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

2024-05-08

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精选十篇)

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 篇1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以下简称《选读》) 由四个单元、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一个附录构成。四个单元共遴选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12位作家的12篇小说作品 (包含其“扩展阅读”部分) , 其中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 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3篇, 而其余的9篇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 而且有1篇属于广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台湾文学部分 (陈映真的《将军族》) 。

从篇幅来看, 《选读》12篇作品中《家》、《红旗谱》、《林海雪原》、《红高粱》等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 其余的作品则属于中短篇小说。从《选读》的单元组成看, 四个单元分别着眼于“青春岁月”、“思想之光”、“英雄世界”和“情感天地”四个方面。

总体看来, 《选读》作为中学的一门选修课, 其“学习活动”和“扩展阅读”的设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加强了文本的阅读, 从初读、再读到三读, 逐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随后的学习要求逐步提高, 所提问题也逐步深入;尤其设计了“思考探究”部分, 利用影视手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但从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学科来看, 教材的选目还有可斟酌之处, 比如其第一个单元“青春岁月”, 在巴金的《家》中, 比觉新更能体现青春的本质精神的人物是觉慧, 选觉慧反抗旧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的有关段落似乎更加有代表性, 其余单元也有类似问题。另外, 中国现当代小说有其发展历史过程, 教材对此完全不涉及, 不利于学生大致了解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梗概。

再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 设置该选修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高考中现代文的阅读和鉴赏、评价能力, 而《选读》中的某些要求似乎离这个目的远了一些, 比如“编辑撰写《中国现当代小说家小传》”之类。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问题, 本文拟选择《选读》中几篇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具体教学内容上的探讨。

(一) 《家》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 《选读》选择了原作的第六章。我们认为, 在具体教学中除了对主题思想进行必要的解析之外, 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父亲的形象, 不可完全解读为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

如果只从主题思想上解析这一段的父子关系, 往往把父子冲突理解为封建家族宗法文化对青年的压制, 把文中父亲的形象简单地解析为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的代表。这就把深刻复杂的父子关系简单化了, 也背离了文学作品中塑造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的要求, 不符合作品原意。应当看到, 父亲的两次谈话确实直接导致了觉新个人事业和爱情梦想的破灭, 不能在学业上深造而要开始工作, 不能和表妹结婚而要娶一个家里为自己定下的妻子。但父亲是在自身患病和考虑家族和谐的因素下, 满怀爱意安排他的工作和婚姻, 这恰恰符合他的身份和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从主观上讲, 父亲绝没有故意浇灭孩子梦想的动机。相反, 两次谈话却都是非常温和和合情合理的。而觉新个人的所谓理想, 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未必就是完全值得赞美的。比如升学梦想, 本无可非议, 但面临家庭变故, 一个有责任心的长子能够扔下患病的老父和经济都没有独立的弟弟妹妹在家而自己去升学吗?对于爱情也是如此。

2.末尾的那段话的含义。

在课文的末两段, 作者描写觉新有了孩子后, 每晚都看着孩子, 充满无限爱意地对孩子说着含糊的话, 然后出现了这样一段话:“他并不知道他从前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他也曾经从父母那里受到这样的爱, 他也曾经从父母那里听到这样的充满了感激、希望与爱的语言。”这一段话究竟具有什么含义?尽管可能没有标准答案, 但却恰恰可以提出来启发学生思考。我认为, 巴金这一段话, 并不是从反封建的角度写的, 而是从人性、从父子关系的演变来写中国家庭的一个共同现象, 那就是, 父亲对儿子的爱本来是一样的, 但随着孩子进入青年, 父亲的爱却跟孩子个人的选择有冲突, 最后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父子之爱演变成父子冲突似乎成了一个轮回。巴金提出了这样一个爱的冲突、爱的轮回, 而如何冲破这样一个轮回才是读者要思考的。

(二)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对于本篇小说, 我认为, 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该重点把握思想主题的时代性特点。

在“文革”刚结束的那个年代, 安然身上那种诚实、正直、热情, 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独立的自我人格精神就像她身上的红衬衫, 这是另一种火, “只觉得, 人类的生存不能没有它, 它点燃人类的热情, 给人类以希望”。安然的青春和叛逆显示出时代开始挣脱“文革”遗留下的“左”的束缚, 体现出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安然和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追求的是同一种时代精神。红衬衫是安然追求的美的象征, 是安然思想性格的象征, 是刻画安然等人物的重要手段, 也寄托着作者的美好理想。红衬衫是真诚、热烈、善良、美好、反抗的青春之火的象征。

安然追求独立人格,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 这正是“文革”结束后、思想解放大潮下, 一代青年反叛性思想历程的表现, 也是青春文化的本质的表现。

(三) 《红高粱》

作品塑造了当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余占鳌和戴凤莲两人都是敢爱敢恨、崇尚自由人格、洋溢着青春的酣畅豪放生命力的人物。

这种主要人物形象出现的意义, 一是改变了此前大众习惯的英雄形象模式;二是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思想潮流;三是展示并呼唤刚劲健康的生命力。

对于本篇作品, 建议教师重点放在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上, 主要解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与过去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有哪些新意, 其次才是思想内涵的把握, 至于艺术上的特点, 可以简略处理。

(四) 《受戒》

在编入本篇小说时, 《选读》的编者进行了删减, 一些删减是必要的, 比如, 和尚所唱的大胆的民歌, 但最重要的结尾部分明海和小英子的对话被删除了, 即小英子那句纯洁无邪的“我想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这几句对话是小说的核心, 是表现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的关键部分, 不能删除。现在删除了, 就大大削弱了小说的思想魅力, 整篇小说的结尾就显得非常沉闷而且莫名其妙。如果是怕对学生的思想有不好的影响, 似乎多虑了, 这不算一句少儿不宜的话, 现在的高中生也完全具备了对这样一句平常话的免疫力。如果是过度担心这个方面, 那就不必选这一篇小说, 既然选了, 就不能删除文章表现主题思想的最大的亮点。

有哪些中国现当代经典小说 篇2

幽默源于智慧,智慧写尽人生!

2、路 遥: 《平凡的世界》

正视苦难,震撼心灵;平凡的世界,伟大的人生!

3、金 庸:《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飞狐外传》

“凡有井水饮处,皆看金庸”,金庸的武侠雅俗共赏,是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

4、王 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浮出海面》、《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

痞子是一种误读,其实王朔深藏不露,是地道的言情高手!

5、王小波:《黄金时代》、《未来世界》、《革命时期的爱情》、《似水流年》

黑色而幽默,特立而独行,一把独立思考的匕首,扎进时代的肺中!

6、张爱玲: 《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

又世俗,又贵族,又虚无;风情万种的智慧女人,笔下字字珠玑!

7、沈从文: 《边城》

如一幅极具东方神韵的水墨山水,怎一个美字了得!

8、默 默: 《四十大惑》、《我在梦见你》

灵性的默默、梦幻的默默是又一个天才;默默的世界,透着纯净!

9、尹丽川:

迷茫的灵魂,穿着反叛的外衣,加上骨子里抹不掉的性感!

10、石 康: 《晃晃悠悠》

久违的青春和曾经沧海的初恋,就这么晃晃悠悠的过去了!

11、顾 城: 《英儿》

童话诗人的`另类人生,纯粹的爱情,无法承受,生活之重!

12、安妮宝贝:《彼岸花》

灰色、忧郁又自恋,如暗夜里的春光,有一点颓废,有一点旖旎!

13、贾平凹: 《废都》

平凹是个才子,《废都》是锅杂烩;世俗百态,原形尽露!

14、古 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七种武器》、《楚留香传奇》

狂放不羁的浪子,潇洒落寞的剑客;留给世界一道孤傲的背影!

15、罗 珠: 《黑箱》、《巫河》

又一个诗人在编织着陷阱,要小心,再小心,别走了火,别入了魔!

16、萧 红: 《呼兰河传》

写得干干净净,又美又心碎!

17、陈忠实: 《白鹿原》

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长篇,作者努力想达到的,正是扉页上的那行字:民族的秘史!

18、王安忆: 《长恨歌》、《荒山之恋》

一半是孤独,一半是欲望;一不小心就是又一个张爱玲!

19、张贤亮: 《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在反思中批判,在性爱里升华!和王小波一道,将时代的荒诞,揭露的淋漓尽致!

20、姜 戎: 《狼图腾》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英雄叙事研究 篇3

关键词:动物小说;英雄叙事;民族崇拜;文化图腾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036-03

动物英雄叙事传统由来已久,动物神话、史诗和小说等艺术创作形式既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了解的本能,也体现了人类通过认识自然来认识人类自身。人类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由于人与动物间的本能差异逐步地建立起对动物属性的原始崇拜,开始把动物属性作为学习和膜拜的对象,进而衍生为民族心理崇拜和文化图腾,动物也因其独特的价值存在在动物小说叙事中被建构成英雄的形象,实现动物对人的生态关照和精神支撑。中国当代文学的动物小说继承了英雄叙事的传统,一方面肯定了动物英雄的光辉形象和精神价值对人类自身成长和精神建构的支撑作用,体现了英雄崇拜的价值;另一方面,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干预和冲击,动物英雄在繁杂的价值体系中难以立足,并因环境变化走向穷途末路,成为悲剧英雄。所以中国当代动物小说既是英雄模式的重新构建又是英雄末路的反思批判,具有英雄理想与真实现实矛盾对抗的双重意义,这也成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在英雄叙事上突出的特点。

