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循环经济论文

2022-04-19

[摘要]循环经济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它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控制等职能。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推进器,政府必须处于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宣传、立法、制度、政策法规及自我行为等方面发挥关键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生产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生产循环经济论文 篇1:

以循环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创建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原则。要重视政府的作用,要遵循转变观念、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化加工和节约增效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理念。提倡以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则显得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研究课题。

1创建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1.1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通过现代工业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环境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对食品安全性造成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执所必然。

1.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平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减量化原则,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应包括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等环节。

2.2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副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2.3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2.4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形成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3政府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农产品经营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

3.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要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更新理念模式。对目前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对如何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要切实加大研究、创新力度,尽快摸索出农产品进一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3.3大力宣传。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成为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兴事业中。

3.4部门联动,同心协力。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农业、工业、林业、科技、国土、环保、财政、金融、工商、司法等国家整个循环经济中的各个主体系统,各系统内均需资源输入、产品输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各系统(部门)必须联动,全力以赴,统一步调,同心协力,整体推动,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一个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唯有如此,各部门才能实现共赢,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才能实现。

4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明确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4.1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人及其它物种的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下降。各级政府必须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促使农业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2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要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4.3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首先要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其次要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4.4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节约型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加工能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保证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优势产业链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喷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节约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作者:朱艾荣

农业生产循环经济论文 篇2:

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政府地位和作用探析

[摘 要] 循环经济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它 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控制等职能。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推进器,政府必须处 于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宣传、立法、制度、政策法规及自我行为等方面发挥关键 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政府作用;创新

[作者简介] 熊晓娥,南昌大学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谢丽华,南昌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董瑞斌,南昌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学。(江西 南昌 330031)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它对政府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控制等职能,而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推进器,政府必须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体地位

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环节: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无一例外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于利益的无限追求,普遍存在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问题。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由于“外部不经济”而引发“市场失灵”的现象,是对循环经济的严峻考验。政府是公共理性的代表,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也是解决市场运行机制缺陷的主体,所以政府理所应当地要担当起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的责任。

(一)政府是循环经济的主导者。政府不仅是经济活动环境的管理者,而且是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引导者的责任。第一,作为自然资源的产权所有人,应调整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将资源的生态成本、使用者成本包含在资源价格中,通过资源价格的调整引导经济主体用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使用;第二,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第三,通过绿色采购,绿色消费行为,把企业、个人的生产生活引导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追求经济增长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原有的市场体系、市场关系、市场要素都会有所变化,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倡导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政府是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主体。首先,政府是制度创新的直接承担者,因为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而且,政府供给也是最有效的。其次,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具有制度创新的组织者、推广者和维护者三重角色,而这些都与个人和集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政府的行为是个人和集团选择的重要参数和条件。再者,从循环经济本身的涵义和特征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除了个人和团体的利益蒙受损失之外,整个社会的短期利益也可能受影响,这必然需要由政府强制执行。最后,作为循环经济核心内涵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其效益和成本都具有非常显著的跨区域流动性和外部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泡沫,消除新的结构危机,不是市场和企业能够做到的,而必须是政府作为。

(三)政府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科技创新应当由政府与企业共同驱动,并且企业应当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主体仍是政府,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从科技投入来看,我国科技投入仍以政府为主,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占总产值的比重过低,投资多元化的体制还没形成。其次,从科技资源配置上看,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企业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主体。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员分布在企业、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大学中的比率分别为 25%、45%、27%。最后,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作为我国企业中坚力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风险承担能力小,技术人才缺乏,这就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实施科技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由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社会成员都能够理解并主动付诸实践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可能自然形成,发达国家实行循环经济无一不是依靠制度和法律来保障实施的,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直接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间接的习惯与意识约束,以及完备的监督、实施机制的保障。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宣传、立法、制度、政策法规及自我行为等方面发挥关键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一)宣传教育作用。循环经济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宣传教育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极为重要的手段。把循环经济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进行绿色教育。政府首先要发挥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普及循环经济知识;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日、节水节能周、循环社会月等活动,加强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和资源节约型产品,摒弃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积极开展绿色教育,把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型社会等知识编入各级普通教育教材,加大循环经济教育培训,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总之,政府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全社会成员的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资源循环、节约利用活动,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全社会成员的认可和支持,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立法保障作用。循环经济必须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借助于法律手段来约束企业与社会成员的行为,杜绝过度浪费而耗竭资源的短期行为,以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环境的急功近利行为。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先后制定了《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要求,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缺乏基本法、综合法与专项法三个层面的整体联动,立法体系不够完备;另一方面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比较原则笼统,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标准等技术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法律之间存在不够协调、有关的配套措施不到位;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机制,往往过多照顾部门的意见,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效果评估机制。此外,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一些制度,其着力点仍是末端治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源头防污控污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因此,政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当致力于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要抓紧研究制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与现有的诸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综合性法律相配套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如加紧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三位一体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

