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战略

2024-05-06

新贸易战略(精选十篇)

新贸易战略 篇1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独特的要素组合优势,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建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并创造了贸易增长的奇迹(刘世锦,2006)。但是,此种带有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初始迅猛增长的同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显著,特别是近年来巨额贸易顺差的累积不仅使我国遭遇空前严峻的贸易摩擦,更是严重制约了国内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余永定,2010)。伴随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以及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强制性平衡调整压力的进一步加剧,如何通过转型发展并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成为世界新兴进口大国与市场大国,以此支撑和平发展”(刘鹤,2011),成为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关于进口贸易的相关研究述评

基于“重出口”而“轻进口”的外贸倾向,学术界对我国进口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但相关研究成果大多表明,“进口经常是比出口更重要的经济增长推动器”(Scott C.Bradford,2005)。另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与机制,并将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细分为要素供给效应、产业演进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竞争效应等(赖明勇等,2005;徐光耀等,2007)。整体来看,已有研究或者从国家经济安全与要素缺口的角度强调了对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或者从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强调了对高新技术资本品、中间品的进口。但是,一方面,在我国外贸发展已超越单纯进口替代与出口支持,整体步入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新阶段,国内所需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难以通过进口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更注重高科技资本品与资源型产品的进口模式,实质仍然是“以进为出”的思路,无益于我国长期贸易收支平衡的实现。可见,我国应如何开展进口贸易仍值得深思。

本文从国民福利角度探讨我国进口贸易的调整与优化问题。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化增长”的事实说明,如果仅关注于对外贸易初始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功能,而忽略如何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贸易的长期动态收益,则必然产生过大的“对外支付效应”而不可持续。因此,我国贸易模式转型应回归“出口是手段,进口是目的”这一初衷,并以此实现国民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进口贸易与国民福利水平的提升

现代开放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进口贸易较之于出口贸易能产生更为直接的社会福利效应:其不仅是平抑物价水平的有效方法,同时进口产生的竞争效应还能加速生产要素向高端产业的转移,从而在创造结构效率的同时提升要素回报率。此外,面对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发展进口贸易还能间接产生资源、环境的保护效应。

(一)进口贸易与物价水平的有效控制

通过外贸调节物价水平,理论界早有关注,早在李嘉图的研究中,“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工资上涨和利润下降的趋势”就包含了通过进口贸易抑制物价上涨的朴素思想。然而,我国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于外贸如何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形成,而忽略了外贸与通胀关系的另一面:通过发展进口贸易与合理调整外贸结构,同样能有效降低一国的通胀水平。

从近年我国通胀成因来看,外贸尤其与之关系密切。一方面,在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持续贸易顺差导致央行被动地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而货币供给总量又会进一步通过派生存款按乘数持续扩张。另一方面,为了巨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央行会采取投资国外资本市场、购买欧美国家政府债券等外汇冲销政策,但这些资本的相当一部分又会以各种形式反向回流国内,导致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加剧通胀水平。同时,在持续贸易顺差所产生的本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投资者也会借助于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乘机炒作人民币升值,从而刺激热钱涌入,通胀形势更加严峻。因此,针对我国近年通货膨胀的成因,发展进口贸易以控制贸易顺差规模,理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展进口贸易也是应对我国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中国是一个能源、原材料匮乏的国家,同时也是国际大宗商品的原料主消费国,由于定价话语权的缺失,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因而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基础产品输入价格一旦上涨,势必引发或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合理调整进口贸易的结构,平衡产成品进口与原材料进口的比例,将有助于平抑输入基础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通胀水平的影响。

(二)进口贸易与贸易竞争力

从国际分工来看,我国的出口导向型模式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进口引致出口”模式,即通过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间品、原材料等,再利用我国丰裕且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加工、组装、出口。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也大多属于劳动力要素寻找型而非资本、技术要素推进型,其主要目的仍在于充分挖掘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因此,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我国产品价格水平及其在国际市场上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工资增速远超城市工人工资涨幅以及大规模“农民工返乡潮”快速被“民工荒”所替代,说明我国“低端劳动力”供给已由总量的过剩转向了结构性的过剩。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拐点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将慢慢丧失某些领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考虑我国较低的个人劳动生产率水平,则这种优势的失去将会更加迅速。因此,合理调整进口贸易的结构,增加进口传统上我国拥有比较优势但此种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是推进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发展、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可行方法。同时,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又将形成进口贸易顺利开展的基础,国民也将享受到更多、更加多样化以及价廉物美的国外产品。

(三)进口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与要素收益率的提升

产业结构状况与进口贸易密切相关,因为进口贸易带来的竞争效应将解放低端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并促使其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产业,引致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同时,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能有效弥补国内科研水平的不足,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低劳动成本的贸易模式,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承担的更多是生产制造与“消费”角色;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也往往是将非核心制造环节转移到外围,自身牢牢控制核心和高端环节。因此,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被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现实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迟缓的主要原因。同时,产业结构升级的滞后又导致对廉价要素以及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过度依赖,企业倾向于更多使用廉价要素而不愿意投资相对昂贵的设备与技术。如此,产业升级滞后与对低要素成本的依赖在我国事实上形成了恶性的“累积循环”,且经济增长对外需愈加依赖,资源愈加集中于低端出口行业,这种状况则愈加恶化。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打破此恶性“累积循环”。

发展进口贸易能有效打破该循环,特别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能促使生产要素从低端生产环节转向要素回报率更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而要素回报率的上升、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上涨又将通过需求因素与成本因素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在物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资水平上涨将增强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社会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都会随之发生变化:需求总量增加会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张与规模经济产生,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直接引致产业结构变迁;另一方面,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其利润率,在此过程中,低效率企业被淘汰而高效率企业则得以生存和发展,或低效率企业为不被淘汰不得不采取技术创新、强化管理等措施提高效率、实现利润。适当调整进口贸易结构,有利于要素回报与产业升级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行业利润与国民收入水平也会在此循环中得到不断提高。

(四)环境问题:产业转移与进口贸易

资源的短缺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容纳能力的有限性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低层次竞争的“合成谬误”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进口引致出口”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在全球化生产网络中充当的“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的角色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资源,留下了严重的污染,但赚取的利润却相当有限;同时,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与贸易规模驱动下,政府优惠政策叠加上市场失灵、政府政策失效等负面效应,污染排放更是随着加工贸易的增长急剧增加。因此,我国外贸扩张所产生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等事实上被外贸产生的环境代价所大大抵消(余北迪等,2005)。

合理获取国际资源理应成为我国环保战略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不能单纯因为就业等问题过于强调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更不能为了维持产业竞争力在贸易自由化浪潮中陷入“向底线赛跑”的恶性竞争,而应通过扩大进口的方式弥补需求缺口,以此促进加工贸易向“微笑曲线”两端资源消费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环节转移。另一方面,在保证国内能源、原材料战略储备的同时,对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的产品也要逐步通过进口方式替代国内生产。

四、结论与启示

(一)摒弃“重商主义”思维,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

“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加着我国的发展成本,重视进口的作用以平衡长期贸易失衡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逐步实现进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在整体步入自主创新发展新阶段,我国应在强调对高新技术产品引进的同时,逐步增加对竞争力转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以此抑制物价,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效竞争机制形成与要素在产业间合理流动,最终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与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进口贸易与海外投资的互动机制

对外贸易战略中国当前对外贸易战略 篇2

1994年,外经贸部正式提出了“大经贸”的战略构想,实施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外经贸部门与生产企业、科技和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对外经贸战略。自此我国贸易战略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增强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提高了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但是,这也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因为进口替代战略过于强调保护国内市场,不利于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策略已不再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由“进口替代型”逐渐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有利于发展出口工业,增加就业人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使产业结构向高一级发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中国对美国累积的贸易顺差约2万亿美元。中国是高储蓄的国家,把钱借给美国,美国还不起债怎么办?美国只有一条办法,那就是印钞票。美元不断地贬值就等于我们的外汇储备不断贬值,直到等于零。美元贬值至少使中国损失10万亿元,中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正在遭受重挫。

那么新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应该怎样合理抉择呢?根据贸易理论,分析如下: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能够持续增长的原因所在。但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收益不能长期化,比较优势不能作为长期外贸发展战略。因为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建立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保证一国商品持久的国际竞争力,原因在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要实现和得到长期动态的贸易利益,就要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

