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

2024-05-2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精选十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1

行政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单位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行政管理运行的过程中, 加强行政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行政监督在国家和法律监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在高校工作中也是一样, 行政监督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 由于行政监督体制不健全, 监督机关缺乏足够的权力, 监督工作十分薄弱, 导致行政管理弊端丛生, 行政效率低下, 官僚主义盛行, 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 加强行政监督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行政监督是加强老师、学生民主建设的需要, 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任务尚十分艰巨, 高校学生行政管理领域还存着高度集权、瞎指挥、一言堂、决策程序不健全、不民主等现象。各别人员或部门握有很大的行政权力, 而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 总会被滥用, 这不仅是政治生活中的规律, 也是高校学生行政管理领域经常遇到的现象。所以, 在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领导、决策、执行和反馈的同时, 必须对行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内部和外部监督。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作为单位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如此。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 学校作为一个行政系统, 事务和机构众多。对该校在内部纪检科的监督, 通过对学生的监督,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促使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管理领导的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减少权钱交易, 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通过理论探讨, 制度对比和问题原因分析, 发现和改进学校内部机构的不足, 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 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再从高校班级的角度来看, 班主任大多通过班委来管理班级, 收集班级信息, 单一的方法很容易忽略班级的一些内部问题, 造成班级内部出现问题。而通过监督, 班主任便能从不同方面了解信息, 利于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行政监督的目的

单位行政决策是单位行政管理的核心, 行政监督的目的就是保证单位行政决策的制定、执行的准确无误。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为了防止作出不科学的决策, 目的一是要进行事先监督。在开展工作前事先展开调查, 明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预期目标, 明确掌握开展工作所具备的的条件和不足, 及时发现, 适时补充。

二是要实行事中监督。在执行决策过程中, 为了保证决策顺利地、准确无误地得到贯彻执行, 就要实行事中监督, 其作用是及时查明妨碍在规定期限内圆满地执行决策和缺陷的偏差, 随时随地检查、考核决策执行的情况。三是要事后监督。主要是检查是否达到了决策所预期的目标, 其任务在于查明是否正确地执行了行政决策, 全面完成单位计划。发现问题是行政决策活动的起点, 决策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 发现问题后, 就要拟定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 拟定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特别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 要引导学生形成监督意识, 对班级工作有计划、有把握的开展。

行政决策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 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 而行政监督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反馈行政决策的结果, 鉴定决策的有效性。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 学生宿舍发现有人使用高功率电器, 学校为了防止发生用电事故, 规定了学生宿舍内不能使用高功率电器, 一经发现就没收;然而, 经过后来的调查发现, 这规定的效果并不佳, 学生们还是偷偷在宿舍内使用该种电器, 起不到威胁的作用。后来, 经过学校有关机构的再次商讨决定, 由学生会的人专门去宿舍检查有无藏有高功率电器, 发现的话不止没收还要扣学分。这样一来, 学生宿舍就自然地减少了使用高功率电器的行为, 起到了震慑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工作的实施效果监督发现问题, 才能及时解决, 做到有效管理。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行政监督的方法

(一) 以依法行政为基础

行政监督要以依法行政为基础, 依法行政是高校平稳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 也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 如果没有法律规范的限制, 就很有可能出现滥用权力、腐败乃至独裁的现象。从对高校学生的管理来看, 以学生会检查宿舍的行为为例, 进宿舍检查是正常的学生管理工作, 检查宿舍是对学生安全的保障, 也是对教学工作以及学校决策执行的检验。但是为了检查是否藏有高功率电器二私自拿钥匙开学生的衣柜的这种行为我表示非常不满, 这种行为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隐私问题。国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而私开学生衣柜的行为无疑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 这种监督手段是不正确的, 极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和不满, 对日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 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二) 以行政执行为重点

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的过程, 行政执行的结果是判断测量一个行政单位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行政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往往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走样不得不适时应变。例如,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下达教学任务给各系办, 各系办就要按时完成其教学任务;教务科对各系办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 在肯定各系在成绩及努力的同时, 可以披露各系在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缺失与错误。这种监督手段有利于及时反馈行政工作的执行成果, 检验决策的可行性, 有效的收集信息并加以改正。以行政执行为落脚点, 直接反映高校行政工作效果。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 要注重实际操作, 引导同学进行有效的班级活动。