(三)制度强化作用。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经济制度。首先,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具有指导性和长远性,因此,把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各阶段分步实施计划,提出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编制节水、节能、节电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专项规划,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次,要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不可否认,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极为重要的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这个指标最大的缺陷在于,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的资源环境成本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得不到反映,资源环境债务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也得不到反映。正是这种缺陷的存在,使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资源环境代价,造成资源极大丰富、环境容量无限的错觉,而盲目追求GDP增长,最终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资源过度使用,对环境大肆破坏,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建立、实施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充分考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摒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再次,要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仍过于强调GDP增长率、财政收入等硬经济指标。政绩衡量导向的偏差,导致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为达到短期内的政绩效果,大上项目、大搞开发,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比拼GDP增长率,在客观上加剧了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恶性循环,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革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一套能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考核标准,新的政绩考核导向机制,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政策引导作用。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要通过有关经济政策、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方式进行间接地宏观指导与调控,以达到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就目前而言,政府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政策激励。有专家指出,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推出一些激励政策或补偿手段更有效。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外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都无一例外地在税收、收费、贷款以及资金补贴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予以激励。从目前来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必须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抑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行为。如运用有效的价格、收费、许可证等多种经济手段,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等激励制度。

二是产业引导。主要是要求用“3R”原则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健康生活的目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实施必要的产业引导。首先,发展生态农业。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低耗,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其次,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循环经济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变工业废料为原料的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新型工业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和实践的支柱和主体。第三,发展生态服务业。生态服务业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清洁交通运输系统、绿色科技教育服务、绿色商业服务和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生态服务业是整个循环经济正常运转的纽带和保障。

三是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必须支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搭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平台;完善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环境,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如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奖励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和个人,激励社会各界投入到发展循环经济中来;以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主要方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政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共享体系,加快循环经济知识与技术的交流,确保不同企业、产业间信息交流的灵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带头示范作用。适当的政府行为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政府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把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地方政府的年度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将资源回收利用率纳入政府负责人的任期考核目标中,以提高各级政府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如果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势必会强有力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表率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采购有节能标志的办公用品,通过采购行为拉动循环经济的需求,引导公众绿色消费,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政府在日常事务中要做到节水、节电、节能,用品反复使用和主动回收,始终做到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府通过示范表率作用,能够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雅新.循环经济中的政府作用[J].甘肃农业,2005,(11).

[2]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战略:优先领域与政策体系[J].经济纵横, 2006,(2).

[3]王德平,等.论推进循环经济的政府规制[J].经济体制改革,2006 ,(2).

[4]白露.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

[5]董碧英.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管理, 2006, (2).

[6]王华.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6,(2).

[7]牛桂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5, (7).

[8]黄燕.政府职能创新的新视角[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

[责任编辑:昱 文]

作者:熊晓娥 谢丽华 董瑞斌

农业生产循环经济论文 篇3: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分为总则、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六大章节,对循环经济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为推动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有关部门及地方依法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对促进我国绿色转型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内外绿色发展的大趋势,有必要总结《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效果,提出修订建议,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实施成效

(一)明确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使循环经济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将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我国的重大战略,有關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初步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构成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推动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2013年国务院发布《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对“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发展循环经济作出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把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制定60多项促进循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陕西、甘肃、山西、江苏等省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山东、深圳等省市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为地方依法有序快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推动完善了循环经济政策制度体系,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各部门出台完善有关政策,协调推动循环经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自《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关部门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每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建立了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推动循环经济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全面展开,累计支持建设了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27个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100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101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42个再制造试点企业和4个再制造示范基地建设。各地也广泛开展了地方示范试点工作,带动了重点领域和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通过上述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构建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了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三)促进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推动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展循环经济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探索了新路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对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传统重化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在钢铁、电力、煤炭、建材、汽车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实行绿色开采、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实现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农业领域,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产业基础、主体功能定位等实际,合理规划布局,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型社会,推广绿色建筑,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生态旅游,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四)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引领和推动了世界循环经济发展

