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直肠脱垂

2024-05-02

重度直肠脱垂(精选十篇)

重度直肠脱垂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排除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性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男13例, 女17例;年龄26~69岁, 平均45.84±13.12岁;病程1.8~12年, 平均2.5±1.21年。III期内痔13例, IV期内痔17例, 主要临床表现:肛内肿物脱出, 排便费时费力, 排便排不尽感, 肛门下坠不适感明显。专科检查:视诊:肛缘不齐, 可见外痔皮赘突起;指诊:直肠腔内有黏膜堆积, 直肠腔空虚感消失;肛门镜检:直肠黏膜松弛, 屏气时直肠黏膜突入肛门镜内, 镜检排除大肠病变。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当日清晨行清洁灌肠、备皮, 术前一日给予半流质饮食。

1.2.2 手术方法

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 行骶管麻醉, 扩肛后, 放入喇叭肛门镜, 见直肠内肠黏膜松弛内脱垂, 肠腔消毒后, 在3、7、11点位齿线上约2~3cm选择肠黏膜松弛最明显的一个点位, 用皮钳钳夹黏膜后提起, 用血管弯钳钳夹基底部至黏膜下层后10号线结扎, 同法再选择另一个点位。完毕后在喇叭肛门镜下, 用消痔灵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1的混合液在结扎点基底部及松弛的直肠黏膜下层注射, 每个平面选择2~4个注射点, 每点注射药物约1~1.5mL, 将药液注射到黏膜下层, 并用右手食指按摩注射区, 使药液扩散均匀。注射完毕后对肛缘多余皮赘外痔钳夹剥离内扎切除, 检查无活动性出血, 术后肛内置太宁栓1枚, 放入黄连膏纱条嵌入创面引流, 外用纱布行塔垫包扎外固定。术后第2天, 普通饮食, 肛周创面消毒换药, 马应龙金玄熏洗剂熏洗肛门, 熏洗后肛内注入马应龙麝香痔疮软膏适量及入太宁栓1枚, 每日2次, 连用10d。

1.2.3 观察指标

排便情况, 外痔突起, 内痔脱出, 局部瘙痒和分泌物, 指诊有无硬结和肛门狭窄, 疼痛, 出血, 尿潴留, 大便失禁。

1.2.4 疗效评定标准

随访半年, 根据中医药行业《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未见好转。

2 结果

2.1 总疗效

本组30例中:治愈率76.67% (23/30) ;显效率6.67% (2/30) ;有效率10.00% (3/30) ;无效率6.67% (2/30) , 总有效93.33% (28/30) 。

2.2 术后反应

术后10d内不同程度的疼痛43.33% (13/30) , 无大出血;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外痔突起13.33% (4/30) , 无内痔脱出, 指诊有硬结6.67% (2/30) ;尿潴留13.33% (4/30) , 无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 复发率3.33% (1/30) 。

3 讨论

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 重度痔以脱出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合并排便困难和直肠黏膜内脱垂。痔发病理论传统上主要是静脉曲张及组织增生学说, 手术多直接把痔疮直接切除。Thompson[1]首次提出“痔是直肠下端的唇妆肉赘, 又称肛垫, 是人人皆有的正常结构”, 是肛垫痔的原发区, 这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Loder等[2]提出肛垫下移学说, 即内痔发生是肛垫下移引起, 确立了现代医学痔发病理论, 即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局部肿块。目前认为痔疮的原因与解剖、感染、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饮食习惯、遗传、职业、疾病、妊娠和分娩等各种因素有关[3]。近年来, “肛垫学说”解释痔的病因、病理生理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承认[4]。因此, 既保留肛垫的生理机能, 又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是现代手术的方向, 在手术方法上从过去的完全切除转变为将脱垂的肛垫复位, 并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肛垫结构, 达到术后不影响肛门精细控便能力的目的。

我们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方式的基础上, 采取高位悬挂的方法将下移的肛垫上移复位, 同时又将多余、松弛、堆积于肠腔下段的全部或部分黏膜结扎, 使其坏死脱落, 肠腔趋于光滑平整, 以达到排便通道畅通, 减少粪便阻力的作用, 使肛门恢复直肠的正常解剖结构, 减少肛门下坠。同时又在直肠腔内黏膜下层及肌层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注射, 使直肠黏膜与黏膜下组织、肌层粘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加强了肛垫和黏膜的固定作用。从根本上改善了下坠, 排便不畅, 内痔脱出等临床症状。

术中术后应当注意: (1) 黏膜结扎点应在齿状线以上约3cm处为宜, 过低会涉及血管较多的肛垫, 术后容易大出血; (2) 结扎肠黏膜时钳夹黏膜多少适中, 结扎过多易引起肛门狭窄, 过松达不到提升效果, 要以肠腔暴露为度, 肠壁松紧适中; (3) 结扎点选择1~2个为宜, 最好不在同一水平面, 否则易引起肛门狭窄; (4) 注射消痔灵时, 注射点不要在同一水平面, 注射时要略微凸起, 以表面灰白色为度, 剂量勿过大, 注射勿过深, 注射后一定要用手食指按摩注射区, 使药液扩散均匀, 以免引起肌层坏死; (5) 进行外剥内扎术切除外痔时, 动作轻柔, 止血彻底, 保留必要的皮桥黏膜, 术后8~10d开始行人工扩肛, 防止肛门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高位悬挂外剥内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30例, 对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3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疮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76.67%;显效率为6.67%;有效率为10.00%;总有效率为93.33% (28/30例) 。术后10d内出现不同程度疼痛13例, 出现大出血0例;半年内不同程度外痔突起4例, 内痔脱出0例, 指诊有硬结2例;尿潴留4例, 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0例, 复发率1例。结论 高位悬挂外剥内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效果好, 并发症少, 近期疗效肯定。

关键词:高位悬挂,外剥内扎术

参考文献

[1]Thompson WH.The nature of hemorrhoids[J].Br J Surg, 1975, 62 (7) :542-552.

