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023-05-22

第一篇:招聘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姓名:王爱民

单位:河南XXXX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21世纪的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发展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招聘是企业获得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成功的招聘工作不仅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更是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企业在招聘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就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人才 招聘 发展战略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现状分析

(一)、招聘缺乏长远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根据其组织发展要求,对现实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对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与统筹,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和安排,实现人员的适时、适量、适当的补给,促成战略目标的达成。

招聘工作对企业至关重要,但目前有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或当前工作,没有战略的眼光,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也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没有按照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制定包括人力资源选拔、开发、培养、任用、激励的系统规划。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未能制定完善、可行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缺少固定的人员配备和补充计划,员工招聘往往都是随机进行的。其做法使企业对未来人员的需求和配置存在无法估计的严重缺陷,招聘工作一直处于被动救火的状态,不能主动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人才配置。

(二)、未选择合适的招聘手段。

选择哪种招聘渠道,应该视企业的情况来定,权衡在特定情况下内外招聘的优劣。招聘时不能任人唯亲,只使用亲近者或内部员工,也不能只考虑外部人员,避免打击内部人员的积极性,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是有必要的。招聘渠道多种多样,企业选择余地很大,但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盲目地追随大流,投入多成本于各种招聘手段中。比如,招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该企业却利用人才交流市场和人才招聘会这两种招聘手段,结果是他的收效非常小。同时,在招聘工作中,许多招聘人员也不能打开思维,没能有效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经常采取僵化的固定模式来招聘人才。此外,传统的招聘渠道招聘的效果越来越差,完全被动的等待求职者投递简历实在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且传统渠道只能基本解决普通职位的需求对于较高级的管理或中高级的技术类岗位却效果不佳,导致招聘两极分化,最终难以达成公司招聘目标。

(三)、招聘过程有待规范。

目前多数企业并没有招聘需求分析,没有严格的工作说明书,更不用说严格的测评程序。其次是选才者自身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缺乏应有的招聘技能。再加上招聘渠道狭窄、招聘方法单一等因素,致使招聘而来的员工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结果是招聘企业多次重复性地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所需要的人才,费时又费力。特别是目前除了个别岗位会采用标准化试卷或其他形式外,对于绝大多数职位的招聘,直接面谈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招聘形式,经常是经验取人、以貌取人为主,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操作流程,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应试者的不公平、不尊重,损坏了用人单位的企业形象。

(四)、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激励机制不合理。

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对员工的考评完全是凭管理者的主观意向,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面的激励,结果企业钱花了,却没收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民营企业在员工福利待遇上整体水平较低,部分原因是有些民营企业还处在发展中,资金有限。但更多的原因是企业主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他们宁可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产品和原材料等“看得见”的硬件投资上 ,也不愿意花多些本钱在“人才”身上 ,实际上民营企业的低工资正是企业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许多民营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式陈旧,只注重物质动力而忽视对员工精神激励的作用,与员工缺乏沟通,员工的工作绩效无法及时反馈,造成激励不及时的普遍现象。

(五)、录用评估反馈存在缺陷。

大多数企业招聘质量的评估还停留在主观感觉阶段,缺乏配套的质量评估体系,因而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和效果评价做得不够,往往仅集中在招募到的新员工数量、招聘速度、人员流失率和部门经理满意程度这几方面。没有对招聘过程反思、总结、研究,就无法为下一次或以后的招聘活动提供有效的经验和积极的工作借鉴。

