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不能保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利用,就会流失),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本。

新贸易理论 篇7

针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在国际贸易新理论中的解释, 我阅读了克鲁格曼的两篇相关的文章, 分别是“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和“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后一篇文章是前一篇文章的扩展, 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运输成本和需求模式不用的条件, 得出了更为启发性的结论。下面我将分析并总结一下这两篇文章。

一、基本模型

文章分析一个垄断竞争的基本模型, 假设如下:

A.所有居民都有同样的效用函数, 在这个函数中, 所有产品都对称;

B.所有产品以同样成本函数生产, 每件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li (28)  (10) xi, ,  (29) 0 (报酬递增, 平均成本下降, 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

C.一种产品的产量必须等于该产品个别消费量的总和;

D.充分就业

需要求出的三个变量:

第一是每件产品相对于工资的价格;第二是每件产品的产量;第三是所生产产品的种类数。上面的假设条件, 保证了所有实际生产的产品可以以相同的产量和价格来生产。

三个变量的确定过程:

作者很巧妙的运用了以下几个条件:

1.有代表性的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 (假设需求弹性随消费量上升而下降)

2.垄断竞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定价格;

3.随着新企业进入市场, 利润最终会走到零的状态。

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产品价格与消费者需求弹性的关系, 而需求弹性又取决于产量, 因此, 为了求出利润最大化价格, 我们还必须求出利润最大化产量。

二、劳动力、贸易及要素流动

作者所建立的基本模型是一个规模经济模型, 这意味着劳动分工是由市场的规模来决定的。劳动力增长、贸易即移民是市场规模扩大的三种途径。

根据基本模型的部分所得出的结论, 参照图1, 劳动力增加, ZZ曲线下移, 交点也向西南方移动,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总结出:当劳动力增长时, 每项产品的产量与所有已生产的产品的种类数都在上升。从福利的角度出发, 一是实际工资w/p提高, 一是可选择的产品种类增加, 都使代表性的个人福利上升。

接下来我们假定有两个国家, 它们都有同样的偏好及技术, 从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看, 应当没有理由发生贸易, 也不会从贸易中得到任何利益。但是从新贸易理论出发, 假设运输成本为零, 由于保持原来的假设条件, 使得这两个国家的工资率必须相同, 两个国家已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也必须相等, 于是贸易的作用就类似于本国劳动力增长的作用了, 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即使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偏好、技术或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别时, 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这两国之间产生贸易的原因以及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

如果出现了贸易障碍, 但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它会刺激工人向已经有较大劳动力数量的地区移动, 因为人口较多的地区实际工资及产品的花色品种都高于人口较少的地区;在均衡条件下, 所有工人都会集中在一个地区。因此, 在本文所设计的模型当中, 要素流动的作用与贸易及劳动力增长这两者的作用基本相等。

三、运输成本

这是克鲁格曼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这篇文章中对前一篇文章“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的扩展部分。在上一模块, 分析劳动力、贸易及要素流动的作用时, 我们假设了运输成本为零;在本模块, 我们引入了一种特殊的运输成本, 并将其比喻为“冰山”, 即任何所运输的产品只有一小部分g到达, 其他部分1-g在运输途中损耗掉。

维持原有基本模型假设不变, 对于本国消费者而言, 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 别国产品的价格则不同于本国产品, 因此, 每种进口产品的消费量与每种本国产品的消费量就存在了差别, 作者引入了一个比率系数表示本国居民对每个外国产品的总需求量与对每个本国生产的产品的需求量的比率。

四、国内市场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这一部分的结论是: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质产品贸易时, 每个国家都成为国内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产品的净出口国。

作者从一个简单的特例着手, 研究一对有两个产业 (α, β) 的国家互相进行贸易。在这个模型中既有报酬递增特点也存在运输成本, 并维持基本模型中所有假设不变, 因此, 每个进口产品的需求量与对每个本国产品需求量之间的比率 (σ和σ*) 在两国之间也是相等的。

