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教学

2024-05-10

诗词鉴赏教学(精选十篇)

诗词鉴赏教学 篇1

一、同一作者的同一题材作品对比

苏轼词中中秋题材的对比。

西江月 (之一)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是他作于黄州的中秋词, 充满了作者人生受挫后悲愤难抑和孤寂难耐之情, 以及寻求理解的渴望之念, 在牢骚和怨愤之中, 还寄寓着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 寓情于景, 咏人生之短促, 叹壮志之难酬, 感世道之险恶, 悲人生之寥落。词调较为低沉、哀婉, 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水调歌头》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 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 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比

李清照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学识渊博, 才华出众, 工于诗词, 长于文赋, 精通音律, 通晓书画, 尤以词创作闻名于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 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 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词的写法别致, 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 而是立足清晨醒后, 从“昨夜”写起, 通过“雨疏风骤”, 从听觉上展开联想, 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 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 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 其原因也正在这里。其次, 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 不仅语言精练生动, 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 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 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 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 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 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中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雪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知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诗通过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两个都城元宵节有关情景的描绘和对比, 表现了作者对故国亲人的怀念和凄凉悲愤的心情。这首词的意义, 绝不局限于个体的哀乐, 还折射出时代和民族的悲剧, 她对人生不幸的咏唱也反映出民族的心声。

三、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诗词对比

辛弃疾、陆游在词的创作上属于同一流派, 这已是词学史上的共识。这里仅举几首作品来进行比较分析, 以加深对二家词之“同”的认识和理解。先看陆游的代表作之一《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 忆呼鹰古垒, 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 雪压青毡。淋漓醉墨, 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 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 看重阳药市, 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 欹帽垂鞭。闻歌感旧, 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

此词为放翁爱国心志遭受打击之后不甘闲散的抒愤之作, 其悲壮之怀、强项之态, 正与辛稼轩相似。清人黄梨庄谓稼轩“当弱宋末造, 负管、乐之才, 不能尽展其用, 一腔忠愤, 无处发泄”, 以故其“悲歌慷慨, 抑郁无聊之气, 一寄之于词”。读放翁此类词, 亦可作如是观, 因为此类作品与稼轩词一样都是那个多难时代的失意英雄之词。

中学诗词鉴赏教学浅析 篇2

诗词的鉴赏都要从读懂开始。在鉴赏教学中,老师要张弛有度,指导学生读懂诗词,引导学生发展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中学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吟咏,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古诗词的字词句、欣赏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为审美感悟诗词奠定基础。要进行古诗词的鉴赏,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内在含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鉴赏知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如何分析古诗词,促进其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让学生逐步了解古诗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古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要鉴赏古词,首先要搞懂词的类型。学生要对古词的朝代变化做基本了解,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流派,并按照朝代顺序分析掌握诗词的发展现状;诗词的格律各异,掌握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基本知识。最后要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如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等。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词义、句义的表达上也有不同,如果按照表达方式分类,则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

2.风格和语言特点

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在古词的`创作中各具特色,各有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让古词具有了不同的写作风格。语言是古诗词的基本载体,如上所述,语言的运用也有不同,对古词中语言的鉴赏是基本,只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语言内容,才能完成更深层次的鉴赏。(1)清新,语言使用情理,不用俗套。(2)平淡,语言朴素、通俗,容易理解,作者多用直接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语言更加平易近人。(3)绚丽。辞藻丰富,用典多,生字、多义字常用,具有奇幻的情思。(4)明快。一语中的,有斩钉切铁的效果。(5)含蓄。言有尽而意无限,用简单的词语凸显表现意义,但实际上颇有内涵,言此而意他,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3.表现手法

古词通常用一些表现手法让词的内容变得更加深刻和喻义深远,诗词中常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方式,描写和抒情是古词鉴赏考察的重点。描写的方式可以让古词内容动静结合、虚实有度,其作品的结构方式也是首尾呼应,层层深入,情景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的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只有对这些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好古词鉴赏作业。