(三) 以绩效管理为手段

绩效, 是组织期望的结果, 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的实际效果与业绩的确认。从高校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 绩效管理制度有其优越性的一面, 同时又有其弊端。就优势来说, 严格的、长期的绩效工资体系是一种有效的让高校不断改进职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提高绩效的方法。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工作管理中也要善于利用绩效, 当付出与回报形成正比时, 自然而然的保证了公平, 避免了因分配而产生的摩擦, 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融洽。有优点就必然有不足的一面, 绩效管理鼓励竞争, 绩效体系在另一方面就可能破坏人员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精神。具有竞争关系的人员之间会造成信息封锁, 经验保守等一定的隔阂。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产生好的成果的工作, 绩效管理的手段就无法发挥出理想的作用。绩效管理鼓励追求高绩效, 但绩效分为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方面, 并且这两方面并不是始终具有同一性的。一旦个人的绩效所得同组织的利益不一致时, 就可能发生为了提高个人绩效损害组织的绩效, 组织的实际所得反而降低的情况。这时候绩效管理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在进行高效学生管理工作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 也要注意既要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 也要注重对班级的整体作用。由此可见, 以绩效为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行政组织, 广泛运用行政监督的方式贯穿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 对提高学生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文章从行政监督切入, 强调了行政监督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进而由其目的探讨衍伸到方法运用。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论文 篇2

规范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名词,指在生产活动中,用相对系统、科学、稳定的方式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政治辅导员来承担,它的规范管理是指政治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在高校中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建设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大学生今天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他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的习惯对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大学教育里讲授现代的文明和历史,传授现代的理论和观念,对他们的行为却实施落后的管理,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思想,就无法实现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更高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学生的思想的变化,学生维权意识增加,高校也是社会的一角,评奖评优、出国、入党等敏感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随意性强、落后、不规范的管理将刺激歪风邪气的产生,带来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容易引起学校的不稳定,发展下去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因此,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要做到规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法制和育人为本的观念

高校的学生管理具有两重性,既是对学生进行相对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特定的秩序;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的目的更在于后者。现在我们国家都在倡导依法行政,对学生的管理活动更应该在法制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首先是国家公民,《宪法》、《民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高校的辅导员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辅导员要首先具备法制观念,带头遵法守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体现出法律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依法行使工作职权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做出超出法定权限甚至违法的行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有很多过时的内容,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千变万化,及时的修改、更新管理规范的内容,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是高校规范管理的关键。学生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的精神,遵循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而且要充分征求听取被管理者的意见,在实现科学有序管理的同时,使大学生在被管理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之中。当然,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学生竞争的平等,保证管理过程的良性发展。失去了公平公正,就是保护投机取巧,保护不正当竞争,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竞争的积极性而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做法,是对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致命损害。此外,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作为规章制度之外适当的补充加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学生生活,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依照程序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管理上的违规行为,学生因为利益争端产生的矛盾,都是没有按照程序管理的结果。规范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基本环节都有章可循,尽可能少的掺入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都是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排名来确定的。而综合素质测评里对成绩、思想政治表现、活动情况的所占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每项活动的分数累计也清楚划分,每个学生的加分情况都要在班级公示。在评奖过程中如果不按程序进行,随意加分,或者私自提高分值,都要引起学生的不满,带来管理上的极大混乱,起不到奖学金的奖优示范作用。可见,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

(三)提高个人修养、丰富工作经验

高校学生规范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辅导员,他的素质、修养、工作经验决定其工作水平,工作效果。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由于特殊的年龄和相对简单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思想、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做出一些意外的行动,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大学生的出格行为有时并非出于本意,情绪冲动、侥幸心理、追赶时髦等都有可能使他们违反纪律,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仔细分析、区别对待,管理虽然能够实现,但真正育人的目的却不能达到。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培养广博的胸怀,注意虚心学习总结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这些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监考过程中,有同学想作弊,如果辅导员听之任之,同学实施作弊过程,最后就面临留校察看的严厉处罚,性质恶劣的还要勒令退学。虽然处理了这个同学对其他同学起到警示作用,也严肃了纪律,规范了管理,但犯错误的同学再要挽回就非常困难,他也失去了人生进步的好多机会。而一个有经验的辅导员则会在他作弊的初期就采取果断的措施,对他实施警告、监督,事后再对他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使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管理的过程似乎相同,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可见工作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执行管理活动的是人,是人就有犯错误的可能。因此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规范管理的实施者和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适时的监督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就能保证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实现管理育人的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既要明确管理规范化的指导思想,积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公平有序又要在管理工作中崇尚人文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功效的高度释放。因此,必须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这一核心理念应放在规范化管理的首位。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维、会思考的发展变化中的人为对象,以不断变化相互碰撞和互相激荡的思想观念为内容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而且涉及人的生理、情感、爱好、家庭、环境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政治辅导员应当贴近大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剖析他们的思想变化,疏导他们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主体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支撑,从本质上来讲,对学生的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科学的进行制约和引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人才,就必须强化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因为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是最直接、最基本的人才质量影响要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是社会选择、接受和认可学校的基本依据。质量不高的教育,即便规模在大也意义不大;只注重质量不重视规模的教育也会难以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因此,想要获得教育质量的提升,学校中各环节、各部门就要不断协调、共同努力,而这其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风建设,这同样也是搞笑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不断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院校正是这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作为主要的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高校学生管理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形势下,表现出了严重的不适应,它们当前的工作形式很难满足学生管理工作实际要求,使很大部分的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过问学生管理工作。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必须改革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三)是实现高效能、科学化学生管理的迫切需要

