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024-05-22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精选十篇)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篇1

一、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1.以色列节水农业模式。以色列60%以上的国土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状态,没有水,没有雨,水资源严重匮乏。为了维持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他们长期致力于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1)循环利用污水资源。以色列是世界上循环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处理后的污水利用率已达70%,居世界首位。以色列每年大约有3.2亿立方米的废水经过处理以后用于农业生产,分布在城镇周围的果园主要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2)利用微咸水。以色列南部沙漠的微咸水被用来农田灌溉,生产的西红柿和其他蔬菜、水果的品质优异。以色列利用淡化咸水进行灌溉的面积达到45 000公顷。(3)采用滴灌和微灌技术。以色列很早就采用了压力喷灌技术;以后以色列又开发了滴灌技术。它可用于长距离和坡地灌溉;肥料可以与水一起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节约了水和肥料;滴头直接将水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水的蒸发极微,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研究表明,地表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滴灌可高达95%。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三十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4)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由于淡水资源十分珍贵,以色列因地制宜地在各地修建各类集水设施,尽一切可能收集雨水、地面径流和局部淡水,供直接利用或注入当地水库或地下含水层。从北部戈兰高地到南部内盖夫沙漠,全国分布着百万个地方集水设施,每年收集约1~2亿立方米水。

以色列节水农业,让人们看到:在资源短缺情况下,如何利用其他优势创造出农业循环经济的高效率;一个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就是在资源限制的基础上,合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进而实现产业经济模式的输出绩效最大化。以色列能在国小人少和自然资源匮乏的不利情况下,创造出为世人瞩目的成就,其重要的一点是重视节水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2.美国的精准农业模式。精准农业也称为精确农业、精细农作,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国的“精确农业”,极大降低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精准农业体系的主要构成有:(1)美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农业信息系统;(2)美国的农业数据库,包括农业生产数据库和农业经济数据库两种;(3)利用3S技术即农业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农作物的精确化种植。利用3S技术,农场主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确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如给农作物施肥,当大型拖拉机进入田间喷施肥料时,显示屏可同时显示两幅彼此重叠的图像,一张是数字化地图(上面标有每一块小区的土壤类型,氮磷钾含量,前季单株产量,当年单产指标等),另一张是方格坐标图(可根据GPS讯号随时显示拖拉机所在的小区位置)。与此同时,数据处理器可根据事先做好的每一块小区的数字化地图,自动计算出每一块小区的肥分配比和喷施量,并向自动喷施机下达指令,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杀虫药的喷洒。此外,该系统还能根据土壤水分和作物的生长情况,自动判断出浇水、施肥的时间。据统计,采用这种精准农业技术可节省肥料10%,节约农药23%,每公顷节省种子25公斤;同时,可使小麦、玉米增产15%以上。

3.菲律宾的生态农业模式。菲律宾玛雅农场: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十年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的发展,他们又找到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作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世界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典范,玛雅农场就像一个大规模农工联合生产企业,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节约效果。

二、中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国情比较

1.农业人口资源。在美国仅占全美人口不到2%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农业人口资源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据统计,美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十二年,有20%以上的农民为大学学历。以色列的教育非常发达,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为学习、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使农民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对待农业新技能方面理解能力差,掌握程度低,影响了农业发展。

2.农业经营方式。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美国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实行农场经营,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田202hm2。以色列实行“公司+农户”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一是订单生产,二是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例如莫沙夫农场中的农户直接与国内的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或者直接上网销售,从而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由于以色列的农业相当发达,人民科学文化水平也很高,农民可以直接从因特网上了解到农副产品的市场行情,因此,公司与农户在购销合同中利益分配比较合理,从而形成了公司与农户的良好互动机制。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目前依然大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因此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已经逐渐暴露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到农业经营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技术水平。以色列严重缺水。但以色列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增长了12倍,每顷土地的用水量却没增加,以色列依靠高科技农业,减少了水的浪费,压力灌溉方法的产生,使以色列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70%。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是灌溉与施肥一次完成的。另一种就是使用循环水和淡化海水,以色列所有灌溉方式都采用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化操作可完成实时控制,也可执行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在灌溉过程中,如果系统记录下水肥施用量与要求相比有一定偏差,系统会自动地关闭灌溉装置。还有一种传感器,它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和果实的直径变化,来决定对植物的灌溉间隔。这种传感器直接和计算机相连,当需要灌溉时,它会自动打开灌溉系统进行操作。中国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靠人畜力操作和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还广泛存在,农业装备综合技术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领域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三、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对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启示

1.树立全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循环农业经济缺乏认识,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因此,应该让全民认识到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如普及农业废弃物如何处理排放、沼气综合的利用。

2.因地制宜地选择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农民素有精耕细作的良好传统,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南方的“猪—沼—果(菜)”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中部平原的“粮饲—猪—沼—肥”模式,西北地区的“五配套”模式,大城市郊区的都市型生态循环模式等。这些模式和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对循环农业经济的支持和补贴制度,设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基金或风险基金等,加大财政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