[2]Loder BP, Kamm MA, Nichols RJ, et al.Hemorrhoids path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actiology[J].Br J Surg, 1994, 81 (7) :946-954.

[3]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40-641.

重度直肠脱垂 篇2

关键词 直肠脱垂;复方明矾注射液;注射治疗

复方明矾注射液是我院中医药专家李瑞吉研制的肛肠专科药物之一。笔者随师临床实践多年,深感该制剂治疗内痔和直肠脱垂疗效良好〔1~2〕,对小儿直肠脱垂疗效更佳。现将1981年以来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病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 治疗方法3 术后反应4 治疗结果5 讨 论 1 李瑞吉.复方明矾注射液治疗直肠脱垂58例报告.肛肠杂志,1982,(2):14.2 李瑞吉.基底硬化疗法治疗痔核168例近期疗效观察.广西中医药,1978,1(1):27.123例中,门诊治疗8例,住院病例115例;男95例,女28例,男女之比为3.4∶1;年龄最小的半个月,最大的15岁。发病年龄以6岁以下儿童为多共117例,占95.12%.发病诱因:慢性腹泻32例,习惯性便秘13例,慢性咳嗽3例,其余诱因不明。病程短的4天,最长的10年;平均1年3个月。曾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而来诊治。本组病例中属直肠粘膜脱垂的96例(Ⅰ度脱垂),直肠完全脱垂的27例,其中Ⅱ度脱垂26例,Ⅲ度脱垂1例。合并直肠息肉的5例,直肠脱垂嵌顿2例。

直肠脱垂嵌顿者,先给予手法复位,口服清热化湿中药待炎症水肿消失后,再作注射治疗。

一般病儿术前常规给予肠道抑菌剂口服3天。手术日清晨清洁灌肠。在氯氨酮基础麻醉下,肛门直肠用1‰洗必泰液消毒,按无菌操作实施注射。7岁以上儿童能同医生合作的可在局麻下施术。

2.1 直肠粘膜脱垂注射法 脱垂粘膜下层扇形柱状注射。左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右手持注射器,分别于截石位的3时位和9时位肛缘线外进针,针尖沿肛管皮下进入直肠粘膜下层,进针3.5~4cm深(视粘膜外脱垂的长短灵活掌握),然后,边退针边注药,退至近齿线为止。使药液呈柱状均匀分布于松弛的直肠粘膜下层,两进针点分别朝1时位、3时位、5时位和7时位、9时位、11时位作扇形注射。每处注药3~4ml.1次总量为18~24ml.2.2 直肠完全脱垂注射法 第一步:骨盆直肠间隙扇形注射。左食指伸入直肠内作引导,分别于肛门两侧3时位,9时位肛缘线外1.5cm处穿刺,沿直肠纵轴垂直进针,针头于外括约肌的外缘穿过肛提肌,进入骨盆直肠间隙,进针深约4~4.5cm,左食指隐约触到针体在直肠外后,边退针边注药,将药液注入骨盆直肠间隙内。暂停推注药物,将针尖退到皮下,再朝1时位,5时位及7时位,11时位方向穿刺,将药液注射到两侧直肠侧韧带和肛提肌复合体附近。每处注射3~4ml.第二步:直肠后间隙注射。于肛门后正中之肛缘线外1.5cm处进针,沿直肠后壁将针头刺入直肠后深间隙内,注入药物3~4ml.以上两步1次注射总量为21~28ml.第三步:直肠粘膜下层点状注射。用肛门镜暴露直肠壶腹部,在不同的平面(通常是齿线上2cm、4cm、6cm3个平面)将药液点状注入松弛脱垂的直肠粘膜下层中,每点药量1ml.术毕用1‰洗必泰棉球置于壶腹部保留消毒,预防针孔感染。

术后正常进食,常规给予预防感染用药5天。

若注射部位偏低,或用药剂量不足,术后仍有脱垂者,7天后可行骨盆直肠间隙较高的位置补充注射,药量减半。

低热反应(37.2~38℃)67例,占54.4%;不用药物处理,均于12~24h内恢复正常。登厕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有便意感)52例,占42.2%;“肛门痛”22例,占17.8%;排尿不畅3例,占2.4%.这些反应多于3天内消失,未见针孔感染和肛周脓肿。

本组病例全部临床治愈。其中1次注射治愈119例,占96.7%;2次注射治愈4例,占3.3%.1年以后随访80例,78例无复发,无肛管直肠狭窄现象,2例复发经再次注射而治愈。住院时间最长28天,最短2天。平均住院天数为8.4天。住院时间长的为首次注射剂量不足,位置偏低,仍有部分脱垂,需再次注射治疗者。

直肠脱垂俗称脱肛。祖国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尚不足”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易感外邪而致咳嗽;易因食滞致脾胃损伤而泄泻。若失于调治,日久则形体消瘦,中气虚弱,气虚下陷,固摄无权而脱肛。清代《疡科心得集》曰:“老人气血已衰,小儿气血未旺,皆易脱肛”。现代医学认为:久泻、久痢或习惯性便秘,频频增加腹压,削弱了盆底筋膜,直肠侧韧带、提肛肌复合体对直肠的固定作用,加上小儿骶曲未成,固脱力弱,易诱发直肠脱垂。

吾师基于对以上小儿直肠脱垂病因、病机的认识,根据“酸主收”,“涩固脱”的中医理论,研究出有较强的收敛、固脱作用的复方明矾注射液,探索实施有效的固脱注射法,在临床应用20余年,效果良好。

复方明矾注射液是一种低浓度,弱酸性的制剂。动物实验表明,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明显的异物胶原纤维化作用,达到良好的固脱作用,只要剂量适宜,对局部组织并无引起局灶性坏死现象,因而副作用较小。

明矾的收涩固脱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有效成分硫酸铝钾使局部组织之蛋白质、胶体变性凝固,产生出血性凝固坏死、疤痕增生、粘膜缩短并形成较强的粘连固定而达到。