二、感受意境,提高欣赏能力

所谓“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要想透彻理解古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必须运用联想、想象进入诗人所创设的独特的意境之中。首先可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意境。古诗语言凝练、含蓄;再加上古人有“炼字”的传统,因而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体会其妙处,运用联想和想象可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孤”、“直”、“长”、“圆”即为诗眼,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用一个“直”字突出了它的劲拔与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受。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这四个字形象地描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借助音乐、绘画揣摩意境。古诗教学是美的传递,可以在朗读或品读时运用音乐营造浓郁的氛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配以悦耳的古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配以幽咽的二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配以铿锵的琵琶。教《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播放乐曲《烟花三月》,教《木兰诗》可以播放古典音乐《十面埋伏》,教《渭城曲》可以播放《阳关三叠》等。这些音乐对人心境有巨大的感召力,很容易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当然学生也可以运用诗话结合的方法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古诗的意境。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刻画细腻,描写生动,可以这样描述: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而行,吐出串串水泡儿,轻盈地浮到水面上;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掠过雾气蒙蒙的天空。这样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古诗的意境美,放飞想象,也可以给作品配画,这样不仅可以体会到创作的乐趣,而且可以使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再次,借助多媒体感受古诗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能再现诗歌的情景,使古诗内容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透彻地理解古诗。例如在教古诗《钱塘湖春行》时,通过录像再现,学生从屏幕上看到诗人身穿飘逸的长袍,骑一匹白色的骏马,漫步于蓝天白云、波平如镜碧绿澄澈的湖水边,漫步在青翠的绿草上,五颜六色的百花间……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春的勃勃生机。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画面,学生能更生动形象地理解春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欣喜之情。

三、通过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谈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 篇3

一、尊重学生的鉴赏主体地位

高中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学主体,并认识到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化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学习状况,关注学生鉴赏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诗词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对学生的定位,认识到学生并不是抽象的鉴赏主体,也不是一味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鉴赏能力的差异性个体,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鉴赏学习,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鉴赏能力。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鉴赏和理解过程,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发挥鉴赏主体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雨霖铃》时,教师不应为学生单纯讲解,而是倾听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对这首诗词的鉴赏和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二、明确诗词鉴赏教学思路

在引导学生对高中古诗词进行鉴赏时,首先要明确教学思路,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鉴赏,从根本上提升诗词鉴赏水平。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认识到理清思路是古诗词鉴赏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明确思路,才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从而启迪学生和提升学生的诗词理解水平和鉴赏能力。

古诗词具有言简意赅、语言含蓄和思想丰富的特点,多用意象来传达思想和情感,并引人深思。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找到古诗词中的意象,并以此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找到能够表达全文思想的诗句,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进行理解和分析,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例如,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可以让学生找到全文的主旨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然后,引导学生找到鉴赏思路和意象,从而更好地鉴赏古诗词。

三、加强高中古诗词诵读

诵读是理解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古诗词的反复诵读和理解,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从而提升鉴赏水平。学生每一次诵读都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在逐步深化理解中,学生就能够准确鉴赏古诗词。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时,要将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纳入诵读内容,并积极督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深层次地理解篇章内涵及其审美价值。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择部分课外篇目让其进行诵读,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完《醉花阴》后,学生在反复诵读和鉴赏理解基础上已经对这首词有了深刻认识,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篇李清照其他阶段创作的另外几首词,如《声声慢》等,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进行鉴赏,理解词人表达出的悲戚伤感之情。

四、积极组织诗词鉴赏活动

丰富多样的古诗词鉴赏活动既是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拓展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情境,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古诗词鉴赏的乐趣,并提升鉴赏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在学生明确鉴赏课题和目标后,让学生分组进行鉴赏讨论,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较,让学生在有趣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对古诗词鉴赏的积极性和动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和鉴赏比赛,让学生在竞争性的环境和氛围中,提高鉴赏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学鉴赏知识和相关的古诗词创作知识等进行创作,并在创作中感受诗词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意境。

五、注重诗词鉴赏评价

古诗词鉴赏评价是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并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在鉴赏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方向。教师在古诗词鉴赏评价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增强学生的鉴赏信心,同时也要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建立多元化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诗词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诗词鉴赏——意象》教学设计 篇4

