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与分析

2024-04-30

存在问题与分析(精选十篇)

存在问题与分析 篇1

一、实行会计监督的意义

(一) 会计监督能够有效规范经济行为

部分企业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不善, 财经纪律松弛, 会计监督松懈等不良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整顿经济秩序, 国家出台了若干法规制度来规范经济行为, 加强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促进了经济健康的发展。

(二) 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 这就使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主体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协调矛盾, 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只能依靠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 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

(三) 会计监督能够维护所有者的权益

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 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相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则主要是通过相关法规政策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 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的目的。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是通过对产权关系的确定, 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 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以达到维护所有者的权益的目的。

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是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能有效行使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重要原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但会计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 在经济活动出现的新情况并没有配套的机制来进行规范, 一些必要的专门法律尚未出台, 而在已经出台的法律中, 一些条款规定与现实的需求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并不适合应用于新产生的经济活动中。虽然新《会计法》已经实施, 但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 使一些企业领导无视法律法纪, 越权进行一些活动, 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

(二)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 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整体素质不高。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的理解不透彻, 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合法的运用, 所做的会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由于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容易对客观事实产生误解和疏忽, 难以处理好较为复杂的的会计业务, 易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弱化了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履行职责时遵纪守法。由于会计行业的工资及福利由经营者主管, 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 不愿意干涉和抵制违法违纪行为, 缺乏独立的意识, 盲目服从领导。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的质量。

(三) 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会计监督通过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会计考核等方法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 但从企业内部监督看, 很多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 会计监督并没能很好地对会计反映形成约束机制, 以致会计制度混乱, 徇私舞弊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企业虽然建有规章制度, 但执行力度不强, 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造成了内部监督的弱化和缺失。还有一些企业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还没有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更不能够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 从而使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不力状态。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为企业内部经济违法行为打开了缺口, 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企业利益。

(四)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到位

会计监督体系由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共同构成, 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之间的目标、实施方法及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等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使各部门监督职能相互配合起来, 现在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并且有效的制度, 反而造成了各监督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不密切, 致使会计监督目标模糊, 国家、社会和企业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难以进行相互协调。我国注册会计行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 存在着社会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度, 是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竞相压价以争夺业务, 并迎合委托人, 满足其不合理要求, 制造虚假的信息, 严重地阻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致使企业会计监督不力。

三、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 加快会计法制建设, 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 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 尽快出台未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 抓紧修补会计制度中存在遗漏或模糊的地方, 提高财政法规和财会制度的可操作性, 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 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 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

(二)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会计工作时常处于各种利益的交叉点上, 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公平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为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应采取有效措施, 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建立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 还应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 树立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可以消除因技术因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 还可以使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企业领导应充分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严格考核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自己也应主动接受新知识,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

(三)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由于财会机构和财务人员基本上是由企业内部设置和配置的, 在这种情况下, 财务人员往往要受企业领导的制约, 不具有独立地位, 从而使其内部监督软弱无力。为解决这个问题, 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明确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 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 及时纠正经营决策失误与经济舞弊,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应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 参与经济业务事项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建立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工作程序, 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 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为加强国家监督, 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 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可以采用直接委派制的方式向企业委派会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 委派会计人员具有会计事务管理权与监督权, 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参与权和监督权。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和工资福利, 并制定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规范其行为, 可以有效地制止企业负责人对会计核算的干预, 使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得到保证。加强社会监督, 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督促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应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建立严格的会计惩罚机制, 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力度, 遏制会计信息失真, 整顿会计秩序, 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从而使会计监督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梅马翔云.会计监督智能弱化的原因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7)

[2]、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剑虹.浅谈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 (1)

[4]、张敏马熔蓉.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 2006 (5)

基层民政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篇2

民政工作以基层社会事务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社会行政事务和基层民主保障为主要内容,担负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民政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民政领域的违纪违法现象将直接导致党和政府形象受损,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建设均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一、民政工作基本情况

(一)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能

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能总体来说可划分为四大方面二十余项工作,一是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方面,主要包括减灾救灾、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慈善救助、临时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扶贫移民救助、福利彩票发行与销售等具体业务工作;二是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优待抚恤、烈士褒扬、退伍军人安臵、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具体业务工作;三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具体业务工作;四是社会事务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婚姻登记、儿童收养登记、行政区划、边界管理、地名管理、殡葬改革等具体业务工作。

(二)民政资金的发放和拨付程序

按照上述民政工作的职能划分,民政资金包含有救灾资金、低保资金、医疗救助资金、五保供养资金、慈善资金、扶贫移民资金、福彩公益金等专项资金。总体来说,整个民政资金除部分临时救助资金用现金发放外,其余资金均采取银行发放,直接到户的方式进行。即:由民政部门提供需救助对象名单及救助金额明细交县财政部门审核后,县财政将资金拨往各乡镇财政,由各乡镇财政直接将款项存入需救助对象的银行账户,救助对象直接到银行领取救助资金。

