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分析

2024-06-10

会计监督分析(精选十篇)

会计监督分析 篇1

一、会计监督弱化原因的分析

(一) 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 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

新的《会计准则》虽已颁布, 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前几年发生的“琼民源”事件, 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严重损害了公众股东的利益, 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对其直接责任人进行制裁, 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再者, 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 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 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 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它侧重于事后监督,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如果会计监督体系还不健全, 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二) 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没有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 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 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以致会计秩序混乱, 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内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难逃其咎。

(三)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一般来说, 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于会计之手, 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因此前些年我国会计人员奇缺, 而现阶段, 虽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 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 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职业风险意识, 职业判断能力弱, 自我管理能力差, 惟命是从, 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 有意造假,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二、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会计监督的功能是指会计监督对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经营的作用。通过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 至少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约束财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行为;有利于企业节约开支, 提高经营效益。由此可见, 会计监督权利的履行对国家和企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健全会计监督法律保障体系, 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必须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准则, 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 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 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 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 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 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 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 强化完善内部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规定,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只要存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 就需要相应的内部控制。这就要求各单位依法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 提出可操作性强的防错纠弊的内部控制办法。此外, 企业还应当对参与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部门制定互相控制、互相监督措施, 建立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追究制度, 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切实执行。

(三)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 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大批人员加入到会计队伍中来, 使会计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但就其个人素质, 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另外, 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 会计方面所涉及的学科和内容不断增加, 需要进行研究, 很有必要进行培训, 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

(四) 加大职能部门监督力度

国家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等职能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 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 进行宏观调控。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 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 将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 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会计监督弱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篇2

摘要: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虽有《会计法》的约束,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状况,企业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屡差不止,会计报告严重失真,许多经济犯罪多与会计监督力量薄弱有关。那么,究竟要如何强化会计监督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阐述了会计监督的内涵、强化会计监督的必要性,通过对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会计监督,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of a long-term argument, although the“ accounting law” constraint, but the practice still exist in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of the poor conditions, enterprises of various violations of repeated difference more serious distortion, accounting reports, many economic crime and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trength weak relation.So, how to strengthen accounting oversight? This paper think, elaborated the connotation of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trengthe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further strengthe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ggrandizement,accounting supervision,internal supervision;,government supervision,social supervision

目录

1.引言...................................................................5 2.会计监督概述...........................................................5 3.会计监督弱化的表现.....................................................5 4.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对策.................................................6 4.1加强内部监督的对策................................................7 4.1.1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7 4.1.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7 4.1.3实行会计委派制...............................................8 4.1.4建立科学合理的责、权、利平衡和兼容机制.......................8 4.1.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8 4.2加强社会监督的对策................................................8 4.2.1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执业质量.........................8 4.2.2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9 4.2.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后续教育的监管..........................9 4.3加强政府监督的对策................................................9 4.3.1财政监督应当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主要对象.........................9 4.3.2税务监督应当是政府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监督的主要手段........10 4.3.3审计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应当更加有力...............................10 4.4加快法律体系建设的对策...........................................10 5.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1.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

2.会计监督概述

所谓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开展的监察、督促,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部分。内部会计监督即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会计监督,是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中心的内部控制;社会会计监督即实施由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即由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在其行政职能所行使的执法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有关法规,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提供的会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的确认。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3.会计监督弱化的表现

益,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对其直接责任人进行制裁,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4.1加强内部监督的对策

4.1.1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4.1.3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现代制度下加强所有者监督,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委派制的目的是将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与经济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的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使之具有公正性。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借助企业外部会计专业力量进行会计监督是必要的、可行的。并且政府实行会计委派制消除了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当局在经济利益上的共同关系,再加上新《会计法》确定的法律责任,相信长期困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将得到根治。

4.1.4建立科学合理的责、权、利平衡和兼容机制

企业是一系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组合,投资企业的股东是委托人,投身企业的经理是委托人,企业得靠经理来经营管理,如何既考虑短期经营业绩又兼顾长期经营业绩的激励契约是最优的,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和对股东权利的侵扰,抑制董事和经理层通过粉饰财务报告来谋取私利;同时对经理激励奖罚。一个由“基本薪水”+“奖金”(主要取决于业绩)+“股权激励”(取决于长远业绩)组成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应运而生。

4.1.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针对我国目前会计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但高素质人才稀缺的现状,应加大职业后教育的培训力度和广度,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平台,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业务能力。对新入门的会计人员应严格把关,那些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进行岗位分流。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为执业信条和基本理念。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要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4.2加强社会监督的对策

4.2.1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执业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切身利

