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2024-04-27

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精选8篇)

篇1: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在优化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中的应用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立足于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协同作用以及涨落机制等条件,探讨了健美操教学训练系统的耗散结构动态特征,指出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健美操教学训练的可行性.并针对高校体教专业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的不足,从树立“动态的.”健美操教学训练思想、创设“开放的”、“非平衡的”健美操教学训练环境、运用“非线性”机制促使竞技能力“涨落”的形成、以“从外界耗散信息的多少”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在对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动态--耗散型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

作 者:赵海波 ZHAO Hai-bo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刊 名: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17(12) 分类号:G831.3 关键词:健美操   教学   训练   模式   耗散结构理论   体育教育  

 

篇2: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摘要】: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人脑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趋向非平衡状态的过程。本文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探讨了该理论与中学历史的关系及运用它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耗散结构历史教学

一、耗散结构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它成功地揭示出一切生物系统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趋向非平衡状态。几十年来,该理论已逐步发展为一门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包括教育科学)。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实际是一次飞跃——质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这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必须通过一个自组织 过程。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输入负熵的过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可以看作是一耗散结构。对从事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其大脑中知识熵 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由于不可避免的遗忘而产生的熵增加和由于学习时吸收信息而得到的负熵。根据历史学习的有序原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实际上是将表面上杂乱无序的历史知识,根据其内涵、本质及内在相互联系,逐步变成有序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不难理解,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高效益的历史教学系统就是一个耗散结构。因此,如果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将会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给历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二、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1、进行开放式教学,广泛摄入信息。

一个系统只有在充分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有序,有序的结构需要不断地输入大量的信息并与外界环境 不断地进行交换信息才能维持。封闭(孤立)系统是无法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始终都只能变为混沌无序。学生在学习中大脑的认识结构是不断地从混沌到有序,因为学生的大脑在学习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他们一方面不断地吸收大量的新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大脑旧知识信息会产生遗忘。如果不断吸收新知识信息的同时又不断运用、巩固旧知识信息,就会使遗忘减少到最小值。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主要问题就在于过于封闭。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缺乏信息交流,输入学生大脑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纠正、补偿,学生学习思维过程和疑难也很少被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也难以消化,一知半解。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思维系统的全方位开放,可使大脑处于足够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混乱无序变得条理清楚。

具体措施如下:(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及对教师的情感,使学生想学和爱学历史。(2)、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实践,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系统开放。在课堂上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动手时间,多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课外作业。多运用录音、挂图、录像和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尽可能让有关信息通过视、听、嗅和触等感觉器官多渠道地输入学生的大脑。(3)、提供多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与想象,激活大脑中的有关信息。提倡一题多解,允许学生提不同的意见,培养发散思维 1

等。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既可以让学生参观战争遗址、观看有关电影(如《地道战》、《屠城血记》)等,又可以结合时事,(如针对目前日本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以及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事。)让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并进一步了解此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等。努力实现并提高该历史的教学目标。

2、构造非平衡思维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普里高津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稳态时,更加有利于负熵流(信息量)的输入,从而达到更为有序的状态。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非平衡状态,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话,那么,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都很容易发生共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随着认知矛盾的解决进入更高的有序状态。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构建思维的非平衡态。那么,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思维系统处于高度非平衡状态呢?

(1)兴趣激活教学法

要启动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从有趣的问题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活教学法就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激励学生兴趣,去掉思维惰性,开发创造意识,使学生处于平衡的思维系统立刻打破,达到更高层次的非平衡状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使学生产生一种“历史就是记记背背,与现实没多大关系”的观念。要尽一切手段去调动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2)矛盾情境教学法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或有意引导,从而产生矛盾情境,使学生深刻认识错误,促其大脑接触新刺激,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让大脑的劳动处于紧张而愉快的状态。从而提高科学思维及求异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系统远离非平衡状态之后达到更高的有序状态。例如,学习“鸦片战争”的原因时,我们知道: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因此,有同学认为,战争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如果老师问:中国为什么要禁烟?如果中国不禁烟,战争还会发生吗„„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进入了一种矛盾情景状态,思维便开始处于一种强烈的非平衡状态,它能激发自身去反思,去寻找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与本质的理解。