二、解决企业招聘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完善招聘计划,建立规范科学的招聘系统。

人才招聘计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运作的重要桥梁。它的目的是分析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人力需求,使企业内部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实现企业长期或短期目标。招聘计划必须在认真分析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完善的企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岗位、人员净需求量、职位要求、招聘信息发布的内容时间和渠道、招聘对象的来源与范围、招聘小组人员名单、招聘工作方案及时间安排、费用的预算、招聘的截止日期与新员工到位时间等。完善招聘计划,要先制定系统科学的招聘系统,根据企业的要求,按照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选拔人才,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构建科学的选人机制。为了让招聘工作更有效率,你可以在确定招聘需求、发布招聘信息、合适的评价手段、寻找合适的招聘人、背景调查、告知聘用效果、对招聘工作的本身的评估、新进员工的追踪服务等各个步骤上规范化。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需要对不同的职位考虑不同的渠道,比如在招聘总经理时,就不一定能在一般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在评价招聘者时,不同的职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招聘方式和组合。分公用测试、心理测试、专业技能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也可以借鉴绩效考核的一些方法。在聘用方式上可以选择多样的人员配置,如混合劳动力、兼职工、临时工、独立签约人、外聘兼职人员等。对于民营企业的自身规模小、人员需求难预测、人员流动量较大等特点,在计划中对人员获取的环节进行合理设置,以便使企业在获取员工的过程中尽量缩短周期,降低费用,提高效率,增强应变能力。企业主要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规划是否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信息是否能及时传达给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力资源规划是否有实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二)、谨慎选择适当可行的招聘渠道。

在人才引进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社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手段,选择适当可行的招聘渠道,逐步形成面向市场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招聘的渠道和方法的选择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招聘方案中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招聘渠道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招聘渠道具有目的性,即招聘渠道的选择是否能够达到招聘的要求。 ②招聘渠道具有经济性,指在招聘到合适人员情况下花费的成本最小。 ③招聘渠道具有可行性,指选择的招聘渠道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现今的人才招聘方式很多,采取哪种方式,要视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而定,一般会考虑下列几种方式:

①刊登广告。在报纸发行比较发达的地区,多选用报纸媒体发布,在网络发达的城市,常选用网络媒体发布招聘信息。中小企业适用于网络招聘,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收费低廉,应聘者素质高。企业招聘中层及以下职位会选择报纸或网络的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②学校招聘。这种方式应聘者素质有一定保证,而且应征人员多,选择余地大。一般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合作,可扩大企业知名度,双方彼此了解,从中发现和挖掘人才。

③人才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存有大量求职者的资料信息,企业在急需个别职位人才时,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所需人才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④猎头公司。猎头公司专门提供引荐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当企业需要填补重要职位或很专业的职位出现空缺时,由于不易找到合适人选,就需要猎头公司帮助。与素质较高的猎头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准确寻找优秀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减少因为错误招聘带来的损失。

⑤企业内部自行招聘。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及时公布职位空缺情况,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公开应聘。内部选拔需要的资金少,效率高,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如果公司内部人员对该岗位有爱好也有能力做好,而且可以通过招聘填补调整后的空岗来保证公司业务不受影响的话,就完全可以内部招聘实现,轮岗本身也是一种激励,有利于人员成长。

(三)、组织规范有效的招聘活动。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招聘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招聘者是企业与人才的第一接触者,招聘者的能力、风格、气质往往会给应聘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应聘者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也是吸引人才的第一环节。提高从事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水平,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其现代招聘意识,防止面试考官能力、偏见等因素影响。在实践中,应对选人岗位做深入的工作分析,制定详细、明确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通过结构化面试程序,合理运用面试工具,甄选高素质、符合人岗匹配原则的人才,以确保面试有据可依、规范有效。

(四)、建立规范化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难题之一。企业往往根据岗位职责与岗位工作制定岗位考核标准。通过招聘录用员工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上,企业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了解其工作表现、职责履行情况与工作业绩,考核主要针对岗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因此,绩效考核结果可以新招聘员工是否胜任岗位工作,以此来判断招聘工作的质量。

对民营企业来说,有效的考核员工绩效不仅可以掌握员工对本企业的贡献,更可在整体上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评估资料。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客观的考核系统,明确考核目标,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为此首先要设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其次要要建立客观、可以量化的绩效评估标准,全面地体现员工的努力水平;再次要选择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评估,从而获得全面的、准确的评估结果 ;最后要强化绩效考评和奖惩、报酬、职务晋升、培训等的关系。绩效考核要规范,人才培训机制要健全。民营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对员工的培训与发展的关注,这也是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训观念,把培训当做投资,而不是消费。从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入手,加大企业培训投入,着重做好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造就和培养一批适合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的骨干力量。