经组织学观察证实:不同浓度的明矾制剂对局部组织的作用程度不完全一样,低浓度(3%~4%)的制剂可使组织充血水肿、细胞散在性坏死;高浓度(6%~8%)的制剂,则出现明显的出血性凝固坏死。而这些坏死现象在疏松组织中较轻,在致密的皮肤、肌肉组织中较重。

做操改善直肠脱垂 篇3

第一式:直立踮脚

动作要领:身体直立,两腿并拢,两手从体侧缓缓往上举,两眼目视前方,头往上抬,两手举至头顶时稍停顿。同时,两脚脚跟往上提,使脚尖踮地,保持此姿势5~10秒。早晚各做3~5遍。

第二式:抬腿拍足

动作要领:立正,伸直左手,并使其呈45度角往身体左上方举。抬起左脚,使膝盖朝外,脚掌贴于右膝上,同时用右手拍左侧小腿。恢复立正姿势,再换另一侧进行相同运动。两侧分别做10~15次,早晚各做3~5遍。

第三式:半蹲侧转腰

动作要领:半蹲,两手屈肘握拳,双眼目视前方。保持半蹲姿势,上身向左转,停顿2秒后,上身再向右转。分别向两侧转10~15次,早晚各做3~5遍。

第四式:体前直抬腿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置于体侧,身体直立,挺胸抬头。先将左膝伸直,并往身体前方踢左腿,同时往后摆臂。恢复直立姿势,再将右膝伸直,并往身体前方踢右腿。两腿分别踢10~15次,早晚各做3~5遍。

第五式:花样深蹲

动作要领:稍屈肘,双手侧举于体旁两侧,十指分开,掌心朝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往外旋。先左

重度直肠脱垂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102 例重度脱垂性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满足2006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共同讨论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其中, 研究组52 例, 男31 例, 女21 例, 平均年龄 (40.2±11.0) 岁;病理类型:14 例Ⅱ度内痔, 16 例Ⅲ度内痔, 10 例Ⅳ度内痔, 8 例混合痔, 4 例急性嵌顿痔。对照组50 例, 男37 例, 女13 例, 平均年龄 (38.5±13.1) 岁;病理类型:13 例Ⅱ度内痔, 10 例Ⅲ度内痔, 12 例Ⅳ度内痔, 11 例混合痔, 4 例急性嵌顿痔;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肛门坠胀感、疼痛等症状。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4]纳入标准: (1) 满足诊断标准的患者。 (2) 以Ⅲ~Ⅳ度痔为主或者以Ⅲ~Ⅳ度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 (3) 年龄30 岁~66 岁的患者。 (4) 治疗依从性良好, 且签署麻醉、手术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 (1) 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瘢痕体质以及过敏体质的患者。 (2) 1 年内已经采取本组手术疗法治疗的患者。 (3) 年龄小于30 岁, 大于66 岁的患者。 (4) 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精神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疾病的患者。 (5) 不愿意参加此次试验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2 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血糖等检查, 并术前进行备皮、灌肠;所有患者均实施腰腧穴麻醉处理。手术治疗时,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将术野充分暴露, 并铺设无菌洞巾, 应用2%碘伏对术野、直肠下段以及肛管等进行消毒处理。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 外剥内扎术治疗时主要对皮下静脉丛进行剥离, 结扎痔核, 并有效阻断血供, 进而能够使痔核出现坏死、缺血、脱落。首先应用消痔灵按照1∶1 浓度对内痔区黏膜下进行注射, 每一个痔核约2 m L, 应用钳子将外痔顶端夹断;应用血管钳将皮瓣提起, 应用剪刀对痔外静脉丛至齿线进行剥离;最后应用2-0 带针线进行贯穿缝合。

研究组应用PPH术治疗, 以保留肛垫完整性为治疗原则, 应用一次性痔上黏膜环切吻合器进行扩肛, 之后将透明肛镜置入;暴露半弧形肛镜缝扎器, 在3 点钟位齿状线约2.5 cm位置进针, 进行缝合;将圆形痔吻合器旋转至最大位置, 将吻合器置入后钉到荷包线上端位置;适度牵拉收紧脱至吻合器外线尾, 并旋紧吻合器;击发后关闭吻合器60 s, 然后旋开吻合器, 移出肛管;最后对吻合器切除黏膜圈进行检查, 是否为完整环状;并应用肛镜缝扎器对吻合口进行检查, 如存在活动性出血部位, 则应用“8”字进行缝扎止血处理;最后在吻合口上下部位应用1∶1 消痔灵注射液进行点状黏膜注射。

预防并发症:疼痛:指导患者服用止痛药物, 1 片/d, 如有必要, 为患者肌注哌替啶50 mg;尿潴留:首先进行热敷处理, 对小腹进行按摩, 诱导排尿;也可对患者肌注新斯的明1 mg, 兴奋膀胱逼尿肌, 有助于排尿。

1.4 观察指标对2 组患者的外痔突出、内痔脱出、疼痛、便血等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其中, 症状评分以文献报道的观察指标作为评定标准[5], 分值越低, 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越显著。

1.5 统计学方法以表示计量资料, 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外痔突出、内痔脱出、肛门或者下腹疼痛以及便血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2 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肛缘残留皮赘、肛门下坠感、术后24 h排尿困难以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2.3 2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出现1 例肛门疼痛, 3 例尿潴留,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出现6 例肛门疼痛, 4 例吻合口狭窄, 6 例尿潴留,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6.35, P<0.05) 。

3 讨论

痔为直肠末端黏膜, 由于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扩张等因素影响导致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其为肛门内外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 患者发病年龄可为各个年龄段, 主要发病人群为20 岁~40 岁, 一般情况下,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病情会不断加重。目前, 临床中关于痔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晰, 大多数研究认为痔属于“血管性肛管垫”机制, 为正常解剖的组成部分, 如合并肛门脱垂、出血、疼痛等症状, 则称其为疾病[6]。

