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商业化

2024-05-01

校园文化商业化(精选十篇)

校园文化商业化 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构建着社会主义的市场文化。市场对深处其中的文化主体的影响也逐步显现,中国高校亦不例外,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呈现出市场商业化的影子。

针对高校内部出现的诸如赞助、校企合作等商业化活动,许多学者都做出过分析,浙江大学的曾蓓蕾这样阐述: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是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赞助商的参与,而使活动主要由学校举办者和学校师生两个方面变为学校举办者、学校师生和赞助商三个方面,商业运作的介入使校园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一些特点的一种倾向。[1]不难看出,高校内的商业活动参与主体正日益增多,活动形式开始走向多元化,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倾向日趋明显。而这些现象的一个核心就是校园文化与商业利益的联系日益紧密,因而本文对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倾向论述为: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高校知识人群和商业主体共同创造、参与和享有的校园文化与经济利益的联系日益紧密的一种趋势,它是校园文化走向市场化的表现。

1 校园文化商业化的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倾向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不断演进的,对于其发展现状,本文将从校园文化系统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而言,高校校园文化可分为四个层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1 物质文化层

最外层为物质层,是由校园的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文化传媒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大学校园曾被认为是远离市场喧嚣的象牙塔,随着商品经济进入大学校园,现在的校园如同一个商品市场:校园招聘广告林立,商品广告四起,校园活动纷涌,赞助广告此起彼伏。浓厚的商业气息日益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1.2 行为文化层

第二层是行为层,指校园商业活动的参与者在工作实践和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众多商家对大学校园这片“沃土”早已垂涎三尺,为了扩大产品知名度和获取高额利润,他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赞助校园商业活动。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也是校园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曾被美誉为“文化精英”的在校大学生行为日益商业化。一方面,他们东奔西跑四处游说合适的商家赞助,通过从赞助款中提成获取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商业氛围的影响下,自身的消费行为趋于商业化。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已经形成,消费类型也由温饱型向时尚型消费、传统型消费向现代型消费转变。

1.3 制度文化层

第三层即制度层,主要包括高校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管理、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包分配工作这样“一包二统”的体制。在此管理体制下,大学与国家的关系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控制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校在教学、科研和人事、经费、外事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高校办学逐步市场化,学校的经济和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放松了校园文化管制,这就为商家入侵校园提供了可乘之机。

1.4 精神文化层

第四层是精神层,指高校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积淀。求取真知,追求真理是大学文化的秉性。古代典籍《大学》中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精神,倡导通过艰辛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以及品行的修炼有效地“入世”。[2]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当代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荣辱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追求极端功利的行为已司空见惯。不少大学生的人生目标短浅,认为大学仅仅是为自己谋取生路、选择职业的一个过渡场所。在学习上明显表现出轻理论,重技能的学习倾向,在选择课程方面往往注重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一些基础性的课程。[3]一项有关大学生在图书馆阅读书籍的调查显示:2009年5月份,平均每天进图书馆的有261人次,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来源:根据《大学生的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文内数据整理而成.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最想学习的还是实用性知识,在商业气息的熏陶下,不少“文化精英”偏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2 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原因探析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办学的市场化倾向日趋明显,校园文化凸显商业化的态势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2.1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影响的结果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和价值规律的调节,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思想观念的更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发展,高校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的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知识经济的推进,高校与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市场等)都发生着物能交换和信息交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高校已成为社会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经济行为。[4]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企业等经济实体参与办学,形成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高校独立核算经济单位的性质已日益凸显,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2.2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社会文化冲突的结果

现代大学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时期,多样性成为时代的一个显著性特点。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潜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反主流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在校园内部激化了。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自身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面对大学社会文化冲突的冲击,大学文化很难独善其身,旧时封闭的校园高墙和传统的文化樊篱被打破了。在现有体制和投入下,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顺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趋势,必须以近乎企业的形式主动融入社会,尤其是要实现校园文化与外来商业文化的互动对接,实现高等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2.3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高校主体内外需求与妥协的结果

在高校内部,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信息化时代的学子对资讯的捕捉要求迫切,单纯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已无法满足莘莘学子们的需求。各种商业广告的涌入和商业活动的开展,给求知若渴的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方便。与此同时,从社会特别是企业来讲,为了在残酷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原有设备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对科技成果和人才的渴求如“久旱之望霖雨”,另一方面,高校所拥有的专业人才、知识及创新的技术却“养在深闺人未识”。通过校企合作,既满足了企业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也更新了科研观念,促使高校科研活动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

2.4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高校职能与使命的要求之所在

现代高校所具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高校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来看,高校从来就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self-sustaining system)而是一个不断需要接济寻求支撑的慈善施舍机构(eleemosynaryin stitution)[5]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环境中各种资源的支持,需要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纵观高校发展的历程,不论是否高校本身的意愿,高校与社会是相关联,是对外开放的。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下,高校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并与各种商业因素的结合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2.5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平民意识影响的结果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大学生身份被社会认可的程度有所下降,他们心存的精英思想也大为弱化。不少大学生开始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的社会成员,甚至以平民思想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由于平民思想的主导,除一部分校园知识分子固守精英理想外,大多数大学人则把校园文化与企业、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经济文化、世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物。随着精英思想的弱化和平民思想的渐强,“文化精英”追求批判精神和崇尚高贵的热情已大大减退,转而投身于大众化、世俗化的商业活动。[6]

3 校园文化商业化趋势的管理对策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商业化的趋势已经不可回避,我们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商业经济在高校中的作用。如何在充分利用商业活动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又能保持高校独有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校园文化商业化的趋势探讨其管理对策。

3.1 兴大师,倡学术,始终保持学术的主导性地位

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师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高校是有大师之学,一流高校必须要有一流之师。纵观世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都不乏一批以天下为己任、承担社会教化使命的学术大师。高校是“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殿堂。[7]学术是高校的逻辑起点,高校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它表现为人力资本、内隐知识和知识产权,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一项任务。[8]随着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尽管其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高校的学术属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学术文化优先发展。

3.2 兴人文,倡和谐,大力促进人文精神和商业文化的融合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爱因斯坦曾十分精辟地指出,“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在当今社会市场转型的条件下,在人文精神严重漠视的今天,物质至上的功利而浮躁的社会思潮日益普遍并逐渐泯灭了青年人尝试更广泛和更深层思索的动机,在校园内部集中表现为大学生重实用知识,轻基础理论的功利化学习倾向。与此同时,畸形而扭曲的高度专业化教育模式则极大地扼杀了青年人进行这种思索的能力。因此,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快速市场化及对高级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之际,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积极的商业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另一方面应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味以弱化其平民意识,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和商业文化在校园内部的有效融合。

3.3 筑平台,健体制,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规范化

在商品经济盛行的今天,作为社会组织重要成员的高校必然与外部市场发生联系。积极引入商业机制,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但过度的商业经济涌入校园可能会导致校园文化的“基因突变”。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高校管理部门可尝试通过建立有效的系统和流程,加强对商业经济进行积极引导和管理,促进高校校园商业文化的发展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高校相关部门应建立这样一个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平台:首先,高校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指标管理系统,借助相应的指标追溯校园商业经济的来源。然后利用数据管理系统对高校内部校园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进行预测,紧接着将已得到的有关校园商业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以把握当前高校内部校园文化商业化的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高校校园文化商业化趋势的对策。

在商品经济盛行的今天,高校校园文化已不能离开商业经济而独立存在。面对商业化对校园文化的巨大冲击,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到既保护高校自身的核心价值,又能推动大学为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经济入主我国高校的现象日益普遍,高校校园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阐述校园文化商业化的现状,并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凸显商业化倾向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始终保持高校学术的主导性地位,大力促进人文精神和商业文化的融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规范化。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商业化

参考文献

[1]曾蓓蕾.浅探商业因素冲击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5):281-282.