(3)逆向思维教学法

一直以来,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一直是中学历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一些非逻辑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相比之下,它更灵活更有生命力,更容易让大脑处于一种高度激活非平衡状态。非逻辑思维一般有求异、逆向、发散、联想、类比等思维,对于这些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例如,我们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一节时,得知太平天国的历史转折点是“天京变乱”。由于“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最后失败了。在此,我们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会不会失败?”答案是肯定的:太平天国还会失败。这就促进了学生对历史本质与规律的掌握。这也是逆向思维成功运用的例子。逆向思维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可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由于它与常规思维“唱反调”,所以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3、构建密集信息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输入大量的历史信息。而只有形成知识密集的历史信息库,才有可能向学生连续不断地输入有用的历史信息,才有可能达到稳定的有序结构。要向学生输入历史信息,就涉及到信息源的问题。除了教材等为当然的历史信息源外,作为教师还应主动积极地构建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充实的历史信息库。如平时注意收集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历史文献、实录、历史题材的影视等资料,还可组建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

动,组织参观访问,承办历史板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能优选历史信息传递渠道,发挥历史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感知记忆特点,正确处理、高效使用信息源。这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又有灵活机智的教学技巧,既有灵巧的动手能力,更有规范的板书设计等技术,还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等。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整历史信息的传递。学生是历史信息的受体,对教师传来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加工和取舍,并向教师反馈信息或向外发布信息。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实现历史信息传递的有效控制。

4、科学合理地减少遗忘量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要提高大脑的有序程度,还必须尽量减少因遗忘产生的熵增加,因此科学合理地减少遗忘也是提高学习有序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减少遗忘,一方面要注意信息输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力求做到正确理解、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内容更是要理清思路,辨别异同,掌握关键。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对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及直接原因的分析,必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理解与答案,否则学生会越学越糊涂。在知识的记忆上,应多介绍一些记忆的方法与决窍,多强调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另一方面,还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复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复习主要是讲究“时”和“习”。这首先要把握好复习的时机:根据遗忘规律,针对不同的内容确定复习时间。一般是在还没有完全遗忘时复习较好,但也不宜过早。因为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才行。其次,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力求形式多样、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和总结,努力做到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又有新的认识、新的提高。对一些比较复杂、繁烦的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多次复习才行。

5、摆正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从根本上摆正了学生主体的位置。由耗散结构理论可知,耗散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活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即开放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下,一旦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阈值,系统将产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自行产生的组织性的现象就是自组织现象,自组织才能产生新的结构。学生思维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从外界吸收各种历史信息,但最终要自己经过加工处理分析,重新融合到大脑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摆正和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哪一科,包括历史,一般都遵循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课外练习。世界教育史上,不管是夸美纽斯,还是凯洛夫、布鲁纳,这些教育家们提出的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这些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的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能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因此,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构建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已使我们创造了不少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模式;碰壁——点拨教学模式;自主——指导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并应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

(2)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激发、引导、说明、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作用不明,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这种过分注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和忽视对学法研究的现象已落后了,我们必须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篇3:耗散结构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自由大学教授普利高津提出、发展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1969年提出“耗散结构”概念的《结构·耗散和生命》这篇论文, 与1974年庆贺狄拉克七十寿辰纪念文集《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念》中的《时间、不可逆性和结构》以及1977年获诺贝尔奖金时的演说词《时间、结构和涨落》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文献, 共同构成了该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成果最初用于描述化学催化反应, 并运用催化反应机制来解释生物、物理和社会等领域的现象, 影响广泛, 普利高津也因此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一) 基本概念

1.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简而言之, 孤立系统是一个不与外界发生任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与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但不发生信息的交换;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全面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无序与有序

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 当一个封闭的盒子里装满空气, 空气分子在盒子里均匀分布, 不规则地运动着, 这就可称之为无序;当盒子一半是空气, 一半是真空时, 空气分子“有规则”地从由空气的一半向真空的一半扩散, 观察起来是有序的。

3.平衡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系统当熵最大时, 内部物质与能量充分转换, 系统呈无序状态, 即为平衡:在与外界没有交换的条件下, 宏观体系的各部分在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变化。当然, 从组成体系的微观分子角度来看, 它并不是单纯静止的, 而宏观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的形成和维持, 却正是依靠微观分子最大效率的可逆转变。

