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立身之本

2024-05-17

技能是立身之本(精选九篇)

技能是立身之本 篇1

这道甜点被一位长期包住酒店的贵妇人发现,她品尝后,十分欣赏,并特意约见了做这道甜点的小厨师。贵妇人虽然长期包了一套最昂贵的套房,一年中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度过,但是,她每次到这里来,都会指名点那道小厨师做的甜点。

酒店里年年都要裁去一定比例的员工,经济低迷的时候,裁员的规模会更大。不起眼的小厨师却年年风平浪静,就像有特别硬的后台和背景。后来,酒店的总裁告诉小厨师,那位贵妇人是他们最重要的客人,而他是酒店里不可或缺的人。

时下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发展,单纯依靠体力和年龄优势在城市立足,空间也越来越小了。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技能,抵御风险能力就比较弱,就业竞争能力也比较差,这样的人常常失业或被裁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诚信是立身之本(燃气) 篇2

管煤液化气公司是管道煤气公司的窗口服务部门。在企业的发展和对外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生产围绕管网转、管网围绕用户转、一切围绕发展转”的工作思路,通过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诚信的良好信誉,开创了液化气公司经营、发展的新局面,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一.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 管煤公司的液化气产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公司的发展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五大服务”举措(一条龙服务、特色服务、承诺服务、品牌服务、亲情服务)大力提高员工素质,大力抓好基础管理,大力改善服务设施,大力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活动,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广大职工的服务意识,以诚信服务,优质服务,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在全面推进服务工作中,从加强行风建设入手,全面推进行风建设,落实承诺服务责任。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加大行风建设的工作力度,首先要从思想上统一,增强职工的危机感,认识发展用户和企业的经营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职工的切身利益,使职工真正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是树立良好企业信誉的重要举措,其次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管理,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在抓行风建设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中纪委加强行业自律的要求,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二是广泛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的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三是大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使职工全面掌握燃气行业输送、安装、工艺流程、维修、施工规范、质量标准等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行便民利民服务 我们对外服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对此,我们首先考虑在方便用户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保障安全稳定供气。一是在“一条龙服务”中以创优质工程为重点,采取优化施工队伍,强化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一步规范施工标准,加强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着重治理钢管防腐、管网回填、井室砌筑等方面的质量通病,加强工程施工中的过程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工作合格率达100%,工程优质率达84.6%。在全国文明社区百步亭小区工程施工中,把加强行风建设、文明施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区的物业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配合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保护社区一草一木,爱护社区的环境卫生,做到文明施工不扰民,受到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用户的高度赞扬。二是全面推行便民利民的特色服务。

1、坚持“小红帽”青年志愿者服务,“110”联动服务、宣传安全用气知识等活动,切实做好对外服务工作,全年共开展活动10余次,上门发放安全用气知识宣传单1.5万户。

2、“红马甲”服务,公司在燃气行业率先推出实行24小时随时送气上门服务,并严格做到“三检服务”,即:出厂检漏、出站检漏、灶前安装检漏。三是承诺服务:为了打造企业品牌,确保燃气供应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按照武汉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武汉市燃气协会的要求,液化气公司与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签订“开展瓶装液化气安全服务规范化管理,加强行业自律”的承诺书,以开展新一轮瓶装液化气安全服务规范化管理达标活动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行“发展持证用户、统一钢瓶标识”管理,切实加强行业的自律工作,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行为,向社会和广大用户承诺服务规范标准,自觉接受广大用户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为了切实做好承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达到服务效果,使服务工作更加量化、细化、具体化,在对外承诺服务工作中,各供应站广泛开展流动红旗竞赛,认真落实行业自律规定。良好的服务是公司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通过开展对外承诺服务和流动红旗竞赛活动,各供应站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蔡家田、赫山等一批达标服务供应站。在新闻媒体对公司承诺服务进行调查暗访中,我公司蔡家田服务站受到新闻媒体的赞扬。提高服务质量是永无止境的,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解决用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液化气供应市场短斤少两,以疵充好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社会现象,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公司不惜加大经营成本,在全市燃气行业率先实行在钢瓶出口加封口胶措施,坚决杜绝各类违法经营行为,解决了用户心中的种种疑虑,使用户用上放心气、优质气、安全气。四是亲情服务:这也是液化气公司对外服务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抄表收费管理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语,给用户一种亲切感。充分体现亲情服务,用真情感动用户。在一次处理欠费纠纷过程中,部门负责人周定昆面对用户的粗暴态度,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以理据争,对用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用户交纳了全部煤气欠款,并表示歉意,一场欠费纠纷就这样被亲情服务化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诚信和信用是对个人的道德评价,是企业经营运作的评价,也是对社会运行体系的价值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是立足发展的基石。当老实人、遵纪守法,说老实话、实话实说,做老实事、循规蹈矩,诚信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立身之本。液化气公司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篇3