[2]路海潮.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及建设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4):42-46.

[3]王洁.大学生的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7):120-123.

[4]刘艳.高校社会资本影响办学绩效的机理[J].高教探索,2009,(4):1520.

[5]Martin,Ben R.&Etzkowitz,Henry.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ity species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J].2000,13(3-4):Pp.9-34.

[6]张向东,欧阳琰.浅析高等教育转型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6,(3):106.

[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6.

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 篇2

其一,商业化能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带动当地的经济

发展,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由于大多数世界文化遗产年代久远,保存较为困难,对文化遗产的管理、维护和修复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多数当地政府无力承担这笔费用。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就面临文物保护资金匮乏的窘境,很多年久失修的文物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自然损坏的情况相当严重,如晏公祠、景泰陵等,已经迫切需要进行抢救性修缮;而由于缺乏资金,海淀区丰富的地下出土文物也一直被束

之高阁,得不到充分利用,6000多件文物保存在只有1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连整理研究的条件都不具备,更不用说陈列展览了。然而,反观较早引入商业化的丽江古城,2012年丽江古城旅游业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不仅为古城维护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经济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商业化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

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二,商业化有助于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内涵,并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试想,假如没有人知道丽江古城风景独好,没有人听说少林功夫威震一方,没有人听闻苏州园林玲珑秀丽,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少了许多韵味,我们的文化是否如深闺美人,无人欣赏,无人赞叹?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每个人

都拥有欣赏它的权利。当有更多的人去了解、欣赏、赞美文化遗产,它才能更大限度发挥其文化和历史作用。而通过商业宣传、电影宣传等手段,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来欣赏它的美好与意蕴,又何乐而不为呢?

文化?商业文化? 篇3

不仅钟表业如此,汽车、奢侈品等行业里人们通常碰到的所谓“文化”,绝大多数应该归于商业文化范畴。

平生最爱车与表,每次有幸参观海外的大型车展表展,或者参观各家专业的博物馆,只要是有可能一定会在其附设小卖部里看一眼,目的是顺手买几本关于专业与历史的书籍带回家。有趣的是,虽然欧美的研究者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做了许多的研究,有不少关于早期汽车与钟表的技术与背景的探讨,但毕竟属于一个偏门,很少人会专门以汽车或者钟表文化专家自称。然而渐渐地在中国却出现了汽车文化专家了,如今甚至有了钟表文化专家,感觉多少有点怪异。从个人经验的角度上看,无论汽车与钟表都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在没有弄清楚其诸多重要的细节之前,即便进行一些文化的研究也只是十分粗浅的研究。这就好比是虽然出于对法国文化的热爱、或者出于对德国哲学的钦佩而立志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但普通中国人还是难以通过翻译的文献甚至是粗通的英语而成为专家教授,充其量也只能够成为一个让人感到学识渊博的爱好者罢了。

说起欧美学界对于钟表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围绕着技术的演变与公司的发展以及从国际经济贸易历史的研究。可惜这些专著往往没有中文版,甚至没有英文版,而是以法语或德语出版的。不过,近年来拜中国经济越来越热之赐,一系列关于产品的专著集中出版,其内容从品牌历史、到值得收藏的珍品(主要是钟表)无所不包,虽然一些著作是在公司方面的支持下出版的,带有一些或浓或淡的商业气息,但类似的书不少都是以英语的形式出版的,于是让不少接触到此的中国爱好者也觉得能够迅速地入门。但入门是一回事,真正的研究特别是从具体的物质与技术推演到文化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不能够直接寻找与阅读那些法语、德语甚至拉丁语的相关历史文献的条件下,更加无从谈论文化研究这样高深的课题。

其实,发轫于汽车,逐渐波及到钟表及其它的奢侈品,还有一种或者侧重经济、或者侧重社会的研究方法。曾经分别与不少来自欧美的专业汽车或钟表作家以及业内人士聊到中国应该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来做一些研究的问题,当听到有不少人建议中国不应该过于拘泥具体产品时,特别认真地与之做过交流——其实,在不少欧美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具体的产品孜孜以求是典型的日本式研究风格,日本人已经将这种风格发展到了极致,甚至连对于产品本来就了解得比任何人都多的欧美专家也为日本人对于产品细节的详尽求知欲所惊叹。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理由,他们认为继日本之后开始经济腾飞进而同样关注汽车、钟表以及其它奢侈品的中国人其实已经无法通过学习日本人来超越其对于产品的认识。有人甚至十分具体地指出,越来越多的初入门者与普通爱好者可以通过购买专业书籍或者更简单地上网搜寻与发问,获得关于某种产品的诸多细节,相对于业内最专业的专家也往往只有一点点的差距。而这一点点的差距却决定了某些人是超级爱好者,而另一些人是真正的专家——对于中国同好的建议正是基于这一事实,将具体的产品与技术的演进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可以利用欧洲与日本方面现有的成果,更加深入地理解汽车业与钟表业乃至整个奢侈品的真谛。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这些海外同好其实是想说,与其背熟一大堆产品技术术语或者产品系列编号,不如认真探究一下发展的大势——如上世纪70年代以后,豪华车是如何从后驱形式改为前驱形式的,而欧洲的一些豪华品牌为何至今坚守后驱。如今兴起的四驱热潮是在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之下的,但传统的机械式四驱在极端情况下更能够发挥全部的动力。或者从制表业传统的复合金属螺丝摆轮发展到单金属的光摆之间技术的巨大进步,而如今螺丝摆轮的复兴似乎更加关乎审美而非技术。另外,记时表从最早的柱轮发展到凸轮,其实在可靠性与经济性方面都是突破性的成就,而如今柱轮结构记时的卷土重来则与现代精密加工技术以及数控机床的普及有关。只有明白了类似这些的道理,才不会被商家或者炒家各种夸张的故事所迷惑,更容易从本质上把握汽车与钟表发展的脉络。这也就是不少海外专家建议中国的研究者应该去做的工作。尽管这些论点或许对于欧美那些身在其中的汽车人与钟表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共识,但对于普通表迷来说还是要花些精力探究一番的。

然而,以上这些算是真正的文化研究吗,从宽泛的角度上说或许应该是,但严格来说则还是在物质演变的范畴内,想要进一步上升到文化,需要在个人理论素养以及对于资料的全面掌握方面有更进一步的积累。弄清什么是更加纯正的文化,什么是公司引导下的商业文化其实有利于让真正研究者做一些深入的研究,这其实也可以为商业文化推广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让未来的文化研究与商业文化发展在更高的水准上展开。必须指出的还有一点,有关文化与商业文化的探讨不仅局限于汽车与钟表,而且与其它奢侈品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红楼文化商业化表现 篇4

一、红楼文化商业化产生的原因。

红楼文化商业化可以说是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的必然遭遇。文化和经济的合作, 是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经济价值。特别是象红楼文化这样具有多层次文化内容的综合文化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了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外, 同时也必然会发挥其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再则,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愈来愈希望物质上的需求能够更多的与精神上的满足结合起来。因而, 在物质产品的开发中, 也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兼顾到人们各方面的需要。再加上《红楼梦》在人们中的广泛影响, 红楼文化的丰富多彩, 自然可以在旅游业中开辟出富有文化意味的红楼旅游, 在产品开发中借用“红楼”内容以增添产品的文化意趣, 扩展物质产品的功能, 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总之, 红楼文化的商业化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经济对文化的利用而出现的带有文化色彩的经营行为;而红楼文化也因为自身的特性适应了这种行为。

二、红楼文化的商业化对红学产生影响

红学作为一门研究《红楼梦》的学科, 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学术历程, 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影响也愈来愈大, 红楼文化也在近十几年来逐步发展, 走向繁荣, 特别是出现了红楼文化商业化这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红楼文化的商业化也将必然会对红学产生影响。其实, 红楼文化本身就是红学学术研究对象和结果的一部分。红楼文化的商业化也是在红学研究逐步深入, 取得丰富学术成果的前提条件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对学术成果的经济文化利用。红楼文化商业化同红学虽然有着这样的联系, 却毕竟是两个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