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战略,其优点在于可以保护幼稚产业,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减少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然而,过度贸易保护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滥用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率,这一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有较明显的表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和加入世贸组织,贸易保护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于是贸易自由化战略呼声越来越高。贸易自由化战略优点在于市场开放,贸易壁垒降低,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量的扩大和贸易利益的增加。然而,判断贸易保护战略还是贸易自由化战略优劣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长期发展的利益。

新贸易战略 篇3

[关键词] 新贸易理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国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发达国家之間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等。对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填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新贸易理论在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国际技术外溢等假设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观点。

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由于技术因素的引入,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增,直到今天占世界贸易额的60%以上的现象。

2.贸易构成和贸易量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量,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新贸易理论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3.贸易利益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

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说,新贸易理论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优势原理,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新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争论的实质是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

二、新贸易理论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贸易理论是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理论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尽管新贸易理论家一再强调“新贸易理论最初绝非是政策导向型的”,但新贸易理论却在理论上为贸易政策提供了支持。贸易理论家们和许多政府就借助新贸易理论所提供的分析工具或局部结论,努力寻找那些适合于不完全竞争的新的贸易政策。在这种努力中,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具争议性的贸易政策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了。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斯潘塞(B.J.Spencer)、克鲁格曼(P.R.Krugman)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自产生之初,就由于它为政府干预对外贸易提供理论依据而倍受关注。支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利润转移的论点;另一个是外部经济的论点。

1.利润转移

利润转移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主张政府通过关税和配额等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出口促进政策,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为直接目的。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二是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三是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有效手段。

2.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论点则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该厂商占有,因此,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总而言之,新贸易理论政策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研发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增长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三、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中国在对外贸易实践中一直主要采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发展战略。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而新贸易理论为我们的贸易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例如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并不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如下:

1.重视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要以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创造产业的竞争优势,首先需要用科技对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竞争优势,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产业;其次是发展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优势。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代战略,还是进口替代战略,都始终要把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做为重点。

2.重视国内市场

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以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为代价,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3.重视规模经济的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培养和获得:资源禀赋竞争力、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可以增强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规模小、相互分工缺乏、平均成本很高,这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所以,培育我国外贸企业的规模经济迫在眉睫。

4.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国家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吉昌:论新贸易理论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浙江学刊,2001.1

[2]宁冬莉: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经济问题,2004.8

[3]王建福: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适用.特区经济,2005.8

[4]徐栋霍俊卿: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对中国外贸政策的启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1.6

[5]刘力:内撑外开: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

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及战略调整分析 篇4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及实体经济的相对萎缩、金融链条无节制的拉长,寅吃卯粮导致的负债消费,政府债务导致的信用危机等,都传递出了世界经济格局需要大调整的强烈讯号。发达经济体为了减轻和转嫁危机对其贸易对象国采取了以贸易制裁及货币升值为主导的经济措施,对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极高的中国影响首当其冲。在美元贬值、大量投机性国际资本流入的冲击下,中国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外需减少、出口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集中凸现。特别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频频抛出制造业回流的“美国制造”、“法国制造”、“意大利制造”等各种“再工业化”举措,其中采用的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具体措施的实施,都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中国外贸“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调整

发达经济体为了配合本国制造业回流计划的具体实施,一方面加大了对中国产品出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再次提升了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其目的十分明确,试图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美两国贸易结构的非对称性特点依然存在,美国消费者多年养成的、依赖中国价廉物美消费品的习惯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但美国自中国进口消费品的数量也很难会再现2003-2007年的高速增长。奥巴马“制造业回归”战略的实施,很可能会增加科技含量较强的日用消费品的市场投放,以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进口替代。同时也存在其他国家消费品进入美国市场,挤占我国原有市场份额的威胁,一直以来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原有模式很有可能将会被撼动。

中国企业长期依赖欧美市场大批量出口产品的发展战略必须主动加以调整。中国外贸在长期“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已背负着国内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条件不断恶化的沉重压力。几十年来对于自然资源无度的索取已经把生态破坏的领域从生命体扩展到了非生命体,地下资源近乎疯狂地被无序开采和不计成本地被低效率利用,水、空气和地质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资源诅咒”逐步显现。同时,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逐渐到来,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将进入劳动者收入的增长期,中国长期秉持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逐渐消失。后危机时代对于中国外贸“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挑战不是仅仅来自于发达国家的 “制造业回归”,同时也伴随着来自于新兴经济体低成本优势的挑战。形势再次提醒我们中国外贸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必须调整。

为降低由于战略调整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影响,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需的拉动作用,只有依赖内需才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才真正能够使外部形势突变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1.努力保持外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出口导向型”战略实施的三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成绩斐然。货物出口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 779.3亿美元,33年间增长了160.8倍。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初级产品出口占比不断降低,由1980年的50.3%降低到2008年的5.4%;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不断上升,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8年的94.6%。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从1980年的8.43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6 733.29亿美元,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势更为强劲,1985-2008年,出口年均增速高达30.9%,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额更是高达9 334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值的59.2%,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产业,199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40亿美元,2010年出口额已达到创纪录的4 924亿美元,增速高达40.9%。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各国为我国大批量产品的出口敞开了方便之门,特别是欧美等国为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的消化提供了广阔市场。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这一产业的“逆向流动”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可能会有一定作用,对中国产品的继续大批量的出口也可能会带来一定影响,但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欧美的产业和产品比较优势主要是体现在资本和技术要素上,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则主要是体现在资源禀赋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尽管劳动力成本已进入了上升周期,但短时间内其优势还可延续。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00年美国与我国的平均工资竟然相差了30倍,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失业率大增,但就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年来看,两国的平均工资依然具有10倍的差距。目前在我国从事出口产品生产的8 000万名员工中有60%的员工是来自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还会继续存在。

对于拥有13.4亿人口的特大型国家来说,外需出现问题通过内需的扩大来消化过剩产能似乎很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扩大内需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扩大内需的关键是能否大幅度地增加居民收入,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否让消费者真正解除医疗、住房、教育的诸多后顾之忧。此外,我国企业现有约一半以上的产能都是专门按照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提供设计和服务的。根据相似需求理论,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需求的产品也将相似。我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很大,我国的国内需求与发达国家的国内需求在消费结构上以及消费层次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当国外需求减少时,我国相关产业的这部分产能并不能马上转化为与我国国内需求相似的产品生产。可以说,内需并不能完全对等地替代外需。再则,即使国内居民真能增加对出口转内销商品的消费,这也必然会减少对原内贸商品的消费,必然会产生外贸商品对内贸商品的替代或挤出效应。由此,试图通过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内需来完全解决外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客观的。

中国出口企业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摆脱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应努力继续维持、巩固欧美市场,同时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全方位地拓展国际市场,例如东盟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非洲和拉美国家市场,……。通过政府之间的互访、通过特殊的渠道,宣传、引导,激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广大消费者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兴趣,进而产生消费需求,继续发挥外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努力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曾经以制造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造就了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英国制造业持续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称霸世界。美国工业化后,制造业成为其经济的支柱产业,自二战以来一直在世界市场中占据有绝对优势,曾控制了全球制造业份额的40%,并提供了全球财富的68%。虽然中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8年的94.9%,提高45.2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由1980年的7.8%上升到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则上升至28.6%。中国工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工业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中国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这一特有优势来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进而带动更多更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战略。在危机袭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的情况下,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努力维持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如果继续维持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共同考虑新战略的调整。出口企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有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进行升级换代,要着力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努力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鼓励更多、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国际竞争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在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方面,企业要特别注意在出口产品中突出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创建自主品牌,通过品牌价值这一无形资产来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有资料显示:当今全球共有“世界名牌”商品约8.5万余种,其中90%以上的“世界名牌”都属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有。虽然这些“世界名牌”占全球所有品牌量还不足3%,但其销售额却占到世界销售总额的约50%,这也充分显示出世界品牌的价值所在。然而,在世界前100位的“著名品牌”中至今还看不到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子,这与我国“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要加快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前进步伐,逐渐减少贴牌生产在中国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建,“人才”是很重要,但对于我国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观念和培养、发现、吸引、使用“人才”的制度机制。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本科在校人数已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此外近年来我国在国外留学的人数也持续大幅上升,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具备了人力资源保障。金融危机后,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减速和就业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各地又在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进入的环境。我们有信心,未来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国际化人才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这不但对解决或改善我国在高技术方面、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方面面临的人才瓶颈问题会有一定作用,同时对于提升我国出口企业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水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20世纪60-80年代,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经济的腾飞都曾借助于企业高端人才的国际化而取得了成功。我国要抓住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大批量地引进各路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借此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从根本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最终实现中国经济腾飞。