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以为学生管理等同于学生思想管理,没有将行政管理同思想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导致过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而忽视了行政管理手段的利用,进而导致教育效果的不理想。必须强调的是,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三观观念还不成熟,他们的行为状态和政治思想尽管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也并非完全吻合。随意,不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得到、细致,总会存在无法疏通、无法引导的学生,这就需要行政管理手段的介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更要强化学生管理工作。

二、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策略

(一)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搞好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校风校纪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基本依据。为使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规范有效,就要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根据新的工作体系要求,制定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检查指标。制定的制度既要符合工作体系的有关要求,又要具有一定激励措施,以便形成规范、有效、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评价检查指标要能体现客观性、导向性和创新性,制定的评价指标要具有充足的指挥能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观念

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的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观念。要将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人、发展的人,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是教育教学中的平等一员。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实现学生健康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为他们提供差异性的管理服务,培养他们的个性才能。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鼓励他们民主、公平的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

(三)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革命时代,新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和途径具有巨大的冲击作用。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日益困难,而高校管理体制的革新让学生管理工作量和工作人员比例越来越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据调查,学生管理工作中有近一半的工作属于规律性的常规工作,这部分工作完全可以让计算机来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管理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中去。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性、预见性的增强,进而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也随之产生了不小的改变。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以培养出素质高、创新思维强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海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谢谷萍.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3]王闰夏.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D].山东师范大学,201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的校园为空间, 主体是高校的学生、教职员工, 主要内容是课余活动, 基本形态是多科学、多领域的文化、广泛的交流和特有的生活节奏, 它是具备了社会时代发展特点的群体文化。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具体表现, 是一所高校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也是学生政治文明素养、道德品格情操的综合反映。简而言之,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 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积淀形成的与社会时代发展密切关联且具备校园自身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

一、构筑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 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学生管理是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的的, 为学生构筑良好的、有序的校园环境是管理学生的前提。高校校园环境文化首先是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它是指高校为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活动提供的物质条件。高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硬件”, 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环境或基础条件, 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无法健康的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会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比如学校的环境幽雅, 景色迷人, 我们就可以用其自然美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 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校园的合理布局、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 可让学生耳濡目染并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所有这些景观背后, 都示意了包括建筑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等“亚文化”的独特的内涵所在;而这种“亚文化”和校园总体建筑本身所构成的校园景观, 使校园能时时处处洋溢浓厚的文化气息。学生通过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的陶冶和塑造, 既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又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达到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其次是包括知识学术环境, 主要指学术科研、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条件。它是衡量一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 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它甚至直接影响育人的质量。最后是包括人际关系环境, 主要是指校园内部的人际关系, 比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领导之间、教师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能使大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利于教、利于管理、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营造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氛围, 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精神动力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首先应在所有的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 引导浓厚的舆论氛围, 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强化理想信念、崇尚奉献精神, 这对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树立、锻炼、修正和提高的作用, 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使命感,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学生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其次要根据高校总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用健康高雅的文化和艺术, 引导学生合理支配闲暇时间。并且注意将学生管理工作融汇在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之中,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发挥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创新的能力,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是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科学管理的前提。

三、创建科学的制度文化, 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谐有序

高校校园文化, 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必须加以科学引导和规范, 因而要创建科学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校园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的集中体现, 这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在各种制度、规章的约束下进行, 规章制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约束、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对校园健康向上氛围的形成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也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谐有序的开展。高校的制度文化, 主要包括师道德行为规范、公共生活准则、校规校训、业余及课余活动规则等方面。要根据本校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宏观领导下, 调动学校所有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上下协力, 齐抓共管, 使校园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向阳, 陈成辉.论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J].前沿, 2007.1