4.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组织科研力量,对重要的循环农业经济组合技术、工程技术、经济技术和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技术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加快循环农业立体种植与有机物多层次利用、种养加生态良性循环组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开发、农村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农村生活污水与畜禽场粪便污水净化处理、农地改造与农村土壤污染修复等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摘要:通过对国外几个典型国家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认为我国要发展循环农业,就要注重农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同时需要加大国家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篇2

传统农业“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核心,倡导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日本作为世界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之一,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日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在“环境立国”战略的引导下,日本政府把环境保护推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2000年,日本国会正式通过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2002年12月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了《日本生物资源综合战略》。这2部法典的颁布标志着建立循环型社会正式确定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日本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一、日本多元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日本各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其中滋贺县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最为典型[1]。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4个时期:①基础时期:1976—1991年的回收各类生活废弃物、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阶段。②探索时期:1992—1997年的废食用油生物燃油化、资源循环再利用阶段。③转型时期:1998—2001年利用稻田转作油菜、发展生物资源循环利用阶段。④腾飞时期:2002年至今的生物资源综合发展阶段。从2002年开始,爱东町农业循环经济形成了以发展油菜生产和综合利用为核心内容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1)。

在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战略的引导下,经过数年的发展,爱东町的“菜花工程”已成为日本生物资源综合战略示范项目,并成为日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模式。爱东町的“菜花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油菜生产和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具备了发展关联产业、实现环境保护、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旅游产业、发扬传统文化等多项功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爱东町循环农业的发展保护并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达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

1.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障日本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认识到法律对社会发展的指引和依托作用,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就相继颁布了与环境保护、废弃物治理有关的法律。90年代开始,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完善的循环农业法律体系,该体系可分为基本法、综合法以及专项法。①基本法:主要包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和《食品、农业基本法》。②综合法:主要包括《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③专项法:主要包括《家畜排泄物法》、《肥料管理法(修订)》、《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等。这3类法律法规从不同层面搭建起牢固的社会法律框架,为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驾护航。

2.采取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措施,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政府支持日本政府从经济、技术和理念等方面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保障措施,从政策、贷款和税收上给予支持,以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投资。日本政府每年增加200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6.62元人民币,2013年)投入,并采取保证金制度、征收环境税、环保援助资金等措施,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此外,根据政策规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环保型农户提供最长期限为12年的10万-200万日元不等的无息贷款。同时,实施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的农户还会得到政府或农业协会提供的5万-50万日元不等的资金扶持,并减免7%-30%的税收。另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将一些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高、经营效益好的环保型农户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进行推广,通过典型农户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引导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增加多渠道的推广和宣传,培养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公民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农户的重视,还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国民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培养,利用互联网、媒体优势,将环保意识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充分调动国民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性,使民众认识到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责任。在日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循环经济理念家喻户晓,有87%的农户赞成并实行农业经济再循环发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等法律,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较之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过程,中国在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研发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不足,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

1.基础设施薄弱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经济实现了连续增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农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但与日本相比,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硬件配套不全、农村和农民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不强。目前,中国60%左右农民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以牲畜、手工为主,机械化程度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和农民市场化水平低,农产品深加工不成熟,加工率为40%-50%,仅为日本的一半,一线农业生产者获得的比较收益只有日本的67%。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水力灌溉设施不配套,对农业循环经济理解不到位,对绿色清洁生产和农副业产品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了解甚少,只有45%的农民了解或知道农业循环经济理念,这阻碍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谐社会倡导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但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东西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国家有限的资金覆盖面不广,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扶持力度与日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政府每年投向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只有日本的60%,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人才输出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而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户存在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等问题。此外,中国虽然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政策,但与日本相比,在法规的系统性、完备性、科学性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同时,法规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推广不利,法规政策执行不彻底,难以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

3.农业科技研发水平较低以袁隆平、任正隆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农业科研战线,推动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创造了用全球不足9%的土地养活全球近21%人口的奇迹。但与日本相比,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整体不高,科研水平总体落后,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这与中国财政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有直接关系。中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较低,不仅表现在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更重要的是在科研成果及技术转换上。中国农业科研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仅为30%-40%,同时,中国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重视不够、进展慢、突破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环境承载力脆弱和资源不足不期而遇。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每年GDP的3%-8%。近些年自然灾害不断加剧,地震、雾霾、沙尘暴、干旱、泥石流、洪涝等灾害频发,给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尤为棘手,资金的缺乏和土地资源过载,造成土地荒芜、沙漠化进而引发贫困,资源循环再利用观念淡薄,严重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人们往往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1.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农业循环经济是政府导向型经济,政府有责任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使农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业投入政策、土地承包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挥政策的调节作用,适时采取税收、信贷、财政扶持等手段,鼓励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此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还需要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上给予保障。中国现有的一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实践和探索,尚不能形成体系,要加快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法规,确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完善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和健全的市场体系。从财政角度,一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投入,二要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融资结构,三要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鼓励并引导私人资金投资发展循环农业。此外,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引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避免农业循环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同时,不能忽视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要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如水资源、电资源价格机制,通过建立公共物品的使用付费制度,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的问题。

3.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增速器作用。实现技术创新,首先要保障科研经费投入充足,加强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为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其次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优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加强各类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户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速农业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最后要建立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如绿色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一体化循环养殖技术等,巩固并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水平,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篇3