红楼文化商业化这种倾向启发了红学学科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路, 丰富了研究课题。以往红学家多致力于《红楼梦》作家、家世、生平、版本, 《红楼梦》的主题主线、人物形象、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上是着眼于文学的角度。经济界对红楼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这就在客观上起到了促使人们从更多的角度, 各取所需地去研究《红楼梦》。设想如果工艺美术家、建筑学家、医药学家、烹饪服饰学家都以各自的研究专长来研究一下《红楼梦》所涉及到的自己研究领域的内容, 则一方面可使红学研究更加绚丽多姿,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经济界开发新产品, 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结合。

随着红楼文化的商业化, 加之红学学科本身的纵深发展, 新的研究手段的运用, 红学和其他学科或文化现象交叉研究的出现, 就使得有可能对红学学科内涵做出重新界定。过去,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就提出把红学分为“内红学”和“外红学”。所谓“内红学”, 就是研究《红楼梦》本身的情节、思想、辞章。而研究《红楼梦》作品以外的, 譬如曹雪芹家世等, 就是“外红学”。随着红楼文化的商业化, 出现了一些和红学有关联的带有一定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为及对此的研究活动。那么, 这些方面是否可以作为红学学科的边缘内容呢?是否可以把“内红学”作为红学的核心, 围绕着核心的是“外红学”, 那些“边缘内容”的位置就是处于红学的最外围了。

红楼文化商业化也将有力地推动学术研究进一步为现实社会服务, 进一步使学术研究走出书斋, 具有一种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强大辐射力。在过去, 我国的学术研究往往缺乏为社会进步、科技进步服务的开拓精神, 而国外却在这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头。如日本人借鉴“孙子兵法”应用到商品生产、市场竞争等领域, 取得了显著效果。任何学术研究, 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经济紧密相结合, 才能发挥出作用, 现在就有人认为以往的红学多处于封闭状态, 只开花不结果, 不能给大众以知识, 不注重社会价值。红楼文化商业化无疑会推动红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当前的改革开放服务, 为市场经济服务, 为社会进步、科技进步服务。

在红楼文化旅游和文化产品开发上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那种完全处于商业目的而搞“假冒伪劣”的行为。有些地方在《红楼梦》作者家世、祖籍地等方面制造假文物, 也有些地方不顾实际条件盲目建造仿红建筑, 个别企业开发对群众易产生误导的产品, 象“雪芹家酒”之类。在红楼文化产品开发上还存在着不注意对红楼文化的合理利用, 不考虑审美品位, 媚俗卑劣, 哗众取宠的倾向, 诸如林黛玉减肥茶、秦可卿内衣, 尤二姐文胸等不伦不类的货色。由此看来, 很有必要纯净一下红楼文化市场, 规范红楼文化产品的开发、销售, 同时也应加大红学知识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力度, 消除拜金主义思潮对《红楼梦》和它的伟大作者曹雪芹的玷污。

红楼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存在了, 红楼文化商业化在现实生活中又推动和促进了“红楼文化”进入千家万户, 使代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红楼文化”与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相融合和沟通, 服务于我们现实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同时, 也使“红楼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塑造着人们的心灵。便值得指出的是, 红楼文化商业化使得《红楼梦》和广大读者的距离更加贴近, 使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和提高精神文化修养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红楼梦》的瑰丽、博大, 从而逐步成为象冯其庸先生所说的, 了解《红楼梦》是作为一位当代中国有高度文化教养的公民的标志。

摘要:红楼文化出现了商业化现象。本文从红楼文化商业化的表现谈它对红学的影响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红楼,文化,商业化

参考文献

[1]《红楼梦大辞典》, 冯其庸、李希凡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90年1月第1版。

[2]《红楼梦论稿》, 蒋和森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81年版一次。

校园文化商业化 篇5

题主这个问题貌似是以学校/学生角度问的,所以我们姑且不从企业角度思考。

在探讨大学社团是否需要商业化之前,首先要明白,这个社团商业化的目的是什么?是成为培养基地?还是单纯只为解决一部分社团经费?

首先,社团商业是有先例的。

国内目前很多学校都有如“宝洁俱乐部”、“百度校园俱乐部”等商业类社团,这些社团往往针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或对该领域工作感兴趣的学生有一定培养作用。这种社团一般不需要学校扶持,往往是企业直接管理,很多甚至没有在学校注册。这样的社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学校的“正规”社团,但这些社团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的。如果题主指的是这种,那这种商业化很合理,也很有必要。

其次,社团的性质很重要。

根据上文中提到,社团分为不同的性质。如果是上文那种,商业性已经存在。但必定一个学校也只能有几家少数的与企业合作的社团。且很多学校里,这样的社团,并“不正宗”。这里的“正宗”只那些,团委认证过,有着“合法身份”,学校有需求的时候,帮助学校完成些“政治任务”„„别说我偏激,很多人眼里就是这么看的。

而这样的社团往往不外乎这么几类——学术类、兴趣类、创新类、技术类~(觉得从大方向上没有超出这些的),那么这些社团很多时候,做的专业的会有学校的相关部门挂靠,或者老师来辅导,个人觉得这些不需要商业化,因为学校会相对重视;

做的不专业的,很多社团偶尔搞的活动跟社团本身结合点不多,有时候拉外联,结果往往达不到商家预期,为了商家预期而加一些内容,往往又会本末倒置。个人觉得这种社团也没必要商业化。

另外,还有些纯兴趣的社团——轮滑、篮球、游泳~觉得这些商业化的意义也不大,而加这些社团的人更多也是为了更方便找到一起玩得人(说实话,我从不相信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在上了大学进了这个社团才会学会这些技能的),这些人往往也不差那点钱。

文化产业化,不如产业文化化 篇6

作为一个西方工业化的后来者,意大利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世界名牌?答案很简单:这个国家的企业把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完美地融合进工业品中。

意大利的真正竞争力

当你走过罗马的西班牙台阶和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的乌菲奇博物馆和圣母百花大教堂、米兰的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和斯卡拉歌剧院,可以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对这个国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无所不在的影响。意大利人虽然吃着祖宗饭,但却不仅仅是在依赖文物古迹的门票和纪念品。他们继承的是祖辈对美的崇拜以及接受美学浸润和训练后诞生的技能——设计和制造。在传统的文化积淀下,所衍生出的对流行文化的驾驭和把握,便是众多名牌诞生于意大利的逻辑。

在米兰,我们一行人曾被盛情邀请去参观意大利著名的家具生产聚集地。长途跋涉之后,主人首先带我们去一家乡间的餐馆吃饭。进入外观古朴陈旧的小楼,里面的陈设也是普通的乡居风格,但铺上桌布,摆上餐具之后,餐厅里的氛围就完全改观了。虽然,这家餐厅,本质上就是“农家乐”,由一家人经营,餐厅就设在家里。但其在乡野风格的下面埋藏的精致和美观,北京的农家乐完全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席间,家具商自豪地告诉我们,意大利的产业看似由服装、家具、珠宝、汽车等领域构成,但其真正贩卖的是意大利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意大利制造的真正竞争力。

如今,曾经风靡一时的意大利电影早已风光不再,但意大利产品和意大利生活方式却横扫全球。也就是说,意大利的文化产业化并没有多大起色,但意大利的产业文化化却很成功。

美国文化产业化不可复制

从全球范围看,真正把文化产业做成支柱产业的恐怕只有美国。韩国和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虽然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很难与美国的文化产业抗衡。