3.突出内需主导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所谓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也就是居民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于他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国内消费需求的支撑来实现,而不是依赖国外消费需求的支撑来实现,因此受国际经济环境制约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 经济的持续增长都主要是依赖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来实现的。近年来这些国家的最终消费率(投资+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80 %、其中居民消费率占到65%以上。国内消费构成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与成熟经济体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是从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中国应在保持适当投资比例的同时,要努力设法拓展国内消费,以此弥补长期内需不足这一短板,以充分发挥我国特大型国家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优势,最终构成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力保障。

“内需主导型经济优势”是只有大国才有可能具有的优势。由于大国区域广阔,各种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加之人口众多,国内需求市场很大, 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潜能会很大。因此,大国如果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整合国内资源,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国内贸易,就有可能会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然而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偏重于投资依赖的特征非常明显。从2001-2010年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年均高达53.9%,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将近5.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的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超过了九成。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集中于铁、公、基的巨额投资,对于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经济能够迅速企稳回升,走出低谷确实功不可没。虽然国内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但从中国消费率与G20国家的情况相比,消费率在2008年对GDP增长贡献仅为36.1%,严重低于G20国家(65%)的平均水平。2010年尽管中国消费率在政府拉动内需的多种政策措施的引导下有所提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就投资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来看,如果投资的增长能够与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步,会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资源配置也更为有效。如果投资增长远远大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定会造成大量的产品积压、资源浪费、环境被污染甚至遭致破坏。新中国从成立开始,投资与内需就呈现为明显倒置。自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会以极高的比例增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拉动,必然会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投资过大而内需不足不能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必须要通过适度的调整才能得以改观。然而,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年来,超高投资率与超低消费率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的高度依赖维系了脆弱的平衡,过剩产能在借助全球市场基本得到消化。出口占GDP的比重可谓一路飞涨,从1978年的不到5%跃升到1986年的10.5%,1994年达到21.6%,2002年达到22.4%,2008年中国出口占GDP比重达到37%,到2009年,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了3%,但依然保持了34%的水平。作为一个拥有13.4亿人口的特大型经济体而言,这样畸高的出口依存度是相当危险的,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外部的动荡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经济安全会产生极大影响,一旦外部需求下滑,中国经济就必然遭致重创。因而要把扩大内需,提高内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突出大国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的优势,作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立足之本。

二、在扩大内需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扩大内需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始终难以破解的一个命题。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理念、消费习惯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导致国内消费需求始终是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较弱。

提振内需,增加消费对GDP的贡献,关键是要让老百姓手中有足够多的钱。对此,我们的政府一直在积极努力着:2010年至今我国已有23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浙江、广东月最低工资达到1 000元以上,北京、天津、江苏、新疆等10个省或直辖市达到900元以上。从2011年9月1日开始,薪酬纳税的起征点已提高至3 500元。此外各省市在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提高了参保率。有条件的地方参保率现已提高到了90%。同时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了城镇居民医保范畴。2010年财政又投入433亿元用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以及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但仍需在扩大内需上挖掘潜力、寻找突破。

1.努力引导、扩大国内居民的“两类消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得到明显提高,人均GDP已从1978年的200美元跃升为2010年的4 361美元。有观点认为: “当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之后,为了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必须大批量地增加社会生活消费”。事实上,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吃、穿、用、住等方面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在这个基础上要继续扩大吃、穿、用、住等消费需求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仅局限于满足原固有的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就我国目前的产能情况来看,市场供应很快就会饱和;仅局限于满足原固有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我国经济发展也就无法继续保持增长。因此,必须要在原固有消费理念、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即扩大两类消费:一类是要努力增加一般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须消费;另一类是努力增加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1)努力增加一般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须消费。

对于衣、食、住、行等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可以通过提升消费品档次开拓非必需消费的途经来增加消费。生活好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自然会有较高的要求。而一般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需消费是作为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消费内容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就越要促进和保证市场实现更多的此类消费。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就是一般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需消费过程,也是生活品质整体得到提升的过程。

(2)努力增加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主要是指用于自己和家庭的休闲、娱乐、旅游、健身、文化等多方面的消费,国人将这部分消费称之为: “高消费”。我国具有相当数量的居民是具有稳定工作、稳定收入,享有医疗保险、退休保险待遇的,这部分人基本上不存在养老后顾之忧。但中国百姓的传统理念始终无法突破原固有的消费束缚,有钱一定去储蓄的习惯使他们很少考虑去旅游、去健身、去享受高雅文化大餐等所谓的“高消费”。如果能够改变国人的消费理念,把这部分消费刺激起来,其潜力和空间将是无限的。我国政府应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在扭转中国人消费理念上潜心研究,将有条件的居民消费理念逐步引导至这类产品的追求与消费上来。

2.努力改善奢侈品消费的外流现象。

在扩大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中应特别地聚焦奢侈品的消费。近年来,随着全球奢侈品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美国贝恩咨询公司2010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1 410亿元人民币,2009年增长至1 556亿元人民币,2010年预计将会达到2 000亿元人民币。但是,这一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并非全部在中国境内市场实现,50%以上是在境外市场实现的,奢侈品消费的外流现象极为严重。如果能把这部分外流转变为内销,对于扩大内需将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出现这种奢侈品外流现象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国极高的进口关税导致境外购买的价格较国内便宜;在境外购买时,品种多选择余地大,购物环境也较国内要好。国外特殊的奢侈品购物环境会让购买者从精神上感觉“物有所值”。境外奢侈品店铺能给人以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感和艺术宫殿感,店铺本身打造的就像是一件可供欣赏的艺术品。而境内奢侈品的销售大多在百货商店或购物中心,并非一个独立的空间。购物环境本身会创造价值,消费者在为良好购物环境甘愿额外付费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011年7月在国内很多城市出现的“达芬奇家具”事件给我们以启示:我们一些企业已具备了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掌握了极精细的生产工艺,可以生产极为高档的消费品乃至奢侈品。如果能把这部分产能很好地利用起来,用于生产那些质量、工艺都被国内消费者一致看好的高档消费品乃至于奢侈品,国内本应有的、极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很有可能会把原本外流的境外消费转变为国内消费。这样既能解决国内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又能满足国内部分消费者追求高档产品的消费心理,同时还能对扩大内需发挥作用。这项工作如果引导的好,可以发挥“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撬动农村消费市场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长期发展战略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十分广阔。然而我国内需长期增长乏力,其中农村消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扩大内需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能否撬动农村消费市场这一板块。据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占我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仅仅消费了全社会30%的商品。2010年上半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0 585.3亿元,仅相当于我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0%。众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为了生存而抛家舍业,转战各大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确实是功不可没,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吃的最差、穿的最破、住的最糟、干的最累、收入最低。

此外,后危机时代要想保持中美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其中,长期以来影响两国关系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必须加以妥善解决:增加从美国进口,减少向美国出口。然而,这一加一减的贸易调整都要波及到农民的利益。增加进口必然会对我国相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形成冲击,直接导致农民收益下降。如果减少向美国的出口,这对我国农民收益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在参与出口产品生产的人员中,近60%的人员是来自于农村的转移劳动力。撬动农村市场,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关键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对于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的战略意义,绝非仅仅是扩大内需的权宜之计。占我国人口和土地面积绝大多数的农村能否跟上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用举足轻重。整体看,我国农村经济还十分脆弱,靠农村自身的力量还无法实现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利用体制优势给予超常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动员社会所有可能的力量向农村倾斜,工作的重点在于:(1)对农村土地制度和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社会和经济组织方式的改革;(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3)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各类教育的投入;(4)加强对农村的科技、金融以及生产、经营的支持与辅导;(5)进一步疏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加强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目前国家财政还有些力不从心,对“三农”的支持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短期内不易破解的难题。因此,扩大内需,撬动农村消费市场这一板块依然是任重道远,是需要各级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做大动作去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外部需求不断扩张以及资源消耗严重性不断增大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粗放式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曾经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传统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自身的缺陷已日益显现。我国在外贸发展战略调整中,在努力维持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继续维持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出口企业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要学会利用国外的各种自然资源,以缓解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球性战略调整的主题下,要学会从外需依赖转变为内需扩张;要引导从一般生活必需品的必须消费转向非必须消费;从非生活必需品的个体消费转向群体消费;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拼资源、拼消耗向节能、减排方向的转变;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提高质量与效益不但要作为对外经济方式转变的奋斗目标,也要作为推动对外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殷越男.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转向与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1(3).

[2]吴国英.差异化营销努力规避“两反两保”[J].国际贸易,2010(4).

