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2024-04-13

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通用6篇)

篇1: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勉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 规划编制报告

勉 县 农 业 局

2009 年 4 月

一、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园区现状及范围

1.园区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 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茶叶、蔬菜、蚕桑、中药材、林果、魔芋、畜牧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和与之相配套的在龙头企业。按照省市提出的“勉县要在全市率先实现突破发展”的要求,实现勉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新突破,我县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在农业产业化企业聚集度高,区位优势较好的周家山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及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实施龙头带动,培育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窗口,构建企业发展平台。为此,县上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制定了《园区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全面启动了园区建设各项工作。委托省农业工程勘查设计院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该规划已于2007年9月经省专家组评审。

2.园区基础条件及规划范围

勉县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位于周家山镇,县城东5公里处,距勉县火车站5公里,108国道穿园而过,园区北侧有县域北环公路通过,为进入园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园区地处汉江北岸,地下水补给和储藏条件好,可开采量大,水资源丰富;园区周边有晨光、贾旗两座35KV变电站和黄沙、高潮两座110KV变电站向园区供电,园区北侧新建一座330千伏输变电站。园区水资源条件和电力供给、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能满足园区发展需求。

规划控制范围:

勉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由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大区组成。

西到周家山镇域西界(堰河),北至汉惠渠以北丘陵区,东止周家山镇边界,南到汉江北岸大堤,示范园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674.28hm2,其中核心区规划控制面积390.7 hm2。形成一线---沿108国道产业景观大道、一带---沿汉江堰河农业观光休闲带、一个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五个现代高效种植与养殖示范区的空间布局。

3.园区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经过四年来的集中开发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张,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已先后有建兴农业(稻米、菜籽油)、春光油脂、中宝农业(生猪冷鲜肉)、双龙食品(秦巴山珍)、定军米业、天瑞米业、玛丽酒业(葡萄酒)、绿源林业(苗木花卉)、天元面粉、三粮液酒业、定军山绿茶、县良种场、黑河种猪、利生养殖、定军乳业、蔬菜批发等16家部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养殖示范场入驻园区核心区。园区辐射区内有锦泰魔芋、未来生物(中药材深加工)、汉王米业、鑫科米业、华丰油脂等多家龙头企业。原料收购已覆盖汉中及周边地区,2008年园区实现产值8亿元,已成为目前陕南县级最大的涉农加工业基地之一。

二、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思路和方向

依据高起点、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按照与时俱进,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大力构建现代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依托勉县和汉中市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资源条件和已经形成的水稻、油菜、茶叶、蚕桑、畜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开发优势,利用周家山镇境内108国道傍已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优势,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以优质高效种植、养殖示范园及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为特色,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示范园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带动县域和汉中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的重点和内容

(一)园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1.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加工转化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农产品深加工类项目。主要是粮油、茶叶、生猪、蔬菜以及蚕桑、魔芋、林果药、中药材、水产特种养殖等八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商品化处理加工项目,加快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产业项目发展。

2.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构建循环经济的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后副产品为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畜禽配合饲料加工项目,利用农产品加工开发食品和深加工产品的项目,生物产品、中药材和野生植物资源产品开发项目。

3.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类项目。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规模化开发项目,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蔬菜设施栽培项目,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项目,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劳动力密集型项目。

(二)园区建设内容:

依托一线,形成一个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一个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五个现代高效种植与养殖示范区。

一线:以108国道为园区东西中轴线,道路两侧农产品加工企业、行政经济管理单位、商贸区和农户沿街的建筑物为特色,形成园区产业大道与景观大道。

一带:一带:以沿汉江及堰河大堤规划布置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并在大堤旁布置垂钓亭台、农家乐等设施,形成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垂钓带。

一个核心区:农业品深加工发展区、行政经济管理单位建设区、商贸餐饮服务业发展区和居住区,形成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示范园核心区。

五个现代农业种植与养殖示范区:(1)优良品种繁育示范区;(2)水稻小麦油菜籽一年两熟优质粮油高效生产示范区;(3)苗木花卉高效栽培示范区;(4)畜禽集约化养殖示范区;(5)北部丘陵生态林果种植区。

四、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园区重点产业及支撑性发展项目

(一)油脂加工产业

以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陕西春光油脂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龙头,带动形成了勉县及汉中市11县区双低油菜种植基地达120万亩,龙头企业年收购加工油菜籽13万吨,占汉中市油菜籽加工总产量的80%。

5万吨脱皮冷榨油项目: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建兴公司,建设5万吨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绿色食用油开发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量的80%。

年产2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依托陕西春光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总投资2176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818万元,流动资金 4949.8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2007年5月开工,2007年10月建成投产,投资4219.4万元,建成年生产生物柴油3万吨规模。二期2010年前完成,建成20万吨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9480万元,利润9409.2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5.23年。生物柴油属绿色环保清洁替代能源,利用秦巴地区大面积种植油料木本和草本植物,动物油脂中的“化炼油”等废弃物为原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二)优质粮食产业:以定军米业、汉王米业和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优质水稻“订单”生产,基地面积30万亩,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稻谷15万吨,占汉中市稻米加工销售总量的60%。以陕西省三粮液酒业有限公司、勉县天元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带动形成了10万亩陕南弱筯小麦种植基地。