(五)、做好招聘的评估工作。

评估是招聘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招聘工作存在的失误,为改进招聘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评估有利于为企业节省开支,通过录用于员工数量、质量评估分析满意或不满意以及原因,从而有利于招聘方法的改进及对员工培训、绩效评估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一旦出现防卫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时即可招入,既提高招聘速度又降低招聘成本。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对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来说,能否吸引和留住一批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招聘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招聘活动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要求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以人为本,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正规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录用流程,并采用适当的招聘渠道、科学的面试方法以及专业化的招聘队伍将其有效的落实,发挥招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 卿涛、罗键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② 黛安娜·阿瑟著:《新员工的录用、面试、甄选与培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③ 姚若松、苗群鹰编:《工作岗位分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④ 廖泉文著:《招聘与录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篇: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家天地 2008年 6月 □黎永忠/文摘 要:人才是 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也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从我国企业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人才招聘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对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对提高企业人才招聘工作的绩效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招聘 问题 对策

一、引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吸引、选择和保留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招聘作为人力资源获取的第一环节,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招聘工作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吸引到合适的人才,意味着企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一旦招错了人,将会给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尽管各类人才充斥着企业招聘的市场,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或是应聘者找不到合适的企业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因此,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就现今我国企业人才招聘工作常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力图提出对策以提高企业人才招聘工作的绩效。

二、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招聘缺乏长远规划、无科学合理的规范流程。很多企业招聘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动态的、系统性的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在招聘前,没有对本企业人员进行综合评定,不作深入分析,没有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用人规划,包括所需的人员结构、层次、类型、要求和条件,以及数量和轻重缓急,“拿来主义”的人才要么因人定岗,要么人才资源浪费,完全违背了企业因岗定人的市场规律。另外,许多企业缺少完整的招聘程序,没有把招聘看成是个循环和程序化的过程,往往使招聘过于盲目而无秩序性。以为招聘就是收简历、筛选简历、面试和把人员安排到用人部门了事,而忽略了招聘的准备工作,如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职位描述、招聘流程的设计、招聘后的效果评估、成本核算等。在人员招聘中,很多企业组织实施不力、操作程序不规范,经常是经验取人、以貌取人为主,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操作流程,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应试者的不公平,不尊重,损坏了用人单位的企业形象。致使“招到的人不合适,合适的人招不到”的结果。(2)对所招聘岗位认识不清晰,招聘标准不合理,手段不科学。招聘者对空缺岗位缺乏必要、充分的分析,不清楚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目标,在招聘中无的放矢,工作流于盲目,且选聘缺乏标准,主观感觉成为用人之道。一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应包括:学历、经验、知识和技能、能力、个性特点等,大部分企业对前面三项内容把握较好,对后两项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由于如上所述的对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的认识不足,缺乏合理的标准,很难保证能为企业招到所需的人才。(3)招聘人员及招聘队伍的非专业化。很多企业的招聘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培训,且招聘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招聘的质量,应聘人员通常根据招聘人员的素质来形成对应聘公司的初步印象。由于招聘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培训导致的招聘活动组织的不严密,将产生各种不利于企业的负面信息,并将其传达到人才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形象,而且,这种现象很容易扩散,给企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4)招聘面试安排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测试,导致信息不对称。目前很多企业对应聘者的甄选方法较为单一,仅采用面试一种手段来考察应聘者是否适合所应聘岗位,甚至是“相面式” 的,不根据岗位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测试方案,而把应聘者的形象、气质、谈吐作为其应聘成功的关键,仅招聘者的主观好恶及对应聘人员