[3]叶辅靖.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需发展机遇[J].国际贸易,2010(4).

[4]蔡宏波.低碳贸易协定:应对碳减排的贸易政策设计方案[J].国际贸易,2010(11).

[5]陶忠元.后危机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应对[J].商业研究,2011(4).

[6]宾建成.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1(2).

[7]夏先良.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强海外知识产权投资合作[J].国际贸易,2011(3).

[8]李飞.奢侈品消费外流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1(4).

[9]黄汉民.大国崛起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及对中国贸易政策启示[J].国际贸易,2010(10).

[10]徐丽艳,周林洁.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10(8).

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论文 篇5

在西方理论界,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新贸易理论兴起,作为该理论在政策领域的拓展,布兰德和斯潘塞等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tradepolicy)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而言,即为“利润转移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由于寡占存在着超额垄断利润或租金,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干预来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行动,以改变竞争格局,从而达到从国外寡头企业向本国转移利润,提高本国福利的目的。狭义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三个观点:战略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广义的战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除了上述“利润转移”的论点,还包括“外部经济”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对现实做了极大的简化,从而突出了问题的核心,但正因为如此,其结论的得出依赖于一些严格的假定前提,一旦这些假定发生变化,其实施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政府应该采用的最佳政策工具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后,一些学者提出了种种批评意见,主要可分为经济与政治经济两方面。

在经济批评方面主要有以下观点:1、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对一些特定的前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敏感性(如,对假设竞争行为、厂商数目、时间选择的敏感性),因而缺乏一般性结论的政策含义。在实际政策制定中,对企业成本、竞争行为、市场结构等信息缺乏准确的了解就不能制定适当的政策。2、战略性贸易政策给本国带来的福利提高并不是很大,对某些支持甚至可能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3、至今在战略性贸易政策领域,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该扶持哪一类部门或产业,大多是凭经验来确定的。此外,还有人从扭曲理论的框架出发,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未必是纠正某一扭曲的最佳“对症”政策。

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局限主要可以概括为:1、国家之间同时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干预会导致“囚徙困境”局面的出现。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在出口补贴的筹集、选择特定行业等方面都可能给本国国内带来不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3、政府通过贸易政策支持本国企业竞争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造成国内企业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甚至引发“直接非生产性寻租”活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4、政府的`政策干预可能不适当,其行为可能缺乏应有的效率,其政策决策会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本国福利恶化。尽管对战略性贸易理论存在诸多批评或质疑,但不可否认,这一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假定是: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创立者们已明确提出这些前提条件。我们还应认识到,该理论由西方学者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提出,对他们来说经济体制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就不同了。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已经建立起来并处于良好的运行之中,这是判别该政策能否应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条件。由于这一条件对西方国家是不言自明的,西方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因此可以把它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的隐含条件。

1、转型经济体制是我国目前适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条件

首先,我国目前尚缺乏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微观基础。一般说来,企业及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组织、制度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是规模经济产业和垄断利润产业的源泉。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及市场体系等因素发育不全,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最为缺乏的资源就是企业及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其次,人为分割封锁的国内市场有碍规模经济的实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保护进口促进出口,需要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国内市场有效规模大,足以实现所需要的规模经济。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国内大市场,这严重阻碍着许多行业及企业实现其必要的经济规模。再次,国内市场运行传导机制及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政企职责不分,有碍政府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我国也有一些不完全竞争性行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然而这些行业和企业中的垄断特征并非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他们多是计划体制和转型体制中的行政因素所致。因此,这些企业通常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与能力,不能胜任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微观主体角色。

2、行业市场结构是我国目前适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另一前提条件

行业的市场结构不仅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假定之一,而且直接影响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按照产业组织经济学SCP理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市场结构是逻辑起点。如果我们从战略性产业的市场绩效来考察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那么根据SCP理论,我们有如下启示:第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有赖于一定的市场结构;第二,政府政策不能割断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相互关系;第三,提高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是提高市场结构的效率,包括企业创新效率、企业规模效率和专业分工效率。

比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行业市场结构的要求,我们很容易发现目前我国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行业的市场结构多数是低效率、不合理的。这可以从决定市场结构的三个主要因素上加以分析。第一,行业集中度与企业规模方面。目前,我国的战略性保护候选行业(如汽车、造船、钢铁、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集中度大多偏低,表现为企业分散、规模小,达不到最小有效规模。第二,产品差别化方面。产品差别化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产品单一化,工业设计落后。80年代初又大量盲目重复引进,生产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上,而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足,以致产品雷同化。第三,行业进入、退出壁垒方面。我国许多行业,一方面进入壁垒往往因为企业规模小、产品差别程度小和投资软约束而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沉没成本较大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大量低效率企业无法退出而且产权重组困难,导致行业内过度竞争。

3、其他一般性约束

除了经济体制与市场结构这两大主要前提条件之外,我国还面临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隐含的其它实施条件的约束,如关于政府的条件约束;关于国际产业分工冲突与贸易报复的约束;关于行业间资源争夺的约束;关于不存在政策性寻租假定的约束等等。而且,这些一般性的限制还因我国过渡经济体制中的缺陷和行业市场结构上的不合理性而有着比发达国家更为突出的表现。

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工具与国际规则相抵触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空前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世界共识,关税减让取得良好成果,发达国家许多产品进口税率近乎于零,任何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必然面临巨大压力;非关税壁垒的“灰色区域”也受到种种限制:WTO的贸易政策评审机构每年都对成员国国内政策及贸易政策进行评审,监督各国修正政策对多边贸易机制的背离,使任何具有保护色彩的蛛丝马迹无所遁形。因此,对各国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的政策工具没有应用的制度保障。

5、我国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有利条件

虽然目前我国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面临如上诸多限制,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与条件。第一,我国虽然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既有技术水平十分低下的行业,也有技术水平先进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部门,因而在局部领域有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能;第二,我国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这对于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进口政策,实现国内企业的经济规模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第三,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建立与完善过程中,这在长期上将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推行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第四,方兴未艾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三、在中国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启示

1、正确处理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趋势及WTO的关系

战略性贸易政策支持的贸易保护是适度的,它并不主张高筑保护壁垒。中国在实际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时应当注意技巧,灵活运用规则,以避免其他国家进行报复。同时,还要注意政策工具的多样化。事实上,关税、配额、补贴以外的其他一些政策,例如价格控制、相机的反倾销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可以收到同样的政策效果,甚至进口监管、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狭义贸易政策以外的竞争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标准的制定等也能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从而发挥同样作用,并且这些政策的隐蔽性较强,不易引发贸易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WTO的一些模糊区域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来为本国的贸易干预提供辩护,例如保护幼稚工业的原则,国际收支平衡例外的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补贴、政府采购、技术壁垒等方面的一些有利规定。

2、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性的市场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改变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的状况,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实行国内外市场的全面接轨。

3、选择适当行业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根据特定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竞争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来决定在该行业能否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具体应用哪种政策。在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的行业,对国外进口可以施加适度的关税,实施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转移利润;在国内为完全竞争、国外有垄断力量的行业,也可以采用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抽取利润。对于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本国出口较多,出口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实施战略出口政策。对具有寡占特征、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国内外企业在本国以及其他市场上争夺激烈的行业,特别是一些国内尚不成熟的新兴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可以应用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

4、注意与其他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产业政策相配合

东盟贸易和投资战略 篇6

为什么东盟需要联合起来,成为经济共同体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东盟多个国家,包括泰国在内都遇到经济放缓,甚至萎缩等问题,与1997年相比,1998年区外进入东盟各国投资下降67.7%,这是一次重要事件,使东盟领导人决定更深更广地整合区内经济,尤其是经济和金融,如果东盟不能团结起来,它就不能坚强,就不可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区域,吸引外国投资,使区域经济恢复起来。

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与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其它方面相比,东盟从贸易开放中获得的利益最大。旧东盟6国(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已在东盟自由贸易区柜架下将所有商品进口关税下调到0—5%的水平,60%的商品关税为0%,剩下的商品,已决定在2010年下调至0%,新东盟4国将于2015年下调至0%。在服务贸易业方面将不断开放,重点放在7个行业,即金融、海运、空运、电讯、交通、旅游、建筑业和商业服务业等。在投资业方面,东盟各国加强投资合作和促进投资,多于开放投资。在市场开放方面,仍限于直接投资,仅涵盖生产制造业、农业、渔业、森林业、采矿业以及与上述5大行业有关的服务业。

