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2024-05-07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精选七篇)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1

新生儿是指出生28 d以内的婴儿, 新生儿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经常需要采取血液标本检查, 以协助诊断。新生儿因血管细小, 血容量少, 血压低, 在采取血标本时难度较大, 是一项较为困难的护理技术操作。新生儿采血最常采用股静脉, 也有采用头皮静脉、颈外静脉、手背静脉等部位。股静脉穿刺无法直视下采血, 操作困难, 有一定的危险性, 费时费力, 患儿痛苦大。头皮静脉比较细, 采血量少, 采血需要刮除头发, 费时且家长不易接受。颈外静脉采血容易穿破血管造成失败, 危险性也较大。手背静脉细小, 常暴露不清。近些年来, 我院门诊新生儿采血采用足踝部大隐静脉, 不但成功率高, 还减轻了患儿痛苦, 提高了家属满意度,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总结的一些方法经验介绍如下。

方法:嘱家长给患儿喂饱后抱来采血, 由家长竖立位抱住患儿, 露出踝关节处大隐静脉, 用止血带扎在穿刺点上5 cm处, 采用酒精消毒2 遍。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穿刺, 进针点在踝关节外侧大隐静脉充盈明显之处, 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 连接真空管, 血均匀流入试管内, 采足血量后迅速拔出针头, 用干棉球按压5 min~10 min。

总结:采血采用足踝部大隐静脉, 可只露一只小脚, 特别是冬天, 可避免暴露过大引起受凉, 家长易接受。患儿喂饱后来采血, 血容量可明显增加。家长竖立位抱住患儿, 可使患儿因回心血量减少而下肢静脉充盈, 用酒精消毒, 酒精可使血管扩张, 血管充盈较明显, 提高穿刺成功率。采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 因其针头较大, 出血较顺畅, 同时对血细胞破坏小, 不易造成溶血, 对检验结果影响小。采用此方法后穿刺成功率高,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更好地配合了临床诊疗, 同时减少了患儿痛苦, 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在门诊新生儿静脉采血中值得推广应用。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CEAP临床分级法:C0期, 没有明确体征但有症状;C1期, 包括3种不同体征, 分别为: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和冠状静脉扩张;C2期, 即下肢静脉曲张;C3期, 水肿;C4期, 包括四种表现, 即皮肤色素沉着、湿疹、脂质硬化症和白色萎缩等皮肤改变;C5和C6期, 都含有皮肤的改变, 不同的是静脉性溃疡, 已经愈合 (C5) , 活动期 (C6) [3]。将40条患肢分为C1~C3组 (24条肢体) 和C4~C6组 (16条肢体) 。对照组正常大隐静脉10例。实验试剂:兔抗人MMP-9多克隆抗体、兔抗人TIMP-1多克隆抗体、DAB显色试剂盒、柠檬酸盐缓冲液、PBS缓冲液和通用SP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①免疫组化实验:术中取离体大隐静脉曲张最明显小腿处2~3cm, 同位置取正常大隐静脉标本。将标本置于4%甲醛中固定24h, 石蜡包埋, 制成5μm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 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用已知MMP-9及TIMP-1阳性结肠癌作为阳性对照, 实验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说明, 抗原修复用微波法修复。

②结果判定:阳性染色均为胞浆出现棕黄色均匀颗粒。观察10个高倍视野计算阳性细胞数, 以百分数表示 (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 。分为4个等级, ≤25%为 (-) , 25%~50%为 (+) , 50%~75%为 () , >75%为 ()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 进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计算概率法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P-9的表达

MMP-9可在正常静脉壁少量表达, 表达区域主要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较多的管壁中膜层;而在实验组 (C1~C3组和C4~C6组) , MMP-9大量表达, 主要分布于曲张静脉壁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胞浆,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加, 而C4~C6组的MMP-9表达与C1~C3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表达情况比较, 见表1。

注:C1~C3组与正常组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4~C6组与正常组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TIMP-1的表达

