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2024-05-12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精选十篇)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1

我校大队部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先头兵”。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聆听和演唱雄伟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 一种庄严感和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们给学生讲祖国血染的历史, 我们给学生讲红旗的故事, 我们让他们认识那些英雄人物……让他们感受到今天幸福的生活, 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所以, 看着国旗, 听着国歌, 学生们就能想起祖国妈妈伤痕累累的过去, 怀揣着报国的志愿,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继承先烈们的遗志, 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 都会随着不同节日和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事件而拟定, 不仅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国家的重大节日, 因地制宜的进行德育陶冶, 更能让学生贴近社会、走进社会。所以, 升旗仪式是对德育最好的渗透渠道。

二、“五爱教育”是德育的核心

“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也是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 根据本校的特点, 在实施过程中, 我校大队部能以人为本, 从实际出发, 赋予“五爱”以新的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我们把爱祖国, 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同热爱学校, 爱班级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大队部定期举办“我的校园, 我的家”活动。爱我们的校园, 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爱人民培养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的思想结合起来。我们大队部开展“伸出温暖的手”活动, 让学生们懂得关爱他们, 幸福自己的道理;把爱劳动同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在农村, 学生们最熟悉的就是干农活。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家长溺爱的因素, 学生会干农活的却不多。我们队部根据这个特点, 在学校广泛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 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开展“三节”即节约用水, 节约用电, 节约粮食活动, 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把爱科学同落实为实现祖国的“四化”而努力学习结合起来。我校大队部利用大队会进行思想教育, 让学生们都要树立一个目标, 按照自己的目标确定努力地方向,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五爱”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扎扎实实收到成效。

三、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基地

家庭德育具有父母的“言传身教”, 让来自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一个有着良好家教的学生, 一定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 在每年的少先队活动和德育计划中, 一定要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家长会宣传会计划。净化家庭德育环境, 父母戒掉酗酒、打麻将等不良习惯, 以发挥家庭文明环境的感染力和父母的表率作用。文明礼貌是在日常相处和迎送客人、待人接物中得到学习的。待人宽厚、勤劳简朴、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思想, 是在家庭劳动、家人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现在的孩子, 独生子女占大多数, 在家里, 他们享受着“小皇上”“小公主”的待遇,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他们不懂得为别人着想, 这样的结果就是家庭教育的毒瘤。所以, 家庭教育是德育最好的课堂。

四、感恩教育是德育的枢纽

感恩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 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所以, 在学校大队部活动和德育活动中, 我们始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枢纽。我们认为孩子要学会首先感恩父母的付出。感谢他们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感谢他们让你衣食无忧;感谢他们给予了你无私地爱。感恩的方式就是做一个尊重父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其次, 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身边一切为了别人而默默付出的人。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 你笑, 它也笑;你哭, 它也哭。”感恩不仅是一种心理安慰, 也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它来自于生活的爱与希望。

五、学科教育是德育的升华

小学学科文化作为第一课堂, 是德育的补充和完善。小学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曾经讲过:“近年来, 教育部从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 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使“教书育人, 以人为本, 德智体美, 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有一点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 明确德育的内容, 要求和方式, 不断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不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同时加强德育工作在各门学科中的有机结合。这几年来, 我校大队部结合各学科特点, 挖掘教材中得德育情感, 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 让德育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领悟爱国的精神, 集体荣誉感, 无私正义感和责任心。

六、校本课程是德育的特色

我校地处辽宁省大连市普湾新区城子坦, 是一所古镇级小学。其中有一位英雄人物——郑春满, 家喻户晓。他是一位解放军战士, 为了救两个落水儿童, 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在城子坦的大街小巷被世人所传颂。因此, 我校大队部把每年的4月16日作为“像郑春满烈士学习”的纪念日, 这项活动已经搞了30多年。我校大队部以此为契机, 建立具有我校自己特点的校本课程《学习英雄郑春满》。在活动开展中, 我们以“春满精神”为导向, 着眼于全方位, 构建科学性强、实践性强, 具有个性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我校大队部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图画展, 社团小组活动等教育资源和平台, 进行“春满精神代代传”等系列活动, 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七、实践活动是德育的堡垒