以往临床治疗痔主要目的为消除痔组织, 现在临床治疗目的则为消除症状。手术疗法治疗时, 以往以彻底切除痔为主, 现在治疗则以复位脱垂肛垫, 尽可能保留肛垫结构以及术后不影响控便为主[7]。本组研究对外剥内扎术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在重度脱垂性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其中, 外剥内扎术治疗时主要对皮下静脉丛进行剥离, 结扎痔核, 并有效阻断血供, 进而能够使痔核出现坏死、缺血、脱落。PPH术治疗以保留肛垫完整性为治疗原则, 在痔上方环形应用吻合器将黏膜下层组织、直肠下端肠壁黏膜切除, 并吻合远近端黏膜, 注意向上悬吊、牵拉脱垂内痔;另外, 能够同时切断黏膜下层供给痔区域血液的血管, 进而能够大幅减少术后痔区血供, 2 周后使痔块逐渐萎缩;阻断血供, 能够有效发挥出治疗痔区出血的效果[8]。两种术式均为有效、安全的术式。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外痔突出、内痔脱出、肛门或者下腹疼痛以及便血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采取PPH治疗重度脱垂性痔患者,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外痔突出、便血以及肛缘水肿等临床症状, 并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兰跃福, 陈亚红, 陈光, 等.超声刀联合PPH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3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 19 (2) :169-171.

[2]朱小燕, 王燕, 马霞.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在重度内痔脱垂切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7) :4141-4142.

[3]张卫国, 海力且木·海比布.PPH辅助切剥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 2014, 44 (3) :61-62.

[4]谭书锦, 别君.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重度痔的近远期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 (2) :212-214.

[5]黄德铨, 陈敏, 甘昌芝, 等.PPH术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疗效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 2013, 25 (9) :1326-1328.

[6]陈千益, 何晓华, 胡建伟, 等.改良PPH术治疗老年重度痔46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 2010, 24 (2) :171-173.

[7]任彤昊.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脱垂痔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16) :3488-3489.

重度直肠脱垂 篇5

[关键词] 直肠黏膜内脱垂;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58-02

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见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群,可以由疾病引起,也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其中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引起便秘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直肠黏膜内脱垂又称为“直肠内套叠”“直肠黏膜脱垂”“隐性直肠脱垂”, 以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直肠堵塞、排便不尽感为最突出症状。一般认为长期腹压增加,如长期便秘和腹泻是引起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主要因素。该病是肛肠科较难治疗的一种病症,女性直肠黏膜内脱垂要多于男性,对于该病保守治疗一般疗效不理想,彻底治疗仍要以手术治疗为主[1]。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开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30~68岁,平均(59.67±15.37)岁;病程1~40年,平均(30.67±5.36)年。排便时间7~10 d一次,每次排粪20~60 min;排便困难39例(89.74%),直肠堵塞排便不尽感35例(88.57%),经常使用开塞露或灌肠17例(82.35%),经常使用口服泻药23例(82.60%),以手指压迫会阴或者肛门协助排便13例(69.23%)。每位患者均伴有2个或2个以上症状。

2 结果

按1992年第7次全国肛肠学术会议拟定的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排粪造影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排粪造影好转。好转:症状体征好转,排粪造影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排粪造影无变化甚或加重。结果50例患者痊愈33例,占66%;显效10例,占20%;好转5例,10%;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病例中,12例第1次排便即感通畅,36例均在1周内见效。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便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精神因素特别重要,此类患者排便困难多年,经长期的药物治疗而效果不好,很多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甚至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因此,他们对手术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护士要多接近患者,并且耐心的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及便秘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做好心理护理,术前要交代患者睡眠一定要充足,饮食注意事项,简单说明手术进程及术后应采取应对措施[2]。介绍科内治疗后的患者情况,帮患者树立信心,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

3.2 病情观察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 h后改自动体位,密切检测各项生命体征,查看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吻合口出血是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3],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急迫便意、阵发性肠鸣及腹痛,是否伴有头晕、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脉细速等表现,警惕术后肛内出血。经常巡视患者,如有异常情况发生,需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做好应急准备。

3.3 术后不适的护理

因肛肠血管、淋巴、神经分布丰富,并与尿道、膀胱等器官相邻,且术后直肠内及肛门创面填塞敷料,局部疼痛,均影响正常排气,故有腹胀、肛门坠痛等不适。一般腹胀第2天会自行减轻,腹胀甚者,如肛门敷料干净,渗出物少,可去除部分肛门敷料,或置乳胶管于肛门内协助排气,腹胀能很快消除。如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精神紧张所致者嘱其精神放松,好好休息,可适当活动,热敷小腹会阴部或听流水声诱导排尿,或在腹部中极穴,用泻法强刺激,针感放射到尿道口后拔针;或在双侧足三里穴封闭新斯的明1 mg,促使排尿。经上述处理无效后,可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必要时可行膀胱穿刺术。

3.4 术后排便的护理

由于麻药的作用,经常一次粪便分多次排出,伴有便后不尽感,肛门坠胀感,待麻药功效渐减,7~10 d后,排便功能逐渐恢复。若术后第5天,患者仍无便意或排便困难,可给患者口服麻仁软胶囊或者液体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清洁灌肠。患者大便后,应先予以中药苦参汤加水稀释坐浴,然后局部换药,既清洁卫生又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3.5 饮食护理

术后前3 d流质饮食,3 d后半流质,逐渐恢复正常饮食。1周后可适量吃些含胶质的猪蹄、牛筋,有利于术后创面愈合。要平衡饮食,均衡多样的膳食是身体营养全面的重要保障,平时还要在餐间多加一些富含粗纤维及营养丰富的杂粮,如红薯、玉米、小米等粗粮以及高纤维蔬菜等;另外要禁食辣椒、羊肉、狗肉、烧烤、煎炸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再生“火气”,每天早晨空腹饮用1杯凉开水或者淡盐水,可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要重视早餐,早餐后能引起胃结肠反射,有利排粪运动,便秘者如能重视早餐,因势利导,清晨早餐后去排便自然比较容易排出。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每天饮水不得少于2 000 mL。