益。因此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认真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用制度来确保执业质量。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各项条款的落实。承接业务应谨慎,防止客户风险转移。推行“双承诺制”,即客户向事务所承诺提供真实、完整、合法的会计凭证、会计资料,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对单个项目实行全过程控制。业务项目的每一步都应按操作规程扎扎实实的做好;彻底执行三级复核制,各级都应明确集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审计项目的所有环节自始至终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完善督导程序,加强督导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任会计师必须对质量控制负责,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业务规律,提高执业水平。4.2.2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为了彻底摆脱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依赖关系,保证其独立性,应当改变目前的审计聘任制度。建议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面组织成立一个独立的审计业务聘用委员会,充当被审计单位与事务所的“中间人”,被审计单位定期向该组织上缴费用,该委员会则负责进行上市公司评级、招标选择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等工作。

4.2.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后续教育的监管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监管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制性因素,有必要在中国注册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管理机构,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要完善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杜绝继续教育走形式、学习不深入的现象,以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管制度,改进目前以清理整顿、检查为主的监管手段,最后采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追踪制度,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信用档案,也是保持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外在驱动力。

4.3加强政府监督的对策

4.3.1财政监督应当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主要对象

各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上的社会经济秩序,财政部门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承担起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在监督的方式上,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二:一是财政部门以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各单位的会计报表,财政部门保留对各单位会计报表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再监督的权利;二

是财政部门以国有资产代表者身份,有选择地向部分国有单位委派会计负责人,通过会计负责人对我国有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4.3.2税务监督应当是政府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监督的主要手段

税务监督的对象是纳税人依法纳税情况,财务会计资料是其监督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如果税务监督的职能到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4.3.3审计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应当更加有力

审计监督主要是实施对税务、财政部门行政执法监督的再监督。在具体操作上,审计监督还应当与财政部门要有明确分工,避免重复。

审计工作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特殊形式,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独立性方面的缺陷,实际效用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并直接对董事会复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合规的良性方面发展。

此外,财政、税务、审计监督还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树立监督权威。

4.4加快法律体系建设的对策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做保证,现阶段仍需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管作用;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5.结束语

会计监督是一项涉及面极其广泛的经济基础工作,只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同一致,才能将会计监督落实,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开信.浅谈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J].财会研究.2006(3).[2]顾建平.试论完善单位内部监督机制.[J].财会研究.2001(1).[3]赵玉民.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10).[4]岳本晓.会计监督弱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徐远征.浅谈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方法[J].审计月刊.2005(4).

关于会计监督管理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会计 监督 人员 管理

1 新会计制度的内容

公司企业会计制度应是具体指导公司企业顺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保障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的制度,是国家所有现行会计法规在具体会计工作中完整而正确的应用和体现。因此,公司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涉及会计核算本身,而且还应涉及会计组织和会计管理制度设计等内容。具体来讲,其设计内容应包括: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条件方面的制度设计、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设计、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4个方面。其中,会计核算基本工作条件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设计。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制度设计、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制度设计和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形式的制度设计。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制度设计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设计等内容。要依法做好会计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1 在会计基础工作条件制度设计中,应加强会计账簿设置的制度设计。会计基础工作条件制度设计涉及的内容虽然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但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来看,会计账簿汇集了公司企业所使用的全部会计科目以及各会计科目使用所应依据的全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情况,明确经济责任,考核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会计检查的重要资料。

1.2 在会计组织制度设计中,应严格进行会计记账规则(账务处理程序)的制度设计。这是做到依法建账的重要保证。会计工作是一项严密、细致、程序化要求极其严格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有误,都将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单纯依靠依法建账是远远不够的。新《会计法》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惯例,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记账规则作出了规定,各单位在账簿设置和会计核算中都应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在全面加强会计工作的同时,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1.3 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是指公司企业在会计核算和管理中所采用的具体处理方法。最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上赋予了公司企业很大的自主权,这要求各公司企业必须依据该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设计选择最能恰当体现本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

1.4 在会计管理制度设计方面,应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新《会计法》虽然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当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代替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永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同样,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将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除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将任何一项业务或一部分业务的权力在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分解,从而使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防止因权力集中而导致权力膨胀,出现贪污受贿和舞弊行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单位内控制度的重点应集中在分权控制、机构独立、授权批准、稽核审批、业务标准处理程序、原始凭证管理、定期财产清查以及会计档案专管等方面的控制上。内部控制虽涉及企业诸多部门和人员,但一个成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却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因此,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所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就成为内控制度建立的重

中之重。各单位负责人应当在新《会计法》精神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恪守职业

道德,严格把关,以求在机制上、制度上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

2 会计人员的管理

近些年,随着会计信息失真程度的加深和人们对会计人员在信息失真中是否应承担责任、应承担什么责任等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关于会计人员定位问题的讨论。各公司企业在国家会计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设计出合理合法、适合于本单位业务范围和经营管理要求的会计制度,仅仅是向会计工作符合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迈出了第一步。要使会计制度得以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还要依靠本单位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普遍推行的便是“会计人员委派制”。