一、英雄叙事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动物英雄生命形象的特殊存在

英雄是指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他们是集体中优秀的个体并能在社会实践和发展中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成为群体中的楷模。在中国传统的动物叙事中,动物被人化和英雄化并广泛存在,受到重视和关注,如中国上古时期的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龙图腾和北方少数民族熊图腾和狼图腾等原始崇拜。古代文学对这些动物图腾英雄的表述中大都是采取单线的叙事模式,即“发现—赞扬—崇拜”模式,在动物英雄身上建构起象征和隐喻的重要意义,体现出对动物英雄的重视和关注。但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人类自身属性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多元文化冲突中迷失,特别是动物英雄丧失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建构基础,使得动物英雄和原始崇拜逐步边缘化并濒临死亡。中国当代文学中动物英雄形象从整体民族文化向偏远封闭的地域文化转移,动物小说英雄叙事只描写内蒙古、西藏等现代文明冲击相对较小,传统文化并未完全消解的封闭地域,如姜戎《狼图腾》主要是描述北京知青陈阵多年前去内蒙古草原插队的经历,重点介绍草原狼的生存智慧和光辉形象,成为蒙古草原文化动物英雄精神的重新建构;杨志军《藏獒》则是介绍20世纪50年代藏区被称为“中华神犬”的藏獒为保卫自己的主人维护草原部落的和平成为西结古草原的獒王的故事。沈石溪《牝狼》也是将叙述环境放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澜沧江,讲述狼王白莎对自己爱人和孩子一种极端的爱,展示了狼的尊严和锲而不舍、忠贞无二的爱情。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动物小说的动物英雄都成为偏居一方、延续精神的独特存在,小说中对这些特殊英雄多采取“发现—认识—英雄—死亡—反思”的叙事模式,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现实意义。

(二)动物英雄与人的情感互通

曹文轩在《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中说:“那些有声有色,富有感情、情趣与美感甚至让人惊心动魄的文字,既显示了人类依然保存着的一份天性,又帮助人类固定住了人本是自然之子,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员,并且是无特权的一员的记忆”。①这肯定了动物和人特别是动物小说中动物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关系。但从我国当代动物小说英雄叙事的模式看,动物英雄叙事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动物不仅展现出异于人类的基本属性,而且这种属性并不是简单地被人们欣赏和接受,而是在小说中通过叙事发展和精神建构逐步把动物人格化、动物英雄化,着重挖掘和探索动物英雄精神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借鉴意义。这就使其不仅是文字和动物的欣赏和审美,更在情感的表现和交流中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情怀和精神启示。陈阵从最初对蒙古草原狼产生好奇心和研究癖开始接近草原狼并饲养小狼,但正是他的做法不仅没有使草原狼获得自由和尊重,反而只能被铁链锁着、被无情地拔去狼牙,最终惨死。在《狼图腾》中作者既回忆了当时出于好奇饲养小狼并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狼始终以德报怨……还对他频频表示狼的友情爱意,狼眼里的爱,在人群里永远见不到,小狼的爱意是那么古老荒凉,温柔天真……”②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蒙古人要把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并甘愿在死后把自己的身体交给狼群,在茫茫草原中用这种方式实现自我灵魂的升华与超脱。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从蒙古狼图腾中的一只小狼为叙述线索出发,建构出英雄小狼和英雄群狼的光辉形象,展示了自己与小狼和狼群之间的情感互动,同时也展示了蒙古人与他们所崇拜的狼图腾之间深刻的情感依托和互相支撑关系,这使得动物英雄小说不仅是对动物天然属性的介绍,更带有深刻、厚重的情感价值。

(三)动物英雄叙事的悲剧命运

人类社会的英雄是值得学习和尊重的,同样在动物小说中作者精心建构的动物英雄形象也是值得尊重和铭记的。中国古代动物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把动物神化,使他们具有天生的特质成为人类自我价值建构的重要支撑,但是古代的动物英雄都是来自于现实环境同时又超脱于现实环境的独立存在,如《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描述动物英雄形象:“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③这些动物英雄都是远离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中国当代的动物小说中的动物并没有被完全的神化,他们也不是在超异空间存在,而是在现实环境中与人类一起生活,甚至这些动物英雄和人类自身、整体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所以在《狼图腾》中作者会很轻易地遇见狼,看见狼群猎杀黄羊和牧民的羊群,并能轻易地抓到小狼进行饲养,并进一步叙述了蒙古人与草原狼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也正是这样相生相伴的紧密关系,使得动物英雄们一旦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便不会像古代神话中的动物英雄一样超然世外,相反是被人类无情毁灭和丧失生存环境的自我灭亡。小说描述了二十年后重回内蒙看到草原的景象:“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④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草场的退化使草原狼群早已失去了生存的环境,狼图腾崇拜随着老一代牧民的死去而逐渐消亡,英雄已然是穷途末路。这点和藏獒里最后的结尾一样,纯种的喜玛拉雅藏獒在人类欲望的驱使和满足中自相残杀遭受灭顶之灾,成为悲剧性的英雄,失去了英雄的风采和精神。动物小说用英雄死亡叙述的方式,展示了在现代社会和人的欲望膨胀中精神的崩溃和垮塌。

二、动物小说英雄叙事的价值意义

动物小说的英雄叙事不仅让人们在阅读中通过语言文字和阅读积累认识和了解动物和动物英雄,同时更通过对英雄的建构和书写展示了英雄末路背后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读者具备了体验者和反思者的双重角色,使得动物英雄叙事对文明的探索和追寻具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启示和现实意义。

(一)动物本体与价值尊重

当代动物小说的英雄叙事打破了固有的“人类中心论”,在小说叙事中作者通过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完成了动物英雄的主体建构,将动物和人都看作是平等对话和交流的主体,而不再是饲养的宠物和玩伴,特别是其英雄形象的塑造更说明动物在作者叙述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动物英雄实现了文学向动物自身的回归,向动物精神属性回归,而不再是简单的、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展示“人看动物”。这种把动物英雄化的建构方式既体现了作者自身对动物价值及精神的尊重,同时也是通过英雄叙事来感染读者并引发深刻的思考。《狼图腾》中蒙古草原狼在作者笔下不再是残暴、狡诈和嗜血的传统印象,反而是运用智慧和协作精神围猎黄羊,并以生存的方式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英雄形象,这种对草原狼和狼图腾的崇拜使草原狼从生到死都是草原人们心中的英雄,在死后也甘愿被狼群所食,成为灵魂皈依腾格里最好的方式。此外,饲养的小狼听到狼群声和吃食时的原始本能反应,都体现了作者对动物的本体真实描写和情感表达。沈石溪《狩猎系列·我所经历的动物故事》则是从动物本身的视角和观点出发重新认识和发现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人成为了动物眼中的生命存在,具有鲜明的平等精神。“人观察和描写动物”向“动物认识和发现人”的写作视角转变与动物英雄叙事模式的具体话语实践实现了动物小说在生命本体的层面更加鲜明清晰的价值表现和价值尊重。

(二)英雄群像与文化思考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对不同的动物结合其自身动物属性建构了一系列英雄群像,在这些英雄群像身上寄予了作者自身对动物、人、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或者说动物英雄的生存环境和英雄命运更能从平凡中凸显伟大,从现实中树立崇高,进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所以动物小说不仅能实现动物英雄化,同时也使动物英雄走向文化符号化,借助这些真实存在的文化符号探寻人类文明和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超越动物英雄自然属性之外的社会文化思考。如《狼图腾》中作者通过对草原狼的认识和了解以及结合自身的现实经历,提出了以草原狼图腾为代表的蒙古族文化和文明在中国整体文化和文明中的重要价值和崇高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狼图腾中所衍生出来的刚强进取、回归自然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整体性格中的组成部分,“华夏农耕民族是创造古代中华文明的脑与手,而游牧精神和游牧性格则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脊梁”⑤,这种从现实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整体性格的思考具有文化寻根和探寻发展出路的深刻含义。《藏獒》则是通过藏区藏獒表现出对藏獒身上所蕴含的和平忠义而又不失勇猛刚毅精神的赞扬,“它(党项罗刹)就是一只正常的藏獒,懂得恨,也懂得爱,懂得战斗,也懂得感恩”⑥,这样的精神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具有相通之处,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曾经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也从动物英雄的视角展示了当时千万民族英雄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引起人们对文化和英雄深切的关注与思考。

(三)死亡叙述与生态建构

动物小说中动物英雄在现实环境的骤然变化中无所适从,他们在人类疯狂的掠夺面前丧失了自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走向了自我和种族的灭亡。动物小说英雄死亡叙事成为小说中最悲壮、最厚重的部分,也是最具警示意义和现实批判精神的部分。正如《藏獒》结尾处冈日森格成为西结古草原“最后一代獒王,成了草原把藏獒时代推向辉煌又迅速寂灭的象征……草原悲伤地走向退化,是人性的退化、风情的退化,也是植被和雪山的退化,更是生命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严重退化。”⑦《牝狼》中白莎的死亡也宣告着狼这一独特的物种在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中永久的消失了,并且永远不能再回来了,这就使这种死亡和消失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悲情色彩。英雄悲剧的命运既是对英雄主体和精神消失的惋惜,同时也是用极端死亡的方式震撼心灵,在反思中完成生态意识的重新构建,即强调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能为满足自我发展欲望而对自然进行一味的索取和破坏,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认识动物,尊重动物,拉近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久违的温柔关系”⑧,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在精神上和现实中实现对自然本来面目的回归,完成和谐共处的生态建构,这既是动物和动物英雄的生存期望,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与精神建构最重要的基础和民族发展的动力所在。

动物小说英雄叙事作为当代动物小说叙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动物英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同人类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同时也通过“发现—认识—赞扬—死亡—反思”的叙事模式真实地展示了动物英雄的悲剧命运,并进而在对动物英雄的认识和理解过程中引起深刻的关注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物小说中的英雄群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推动了文化寻根和生态文明的重建,这对于动物小说自身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注释:

①曹文轩:《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载于《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②④⑤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③方涛整理:《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⑥⑦杨志军:《藏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⑧周清叶:《中国动物大王小说如何寓情于理——沈石溪作品的生态价值》,载于《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第11期。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Abstract:Hero narrative which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animal novel is important in animal imag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animal novel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hero narrative,infuses insightful reflection in culture and the society,and reflects the unique existence,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ragic fate. Animal heroic narrative is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value esteem,cultural refl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 篇4

1、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清新淡泊、平静自然

汪曾祺总习惯于在闲情逸致中对语言文字精心雕琢, 注重组织文学, 追求一种淡泊清新淡泊、平静自然的语言风格。他不断地研究诗歌、散文和小说等语言之间的联系, 希望能找到三者之间语言的共用性, 因此, 他在排列小说的语言时均是采用大量的隔断和跳跃, 尤其喜欢采用短句, 这样就使小说的语言显得剔透、空灵。相比于沈从文先生的小说, 他在小说的用词方面则更强调节卷气, 在淡泊雅致中又多了一份别样的韵味。例如, 在他的短篇小说《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白粗茶淡饭, 怡然自得, 化纸之后, 关门独立。门外水长流, 日长如小年。”其语言十分简单, 短短几个字就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恬静优雅的画面, 在视觉上出现的是一位闲适平静的老人, 在听觉上传达的是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 二者相得益彰。