的感觉,甚至以招聘者个人某些行为的好恶来取舍。事实上,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是很难“相”出来的,这种意义上的面试主观性太强,且效率和质量低下,很难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同时,在招聘市场上,求职者掌握私人信息,而招聘方只能根据公共信息进行判断,故求职者处于信息的强势而招聘方处于信息的弱势,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仅靠单一的招聘手段不能解决。(5)招聘渠道狭窄,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一些企业招聘人刁才仍然是就地招聘,或通过熟人介绍,或家属、子女、亲友。这种招聘很容易形成员工的裙带关系,或家族式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通过这些形式招聘的普通员工或管理人员很难为企业注入活力,提升企业素质,达到胜任和发展企业的目的。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或当前工作,没有战略的眼光。对人才储备建立重视不够,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做人才储备工作,一般都是现缺现招。通常的做法是一次招聘结束,未录用人员的资料立即就处理完毕,从而使招聘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式的救火状态,不能主动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人才配置。这种与现代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存在严重脱节 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坛?? 企业纵横127 企业家天地 2008年 6月的现象,在大部分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急需解决。(6)招聘缺乏适当的成本预算和效率度量。尽管许多企业在招聘工作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或者是招来的人员就离开了企业,使得招聘成本越来越高,招聘效率越来越低。盲目地增加招聘投入并小能保证一定会招到合适的人员,更关键的是对当前效率低下的招聘作过程进行反思和修正,建立起完善的成本预算和控制体系,对招聘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度量,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改善。

三、提高企业人才招聘工作绩效的对策(1)做好工作分析工作,健全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规划,编制招聘预算公司在招聘时,一方面应向求职者提供岗位的详细描述和胜任本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要求;另一方面在公司人员面试、筛选、评估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测评工具作为考评应聘人员素质、水平、技术和业务实力测评手段,如心理测试。一般情况下,企业选聘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大多是由于缺少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规划造成的。企业经常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企业经营战略计划经常因为人员到位不及时而推迟或改变计划。如果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做出适当的规划,企业将被迫在一些事件发生后而不是之前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因为不是主动性反应,所以很难预防。根据各部门年度人才需求计划,编制年度招聘费用预算。人力资源经理有了预算,考虑问题时就会有全年性的设想,进而更好的规划有利于企业将来发展的人员招聘工作,而不至于处在临时救急的状态中。(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明晰工作岗位,确定招聘标准不同的企业,招聘的理念及对被招聘者的胜任特征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周围的竞争环境特点来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他的员工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员工才能很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面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最好招聘前就能具体描述出理想人选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招聘标准,这项工作同时需要与用人部门的主管一起讨论,细化到学历、性别、年龄、专业经验、业绩、性格气质、健康、工作环境背景、家庭情况、薪酬水平等。(3)对招聘人员进行必要培训,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建立良好的招聘队伍招聘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招聘技能,这样才能在招聘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聘者,避免由于主观性而产生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刻板

印象等,从而导致错误的接受。招聘人员应能做到坦诚相见,在招聘时招聘者应把发展前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做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因而要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对招聘人员进行必要的科学培训。(4)拓宽招聘渠道,组织有效的面试目前,企业的招聘渠道包括内部招聘、招聘会、校园招聘、人才中介机构、报纸电视、网络招聘、内部员工招聘等多种,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渠道不存在最优和最劣之分。企业要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环境、招聘计划等实际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符合公司要求的招聘渠道,从而尽量在预算范围内快速、高效、便捷的招到合适的人才。首先,面试的环境尽量营造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确保面试过程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电话等打扰,以保证面试的效果,使应聘者能正常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使招聘工作更公正、有效同时也体现了对应聘者的重视和尊重。其次,要客观、科学、公正地选聘人才,要以事先制定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第三,采用结构化面试,提高面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运用相应的测评工具测量求职者的心理特征。(5)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规范人才档案管理、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上说,企业与员工是平等的,企业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员工也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因此,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企业选择员工,员工也在选择企业。而这正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是现代企业管理新理念的体现。当今我国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档案管理不够规范,这对应聘者以及用人单位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和规定来规范人才档案的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此外,招聘实践中,经过层层筛选、面试,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因素限制无法现时录用,但确定在将来某个时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人企业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将来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即可招入,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总之,企业人才招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招聘工作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中国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必须重视对人才的招聘,认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且有效地组织面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但我们也要明白,企业人才招聘既受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制约,又受到一国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同时还与一国的传统和文化有关,因此一方面产生不完善的现象是正常的,我们必须能够正视不良现象的产生,而不是去回避;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去思考解决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改善企业人才招聘工作。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论坛?? 企业纵横128