会计人员委派制也称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部门监督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一种制度。会计委派制经过几年的试点,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保护国有资产,防止贪污腐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会计委派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贪污腐化等问题,而且其作用的发挥也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对于非国有企业或非国有控股公司则不适宜。更何况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会计法规对其予以明确和肯定,它只能是一种政府行为,而不是一种法律行为。同时,这种会计人员的定位方式也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不相匹配的,是不适于在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中实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但应拥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而且应拥有企业的用人权,会计人员理应回归企业,为企业服务。

会计监督弱化成因分析及对策 篇4

会计监督是指行为主体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各部门或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以及会计工作本身所实行的经济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协调、控制、检察、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目标是通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的监督,防止发生违法违纪的经济活动和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会计监督体系划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个层次。外部会计监督一方面是国家会计监督。主要包括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等形式。如美国《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就是在美国一系列财务欺诈大案爆发后美国国会作出的一项亡羊补牢的举措。新法案的颁布对美国传统法规做了突破性变革,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无疑也受到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会计监督,其应当由民间审计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两部分构成。如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会计部门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监督检查。

二、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分析

会计监督弱化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会计诚信危机,这是一个国际性、连贯性问题,也是我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会计控制减弱

国家监督最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近年我国职能部门的会计监督机制松弛。一是各种监督职能交叉,标准不一,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审计部门往往侧重于对企业财务会计结果的监督,而忽视事中、事前监督,导致对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无法及时地纠正。三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只管罚款、收费,无视国家利益,监督弱化问题严重。

(二)社会监督不力

社会监督的主体往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监督。虽然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注册会计师执业缺乏规范性和执业环境;其评价、鉴证可信度较低,起不到客观公正的监督作用;注册会计师违规执业总是在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之间找平衡点来规避相应的处罚,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客观和公正,使质量降低,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中的“经济警察”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削弱了社会监督的作用。

(三)内部会计监督缺失造成会计监督弱化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内部会计控制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企业是只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其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会计人员思想上存在误区和素质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部会计监督缺失。

三、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提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完善法规制度建设

一方面彻底转变重核算轻监督的思想,充分认识会计监督的性质,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规,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加快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以提高法律自身的严谨化和合理化,加大执行和惩治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二)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

新《会计法》构筑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以单位负责人为责任主体的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其在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真实性,促使会计核算符合法定要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但近年频频发生的会计造假案也充分说明当前我国会计监督力度不够,会计监督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强化国家监督力度。政府职能部门是国家监督体系的主力军,应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审计过失的惩罚力度,加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沟通,并与联合检查相结合。加紧投入高科技的设备和手段,来保证各部门的关联信息共享,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及时、规范,为会计监督体系的严密、有效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社会监督力量。注册会计师是社会监督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定期考核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加大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在审计工作中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发生重大的工作疏漏,出具了不恰当的财务审计报告,给其他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的,其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应承担无限责任,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此使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时刻保持危机感,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3.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关键是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责权利,使之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着力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使中小股东和重大债权人能够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要真正由股东大会选出,对股东大会负责,保证监事会在实质和形式的独立性,能实行有效监督。此外,还可建立高管人员报酬激励制度,将高管人员的报酬与企业的业绩尤其是长期业绩联系起来。第二,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系统。内部会计控制在整个会计监督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自律”作用,属于事前或事中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要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账务处理程序和企业的会计政策。如建立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建立规范的会计程序;健全定期的财产清查制度;实行严格的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内部会计稽核制度。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利益观,严格履行职责,认真执行会计监督。还应当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就为我国不断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提供了法规保障。同时,加强会计道德规范建设。它不仅是对现有会计工作秩序的认可,而且还与会计法律具有互补性,对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健全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包括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制度以及其他经济法规。在这一规范体系中会计准则是核心,它是规范上市公司会计实务的指南,规定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要求,也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依据和职业保障。因此,要强化监督,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披露规范化体系,健全经济主体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规范,约束会计信息公开和报告的行为,使会计信息成为公开可以获得的信息并允许公众公开发表质询和研究报告等等。

参考文献

[1]李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李宏山,周勤业,方军雄.注册会计师: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盛碧荷,肖萍.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浅析[J].陕西经贸学院,2001(2).