2、汪曾祺小说文体的散文化

汪曾祺的小说在描写人物上, 在运用了小说中传统的白描手法的基础上, 还采用了大量的散文中人物描写手法, 并且还适当地渗透一些绘画手法, 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的人物写作手法。汪曾祺认为如果一篇小说的故事性过强, 反而会显得比较虚假。他在对小说的布局上, 提倡信马由缰, 为文无法, 因此读他的小说就有一种清新自然、仿佛漫步于田野中的感觉。汪曾祺的性格比较随意温和, 这就造就了小说的叙述结构极具散文化。尤其是在汪曾祺的关于市井风情的小说, 其结构随性松散, 故事传说、天文地理、风俗人情等巧妙地融入其中, 让人从表面上觉得小说的主次迷糊, 细心体味就很容易发现小说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别有一般韵味。

3、汪曾祺小说选材来源于现实生活, 富有亲切感

汪曾祺大部分的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为背景的, 再加以主观修饰, 使人们在阅读他的小说时感觉是在阅读现实生活。小说中有很多人物, 但是以社会最下层的知识分子和最底层的三教九流等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小说中, 这些小人物过着安适宁静的普通生活, 随性处事却执著坚韧, 不同的人物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将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体现了自己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寄托了自己对淡泊闲致生活的强烈向往。

二、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作的影响

1、散文化文体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在创作小说时, 花费大量的心思研究小说、诗歌、散文等语言上的联系,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文化小说文体。他的小说随性、简单, 长短句结合, 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 且小说的篇幅通常比较简短, 文字也较朴素, 但是向读者传达出来的情感却十分丰富强烈。他的小说更多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实景, 所以在组织小说结构时大多是遵从生活的多维化。先交代小说背景, 然后介绍人物及与人物有关的事, 再具体描写一些细节。其次他的市井小说更是灵活多变, 内容丰富多彩。这就给当代小说家很深刻的启迪, 让他们在创作小说时, 不要太过于追求小说的故事性, 也不要使结构和情节太过曲折, 最重要的是要擅长从现实生活中取材, 能传达出对社会、对人们的深刻认识, 只有这样的小说才能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后果。中国当代小说文体, 也可以尝试借鉴一下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 用简单的几个字生动地描述一幅幅安静闲适的生活场景, 这样会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还能使小说语言妙趣横生。

2、汪曾祺小说极具独特性却不偏离传统

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在创作时, 始终不会脱离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为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最深处。汪曾祺的小说文体虽极具独特性, 但仍沿着传统文化的轨迹前行。任何作家只有先继承传统, 再加以主观改造, 才能创造出一篇具有生命力和价值内涵的文章。如今, 很多小说家很容易被世俗同化, 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做文学创作, 进而使创作出的小说文体没有任何文化气息。他们应该多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 小说中多增添自己的深刻见解。

三、总结

汪曾祺的小说可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文化瑰宝, 其小说独创的文体风格、简单朴素的文字已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因此, 建议当代小说家多潜心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 多阅读前辈优秀的作品, 并从中不断寻求启发, 创造出既具文化底蕴又不脱离传统的小说文体。

参考文献

[1]王柏华.汪曾祺小说的“传统”与“现代”——从《聊斋新义》谈起[J].北京社会科学.2003 (02)

[2]柯玲.汪曾祺创作的现代意识[J].盐城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3]钱振文.“另类”姿态和“另类”效应——以汪曾祺小说《受戒》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06 (02)

中国当代小说评价总结 篇5

一 绪论

1.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发表于1949年以后,用中文写作,所写内容与中国本土文化生活相关联。分为三个阶段: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二 十七年文学

1.特点: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当代文学的开端:1949年7月2日~19日 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3.农村题材小说

代表作家及作品:赵树理《三里湾》 周立波《山乡巨变》 柳青《创业史》 李准《李双双小传》等

创作主体:党的工作者 叙述主体:新的农民英雄 语言特点:通俗易懂 代表作:柳青《创业史》

1、史诗性:时间与空间并展,视野开阔,结构恢宏;

2、矛盾冲突:描写了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

3、人物形象:塑造了新的农民英雄人物梁生宝;

4、反映社会“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5、叙事手法的创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丰富的叙事方式。

意义:在文化上,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修正与完善,如对农村的重视与尊重,对乡村的热烈情感,对其光明面的描写所反映出的另一面的真实等;在审美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纯朴、粗犷、简单的审美风格;在技巧上,对传统小说形式的借用。3.革命历史小说

代表作品:

1、战争史诗:《保卫延安》《红日》全景性的方式再现战争历史,表现革命胜利者的英勇善战,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与伟大。

2、成长小说:《红旗谱》《三家巷》《青春之歌》通过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道路的选择,来证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唯一正确性。

3、通俗传奇:《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情节传奇化,人物草莽化,场景灵活化,以分散的游击式的对敌斗争来展现革命战士的英勇与革命斗争的艰险。

杨末:<青春之歌> 情节:讲述了30年代抗战初期一女子林道静反抗家庭和社会的压迫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故事。主题:说明了小资产阶级必须改造自身才能跟上时代和党的步伐;同时也证明了国家与民族只有经历重重考验,才能走上建构现代民主国家的道路。特点:塑造了一系列个性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腻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 八十年代文学 1.伤痕小说

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主题:控诉文革对人造成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对文革大加声讨与挞伐。特点:感情激烈、语言粗糙、艺术幼稚、说教味浓、功利性强 代表作:刘心武《班主任》(有十七年文学的影子)卢新华《伤痕》

意义:

1、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章,成为反思与改革文学的先声;

2、回归“五四”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揭露社会弊病与黑暗面,是知识分子自我主体意识的复苏;

3、囿于时代政治的束缚,使其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大于文学意义。2.反思小说

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主题: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历史悲剧,剖析悲剧人物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反思在特殊年代社会以及个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代表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 王蒙“集束手榴弹”和《海的梦》 古华《芙蓉镇》《海的梦》 主人公:缪可言 写作方法:意识流 核心思想:反思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想信念(放弃自我,融入集体和历史)张贤亮《绿化树》:自我批判 自我标榜 自我解脱

反思小说特色:时代性:在文革的背景上讲述的故事;群体性:写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功利性:讲述了对伤痛的忍耐以及超越伤痛的坚强意志。3.改革小说

创作时间:80年代前期(1983—1984)代表作家:蒋子龙、柯云路、沙叶新、高晓声、路遥、贾平凹、张洁等 表现主题: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塑造改革时代的英雄人物,揭露历史与现实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端,呼吁改革的理想英雄与新的社会秩序。

前期创作:塑造雷厉风行的改革英雄形象,描写改革与旧经济体制、极左路线等的矛盾冲突,表现人们改革的决心与热切的希望,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后期创作:剖析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繁难与艰辛,透射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伦理、思想、道德等方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时代感:描写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处于社会转折期的农民的命运变迁,以及精神状态与文化心理的转变。文化点: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内涵的普通农民形象。局限性:限于时代、政治、现实的批判眼光,无法超越现实功利层面,只在作家个人理解的范围内达到了叙述的“极限”。

路遥《平凡的世界》 主人公:孙少平(走出乡村的现代青年)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时代变革:通过描写新时期社会改革期间,西北城乡交叉地带丰富繁杂的生活,反映了此一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理想英雄:塑造一群面对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勇于奋斗,具有高尚人格与坚韧不拔意志的青年人。传统美德:反映了城乡对立格局下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以及此一过程中对于传统美德的肯定与赞美。特别表现在思想意识的变化与人物情感的选择上。热爱劳动/追求知识 追求道德完美的人性(爱情)。

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得之失之?(精神内核)4.寻根小说

寻根的前奏:两个方面: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

时间:1985年夏 主旨:中国当前的文学创作应该以现代眼光来观照传统文化,只有将中国文学建立在这片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之上,才能与世界文学形成对话

代表作:韩少功《文学的“根”》 郑万隆《我的根》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贾平凹:雄奇粗砺的秦地文化 李杭育:放浪自在的吴越文化 韩少功:奇谲瑰丽的楚地文化 扎西达娃:神秘奇丽的西藏文化 郑万隆(乌热尔图):原始激情的鄂伦春(鄂温克)文化。特征:采用历史和现实题材 不是单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韩少功:总体象征意义(纵向)扎西达娃:魔幻现实主义(横向)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 阿城:《棋王》 王安忆:《小鲍庄》

《爸爸爸》 魔幻现实主义:描写了一个远古村寨人们世世代代闭塞沉闷的原始生活。象征意义:白痴小孩丙崽象征了人类生存中最丑恶与顽固的一面,整个鸡头寨则象征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下的人类生存的抽象时空。

理性批判精神:刻画了民族文化形态中封闭愚昧落后的一面,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起源、生存的艰难以及生命存在方式和意义的思索。

《棋王》 王一生的痴呆气、木讷、随遇而安与知足长乐,使其成为老庄哲学的象征,表现了传统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再造与复活;具体的有限的自由选择面前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体现了特殊环境下的理性批判精神,以及自身无限的生命能量。

《小鲍庄》 主题:描述了一个古老封闭的仁义之乡小鲍庄,人们悲苦愚昧麻木的生存状态。对于传统文化两面性的揭示 对于现代文明双刃剑的批判 5.乡土小说

启蒙的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特点:功利性、目的性、批判性较强,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讲求文学与历史现代化进程的同步。鲁迅、茅盾

文学的启蒙:乡土小说、市井小说。特点:与现实政治保持一定距离,游离于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之外,依托民族风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境界。周作人、沈从文、废名等。现代抒情小说:以童年回忆为视角,着意挖掘乡土平民生活的“人性美”,却又将“国民性批判”和“重铸民族品德”一类大题目蕴藏在民风民俗的艺术表现之中,借民生百态的精细刻画寄托深沉的人生况味。分为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