说得再精神也没有做得有感想, 所以实践才是硬道理。学校大队部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在社会活动中学会做人,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在德育的方式上, 我们做法是“重在实践, 体验过程”, 做到“三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当春天到来, 学校便组织学生们植树、栽花;清明节、重阳节带领学生们到位于学校旁边的敬老院进行慰问和帮老人们打扫卫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用积攒的零花钱, 为身边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赠送学习用品;开展“我是当代小雷峰”“争做文明小市民”“新时代新三好”……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 获得友谊, 互帮互助, 和谐相处, 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校大队部还组织开展学习《小学生法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校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体现高尚的精神, 让学生学有所依, 做有榜样。

八、“爱”是德育永恒的主题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水, 没有水就没有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 在德育活动中, 爱应该是最重要的理性行为。因此, 要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品质, 就必须懂得培养孩子心里有他人的思想。做爱护他人、利于他人、爱护集体、利于集体的事情。在工作中, 我们教师要率先垂范, 言传身教。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让他们懂得爱的实质, 愿意用爱进行传递。我校大队部以“爱的旋律”为主题, 开展让学生们找一找身边的爱, 感受身边的爱, 释放你的爱的教育活动。让爱在学生的心里根深蒂固。同时, 我们还巧抓时机, 利用节日进行教育。如:母亲节、父亲节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 为父母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 为父母洗一件衣服, 帮父母做一次家务, 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在这种爱的呼唤下, 学生们提高了思想认识, 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感受并学会付出自己的爱, 这种爱的教育的效果, 远远胜过说教。

总之,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特别是当今社会, 小学生耳闻目染的, 其思想认识也变得复杂起来。所以, 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是必然的, 德育使整个教育的灵魂。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 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工作来充实它。教育就像阳光, 德育就似彩虹, 阳光照射下的彩虹会无比的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思想品德 (第五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3.

[2]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册) [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2.1, 3, 1.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6, 17.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2

德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紧抓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一个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初级阶段的教育密切相关。学生的良好思想和行为都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与渗透形成的,主要体现在每一节课、每一种活动、每一件小事中。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首先,要加强课内常规要求,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班主任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抓到底,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建立学生轮换值日的制度,逐渐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其三,要明确每日常规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举止。要求学生在校内校外做到礼貌待人,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树立学生身边榜样,潜移默化开展德育

榜样的作用,特别是身边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使其在班级范围内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因为班干部不但是班级中的带头人,也是代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中间人,很容易对其他学生产生榜样效应,因此,只有加强班干部的自身能力,端正班干部的言行举止,才能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班级风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潜移默化的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此外,要想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也需要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努力提高自己,在形成良好班级风貌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教学中,主题班会往往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有时甚至会成为教师的辅导课,所以取得的教育效果比较微弱。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主题班会教育,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主题,不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因素。当班主任拟好相应的主题之后,要认真收集相关的影视资料,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试听感知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惊涛骇浪》《绿色钱包》《离开雷锋的日子》《地道战》《雷锋》《鸡毛信》等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倍加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再如,可以确定保护环境主题,比如《保护绿色家园》,我们班主任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环保的图片和文章制作PPT课件,带领学生感受碧水蓝天的美丽,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保护环境的想法,在教育的感染下,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保护环境,班级的卫生也因为同学们的变化而焕然一新。

四、加强校内外的联系,利用校外渗透德育

除了校内教育外,我们还要将校外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灵活采用教育方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实现校外的渗透,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会快乐的同时将知识掌握起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德育教育的进展。例如,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等,这些反面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而对道德准则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德育教育要不失时机的开展,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此外,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将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普及正确的教育思想,传授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及时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全面提高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能力。

总之,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栋梁,我们班主任要发挥自身作用,采用正确且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们指引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获得长远的发展,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丹丹.基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77).