会计监督分析 篇5

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实践中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完善和解决,全面加强和提高会计监督水平,使会计监督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和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强化;会计监督;存在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方法和对策 1 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如此循环下去,我国会计监督的职能将会无止境的淡化下去。因此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2 我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1 会计定位造成的局限首先,从会计的地位来说,通过会计记录而形成的会计信息反映的是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来源。因此,以会计为手段,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就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其次,从会计的身份来说,会计隶属于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聘用、提拔、晋级等直接由单位领导决定,而单位领导考虑的首先是个人或单位的利益。在单……

网站介绍∶21世纪秘书网,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公司荣获2007年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本站提供24小时紧急原创代写和核心期刊、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服务,完全可以确保你的文章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首创7*24小时值班制度、原创代写、中省核心刊物发表、40万资料阅读、精确扣点等服务,拥有超过40余万篇各类材料

详细参考资料:http:///lunwe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3933

会计监督分析 篇6

关键词:会计事前监督 合同管理 应用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获得了比较多的发展空间,但因为市场自身的缺陷,也使得企业自身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风险。会计监督是确保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会计的事前监督则一直都是会计监督中的盲区,很多企业没有重视其作用的发挥。事实是很多的会计风险都是发生在事前,如果在事前,企业的会计人员没有能够有效的参与,企业的财务风险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每年都有一大批合同在订立、履行,以及变更或在解除、终止,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也愈来愈明显。所以,强调会计的事前监督在企业的合同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会计事前监督对于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探讨

(一)开展会计的事前监督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相关规定

企业开展各种经营活动,都必须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企业所签订的这些经济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很有可能会使得合同的签订无效,或者产生其他的一些不利后果。企业的会计事前监督,能过对企业准备签订的合同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评估,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存在的一些合同风险。

(二)会计事前监督可以给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提供比较准确的经济信息

经济合同是企业经济风险中主要的来源之一,所以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科学管理对于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财务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应当具备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在企业签订相应的合同之前,首先就是要对签订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同时依据各种方式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从而降低合同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签订合同的决策层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进而依据相应的经济信息判断是否需要签订经济合同,或者是对合同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

(三)开展企业的会计监督,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

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几个比较重要的管理环节,而事前管理则往往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会计监督如果在合同管理的事前可以做到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风险的产生,从而很好的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会计事前监督在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会计事前监督注重全过程、全合同的参与

企业签订经济合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对于对方企业的财务信息的识别,财务部门则更加专业。凭借财务部门的独立性,可以有效的增加在谈判过程中的话语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合同签订的公平性。如果企业的财务部门有足够程度的参与合同的风险管理,那么对于企业的风险规避和风险识别都会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所以,在签订合同时,除了组织法律、技术人员外,财务人员也要全过程、全合同参与到合同谈判中。会计的事前监督在企业的合同管理中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进行全过程、全合同的参与,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会计事前监督要重视对于销售订单的动态管理

有些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虽然每月都编制生产经营计划,确保生产与销售的匹配,但在具体操作中,销售、生产和仓储等部门之间由于缺少及时沟通,到时会出现由于企业发不出货而造成客户当月订单执行不完的情况。若在价格下降通道中,客户会提出终止未执行完的订单;而在价格上升通道中,客户势必要求公司在次月继续履行订单,造成企业非常被动,该赚的钱赚不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的经济影响。为此,会计事前监督要重视对于销售订单的动态管理,换句话说,销售订单也应纳入合同管理及会计事前监督的范畴。

(三)会计事前监督应纳入公司制度考核

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为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失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应制订合同管理制度,会计的事前监督也应纳入合同管理制度范畴,按制度进行规范及有效落实。同时企业也可引入相应的考核机制及问责机制。如一个合同因条款有误或市场变化等因素产生纠纷,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合同汇签单上应追究相应签字人的责任,做到有奖有罚,让企业有据可依。有力的制度可以使会计事前监督更加注重学习成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三、小结

企业的合同管理对于企业有效的规避和识别风险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会计事前监督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可以有效的为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提供科学的经济信息,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合同管理的水平。将会计的事前监督有效的应用到合同管理过程中,需要企业领导的支持,使得会计事前监督可以全过程以及全合同的参与。会计事前监督也要重视对于销售订单的动态管理。同时,会计事前监督应纳入公司制度考核,让企业有据可依。会计事前监督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企业的相关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使得会计事前监督能够在企业合同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莉.浅谈加强会计监督,改善财务管理[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2]王继东.浅析我国小型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年14期

[3]王侠.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7期

[4]薛兰琴.谈谈如何加强小企业会计管理工作[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分析 篇7

一、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各种政策与制度为主要依据,对本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监督,对即将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预算的行为。而其监督又分为了三方面,他们分别是对于会计材料的分析,对于单位内是否有违法行为,对于单位内各种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与评价,安排单位的发展计划等。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会计的监督职能来正确的处理下级单位与上级单位的关系,对于改善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有的单位在会计监督方面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督效果不明显,甚至都没有监督,监督职能形同虚设,这种现象是当今我国事业单位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上级领导的不重视,导致了下级部门的活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我们普遍认为,事业单位中,会计的工作只是在领导的要求下进行对于其他一些活动资金的核算,而大部分会计也认为,单位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形成了一种被动的状态。