(三)现行民政资金监管体制

一是民政系统内部监督检查,为了加强民政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均定款不定额的对享受民政补助人员的变化情况,以及民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是否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务规定管理;是否实行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审批程序是否合理,档案管理是否规范,拨款凭证是否齐全;是否存在他人代领或村干部代领民政资金现象;是否有挪用、截留、挤占民政资金等问题。二是定期接受省、市、县的专项资金审计。近年来,基本每年均有民政资金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专项资金审计,为2013年起的扶贫移民资金的审计,2012年全省的社保资金审计,以及强农惠农资金审计等均将民政资金作为重点进行了审计,并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三是纪检监察部门对民政领域违纪违法事件的查处。

二、民政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只停留于上级怎么布臵就怎么安排,未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落实,认为只要干部不拿一分钱,及时不符合规定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有的还认为民政资金管理及使用不出政绩,只求不出问题,不必像抓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等工作那样去重视。有的乡镇、村甚至留存救灾资金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化解矛盾纠纷或作为临时救助,一些村组干部对民政资金管理规定认识模糊,不按政策办事。

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民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民政资金发放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了解政策的渠道较为狭窄,而乡镇、村在民政资金管理及使用的政策宣传和引导上,因民政工作人员少、部分人员对政策的理解本身又不到位,对数都是在群众信访举报后才面对面宣传政策和做解释工作,导致群众产生误解,好事办砸。

三是基础工作不够到位

由于民政资金救助的对象涉及方方面面,资金大多实行社会化发放,但现阶段家庭收入的多样性、隐蔽性,加之缺乏有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明确的法规政策依据,社会救助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导致民政救助对象的甄别和核定难度较大。同时救助对象评定中存在不公平、优亲厚友现象。国务院45号文件颁布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对象的评定实行村(居)民委员会评议、镇办审核、区级审批的三级评议审批制度,但具体在评议环节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存在因村委会成员素质不高、议事不规范、驻村干部没有参加村(居)民委员会会议进行引导等因素,致使评议走过场,出现平均分配,优亲厚友等不公正现象。

四是民政系统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足

市县民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对各乡镇民政资金管理发放工作负有指导、审核及监管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很多只是定期入户走访,检查民政资金是否按时发放,对资金发放名单进行核查;在对基层单位的资金核销上,只审核资金发放总额,缺乏对明细的审核,这些都为基层单位虚报冒领民政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一)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训,在系统内大力推行法制教育,提高民政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巩固思想认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每个干部思想深入筑起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有效预防贪污、截留、挪用民政资金等现象发生。

二是充实基层民政队伍力量。以上栗县为例,全县各乡镇民政所工作人员均只有3-5名,这3-5名民政工作人员除承担本系统在减灾救灾、低保、五保、优抚、慈善等20余项日常工作之外,还需承担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诸如征地拆迁、驻村、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任务,事情繁多,就拿农村低保工作来说,根本无法做到对所有低保户每户上户核实,很大程度上职能依靠村委会干部来把关,鉴于村、组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导致了低保这一惠民政策在工作落实上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

(二)加强系统内部监管

目前,基层民政所处于特殊的位臵,其职能是下情上报,申领发放专项资金,但实际工作中,对于上级民政局拨付的资金,乡镇管不着,而从事的发放资金的工作人员,上级民政局管不着,在这种情况下,赋予了基层民政所较大的管理权限,怎样分配这些资金,基层民政局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难免会出现我行我素、随意支配资金现象。因此,应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基层民政工作运行制度,包括紧急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五保供养、城乡低保、伤残救助等多项工作运行程序,便于操作的工作实绩考评办法和工作激励机制,确保民政工作规范高效,有章可循。要经常深入基层查看灾情,了解民生,切实发挥民政为民服务的职能作用,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自觉地对民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开展检查,对五保、低保、被抚恤等人员进行走访,掌握其生活变化,做到应救尽救、应退尽退,加强动态管理。

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策略

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高中数学教学的模式转变,积极解决实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此次理论问题研究对实际教学就有着实质性意义。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一、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自主性过度倡导,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理念有着扭曲理解。另外,在教学的模式上比较单一化,教学的改革阻力还比较大,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老师心目中已经得到深化,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教学模式改革的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等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1.加强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实施要结合实际,首要的就是在教学观念层面积极转变,要能够注重初中和高中这两个阶段的问题衔接。老师要能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要在具体的数据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成绩。

2.教师方面要加强自身素养的培养,对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要积极提升,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提升。上级部门还要能够制定公开透明的任用以及选拔等制度,将数学教师的能力水平得到充分展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积极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上就会比较充足。

3.将教学方式积极地转变,在当前的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一技术在课堂上科学地利用,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函数的数学内容进行讲述过程中,由于抽象性比较强,教师就可制作课件让抽象内容直观化、动态化地呈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的理解也比较方便,在數学教学效果的呈现上也比较良好。

总而言之,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再制定解决策略,充分地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资源。要将课堂的轻松氛围进行良好营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有效激发,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此次主要从高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的分析研究,希望对实际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金文贤.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2).