高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良策 篇3

教育的开展需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没有形成良好的德育观,而且小学生对大部分事物的认知还处于低水平阶段,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

根据小学生发展规律可以确定,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德育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后,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遇事能够严格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

如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面对陌生的环境、教师和同学,难免会产生不适感,对学校产生畏惧心理。这时,教师要通过多组织一些游戏或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而是和很多同学或者朋友一起学习、进步、玩耍。同时,教师的态度要亲切和蔼,让学生不惧怕教师,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在无形中为德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年级,德育的主要工作是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当学生升入二年级时,教師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每天坚持自己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后才能看电视或者是玩游戏,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懂事了,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引导学生理解并关心父母,以及周围的亲人、同学和朋友,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充满爱心和热情。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德育中,教学方法对德育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甚至会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中,进而提升德育的效果。

任何学科都和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德育也不例外,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抽象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形象化的知识。这样,就能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真正意义,感受到德育教学是有用的,进而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三、转变教学观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研究现代德育理念,改变单项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从单向的输入式教学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相关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教师应在课堂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春天的感觉。大部分学生都在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有的学生说:“春天会开很多花,很漂亮。”有的学生说:“春天比冬天暖和,可以穿很漂亮的衣服。”但有一位学生的答案与众不同,他说自己不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细菌滋生的季节,比较潮湿,人很容易感冒。在这位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后,笔者没有否定或批评这位学生,而是表扬了这位学生,因为他的思维很活跃,其观点具有创新性,能够发现其他学生发现不了的细节,是一个细心观察、独具个性的人。但是,笔者还是强调了一点,就是我们要发现春天美好的一面。

总而言之,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对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与内容 篇4

一、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意义

1. 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科学文化知识, 是否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已然成为判定是否是一个现代人以及一个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开展安全教育,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 遵纪守法, 另一方面, 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 而小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2. 当代社会管理需要安全教育。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重视健康是珍爱生命的前提。但随着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 社会管理面临的复杂程度也进一步增加, 再加上在校小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 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 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 学生在校内出现踩踏、器材坠落伤以及往返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假期溺水触电等意外非安全事故等时有发生。小学生在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 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 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已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 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的力量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维护良好有序的社会秩序。

3. 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因年龄所限,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 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对待日常事物时, 往往对事物好奇心较重且好动结果往往导致身体被损伤;在自身物品管理上, 思想麻痹, 物品随意乱放而致物品损坏或遗失;在日常生活中, 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 存在侥幸心理, 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生活经验不多, 进而做出诸如随意下水游泳或者玩耍电路等危险举动等等。此外,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 接触社会少, 辨别是非能力差, 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使其犯罪。因此, 要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小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

1. 要求学生严格做到遵规守纪。 班主任必须将安全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 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周会课、少先队队会、放学站队等平台, 对学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防范教育, 必要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要求学生熟记《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并要求学生严格按要求去做。同时, 要结合本班, 本校, 当地社会环境的实际, 举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 教给学生必备的安全防范常识。 要长期不间断地开展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演练, 严格要求和时常提醒学生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不参加有危险和社会危害的活动。

3. 建立家校共同学生安全教育机制。 一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详细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包括家庭住址、成员构成、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其他特殊情况等。二是学生有异常情况, 如有学生缺课, 应尽早查清原因和学生下落, 必要时和家长联系, 要求学生有病有事必须向班主任请假, 并写出请假条, 有家长签字。三是伤害报告教育。在校内学生受到伤害, 班主任要采取措施, 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受到救治, 及时报告学校, 通知家长。在校外学生受到伤害, 班主任知道后, 要立即和家长学校取得联系, 使学生尽快得到救治。教育学生不管在校内校外的任何时间, 一旦受到伤害及时告诉班主任或家长, 要让学生熟记班主任电话号码。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5