第三篇: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作为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电力工程的管理系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发展,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适当的措施,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就电力管理系统的内容进行阐述,针对目前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力工程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提供电力工程建设中信息传递的系统。首先,结合电力工程具体实施的项目,规划处一套可以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技术状态、统计分析质量、安全状况等实施实时监测和操控的信息系统,做到及时、便利的传递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电力工程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的平台,可以通过收集在建工程中的原始信息,为人工整理做铺垫,经过适当方式的分类,再通过信息系统的平台将信息共享出去,信息需求者能以文件传输和网络下载的方式获取信息,这样优化信息系统,为信息的快速传递提供条件,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水平,工作水平也将因之提高。

1.电力工程管理系统

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

1.1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系统

1.1.1质量管理系统的内容概括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工程的质量,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将为工程的质量做保证。在质量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制定出相关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系统需要遵循施工管理规范记录工程实验、施工、评定和质量验收等相关资料,并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整理,还要记录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试验、调试阶段的材料、对安装、土建项目和加工配制等材料进行整理和分类,这样形成的信息库,可以在电力施工中提供质量的跟踪检查,为施工质也提供了保障。

1.1.2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信息

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信息主要有周信息、月信息、施工现场的质量会议记录和现场质量检察人员的台账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为质量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工程施工的质量信息,做到跟进管理,完善质量管理系统。

1.1.3质量管理系统的考核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核管理是对质量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做保证,考核管理主要包括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人员的整改通知单和回复单,质量检查奖惩的台账、质量罚款的通知单和施工质量的考核明细表等,这些表格将由电力工程建设的现场质量监管人员填写,为施工质量的奖惩提供途径。

1.1.4质量管理系统的质量问题管理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归到质量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不合格项通知单、不合格品管理和质量事故管理。质检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质检监督检查报告、质检监督检查计划和质检监督大纲。

1.2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工程安全管理系统

工程安全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了六项内容,分别是:安全资料台账、文明施工、施工奖惩、事故管理、会议信息和安全执法,本文主要介绍安全资料台账和文明施工。

1.2.1安全资料台账

安全资料台账的操作流程是参与建设的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先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重视的各类台账信息录入系统,同时保证信息库数据的实效性,保证信息系统的信息与电力

工程施工现场的的信息保持同步。安全资料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安检人员的登记表、现场车辆的登记表、特殊工种人员的登记表安全考试 台账、大型机械入场等级和人员结构的台账。根据这个系统,电力工程管理可以针对现场人员、安全、设备的情况卓楚实时的跟踪监测。

1.2.2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文明施工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和安监人员责任区登记和安全监理工程师回复单、通知单。安检人员责任区登记是要求电力工程施工个单位参与安全管理的人员在安检人员责任区进行登记,并且将所登记的信息及时在施工现场进行传递,做到各单位间的信息交流零距离。安全监理工程师回复单一般是在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后向安全监理工程师发出回复单,在对施工隐患进行详细说明的情况下,监理工程师根据安全监理工程师回复单进行复查。

1.2.3安全施工奖惩

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实行安全施工奖惩,由安全监理工程师填写罚款通知单和奖励情况台账,用于安全奖惩情况的管理。

1.2.4安全事故管理

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安全监理工程师要将伤亡事故管理、机械事故情况、车辆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失窃情况等进行记录,以管理事故统计,并根据统计记录生成相关的统计报表,对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提高事故的防范措施意识。

1.2.5安全会议信息

安全问题作为电力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各种会议中都有探讨,相关人员要将安全类会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提供其查询功能。

