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应渗透情感

2024-05-21

生物教学中应渗透情感(精选十篇)

生物教学中应渗透情感 篇1

一、激情导入, 蓄积情感

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是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火药”, 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愿望。它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性的一环。优美奇妙的导语, 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登堂入室, 进入教学情境,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 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 其灵魂需要的不是被塑造, 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 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想象力的空间, 善于把他们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 让其仔细品味、咀嚼, 受感染熏陶。

学生的情感特别容易受老师情感影响, 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所支配。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创设情境, 影响、启发学生, 激发他们的感情, 增强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情”字, 以形感人,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情激情, 陶冶情操。语文借助语言文字创造了形象, 体现了美。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

三、借助诵读, 享受情感

在阅读目标方面, 我们认为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当然,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中。诵读是把无声的视觉语言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 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 使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情景呼之欲出, 使学生进入角色, 入于目, 出于口, 闻于耳, 铭于心。多角度感知作品内容是达成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体验主旨的一种重要途径, 是体验文本情感的最佳方法。

四、品析词句, 体悟情感

语文阅读由认知、理解、评论、赏析四个过程组成。其中, 理解是关键所在。没有理解、缺少理解、错误理解, 这是阅读的失败, 同样, 没有情感的阅读, 也是失败的阅读。因为, 没有情感的阅读, 其认识是肤浅的, 是不可能产生共振的。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领悟情感。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承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 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 联系作品考察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对阅读理解作品极为重要。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情感的细致阅读深入理解, 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作者压抑落寞的思想情感。

五、提升审美素养, 陶冶学生的阅读品位

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 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所谓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 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只有那些热爱生活、渴望美的人, 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并创造美。因此,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绝不能离开审美素质的培养。

六、写作实践, 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语言的内蕴, 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 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 最终苍白无力。因此, 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 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体验, 就表示学生已经感应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 在此过程中, 如果能有机地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或运用语言, 其训练的力度无疑是扎实的, 其训练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渗透 篇2

摘 要:文学作品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形成学生很好品德的润物细雨,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因素,借助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启发、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加以正确地点拨、引导,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每篇都是老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好素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找准每篇课文实施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结合人物形象的分析,陶冶爱国之情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一文一武”,文官是蔺相如,他忠贞爱国,勇敢机智,宽宏大度,武将廉颇,他也同样忠贞爱国。但他还有性格坦率,知错必改的高尚品德。这两人的形象,文章塑造得十分鲜明。教师在分析了二人的形象之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古人尚且做到忠贞爱国,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呢?”这样一问,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同学们,我们除了学习他们的忠贞爱国外,还可以学到他们的什么美好品质呢?”这第二问使大家更加活跃,有的会说:“宽厚待人。”有的会说:“勇于知错。”有的会说:“勇敢机智……”

二、通过欣赏祖国锦绣河山,陶冶爱国之情

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气象万千,语文教材中有多处描绘了祖国山河之美,如《登泰山记》写泰山的雪美为“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岳阳楼记》写洞庭湖的日色美“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赤壁赋》中写赤壁月下美景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滕王阁序》里写极目远眺的美景为“山原旷其盈视,川泽行其骇瞩”等。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熟读这些语言的精华,更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欣赏祖国壮美的风光。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诚如他之所言,我们经常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壮美山河,就能使其心灵产生一种飞跃,即将美的享受升华为一种圣洁的爱国情怀。

三、结合名言警句,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名言至今仍脍炙人口,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的《孟子?告天下》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佳》里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等。教师在教这些名言警句时,可先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然后联系社会实际,谈其现实意义;教师作适当指导后,最后写成读后感。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理解这些名言的意义,而且能把这些名言当作座右铭来告诫自己:应当怎样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

四、结合作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找到德育的突破口,可以这样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渗透是否成功,学生的作文是一个窗口。

作文教学,不单就是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题目要学生写,往往还要给学生“授之以道,即讲解一些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其中讲到“立意”时,就必须强调“千古文章意为高――思想健康”。即“立意”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就要求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章。另外“立意”时,还必须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到底应该为什么活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古代儒家有一种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很多种关于人生的说法。但不外乎这样两点:一是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美好;二是使他人的生活更美好。所以进行德育培养,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应渗透情感教育 篇3