而进行会计监督的作用在于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法规,会计监督职能也就是依据国家的经济法规,对各类事业单位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在事业单位内,所有的开销都要经过会计的审核,所以说,会计监督有效的发挥其监督的职能,可以有效的对于制止违反国家经济法规的行为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会计的监督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也有促进的作用。会计监督的工作还包含改善单位经济管理与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作用,对于单位上报的资金数目进行审核,会计监督的本身是经过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机构,是为了避免各类事业单位给国家带来损失的一种体系,会计监督也只是政府赋予其的权力。

二、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类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对于我国各类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极其严峻的挑战,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于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条例,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大不相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一直处于很低迷的状态,不能正常的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事业单位中纪律的松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不善,导致了管辖的范围之内,就导致了这种现象的频繁发生,一直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国家对这一方面也并没有太过于重视,导致了这种利用公款来谋利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扰乱了国家所规定的财务纪律。

(二)上级部门没有进行定期的审查

中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上级部门要定期的对于单位内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不合格的单位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保证国家资金的正常使用情况。事业单位内部财会也没有对本单位的财务方面进行适时的监督与审查,就是单位中的这种现象,导致了无法及时的上报上级部门本单位在一段时间内的自己流动情况。其次,由于违规操作,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意图在会计核算中进行处理致使会计数据信息失真,监管失效,最为显著的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公款吃喝,白条入账,从国家规定上来说,事业单位的接待费是有着一定标准的,但是有的单位巧立名目,用公款吃喝,隐瞒不报,另外,有的单位为了迎合上级机关,用白条从单位套出资金,甚至有些事业单位并不配合。第三,在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国家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该种行为的发生,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规定限额之上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同意,擅自处置或者调用本单位的资产,或者将本单位资产以低价处理,从中赚取回扣,各种违规违纪现象众多,造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虚假性

单位的会计上报的虚假信息影响较为严重。现在我国的一些事业单位对于及时上报上级部门自己的使用情况已经忽略,而会计也没有做到及时的监督,导致了国家难以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的掌控。还有一点就是在税收方面国家也会损失大量的资金,许多的事业单位都会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

三、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改进方法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职能的松散,导致了无法进行正常的监督工作,所以说,会计监督职能的改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完善,对于各种改进与完善的措施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整改。针对以上指出的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职能的缺失,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

可以说,会计委派制是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不健全的有效办法,上级直接指派会计到事业单位去进行监督。落实监督责任制,使指派的会计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挂钩。但是在实际的落实中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各种事业单位内部的不规范,事业单位的不支持,导致了委派下来的会计受到事业单位的排挤,使会计无法做好监督工作。

(二) 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 来配合会计完成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

现今,我国的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系统和会计人员与事业单位的上级领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经济活动在事业单位内部大都直接受领导的控制,导致会计部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职能,所以,上级部门在各类事业单位中设立一个内部监督系统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在事业单位内部实行互相监督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必须予以严肃的处理,绝对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讲情面,同时要提高内部会计监督人员在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尽量要使其与单位领导层分开,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也就不能出现单位内领导与会计监督人员相互勾结,私吞国家资产的情况发生。

(三)执行国家规定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首先,会计监督职能的范围应该包括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发展计划与目标,会计要参与事业单位中的各种重要的决策。其次,会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时,应该要在事业单位中各项活动中所使用的国有资源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监督,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呈交给上级部门,确保国有资产的准确投入。最后,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税务问题,对于税务的监督,事业单位内,会计一定要对单位内偷税漏税的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尽量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系统与社会的代理监督机构进行配合,对事业单位中所创造的利益进行监督,特别是较为突出的事业单位一定要进行有力的监督,防止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反映的税务情况有虚假信息。

(四)加强国家与社会的监督

会计监督是国家赋予会计人员的可以优先监督事业单位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的一种权力,而监督的力度与监督的程度就可以说明国家是否对会计监督给予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将决定国家资产是否流失的关键。

四、总结

综上所述,首先,国家要在治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系统的松散有一个坚决的态度,对于有问题的一定要及时予以严肃处理,杜绝以后类似情况的发生,各类事业单位也一定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在会计监督工作上予以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事业单位内部会计进行财务的监督,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加以改正,从而使我国的事业单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在会计师注册的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也要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会计师的专业性,使我国事业单位能在和谐稳定的状况下取得全面发展。

摘要:在现今的事业单位, 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还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 这就导致了单位内部中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更有甚者, 事业单位内领导与会计相互勾结, 对于需要交给上级的数据作假, 导致了事业单位资金的大量流失, 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就中国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施静娴.会计人员在行使监督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7) .

[2]李凌建.会计人员在行使监督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资讯, 2006 (27) .

[3]田保国.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南科技, 2007 (08) .

[4]邰伯红.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6) .