李白溪小学 伍滢琪

关键词:德育 指导思想 健全管理系统 统筹安排 开拓创新

内容摘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而小学德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我校的德育工作历经多年摸索、创新、总结和反思,已经独树一帜,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那么,到底如何抓好小学德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1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向

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来。

2成立机构,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就学校来说,这样做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既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又能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定期向家长和有关单位以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汇报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纪律、劳动等方面的情况,真正体现学生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在小学阶段,学校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3.2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3.3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努力开拓德育的多种渠道

为使德育充满活力,取得实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多种德育渠道:①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失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②开发德育资源,整理本校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③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④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和“创良好班集体”、“学英雄做新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⑤注重师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

5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主要是调动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

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为了调动班主任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必须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学校一方面尽量为班主任老师提供舒适而又宽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班主任考核中对争先创优的班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总之,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应该重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全体老师的聪明才智,同时运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以及关协的作用,让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参与,达成育人的共识,形成合力,学校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显著成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事还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老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每学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业务学习,法律法规的学习,举办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力量

注重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教职工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员和工会的领导,并教育党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校长负责健全德育网络,大队辅导员协助校长制定德育计划,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德育活动。班主任协调德育力量,组织德育活动,创建优良班集体。德育课教师潜心改革教学,把德育课的重点由应试转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都把育人放在各自工作的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注重优化德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教育的载体,具有客观的教育力量。通过打造德育舆论,净化社会环境、组织社区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等途径,形成关心、爱护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风尚。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总之,搞好学校德育工作是我们教育事业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是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我们不停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德育工作开展得

更好。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德育原理》,胡守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当代班级管理引论》,曹长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性格还不健全,是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班级领导者的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认真思考关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塑造健康积极、性格健全、品质优秀的学生为重要目标。

一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

根据我国的小学素质教育目标,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以及高尚的情操,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小学生了解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并且,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其心智尚未成熟时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可以更好地塑造小学生坚强韧性的品质、乐观积极的心态、自信开朗的性格,同时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勤劳多思的学习热情,为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弘扬我国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三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1 创设班级环境,感染学生

德育工作重点在于为小学生营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大环境,在具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下,小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通过对周围老师和同学的行为举止的观察,能够更为直接的管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成为一个道德品质过关的好学生。班主任创设良好风气的班级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严格纪律。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具有严格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纪律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公正的,任何一个学生在纪律面前都没有特权,让小学生在遵守纪律的同时懂得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积极导向。作为小学班级的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应及时予以教育,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予以表扬。让小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要定期组织班会,并提前确定班会主题,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班会形式和内容的方式,如观看电影影片、排练小品表演、组织演讲等,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感,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班会畅所欲言的同时班主任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加深对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可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主题班会,采取家长教师共同评判的制度,开展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在促进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国庆节开展“歌唱祖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2 树立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有助于小学生模仿和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榜样可以是一个伟大的人,也可以是普通的平凡人,只要通过榜样激励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明白是非对错,那么对小学生的性格和观念的形成都有所帮助。

首先,教师应树立典范。对小学生而言,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乐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有礼貌地待人接物,不随地吐痰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发自肺腑地崇拜老师,从而学习和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达到德育的目的。

其次,树立学生榜样。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老师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对于表现优秀,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同学同样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可以组织对学生榜样进行奖励,比如每周进行评选“我是好孩子”活动,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三朵小红花等奖励。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让学生因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豪,从而发自内心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 利用日常教学,教育学生

学习活动作为小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在校时间。因此德育应与科学知识教育紧密结合,班主任和各科的任课老师应积极沟通,相互配合,以便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将德育的目标传达给每科的任课老师,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提升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如此,班主任应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关爱和尊重,遇到问题要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学生纠正自身的错误行为。

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设立班级展区,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世界,营造和谐积极的网络环境,让学生们在网络上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例如分享有助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动画片、音乐等影视作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轻松接受道德教育。

四 结束语

小学生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班主任进行的德育工作只是诸多因素之一,所以班主任在积极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协调,积极探讨解决办法,与家长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让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83.

