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系统

2024-05-15

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精选十篇)

耗散结构理论系统 篇1

区域物流是指为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能够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然、军事等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它是为区域服务的物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包含了物品在区域内的实体流动、区域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区域废弃物的清理等活动[1]。

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具有一般的社会系统特征,遵循社会经济系统固有的发展规律,其发展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演化过程,在动态的外部环境中自我演化的自组织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是布鲁塞尔学派的普里高津提出的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概念。一个开放系统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当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 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我们把它称作耗散结构[2]。

区域物流系统能否作为一种耗散结构来研究? 答案是肯定的,区域物流系统完全符合耗散结构的内外部条件及其特征。下面将详细解读其可能性。

2 区域物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2. 1 开放性

开放系统是耗散结构的前提条件。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流,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无序的平衡态。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又有能量的交流( 封闭系统与外部有一定的能量的交流,我们可把它归结为开放系统) 说明了可以通过反馈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达到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目的。

上图为区域物流系统的输入与系统处理以及输出的图解。这个图直观地表明了区域物流系统是与外界相通的( 图中用虚线将环境与系统运作流程分隔而非实线) ,处于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它不可能孤立地运输、配送、装卸和信息处理等。这个系统的所有环节,不但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周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2. 2 远离平衡态

区域物流系统也是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在区域物流大系统中,有仓储系统、配送系统、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存在资源分布不平衡,相互之间不能完全适应的现象; 区域物流系统中存在数量众多的物流企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兼并、重组和破产等企业竞争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远离平衡态的表现。

2. 3 涨落

区域物流系统同样存在涨落。区域物流系统有众多的要素组成,如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物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化,从交通枢纽的角度来看,新的高速运输系统的建成和原有的运输系统拥挤量的变化等等都可能造成“巨涨落”。

国家或者城市出台新的物流政策也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区域物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有限的区域空间内高密度地分布着一系列各种交通设施、文化体育设施、教育医疗设施等,尽管这些是城市是必不可少的设施,但单纯对于区域物流系统来说,这些设施的兴建,势必对区域物流系统内部产生变化。

2. 4 非线性

区域物流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也十分明显,体现在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上。例如,仓储系统储量接近饱和,那么会促进配送系统提高运行效率,配送系统效率的提高,反过来作用于仓储系统,使得储仓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储存能力以抵御库存突增风险。配送系统这个子系统上同样存在非线性作用,其中有人员构成,交通、信息设备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正反馈[3]。

综上,区域物流系统是耗散结构,遵从耗散结构的规律, 它的发展过程就是系统不断耗散升级的过程。

3 区域物流系统的有序度模型

区域物流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即以有序的方式、有相对稳定结构功能模式的方式存在着的系统。我们把功能紊乱的混乱程度高的系统称为有序度较低的系统,反之称为有序度高的系统。假如区域物流系统混乱程度无限高,即熵H达到最大,把它标记为Hm。我们把系统H和系统最大熵Hm的比值作为系统混乱度的量度,叫做相对熵。这个数值越小, 混乱度就越小,如果这个数值等于1,即系统熵等于最大熵时候,这个系统的混乱度达到最大程度,则有序度达到最低。如公式所示,γ称为有序度。[4]

由以上公式可以推断,系统熵降低,稳定性好,那么整个系统运行就有序; 反之,系统熵升高,稳定性差,那么整个系统运行越趋向无序。

但是,要使系统不断发展演进,那么对有序度的要求就应该不断增加,故满足公式:

4 发展区域物流业的途径

4. 1 坚持开放性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不论其初始状态如何,最终都将发展到一个均匀的、单一的平衡状态上去, 整个系统呈现一种僵死的状态。反之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才能走向有序。一个系统朝有序方向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控制系统的参量达到新的临界点,使系统发生突变的过程。

基于以上原理,区域物流系统应该坚持开放性,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吸收对系统自身有利的因素,保证区域物流系统的有序发展。

1加强与其他区域物流系统的联系与合作。借鉴其他区域物流系统管理的先进技术经验,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物流公司,丰富自身管理经验和提高自身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合作还体现在各类子系统上,激励系统内部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竞争、合作推动系统产生整体新的模式和功能。

2通过反馈进行控制和调节自身。非线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区域物流系统要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要求在系统内部获得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益,最大可能地消除负反馈的饱和效应。

3增强抗干扰能力。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各种不良因素有可能趁系统开放之机对系统自身产生破坏,应该增强抗干扰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的所涉及范围很广,系统内部每个子系统能力的增强均有利于系统整体增强抗干扰能力,因此增强子系统能力的同时,加强子系统间契合度和驳接顺畅显得尤为重要,做到职能不交叉、不扯皮,才能形成一个能够抵御外来侵害的运行有序的系统整体。

4. 2 增加系统负熵流,减少正熵流

外部环境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因素,在系统开放的前提下, 系统可能跟所有的因素发生联系,也就是说从外界可能得到负熵流,也有可能得到正熵流。另外,区域物流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造成系统产生熵。例如搬运装卸能力强,但运输力量不足,会产生设备和人力的浪费,带来经济的损失,影响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资金和信息的交换,从而导致熵的产生。负熵流是系统应该吸收和利用的,有助于系统走向有序之物,而正熵流对系统来说是无用之物,甚至阻碍系统的有序运行。根据区域物流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区域物流系统的演进过程应该是熵的降低的过程,系统总熵减低,系统越趋向有序。所以必须增加系统负熵流,减少正熵流,达到系统总熵减低的目标。

1加快区域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协调。政府和管理人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运输线路,对道路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仓储选址上要科学合理等等。

2建立完善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流,将各种物流活动与某个一体化过程连接在一起的通道。物流系统中的相互衔接是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的,基本资源的调度也是通过信息共享来实现的。所以信息平台能够对区域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

3积极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人才作为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智力支持的重要资源,对物流系统有序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整体上物流人才数量少,水平参差不齐, 无法满足企业对于物流的需求。这与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必须完善培养物流人才的制度,培养和引进包括管理人才、信息开发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

摘要:区域物流业是一个经济系统,文中尝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区域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经研究认为,区域物流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区域物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指导。

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意义 篇2

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意义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着力于对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进行研究.“它的意义远不止于物理学和化学”(托夫勒),还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本文着重对其生态意义进行分析,欲从另一个角度阐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作 者:王谋 WANG Mou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2001 13(9) 分类号:B-49 关键词:耗散结构   熵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系统 篇3

[关键词] 管理熵耗散结构理论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管理企业绩效评价

一、熵增原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本质

所谓管理熵是指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总是呈现出有效能量逐渐减少,而无效能量不断增加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也就是组织结构中的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对管理系统而言导致熵增的不可逆性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内部各子系统间利益的相互冲突,各部门为自身利益相互争夺资源,内部矛盾日益增加,最终导致内部管理的混乱。

而管理耗散则是指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企业组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在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负熵增加,使组织有序度的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产生新的能量的过程。而管理耗散结构就是管理耗散过程中形成的自组织和自适应企业组织系统。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建立企业管理耗散结构的形成模型为:

其中:dS1、dSe分别表示各影响因素对企业发展提供的正、负熵流大小;i、r分别表示导致企业管理系统熵变的各种因素,如组织结构因素、人的因素、政策因素、文化因素等;Ki、Ir为各种因素的权重;n1、n2表示各因数的个数;j、s是每个影响熵值因数所包含的子因素,如:技术、市场、政策、组织层数和功能结构、企业制度、领导方式、学习能力、员工行为、供应商关系等;m1、m2表示各子因数的个数;Oij、Qrs是每个子因素影响企业熵值变化的概率。

该模型显示,管理的要义就是要使S1的增幅dS1保持较小,并建立引入负熵流dSe的机制,从而降低系统的总熵值。

二、供应链系统耗散结构的熵流模型

供应链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或潜在许多隐形因素,致使供应链系统内部熵不断增加,造成供应链的管理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降低。为达到供应链的低熵增长,一方面应尽量增加系统内部的核心能力,降低系统内的正熵;另一方面应当不停地从系统外部引入负熵流,形成耗散结构,从而使供应链系统有序地运作。

供应链系统要成为耗散结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一个供应链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引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正熵的增加,消除或缓解系统内各种矛盾的因素;第二,系统的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供应链成员之间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关系并非静态的简单合作,也非静态的完全独立,而是一种基于各自利益与整体利益产生矛盾和不断协调的动态过程。供应链体系的开放和流动决定了系统要素之间具有非线性相干作用,而非线性相干作用是系统从无序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要有涨落的触发。在供应链中涨落现象可能是由于价格的波动造成的也可能是人为或自然的灾害。没有涨落,系统不会自行脱离原来的不稳定态而实现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涨落是使系统由原来的平衡状态演化到耗散结构的最初驱动力,它既是对处在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稳定平衡态上的动力。

根据上面的分析及耗散结构理论,可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供应链耗散结构的熵流数学模型:

其中,dS表示供应链系统的总熵流,dSe表示供应链正熵流,dS1表示供应链负熵流,Se1表示第一类正熵,Se2表示第二类正熵,S11表示第一类负熵,S12表示第二类负熵。第一类正熵源于系统内部,如供应链组织松散,成员之间彼此不信任,各供应链伙伴各谋私利等。第二类正熵来自系统外部,如其他供应链的竞争,市场需求改变,宏观环境变化,不可抗拒力等。第一类负熵生成于系统内部,如营造良好的供应链文化氛围,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制度化使成员与整体利益相同。第二类负熵生成于系统外部,如合理的供应链发展规划,供应链对市场反应灵敏,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供应链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等等。

对供应链中各类正负熵流进行求和的基本前提是对所分析的正负熵的生成因素作量化处理,并在量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权平均(依据模型②、③、④、⑤)。

当dS<0时,表示供应链运作状况良好,正向更高层次有序发展;当dS=0时,表示供应链正处于稳定状态;当dS>0时,表示供应链已陷入困境。

图1是供应链熵流模型图,表明熵流管理对供应链绩效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供应链熵流的运作机制。

从图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任务在于:

1.弱化第一类正熵对供应链能力的损耗,同时增强第一类负熵对提高供应链能力的有利作用。

2.严格控制第二类正熵所导致的外部威胁的增加,并借助于第二类负熵来有效抵消企业外部威胁的增加。

3.利用第二类负熵有效增强供应链的发展机会,尽量减少第二类正熵对供应链机会的负面影响。

三、供应链管理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

1.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及其缺陷

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方法大不相同,从其产生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观察性绩效评价阶段。主要在19世纪以前,当时企业规模很小,对其评价意义不大,故评价以观察为主。(2)统计性绩效评价阶段。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企业规模日渐扩大,产权关系日趋复杂,使评价工作愈显重要,于是便为企业设计了一些统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与财务会计无必然联系,只是统计性的。(3)财务性绩效评价阶段。从20世纪直至现在,企业逐渐向跨行业经营的大规模企业集团方向发展,有关各方迫切需要一套指标对企业业绩进行准确评价,于是一套基于会计、财务数据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应运而生。(4)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评价阶段。

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下述几方面的缺陷:

(1)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单一企业或单个职能部门的评价,不注重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衡量。以前,企业一般将组织中的各个部门视为独立的个体,设定其专属的目标与绩效评估衡量标准。如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步转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具有前瞻性观念的企业正将产品从原料、制造、运输、配销至顾客手中的一连串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随着市场的变动,迅速修正并改变其供应链的结构,以增加效率,控制成本,改善顾客的满意度。因而,可行的企业绩效评价应是对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优劣的现实评价。