TIMP-1在正常组阳性表达率为:20%;而在实验组 (C1~C3组和C4~C6组) 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而C4~C6组的MMP-9表达与C1~C3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IMP-1表达区域与MMP-9一致。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表达情况比较, 见表2。

注:C1~C3组与正常组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4~C6组与正常组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最多见的为大隐静脉曲张, 是由于先天性瓣膜缺陷或管壁薄弱、静脉内压升高、遗传和激素等多致病因素导致的。在曲张静脉中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管壁内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改变[4]。在曲张静脉中, 静脉内压力的不断升高、血管内血液瘀滞、组织缺少氧供等因素首先影响了内皮细胞物质交换及合成生理因子的功能。内皮细胞受损后导致:①内皮细胞合成的舒张因子增多, 管壁容易发生扩张;②一氧化氮的增加, 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能力, 收缩力下降, 血液瘀滞;③激活白细胞释放白三烯, 这种物质进入静脉管壁内, 使合成型平滑肌增多。合成型平滑肌增多后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①进入内膜下增生, 使收缩蛋白分泌减少, 从而导致细胞收缩能力减低[5];②使血管壁厚度增加;③合成型平滑肌细胞不能正常的降解胶原, 致使胶原纤维增生, 甚至胶原化。细胞外基质各种物质中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是含量最高的, 而胶原纤维的增多, 弹性纤维的减少造成静脉管壁的韧性大大下降, 更加容易导致扩张。MMPs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酶, 调节其合成和降解,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低表达的, 其发挥生理功能的过程中是受多方面调控的, 包括:①基因调控, 影响酶功能改变主要是发生在转录后调节[6];②酶原活化的调节③抑制剂调节。TIMPs是MMPs的特异性、内源性组织抑制剂, 至今人们总共发现了四种TIMP, 其中TIMP-3为非可溶性蛋白, 其他3种均为可溶性的蛋白。除TIMP-1可与proMMP-9结合, TIMP-2可与proMMP-2结合外, TIMPs只与活化后的MMPs按1∶1比例相结合, 形成一个复合物, 阻碍了MMP与其底物结合而失去作用。正常情况下, 人体内活化的MMPs和TIMPs保持平衡的, 如平衡被打破, 将会出现很多疾病。MMP-9属于明胶酶, 在降解细胞外基质各种成分中, 最为重要的是降解Ⅳ型胶原。血管基膜的主要成分为Ⅳ型胶原, MMP-9被激活剂激活后, 降解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外, 血管的基膜也遭到破坏, 导致细胞容易发生迁移和增殖, 这种现象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较常见, 故MMP-9常在癌症组织内高表达, 如胃癌[7]。在曲张静脉内血液中MMP-9含量高于自体同侧上肢血液中[8]。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正常对照组中可以检测到MMP-9的少量表达, 实验组可检测到MMP-9大量表达, 其中C1~C3组表达阳性率为62.5%, C4~C6组为87.5%,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阳性表达区域均为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胞浆内, 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MMP-9产生的场所相符合。TIMP-1能与活化或非活化的MMP-9结合, 结合后抑制MMP-9的水解作用。在转录时, TIMP-1可以作为转录抑制剂, 而抑制MMPs基因的转录[9]。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正常对照组中TIMP-1阳性表达较低 (20%) , 在实验组TIMP-1有较高的表达, 差异有显著型 (P<0.05) , 阳性表达区域均为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胞浆内。在静脉曲张中TIMP-1表达水平较高, 有助于细胞外基质聚集[10]。综上所述, MMP-9和TIMP-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静脉曲张血管重塑过程, 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 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 在曲张大隐静脉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112013-09, 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1例 (40条肢体) , 其中男19例, 女12例, 年龄3571岁, 平均51.25岁。标本均取自大隐静脉主干曲张最显著部位。根据CEAP临床分级法, 将40条患肢分为C1C3组 (24条肢体) 和C4C6组 (16条肢体) 。对照组选择同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和骨外科, 因外伤或动脉硬化闭塞症 (排除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家族史) 而截肢的正常大隐静脉10例。其中男7例, 女3例, 年龄2567岁, 平均48.10岁。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P-9、TIMP-1蛋白在大隐静脉中的表达。结果:MMP-9可在正常大隐静脉壁中少量表达, 而在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明显增高 (P<0.05) , 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IMP-1也可在正常大隐静脉壁中表达, 而在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明显增高 (P<0.05) , 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MP-9、TIMP-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大隐静脉曲张的血管重塑过程。