[2]徐丽.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科技资讯,2014,15:174.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7

在小学开展的“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四个环节:

1.“我的中国梦”时事讲坛活动

组织班级观看美德类电影, 并就电影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电影联系实际生活, 讲述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我的家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 开展全校性的演讲比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 讲出学生的真实感受。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为学生们开展时事讲座。

2.“我的中国梦”实践体验活动

在学校、家庭、社区中组织“关爱生命, 文明出行”、“感恩父母, 孝敬老人”和“争做爱心小天使”等活动,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将道德规范化整为零, 分散到日常生活中, 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

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以“我的中国梦”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力量, 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4.“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

在小学内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促进学生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在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 除了一系列的活动外, 还要积极与其他学校联合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身的问题, 并调整活动方案, 促进主题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 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二“我的中国梦”与小学德育工作的联系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重点是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责任观。现今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受到家长过多溺爱, 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任性、不讲理。如果任孩子这样发展下去, 那么长大后就会没有责任感、自主能力差、心理素质低。因此, 小学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德育工作来纠正学生这些歪曲的思维方式,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责任观。

“我的中国梦”与德育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的, 小学的德育工作更细致、全面, 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而“我的中国梦”则是局限于德育工作中的理想而开展的, 也就是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将学生的小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理想结合起来, 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 德育工作与“我的中国梦”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我的中国梦”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具体的方向, 可以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下, 我们可以看到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向, 将德育工作化整为零, 分散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逐步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 小学德育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 依据各个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心理特征都是不同的, 因此, 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学生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教材不同、德育工作开展的形式也不同。从课程内容上来说:高年级的德育课程内容可以设置为品德与社会;低年级的德育课程内容可以设置为品德与生活。

2. 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小学主要学科是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德育工作者应挖掘德育资源的内涵, 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渗透性教学,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升旗活动、开学、毕业典礼都是比较常规的德育活动,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组织牵手活动、募捐活动等, 将德育工作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让学生在玩和学中逐步提高德育水平。

4.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从学校开始, 向家庭延伸, 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让家长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逐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后再由家庭向社会辐射, 通过社会上的一些教育基地和教育项目来开展德育活动。

四结束语

小学生德育工作要在新时期里不断发展和创新, 要紧跟时代步伐,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 结合“我的中国梦”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逐步将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梦想的现代化接班人。

摘要:“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紧密相连, 德育教育成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接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 而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加紧德育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从“我的中国梦”出发, 探讨在主题教育活动下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国梦,主题教育,小学,德育

参考文献

[1]安清澍.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3)

[2]卓晴君.德育自信, 源于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比较中的我国中小学德育[J].中国德育, 2013 (4)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8

现今许多学校召开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运动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全员参与的目的,而且可以准确、快速地得到数据。但美中不足的是,测试运动会过后,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应付,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此,可以借助全员运动会的思想,每两年开展一次体质健康测试的全员运动会,但每年传统的田径运动会都抽取2~3个体质测试项目放在运动会中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比如,在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前一个月,告诉学生本次运动会将会抽取某一年级的50米、跳绳等项目,激励全校学生积极练习。在运动会的前一天,宣布测试的年级,要求此年级所有班级的学生都要参加50米、跳绳的角逐。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依据总成绩,颁发50米团体平均成绩的前3名;依据优秀率,颁发班级优秀奖;依据个人成绩,颁发年级前20名、班级前10名等奖项。

策略2:与课堂评价相结合

因为每年只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上报,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较小等原因,许多学生在测试时会忘记测试的要求与方法,造成测试的耗时,同时影响后续学生的测试发挥。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应将测试项目常态化(经常化),即把体质测试项目融入课堂教学的考核内容中,作为学期考核项目之一,如,50m跑、400m跑可以作为学生体能考核项目;斜身引体可以作为学生力量和技能考核内容。这样就可以将测试的注意事项放在平时的教学中,节约了组织与测试的时间,同时避免了个别学生因此突发事件而影响其成绩的获得。