(2)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往往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并且投资报酬率、经营收入、每股赢余等,会对企业持续的提高和创新这些当今的竞争环境所要求的行为给出令人误解的信号,导致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远发展潜力。

(3)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往往侧重于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评价,不能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分析,这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地发现经营过程的偏差,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

(4)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注重企业内部评估,不重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当今供应链管理理论下,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均是企业的利益一体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变化取决于企业管理系统是否形成稳定的耗散结构,如果系统保持稳定的耗散结构,企业管理效率将会逐渐递增,否则在熵增原理作用下,管理效率将逐渐下降;而系统总熵值的大小,反映了系统管理效率的高低,总熵值越大,企业管理效益越低,绩效越低。结合熵原理、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用供应链系统总熵值来评价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绩效。供应链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

表1所示的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即是影响系统总熵值的各因素和各子因素,利用模型①、②、③和④、⑤可以求出供应链系统的熵变dS,熵值评估法的绩效评价规则如下:

(1)当dS<0时,供应链管理系统形成稳定的耗散结构,并逐步趋于有序化状态,管理效率將逐渐递增,绩效提高;

(2)当 dS=0时,供应链管理系统处于暂时平衡状态,管理效率暂时保持平衡,绩效将维持不变;

(3)当 dS>0时,供应链管理系统处于混乱加剧状态,管理效率下降,绩效将变差。

表1中的数据作参考,实际运用中,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评价和指标设定应根据具体的发展远景和战略进行,因而不同的企业(供应链)其评价侧重点和具体评价指标可以不同。

正因为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揭示的是复杂系统内在的运行规律,而关注供应链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创造长期价值,避免短期行为效应,所以利用熵值对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进行绩效评价能有效克服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缺陷。通过熵变dS判断企业管理系统是否形成耗散结构,预测企业未来绩效变化的趋势,使绩效评价兼具诊断和预警功能,因此供应链管理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将是企业综合评价的一个新方向,也是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任佩瑜张莉宋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6):143

[2]刘兴国:企业耗散结构模型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3):36

[3]张彦高李纬澍:耗散结构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4(7):44-45

耗散结构理论系统 篇4

根据热熵理论, 系统内产生的熵主要原因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存在不同的热能从而出现热能差, 同时, 系统内各要素处于无序状态, 且相互间的协调出现了问题。因些, 可用熵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不少学者引入“熵”来度量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无序度, 如任佩瑜等学者就提出“管理熵”的概念来量度企业管理中的无序, 从而导致管理效率的递减。同样, 也可以将熵理论引入公司治理的研究中, 公司内部治理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因些也存在熵变。屈耀辉等相应提出公司治理熵和公司治理熵增定律。公司治理熵是指公司内部治理系统内形成的无效能耗。而公司治理熵增定律则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公司内部治理系统各子系统内, 不管采用哪种公司治理模式, 随着时间不可逆转地推移, 公司治理系统的治理熵值总会不断增大, 而公司治理的效率则随之会不断降低直至最后失效。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公司治理系统的内外环境会不断发生变化, 公司内部的各状态序参量 (如公司的各项制度、治理结构、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人员素质及企业文化等) , 会逐渐过时、蓑老, 治理的惰性相应会不断增加, 且公司内部治理各要素间会出现相互排斥和抵触, 摩擦系数日益增大, 从而产生公司治理内耗, 即公司治理无效能耗不断增加, 有效能量不断减少, 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出现减弱, 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绩效降低——公司治理系统熵增加而使公司治理功能的发挥更加无序化。

在公司内部治理系统中, 影响公司治理熵产生的因素主要体现在: (1) 公司各制度因素。即公司内部的产权制度以及其他各种经营管理制度有着明显的熵增效应。在相对封闭的公司内部, 当公司股权比例确定后,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根据产权制度可相互制衡。新制定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在最初执行时是最有效的, 但随着时间不可逆地向前推移, 加上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 股东、董事及监事们的惰性会不断增加, 将导致管理层实现内部人控制, 同时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变得过时, 从而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 公司内各项制度发挥的作用从有效到无效的经历中, 公司内部治理系统的治理熵值相应也会逐渐增加。 (2)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载体, 是由多层级结构与多功能结构组成, 且各层及各层内各单元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 原治理结构将不断膨胀、老化, 将导致公司治理内部结构性磨擦系数不断增大, 公司治理熵随之也会逐渐增加, 公司治理效率相应会递减、老化。 (3) 公司激励机制。新设计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励经营者为公司努力工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理难度的增加, 原有设计的激励机制逐渐不能吸引经营者了, 经营者就有可能不会继续再完全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保障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经营者追求在职消费、短期经营绩效等机会主义行为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这必然会增加公司治理熵。 (4) 公司监督约束机制。如果公司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大股东就可能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 经营者就有可能以不惜损害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 而谋取私利, 从而造成公司内部治理环境不断恶化。相应地, 公司治理内部系统有序度不断降低。治理熵将不断增加。 (5) 公司人员素质高低。人的心智复杂性决定了公司治理系统的复杂性。因此, 公司治理效率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监督者与管理者等各类人员的素质高低。如果董事不“董事”;监督者不履行其应对董事及高层管理者监督的职责;高层管理者进行逆向选择和发生道德风险等情况发生, 这些同样会造成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不断恶化, 公司内部治理系统的有序度随之不断降低。治理熵相应地不断增加。最终出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运行失灵等问题。

二、耗散结构理论在公司治理系统中的应用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一个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应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如系统要求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存在涨落等。所以, 公司治理目标要能有效实现, 公司治理系统也应该具备这些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系统也确实具备了这些条件。首先, 公司治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由公司内部治理系统和公司外部治理系统组成的, 而公司外部治理系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审计市场和舆论监督等一系列公司外部市场机制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不断交换来实现治理目标。其次, 公司治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来看,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相互制衡来达到相互间相对的均衡。因为公司治理系统这些治理主体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时系统内又存在信息不对称, 且系统各要素间不同力量的抗衡与较量将随系统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 从而使公司治理系统始终处于非平衡状态。同时, 公司外部治理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审计市场及舆论监督等一系列市场机制也会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也使公司治理系统始终处于非平衡状态。再次, 公司治理系统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因为公司治理系统各个子系统, 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审计市场和舆论监督等各子系统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性质上都相对独立且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 各子系统间相互关系不可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反映。最后, 公司治理系统内存在一定涨落波动。公司治理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结构复杂且各具特色, 子系统及其各要素的变化就其自身而言有一定的规律性, 但对整个内部治理系统而言则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这些都可能引起公司治理系统内发生涨落波动。

可见, 作为由公司内部治理系统和公司外部治理系统构成的公司治理系统由于系统内各元素、组分的性质与数量参差不齐, 能充分与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不断引入负熵流 (如独立董事的引入、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引入、规范的经理人市场、完善的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竞争有序的产品市场和公正、公开独立的社会审计市场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和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等) , 尽量避免正熵流 (如, 竞争者的竞争和人才的挖掘、经理人市场的不成熟、产权市场不健全、资本市场不完善、社会诚信系统的欠缺、自然灾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的流入, 这样可冲减原有公司治理系统内存在的治理正熵, 使公司治理总熵不断下降。当在系统内宏观状态的控制参量超过一定阈值时, 能通过非线性突变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 从而使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治理效率不断提高。

根据熵的可加性原理, 公司治理系统可形成耗散结构的模型为:

其中:DSCG为公司治理总熵;DSI为公司治理系统内产生的正熵流;DSE为公司治理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时从外界获取的熵流 (可正可负) 。

其中:DSi为公司治理系统内各影响要素产生的正熵流;i为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内产生正熵流的各个要素;Ki为公司治理系统处于某状态时各影响要素对熵流大小的影响权重;Kb为公司治理系统处于某状态时的熵系数 (即公司所处行业中, 每增加单位收益所需追加的成本值, 即行业内的增加成本与增加收益之比。) ;j为公司治理系统在某状态时各影响要素所包含的各个子要素;Pj为公司治理系统在某状态时系统内各影响要素所包含的各子要素对影响DSi大小的概率。

其中:DSe为公司治理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时从外界获取的各影响要素所产生的熵流;i为从系统外界获取的影响公司治理系统熵流大小的各个要素;Ki为公司治理系统处在某状态时从外界获取的各影响要素的权重;Kb为公司治理系统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时的熵系数;j为从外界获取的各熵流要素所包含的子要素;Pj为从外界获取的各影响要素对影响DSe大小的概率。

三、结论

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在公司治理系统中分析可知, 公司治理熵DSI是公司治理过程系统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的一种正熵, 只是不同企业熵增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同时由于公司治理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远离平衡状态的、且有涨落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公司治理系统可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等不断地进行交换, 从系统外引入新的熵流DSE (可正可负) , 可以使公司治理总熵 (DSCG=DSI+DSE) 发生不同的变化, 从而表明公司治理的效率高低。

若从外界引入新的熵流DSE﹥0, 则公司治理总熵DSCG﹥0。表明公司治理总熵不仅不会减少, 而且会随着公司治理熵DSi逐渐增大和外界不断流入净治理正熵DSe, 而呈现更快的增大, 公司治理的无序化状态将日益严重。如果不及时从外界引入治理负熵并尽量延缓内部公司治理熵的增长速度且超过一定的阈值的话, 最终将使公司走向破产的境地。

若从外界引入新的熵流DSE﹤0, 但|DSE|﹤DSI, 则公司治理总熵DSCG﹥0。说明从公司治理系统外部流入的净治理负熵流不能完全抵减公司治理系统内部产生的治理正熵流, 从而使公司治理总熵仍为正熵流, 且公司治理系统总熵还会不断地增大, 只不过是由于从外界引入的负熵流可以冲减一部分公司治理系统内的正熵流, 从而增大的幅度没有公司治理正熵增大的幅度大, 减缓了公司治理总熵的增长速度。但总趋势还是要走向无序化, 说明企业内部治理效率低效或失灵, 如果公司不及时再增加新的负熵输入以尽量延缓内部公司治理熵的增长速度且超过一定的阈值的话, 最终企业仍将趋于无序状态, 即企业倒闭。

若从外界引入新的熵流DSE﹤0, 且|DSE|=DSI, 则公司治理总熵DSCG=0, 表明公司从公司治理系统外部净流人的治理负熵流恰好与公司治理系统内部产生的治理正熵流正负抵销, 公司治理总熵也就表现为零。因此, 公司治理系统此时达到一个临界转折点。公司治理系统也将面临两种选择:或转向有序结构, 或转向无序结构。当出现此种情况时, 一方面, 公司应随即检查公司内部治理系统内是否存在潜在增大公司治理正熵的隐患, 并且一经发现要及时消除这种隐患, 以便阻止或延减治理正熵的增大速度。另一方面, 公司也应积极从公司治理系统外引入新的、有效的治理负熵流, 从而使公司治理的高效率得以保持或延长。

若从外界引入新的熵流DSE﹤0, 且|DSE|﹥DSI, 则公司治理总熵DSCG﹤0。说明从外部引入的净治理负熵流能完全冲减公司治理系统内产生的治理正熵流, 且还有多, 从而使公司治理总熵流变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 说明公司的治理效率有效, 最终会形成一个更高级的、更规范有序的、充满活力的公司治理耗散结构, 从而使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公司治理效率不断提高。

