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储备

2024-05-03

就业储备(精选四篇)

就业储备 篇1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转变就业意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对事情, 或多或少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对工作, 对就业也不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受传统观念影响, 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 大学毕业出来, 工作应该如何的体面, 或者有出息, 这样才能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面子等等;2、与其他同学的攀比, 认为自己应该找好于, 至少工资高于其他同学的工作, 否则就被定义为混的不好;3、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对工作进行有自己的定义, 只看到成功的结局, 却无法看到成功那艰辛的过程, 盲目一味的渴望成功;

第一种情况会让我们的学生对工作的要求过高, 使得一些本来适合自己现阶段的工作都看不上, 眼高手低的毛病比较严重, 给我们的就业带来阻力;第二种情况会使得学生在就业推荐过程中就会出现迟迟不行动, 持续观望的表现, 就业积极性低;第三种情况则是那种渴望成功的急切心理, 造成了许多投机和懒惰的思想, 让就业效率低。

这三种情况的出现, 归结起来就是由于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不正确所导致的。

在开展就业工作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才能有好的就业意识, 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 进入职业生涯。

转变观念, 不是在就业来临时才做的, 转变观念应该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引导。从入学教育开始, 到每次的班会, 到与学生的交流, 到主题讨论会, 再到就业双选会, 整个过程, 都必须时刻将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工作穿插进来。

转变观念工作中, 我主要从增强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为目的。在工作中, 在入学教育中, 邀请了企业工程师来给大家讲学, 让学生对专业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还利用了已经毕业的学生返校的机会, 与在校学生交流工作经历和体会等方面。再有就是在每次的班会上, 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讲述一些就业相关的事例, 从而提醒学生不要放松了就业这样的一根弦, 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就业定位。

观念的转变, 为后续就业工作起到的最大的作用是, 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合适定位, 因此才能较大程度上提高就业率。

二、引导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储备就业知本

临近就业, 学生面对职场岗位, 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啥都不会, 怎么去胜任这份工作?然后就开始放弃选择该岗位的工作, 久而久之, 就不再积极的参加招聘会, 导致就业迟缓或者失败。

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 那是因为在大学的整个期间, 专业技能的掌握上有所欠缺, 不能给自己带来信心。因此, 在大学期间, 要使得就业效率高, 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也是比不可少的。

要培养和训练适合职业市场的专业技能素质, 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 哪些是专业领域职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 通过班级QQ群, 在群里引导大家浏览求职网, 了解相应的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其次再利用大家的课余时间, 让大家去对这些要求进行分析, 将这些技能与现有的课程相关联起来, 使得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了解。最后, 根据自己的职场目标以及自己的特点, 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表。在担任08级的班主任期间, 在每个学期的初期都会带大家完成一遍该过程, 对本学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大家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临近就业的那个学期,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 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方向, 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和训练专业技能素质。这些过程应该贯穿在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个过程, 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引导提高对应的职业素质, 提升就业能力

职业素质, 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要具备的,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 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来到学校选人, 都有一种想法, 只要学生的可塑性不错, 那学生这张白纸就可以在企业的绘制下, 成为一张美丽的图。可塑性主要指的就是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培养, 主要依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实现。因此, 作为班主任, 应该多鼓励班级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 多组织和参加班级活动, 积极主动的与其他人沟通交流, 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活动的次数越多, 参加的次数的越多, 人的改变程度也会越大, 可以由原来的内向变为外向, 由原来的胆小变为胆大, 由原来的思维慢变为思考迅速等等, 经历会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在外的表现会逐渐向职业人靠拢。

职业素质, 用准确的一个词来形容, 就是情商。情商的作用, 在很多时候都是非常关键的。在大学期间, 要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情商。这样, 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才会高, 才会适合企业的要求, 提升就业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谦:《大学生就业观念浅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1年02期。

[2]李伟:《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是就业促进关键》, 《华章》, 2012年05期。

[3]毛亚男:《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出路探析》, 《新财经在线》, 2011年6月。

就业储备 篇2

福建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的通知》,福建省今年将全面建立以待就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人才储备机制,各类储备人才在储备期间,每月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生活补助费。

《通知》指出,全面建立以待就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人才储备机制,发挥人才储备工作作为“就业缓冲港”和“人才蓄水池”的作用,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解决基层吸引人才难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通知》要求,未建立人才储备中心的设区市,2009年要尽快建立人才储备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开展人才储备工作。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人才需求和高校毕业生返乡情况,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人才吸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地人才储备中心要为储备人才免费提供求职信息、择业咨询、推荐就业、职业培训、档案保管等服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为储备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帮助。

就业储备 篇3

我们要高度关注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行为中所蕴涵的风险,尽快采取措施来降低由于美国通胀与美元贬值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巨大风险。笔者以为,现在该是我国考虑把部分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的时候了。

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是指政府通过一定手段与方式运用外汇储备,委托有关企业或由政府相关部门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并把这些物资纳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也就是说,将我国以货币(主要是美元)形式的外汇储备向实物形式的战略储备转换。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战略物资储备在资源日趋短缺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上看,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一定数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的一贯通行做法。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的原油进口量由上月的2.616亿桶增至3.1983亿桶,到2009年2月中旬,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达到3.5亿桶,石油战略储备超过7亿桶。此外,美国在海上漂浮的“油库”(如,超级油轮以及其他小型油轮)原油储备超过8000万桶,相当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已快达到其储备极限。在国际油价处于低位的时候,美国有意识、有步骤地大规模囤积石油的策略值得我国在制定战略物资储备政策时借鉴。