1.2.6安全执法

在电力工程的日常施工过程中,安全执法分两种,分别是安全执法日常检查记录和安全设施规范。在安全管理系统中,为可能发生的隐患做预防,安全监理工程师填写之后备查。

1.3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技术管理系统

在实际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地点存在随机性,这给施工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带来了考验。在技术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缺陷台账统计、工程往来文件和竣工图文件统计。

1.3.1缺陷台账统计

在电力工程的现场建设中,存在着各种缺陷问题,缺陷台账统计的应用,将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并落到实处。缺陷台账统计的方式是在各专业中工程师将发现的缺陷在台账中表现出来,并录入系统,系统根据预计的完成时间,来监测缺陷的处理情况。

1.3.2工程往来文件

在技术管理系统中,将往来文件上传到系统中供相关人员的处理,各个部门可以查询到信息的当前使用者,方便了部门之间的实时交流,避免了往来文件处理的滞后,建立起了各相关部门间的共享信息库,实现了信息的资源共享。

2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问题分析

2.1应用系统的兼容问题

在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中,没有与现阶段常用的多媒体软件进行建立接口,工程设计使用的CAD、财务中是用的财务系统和电力工程的管理系统达不到一个协调、互动的状态,也增加了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量。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系统的特殊性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困难,同时让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产生一定的限制性。

2.2系统中的签名系统

在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中,数字签名技术还没有得到采纳,系统中的文件得到审批之后,还是得不到档案管理的认可,需要根据相关人员的签章后才可以存入档案,存在于系统中的电子文件不能直接存入档案,还需要打印后以纸质的形式存档。在文件签字方面,将系统的

便利性降低了不少。

2.3文件格式的改变需求

在电力工程系统中,提供的相关文件要在人工处理之后才能提供给业主,不同的文件交给不同的部门的格式不一样,这也给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3结语

随着社会各生产业的发展,电力工业将是将来发展的重点。随着电力工业的重视程度,其发展速度也将是快速的,这要求电力工程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电力工程的管理系统也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电力工程的管理系统,促进工程建设的高效、有序的进行,提高电力工程的发展水平,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张继军,王胜利.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内容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113

[2]张兵.电力工程管理汇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华章,2013,(5):360.

[3]阮勇贻.电力系统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151.

[4]高新峰.综述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内容及存在的问题[J].管理锦囊,2012,(8):18.

第四篇: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有关社会基层管理与政权建设的论文

论文标题: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_

学号:

年级专业:__

成绩:_____________

【摘要】:现代城市履行社区管理职能是其重要功能,而社区管理职能主要是由居委会承担和完成的。但是,居委会历史和现实原因,在履行管理职能时有较多问题。不仅仅是硬件的匮乏、软件的缺位,更重要的还在于职实的背离性等,都使之产生难以摆脱的困惑。而要解决其根本问题,应从制度保障、工作方式转变、促进居提高等方面予以改善。

【关键词 】:居委会;居民自治;工作方式

一、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20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客观需要来看,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遍问题

1.是思想观念陈旧。尽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城市功能大大增强,但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部门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事情习惯于老套套,“一竿子插到底的直接管理”,有些权力习惯于自己揽着,怕放下去下边管不好,管不了。这种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着社区管理的发展。

2.是社区类型单一。政府作为行政核心,拥有对社区主要的管理权。也就是已成型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社区管理体制。所谓两级政府是指市级政府、区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内含于“两级政府”之中,它既是政府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又是调节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枢。三级管理是指市级政府、区级政府、街道办事处三者至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街道办事处管理着居委会,并通过它来处理大部分具体的社区事务。1982年,宪法中首次明确指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社会治安,并向政府反映民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意见等。但除了这种政治性的社区组织之外,几乎还未形成其它成熟的社会组织。

3.是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现行社区组织除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之外,就是指驻地单位。而驻地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或行政系统被划入不同层次的政府各主管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政府行政指令成了这些单位的活动宗旨。条条块块的行政关系割裂了社区生活的有机联系,并且政府职能与社区组织职能错位,从而造成了这些单位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半封闭状况,产生所谓的“单位办社会”现象:一方面这些单位负担过重,它们必须承担建造、维持自己的后勤服务和福利设施的责任和经费,并且要支付给相当数量后勤服务人员