除此之外,东盟各国之间签订了东盟工业合作协议,这协议对私人企业十分有利,但目前仍很少企业从中获利,仅有汽车工业从这份协议中找到利益所在。

让东盟成为一个国家

东盟经济共同体与过去的东盟有什么不同?东盟领导人设计的东盟未来就是欧盟式的经济一体化,虽然肯定是不一样的,但目标就是让东盟成为一个国家,生产要素流动没有任何障碍,有统一的标;隹和法律法规,统一商品价格。

为了加快实施,并更快地看到具体的成果,东盟将挑选11类商品或工业作为示范,共同使用和贸易,并一致认为可以拿出来迅速实施经济一体化,就如同一个国家。这11类商品或工业就是旅游业、航空业、汽车业、木材产品、橡胶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农产品、渔业、通讯技术、健康业,称为11类优先工业。

除此以外,各类工业的一体化将按路线图来实施,明确地在规定时间内实施,最后,在2005年,东盟领导人同意加快区域内旅游业和航空业的一体化,这是11类优先工业之中的2类。至于开放其它工业优先门类,如农业、渔业、木材业、橡胶业、纺织业、汽车业、电子业、通讯技术、健康业等,将运用不同的机制,如加速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关税下调,在2007年前完全实施零关税。

东盟各国的海关进口通关手续是不同的,为了让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更加便利,必须制订海关通关便利措施,东盟将使用东盟单一窗口,或称之为电子海关通关便利系统,为了向商品进口提供便利,进口商只需在一个点向海关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海关只需审查一次。因此,东盟成员国之间签署了建立和实施东盟海关通关便利一站式电子系统。至于泰国,将与菲律宾先行开始海关合作项目,并在商品提货单等资料互送方面开始着手,根据双方的计划,将在2006年6月先行实施。至于商人、专家、专业人员和有技术的劳工和特殊技能人员的流动方面,目前,东盟各国间正在开发东盟商务卡,为了向区域内的商人提供便利,加紧开发对各个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承认标准。

此外,还将实施11类优先工业门类的一体化,并将旅游业和航空业提出来,更优先于其它优先工业门类,实施一体化实验。东盟各国决定将新增一项物流业加入到优先工业门类,因为东盟各成员国认为必须提高商品库系统、生产系统、包装系统、商品配送系统的效率,以便迅速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

在更广的谈判柜架下谈判

如上所述,东盟必须加强与亚洲其它各国的经贸往来,为了增加东盟的吸引力,除了加强东盟经济一体化之外,东盟也十分重视与中国、日本、南韩、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成员国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在这一方面,东盟与不同国家之间的谈判的进展情况是不一样的,东盟与中国的谈判是进展最快的,从2004年底着手下调关税开始,在2010年将关税下调至零。

因此,东盟与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政府将重视私人企业的担忧,听取意见,尤其是农产品及主要工业品,如钢铁和汽车,对于那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推动性的补充规定写入自由贸易协定,如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政策和环境等,这些将作为合作项目,资料交换以及能力建设。

泰国政府与东盟政策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东盟的总体情况,除了区域内的贸易机会之外,在不远的将来,在东盟与谈判各国完成谈判后,东盟与亚洲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扩大贸易和促进投资。至于泰国政府的政策,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东盟的运作,东盟作为区域性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与泰国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泰国政府将东盟视为头等重要,执行东盟第一的政策,东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强大,这将有助于提高泰国和东盟竞争力,无论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还是在有助于区域性、多边谈判中增强谈判讨价还价能力。

机会、风险与竞争并存

目前,泰国政府在东盟建立商业网络和扩大商业合作的项目,或称东盟中心,并由泰国商业部主要负责,制订对东盟四项战略,即:1、成为盟友和合作伙伴:一定要让东盟成为泰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为了让泰国能够成为东盟在贸易、投资方面的门户,使用双边谈判平台,如JTC(联合贸易委员会),2+X等,促进地区合作如ACMECS(Ayeyawady-Chao Phraya-Mekong EconomicCooperationStrategy简称ACMECS,即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和IMT-GT(1ndonesia-Malaysia-Thailand Golden Tranqle,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金三角发展区域)等合作平台。2、成为原材料产地:一定要转变观念,东盟不是竞争对手,是合作伙伴。3、成为泰国工业生产基地:一定要考虑到将部分工业生产基地转移到邻国去,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和半技术劳工,如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家俱制造业、木材加工业等。4、成为拥有5亿人口的市场:一定要保护好原有的市场,且不断拓展。因为经济发展的差别可能会将东盟分成三大类,即1)技术先进,强调服务的国家,如新加坡,泰国可以与新加坡成为经济合作盟友,寻求市场渠道和机会,利用新加坡在物流方面的经验,将新加坡看作是区域内商品配送和出口到国外的基地。2)各類工业生产基地的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泰国努力成为他们的盟友,共同发展国内工业。3)成为原材料和资源产地,如新东盟四国,即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这些国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供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以及各类农业资源等,这些国家还得到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税优惠—普惠制(GSP),在新东盟四国投资将会得到那些发达国家所给予的普惠制柜架下的关税优惠,这将有助于提高商品出口的竞争力。泰国通过东盟海关关税优惠措施方式,给予新东盟四国下调关税或免征关税的优惠,为了泰国私人企业从上述国家更多地进口用于生产加工的廉价原材料,这项关税优惠措施实施时间长达8年。

加快东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促进泰国有实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汽车、纺织、农产品加工业、电子、通讯技术等工业与东盟内部的合作,这对扩大泰国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在东盟内部减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结果,这将有助于不断扩大东盟内部贸易(Intra-ASEANTrade),在不久的将来,机会、风险与竞争并存,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是时刻准备好,积极调整泰国商业,提高生产、管理、市场、技术潜力,建立知识、研发基地,增强创新能力,并进行商业化,最后就是选择投资领域和盟友或伙伴。

新贸易战略 篇7

一、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

欧美债务危机严重拖慢世界经济复苏脚步, 公共债务数额庞大、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失业率居高不下使美国经济增长缺乏支撑, 受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的影响, 日本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萎缩, 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急剧飙升使得本已处于滞涨状态的世界经济趋于恶化。各国经济的调整和逐步抬头的保护主义, 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和对中国出口的制裁、逼迫人民币升值等, 使得我国出口增长遭遇滑铁卢, 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更是逐年下降, 从2008年的6.7%, 下降到2009年的2.2%, 再到2010年的1.44%, 2011年仍在继续下降。尽管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总体处于不断增加状态, 但进口增速与出口增速从04年开始, 连续5年都呈下降趋势, 2009年更沦为负增长, 而进出口差额更是由08年开始就一直处于减少状态。

当前形势下, 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 中国对外贸易陷入不明朗状态, 机遇与挑战并重。在国际新局势下, 我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 部分政策已不再适应当前环境。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环境, 减少国际局势动荡所带来的对外贸易风险,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我国应对对外贸易市场战略予以改良和更新, 以适应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1. 企业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建设阶段, 市场经济体系仍处于不完善、不成熟阶段。在此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多元化运作模式也处于模糊状态, 我国企业三类主体:没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规模小但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中小外经贸企业和经营规模较大集生产、金融、外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由于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与中小外贸企业实力有限, 无能力承担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 而大规模企业集团则由于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集团在综合实力和资金规模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暂时没有能力成为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 政府承担起了市场开拓主体的职能身份。政府通过市场信息的搜索和提供, 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必要的协助。然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 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 明确企业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地位, 逐步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通过过建立政府信息搭桥、企业开拓市场的市场多元化战略运行框架模式, 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体系, 达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目标。

2. 出口市场地理过于集中

我国作为国际出口大国, “中国制造”可谓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但总的来说, 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首先是最大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要包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在我国出口市场中占据了约40%的比例, 尽管近几年来受新兴市场兴起的影响, 增长幅度有所下降, 但仍是我国出口市场的主体。其次是第二大出口市场———港澳台地区, 港澳台地区在我国进出口市场中约占15%的比例,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港澳台地区历来是我国出口主体市场之一。再次是东盟, 近几年来, 随着东盟经济体的不断发展成熟, 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 东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主体之一。最后是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独联体。独联体实力的不断增强, 也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出口市场的主体之一。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与东盟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贸易与合作不断加强, 进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 但当前我国出口市场仍然主要集中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出口市场地理过于集中。这在当前国际形势趋于复杂, 世界经济多级化趋势加强, 国际贸易风险加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形势下, 大大增强了我国对外贸易难度和面临的风险, 降低了我国外贸的主动性, 对我国国际贸易环境十分不利。