1.掌握并理解意象的概念。

2.利用意象来鉴赏古典诗词。

【教学重难点】

1.意象的内涵。

2.意象与情感语言的联系。

3.意象、意境、感情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音画素材:李清照《一剪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之一——意象的解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多,同时鉴赏诗的方法也多,但为什么选择意象来学习呢?因为在中国众多的诗歌类型中,写景抒情诗占大部分,且语言含蓄,诗人往往不直接抒情,而把感情寄托在某些具体的意象上,解读这类诗的意象是理解诗词最方便、最快捷的钥匙。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意象?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描写了几种景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2)以上景物构成一幅什么意境?表现作者怎样的形象?(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表现作者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孤旅的剪影。)

(3)归纳: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样的效果还得归功于作者对以上几种景物的独特描写,而我们就把这种蕴涵作者独特感情的景物称为意象,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4)联系《沁园春·长沙》加强意象的理解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本诗的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意象的组合,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

(5)明确意象“: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指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意———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

象———客观存在的景物事物

(客观景物是解读诗人主观感情的钥匙)

2.利用意象知识鉴赏《一剪梅》。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2)初步感知后思考:找出这首词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提示:

意象:红藕香、玉簟秋、兰舟、云中、锦书、雁字、月、西楼、花、水

常见意象:云中、锦书、雁字、月、西楼

情感语言:残、独、满、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想感情:这首词营造了清冷孤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绵绵不尽的相思别愁之情。

3.能力拓展。

(1)阅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后回答下列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找出本词的意象,结合感情语言,谈一谈本词的意境。(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感情语言:缺、断、独、孤、恨、寂寞、冷;意境:孤独、凄凉……)

(2)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后回答下列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本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联系全诗,简析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意象: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作用: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三、识记、延伸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思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菊花———清高的人格。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的人格。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像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10.柳———离情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诗词鉴赏之三理解诗词的意象教学 篇5

一、形象 唐初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菜。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传统意象诠释举隅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杜鹃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鹧鸪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鸿雁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鸳鸯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 花落

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开 ②表现荒凉、偏僻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黄粱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草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禾黍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黄叶 表现希望、活力 绿叶 表现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松柏 表现富贵、美好 牡丹 形容美女的容颜

桃花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竹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 象征高洁、美好 兰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梅花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木叶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 梧桐 象征离散 杨花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柳

一、花

禽 含

义 意象 含

义 意象

类别 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阴天 表现光明、欢娱 晴天 表现游子漂泊,“浓云”表现愁肠压抑 云 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西风 表现希望、旷达、欢娱 春风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霜 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雪 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露 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暴雨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③寄 托思乡、思亲之情;④表现旷 达、潇洒

月亮 爱情或潜移默化的教化 “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 细雨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太阳

二、日

雪 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关山 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楼兰 泛指花草园林 南园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西楼 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桑梓 表现高贵、神秘 紫色

象征温暖、平和

黄色 表现高雅或忧郁 蓝色

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

黑色 象征希望、活力、和平绿色 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 白色 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红色 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珍珠 佩带的刀剑,“看吴钩”表现

建功立业的抱负 吴钩 指代书信 尺素 象征高洁、脱俗

玉 三

其 他

二、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于景,寓情于物。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二)古代诗词中常见抒情方式 ● 忧国伤时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 》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建功报国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温庭筠《商山早行》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李白《乐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古代诗词中常见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融情于景(寓情于景)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杜牧《江南春绝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借景抒情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情景交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以乐景写乐情

风入松

题酒肆(宋 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浅析初中语文的诗词鉴赏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词鉴赏 学生能力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并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诗词鉴赏的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诗词鉴赏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做好诗词背景教学