笔者在上海清洁行业中采访早就耳闻黄平大名,在那整洁明亮的办公室,不惑之年的他 ,正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好年华,爽朗的笑声,热情的握手,以及得体的装束,使笔者打消了 公司老总架子大的想法,他朴实得就像一株熟透的红高粱,一杯香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话入正题,谈到公司的发展,用他的话说:既然已下海办企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天时,借 助得天独厚的地利,再加上有一个思维敏捷,富有开拓精神的团队,此时不破浪扬帆更待何 时。

上海美成清洁有限公司建于1997年,系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团体会员,上海建(构) 筑物清洗保洁专业委员会首批委员单位。是一家以东京清洁协会(GCA)日本协和集团、知野 冈、东进清洁等诸公司大力资助和全面技术指导为背景专为各类中高档宾馆、大型商场、厂 房、医院、娱乐中心、商务楼、别墅、公寓等提供日式的上乘服务 的专业保洁公司。其业 务主要是以日本式清洁管理水准为保证,开展一般的日常、定期、特别清扫及承接不容灰尘 的尖端科技研究场所等清洁服务。并可满足各业主的各种需求。至今已同上海安川电机有限 公司、上海东洋电装有限公司 、大金空调等40余家外资企业签订了长期服务合同,并在外 资企业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美成公司挂牌之日,黄平就意识到: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以及对第三产业的重视,服务 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高速起飞都为清洁业创造了无限的商 机,中国的清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面临着这么多的机会和挑战。1998年后,上海的外资、合 资、民营、国营改制的清洁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让黄平更清醒地 意识到:上海清洁行业激烈竞争的帷幕就要拉开了,要拼实力了,要讲究企业管理了,要练 内功了。多年的海内外清洁行业生涯磨炼了他,也为美成公司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黄平创建公司6年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引进日本清洁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结合中国国情,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 “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积极的态 度、合理的价格、竭诚为国外、国内客户服务、在技术及服务上力争第一”的目标,在以他 为核心的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公司积极展开了创品牌工程的企业战略,经过多年 的努力和奋斗,公司在清洁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管理制度,针对各种清洁要 求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对公司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目前公司已拥有一批有经验、懂 技术的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形成了岗位有职责,操作有流程、工作有标准、管理有规范的 “美成”管理模式,在外资企业清洁服务中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经营讲究质量,讲究服务,如今更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 在要求,“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是成为美成公司业务之树常青的关键所在。在美成公司采 访黄平时,深深打动笔者的不是这个企业雄厚的实力和骄人的开发业绩,也不是她那淳朴的 企业文化和亲和的管理风格,而是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诚信。

商界有句老话:做生意就是做人,而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诚与坦率。黄平深信,只有一种 感情能够打动他人,那就是真情诚信,尽管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社会上也不乏 尔虞我诈的现象,但真诚永远是最好的处事态度,真诚也一定会交到很多很多好的朋友,而 这些朋友对自己的一生都会获益非浅。

黄平经常“敲打”属下的一句话是:“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商德”是 一个企业立命于市场的基础,今年全国的非典突发事件,对我们民族是一次灾难,同样也是 一次挑战,在这样的困难面前,黄平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万众一心,才能众志成城。他立即宣 布紧急措施:美成公司对所有常驻清洁客户提供紧急消毒的服务,把公司高价买进的消毒用 品以成本价或免费销售给客户,并对公司全体员工提出要求,不计公司和个人损失,全力配 合客户做好各项应急工作。黄平这种不惜财力、物力、不计盈亏、不求回报的举措,赢得了 社会的好评,也为公司赢得了声誉。在今天这样一个呼唤“诚信”的市场环境中,着实让人 在感动之余深有感慨,然而黄平对此都视如寻常,他说:“诚信是一个企业起码的道德准则 ,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肯定,没有诚信的企业是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美成公司在市场的6年拼搏,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 始终坚持播种诚信第一、赢利第二,这也是美成公司未来发展不变的一条市场之道。我们相信,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将被视为企业的无形商标和品牌的重要内容 ,谁不讲诚信,谁就会被挤出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美成公司的“诚信”之道给行业同仁 都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篇4

创业近30年来, 海尔始终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打造世界品牌。这些年来我们总的认识是,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品牌的生命, 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开放的海尔生态圈, 离不开诚信的社会生态圈。近日, 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 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相信这一纲要的出台, 对于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 营造优良信用环境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 诚信建设不仅对打造品牌更为重要, 而且呈现出全新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诚信的本质由企业对用户的单向承诺转变为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品牌是企业用户资源的总和, 本质上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用户之所以选购某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任这个品牌。但互联网时代, 诚信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由企业对用户的单向承诺转变为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

企业与用户之间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 在传统时代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权在企业手里。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权转到了用户手里,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了解所有产品的信息, 但企业不知道用户心里在想什么。就像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 “互联网消除了距离, 这是它最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对用户单向承诺的作用快速降低。举例说, 企业可以向用户承诺很多, 但用户可以在网上查看所有关于这个企业的评价, 如果看到很多差评, 原先的承诺就一文不值。互联网时代, 赢得用户信任的重要方式就是让用户参与其中, 在全流程体验中形成一种高度信赖关系。