特点:描写乡土与市井中世俗世界中人的生活与经历;于民间世俗人的生活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发现人情人性之美;创作大都以短篇为主,情节简单、人物扁形化、结构单线、语言通俗。

代表作:汪曾祺《受戒》真实 和谐 游戏。林斤澜《矮凳桥风情》

汪:对生存和生活形态的浪漫化书写 对民俗风情的浪漫化书写 对人际关系的浪漫化书写

散文化的小说结构(淡化情节、淡化矛盾冲突)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音乐感和节奏感)林:讲述了一个温州小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由此展现出小镇人“皮实”的生活韧性与生命价值;没有激烈的现实冲突与完整的情节构思,只有断裂的画面、奇异的想象,以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真实相交错的方式进行叙述;以温州土语叙述,奇谲拗口,精粹耐咀嚼。6.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代表派别:(德)表现主义、(英)意识流小说、(法)象征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美)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的现代派文学实质:始终处于现实主义文学框架之内,在正统与主导文学的边界,是创新,但不是突破。主题:表现文革对人造成的伤害以及人的被异化,以及在新时期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的痛苦思考。诗歌:朦胧诗派(北岛)小说:东方意识流小说(王蒙)戏剧:实验话剧(高行健)。

70年代末老作家/“拟意识流小说”:主题:伤痕与反思 王蒙的“集束手榴弹”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 宗璞《我是谁》

80年代上半期青年作家/现代意识小说:主题:与现实的抗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和追求.刘索拉《你别无选择》残雪《山上的小屋》

刘:人物:一群音乐学院的教师与学生 情节:表现他们荒诞的生活习性与生活方式 语言:夸张、幽默、带嘲弄语气 主题:反映80年代年轻人的躁动不安的情绪、执著的创造力以及他们与陈规陋习之间的矛盾与抵触。

残:凸现生存环境对人造成的压迫、恐惧与焦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仇视与倾轧,把一种个人化的潜意识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人类生存的悲剧与人性的丑恶)。

7.先锋文学(1987-)

只关心小说形式而不关心内容,注重的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消解小说的意义,削平小说的“深度模式”。马原:《拉萨河的女神》《西海的无帆船》《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等。《冈底斯的诱惑》:主人公:“我”、穷布、姚亮、陆高、顿珠顿月。情 节:四个故事叙事手法:元叙事 元小说 特 点:无时间地点中心人物;各故事无联系;每个故事有头无尾;不停变换人称 意 义:原始荒凉瑰丽神秘的“初民的世界”。个人经验具有主观性、片面性、不可确定性,所谓的现实也是如此。孙甘露:1986年发表成名作《访问梦境》,代表作《我是少年酒坛子》、《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等。

《我是少年酒坛子》:小说语言不再指向现实,不再具有表意的功能,而成为自由的语象,在文本中自由游走。煞有介事的“引言”、“场景”、“人物”、“故事”和“结语”成为对传统小说写作的戏仿和讽刺。

格非: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长篇《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

《褐色鸟群》:主人公:“我”、棋、穿栗树色鞋子的女人 情 节:我给棋讲故事,我无意中杀了人, 女人谋杀了她的丈夫,女人死了。叙事特点:后面的叙事不停否定前面的“叙述空缺”故事套故事,作品的意义:作者不再扮演上帝的角色,认为无人能够完全真实地认识世界。通过这样复杂晦涩的叙述,来探寻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世界,揭示深刻复杂的人性,同时宽容地看待人性的善与恶。

余华: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带有唯美和感伤的色调,善于心理细节描写(川端康成)三部经典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回归传统的写实主义,是写生存于苦难、孤独与无助中的小人物,如何体验、忍受与消解苦难的。《河边的错误》:人物:马哲、老太太、疯子。颠覆了理性主义的乌托邦神话 《现实一种》:人物:山峰、山岗、皮皮。颠覆了传统大写的“人”以及人道主义,把社会的阴暗面放大展现到读者面前,以死亡和暴力为表达方式,对写实主义的反讽。8.新写实主义

代表作家: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范小青、苏童、叶兆言、刘恒、王安忆、李晓、杨争光、朱苏进 摒弃意识形态的遮蔽,重现存在个体的生存现实的小说形态。

文学观点:认为生活只代表生活本身,实实在在、琐碎平庸;所谓的理想与激情都是社会赋予的,并不是真正个人的。

特点:回归生活“原生态” “零度情感”的叙述。

代表作:池莉《烦恼人生》体现作者对小市民生活的认同与向往。**方方:《风景》视角:小八子(温情而又冷漠)情节:描写了一家十一口人艰辛恐怖的生活。主题:还原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赤裸裸的生存真相。二哥象征了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中的失败;七哥验证了生存的真相:在恶劣的生存境遇中没有任何超越的可能。情感倾向:温情的批判。刘震云:《一地鸡毛》主人公小林:人如何由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堕落为得过且过、没有激情只有平庸生活的麻木不仁的凡俗之人。刘恒:《伏羲伏羲》主人公菊豆、天青、杨金山。凸显人的本能的生命力以生命存在的基本欲求来对抗传统的封建宗法制;(寻根)以对于人生命基本欲求的关注,来反抗既定的文化秩序与文化深意。(反寻根)

9.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小说:反抗意识形态的限定,区别与这一类旧历史小说的历史小说。特征:

1、多元化的历史视角

2、民间话语的叙述

3、抛弃二元对立,价值判断趋向相对化 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 尤凤伟:《石门夜话》 讲述了土匪二爷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于“土匪”的重新解读,颠覆了二元对立的传统历史观与认知模式。展示了话语叙述的强大力量,而通过全新的语言建构起来的这个故事世界,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历史是被用来讲述的事件及其过程,代表了不同话语力量的角逐。《生命通道》叙述了普通人苏原在抗战时期的人生经历;塑造了苏原这样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汉奸”的重新解读,使人们怀疑所谓“历史”的定论的真实性。打破了二元对立的革命历史叙事方式。**苏童:《妻妾成群》

1、描写了女子颂莲在一个封建家庭中被摧残迫害的故事,批判了以陈佐千为首的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家庭对于人性与生命的扼杀;对于人的自然本性(包括潜意识)的揭示与描画:乱伦意识、白日梦、死亡预感、通奸、嫉妒、诅咒等;用细腻敏锐的眼光、优雅温情的笔调,营造了一种忧伤抑郁的小说氛围。莫言:《红高粱》塑造了余占鳌这个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两重角色的人物形象,赞美了粗野又纯朴的高密东北乡人们自由旺盛的生命力。四 九十年代小说

1.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围城)钱钟书:著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管锥篇》等。《围城》塑造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揭示了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生存的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与精神追求。宗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红豆》 主人公:江玫、齐虹、萧素,主题:讲述了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江玫抛弃自己的恋人齐虹,并在友人萧素的影响之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年代知识分子必须接受改造和教育的社会现实。谌容:原名谌德荣,湖北汉口人。先后出版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第一部)《永远是春天》等。《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主题:叙述了八十年代中年知识分子陆文婷艰难普通的日常生活,感叹人到中年生活之艰辛,赞美陆文婷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强。杨绛: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著有小说《洗澡》,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散文集《干校六记》。《洗澡》主人公:姚宓、许彦成、杜丽琳,情节:描写了五十年代一群知识分子在文学研究所的工作与生活。主题:深刻剖析并揭示出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缺陷,并探索改造的可能性。王蒙: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季节三部曲》、《活动变人形》、《青狐》等。创作风格多变,是当代文坛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活动变人形》主人公:倪吾诚、姜静宜、史福岗等,情节:讲述了倪吾诚坎坷的一生,特别是不幸的婚姻生活。主题:揭示出了以倪吾诚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两难的精神处境,以及无从选择的人生悲剧。张者:长篇小说《桃李》,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长篇文化散文《文化自白书》,长篇经济学访谈录《谏言》等。《桃李》主人公:邵景文,情节:讲述了一段北京大学法学系的老师与学生的精神与情感生活。主题:批判了在校园这块净土之上,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刷之下,所带来的人们的利欲熏心、人格扭曲、人文精神的丧失等现象。阎真:著有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曾在天涯》,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等。《沧浪之水》主人公:池大为,情节:以一名知识分子在官场的升降沉浮为线索,深刻地描写了他在当代社会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的变异轨迹。主题:思考当今社会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出路。2.女性文学

 广义的女性文学是指女作家的一切创作;

 狭义的女性文学则指女作家创作的富于女性意识的文学文本,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方方:近年来女性文学代表作:《奔跑的火光》《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水随天去》等。《奔跑的火光》主人公:英芝、贵清,主题:

1、关注农村妇女的命运与遭遇;

2、批判封建礼法对于妇女的迫害与凌辱,赞扬英芝的觉醒与反抗精神,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反思,以英芝为代表的女性她们自身的弊病以及生活的悲哀。

铁凝:作品以表现思考女性命运为主,是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永远有多远》《玫瑰门》《大浴女》等。《永远有多远》主人公:白大省,主题:

1、肯定并称赞白大省的人品与奉献精神;

2、通过白大省的三段爱情经历来反思女性的爱情与命运。思考在爱情中女性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奉献、牺牲还是其他?

王安忆:母亲茹志鹃,中短篇《乌托邦诗篇》《香港的情与爱》《我爱比尔》《米尼》《叔叔的故事》等,长篇《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人物:阿

三、比尔、法国人,情节:一个现代都市女子的“现代”思想与“现代”生活,主题:反思批判90年代的现代化,思考:现代化=西化?