4.远离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是相对于平衡态和近平衡态而言的。平衡态是指系统各处可测的宏观物理性质均匀 (从而系统内部没有宏观不可逆过程) 的状态,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 即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 即系统的自发运动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波尔兹曼有序性原理, 昂萨格 (Onsager) 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 这时其热力学行为与用最小熵产生原理所预言的行为相比, 可能颇为不同, 甚至实际上完全相反, 正如耗散结构理论所指出的, 系统可能走向一个高熵产生的、宏观上有序的状态。

5.耗散结构

一个远离平衡态 (即系统内部的温度和浓度都存在较大差别, 各元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的开放系统 (可以是化学的、物理的以至社会的等等) , 当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阀值时, 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就可能从无序状态转变为一定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的有序结构, 就是耗散结构。例如, 一壶水放在火炉上, 水壶中的水和空气就形成一个开放系统;火炉不断提供能量, 使水温不断提高;水开以后, 水蒸汽不断从水壶里蒸发出去, 带走了火炉提供的热量, 使水温不再提高, 达到了一种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二是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机制。例如, 温度梯度可规定的液体特性可以用流体动力学方程描述——方程出现非线性特点, 典型试验为贝纳特 (Benard) 问题。

(二) 基本内容

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式、稳定性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学平衡态理论认为,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自觉地趋向于极大值, 随着熵的增加, 系统总是趋向无序, 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而只有开放系统, 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从外界引进负熵流来抵消系统自身的熵增加, 才有可能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2.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态

系统处于平衡态已不可能产生有序结构;而处于离平衡态不远的近平衡态系统, 虽然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 但由于惯性作用, 其发展趋势总是熵的增大, 最后回到平衡态。只有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 且与外界因素发生较大作用, 才有可能抵消系统的惯性作用, 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而普利高津的结论是:“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

3.系统必须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有:线性与非线性。线性相互作用可叠加, 在性质上和行为上相同;不会产生新的性质, 也不可能产生新的结构。而非线性相互作用具有相干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偶合的作用, 形成完全不同于各部分的新的整体效应, 产生新的结构。

4.涨落导致有序

涨落是指系统中的某个变量和行为对平均值发生偏离, 使系统离开原来状态或轨道。简单来说, 就是要素波动。系统处在不同的状态, 涨落起着不同的作用, 使系统出现不同的结果。当系统趋向于平衡态时, 涨落起着破坏稳定的干扰作用, 引起系统轨道的混乱, 导致了无序;当系统趋向于远离平衡态时, 涨落有可能形成一个较强的力量的“涨落”, 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进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 这就是耗散结构理论强调“涨落导致有序”。

5.“局部平衡”假设

耗散结构的宏观体系即使处于远离平衡态, 而由于系统庞大, 系统可以分为无数个微观系统;随着微观系统的个数增加, 微观系统越来越接近于平衡态。

6.突变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 当某个系统要素量变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通过涨落发生突变, 就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化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的新状态。

二、经济系统的构造和分析

普利高津明确提出, 耗散结构高度类似于生物依靠与外界条件而存在的自身结构,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极好地分析生物活动。立足于经济学基础理论, 利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与现代系统论、突变论等理论, 可以对现实中的各种经济要素及其运行进行系统模拟, 有利于从新的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一) 经济系统构造

1.有内与外的区分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紧紧地围绕着人这一中心;而由于客观限制和人的能力制约,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甚至可以说一切活动) 有着边界;人类社会不但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构造, 还可以在分化为无数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的同时, 与“外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2.有系统特征

经济活动依赖从外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维持存在, “内”必须与“外”发生联系;经济活动中的人、土地、资本和科技等要素可以作为系统要素处理, 其变化体现为“涨落”;要素之间的联系体现出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经济活动中的要素具体运行, 既可以做“黑箱”处理, 也可以进行经济分析;经济活动更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为目标——与熵的最大趋势类似;经济发展即为系统有序。

这样, 经济系统的构造就很轻易地实现了。这方面的尝试, 前人已经有了许多精彩的理论诠释。当然, 经济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外在条件和自身构成上, 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构状况:或耗散结构, 或非耗散结构。