加强医院会计监督职能的分析 篇8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会计监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 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督促, 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依法批准成立的民间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

目前, 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会计监督表现为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督。医院的会计内部监督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 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方法, 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医院的经营活动, 同时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 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服务, 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会计的政府监督, 是指政府部门代表国家对医院及相关人员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 以及对发现的违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包括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医政监督、物价监督、税务监督等, 是与会计内部监督相辅相成的。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监督, 促使医院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 预防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完整。

2、有利于强化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

会计监督是与会计管理并存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 最终目的是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医院会计监督不足对医院造成影响

要使医院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机构职能, 会计监督必须实施到位, 若医院会计监督不足将会影响医院自身的健康发展。

1、会造成医院经济混乱

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是主体, 是掌握医疗机构经济情况的关键人物, 若不能按照要求和规定做好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必然容易导致医院内部的经济情况混乱, 影响医院有序发展。

2、政府主管部门难以了解到医院真正的发展情况

国家卫生部门要清楚和掌握各医院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情况, 是职能所在, 除了常规检查和群众的满意度, 也可以从医院的经济收支上反映, 但要把握医院各项经济指标反映的真实性, 才能真正清楚医院运营和发展的状况, 若会计监督不严格或不到位, 可能导致反映的结果失实。

3、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在工作中有的经济问题是被掩盖或不实的, 职务权力的过大与集中, 会计人员的疏忽与妥协, 也是出现反映不实的关键所在。若职能人员不能严格有效的把关, 积极做好对会计行为的监督管理, 则职务权力会被放大, 甚至于在经济管理上形成放任意识, 就容易出现贪污或腐败现象, 直接影响医院的健康发展。

三、医院会计监督合理化及有效执行

1、会计监督职能制度的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改的深入, 医疗机构的会计监督也要不断完善, 要把内部和外部的会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制度, 形成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并建立有效的联动监督机制,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制度, 才能保障医院有效的经营管理。

2、会计监督要讲时效性

政府部门对工作的监管一般都有时间周期, 会计监督也存在时间循环, 不只是工作周期总结式的一个监督, 这会让其过程冗长而繁杂, 也会使有问题的单位有时间处理其经济责任虚假之处, 若把周期监督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时传递信息进行会计监督, 不仅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 也能及时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提高职能人员职业素养

在医院会计监督的过程中, 往往重视外部监督而忽视了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职业素质的提升, 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教育, 对每个职能人员的从业成绩和执业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不断提高职能人员的综合素质。

4、加大对内部人员的奖惩制度

在会计监督职能实行过程中, 要建立和加大对医院工作人员相关的奖惩制度和力度, 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 就是要树立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 只有奖惩分明才能更好的提倡和鼓励优良的廉洁之风, 抑制不正之风。

5、切实落实会计监督的流程

医院的会计监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不能忽视, 也不容懈怠, 只要一步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 所以在整个执行中职能部门的领导必须严格把关, 按工作流程正确履行职责。

6、积极开展院务公开活动

在医院会计监督的过程中, 按医院管理的要求, 充分利用院务公开这一工作平台, 让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及主要经济活动成果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这样可以保证过程的真实性, 全面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医院是否能很好的发展, 会计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监督和强化自我约束及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会计监督职能工作必须切实落到实处并有效执行, 才能更好推动医院的有序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慧, 付杰.医院会计核算与基建会计核算重构方法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05)

[2]陈敬云.公立医院基建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09)

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9

一、实行会计监督的意义

(一) 会计监督能够有效规范经济行为

部分企业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不善, 财经纪律松弛, 会计监督松懈等不良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整顿经济秩序, 国家出台了若干法规制度来规范经济行为, 加强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促进了经济健康的发展。

(二) 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 这就使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主体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协调矛盾, 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只能依靠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 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

(三) 会计监督能够维护所有者的权益

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 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相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则主要是通过相关法规政策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 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的目的。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是通过对产权关系的确定, 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 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以达到维护所有者的权益的目的。

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是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能有效行使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重要原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但会计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 在经济活动出现的新情况并没有配套的机制来进行规范, 一些必要的专门法律尚未出台, 而在已经出台的法律中, 一些条款规定与现实的需求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并不适合应用于新产生的经济活动中。虽然新《会计法》已经实施, 但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 使一些企业领导无视法律法纪, 越权进行一些活动, 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

(二)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 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整体素质不高。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的理解不透彻, 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合法的运用, 所做的会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由于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容易对客观事实产生误解和疏忽, 难以处理好较为复杂的的会计业务, 易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弱化了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履行职责时遵纪守法。由于会计行业的工资及福利由经营者主管, 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 不愿意干涉和抵制违法违纪行为, 缺乏独立的意识, 盲目服从领导。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的质量。