[2]姚成荣.在教育创新中着力推进高校先进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总结 篇5

一、采取措施,凝聚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力量,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执行者,我系今年在校生2667人,现有专职辅导员13名。本年度,我系辅导员更替较频繁,某种程度而言对于学生工作的基本管理出现了阶段性波动,但总体运转正常。对于专职辅导员而言,自身的工作质量直接关乎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本年度首要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凝聚队伍的力量,提升工作水准。我系采取了如下措施:

1、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20_年度,已初步完成和形成了我系辅导员工作制度。本年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系部学生的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一步建立心理健康预防和管理机制、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奖惩制度等,进一步细化、全面规范我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向,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2、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加强内部培训、交流、学习。为了帮助新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转变工作角色,在系内部开设专题培训、案例分析、交流与学习,促进新人的快速成长,达到人岗匹配。对于细枝末节和具体问题进一步采取以老带新方式,老辅导员传授经验,讲解学院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等,做到关乎学生事务的所有问题辅导员自身思维清晰、明确政策制度,熟透程序。同时,新辅导员的_和工作积极性也感染着老辅导员,形成互帮互助,共学习,齐进步。

3、关心、关爱辅导员队伍的健康成长。辅导员站在学生管理队伍的第一线,精神绳索始终与学生的生活起居、专业学习、人身安全_在一起,自身也承受着无形而又不可预知的巨大压力。为了帮助队伍中的每一位健康成长,特邀专业心理咨询老师进行户外团体辅导,多次开展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获取大自然的正能量,释放压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二、努力探索和遵循学生工作规律,搞好日常管理基础性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基础性工作有一定规律可以摸索和遵循,依据规律进行时间分配,关键在于深入落实,做到日常工作高效开展,临时性工作有效开展。本年度,较突出的日常管理工作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安全工作放首位。安全教育是一切工作的重心,我系将安全教育分为十大主题进行开展,分别是:饮食安全、宿舍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生命安全、活动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实习安全、消防安全,做到深入人心的未雨绸缪教育。总结往年经验和教训,今年对于11级学生的教学顶岗实习安全工作更是做到万无一失,系部领导多次召开大会,商讨安全注意事项,在班级、系部召开专题大会,辅导员与每一位家长联系告知确认,做好完备的安全预案,实习工作一切进展顺利。

2、学费催缴工作。鉴于往年的经验,大三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欠费非常严重。本年度,针对11级同学的缴费问题,组织大三辅导员召开专题会议,了解、讨论、研究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系部统一制定大三学生缴费方案,抓住催费的几个关键阶段、摸清每位欠费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督导每位学生的三证通过情况,集中攻破集体欠费行为,逐一攻破顽固个体行为。截止_月,我系大三缴费率高达90%以上,远远超越历史同期水平。

3、_级毕业生的文明安全离校工作。对于我系而言,_级723名毕业生返校、离校工作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件。系部从毕业典礼、办理毕业手续的流程、以及返校的住宿安排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人文关怀,做到了有预见性开展,处理妥当,毕业工作一切顺利。

4、加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教育和引导。针对11级789名学生,春季学期辅导员利用晚点名,召开就业专题大会,开展求职教育和引导。从九个方面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分别是:专业就业形势分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求职意向统计、简历制作技巧、简历制作大赛、自荐信书写指导、面试技巧、模拟招聘、现场观摩招聘。功夫不负有心人,11级学生在学院的大型招聘会上体现出了以往不常见的积极现象,并在_月15日全部离校前往单位实习,未曾有一人因为无工作而留校,这是今年的重大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胜利果实。

三、于细节处着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基本思想道德品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一名思想品德高尚的大学生,与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校园生活的锤炼、良好的个人习惯是分不开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大学之前应该完全塑造完成,大学理应是更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仍然需要艰苦不懈地努力提升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品质。我系从教师的率先垂范、学生干部、党员作为中坚力量的榜样示范,开设文明礼仪活动月,开展“做一个文明人”、“文明在手中”、“文明在校园”、“文明在身边”等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