3.6 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与患者共同商议,制定按时排便表,即使无便意,每天也要坚持定时入厕,通常在晨间早餐后,放松地坐厕15~20 min,利用胃-结肠反射有意识的锻炼大肠排便运动,此刻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日久便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排便时还应集中注意力,不易排便时阅读小说、报纸、杂志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排便前、排便中和排便后这段时间里,用约5 min的时间,主动收缩和舒张肛门括约肌,可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能力。对过度肥胖者,建议减肥和控制体重;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认识到床上锻炼,床上排便的重要性,定时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协助排便。

综上所述,直肠黏膜脱垂以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直肠堵塞、排便不尽感为最突出症状。一般认为长期腹压增加,如长期便秘和腹泻是引起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主要因素。PPH术后应重视日常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消除紧张心理并耐心说服训练,使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关心体贴患者,告知平时有便意时不能忍耐和克制,在输液和治疗中及其他不方便的时候出现便意时为其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协助进行排便。PPH是一种创新性的手术方式,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疼痛轻微、出血少、肛门功能损伤小[4-5]、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相对少等的优点,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与出院康复指导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6]。

[参考文献]

[1] 吴岚.直肠黏膜内脱垂的诊断与治疗[J].江苏中医,1997,18(6):37.

[2] 刘佩霞.PPH术后患者并发尿潴留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8,23:45.

[3] 诸葛林敏.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7,7(5):47-48.

[4] 庞燕,杨中英.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手术治疗痔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8(1):44.

[5] 朱素华.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21-23.

[6] 黄英林,玉爱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97-198.

(收稿日期:2011-11-02)

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32例 篇6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4例, 女18例, 年龄3岁~62岁, 病程1年~32年。患者全部为直肠全层脱垂。

2 治疗方法

术前1 d进软食, 注射当日饮食略加限制, 注射前清洁灌肠。注射用消痔灵注射液成人用量一般为20~60 mL, 注射点取左中、右中、后中3次。病情重者行扇形注射, 用量要大;病情轻者只行三点柱状注射或点状注射, 用量宜小。右中、左中用量为2/5, 后中为1/5.具体方法:骶麻成功后, 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左右手握针于左或右中距肛缘1 cm~2 cm处刺入, 注射1∶1消痔灵液, 刺针应先平行肛管, 当穿过直肠环后使针斜面向外侧, 穿刺时左手食指伸入肠腔内作引导。如发现针头距直肠黏膜较远不易触及时, 应重新穿刺。刺入部位适当时, 手指感到与针刺仅有薄膜之隔, 触及明显。进针要有一定深度, 一般4 cm~7 cm, 回抽无血, 缓慢注射药液。注毕可按揉注射区, 如注药量较多, 该区黏膜膨隆突起, 应按揉至平坦, 使药液扩散。最后将一裹有硬橡皮管的凡士林纱卷放入肛管直肠腔中, 以压迫固定。术后进少渣饮食, 尽量控制2 d不排大便, 待排大便时取出填塞的橡皮管。嘱患者半月内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与姿势, 以巩固疗效。

3 结果

32例患者, 26例1次痊愈;4例症状减轻, 其中3例经2次注射痊愈, 1例拒绝接受二次注射;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3.8%.

4 讨论

重度直肠脱垂 篇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例、女5例, 年龄26~63岁, 平均40岁;病史5~20年, 平均13年;其中有2例女性患者轻度智障。患者病史均较长, 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 且女性患者往往有多次分娩史、男性患者则往往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8例患者均为Ⅲ度脱垂, 患者排便时均可见肛门肿物脱出, 脱出长度5~12 cm, 肛门括约肌松弛。2例直肠脱垂并急性嵌顿就诊, 其中1例经方糖外敷消肿还纳后择期手术, 另1例出现肠管缺血行急诊Altemeier手术。5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 表现肛门排泄物污染内裤, 戴护垫, 2例便秘。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

1.2手术方法患者取截石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①肛周缝合4~5针以充分显露齿状线, 对择期手术患者用无损伤环钳轻柔拖拉直肠, 将脱垂的直肠暴露于肛门外;②在齿状线近侧1.5~2.0 cm以超声刀或Ligasurc环形切开外层直肠, 可用电刀在直肠黏膜标记预切除线, 一般由前方向两侧至后方切开, 切开过程中应注意外层直肠肠壁较厚, 内层肠管壁较薄, 术者可用左手示指伸进直肠内感知、指引, 以避免损伤内层肠管;③在前方打开下降的盆底腹膜, 因盆底腹膜下降、直肠膀胧陷凹或直肠子官陷凹 (Douglas腔) 加深, 如患者无盆底重建手术史, 必须在直肠前方打开盆底腹膜, 注意不要损伤粘连的肠管或盆底腹膜疝肠管。对无盆底腹膜下降者, 如曾因直肠脱垂行经腹人路直肠悬吊固定、盆底腹膜抬高重建而复发者, 患者可能无盆底腹膜下降, 不可能在前面打开盆底腹膜, 故在前方游离时注意不要损伤内层肠管, 如直肠前方显露不清时, 应果断改变游离策略, 应先游离直肠后方再向直肠两侧延伸, 最后与前方汇合;④切开外层肠管将之翻转复位、游离显露脱垂的内层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 仔细结扎直肠和乙状结肠系膜, 尽量靠近乙状结肠结扎系膜, 以免损伤乙状结肠主要血管,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止血以免系膜回缩至盆腔后不易显露;⑤向上游离并去除多余的盆底腹膜后, 将上方的盆底腹膜与直肠或结肠前壁缝合重建盆底;⑥直肠后方进行肛提肌成形修复;⑦轻轻向肛门外牵拉直肠乙状结肠, 术者可用手指进人盆腔沿骶曲探查盆腔内及结肠情况, 在无张力状态下选定肛门外约2~3 cm做为近端内层肠管预切除线;⑧均采用2层缝合, 距预切除线近端约0.5 cm处近端肠管浆肌层与直肠残端的内括约肌层间断缝合后, 沿预切除线离断近端肠管, 再行断端肠管全层端端吻合[2]。