一、激情导入,蓄积情感

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起到一呜惊人的效果,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火药”,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愿望。它是激发学生隋感的关键性的一环。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想象力的空间,善于把他们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让其仔细品味、咀嚼,受感染熏陶。

学生的情感特别容易受老师情感影响,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所支配。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创设情境,影响、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感情,增强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情”字,以形感人,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情激情,陶冶情操。语文借助语言文字创造了形象,体现了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

三、借助诵读.享受情感

在阅读目标方面,我们认为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中。诵读是把无声的视觉语言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使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情景呼之欲出,使学生进入角色,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多角度感知作品内容是达成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体验主旨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体验文本情感的最佳方法。

四、品析词句,体悟情感

语文阅读由认知、理解、评论、赏析四个过程组成。其中,理解是关键所在。没有理解、缺少理解、错误理解,这是阅读的失败,同样,没有情感的阅读,也是失败的阅读。因为,没有情感的阅读,其认识是肤浅的,是不可能产生共振的。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领悟情感。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学作品承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联系作品考察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阅读理解作品极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情感的细致阅读深入理解,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作者压抑落寞的思想情感。

五、提升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阅读品位

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所谓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只有那些热爱生活、渴望美的人,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并创造美。因此,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绝不能离开审美素质的培养。

六、写作实践。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体验,就表示学生已经感应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有机地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或运用语言,其训练的力度无疑是扎实的,其训练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

作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精神 篇4

我以为, 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要体现出一种人文性, 要有一种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 是指人文科学知识和在人文科学、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建立的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总和, 它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等等。新语文课程目标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这项内容就是人文的素养。

一.人文性是高考作文命题与作文教育的契合点

2001年全国高考以作文“诚信”、2002年全国高考以作文“心灵的选择”来检测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表现了我们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和期望。

2003年, “感情的亲疏和认识的深浅”, 该题从考生熟悉的“智子疑邻”的寓言出发, 让考生以感性为出发点, 进入广阔的理性思考空间, 考生可以从思维方式、心理、情感因素等各个层次来针砭民族心理痼疾、社会现实, 这就要求考生有文化、社会、人生各方面的丰厚积淀, 无疑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极好考察。

2004年,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全国卷的几个题目都指向事物的两个方面, 考验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社会和人生中的深层问题, 并进一步转向对考生内心的关注。这一年我国高考开始推行分省命题, 各地考卷的作文命题, 也都表现出注重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特征, 如福建省以人物或文学形象为话题、广东省的“语言与沟通”等作文题目。

2005年全国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作文, 体现出浓厚的思辨色彩。给的话题材料是某种现象, 需要阐释的是规律性的认识, 既需要考生选择典型的材料, 还要做深度的分析、联系, 难度相当大。程度较差的考生在构思文章时选材和联系观点都比较困难, 只有知识积累及表达能力具有相当水平的考生, 在组织构思这篇文章时才较从容。这也体现出考生的人文素养的差异。如果考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阐释的过程中, 能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 用联系的观点梳理出其中所包含的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个别和一般、原因和结果等等关系, 应该说就算是扣题了。有少数考生顺着这个思路写出了思辨性很强的好文章。

又如2005年上海卷以“当代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为作文题, 涉及到武侠小说、流行歌曲、韩剧等多种文化现象, 范围宽泛, 具有典型海派文化风格。体现了命题取向的多元化、人文化趋势。

作文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内容本身, 可以看出, 它也是在向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的,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古人说做文章要“正名”方能“立言”, 无论站在历史的高度还是教育者的角度, 我们都应该还作文以真正的“人文性”, 使我们的同学能够作真正的好文, 做真正的好人。