其次, 诚信的主体由企业转变成为企业、用户及利益攸关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在传统时代, 诚信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到了网络时代, 企业、用户及合作伙伴融为一体, 组成一个无边界、高黏度的社群, 这时的诚信就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 而变成多方之间的互信,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与用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利益攸关方的相互诚信。

原来企业制造产品, 用户被动接受, 用户购买之后对企业的信誉进行三六九等分类。现在应该让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的企划、研发、制造、服务等所有环节, 具体做法就是企业提供参与平台, 主动送上1.0方案, 用户参与互动出2.0方案, 再进一步互动出N.0方案, 企业与用户在交互中创造产品, 形成信赖关系。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呈现着这样的变化, 原先员工是企业的一个“部件”, 被动执行企业的指令, 现在应该让员工根据用户的需求主动创造价值, 成为自己的CEO。这样, 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新型的契约关系, 而不是依靠指令约束他。

现在, 企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产品的诞生过程就是企业与用户、利益攸关方共同创造的过程, 已经无法说是某一方完成的。原先我们常说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现在品牌正成为所有参与方的共同资产, 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建设和维护。

再次, 诚信的构建由企业自创转变为企业、用户及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创。

此前企业要提升品牌形象, 通常的做法就是打广告、搞活动, 但现在行不通了。如果没有用户的参与, 企业投再多的广告也是浪费, 必须探索一个让所有利益攸关方都参与的新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以人为本, 说到底是释放人的活力, 这个“人”应该既包括企业内的员工, 也包括用户及合作伙伴, 只有构建一个让他们共同践行诚信、共同创造价值的平台, 才能充分发挥所有人的创造力。马克思曾说过, 未来的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所以, 社会成员将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严以修身是立身立业之本 篇5

一、严以修身是党要管党,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时代要求

微信上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浮华时代’,人心浮躁,目光肤浅,舆论浮夸,世风浮华,富人手里抓着浮财,穷人心里揣着浮想,社会的心肝急速浮肿,民族的血压剧烈浮动”。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我们,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拜金主义的诱惑中,也难免心浮气躁,也难脱奢侈享乐,变得唯实唯利,我们思想境界不高,精神状态欠佳,理想迷失、价值矮化,不是因为“缺钙”,而是因为“失魂”。

深刻反思以往的不严不实,我们看重的往往是——能力建设,轻视的恰恰是——品行修养。为什么“三严三实”要将“严以修身”列在首位,作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并将其定为活动的第一专题。

让我们认真的反思,近年来落马的“大老虎”、“小苍蝇”,哪一个不曾有过“光辉的岁月”,哪一个不曾“叱咤风云”、“权倾位重”,但是随着他们信仰的迷失,修身的懈怠,渐失为官、为人的本真。

这些高官贪官也历经了“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以及悲惨的晚年”,他们公器私用、以权谋私、心存侥幸,其堕落迷失的轨迹,令人深思警醒!

古人云:“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 时时不忘“一点检”,如影随形成习惯,节制

是心灵的闸门,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严苛一点点,严以修身,久久为功,就会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教导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勤于吃苦、率先垂范,以上带下、甘于奉献,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即使在8小时以外,我们也不能随心所欲、恣意妄为,“一处弛则百处懈”,人虽离岗,但思想不能撤防,意识不能下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不正,何以正人。身居高位却是——“德薄而位高,智浅而权重,才小而谋大”的“混世魔王”,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塌方式腐败”!正如老百姓所言:“大梁不正,二梁歪,三梁不正塌下来”。

在这样一个多元、多样、多变、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我们如不讲分寸、不加防范,必将防线失守、酿成祸患!老毕事件至今尘埃尚未落定,令人嘘唏,更令人反思!我认为要抓好党风建设,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提升自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三严是我们党员干部,立身、立业之本。

二、严以修身是党员领导干部强化个人修为的内涵要求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慎”和“省”作为严以修身的重要途径。“修己以清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只有思想庄严的人,言行才会崇高。

“慎”——心怀敬畏、党纪严于国法,多一份敬畏,就会少一份浮躁。慎独、慎初、慎微,要将党纪国法的“紧箍咒”,变

成党性修养的“护身符”。

“省”——反躬自省,自强、自警、自励,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焉!

谨言慎行、深思慎取、三省吾身。在责任和担当,洒脱和自信,“谋道与谋食”之间,“不妄求,则心安;不妄行,则身安”。

考虑问题——要力求——看准、看深、看远,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深思而慎取。

落实工作——要力求——敢抓、敢管、敢担当,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既把握原则性,又兼顾灵活性。在小事或细节上,时时体现对人的尊重,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生命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转作风、强党性、提素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正确的公私观、义利观、价值观,以德为先,做精神上“不缺钙”,信仰上“不失魂”的“政治明白人”!