策略3:定时测试与限时测试相结合

体质健康测试的“大一统”式的测试方式,优点是数据获得及时、省时,缺点是不能保证全体学生及个人的最好成绩记录在案。因此,应针对测试的不同项目,划定不同的时间安排。总的原则:对于变化不明显的项目,如身高、体重,采取定时测试的方法,即选择某一时间段集中进行测试。对于一些通过练习或锻炼数据会有一定提升的项目,则采取限时测试的方法。即在宣布测试内容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练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自选时间进行测试,具体的项目如:坐位体前屈、400米等。采取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把“要你测”转变为“我要测”,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策略4:测前成绩与测后对照相结合

小学生年龄小,体质健康测试虽然每年进行一次,也有反馈单,但学生只知道刚刚测试的结果,对上一年的结果几乎一无所知,即学生无法了解到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在过去的一年中有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个问题,在测试结束后,可以先下发学生上一年的反馈单,让学生自己将其与当年每一项成绩、结果对照,形成自己的反馈。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比较弱,需要努力,或者应该继续保持下去。

策略5:测试结果集中反馈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对于测试的结果的反馈有整体反馈和个体反馈两种形式。整体反馈方面,首先,学校的整体反馈应交至校长室;其次,年龄组(或者说年级)的反馈应交到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处;最后,针对班级的反馈则应交至班主任手中。在年级组、班级反馈中应体现出与其他相邻年级、平行班级的对比情况。以上反馈都属于集体反馈,较为笼统。为了引起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需要进行个体反馈,但多数情况下只是对测试结果的反馈,家长、学生看到的只是数据,不能深入理解。因此,对个体反馈应区别对待,比如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反馈,主要针对的是家长,所以先对现有所测项目的意义说明,而后才是数据及等级。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反馈,则是主要针对学生,列出某一数据的班级排名或者告知此项目的班级均值,以及超出均值可能产生的问题及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等(类似一个简单的运动处方)。

策略6: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反馈与身体健康相结合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篇9

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 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新的课程标准也进一步明确规定各学科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因此, 笔者在所担任的音乐教学中, 将音乐教学与小学生品德教育相结合, 在完成音乐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力求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学习《升国旗》歌曲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我问:“孩子们, 你们是不是想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下面老师领你们到天安门广场观看隆重的升旗仪式吧。”孩子们看到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肃然起敬, 仿佛亲身体验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这样激起了每个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歌曲内在的涵义, 无形中也受到了情感的陶冶, 进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效果。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在日常生活中,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 从常规教育入手, 把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具体的行为中, 逐渐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如:有一名学生不小心把铅笔掉在地上。他身后的学生发现地上的铅笔不但没给他检起来, 相反出去时用脚把铅笔踢到了一边。针对此事开展了以《同学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题的主题教育。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从此以后班级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扶起跌倒的同学, 帮助他人拿物品的同学, 借给学习用品的同学, 等等。

三、在游戏中渗透德育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所以, 以游戏为切入口, 把德育目标渗透在具体的游戏情节中。如:在进行少先队活动时, 我校组织了拔河游戏。游戏之前, 我问同学们:“我们怎样做才能赢对方呢?”同学们说:“一起用力”“大家配合”“努力坚持”“脚相互顶着”, 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和交流, 学生不仅掌握了技巧, 还懂得了团结力量大, 坚持才能胜利的道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思, 还培养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四、在劳动中渗透德育

劳动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 还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自强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我们是乡镇学校, 因此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 让学生从家带一些苞米籽、黄豆籽、蒜籽等, 老师手把着手教会下种的方法, 并让学生自己浇水, 养大。孩子们看到自己种的种子出土、发芽、长大, 都感到万分欣喜。有的学生经常去看看自己种的苞米、黄豆、蒜, 还有的学生经常自己浇水。通过此类的劳动实践培养了小朋友从小爱劳动、会劳动、能劳动的高贵品质。