四、立足班级,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本年度,系部整体学风建设着眼于班级,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切入点,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大学课堂、明确学习目标。具体措施如下:1、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督查;2、辅导员组成的学风督导小组的督导检查、考评与反馈;3、评优评先的公平、公正、公开;4、校内校外的专业类竞赛;5、一班一特色的形成与评比;6、特色宿舍文化氛围的形成。

五、开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素质教育。

根据班级反馈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共性问题和困惑,联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拟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和措施,举办了首届武信心理情景剧大赛,通过剧情表演的方式,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活灵活现的展现,能够让参与者都有所获。后期的大力宣传和展览,拓展了参与者和观赏者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六、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干部示范效用。

学生党员、干部是团学活动建设的主力军、更是班风、学风、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带头人,为了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干部队伍,采取了如下措施:

1、出台党员选拔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日常言行举止考核。通过入党积极分子活动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培养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党员的爱国爱校热情、服务于他人的意识,用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并通过党员的讨论,对系部团学活动和教学活动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通过学院和系部两次团学干部培训,引导干部思考自身的工作,培养创新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建立系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的信息互通机制,做到各项活动、通知能第一时间进入班级,第一时间收集班级同学反馈的信息,做到信息互通;继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模式,邀请同等院校学生会组织来我系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选派优秀学生会干部前往外校学习和交流,并将所学活用到改进系部的学生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加强干部在班级的带头作用考核制度,将良好的干部工作作风带回班级,促进班级的建设和发展。

七、增添第二课堂的趣味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

作为第二课堂的团学活动,紧密围绕第一课堂,辅助教学计划,重点在于开展专业类竞赛,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团学活动根据年级和专业特点分别展开,做到有针对性全覆盖、有效开展。本年度,召开了如下特色团学活动:首届心理情景剧大赛、第四届“红五月X管理者论坛”(连锁辩论赛、营销策划大赛、物流知识竞赛、会计点钞大赛)、首届“共度大学美好时光之优秀毕业生论坛”、一班一特色、寝室文化节、校园网络营销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专业比赛,如参加武汉地区高校会计专业_大赛、会计用友软件大赛、营销百度搜索大赛、用友沙盘大赛、物流沙盘大赛等,检测和锻炼学生的同时,也展现了系部和学院的风采。

纵观以上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我系的工作特色,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当然,本年度,我系的学生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日常管理安全工作仍需加强深度和广度、团学活动的整合和提升仍存在一些空间、一班一特色活动的推广还需要深入研究等。

20_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根据学院学工处的年度工作计划为纲领,制定系部学生管理计划和落实方案。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的同时,需重点突破的几项重点工作如下:

一、关于学生党建。为发展对象制定党员成长计划,指导和监督落实,为党员提供展现的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一班一特色的推广执行。加强推广,形成系部专业班级建设的特色,作为建设经验予以传承;

三、充分利用“红五月X管理者论坛”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团学活动的专业渗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市场接轨拓展专业竞赛团学活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探讨 篇6

关键词:会计;学生管理;第二课堂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作用

始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组织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把我系学生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讨论活动,营造了全系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良好氛围,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先后开展了“与信仰对话”,“中国梦 我的梦”系列活动旨在以先进的思想指导青年团员,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适时组织召开团课学习、团干培训,以提高团干各方面素质,以更好地发挥模范作用。强化先进典型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和挖掘先进典型,在系部隆重召开争先创优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休、先进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在全系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有特色的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结合会计系特点,不断开拓有特色的活动

本系特点有两点:一是女生多;二是会计专业。所以会计系加强文艺部建设,任何活动都围绕着专业特色来开展,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能丰富业余生活,收到了良好效果。充分利用学生会和社团,开展了会计知识、会计做账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学习会计的浓厚兴趣,丰富了第二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二)坚持“服务、成长、成才”的理念,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

在完成院和团委任务之余,自行组织了系列活动,收效良好。为增进友谊,举办了女生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呼啦圈比赛和篮球赛;办公室举办了打字比赛,文娱部举办了“动感之夜---舞动心弦”舞会;学习部开展的大型职业资格证书讲座活动;生活部举行的水果拼盘大赛和通讯部举办的“奇联妙对”比赛等。为了提高本系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特举办了会计系普通话活动月等系列活动;还有“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书法、绘画与手工艺制作艺术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比拼,“秋韵走进大学”的手抄报展览活动,“神采飞扬”寝室设计大赛,“挑战杯”辩论赛,“激情英语”口语大赛。我系实行“晨读广场”制度,每天早晨制定教师到教室辅导学生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三、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提高效率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抓好团总支、学生会、班委会的工作。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在学生群体中,他们是各方面的佼佼者,是学生群体的领头羊。因此我们下大功夫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根据学生在学风建设、班级建设、团支部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干部进行民主考核,还定期召开各班班长、学生干部会议,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学生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改选完善团总支、学生会,加强教育和培训,并开展了学生岗位标兵的评比活动,通过抓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我系的学生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学生手册》以及“绩效考核”的评比指标,在借鉴其他系部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我们健全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德育量化管理办法》、《班级达标评比办法》、《优秀学生干部评比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及班级的日常管理均纳入总体管理之中,奖优罚劣。并注意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大力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另一方面对违记学生开办违记学习班,估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基本上使学生工作形成了良性有序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坚持以学风为主、文体为辅,强化学风建设