有些公司的治理效率差关键在于公司治理层无视公司治理正熵的存在, 从而使公司的生命周期变短。而有些公司的的治理效率好, 关键在于公司管理层一方面不仅能正视公司治理正熵存在的客观性, 同时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影响公司治理正熵产生的各因素来延缓公司治理正熵的增加速度;另一方面, 公司治理层又不断从公司治理系统外界引入公司治理负熵流, 从而使公司的生命周期不断延长。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耗散结构理论系统 篇5

【摘要】: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人脑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趋向非平衡状态的过程。本文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探讨了该理论与中学历史的关系及运用它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耗散结构历史教学

一、耗散结构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它成功地揭示出一切生物系统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趋向非平衡状态。几十年来,该理论已逐步发展为一门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包括教育科学)。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实际是一次飞跃——质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这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必须通过一个自组织 过程。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输入负熵的过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可以看作是一耗散结构。对从事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其大脑中知识熵 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由于不可避免的遗忘而产生的熵增加和由于学习时吸收信息而得到的负熵。根据历史学习的有序原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实际上是将表面上杂乱无序的历史知识,根据其内涵、本质及内在相互联系,逐步变成有序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不难理解,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高效益的历史教学系统就是一个耗散结构。因此,如果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将会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给历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二、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1、进行开放式教学,广泛摄入信息。

一个系统只有在充分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有序,有序的结构需要不断地输入大量的信息并与外界环境 不断地进行交换信息才能维持。封闭(孤立)系统是无法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始终都只能变为混沌无序。学生在学习中大脑的认识结构是不断地从混沌到有序,因为学生的大脑在学习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他们一方面不断地吸收大量的新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大脑旧知识信息会产生遗忘。如果不断吸收新知识信息的同时又不断运用、巩固旧知识信息,就会使遗忘减少到最小值。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主要问题就在于过于封闭。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缺乏信息交流,输入学生大脑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纠正、补偿,学生学习思维过程和疑难也很少被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也难以消化,一知半解。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思维系统的全方位开放,可使大脑处于足够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混乱无序变得条理清楚。

具体措施如下:(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及对教师的情感,使学生想学和爱学历史。(2)、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实践,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系统开放。在课堂上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动手时间,多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课外作业。多运用录音、挂图、录像和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尽可能让有关信息通过视、听、嗅和触等感觉器官多渠道地输入学生的大脑。(3)、提供多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与想象,激活大脑中的有关信息。提倡一题多解,允许学生提不同的意见,培养发散思维 1

等。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既可以让学生参观战争遗址、观看有关电影(如《地道战》、《屠城血记》)等,又可以结合时事,(如针对目前日本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以及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事。)让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并进一步了解此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等。努力实现并提高该历史的教学目标。

2、构造非平衡思维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普里高津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稳态时,更加有利于负熵流(信息量)的输入,从而达到更为有序的状态。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非平衡状态,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话,那么,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都很容易发生共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随着认知矛盾的解决进入更高的有序状态。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构建思维的非平衡态。那么,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思维系统处于高度非平衡状态呢?

(1)兴趣激活教学法

要启动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从有趣的问题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活教学法就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激励学生兴趣,去掉思维惰性,开发创造意识,使学生处于平衡的思维系统立刻打破,达到更高层次的非平衡状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使学生产生一种“历史就是记记背背,与现实没多大关系”的观念。要尽一切手段去调动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2)矛盾情境教学法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或有意引导,从而产生矛盾情境,使学生深刻认识错误,促其大脑接触新刺激,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让大脑的劳动处于紧张而愉快的状态。从而提高科学思维及求异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系统远离非平衡状态之后达到更高的有序状态。例如,学习“鸦片战争”的原因时,我们知道: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因此,有同学认为,战争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如果老师问:中国为什么要禁烟?如果中国不禁烟,战争还会发生吗„„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进入了一种矛盾情景状态,思维便开始处于一种强烈的非平衡状态,它能激发自身去反思,去寻找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与本质的理解。

(3)逆向思维教学法

一直以来,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一直是中学历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一些非逻辑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相比之下,它更灵活更有生命力,更容易让大脑处于一种高度激活非平衡状态。非逻辑思维一般有求异、逆向、发散、联想、类比等思维,对于这些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例如,我们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一节时,得知太平天国的历史转折点是“天京变乱”。由于“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最后失败了。在此,我们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会不会失败?”答案是肯定的:太平天国还会失败。这就促进了学生对历史本质与规律的掌握。这也是逆向思维成功运用的例子。逆向思维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可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由于它与常规思维“唱反调”,所以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3、构建密集信息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输入大量的历史信息。而只有形成知识密集的历史信息库,才有可能向学生连续不断地输入有用的历史信息,才有可能达到稳定的有序结构。要向学生输入历史信息,就涉及到信息源的问题。除了教材等为当然的历史信息源外,作为教师还应主动积极地构建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充实的历史信息库。如平时注意收集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历史文献、实录、历史题材的影视等资料,还可组建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

动,组织参观访问,承办历史板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能优选历史信息传递渠道,发挥历史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感知记忆特点,正确处理、高效使用信息源。这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又有灵活机智的教学技巧,既有灵巧的动手能力,更有规范的板书设计等技术,还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等。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整历史信息的传递。学生是历史信息的受体,对教师传来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加工和取舍,并向教师反馈信息或向外发布信息。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实现历史信息传递的有效控制。

4、科学合理地减少遗忘量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要提高大脑的有序程度,还必须尽量减少因遗忘产生的熵增加,因此科学合理地减少遗忘也是提高学习有序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减少遗忘,一方面要注意信息输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力求做到正确理解、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内容更是要理清思路,辨别异同,掌握关键。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对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及直接原因的分析,必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理解与答案,否则学生会越学越糊涂。在知识的记忆上,应多介绍一些记忆的方法与决窍,多强调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另一方面,还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复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复习主要是讲究“时”和“习”。这首先要把握好复习的时机:根据遗忘规律,针对不同的内容确定复习时间。一般是在还没有完全遗忘时复习较好,但也不宜过早。因为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才行。其次,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力求形式多样、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和总结,努力做到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又有新的认识、新的提高。对一些比较复杂、繁烦的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多次复习才行。

5、摆正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从根本上摆正了学生主体的位置。由耗散结构理论可知,耗散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活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即开放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下,一旦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阈值,系统将产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自行产生的组织性的现象就是自组织现象,自组织才能产生新的结构。学生思维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从外界吸收各种历史信息,但最终要自己经过加工处理分析,重新融合到大脑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摆正和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哪一科,包括历史,一般都遵循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课外练习。世界教育史上,不管是夸美纽斯,还是凯洛夫、布鲁纳,这些教育家们提出的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这些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的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能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因此,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构建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已使我们创造了不少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模式;碰壁——点拨教学模式;自主——指导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并应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

(2)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激发、引导、说明、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作用不明,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这种过分注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和忽视对学法研究的现象已落后了,我们必须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系统 篇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制造服务这一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成为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制造服务是向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提供的各种服务形式的总称,服务的主体或客体之一是制造企业。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了7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3]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是指融合了互联网、通信技术、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制造服务系统。缺少现代服务体系支撑的制造业是高成本、低竞争力的制造业。要使制造业真正成为健康、有活力的制造业,就需要融合优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法等,推动现代制造服务业良性、快速发展。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构、状态、特性、行为、功能等会发生转换或升级,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调整现代制造服务模式,耗散结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教授普利高津创立的。该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4]

耗散结构理论是系统能够自组织演化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讲,如果一个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开放性、非线性、存在涨落和非稳定性的条件,这个系统就满足了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李崇阳等[5]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理。陈银法等[6]则研究探讨了产业系统结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因以及产业系统从结构失稳到有序新结构建立的过程和机制,阐明了主导产业产生、发展与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关系及序参量的作用。李邃等[7]基于耗散结构原理,建立了新兴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体系,并定量分析了新兴产业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序度之间的关系。上述对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研究尚缺乏理论上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拟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耗散结构特点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本质是通过企业生产活动与社会—环境发生信息、物质、能量交流。它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具有生命周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以制造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互为服务主客体;主客体之间通过服务活动关联,构成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时空结构;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内部通过自组织、外部与环境相互约束而实现动态演化,并对现代生产模式产生影响。所以,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是特定区域内各种与生产制造相联系的服务主客体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中,政府主导组织制定和实施服务发展规划,明确服务目标和任务;企业是主要执行者,企业家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该体系是否具有生命力;科研机构和高校是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依托;金融、中介等服务性机构提供资金和各种服务。服务主客体要素之间通过资源整合及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演进。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大系统,其演进与发展有如下耗散结构特点。

1.开放性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环境是一切与制造服务有关联的因素集合,主要包括经济、市场状况、科学技术、文化等因素。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从事服务活动所必需的信息和资源,否则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同时,现代制造服务体系也会不断地产生并向环境输出信息和资源。如某一制造企业总是从上游供应商获取零配件进行生产活动,向下游集成商或消费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并与其他相关服务在资本、技术、信息、人力等诸多方面存在联系和交流。例如,2008年Google中国宣布其“开放平台战略”,包括对中国开发者共享、开放Google计算资源和技术平台等战略。其目标就是:使“云”更容易获得;让浏览器变得更为强大;让互联网应用无处不在。Google“开放平台战略”所体现的开放性将会让互联网有更丰富的产品,会使更多的人使用Google服务,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2.非线性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非线性是指其不同形式的服务主客体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和相互作用,这些复杂的关联和作用具有一种数量特征及不可叠加性。例如,2007年的美国次级房贷危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对中国制造业领域的非线性影响也正逐步显现,2007年下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倒闭的中小企业达数千家,很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降至5%以下,某些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极其敏感且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更是举步维艰。面对这种状况,一部分企业开始向制造价值链高端迈进,而绝大多数出口企业将产品市场转向了国内市场,这势必又造成国内市场更激烈的竞争。

3.存在涨落

涨落代表一种体系内部的波动,此波动在体系处于临界状态时会被放大,促使系统进化。涨落随时存在于制造服务环境中,包括服务主客体间关系和组织模式的涨落。如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竞争中,20%的企业业务量往往要占到该行业业务量的80%以上,“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4.非稳定性

新技术的出现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会使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内容、形式和关联等状态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丰田汽车长期以来以精益生产、零瑕疵享誉全球,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标杆和楷模。2008年,丰田产销量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 M),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但自2009年夏季以来,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频现,召回门事件严重打击了顾客对丰田汽车的信心。其根本原因就是丰田后来的几任掌门人过于注重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了由此带来的质量非稳定性问题。

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造服务供给水平低

受行政性垄断、行业与城市开放度的限制,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在很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层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GDP增长主要靠制造业支持。根据规律,当制造业增值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会出现基数大而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作为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制造业无论采取何种增长方式,都会受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供给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成为改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在传统制造业制成品普遍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竞争费用太高,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导致高产值、低收入,极大地压缩了制造服务业的净收入空间。

2.制造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从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内容来看,与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过小,发展层次偏低、服务空间有限,尤其是体现现代制造服务水平的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设计服务等发展亟待提高。

从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发展的主体来看,企业是发展的主要支撑,必须有一批力量雄厚、技术领先、市场适应性强的领军性制造企业。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不少制造企业规模小、能级低、功能单一、市场适应性差。另外,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外资和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这将阻碍该领域服务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制造服务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