诗歌的写作背景是领会诗歌写作主旨与情感的重要途径,看似相似的诗歌,因为写作背景不同,很可能有着完全相反的情感,因此,做好诗词背景教学是教师进行诗歌鉴赏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切入鉴赏课程,首先是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此时的写作背景是唐军平定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难,领土纷争四起,民不聊生,作者也随之颠沛流离。杜甫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盼望早日能评定此乱,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作者难掩心中的喜悦,喜极而泣。学生了解此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将其他相似主题的诗歌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如“三吏三别”,可作为学生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知识背景。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诗歌的写作要求进行切入,例如诗歌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五古等,词的词牌名,如《望江南》、《如梦令》、《念奴娇》、《菩萨蛮》、《长相思》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规范,丰富诗词的基础,强化学生对诗歌写作规律的印象。以宋词教学为例,词的词牌名往往与某种固定的情感有着很大的联系,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多表示缠绵哀婉的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婉曲哀怨中又带几分激切与期待;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多表现男女相会之事等等。虽然词牌名不一定完全对应诗歌的情感类型,但是也可作为理解作者情感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可在正式的鉴赏课前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鉴赏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中国诗词特有的审美内涵,也是反映作者创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意象是集客观与主观为一体的产物,它既是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是心灵的再创造产物。中国诗词具有简短凝练,含蓄蕴藉的特点,意象成为切入诗词的一把钥匙,离开了意象,也就无所谓诗词了。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章都是用意象组成,诗意的发现就在于理解诗中意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因此诗词鉴赏离不开意象鉴赏这个重要环节。

在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诗词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认识规律,可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例如“柳”在古代诗词中多用于送别场合,表示留别、相思、依依不舍之意,因为“柳”与“留”谐音,故有此用。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诗,分别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即是明证。当然,诗歌的内涵可不止这一点,“柳”还与送别相关,也与古代汉乐府的“折柳曲”相关,除了表示送别也可以表示怀乡之意。这都是因为不同的诗人创作主体的情感丰富程度,而在不同的时代给予了不同的内涵。再如“冰雪”多表品德高尚,“菊花”代表心性高洁,志向出尘等等。当然,诗歌意象固然是切入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完全按照此方法,因为不同的作者由于创作的需要,或者别出心裁的需要,时有违背意象的通用使用的现象。

三、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由于中国诗学倡导“诗言志”与“诗缘情”,讲就含蓄蕴藉的朦胧美感,尤其注意诗意生发的多种可能性,往往一首诗含有多种写作情感,蕴含多重写作主旨。诗歌的背景知识和诗歌的意象都是为了表达主旨与情感而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注意诗歌创作主旨与情感的教学工作。有些诗歌的主旨较为明显,较为容易分析,例如于谦的《石灰吟》是借物寄怀,表达的是诗人高洁的理想和人格追求;有的具有多重的写作主题,例如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宏伟壮阔的景象描写,展现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傲视群雄的壮阔胸襟。另外有一些诗歌存在广泛的争论,典型如李商隐的《锦瑟》,既有悼亡妻说,也有自伤说,更有解读者认为是对唐王朝的衰亡命运的哀叹与无奈,至今缺乏定论,这都表明诗歌解读的多重性。俗话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是读者的再创造能力。

诗词鉴赏教学最终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诗词教学的最高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切入诗歌文本,挖掘诗歌的写作主旨与写作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创作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将诗词鉴赏教学的主体真正还给学生,切勿代替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写鉴赏报告或鉴赏心得,或者通过小组活动以课题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收集资料,探究诗歌的写作主旨,挖掘诗歌的写作内涵,再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分享探究成果,再由教师加以引导与总结,继而完成诗歌的鉴赏教学工作。当然,教师在鉴赏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鉴赏方法的指导与教学,即如何通过诗题、意象、诗眼、表现手法等,要求学生复述诗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内容,并对其中的诗歌主题与情感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浅谈诗词鉴赏教学的切入点 篇7

关键词:诗词鉴赏,看题目,识作者,明意象,看注释

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每年高考不可或缺的板块。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在诗歌解读和诗歌鉴赏方面不得要领,出现错误的机率极大,严重影响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语文高考成绩。在此,对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进行探究,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一、看题目,定方向