关键词 黑龙江 农业循环经济 对策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对缓解资源短缺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中中国商品粮70%出自黑龙江。要实现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需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集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循环农业思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循环农业的涵义和特点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展理念的模式。循环农业除了具备一般循环经济的特点外,还具有农业自身的特点:“一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助,共生共利性更强;二是绿色生产,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强调,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三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四是土、水净化,利于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六是双赢皆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干净又增收。”

二、黑龙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基本轮廓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土地总面积44.56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4.73%;林业经营总面积为312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1.9%;现有草原面积526.7万hm2;水资源地表径流总量为655.8万hm2,有丰富石油资源和煤炭等矿产资源[。黑龙江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尽管黑龙江年年增产,势头很好,但发展中也暴漏一些问题。如过度利用,乱砍滥伐,盲目开垦及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使得这些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枯竭,自然资源可利用率大幅度下降。

(一)水资源破坏严重

黑龙江省水资源拥有量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水资源短缺己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由于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农业水资源安全让人担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2500多条中小河出现流断,黑龙江省正面临着严峻的干旱考验,严竣的干旱形势使黑龙江省不得不正视农业水资源的现状。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加之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短期行为:盲目发展小井种稻等,导致区内乱打井、乱开采现象严重,地下水开采量过大,造成水位下降。另外是近几年大面积发展水田后,农药、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水中高锰酸、氨态氮、挥发酚和总铁量严重超标,使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费佐兰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对策中国集体经济。

(二)农民利用循环经济意识不强

黑龙江省农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缺乏时间、效率观念,风险意识淡薄,投资欲望不强,缺乏市场理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对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新技术、新方式不能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加之,一些

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和应有的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三)黑土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湿地面积减少

近半个多世纪,黑龙江省黑土地开垦十分严重。由于长期耗竭性利用,造成黑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当前,黑龙江省农业用地质量退化严重,加上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力受损。黑龙江省黑土地受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已出现侵蚀沟的恶性扩张和黑土表层的水土流失。一般开垦 60~70 年的坡耕地,黑土层已经由原来的 60~70cm 厚度减少到 30cm 左右; 大约有1 /4 的耕地由于黑土层被侵蚀而露出黄土。有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盐渍化现象,土壤有机质含量也由初垦时的7% 下降到3.5% 左右。目前黑龙江省每年流失的黑土达 0.5 ~1 亿立方米,因水土流失造成每年全省粮食减产在20~40 亿公斤。黑龙江省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发以及气候原因,草原“三化”( 沙化、盐渍化、退化) 日趋严重,“三化”面积已达 200 多万公顷,成为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湿地面积剧减。由于多年来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大面积的湿地被开发为农田,使得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四)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水平不足

有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利用,必须使得废弃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沼气的产生所需的牲畜粪便、沼气生产后利用的充分程度以及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所需数量等,这些都要求将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后,进行规模化利用。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小农户沼气利用发展过快,势必造成沼气池建设重复,费用过高,而且冬季单户产生沼气所用粪便不够,夏季由于天气较热产生沼气过多,而仅靠日常做饭不能使之充分利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废弃物不能规模化利用,必然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政府投资不足

每年政府的财政补贴不足,政府不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对农业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率不高,在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田水利、土地改良、农产品深加工等扶持农业生产的投入大体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很小。并针对农村地区空洞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缺乏工业优势,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设施化的不高,很难形成了较高水准的现代化生产水平。

三、黑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打造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平原区在现有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成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灾能抗、土能改、无污染保安全稳产高产优质农田。岗坡地耕地大搞水土保持,措施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岗顶栽树;林地与坡地交界处,开挖截流沟;坡耕地全部实行等高垅作;在此基础上, 3°至5°耕地兴建地埂植物防冲带;5°至7°修水平梯田;7°以上的坡耕地、荒山、荒坡造林、种草;对侵蚀沟修沟头埂和跌水工程;沟边、坡造林、种草;沟底栽柳修谷坊、塘坝。形成工程养植物、植物保工程、工程、植物、耕作三大措施相配套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二)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循环经济意识

通过网络、广播、影视、报刊等各种形式宣传环保和生态农业知识,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开办各种短训班,加强环保和生态农业及生态产品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科技人员、劳动者素质。培养和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生态保护技术人才及执法队伍。对于新生事物政府向农民推广,使农民见到效益并从思想上接受它,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展应用范围。

(三)改土培肥地力

大力推行秸杆还田,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的物理性状变劣。凡坚持实施秸杆还田的土壤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能,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供水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四)开发循环农业技术体系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黑龙江省农村秸秆资源丰富,应该关注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的研究和投入,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此外还应重视其他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依据食物链中能量与物质运动的规律,增加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层次和环节,合理地设计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利用动物粪便发展有机农业。

(五)增强政府财政补贴

要综合运用政府投资、银行融资、政府但保,证券市场、风险投资、内部积累、招商引资等各种直接投融资手段,本着安全、高效、便捷、灵活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新投融资体制,不断提高对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水平。对农民采用有机肥给予财政补贴,对开发新型能源的给予一定的补偿。把资金落实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桂霞.基于“4R”原则的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1(3):38.