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篇4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一)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 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 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 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 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改善决策的系统地认知企业的过程。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动分析和资本结构分析等。

(二)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分为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和财务综合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关系比率和结构比率) 、因素分析法 (连环替换分析法) 和趋势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有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例、权益乘数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营运能力比率分析 (存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周转率和周转天数等) 、获利能力比率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 、发展能力比率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 和现金流动比率分析等;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主要有分数法、雷达图法、区域图法和杜邦分析法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

(一) 报表数据难保真实可靠, 时效性差拖累分析效用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于财务报表, 然而财务报表又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综合载体, 财务报表数据的好坏, 不但影响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投资决策, 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 为了彰显良好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企业会千方百计地采用各种手段粉饰美化财务报表, 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被打破, 同时也让财务报表分析误入歧途。

财务报表依据历史成本原则进行编制, 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结果, 据此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动态, 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并非绝对合理可靠, 而且报表使用者取得各种报表时, 可能距离报表编制日期已时过多日, 时效性较差。同时财务报表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不能反映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动的影响, 缺乏时效性, 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 拖累财务报表分析效用。

(二) 财务披露有限欠缺完整, 可比性差稀释分析效果

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直接影响企业的外在形象, 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外在形象, 管理层一般只披露企业利好信息, 非利好信息 (如或有负债、税收罚款等) 一般模糊披露, 甚至直接隐瞒不报, 财务信息披露较为有限, 而且欠缺完整;同时报表附注披露功能弱化, 不但没有得到重视, 而且披露不充分, 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可参照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 在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度调整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如账务处理程序变更、折旧方法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等, 这些前后各期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必然导致财务报表数据不具有纵向可比性;同时, 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也会导致财务报表数据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另外, 国家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这也会导致财务报表分析数据缺乏行业可比性, 进而也会稀释财务报表分析效果。

(三) 财务基本分析法有漏洞, 财务分析结果可信度低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针对实际数与基数的相关绝对额进行比较, 选择的行业数据或计划数据本身就可能缺乏可比性, 不同标准或指标口径的比较分析, 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针对两个指标间的对比关系, 计算关系比率和结构比率, 这种相对指标优于绝对指标, 但相对指标缺乏绝对额的量化信息, 而且不同角度和历史时期分析的结果误差较大;因素分析法主要是确定影响因素, 测量其影响程度, 查明指标变动原因, 但因素分解具有关联性, 因素替代具有顺序性和连环性, 连环替代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 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 而且计算结果具有假定性, 如果是不合乎逻辑和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 分析结果就会失去有效性, 同时关联因素具有局限性, 往往还存在待挖掘的其他影响因素, 这些都是因素分析法的短板;趋势分析法主要是将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 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 但受会计政策变更、通货膨胀等影响, 报表数据存在口径不一问题, 若不进行合理调整, 趋势分析结果必然可信度较低。

(四) 财务比率分析法不系统, 评价标准死板误差较大

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计算相关财务比率,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比率分析各个比率基本都是自成“小天地”, 虽有局部关联, 但有时会自相矛盾, 并未形成严密分析体系;不同期间或不同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同, 报表数据偏差较大, 同时多元经营和复杂环境, 也让比率指标难以合理确定;财务比率评价标准不统一, 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达到2:1和1:1较好, 资产负债率达到40%-60%较好, 但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 经营环境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 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 如果用统一标准评价所有企业或行业, 必然会放大比率误差, 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

(五) 财务综合分析法有缺陷, 容易造成企业短期行为

财务综合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内在联系的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整体性评价。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看, 财务综合分析法主要反映企业财务信息,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 具有一定局限性;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 能够满足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要求, 但对信息技术不断变革的现代企业往往无能为力;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 有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忽略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三、财务报表分析整改措施

(一) 夯实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

夯实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工作, 完善编制方法, 优化编制流程, 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提高报表数据舞弊和暗箱操作的暴露风险, 同时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和法律管控, 加大报表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 引导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走向;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升会计职业技能水平, 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提高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修正报表编制的历史成本原则, 采用现实成本原则, 缩短报表审计和对外公布时间,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融入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动因素, 提高报表数据的时效性, 进而为财务报表分析奠定真实和有效的数据基础。

(二) 关注财务报表附注信息, 有效辨别审计报告质量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报表附注中往往存在着致命的决策信息, 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这就需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非利好信息的披露程度, 完整并充分地披露利好信息和非利好信息,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可参照度;有效辨别审计报告质量, 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深挖有无关联交易和内幕操纵, 审计报告是否公允, 财务报表编制是否符合准则要求, 报表数据是否真实, 前后各期会计政策是否一致, 有无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进而调整数据口径, 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