1.3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 平均住院时间7天, 术后均行导尿, 次日拔除尿管后均顺利排出小便, 术后3~4天开始排便。1例有智力障碍的患者因看护不严, 患者下床后在地上做蛙跳, 致伤口出血, 经及时处理后未发生吻合口裂开及大出血, 随访18个月无复发。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检查做好一般术前检查:①高龄患者行肺功能试验、心脏及动脉彩超, 必要时行冠脉CTA;②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头颅MRI排除脑梗情况,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积极对症治疗;③盆腔核磁共振了解直肠脱垂长度及有无小肠、肠系膜、膀胱等腹腔脏器嵌入脱垂肠管, 同时了解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的解剖形态, 必要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1.2心理护理直肠脱垂患者病史均较长, 因对劳动力未造成严重损伤, 且发病位于隐私位置难于启齿, 多数患者有久脱不治的情况。一旦入院治疗, 又担心疗效。因此针对这样的心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讲解直肠脱垂的病因、疾病造成的危害等相关知识, 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介绍目前手术方法、疗效以及讲述成功病例予以患者鼓励。消除患者疑虑, 调动患者积极性,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及自尊, 以获得患者信任及配合。经心理护理后本组患者及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均得到改善, 能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

2.1.3肠道准备术前1 d进无渣流质饮食。合并便秘的患者术前三天进流质, 并小剂量口服缓泻剂。于术前1 d上午和下午口服磷酸钠口服液2瓶 (45 ml/瓶) 清洁肠道, 至排泄物无粪渣, 遵医属适量静脉补液预防水电解质失衡。

2.1.4术前准备肛门周围有湿疹伴有瘙痒而无皮肤破溃者使用3%硼酸溶液冷敷, 涂搽除湿止痒膏。有肛周皮肤糜烂、破溃患者, 使用康惠尔系列皮肤保护膜, 促进创面愈合。会阴部备皮, 必要时给予术前镇静, 直肠脱垂并急性嵌顿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3]。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嘱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后改舒适体位, 给予低流量吸氧及持续心电监护6~8小时, 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注意观察肛门敷料有无活动性血性渗出、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膀胱区有无饱满及尿潴留可能。及时做好患者术后疼痛评分, 疼痛难耐者可遵医属给予曲马多70~100mg肌注。1例男性患者诉坠胀不适给予药物镇痛, 2例智障患者给予药物镇痛镇静, 经给药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

2.2.2体位与活动Altemeier手术后因切除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并行结肠肛管吻合, 吻合口张力较大, 为避免过早活动、排便及下蹲增加吻合口张力导致吻合口裂开、出血、早期脱出。所有患者术后均适当限制活动5~7天, 以卧床休息为主, 可短时间走动, 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四肢。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下蹲、跳跃及咳嗽。不主张患者在术后早期做提肛运动, 以免增加吻合口张力。术后加强照护, 避免摔倒, 本组1例智障患者因失于看护而自行下床跳跃, 因及时阻止而未引起吻合口裂开出血。

2.2.3导尿管护理高龄、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 避免过早下床引起意外。本组除1例男性患者未留置导尿, 其余女性患者为避免小便浸湿肛门伤口敷料均予以导尿, 智障患者为便于管理及观察予以导尿。术后第一天均拔除肛门敷料未见出血, 随即拆除尿管后7例均自行排尿。1例男性患者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再次导尿,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加服非那雄胺等药物治疗, 3天后拔除尿管成功排尿。

2.2.4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均禁食5天, 静脉补液。5天后改为半流质饮食, 首次排便后若无出血及肛门肿物脱出, 即可过渡为清淡饮食, 以易消化食物为主, 忌辛辣、生、冷、硬、煎炸及易产气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成形。

2.2.5排便护理通过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及术后禁食管理, 术后一般能控制大便约3~5次每天, 使用坐便器排便, 嘱患者避免用力排便, 每天应询问并记录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量及是否有血便, 对于排便困难者及时灌肠辅助排便。便秘患者预防性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或滋阴润肠口服液等较温和的通便药物口服, 避免大便干结, 定期肛诊, 了解大便排空情况及吻合口有无狭窄, 如有大便淤积嵌顿, 可手法掏出大便。密切观察患者大便颜色, 如患者排血便, 伴有凝血块、肛门坠胀、频繁排气, 应高度怀疑吻合口出血, 须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治疗, 以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2.2.6中药熏蒸坐浴保持肛周清洁及干燥, 便后及时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蒸坐浴。取金玄痔科熏洗散55 g, 化于2000 ml的70~80C°热水中, 搁在坐浴椅架下, 患者坐在椅架上, 利用热力作用熏蒸肛门部。待水温降至40 C°左右再升高椅架使肛门可以浸泡在药液中。15~20 min/次, 每日2次。通过中药熏蒸, 可清洗肛门, 同时促进肛周淋巴、血液循环, 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2.2.6出院指导直肠脱出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除先天性发育缺陷外, 可能与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导致腹压升高的因素有关。直肠脱垂的治疗术式繁多但疗效不一, 总体复发率较高。因此必须做好出院指导, 患者应积极治疗便秘、腹泻、咳嗽等慢性疾病以避免长期腹压过高。术后避免负重、剧烈运动, 平时避免久蹲、久站、久坐、用力排便等不良生活习惯。出院后1周、2月、6月、1年返院复诊, 有吻合口狭窄趋势的及时行扩肛治疗。