(二) 经济系统分析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 可以大胆地断言:只有处于耗散机构的经济系统才是有未来、有发展的经济结构。这是人的生物本质决定的。前面提到热力学平衡态理论, 在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 用熵增加的原理, 第一次将进化观念引入物理学, 认为系统的状态函数熵, 会随时间单调增加, 一直达到热力学平衡时, 趋向极大值, 因而系统将自发地由有序到无序, 最后趋于平衡而死亡 (没有进步, 人的欲望如何满足) 。这一点, 可以联系前文的分析来理解。而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生命体系统是开放系统, 是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 它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资和能量, 并在物质和能量的耗散中维持生命, 从而不断地从无序转为有序, 也必然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两者并不矛盾。作为单个孤立系统发展必然趋于死亡, 而作为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可以通过外界因素实现自身发展。 (至于宇宙这一系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而且,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一个系统从平衡到非平衡, 起主导作用的是外部条件;从非平衡到平衡, 是内因起主导作用。同时, 如果决定系统的因素不多于4个时, 突变模型只有7个;当此类因素个数多于5个, 有无数多种类型, 意味着有无数的发展的选择。

所以, 一个经济系统要真正实现有序运行, 必须做到:第一, 必须保持对外的开放状态。任何经济实体, 在外界不发生作用的情况下, 会产生相对静止和经济衰退现象;凡是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开放经济系统, 必定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经济发展的加速度。经济发展的加速度与经济开放程度成正比, 与经济系统规模成反比。保持对外的开放状态才能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现实中可以是能源、人才或新的市场) , 保证由于熵 (产出或破坏) 增加引起的无序状态——在现实中的过度开发等, 以及自身的发展才会健康、可持续。第二, 经济系统应避免处于完全开动 (即一般均衡状态) 的状态。一个具有内动力的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的、非平衡的经济系统;相反, 那种无差异的、均匀的平衡系统是难以发展的。只有保留余地, 才有余力和时间使外界因素充分作用, 实现系统升级, 完成经济的真正增长。这样, 也可以减少对外界因素的过多依赖。这一点,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理论有很详细的阐述。第三, 系统的经济结构应保证多样性。单一的经济结构虽然可以抵御一定风险, 但会损失发展的选择机会。而且, 从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出发, 可以形成新的整体效应;在与客观外界相匹配的情况下, 有利于经济系统由简单向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这些, 对理解经济系统为何要保持其形态与结构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以及科学性都具有启示意义。

除此之外, 个别系统要素甚至整个经济系统偶然地或周期性地波动, 在某些时候, 对经济系统的新的有序状态的形成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主要看当时经济系统所处的状态, 越远离无差异的非平衡态, 系统涨落越利于经济增长。

三、历史实例的证明

仔细研读中国历史, 发现中国由西周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经济上, 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耕地量不断下降;经济结构日益向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 不利于分工;政治上, 依靠军队维持统治, “农战立国”, 政治权力日益专制统一, 闭关锁国;迫于人口压力,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黄河流域为例) ,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战乱频发, 越来越不能抵抗外敌入侵 (“内战内行, 外战外行”) ;大乱促大治, 如孔子言“今不如昔”。这一历史实例正是证明了“只有处于耗散机构的经济系统才是有未来、有发展的经济结构”的观点。

(一) 历史实例介绍

从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出发, 可以把中国这段时期经济社会体制的演变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到战国约历时800多年。这一时期较充分地开发了黄河流域, 形成了以农为主的混合经济, 实行过井田制, 春秋战国时开始向单一农业和土地分割过渡。第二阶段为秦汉到五代约1100年。这一时期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 较充分地开发了长江流域, 经济以地主制为主, 贵族残余还存在, 周期性土地危机出现, 资源和生态的破坏日益增加。第三阶段两宋到明清约900年。这一时期农业区域扩大的余地不大, 地主小农制彻底实现, 经济危机全面加深, 少数民族多次入主中原, 社会动乱加剧。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土地耕种日益分散, 生产经营走向个体化。随着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生态破坏, 人均占有土地减少, 小农经济和单一农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单位亩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又难以进一步提高, 表现为人地矛盾。人地矛盾一旦达到一定水平, 整个社会由于突然性的战乱而崩溃, 在人口大量减少后, 重建社会实现兴盛后又由于人地矛盾而再崩溃——社会环境越来越差。

资料来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第二编)