3.软硬件环境对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制约

完善的软硬件环境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在外部软环境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或不完善。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产物,是空间资源的共享。然而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制造资源掌握在不同企业手中,政府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缺乏调控依据和手段,这成为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难点。在硬件环境方面,一些基本服务设施建设的缺失是制约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软肋。此外,诸如知识准备、环境问题等,也是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发展建议

1.外界引入负熵流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建立从外界引入负熵流的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总熵值。根据负熵流入的原则,应同时实施以下配套工作:一是建立服务效果的跟踪反馈体系。尽量使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具有自适应能力,同时尽量减少服务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减缓体系内部熵增加的幅度。二是引进竞争机制。在服务中尽量避免马太效应或牛鞭效应等防碍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发展的负面因素,引进具有鲶鱼效应的竞争因素。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调动服务主体的积极性,使之处于高度的激活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服务潜能。

2.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化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从无序转向有序。一是应建立服务与需求相匹配的机制,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和市场环境安排服务主体。二是应创造现代制造服务体系发展的环境,包括市场监管体系和风险机制。三是应建立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现代制造服务模式。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他组织模式——政府在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构建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制造企业和服务机构等服务主体或客体进行“拉郎配”,快速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形成;二是自组织模式——制造企业和服务机构在市场条件下自行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而政府在其中只发挥引导作用,包括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政策激励和法规制度,从而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自组织模式的建立有利于现代制造服务业由无序转向有序。

3.改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

现代制造服务体系中各服务主客体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体系,一要加强服务主客体之的沟通协调,通过沟通协调实现服务系统与人、环境、社会的交流,改善客户关系和市场气氛,从而使服务形式和内容都得到发展。例如,通过互联网使企业直接面向客户,由客户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和定制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协同制造、在线服务。建设制造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要为服务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一个在线协作的渠道和机制,从而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二要使系统内的资源配置非均匀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倾斜力度,并给予持续支持,以防“涨落”因达不到一定阈值而重新回到原有状态。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核心战略,回归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把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的优秀专业团队来承接其边缘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的目的。三要培植具有良性正反馈的现代产业集群制造服务体系,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打破条块分割和企业、地域界限,加强社会化、专业化协作与配套,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联合,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企业或以分工协作为纽带的联合体,从而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发展,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体系的发展。

[1] 齐二石,石学刚,李晓梅.现代制造服务业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2010,13(5):1.

[2] 顾新建,祁国宁.知识型制造业: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赢得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3] 新华网.“制造服务业”: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EB/OL].(2008-12-01)[2011-01-10]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12/01/content_10437942.h tm.

[4] 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李崇阳,王龙妹.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5(3):1.

[6] 陈银法,叶金国.产业系统演化与主导产业的产生、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4(2):46.

耗散结构理论解析金融危机初探 篇7

关键词:耗散结构,金融危机,金融系统,成因,启示

金融业作为一个系统, 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运行机理。金融业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 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金融系统的内在结构以及它的运作演变规律为我们从深层次因素研究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一、“耗散结构”的定义与特征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在论文《结构、耗散和生命》中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的系统 (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还是经济的、社会的系统) , 通过非线性作用达到远离平衡态且系统的某个参数变化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通过涨落变化影响, 系统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 就可能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结构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结构。这种新的有序结构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且不因外界微小的扰动而巨变。普利高津把这种结构命名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 系统从无序状态过渡到耗散结构应有几个必要的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状态, 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和热力学力的作用关系是非线性的;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在平衡态和近似平衡态, 涨落是一种破坏系统稳定有序的干扰, 但在远离平衡态情况下, 非线性作用使涨落放大, 而达到有序。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耗散结构理论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的基本规律、把必然性和偶然性重新组装到一起, 是帮助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规律的有效工具。

二、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一)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金融系统是由若干个个体和金融机构组成, 他们按照各自的预定目标进行独立决策, 为系统提供了最大的开放性。金融系统是一个与环境介质充分相交换且不平衡发展的非平衡态系统, 内外部元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竞争, 存在某些非线性动力过程, 使金融系统从最初的无序结构发展为高级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

(二) 金融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

金融系统中, 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存在时空矛盾和非对称性。市场主体都在进行不同的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金的闲置和短缺都有各自的时间差, 不可能出现完全的同步和对应。同样, 资本供求在同一时点的空间层次上也往往呈现非均衡分布。此外, 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也是不平衡的, 不可能保持完全同步的增长或下降, 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 从而造成资本价格的波动。即使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相应的均衡价格, 也只是相对的均衡而不是绝对的平衡, 并且受各种因素影响这种相对均衡不断被打破, 使系统始终处于非对称的非平衡状态。

(三) 金融系统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作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资本各具特色, 其供求又受到政治、经济、技术、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状态受各种复杂影响力作用。这些影响因素不是以简单的叠加方式而是以非线性的交织融合方式作用于金融系统, 使系统呈现出高度的非平衡状态。

(四) 涨落对金融系统的触发和激化作用

涨落可以理解为影响金融系统的发展因素的波动变化。一般情况下, 宏观上各要素保持相对不变或变化较小, 但从微观上看涨落是经常出现的, 主要是由于系统内外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带来的随机波动。这种涨落过程一般不影响系统的稳定, 称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微涨落。当金融系统处于平衡态时, 由于系统的稳定性, 微涨落触发引起的波动不足以打破原有的秩序。但当金融系统处于某一临界点时, 微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 形成宏观整体上的巨涨落, 导致系统发生突变, 由不稳定状态变为一个新的有序状态, 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解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和传导

(一) 过度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发展的目标是提供风险分散或对冲的手段, 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以确保利润。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最为快速的创新产品。

1. 证券化的影响。

大量的次级房贷被美国大批放贷机构转换成了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而且, 证券化了的住房抵押贷款, 不仅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交易, 也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通过将贷款证券化, 放贷机构将贷款的风险转移了出去, 并且将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放贷, 使得放贷的规模不断扩大。最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它已成为全球各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构成和主要收入来源。因此, 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一方面, 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 在规模上也快速增长。据统计, 住房抵押贷款中约有60%都实施了证券化, 而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中大约14%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下面我们以美国投资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来探讨证券化对金融系统结构远离平衡态的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2008年研究报告数据整理

数据显示证券化的收入成为投资银行的主要收入, 金融创新取得高效回报。但这种高度证券化缺乏严格的监管。投资银行迅速扩展业务, 使金融业呈现混合的经营状态, 结构无序扩张, 金融机构迅速膨胀逐渐使原有系统不复存在, 已从远离平衡态发展成更加远离平衡态。随后由于资本扩张速度太快, 使金融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 进而造成资金链的波动。金融系统与外界环境介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呈现不对称而脱节, 系统内在的不平衡也难以保证, 也就使系统达到一种极不稳定的临界点上。为了维持金融系统的有序和远离平衡态, 只能对某些不稳定的因子进行剔除, 因此出现了三大投资银行的破产。

2. 金融衍生品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 其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抵押贷款公司便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进行证券化, 发行低级别的房贷支持证券, 将其出售给投资银行等风险偏好机构。投资银行再将这些低级别的MBS分割、打包、组合, 开发出众多新的金融产品, 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通过这个过程, 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成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 交易链条也被极大地延长了。图2表现了这一过程中次级贷款及相关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流程。而且, 经过多层次的证券化, 这些产品的风险变得很难识别和追踪。由于这些衍生品是建立在最初的贷款基础资产之上的, 当基础资产和交易主体出现问题后, 大量的信用风险就会沿着这条金融创新的链条逐级传导下去, 必然危及金融市场整体。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报告》整理

资料来源: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2007年研究报告

图3反映了这些金融衍生品的迅猛发展情况。从1996年开始, 美国发行的MBS主要由政府支持机构操作并一直起主导作用, 2003年拖欠的3万亿美元, 就是以政府信誉为担保的金融行为。但是从2000年开始由非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MBS一路挺进, 大幅增加。同时, 购买MBS的投资银行为担保MBS发行了新的债券CDO, 形成“MBS-CDO—购买者”的风险转移链, 金融衍生产品被滥用, 通过非线性作用, 严重影响金融系统稳定。CDS是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金融衍生品, CDS的市场规模从2001年出现到2007年迅速扩大到62万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4.5倍。介稳性已到临界状态, 但CDS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设计者、发起者和参与者投资银行却是一类既无法吸收存款而缺乏稳固的资金来源, 又不受美联储监管的金融机构。因此, 这种高风险的游戏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外部制约。

上述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性影响金融系统, 使得系统更趋于远离平衡态。同时, 其具有的涨落因子群在非线性作用下, 形成了宏观的“巨涨落”, 并最终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而产生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 金融的过度创新, 金融工具的过度衍生和高杠杆趋势, 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 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远离平衡态的程度。

(二) 道德风险的非线性作用

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和多次衍生化是一个复杂的金融创新过程。各类金融机构彼此分工且相互合作, 但显然没有哪一个金融机构对整个衍生化过程的风险控制负责。在这条衍生化链条上,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每个市场主体所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 存在着非线性作用的道德风险问题。图4就是道德风险在各个主体间的传导过程。道德风险的非线性作用, 引起整个次贷市场的风险积累和风险放大, 使得金融系统处于更加不稳定的非平衡态。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这些作为个体涨落因子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类:次级抵押贷款人的道德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人的自有资产有限, 倾向于贷款买房, 并尽可能降低首付比率, 因为他们的破产成本很小。为了满足市场需要, 抵押贷款公司推出了各种低首付、零首付的贷款工具, 为道德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抵押贷款公司、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由于这些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者投资者, 因此他们不再严格审核购买资产的质量, 而是为了将产品推销给下家, 把重点放在对购买产品的分割、打包、组合和证券化处理上。通过这个过程, 使得各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的风险很低, 利润回报却很高。结果, 抵押贷款公司大力发展次级贷款, 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也纷纷介入, 高杠杆率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充斥着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在对金融衍生品CDO的评级中, 信用评级机构不但评估风险, 而且还参与融资产品的构建过程。这样极易引发道德风险。据统计, 被评级机构支付的评级费用占评级机构收入的90%。评级机构既向产品发行方收取咨询服务费, 又对其产品进行评级, 这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使得信用评级机构丧失了独立性, 表现为和被评级机构相互配合使用各种手段提高衍生品的评级结果。信用评级的升高引起了市场的非理性追捧, 导致道德风险的累积。另外, 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很低, 他们一般不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 也不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市场和监管部门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 评级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这些道德风险行为作为涨落因子叠加, 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连锁反应, 关联效应被迅速放大, 产生的巨涨落导致金融系统突变。

(三) 金融监管不到位使得金融系统持续远离平衡态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多头监管、空白监管和重复监管同时并存。这样的监管体系使得金融系统缺乏外部制约, 持续处于远离平衡态而趋于临界点, 加速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庞杂, 监管部门权责混乱。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 而且监管职责由多个部门负责, 如美联储 (FRB) 、财政部 (OCC) 、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储蓄管理局 (OTS) 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等多个机构, 进而造成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一致。一方面, 各部门权限互有重叠, 监管效率低下, 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另一方面, 监管盲点也屡见不鲜。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 金融创新链条中出现了大片监管的空白地带, 对创新产品和投资银行的监管更是严重缺乏。各种复杂的、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证券化产品没有被监管部门纳入系统的监控范围, 出现风险后, 也就没有针对性的应急手段。例如:像CDO、CDS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 到底由谁来管没有明确, 像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没有要求。次贷危机爆发时, 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仅为3%, 而国际银行业资本统一协议———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当投行大量从事高杠杆业务时, 监管部门仍旧沿袭以往的模式, 导致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因为资本不充足, 抗风险性能力很弱, 大量倒闭。此外, 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恢复混业经营, 使得金融机构多种业务交叉, 证券化又将信贷、证券、保险等多个业务领域联系在一起。但是金融分业的监管体制没有进行调整, 单一领域的监管对于涉及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 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来对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负责。