年产5000 吨高档大米胚芽油生产项目:依托建兴公司,总投资1789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新鲜米糠4.5万吨,高档营养米糠油4464吨,脱脂米糠粕36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6450万元,利润290万元。

5万吨小麦淀粉深加工综合项目:依托勉县天元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实施。该项目已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证,计划年产小麦A淀粉2.3万吨,B淀粉0.7万吨,谷朊粉0.48万吨,生产线建设面积3.6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在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内,占地55亩,总投资289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加工陕南当地普通小麦5万吨,销售收入8670万元,利税800万元。可以充分利用陕南软小麦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填补市场空白。

陕南优质粮油贸易中心建设项目:拟在农业园区的农产品贸易规划区内建设陕南优质粮油(农资)物流与贸易中心,规划占地45公顷,配套建设储藏、保鲜、交易、运输、产品展示等设施以及工商管理、信息发布、金融结算等服务机构,投资总额5000万元。项目建成后,近期年交易粮油量可达20-30万吨,直接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同时带动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万吨农作物秸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依托勉县环能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占地50亩,投资4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建设面积1.99万平方米,年处理10万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生产复合有机专用肥,本项目新建自动化微机控制生产线一条,原料库、发酵车间、造粒烘干车间、包装及成品车间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利税1510万元,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三)生猪养殖开发产业:

生猪肉品屠宰加工项目:依托陕西中宝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屠宰与猪肉深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生猪30万头,带动形成勉县及周边地区70余万头的生猪养殖规模,养殖大户迅猛发展。

万亩优质牧草项目:结合灾后重建,计划投资400万元,建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促进畜牧业发展。

秸杆过腹还田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豆类等秸杆资源,发展奶牛产业。建设标准化5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5家,年产值3000万元,实现秸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

沼气建设项目:在10家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新建工程沼气项目10个,总投资1000万元;利用生猪粪尿,加快养殖户沼气建设,年均新建户用沼气3000口,投资1200万元,节能环保、美化新农村。

(四)秦巴山区绿色植物资源开发产业:依托勉县双龙绿色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的山野菜、橡子粉等秦巴山区特色绿色植物产品,已出口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该公司计划新建2000吨橡子凉粉生产线及保鲜库项目,在农业园区内占地37.5亩,投资2000万元,开发山野菜、橡子等秦巴野生植物资源。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800万元,出口创汇并带动秦巴山区农民增收。

(五)花卉苗木及观光农业产业:

千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项目:依托勉县绿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1000余亩的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带动勉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堰河及汉江河堤休闲开发项目: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周边的汉江及堰河河堤段进行绿化、美化,发展农家乐、垂钓休闲设施,既美化、绿化园区,又为园区及城郊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六)魔芋产业:依托勉县锦泰实业公司(省级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的路子,已建立魔芋基地2.02万亩。

6万亩魔芋种植基地及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该公司在秦巴地区中高海拔地域或平坝间套地规划块发展6万亩魔芋基地,配套建设年加工鲜芋6万吨能力的生产线及厂房、附属设施。规划项目占地71.6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设计年加工鲜魔芋6万吨,生产魔芋精粉4000吨,魔芋食品3000吨。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厂址位于勉县定军山镇,西汉高速公路勉县引道出口东侧,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已建成烘干车间、低温库、高低压配电工程和综合办公楼,魔芋库、清洗车间、精粉车间、魔芋宴等工程即将完工。总投资4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00万元,流动资金 1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1.6亿元以上,利税2200万元,种植魔芋每亩收益2500-5000元。带动项目区近3万农户增收,并成为勉县乃至汉中市新兴产业。

(七)茶叶产业:汉中“定军茗眉”茶业协会、陕西定军山绿茶有限责任公司扩张茶叶基地,整合茶叶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初步形成了汉江以南8.6万亩茶叶产业带,一乡一业万亩有机茶基地乡镇达4个。

茶叶新产品开发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现有茶叶资源,积极发展茶叶深加工,延伸茶叶产业链,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艺术品等多元化茶叶产品,茶叶鲜叶加工利用率达到60%,商品转化率提高到90%。形成年产茶叶系列产品1000吨、产值1.5亿元的能力。

千亩茶叶观光园建设项目:依托中外驰名的定军山和“定军茗眉”名优茶品牌,计划在勉县南部茶区定军山镇建设一处千亩观光茶园,满足游客和消费者清明节前后自采自制自饮之需求。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具有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和发展绿色产业双重作用。

年加工3万吨茶籽项目:依托勉县华丰油脂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实施。项目规划在农业园区幅射区元墩镇,建设年加工3万吨茶籽制油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公司所在地元墩镇是勉县中心茶区乡镇之一,茶籽资源丰富,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成后充分利用汉中60万亩茶籽资源,年收购加工茶籽3万吨,年产值达94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八)中药材产业:依托汉中未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产业开发。

勉县素有“秦巴中草药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天麻优势生产区之一。全县天麻面积已达1.8万亩,鲜天麻亩产750公斤,总产1.35万吨。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建成天麻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天麻保健品生产线一条,配备冷冻真空干燥等设备,年加工鲜天麻5000吨,最终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总投资7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4亿元。天麻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九)蔬菜、果品产业:

设施蔬菜建设项目:通过扶持专业大户,在农业园区内建设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发展热镀锌钢管、水泥及复合材料骨架大棚。建设一处工厂化育苗基地,面积100亩,计划投资1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向周边地区菜农提供优良种苗。