诗词题目都是作者精心拟定的,它往往能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对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起方向性作用。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看似乎是对洞庭湖壮阔景象的描绘;结合题目理解“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现了作者想出仕的欲望,并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类似的诗歌还有很多,引导学生将题目和内容结合阅读、理解,能促使学生把握正确的理解方向。

二、识作者,悟情感

诗词所寄寓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或思想有割不断的联系,因此,“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苏轼因为经历了“乌台诗案”,仕途受挫,诗词中多有遭受排挤的抑郁。但是,由于他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有信奉佛教和道教,又使他的诗词中传达出一种孤傲、豁达、洒脱的文人风骨。学生在鉴赏他的诗词时,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思考,一定能体会到他诗词中的复杂情感。

三、明意象,立主题

意象是诗歌感情的载体。在诗词中,很多意象有了相对明晰的情感倾向,比如,浮萍、榆钱、柳絮、杨花等随风漂泊之物,多象征身世的坎坷、命运的挫折;月亮、书信、斜阳等意象,多寓意思乡或相思之情;菊花是高风亮节或隐逸生活的标志。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不同意象的情感倾向,对学生把握诗歌主题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四、看注释,懂暗示

在诗词鉴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注释内容。这些注释从表面上看是对诗词生僻难懂处的注解,很容易被学生只接受字面意思,而忽视其暗示效果。这些注释往往包含了对诗歌写作背景、诗歌主题的提示,包含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是理解诗意、把握主旨的捷径。比如,在2011年江西试卷的《清明》注释:(1)此诗作于作者被贬宜州期间。(2)士:指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结合这两条注释,很容易理解诗歌的主旨。

论古诗词的鉴赏教学 篇8

古诗词的学习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心得。

第一, 学习一首诗词, 就要了解作者和历史背景。

比如《过零丁洋》, 作者是文天祥, 汉族, 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 受俘期间, 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 文天祥宁死不屈, 从容赴义, 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 (1279) 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当你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历史背景时, 就会懂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情怀。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 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第二, 从整首诗词的表达思想去赏析。

思想是一首诗的灵魂, 如果一首诗没有思想, 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也不可能流传至今。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可以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方面去赏析。我们从苏轼的生平中可以知道, 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 是眉山青神人, 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 婚后两人恩爱, 生有一子苏迈。可惜好景不长, 这位贤妻、良母竟于二十七岁上不幸病逝于京师。“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 正是苏轼妻子王弗去世十年, 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 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 为全词定下了主调, 凄哀至极。“不思量”, 故作决绝语, 实际上是思量得太深、太苦了;偏生“自难忘”, 刻骨铭心, 自然推不去、躲不开了。这首词无处不在表达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深沉的思念和追忆之情。

第三, 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培养。

例如利用诗中的典故, 培养学生的情感。如李商隐的《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 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 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 自家仍然是庄周, 不知蝴蝶已经何往。又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 因丈夫死在边疆, 哭于树下而死, 化为红豆, 于是红豆又称“相思豆”,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所以, 我们可以从典故中引发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

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点滴感悟 篇9

一、突破习惯,提升自我

王崧舟说:“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这就告诉我们应该走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拥有并尊重自己的读书感受。

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喜欢用时光如流水、光阴荏苒等词语来形容时光匆匆。时间簌簌地过去了,但其速度真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吗?这是否是我们内心浮躁的体现呢?偶见宋代诗人唐庚的《醉眠》,触动了我的思考:“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这首诗阐述时间,另辟蹊径,拓展了教者的思维:群山环抱,一片寂静,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时间仿佛已凝固,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人事的搅扰,没有烦恼的萦绕,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我们不能任时光匆匆流逝,应该让时间留下痕迹。教师对时间这个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就能引导学生在缓缓流淌的岁月长河中静静品味时间,发挥时间的最大价值。

二、触景生情,触类旁通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诗,对此,苏东坡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流连诗酒,得风雅之乐;也亲理农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因此,他才能写出这样亲切本色的农家诗。而东坡在少年时代,就有过操作农事的经历,谪居黄州期间,他也曾亲躬田亩。正因为有此生活经验,他才能与陶渊明产生情感共鸣,“识此语之妙”。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可能与所读之诗全部相配,因而教者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或列举相似的作品,让学生触类旁通。

三、领略意境,创造提升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欣赏月色,柳宗元面对宜人的秋景,却感觉“寂寞将何言”,可见其谪居中郁悒的情怀;王维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可看作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苏轼看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邀张怀民共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提示他们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景色,几位诗人的心境不一样,言语不一样?