关键词:曲张大隐静脉,MMP-9,TIMP-1,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Kostas T I, Ioannou C V, Drygiannakis I, et al.Chronic venous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modification of predisposing factors[J].J Vasc Surg, 2010, 51 (4) :900-907

[2]Edwards AG, Donaldson O, Bennetts C, et al.The outcome of recurrence varicose vein surgery:the patients’perspective[J].Phlebology, 2005, 20 (2) :57-59

[3]Gloviczki P, Comerota AJ, Dalsing MC, et al.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and associated chronic venous disease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and the American Venous Forum[J].J Vasc Surg, 2011, 53 (5suppl) :2-48

[4]Corcos L, De Anna D, Dini M, et al.Proximal long saphenous vein valves In primary venous insufficiency[J].J Mal Vasc, 2000, 25 (1) :27-36

[5]成令忠, 钟翠平, 蔡文琴, 主编.现代组织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6]Nagase H.Activation mechanism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J].Biol Chem, 1997, 378:151-160

[7]胡明, 刘振平, 黄世杰, 等.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5) :18-19

[8]Ferrand PE, Parry S, Sammel M, et al.A polymorphism in the matrixmetalloproteinase-9promoter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in African Americans[J].Mol Hum Reprod, 2002, 8:494-501

[9]Xia D, Yan LN, Tong Y, et al.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carrying human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vitro[J].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05, 4 (2) :259-264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我院外科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7例, 共41条肢体。术前均常规行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顺行或逆行造影, 凡有深静脉血栓及瓣膜功能不全者不列入此组病例。其中男23例 (26条肢体) , 女14例 (15条肢体) , 年龄28~70岁, 中位年龄55岁, 病程15~40年。均有患肢不同程度坠胀不适及疼痛感, 行走时加重, 其中3例患者因患肢疼痛而限制行走活动。

1.2 手术方法

常规切口, 分别结扎大隐静脉5大分支, 在距股静脉1cm处予以切断结扎, 切除6~8cm大隐静脉主干。对于小腿曲张伴血栓处, 术前应用血管超声检查, 确定血栓两端, 用甲紫溶液标记, 在血栓两侧远端切开, 于无血栓处, 轻柔分离曲张血管并结扎, 然后剥离出血栓段血管。术中注意轻柔操作, 防止挤压血栓血管。对于无血栓曲张血管, 按常规方法剥离, 并抽出大隐静脉主干, 缝合完毕, 小腿用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第2天, 应用活血、抗凝药物, 并嘱患者下床活动, 术后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2结果

术后随访0.5~5年, 除2例因意外伤害死亡外, 其余患者患侧下肢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小腿及踝部色素沉着逐渐变淡、消失。

3讨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已有近百年。由于病程较长, 治疗不及时等原因, 不少患者出现患肢小腿部血栓形成, 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治疗上存在给予抗凝治疗导致的血栓脱落, 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危险;有些因血栓存在放弃手术或单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 给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痛苦。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对能够耐受手术的3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 采用血栓远端先行结扎, 再剥脱血栓血管, 防止挤压, 避免了血栓机化、血管再通、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危险。此手术无需特殊器械, 需细心认真, 切忌粗暴操作, 便能达到满意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了31例 (32肢)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 男性13例, 女性18例, 年龄42~66岁, 平均54岁, 左下肢21例, 右下肢11例, 其中1例女性为双下肢病变, 30例符合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表现特征, 1例外伤后瘢痕所致局部一段下肢浅静脉曲张。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31病例病变下肢都有明显的“蚯蚓状”浅表静脉曲张团块, 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30例患者述有患肢胀痛不适、瘙痒等主观症状;11例患者曾并有下肢慢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所以病例深静脉通畅试验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均阴性;所有病例都进行下肢血管彩超等检查, 明确诊断。