近些年来火遍全球的电影《功夫熊猫》《贫民区的百万富翁》《里约热内卢》的故事发生地和主要文化元素虽然分别来自中国、印度和巴西,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文化的产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美国的电影是以全世界为市场的。除美国之外,所有国家的电影都是首先面向国内的。

美国主流文化之所以占据全球统治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在各大学推广原创性的研究;将公共资金的使用权力下放;倡导人才流动以发挥其能量;对艺术家高度信任;包容少数民族灿烂文化,以及用美国方式捍卫多元文化。显然,美国主流文化产业的胜利,不能仅仅解释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转型的自然结果,而是美国价值观、社会制度、教育甚至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的综合性胜利。曾经在工业革命中一直处于先导地位的欧洲,由于其文化的过度分割化而难以产生主流文化的合力,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也就是说,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产业化是很难效仿美国的。我曾经向一位文化产业的著名专家打听:中国的哪一项文化产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摇摇头说:一个也没有。这其实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在中国,不要说文化的产业化在短期内很难走向世界,即使在国内,形成真正的支柱产业也很难。虽然政府大力扶持,但从动漫等产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大量的补贴所生产的大多是连制作人都未必认真看过的“垃圾”。

设立首席文化官

从当下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传统产业的文化化要比文化产业化有着更现实的意义。产业文化化源自对产品和企业从文化角度的思考。宝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雷富礼对公司的改造就是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案例。2000年雷富礼上任时,宝洁公司正变得自满而迟钝,他希望彻底改造宝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他说:“速度和灵活比体重重要得多。”他孤身一人来到委内瑞拉一个生活窘迫的家庭,《华尔街日报》是这样报道的:“在女主人墙皮脱落的厨房里,雷富礼整整坐了一个小时,倾听这位母亲的讲述。女主人拿出31瓶面霜、乳液、洗发水和香水摊在桌布上。雷富礼悟出的道理是:这是她的乐趣。”雷富礼对记者说:“这些面霜和乳液并不在于我们自己说它是什么,关键在于用户说它是什么。如果她把它们看做是娱乐品,我们就一定也要把它们视做娱乐品,化妆品是一种流行文化。”雷富礼在任宝洁首席执行官的时候,显然同时也是宝洁的首席文化官——透过消费者的生活和文化去了解他们,这正是首席文化官的角色。如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恰好也是一位“首席文化官”,那么这家公司便可以拥有这样一种能力,真正了解文化并因此把握消费者需求。

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曾经写过一篇评论文章,他认为:乔布斯的苹果其实就是把握和顺应了流行文化的结果。在其近些年的经营实践中一直强调家居产品经营的文化化,通过卖场设计、营销策略强化,为消费者制造文化氛围,使红星美凯龙在同业的竞争中占了上风。

“现在需要的是一些拥有强大识别能力的人,这来自那些受过良好的自由主义艺术教育或者工程教育的人。这些人掌握了多种多样的解释框架,他们拥有强大的调查能力并富有穿透力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不懂流行文化就不要谈创新》一书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格兰特·麦克拉肯这样写道。

在麦克拉肯看来,企业应当设立首席文化官。显然在绝大多数的快速消费品制造或者服务的公司中,市场总监和营销总监不符合这样的要求,首席文化官必须是一个站在CEO角度思考企业未来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位策划高手或者营销能人。而像乔布斯之于苹果那样,这个人通常就应当是CEO本人。

责任编辑:焦晶

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问题研究 篇7

一、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现状

1. 校园内建有商业区。

本次调查的高校中约有95.6%的学校内建有商业区, 在另外4.4%的高校附近都设有商业场所。各大学校商业区所提供的服务大体上有餐饮服务、美容美发、超市购物、文体服饰、电子网络通讯等。在被问及去商业区的频率时有93%的同学表示偶尔去商业区, 另外7%的同学则是经常去, 没有人是几乎不去的, 这说明高校校园内的商业区已经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 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同学们对校内商业区提供的服务质量还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他们对校内商业区的消费主要是简单的日常生活所需,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消费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校外的商业场所。

2. 校园商业广告泛滥。

大学生是商家青睐的一个消费群体, 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眼光投到大学这个市场。校园广告的种类主要有兼职与就业信息类、培训与学术讲座信息类、娱乐联谊旅游等活动类、商家产品宣传打折促销类等。校园广告存在的主要形式有: (1) 张贴在校园各处的宣传单、小广告以及海报, 如信息栏、校车、食堂、宿舍、各类商业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 (2) 请专人在路上或寝室、教室内帮忙派发的宣传单、宣传册以及优惠卡。 (3) 商家赞助校园活动所挂出的横幅、海报或活动奖品。 (4) 通过电子通讯产品, 如手机短信打出的广告。 (5) 商家通过冠名捐助的基础设施或筹建的建筑上的广告, 清华“真维斯楼”。

3. 高校校园活动商业化倾向。

调查被抽中的高校都有商家赞助校园活动这一现象, 47.5%的同学认为商家参与校园活动很有必要, 能增加校园活动的吸引力以及活动质量, 16.25%的人则认为没必要, 校园活动应保持其纯粹的校园性不应加入过多的商业因素。而同学们参与校园活动也有一部分是受赞助商奖品的吸引。商家赞助校园活动不仅解决了活动资金紧缺问题, 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还提升了商家自身的知名度, 建立了良好的形象。

4. 学生老师参与商业性质活动。

老师参与商业性质活动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公司做研究、科研成果的转让获取丰厚利润、外出讲学授课以及在校开设一些培训机构。有名校校长坦言, 教授从事教学年薪仅7万元左右, 若有科研项目年收入可达几十万元, 两相比较就出现许多大学老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像董藩和尹晓冰, 他们只是高校教学中那一块渐显功利化的部分缩影。大学生商业性质活动多数体现在学生在校兼职。学生兼职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 这类工作收入颇低, 但也有运用自身丰富的知识从事家教、营销等类工作。随着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各种政策的出台, 大学生自主创业以赫然成风。

5. 学校、学院寻求与企业的合作。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一定方面也影响了高校办学体制的变化, 这种形势下, 中国的高等院校无法再立足于社会之外, 而要融入社会接触市场。高校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质量, 这就需要学校面向市场筹集资金, 而与商家合作则是筹资的主要方式。

6. 校园作为旅游胜地对外开放。许多有着历史文化底蕴

和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成为旅游爱好者心仪神往的地方。大学作为旅游胜地吸引了不少社会人士慕名而来, 各种旅游团体如织如潮导致校内商业气息浓重, 交通拥堵, 破坏了静谧的校园环境,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师生们的正常生活。为缓解纷至沓来的人潮, 许多高校采取了收费制度, 诚然,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旅游热潮, 但却使学校商业性质更浓。

二、校园商业化氛围的原因

1. 市场经济下商业因素的涌入。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会受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因素的牵引。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格局逐渐生成后, 学校为自身的生存, 为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参与社会竞争, 需要到社会中去争取资源。学校自身寻求与社会的合作必然引入更多的商业因素, 各种商业行为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2. 高校是商家必争的市场宝地。

目前中国大学本科在校生平均规模接近2万人, 再加上在校教职工, 构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具有先进的消费观以及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且许多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跟风性、多样性和追求名牌性, 作为商家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自然不会放过这片市场。

3. 学生自身的需求。

一方面是生活上的需求。一部分大学生家境清贫, 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生活负担, 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参与商业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实践以及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当代大学生清楚地明白, 大学的首要任务仍是学习, 但学习并不是唯一任务, 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而校园商业文化氛围则是一个契机。

4. 学校资源的提供无法满足多数学生对信息资讯的需求。

当前许多高校所提供的信息相对于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远远不足。而校园的商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生活和市场信息。