[2] 曲长祥,逯汉宁.论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5):32.

[3] 王东辉,颜 南.浅析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方向[J].商业经济,2011(5):7.

生产基地优势、问题与对策

[4]龙志远,等.生产基地优势、问题与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3):49.

作者简介:杨琳琳 生于1979.04.06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佳木斯人,毕业:兰州理工大学,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篇4

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 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 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 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 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同化, 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是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为特征的, 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社会运行模式和物流模式。

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 它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 三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构建遵循的原则

农业乡镇总体发展目标是以农业、畜牧业、林业为支柱产业, 在农业上要大力发展新品种;畜牧业上要以推广养殖模式为重点, 不断扩张规模, 形成集约优势;林业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规划, 积极发展林果业。依据农业乡镇的发展规划, 以具体的物质生态链和相关的信息生态链相结合,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关系, 把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构建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形成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新产业体系。

(2) 3R原则。3R原则是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 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构建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的时候要遵循3R原则, 即以资源投入量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 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和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再利用”原则。只有按照3R原则组织农业活动, 才能提高农业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保持资源总量与生态环境现状,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循环经济适用范围比较广, 而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所以, 我们要根据农业乡镇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 按照农业经济的区域分工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 因地制宜地探索最充分发挥农业乡镇比较优势的多元循环经济模式。

(4) 效率原则。构建循环经济型乡镇, 要全面改善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乡镇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方法

农业循环经济现在有很多模式, 根据农业乡镇的特点,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们认为发展农业乡镇农业应构建“层次结构模式”。

(1) 运用清洁生产原理-构建农户小循环链。循环经济是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要运用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原理, 构建农业乡镇农户小循环链。

(2)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建村庄中循环链。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使资源和能源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养殖户与种植户之间循环使用, 一家的废料成为另一家的原料和动力, 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 做到资源共享, 各得其利, 共同发展。构建以农户+村落二级为实施主体的村庄中循环链。

(3) 运用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构建产业大循环链。区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巨系统, 也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循环经济要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构建区域产业大循环链。

(4) 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农业乡镇循环经济要通过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来延长循环链, 使之吸附更多的技术、文化、理念, 使每一个循环吸附点都能够产生新的价值、新的经济机会, 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与二、三产业的耦合联动, 形成范围大小不同, 层次高低不同的循环利用途径, 力争资源投入最少、环境危害最小、生产效益最好, 实现低投入、高效率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比之于常规农业发展模式, 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农业乡镇的特点, 结合传统农业中具有循环理念的技术和措施, 应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提出3个层次的、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 农户小循环经济模式。农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或生产单位, 因此, 农户循环经济模式更适合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这对于节约农户能源支出, 实现农村废物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乡镇种植业和养殖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正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 畜牧业开始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化, 同时, 产业化和规模化也在不断加强。但目前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经营为主体。因此, 倡导农户循环农业, 对提高农户经济的运行效率、改善农村环境仍不失为一种长效机制。

以农户为循环实施主体, 农户经济来源以种植或养殖为主, 具有规模小、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的特点。该类型农户小循环经济以构建农户内部种植-养殖-农户生活循环链为主, 使单个农户农业经济的整个过程 (田间—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消费—农业再生资源—田间) 尽量实现闭合循环, 组成一个有机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 有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减少废物, 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农户环境卫生状况。

(2) 村庄中循环经济模式。村庄中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农户小循环经济模式基础上, 结合农村环境整治, 将农户生活垃圾中现阶段无法堆肥使用的少部分垃圾由村镇集中收集, 送卫生填埋场, 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户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至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农田灌溉系统;同时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使资源和能源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养殖户与种植户之间循环使用, 一家的废料成为另一家的原料和动力, 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 各得其利, 共同发展。该模式是农户循环经济模式的升级, 是以农户+村落二级为实施主体的农业、农村循环经济。该模式可以处置大量外来养殖业废物, 生产高效有机肥。实践证明, 应用此类高效有机肥, 可以明显减少农药、化肥投入, 所产的农产品与常规施肥的相比, 农药残留明显下降, 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乡镇大循环经济模式 (区域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集聚或集群, 旨在通过簇群式”发展谋求推进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却相对忽视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产业链与生态转换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不同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空间。区域循环发展模式则从循环经济的角度, 依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 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 实现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应根据分工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 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 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联结, 实施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的区域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适合于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循环经济。

结束语:

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 导致资源浪费、破坏和供不应求, 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难以支撑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 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旨在构建“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的闭环式农业经济系统, 是适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参考文献

[1]、李远, 单正军, 徐德徽.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 (2) :136~138.

[2]、赵平.浅议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调控措施[J].辽宁畜牧兽医, 2003, (5) :37~39.

[3]、李远.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10) :597~599.

[4]、张克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3~100.