1.3 方法

我院应用意大利产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 , 联合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来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全部病例采用硬膜外麻醉, 常规消毒, 铺巾后, 取患肢卵圆窝 (常规大隐静脉切开切口) 处手术纵切口,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五个分支, 根据曲张静脉通畅情况, 从卵圆窝手术切口处的大隐静脉从上到下置入激光导丝, 间隔0.5 cm, 连续多点血管内壁激光烧灼, 注意激光导丝不要误入股静脉, 也可以于脚踝内侧上一横指进行小隐静脉切开, 从下往上置入激光导丝, 间隔0.5 cm, 连续多点血管内壁激光烧灼, 通过指示光源保证激光纤维在大隐静脉壁内烧灼, 后撤激光纤维的速度要适当, 边撤助手边压迫已烧灼的大隐静脉行程以便止血, 如果有剩余盘状静脉曲张的残留, 一般用16号注射用针头, 导入激光导丝, 同样进行间隔0.5 cm的连续多点的血管内壁激光烧灼, 本病例组中因外伤性瘢痕引起的那一例局部一段浅静脉曲张就是如此处理 (不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 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对创面进行包扎。术后注意观察下肢血运情况, 根据患者自感症状、体征、局部瘢痕等情况, 结合下肢血管彩超复查进行综合评估。

2 结果

本院所做的31例 (32肢) 手术全部成功, 手术时间45~88 min, 平均约60 min, 与传统手术所用时间相仿,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 m L, 术后没有因伤口疼痛需要止痛药治疗的病例,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 d,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均回院复查并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未发现近期复发病例, 手术效果良好。

3 讨论

一般来说, 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等单纯性下肢浅静脉疾病, 几乎都只能选择创伤极大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 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抽剥术、曲张静脉团块切除术、muller术等, 还有部分患者行复发率较高的硬化剂局部注射术。而下肢为外露的肢体, 术后瘢痕等因素, 导致很多患者不选择手术治疗。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 为满足不断增高的患者的要求, 现代外科不断的向微创化方向发展, 血管外科也不例外, 血管外科中存在着不少的新方法、新技术,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半导体激光治疗技术 (EVLT) , EVLT是微创外科结合介入技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一种方法, 可瞬时凝固激光光纤尖端血液有形成分以及汽化水成分, 损伤内皮细胞进而整层管壁, 使受损血管纤维化和管腔内血栓形成。由于光纤难以进入曲张的属支, 在EVLT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同时, 我们采用分段方法治疗以小腿为主的曲张属支, 结合传统手术中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进一步减少了复发的概率, 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创伤极大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和多处切口曲张静脉团块切除手术, 因此达到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佳、局部微创美观的理想效果[3,4]。通过对相关病例的手术和术后追踪、复查, 我们体会到EVLT加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优点:①微创手术, 减少了手术损伤和风险;②经穿刺, 通过小口径、可弯曲光纤输送能量进行治疗, 避免了多个手术切口;③激光穿透深度较浅, 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④避免以往硬化剂治疗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和治疗效果不确定性;⑤可精确控制对静脉壁的损伤, 降低再通率, 从而降低了复发率;⑥激光联合手术治疗, 可扩大手术适应证, 选择患者适当, 对单纯性一段浅静脉曲张, 甚至可以作为一项美容性手术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进行。同时, 我们认为, 以下几点对于手术能否取得理想疗效很关键:①术前主刀医师必须亲自准确行曲张静脉标记, 以免麻醉后血管塌陷、移位, 造成治疗遗漏;②导丝通过困难时可采取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等多方向穿刺;③注意大隐静脉近端结扎后可方行激光闭合;④开机前常规患肢驱血, 手术时抬高患肢和边压迫边行激光闭合;⑤激光强度、电灼距离、光纤后撤速度可适当个体化。