二.如何实施“人文性”作文教学

(一) 情感价值的潜移默化

为人师表, 身教胜过言教。作为教师要有勇气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 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 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夯实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文学审美的功底。在此基础上, 一方面把握住校本文化的导向, 另一方面以身践行, 做好学生的表率。中华民族固有的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 虽千人而吾独往的英雄气概, 先忧后乐的胸襟抱负, 夸父逐日的坚韧精神, 温和敦厚、谦逊内敛的民族精神, 向往山林、融于自然的审美追求,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格, 这些都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勤俭自律、发奋图强的自立意识, 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这其中教师的情感价值取向对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而言, 一是通过评点分析, 要让学生在作文中体现正确的思想认识, 符合主流意识形态, 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 体现时代精神和风貌。二是要在作文中选用有价值的材料, 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化色彩, 使自己的作文显得“材料丰富”。要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调动, 主要指课内材料的“调动”;要注重对新鲜材料的“选用”, 主要指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文化底蕴、有思想意义的材料的选用。

(二) 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示

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 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美。这是“人文性”作文教学的要求。

关心社会, 关注时事, 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性美, 通过社会活动挖掘人性美。走出学校, 领略祖国山河美, 走进社区, 感受国家变革美, 同时, 针对生活中的假、丑、恶现象, 鼓励调查, 鼓励思考。用真的、善的、美的来引导学生树正气, 讲奉献。

在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 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同时, 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写作中, 首先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 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像, 自己的观察, 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 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 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像的作品尤其鼓励学生有“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

(三) 学会做人

中国古代就对人性有所认识:“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区别于禽兽的这四心, 是人皆有之的人类的共性。

由于历史与人类社会的种种变迁, 如物欲的膨胀、世俗的影响、激烈的争夺、相互的蚕食、专制的束缚、思想的偏颇, 人渐渐被各种污浊包裹起来, 变得非人了, 出现扭曲的人性, 变态的心灵。于是地球上演出了一幕幕反文明、反进步的战争、浩劫、动乱等恶剧、丑剧。做人, 需要去掉这些非人性、非理性的污浊, 明白“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

作为中学生, 知识的积累, 思维水平的提高, 固然提高了个人的认知能力, 对素质的改善有基础的作用, 但解决不了情感、信念、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在人文科学、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建立了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才能说具备了人文精神, 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 把写作技能训练和“人文性”教育和谐的统一起来

《四书·大学》说:“大学之道, 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即通过有效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提高道德思想素质, 净化个人灵魂, 陶冶高尚情操, 进而去教育人民, 唤起人民, 除旧布新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就作文训练来说, “言为心声”, 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过程, 应该能服从于并表现出他的价值观和人文素质的发展轨迹。我们教师也必须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观, 通过完善新的作文质量的评价标准, 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文正是要把语文学习中积累的主观体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自身品质、审美体验等方面的价值判断通过一定的形式技巧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 (乃至语文训练) 过程中, 不能理解、接受、熔化这些文化内容, 就不可能理解民族语言的表现力, 也不可能运用语言很好的表情达意。

我们要让高中作文教学沐浴人文阳光, 通过情感价值的潜移默化, 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通过多渠道写作技能训练,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 还作文以真正的“人文性”, 使我们的同学能够做真正的好人, 能够作真正的好文。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新问题和新解读》 (赵宪宇文《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篇5

宜川县职业中学 薛转琴

联系电话:***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物理学科消极情感成因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学科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情感。

【关键词】自身修养 师生情感 体验成功

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培养情感因素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问题。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是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二、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门学科感兴趣,偏爱它,乐于接收它,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印象就会深刻。从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拼命地研究它。

三、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刚进入初二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是很感兴趣的,因为通过初二物理课本引言部分的学习,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们非常想学好这门学科,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二主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类消极情感的影响:

1、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物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而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少的教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物理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复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性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只顾自己讲、从来不过问学生是否能听懂,不要说发表意见,就连动也不敢动,久而久之,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慢慢地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

2、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斯基说:“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加之物理本来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要求较高,在一些学生不能将老师所讲的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问题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被老师批评一顿,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追求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师生高关系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尤其是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喜欢哪个老师,就拼命的学习纳那门课,不喜欢哪个老师不但不学,还专门和教师作对,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地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受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地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积极学科情感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有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再说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纪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从权威的接授转向师生平等地知识交往。教师帮助讲解问题时,允许学生插嘴。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回答的真不错”。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老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信心。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更容易形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互动关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