3. 主要进出口商品过于集中

我国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能源资源产品为辅的基本情况。其中制造业长期以来都居于首要地位, 制造业中的纺织业和服装产业、玩具业尽管受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滑坡的影响, 出口有所下降, 但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 而原油等能源资源商品的出口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 出口更是有增无减。而在进口方面, 受国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消费需求等的增长的影响, 我国能源资源类商品进口在进口商品中继续独占鳌头, 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也呈逐步扩大趋势。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 尽管在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指导下, 我国进出口商品已逐步趋向种类多样化和结构多层次化, 逐步拓充和分散到各个领域, 但仍然集中于主要的几个商品市场。主要进出口商品过于集中的市场结构, 尽管有着规模经济的作用, 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和在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下, 这种市场结构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被动局面, 贸易风险被扩大, 也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战略发展新对策

1. 多元化总体市场格局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规避风险的有效的办法。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市场也是如此。我们不应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 而应当在巩固、扩大和发展原有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贸市场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与港澳台、东盟和各独联体间的贸易与合作。与此同时, 新兴发展中经济主体近几年的发展也令人侧目, 不断增长的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各对外贸易国开拓市场、扩大出口的必争之地。我国应充分运用自身生产力水平居中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大国竞争优势, 加强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与合作, 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开拓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 一方面满足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同原材料、能源、消费品等的不同进口需求, 另一方面, 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 也有利于改变我国外贸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和消极影响, 降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2. 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偏低、企业综合实力不够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企业无法独自承担起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的重任的基本情况, 而这种基本情况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之前, 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毋庸置疑代替企业成为了开拓市场的主体。但多元化市场的主体最终仍将是企业, 政府应通过推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一方面支持鼓励大规模、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 也应扶持和保护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一席之地。通过外贸经营主体的多样化, 带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合商品市场的多样化, 带动我国外贸市场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3. 丰富外贸经营商品形态

外贸经营商品形态不仅包括商品这种有实物形态的有形商品, 还应包括技术和劳务等非实物形态的无形商品。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经营的重点都主要放在了有实物形态的有形商品上, 对技术和劳务等无形商品的进出口重视度十分不足。实际上, 在我国当前浅层技术产品过剩、劳动力过剩和高级技术产品欠缺的情况下, 技术和劳务等无形商品的进出口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丰富我国外贸经营商品形态, 扩大技术和劳务进出口比重, 一方面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将过剩的浅层技术产品出口到对其需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 通过对高科技含量技术产品的进口, 进一步提升我国生产力水平。通过外贸经营商品形态的多元化,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改善国际贸易环境, 赚取更大外贸收益。

摘要:作为对外贸易大国, 长期以来, 我国都坚持实施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 开拓海外市场, 规避国际风险。然而,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全球经济陷入严重滞涨。尽管当前, 全球经济步入缓慢复苏阶段, 但世界经济局势仍然处于不明朗状态。面对全新的国际形势, 我国对外贸易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的了解, 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金玲.市场多元化的理论分析.商业时代, 2008.

[2]李钢, 李俊.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 2006.

[3]张小伟.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实证研究.2008.

[4]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 2005~2006年中国WTO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6.6.

新贸易战略 篇8

1 联合国有关主题和哥本哈根大会各国签署减排协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确定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重视并采取措施使低碳经济的共识纳入到决策之中。

2009 年12 月20 日,《哥本哈根协议》最终由大会宣布达成,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现状制定了减排目标,已经有110多个国家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共同对抗全球气候变暖。其中连以前在布什时期,退出东京气候协议温室气体强制减排的美国,也派出以总统奥巴马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减排目标和进程。

2 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

2.1 碳标签(碳标识)

所谓碳标签(碳标识)(Carbon La- belling)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目前发达国家一些公司和超市已开始此项工作,特别是服装企业。

日本对农产品实施碳标签制度。在2011年,日本市场销售的农产品拟将自带环保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日本农林水产省根据农药、物资、电力等使用量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系统,并针对大米、蔬菜等不同品种制定出标准排放量,用于指导生产。农林水产省还将提供指南详细说明实施碳标签制度的具体方法。据调查,日本消费者普遍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且愿意承担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来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目前,日本一些加工食品已经开始实施碳标签制度。[2]

2.2 低碳产品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效果。正是由于低碳产品认证的这种作用,国外低碳产品认证项目在近两三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目前,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为碳关税做准备。如,德国联邦环境部2月上旬宣布,将针对节能及有利于防止全球变暖的环境友好型家电产品,推行蓝天使(Bule Angel)绿色标志。

2.3 碳排放控制

为了保护不可再生能源,达到合理使用、节约使用,提高使用效益,对能源开采及使用者开征了能源税收。如,丹麦1978年引入电能税,以后陆续对轻重油、煤、天然气等各种石油及煤产品征收能源税,1982年开始又对煤征收能源税。瑞典于1957年开始对燃料征收一般能源税,并且从1990年3月开始对能源征收增值税。在美国,联邦政府对煤炭销售征收联邦消费税,州政府对开采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征收资源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开征燃油消费税,征税对象包括各种燃料,如普通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

为了控制排放,保持环境平衡生态,许多国家开征了排放税。在1990年前后,北欧国家率先开征了二氧化碳税。

英国是世界上控制气候变化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先行者。英国对所有的企业、商业等用电单位,征收气候变化税。

3 温室气体国际标准建立和发达国家广泛采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 207),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发布了ISO 14064系列标准和ISO 14065标准,欧盟大部分国家纷纷同步等同采用,如英国在ISO发布一个月后,宣布等同采用,荷兰,法国等也快步跟进,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澳大利亚等也不甘落后,同年跟进。美国也看出其重要性,同年全部等同采用,实行美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双编号。

在当今经济发展金砖四国中,俄罗斯和巴西ISO低碳标准发布一年后也等同采用,而中国、印度至今没有采用发布。[3]

4 低碳经济造就国家新的竞争优势

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普遍提出实行“再工业化”,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金融危机开始后就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其主要方向是发展新能源和“低碳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德国原本计划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30%,现在则把这一目标定为40%。虽然它是世界第6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其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技术遥遥领先,这两者必定将成为促进德国经济增长最有力的竞争优势,也是新增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日本早就把低碳经济精髓融入各企业发展方向之中,小型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等成了其国际经济竞争基本工具。

日本早已实施产业技术升级战略,成为21 世纪领先的环保国家。日本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从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十年之后的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有样车出现了,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就已经有产品在出现了。那个时候欧洲、美国都在嘲笑日本,说日本人笨,因为当时的油价仅为10美元一桶,而且混合动力汽车比较笨重。在欧美看来,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没有人会买。现在看来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统治了全球,一提起混合动力汽车则当属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

除日本外,欧盟低碳能源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从碳源头实现了低碳化,分别占有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生物柴油技术优势。

以技术换碳排放权。近期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将启动一项国家计划,即向以亚洲为中心的9个国家转移最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同时换取技术接受国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权[4]。

5 行业向低碳转方式、调结构已成趋势-以小汽车为例

5.1 发达国家加紧电动汽车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工具未来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发达国家加紧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和行动。2009年美国成立电动汽车联盟,描绘出美国的电动汽车路线图,目前又进行了修改,倡导集各方力量,推动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今年5月德国政府、企业、能源公司、科研机构共同启动“国家电动汽车计划”,意在促进德国电动汽车研究和推广。同月,日本实施“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设定到2020年电动汽车(EV)和混和动力汽车等(HEV)新一代汽车总销量比例达50%等目标。

5.2 欧洲小汽车行业产量和需求向低碳转方式转移

在欧洲,低碳小汽车(CO2 排放每公里等于和小于120克)产量在逐年持续上升,而排量大的逐年持续下降,其时这也是汽车国际贸易趋势。具体见下图1:

同样,低碳小汽车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最近年代呈现一个井喷状态,见下图2:

欧盟市场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一个最大的市场,它的市场结构变化值得关注,可作为我国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依据之一。

6 温室气体的控制已成为技术性措施的内容

除欧盟和日本重视温室气体外,美国也引起重视,2009年12月7日,美国环保署署长重申温室气体危害,温室气体会对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福祉造成危害。显然,欧美日已把二氧化碳当成了影响环境的污染物,而保护环境正是WTO/TBT五大正当目标之一。

6.1 碳关税将对我国出口影响

一般媒体报道中所称的“碳关税”(CarbonTariff),通常是指一国在国内实施了碳税或碳排放封顶和交易机制后,在进口环节对进口产品按其碳排放量征收税费或要求出口商购买碳排放许可的措施。