蔬菜果品冷藏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扶持农业园区内现有1-2家龙头企业,计划在农业园区内建设1-2个贮藏能力2000吨能力的蔬菜果品冷库,计划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实现当地蔬菜果品贮藏保鲜增值。

(十)区域特色产业:

蚕茧深加工项目:依托陕西春光油脂公司,在省市县农业、商务部门的支持下,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新建陕西春光茧丝绸有限公司,配套建设万亩良桑基地,对我县蚕桑业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该公司在农业园区征地30亩,规划建设二条2400绪自动缫丝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蚕茧4000吨,产值1.2亿元,利润1000万元。

食用菌开发项目:依托汉中三国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定军山镇建设年加工千吨压缩木耳生产线,计划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陕南特产木耳包装问题,发展高端旅游土特产品,实现加工增值。

特种水产养殖项目:勉县是全国大鲵优质适生区。目前全县共有养殖户1100多户,资源存量10万余尾,居全市第一,在全国也位居前列。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鲵繁育与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园区内建成大鲵繁育与产业开发中心,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投资修建繁殖池、孵化池、幼鲵培育池、成鲵养殖池、生物饵料培育池。引进特种水产品配合饲料生产线1条,重点为全县周边地区提供种苗、养殖饲料及销售开发。

总投资4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均产大鲵3万尾,产值1亿元,养殖商品大鲵4000公斤,产值0.6亿元,特种水产品饲料收益0.2亿元,共计收益1.8亿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循环发展。

五、农业循环经济园建设发展目标

到2010年,建成勉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核心区水电路讯部分基础设施;园区内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其中过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园区产值12亿元;带动全县形成茶叶9.5万亩、桑园4.5万亩,魔芋3万亩,以柑桔为主的果业4万亩,蔬菜7万亩,年养猪90万头的生产规模,发展优质稻基地17万亩,“双低”油菜14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勉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核心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园区内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产值15亿元;在园区核心区,建成陕南具有一流水平、一流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和科研与成果转化中心;带动全县形成茶叶10万亩、桑园10万亩,魔芋6万亩,以柑桔为主的果业6万亩,蔬菜10万亩,年养猪130万头的生产规模,发展优质稻基地17万亩,“双低”油菜14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建成陕南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建立完善园区相应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投资管理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循环示范园做大做强。

2009年4月29日

篇2: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海南建省成立大特区以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发展基本是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海南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农业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蓝色农业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找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海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应对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基本国策。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生态环保节能产业能够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同时,维护和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海南省是我国第1个提出“生态建省”的地区,近年来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投资大批循环经济项目成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海南中铁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对海南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进行了详细考察、调研、论证,对海南过去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对海南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1海南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方面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相关的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不到位,同时多数项目公司自身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无法承担大型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

1.2 虽然众多专家学者近年来对海南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与论证,证实海南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任何一种循环经济产业模式都能在海南实行,必须要依赖于充分的科学论证和严谨的科学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经验的推广。

1.3海南发展循环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技术的重要性。1.4海南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普通农户的支持,必须走“公司+农户”道路,使农户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让农户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获得极大受益,否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海南中铁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国发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地亿园科学院、山东济南大学、上海轻工设计院、北京边缘技术所的专家学者就在海南省定安县富文镇田头村建设以“甜高梁、蓖麻种植及其综合利用为龙头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一事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该项目对充分利用海南的土地、阳光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充分必要的。

2、编制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2.3 国家发改委《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

2.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2.5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2.6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海南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海南省循环经济型社会条例》、《海南省废物资源回收利用办法》

2.7《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发展若干意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

二、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1、综述

本项目是在海南省定安县利用约5000亩丘陵地种植高产作物甜高梁、蓖麻,并以其为原料,开展多项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也是为下步在海南定安县富文镇利用8至10万亩丘陵坡地大面积种植甜高梁、蓖麻及其综合利用为龙头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的前期实验项目,称为“定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的一期项目”。

为将本项目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循环经济项目,认真作好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对甜高梁、蓖麻的品种选择、对比和种植试验及其中间产物的综合利用的合理组合方案的论证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北 京和海南各方面的条件优势,拟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多品种的甜高梁、蓖麻种植进行比对,对各应用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实验和市场调研是非常必要的。以使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海南有上百万亩的半沙化土地,有上百万亩需更替的小叶按用地,数十万亩盐碱地,还有上百万亩的低产丘陵坡地,定安项目的成功,对这些土地的有效利用,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至关重要,地处海南的海南中铁投资有限公司经与中国国发投资有限公司经过研究提出了在海南投资建设“甜高梁、蓖麻种植及其综合利用为龙头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为此,走访了中科院植物所,过程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海南实施大有作为,应尽快进入调研、论证、实验并尽早进入实施阶段。

2、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拟选择:海南省定安县富文镇坡寨田头村。该区域北距定安县城30公里,距海口市中心城区78公里,据海口火车站87公里,西距洋浦开发区143公里,定安南丽湖风景区9公里,南距中线高速公路屯昌县出口16公里。

定安县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南渡江中下游南畔,距省会海口仅33公里,东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其三个分道口与县内各交通干线连接,原东线、中线和两横干线幅射定安的东西南北,形成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网络。定安属海口本地电讯网络。县内拥有程控电话装机容 量2.5万门,开通无线寻呼800W,全县各乡镇及开发区形成通话网络。移动电话、寻呼机等其他通讯设施服务周全。全县供电与省并网,县内电网布局合理。全县现共有变电站8个,其中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7座。