(四) 先低后高的利率政策和先高后低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引发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 触发和激化了金融危机

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到1%的历史最低水平, 并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2000年底美国30年固定房屋抵押贷款利率为8.1%, 到2003年降至5.8%;2001年底一年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为7.0%, 到2003年降至3.8%。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 还款压力降低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负债投资热潮。正是由于市场普遍预期美国房市前景一片大好, 更加刺激了美国房市, 房价从1996年到2006年飞涨了约85%, 形成巨大的泡沫。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房屋总价值约为21万亿美元, 其中约8万亿美元是投机的价值。

从2001年至2005年的四年中, 美国自有住房者平均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业务中提取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 作为他们日常消费开支。而由于利率的持续降低, 美国房价飞涨并没有大幅增加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从2000年到2004年, 美国购房者平均每月所需偿付的贷款额从846美元上升到876美元, 上升仅为3.5%, 远远低于美国中位房价上涨33%的上升幅度。这刺激了美国人的购房热情, 同时也使得放贷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别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需求, 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应运而生。次级抵押贷款的“债务收入比”最高达到55%, 而优级贷款的平均水平仅为32%, 因此次贷风险很高。此后, 放贷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 这些投行再把各种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 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 出售给国内外的金融机构, 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上。根据美联储2004年统计, 从1994年到2003年, 次贷增长近10倍, 年均增长高达25%, 是抵押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2006年美国发放次贷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 占当年发放房贷总额的21%, 优贷比例则降到36%。“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 总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 其中约有2/3在国际上流通, 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 全球有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图5反映了1994-2006年美国次贷发放额的快速攀升。

资料来源:根据瑞士银行2007年研究报告数据整理

但是, 泡沫无限制地吹大终会破灭。从2004年6月开始, 美联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在两年之内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从2006年年中开始, 美国房市开始降温, 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2006年三季度到2007年7月, 美国房价下跌超过10%, 房屋销售量迅速降低, 2007年5月美国成屋待售量超过400万套,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使许多低收入的次级房贷家庭无法偿还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到期未付率大幅上升, 次贷危机爆发。表面上看, 次贷危机的爆发由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引起, 实际上是美国人对住房的正常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低于房地产市场虚拟出来的巨大的无支付能力的需求。先低后高的利率政策和先高后低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引发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 对已经处于临界点的金融系统起了激化作用, 触发了金融危机。

四、耗散结构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

(一) 必须全面认识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 既能分散风险, 也会放大风险, 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金融衍生品, 例如“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担保债务凭证 (CDO) ”等, 能为贷款人提供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并通过重新分配, 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通过资产证券化还能有效缓解风险过度地集中于银行体系的状况。因此, 金融创新仍需要继续推动。但同时, 还应看到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 导致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金融衍生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 微观上看降低了风险, 宏观上却把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手中。风险在不同主体间分散和转移, 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与原始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 增强了系统性风险。因此, 必须把握好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提高监管水平、完善金融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金融创新。

(二) 必须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

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美国金融体系中很多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自然属性是逐利性, 具有风险偏好的资本倾向于投资风险大、收益回报高的金融产品, 这样就放大和扩散了风险, 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 应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 增强各种机构的透明度, 规范其运作, 加强对金融系统的外部约束, 使其运行更稳定, 才能抑制类似次贷房地产泡沫成为“巨涨落”的情况。

1.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金融监管不力, 才使得次贷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所以对于金融创新, 既要在审批时严格审查, 更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加强监管和指导, 如应通过相应的法规, 规定杠杆交易的上限, 避免过度利用杠杆效应。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 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 充分预见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和防范机制。

2.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从次贷危机的贷款者来看, 贷款机构不是商业银行, 而是为数众多的次贷机构。放贷者本来就知道次级债风险很高, 但是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压力让放贷者忽略了风险。因此, 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市或股市等高风险领域而造成资产泡沫堆积。同时, 面对现今金融机构混合经营的趋势, 监管部门应改变以往的分业监管模式, 建立对金融体系的全方位监管。

3. 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管。

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发挥市场纪律对金融道德风险的约束作用。次贷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金融创新工具在投资者和所投资的原始产品之间制造了太多的分离层面, 投资者通常只是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来进行投资的决策。所以, 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

(三) 要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介稳性非常脆弱, 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影响极为复杂, 一旦某个因子被放大都可能演变成为危机。因此,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金融系统必需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 对系统中已经暴露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 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金融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 收集整理信息, 建立相应的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 科学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估, 发现突发事件, 确定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 及早给出警示信号, 加强系统内人员的警觉意识, 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首先, 应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警制度,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 引导理性的投资和消费, 抑制房地产业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 应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 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 应完善贷款的抵押、担保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时, 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对抵押物的处置偿付制度。

五、结论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品牌危机研究 篇8

近年来三株“常德事件”、康泰克PPT、肯德基苏丹红、三鹿三聚氰胺、万科“捐款门”等事件,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危机面前, 三株、三鹿等品牌是越败越惨, 最后走向亏损和倒闭;万科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虽没有惨败, 但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泰诺、肯德等企业却能变危机为良机, 反败为胜, 蒸蒸日上。这就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面对危机会有不同的结果?品牌危机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对企业是好事还是坏事?企业如何管理危机呢?

以下作者首先就对品牌危机的相关文献做一回顾和评述, 然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品牌危机的新概念, 探讨其产生及管理的要素, 提出品牌危机促使企业进化的机理, 最后对研究做出结论。

2 文献综述

2.1 对品牌危机概念的界定

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国内学者将危机管理及其研究其引入到内地[1], 但是对品牌危机的研究是从90年中后期才开始的, 直到2002年学者吴狄亚、卢冰才在 “企业品牌危机防范”一文中首次提出品牌危机的定义:“品牌危机指的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突变和品牌运营或营销管理的失常, 而对品牌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社会公众, 使企业品牌乃至企业本身信誉大为减损, 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2]。”钟唯希 (2003) 把这个概念做了一定的调整, 把导致品牌危机产生的因素进一步细化, 并强调了品牌危机的实质就是信任危机:“品牌危机是指由于企业自身、竞争对手、顾客或其他外部环境等因素的突变以及品牌运营或营销管理的失常, 而对品牌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造成社会公众对品牌产生信任危机, 从而使品牌乃至企业本身信誉大为减损, 进而危及品牌甚至企业生存的危机状态。”[3]这两个定义都指出了品牌危机的诱因与结果。

而崔鑫生 (2005) 在“论企业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一文中指出品牌危机“就是企业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 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作为企业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辨别功能的丧失, 直接的表现就是企业产品获得的认可度下降、市场占有率低, 有时还会直接影响企业后续产品的推出[4]。”这个定义是根据营销专家科特勒对品牌的定义而做出的, 强调的品牌危机所造成的大众识别性的下降, 品牌危机影响市场开发与产品销售。

郭益盈 (2006) 从媒介的重要因素与公众的情绪角度下了定义, 即“品牌危机是指品牌所代表的产品 (服务) 及其组织的自身缺失或外部不利因素以信息的形式传播于公众, 从而引发公众对该品牌的怀疑, 降低好感甚至拒绝与敌视并付诸相应的行动, 使得该品牌面临严重损失威胁的突发性状态。”[5]

以上定义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的品牌危机的,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把品牌危机看作是一个状态, 一种现象, 把其看作是一个静止的概念, 均认为品牌危机只给企业带来负面的效果。

2009年彭德辉、郭国庆引用了罗江2003年发表“品牌的危机管理”中的概念, 认为“品牌危机是指品牌在形成、运作、保持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不良过程。”[6]这个概念指出品牌危机是一个过程, 这使品牌危机的概念不再是静止的, 但他们仍认为品牌危机是负面的不良影响。

可以看出, 品牌危机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界定, 对品牌危机的认识还处在前期的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人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对其做合理的阐释。2008年薛可等学者撰写 “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品牌危机处理策略”[7]论文, 虽然涉及到系统论的有关知识, 但并没有给品牌危机做一个合理的概念上的界定, 其所研究主要是互联网环境下危机处理的策略问题, 对品牌危机是什么、产生原因等并没有做必要的探讨。

2.2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8]是由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著名的统计物理学家普里高津 (I.Prigogine) 提出、发展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2.2.1 耗散结构。

1969年在理论物理和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普里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由于负熵的流入可以补偿系统内熵的增加, 当系统的某一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 通过涨落发生突变, 既非平衡相变, 就有可能从原来混沌无序状态, 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他把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9]。

2.2.2 熵与负熵的概念。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 (RudolphJ.Eelausius) 在《热之唯动说》 (1864) , 引入了称为熵的物理量, 认为孤立系统内的不可逆过程总是指向熵增加的方向。熵理论发展到今天, 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物理概念, 拓展到了一个自然与社会、经济等统一的概念。所谓“熵”, 就是指混乱程度。熵值越小, 表明系统的有序性越强;反之, 熵值越大, 则表明系统的有序性越弱。

列奥?齐拉德 (Leo.Szilard) 首次提出了“负熵”的术语, 1944年, 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 (E.Schrodinger) 出版《生命是什么?》一书, 明确地论述了负熵的概念, 所谓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国内学者任佩瑜等在1998年提出了管理熵[10]的概念, 并其后发表的论文中为管理熵和负熵的计量推导出了数学模型,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耗散结构理论在中国企业界的发展与应用。也为本文品牌危机管理提供了数理上的支撑。

耗散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但据作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还没有人把耗散结构理论与品牌危机结合起来共同探讨, 更没有人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阐释品牌危机问题, 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3 什么是品牌危机

企业是一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的开放系统。企业的正常运作受内部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 企业只有不断通过与外部交换物质、信息与能量, 才能良性地发展。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作者把品牌危机定义如下:

在企业系统运行过程中, 由于受内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致使企业总熵改变, 在非线性的放大作用下, 品牌美誉度、品牌价值及资产、公众对品牌的信任感与忠诚度产生变化, 形成远离平衡的状态而引发企业涨落的过程。

这里之所以说品牌危机是一个过程, 是因为品牌危机伴随着两个阶段的转变, 一是由于熵增使企业从有序状态到无序状态的转变, 二是由于负熵的增加使企业又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产生转变。三株、三鹿等品牌的垮台是因为在两个转变过程中, 只走了第一步, 没有迈向更高有序状态, 而是走向了崩溃的终极平衡态。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品牌危机是一种变化, 是个动态的过程, 这种变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企业向不良方向发展, 也可能会向对企业有利的方向发展, 品牌危机引发的是企业涨落, 合理的对待和管理危机, 将会促进企业的进化。

4 品牌危机的产生——熵值的增加

4.1 熵的数学模型

在相对封闭的系统中, 如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组织结构性摩擦, 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人员素质及沟通等因素均会导致系统的熵值增加。品牌危机时期企业系统的熵值[11]可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i为导致品牌危机产生的各种因素, Ki为各种因素的权重, Si为各种影响因素所产生的熵值。