重要条件:花在某个产业的产品上的开支应当是本国居民及外国居民花在该产品上的支出的总和。

贸易平衡的信号取决于在本国生产的产品α的种类数大于或者小于外国生产的产品α的种类数, 而且n/n*是L/L*的增函数, 所以对产品α具有较大国内市场的国家肯定是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即使分工并不完全情况下也是这样的

阅读过这两篇文章, 我有许多感慨之处, 它的启示性不仅仅源于它的结论:

1. 模型设计得简洁精致

如果说模型是一篇文章的基础, 那么模型的假设条件则是基础上的基础。这两篇文章的基本假设保证了数学推导的简单明了, 用最简洁的数学方式表达出了最多的经济意义, 比如:只有一个生产要素 (劳动力) , 而且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不变, 这直接反应了规模递增;在涉及到运输成本时, 采取“冰山”的假设, 大大简化了数学计算, 这些一定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 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上更为简单易懂。

2. 理论推导思路清晰

作者在推导文章重要结论的思路特别清晰, 让读者感到得到的结论是顺理成章的。在精致的模型的基础上, 作者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代表性个人的消费行为;垄断竞争厂商定价行为和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 从而得出了启发性的结论。

3. 充分的将等式与图形相结合, 巧妙的得到结论

作者在理论推导的过程当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等式, 并将等式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读者一目了然的联想到结论, 而这些结论借助相对枯燥的等式是很难被发现的。在总结文章的部分, 我将重要的等式和图形都写了出来。

4. 符合经济直觉、反映现实经济, 有启发性的结论

它清楚的阐释了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 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在运输成本部分所得到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等时, 较大的国家工资也比较高。这个很符合经济学直觉: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都相同, 产品的生产地点距离比较大的市场越近就越有利, 因为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运输成本。为使两国的劳动力继续在本地就业, 这种优势必须通过工资差别来抵消。

新贸易理论 篇8

新贸易理论是指贸易参与国之间在先发优势、协议性分工或政策扶持下进行随机性的分工, 新贸易理论基于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差异产品研究国际自由贸易理论, 这是不同于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

2 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实例分析

新贸易理论说明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其中有说明内部规模经济的KEMP模型:假定A、B两国具有完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比例、消费偏好, 在此进行定量与图示分析。

案例分析1:如图示1所示, 如果封闭时A、B两国都在E点生产与消费, 且此时的X=Y=500, 两国完全专业化生产某一产品时的产出为2000, 如果U=XY, 设PPF是二元一次方程形式Y=a X2+b X+c。

(1) 分析计算a、b、c的值。 (2) 分析封闭状态下在E点时各国的福利及相对价格。 (3) 分析自由贸易时如果两国各自任意选择某一产品实行完全专业化生产, 则均衡时两国的生产与消费量、两国此时的贸易量、两国的福利值。

分析如下: (1) 将 (0, 2000) 、 (2000, 0) 、 (500, 500) 代入到Y=a X2+b X+c, 得出:a=2/1500, b=-11/3, c=2000。 (2) 封闭时在E点时两国的福利都为U0=500*500=250000, 此时的相对价格都为500/500=1。 (3) 贸易参与国在先发优势、协议性分工或政策扶持下进行随机性的完全专业化分工, 自由贸易时均衡时, 此时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总产出都为2000, 所以此时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000/2000=1, 假定消费可能性方程为Y=-X+K, 将 (0, 2000) 或 (2000, 0) 代入有K=2000, 因为U=XY, MUx=Y, MUy=X,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Y/X=Px/Py=1, 则X=Y, 代入到生产可能性方程中有, 有Y=X=1000, 则U1=1000*1000=1000000=4U0。所以两国在先发优势、协议性分工或政策扶持下进行随机地完全专业化分工, 获得了规模经济的效果, 从而使贸易参与方的福利都增加。