世贸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2条(a)款规定,不得阻止任何缔约方对任何进口产品随时征收“与某项国内税相等的税费”。即是说,如果某世贸组织成员在国内对本国产品征收了碳税,那么,该成员就具备了在不超过国内碳税限度的范围内对进口产品征收与碳排放有关的税费的最基本前提。

在世贸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署2009年联合发布的《贸易与气候变化》报告中,涉及相应概念“碳关税”时,用“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节税”和“与排放贸易体系相关的边境调节措施”进行描述,并用“边境调节措施”来进行概括。

目前国际碳关税尚无先例,但美国和加拿大拟对自中国等国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据估算,如每吨CO2 征收45 美元碳关税,美国每年可从中国进口货物中获得550亿美元碳关税收入。欧盟从2011 年开始,拟对未采取减排措施的盟外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碳关税,相当数量商品的成本将增加10%左右。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将损害现有的全球贸易体制。

影响最大的出口产品:体现在一些资本密集型的高耗能产业上,如钢铁、化工行业。

较为严重影响的出口产品:大宗出口产品中,以钢材、塑料制品、集装箱、轮胎、家用陶瓷、建筑陶瓷等产品为代表。

敏感度最高的出口产品:表现在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单位碳价值率并不高,而这些产品的出口值占比最重。例如鞋、服装,一些电子产品如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6]

6.2 技术门槛, 起到贸易壁垒作用

美、欧期望以新能源、新环保技术领先地位制定并不断更新征税的技术门槛, 起到贸易壁垒、推销低碳技术设备、复兴实体经济的作用。美、欧以领先技术提出较高的碳排放标准, 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上抢占新兴产业及技术的制高点, 试图成为新兴产业主导者、技术标准与规则缔造者、定价权控制者, 提高美欧竞争力,以绿色经济带动美、欧经济再次强盛, 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欧盟,在技术转让与资金援助方面的态度却非常消极,它不断以知识产权为借口,拒不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

6.3 2000—2010年有关温室气体全球WTO/TBT通报

传统的含氟制冷剂破坏地球臭氧层是禁止物质,欧盟早期对含氟制冷剂进行通报禁止使用。欧盟从2008年开始对汽车CO2进行限制,以2008年04月30日发出的通报G/TBT/N/EEC/194 《作为共同体降低轻型车辆二氧化碳排放物的综合方法部分,规定适合新客车排放性能标准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提案》,而且在以后的通报里对汽油、柴油和粗柴油进行规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对轻型车辆二氧化碳排放也进行规范。

美国早期同欧盟一样,限制和禁止含氟制冷剂使用,2009年.美国环境署认定CO2是污染物,导致温室效应后,也对汽车CO2进行限制,同年发出通报G/TBT/N/USA/496 《制定轻型车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的法规提案》等,在2010年5月美国发出的G/TBT/N/USA/496/ADD.2《轻型车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最终规则》通报里,明确列出此技术法规监管实体的可能范围为:汽车制造商;车辆及汽车零部件商业进口商。对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混合汽车和卡车在2012—2016年分别作了燃油经济性要求(英里/加仑)和CO2(克/英里)限制排放要求。

笔者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臭氧”、“气候”关键词在WWW.TBT-SPS.GOV.CN进行检索、筛选得到的世界各国进行的温室气体和CO2限制排放统计情况,具体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对温室气体和CO2限制排放通报最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同时影响全球贸易走向。通过具体研究可以得到2000—2006年,WTO/TBT相应的通报主要以限制和禁止含氟制冷剂等使用,过后是欧盟、美国、加拿大分别对汽车进行温室气体和CO2限制排放通报及燃油的油品质量控制通报。

7 产品的碳生产率

碳生产率以每单位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应的 GDP 来衡量,体现了一个经济体的碳排放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如何发展。即生产单位产品整个过程排放的CO2越少,其碳生产率越高。[7]

从2005年1月起,欧盟25个成员国均被欧盟要求对各类工业设施制定排放上限。温室气体排放现在已是欧洲各地5000家公司例行的风险管理项目,其结果直接对公司财务绩效产生影响。[8]

碳生产率提高举例。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初,采用了一种新的时效技术———“频谱谐波时效技术”,结果惊人:一个1800kW齿轮箱体用热时效技术加工,耗电3000多度,换成频谱谐波时效,只用几度电。该公司有2万吨焊接件采用频谱谐波时效技术,节电约2995万度,相当于2到3座60万千瓦发电站的年发电总量。如果将其全年减少的能耗换算成标准煤,将超过1.2万吨,相当于少排放CO23万吨。[9]

8 评述和对策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低碳经济首先在发达国家抢先推广,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温室气体国际标准建立和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低碳经济造就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全球战略性行业向低碳转方式、调结构已成趋势,小汽车销售向低碳发展就是明证。温室气体的控制已成为技术性措施的内容,产品的碳生产率是以后发展的重要要求。

评述:面对以上国家发展新战略要求,有关温室气体标准、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正在全球展开,正在演变成新的世界贸易技术性壁垒,跟不上这种变化的国家和企业自然成为趋势的淘汰目标。换句话说:由于引入低碳经济,同时温室气体被认定为有害气候与环境,自然在国际贸易原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又多出了一个碳要素,减少温室气体有助于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包含在WTO/TBT五大正当目标中,限制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成了保护环境目标的一个重要要素和内容,碳关税对各种行业产品显著的影响,欧美出现限制温室气体的WTO/TBT通报增多和低碳产品市场(如汽车)正在形成的特征,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温室气体控制会导致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会发生转化,从而影响国际贸易,成为新的关注点和新的国家和产业战略发展重点。我们需要处理好国内、国外相应问题和正确应对。

在国际贸易,我国政府和企业要注意以下问题和措施:

(1)“碳足迹”标准及相应的“碳标识”逐步演变为技术性贸易措施,采取相应对策。

(2)采用温室气体国际标准,改进生产产品的碳排放指标,提倡产品低碳认证和标识,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主动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变挑战为机遇。

(3) 改善能源结构和节能,提高碳生产力,对大量碳排放产品进行出口限制。

(4)强调进口国碳排放责任。[10]

(5)在商品运输碳排放环节上,应坚持又进口国承受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11]

(6)强调执行东京气候协议,由于温室气体由于发达国家历史排放累计多,承担责任应多,同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解决温室气体技术和方案。

展望未来,低碳经济显然是我国发展和未来国际贸易的重要问题。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涛指出: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任务。努力完成各地方、各行业、各重点领域任务,确保全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参考文献

[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Z],2008

[2]何德功.日本农产品拟导入碳足迹制度[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7-27(8)

[3]唐良富,唐榆凯,龚庆,等.低碳经济—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新的战略制高点分析[J].标准科学,2010(6):51-52

[4]李妍.以技术换碳排放权,日本能否如愿[N].国际商报,2010-08-19(3)

[5]ACEA:Car production in 2009 at lowest level since 1996[EB/OL]ht-tp://www.acea.be/index.php/news/news_detail/car_production_in_2009_at_lowest_level_since_1996/

[6]胡安彬.定量测算碳关税对我贸易的影响[N].国际商报,2009-06-25(4)

[7]Enkvist P-A.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EB/OL].麦肯锡季刊https://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Automotive/Strategy_Analysis/Business_strategies_for_climate_change_2125

[8]拉巴特,怀特.碳金融[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9]重齿.节能降耗做出创新产品“大质量”[N].重庆日报,2010-06-12(4)

[10]闫云凤.中美贸易与气候变化——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7):40

中国贸易战略调整与发展服务贸易 篇9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产品竞争力不强、倾销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使得出口贸易面临严峻挑战(顾卫平,邓雅勤,2007)。中国通过出口初级产品和发展加工制造业获得了贸易大国地位,但要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中国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培育竞争优势则是必由之路。

但是,国内学者多是从如何培育加工贸易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培育贸易竞争优势的,裴长洪和彭磊(2006)认为要充分利用加工贸易方式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促进加工贸易的“落地生根“、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很少有学者从服务贸易的视角研究贸易战略的调整。

二、发展服务贸易与贸易战略调整的关系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对促进一国国内服务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有着重大作用(江小涓等,2001)。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材料显示1980年~1998年,全世界农业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7%和2 5%下降到5%和20%,而服务业却从56%上升到61%。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升到7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可见,越是发达的国家,它的服务贸易规模就越大,水平也越高,经济的发展程度是与服务贸易的水平相联系的(刘庆林,2004)。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转变贸易结构不合理现状的突破口。