“定安”的寓意是稳定、平安,稳妥发展。海南省定安县建置于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迄今已有700余年,期间元天历二年(1329年)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升格为南建州。1958年12月与屯昌县合并成定昌县,1961年5月恢复。目前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形南北长东西狭,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地,北部为平缓的台阶地,东界文昌市,西接澄迈县,东南与琼海市毗邻,西南与屯昌县接壤,北隔南渡江与海口相望,全县面积1177.64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可供开发的坡地、荒地60万亩,土壤主要分三类型,南部地区以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和砾岩风化壤土及砂质粘土为主,适宜粮食、槟榔、甘蔗种植;中部地区属棕色粘土和沙质壤土,是菠萝、花生、胡椒等热作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北部地区属南渡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是全县瓜菜主要产地,水资源丰富,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呈网状分布,各类水库87宗,山塘36宗,目前拥有琼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南丽湖、古老神话传说的道教文化胜地文笔峰和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海南革命摇篮——母瑞山等风景名胜。

定安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春雨水少,夏秋多风雨,干湿季分明,且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24.2℃,年平均降水量2015.4毫米。常年主要受干旱、非台暴雨、热带气旋、低温阴雨和雷雨大风等灾害天气影响。

3、项目建设内容

篇3: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农业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明显, 但由对农业资源开发而带来的经济附加值却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1], 致使农业资源的省域比较优势长期蛰伏于农产品低效开发的瓶颈。围绕黑龙江农业规模经济与农业资源开发效率不匹配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的解决策略多集中于区位布局优化、产业链延伸与各类政策引导三个主要方面, 其中政策因素又占据主导支配地位。针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一体两翼”的发展策略而言, 产业集聚初期的信贷政策应更多倾向于对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的补给[2]。产业集聚后期, “北大荒”、“完达山”、“九三油脂”等企业应被惠及更有利其扩大生产规模的扶植政策[3]。产业集群初中期, 增强前导产业和后续产业间的产业关联度, 建立特色农业园区、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是推进农产业资源开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节点[4,5]。产业集群中后期, 国家关于农产品的贸易政策应对本国精细农产品开发企业进行必要的补贴[6]。产业集群后期, 集群效能衰退, 技术创新和创新产业联盟成为农业资源开发产业继续发展的可靠前提[7]。

基于对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按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时间轴维度的梳理, 不难发现已有成果更多地倾向于针对某一特殊区间视角下的政策框架分析, 即主干政策虽然分段覆盖整个产业集群周期, 但并未有基于统筹考虑各段接续政策动因及其关键节点的集群跃迁动力层面的多维度联动分析, 因此政策执行的时序效能和匹配效能较模糊, 进而导致农业资源开发产业本身发展效率缓慢。笔者认为, 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是各类资源投入的边际产出效能存在输出瓶颈, 即具备递归效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疲弱, 而疏通这一栓塞的关键技术是要处理好各类资源投放的循环效率及政策接续动因。

为了定性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资源旋度场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作为政策投入动因, 建立以资源循环旋度、农业产业集群周期、旋度激励政策激励、经济产值增量为自变因子的四维坐标体系来定性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 四维旋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型及其经济学解析

我们所建立的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型主要以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开发而获得的边际经济产值M为最终度量目标。不同于已有成果的单一政策维度测度, 我们将产业发展模式的定义维度扩展为政策p维度、资源旋度r维度、产业集群周期t维度、边际经济产值M等四个维度。其中, p、r、t为自变量维度, M为因变量维度。这主要是基于联动分析能影响经计量边际产值的主要激励因子的考虑。

由于政府制定政策具有阶段持续性和周期拉动性的作用, 所以我们以阶跃函数的形式来表征政策对M的拉动作用, 图1 (封三) 以M (p) 表示。由阶跃函数的基本特征可知, M (p) 具有线性和区间常数性的基本性质。在不考虑政策突变及较大政策扭曲的情况下, 政策对M会产生周期正向拉动作用。如果政策对资源投入的激励作用显著, 则在适当区间内还会出现对经济产值的指数拉动效应, 但考虑到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制度创新的现状, 总体上我们仍用阶跃函数表征。伴随着政策维度而言, 省域空间内具有农产品精深开发增长极效应的区位或企业在对外部资源的吸引上会产生显著的“负源”作用, 即具有吸引外部资源持续投入的负旋度源的作用[8]。相应地, 资源旋度的增加会带动资源通量流密度的增加, 这是整个产业经济产值得以增加的一个显著激励指标。伴随着政策的周期补给拉动作用, 旋度场会呈现指数级跳变的增长作用。这一点“北大荒”、“完达山”和“九三油脂”等企业影响力的聚变式加强是充分的例证。该种过程的数学表达可用undefined表征。式中, 积分域内的拉米顿算子ᐁ与资源流速undefined的点积结果表式为资源散度场[9], 如果资源旋度场激发了稳定的资源散度场, 则上式可被简化表征为undefined, 图1以M (r) 表示。显而易见, 正确关键的激励政策是引发资源通量流密度指数表征的显著动因, 政策维度对资源旋度维度具有阶段脉冲式的激励作用, 下一个需要考虑的维度是产业集群自身发展周期特性的维度。标准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包括集群初期 (时间维度上与产业集聚后期有所交叠) 、集群旺盛期和集群衰退期, 可简单地用正态分布函数表征, 其数学表征为undefined。图1所绘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曲线为其标准表征, 并未考虑政策维度与旋度维度的正向影响。然而, 现实中正态分布曲线的衰退期未必会以对称周期的形式出现, 抑或地方政府层面和企业联盟方面会不断地利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迟其衰退周期的到来。如果产业链嵌套全球价值链契合良好、产业转移及时, 则集群效能也会出现阶跃提升的情况, 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考到的情况, 即产业集群整体跃迁 (升级) 。