(三) 配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 取长补短克服漏洞缺陷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虽然具有多样性, 但企业往往习惯选定一种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而且只针对某个方面或某个指标进行分析, 由于分析方法自身的局限性, 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并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 据此决策贻害无穷。为了取长补短, 克服漏洞缺陷, 有必要多管齐下, 采用多元化的报表分析方法, 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兼顾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联合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报表分析, 鉴别舞弊和发掘漏洞, 减少报表分析误判的可能性, 提高报表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有效的分析参考数据, 进而促进其做出正确决策。

(四) 融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有效克服财务分析误差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基本上都是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 财务信息占据绝对“霸主地位”, 而非财务信息基本被忽略不计, 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可信度较低。为了有效克服财务报表分析误差,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准确性, 有必要融合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统筹兼顾, 一视同仁, 因为在财务信息披露日益完善的情况下, 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 非财务信息中一般隐藏着最真实而且最重要的企业信息, 其对决策起着不可估量的决定作用, 如果过分依赖财务信息, 而忽略非财务信息, 必然导致分析结果片面, 甚至会误导正确决策。

(五) 革新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注重反映企业长期趋势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注重一定期间的短期财务结果, 容易造成企业短期行为, 有必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变革, 进而放眼企业长期发展趋势, 关注企业未来成长性, 方能据此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因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企业, 如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不同阶段, 企业发展趋势截然不同, 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 即使各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均好, 发展空间也是十分有限, 不值得继续投资。

变革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不但要克服其自身缺陷, 变革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法, 科学合理修正相关财务指标, 完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 也要借鉴国外先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度创新;同时要注重财务综合分析方法的改进, 灵活选择具有实质性内在联系的财务指标, 拓展指标选择范围, 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参照具体营运环境, 融入反映企业长期趋势的相关指标, 全面揭示企业真实面目,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报表分析数据, 引领其做出科学决策。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对财务报表的深度解读, 可以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更加综合的会计信息, 不但参透现在, 也能放眼未来, 从而为报表使用者的管理决策引领方向。由于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存在, 有时也会得出截然相反的分析结论。本文通过挖掘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进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振明.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会计师.2014 (01) .

[2]王治宏.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2014 (03) .

西藏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5

前言:西藏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拥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宝藏。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本文针对西藏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西藏文物文物保护的问题对策分析

一、西藏文物保护的现状描述

目前,西藏自治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状况,称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西藏自治区有各类文物点20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西藏自治区级55处、市县级96处;拉萨市、日喀则市和江孜县城三座城市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处三个点,即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大昭寺、罗布林卡。现有各级文物管理专门机构16个,文物保护工作者约270余人,其中藏族占90%,汉族和其他民族约占10%;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35%。(2)

在过去20多年里,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累计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 维修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文物古迹和宗教活动场所, 使这些重要的历史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确保了这些古建筑“ 延年益寿”。(3)尽管我区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吸引的大量游客造成了文物的破损和腐蚀。且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管理不当等问题。

二、西藏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我区私藏文物和破坏文物时常存在。我区有少数民众缺乏文化科学知识及文物知识,在基建当中,暴露出文物竟然不知道为何物,随意处置破坏。民间流散着许多文物珍品,但群众对我区的文物征集、捐赠政策不是很了解,对文物保护法的认识也不深,所以,群众家中收藏的一定数量的文物,都无法征集到文物管理部门。(4)

2、文物工作者在文物征集工作中存在漏洞。文物工作者在文物的征集和保护工作中重古薄今思想严重,片面地认为,文物越古越有价值,对我区地域鲜明、风格独特的民族、民俗文物抢救不力,没有列入到征集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如藏文刻本、抄本、地毯、铜器、钱币、音乐、舞蹈乃至口头上流传的诗歌故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文物都应包括在征集范围内,如果任由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文物自生自灭,湮没消失,实在是征集工作上的一大损失。(5)

3、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街市。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大量的文物赝品和假冒产品,不仅欺骗了广大消费者,而且破坏了商品市场的正常秩序。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区文物品牌的保护和发展。

4、寺院文物保护管理不当。我区文物主要以寺院文物为主,而寺院存在文物登记不细致、不规范,文物等级划分不严等问题,寺院丢失文物后,对文物数量和等级一概不知,为追查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6同上)

5、发展旅游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在旅游开发区内建设道路、宾馆和开办

工厂等,破坏了文物原有的保存环境;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游客对文物古迹的乱刻乱涂等恶意破坏行为,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三、西藏文物保护的对策分析

1、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与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单靠文物部门的力量,难以对其实施全覆盖、全日制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更主要的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因此,我们要深入全县范围内特别是偏远山区当地政府及有关领导和广大干群进行《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充分利用“文化遗传日”等重大时机,集中开展对文物知识及文物保护的意义、目的、要求的宣传。同时,要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文物保护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爱护文物、自觉遵守文物法规的浓厚氛围。(7)

2、提高文物工作者的素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要对文物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使之在征集文物工作中做到全面有效。让他们在文物保护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各级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建立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一是在基本建设和城市规划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应先由文物部门调查,地面上不可移动的实施保护措施,地下的要清理后再施工;二是在已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文物,设立标志,不得乱刻、乱画,在修缮、改建和扩建过程中,文物部门依法提出保护措施。(8)