3 因需求偏好不同产生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实例分析

这个问题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这也是与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中的KEMP模型的重大区别。在此用图示与定量方法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2:如图示2所示, 如果A、B两国的生产技术、要素禀赋及规模经济都一样, 但是两国的消费偏好不一样。此时设相同的PPF为:X2+Y2=32000, 同时假定UA=X4Y, UB=XY4, 并假定封闭状态下均衡时A、B国的相对价格分别为2与0.5。另外假定自由贸易时各国两种商品的生产量都相等。 (1) 分析封闭状态下均衡时两国的生产与消费量及效用水平。 (2) 分析自由贸易下均衡时两国的生产与消费量、贸易量及效用水平。

分析如下:因为UA=X4Y, MUAx=4X3Y, MUAy=X4,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4Y/X=Px/Py;同理UB=XY4, MUBx=Y4, MUBy=4XY3,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Y/4X=Px/Py; (1) 封闭时:因为要求福利最大, 则有A国的:MUx/MUy=4Y/X=Px/Py=2, 则X=2Y, 代入到PPF中有5Y2=32000, 有Y=80, 则X=160, 由于封闭状态下均衡市场出清, 此时消费量与生产量是相等的。UA0=1604*80=52428800000。同理有B国的:MUx/MUy=Y/4X=Px/Py=0.5, 则Y=2 X, 代入到PPF中有5X2=32000, 有X=80, 则Y=160, 由于封闭状态下均衡市场出清, 此时消费量与生产量是相等的。UB0=80*1604=52428800000=UA0。

(2) 自由贸易下均衡时, 由案例中的另外假定自由贸易时各国两种商品的生产量都相等的假定, 则因X2+Y2=32000, 有2X2=32000, 有X=Y=126.5, 则两国在X与Y的总产出为2*126.5=253, 此时国际相对价格为253/253=1, 假定消费可能性方程为:Y=-X+K, 因为经过共同生产点, 则有K=X+Y=253, 消费可能性方程为Y=-X+253。A国的:UA=X4Y, MUAx=4X3Y, MUAy=X4,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4Y/X=Px/Py=1, 则有X=4Y, 代入到消费可能性方程有:5Y=253, 则Y=50.6, 则X=202.4, 此时A国出口Y=126.5-50.6=75.9, 进口X=202.4-126.5=75.9。且UA1=202.44*50.6=84916590714。

B国的:UB=XY4, MUBx=Y4, MUBy=4XY3,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Y/4X=Px/Py=1, 则有Y=4X, 代入到消费可能性方程有:5X=253, 则X=50.6, 则Y=202.4, 此时B国出口X=126.5-50.6=75.9, 进口Y=202.4-126.5=75.9。且UB1=50.6*202.44*50.6=84916590714

因为UA1=UB1大于UA0=UB0, 通过自由贸易提高了福利水平。说明两国因为需求偏好不同也会展开国际贸易, 对于任何一国偏好的产品则生产且部分进口。

摘要:首先从供给角度运用实例分析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新贸易理论, 从而说明新贸易理论的贸易模式与贸易得利。然后从需求角度运用实例分析基于需求偏好不同的一般均衡分析, 从而说明国际贸易源除了源自于比较优势之外还可以因为规模经济与需求因素等原因而产生。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需求偏好,消费可能性方程

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新贸易理论 篇9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外贸增长方式为粗放型, 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外贸规模扩大较迅速, 但仍是粗放型的, 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 技术含量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外贸发展战略转型。另外, 由于我国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力素质问题, 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升级换代难度也较大, 使得我国有可能失去一部分中低档产品的国际市场, 同时失去一次参与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机会。

2、出口产品的整体层次较低, 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外贸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阻碍了我国的产业升级, 僵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3、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产品附加值低

发达国家凭借高端技术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 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 发展水平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 国内增值率不高。另外, 在我国, 低附加值加工贸易快速发展, 尤其是来料加工的发展, 加剧了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产品的现象。由于外商控制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 跨国公司通过对技术和品牌的控制取得了产品的主导权, 获得高额利润, 而我国加工企业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4、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 环境污染严重

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以及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产业转移到我国, 加大了我国的能源和环境压力, 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高消耗、高污染的出口模式加剧了我国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