人类有一种强烈需要认同的欲望。当一个学生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时,会非常快乐。由此学生也会对能够认同他们的老师充满信任和好感。每个学生都是优缺点并存的,如果老师寻找学生的优点,也一定会看到学生的优点;如果老师寻找学生的缺点,也一定会发现学生的缺点,所以称职的教师都会看到学生的优点,并且加以承认,当老师承认学生的成绩时,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得到鼓励,也有了自信心而更加努力学习。

4、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

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学 篇6

实施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作用和师生的情感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情绪气氛,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饶有兴趣地学,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长时间的稳定,观察、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也会朝着教学需要的方向积极展开,出现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的勇气。寓教于乐、学时有趣,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较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情施教,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情施教,特别是教师对那些枯燥乏味,看似简单易懂、抽象、经典的教学内容应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性。

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教中高年级学生时,要注意了解学生,他们开始有了一些自律能力,但总的来说,他们需要成人对他们提要求,他们在乎其他人对自己怎么看,且希望得到成人的喜欢。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你需要对他们进行温和的提醒。最好不要对他们进行强势,这虽然有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真正的良方。有的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不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不同教师的关系不一样。他们还没有完全学会如何跟他人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对于他喜欢的教师他会表现得好,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或感到对自己不够好的教师,他们则是另一种表现。笔者所在学校有个谢同学,插班进来时成绩不错,可是进入五年级,数学成绩直线下降,经过多次家访,多方了解,终于找到“病”因所在:他说语文老师上课抑扬顿挫,听起课来十分轻松;而数学老师太凶了,不喜欢她。于是对症下药,一次次跟他谈心,课堂上让他多回答问题,有了点滴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并根据他的特长在班里担任劳动委员,让他觉得数学老师也挺不错的,渐渐地,他转变了,经过努力,他期末数学考试竟得了96分的高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班级是一个由相似年龄段学生个体组建起来的群体。调制好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建构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协调的心理场,对激活学生个体的情感和兴趣是很有作用的。在教学过程中有几点应引起重视:第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设计和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如,变换学生座位,以学生自愿结合为原则组成学习或讨论的小组形式等都会给学生以新鲜感,激活他们的情感,集思广益,使相似的功能越来越强,让学生在和谐中寻找到相似的情感和相似的兴趣。第二,要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教提供条件。学生个体的智慧是有限的,个性差异是存在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自学能力、学习的速度以及学习兴趣、意志、态度等诸多方面。因而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和激励。在班上,教师不希望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笔者所在班有个学生叫李红成绩一般,自信心不强,但绳跳得不错。于是笔者专门组织了一次跳绳比赛,还邀请了体育专职教师跟她对阵,按事先计划,结果第一局老师赢,第二、三局李红获胜。于是趁机教育她,绳跳输了可一个一个的赢回来,同样学习不怕成绩差,只要有信心,多下功夫,总有赶上去的那一天,这件事对李红启发很大,从此,信心倍增,学习进步很快。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关怀 篇7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弊病

语文教学存在着令人忧心的现象:语文教学脱离应有的人文情怀, 教学模式简单化与绝对化, 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学习氛围不浓。首先, 功利性大于人文性及工具性。教师为了让学生得到好分数, 搞“满堂灌”“满堂问”和“题海战术”, 把完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 一段文字变成十几个问题, 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审美情趣的学习, 因而, 学生往往成为学习中被动的接收器, 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现出来。自然而然, 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了。

二、作文教学也存在种种误区

学生练习中存在“假、大、空”的状况, 缺乏真实感, 练习少, 评改时效不高。一般情况下, 学生写作文, 教师全批全改, 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批改上, 但学生往往只看分数, 不看评语, 或者根本看不懂评语, 这样, 教师改得用心, 学生看得粗心, 完全失去了评改的意义。再说, 教师全批全改学生作文, 至少要花费两周时间, 这样, 学生写作练习时间自然就少了, 学生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

三、读写教学的对策:融人文关怀于其中

教师要努力改变割裂文章的教法, 把文章还原成整体来阅读, 让学生从文章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 探讨感情言语世界的奥秘, 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另外, 要努力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认为,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激发其兴趣, 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我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就注意到这点, 我设计以下问题:

1.“将相和”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什么理念?