浅议古诗词的鉴赏教学 篇10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理性

一、感性体悟与理性评论的适度分离

鉴赏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感受、理解和评判, 教学应该以前两者为主。笔者认为, 急于作出理性的评论是诗词鉴赏的大忌。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不是应考, 而是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应当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 而非让他们写出漂亮的评论, 更非提供现成的结论。假如把古诗词比喻成一棵树, 那么诗词鉴赏的任务并不是分辨这棵树属于什么科什么目, 也不是估算这棵树是适合做梁还是做椽子, 也不是看这棵树哪里长得茂盛, 哪里树叶少, 各自是什么原因, 而仅仅是眼睛看着树, 心里想着树, 感受他剪春裁秋的气势, 为他倾倒, 为他喝彩。如果面对古诗词, 一上来就想着诗词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语言如何, 该如何评价, 跳过了审美过程, 表面看起来“鉴赏能力”很强, 实际上却是一种悲哀。

当然诗词鉴赏也离不开理性评论, 这是检验一个人鉴赏水平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面向考试的要求。我们不是为了应试而进行语文教学, 但也没有必要讳言乃至刻意避开理性评论, 避开应试。只是不要急于评论, 不能跳过审美过程。诗词鉴赏的理性评论技巧性很强, 有一些专门的术语可供使用, 有基本固定的思路可循, 操作性很强。可以说, 只要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本身有着正确的理解, 在自己的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写出理性的评论并非难事。教师也应该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最后一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评论的文字。但是课程的定位要准确, 不能让功利性的目的支配课堂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

教师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鉴赏的过程, 而非替学生鉴赏。如果一堂古诗词鉴赏课, 教师自己讲得投入, 学生却无动于衷, 乃至教师越俎代庖帮学生总结一下, 把最终的理性评论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背熟了应试, 这样的课无疑是失败的。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担负着重任。笔者认为, 对于古诗词鉴赏, 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 知识储备要扎实。教师应提供或指导学生自己了解相关背景, 对文本本身的历代主要注疏也要事先了解。西方文论有的流派认为, 作品一旦问世就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作家的本意并非作品所能表达出的唯一意蕴。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特别强调追寻作者的本意。笔者以为, 中学时期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其次, 教师还必须具备打通诗内诗外各种知识的能力。中国诗歌的题材、主旨、意象往往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范仲淹《苏幕遮》“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的句子, 联系了李叔同“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的歌词, 让学生体会沉淀在“草”这一意象上的情思, 明白“草”由于文学的积淀, 这个意象已经不仅仅是植物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 而是承载着思乡怀人等感情的文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教师本身应该进入审美情境, 对诗歌有自己的共鸣和体悟。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陶醉于诗中, 如何使学生进入审美情境?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被诗词感动, 如何奢望学生能被感动?

三、朗读与静思的结合

古诗词的美感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形式。虽然由于语言的演变, 押韵对仗等形式上的特点产生的美感已经大大削弱, 但是直到现在, 这种形式美还是我们审美愉悦的重要来源。朗读是体会形式美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朗读, 可以选择请同学朗读, 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 播放音频乃至视频文件。

古诗词要读进去, 读出味道来, 还要有比较强的想象力再现诗词中的意象及意境。教师可以用引导性的语言, 让学生静心体会。

四、诗歌意境与生活情境的结合

古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直达我心, 触动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叹。不能引起共鸣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生活中出现某个场景, 突然间古人的一句诗涌上心头时, 学生才会感觉此情此景个中滋味竟已被古人写尽, 这时他才会真正明白古诗词的妙处, 由此产生对古诗词强烈的兴趣。

上一篇:小学安全管理策略新探下一篇:阿贝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