5、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落后, 远远跟不上货物贸易的发展, 特别是保险、物流、银行、中介等, 成本和费用高, 服务质量差, 已经不能满足外贸迅速发展的需要, 成为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障碍。

二、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扩大, 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面对这些新情况,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说已难以作出有力的解释。经济学家们在“里昂惕夫之迷”的推动下,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 先后出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战略贸易理论 (Strategic Trade Theory) 是保罗·克鲁格曼 (P.R.Krugman) 等提出来的。1984年, 克鲁格曼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工业国家间贸易新理论》的论文。克鲁格曼认为,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基础上的, 因而不能解释全部的国际贸易现象, 尤其难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 从而提出应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更新的主张。1985年, 克鲁格曼又在其与赫尔普曼 (E.Helpman) 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 运用垄断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 并建立了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 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新贸易理论, 即战略贸易理论。

战略贸易理论认为, 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 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 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必须首先扩大生产规模, 取得规模效益。而要扩大生产规模, 仅靠企业自身的积累一般非常困难, 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对此,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应选择发展前途好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 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凸现贸易优势、提高竞争能力。战略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基础上, 为国家进一步干预贸易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 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等人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 到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不同于侧重论述产业间贸易的传统贸易理论, 它侧重研究贸易双方在同一产业中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决定因素。即使各国具有同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 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仍能使大规模生产的国家在产品成本方面拥有竞争优势, 而且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的扩大而增大, 因而有可能达到专业化生产, 向同类产品生产规模较小的国家出口。同时, 各国产品在质量、性能、品种、规格上的种种差异有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的消费者需要, 从而引发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3、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波特 (Michael Porter) 在其三部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希望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为什么某个特定产业在某个特定国家能获得并维持相对于它国的竞争优势。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来的、持久的优势地位, 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是创造出来而不是继承而来的”, 产业竞争力来自其创新与升级能力。波特提出了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4+2”因素, 认为决定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四类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及相关产业状况、企业战略及结构和竞争者。除上述四种核心因素之外, 还存在着两种辅助因素, 即政府和机会。这六个因素影响着行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 形成了一个含括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思想的“钻石模型”, 模型中的每一组因素都可单独发生作用, 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预测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三、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启示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符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 对于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高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 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表现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因此, 在未来竞争中, 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就是高科技产业, 谁能在高科技产业占有一席之地, 谁就能成为佼佼者。另外, 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同种类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 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关键。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贸易自由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 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应按照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路加以考虑。要依据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 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开拓新兴市场, 努力扩大出口,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一个追赶型的中国尽快成为贸易强国。

3、实行政府适度保护政策

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 政府对于高科技产业在关税和其他方面给予适度保护和扶持, 将有利于顶住外国进口产品的强大冲击,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 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性政策还能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 并带来外部经济。

4、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 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 还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通过规模经济, 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 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 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此可见, 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 我国的贸易格局基本上还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 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 这种贸易格局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影响了我国的竞争力。因此,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 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 是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5、政府要转变职能, 为企业、产业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竞争环境

政府应该担当起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责, 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 建立和完善企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环境, 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促进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政府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要增加科研投入, 加强科技推广, 提高劳动力素质, 建立信息服务体系, 提供市场行情和动态, 指导企业生产和出口, 作好对外贸易规划。同时, 政府应积极推行自由贸易, 把本国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强化企业的竞争意识,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锤炼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然后对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介绍, 着重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阐述, 最后探讨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启示, 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外贸战略,启示

参考文献

[1]Robert C.Feenstra: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Theory and Evidenc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and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ugust2002.

[2]何蓉、高谦: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条件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07 (8) .

[3]张吉国、周娟、田野青: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依据和路径[J].商业研究, 2007 (7) .

[4]刘纯安、王书军:国际贸易新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创新[J].当代经济, 2007 (7) .