2.同学们有时也会有矛盾, 一旦出现, 该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全文, 然后讨论, 体会“和为贵”思想对我们今天如何建设“和谐班集体”意义。

3.探讨主公表现的品格, 并联系作文来谈如何多角度挖掘其内涵。

当然, 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完成, 我在教学中始终抓住“人文教育”这一主线, 在落实字词教学的同时, 着力从主人公的人文性来通盘考虑。然后联系实际, 就同学们日常之间应如何相处问题进行讨论, 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学生自然学得开心, 学得有趣。

首先, 让学生学习优秀作文, 借鉴近年的优秀作文, 并反复诵读, 尽量背诵出来。我知道, 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但学生却觉得“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经过这多年来的实践, 我认为, 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相当低。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如何才能激发其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分两步走:第一步, 读熟近年的高考优秀作文, 让其在两个月内背熟20篇满分作文;第二步, 仿写作文, 让其根据自己的实际, 仿写作文。到一定时候再超越优秀作文模式, 这叫“死中求活”。

当然, 我要求他们尽量选自己喜爱的文体来写。为了配合写作, 我每周必抽一节的时间讲授作文技法, 尤其是注重审题与立意构思的教学。把审题审读材料作为写作的首要任务。对不同的类型的材料, 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如果是故事型的材料, 则要求学生弄清故事的内容, 抓住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文章主旨, 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来思考, 力争有个性地解读材料。如果是哲理性材料, 则要求学生找出关键性词语, 思考其哲理, 再联系实际来分析。目的是让学生感悟生活, 写出思辨性较强的文章来。

其次, 教育学生关注生活, 面向社会。当前,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虚”的症状。表现在内容虚, 没有实际内容, 往往凭主观想象, 随意臆造材料, 作文立意也显得肤浅。为了纠正这不良文风, 我注意把《南方日报》及《云浮日报》等有价值的材料剪贴到学习园地里, 让学生关注现实, 从现实中寻找素材。这样, 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又积累了素材, 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现实, 提高对现实的敏感性, 使文章更有思辨力, 从而获得教师的青睐。

当然, 教师要身体力行, 注重“下水”实践。我知道, 要使学生信服自己, 必须自己做出榜样, 每次布置作文训练时, 我都会练习写作。另外抽时间把自己的文章在班上读出来。这样, 学生就觉得可以与老师一较高下了, 写作的兴趣自然大增。正所谓“尊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对学习语文会越来越有兴趣了。

语文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想真正达到目的, 我以为的确要融人文教育于教学当中。在实际操作当中, 还实施激励教育, 以便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自信、进取。同时注重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上课时, 有意识地吟诵经典名联, 有时也吟诵我自己作的对联, 让学生感受对联的好处,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如:“身体力行谁能敌, 技艺精湛我争锋”, “美景尽收作画图, 术业专攻摘桂冠。”并且以对联形式贴在课室“学习园地”两侧。有时还要求学生学写对联。通过这些学习, 学生自信心必定能激发出来。学生只要鼓起了自信的风帆, 就必能驾起学海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 篇8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广义的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做一个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进步, 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学校里, 课堂教育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 德育自然也要借助各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实施。社会科学的德育内涵比较明显, 知识和品德的融合相对较为容易, 至于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 由于反映的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而规律本身不因民族的不同, 国家的差异, 人品的高下而有任何区别, 因此, 自然科学学科进行德育的途径比较少, 尤以最为抽象的数学学科, 似乎离德育最远。但是, 数学也是人创造出来的意识形态, 必然会打上社会的烙印。同时, 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如何理解数学, 运用数学, 欣赏数学, 依然具有人文色彩, 数学同样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加上数学是学校中的主课, 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德育, 开发数学学科德育功能, 尤其显得重要。