将政策p维度、资源旋度r维度、产业集群周期t维度及经济产值M等四个维度融合分析, 我们即可定性得出理想状况下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循环发展的数理模型。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考虑的情况只表征政策激励效能良好的情况。基本思想是将各维度内的表征函数进行差乘并加入误差项, 其技术处理的原因是考虑到不同维度条件的经济场叠加可能会对政策维度造成非线性扭曲, 所以在此约束了最终路径函数的方向性性质。考虑到阶跃函数具有常数和线性性质, 则最终路径函数的图形表现形式主要只与M (r) 和M (t) 显著相关, 定点值与M (p) 呈正相关, 最终路径函数具有类似于圆锥螺旋线方程的表征形式。标准圆锥面指数螺旋线方程表征为:x= (R·et) coswt, y= (R·et) sinwt, z=H·et[10,11]。M (r) 与M (t) 的指数形式与x和y的表征形式相近, 所不满足的平方和关系是螺旋半径。考虑到政策的指数效应, 则M (p) 与z可较好替代, 图1中以M (r, p, t) 表示。当然, 我们考虑的情况近乎理想情况, 实际条件下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模型的螺旋爬升速度还要受到其他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为政府的激励政策具有周期非突变的常数性质, 而产业集群本身的生命周期在无外生因素激励条件下又具有自身衰退的性质, 则唯一可通过企业行为主体改变螺旋线爬升速度的因子才可求解资源旋度场维度。

资源旋度场的流速和边际经济增量值M的析出程度, 我们可通过调整以下四个二级子维度的场量循环旋度以使其在主观引导下得到客观加强。其一, 企业内生维度。农产品精深开发企业应切实执行循环生产的开发步骤, 即上一生产步骤的加工废料应成为下一生产步骤的加工原料。图2中 (封三) 以循环箭头表示, 小号的法线向量表征资金利用效率旋度的提升。其二, 企业间供应链维度。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紧密的供应生产关系, 即形成以主干产业为支撑, 以前导产业和后续配套产业为辅助的链式企业集群[12]。其三, 技术创新联盟间维度。联盟要素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介组织构成。针对不同阶段的产品和技术分布形成若干联盟单元, 单元与单元间的资源旋度的增加会促成更高维度的旋度加强。图2中以区域外更大范围的旋度曲线和边际资金量产出箭头表征旋度场升级的过程。其四, 区域经济产业链嵌套全球价值链维度。地方产业的做大做强必需经历一个融入全球化价值链的嵌套过程, 这不仅是出于对售销渠道拓展的要求, 更是产品标准化、产业升级和后续产业转移的一个必经跳变步骤。

3 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四维旋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维度, 企业内生循环生产层面。我们以黑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马铃薯资源开发产业说明企业内生维度的循环生产模式。在发达国家, 马铃薯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淀粉衍生物系列产品, 并被用于提取土豆蛋白、低酯果胶及茄尼醇等高附加值原生化合源, 但在我国绝大部分却只能用于鲜食。黑龙江北大荒薯业集团已在马铃薯深加工方面开发面食、粉丝、米糊等初级加工食品, 但在精深开发方面还有更大跨步的技术延伸。如利用薯渣液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制取水粘合组合物和生产可生物全降解的内包装减震物等精深开发制品。企业内部的这种二次生产过程、三次生产过程是典型的资源循环再利用过程, 资源投放的边际效率会显著提高, 资源旋度会显著得到加强。

第二维度, 企业间供应链循环缔结层面。我们以穿越东起以富锦为代表的三江平原粮食生产中心, 途径伊春天然林板材生产中心, 西跨富裕县酒业生产中心的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链进行说明。三江平原盛产各类谷物作物, 稻壳和秸秆可用于辅助伊春林业中心合成各种装饰板材, 优质谷物可输送西至富裕和阿城等地的富裕老窖与玉泉酒业集团用于酿酒, 制酒残渣和酒糟又可配送至更西端的齐齐哈尔满洲里等畜牧中心用于有机饲料的资源投放。企业间的链式资源供给缔结可联动拉动产业链条上下游的附属卫星企业, 则省域空间内的资源旋度场被全盘激励, 资源利用率和资金流通效率进一步得到加强。

第三维度, 知识溢出在技术创新联盟间循环层面。目前黑龙江行政区域内已形成以“九三油脂”、“北大荒集团”、“完达山乳业”等名牌农产品精深开发企业为创新主体,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 以省、市两级政府为政策依托, 以众多服务咨询和技术评估中介为转化枢纽的技术创新联盟群落。应该说, 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对省际空间由农产品精深开发而带来的边际经济产值的提升和资源循环效率的增加起到高维旋度源的促进和加强作用。下一层次旋度提升的关键技术是要缩短各级农产品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 其实现方式是搭建起技术创新联盟的前台展示窗口, 以更直接地参与较高起点的农产品贸易过程。具体实现手段是逐步建立健全并规范六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按隶属级别划分, 从上至下应包括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级地方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园区、民营农业科技园区、都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厂化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区。