4.2 熵增的主要因素分析

4.2.1 政策制度因素。

企业的政策、产权制度以及经营管理制度等是影响熵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政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就会出现排斥和抵触现象, 内耗会增加, 从而引起熵的增加。如果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 将导致“内部人控制”, 会导致品牌资产的“体制性流失”以及“交易性流失”, 给企业品牌带来严重的影响。如孔府家酒垮台就是其内部人员, 利用孔府家的品牌销售其他产品, 造成了企业的混乱。在经营管理制度方面如缺乏监控系统或危机管理制度不健全将会使熵增加, 导致品牌危机。

4.2.2 结构因素。

一般企业具有多层级结构、多功能的结构, 层与层之间及各单元之间因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作用, 会在耦合状态下交互影响, 组织内部结构性磨擦系数加大, 产生内耗, 能量衰退, 企业的反应能力减弱。

企业品牌的经营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 营销部解决不了技术问题, 技术部解决不了资金问题, 财务部解决不了人才问题, 人事部解决不了销售问题等等, 如果各部门缺乏诚信、沟通不畅、团队分裂、各自为政等, 均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品牌危机。

4.2.3 人员因素。

人既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的资源, 企业品牌的塑造和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与态度。若人员素质与态度的发展与组织发展不适应, 那么两者的耦合性就会较差, 摩擦力就会较大, 内耗性就会较高, 其熵值就会增加。

良好品牌形象的塑造, 要求企业员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 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讲究信誉、要有合作思想、团队意识等, 而事实上有些领导和员工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不讲职业道德、不讲信誉、忽视产品质量, 企业为牟取利润销售假冒伪劣、过时、变质的产品, 致使企业品牌形象受损。

4.2.4 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 以知识为基础, 以职业道德、国家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为导向, 潜移默化地熔融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具有整合、约束、激励、教育、引导、感化、凝聚、辐射的功能。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品牌的内涵, 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会造就什么样的品牌。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 权力和利益分配逐渐稳定, 结构也慢慢僵化, 成为企业变革的阻力因素, 企业文化相应沉积下来而失去活力, 使企业无序度不断增加, 企业品牌的环境适应力、市场的应变力下降。

4.2.5 信息沟通。

企业品牌的创建, 出发点是消费者的需求, 支撑点是员工的付出, 相关点是各利益团体的支持。因此, 企业要塑造优秀的品牌, 就必须准确地及时地与消费者、企业员工、各利益团体、公众互动与沟通。但是企业在内外部信息沟通时, 往往由于受到组织规模、传递者素质、渠道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 发生耗损、扭曲, 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下降, 造成熵值增加。

4.2.6 企业适应能力。

企业外部经济、技术、竞争等环境的改变, 易导致品牌危机的发生。当经济出现通胀、衰退时, 消费者的购买力降低, 产品滞销时;当新技术代替了原有的技术, 使得品牌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 使消费者的购买发生转移时;当竞争对手采用降价、加强促销等手段, 使企业市场占有率、销量等降低时。企业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不能以较快的速度适应这些变化, 会使企业熵值越来越大, 产生品牌危机。

以上这些因素单独发挥作用, 都会致使熵值的增加, 实际上这些因素在复杂的企业系统内部不断地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产生更复杂的综合现象, 会进一步加速熵值的增加。随着熵的增加, 企业混乱的程度也相应地增加, 使企业从开始有序的状态转向了无序的状态, 这是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 也是品牌危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5 品牌危机的管理——负熵值的增加

5.1 负熵的数学模型

undefined

其中:j为影响企业组织产生负熵的各种因素, 如新的有效政策制度、新的观念、新技术、新组织结构、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沟通、创新行为等。Kj为企业导入的负熵中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 Sj为各种影响因素所产生的负熵值。

5.2 负熵的主要因素和品牌危机管理

5.2.1 政策制度因素。

善的品牌发展战略、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 可使企业负熵增加, 使品牌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系统性, 可减少企业管理危机的盲目性。

战略是企业全局的、长期的谋划, 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等特征, 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组织结构等。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讲, 不仅仅是一种标示、一种符号, 它代表是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形象, 它是企业赖以发展的一种资产或资源。对品牌的决策, 不能仅仅停留在职能部门这个层次, 还应该上升到企业决策层和事业单位层, 有一套完善的品牌发展战略, 有利于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有利于树立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 有利于利用品牌资产创造更多财富, 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机制是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标准建立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 是企业的预警系统, 其职能在于明确危机管理体系, 监测、防护和处理发生的危机。通过建立品牌自检自诊制度和实施进行危机模拟, 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检查、剖析和评价, 第一时间发现熵增因素, 及时采取措施, 引导品牌危机向有序方向发展。

5.2.2 观念因素。

观念因素是企业品牌生存的关键, 也是企业保护品牌的重心。旧的观念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时候, 会成为熵增的重要变量, 这时就需要新观念的植入, 耗散掉熵增所带来的无序, 企业才向新的有序状态发展。

新观念的植入主要是指企业价值观的改变、营销观念的更新、危机意识的树立等。作者研究了世界前50大品牌企业, 发现他们核心价值观都有共同的特点, 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诚实守信、尊重个人、追求卓越、讲究效率、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等。这些价值观是品牌塑造的必要条件, 缺乏诚信、不尊重客户、反应迟钝、不讲合作、因循守旧的企业, 只会变的越来越混乱, 熵值越来越高。所以企业要想加强品牌管理, 减少混乱, 就要植入这些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品牌形象是在消费者、公众及相关利益群体心目中树立的, 这就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树立系统营销观念, 企业所关注的不是企业自身, 而是消费者、公众、相关利益群体和社会的需求等等, 能正确认识这些需求并能合理满足的话, 品牌危机就会向有利方向发展。

通过本文对品牌危机的界定可以看出危机是一种涨落, 对企业来讲未必就是件坏事, 危机分两个阶段, 如果不合理管理危机、耗散掉熵增的话, 危机就是件坏事, 会导致企业衰退甚至是消亡, 这也是很多人所认识到危机, 听到看到就心惊胆颤。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危机是一种过程, 也是促进企业进化的动因。所以我们要树立新的危机意识:因为企业熵不会完全消除, 危机时刻存在, 危机孕育着良机, 适时耗散, 可促进企业进化。

5.2.3 创新因素。

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提出:创新是引入一种新产品, 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实现一种新组织。可以看出创新不是企业闭关自守能完成的, 创新的开展与实施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流动、交换和反馈。企业之所以能够自我适应、自我学习、自我调节适应环境变化, 是因为不断从环境中吸收了必要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抵抗了自身熵的增加。

品牌危机是因为观念的陈旧、制度的过时、技术的落后等因素形成熵增所造成的, 所以企业只有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 才能冲销熵的增加。主要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等。每种创新都是一个涨落因子, 企业都要系统地思考、学习、组织和转化。需要企业能及时做出决策, 用新的观念、知识、战略、政策、制度、方法以及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去冲销组织僵化所带来的熵增。

5.2.4 信息因素。

N.维纳在其著作提到“正如熵是无组织程度的度量, 消息集合所携带的信息解释为负熵”, 布里渊论证了信息就是负熵, 并定义了负熵原理, 即:信息=熵的减少=负熵的增加[12]。

信息代表了对熵的负贡献, 熵的减少意味着系统有序度的增加, 是品牌危机管理的基础要素。信息要发挥作用, 关键是在于沟通, 首先要疏通信息沟通渠道, 保证信息在企业与外界之间、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各子系统之间沟通无障碍, 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 做到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内通外达。

一是内部沟通。面对品牌危机, 企业要对危机有正确的认识, 准确把握危机事态的发展, 处变不惊, 沉着冷静, 有条不紊地开展危机管理工作, 避免出现内部人心涣散、一片混乱、各奔前程的局面。

二是外部沟通。品牌危机产生时企业要及时地直接地与消费者、公众及相关利益群体进行深层沟通, 坦诚布公, 真诚相待, 了解问题所在, 了解各方面的需求, 尽量满足他们需求, 并适当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补偿, 和各方达成和解, 使危机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无论责任在于哪一方, 企业都不能为了短期利益, 一味地为自己辩解, 推脱责任, 应该对受影响的一方或多方致以诚挚的歉意, 公布管理和改正措施, 承担应有的责任, 最大限度地争取他们的谅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甚至抓住契机, 把危机转化良机。

5.2.5 结构因素。

企业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机制及其效率取决于组织的分工模式、技术范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企业制度等组织化因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3] (毛道维、任佩瑜, 2005) 。僵化的组织导致了熵增, 产生了危机, 企业要做好品牌危机管理, 就需要重新分工、重调结构、再造业务流程。当今业界普遍认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分权模式、专业化, 是组织发展的方向, 也是企业管理的最有效形式。所以为了进行有效管理可设置品牌管理部门、危机管理部门, 安排相关人员, 分配适当的人事、财务、业务决策权, 必要时可聘请社会资源作顾问进行协助, 同时设立危机管理信息中心, 引进信息管理系统, 24小时接受媒体和公众的访问。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 以上各因素单独或相互影响而发挥作用, 是品牌危机管理的基础, 可增加企业的负熵, 负熵的增加, 意味着是对混乱的耗散, 企业有序性的提高, 这是品牌危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6 品牌危机促进企业进化的机理

通过对影响品牌危机主要因素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品牌危机本身就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对企业来讲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危机中可能酝酿着良机, 企业只要合理的引导和管理, 就可使企业从一个低级的状态向一个更高的状态转化, 可促进企业的进化。那么品牌危机是怎么促进企业进化的呢?

企业品牌在产生危机时, 熵流与负熵流同时产生作用, 根据熵增和负熵增的数学模型, 我们可以求出, 企业的总熵。可以表示为:

S=S1+Se

其中, S是整个企业的总熵, 它等于系统的熵S1与负熵Se的和。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的总熵S, 可能会有3种情况[14]。

(1) S>0, 系统的负熵增加量不足以抵消熵的增加量, 企业系统表现为缺乏活力, 无序而混乱, 企业出现退化甚至消亡。

(2) S=0, 一种情况是企业系统的熵值增加和负熵值的增加相对持平, 企业系统进化强度不足以使企业系统向更高级的耗散结构转化;另一种情况是, 企业熵值为零, 负熵值也为零, 企业是一片死寂。

(3) S<0, 企业系统正熵的产生小于负熵流, 企业系统相对有序, 在耗散作用下, 企业系统出现自组织, 在这种状态下, 将实现从一种有序结构向更高级有序结构的进化。

所以, 只有外界环境吸收的负熵流足以抵消企业系统内部的熵增时, 企业系统才有可能进化。品牌危机促进企业进化的机理, 见图1。

7 结论

根据熵增原理, 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现有的政策、制度、方法、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组织结构、无效的信息沟通等都可使企业变的混沌和无序, 是引发品牌危机的内在因素。同时根据耗散结构, 我们又可以看出, 新的有效政策、制度, 新观念、技术、结构等的创新, 新的有效的沟通, 员工积极行为等又可使负熵增加, 使无序的危机状态向有序的状态发展, 增强企业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 从而达到企业进化的目的。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高校教师流动 篇9