半导体激光 (EVLT) 为血管外科治疗中的重要微创手术之一, 是由英国著名血管外科医师Robert Min于1999年率先成功地应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手术治疗中, 后来进一步与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应用在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在取得与传统手术治疗相同或更好疗效的同时, 能进一步减低术后复发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减少手术创面瘢痕, 血管专科医师通过相关技术培训, 是比较容易掌握该手术技术, 在病者对美容等要求日渐增高的今天,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联合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1例 (32肢) 不同病因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上述手术治疗并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手术病例均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平均手术时间60 min, 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联合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中, 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仿甚至更好, 而且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瘢痕小等优势, 是一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的微创性血管手术方法。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下肢浅静脉曲张

参考文献

[1]张培华, 蒋米尔.华东四省一市周围血管病调查研究[J].普外临床, 1993, 8 (3) :162-164.

[2]孙建民, 张培华.上海市周围血管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1990, 28 (3) :480-483.

[3]张培华, 蒋米尔, 黄英, 等.DIOMED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临床外科杂志, 2003, 11 (5) :212-213.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5

关键词: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肿瘤化疗,穿刺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肿瘤发病率日益增高, 需要化疗的患者亦随之增多。由于化疗药物对外周浅静脉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故选择中心静脉通路是临床首选的化疗输液通路, 其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具有方便、安全、舒适、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1,2]。PICC是指经外周浅静脉穿刺置入导管, 使其尖端到达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从而避免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的损伤。然而对于肺癌晚期纵膈淋巴结肿大或肺癌肿块压迫上腔静脉[3]及双侧乳癌根治术后化疗[4]等患者应避免经上肢静脉PICC输液。有研究表明[5,6], 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新生儿输液治疗中应用安全、可靠, 效果优于经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目前, 有关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成人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本研究拟观察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成人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 为临床化疗给药途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56例肿瘤化疗患者, 均有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禁忌症, 其中男26例, 女30例, 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25例, 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男12例, 女19例;年龄53~65岁, 平均 (58.79±6.43) 岁;疾病种类:肺癌19例, 恶性淋巴瘤7例, 食管癌2例, 恶性胸腺瘤1例, 双侧乳腺癌2例。观察组男14例, 女11例;年龄51~67岁, 平均 (59.13±7.64) 岁;疾病种类:肺癌15例, 恶性淋巴瘤5例, 食管癌3例, 恶性胸腺瘤1例, 双侧乳腺癌1例。除双侧乳腺癌外, 其余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上腔静脉受压症状, 如颈静脉怒张、眼睑淤血、口唇发绀、上肢水肿、端坐呼吸、头痛、头晕等, 并经过彩色B超确诊。排除标准: (1) 严重肝、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 (2) 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不能耐受化疗等; (3) 生存期小于6个月、置管后无法规律到院维护或失访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操作人员均具有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资质, 导管维护人员均受过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培训, 并通过考核, 所需器材为美国BD公司的PICC穿刺包及导管,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1.2.1 对照组PICC置管。

患者取仰卧位, 穿刺下肢略弯曲、外展, 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10~15 cm。导管长度为穿刺点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行经脐部至剑突的距离。常规安尔碘消毒、铺无菌单, 用彩色B超探寻股静脉,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将穿刺针刺入股静脉, 置入PICC导管, 先用彩色B超检查剑突下导管位置, 再用腹部平片确诊导管位置, 以导管末端位于下腔静脉, 并靠近右心房入口为最佳。