5. 高校校园管理机制存在疏漏。

由于高校面向社会化开放, 高校的校园管理机制也采取放宽政策, 对于以前一度禁止的商业活动也不再“禁足”。管理机制的对外开放使管理部门权责不清、无人问津, 对于存在的问题相互推脱, 甚至因商业因素的渲染, 为谋取个人私利出现贪污腐化问题。

三、商业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发展的影响

1. 冲击了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使其变得功利性。

商业主要追求的是经济利益, 当这种世俗的价值观渗入到学校中必然对学生群体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学生变得功利化, 他们不将学校当成让自己深造的场所, 反而变成了谋取利益的市场, 许多学生为参与商业活动, 不惜旷课, 甚至挂科。

2. 与学校的学术氛围产生冲突。

“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愈演愈烈的商业行为严重冲击了大学首要的学术氛围, 破坏了大学求知、探索的精神, 使学生变得急功近利, 忽视了对知识的积累。

3. 影响校内正常生活秩序, 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许多校外人士进入校园, 造成校内交通拥堵、混乱不堪, 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 而且容易混入许多不法人士, 校内师生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校园内的广告漫天飞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

4. 影响教师的职业精神。

中国大学教育体制无论是从名还是利方面都迫使许多老师倾向科研或其他校外兼职, 相反, 教书育人倒成了他们的副业。

四、规范治理意见

1. 建立学术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坚持学术文化不可动摇的首要位置, 让商业文化从属于学术文化。

对于商业文化我们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积极一面, 不能因为它的一些负面影响而将它拒之门外, 如果只营造单一的学术文化, 则会使校园文化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要使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相统一。

2.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他们在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要始终把握学习这一主业, 绝不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合理安排学习与商业活动的时间。其次, 要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在参加商业活动前要对它进行充分的了解, 防止受骗和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另外, 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商业活动, 对于一些不利的商业行为则要避而远之, 明确自身参加商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不可盲目跟从。对于校内的商业信息不可偏听偏信, 要有合理的判断。

3. 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明确管理职责。

(1) 加强对校内商业经营的管理。对在校内进行商业经营进行严格审批, 检查有无商业许可证 (一般指租用校内店铺经营的人员) , 监督管理销售商品的质量、类型及规模, 对餐饮服务等行业严格监管食品安全质量。 (2) 对校外商业行为进入校内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对校外商家进入校园建立严格审批程序。对他们在校内开展的商业活动进行监督, 看活动过程中是否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 (3) 对校内的商业行为和商业形式建立一套管理体制, 防止出现混、乱、杂的局面。

4. 建立反馈机制。

首先, 建立学生、教职工反馈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反映商家在校的不法行为, 使大家一同对校内商业活动进行监督, 还可以反映他们在参加商业活动中出现的困难希望校方给予怎样的帮助, 以及对校园氛围商业化的建议和看法。其次, 建立一个商家反馈机制, 商家可以记录与学校的愉快合作经历或是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不快, 他们希望学校能给予他们怎样的回馈和他们能给予学校怎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曾蓓蕾.浅探商业因素冲击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09, (5) .

[2]杜晶, 袁馨之, 赵永斌, 肖凌志, 王国才.高校校园商业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 2008, (8) .

武术商业化传播的文化定位 篇8

武术商业传播的典型代表是以“竞技武术散打”为代表的。竞技武术散打中的成功案例就是“散打王”。“散打王”停办之后, “武林风”异军突起, 成为继“散打王”之后又一借助电视媒体进行的武术商业传播活动。

把此类活动归为“商业”性活动, 源自举办武术活动的起始就是希望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播获得经济利益。为此, 该类活动的主办者会把武术做成所谓的商品, 认为把“武术商品”推进市场, 就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一切围绕吸引人们的关注, 通过广告等赞助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往往对武术文化的社会效益置之不顾。把此类活动归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 唯经济利益为重的“生意”活动, 必然有两个结果, 一是赚取经济利润, 二是赔掉经济成本。于是, 赚取经济利益后, 该商业活动可以继续, 而一旦赔掉成本后, 就可立即收手。因此, 从总体上, 武术商业传播的主导是“商业”, 而非“武术”。主办者在追求商业价值时, 往往会过少地考虑或不考虑武术的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所以, 武术传播者的“把关人”的责任感就很重要, 是否从武术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等正面着手, 找到与经济功能的切合点是关键。

武术商业化传播的代表赛事是“散打王”。中国武术“散打王”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与北京国武公司联合打造的武术商业赛事。2000年3月25日,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中心武术散打馆正式开赛。它借鉴了国外相关搏击类项目赛事的成功经验, 在比赛中引进了娱乐化的概念, 强调灯光、音响、舞美等元素, 把武术散打竞技的惊险刺激与视听欣赏融合起来, 增强了比赛的欣赏性和娱乐性。按照初衷, “散打王”赛事, 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竞技体育规则+商业化的运作手段现+现代舞台包装”等诸多元素融合起来。然而, 其所谓的“传统文化”只是流于表层。追求经济利益, 是商人们的价值目标。由于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 曾经辉煌的“散打王”赛事于2004年终结。

作为武术商业化传播, “散打王”赛事有以下特点: (1) “散打王”属于具有完全官方传播性质的武术传播活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尽管只是以“技术入股20%”而成为股东之一。但事实上, “散打王”的影响是完全由官方的权威性树立起来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这一机构同时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两块牌子。与之合作的“北京国武公司”的员工, 对外名片中一致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武术协会”的牌子, 在外界看来, “散打王”就是“中国武术协会”办的。其借助国家武术主管部门树立了其赛事的权威性。使人们认为“散打王”的传播者为国家。 (2) “散打王”借助了“中国武术”的文化魅力。用“借助”一词, 说明, 散打运动本身与中国武术之间具有很大的距离。从传承上, 散打属于体育项目, 无需传承。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具有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是中国人的符号与象征。散打王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因为“散打王”之前冠以“中国武术”, 从而借助了武术的影响。 (3) “散打王”借助了电视的传播作用。在当前中国, 整个社会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不是很高, 尤其在农村。从传播学的角度, “传播———刺激”的效果通过电视能够达到最大化。“散打王”在举办之初, 就不以门票收入为主, 而是通过电视转播获得广告费用。电视转播借助了当前电视的传播效果, 使人们在认可电视的同时, 电视对散打王做了正面传播。 (4) “散打王”传播的核心是“血腥”与“暴力”, 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失去了中国武术的学练“受众”。通观“散打王”比赛, 人们获得的就是厮打与恶斗, 血腥与暴力贯穿了比赛的始终。人们在获得感官刺激的同时对“中国武术”之“散打王”有了一个切身的认识。即武术太野蛮, 不能让孩子学习武术。所以, “散打王”在冠之以“中国武术”的名称后, 对武术文化是个破坏。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在传播较量失败后, “散打王”的传播对整个武术事业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 可以确定地说, “散打王”看得人越多, 练得人越少。 (5) 从传播效果上, “散打”一词通过媒体扩大了社会影响, 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散打王”赛事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只有负价值。贯穿于“散打王”赛事的“美女与英雄”完全借鉴了职业拳击的组织模式, 赛间的表演也非武术, 从任何一个角度, 即使是无形的“武德”传播也未有体现。因此, “散打王”对武术文化传播无益。

“武林风”赛事也是武术商业传播的案例之一。“武林风”是河南卫视打造的武术综艺娱乐节目。据该栏目总导演兼制片人吴立新介绍, “武林风”以弘扬中华武学文化、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为己任, 融竞技、趣味、参与为一体, 以武术艺术化、娱乐化为宗旨, 采用电视手段的行为与方式,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 以偶像派的武术文化为尝试, 强烈的视觉冲击、激烈勇猛的武士精神, 鲜活地展现了中国武术蕴含的强大、威猛、刚劲, 成为了解中国武术、武术文化的一个近距离平台。