一、开放系统是耗散结构形成的首要条件, 也是高校教师流动的前提条件

在普里高津看来物质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是在开放系统条件下形成的, 只有在开放系统下才能形成系统与外界进行熵的交换, 于是他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ds=des+dis (其中ds是系统总熵, des是系统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所形成的, 又称负熵流, 所以des<0, 而dis是系统内部的自发产生的, 叫熵产生, dis≥0) , 要维持这样一个结构, 就需要耗散能量、物质, 即耗散结构。当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系统中时, 系统总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从而使des的绝对值不断增大, 用以抵消内部的熵产生, 使ds不断降低, 形成内部的有序结构。当系统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下时, 没有内外能量的交换, 即des=0, 这样就不可能形成系统的有序度。所以在普氏看来, 系统的有序结构不可能在一个孤立环境下形成, 否则物体只有趋于灭亡。而从现实中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那就是在大千世界中, 如果客观事物处于一个孤立的环境, 没有与外界持续的作用, 最终只有灭亡, 生物界即可以说明。然而在真正的现实中, 绝大多数的客观事物都处于一个开放系统中,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很少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所以在自然界形成开放系统是可能的, 也是可行的, 所以必然可以满足形成耗散结构的一个条件。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高校教师管理过程中, 是不是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学校上看, 学校不是象牙塔, 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系统, 它不会禁锢学校的所有事物, 它要求学校与外界接触, 向学生、家长、社会开放, 不断的从外界吸取营养, 补充需要, 使自己得以发展。其次, 从构成教师的结构来看, 没有那一个大学的教师完全由自己所培养, 都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域, 甚至不同国家的教师, 这本身也体现了大学的开放性。第三, 大学在组织师资的过程中, 许多大学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求教师可以来自不同学校, 防止近亲繁殖, 让不同的人员在一起, 相互碰撞, 产生心灵的火花, 形成新的学术思想, 保证学术繁荣。第四, 从现实上看, 大学人员流动频繁, 建立了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人才流动机制, 体现在一方面是学校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大学不断通过派出人员出去学习、交流、合作,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实现共同发展。因此, 我们不难发现, 当前的大学校园, 不管是从制度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 都体现了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 它时时刻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不断增加des的绝对值, 用以抵消dis, 从而降低ds, 实现教师结构的有序性与合理性。所以它完全满足耗散结构形成的首要条件, 因此可以按耗散结构的规律来发生作用。

二、远离平衡状态是耗散结构的重要基础, 也是高校教师流动现实表现

普里高津认为,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任何物质的平衡都有三种表现:平衡、近平衡、远平衡。而平衡和近平衡状态几乎不能产生耗散结构, 是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 系统形成的负熵流很小甚至没有, 即des趋近于零。如果生物处于这样的状态, 最终只有走向灭亡。只有那些远离平衡状态, 系统能够产生足够的负熵流, 使得负熵流的绝对值不断增大, 从而抵消熵产生, 那么就使系统的有序程度不断得以提高, 最终形成有序结构, 也就是形成耗散结构。物质就是在这样的远离平衡状态下得以发展, 不断更新, 使自己壮大, 达到永远存在。生物就是远离平衡的状态下发展产生作用, 带来积极影响, 从而使生物得以繁衍下来。而世间万物都是如此。这个规律告诉我们, 高校教师的管理过程中, 人员流动是产生高校人力资本耗散结构的必然, 也是高校人才管理的现实表现。如果一个高校没有人才的流动, 或者人才流动非常少见, 也就是一个高校教师处于一种内部的平衡和近平衡状态, 这样的高校人才在一个封闭的条件下, 不能形成耗散结构, 最终只会是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具体表现在: (1) 近亲繁殖的人才系统, 必然带来遗传上的不利基因, 造成后代的优越性逐渐降低, 甚至带来遗传疾病, 造成下一代的伤害, 体现在高校教师队伍, 只会继承前边教师的东西, 没有创新, 必然造成年轻教师缺乏创造性, 这样的高校无法实现学术上的突破, 很难有所作为, 学校最终会走向衰亡。 (2) 封闭的人才系统, 必然压抑教师的积极性, 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久而久之, 将会不思进取, 缺乏激情, 在教学中得过且过,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随着时间的远去, 教师们也会在时间的消磨中, 意志减弱, 最终成为一个个无所作为的平庸教师, 这样的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 必将是缺乏竞争力的学生, 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长此以往, 人们也会对这样的高校缺乏信心, 以至于高校走向灭亡。 (3) 封闭的管理机制, 必将造成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力, 很难形成“鲶鱼效应”, 这样最终只有走向死亡之路。高校教师队伍一旦缺乏竞争, 就会造成教师队伍吃大锅饭现象, 造成人浮于事, 机构臃肿, 干好干坏一个样, 混日子严重的局面。这样的教师队伍必将被淘汰, 也最终影响高校的发展。但是在远离平衡状态时, 由于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体现在教师队伍的人员管理是一个开放式的管理, 促成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的有序流动, 这样的教师管理方式, 必然形成人才管理的耗散结构, 必然带来许多积极的作用: (1) 有序的高校教师流动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经济学的观点, 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 每一次新的资源的重组, 就是一次新的火花的碰撞, 往往会焕发新的活力。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力资源, 在流动中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当一个学校新教师的加入, 便注入的新的血液, 也可能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多元文化, 他们的融合, 可以促进创新, 促进学校的发展。由于老教师不断的流走, 新教师不断的进来, 不断的补充新的血液, 也会产生新的变化, 在转变教师观念、思想等方面产生作用。在教师流动中形成新的教师耗散结构, 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 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教育的发展。 (2) 有序的高校教师流动有助于新的竞争机制的形成。根据市场竞争的观点, 每一次教师的流动, 都会对教师们产生心灵的振动, 刺激教师不断提高自己, 对于流入学校来说, 因为有了新的教师的加入, 必然要造成对原有教师的冲击, 促使原有的老师不断努力, 充实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否则将会受到威胁, 无形中增强了老师的积极性, 改善了原来的教师结构, 提高了教师素质。对于流出地来讲, 为了补充新鲜血液, 也会给原有教师流出了空间, 使一部分老师看到了希望, 增强了信心, 特别有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使年轻教师很快成长起来, 也会给条件差一些的学校教师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从而促进教师的循环流动。 (3) 有效的高校教师流动有助于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是人生的最高需要, 也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今天流动中往往都是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在流动中容易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空间, 找到新的目标和追求, 这样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许多教师在新的空间里如鱼得水, 能较好的施展才华, 个体的能力不断的得意提高, 个体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学校中也不断的涌现出新的教学精英。在流动中, 不断满足了教师们更高的物质要求, 也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 许多教师都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讲, 既提高了教师自身, 也促进教育的发展, 从而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4) 有效的高校教师流动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我们不难发现, 如果高校管理混乱, 水平低下,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形式, 效率低下, 人浮于事, 甚至以权压人, 校长搞一言堂, 实行家长作风, 使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这必然影响学校发展。学校只有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建立人性化管理机制, 学校校长充分尊重教师, 学校其他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提高管理能力, 使学校管理部门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部门。各教育主管部门同样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关心学校教师, 为教师更好的发展献计纳策, 真正为教师服务。

三、非线性作用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重要条件, 也是高校教师流动管理新机制形成的体现

普里高津认为系统内部存在两种相互作用:简单的线性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作用。而简单的线性作用只是一个简单的组合, 最多表现在量的积累上, 不能形成耗散结构。相反复杂的非线性作用, 是推动系统向前发展的动力。通过非线性作用, 实现系统本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同时也可以是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从而产生自组织, 形成有序结构。相互作用的系统因素, 有助于耗散结构的形成。

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不可能是简单的线性管理, 而是复杂的非线性作用, 通过这种非线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发挥其作用,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教师流动有其必然性。任何高校都不可能阻止教师流动, 相反通过教师流动, 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 通过引进教师促进学术繁荣。当前各个高等学校每年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引进人才, 对人才进行一定的优惠条件, 给予优惠的政策, 比如说住房、工资、津贴等来引进人才, 壮大自身学校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有的学校还要求引进人才规定来自不同的学校,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来自不同学校的人才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产生心灵的共鸣, 促进学校发展。 (2) 通过学术交流实现, 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当前许多高校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让短暂流动的教师专家、学者给本校师生带来精彩的讲座, 让师生们受益匪浅。由于这些专家往往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他们的讲座都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容易对人产生巨大的作用。 (3) 高校还通过学校“送出去”的方式, 促进教师流动。教师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吸收别人的优秀营养, 必将对自身产生积极作用, 当这些教师回到自己的学校时, 不仅仅带回去是知识, 更多的是观念的更新, 思想的变化, 一个老师产生一种思想, 那么更多的教师将会产生无数的新的东西, 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必将推动学校发展。

四、涨落导致耗散结构质的变化, 促进教师队伍提高, 也是教师流动的现实需要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 涨落是耗散结构形成新的有序的一个重要条件, 涨落的不断发生, 将会导致变革的不断形成。也许一个微小的涨落, 将会带来对原先现状的偏离, 当偏离不断被加以放大时, 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最终产生质的变化。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这个连续的整体时时刻刻都在运动, 在影响, 正如米歇尔·沃尔德罗所说“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 这样的关联敏感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微笑的不会总是微笑。在适当的条件下, 最小的不确定性可以发展到令整个系统的前景完全不可预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或者鲶鱼效应。人们很难想象巴西亚马逊河的意志蝴蝶扇动翅膀, 可以引起美国的龙卷风, 通过一个小鱼的运动, 解决了鲶鱼的运输问题。这就是涨落导致物质发生质的飞跃, 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教师流动同样也会产生“蝴蝶效应”、“鲶鱼效应”。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这说明一个道理, 那就是别人对自己产生的巨大作用。如果, 我们教师每天都能听君说话, 那作用可想而知, 但教师们怎么才能有这种机会呢, 那就是只有教师队伍不断流动, “请进来, 走出去”, 经常举办高水平的讲座、学术交流等。但是当一个学校教师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条件下时, 就不会有涨落的发生, 也就不可能有教师队伍质的飞跃, 只有通过教师流动, 才能在不断流动的教师队伍中产生新的东西, 新的东西越多, 经过积累, 必将产生质的飞跃, 使学校产生跨越式的发展。从这一点上讲, 教师流动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现代社会对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必然结果。所以, 今天的高校, 要不断的更新教师队伍, 促使教师流动, 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管理规律。高校通过举办讲座、访学、吸引新教师等方式引起教师队伍的涨落, 形成新的教师队伍耗散结构, 促进教师队伍在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 这样的教师队伍才会充满活力、永生不衰。

总之, 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是对物理学的重大发现, 其运用的价值却更是巨大的, 不仅仅是物理学、化学, 甚至是生物学、管理学。他为我们今天在管理学上指出了新的方向, 在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具有借鉴作用, 在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中, 就是要形成耗散结构, 让教师在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下、在非线性条件下形成教师队伍的巨涨落, 最终形成新的有序教师结构, 保持教师队伍的流动性, 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 促进高校自身实力的提升, 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旭明.复杂性科学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6) .

[2]刘淑华等.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无序和有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 .

[3]吴洁等.知识转移的耗散结构分析及转移博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6) .

[4]张荣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3) .