4、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文物保护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当前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按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公开选拔人才,引进人才,建立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逐步改善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文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文物工作专业队伍。(9)

5、严格控制旅游区的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6、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各界的重视,加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人力,更需要的是资金,在文物修复中需要地方政府和国家拨款。为了保护西藏文化、文物,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法律法规 ,将西藏文化、文物的保护纳入国家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文物保护法和西藏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之中,使保护有法可依。(10)

四、总结: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藏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文物即弘扬了我们藏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增进了西藏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使更多的人和国家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传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西藏日报》2006年2月9日,第7版

[2] 参见白皮书《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光明日报》2004年5月24日,第3

版;《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西藏卷》,第455~456页。

[3] 次仁德吉 :《西藏文物保护四十年》,《中国文化遗产》 2005年05期

[4]《西藏文物保护的一些思考》,中国西藏新闻网2004年05月29日

[5]《西藏文物保护的一些思考》,中国西藏新闻网2004年05月29日

[7]《平湖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http:///info/Default.aspx?id=14756&pid=0&p=0

[8]《怀远县文物保护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怀远新闻网 2008

[9] 《平湖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http:///info/Default.aspx?id=14756&pid=0&p=0

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67-01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教学理念陈旧是影响教学效率的根本原因,当前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强调不够,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的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形成了比较严肃、呆板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多化学教师都是根据教材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点只会死记硬背,应付各种考试。在当前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方法还没有完全转变,课堂教学以各种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不能将各种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衔接。

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当前的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过程中日益提高的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资源不足上。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专业化的实验教师,当前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教师一般都是化学课教师,在化学知识理念方面的掌握程度比实验教学的熟悉程度要高,因此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比较低。第二,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室的数量不能满足化学实验教学的需求,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对学生的容纳程度有限,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不利于化学学习效率的提升。第三,实验室的各种设备以及用具比较落后,跟不上教学进度。

二、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強调给学生更多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改革

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不要太看重自己的权威,在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改变,要从几个方面着手,比如从传统的以教法研究为主向以学法研究为主进行转变、从以单一认知为主向以全面发展为主进行转变。

2、加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化学教师需要做到课本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促使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比如开展辩论赛、知识抢答、分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理解并且记忆,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对各种知识的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三,化学教师应该要加强评价方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以应试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表现,给学生一个综合的评价,而不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步骤。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能力素养,为学生配备一批专业化的化学实验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化学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其次,要不断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配备,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设备的短缺是影响实验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要加大对实验教学设备以及各种试剂材料的配备,对现有的实验室进行扩充,鼓励学生和教师对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的利用。此外,在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实验室以及各种实验设备的管理,避免造成实验设备以及设施的损坏,最终造成资源浪费。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了很大转变,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等,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艳华.解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3(06)

丙苯塔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7

1 丙苯塔存在的问题

1.1 塔顶组分中二乙苯含量远超设计值

在设计资料中,丙苯塔顶物料组成中二乙苯的含量为10wt%。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塔塔顶物料组成中二乙苯含量只有在装置负荷较低的情况下会低于10%,在装置负荷较高时,一般都会在15%以上,甚至会超过30%,使得部分二乙苯随着塔顶物料丙苯混合馏分送出装置,造成二乙苯的损失。

1.2 丙苯塔无法在设计压力下操作

丙苯塔塔顶设计压力为0.15MPa,塔顶温度为197.5℃。在实际运行中,该塔塔顶操作压力无法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只能够在20~35k Pa之间进行操作且无法自动控制,为了尽量降低塔顶物料中二乙苯含量,塔顶温度一般控制在165~175℃之间。一旦将压力提高到设计压力,该塔将会出现塔顶、塔底物料组成无法控制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到后续分离甚至反应过程的进行。

1.3 塔底液位波动大

自装置正常开工以来,丙苯塔塔底液位低于100%时会出现波动,而且会引起塔底再沸器加热蒸汽的流量变化,给该塔的操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若要保持加热蒸汽流量稳定,必须控制该塔在塔底满液位的条件下操作,时间较长时,会造成该塔出现淹塔现象,部分丙苯被带到后续流程,会对烷基转移反应产物的组成造成较大影响。塔底液位的波动,使得塔底气相负荷不稳定,不利于丙苯塔的正常操作。