的工资;另一方面重复建造同类服务设施又不对外开放造成利用率低,社会资源浪费,并导致专业的社区服务组织难以形成。由此看来,现实中社区组织的小社会是大政府直接管理下的,社区组织基本不具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实体进行活动的能力,在被动状态下,它很难关心自我改造、自我发展;此外,政府插手各项社区组织的事务,如他们的成员须经过政府认可等,造成了政府管了许多管不好的事,造成了政府机构庞大、人际关系复杂等。

4.是体制方面的问题。街道、居委会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基层组织。从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看,尽管这类基层组织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管理功能,但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说,主要是建制散、权力小、服务少、参与差。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逐渐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2.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认为社区居委会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把社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居民自治组织来对待,漠视了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把给居委会发号施令、派放任务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级一级往下“批发”工作任务,一些本不该由居委会办的事情也压到了社区,使社区居委会大部分时间花在应付上级交办的任务上,大量挤占了用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时间。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的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再加之居委会与其他一些政府组织之间的定位模糊甚至错位,导致居民对居委会信赖度越来越低,就更没兴趣了解居委会了。

3.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还规定“不设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机构对居委会工作予以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协助其开展工作。”所有这些法律条文都表明,居委会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只存在着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却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与此同时,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普遍滞后,县区级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问题远未解决,造成了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

4.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目前造成的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是社区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比较落后,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办公设备利用不充分或不够用,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有的居委会由于条件所限,只配备了一两台电脑,就限制了工作的进行。

5.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社区管理和居委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立法上的空白,如社区居委会的法人资格问题,由于社区居委会的法人资格模糊不清,当遇到某些企业或团体侵害自己利益时,就不能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而导致某些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致使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困窘境地。

二、加强社区居委会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居委会组织的制度规范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自身情况,依照《宪法》和《组织法》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居委会双方的关系,规定政府对居委会授权事务的范围、限度,居委会自身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政府对居委会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力度等问题,将指导性的法律,变为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定、条款。

(二)减轻居委会不合理工作负担如前所述,居委会承担的下派任务过重是居委会的突出问题之一。逐渐理顺政府组织与居委会的关系,切实减轻居委会的不合理负担,是强化居委会为民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各级政府组织要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居委会的工作职能,让居委会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摊派性任务。其次,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改变目前各职能部门直接向居委会布置任务的状况。凡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都应当经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同意并统一安排,而不得直接给居委会布置任务。基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向居委会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将交叉、重合的工作综合起来交由居委会协助完成。再次,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政府布置的社区工作,例如人口普查等。

众多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为政府职能下移和居委会减负二者的矛盾症结找到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社区中介组织的介入,权随责走、责随事转到中介组织,不让居委会负担过重。

(三)增强对居委会工作多方面的投入和帮助

1.多渠道解决居委会工作经费问题。经费问题是保证居委会独立性和群众性的前提。一方面,应该把政府资助居委会的措施制度化,即基层政府每月、每年给当地居委会多少钱的资助,应该固定下来,不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发生改变,并且不与任何条件挂钩。

另一方面,居委会的经费来源也应该多样化,政府应该考虑赋予居委会接受社会捐助的资格,并对捐助居委会的个人、企业,给予税收等政策的优惠;国家和地方也可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资助居委会开展社区福利性、公益性服务项目。同时,应该培育居委会的“造血”功能,兴办一些经营项目,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当然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其收入主要用于发展社区福利性、公益性事业。这样一来,居委会的经费不但有了可靠保证,经费的来源结构将得到优化。

2.进一步加强社区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结合社区居民和实际居住人口的数量合理确定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的使用面积。室内活动用房要有必要的活动设施和用品,并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单体空间,便于居民开展集体活动。室外活动设施要有供居民开展健身、休闲等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设施。

(四)改进居委会的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居委会工作的志愿者化和公益化。一方面,大量招募社区居民作为居委会工作者,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另一方面,还应该改革居委会工作的报酬机制,除了少数专业性的全职人员可以拿工资外,其他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报酬应该津贴化。