[5]姜文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3) .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绿色企业研究 篇10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绿色企业,熵流分析

一、耗散结构理论研究

(一) 耗散结构理论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 (I·Prigogine) 通过对远离平衡的物理现象的研究, 于1969年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他的这一重大贡献被誉为“70年代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荣获1977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普利高津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 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 这种非平衡条件下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相比之下, 平衡结构的有序主要表现在微观上的有序、是不随时空变化的“死”结构, 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耗散结构中的有序则表现为宏观上的有序, 是一种处于运动变化中的“活”结构, 体系的状态、性能向着优化方向转变。虽然耗散结构理论是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但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是开放体系, 笔者认为目前出现的绿色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符合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和产生机理, 可以把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般方法论应用于绿色企业的研究。

耗散结构的形成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即必须是开放体系、远离平衡、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存在涨落。

(二) 有关耗散结构理论要点分述

1.开放系统的熵变。

与孤立体系不同, 开放体系中除了考虑体系内部的熵之外还必须考虑体系与外界熵的交换, 即开放体系的总熵变为:

其中:dS—系统总熵的改变

diS—系统内部的熵产生。diS不可能为负 (熵增加原理)

deS—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引入的熵变, 叫熵流。它可为正、为负或为零。

如果deS<0, 且其绝对值足够大, 就能够在抵消了体系的熵增加 (diS≥0) 之后, 使体系的总熵变减少, 从而使体系走向具有生机活力的耗散结构。

2.分支理论和自组织现象。

普利高津把体系的非平衡态划分为线性非平衡态 (近平衡态) 和非线性非平衡态 (远平衡态) 两部分。对于某一体系, 若以控制参量A (A代表外界对体系的控制) 为横坐标, 以状态变量X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图1, 平面上每一点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的状态。

与A0对应的X0表示平衡态, 随着A偏离A0, X值 (体系) 也就偏离平衡态, 如果A偏离较小, 则体系会演变到近平衡态的非平衡定态 (a段) , 这是平衡态的延伸。当A达到或超过阈值Ac, 线段a的延续b上各非平衡定态就变得不稳定 (失稳) , 非线性作用通过局部涨落或扰动的放大, 足以引起体系的突变, 离开代表无序状态跃变到稳定的新分支c或c′上, 新分支上每一点都对应着体系的某种时空有序结构, 即耗散结构。相应的分支 (c或c′) 称为耗散结构分支。这种由在Ac处状态失稳而使体系突变到有序化的过程, 称为非线性非平衡相变, 即自组织现象。

3.非线性相互作用。

体系处于非平衡态, 其内部必有“流”和“势”存在着的宏观动力学过程。从数学上来看, 一个动力学过程可用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例如, 对于最简单的单变量体系, 描写体系状态变化的状态变量X随时间t变化的动力学方程为:

undefined

其中, X可用来描述体系的有序程度, 叫序参量;A是控制参量。

当X=0时, 表示体系处于无序态

当X≠0时, 表示体系处于有序态 (耗散结构状态)

若序参量方程是线性的, 例如f (X, A) = (A-Ac) X, 那么:

式中Ac为一固定值, 叫阈值或临界值。此方程只有一个定态解X=0, 表明体系处于无序态。根据数学上的稳定性理论分析得出: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 序参量X最终只有零 (稳定) 和无穷大 (失稳) 两种情况, 不可能引出耗散结构分支来。这反应在体系的行为上就是该无序态的体系不存在分叉与突变等行为。

若序参量方程是非线性的, 例如f (X, A) = (A-Ac) X-X3, 那么方程为:

此时方程有三个定态解:undefined。用稳定性理论分析得出:当AAc时, 尽管解X=0存在, 但它不再稳定;undefined的解也存在 (X≠0) , 而且当t趋于无穷大时, 它们是稳定的, 它们相当于耗散结构分支, 而这个分支的引起正是由于非线性项 (如 (4) 式中的-X3) 的作用, 这反应在非平衡体系的行为上就是具有分叉、突变、滞后、自激荡、自组织、自创性、自生长、自复生甚至混沌运动等非平庸行为。由此可见, 非线性项的物理意义就是体系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即体系内的各部分 (或各子系统) 间产生的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这种相互作用是彼此相干耦合反馈式的, 因此也叫非线性的正反馈机制。这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促使体系从量变到质变, 演化到新的时空有序结构。

4.涨落。

涨落也叫扰动, 是指体系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衡值的偏离。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杂乱无章的, 在不同状态下作用不同。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接近平衡态的线性非平衡区涨落的发生只使体系状态暂时偏离这种偏离状态不断衰减直至回到稳定状态。而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体系中一个随机的微小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就可以形成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 从而导致体系发生突变形成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即所谓“涨落导致有序”。

二、绿色企业研究

(一) 绿色企业的定义

绿色企业是一种现代企业, 是以绿色化为核心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的优化原理, 综合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一切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 系统地设计、规划要素、工艺流程以及反馈机制, 组织绿色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合理循环, 以节约资源、物质, 废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为原则, 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小并且其产品的消费也不会有害于环境的企业, 这类企业由于顺应了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其寿命大大延长。

(二) 绿色企业的耗散结构特性分析

1.绿色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且处于远离平衡态。绿色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系统只有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即不断从外界输入足够的负熵才有可能抵消系统自身及从外界吸收的正熵来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绿色企业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得以发展的,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绿色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绿色企业系统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关系多, 既有内部的相互关系, 也有内外部沟通的关系;既有稳定的关系也有不稳定的关系;既有线性的关系, 也有非线性的关系, 等等。这种纷繁多变的关系决定了绿色企业系统的复杂性。

3.涨落为绿色企业发展提供可能。处于市场经济的绿色企业, 其发展时刻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 每一个冲击都会形成一个涨落。不同的冲击对于不同的企业, 或相同的冲击对于不同的企业形成的涨落和所产生的强度或效果各不相同。一般而言, 绿色企业是一个稳定的相对于涨落而言非常大的定态系统, 外界信息所引起涨落, 对于绿色企业系统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 也会被绿色企业系统耗散减掉。而当绿色企业系统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 外界微小的扰动可能通过某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被放大, 形成巨涨落, 达到或超过某个临界值使绿色企业发展进入新的耗散结构分支, 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影响绿色企业的发展。一个微小涨落可能影响处于临界状态下的绿色企业发展, 将绿色企业带向一个全新的, 无法预料的发展方向, 使绿色企业发展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增加。

4.非线性相互作用为绿色企业发展提供途径。绿色企业作为开放的系统, 其发展是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相互作用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两种。线性相互作用是每个小的相互作用的叠加, 不能产生新的性质、新的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与之不同, 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叠加, 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藕合, 从而形成一种在整体上完全不同于各部分的整体效应。绿色企业的发展是由非线性相互作用决定的。

5.绿色企业的发展是不断的达到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开放系统处于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时, 系统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结构, 只有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时才能产生新的有序的组织结构。根据绿色企业系统与外界微扰 (形成涨落) 的相关性可以说明绿色企业发展的飞跃 (突变) 在远离平衡态时实现。

(三) 绿色企业发展的熵流分析

耗散结构理论将系统的总熵变 (dS) 的变化分解为与外界进行的熵交换 (deS) 和系统内部的熵产生 (diS) 两部分。对于绿色企业, 其系统总熵变=deS+diS。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当系统总熵变增加时, 系统无序度增加, 不会产生和维持任何新的有序组织结构。而当系统总熵变dS<0时, 系统有序度增加, 自发地形成新的组织结构, 即耗散结构。

1.熵产生和正熵流不利于绿色企业发展。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 熵产生几乎存在于任何系统中 (稳定的孤立系统除外) , 且熵产生总是大于或等于零, 即diS≥0。绿色企业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随着企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在企业内部集聚着能量及资源, 但同时也在积累着正熵, 即组织的无效、无序和不确定性的积累。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熵产生必然抵消部分负熵流的作用, 增加无序度, 影响或阻碍绿色企业的发展。例如:假设绿色企业与外界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即孤立系统。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即熵交换 (deS) 为零。因此, 绿色企业系统的总熵变dS=deS+diS≥0时, 系统的总熵变不断增加, 无序度增大, 不利于绿色企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 完全孤立的绿色企业系统并不存在, 计划经济下企业的发展可以近似看成孤立发展的系统。根据有关研究表明, 计划经济下企业显著落后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

绿色企业总在进行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变化, 这说明绿色企业总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只有当系统总熵变dS<0时, 系统有序度才会增加, 才可能产生新的组织结构。由此可知绿色企业总是从外界吸收足量的负熵, 抵消内部熵产生, 促进自身发展。然而在外界环境中,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物质都有利于绿色企业发展, 即绿色企业与外部环境间存在正熵流和负熵流。负熵流可以理解为维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促进绿色企业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正熵流则是破坏系统的宏观有序性, 影响绿色企业发展的非积极因素。

2.正熵流比负熵流易于影响绿色企业发展。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只有当系统总熵变 (dS) 小于零时, 绿色企业才能不断产生新的组织结构, 不断的向前发展。从公式dS=deS+diS, diS≥0中, 我们不难看出, 只有当deS<0, 且|deS|>diS时, 系统总熵变dS<0, 即只有当绿色企业与外部环境间的负熵流大于正熵流和熵产生之和时, 系统才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使绿色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 与外部环境间正熵流比负熵流更接近极值, 更容易影响绿色企业发展;特别是当绿色企业处于快速发展、内部冲突激烈的情况下, 内部熵产生显著增加, 相同当量的正熵流比负熵流更易于影响绿色企业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 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外部环境, 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恰当的运行方式, 对于有效促进绿色企业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

绿色企业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耗散结构系统。绿色企业作为系统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中, 系统从外界摄入负熵的同时也从外界摄入正熵, 负熵促进绿色企业发展, 正熵阻碍绿色企业发展。随着绿色企业适应水平的提高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的增加, 绿色企业摄取外界信息的目的性、选择性将不断增加, 从而保证从外界摄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熵产生和摄入的正熵, 不断促进绿色企业自主地从低有序状态向高有序状态发展, 更好的发展。

绿色企业发展是不断的达到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处于远离平衡态的绿色企业可能在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的作用下, 将与自身结构相干的涨落迅速放大, 越过临界值而进入新的耗散结构分支, 达到新的稳定态, 引起绿色企业发生质的变化。达到新的稳定态后, 绿色企业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对因外界微扰引起的涨落起限制作用, 维持新的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稳定性。由此可见, 绿色企业发展就是不断的达到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

自身特性是绿色企业发展的内部基础。绿色企业发展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受到自身特性的约束。绿色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地从环境中寻求带有负熵性质的正确信息的能力, 调控企业的内部组织的机能, 协调自己的发展状态, 使企业系统朝有序的方向发展、演进。

综上所述, 绿色企业经营模式的健康发展必须是一个不断从非平衡状态吸取能量又不断形成稳定的耗散结构的过程。绿色企业作为系统,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着信息交换, 即熵交换。适当的熵流控制, 可以帮助其摄入足量的有利于绿色企业发展和促进抗危机干预的负熵, 尽量少地摄入不利于绿色企业发展和危机干预的正熵, 使绿色企业系统的总熵变小于零, 促进绿色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NICOI.IS G.PRIGOGI NE I.Exploring Complexity[M].NewYork:Freeman.1986

[2].沈小峰等.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3].马本, 高尚惠, 孙煜.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4].马晨山, 尚利强, 循环经济——企业绿色再造的灵魂, 中国合作经济2005.02

[5].成军, 郭兰, 程永进,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青年心理发展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

[6].纪志坚, 机械制造企业绿色再造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上一篇:河南武术下一篇:农机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