1.2.2 观察组PICC置管。

患者取仰卧位, 选择膝关节内侧大隐静脉为穿刺点, 测量导管长度为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腹股沟经脐部至剑突下的距离。常规消毒铺单,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在彩色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置入大隐静脉, 退出针芯, 将PICC导管经导入鞘置入大隐静脉至预定长度, 经彩色B超初步确定和腹部平片确认位置后, “S”型固定外露导管, 肝素帽封管。

1.2.3 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讲解PICC置管的适应症、方法和注意要点, 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心理护理, 缓解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和穿刺部位准备。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PICC置管操作, 充分局麻, 操作轻柔, 置管到位后轻回抽见血, 用生理盐水缓慢推注, 继用5 U/m L肝素液匀速封管, 妥善固定。置管后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肢体肤色和温度等, 每周更换无菌敷料一次, 测量穿刺点腿围, 如有肿胀、条索感、硬结等, 停止输液, 及时给予硫酸镁湿敷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 (穿刺针一次进入血管, 退鞘后一次顺利置入PICC导管) 、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 (腹部平片确认导管位于下腔静脉内靠近右心房入口) ﹑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0分无痛, 10分最痛) 和并发症 (机械性静脉炎、堵管、渗液、导管断裂、导管相关感染等)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 (P<0.05) ;两组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表2)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堵管、渗液、导管断裂和导管相关感染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

3 讨论

PICC是肿瘤化疗患者较为常用的输液方式, 具有创伤小、留管时间长、输液便捷等优点,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7]认为成人PICC置管首选经上肢静脉或颈外静脉, 然而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和双侧乳腺癌化疗患者, 经上肢静脉PICC并不适宜,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是临床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指出[8,9], 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是新生儿静脉输液的可靠通路。也有研究[10]报道, 在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经股静脉PICC置管安全可行, 无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可见, 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在成人化疗患者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而且随着彩色B超在PICC置管中应用, 使临床护理操作更加精准、安全。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06年1 1月至2 01 2年4月我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41例 (292条肢体) 。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及反流。根据国际通用CEAP分级法, 用临床分级 (C) 1~6期进行分类:C1~2 (静脉曲张伴下肢酸胀乏力) 187条 (64.0%) ;C3 (静脉曲张同时有下肢水肿) 72条 (24.7%) ;C4 (伴有皮肤改变, 如色素沉着、湿疹或皮肤变硬, 脂肪硬化) 13条 (4.5%) ;C5 (溃疡已经愈合) 16条 (5.5%) ;C6 (活动性溃疡反复发作) 4条 (1.4%) 。其中男133例 (157条肢体) , 女108例 (135条肢体) ;年龄26~77岁, 平均4 8岁;病程3.5~4 0年, 平均1 3年。

1.2 手术方法

术前取站立位, 充分显露大、小隐静脉走行, 利用止血带仔细用甲紫 (龙胆紫) 溶液划线标记曲张静脉团块, 尤其是膝关节下方大隐静脉曲张属支所在部位。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做1~2cm斜切口, 找到大隐静脉主干后高位结扎, 对于术野内可见的5条属支给予结扎切断, 不必强行全部寻找结扎。于内踝前方行1cm横切口, 结扎大隐静脉远端, 由其近端向上插入自制大隐静脉电凝器 (用110cm长5F造影导管制作) 至大隐静脉根部, 不能插至根部, 可在腹股沟切口处大隐静脉远端断端由上向下插入第2根电凝器, 直至两个电凝器汇合或近汇合, 电凝器暂时留在大隐静脉主干内, 助手抬高患肢约30°, 用自制电凝针 (16G静脉穿刺套管针) 连接电刀, 电凝输出功率40W左右, 功率不宜过大以免烧伤皮肤, 故电凝前用冰盐水在治疗处和皮肤穿刺处降温, 以减少烧伤。电凝同时套管针缓慢后退, 可反复多点穿刺, 电凝针有回血再行电凝, 有溃疡者应在溃疡周边或底部穿刺, 对迂曲成团曲张严重者, 采用多个长0.2~0.5cm小切口, 将病变静脉先用血管钳拉出, 再用绞拉法最大限度拉出静脉, 直至拉断或予以切断[2]。患肢抬高状态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再电凝大隐静脉主干, 自制电凝器连接电刀, 功率调至60W左右, 以1cm/s左右速度向后边退边凝, 使电凝器充分接触血管壁, 瞬间高温损伤使血管壁挛缩, 最终闭锁达到治疗目的。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抬高患肢, 做足背屈伸活动, 第1天下床活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 每天1次, 共2天;预防性静脉滴注抗生素, 1~2天。每3天换药1次,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天;12~14天拆线, 术后2周改穿弹力袜, 共3个月。