事实真是如此吗?“武林风”所播内容主要为“散打”, 而“散打”本为具有西方体育、搏击性质, 而冠以武术之名的西方体育项目, 如何能通过传播“散打”而传播武术文化呢?显然, 这一初衷是不能实现的。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 流派众多。仅拳种、拳系就有129种以上之多, 其拳术、器械、功法练习内容更是难以胜计。“武林风”赛事既然没有传播中国武术, 又何以为人们提供与武术文化的近距离接触呢?武士精神更多是指日本人, 有怎么能与武术相提并论呢。中国素来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中国武术所弘扬的尊师重道、重仁守信、谦虚谨慎本是中国文质文化的表现, 而不是该节目所提出的激烈勇猛。所以, “武林风”节目对武术本身就存在文化的“误读”。

“武林风”赛事与“散打王”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在“散打王”终止之后, “武林风”转接了其已经形成的电视受众, 从而为提高收视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武林风”赛事仍然以“武术文化”为名, 通过传播搏击、对抗获得人们的关注。“武林风”与“散打王”不同之处在于, 其名称之中就有人们熟悉的“武林”二字, 将其归入了武术传播的范畴。 (3) “武林风”与“散打王”的传播者有了明显不同。如果“散打王”属于国家武术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 那么, “武林风”则是非武术组织———河南卫视打造。在这样一个角度, 如果国家武术主管部门有责任为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服务, 河南卫视作为非武术组织, 则无此责任, 其展现的所谓武术文化, 完全是为了获得中国武术广大的传播“受众”。 (4) “武林风”与“散打王”比较, 其“娱乐化”属性更加明显。“武林风”以搏击为主线, 由“争霸赛”、“百姓擂台”、“武侠梦工厂”三大板块构成, 以“武林一绝”、“武界名师”、“观众参与”、“武风武韵”等板块作为补充和调节。其中的“百姓擂台”等同于民间的“打野架”, 与武术没有任何的关系, 完全是为了娱乐观众。更为滑稽的是, 该节目竟然搬到了长城上面现场直播。从这个节目上, 也显示了“武林风”栏目的经济意图, 而非传播武术文化。 (5) “武林风”与“散打王”相同的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 其传播效果也与“散打王”类似。均对武术文化传播无贡献价值。但由于其属于非武术组织举办的节目, 武术界对此只能研究, 却无法限制其运营发展。尽管“武林风”栏目收视率一直走高, 但仅凭收视率无法对其文化价值做出评判。如战争、灾难、疾病等节目往往收视率高, 但并非好事。中国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 从未因为进入电视等媒体就增加它在国人心中的分量。

武术节也具有商业武术的特性。武术节是武术传播的方式之一。具有代表性的武术节是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该武术节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 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旨在通过弘扬中华武术, 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武术活动。该武术节自1991年至2001年间共举办了7届。从2004年开始, 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 河南省人民政府、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名为“世界传统武术节”, 两年一届, 2006年举办了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武术节归为武术商业传播的内容, 源自该武术活动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武术活动, 仍然是以“武术搭台, 经贸唱戏”为特征。但与“散打王”、“武林风”的纯商业活动不同, “武术节”同时为传统武术提供了交流比赛的平台。

“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传播特征: (1) “世界传统武术节”具有回归武术文化的特征。与具有完全锦标赛性质的“竞技武术”赛事不同。该节日强调了“传统”的非正式赛事性质。在竞技武术申请入奥期间举办“传统”武术节, 是一种“文化自觉”现象的体现。同时, 该武术节在2004年首次举办, 也是武术在申请进入奥运会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国际武术联合会重新意识到武术回归传统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看, 国际奥委会对新进入的体育项目要求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传统武术节的举办无疑可以为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提供帮助。 (2) “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传播内容较为丰富。与武术锦标赛及“散打王”、“武林风”等商业赛事相比, 传统武术节所涵盖的内容最为丰富。以2004年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为例, 比赛内容包括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咏春拳等多个拳种。而锦标赛比赛主要是竞技武术套路与竞技散打。“散打王”等商业赛事更是仅仅以格斗对抗为主线, 所传播的内容更少。所以, 传播内容丰富是武术节的特点和价值。 (3) “世界传统武术节”仍然没有脱离西方体育的思维模式。武术属于技艺性的艺术, 但是, 武术并不适于比赛。金牌意识与名次评定是西方体育的固有模式, 通过规则进行量化比较。而武术具有文化性, 并不适于量化评定。因此, 从体育的视角看武术, 必然会产生裁判不准而导致不公平事件的发生。传统武术重在交流, 而非比赛。所以, 武术传播要突出传统文化的特色。 (4) “世界传统武术节”仍然具有“娱乐”性质。娱乐是武术商业传播的特征之一。武术节期间聘请明星就是娱乐化的表现。如2004年首届武术节时请到了宋祖英、彭丽媛、童安格、王力宏、韦唯、田震、张柏芝、赵薇、孙楠等演艺界歌手。歌手的参与使武术文化的传播大打折扣, 人们在关注明星时, 如何能收到武术文化的熏陶呢? (5) “世界传统武术节”仍然具有商业特征, 以经济为最终的价值归属。据记者调查,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 同时举办了经贸洽谈会, 郑州市签订了129项经贸合同, 登封市签订了200多个合作协议, 有近100个合同成交。签订项目总投资40.4亿元人民币, 其中利用境外资金29.8亿元人民币。“武术搭台, 经贸唱戏”的特征依然明显。需要指出的是, 从武术文化传承的角度, 世界传统武术节对武术发展的价值更大。 (6) “世界传统武术节”未来走向。世界传统武术节要借鉴民国时期的武术大会、借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武术观摩交流大会, 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成为中国武术向世界传播的品牌, 成为中国武术的国际盛会, 成为全球武术界真正的节日;要吸引国内外真正习练传统武术的练习者;要政府支持、群众参与;要具备国际性、传统性。

在当前社会, 武术商业化的案例很多, 文中不能一一列举。那么武术商业传播如何进行文化定位呢?

从“散打王”到“形象大赛”再到“武林风”, 商业武术表现了明显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完全围绕市场迎合观众的武术传播活动, 会最终葬送武术文化发展的前程。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写过一本书叫《娱乐至死》。作者担心的是文化在欲望的放任中成为庸俗的垃圾, 等待人们的可能是一个 (下转第5页) (上接第2页) 娱乐至死的世界, 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它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 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由于商业武术一味地追求观众与收视率, 必然使武术走向媚俗化、低俗化。而盲目追求所谓的“产业化”与“商业化”, 追捧经济效益, 为了迎合受众、提升人气, 只能追求感官的刺激、眼球的惊悚、炒作的渲染。殊不知, 这种娱乐化倾向, 对武术的社会影响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所以, 我们不能依靠“血腥”和“暴力”来促进所谓的武术产业化、商业化发展, 也不能以牺牲武术的未来发展来打造一时的产业经济。

尽管, 商业武术的传播也会获得既定的经济效益, 武术的审美价值、艺术品味、文化精深却被彻底舍弃。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 商业武术折射出的是武术界急功近利的心理趋势以及地方媒体对武术文化的扭曲认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深内驱力。文化的教育、审美、娱乐功能, 能够帮助人们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有效提升社会的文化品味和层次,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武术文化恰恰具备优秀文化的全部功能。

商业武术娱乐化的倾向在本源上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武术产业、武术经济词语的滥用就可见一斑。商业武术的媒体运行则是武术主管者政策意识的改变。

商业武术传播可以说是武术发展的一个分支, 但商业武术的“价值底线”却需要“把关人”坚守。否则, 商业武术在获得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 将在新生代中永远破坏武术文化的魅力。所以, 传播者们一定要明白, 商业武术绝非娱乐, 而是一件神圣的大事, 关乎武术发展的未来。