二、数学教学中能渗透德育内涵的原因

1. 能影响学员的言行、思维方式。

一个人, 如果他不是以数学为终生职业, 那么他的数学素养并不只表现在他能解多难的题, 解题有多快, 数学能考多少分。关键在于他是否真正领会了数学的思想, 数学的精神。是否将这些思想融合到他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中去。日本的米山国藏说:“我搞了多年的数学教育, 发现学生们在初、高中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进入社会后, 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些作为知识的数学。所以通常是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很快忘掉了。然而, 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 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 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 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使他们受益终生。”

2. 能引导学员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数学的美是多样的。表现在简单美、对称美、完备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展示数学美, 可以感染学员, 引导学员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进而提高他们的人格品味。

不仅如此, 由于美和真是相伴的, 有美的地方就有真, 有真的地方就有美。判美是为了求真。希腊箴言说, 美是真理的光辉。因而追求美就是追求真。所以, 对数学美的追求就是对数学真的追求。正是对数学这种真和美的追求中才能发现和鉴赏宇宙的和谐与韵律, 才能与宇宙和谐共处。

在数学教学中, 不仅能展示数学美, 而且能展示对数学美的追求过程, 这种追求过程恰是帮助学员形成科学审美观的过程!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伟大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就建立在对数学变化率的深刻追求上, 从而才揭示了世间万物之间的这种引力联系。

3. 能帮助学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人们早就注意到数学与哲学之间的交互影响了。B.Demollions曾说过:“没有数学, 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 人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而没有两者, 人们什么也看不透。”

数学中有许多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光芒的例子, 讲清这些例子, 增强他们辩证唯物主义信心, 这无疑对学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是有益的。下面举几个简单例子: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正与负, 乘法与除法, 开方与乘方, 微分与积分, 原函数与反函数, 增和减, 凸和凹等等。

质变和量变关系:极限, 级数的收敛, 概率论中的概率定义, 大数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等等。

事物的普遍联系规律:映射关系、函数关系、数形的对应关系等等。

一般与特殊关系:演绎法和归纳法之间、概率和频率之间、总体和个体之间等等。

4. 能增强学员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 古代中国数学家为人类作出过杰出的贡献。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刘徽割圆术、祖充之的圆周率、杨晖的三角以外, 还有很多方面, 比如说, 在算术方面,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了表示数字的各种符号,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乘法口诀;在代数方面, 成书与公元前1世纪的《九章算术》第一个引入了负数的概念, 而印度到7世纪才使用负数, 欧洲对负数的认识来得更晚, 到16世纪才开始承认负数;在几何方面, 祖衡在公元5世纪就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 比欧洲早1200多年等等。在讲到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 适当将一些我国的数学成就, 无疑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学员的民族自豪感。

三、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1. 以丰富的数学文化感染学员。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总和。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是指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而精神产品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因此, 数学不仅仅是数学符号、公式的堆积。在其抽象、逻辑、严谨的背后, 蕴含着生动的、人文的、思考的内涵。

在数学活动中, 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体现了学员对数学物质产品的理解程度。但考试成绩背后的数学文化才是人生的重要部分。教员的任务就是把静态的、学术形态的“数学文化”转化动态的、教育形态的数学文化。把“冰冷的美丽”变到“火热的思考”。学员在数学学习中, 通过探究、交流、欣赏、体验、感染和感悟数学文化, 使得数学课堂不仅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而且充满高雅的文化氛围, 弥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从而, 数学的德育功能也就自在其中了。

但是, 不少人把数学等同于数学文化。认为把数学学好, 会做题, 思维得到训练, 文化也就在其中了。孰不知, 数学本身只是数学文化的载体。数学文化蕴藏在数学之中。教员在教学中, 只有深刻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 才能使学员不再认为数学仅是枯燥的计算和证明;不再做了成千上万的数学题, 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恰似猪八戒吞人参果, 吃到肚子里却不知什么滋味。所以, 数学教学中, 要以人为本。把数学所承载的人文价值、文化现象展现给学生, 使他们获得数学文化的熏陶, 从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供必要的数学修养。