池莉:代表作有《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你是一条河》《来来往往》等,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云破处》主人公:金祥、曾善美,主题:

1、揭示女性在历史进程中被压迫和奴役的本相,2、凸现历史狰狞残酷的本真面目与无可奈何的历史轮回。

虹影:被誉为“脂粉阵里的女英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阿难》《英国情人》《孔雀的叫喊》《上海王》《上海之死》《绿袖子》等。《上海王》人物:筱月桂、常力雄、黄佩玉、余其扬,主题:

1、描写了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以她果敢坚韧的性情来对比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赞美筱月桂其人。

2、以其命运变迁来隐喻整个上海的现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血雨腥风、不断吞噬又不断新生的历程。徐坤:《厨房》主人公:枝子、松泽,主题:

1、厨房的意义:既是女人的出发点,也是女人的停泊地

2、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陈染:是当代最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长篇《私人生活》(倪拗拗)女性自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暴虐的父亲、温柔的母亲、可怜的祖母、寂寞的何寡妇、猥琐的历史老师、阳光男孩构成了我的生活,以及成长的象征。

林白:是与陈染齐名的“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一个人的战争》 卫慧:被称为“晚生代”、“新新人类”女作家,《上海宝贝》主人公:coco,主题: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奢靡和堕落,以及其中女性对爱情的失落,对欲望的认同以及精神领域的迷惘与苍白。3.爱情小说

杨沫:1958年出版代表作《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情节:讲述了一个女孩子由一个小资产阶级分子转变为一名革命女战士的经历。主题:革命加恋爱(爱情与革命)爱情是政治的附属品。

张洁:成名作《森林里来的孩子》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沉重的翅膀》《无字》等,曾获 第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爱,是不能忘记的》主人公:钟雨,情节:讲述了一位单亲母亲与一位革命英雄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主题:爱情与信仰。

艾伟:代表作长篇小说《爱人同志》《越野赛跑》,小说集《乡村电影》《小姐们》《水上的声音》《水中花》等,其作品充满了人性关怀。主人公:刘亚军,张小影,情节:讲述了一个战斗英雄与一个女学生曲折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主题:爱情与政治。方方:代表作有长篇《乌泥湖年谱》,中短篇《桃花灿烂》《风景》《奔跑的火光》《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纸婚年》《祖父在父亲心中》等。《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主人公:瑶琴、杨景国、陈福民,情节:描写了女主人公瑶琴与男友杨景国令人羡慕的美好爱情,以及命运的捉弄带来的瑶琴与陈福民的一段婚姻生活。主题:爱情与命运。

潘军:文学出版界曾将2002年称为“潘军年”《合同婚姻》主人公:苏秦、李小东、陈娟,情节:通过描述苏秦与妻子李小东的感情,以及与陈娟的婚姻模式,探讨了时间与婚约与感情之间的关系。主题:爱情与时间。虹影:《k》变版《英国情人》主人公:林、程、朱利安贝尔,情节:讲述了女主人公林与丈夫程的不幸婚姻,以及与朱利安贝尔的一段婚外情。主题:爱情与文化。

李修文:13岁发表第一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的村上春树”,是“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爱与死亡”三部曲:《滴泪痣》《捆绑上天堂》,小说集《心都碎了》《裸奔指南》等。《滴泪痣》主人公:蓝扣子,“我”情节:描写了在异国他乡两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一段深刻真挚的凄惨爱情。主题:爱情与死亡。

五 补充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讲述的是小说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孙少平的一生体现了平凡人生的辉煌意义,他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忍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妻妾成群》作者苏童,该书中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四个女人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互相争宠,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小说主人公颂莲在陈家生活过程中充满了曲折与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自我的潜在意识:命运、追求、死亡萦绕在她的意识中,由此建构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一条道路。而作者在这条路布下了多种让主人公产生意念的意象、曲折与迷惘、自我意识、意象一同陪伴主人公的成长。

《风景》写了武汉最底层的贫民区——河南棚子码头工人一家的生存遭际。父亲粗鄙凶悍,母亲风骚粗俗,他们生了十个儿女,除最小的一个夭折外,其余九个都像野草一样放任自流地生长。一家十口人挤在一个不足13平米的窝棚里,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故事由死去的小儿子——“我”来讲述,情节的主线是父母和七哥的故事,依次串起其余八个孩子的经历:大哥和邻居老婆的私情;二哥向往文明教养的生活,却理想破败而死;三哥对女性的仇视;哑巴四哥稳定祥和的生活;五哥六哥在生意场的奔波;大香小香放浪下层的生活;以及七哥摆脱了野狗般的地位,成为一个“人物”,种种这些,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的生存风景画。每个人都疲于应付生活中最基本的压力——吃喝拉撒,在生活逼仄的缝隙中张口呼吸,却又浑然不觉。他们都不自觉地认可了命运的安排,只在注定的境遇中突现自己卑微的欲求。他们的人生不存在什么理想,生存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表现了一种民间化的价值取向,舍弃了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只关注人本身的生存遭际。它留给我们的震撼是持久的,生存的意义被消解了,只留下真实残酷的外壳,考验着我们在生存中挣扎的每一个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刍议 篇6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教学  拓展实践  回归历史真实  文学现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门容纳现当代文学精华的文学科目,它蕴含着异彩纷呈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文学财富,呈现着现代中国民众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历程。因此,发掘其所蕴涵的精神资源,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该学科承担的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总结、强化教学方法。这里是笔者一些浅陋的看法。

一、拓展实践

拓展实践教学,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各异的课外教学,也就是将课上与课下、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这种方法更为形象直观、灵活生动。具体来讲包括“剧情表演”“影视欣赏”“专题报告”“学术小组”等多种环节。

(一)剧情表演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仍是行为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分组,编演课本剧。组织学生集体演出短幕剧,同学们的表演既能娱乐身心、丰富生活,又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还可在合作、交流、互助等主题理念中陶冶情操、塑造个性。

(二)影视欣赏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许多文学名著经过改编加工都被搬上了银幕,如《林家铺子》《边城》《日出》《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影视作品。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这些经典影视作品,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学发生的时代环境、因果缘由以及文学由文本到剧本的演变样式。

(三)定期举办“学术小组”“专题报告”等活动

教师可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拆分,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负责某个发言主题。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材料、查询资料,并写出发言报告,届时在课堂作专题演讲,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再适时地进行指导和点评。另外,要积极邀请国家级、省内知名教师、学者和作家进行演讲或开课,将前沿的文学信息输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时下热点的学术思想。总的说来,教学方法是无定式的,只要行之有效,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该结合实际,认真总结,以多种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单一的、填充的、灌输的教学为开放的、灵活的、轻松的多样式的教学。兼容并包,博采之长,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回归历史真实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还原历史场景,尊重历史事实。既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当代人视角解读历史,又不能机械地用当代人的评判标准苛求前人,实事求是地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定性定位,从而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毫无疑问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文献,对于指导我国数十年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讲话》毕竟是六十多年前的一部文献,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其中有些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先进的,但拿到现在看,则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纯粹用当代人的评判标准去解读文本,肯定会产生历史的错位,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20世纪40年代初那个炮火连天的特定历史场景中,让他们设身处地去体验一个政治家、战略家对文艺问题的严肃思考。

让学生进入历史并不等于沉溺于历史,还要让学生跳出历史,回到当代,站在当代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判断。《讲话》中谈到艺术的典型性时,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又强调共性和普遍性;在谈到文艺创作题材时,强调宏大叙事,强调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从而无形中忽视了作家、作品和人物塑造的个性化要求。站在文学的角度,这无论如何都是理论上的缺失。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偏颇或缺失,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却是可以理解的。众所周知,毛泽东《讲话》发表于1942年,正处于最艰苦的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需要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抗击日寇的侵略。在那样一个时代,个体必须服从集体,个人意志必须服从国家意志,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战争。

三、从重视“史”转向重视“作家作品、文学现象”

以往的现代文学课程,很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以及思潮、论争,思想观念的灌输远比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更要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价值重心的转移,笔者认为现在应把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放到突出的位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在身体力行。笔者认为这更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更适合时代的需要。笔者用二分之一课时讲代表性作家,其中有10位作家专章讲述,即分别用2个以上的课时,他们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张爱玲、赵树理;另外还有大约15位比较著名的作家也分别用1个课时来讲述。这样,作家作品的讲解就用了全部课时的一半。剩下的课时中又还有一小半讲流派和文体,也还离不开作家作品分析。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和知识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这样,虽然课时已经大为减少,但内容比较集中,重点突出,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较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印象。

四、重视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笔者长期给学生强调读作品和分析作品的重要性,因此开课之前,笔者会为学生开一份必读书目,其中大部分是作品,少量是研究论作。书目中突出重点,严格要求,并把是否读过主要的作品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讲解,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笔者一直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主讲或者讨论的方式,效果很好,能够很好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比如讲到曹禺的《雷雨》时,我布置学生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思考一个似乎很难有现成答案、却又能充分发动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雷雨》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要求同学们预先写好发言稿,选出某些代表性观点在班上发表,然后讨论,大家都有很高的热情,发表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作品。还安排学生模仿《雷雨》自己创作剧本并在课堂上演出,效果极好。笔者认为现代文学课还是要立足于“文学”,这个领域虽然不像古典文学那样,有大量经过历史沉淀的非常精美耐读的作品,但也不能不重视文学分析,特别是现代特点的审美分析。现在研究界有“文化热”趋向,要特别注意不能把现当代文学史讲成文化史、思想史,而一定要把握住“文学”这个重心。

五、强化写作训练

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实践化,就是写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基本每学期都安排一次诗歌创作、一次短篇小说创作、一次戏剧创作、一次散文创作、一到两次小论文写作,批阅后给学生作品做一定的讲评。笔者力图学以致用,把这门课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并努力把平时上课的小论文、学年论文以及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尽量贯穿起来。并引导学生慢慢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体系。和其他文科专业比较,中文系的“强项”就是“语言文学”的能力,包括文学感受力和评判力,而这一切只有落实到写作的综合能力训练上,才能凸显中文系的学科本色。中文系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一定能也应当能培养“写家”,这样才符合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宗旨。

六、为学生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

利用多种渠道(互联网、杂志、参考书、讲座等)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选择当今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并将这些新进展、新成果、新观点不断地补充到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中,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结构。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更新知识理念,追踪学术前沿动态,时刻关注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把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和时代同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一)师生互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确认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意识、个人感受和内心真实的声音。因此,在讲到一种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流派或作家作品时,教师可采用讨论法,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能把学生变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己上课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并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做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宽了知识面。比如,讲授十七年时期的散文创作时,笔者留出一个课时让学生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评杨朔散文。虽然表述不够流畅,甚至出现错误 (教师点评时给予了纠正),但可以看得出学生讲解作品风格突显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