第四维度, 区域经济产业链嵌套全球价值链层面。按照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集群并非一条边际效率永远大于零的曲线, 即总会经历集群效能曲线斜率小于零的这一拐点。这样的结果对省域空间有两种可选的处理方式:一是产业梯度转移, 二是产业链转移。方式一, 区域内的优势产业会选择产业梯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进行产业转移, 因其考虑范围脱离黑龙江省域空间, 且受制约于地理禀赋因素, 本文不予考虑。再去除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集群衰退死亡的假设, 则可选处理方式只能是产业链转移。但转移的前提是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链已嵌套全球价值链。按照格列芬的全球商品链理论, 产业资源开发类产业应归类于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13]。这一类型的主要价值增值份额都偏向于生产过程, 在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传递过程中, 价值的边际价值增值率边际递减。按边际价值曲线凹曲线性质, 我们给出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嵌套全球产业链的升级路径 (图3, 封三) 。图3中O位置表示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开始嵌套入全球价值链。为获取加工增值更高的生产环节, 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集群需与国际上更具实力的食品开发企业、农作物转化加工企业和种业集团接轨, 以借助更宽泛的资本渠道、技术渠道和销售渠道抬升黑龙江农业资源禀赋的加工附加值。这一阶段黑龙江较有实力的农产品精深开发企业可主动搭接国外同类集群, 并代工加工国外优势品牌的农产品在中国地区的精深加工业务, 贴牌和代工生产 (OEM) 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业务特征;ML位置表示在技术注入和代工生产一段周期后, 省域范围内龙头农产品精深开发企业已具备同类产品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 并可面向国内生产相同技术水平的产品;M和以上的3个位置表示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集群已具备与国际同步的科技创新能力, 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流程层面同步于国际研发前沿。MH和H位置表示制造工艺的先进程度。当然, 这一高增值回报阶段并非容易达到, 很有可能的情况是省内的产业集群一直艰难爬升甚至震荡于M到ML区间。H位置表示开发新类别产品以实现产业链条转移, 然后进入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和品牌扩张所带来的多维旋度资源利用效率的加强过程, 这是黑龙江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高阶阶段[14]。

4 结论

相对于已有成果多倾向于单一维度下的宏观视角分析, 本文则注重于中观层面下关于联动提升各类资源循环旋度的微观视角分析。企业内生维度阶段的资源旋度场尚未有效形成, 这一阶段的政策应更多着力于县域范围内具有旋度源潜能的优势农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定位和集约生产标准的衡量, 当县域空间内已有若干企业表现出一定的农产品深开发、科技转化的实力与品牌口碑, 地方政府应为其提供更为及时的信贷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 使具有增长极潜力的企业能在资金利用效率层面得到更高维度的资金旋度支持;当省域空间内已培育出若干国内名牌农产品精深开发龙头企业时, 政府应在资金、政策注入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并牵头促动地区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示范中心建设, 联动激励各类机构主体间缔结的知识溢出旋度源。在产业链嵌套全球价值链阶段, 标准化建设和贸易政策的针对性定制是重点, 本地的农产品 (粮食) 安全策略也需被予足够的重视, 以使地方产业旋度源能抗击来自更高层次的外力竞争和恶性折损。

篇4: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

一、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集群绩效提升的有效路径

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基石。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很好的经济效益(内部)而环境生态社会效益较低,循环经济弥补了这一不足,而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消弱又由农业产业集群来增强,如循环经济要求集群内部单位生产过程、企业相互之间交流过程及企业与其它机构及社会之间物质能量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如有利于建立企业之间生态联系,减少交易成本等。因此,以农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循环经济可优化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传统集群甚至农业产业集群实质上都是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集群经济而往往忽视集群生态网络作用及单个企业内部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循环经济模式变线性模式为循环利用模式,同时要求相关主体尽可能的聚集,这不但减少了运输等交易过程环境污染,同时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充分享受当地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有利于集群根植性的培育;(2)循环经济有利于集群知识、技术等的扩散与增值。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在地理区域上更加聚集及相互之间交往更频繁、分工更明确、专业化更强,这样就促进信息、知识等交流与传播,这些信息包括促进废料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及原材料减量化技术信息,这样可以使企业家或科技研究人员及时了解相关技术动态和市场变化。同时巨大的技术需求迫使科研人员加大投入力度及企业研发能力,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传播等;(3)有利于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但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来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且不断强调资源的投入减少及生产过程废弃物的降低的全过程综合评价。同时循环经济有益于集群规模效应的发挥及企业之间信任,相互认可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的建立。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演化

1. 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分类。由于产业集群区位条件、发展阶段、发展政策及组成要素等不同,其循环经济模式化也应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已产生和正在发展的农业产业集群多以农民企业家、市场、政府及外资等为驱动主体,其组织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依托于现有的或具有集群发展前景的企业群落,有的是占据产业链优势环节而形成的,有的是市场强大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集群,也有通过“种子功能”的主导产业培育进而吸收相关或配置企业形成的集群。但不管怎样其组织结构大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群结构、垂直型产业群结构和混合型产业群结构三类组织形式。为引导集群循环经济改造,在集群的组织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对现有集群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推进其循环化,提高其效率与绩效。