“人静而安,安而能定,定能生慧,慧而能悟,悟而能得”,如果说孔子是中国的“圣人”,那么《论语》就是中国的“圣经”。儒家学说中:“礼、义、廉、耻”是四维,“仁、义、礼、智、信”是五常,其无不与“修身”息息相关,总书记认为:《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纲!“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才出于学,器出于养”——才能出于学问,气度出于修养。“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做人不能丢弃善良,世事难免混乱,但我们的内心,绝不能肮脏。多想自己的过,才会体谅别人的错。以谦逊态度待人接物,是强有力的人;以与人 3

为善自卫、卫他者,乃贤良之士也。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寻找共同点,尊重不同点,不可怒而兴师,更不可气而为战,就算你手握真理,也不能横征暴敛、暴跳如雷。

“有权不能任性”——高声叫嚷是虚弱的,招摇显摆是浅陋的,上蹿下跳是奸邪的,急切、急迫、急躁;张扬、张狂、张牙舞爪、咋咋呼呼、纷纷扰扰,虚荣、狂傲,最终将是登高跌重的惨淡!

三、严以修身是弘扬大学精神,实现文化自觉,提升师德素养的内在要求

我们身为大学教师,传播薪火、延续文明,要拥有更高的文化自觉和信仰诉求!大学的目的是——弘扬一个人伟大高尚的德性,“大学”是指一种学问,这种学问的目的,简言之就是“学大”,学着让人大起来,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就是君子之学。它不只是培养人的专门技能,甚至也不是灌输一些静态知识,它立足于培养人的价值观和判断力。让人学会对世界上纷纭复杂的事物做判断。

同时,培养人的高贵品格和气质,养成人的大眼光、大胸襟、大志向;不光是为了就业,更是为了成人;不是为了一己谋生,而是要为天下人谋生,谋天下太平,争人类福祉。

可见,大学的内涵,至少不是单指我们今天所讲的,对于技术的学习,而是提高德性,养成人格,然后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这是大学的根本涵义。价值比知识更重要,品质比技能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我们身为党员教师,既不迷官丧志,也不玩物丧志,严以修

身,担当学术道义,济世仁心,心系天下,志存高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我们身为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

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是‘官不聊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可能辜负的人越多,有权的人要慎重,要谦卑,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文人侠客可以快意恩仇,官员却必须忍辱负重”。

今天我们谈严以修身,“严”必伴随着“痛”,认清痛,忍受痛,乃至征服“严”带来的“痛”,须得我们共产党人,有超越世俗荣辱的大肚量、大胸怀、大境界!才能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

让我们“用情分去担当本分,动人以行不以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领导的修养和性格,往往决定着一个单位的风格和特色,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往往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关键少数”,政治上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以严立公,以实卫正,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谋实招、求实效、办实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升人生境界,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

完整人格是企业家立身之本 篇6

世界经济正向着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中国已踏入世贸组织的大门。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推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生产关系先进与落后之争、社会结构优劣之争,而这种竞争常常是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来体现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当我们展望民族未来的时候,当我们做国家经济发展五年、十年、五十年规划的时候,当我们制定社会进步检测指数的时候,当我们盘点国家综合实力的时候,当我们进行战略资源统计的时候,应该把拥有多少企业家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一个不能产生世界级企业家的民族是贫乏的民族,一个不能让全球分享自己产品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世界级名牌企业家和其所创造的世界级名牌产品,是民族精神和国家荣誉赖以传遍世界的有效载体之一。

在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下,以天下为己任,具备完整高尚的人格,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贡献,站在历史的高度总揽全局,推动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家应该懂得,为了自己,首先必须为了别人;对社会的用处越大,个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做企业,只是自己对社会尽责任,对自己不浪费生命的一种表达。这种对人对社会的终极关怀是企业家成功的根本所在。没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更不可能成为昭仪企业界的领袖。企业家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宗教艺术中汲取营养,用哲學的思辨和慈悲之心去感悟社会、关注众生,从而服务于社会和众生。国家有一百多个,企业有三百六十行,产品有几十万、几百万种类,但不论中外,大凡成事业者,概莫如此,这是企业家之道。因此,企业家应修此道,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自觉以哲学、史学、美学、文学、艺术、宗教,以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而企管、经营、技术等则次之。

企业家应该是创造的精灵,永不满足,永远进取,组合资源,化腐朽为神奇。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企业家的必修课。思维方式包括批判的、逆向的、立体的、多维的、发散的、多层面的、易位的。历数近十年来的中国各类企业决策失败,属于企业家奇思妙想、神奇浪漫甚至异想天开者甚少,倒是无休止的模仿、克隆,盲目地向热点跟进,由于眼热他人的成功而急于分一杯羹,造成决策失误者居多。请谨记:模仿不是决策,没有创新,就没有决策。

企业家法制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企业能否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标志之一就是法制化是否到位。企业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企业之法。企业家若不能将自己自觉置于企业的法制之下,不能带头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企业家往往是企业制度的倡导者,又是破坏者,因为个人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而阻滞企业制度的落实。一个现代企业还必须将自己置于国家法律监督之下,不违法,便是企业最大的安全。