七、以人格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读时尚书籍,玩电子游戏,追传媒明星。但作为社会中相对来说最为“知书达理”的人,人文性与精英性才是大学生们必有的素质。所以人文教育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而现当代文学丰富的人文性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人格教育在唤醒大学生的审美敏感性和人文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也是人学。五四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传入中国,以“人”为核心的西方文学引起了中国作家的关注,并对其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精神资源”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家的人格魅力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毕竟“教育还当注意人格的发展”。所以,在讲到重要的作家作品时,笔者除了分析作品的艺术与思想特点之外,作家的人格精神也是我们着重分析并让学生有所领悟的,其实后者往往也是学生深感兴趣的。如在对鲁迅的分析中,我们采用细读的方法讲解了他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在酒楼上》等作品,指出鲁迅对中国文化革新事业的突出贡献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大师地位,同时也分析了鲁迅对人的思考、重视人的价值的精神特点,以及鲁迅“硬骨头”的人格魅力。

教学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就像人的成长一样,需要慢慢成熟。笔者定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前人、不断汲取前人的成果,使自己更加成熟,成长成为一位优秀的现代文学教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尝试 篇7

大学中文系通常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 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适合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等其他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求学生整体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 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鉴赏和评价, 能对当下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具有对当下新出现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批评的能力, 具有常规文学作品、文艺评论以及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这五大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育, 成为合格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技能, 也是学生今后从事诸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等其他职业重要的素质构成。

由于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社会文化处于转型期, 因此, 本课程最突出的一大特点是内容更新快。现代文学的阐释框架不断变化, 当代文学作为正在进行时态的文学更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引进一些新的知识内容, 同时注意增加当地当代的文学内容, 具有地域特色, 另外还要注意通俗易懂, 扬长避短,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在渐渐缩小, 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在慢慢减退, 文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 其吸引力也在悄悄弱化。这也许是物化时代的一种必然结果。如今的大学生往往重实用、轻素质;重功利、轻人文, 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对塑造人的巨大潜力。他们对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追求似乎远大于对文学的喜爱。时至今日, 已没有多少人怀着对文学的酷爱而走进文学的课堂, 而大都出于拿学分、应付考试、获学位的目的。同样, 作为从教者的文学课教师, 也多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 对于课堂教学的内涵以及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则较少有人刻意追求, 这能算作是合格的文学课教学吗?我们面临着许多困惑。再从学生方面来说, 当前文学课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读原著, 也无暇读原著。因为他们疲于应付排得满满的听课、作业、考试, 只能满足于死记硬背的教科书和课堂笔记。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匮乏。他们对于文学文本, 往往表现为麻木、默然、没有感觉, 不能讨论与争鸣, 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观念的碰撞, 当然也就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这样, 学生只能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地位。实际上, 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 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中文系的学生较之其他学科的学生, 其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都要来得强, 这正是其独特性和特色之所在。

二.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突出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喜欢文学课, 我在教学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已经初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 体现理论上“必需, 够用”, 突出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适当删减原教材体系中理论性过强的章节, 并加大实训力度。目的是既要使学生掌握较为深广而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要从学生今后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重视实用, 做到两者兼顾, 密切结合但需有所侧重, 学, 为了用, 这毫无疑议, 失去了这一出发点, 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失去动力和兴趣, 也会把我们的教学引入一个误区, 使教与用相脱节。首先, 强调淡化“史”的线索, 对文学史、文学运动及论争、文学流派作简要介绍, 只需勾勒其发展轮廓, 但是要详细分析名家名篇, 兼顾其他作家的代表作品, 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在讲文学史的时候, 对已讲过的重要作家作品就不必作单独分析, 而把它放在“史”的发展中去点评它的价值。另外, 讲作家作品时, 尽量不要去罗列作家的生平创作, 哪年干什么事、发表什么作品, 这些可让学生自己去看。教师只要将重点放在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上, 通过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使学生能够理解作家在其作品中的追求, 及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二) 突出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我在教学中竭尽所能采用多种方式, 突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效果。

1.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采用“多维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以及亲和力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优化课堂要素结构,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充分发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除教师主讲外, 有时候采取几位学生主讲, 其他同学补充的方式。有时候则是大家就某个问题直接讨论的方式。有时候则以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在分析作品时, 改变先思想后艺术的传统模式, 启发学生用心灵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的冲击力和思想的震撼力。例如在讲授鲁迅作品时, 既要强调其思想的穿透力, 更要进入其丰富的情感世界, 注重从美学的角度上, 领悟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2) 采用研讨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研讨型的课堂内, 我注意两点:一.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热情。二.老师要伸缩自如地掌控课堂。我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有利于传递知识, 启迪思维, 锻造能力, 集中所有学生注意力和学习热情的气氛, 让学生身处其中陶醉、痴迷、心灵受到震颤、灵魂受到感染, 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全方位的教育。它的全部精彩就在于教师对课堂的高超驾驭能力, 激励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 去发展创造。在讨论中, 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往往深化了认识, 拓宽了思维空间, 所以讨论是交流, 是深化,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每学期适当安排课堂讨论, 讨论内容要选择有深度、有争议的课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众声喧哗的热烈场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子化教学手段, 投影仪、电影电视画面直观、生动, 如运用恰当确能提高教学质量, 彻底改变过去的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结合文字、图片、音乐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 使授课过程更生动、直观, 提高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影视作品增加学生对文学的直观感受。由于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已经拍摄成为影视作品, 在教学中重视对DVD电子影视作品的利用, 给学生观看电影, 通过观看经典影视作品,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转化为影视作品后的样式,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利用各种渠道开拓学生的视野, 加强课外辅导。

(1) 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每学期有计划地举行几场本校教师的学术报告, 一方面能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 另一方面则强化学术氛围, 在报告形式上应当丰富多样, 不拘一格。

(2)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 尽可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权威专家的教育影响。注意将学生带到校园外面与文坛直接接触, 带领学生参加当地有关的文学研讨会和其他文学活动, 带领学生与知名作家座谈和交流。

(3) 让学生在课外写作小论文, 利用课余课后时间辅导学生, 对于在写作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更要加强课外辅导, 对他们因材施教, 充分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在辅导学生写论文时, 引导学生既要借鉴西方的各种分析方法, 又要继承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 特别是评点法, 可以说中国的评点法是由作者、评点者与读者在多元对话中联合创造的批评体系。这个体系从直觉感悟出发, 用散点透视与通感的方式观照文体, 通过直觉、联想特别是创造性想象来领悟、品味作品的滋味、情感与审美意象, 进而体味作品所传达的人生况味与生命体验。这种批评方法不但能把握作品的真谛, 更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而创造性想象恰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

3. 改革考试机制, 创造灵活多样的考试模式。

更新考试方法, 也是改革教学的重要环节, 除了利用试题库进行必要的闭卷考试外, 我还适当使用开卷考试的方法, 如写论文、提问答辩乃至抽签口试等多种不同的方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篇8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本科、专科阶段属于专业基础课, 从本、专科阶段开设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专业方向看, 主要有汉语言文学专业, 其中又可细分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文秘、行管等, 同时其他专业如广电新闻等专业也开有一定课时的选修课, 在教学时面对专业方向不同的学生, 需要因专业施教、因材施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也难以满足学生对课程新颖、活泼、有趣、实用, 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心理期望。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本身而言, 有一定的教学难度, 比如作家、作品多, 文学思潮纷繁复杂, 中国现当代文学时间跨度有百年之久, 与中国20 世纪的社会、政治、历史及文艺政策紧密相关, 而目前的学生大多为80年代末或者90 年代后出生, 对这些纷纭复杂的背景, 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

其次, 近些年来高校的课程设置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增加学生的专业课课时, 二是增加公选课种类和课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院、新闻学院的基础课, 课时被大幅削减, 与十年前相比, 汉语言文学教育、文秘等方向只有原来三分之二的课时量, 广电新闻专业则只有其一半的课时量。课时的缩减, 使得教师要在较少的时间中清晰完整生动地讲解近百年的文学现象、作品, 难度增大。

再次, 在一个影像化的时代, 纯粹的文本阅读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改革教学模式亦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增加影像教学手段, 则又涉及比例、形式以及是否会喧宾夺主、占用或破坏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等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 已有少数高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师注意到了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危机, 从现当代文学改革的可行性、强化文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生主体自由、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教学从业人员还未完全意识到现当代文学教学逐渐被边缘化、课时数减少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严重危机, 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理念与措施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当下困境, 使得教师教学必须进行深度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即:当下性、历史性、审美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互动性。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应关注当下性

首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特别是当代文学, 因此,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反映当前的文学现状。目前, 现当代文学大部分教材所编写的内容, 大多只反映到20 世纪末, 21 世纪最近十来年的文学状况很少涉及到。例如:对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的小说, 当代文学教材仅止于介绍其《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 而对他后期的《生死疲劳》《蛙》等获茅盾文学奖、“红楼梦”文学奖的小说未加介绍, 另外对余华亦如此, 教材重点介绍的是其先锋小说时期作品, 而对他90 年代转型之后写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甚少涉猎;其次, 教材的内容以严肃文学、精英文学作品为主, 对崛起的80 后作家、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很少涉及, 也很少关注近年的一些新的文学品种, 如玄幻文学、穿越文学等, 而现在的大学生以90 后为主, 对近年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兴趣更浓, 因此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注重当下性、反映文学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当下性这一点, 笔者认为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 应对前述作品内容进行补充, 适当增加教学所占比重,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还可以编写辅导材料或自编教材, 以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 强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当下性、时代性与新颖性。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还应注重其历史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 如缺乏对相关历史的了解, 会影响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品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现当代历史在认识上有隔膜, 因此, 讲到文学思潮部分时, 会觉得枯燥和难懂。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困难, 笔者找来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 穿插在教学中, 使学生有鲜明、强烈的直观印象。例如:在讲解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时, 放映“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相关图片、新文学作家的图片, 讲知青文学时, 亦介绍当时知青插队落户的相关背景材料,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另外, 为了强化历史感, 还可以绘制文学发展与历史变迁的相关性表格, 梳理出时代背景、文学运动先后线索。对于不太复杂的阶段, 鼓励学生自寻资料, 自己拟出文学流派发展的先后顺序等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性, 还体现在应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经典文学的承接方面。这两大源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产生、发展, 将现当代文学放在古今文学、中西文化、中西文学的框架中, 更利于学生理解现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注重审美性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 关注其当下性、历史性虽很重要, 但学科的文学属性使得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其审美性。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 经历的淘选时间较短, 前两门课程不论是教材和作品选, 所选都是约定俗成的经典篇目, 不同的教材和选本差异不大, 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因时长不过百年, 不同的教材和作品选本差异甚大, 有些偏重思潮完整性, 有些偏重学术思辨性, 有些则偏重文学审美性。笔者认为, 面向本、专科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更应注重其审美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可以选择审美性较强的教材, 如复旦大学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当代文学教程》, 该教程比较注重文学作品的细读和其审美性的解析, 而北京大学洪子诚先生的《当代文学史》偏重思辨性、学术性, 对本科生而言显得比较深奥和难懂, 比较适合作为辅助教材。