总之, 娱乐化对武术的摧残很大。人类需要娱乐, 但娱乐是人类灵魂的娱乐, 不是一种感官刺激的满足。让娱乐泛滥是很危险的, 过度的快感会扰乱人们的心智。当一个民族美丑不分的时候, 这个民族就失去了价值趋向。武术是武术求道者的终生追求。价值观念是武术的灵魂, 武术传播也绝对离不开这种观念的维系。武术传播价值观念的底线应是有利于武术的健康发展。

商业武术是武术文化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但是商业武术决不能追求泛娱乐化。可以肯定地说, 武术文化走出民间、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是武术传播的进步。但是武术文化传播者要自觉充当武术文化的守护神, 保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通过“武德”传播, 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 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对正视大众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娱乐化的商业武术, 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关注武术, 一定要进行引导, 使武术进入上层文化。泛娱乐化的商业武术把武术最原始、最低级、最野蛮的一面贡献给大众, 对武术的发展是一场真正的灾难。

摘要:武术商业化是武术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以电视为例, 武术成为电视节目, 是武术传播的进步, 使武术能更快地走出民间、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是, 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 价值观是武术的灵魂。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 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 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 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 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 篇9

就其最普通的意义来讲, 商业模式是一种系统的设计, 它是指一个企业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 用于整合企业自身、客户、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以及资源、流程、渠道和能力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意图, 同时也是实现价值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总体构造。由于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 它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庞杂, 再加上它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不能简单地将单一的特定商业模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 也不能保证某一特定的模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产生优异的价值结果。

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这既指明了文化的精神、观念属性, 又指明了其客观的物质本原;既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区别, 又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深入, 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 文化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 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 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及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文化与经济互动, 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一) 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 这需要将内容的原创性与形式的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 并依据经济规律, 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 最终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显然, 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 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带来了需求结构的变化, 表现为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物质产品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在消费方面表现为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进而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 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但是, 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需求的出现, 它们就能激励大多数人不断去追求。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文化产业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 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 而且在创意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法国社会学者布什亚说:“人会毫不犹豫地寻求自身幸福, 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文化产品具有唤起人们联想愉快事物的能力, 能够与人们有情感连结, 产生心灵层次的共鸣, 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符号价值的追求。一般而言, 人们的消费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消费中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 商品作为符号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 人们在商品社会会约定俗成地赋予商品某些符号意义, 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淡化, 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文化产品本身兼具有整体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思维象征, 其符号意义较之一般商品尤其突出, 当文化意象融入商品具体呈现后, 造成显著的不可替代性, 并透过外在表现的图像或是符号化, 强烈地让消费者认知它的存在, 产生文化的可辨性自我表达动机, 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 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 表现自我风格。

根据物品满足需要的性质, 可以将物品的效用分为功能效用和体验效用。功能效用使功利主义动机即实用的动机得到满足;体验效用使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功能效用的大小是人们根据物品的客观特征和它的自然属性的绩效对物品的实用作用所做出的内省的、理性的、认知上的评价, 体验效用的大小决定于人们对物品的情感认同或者体验过程的愉悦性的评价。文化产品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在特定社会中作为品味与其所处的生活型态的对立结构或者身份层级差异的象征意义,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现实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异的独特体验, 这种象征意义从强调物质功能为中心转移到强调人的欲望为中心, 又转移到强调个人与小群体生活方式, 最后转移到强调在整个社会形态中, 物我一体的感觉, 体验着物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快感。

(二) 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 作为资本要素投入, 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 将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 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传统经济学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 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 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 学者们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 如社会学家科尔曼对文化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经典的分析, 认为文化因素对于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看, 可以将文化因素视为一种“资本”, 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 始于社会学之父孔德, 在他的《社会政体体制》的第二章里提出了这一观点: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 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 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 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 这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1]到了20世纪, 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批判理论的复兴, “文化资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学的青睐。布尔迪厄借用政治经济学术语“资本”, 来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财富或资源的实质, 在探讨教育再生产、文化消费、趣味和社会等级的多篇论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资本”的观念, 并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概念的批判张力。他认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再生产等智性实践, 同样被还原为一种具有符号特征和自主逻辑的利益行为, 和其他实践类型一样具有“资本”和权力积累的维度。

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中, 资本以四种基本形态存在:经济资本 (economic capital)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文化资本 (cultural capital) 和符号资本 (symbolic capital) 。其中“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1) 主观形态, 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 (2) 客观形态, 以文化商品的形态 (图片、书籍、词典、工具和仪器等等) 存在; (3) 体制形态, 如教育文凭, 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 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2]第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为思想资源、智力资源的形式直接渗透、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 以增加和体现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将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转变为经济价值。第二种指的是作为具体形式的文化产品, 通过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 使文化产品成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 例如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图书等直接进入市场, 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运营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方式, 使传统精神生产方式、体制等发生突破和改革, 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第三种指的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资质, 包括他所具备的教育文凭、智力水平、创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才层面上的文化资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潜质的文化资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 只有进入现实公共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产之中, 文化资源才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必须经过创意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 依靠生产企业、策划公司、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服务网点、行业协会、传媒推荐等中介服务机构, 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最终变为文化消费和文化效益, 从而拥有持续的开发价值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理论开启了对消费文化的研究, 通过引入文化资本概念, 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也可以在经济因素之外联系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文化实践, 从而对文化产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 作为生产力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 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此后,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 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 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 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 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为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生产不仅能够像精神生产那样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 同时也能够像物质生产那样进行一种集约化、批量化生产, 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 追逐巨大的商业利润。虽然“艺术生产”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产, 但其具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点, 对“文化生产”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 提供文化服务, 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商品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 文化服务, 文化欣赏活动, 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 人们通过文化市场, 运用货币交换, 去获取文化产品的保有权和文化艺术的欣赏权, 文化产品既然成为商品, 也必定拥有了与实物商品类似的生产方式, 以流水生产线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 成为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 有相应的价格管理, 成本核算、盈利亏损、再生产等范畴, 这就是文化生产力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其二是精神属性:文化生产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力, 因为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 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 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第一, 它是为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 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表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兴趣、情操, 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文化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对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 要求注重经济效益, 尽量地实现盈利;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 则要求讲究社会效益, 力求对社会、对民众以至对政权, 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产品现代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主要以个人生产为主, 效率低, 产量低, 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主要以生产者和传播者自身作为产品的载体或媒介进行的, 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作为观念、符号和意义载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传播方面要求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范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物质产品效用的相对降低, 使得人们有了对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 于是, 打着科学技术印记的生产工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领域, 从活字印刷术、机械印刷, 再到今天的电子印刷术, 科学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 使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文化需求, 实现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战略分析工具, 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包括一个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产品的消费者目标群体、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以及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 依靠引入商业模式来保持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 以了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一) 价值主张

即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 价值主张明确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 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 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要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 需要首先确立一个价值主张, 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必须围绕价值主张来进行。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关键在于寻找不同于甚至于优越于同类产品的利益点, 合理构建、妥善传递的价值主张可以对企业战略和业绩做出重大贡献, 仅仅确立一个有效的价值主张还不够, 企业必须能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制定合理的价值主张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点, 集中精力向客户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价值主张的确立, 既能为公司的产品生产提供一盏指路明灯, 又能为创造卓越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文化产品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所谓目标群体一定具有某些共性, 从而使文化企业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 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 它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 是基于“分众营销”的核心理念而设计的, 也就是说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战略, 而这个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分众营销的核心要点是“精确”、“细分”、“实效”, 它不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消费群体, 不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 不试图进入所有传统的产品渠道, 不试图制定细分目标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价格, 不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播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通过分众营销, 一改以往那种大众化的营销方式, 企业只使用特定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及最恰当的产品开发推广模式, 通过提炼产品的差异化诉求, 制定分众化价格, 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确地命中目标群体, 并因此来达成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 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即文化企业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 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销策略和市场竞争力, 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了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完成其商业过程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 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众多的文化产品经营机构。比如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经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细密的产品销售网络, 美国的文化产品一经推出, 就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展到全世界, 送到每一个消费者面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公众的视听神经以持续的刺激, 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当娱乐产品投放市场时, 他们已经在传播通道的另一端做好了欣赏的准备。”[4]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同样非常重视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 这也是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 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的物流态势, 因为发达国家文化市场狭小, 文化产业规模巨大, 因此, 文化产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培养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以美国为例, 美国文化产业最早都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伴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平均利润的下降, 美国文化产业为了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获取产业利润, 就把文化产业延伸到海外文化市场, 而且广泛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 与合作伙伴构建成多个专门业务模块的组合体:采购、制造、研究、销售、分销及其他等等, 有的紧密捆绑, 有的松散挂连———从全球角度对企业活动和生产的这些模块进行整合, 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实力范围。