农业循环经济探析 篇5

作 者:张良强 郑雨苹 作者单位:张良强(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2)

郑雨苹(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州,35000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1.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一)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

(一)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二)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

三、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1.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一)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二)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一)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研究 篇7

循环经济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指在人类、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以及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1]。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延安目前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延安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产品的开发到产业的延伸构成一个循环链,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并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科技手段构建新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

1 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北边的中心城市,起着连接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和陕北区域城市的纽带作用,是陕北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全市幅员面积37037km2,辖宝塔区1个区及吴旗、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甘泉、富县、洛川、黄陵、黄龙、宜川12县;设有3个街道办事处,82个镇,81个乡,共10137个自然村,339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9.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0.67万人,农业劳动力98万人,农业在延安的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延安地区平均海拔1000m,年均无霜期180天,年均气温9.2℃,年均降水量500mm,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但是,延安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要使延安农业走上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失为一个良策。延安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从农业生产自身看延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发展和不断积累,延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延安的传统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陕北乃至陕西重要的商品大豆、猪、红枣、苹果生产基地;二是延安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均有较快较大发展,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粮食猪肉型”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农林牧渔和非农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如洛川的果汁加工企业,延安的红枣加工厂等,促使了延安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的初步形成;四是建立了延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开始启动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占领了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五是延安在实行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各种专业生产大户,而且农业科学技术开始普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也逐步建设完善,这些都为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本条件。

2)从自然、地理资源方面看延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总面积的72%;南部以塬、平梁、沟壑为主,塬梁顶面平坦开阔。流经延安的河流有洛河、延河、清涧河,此河流均属黄河支流,为延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水域。延安属南温带亚湿润、亚干旱气候过渡区,年均温7.7~10.6℃,年均降水量500~700mm,为延安发展农业提供了天然的气候条件。延安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土地面积辽阔,人均达1.8hm2,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前景广阔。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0种多,其中石油储量7.5亿t,煤炭71亿t,天然气33亿m3,紫砂陶土5000万t多;森林总面积184.5万hm2,木材蓄积量4520万m3,林草覆盖率42.9%。延安农产品有小麦、谷子、玉米、大豆、荞麦、油料、烟叶、药材、苹果、红枣、核桃、花椒等;工业以石油、煤炭开采和炼油化工等业为主,并有卷烟、面粉、食品、纺织、皮革、造纸等厂。2009年,延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含服务业)96.41亿元,比2008年增长6.4%,耕地总资源面积44.82万hm2,年末拥有大棚8.9万座。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77.1万t,增长8.8%;蔬菜产量70.01万t,增长16.1%;水果产量206.98万t,增长19.99%,其中苹果196.91万t,增长19.86%。不仅如此,延安的土特产也较多,如谷子、荞麦等。上述这些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都充分说明了延安具有开发和生产农林牧渔产品的雄厚资源基础,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低,这更是为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从农业发展环境看延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再加之科教兴农战略的支持,这些政策都对延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资金政策向西部的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这也为延安发展循环农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也为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带来了良好机遇[3]。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这给我国的农产品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延安作为陕西省乃至全国优质苹果的生产加工基地,就要把提高延安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放在首位。要提高延安农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将洛川苹果这个品牌做大做强,面对难得的国内国际提供的发展机遇,延安就有必要抓住机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之西延高速公路、西延的双轨快速铁路的开通,包西铁路以及“西郑和谐号”的通车,延安公路建设步伐的加速,大部分公路由水泥路面变为沥青路面,以减少环境污染,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善了延安的投资环境,为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条件及自身效益看延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延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大幅增长,这就为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延安沼气工程的开发与利用,也为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可能。沼气能源在延安农村分布非常广泛、潜力巨大,凡是有生物的地方都有可能获得制取沼气的原料,所以沼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延安地区有丰富的植被,为发展沼气工程提供了廉价的原料,加之沼气池的建设周期短,基本上不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以发展沼气是一项廉价的能源供给方式。目前,沼气已经在延安农村得以利用,既促进了延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又解决了延安农村能源问题。同时,大量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发酵制出的优质有机肥料,还有利于延安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有利于延安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4]。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能够带来高的生态效益也能带来高的经济效益,这就从根本上推动了延安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 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

延安辖1区12县,166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3396个村委会,10137个自然村。其中,16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每个乡镇都有农业经济,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农业生态特征。由于土壤、区位的差异以及各个区域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的不同,导致了延安各个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延安建设循环农业,就是要在现有的农业基础上探寻各区域所推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要找寻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就必须要对农业经济实际状况相似的镇区进行分类,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循环经济模式。

2.1 “粮—畜—沼—果”模式

2.1.1 延安南部地区的区域特征

延安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陵县和黄龙县,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坡地带,常年气候适宜,降雨量充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等水果经济林,主要畜牧业是生猪养殖,形成了“以粮养畜、以畜养沼、以沼促果”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因此,在延安南部的各个县应以沼气技术为纽带,充分发挥该区域玉米、苹果种植以及养猪业的优势,在玉米、苹果种植业和养猪等养殖业之间以沼气为中介构筑循环农业经济链网,这样既能取得单个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自身优势,又能获得该地区在能源、物质和生活诸方面的综合效益,所以采用“粮—畜—沼—果”模式是发展该地区循环农业经济的最佳选择。