中国是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出台循环经济综合性法律的国家,与国外相比,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范畴更广,更强调减量化,对经济社会影响深远。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纲领,我国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社会全过程中,在产业领域和社会层面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已超越了国际社会以往将循环经济当作“垃圾经济”的范畴,受到欧盟、日本等循环经济先行国家的高度肯定。受中国等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欧盟于2015年12月制定《闭环行动—欧盟循环经济一揽子行动方案》。日本也正在修订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英国《自然》杂志于2016年3月24日发表一篇题为《循环经济:中国经验》评论文章指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雄心,中国在过去10年中通过出台政策、财政措施及立法等方式,大力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的成就引领世界。

二、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必要性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

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贯彻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型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了资源产出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物耗、水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对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促进了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重要手段,从我国开展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看,对现有企业和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对新建项目、园区等从规划建设之初,就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设计,与没有经过循环化改造和设计的企业与园区相比,按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发展的企业和园区,产生了明显的经济、资源、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重要方面,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看,科技进步是巨大的支撑力量,不仅要有系统的优化设计,在关键节点上必须有新技术、新装备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对规模巨大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既需要打破传统的新科技支撑,又是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开启了走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吻合,我国经过多年实践,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这些模式在煤炭、电力、钢铁、石油石化、有色、建材、纺织、造纸、食品加工、农业生产等行业普及推广,必将推动这些行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质量效率型产业转化。在社会层面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不仅从整体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强化了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减少了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贡献。

(三)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需求

《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实践基础,许多规定是方向性、原则性、指导性的内容,不够明确具体。自《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探索了许多好的做法,如重点工业行业循环经济模式、工农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再制造、重点行业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等需要法律规范。在制定该法的过程中,没有明确配套法规的制定要求,导致相应的配套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如生态设计、手机回收利用、报废汽车管理等,导致该法的许多规定落地难、执行难。部分条款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规定的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条件、罚则笼统,导致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理想。个别条款规定的内容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也需要及时进行删除。同时,《循环经济促进法》与《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需要衔接一致,避免法律规定交叉重复和出现漏洞。总体来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对《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修订。

三、下一步修订建议

(一)建议将法律名称修改为《循环经济法》

由于《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制定时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实践尚不足,只能以促进引导为主,强制性较弱。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理念的逐渐成熟,建议在下一步修订的过程中,明确《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将《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为《循环经济法》,增强法律的权威性。

(二)建议对本法的框架结构进行部分调整

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本章节结构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来划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同一行为主体在多个条款中进行规范,不同行为主体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行为特点不同,难以穷尽等问题,建议在下一步修订过程中对法律框架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可考虑按照行为主体进行分类和规范。

(三)明确提出要制定的配套法规

循环经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领域,每个领域差异较大,推动循环发展的具体措施也千差万别。现行法律条款对一些重点领域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对制定配套法规进行充分授权,导致这些领域在制定具体法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上位法依据。建议对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基本法、专项法相互协调的法律框架体系。

(四)明确主体责任

现行法律规定的执法主体包括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海关部门、国土部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电力监管部门等,“多龙治水”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人执法。法则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在实际中很難操作。建议明确每一条款的责任主体和可以清晰界定的主体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法则,明确执法主体,做到行为主体明确、主体行为明确、执法主体明确、处罚措施明确。

(五)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相关制度

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循环经济制度体系,但还很不完善。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循环经济统计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资源循环利用制度等基本管理制度。

(六)加大激励措施力度

在开展《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并且要考虑如果不发展循环经济而代之以污染物末端处理方式增加的成本,从而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合理的支持,积极发挥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组合效果,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体系。

(谢海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副研究员。张德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助理研究员。杨春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副研究员)

作者:谢海燕 张德元 杨春平

上一篇:高校女生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建设管理铁路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