学风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我系一直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一是“学知”,就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二是“学做”,就是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团结;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为了促进学风建设,我们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各项活动,如槐花艺术节等以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体育方面,每学期开展几次以班级之间的体育友谊赛,如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赛等,以此为学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发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条件

我系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人、财、物及政策方面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抓住一切机会及早进行宣传发动,动员本系教师发动自身优势,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如安排实习、毕业面试、参加双选会课程的调整等,以保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满意进行。每年度开学向毕业生进行就业动员,从观念上、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向广大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定期向学院就业办公室上报就业统计材料、就业率等,并向全体教职工进行通报,在公示栏及网上向学生公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做好就业后的回访及调查工作,每年回访一批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中,降低违约率。不断总结学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把就业工作业绩列入年度考核并作为奖励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档案移交、归整等各项服务性的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者“五者”角色分析 篇7

大学生的素质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从眼前看,他们并不能从素质教育中获得现实的利益,反而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施素质教育,似乎得不偿失,但崇高的职业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学生工作者应积极投身于素质教育的实践,努力钻研科学理论,改进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学生工作者要有现代教育观念,有创新意识,敢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和新事物,立足于我国教育现实,不断探索,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创造出符合国情的素质教育新路子。

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客观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扮演好“启迪者”、“督导者”、“引导者”、“献爱者”、“示范者”,即“五者”角色。

(一)政治思想的“启迪者”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党一贯的建国治国方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

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丰富和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途径,比如突出时代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网络教育为基础。江泽民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我们既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资源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重要阵地。要树立校园文化建设新观念,及时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尽力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自愿的、自豪的以自己选择的方式表现自我、丰富自我,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感。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崇尚科学,拒绝歪理邪说,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一名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

(二)科学知识的“督导者”

素质教育中学生工作者一定要突破思想行政工作的界限。优秀的学生工作者应具备学生所学专业涉及的各种知识,因为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能否具有严谨治学、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和风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为人师表。

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者(尤其是专职辅导员)不能仅仅按部就班的组织有关活动,布置各级领导部门交办的有关事项,而应该具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察指导之职。具体地说,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劣原因、特长爱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虽不必像任课老师那样讲解因果,但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如何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要做到这些,学生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路清晰的逻辑应变能力。

(三)学业事业的“引导者”

高校主要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增强从业本领之地。但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走进大学校门,没有了中学老师的看守,远离了父母的唠叨,悠然乐哉,从而失去了上进心,混文凭、谈恋爱、贪享乐,昏昏度日;还有一些学生毕业后图高薪、就高位、恋舒适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学生绝对不是现代社会建设所需!

鉴于此,高校学生工作者针对上述种种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学生修好学业、务实择业、踏实从业、发展事业。大学四年中,一般的规律是大一打基础,大二是关键,大三求巩固,大四出成果。因此,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开展加强入学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设计,学生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确立大学目标,也就是大学毕业后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尽快尽早对自己作出一个恰当的设计,切忌强人所难,从而缩短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松弛期,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大学生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端正学风,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务实性、开拓性、积极性,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并且针对高校高年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谈情说爱现象,合理安排有关恋爱与事业关系的专题报告、演讲会等活动,使学生端正恋爱观,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及趋势,帮助他们解决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四)大公无私的“献爱者”

教育者,爱胜过一些。素质教育当然也不能缺少爱。学生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充满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爱才会舍得付出。

高校在校生不少是远离家乡父母,且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学校集体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以至会影响学习。鉴于此,学生工作者一定要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的热爱、尊重和关心他们,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时刻关心学生冷暖,真诚的帮助和解决学生的困难,用爱感化他们。支持和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挫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建立“爱心组”、“互助组”等形式,使彼此之间真正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的融洽、亲密关系。