(四) 价值配置与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进行的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生产、管理以及整个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个配置过程中, 由于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不同, 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 锁定价值管理与持续能力资源和活动的配置是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 这是商业操作能力的表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 最主要的是创意人才的管理, 因为在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中, 创意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

资本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美国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 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间互相渗透、互相参股、控股, 二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 规模小, 另一方面,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 中外文化企业之间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要缩小这一差距, 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中, 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管理构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通常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三、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 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 它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 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的设计极为重要, 是应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心做好的, 同时它也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战略层面的架构。有了商业模式后, 执行层面的团队、经验、控制、调整也同样重要, 因为模式是靠人想出来, 并要人去运作实现。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 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 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它的商业模式, 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 五大要素相互协同成为一个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通常来说, 商业模式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 确定公司或产品的价值目标

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一定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 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 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 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 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二) 明确消费者目标群体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 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 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 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 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 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 是导致商业行为失败的首要原因, 那么企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

(三) 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体系, 就是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 这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的合理配置:组织与机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运作、资本运作、供应与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地规定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

(四) 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 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部分, 这里设计的重点是分销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五) 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制度屏障

这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 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比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产业价值链、行业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有了上述各种要素的保证之后, 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践的过程中, 某些环节也许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故障, 这就需要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环境重新分析, 改变组织结构、流程、思维和公司的信息系统等,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变程度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一种企业创造利润的思维方式, 它有许多不同的原型, 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方式, 也可以将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 企业的主导思维架构将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许多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环境, 而市场信息也无法全盘取得, 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能确保未来利润一定会被实现, 也没有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与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 一定要保持一种弹性的心态, 也就是说, 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因应环境变动, 在设计时就应该留有一定的可变余地, 运行时更应该顺势而变。

参考文献

[1]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29.

[2]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9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校园文化商业化 篇10

一、昆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一) “文化昆明”发展成果

1. 逐步健全的服务网络。

昆明市当前的文化产业建设辐射面积较广, 城乡基层均有所涉及。在政府的牵头引导下, 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比较完备的覆盖到各个服务区域。一批集“文化传播、艺术创作、产业集聚”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工程相继竣工, 妆点了昆明市文化产业业态的新容貌, 在城市每一片区域、每一寸角落都能够感受到文化软实力所带来的实际社会价值。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 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790余项, 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6个、传习馆5个。广泛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 实现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

2. 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昆明市组建了以报业传媒集团、广播电视集团、演艺 (集团) 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集团, 催生了以昆明风驰传媒有限公司、云南吉鑫集团为代表的龙头文化企业, 提升了以盘龙文化旅游产业区、五华文化创意产业区、官渡文化物流产业区、西山文化用品产业区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区, 建成了以昆明老街云南文化展示传播交流基地、昆明国际包装印刷基地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基地, 打造了以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支柱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规模、结构和实力进一步提升, 文化产业体系日趋合理。

3. 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

成功举办了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成功申办了2013年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 潜移默化中将昆明市的文化品牌推向了海外, 提升了昆明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为昆明市打造国际文化名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昆明市文化建设缺位之处

国际化的目标, 国际化的视野, 给昆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标杆、新的戒尺, 也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文化建设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是一致的, 二者不能割裂, 文化作为引领, 其落脚点就是推动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建设。然而, 目前昆明的文化建设仍存在着诸多缺位。

第一, 基层文化场所被破坏。这一情况昆明市大部分县 (市) 区都有涉及, 主要原因有:因城中村改造被拆除;修路、开发商业项目、绿化被拆除;被有关部门占用等。调查显示, 全市有2个文化馆因旧城改造被拆;2个文化站、16个文化室、4个文化活动中心在城中村改造中被拆;5个文化室因修路或开发商业项目被拆等等。这些公共文化场所被占用, 使社区居民失去了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宿感。第二,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在城市化进程中, 尽管市委、市政府一再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重要性, 但由于具体操作层面和开发商急功近利的因素, 使得本来在城区内就遗存不多的文物继续受到损坏。第三, 文化设施严重不足。作为省会城市, 昆明目前缺乏一个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文化基础设施, 缺乏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传统文艺院团的演出场所在社会转型之中纷纷转体, 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尚未建成, 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第四, 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不全。城市建设中对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没有很好地讨论研究, 如街道、街区的新建或改造如何体现昆明城市应有的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的总体形象是什么, 如何引导城市建设者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 弄清并真正保护好昆明的历史文化等。由此, 文化建设也就像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历史一样变得缺乏整体感, 不系统、不完整, 甚至有些落后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

二、昆明文化产业商业价值实现路径及其国际化策略

(一)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完善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壮大社会主流思想舆论市场, 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推进传统媒体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创新。依托新的文化传媒形势联动更多的商业资源, 如广告、企业合作等, 让面向大众的文化品牌更具解读性、观赏性, 利用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文化产业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同时, 降低文化市场门槛, 吸纳民间资本, 鼓励文化企业开拓新产品、新市场, 延伸产业链, 增强竞争力。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允许社会资本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文艺院团改制经营。

(二)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协调机制

统筹市、县区、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整合基层现有基础设施, 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引导、扶持、扩大城乡基层业余文艺队伍, 建立健全农村优秀业余文艺演出队表彰奖励机制, 深入推进“文化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鼓励采取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形式, 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体育设施设备使用效率, 积极培育和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群众体育生活常态化、科学化, 积极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现代化、规模化。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和举办机制, 提升水富马拉松赛的规模和档次, 扩大影响力。深化旅游产业发展, 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著名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避暑休闲目的地。

(三)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促进文化资源充分流动。进一步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报业、广播电视、出版、演艺等领域资源整合,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推进文化和科技、金融、旅游、商贸融合发展。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 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四) 加强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建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族古籍保护开发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全国、全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通过此途径打响区域品牌, 把地方特色历史资源或自然资源推广开来, 在旅游业及其管理产业的作用下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取得新发展。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的组织申报和核定公布工作, 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生活资助制度和传承激励机制。深入挖掘昆明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原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资源, 建立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五)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理顺内宣外宣体制, 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完善支持文化走出去的政策措施, 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建设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基地, 支持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三、小结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文化同步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昆明市要打造国际性文化名城, 需要采取多项配套政策。首先,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凸起, 需要更新传统落后的文化管理体制以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 解除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桎梏;其次, 完善文化基础服务设施, 加大对建设文化设施的财政投入,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建设的热潮中;再次,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既可以实现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多样性, 又可以实现无障碍转化文化资源为经济力量;最后, 注重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现昆明市文化的优质沉淀, 吸引更多国外游客, 使昆明文化走向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怀亮, 方英, 王锦慧.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J].经济问题, 2010 (2) :26-29.

[2]李娟伟, 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13 (4) :5-15.

[3]马萱, 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 2010 (3) :83-86.

[4]董江美, 林宪生.关于中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9) :218-221.

[5]尹世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经济科学, 2002 (10) :122-126.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重在创新下一篇: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