新贸易理论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 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家之一, 我国的出口商品面临越来越多的新贸易保护障碍。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把控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走向, 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新贸易保护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国外学者早期主要从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方面提出了其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加拿大经济学家巴巴拉·斯潘塞和詹姆斯·布朗德认为政府原则上可以通过变更博弈的规则赚取超额的利润,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国内企业进行补贴, 可以阻止国外竞争对手投资和生产, 而由此产生的国内利润会超过补贴的数额。在此基础上, 一些经济学家立足于不完全市场竞争状态、规模经济、社会福利、绿色环保等角度研究国际贸易。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国内对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晚, 张溉鸿 (2003) 认为,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管理贸易论和战略贸易论有关。管理贸易论主张各国的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他国的反应和动向, 战略贸易论则强调本国贸易利益的追求作为贸易管理的基本出发点。陈传兴 (2006) 则指出一国政府凭借其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和经济外交来保护国内市场, 扶持本国产业的成长, 保护国内市场, 其实质就是运用新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来维持一国的竞争力。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在继承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 不断寻求发展, 逐渐形成特色, 并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背景。旧贸易保护理论关注的重点在于经济问题, 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除了经济问题, 更关注政治、社会、环境等综合问题, 更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此具有强烈的人文化导向,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隐蔽性。西方贸易保护论者积极寻求和提供理论依据为了使贸易保护措施“合理”、“合法”和更具隐蔽性。因此, 与此相关的贸易保护理论, 便成为新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方面。

二、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

在传统贸易理论描述的完全竞争的世界中, 有多个行为主体而且各个行为主体的规模比较小, 因此经济结果无法决定。在这种市场上, 商品价格、质量和特点等变量作为主要依据决定着经济决策。而在战略环境描述的不完全市场中仅由少数几个大行为主体组成的卖方寡头, 强有力的行为主体可以对市场结果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战略环境只有几个重要参与者构成, 要求每一方要非常重视其他各方的政策和反应。战略性贸易理论断言:“积极的贸易政策”比自由贸易政策更有益于国家, 此论点向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发出了挑战。首先, 积极的国家政策能夺取卖方寡头环境产生的“租金”, 并能帮助本国公司获得规模效益或其他类似利益。其次, 由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创新, 而比较利益基本上是人为的, 以及已经存在的从一个工业到另一个工业的外溢效应;同时, 一个部门创造的知识可以使其他部门从中受益, 并使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 所以政府应当支持和保护这些产生租金工业部门, 这些工业部门被认为对国际竞争具有战略价值。战略性关税政策有两个基本模型:一是由布兰德 (Brander) 和斯宾塞 (Spencer) 于1981年提出的“夺取进口商垄断利润的关税政策模型”。他们认为, 当外国垄断厂商控制本国市场时, 一国可以运用关税的政策限制外国厂商销售的垄断高价, 迫使这些外国厂商自动吸收部分压低下来的价格;同时关税政策还可以激励本国潜在生产者进入已被占领的市场, 打破外国垄断厂商控制本国市场的局面。此外运用关税政策还可以从外国垄断者手中提取垄断利润或租金, 防止租金流失。二是由克鲁格曼 (Krugman) 提出的“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关税政策”模型, 他认为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条件下, 利用关税和其他贸易政策来对市场进行保护, 不但可以攫取垄断租金, 还可以充分发挥国内企业的“干中学效应”, 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壮大, 最终“使国内产品潮水般涌向国外市场”。

三、新福利经济学

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具有表面上的合法性, 重要的支撑之一就是认为能够增进国民福利。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 单靠自由竞争不能达到最大的国民收入量, 需要国家干预, 国家对边际私人纯产值大于边际社会边际纯产值的部门增税, 使经济福利增加,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新福利经济学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庇古的方法论基础和“最大社会福利原则”, 但对其中的一些思想进行了继续探讨, 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并不存在, 原因是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同时会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新福利经济学所持有的观点是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允许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只要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大于损失的福利, 为此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损失方给予补偿和救济, 如对受益者征收特别税、对受损者给付补偿金, 使受损者的福利保持和原来相当水平。如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在立法授权总统或贸易代表降低关税的同时, 又设立了某些“保护”条款或免责条款, 这些免责条款便成为保护国内产品市场的依据。