诚信是班主任的立身之本 篇7

小小年纪具有如此美德, 离不开其自身的良好素养, 也离不开环境和教育的疏导。也许那小男孩对所有人都会乐意付出, 但他不可能将一锅子红薯一个、两个满世界送。那他为什么偏偏来回跑送给他的班主任老师呢?每个人的下意识行为总是仅有的, 人的行为方式在一般情况下总有其自主的意念。那小男孩乐意再度返校送红薯给老师, 是他爱老师, 心无杂念。小男孩能这样做, 显然有其自主意念。我们不妨来个逆向思维:那位班主任老师是怎样镌刻进小男孩稚嫩的心灵深处的呢?用庄子的话说:“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者, 不能动人。”不用说, 这位班主任是个“真者”。他一贯的精诚所致, 使小男孩动心, 使小男孩一样的学生打心眼里爱戴、尊敬这位班主任老师。当孩子们一旦得手“红薯”之类的回报机会, 就会积极自主地产生“回报”意念。当然, 班主任的诚心投入并非求得学生的回报, 而且, 信守诚心的班主任根本不曾想过“回报”两字。要不是这样, 他怎么可能感化他的学生们呢?那位班主任收下了小男孩的两个红薯, 这与受贿之类风牛马不相及。从爱的角度剖析, 老师是在用特殊的方式关爱这个学生, 他是在精心护理一棵稚嫩的幼苗。试想:当时的情况, 若那位班主任老师拒收红薯, 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会是怎样的一种挫伤?真的是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难道不是吗?你若留心, 就不难发现, 教室的窗台下, 上下班的路上, 都有这位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或学生家长“促膝”交流的足迹可寻, 声音可闻。当他偶然听到调皮学生隔窗叫他的名字, 他就笑眯眯地过去摸摸他的头。由此可见, 精诚所致的班主任无疑能牵动一班人的心, “诚信”不就是班主任的牢靠奠基吗?

奠基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 没有坚实的奠基能有高入云霄的大厦吗?世间万事万物的成就都离不开坚实的奠基。做班主任工作也同理。还是回头想想那位收红薯的班主任吧。他能让小男孩们“心系”, 想必, 定是他打从做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天开始, 就不会忘记做班主任工作细小的“拾掇”吧?他的每一点细小的“拾掇”都为他建筑一班人“心系”的那座高楼奠基, 然后积年累月地垒砌不懈, 以致让学生们“心动”。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为人民服务”时指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套用领袖的话:一个班主任讲点诚信并不难, 难的是一如既往地守住“诚信”。确实如此。人活着, 本来就生活在矛盾世界里, 此一时, 彼一时, 主观愿望和客观环境的变更, 自觉投入与下意识的举措等都有可能出误差、偏差。“心诚则灵”是佛教倡导的。唐僧历尽艰辛, 还不是从西天取回来真经?做班主任工作, 能有唐僧西天取经那样“诚信”, 即使工作中出现误差、偏差, 就像唐僧西天路上屡屡险遭身亡, 还是会感天动地的。好心办坏事在所难免, 就算出现一失足成千古恨, 回望来路, 那你也不必太过悲伤。我做班主任工作以“诚信”为荣, 为傲!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借用一下, 接下去你依然“诚信”如故, 坚忍不拔的“诚心”垒砌, 再垒砌, 有朝一日, 你一定会打动更多人, 历尽艰辛后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古语说得好:“教不严, 师之惰。”说的是学生的成长与老师的密切关系。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尤其重要。倘若班主任言而无信, 出尔反尔, 这应该也是师之“惰”的范畴。在学校里, 常能见闻到恨铁不成钢的现象。殊不知老师们, 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在这个学生身上“惰”过吗?学生的“不成钢”,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老师们、班主任也脱不了干系。举个例子来说吧。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 班主任老师会通过各种渠道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有的班主任对学生讲的是规则, 自己行的却是“自我”。他们可能会以“执行《中学生守则》是学生的事, 我是老师”来自圆其说。现代社会, 学生听闻的多, 想的也不会少。老师的举止言谈, 尤其是班主任的班级工作方式及他们的自我形象, 很有可能让学生迎合, 随流;或许颓唐, 逆反。久而久之, 学生就可能心“迁”, 班级也就“离心”。这都是班主任工作不守诚信种下的恶果。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立身之本 篇8

1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命脉

1.1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天然属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工作者为了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而进行交流, 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需要一种组织化的实现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学会, 学会的主要功能是学术交流,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合适、最自由的学术交流场所。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天然属性, 没有丝毫强求或者利诱的成分。

1.2 学会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据统计, 中国科协系统县级以上学会, 每年举办学术会议2万余次, 发表论文40多万篇, 参加会议的科技工作者约300万人;同时主办科技期刊2 000多种, 占我国自然科学杂志的数量2/5, 每年发表论文40多万篇;每年编著论文集、科技专著2 100多种。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学会作为学术交流主渠道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1.3 学术交流是凝聚会员的主要手段

据中国科协调查, 科技工作者之所以愿意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 一是因为通过学术交流能够了解同行的学术情报和信息, 拓宽视野, 培养才干, 启发科研思路, 二是可以面对面地与同行讨论问题、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同行的评价。