(五)突出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居委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居民,应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发挥居民自身的潜力,并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关注居委会的建设,调整自治与完成政府交办工作的关系,才能把居委会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

1.各级政府在出台一些便民利民政策时,建议采取社区听证会制度,充分听取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确保政策能切合实际,操作性强。

2.对社区的重大问题或事情,由居民自己决定,提出方法意见。例如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应当逐渐由社区群众自己来掌握,并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进行规定。其中,居住在本社区应当是首要的条件,因为只有居住在本社区,他才具备了当选社区自治组织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他才能够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并根据本居住区的特点与居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开展社区活动。

另外,真正由居民选举的管理者应向社区居民负责,其工作应由社区居民来监督和评价。

3.强调社区内有较大利益的群体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表性,让他们的利益诉求通过民主渠道进入居民自治的决策,进而进入政府的相关政策,使社区居民自治更有实效性,也有助于动员居民参加社区建设和民主自治。4.改革完善居委会考评制度,要把居民会议的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居委会工作的最基本的依据。5.居委会还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扫除与居民间的沟通障碍。多组织社区活动大力培养和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认同感。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应多与群众进行联系,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张宝锋.社区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3]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连玉明.学习型社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5]鲍月新,刘泽雨,董慧.社区管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环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城镇的发展的迅速,生活垃圾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环卫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镇的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近些年来我所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同时,内部队伍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正视好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镇区。接下来浅谈一下工作中出现的几点问题:

一、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进取心还需进一步增强。虽然组织了一些学习、培训等活动,但个别职工没有迎难而上的思想意识。混日子思想较为严重,进取精神不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给人人浮于事的感觉。个人认为应该在工余时间组织适当的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通过一定的活动来增强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促进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体现。

二、职工工作中要奖惩有度和后备保障。我们的职工常年处于环卫工作的第一线,劳动条件比较差,劳动强度却相对较高,针对一线职工的工作考核,我认为要适当放松,但放松之余也要按章办事,对照科学发展观本意:人性化对待。对工作中出现的坐岗、怠工等现象,坚决走制度路线加以遏制,对待问题绝不手软,同时对工作中表现好的职工也给与一定的奖励,此奖励也并非需要经济与物质上的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比如:能否考虑对一线职工设立一个窗口来评选“每月之星” , 这样在管理上做到依理有据,松弛有度,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相对提高。

近来一线职工普遍反映劳保用品跟不上保障,例如手套、洗衣粉,

其中手套的损坏率高,所发的手套往往跟不上所发数量。夏天、冬天是两个特殊的季节,尤其是夏天,不变的劳动强度容易使人中暑,希望能定时发放一点比如说矿泉水之类的降暑用品体现上级领导对一线职工的关心程度,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

三、车队运作管理、考核。目前对车队人员的考核,基本上是以被服务单位的满意程度为标准来评判的,车队出现最多的问题在于机械化收集的工作中对垃圾桶的收集上,在各生活垃圾收集点,半桶不倒的现象发生的最多。群众投诉的数量较高。整个车队现在少的就是一份责任心和责任感。职工还没能达到在确保自身任务目标完成的同时来为集体多出一份力,没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文明窗口车队形象。

机械化收集工作的推进带来的工作压力的确不小,首先是驾驶员全部压在一线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上。每个驾驶员排定操作固定车辆,不同驾驶员对不同车辆所分配的工作就产生了一些意见,认为有的车工作比较轻松,某某某舒服的,我的工作则比较累。针对这种看法:我个人认为能否考虑实行新的排班制度,个人之间轮流驾驶车辆,时间以一星期或一个月为期限,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同时有使每个人熟悉了不同的岗位。

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好的制度与好的管理可以使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发展欣欣向荣。在工作中我们碰到的有些问题在解决上的确有难度,但是如果各部门之间衔接紧密,职工能同心同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探索,共同分析研究商量对策,那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怎么使用信用卡最划算下一篇:在年中工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