(二) 实例证明分析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 先将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传统社会模拟为一个系统 (它不一定是耗散结构) 。可以发现, 在短期内 (一两百年间) , 可以将其近似于视为一个孤立系统, 随着地少人多这一发展趋势, 必然发生社会战乱, 使得人员、财物受到极大损失。一定程度上, 证明了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内容的第一方面。而在整体上, 该系统向平衡态发展的趋势明显, 可以认为是一个近平衡态结构, 虽然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受到外界因素作用 (对外获得领土) , 但仍未实现经济结构的有序, 像“热死” (小农经济) 发展。反映了基本内容的第二方面。而日益向单一农业社会迈进, 一方面是经济无序化, 小农经济盛行, 不利于经济分工以及经济有序运行;另一方面使系统的要素数减少和作用简单化, 实质上是向线性简化。同时, 人口和耕地等因素的涨落加剧了无序。这些, 也是基本内容第三、四方面的实证。总之, 这一实例从反面说明了只有耗散结构下的系统才能实现无序到有序、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在这一实例中, 系统过于追求稳定性和封闭性, 失去了开放性, 不能抵消熵 (与人口有关的破坏与产出) 增加, 越来越失去多样性, 向简单平衡的无序结构发展。

而有趣的是明清时期由于玉米等新农作物的引进, 使人口大幅度地增长, 也使系统进一步恶化, 这一系统涨落的作用明显, 不由得使人进一步分析涨落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四、经济涨落中的科技创新

(一) 经济涨落

前文提到, 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 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 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 这些偏差就叫涨落, 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在正常情况下, 由于热力学系统相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 这时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 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 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 这些涨落不会对宏观的实际测量产生影响, 因而可以被忽略掉。然而, 在临界点 (即所谓阈值) 附近,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这时涨落可能不会自生自灭, 而是被不稳定的系统放大, 最后促使系统达到新的宏观状态。当在临界点处, 系统内部的长程关联作用产生相干运动时, 反映系统动力学机制的非线性方程具有多重解的可能性, 自然地提出了在不同结果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 在这里瞬间的涨落和扰动造成的偶然性将支配这种选择方式, 所以普利高津提出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 它明确地说明了在非平衡系统具有了形成有序结构的宏观条件后, 涨落对实现有序所起的决定作用。而在经济学系统中, 经济周期即为一最常见的经济涨落——经济危机为最突出表现。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分析, 对理解经济涨落有指导意义。至于经济涨落对经济系统的发展和有序作用如何, 必须依情况而定。

(二) 科技创新

由于生物系统的发展的不可逆性,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为基本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其存在。经济系统也遵循这一规律, 一方面, 经济系统的发展和有序在这里并不是平常简单认为的产出的增多。它一方面排除坏产出的计算, 还要求经济系统实现新的有序状态。从前文已知, 只有形成了耗散结构, 才能实现“经济增长”。而经济耗散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四个途径:开放度的提高;更为远离平衡态;更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更有力的系统涨落。

另一方面, 阈值即临界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着根本的意义。在控制参数越过临界值时, 原来的分支失去了稳定性, 同时产生了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 在这一过程中系统从混沌状态转变为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 其间微小的涨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微小改变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叫做突变。耗散结构的出现都是以这种临界点附近的突变方式实现的。

这些, 离不开主观或客观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努力。科学技术的提高, 有利于拓宽经济系统的边界, 促进外界因素的作用效率。一方面, 可以使更多的原来受技术条件限制而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外界因素与系统接触;另一方面, 有助于外界因素的作用有更高的利用率。有利于使系统的外延与内涵有新的意义和内容, 使其处于远离平和的理想位置。可以在要素之间的作用更多样化, 甚至复合出新的要素。可以更自觉地调整要素或系统的波动, 使其更有助于系统在耗散结构的有序。从历史上看, 科学技术的提高是“科技涨落”突破阈值的惟一途径。而“科技涨落”的最积极表现即为科技创新。它也是科学技术的提高的最强劲和直接的动力。

只有处于耗散机构的经济系统才是有未来、有发展的经济系统。而经济耗散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四个途径:开放度的提高;更为远离平衡态;更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更有力的系统涨落。经济涨落是经济系统形成发展和有序的动力, 作为最强劲动力的科技创新对经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作为依赖外界生存的人类, 必须坚持自身不断发展, 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经济发展——甚至人类发展的首位。

参考文献

[1]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伊利亚.普利高津, 伊莎贝尔.斯唐热.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8.