2 结果

292条肢体均手术成功。单侧手术时间为34~72分钟, 平均51分钟, 切口均甲级愈合, 术后条索样硬结37条 (12.7%) , 局部炎性肿块27条 (9.2%) , 皮肤灼伤14条 (4.8%) , 内踝处切口周围皮肤麻木6条 (2.1%) , 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随访2~3年, 术前有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患者均有所减轻, 静脉性溃疡均愈合。局部复发6例 (2.1%) , 经局部麻醉下贯穿缝扎痊愈。

3 讨论

我院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 应用改进微创大隐静脉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不需传统手术的大切口、多切口,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 腹股沟及内踝处切口小而隐蔽, 达到了微创、美观、操作简便效果, 同时节省了医疗费用。

由于是自制电凝器, 开展初期经验不足, 电凝时间及功率掌握欠缺, 故术后皮肤灼伤、局部炎性肿块、条索样硬结等并发症较采用激光、射频、刨吸术等多, 经保守治疗均痊愈, 随访无后遗症, 且随手术进一步开展, 并发症逐渐减少。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1) 皮下条索状硬块属术后正常组织增生反应, 可局部理疗、热敷, 也可不处理, 3~6个月后可逐渐软化消失。 (2) 电凝曲张浅静脉属支时, 静脉内仍存在血液, 电凝后未行有效压迫, 术后部分患者形成炎性包块。给予外用金黄膏, 同时口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四妙勇安汤加减, 一般2周左右肿块消失。 (3) 换药时发现有皮肤灼伤者, 可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 一般2周左右愈合, 无瘢痕遗留;拆除绷带后部分患者皮肤可见片状瘀青, 属术后皮下血肿, 约2周内吸收消退。 (4) 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足踝部感觉麻木, 这是因术中操作不当, 造成支配皮肤感觉的隐神经分支受损, 因此术者术中要有足够耐心, 尤其处理内踝处大隐静脉时应剥净血管外壁组织。大部分患者可在3~6个月逐步恢复, 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 无须特殊处理。如有足踝局部刺痛, 说明神经没有损害, 是局部组织反应刺激神经缘故, 行走后症状会逐步缓解。

参考文献

[1]汪涛, 何旭, 顾建平.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 17 (1) :66.

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28条肢体,女12例,12条肢体,年龄29~73岁,病程3个月~30年。术前有31例进行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其余9例因对造影剂过敏及其他原因行下肢静脉彩超(CDFI)检查, 40条肢体未发现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情况,0级:3条肢体,Ⅰ级:22条肢体,Ⅱ级:15条肢体。40条肢体中,伴有瘀积性皮炎者16条,形成溃疡5例,足靴区有色素沉着者22条,术前有浅静脉炎者12条,伴有浅静脉血栓者9条。手术均为单侧肢体。

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消毒术野,于腹股沟皮纹下方约1cm处作内侧斜切口,长3~4cm,外侧缘位于股动脉搏动处。显露大隐静脉,高位游离出大隐静脉,应用血管反套叠方法,造2~3个静脉瓣膜, 在所造静脉瓣膜近端1厘米处行血管紧缩术。缝合切口,覆盖敷料, 用弹力无菌绷带加压包扎大腿大隐静脉路径,术后超声多普勒血管探测仪检查血流在瓣膜的情况。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30,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及下肢按摩等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6h即可离床活动。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血塞通、低分子右旋糖苷等活血化淤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2]。