1.4 学会的学术交流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

第一, “学术自由, 平等民主”是学会的传统, 这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气氛为科学技术的自由生长提供了环境。第二, 在学会的学术交流中, 遵循的是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 追求的是学术价值。第三, 学会学术交流是科技工作者共同体的交流, 具有跨部门、跨地域、跨学科的显著特点。第四, 学会荟萃高层精英, 为学术交流提供了高规格、高品位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1.5 学会的学术交流成果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学术交流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力已在日渐增强, 学会组织的许多前沿论坛、高峰论坛等, 其主题都是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 广泛被采纳、运用。如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 首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学会平台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对如何体现“新北京新奥运”和“人文奥运”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得到了具体应用。

2 搞活学术交流, 使学术交流和农机事业协调发展

2.1 学术交流与业务工作应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农机学会以及各专委会每年在制定学术活动计划时, 都要征求农机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尽可能使学术交流的内容紧贴农机业务工作的重点。为了提高学术交流对行政决策的支持效益, 学会还要对学术交流中提出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 形成文字材料报送农机业务主管部门。

2.2 区分对象, 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针对性。

区分对象地组织农机学术交流, 一方面有助于农机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形成互动, 激发创新性思维,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农机学术交流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农机学会既要面向政府部门、学术研究人员, 又要面向农民、农机大户、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 满足不同对象的个性需求。

2.3 树立品牌, 使学术交流获得良性发展。

学术交流中要体现出“高”、“新”、“活”三个特点。第一, 学术交流内容要有高标准, 即学术交流内容要体现出理论的前瞻性、问题的针对性、技术的先进性、成果的创新性。第二, 组织学术交流要有创新性, 针对农机化发展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学术交流主题要不断创新, 学术交流内容要不断出新, 学术交流形式要不断更新。第三, 学术交流形式要有灵活性, 一要根据会员需要安排学术交流形式, 二要不断拓宽学术交流的群众基础, 三要在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上不拘一格。

3 紧跟热点, 让学术交流具有时代性

技能是立身之本 篇9

关键词:图书馆 教育功能 奉献精神 产业化讨论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48-02

早在191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李大钊先生就明确指出:“使管理图书的都有图书馆教育的知识。……这是关系到中国图书馆前途的事情,也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前途的事情。”[1]1975年里昂大会上,国际图联(IFLA)则将图书馆社会功能界定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其实,“开发智力资源”也属于教育功能。在图书馆四大功能中,教育功能占了“半壁河山”。可见,教育功能之于图书馆是何等重要。

然而近年来,在信息化浪潮冲击下,迫于生存压力,有的同仁提出了图书馆“有偿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和“图书馆产业化”理论,主张“图书馆工作的对象和服务内容应该转到加强信息处理上来;……转为以计算机处理和数据库开发经营为主的信息服务和咨询产业。”[2]在这种发展观念指导下,工作实践中“以书为本,重书轻人”的积弊尚无根本改观,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电子文献、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和传输技术引进的同时,忽视印刷文献收藏流通;以文献的信息资源价值取代其知识成品价值,以信息处理取代知识管理,以信息功能取代社会教育功能。值得商榷。

1 功能多样化:信息功能不能取代教育功能

文献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既是信息资源,又是知识成品;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原材料,又是哺育“新人类”的精神养料;既包括丰富的事实、数据、结论等信息元素,也包括它们之间的逻辑过程和结构关系;既包括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单元,也包括作者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和表述的方式方法,还有他们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智慧技巧。

同样,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多样化、多层面的,既有研究开发型需求,也有求知学习型需求。前者为了创造新知识而需要充分的事实数据等信息原材料,后者为了创造新自我而需要多元化的精神养料。即使研究开发型读者,也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化学习,其阅读需求也是多样化、多层面的,除了为生产新知识而获取信息资料,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新思想观念、新理论方法,以“充电加油”,充实、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具人”的生存发展能力;还需要通过非专业性阅读,满足审美体验的情感需求,愉悦心志、调整心态,充实提升“本体人”的精神生活,进而陶冶性情,完善精神人格,不断实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念与高效的行为能力平衡发展。

学习,既是认知结果的获得,更是认识过程的心理体验;既要掌握既有的结论性知识,更要掌握专家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智慧技巧。显然,产业化信息咨询服务不能全面满足学习型读者的需求;电子文献、数字化文献也不足以完全取代印刷文献。因为,它们在提供无限性认知结果满足的同时,对认知过程体验却具有时间、空间乃至生理的局限性。所以,在强调文献的信息资源价值的同时,不应当忽视文献的知识成品价值。

正是文献价值和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图书馆功能价值的多样化。正如近代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并未取代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一样,虽然传递科技情报的信息功能是现代图书馆的标志,但是,因为它不能全面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从而无法取代开展社会教育和开发智力资源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强调图书馆信息功能的同时,不应当忽视文献的知识成品价值和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更不应当忽视读者人的价值及其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2 价值取向: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

民主思潮和民主运动的兴起孕育了近代图书馆,它突破了“上智者”的知识垄断,使人类文化遗产回归于广大劳动者。正是图书馆知识资源和文献服务无偿使用的公益事业性,使它成了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播种机”,将众多有理想追求的平民扶上了“知识的阶梯”,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实现自我创造和超越,成为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优秀创造者。从此,促进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便成了图书馆神圣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

现在的问题是:图书馆的这种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是否过时了?回答是:“否!”