3讨论

Altemeier手术适合于不愿开腹手术、不能耐受开腹手术、年轻未生育及对性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2]。直肠脱垂患者的病程均较长, 病因不明确, 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 复发率较高, 因此需要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久脱未治的患者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因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是整个后续治疗的良好开端。Altemeier手术切除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后行结肠肛管吻合, 一旦出现吻合口感染、裂开, 则容易并发粪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大出血, 需紧急再次手术行转流性肠造口及止血, 后期亦容易合并吻合口瘢痕性狭窄, 因此肠道护理及排便管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可以有效预防上述风险发生。根据病情特点, 制定一系列严密的护理措施, 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摘要:总结8例直肠脱垂患者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手术的护理体会。本研究纳入的8例直肠脱垂患者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护理, 均治愈出院, 平均随访18个月无复发, 排便、控便基本正常。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心理护理, 术后控制饮食、延迟排便、软化大便及辅以灌肠等护理, 帮助患者进肛门括约肌功能训练, 做好出院后随访及健康指导, 认为有效的护理可减少直肠脱垂患者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直肠脱垂,Altemeier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丁义江, 皇甫少华, 丁曙晴.直肠脱垂诊治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7) :755-757.

[2]江从庆, 丁召, 钱群, 等.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4, 17 (5) :502-503.

重度直肠脱垂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诊断均按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统一分度标准执行。直肠脱垂18例中, Ⅱ度13例, Ⅲ度5例。男13例, 女5例;年龄16~66岁, 平均年龄48岁;病史5~23年, 平均14.6年。主要表现为便后直肠脱出、肛门坠胀、肛门潮湿、肛门松弛。肛门指诊可容纳2~4指。

1.2 治疗方法

(1) 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术:骶管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嘱患者增加腹压, 使脱垂的肠段尽量脱出肛门外, 消毒后在3、7、11点位锯齿状线上1.5cm处开始, 沿直肠纵轴钳夹1cm左右直肠黏膜, 贯穿8字形缝扎, 用同法向上排列结扎3~6针, 直至上端肠管周径缩小处, 形成3个纵行排列的链条。先不剪线, 以利牵引和定位。待全部缝针完毕, 在每个黏膜结扎处点状注射1∶1消痔灵注射液0.3~0.5ml, 至黏膜膨胀为度, 然后剪线, 将结扎的肠段缓慢送入肛内。 (2) 直肠周围注射术:于3点位距肛缘1.5cm处, 先用7.5cm腰穿针穿透皮层, 将左手食指伸入直肠内作引导, 平行肛管进针, 进针4~5cm, 针尖遇到阻力, 即到达肛提肌。当通过肛提肌有落空感时, 即进入骨盆直肠间隙, 同时左手食指进入直肠壶腹, 触摸针尖部位, 证实针位于直肠壁外侧, 未穿透直肠时, 将腰穿针稍斜向外侧缓慢全部刺入。注药时应边退针边注药, 使药液呈扇形均匀分布, 一侧总量为15~20ml。依前法在9点位穿刺定位注药。于肛门后侧与尾骨间皮肤中点处进针, 将另一手食指伸入直肠内作引导, 进针6~8cm, 证实未穿透直肠壁, 未穿入骶前筋膜, 活动于直肠壁后, 表示已达直肠后间隙, 边退针边注药, 注入1∶1消痔灵10ml。 (3) 肛门环缩术:在肛缘外2cm处3、6、9、12点位各做一放射状切口, 长约1cm, 以双股羊肠线从3点位进针, 贯穿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1周, 拉紧羊肠线的两端, 缩小至肛门能容纳1指为度, 结扎后剪除多余的缝线, 残端埋于切口内, 1号丝线缝合切口。肛内塞入复方角菜酸酯栓, 放置一凡士林纱条包裹的引流管, 肛缘缝合固定, 起到挤压固定和排气引流的作用。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d控制排便, 10d内排便不宜下蹲, 可用便器平躺在床上排便;口服补中益气丸1个月。

2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15d, 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感染、肠穿孔及直肠狭窄, 随访1年, 无1例复发。

3讨论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肠壁黏膜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并没有弄清, 每一种单纯疗法或手术方式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多种手术方式的综合应用, 临床效果较好[1]。

采用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术, 将松弛的黏膜柱状结扎使黏膜与肌层产生粘连固定, 形成瘢痕组织, 解决了直肠黏膜与直肠肌层的松弛性分离;直肠周围注射术将消痔灵注射到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 利用祖国医学“酸可收敛, 涩可固脱”原理, 可使注射部位产生较强的无菌性炎症, 而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直肠侧韧带及骶前筋膜粘连固定, 防止直肠下移脱出。肛门环缩术使松弛的肛门恢复到正常大小, 肛门位置适当前移, 肛管直肠角变锐, 起到向上固托肛管直肠的作用。三联术式治疗直肠脱垂, 基本上不破坏肛门直肠组织的解剖结构, 不影响其功能,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术中注意事项: (1) 黏膜结扎要牢固, 以免结扎松弛黏膜脱落不全, 被粪便刮破出血。 (2) 结扎黏膜时不要钳夹肌层, 以钳子尚可摆动为准。 (3) 钳夹黏膜要间隔2cm, 必须保证有适当的黏膜桥。 (4) 结扎后的黏膜球不要剪掉, 以免结扎线松脱出血;可钳夹压缩成扁片状, 有利于坏死脱落。 (5) 结扎直肠黏膜要避开直肠上下动静脉, 防止结扎线脱落后出血。 (6) 三列纵向结扎最终形成的缩口以能通过2指为宜, 以防术后直肠狭窄, 导致排便困难。 (7) 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发生感染;不宜离肠壁太远, 以免粘连作用减弱影响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三联术式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术、直肠周围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结果:18例均获一次性治愈, 平均住院时间15d, 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感染、肠穿孔及直肠狭窄, 随访1年, 无1例复发。结论:三联术式治疗直肠脱垂, 基本上不破坏肛门直肠组织的解剖结构, 不影响其功能,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直肠脱垂,三联术式,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围直肠粘膜内脱垂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篇9