(五)道德操守的“示范者”

古今中外对教育工作者的美誉各有其论,如“园丁”、“蜡烛”、“灵魂的工程师”等。但做好一名学生工作者,如何使自己无愧于以上种种光荣称号,尤其是如何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的人,是能否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学生工作者应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真诚无私,作风严谨,真诚待人,发扬传统美德,弘扬奉献精神,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身教胜于言传,要用自己的行动使学生体验到老师的言行值得学、应该学、全力学。

总之,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工作者应具备知识丰富的阅历、善解人意的智力、应变答疑的能力,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真诚心和事业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德智双馨”可作为优秀学生工作者素质的综合概括。

参考文献

[1]胡瑞欣, 杜纪伟.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资讯, 2006, (30) .

[2]符水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初探[J].领导科学2007.02.

[3]李乔飞, 苗庆霞, 张杜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饿新挑战与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 2007.09.

[4]罗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经[J].药学教育, 2005.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8

目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社会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校园文化以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体, 以校园为空间, 是在特定校园环境中积淀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代发展特点、道德情操的群体文化。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铸就了高校学生和谐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 是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还能弘扬校风, 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氛围, 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促进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

(1) 高校校园文化

在长期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中, 依存于教学环境与管理环境形成的亚文化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在学校自身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 是全体学生、多数教职员工共同拥有的, 此文化反映了校园价值观念, 是学校精神状态与发展水平的体现。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存在的灵魂, 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陶冶等作用, 将对学生思维、道德、人格、三观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为学校协调发展指明方向, 增强学生创造力,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 大学生管理工作

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秩序、心理健康教育、奖惩评价等,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对学生管理部门及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 为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从而培养出越来越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1)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高校相关部门完善制度, 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校园制度文化立足于高校实际, 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在特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 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促进校园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 以此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高校制度文化主要内容为公共生活准则、道德规范、校规校训、活动规则等, 结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在校党委与学生管理活动中心的领导下, 充分激发职能部门的工作热情, 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 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以服务教师、学生为核心, 其主要目的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知识学术环境建设及人际关系环境。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为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 若一个学校缺少物质文化环境, 将抑制校园文化的发展, 学生管理工作也会缺乏物质保障。比如, 学生通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 不仅可以约束自身行为, 还能提升道德修养, 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知识学术环境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育人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学术研究等。人际关系环境是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网, 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领导之间等多方面关系。构建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仅能为学生、教师日常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还能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确保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不竭的动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扬中, 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坚持民族优秀文化及当地特色文化传统,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与使命感,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为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 立足于高校实际, 结合总体培养目标, 开展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通过健康的文化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培养其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及沟通交际能力, 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为后期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这也是实现高校学生科学管理的关键。

四、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 高校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高校特有的精神、文化、生活风貌, 是学生道德情操、政治文明、行为修养的集中体现。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情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校园文化为前提, 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基础, 可见高校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工作关系密切。因此在新形势下, 应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及精神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推广, 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新问题。高校校园文化是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 直接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 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树岩.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 2014, 11 (2) :108-111.

[2]陈雯.浅谈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劳动保障世界, 2013, 09 (22) :98-98.

[3]王延卿, 施四平.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作用[J].统计与管理, 2014, 12 (5) :176-176, 177.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篇9

1. 提高意识, 营造氛围。

高校学生档案的材料形成涉及高校各个部门, 要想做好高校学生档案工作, 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合力推进。因此, 要增强高校领导和全校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让每一位领导、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认识到学生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学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向社会输送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大事, 提高对学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建好管好学生档案开拓新局面;提高学生本人档案意识, 使其关心自己的档案, 帮助、配合学生档案管理者收集齐全自己的档案。

2.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使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保证学生档案真实、准确、全面、系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结合高校实际, 制定相应的学生档案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 从材料归档、档案传递等各个环节规范操作行为。