①水平型产业群结构。水平型结构是根据产业关联度与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同一层次的企业而形成水平状的产业链接关系,其形成根源应追溯到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情况及创造优势的生产要素上来,特别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关键要素是资源的供应稀缺是否、当地气候或自然状况等,如雨水、光照、自然资源在某地的富集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来源。这些基本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水平结构的核心要素,当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资源禀赋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消弱,集群的竞争趋向于知识等的动态要素。当然,这只是一个发展趋向,对弱势产业农业特别是像我国一样低水平的产业集群,其自然资源等仍然是决定集聚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类集群是基于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群内企业大都属于同一产业,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原料来源相似,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区域性与特色性,如海产品主要集聚于弓京港、三仓沿海;而双低油、甜叶菊、薄荷油特经产品,主要集聚于曹丿、新曹的东蹲一线;畜禽产品主要集聚于唐洋、三仓、许河一线;林果蔬菜主要集聚于郊区、新街、南沈灶、林场一线。因此,水平型农业产业群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3个特征:产业链方面。由于是同类产业,它们横向链较少且纵向联系缺乏,产业链重叠严重,农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受到限制,但它们利用共同的区位及市场需求优势,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科研机构等,不能延长农业产业化链,农产品增值及深加工受到限制;诚信方面。缺乏分工与协作,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同时缺乏主导企业,开拓市场及科研能力受阻,链接不紧密,体系不稳定,缺乏诚信,同时金融等中介机构不健全,不利于循环经济开展;技术要求不高,创新能力薄弱,专业化层次较低等。

②垂直型产业群结构。垂直型结构是指大量分工明确,相互紧密链接的上下流企业,通过协作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逐渐形成垂直结构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一方面使分工更深入,关系日趋紧密,体系逐渐完善,集群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摆脱了以前争夺有限资源恶性竞争的局面,协作的加强不但有利于知识、技术等的传播,而且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率提高,同时分工的深化使交易更加频繁,成本上升。此类集群基于市场优势而聚集大量不同但纵向相互关联的产业,群内企业产业属性不同,其分布具有明确的主辅关系,主导企业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波及效果较大,由其前向与后向的链接关系,形成细长但并不粗大的产业链,这样上流企业的废物有利吸收,同时带动多个以该副产品或废弃物为目标的辅助企业的发展。

篇5:勉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以金沙县为例

汪平

(贵州省金沙县农牧局,金沙551800)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对4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产业体系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贵州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金沙县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近年来,又提出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农村循环经济等。为此,本文以金沙县为例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和产业体系培育作一些探讨。

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的3R理论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主要形成了以下3种理论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就是研究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的一体化的模式。主要包括农林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主要研究如何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该理论主要研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后再利用,实现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

[作者简介]汪平(1960-),男,副主任科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电话:1398587331

4济发展模式。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

2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

2.1粮食作物循环经济模式

2.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该模式是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各个生育期以及不同土壤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使肥料有效成分被农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2008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其中水稻实施面积16万亩,玉米实施面积23万亩,油菜实施面积21万亩。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及投肥调查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共减不合理施肥量971.59吨,节本增效2053.5万元,肥料利用率比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增加3%以上。同时,还提高了农村的施肥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协调了土壤养分,培肥了地力,保护了生态。

2.1.2生态旱育秧技术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采用旱育壮秧,达到增产、省种、省秧田、省农膜的效果。2008年全县水稻生态旱育示范推广项目实施面积1.48万亩,项目实施新增总产量53.13万公斤,新增产值168.5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降低了化肥农药用量,提高了沼气综合利用效果,发挥了极好的生态效益;项目实施还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技干部业务水平。

2.2农村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近年来,金沙县每年都以2万口的速度发展沼气能源建设,在沼气能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以“猪-沼-果(蔬)”、“猪-沼-粮”等为模式的农村庭院生态农业。这些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原理,把蔬菜、林果种植、养殖、加工等与沼气池、改厕、改厨有机配套,使整个过程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率。“户建一口沼气池,圈养2—3头猪,种好2—3亩菜(果)”,利用农作物秸杆作猪饲料,产生的猪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作为能源,沼液、沼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产沼气剩余的粪便直接堆肥用作肥料,从而形成了农户的良性循环系统。

2.3生态农业示范村模式

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如金沙县岩孔镇板桥村,通过沼气建设项目,积极发展循环型立体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菌”等模式并存的立体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子,走上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该村552户,户户建有沼气池,全部实行“一池三改”,普遍推广了“三沼”综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培植葡萄、生产食用菌、养猪、养鱼。经过试验和推广,葡萄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000亩,平均每户1.8亩,产量达150万公斤,产值450万元,仅此一项该村人均收入就超过2000元。板桥村还通过举办葡萄节等活动,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旅游业。近年来,板桥村每年的旅游人次均在5万以上,旅游总收入在60万元以上。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为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的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

2.4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结,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如金沙县以板桥村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重点探索坝区型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该示范园区包括西洛乡金槐村、中心村、岩孔镇光明村、板桥村、大水植物园、绿健牧业公司、惠馨果业公司、冠香坊调味品公司、金沙县大水酒厂等。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等,在生产布局上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人、财、物等要素向该区域聚集,着力构建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示范园区汇聚了板桥葡萄、回沙酒、惠馨果品、绿星牌畜产品、冠香坊调味品等品牌,形成了双低油菜、优质米、特色蔬菜等两高一优农业,推广了水稻宽窄行两段育秧、油菜育苗移栽、玉米单株定向、烤烟麦肥分带轮作,形成规模酿酒、批量生产调味品、无公害生产蔬菜和有机养殖畜产品和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