1 术前护理

1.1 分析病因标本兼治:

本病多见老年体弱多病、营养不良、慢性腹泻、便秘、咳嗽、多孕多产妇、肛门手术破坏肛管直肠环、直肠手术损伤骶尾神经致盆底或括约肌麻痹等因素。针对病因进行必要检查, 治疗基础疾病, 改善全身状况, 以提高手术成功效率。

1.2 消除恐惧配合治疗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低下, 要求强化健康教育, 个性化解读原因, 有的放矢心理疏导, 使其接受治疗。

1.3 完善肠道准备, 延缓排便时间, 减少感染机率。

在手术前二天给予酚酞片4粒口服, 术前晚硫酸镁200mL口服, 术晨清洁灌肠, 通过这些有效措施肠道净度显著提高,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2 术后护理

2.1 根据麻醉方法采用体位

腰麻术后采取去枕平卧6h,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及头痛等并发症发生。

2.2 饮食控制延缓排便时间

强调控制饮食的重要性, 说明其目的。一般禁食3日后逐渐过度到流质-半流质-普食, 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高纤维素的摄取, 有效预防腹泻及便秘的发生, 影响治疗效果。

2.3 注意保暖维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减少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因咳嗽导致腹内压增高, 减低疗效。

2.4 排便习惯改变和建立

由于长时间排便不畅和坠胀不适, 导致久蹲等不良习惯。正确引导患者建立排便习惯如起立反射和口肛反射等, 自我引发便意, 形成正常排便规律。

2.5 药物的使用运用原则

根据患者的情况, 合理运用补中益气.润肠通便药物, 以解决气血虚等症。不可盲目使用导泻剂。

2.6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重度直肠脱垂 篇10

2002年开始,我们进行了15例完全性直肠脱垂的Gant-Miwa-Thiesch法-吉田变法手术,经过随访,未见复发病例,取得了满意的手术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2~67岁,平均47岁;病程5~42年。全部为完全性直肠脱垂,重者站立位时亦脱出,均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

手术方法:术前常规禁食,排空大便(根据情况需要开塞露注肛协助排便或清洁灌肠)。保持静脉通路。麻醉方法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进行手术。

首先硬膜外麻醉后,先取扩筋膜。一般情况下,采取左侧卧位,右大腿外侧部常规消毒,行长约14cm的纵行切口,取出3cm×14cm的扩筋膜,充分剔除脂肪组织。将扩筋膜行三重或四重折叠,用3-0薇荞线分3~4处缝合固定成绳状,放入卡那霉素溶液中保存备用。大腿外侧取出扩筋膜缺损部位2-0薇荞线间断缝合,丝线逐层间断缝合闭锁皮下组织及皮肤,加压包扎。

患者体位改为截石位,嘱患者增加腹压努肛,使直肠完全脱出。充分消毒直肠黏膜,自脱出之直肠末端开始,爱丽斯钳钳夹黏膜及黏膜下层,根部用可吸收线行“8”字缝扎成约黄豆粒大小结节。进针时尽量将黏膜下肌层带进去为佳。反复进行以上操作,可见脱出之直肠逐渐还纳回直肠内。结节间距应注意长轴方向可较近,但是横轴方向应保持错开平面的一定距离,否则可能会导致肠腔狭窄。缝合结节有时可多达100多处。

于肛门缘12点及6点处,齿状线下方分别行1cm长之放射状切口,切开至内括约肌下层,将准备好的扩筋膜绳用弯止血钳插入到内括约肌下层绕肛门一周。肛门松紧度因人而异,一般以能容一示指程度为宜。将扩筋膜绳用3-0薇荞线断端重叠缝合固定,扩筋膜多于部分切除掉。内括约肌断端用3-0薇荞线间断缝合,覆盖好扩筋膜缝合端,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手术结束。平均手术时间为2.5小时。术后禁食,给予静脉营养以控制排便3天,开始进食后,可根据情况口服石蜡油等,防止粪便干燥。静点抗菌素预防感染。大腿部手术切口可术后12天拆线,肛门部皮肤切口6天拆线。3个月内避免中体力劳动,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结 果

手术效果:所有病例术后情况良好,术后排便正常,未再出现直肠全层脱出。肛门部自体移植切口无感染,也未出现便嵌塞症状。

术后随访:经过术后间断随访,无远期复发病例,自体移植扩筋膜存活良好,无感染而手术失败病例。有1例患者,男性,35岁,术后6个月,因腹泻等增加腹压原因,有少量下端直肠黏膜脱出于肛门口,考虑Gant-Miwa手术时齿线上方直肠黏膜结节缝合相对疏的原因。经给予局部黏膜支持固定术3针而治愈。

讨 论

完全性直肠脱垂发病率较低,虽然不属于危重病,但是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胎多产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完全性直肠脱垂的Gant-Miwa-Thiesch法手术国内早已开展,国内肛肠界称之为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术加上肛门环缩术。但是过去的手术中肛门紧缩术所用材料为粗丝线或塑料材质的线,容易出现感染及排异反应及导入材料伸长或断裂而手术失败现象。Gant-Miwa-Thiesch法-吉田变法手术的特征是,自体移植的扩筋膜在肛周皮下长期存活,有利于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及保持良好的肛门紧缩功能,不会造成排异反应,也没有大的并发症产生,长期生存而避免复发。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手术创伤及刺激相对小,是一种尤其适合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对于扩筋膜取出处无任何不良反应。笔者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張庆荣.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1992,3:156.

2 李润庭.肛门直肠病学,1987,3:13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重度直肠脱垂】相关文章:

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05-13

重度压疮05-02

中、重度烧伤05-26

直肠04-28

直肠息肉05-02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05-04

重度支气管哮喘05-09

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04-11

重度窒息新生儿05-02

重度面神经炎05-05

上一篇: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下一篇: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