2.1 理论思考

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既包括科学技术等知识创新,也包括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专门人才等人才创新。无庸置疑,“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也应看到,只有当物化的文本知识掌握了人或被人所掌握转化为人格化知识以后,上述命题才能成立。正像物质财富相对过剩未必能带来共同富裕,社会知识总量的增长也未必就能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目前,有的国家和地区正在进入信息时代,有的却仍停留在原始农牧时代。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使知识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单有知识的创造生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知识的流通传播,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原则和分配消费的公平原则,扩大消费,使大多数人都摆脱知识贫困和愚昧无知,拥有新思想观念、新道德标准、新方法技能,成为新社会、新经济、新生活的理想追求者和实践创造者。显然,这正是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一切文化教育机构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永恒的价值取向。

在知识创造生产与分配消费的关系问题上,“图书馆产业论”忽略了绝大多数读者的非生产性知识消费需求,忽略了知识资源共享和分配消费的公平原则,忽略了有理想追求、无经济能力的学习型读者的求知需求,难免退化为“图书馆门口朝南开,没钱的人们莫进来”的知识垄断状态。当前,世界各国将图书馆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或作为学校教育有机补充的并不罕见,发达国家更是普遍将图书馆视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社区公共图书馆视为居民享受继续教育的神圣权利,并以立法形式予以保证。[3]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

2.2 现实启示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还相当落后,1994年尚有455个县或县级行政区没有公共图书馆;全国人均图书馆藏书量仅0.31册。199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仅2.8亿元人民币,人均0.23元;平均3045人拥有一个阅览室座位。[4]而且,绝大多数图书馆及其知识资源都集中于东部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地区的农民,其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更可想而知了。同样,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也很不发达,每年有一千万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有四百万高中生不能升入大学,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了12%。[3]许多社会学者呼吁:大多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堪忧虑的是科学知识贫困;要消除贫困,最根本的是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图书馆任重而道远。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努力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知识资源分配消费的公平原则,促进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依然是我国图书馆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

图书馆产业论脱离了我国现实,在知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忽略了学习型读者的知识消费;在科学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上,忽略了普及;在图书馆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忽略了社会发展大局;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 发展观念:为经济发展服务并非社会全面产业化

经济发展当然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但是,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为经济发展服务就是全民搞经济,一切社会公益性事业都要产业化甚至商业化。人类除了产业化经济活动,还需要进行政治、文化、教育等事业性公益活动。任何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不可能仅需要盈利性经济产业,而不需要学校、图书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只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充分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图书馆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和人才资源保障。其次,没有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无偿的知识传播,就不会有大多数国民文化素养和知识消费能力的提高,更不会有知识产品消费市场的繁荣;知识的创造和生产也必然因失去了原动力而萎缩,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必然因此而疲软,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或空中楼阁。

“图书馆产业论”也看到了“不断学习已成为工作的必需,教育尤其是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教育的过程已不仅仅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特别是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应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图书馆是进行这种教育的重要机构和场所。”然而,由此却得出结论:图书馆要放松或放弃公益性教育事业,“转为以计算机处理和数据库开发经营为主的信息服务和咨询产业。”[2]因果自相矛盾。是的,社会需求的新增长为图书馆产业化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如果把这种可能性混同于合理性和必然性,把“谁受益,谁负担”当成普遍的社会原则。那么,首先应当产业化的也轮不到图书馆,而应当是中小学校乃至公安、消防、抢险救灾部队。因为,他们使社会受益更直接、更明显。如此以来,不仅否定了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和国民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国家的性质也将根本改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把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两大种类:保障生存安全的物质需求,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超越的精神需求。[5]物质追求是人的自然本能,而精神追求却需要社会引导和规范。图书馆事业,对于精神人格健全的自觉追求者而言,是通过知识资源的再分配,保证乐学者有所学;对于精神理想追求的“未觉者”而言,则是通过先进思想的启蒙教化,使无知者有知、蒙昧者开化。可以想见,图书馆产业化,势必因贪小利而损大局,削弱图书馆教育功能的现实发挥,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4 客观条件:教育功能优势与信息功能劣势

由于内在和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图书馆更拥有社会教育的功能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信息服务功能则处于相对的劣势,发展空间更狭窄。“产业化信息服务公司”是一种“扬短避长”的道路选择。