五、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以为德育渗透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 我利用学校举行的重大节日活动, 力求推动德育活动的开展。比如:迎10月13日中国少先队建队日, 以“祖国在发展, 我在成长”的题目开展了主题活动。全校学生共同感受建队的盛况, 回顾革命历史, 想起无数先烈的业绩, 每一块红领巾都是用鲜血染成, 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到党的阳光。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懂得好好珍惜。他们决心今后好好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德育教育。

总之, 品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 它融会、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学生的一切活动中, 因此, 笔者认为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日常生活、游戏、劳动等各项活动之中, 彼此渗透和融入。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你播种一种思想, 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 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一个人的品德影响着他的一生, 陪伴人的一生, 而青少年期, 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所以我们要运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途径和各种形式,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为其身心健康成长, 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 为他的步入社会, 创造美好生活构建坚实平台。

摘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 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启蒙教育, 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 因此, 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10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不仅有工具性, 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 我们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小学语文教师便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设计不同的课堂形式, 把品德教育融入课堂中来,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在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关情况,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开展德育计划的迫切性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并不完善, 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例如, 一部分教师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甚至在语文课堂上昏昏欲睡;一部分教师追求考试成绩, 仅仅讲解语文课本中的考试重点等。以上这几种形式只能让学生学习到语言文字的皮毛, 都不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品德教育, 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改善。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计划的开展是完善教育目标体系的必经途径。

教育目标体系是教育教学所达到的目的, 是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机的统一。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提供知识, 而且要给予学生道德教育。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事项

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学生的阶段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不同心理、情感特征去设计教学方式, 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中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分段进行, 即针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教育内容应不一样。例如在教低年级的学生时, 就应着重从了解入手, 明白课本的思想内容, 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就应更进一步要求其领悟其精神感情。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注意情感的融入。

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应充分注意情感的交融。教学工作者应凭借生动的教学氛围, 带领学生领悟课本之中的思想感情, 与文章中的作者传递的感情产生共鸣, 达到最佳的心理境界。

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注重美的教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是塑造和陶冶学生美好心灵、和谐的个性、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的一种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美, 不仅表现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上, 还表现在人物的思想、情感、境界上。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计划的开展中, 应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美感, 提升其审美境界。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计划开展的有效途径

1. 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赏析文段。

字、词、句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功, 它们构成了一篇文章。因此我们要特别抓好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细心品读, 在分析语言文字时, 有意识地渗透进课文本身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这样, 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同时, 又受到了生动的思想教育。

2. 在教学课堂中创造氛围, 寓情其中。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共同互动, 不仅是信息和语言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思想教育因素, 凭借课堂教学这个平台, 营造与课本相近的课堂氛围, 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小学阶段又是发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主要时期, 要让学生接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者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 或者一些辅助工具, 创设独特的感染情境, 引发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从而达到情感升华。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 引导学生多在课外下工夫。

我们平常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单一的互动, 有更多的方面是来自学生的课外工夫, 例如围绕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以及学生在家完成的课外阅读。通过开展课外活动, 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 情感共鸣。而活动应积极向上, 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操的培养, 赋予教育性、趣味性。例如可举办课文朗诵比赛, 既让学生再一次加深了课文理解, 又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了课文的情感;或者在八一建军节这天举行歌唱爱国歌曲的表演, 让学生在听歌的乐趣之中体会爱国感情。课外阅读也同样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根据课本的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去阅读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书籍, 并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书籍, 掌握其思想内容, 体会其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本质, 便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开展德育教育的计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真正地将德育教育的工作开展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才能在当今教育形式下, 培养出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 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 我们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计划。在开展德育计划的过程中, 应根据德育教育自身的特性, 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字基础知识的同时, 与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计划

参考文献

[1].戴昌贵.《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探索, 2008.2.

上一篇:滚动轴承使用技巧下一篇:语言与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