2 原因分析

2.1 丙苯塔超负荷运行

自装置开工以来,丙苯塔一直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运行,主要原因是烃化反应干气进料组成变化较大,其中的丙烯含量为0.45V%左右,远远高于设计中的0.03V%,由此造成烃化反应产物中丙苯馏分的含量大幅度上升。在目标产品乙苯被拔出后,丙苯塔进料中的丙苯馏分含量由设计中的2.73%上升至21.92%,是设计值的8倍之多。同时,由于催化干气中杂质气体的存在,烃化反应产物中重质物增加。因为以上两因素的影响,使得丙苯塔进料量增加,由表1可以看出,丙苯塔始终在140%~224%的负荷下运行。同时,由于进料组成变轻,使得丙苯塔内的气相负荷增加,为维持分馏塔的气液相平衡,必须增加回流量。在超高负荷状态下,按照设计压力进行操作时,塔底再沸器热负荷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为使丙苯塔底物料中不含丙苯,必须降低塔压,降低物料的沸点,减少热量的消耗,至使部分二乙苯等较重组分进入塔顶物料中。因此,丙苯塔超负荷运行是操作压力低于设计值,塔顶物料中二乙苯含量超过设计值的原因。

2.2 塔底再沸器气相返回干扰液位计的正常测量

液位计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进行测量的,当液位计的负压口的压力稳定时,液位才能够保持稳定。由于设计原因,该塔的液位计在设置时,上引压口与塔底再沸器的气相返回口正好相对,而丙苯塔的直径仅有1000mm,当再沸器的气相进入丙苯塔塔釜时,气体直接冲入液位计的负压口,使得液位计气相压力增加,液位计内的液位快速下降,塔釜的液位快速上升,塔釜液位升高后,减少了气体对液位计上引压口的干扰,液位计内的液位又迅速回升,塔釜液位下降。由于塔釜液位的波动,造成进入再沸器内的液体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加热蒸汽量的波动。

3 改造措施

3.1 采用苏尔寿MVG固阀塔盘进行改造

由于丙苯塔始终超负荷运行,塔体无法更改,只能采取更换大流通量塔盘的方法进行改造。通过计算,苏尔寿公司的固阀塔盘可以满足要求。根据水力学计算结果,丙苯塔更换为MVG固阀塔盘后,满足气液相70%~125%的操作弹性。在100%负荷下,对于气相,鼓泡区内的最大液泛率为50%,对于液相,降液管内最大的液泛率为42%。塔的总压降为16.60k Pa。

3.2 在气相返回口增加防冲罩

由于再沸器返回的气相干扰了液位计的正常测量,在液位计位置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需采取特殊措施。为了能够消除干扰,采取在气相返回口增加防冲罩的方式,减少气相对液位计负压口的冲击,保证液位计正常工作,从而减小加热蒸汽量的波动。

4 改造前后对比

4.1 塔顶二乙苯含量降低

丙苯塔改造前使用单溢流条形浮阀塔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塔塔顶物料组成中二乙苯含量一般都在15%以上,甚至会超过30%,塔顶二乙苯含量超高,造成二乙苯损失。丙苯塔更换为MVG固阀塔盘后,实际生产中丙苯塔塔顶物料组成中二乙苯含量一般都小于10%,在负荷较高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20%,满足了正常生产的需要,同时减少了二乙苯的损失。

4.2 塔底液位波动趋势改善

在气相返回口增加防冲罩后,丙苯塔塔釜再沸器的气相返回对液位计负压口的冲击减小,减少了气体对液位计上引压口的干扰,使得丙苯塔塔釜液位波动减小,同时塔釜再沸器加热蒸汽量的波动趋于稳定。

5 小结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与维护技术分析 篇8

1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变电设备造成的变电运行故障

比较常见的变电设备造成的变电运行故障有断线、PT保险熔断、系统接地等[1]。一般变电运行出现故障会在变电设备中显示报文或光字牌。然而, 仅凭变电设备的报文或光字牌还不能够对变电设备的故障进行判断。要判断变电运行故障还要对其他辅助因素加以注意。值得注意的是, 变电设备之所以会出现报文或光字牌, 是由于在变电运行的实际过程中出现了运行故障。此时, 电压继电器就会与接地系统上的小电流的母线辅助线开口处产生相连接的情况。在三相平衡运行状态的情况下, 接地系统的母线辅助线开口处的三角电压会下降为零, 从而造成报文或光字牌在变电设备中出现。

1.2 变电运行监视造成的变电运行故障

变电运行的稳定性离不开规范的变电运行监视, 当前我国的变电运行监视一般采取远程监视系统[2]。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 全程监视变电运行的情况, 并收集变电运行的反馈信息。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变电运行监视不规范的情况。由于没有进行规范的变电运行监视, 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或者准确的处理变电运行的反馈信息, 甚至有一些反馈信息被人为的遗漏了。

1.3 变电运行管理造成的变电运行故障

在变电运行中, 新科技、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变电运行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 也造成了变电运行管理的难度。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技能和管理水平, 来对变电运行进行管理。当前我国的变电运行企业中, 往往存在不完善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不能够对变电运行的管理质量进行保障。当前我国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对于变电运行中使用的新设备和新技术还不能很好的把握, 特别是变电运行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2 保障变电运行安全稳定的维护技术