对作品选的选择亦如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文学性较强、政治性色彩较淡的选本。在具体篇目的选择上, 笔者亦倾向于选择文学审美性较强的作家作品。如当代文学中的“十七年文学”阶段的诗歌, 既有政治性较强的作家作品, 如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 也有反映新中国初期人民快乐、清新、健康生活面貌的文学性较突出的诗歌, 如闻捷的“天山牧歌”, 描写边疆青年人的青春、劳动、爱情, 既体现了时代气息, 又有较高的文学性, 为当代大学生所喜爱, 在作品选择时, 笔者更倾向于选择后一类。另外, 如“文革”地下文学, 食指的《相信未来》, 因其文学性和体现出的人性共性, 超越了具体的时代背景, 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理解、接受。

中国现当代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达到激发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其审美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作品改编能力、文学作品教案设计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

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主要是怎样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融会贯通现当代文学知识, 并能将其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结合, 提高整体素养。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时间跨度有百年之久, 与中国20世纪的社会、政治、历史及文艺政策紧密相关, 因此现当代文学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教师的教学必须进行深度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即:当下性、历史性、审美性等。

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9

一.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具体表现

1.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理解不透彻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的传媒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性。这是由于不同传媒的目的不同造成的, 比如报纸也是一种能够阅读的传媒工具, 由于报纸主要任务是传播消息, 要求是言简意赅, 准确可靠, 在艺术性和美感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也就没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但是, 文学作品是不同的, 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 但又不是完全客观的再现, 文学作品是生活中美感的发现, 是对人生感悟的揭示。所谓“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我们在文本阅读时, 一定要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 进行阅读。尤其是现当代的文学作品, 由于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的文艺政策, 造成了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写作方式方面, 思想表达方面, 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 都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表现形式。这也要求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阅读时更加深入了理解, 加强文本阅读, 以便能更好地发现作品的艺术性。

2.对作品的写作方式不了解

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由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存在差异, 或者表现爱情, 又或者提倡勇敢, 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就千差万别, 甚至是相去甚远。就是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表达, 有时候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比如, 同样是表现思念故乡, 柳永的表现就是婉约, 悲悲切切。在遥远的故乡总是有隐隐约约有心上人的影子。而辛弃疾确是豪迈, 思念故乡的同时还牵挂着恢复中原。这就是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的同时, 形式也会促进了内容的表达。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在进行文本阅读时, 就需要把握作品的表现形式, 尤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分析只有熟练作品的写作思路和框架结构, 才能更好地教学文本阅读。

3.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认识不到位

每部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内涵方面就更丰富一些。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认识不到位, 甚至出现偏差, 都会影响对文本阅读的效果, 弱化对作品鉴赏。所以在对作品教学阅读时, 一定要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中心思想。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进行研读。但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只是理解作品的手段, 不能代替文本阅读。如果希望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的理解, 更好地领悟作品的灵魂, 还是要加强文本阅读, 并且自觉的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

二.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原因

1.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社会风气也浮躁了许多。已经很少的人能够真正平心静气的进行阅读了。如此的社会大环境也对文本阅读造成很大的影响。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以最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产出, 这些经济领域的原理, 也应用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中, 希望通过走捷径的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并且掌握需要阅读的文学作品。已经是广泛并且通行的做法。在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如此情况下, 加强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作者经历的了解, 通过运用各种辅助手段来诠释作品, 弱化文本阅读, 是很多投机取巧人习惯的方式。这也造成了文本阅读能力的不断弱化。

2.文本阅读能力弱化传统方面原因

在对文学进行阅读时, 不强度进行文本阅读, 而是从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者的写作的特定因素, 来理解作品的做法, 是有着很悠远的历史传统的。在古代从事作品相关问题研究的学问称谓“考证”。“考”是提出观点, “证”是寻找出相关的依据进行佐证, 兴起于汉, 流行于两晋, 在当代也有广泛的市场。“考证”在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方面是有一定帮助的, 尤其是对一些写作手法比较含蓄, 写作目的比较隐蔽的作品, 比如《春秋》, 《春秋》在写作方面经常应用曲笔的方法, 如果不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阅读, 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观点。但是, 如果舍本逐末, 一味追求作品的相关背景, 忽视了文本阅读, 结果是很难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领会。我们应该继承先贤的优良思想, 尤其是文化领域更应该提倡的文化传统弘扬, 但是传统继承是应该批判的继承的, 如果是照搬照抄, 就失去了继承的意义了, “考证”文化在开创时的目的是运用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环境的了解, 来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清代文字狱盛行, 我们在阅读《聊斋志异》时, 就不难理解作品中那些狐狸和狼的社会意义了, 她们其实都是人, 只不过作者为了避免文字狱的迫害, 不得已拟人化了。但是, 如果一味地强调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在仕途方面的不容易, 不注重文本阅读, 那么, 你将很难发现故事中的美, 人的善。如同很荣幸的进入宝藏, 却空手而回。

3.文本阅读对阅读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

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传媒方式的阅读。它对阅读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首先, 文学作品的自身特点要求阅读者有很高的自身素质。文学作品的内涵一般都比较深奥, 不象报纸, 小说等那么直白明了。文学作品的结构由于作者出于表达方式的需要, 都比较严谨和复杂。文学作品情感的释放, 体现在字里行间, 看似不经意的寥寥数语, 其实际却是有着深远的意境。古代的优秀作品每个字都是反复推敲得来的, 所谓的一字千金。而现当代文学作品由于现代人的思想性越来越复杂, 作品内涵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关于这些作品的阅读, 是需要一定的自身素质的。其次, 进行文本阅读要求阅读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才可能实现的。正是所谓厚积薄发。不是急功近利, 短时间能形成的。第三, 阅读者的自身素质还包括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经过复杂的人生经历, 很难理解文学作品中发生的故事, 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没有谈过恋爱并失败过, 很难体会“问世间情为何物, ”的感叹的。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在文本阅读方面, 经历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着难以取代的作用。是正确理解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必要条件。

4.文本阅读在教学中的忽视

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对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首先, 教师对文本阅读重视不够, 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 教师一脉相承地接受了前辈的观念, 过分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 和作者在写作时心态及环境的影响。不去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美感和艺术成就。人云亦云, 想当然的思想作风是教师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主观原因。其次是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核方面, 对文本阅读比较轻视, 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过于公式化, 格式化, 不能从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去深入挖掘, 做表面文章, 应付了事。缺乏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一味迎合大众的需要, 不重视文学作品精神方面的深刻内涵的考核。是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比较困难的客观因素。

三.提高文本阅读采取的措施

1.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强化文本阅读的培养。首先, 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美感感知。“生活中不并不是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次, 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对于作品的分析还可以人云亦云, 通过时代背景分析, 政治环境判断, 解析作品, 但是写作却是体现作者文学功底的试金石, 加强文本阅读能很好地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帮助学生写出好文章。第三, 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文学创造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志文学青年。

2.文本阅读在教学中的体现

最好的加强文本阅读的措施就是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这是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最直接, 最便捷的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 首先就需要教师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在文本阅读方面, 老师应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学生来讲, 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 只有老师进行文本阅读了, 不再只是谈作品背景和政治意义及对现当代的影响了。学生才能以文本阅读为方向去理解作品, 诠释作品。并且, 随着老师文本阅读能力的加强, 对于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对于作品思想性, 艺术性有了更加全面的提升。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会游刃有余, 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认识。

其次学生自学意识对文本阅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傅已经领进门了, 是否能够掌握好修行的法门就是自己的决定了。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需要教师的引导, 但是,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应该在思想认识方面把文本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到自己在社会生存发展高度。积极努力, 认认真真的对文学作品的内涵, 思想性, 艺术性全面的理解。

总之, 文本阅读能力的强弱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有着很大关系。正是在教学中忽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 思想性的理解和诠释, 过多地强调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才造成了文本阅读能力减弱。同时,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也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很重要的方法和途径。相信, 随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文本阅读的重视, 文本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摘要:在当今社会, 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每天看的报纸, 休闲娱乐的电子书, 甚至对公交站牌的浏览, 所谓阅读无处不在。阅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了阅读, 现代人的生活秩序将会被打乱, 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文本阅读是众多阅读方式中的一种。是指对作品本身的深刻理解, 和作品内涵的感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文本阅读的能力却出现了越来越弱的现象。在现当代的文学教学中也不重视文本阅读学习, 这更加重了文本阅读的下滑趋势。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本文将对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文本阅读,中国当代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莫雷.文本阅读百年回顾[J].华南大学学报.2006 (10)

[2]王瑞明.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加工过程.[J].心理学报.2007 (4)

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 篇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到的作品和问题很多, 有文学史研究、文学思潮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等。不同教师在处理同一教学主体时会有所有差异, 而且不同的阶段在讲授这一课程时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本科阶段的授课主要以作家作品分析为主, 旁涉文学思潮和文艺争鸣的介绍, 主要以注重基本内容的介绍和强调文本感受为主。而硕士阶段则主要从文学社团或文学思潮入手, 分析某一时期文学社团或文学思潮的特点, 带有明显的专题性和一定的深度。而到了博士阶段则主要分析学科史的特点、学科史形成的原因及性质等。