4.1 内在条件

社会教育事业和信息服务产业拥有相同的三种基本要素:信息资源、人才队伍和技术设备。但是,二者对“三要素”的功能要求却多有差别。信息咨询服务产业要求:信息资源的独享性、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在所有这三方面,图书馆都根本无任何优势可言。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广博有余,精深不足;基础性有余,专业性不足;共享性有余,独享性不足。更符合社会教育事业的需要,而不符合信息服务产业的需求。②.信息咨询服务是智能集约化产业,所需要的专家队伍既要有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深的学术底蕴,又要善于预测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显然,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更适合于进行大众化社会教育。要“建立学科专家型馆员队伍”,又谈何容易。在“铁饭碗”的同等条件下,尚未见有学科专家自觉加入普通馆员队伍者,一旦把图书馆推向产业化市场,结果更可想而知。当然,只要形成了“投入与收益的运行机制”,自然会“有了梧桐树,不愁引不来金凤凰”。但是,没有足够的高能级学科专家队伍,如何使“梧桐树”枝繁叶茂起来?③.早在20年前,国外有些情报信息机构只需要10分钟,就能处理完30种文字的2000多种期刊上的9万多篇专业论文。[6]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技术设备未免太大众化了,只能满足个体读者检索信息资料和训练信息能力的需求,无法满足专业性信息处理和咨询服务的需要。

4.2 外在环境

在信息服务业界,图书馆属于弱势群体,与信息咨询公司、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无法相比,与传统情报信息机构“近邻”也相差甚远。当前,信息咨询服务业早已供过于求“僧多粥少”了,现有情报信息机构大都还“吃不饱”。如果图书馆再放弃社会教育主业,千军万马去挤过信息有偿服务的“独木桥”,那么,大批图书馆将会刚刚挤上桥头就被挤落桥下。相反,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供给仍然严重不足,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急需其他社会教育资源的补充,为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5 结论

教育功能和奉献精神、“图情一体化”、科学量化管理是支撑图书馆未来的“鼎足”经费困难并非图书馆所独有,而是各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对困境,更应当高瞻远瞩,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生存与发展兼顾,与其他行业协同共进,各尽所能,共创未来。

5.1 发扬事业奉献精神,优化社会教育功能

任何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都不是单一生产型的,而是多元协同的系统整体,既包括直接的知识创造生产,也包括各种辅助支持系统。即使知识创新活动,也有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分,虽然基础研究不能直接生产经济效益,但是其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卫星上天尚需多级火箭的“自我牺牲”,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社会教育工作者发扬“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图书馆也不应例外。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和社会教育机构,图书馆不应当为了追求自身的资本增殖,削弱或放弃教育功能和奉献精神,而应当继续坚持无偿服务的价值取向,发扬事业奉献精神,优化社会教育功能。书的被动应教与人的主动施教相结合,努力适应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终身化的需求,深入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广义学习方法”(学习方向选择、阅读对象检索、文本阅读吸收等方法)教育、“自学+辅导”自学教育方式等的规律和方法,[7]将潜在的教育功能转化为实在的教育功效,努力成为更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社会大教育系统的“第二方面军”。即使各种专业图书馆也不例外,因为,专家学者既有的高学历和高学力也不能受用终生,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也同样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创造新自我。

5.2 坚持“图情一体化”,优化文献服务质量

要坚持“图情一体化”和功能多样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变被动应对式服务为主动迎合式服务,深化层次,优化质量,提高针对性和成效性;学习型读者需求与研究型读者需求二者兼顾,教育功能与信息功能平衡发展;全面实现馆藏文献的知识成品价值和信息资源价值,全面发挥对国民素质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保障作用。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捐资者大都是老毕业生,捐资动因也不是为了资本增殖,而是对图书馆在他们成才过程中的多样化优质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回报。值得我们中国同行反思和借鉴。

5.3 实现科学量化管理,优化文献收藏质量

要优化馆藏质量,应当引进产业经营理念,核心是效益原则和精确原则,实质是科学的量化管理。首先,要牢固树立“投入——产出”效益观念,深化细化图书经费分配层次,专款专用;学校图书馆则应按课程设置和科研课题分配使用经费,以提高收藏的精确度和针对性。读者满足率和馆藏利用率兼顾,克服用金钱和“书山”堆积满足率的积习。其次,“会花钱的孩子好要钱”。要把馆藏利用率列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努力使每一元钱都转化为读者的需求满足,改变经费投入“黑洞”的社会形象。[8]唯如此方能启发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捐助者的捐资热情。

总之,如果说集约化的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的本体价值之所在,那么,开展社会教育和传递情报信息就是其功能价值的“双翼”,而事业无偿奉献精神则是其灵魂和品格。三者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立身之本。

参考文献

[1] 李大钊.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1919).摘自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M].中华书局,1982年.

[2] 丁大可.知识经济与图书馆产业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3] 黄俊贵.社会教育职能强化——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2000(1).

[4] 黄宗忠.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上)[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1).

[5] 魏民.以人为本与新经济浪潮[J].清华管理评论,2000(8).

[6] 田夫,王兴成.科学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1983年.

[7] 宋书星.要重视图书馆教育方式的研究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工作,2001(1).

上一篇:手持GPS参数下一篇:职教学生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