2.1 针对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

一旦出现变电运行设备故障, 要立即分析变电运行故障的特点和性质, 对变电运行故障的情况进行区分, 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技术措施。一般情况下, 对于断线、PT保险熔断、系统接地这三种常见的变电故障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断线故障, 要先做好相应的统筹安排工作再进行处理, 这是因为断线故障中的线路可能会延伸较远的距离, 在处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及时的进行沟通联系, 相互了解工作进度。就这样才能够提高对断线故障检查和处理的全面性, 以免留下隐患。对于PT保险熔断故障, 要先对二次电压进行检查, 从而评定PT保险熔断的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 来对PT保险熔断故障进行处理。对于系统接地故障, 主要的维护措施是对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并检查相关的电力设备, 找出故障原因。

2.2 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很多变电运行中的问题是都由于没有规范的变电运行管理造成的,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使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得到提高。健全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解决方案。一旦发生变电运行事故, 可以根据完善的现行管理制度来对事故进行及时的补救, 使变电运行更为稳定和安全[3]。要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就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 变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变电运行管理的奖惩制度。要通过奖勤罚懒, 将电动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从而有效的实施变电运行的各方面工作。其次, 变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变电运行管理的巡检制度。根据巡检制度, 变电运行中的每个设备和环节都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 并做好记录工作。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变电运行中存在问题, 则要立即进行上报和处理, 力争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第三, 变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变电运行管理的责任制度。所谓变电运行管理的责任制度, 就是将变电运行中每个环节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变电企业的相关部门, 直至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变电运行事故, 则由专人进行负责。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工作中互相推诿的情况, 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一旦变电运行出现问题, 则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由专人进行补救, 极大地提高了反应速度, 也减少了变电企业的经济损失。最后, 变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制度。安全是变电运行的重中之重, 更是变电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 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将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联系起来, 对于变电运行中的数据信息和动态规律进行及时的掌握。

2.3 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系统具有复杂性, 要维护变电运行的稳定性, 就要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变电企业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维护技术。首先, 要加强培训力度, 定期对变电运行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不仅要提高其理论水平, 还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其操作能力。特别是对于变电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常规问题, 必须确保变电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其次, 为了将变电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的警惕性提高, 要经常对其进行技能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结合起来, 降低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概率。

3 结语

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 以及变电运行应用面广、涉及行业多的特点,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运行故障和问题, 此时如果不能够立即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就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该文对于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提高责任意识, 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减少变电运行的故障和问题。

摘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变电站的运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关系着电力事业的健康平稳发展。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 其具有涉及行业多、应用面广等特点, 变电运行一旦发生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影响着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 当前我国的变电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变电运行进行维护。该文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维护技术, 希望能够提高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维护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向远.变电运行中有关继电保护的几点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 2013 (31) .

[2]王靖.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与维护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12) .

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9

一、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 到高校后面对太多优势力量的竞争, 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 舞蹈训练本身就比较辛苦, 需要学生能吃苦、有耐力, 再加上就业形势不理想等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刚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对学习、考试的淡漠, 有些学生会由此会产生紧张、厌倦等不良反应, 对专业失去信心, 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一入校就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巩固专业知识, 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

2、教学方式单调

高校舞蹈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占据主体地位, 在授课时, 仍以灌输方法为主, 启发式的教学较少, 没有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同时, 学生的实践教学较少, 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到位。

二、高校舞蹈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 以及各方面的条件的差异, 导致了学生层次水平的不同。高校舞蹈教学要消除学生由于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学生舞蹈技巧、舞蹈知识掌握水平和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的不同, 将学生进行分层, 一般分为拥有一定基础和基础较为薄弱两种类型即可。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 应当从基本功和基础舞蹈知识两个方面加以着手。基础薄弱的学生重在练习, 重在持之以恒, 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要加强其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对于其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重在指导, 但由于大学时期学生人格形成, 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 看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 因此教师点到就行, 不必反复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行分层教学的时候, 教师可以不公开进行, 以免打击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造成基础较好学生的自满。

(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舞蹈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学生由于紧张, 对教师的惧怕, 对动作的担忧等, 以至于动作僵硬, 无法真正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放松,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放一段音乐或者是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另外, 教师还要多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 微笑、眼神等来鼓励学生, 要多与学生沟通, 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总之,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朋友, 只有这样, 学生才不会由于惧怕和担心动作不标准而无法学习。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1) 实践教学

舞蹈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让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认真体验, 才能获得感性认识, 对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造和展示, 从而提高综合能力。第一, 要让学生多参加文艺演出。舞蹈专业的学生需要多参加各类文艺演出表演活动, 做到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平时小演不断, 要定期的安排大型节日演出, 让学生感受舞台生活, 从内心的认识和情感层面接受舞台生活, 为他们以后从业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 学校和教师要聘请校外专家以及舞蹈骨干教师来校指导。如聘请一批中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做学生导师,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能让学生尽早的了解工作需要和社会需求, 能够有效促进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第三, 要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寻求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 如果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上和教师所告诉学生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 而没有办法通过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 那他就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要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舞蹈基本知识, 自己编创、排练节目, 实现艺术创新。