2.1.2 “粮—畜—沼—果”模式的原理

延安地区的农民通过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将玉米及其茎秆用于养殖生猪,猪粪尿经过处理可作为沼气池填料,而沼气池可提供沼气、沼渣和沼液。其中,沼气用于延安农村居民生活做饭、供暖的能源,沼渣可作为种植玉米、苹果所需的有机肥,沼液则既可用于培植农作物,又可用作猪饲料添加剂[5]。通过有机食料不仅可以使猪提前出栏,而且养殖的猪肉质质量高。这样以来,农民把沼渣、沼液用于玉米种植和苹果种植,既节约了化肥、农药,减少了种植的成本,而且种植出的苹果绿色无公害,对环境无污染,从而达到循环利用延安农业资源的目的[5]。

2.1.3 “粮—畜—沼—果”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将粮食等农作物种植、养猪等养殖业以及苹果等水果种植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沼气发展这一纽带,充分发挥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循环作用,既节省了延安地区的农业资源,减少了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的成本,又保护了延安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安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2.2 “禽—沼—菜—林”模式

2.2.1 延安周边的生态保护区的区域特征

延安周边的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甘泉县、吴起县、安塞县、延长县和延川县,该区域主要功能是生态保持与生态建设,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沙尘,保护延安以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为延安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应以保护黄土高坡为前提,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适当发展畜牧业和林业,落实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保护延安地区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开展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有效保护原生生态系统、及其生活环境,适度发展林业[6]。因此,该区域应采用“禽—沼—菜—林”模式。

2.2.2 “禽—沼—菜—林”模式的原理

延安的农民饲养家禽的主要是蛋鸡,牲畜主要是羊,它们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作为沼气池填料,沼气池又提供沼渣、沼液,而沼渣、沼液可为延安地区大棚菜种植、林业提供肥料,而落下来的废弃的蔬菜、落叶等又将作为饲料提供给家禽、牲畜,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循环链。

2.2.3 “禽—沼—菜—林” 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有效利用沼渣、沼液为大棚菜、林业提供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这不但使种植的蔬菜成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而且减少了农业污染,降低了大棚菜种植的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样沼渣沼液成为肥料,废弃蔬菜、落叶为家禽饲料,将畜牧业、蔬菜种植业和生态林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延安地区资源的合理和循环利用,为延安的大棚菜、林业的增产和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2.3 “农业生态旅游”模式

2.3.1 延安的红色革命区的区域特征

延安的红色革命区主要包括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宝塔区,革命烈士刘志丹所在地志丹县,革命烈士谢之长所在地之长县。宝塔区是延安主要的城市生活区、城市生产区和城市游览区,这里有革命旧址枣园、王家坪、杨家岭,还有有名的宝塔山、万花山,宝塔区经济和交通发达,农业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志丹县和之长县被称为红都之乡,是旅游的好去处,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之长的米酒和荞麦饸饹,志丹的羊蹄广受人们的喜爱。在这些区域发展生态农业主要结合该区域的城镇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等生态功能,将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的作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核心[6]。因此,在该区域,延安可以结合自身在农业与红色旅游业的优势,以道路为连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模式。

2.3.2 “农业生态旅游”模式的原理

该模式以延安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延安红色旅游休闲为契机,建立形式多样的农家乐,并利用延安的农业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红色旅游开发,从而形成集生产农产品、销售农家饭、观赏农业生态、享受自然风光、感受红色文化和接受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的农业生态旅游学习园区,即建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延安生态旅游农家乐。具体来讲,就是延安要借助本地区红色旅游的优势,打造爱国主题,形成全国爱国教育基地,再融合延安地区的当地特产水果、特色小吃以及延安的民间风俗资源于一体,发展延安的生态旅游农业。

2.3.3 “农业生态旅游”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有效地利用了延安在旅游业、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上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延安的农民能够依靠农家乐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丰富延安的红色旅游。同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也能够提高延安旅游的知名度,增加延安旅游业收入。

3 结论

延安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最主要就是以沼气为纽带,结合不同区域的特色,把玉米、土豆等种植业,苹果、红枣等林业,养猪养羊等牧业和旅游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互利循环、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延安各区域的资源、能量、物质等在区域内聚集、分布、循环,最终推动延安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7]。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成每,尧军.延安延安概况[N].延安日报,2009-09-03(02).

[3]陈良.延安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N].延安日时报,2008-11-05(03).

[4]秦敏.在中共延安延安十二届三次全委会上的报告[N].延安日报,2008-11-05(01).

[5]赵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探析[J].中州学报,2007,161(5):48-50.

[6]雷清,苏维词.西南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乡镇经济,2008(2):66-69.

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研究 篇8

1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

1.1 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

2002年, 吴天马在国内最早提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之后,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等不同的概念。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 减少资源、物质的投人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 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 (吴涛、龚海涛) [2]。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 以绿色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 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 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郭铁民, 王永龙) [5]。

1.2 循环型农业与持续农业

从定义来看, 持续农业是指“管理保护自然资源基础, 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 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求, 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 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 同时技术上适当, 经济上可行, 能够被社会接受。”

从持续农业的内涵来看, 它提出了农业发展的目标, 而没有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与方法。而循环型农业根据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 注重从生产环节与过程入手, 每一个原则都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标准与目标。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可以从操作流程角度设计农业生产来实现其目标。

1.3 循环型农业与生态农业

从定义来看, 生态农业“就是建立及维持一个特殊类型的农业系统, 即建立和维持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且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小型农业生态系统。