3. 更新手段, 信息化管理。

实现现代化管理是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高校学生档案数量的增多和网上招聘工作的发展, 对学生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已成为学生档案建设工作的客观要求。倘若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管理方式, 不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也不适合大学生、用人单位和网上招聘的新的就业模式。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推进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 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档案建设基础性的投入力度, 加快开发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生档案数据录用、查询、修改、增减和打印的管理软件, 使学校管理者能及时了解相关情况, 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及推荐信息;另一方面, 应建立高校学生档案异动处理系统。该系统以学生档案的异动处理为中心, 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整个过程进行数据导入、查询、处理、打印等工作, 考虑到学生档案异动处理的特殊性, 采用B/S、C/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在该种结构体系中, 一些需要用Web处理的、满足大多数访问者请求的功能接口 (如毕业生档案信息查询接口) 采用B/S结构。后台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使用的功能应用 (如学生档案的变动处理) 采用C/S结构。针对档案保密性要求高的特点, 在系统操作部分设置了登录权限。对学生的降级、转学、退学、转专业、专升本等学籍变动处理灵活方便。

4. 改变模式, 创新体系。

首先,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相对“集中统一”模式, 指定专门学生管理机构负责, 有条件的可以配置专业人员, 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 又可防止责任推诿。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实行档案的“双套制”管理模式, 即在电子文档归档的同时, 将其内容以纸质打印件形式加以归档管理, 形成两种介质的同一档案, 电子、纸质文档相结合, 确保归档材料的安全性。其次, 按照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条块结合”的思路, 创新体系, 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在条上可以按照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微观管理体系,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不同, 专门划分贫困生档案、特殊学生档案、痴迷网络学生档案等不同类别, 构建有机管理整体;在块上可以按照人事档案宏观管理体系, 以科学、实用为标准, 按照年级进行划分。新生入学时, 档案材料侧重入学材料的规范整理, 可以根据档案法统一理论, 设计形式统一、内容统一的档案格式, 并对新生档案集中审查, 统一建档。学生在校期间, 主要侧重社会实践参与、个人综合素质表现等。毕业生离校前, 主要是对党团、成绩、奖惩等方面信息的整合。

5. 透明管理, 变革理念。

首先, 要建立专门开放的档案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平台, 在遵守档案管理的原则下, 确保信息档案安全和被正当使用情况下, 归档内容与时间流程、档案的功能与利用、投递规则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让学生充分了解个人档案内容, 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各种推荐材料, 方便用人单位及时准确地了解就业学生情况, 为学生就业提供及时的服务。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 如QQ、EMAIL、MSN等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变化, 仔细核实学生毕业去向, 确保学生档案投递的及时准确, 并在网上发布档案投递去向, 为学生提供可靠的服务, 完善目标服务。

6. 培养人才, 强化队伍。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 篇10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困境

我们国家的很多高校也仅仅是注意到了课程本身,却忽视了教学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也许就是这个缘故,面对现实而制定的专业发展战略尤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我们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为社会多多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让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领域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辅导员人数不够的情况之下,很多大学的班级很松散,无组织无纪律,上课也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也很松散,学生平时也很少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很难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总是出现盲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学校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老师也难以进行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

(二)新时期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这是这个缘故,面对现实而制定的专业发展战略尤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我们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为社会多多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让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领域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高校正在不断地进行扩招,这样一来,各个学校的人数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很多学校里,学生很多,但是辅导员很少。这样很多学生就会疏于管教。而且,一些学校里,很多辅导员都只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他们很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很好地完成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老师的角色转换。有些辅导员老师甚至并不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干部管理工作只是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的辅导员老师有的仅仅是照搬陈旧的工作经验,他们没有意识到如今的学生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了。这些高校的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新的形势之下的学生的情况,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学生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因此,学校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者应当把学生作为自己的立足点,不断寻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进行改善。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切实地把高校学生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做好。

二、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职业一直以来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地位一直不是特别被公众认同。因此,我们应当尽快提高辅导员的地位。由此培养他们对于工作的热忱。很多大学的班级很松散,无组织无纪律,上课也没有固定的班级,干部管理工作也很松散,学生平时也很少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很难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干部管理工作总是出现盲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学校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老师也难以进行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辅导员应该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比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贸易组织以后,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各个重本二本以及三本的学校都开了很多的相关专业,这就使得高职高校的毕业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狭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高校管理若不实行改革,我们的毕业生可能难以找到工作,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国家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是目前面临的最强大的挑战。在新的教学形式之下,原有的课程制度已经难以满足高校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很多高校顺势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但是很多高校也仅仅是注意到了课程本身,却忽视了教学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也许就是这个缘故,面对现实而制定的专业发展战略尤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我们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为社会多多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让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领域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辅导员人数不够的情况之下,很多大学的班级很松散,无组织无纪律,上课也没有固定的班级,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也很松散,学生平时也很少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很难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总是出现盲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学校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老师也难以进行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

上一篇:自适应占空比下一篇:红细胞保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