四、地区经济新贸易保护理论

地区经济主义贸易论是很多国家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 (timlang) 和科林·海兹 (colinhines) , 他们的著作《新贸易保护主义》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 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面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 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也就是意味着自由贸易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时候反而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如自由贸易政策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 可以使全球性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 这样一部分产品自然会流入不发达的贫困地区, 缩小贫富差距。但是蒂姆·朗和科林·海兹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会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短期利益进行掠夺性的资源开采, 廉价出口, 国家通过削减社会开支来鼓励出口, 从而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挤占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因此要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就必须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由地区经济新贸易保护理论取代自由贸易理论。这样既可以使发达国家的资源充分被利用, 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的发展, 又可以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负效应带来的不经济, 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而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就是以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为核心, 实现贸易平衡, 强化贸易规则。

五、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

20世纪90年代后, 由于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 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这些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对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西方国家出现了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大理论基础。最早完整地提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其基本观点是,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 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 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 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 发达国家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限制。如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斯 (Maurice, Allais) 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认为,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 那么如果西方各国不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实行限制, 其结果将是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会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 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美国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 (Klaus Schwab) 也认为, 在过去, 世界被分为高工资、高生产率的富国和低生产率、低工资的穷国。因此从单位成本来看, 发达国家劳动力仍是极具竞争力的, 但目前已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了高生产率和低工资的现象, 导致产品的成本很低, 发达国家的产品很难同发展中国家的该类产品竞争。这必然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施瓦布认为这已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美国的另一著名智囊机构“经济政策协会”也持有这种观点, 据该机构估算, 仅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就会使美国失去50万个就业机会, 此种观点提出后, 很快获得西方许多政府的赞成, 其中尤以欧洲反响最大。如1993年1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发表的白皮书《经济增长, 竞争, 就业》的报告中, 就将当时欧洲的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主要归罪于“那些正在兴起的国家以我们根本无法比拟的低成本”。

六、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再一个突出表现是借保护世界环境为名, 实则限制他国产品进口, 保护国内处于劣势的产业。所以发达国家的环保主义者极力主张尽快采取严格的贸易限制条件, 抵制破坏环境的产品进出口, 进而抵制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并提出了国际贸易应优先考虑保护环境, 而且任何国家都有权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控制甚至禁止污染环境的产品的进出口,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应遵守非歧视原则, 市场的公平原则, 增加市场透明度。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 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这样除了可以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而且有利于解决企业消除污染的资金来源, 真正反映产品的价值。在环境的资源成本内在化中, 任何国家不能以自己的环境标准计算成本, 应以国际环境标准为准, 确定产品新的成本。另外, 他们还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 对企业进行“环境补贴”, 发展中国家也不能享受特殊待遇。为此, 他们还采取了一些列具体措施。如实施PPM标准, PPM标准是对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美国曾规定不能进口用没有装有海龟逃生装置捕捞的冻虾, 欧共体曾限制从残酷诱捕野兽方法的国家进口毛皮等。总而言之, 发达国家提出的“环境优先”贸易保护论的目的是要保护本国贸易利益, 但由于它是建立在人类生存环境在不断破坏的背景条件之下, 因此有着牢固的现实基础, 而且实施的产品、地区都将不断扩大。

自由贸易和国家利益的对立冲突不可避免,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因而会引起不同利益集团的反应。分析以上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可以看出, 很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为了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具隐蔽性, 采取更加隐蔽、合法、灵活的手段逃避世界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创立正好符合很多国家贸易保护的需要, 为其推行经济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从本质上讲是从根本上削弱了一些国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中国已经成为遭受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为中国产品走出国门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文章围绕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 唤起出口行业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推行所带来的出口壁垒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战略性,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1].袁伟.经济全球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所面临的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 2002 (1) .

[2].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王佃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4) .

[4].李轩.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5) .

上一篇:GIS体系下一篇:公积金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