[3]湛垦华, 沈小峰.普利高金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篇4: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化学作业设计;非平衡态;自组织;能量消耗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3-0009-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05

1967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发表了《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这一重大贡献,使其荣获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是将零碎无序的化学知识,根据其内涵、本质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转变为有序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化学教学系统,就是一个耗散结构。而作业作为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对学生的辅导和评定为内容,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因此作业设计决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并运用到中学化学作业的设计中,能够巩固教学成果,完善教学结构,深化教学改革。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在传统守成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知识再现的范畴内,应试训练色彩浓厚,作业内容思维训练的价值不高,对学生创新能力、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它有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化学素养的提高,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作业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二、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的化学作业设计

新课程作业总的要求是:纸笔作业少,动手实验作业多;知识记忆型作业少,应用型作业多;纯知识作业少,背景作业多;学生作业量少,作业形式多;唯一答案少结论开放。而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优化中学化学作业设计:

1. 设计开放性作业,创设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只有在充分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提高有序度。有序的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设计化学作业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系统全方位开放,使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从混乱无序变得条理清楚。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作业:(1)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如讲完质量百分比浓度与溶液中溶质、溶液的关系,让学生根据这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及数学公式的变形来出题。学生非常开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出题目难倒对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实现良性循环。(2)让学生借助网络来学习。学生对分子、原子、化合价这些抽象概念比较模糊,不妨让学生去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那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一目了然,令学生兴奋不已。有了自己的亲身参与,深奥难懂的有关分子、原子的一些理论在同学们的自我探讨中便会迎刃而解的。(3)在新课程的教材上,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思考与交流,或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很多,例如:《化学1》的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中“思考与交流:如何选用材料”、“实践活动: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化学2》的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中“社会调查: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等;废旧电池的回收途径和处理方法”、“实践活动:利用水果制作原电池”。由于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些活动,只能以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2. 做好反思性作业,构建非平衡状态

普利高津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当系统远离平衡的非稳态时,更加有利于负熵的输入,从而达到更为有序的状态。因而,如何在教学成果、学生思维、知识结构上构建思维的非平衡状态,是优化作业设计的迫切需要。而反思性作业设计则是构建思维的非平衡状态的一种尝试。教师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支点——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教师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是通过学生做的方法来体验,反思性作业应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沃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反思性作业可通过“质疑袋”、“我的疑问”、“与老师对话”等形式设置。即学生把自己课堂上的听课感受;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过程中自己想到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等,通过作业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在师生之间找寻了一个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舞台。例如,在此类作业中,利用尝误原理,构建非平衡状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根据以往经验,针对学生易犯错误,故意出错或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失误或学生反思发现问题,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纠偏,达到教学的多方面目标。尝误原理的恰当使用,可以使学生的大脑从正常状态进入一种矛盾的境地,思维处于一种强烈的非平衡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反思,寻找错误的根源,从而加深对概念原理的本质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具有独到作用。再如,通过学生的反思性作业可培养其求异思维,使非平衡状态成为有源之水。求同思维是必要的,但求异思维更能激发创造的火花。求异思维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可逆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它是非平衡状态的源泉。

3. 开设拓展性作业,构建大容量的信息库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处于有序结构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是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对于作业设计而言,就是要构建大容量的信息库,而只有构建大容量的信息库,才有可能向学生连续不断地输入有用的化学信息,才有可能达到稳定的有序结构。开设拓展性作业是构建大容量信息库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其又基于学科交叉整合思想。学科交叉整合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拓展性作业中,教师把生物、物理、英语、语文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化学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比如,学习《水的组成》时,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水的诗词、成语;学习《碳和碳的化合物》后,让学生分析《石灰吟》中描述了几个化学反应等等。把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化学知识,发展化学能力、增强化学创新意识,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感知记忆特点,正确处理、高效使用信息库。通过大容量的、正确无误的信息的输入,强烈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从而激起学生思维,引发非平衡状态的产生。