除此以外,服务贸易还有以下的特点使它和贸易战略调整息息相关:首先,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具有替代性,不仅能减少全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对企业、对一国贸易增长方式也是有利的;其次,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进口服务贸易,能为经济运行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服务供给和支持,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从而促进货物贸易及整个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004年,中国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虽然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但服务贸易额仅有1 928.3亿,只占货物贸易总额约1 1%,这个比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发展缓慢,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并不合理,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仍然很低。

最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方面仍有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容易产生责任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等问题。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

总之,中国服务贸易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已经凸显,如果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使服务贸易止步不前,更会拖延贸易战略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反的,如果服务贸易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那么贸易战略结构调整的步伐就能够加快。

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转变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虽然,至今为止,服务业还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服务业的比重势必逐步上升,并且将成为推动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柱,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制定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在两个方面扩大服务贸易。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以有效地规范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中国的贸易活动。中国目前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还很落后,服务业中许多部门都无专项法规。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暂时相对薄弱的服务行业在给予保护的同时,应对本国服务业提供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

再次,加快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要想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附加值。

最后,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在管理服务企业时,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尽量实现人力资本、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最大化。

摘要:在我国进行贸易战略调整,培育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服务贸易重要性的重新定位,认为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加快贸易战略调整的步伐。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战略调整,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裴长洪彭磊: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J].财贸经济,2006(4)

[2]顾卫平邓雅勤: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理论反思[J].上海经济研究,2007(4)

[3]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新贸易战略 篇10

一、当前世界贸易格局呈现的特征

1.全球总需求不足局面仍可能继续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对全球贸易带来较大冲击, 国际市场需求出现萎缩态势。世贸组织预计, 2013年世界贸易量增长4.5%, 增速高于2012年的2.5%, 但仍低于危机前10年6%的平均水平。其中发达国家出口增长3.3%, 进口增长3.4%;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5.7%, 进口增长6.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经济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刺激经济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府负债不断攀升, 对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产生严重影响。为稳定市场信心、增强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发达国家普遍需要持续大幅紧缩财政, 通过提高税率、削减社会福利、裁减公共部门就业岗位等方式增收节支。这势必冲击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 影响当期的GDP增速。

新兴经济国家经济总量大约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消费总量约占全球消费品市场40%的份额。新兴经济体在2013年需要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 不仅有发达国家经济的下滑对于新兴经济国家出口的影响, 还有以美国为首国家的货币政策对于新兴经济国家政策的制约, 同时新兴经济国家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也带来阵痛。新兴经济体难以与发达国家脱钩, 且自身普遍面临较多结构性矛盾。在外部环境转趋不利时, 新兴经济体增长往往呈现波动加剧、风险上升局势。

2.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

欧洲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主权债务联系密切, 在国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 欧洲银行业为筹资自保, 纷纷抛售资产、削减信贷。由于欧洲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欧债危机可能再度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 贸易融资深受影响, 加大外需萎缩风险。

3.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不减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对全球贸易带来较大冲击, 国际市场需求出现萎缩态势。越是在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 贸易保护与贸易摩擦也就越发频繁, 这也使得2013年的贸易环境再次充满“不安定”的色彩。尽管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再次作出承诺, 避免为投资、货物和服务贸易增设新的壁垒, 不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措施, 在各领域不实施包括刺激出口措施在内的、违反WTO规则的举措。但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企业困难, 继续想方设法限制进口, 将国内市场留给本土产业, 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 影响国际贸易复苏。匹兹堡峰会后, 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近650种, 几乎所有类型的国家都受到影响。

4.全球性通货膨胀持续恶化

全球性通胀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大而值得高度关注的新问题。一方面, 一大批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发展迅速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成为世界范围内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进而推动了相关产业成本的上升。其中“中国元素”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 美国货币大量释放的流动性相当于向世界经济释放大量流动性, 这会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引发进口大国的通胀。

二、烟台要准确把握“大”与“强”的关系, 优化对外贸易战略

烟台市现有外资企业近6000多家, 外贸依存度高达60%以上。2013年世界贸易呈现出的格局使烟台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 国内外市场景气度急剧下降, 加之各种要素价格集中处于上升期, 以及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等因素使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削弱。烟台的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烟台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面临着严峻的局面。烟台作为沿海开放城市, 必须始终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有效拓展外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战略来抓, 当前世界贸易格局下, 烟台市要准确把握“大”与“强”的关系, 优化对外贸易战略。

1.优化贸易方式, 有效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附加值

烟台的加工贸易多为低附加值, 劳动密集型产品。当前世界贸易环境下迫切需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加工贸易。要使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为主的低端, 向研发、设计、核心器件制造, 以及物流等中高端方向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引导加工贸易向上游研发设计、中游集约发展、下游营销服务延伸, 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方向发展;扩大加工贸易产业的本地化配套生产能力, 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 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

烟台市要有重点地发展层次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一般贸易, 鼓励和引导企业逐步增加一般贸易出口, 争取到“十二五”末, 烟台市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高到30%。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加快推进10平方公里的烟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 串联烟台软件园、清华科技园、高新区科技CBD等平台, 引进、培育一批服务贸易出口龙头企业, 带动烟台市对外贸易向高层次发展。

2.优化商品结构, 努力实现出口商品的高端化

烟台要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依托条件成熟的地区和产业板块, 发展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出口创新基地, 带动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稳定优势商品出口扶持政策, 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培育一批传统产品的出口品牌, 抢占同类产品的高端消费市场。引导现有的企业增强品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品牌竞争力, 并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 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 走联合经营之路, 延长品牌产业链。鼓励部分行业领先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增强标准制定话语权。实施出口品牌梯度培育计划,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出口名牌群体, 做大做强几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确保烟台市主产权出口比重逐年有较快提升。

同时用好海外智力, 构建国际化研发、营销网络。推广绿叶、万华、南山、舒朗等企业的经验, 鼓励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跟踪前沿技术、吸引海外创新人才;支持有品牌优势的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高端研发, 通过并购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知名品牌, 提升发展层次;引导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到境外设立营销中心、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 把更多的烟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3.优化市场布局, 加快促进外贸发展从市场广度到市场深度转型

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拓展战略, 根据国际市场的不同特点和烟台市出口商品的现状, 要明确面向不同市场的主攻商品, 更要提高出口商品的市场适应性。

以加强与日韩合作为重点, 纵深推进日韩市场。烟台与日韩合作的优势:一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日韩三国拥有15亿消费者、10万多亿美元GDP、7000多亿美元贸易额, 三国贸易额超过英法德三国。烟台作为中国最靠近日韩的城市, 在三国的合作与发展中可用商机巨大。二是有很好的合作基础。日韩两国在烟台的对外贸易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且与烟台地缘相近, 人缘相通, 产业互补, 交通极为便利并正在继续得到改善, 相互合作的条件十分优越。三是有很强的可借之力。日韩不仅自身经济发达, 而且与美国、欧盟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烟台加强与日韩合作, 近可以借梯登高、借势发展, 远可以沟通欧美、走向世界。

要密切跟踪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 大力争取建设中日韩的桥头堡。开拓东盟、大洋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抓住烟台与台湾实现空中、海上直航契机, 推动优势产品更多地打入台湾市场;把开发美国、欧盟、日本等高价位市场作为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

4.立足国际市场, 优化烟台产业结构

烟台市目前的外贸出口, 主要是像富士康、斗山机械这样的大企业发挥了突出拉动作用, 其他大部分企业规模还偏小、实力还较弱, 还没有形成梯次发展的骨干企业群体。要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不断壮大烟台市对外贸易主体队伍, 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要鼓励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大的行业“走出去”, 通过有效规避各种壁垒谋求更多发展空间;推动富裕产能、低附加值行业“走出去”, 为市内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大发展空间;推动万华、张裕、氨纶、冰轮等行业领先企业, 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 带动烟台市经济进入国际发展战略布局中。

烟台市政府要加强对外贸大企业的跟踪监测和服务力度, 全力稳定大企业出口, 充分发挥大企业出口带动作用;借助行业协会的作用, 推动大量小企业联合发展, 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 抓住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升值机遇, 用好进口贴息和优惠贷款政策, 扩大先进技术设备、重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 促进烟台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注]本文为2012年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摘要:烟台作为沿海开放城市, 在当前世界贸易格局下, 要准确把握“大”与“强”的关系, 优化对外贸易战略。

上一篇:粮食核心生产区下一篇:连锁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