由于近些年来学科改制和课程调整, 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出现了研究对象的时间不断延展, 研究对象不断增多, 而教学时间却不断压缩的情形。而且, 由于教学对象代际问题的客观存在, 现在大部分的本科生对离他们较近的九十年代后的文学现象感兴趣, 稍远一点的新时期文学、“十七年”文学都表现出明显的隔膜和疏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 无法有效理解相关内容,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习反馈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出现一系列新问题, 是摆在现当代文学教学者和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 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授课除了应该在教学过程强调基础知识的介绍, 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研究为导向, 倡导研究型学习。研究型学习目前是中文教学的主流趋势, 不仅在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导向, 而且在中小学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研究型”学习的氛围。这里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的是教师要将自身的研究心得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虽然, 授课教师某一段时间与其他教师共同使用同一套教材, 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高校中文系现代部分使用钱理群、温儒敏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当代部分使用的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 而现在则普遍使用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 (1917-2000) 》, 但是这并不妨碍授课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有所侧重, 将自己感兴趣、研究专长带入到课堂授课过程中。这样学生在了解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 又对某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安排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学生对“十七年文学”兴趣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在开始讲授“十七年文学”概况时即留下问题:“你认为十七年文学在新中国的文化建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并不急于要求学生回答, 但在讲授这一时期文学的过程中, 介绍每一部代表作品时都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 时时回到这一问题, 让这一问题不断得到强化。在讲述完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时, 再来反观这一问题, 回顾所学过的内容, 看看他们能否整合出一个结构出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在新中国建立时期的叙事方式和文学诉求特点, 让学生明白, 无论是《创业史》、《红岩》, 还是《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 它们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而这是新生国家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特征。这一研究型的问题处理方式, 摆脱了单一作品分析带来的零散感, 真正从历史的角度来认知文学问题。然而, 这样处理这一问题, 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授课教师需要自身对这一问题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不仅从文学本身的问题出来解读文学, 还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同一问题, 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及讨论环节把握方向, 避免零散的介绍和无序的争论。

再例如有关新世纪以来文学的讲授。通常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时, 有关新世纪文学的内容因为间隔时间短, 文学研究的历史距离没有拉开, 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 很难形成学术共识和学界定论。因此, 有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回避新世纪文学的介绍。这样的处理方式看似稳妥, 但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失去了解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和趋势性, 对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或深造也是不利的。不妨以评论或讨论的方式将新世纪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或作品挑选出一两个例子出来, 作重点分析。用这样的方式处理, 不仅教师进退自如, 而且能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也是属于研究型教学的实践。当然, 这种研究型教学对于教师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例如授课教师要通过大量阅读, 时时关注学科的前沿话题和学科动态, 这一点对于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教师而言, 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述介绍的研究型教学, 一个是注重整体性, 一个是注重前沿性, 这两点都可以归纳为研究型教学。目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学生获取资料的方式越来越快捷, “慕课” (MOOC) 等新的授课方式正悄悄改变着大学教学和职业教育的前景。教师不应该在资料的数量上与学生竞争, 而是应该在分析方式和思考模式上给予学生启发, 这是研究型教学的魅力, 也是研究型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以作品分析为根本。文学研究有许多种方式, 二十世纪西方层出不穷的文学理论方法讨论的即是文学研究的可能性问题。然而, 概括而言, 不外乎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种。内外研究孰轻孰重, 各个研究者观点各不相同, 例如韦勒克就认为文学研究应以内部研究为主。“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无论怎么说, 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1]145而伊格尔顿则认为应该重视外部研究。“所谓的‘文学经典’, 以及‘民族文学’的无可怀疑的‘伟大传统’, 却不得不被认为是一个由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构造物, 。文学作品或传统的价值并不在其本身, 它不可能无视任何人已曾或将要对它说过的一切”[2]15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以学科基础教育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开始具有一定的史学意识。因此, 是否广泛地阅读文本, 并进行初步的类型概括和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国著名文论家朗松以严谨求实的精神被人们誉为实证主义批评的代表。他曾经在《文学史方法》一文中指出:“不计私利的好奇心, 严格的诚实、孜孜不倦的勤奋, 对事实的遵从, 不轻信 (既不轻信他人也不轻信自己) , 不断进行批判、检查与验证———我们应该把这些带到我们的工作中去。”[3]16实证从何而来?实证是从一个个单独的文本阅读和分析开始的。

文本阅读和分析其实是一个相对机械枯燥的过程。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情节的熟悉外, 还要对人物、表现手法、写作时代等都做一个通盘的考量。因此, 只阅读一遍通常是不够的, 往往是这一遍注意情节, 另一遍注意人物, 再读一遍注意表现手法。几轮阅读下来, 对于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然, 这一阅读方法耗时长, 工作量大, 通常只适用于文学大家或文学经典的阅读, 例如鲁迅或《白鹿原》等。这样训练几次下来, 学生再来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 会自觉地同时兼顾以上几个方面, 有意识地将现有的文本和以前的文本做比较。这时, 我们就可以说开始了专业型阅读, 学生也开始从由兴趣性读者转向为专业型读者。

其实,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不胜枚举, 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在不同时代就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很难说, 哪一种方式更具有合理性, 因为每一种解读的方式均带有其时代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兴起了一股“重读文学史”的文学评论思潮, 有不少学者都用新的理论武器和视角来解读“十七年”文学经典。例如金宏宇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中就从版本学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倪焕之》、《家》、《子夜》、《骆驼祥子》等现代文学经典, 分析各版本在改写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操作过程, 与其类似。孟悦曾在《〈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一文也对传说、歌剧、舞剧、电影等不同版本的《白毛女》做过类似的分析, 他们针对的是已经是一个个“逝去”的文本, 但时间的消逝并不意味着问题的消逝。这两个例子即是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运用到文学研究中, 将文学经典充分地历史化, 彰显在文本自身变迁的过程中权利话语的运作过程。这一解读方式何以成为可能?这与解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是分不开的。“重解读”的对象还可以是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等现当代文学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作品, 例如许子东就出版过《重读文革》, 程光炜在新世纪主编了一套“重返八十年代”丛书也是如此。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仔细阅读文本, 回到文本本身, 用文本本身来说明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态度。研究文学并非简单地读读小说、看看诗歌这么简单, 它应该是艰难的资料搜集和文本分析过程的展开, 而这一切是要从文本阅读开始的。

第三、点线结合的理解方式。学生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从一部部的作品开始的, 然而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点”的理解, 需要开始具有“线”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控。

在教材章节安排上, 不同的教材均将文艺思潮与文艺争论置于首要介绍的部分, 然后开始作家作品分析。这一处理和安排, 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一段时期的文艺思潮发展的方向, 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对文学思潮与文学作品的关系理解不深, 而教师由于教学进度要求和客观的学习难度的限制, 也无法全面清晰地帮助学生了解“点线”结合的重要性。

形成宏观的“线索”意识, 优势在于把握每一部作品在整个文学发展中的位置。一个时期文学发展的趋势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不同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4]1“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 何来新时期文学?”[5]1这些命题都试图证明文学发展中的线索和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启蒙性, 第二个十年的自由主义特征, 第三个十年的左倾倾向, 当代文学中“十七年”的“一体化”特征, 文革文学的反智化倾向, “新时期文学”的“新启蒙主义”传统, 可以说都是某一阶段文学的主线和基调。在解读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时需要与线索、基调联系起来, 才能有利于作品解读。另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时期除了有其主调之外, 还有一条内在的主线贯穿着不同时期文学的主题, 即“文学的现代性”。用现代性理论来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文学研究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这一思路的产生是由于在世纪之交, 回首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时, 人们发现“中国文学进入这种现代阶段, 其特点在于它的那种感时忧国精神。那种中华民族被精神上的疾病苦苦折磨, 因而不能够发愤图强, 也不能够改变它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不人道的社会现实。”[6]运用现代性理论来解读近百年的文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们的文学在追求现代性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尝试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虽然, 动机和效果并不一定都是积极正面的。

而后新时期开始延续到新世纪以来, 后现代话语的流行也可以看做是现代性的表现之一。后现代作为一股蔓延到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学思潮,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和深化, 已经深刻影响了现当代文学的文学版图和文学面貌。后现代文化与网络文学的盛行、青春写作的高市场份额以及新世纪的反智主义倾向密切相关。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深刻指出后现代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之一。“文学现代主义就既是现代的又是反现代的:在它的实验主义中, 它是现代的;在它对传统之权威的拒斥中, 在它的实验主义中, 它是现代的;在它对进步教条的摒弃中, 在它对理性的批判中, 在它的现代文明导致珍贵之物丧失、导致一个宏大的综合范式坍塌消融、导致一度强有力的整体分崩离析的感觉中, 它是反现代的。”[7]284把握后现代文化的特征, 在解读文学和文化现象的过程中, 不断通过实证的方式来证明后新时期文学的后现代转向, 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世纪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用现代性的理论解释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 这是一条纵的主线。横的主线则是一条以文体为纬的研究思路, 从现代文体的产生到各种文体的演变史, 期间还不断穿插着文体互渗等现象, 小说的强势性本身即是具有现代性的, 而诗歌由抒情传统向叙事传统的不断变化也是其自身不断适应文体发展和读者阅读体验的过程。散文在演变过程中, 抒情散文在“十七年”期间的兴盛与民族叙事的抒情需要相一致, 而休闲类散文在八十年代的重新追捧也是与新时期休闲文化的盛行密切相关的。各种文体的兴衰变化除了自身的演变轨迹外, 时代主潮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线的现代性理论, 横线的文体变化。这一纵一横两条主线将现当代文学中各个时期、各种文体有效地组织起来。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做到结构清晰, 学生理解起来也会轻松高效。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和学习与历史学相联系, 但又有艺术的审美性。因而, 一方面强调史料的全面与细致的分析, 另一方面又强调学习者的悟性和感受。这对于刚入门的学生和教授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而言都会是一个挑战。希望通过上述的讨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共同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授课学习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以研究为导向, 倡导研究型学习;第二、以作品分析为根本, 强调实证主义研究;第三、做到点线结合, 让学生宏观性把握和拥有整体印象。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文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上海:三联书店, 1984.

[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3][美]昂利·拜尔.方法、批评及文学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晴小说新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杨.重返八十年代[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肝硬化患者临床医学下一篇:仪器的选择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