(三) 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会计监督通过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会计考核等方法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 但从企业内部监督看, 很多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 会计监督并没能很好地对会计反映形成约束机制, 以致会计制度混乱, 徇私舞弊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企业虽然建有规章制度, 但执行力度不强, 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造成了内部监督的弱化和缺失。还有一些企业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还没有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更不能够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 从而使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不力状态。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为企业内部经济违法行为打开了缺口, 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企业利益。

(四)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到位

会计监督体系由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共同构成, 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之间的目标、实施方法及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等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使各部门监督职能相互配合起来, 现在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并且有效的制度, 反而造成了各监督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不密切, 致使会计监督目标模糊, 国家、社会和企业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难以进行相互协调。我国注册会计行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 存在着社会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度, 是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竞相压价以争夺业务, 并迎合委托人, 满足其不合理要求, 制造虚假的信息, 严重地阻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致使企业会计监督不力。

三、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 加快会计法制建设, 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 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 尽快出台未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 抓紧修补会计制度中存在遗漏或模糊的地方, 提高财政法规和财会制度的可操作性, 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 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 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

(二)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会计工作时常处于各种利益的交叉点上, 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公平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为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应采取有效措施, 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建立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 还应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 树立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可以消除因技术因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 还可以使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企业领导应充分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严格考核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自己也应主动接受新知识,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

(三)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由于财会机构和财务人员基本上是由企业内部设置和配置的, 在这种情况下, 财务人员往往要受企业领导的制约, 不具有独立地位, 从而使其内部监督软弱无力。为解决这个问题, 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明确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 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 及时纠正经营决策失误与经济舞弊,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应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 参与经济业务事项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建立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工作程序, 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 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为加强国家监督, 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 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可以采用直接委派制的方式向企业委派会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 委派会计人员具有会计事务管理权与监督权, 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参与权和监督权。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和工资福利, 并制定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规范其行为, 可以有效地制止企业负责人对会计核算的干预, 使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得到保证。加强社会监督, 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督促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应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建立严格的会计惩罚机制, 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力度, 遏制会计信息失真, 整顿会计秩序, 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从而使会计监督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梅马翔云.会计监督智能弱化的原因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7)

[2]、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剑虹.浅谈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 (1)

[4]、张敏马熔蓉.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 2006 (5)

国企会计监督体系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10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 我国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 是指由国家投资, 全部财产归国家所有, 并由国家直接经营和管理的企业。近年来, 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不断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其范畴也随之改变, 目前, 国有企业是一个更宽泛的界定, 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有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 国有企业会计造假丑闻接二连三的发生, 琼民源、银广厦等重大会计舞弊的发生, 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国民经济损失, 同时, 也披露出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弊端;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人员素质不够、机构不独立、经费无保障等问题, 导致企业侵占和转移国有资产、利用国有资产投资联营办厂与海外投资等短期和不规范行为, 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 进一步尖锐地说明了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的会计监督不力现象, 学者们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并提出了众多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的方法和对策, 如杨瑞龙教授 (2001) 认为要建立健全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制,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共同治理机制, 构建有效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其次以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 合理设立分权决策管理体制和内部监督制衡体制;杨肃昌 (2002) 提出的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关系和国有企业分类两个角度确立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综合分析模式或基本思路;毛韧 (2003) 提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可以由3个部分组成, 即内部的监督体系、外部的监督体系和社会舆论监督, 然后各自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再找出其解决的对策。

这些方法与对策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 但并未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 本文通过探讨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吸取、整合他人优点, 试图探讨出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一条新思路。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及其特点

(一) 会计监督体系

“监督”就是监察和督促。所谓会计监督就是对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会计活动、会计信息等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严格地说, 会计监督是指行为主体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 对各单位、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以及会计工作本身所实行的经济监管。会计监督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它通常包括两大部分, 即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和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内部的会计监督主要是指单位内部以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工作所进行的监督。而外部会计监督体系是指国家有关部门 (财政、审计、银行) 、中介组织 (如会计师事务所) 等在被授权或委托的情况后, 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工作进行监督。

(二)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比其他企业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因为它经营的是国有资产, 关系着公众的利益。在国有企业完成了现代公司制的转轨变型后, 必须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各种职能, 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使会计监督更好地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和单位外部会计监督体系。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又包括经营者会计监督、单位内部其他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债权人会计监督、内部审计会计监督;而单位外部监督包括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会计监督、国家审计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其他会计监督。

(三)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特点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具有其自身得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综合性强, 统一完整。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包括了多种经济监督形式和内容, 可以说是各种监督的有机统一, 体现了多种复杂的经济关系, 同时也反映了企业最广泛的经济活动和最实质的经济关系。二是较强动态性, 贯穿全过程。监督体系中既包括事前的、事中的监督, 还包括事后监督。如内部监督就是一种过程性监督, 体现在每一个阶段, 其本身也是公司行为的内容之一。而外部监督更多表现为一种事后的对结果的监督, 一般是在公司行为可能已经违反其法定义务的情况下, 所进行的监督。三是法定性与契约性相辅相成。内部的会计监督基本是一种契约性的监督, 因为是来自内部的义务或职责。而外部会计监督更侧重于法定性的监督。如司法监督, 它的行使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四是预防为主, 防惩结合。监督最主要的目的是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 会计监督体系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全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当出现违法行为时, 就会对违反法定义务的公司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的、刑事的惩处, 并以此警戒当事者和其他人不再从事类似的行为。