(2) 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舞蹈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示范来进行教学。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有韵律的运动, 单靠人的语言描述是不能对其作出全面、生动的说明的。多媒体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 教师所能做的示范动作是有限的。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动作的来龙去脉呈现在学生面前, 并且有针对性地点出动作的特点、动作的要求、动作的注意事项等, 教师再加以讲解, 不但可以节省时间, 还可以以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同时, 通过多媒体把学生或者是教师的舞蹈拍摄下来, 再利用多媒体放映让学生观看。通过对视频中动作的观察, 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舞蹈动作, 自我对比与他人或者是教师的动作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自我纠正和改进。需要注意的是, 舞蹈教学中过分依赖于多媒体, 容易导致忽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缺乏, 教师很少有机会能观察到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 并作出及时的指导。因此,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舞蹈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和老师, 不能忽略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小结

综上, 舞蹈艺术是一种实践性的美育教育, 是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高校舞蹈教学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改变教学方式上入手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锦峰:《优化高校舞蹈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 (5) :64。

[2]祁鸿雁、钟华:《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 2010, 26 (4) :146。

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10

一、阻碍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1. 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许多企业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革, 经营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有一些企业通过专法律的空子, 利用会计行业的保密性原则, 做了许多违规行为, 这是由于我国法律法规跟不是时代发展的步伐, 尤其是对会计行业的规范性文件已经非常落后造成的, 这让企业会计的监督工作更是难以落实到位, 给企业会计管理带来了难度, 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 法律文件落后成为了制约会计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因素,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2. 企业会计内部管理落实不到位

企业会计内部管理落实不到位是影响企业监督职能的重要因素。企业会计内控就是企业会计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 但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 管理者根本没有内控意识, 单位也没用建立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 这就造成工作中没有按内控制度来进行管理, 所有的问题都是靠领导简单的处理就了事, 这样就造成了会计内部管理混乱, 让企业内部的管理落实不到实处, 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监督职能的发挥。

3. 企业领导干预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我国企业按性质分为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私有企业, 而国企和私企又占着绝大部分。在这两种企业中, 国企领导权力过大, 而私企的老板更是掌管一些, 这样就造成了财务人员也要根据领导的想法来进行工作, 这样的内部监督根本就落实不到实处。更有些会计部门完全是为领导服务的, 因为他们的人事安排都是领导指定的, 领导的意图就是靠他们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例如:隐瞒企业的合理收入进行偷税漏税, 私设小金库等,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失, 更破坏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 要想让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发挥出来, 一定要削减领导的权力, 保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 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能能力和素质较低

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能能力和素质较低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这就造成了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难以正常发挥。企业会计人员是本单位财务部门的核心力量, 任何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都要靠他们来完成。可是从财务部门的整体能力来看, 工作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是十分常见的, 而财务的基础工作主要是靠这些毕业时间不长, 专业能力不高的人员完成的, 只有遇到较难的工作才需要老会计的指导, 这就造成了这部分人员的自我判断意识较低, 更别提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了。如果管理者有违规想法, 这部分工作人员也没有法律意识, 更有甚者为了让领导满意, 会主动按领导的想法去做假账、出数据,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我国的会计制度, 也给投资者带来了经济损失。监督工作难以开展, 企业就难以正常发展。

二、提高企业会计监督能力的有效办法

1. 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企业会计监督能力, 就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会计监督管理制度。自国际会计法更新后, 我国会计管理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国家财务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制度》等, 但是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较慢, 根本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会计管理制度改革, 这不仅需要企业本身提高意识, 也需要政府进行督促和指导, 保证企业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提高企业会计的监督能力。

2. 加强企业会计的内控管理

要想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内部监督职能, 没有与其相对应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是不行的。目前,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内部控制管理, 只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 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企业才能正常发展, 企业的资产才能增加, 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实现。因此, 我们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管理, 让企业的监督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保证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增强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

企业领导是掌握企业内部管理的管理者, 在企业运转中起着主导者作用, 他们的想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利益的驱使下, 领导者犯规违纪的事情时有发生, 尤其是会计工作更是领导者最重视的工作。领导者为了谋取利益, 难免会让会计工作人员作出违法行为。例如:做假账偷税漏税, 私设小金库等, 而会计工作人员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 也会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 这样就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增强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只有他们的意识增强了, 会计的监督工作才能正常开展, 企业管理才能迈入正轨。

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素质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低下。例如:会计报表经常出错、会计数字书写不规范等, 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 岗位工作经验不足造成的, 因此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技能培养非常重要, 这是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需要。还有,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也是影响企业会计监督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从业人员没有职业操守, 在工作中屡次违规, 这简直是对会计法律法规的挑衅。

三、结语

总之, 随着企业会计工作量的增多, 会计监督能力必须加强, 它是企业会计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 要想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也不能全靠企业内部的管理, 也需要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在我国政府、企业自身、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企业的监督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成长, 让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科学课程下一篇:快速全局C-均值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