1.4 结果

术后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出现下肢皮下淤血,3~7d全部吸收。所有病例全部随访2个月~1年, 2例患者在6个月的时候出现小腿单一分支静脉突出,在局麻下切0.3cm切口行静脉剥脱而治愈。

2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占我国人口的8%~10%需手术治疗的占2%~3%。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肢酸胀、沉重、乏力、浮肿、色素沉着、皮肤脱屑、肌肉痉挛、小腿内侧皮肤溃疡,少数病人发生间歇性跛行甚至丧失劳动能力[3]。大隐静脉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或因后天性其它诱因,瓣膜不能正常关闭,或静脉壁薄弱不能正常地承受静脉压力而极度扩张,导致下肢静脉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4]。目前,国内采用的治疗方法:(1)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压迫:适用于妊娠期,病情轻,年龄过大或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硬化剂注射:仅适用于很小面积的静脉曲张,而且深静脉必须是无淤血者,对于浅静脉曲张严重,而且深静脉有淤血者是禁止使用的即使是小面积静脉曲张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因为曲张的深、浅静脉之间常有多个扩张的交通支,如果注射者不能正确判断交通支的部位,又不知如何避开交通支,就有可能将硬化剂注入交通附近的曲张静脉处并流入深静脉结果造成致命的肺栓塞另外,即使注射成功,因大隐静脉主干的最高点未行处理,血液仍在逆流,故曲张仍会复发。因此说,注射疗法适应症范围很窄,如果不可靠,不宜轻易使用[5]。( 3)手术治疗:单纯浅静脉病变行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主干,切除扩张属支,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器抽剥术后的复发率在1.75%~25% ,有的甚至高达40%[6],且手术创伤大、切口多、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4)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应行深静瓣手术[7]。(5)大隐静脉高位瓣膜环缩成型术,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仍在临床试验阶段[8,9]。国内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在研究将镍钛记忆合金功能环植入大隐静脉,电凝术治疗,手术费用,疗效不明确[10]。国外医学发达国家:(1)采用传统手术治疗[11]。(2)应用大隐静脉腔激光闭合和TRIVEX透光直视技术治疗静脉曲张,疗效不确切[12]。兰州市中医医院采用大隐静脉瓣膜成形术联合血管缩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经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报告(编号:6203262006049)认为:课题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属于创新,手术方法解决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血液逆流的问题,为根本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手术费用低,住院时间缩短,复发率低,术后切口美观,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总结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体会;2000年8月2008年8月采用大隐静脉瓣膜成行术联合血管缩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共40例,均经过下肢静脉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超(CDFI)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小于Ⅲ级,采用大隐静脉瓣膜成行术联合血管缩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采用弹力绷带包扎,静脉应用活血化瘀药物;40条肢体术后随访未见复发,1例为局部复发。大隐静脉瓣膜成行术联合血管缩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隐静脉瓣膜成行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参考文献

[1]廉锋,董国祥.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92例临床体会[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5):41-42.

[2]吴丹明,董齐,易魏等.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2002,2(22):99-100.

[3]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M].1988:869-874.

[4]傅军,赵军,董国祥.顺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及疗效[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377-388.

[5]Glass GM.Pre Ventron of recurrent saphenofemoral In-competence after surgery for varicose veins.Br J Surg,1989,76:1210.

[6]林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术式探新[J].广州医药,2001,1:123-126.

[7]张仪仁.大隐静脉高位瓣膜环缩成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J].重庆医学,1989,5:15-16.

[8]翟年宽,陆树洪,华玉明.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J].武警医学,1998,9:517-518.

[9]王福民.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J].普外临床,1988,3(2):104-108.

[10]张柏根,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壮及趋势[J].中华外科,1988,1:734-745.

[11]Sabiston JU.DC Chistope s textbook of surgery.12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2002,1823.

上一篇:散文诗歌·书法摄影下一篇:实现档案馆文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