三、国有企业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后,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已初步建立, 但这种新型的管理制度创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再加上传统的管理积习根深蒂固, 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

(一) 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由于企业权力高度集中于经营者个人, 企业内部党代会, 职代会, 工会以及纪检, 监察机构的监督制衡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 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 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 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 伪造会计凭证, 办理违法会计事项, 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 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二)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一般来说, 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于会计之手, 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职业风险意识, 职业判断能力弱, 自我管制能力差, 唯命是从, 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 有意造假,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三) 企业存在职能重叠现象

这种重叠现象不仅仅表现为出资人内部监督职能的重叠, 还表现为外部监督职能的重叠以及内外部监督职能的重叠。如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质量可信度低, 导致许多监督主体重复进行各自的独立检查, 但监督结果并没有因为多次的重复检查有很大的提高;外派监事会与国家审计部门相重叠。

(四) 法制监督缺位

法律环境的缺陷是会计监督不力, 会计信息失真得以成为现实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 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就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但是迄今为止, 在已发布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 对企业经营者权力的制约监督规定显得过于零散、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五) 行政监督流于形式

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国有资产“合格”委托主体的不确定性, 委托人职责分散在财政、国资、审计、经贸、劳动、组织等职能部门, 必然弱化对代理人行为的监督, 而且由于监督者不是企业终极所有者, 监督者的利益与监督行为没有直接联系, 导致监督动力不足。

四、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对策新思路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以上问题, 结合优秀学者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本文对如何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主要体现为完善内外部监督和制定适合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框架。

(一) 完善内外部监督

1、内部监督。 (1) 派送独立会计。由国家组织培训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会计人员, 派送到国有企业财务部门, 协助企业的财务工作, 同时, 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监督。该批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由国家专门发放, 其行为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监督, 从而保证了他们在企业中的独立地位, 使他们立足于公平、公正的高度, 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 (2) 制定新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应当明确责任和义务, 对于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的, 应给予激励。既包括奖金、加工资等物质方面的奖励, 还包括表扬、提升、改善工作关系等精神奖励;惩罚就是指对那些不能有效发挥监督职能, 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进行严厉的惩处。不仅表现在减少奖酬或罚款,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 还得给予批评、降级、撤职等行政处分, 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3) 营造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企业文化。企业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 培养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企业文化, 管理层要有书面形式的行为规范并向员工传达;管理层本身也应当身体力行,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更应当起表率作用;对违反有关政策和行为规范的情况, 管理层应当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通过营造企业文化, 可以大大减少舞弊的可能性。

2、外部监督。 (1) 制定专门的国有企业会计法。目前我国针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方面的专门法律还很匮乏, 要想健全监督体系, 必须要有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作坚实的后盾。尤其是对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给予高度的关注, 及时采取强而有效的法律政策。 (2) 搭建社会公众信息反馈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对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力量, 可以为群众和社会搭建有效的信息反馈平台, 在国有企业板块中专门设立社会公众评价栏。让公众对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进行褒扬, 对于一些不诚实的行为进行披露, 最终给各个国有企业进行评分, 国有企业按分数高低从前往后进行排列, 从而使国有企业诚实守信程度一目了然, 同时, 对于名次波动较大的企业, 国家应派有关机关进行查证, 对其真实行为进行公开公正的评价, 通报表扬和奖励诚实守信企业, 通报批评和惩罚非诚实守信企业, 做到赏罚分明。 (3) 实现行政机构职能细分化和系统化。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国有资产“合格”委托主体的不确定性, 委托人职责分散在财政、国资、审计、经贸、劳动、组织等职能部门, 这必然弱化对代理人行为的监督, 应当在各行政部门内各专设一个部门, 专门处理与国有企业相关的事务, 实现行政部门职能细分化;且这些专门的部门由国资委统一领导, 可以避免国企委托人众多、监督动力不足的问题, 实现对行政部门管理的系统化。

(二) 归纳和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完整的会计监督机制框架

在建立和完善以上会计监督关系的基础上, 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 (如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公司) , 对之前建立的会计监督机制进行具体化、细致化, 选择其中适合该公司的监督关系和措施, 对这些经过过滤、加工的监督关系和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 从而制定出适合该类型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杨肃昌.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王玉春, 黄平, 席彦群, 圣小武.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4]、毛韧.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5 (11) .

上一篇:环境相关专业下一篇:留学回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