4.开展探究性作业,增加能量消耗,减少知识遗忘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要提高大脑的有序程度,应尽可能减少因遗忘而产生的熵增加,为了有效减少遗忘,要注意信息输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对基本概念要做到正确理解,深刻领会。对于易错易混淆的内容要理清思路,把握关键。传统的作业设计,看起来传递了不少信息,但从耗散结构理论来看,这些知识实际上没有被学生接受,能量没有充分消耗,而若开展探究性作业则可以充分消耗能量。

探究性作业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列策划活动。如鲁科版《化学1》第100页第3题“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下列哪些实验?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再加一题:能否让一个比水杯口略大的蛋“钻进”杯子?这种“生活中的化学”的题目最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还可以设置各种探索型实验、实验设计(装置改进、实验微型化、寻找实验替代品)或是某个专题的调查研究等作业。这类作业是师生参加课程建设的主要形式,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应重视开发和利用。

5.增设归纳-对比型作业,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

由耗散结构理论可知,耗散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活”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即开放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下,一旦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阈值,系统将产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自行产生的组织性的现象就是自组织现象,自组织才能产生新的结构。学生思维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从外界吸收各种化学信息,经过自己加工处理分析,重新融合到大脑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而增设归纳-对比型作业恰可使学生的认识从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不断螺旋式上升中接近真理。

归纳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完一章,让学生归纳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归纳章与章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分析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挖掘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学生对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比的浓度搞不清楚,因此让学生从两者的概念、所要求的状态、计算公式、两者的联系等方面列表作比较。又如比较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三套装置的异同。通过对比学生会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作业主要在课后完成。

综上所述,“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它设计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正确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化学作业,让化学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化学实践的能力。设计“开放而有活力的化学作业”正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国兰.新课程理念下高一化学作业的设置探究[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7,(1):33-35

[2]吴兆根.在作业设计中如何突出以生为本[J].化学教学,2008,(2):17-18

篇5: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素质与序秩--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教育学原理探析

“智慧素质是知识的序秩”,由于“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所以智慧素质是在“情感势”和“意识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融合性教育激励“爱”,“爱”就是智慧素质形成中的.“情感势”,所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融合性教育.

作 者:李德昌 田东平薛宇红 LI Dechang TIAN Dongping XUE Yuhong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刊 名:系统科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年,卷(期):14(2)分类号:N941关键词:素质教育 耗散结构 高等教育 素质与序秩

篇6:审美期待视野的耗散结构系统探析

审美期待视野的耗散结构系统探析

对审美期待视野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民族审美趣味,建构高尚的审美文化,以往有关审美期待视野的揭示大多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系统理论,为审美期待视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作 者:周文杰 周红路  作者单位:周文杰(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周红路(哈尔滨老年人大学书画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6(1) 分类号:B83-064 关键词:审美期待视野   耗散结构系统   审美教育  

篇7:耗散结构与农地可持续利用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说明耗散结构是我国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前途与生命力所在,并用该理论指导我国农地可持续利用.

作 者:冯祥锦 陈洪昭 作者单位:冯祥锦(福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福建福州)

陈洪昭(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篇8: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一、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原理

(一) 熵。

熵是分子随机热运动状态的几率大小的量度, 即分子热运动的混乱度或者是说无序度。熵是描述不确定性大小的量, 熵越大, 不确定性越大。由此,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对熵定律做出理解, 即物理学上的熵、分子运动论上的熵和信息论中的熵三种情况, 它们分别是指物理学中的无效状态、分子运动论中的无序状态和信息论中的不确定状态。

(二)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 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在外界的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 能自动地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当外部条件继续改变时还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结构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 称为耗散结构。

二、熵与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的概念结合

(一) 熵概念与企业管理的结合。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定义了“管理熵”不同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管理熵是管理的信息与概念系统在管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传递效率与阻力损失的度量, 就是对管理系统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转化成管理的功能的转化率的度量。也有学者认为管理熵是指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 总呈现出有效能量逐渐减少, 而无效能量不断增加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二) 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的结合。

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企业管理学中, 我们得到“管理耗散”和“管理耗散结构”的概念。所谓管理耗散是指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企业组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在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 负熵增加, 使组织有序度的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 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产生新的能量的过程。而管理耗散结构就是管理耗散过程中形成的自组织和自适应企业组织系统。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一个负熵的过程。任何企业管理系统都是开放系统, 内部的控制都要以与环境的输入输出为条件, 必须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表现为人才、物质、资金、设备、产品等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只有当这个交流处于平衡状态时, 才能保持其管理结构的不断改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即负熵值的持续增加, 否则系统将不能运行, 致使系统的内部人力、物力、财力调配发生困难, 系统熵值增加。