2. 以多样的数学美陶冶学员。

数学的美是多样的, 有外表的美观, 如形式上的对称美、结论的简洁美等等;也有内涵上的美好。但笔者认为数学之美更多的是体现在精思和智慧之上。从大的方面, 从欧式几何到非欧式几何的构建上, 从费马定理300多年的证明努力上, 从包括陈景润在内的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苦苦探索上, 都体现了数学的智慧之美。从小的方面, 要求学员做一道题目, 不仅是要找出“通”解, 对问题的分类讨论, 要不重不漏, 完美无缺等等。也都体现了对数学美的完美追求。在数学教学中, 运用数学这种追求完美的意境, 可使学员思想得到升华, 品质得到提高。从而也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3. 以详实的数学史激励学员。

前面已讲过, 中国古代数学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运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数学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的确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于是, 大多数教员在讲授数学史时, 动辄就是中国的某某的比国外早了多少年的话, 很少提国外优秀的数学成果, 甚至使学员留下中国的数学始终走在世界各国之前的错误印象。但是,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 千万不能走上狭隘民族主义的道路。相对于古希腊数学, 中国传统数学长于计算, 却弱于论证, 缺少公理化的思想方法。总体上比埃及、巴比伦和古希腊的数学也要晚。在数学史的教学中, 让学员了解到这些, 才能知己知彼, 才能知“后”而奋进。

总之, 数学教学中的史学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学员懂得取长补短, 学习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数学成果, 为本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服务。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如美国建国才200多年, 古代数学中几乎没有美国人的影子, 但美国吸取了人类的全部数学文明, 在20世纪达到了世界数学的顶峰。古代的日本数学家也没有取得过世界第一的成就, 但是, 日本在1668年“明治维新”之后, 向世界各国学习数学, 数学水平迅速超过中国。

4. 以成功的数学模型鼓舞学员。

现实中成功的数学模型比比皆是。如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建立在指数模型之上;现代婚姻制度上的一夫一妻制源于古典概型, 是因为生男和生女的概率相同;人类身高、血压、智力水平服从回归模型等等。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意穿插这些来自实际生活的案例, 比如在学习微分方程时, 结合2003年的非典疫情, 介绍传染病模型;在学习最值理论时, 介绍神六, 神七轨道舱的优化设计;在学习概率时, 结合彩票的发行;在学习连续函数性质时, 结合椅子能否放稳问题等等, 不仅可以培养学员的建模意识, 感受数学的巨大生命力, 更能激发学员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

5. 以优良的课堂文化塑造学员。

创新是数学课堂文化的灵魂, 教员在课堂上应鼓励学员创新。学员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可以培养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对新知努力探索的抱负和决心, 对困难之前具有克服的意志和信心。

民主是数学课堂文化的准则。在课堂上, 教师属于领导地位, 不能为强调“师道尊严”, 而倾向于“教师独裁”。教师应为学生服务, 而不是学生的“上司”, 应尊重学生, 与学生平等相处, 保护学生的隐私。学员民主思想的培养正是来源于课堂上教员的这种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合作是数学课堂文化的基点。在现代社会中, 虽然竞争无处不在, 但合作仍然是主流, 培养学员的合作精神也是数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数学的学习主要基于学员的独立思考, 但是, 学员之间的互助,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合作, 所以, 数学教学的过程理所当然是对学员合作意识的一种培养过程。

综上所述, 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而且可以承载许多德育内容。但是, 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 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也是有限的, 千万不能指望数学教学就能代替所有的德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姚艳文.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9 (5) .

[2].葛琦.简析《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延边大学学报, 2008, 34 (2) .