近30年来,我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这对我国战略物资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战略物资的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并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个时候高度强调进行战略物资储备可以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可以增强我国经济的调控能力,避免国内经济遭受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可以稳定我国民众心态,保持社会稳定。

为了使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更好地转换,笔者建议:

首先,完善战略物资储备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建立石油、煤炭、粮食、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坚持国家为主,企业与民间参与的方针,形成政府与企业合理分工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的科学机制与体制,进一步加强储备经营的风险管理,确保外汇储备在风险防范中的保障作用。

其次,利用这次金融危机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将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调整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而此轮油价下跌,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购买国外石油提供了良机。

第三,鼓励动用外汇储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2009年2月1日,温家宝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中提出,希望用我国外汇储备来购买我国亟需的设备和技术。这为我国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目前,政府可以考虑直接用外汇在海外大量购买用于改善国内教育、医疗设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种设备,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

第四,保持适当的黄金储备。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资产中惟一具有最后等价物、最终支付能力特点的储备资产,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美元或欧元走软,或通货膨胀加剧,或大范围的战争爆发.黄金储备就会成为很好的避险工具。因此,我国可视世界黄金价格走势,在价位偏低时择机增持。

第五,加快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建设。发达国家制定矿产资源储备法律的时间普遍较早,如美国在1946年制定了《战略物资储备法》,日本在1980年制定了《石油公团法》和《石油储备法》。我国在加快落实石油、粮食、铁矿石、铝、铜等战略物资储备计划时,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尽快制定和出台《战略物资储备法》,为我国的战略物资储备提供法律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各转换提供法律保障。

就业储备 篇4

关键词:企业,人才储备,大学生就业

1 企业与高职校合作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第一线企业来说,其最迫切需要的是有某种职业能力的有专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

其次可以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失。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先天具有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的特性,所以,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甚至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必会展开人才争夺战。人才争夺必会导致企业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因此,如何防止人才流失,为企业的发展留住人才是众多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从高校实习生中储备人才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很多企业反映,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离职率高,对公司的忠诚度低,这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主要有薪资期望落差、技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体适应性差等因素。实习生在企业中实习的过程已经对企业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自身能力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并且接受了企业的文化熏陶,这些都能有效降低未来的离职率,防止优秀人才的流失。

第三增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后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新,人与事的结合处在动态的矛盾之中。总的趋势是各种职位对工作人员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迅速提高。今天还是很称职的员工,如不坚持学习,明年就有可能落伍。人与事的不协调是绝对的,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创新人员的培训。有了校企合作机制就可以利用高职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提高企业现有职工队伍的素质,即通过必要的培训手段,使其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和能力,重新适应职位的要求;从利益方面来讲,企业培训着眼于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人正是一个企业最根本、最主要的竞争优势。

第四对高职校的教学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年的下半年开始,人才市场的招聘会、高职校的双选会是一场接一场,可还是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的不在少数。而究其主要原因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通过校企合作,能使学校更好地了解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将不断促进学校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只用考试分数作为人才的评判标准,使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2 开拓企业人才储备与大学生就业的双赢局面

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很多。就办学形式说,有企业办职校、职校办企业、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等等。现在有很多高校已在积极探索“订单式”教育,使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便通过实习等方式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例如,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与南京交通技术学院,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校方按企方要求定向招生和培养学生,企方则作为校方的实践和培训基地。为了更好的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机制实习是当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加强联系、合作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在时间安排、、形式类型、、内容及管理指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学校四年本科临近毕业了校方都未安排实习。有的是实习了只不过是在校内作了短暂的实践活动,可现在的用人单位尤其是我们交通施工企业,更注重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对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专业知识技能以外的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学校在合理安排课程的情况下,采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的3至6个月在企业实习,3至6个月在学校循环交替的培养模式,实习前与用人单位联系, 把定向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企业对口岗位实习,让学生提前到生产第一线去,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不仅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生产岗位的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上岗即顶岗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2.2 重视大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通过”订单式”协议,每年都有一批定向专业的学生来企业实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展示潜能的机会,同时,企业可针对本行业的需求在其实习过程中把适合企业发展的学生纳入自己的人才库,通过储备人才,优化内部结构,激发内部活力。

2.2.1 企业在大学生实习期间,通过对岗位技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接受企业文化的程度以及工作潜力等方面的评定,发现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及早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 将他们作为骨干力量来培养,纳入到企业的人才库中,对进入企业人才库的优秀大学生进行传帮带即师带徒的培养方式,使他们接受更多更专业的实际经验与技能培训,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2.2.2 通过实习期间的观察与分析,对学生分成二类人员来进行培养,一类为技能型,另一类为管理型。而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及其具体的工作性质,应制订不同的培训目标和深度。例如,一线的操作人员,应加强其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训,人力资源部门还应协助他们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计划和目标或进行岗位调整,尽可能地去发展他。对具备未来管理者的潜质的学生,应分析并量身定做培训课程,加强其短缺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在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和顾全大局等方面的培养。

2.2.3 进行人才储备时,要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工作结合起来,使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企业要从行业特点和自身的企业文化方面加以引导,只有大学实习生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他们才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工作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不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自身的发展也能得到实现。

上一篇:医疗仪器信息系统下一篇:地方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