2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内容

循环经济最核心的内容, 应是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R”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也要体现“三R”原则内容。根据这一思想, 农业循环经济应包括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循环、农产品消费领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及农业内部的循环等多种层次等有效模式。

2.1 区域农业发展模式

由于农业与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发展农业必须遵循自然资源禀赋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 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区域生态特点及研发优势、技术资源及其它技术创新要素,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先进共性技术推广的重点领域, 以培育和催化原始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切入点, 整合研发项目、基础条件等各种不同形态的科技资源, 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 提高区域内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效率, 减少区域内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减少区域内物质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建构区域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提高农业经循环经济的效率与水平,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2 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模式

生物质能源即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形式。生物质能源开发, 主要包括生物质原料生产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生物质能源开发可以实现物质效益、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的“三赢”, 符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

2.3 高优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业产量,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与浪费, 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与重要内容。加强农业自主创新、发展高优农业, 对于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 2002, 4:4-6.

[2]吴涛, 龚海涛.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循环经济[J].污染防治技术, 2003, 6:71-72.

[3]楚永生, 初丽霞.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3:199-202.

[4]周震峰, 王军, 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348-351.

[5]郭铁民, 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1, 83-87.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篇9

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 将不同种类的生物进行重复利用, 形成内部循环, 力求用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 关注资源的用度及走向,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这不仅是农业循环系统的必然发展方向, 也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状

农业生产过程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利用一些外在辅助因素, 将种子培育成粮食或蔬菜果实的过程, 这个能量转变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生物质, 这些生物质之间的重复利用便形成了农业循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把握能量与生物质平衡的关键所在, 更是农业生产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利用有机肥来进行能量转换, 这样的生产过程太过于封闭, 已不适应当前高效社会的需求, 所以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生产系统要根据外界环境与能量本身的特点不同, 选择不同辅助方式进行高效生产, 将能量循环的内容进行扩大。化肥农药、石油燃料、塑料薄膜这些东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普及应用, 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与作物产量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化肥农药、石油燃料、塑料薄膜的不当应用会导致食品的安全性能降低, 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增加畜禽的成长速度, 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大多含有激素, 这就导致畜禽的排泄物无法全部应用于作物生产, 这样以来就造成了物质浪费, 如果将其排放于河水中, 又会造成新的污染形成,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3 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进行农业循环经济规划不能只喊口号, 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法, 将其迅速落实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 这离不开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制定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具体方法、最终目标, 并监督工程实施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 确保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与环境的基础上, 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2 提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技能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宗旨是为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发展, 而农民又是本产业的主要支柱力量, 所以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要注重农民对本模式思想意识及技能培训, 只有农民充分的理解到本模式所带来的效益及优势, 才能更好的将全身心投入工作。加大思想意识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报纸广播等方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进行普及灌输, 给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产观、价值观。加强技能培训力度主要通过对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规范与标准化渗透, 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扎根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3.3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科技的研发力度主要包含关键技术研究与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两大方向。关键技术研究是指对创新实用型的生态利用技术、高效利用秸秆技术、安全生产无公害产品技术等研究;再生利用技术是指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农用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通过大力研究与开发这些科研技术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进度, 建立体系完善的综合利用系统, 实现小投入大回报的运转模式。

3.4 要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是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途径, 但是如果单纯的依靠政府力量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治标不治本。我们在推广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去做: (1) 确定编制。依据当地环境与生产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确定宣传推广所需要的具体人数。 (2) 明确责任。进行技术推广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新技术的引用, 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的质量监督。这些职能的责任要明确到个人, 保证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建立推广机构必须要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之上, 建立多元化体系,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要想快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 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能源与环境在经济循环模式中的应用, 实施符合我国国情与地区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非常有必要。

摘要:从古至今, 无论阶级关系发生什么样转变, 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量。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的上升, 导致人均土地占有量急剧下降, 所以改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如箭在弦上, 势在必行。循环经济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阐述, 并分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现状, 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从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农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现状,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董淑阁.关于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5, 02:36-38.

[2]冯长.探析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D].河北大学, 2007.

[3]邵梅丽.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8.

[4]刘荣章, 曾玉荣, 周江梅, 翁伯琦.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业学报, 2009, 06:592-595.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篇10

1 目前湖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污染严重

湖北农业污染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粗放式经营,由此带来的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过量使用、生活污水、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以及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北省化肥施用量不足100万t,到90年代中期已经突破200万t,2004年更是接近300万t。据2004年统计,湖北省农药使用量为11.26万t,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143.2%。农药施用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喷施中只有10%~20%附着在植物体上,其余部分降落于地面并附着在土壤中,造成污染。

1.2 资源的极大浪费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包括: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植物废弃物、渔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废弃物、农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类废弃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狭义的农业废弃物特指秸秆和畜禽粪便。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多,所造成的环境生态效应愈发突出,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循环农业的角度看,农业废弃物是某种物质和能量的载体,是错位的农业资源。这些资源在粗放式的农业生产中暂时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基本上成为废弃物,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1.3 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较低