3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构建

3.1生态种植业

金沙县是全省优质玉米、优质水稻、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全区、全省前列。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应继续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普及推广实施优质水稻、双低优质油菜、优质辣椒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及正在示范研究发展实施脱毒马铃薯、玉米、蔬菜、茶叶、高梁农业标准化生产。二是重点研究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物新品种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配套技术,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技术;减少资源消耗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本农业生产技术。三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通过种植绿肥、秸杆还田,努力培育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

3.2龙头企业

3.2.1基地建设一是优质种猪生产基地,以绿健公司养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二元母猪生产基地、三元仔猪生产小区,向全县提供优质外三元仔猪。以二元母猪生产基地为依托,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二是以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碰柑基地、大枣基地。以金沙县鑫源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金沙县兴林有限责任公司基础,建设核桃基地、金银花基地、樱桃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设葡萄基地。三是茶叶基地,建设以清池镇、龙坝乡、后山乡、高坪乡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基地建设,每年新建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四是建设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搞好蔬菜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及加工量,着力改善蔬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运、运输条件,充分发挥加工、贮运企业在区域内的龙头作用。五是以茅台酒厂为依托,建设有机生态高梁生产基地。

3.2.2龙产品加工一是优质稻米加工。重点开发优质稻米,扩大金沙县种子公司优质米加工厂

及金沙县优质米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提升加工能力,使“黔金”牌、“冷水河”牌优质米创国家“绿色食品”品牌。二是油菜籽加工。以开发无公害双低优质菜籽油深加工、精加工创新品牌,争创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为主,巩固、提高贵州康星油脂(集团)有限公司、世纪香植物油厂、玉明油脂加工厂的生产水平。三是辣椒加工。以巩固开发油辣椒、糟辣椒、糍粑辣椒和风味辣椒食品为主,扩大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提升生产能力。四是醋业方面,以禹谟醋业加工为主,保持传统风味,扩大金沙县禹谟供销合作社酱醋厂、禹谟温馨醋园、安底醋厂的生产规模,并促成其实行强强联合,组建金沙县醋业集团公司,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五是茶叶加工。以开发精制茶、顶级茶为主,引进高新技术,改造扩建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工厂。以金沙县梦桥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在龙坝乡兴建高标准茶叶加工厂,以贵州天灵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后山新建茶叶加工厂。

3.2.3农产品市场一是在城关镇建立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粮食综合专业市场,在金沙县西洛乡建立优质稻米专业市场。二是在金沙县城关镇、沙土镇建立植物油专业市场。三是金沙县源村乡、官田乡建立鱼类专业市场。四是在金沙县岩孔镇建立葡萄、雪梨专业市场。五是在金沙县清池镇、后山乡、龙坝乡、高坪乡建立优质茶叶专业市场、茶青交易市场。六是在城关镇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在清池镇普安村、大田乡白泥村建立反季节蔬菜专业市场,扩大、规范木孔弯子、安底黔北辣椒专业市场规模。七是建立禹谟醋、温家醋等专业市场。

3.3生态服务业

3.3.1生态旅游业金沙县近年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在园区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在生态旅游业方面,充分利用西洛乡洋海村、中心村、阳灯村、新坡村天然生态资源和田园风光,打造乡村美乐园,使其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后花园。一是建立特色农业观光园、动物园、特种养殖基地、森林公园。二是建设体育中心,建设集会议、商务洽谈、住宿、餐饮为一体的会展中心。三是指导农户改造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利用苗族同胞聚居地打造民族风情园。充分发挥现有农家乐的优势,建设岩孔镇板桥村的10里葡萄长廊和乡村旅游。

3.3.2投资融资财政金融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做好服务“三农”工作,金融部门要充分发挥资金优势,积极开发融资、引资服务,为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保险部门要认真探索防范农业风险和救助农业灾害的新机制,规避农业经营风险,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国家投资,积极争取国家投入,通过各种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加强基地建设。争取地方财政专门用于特色经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良种培育、高产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资金。实行多元化投入,以农户、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投入为主,整合部门资金为辅,各级财政主导、财政投入资金担保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进行。

4结论与讨论

农业的生态系统与产业结构系统本身就是天然形成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产业链与耦合体,农

业各产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农业产业结构具有不可分离的整体特征,这正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措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步伐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只有站在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农业循环经济的加快发展才成为可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对第一产业农业本身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还能带动第二产业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应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状况,进行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构建各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耦合体系,谋求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及相关各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之间的有序化与整体持续运作。

[参考文献]

[1]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3]张建.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9(2):141-144

[4]张律、杨春明.绿色交响曲[N].毕节报,2007.8.11(1)

汪平男1960年12月生大学文化农学学士。工作单位:贵州省金沙县农牧局

职务:副主任科员

从事工作:农业技术推广

联系电话:***

篇6:农业循环经济探析

作 者:张良强 郑雨苹 作者单位:张良强(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2)

郑雨苹(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州,350003)

上一篇:王晨 心得体会下一篇:山脚小学师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