[3].邓燕.浅析数学史在高等数学中的作用.高等理科教育, 2006, (68) .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渗透人文观念 篇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和发展。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 是高度统一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 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 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人文性, 改变了过去那种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将语文教学搞成支离破碎的语言分析的状况。课堂上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遨游于文学之海, 学生由原先对语文课厌烦到现在爱上语文课。这是教改中出现的令人欣喜的变化。但许多学生字音读错, 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 甚至有的语文课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 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后反映出来: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 这固然与考试内容与形式有一定关系, 但也不得不承认, 我们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注重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其工具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必须拓宽文化视野, 提高感悟能力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要“渊”, 更要“博”, 仅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要成为“杂家”,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 做到博才众学, 触类旁通。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 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任务之一。因此, 教师除了广泛涉猎, 更要“整合”, 自成一家, 在知识的广度和综合程序上不断提高, 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有信息知识的量增, 更要有“悟得”。要养成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洞察。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适时引导学生认真体验感悟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作品, 它们本身就是作者富有激情的思考, 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 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勾践的“卧薪尝胆”、孟子的“舍生取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屈原的忠君爱国、庄子的特立独行、李白的蔑视权贵、陶渊明的平和恬淡、鲁迅的深刻犀利……不一而足, 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滋养。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 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 质疑文本, 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苦难、短暂与永恒……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从兴趣入手, 注意唤醒学生生活体验, 在情感体验中, 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自我的理解。

三、用辩证法指导新课标教材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 把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的工具性的“知识点”和“能力模块”找出来, 引导学生明明白白地学, 扎扎实实地练, 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陶冶。比如, 可以从课文中引出的问题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中确定有关阅读词句的知识点和理解词句、感悟内容、体会情感的能力训练模块, 从口语交际教材中确定口语交际的要求与方法, 从习作教材中确定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 要以文本为纽带,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并开展深入探讨, 借助文本传递的感情, 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 披文入情, 使文本传达出的情感与学生触物的情感体验融合起来, 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 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选择应注重人文性

首先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应充分体现教材的人文性, 使语文教材人文化, 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 要尽量开放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如广播、网络、广告、影视、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氛围、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好素材。而要强调的是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 切忌机械化和模式化, 而要真正地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 篇10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感恩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美德教育似乎正离我们渐行渐远。很多初中学生从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 家人长期的溺爱导致他们缺乏感恩意识, 对于家中父母不懂得体谅和理解, 对于他人的帮助不懂得感激和回馈, 传统美德教育缺失。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等等, 对学生渗透着感恩教育。

如在学习经典课文《背影》时, 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通过“想背影—看背影—思背影”来表达父子深情, 尤其是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爬上那边月台”等一系列动作描写, 表现出了儿子对父亲的关切和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讲解完这篇课文之后, 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感悟那份父子情深。此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情感, 让学生真正学会理解和感恩。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格教育

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 很多初中学生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人格教育的相关内容, 语文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挑选出语文教材中的相关文章进行人格教育。比如, 学习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就要趁机深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里根的《真正的英雄》就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英雄观, 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就要通过贝多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明白努力能够赢得一切;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要让学生感悟那份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就要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学习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的自信心, 学会说“我能行”;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就要引导学生养成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 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以里根的《真正的英雄》为例, 这篇课文的背景是美国“挑战者”号的失事, 这是震撼世界的悲剧, 是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作者抒发了沉痛的心情, 表达了对遇难者的深深的哀悼, 但同时, 也表达出了人类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力量。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宇航员飞天面临的危险, 用心感悟宇航员随时准备牺牲的那份勇敢, 从而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民族精神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怀, 树立起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崇高志向。

比如, 《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 歌颂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象征着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在讲解课文的时候, 我首先运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现黄河的全貌, 并配备着歌曲《黄河大合唱》, 当学生们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的时候, 个个都豪情万丈, 那一双双眼睛中分明闪烁着作为黄河子孙的骄傲!然后, 我让学生分组朗诵,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如此激情高昂的语句从学生们口中朗朗读出, 那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正当学生们兴致高昂的时候, 我趁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黄河颂》颂扬的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同时颂扬了我们伟大而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实,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仅有黄河, 还有许许多多的山川河流, 还有千千万万个勤劳善良的炎黄子孙!我们作为其中一员, 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维护我国的声誉, 为实现伟大的复兴梦贡献我们的力量!”最后, 我又让学生们踊跃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如此, 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课堂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 初中语文科目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坚定学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的信念, 有利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唐磊.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2 (4) .

上一篇:媒体“妖魔化”下一篇: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