三、企业的熵流分析

在企业这一耗散结构中, 存在有三种熵流, 即总熵流、正熵流与负熵流;其中正熵流与负熵流为独立流, 而总熵流则等于正熵流与负熵流的代数和。

(一) 正熵的产生。

企业中的正熵流生成于企业的内部矛盾之中, 这些矛盾冲突不断地产生正熵, 并促成正熵的持续增加, 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益的降低。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生成正熵的因素有: (1) 拉帮结派, 形成不利于企业管理的非正式组织; (2) 组织松散, 企业处于无管理或半无管理状态; (3) 管理者患意行使管理权, 或凌驾于制度与被管理者之上, 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巨大鸿沟, 企业内部不是协作而是抵制; (4) 企业员工之间相互猜疑、彼此提防、互不沟通; (5) 各谋私利, 只顾个人, 不要集体; (6) 工作拖拉、刻意误工, 等等。

(二) 负熵的产生。

在一个实践的企业之中, 正熵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发性与主动性特征, 但企业负熵的产生却并不如此。企业要想生成用于抵消正熵并以此来强化企业管理的、有序度的负熵, 则必须依赖于人为因素的强制作用, 借助于适当的管理制度与强有力的制度执行的保障体系。在企业之中, 有助于生成负熵的因素有: (1) 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全员负责制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明确员工的职责与权限, 禁止越权与争权; (2) 提倡积极协同的非正式组织。引导与帮助员工形成与企业整体有相同利益要求、共同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 关注并协助企业完成管理目标的非正式组织; (3) 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要求各层次的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沟通方法、合适的沟通渠道定期与员工进行情感沟通、政策沟通、目标与计划沟通等, 以提高员工对企业关注的程度与积极性, 融洽员工与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4)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将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这股凝聚力会增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从而减少内耗, 减少正熵的增加, 继续维持企业的存在与稳定。

四、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应用建议

基于系统科学的熵、耗散结构理论, 通过构建“内控熵”、“内控耗散”的概念,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演进的机理, 为我们进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再造和有效的管理等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笔者初步提出如下建议:

(一) 企业应扎实练好内功。

增加内控系统中的治理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其他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联动的有效性, 阻止或延缓内控熵增加的速度。首先, 企业可以通过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 以使公司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其次, 提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能力, 提高对内控监督的能力, 促进内控缺陷的修正;最后, 引入先进的内部控制监督技术, 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以延缓内控熵增加的速度。

(二) 企业应积极与外部环境相融合。

提高内控系统与宏观、中观经济环境、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外部审计师、投资者等) 融合的有效性, 吸收外来的负熵。相关监管机构要及时更新内控政策, 加强外部审计师的作用;与此同时, 企业要及时披露并修正内部控制缺陷, 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并发挥债权人的制约作用, 加大负熵的引入力度。

(三) 企业应建立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保证企业各种契约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制度安排, 这种安排本身就是各种利益主体充分竞争的结果。与此同时, 内部控制又是在竞争的前提下相互协调的结果, 是企业全员共同参与、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过程。因此, 企业不仅应在延缓“内控熵增”速度及加大负熵引入力度方面入手, 积极建立内部的竞争与协同机制, 形成内控系统的序参量, 促使内控系统形成自组织过程, 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结论及启示

根据熵增原理, 任何企业组织管理的政策、体制、文化等因素在运营过程中, 都会伴随有效能量的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 该原理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为什么需要管理。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企业应该建立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组织系统上, 将产生负熵的各种因素引入系统中, 如新知识的获取、新技术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制度的执行等, 该理论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管理的实质和该如何进行管理。

从宏观上将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从熵与负熵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管理原理, 这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有益的。但如何将其理论在管理科学中具体化、系统化,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舒伟, 曹健, 左锐.内部控制有效性机理研究——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解释[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5.4.28.2.

[2]季学林, 方金.基于组织结构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研究[J].企业活力, 2011.6.

上一篇:读论语公治长篇有感下一篇:不涉密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