一般来说,产品获利最高的部分是后期加工,而目前的农产品,大多是未加工或初加工后就销售到市场,产业链条较短,若同时将劳动力成本计入在内,那么农业生产大多都是亏损的,生产效益十分低下。目前,湖北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有国家重点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2家,其中稻花香集团、枝江酒业、宜昌双汇、武汉统一、孝棉集团5家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了10亿元。而宜昌、襄樊、荆州、荆门、黄冈以及武汉市东西湖,今年各自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可望突破100亿元。尽管如此,2005全省人均GDP只有11842元,处于全国第16位,经济效益仍然偏低。

2 循环经济是湖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整农业生产和消费活动,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利用损耗,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农业资源有效利用、遏制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几个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湖北大部分地区土地仍属粗放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并且环境在传统农业生产中被看成是外生变量,导致滥用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程度加剧。农业循环经济是把环境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对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消除农业点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手段

总体上说,湖北农村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农村生态资源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不仅使全省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也是农村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全省经济的高速增长,湖北农村的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将会使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农村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农村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全省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蓝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理论为湖北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成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有力手段。

3 目前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3.1 生态农业模式

该循环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1)林牧业循环模式。此种模式适合在丘陵区推行,主要采用是:在荒地上栽种果树或其它适生树种,在树林下种牧草,林中养牛或鸡,牛粪或鸡粪还林的方式。牧草收了以后,除做饲料外,还可以在林间搭棚种菇。因林下有荫,利于菇类生长,并可延长收获期。而且在树下搭棚种菇,增加了土地的温度、湿度和肥力,又促进了树木的生长。从而形成“林—草—牧—菌—肥”的生产模式。如谷城县充分利用当地地貌多样化的优势,在五山、冷集、庙滩等镇初步形成以“果、牧、茶”为特色农业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以旅游为契机的农业生态旅游循环模式。利用一定规模的农业观光园,大力发展以果树、蔬菜、养殖、花卉、采摘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同时,构建农家小院,开展各具风格的民俗旅游,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将循环农业贯穿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之中。

3.2 农村“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产业模式

该种模式在湖北农业循环经济中最为普遍,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全省基本每个县(市)都有该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只是内容各有侧重。大都是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技术。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源、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恩师自治州大部分行政村推广实施了沼气,全州已发展户用沼气27万多户,使农民告别了不卫生的生活方式,所用柴草相当于7.73万hm2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年节约用煤40万t。全州农村已初步形成“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原来污染环境的猪粪便变成沼气池的原料,沼气池的渣料又成了发展林果业、种植业最好的无公害优质有机肥料。

3.3 农副产品加工模式

这种模式大多是依靠当地充足的农副产品资源,对农副产品进行初加工或深加工,基本走出了纯农业内部循环的新模式。黄冈市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构建了水稻、油料、畜产品、棉花、蔬菜果品、板材和药材等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这六大链条中的每个链条又各自形成了资源循环,如浠水县湖北华益油料公司采用“油菜籽粕(皮)深加工技术”,使油菜籽饼粕每1t增值近20倍;金桥米业浠水分公司与其它企业合作开发了TZPJ100型植物再生燃料成型机,将副产品稻壳加工成炭棒,不但升了值,而且解决了粉尘、大气污染等问题。现在,该公司年可生产稻壳5000t,制作炭棒4500t。按400元/t计算,年可实现产值180万元,获纯利100万元。

4 建议与对策

4.1 重塑农业经济发展理念,走出误区

目前,湖北省农民及各级农业生产管理者对农业循环经济缺乏了解,湖北省现行的大多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仅危及生存空间,而且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经济效益下降。因此,要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生产者、管理者认识与了解农业循环经济。同时,要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生态及生活环境较差的局面,从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知识经济,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脑体结合的网络型和知识型经济,“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农业产业化才能得到根本实现。

4.2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抓好典型示范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集资源、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快制定适合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动作、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管理机制,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从产业内部小循环到多业组合的综合循环生态示范园,再发展到整个农业产业大循环,逐步建立农业循环产业经济体系。

4.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处延,提高科技含量

依据大农业理论,使单一开发“生食食物链”的单线型农业必须向“生食食物链”与“腐屑食物链”对等开发的综合农业转化,即由“单向单环式”向“单向多环式”、“单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综合模式转变。另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须扩大目前的应用范围,虽然近些年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较快,但规模较小、数量较少,许多地方还基本没形成气候,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开展循环农业经济。需进一步发展新的循环经济模式。湖北循环农业经济虽起步较早,但类型简单,多是通过沼气的使用而形成循环的,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应加大循环模式的建立,如运用食物链理论,加强循环农业链设计,如“秸秆———培养基———平菇———菌糠———猪———粪便———沼气———沼渣、沼液———肥田(喂鱼、养蚯蚓)”模式;利用生态学理论,大力开发腐屑食物链,使农业循环经济有机延伸,变废为宝,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从自然系统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318~328.

[2]周全,高超.湖北省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M].中国水土保持,2006(7).

[3]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4-6.

[4]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力戒误区[J].环境经济,2005(8):56.

[5]闫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EB/OL].[2006-02-14].www.china.com.cn/chinese.

上一篇:楹联文化下一篇:高职大学英语改革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