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2024-04-15

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共9篇)

篇1: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级各单位、全体农村党员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就业技能竞争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从我乡的实际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到目前为止,我乡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的43%,其中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达11000人,万余名劳务大军跳出贫困偏远封闭的山乡,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了锻炼。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十年来,汇入我乡的劳务资金已达7亿多元,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今年以来,我乡劳务输出模式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金土地》、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和《南方周末》、《山东内参》等分别作了采访报道,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对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给鹤山乡以极大地鼓舞与鞭策。《南方周末》将我乡劳务输出的做法称为“鹤山模式”。在劳务输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到工厂后再实行培训的人员,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实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术问题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业返乡。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我乡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障碍。因就业技能差的原因,我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受到影响,对我乡劳务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从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看,技术含量低的就业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减少,而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当前状况下供给充分,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因此,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输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我们国家正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目标任务是: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2006-2010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国家实施阳光工程来看,为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已列入各级重要日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岗前培训这一环节较弱的实际,自2002年以来,我们鹤山乡逐步加强了对输出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强化农技校这个主阵地作用,采取了“先培训,后上岗,带着技术进工厂”的办法,增强了劳务输出人员的竞争力。进一步发展推进了劳务输出产业。可以说,加强技能培训是形成我乡劳务输出金字招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乡运作情况和外地一些先进经验,推动劳动力技术培训促进转移应着力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各村也都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好本村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形成了以用工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劳务输出企业为纽带,以农技校为主阵地,政府统筹,整体联动的技术技能培训格局。二是明确技术技能培训的原则和目标。原则即:以富民强乡为目标,按照“以实用技术促农业结构调整,以岗前培训促劳动力转移”的原则,以农技校为主线,涉农部门共同参与,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术技能培训,转变农民的生产和创业观念,促进劳动力从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推进有条件的劳动力转移,努力提高转移的质量和水平。围绕上述原则,我们提出的规划目标为:以50岁以下初、高中毕业生及其它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类别,分期分批逐年培训,用3至5年的时间,力争经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总数的70%以上,每人至少掌握2至3门农村实用技术,最

终达到全员培训,经培训外出劳动力占外出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80%以上,每人至少能熟练掌握1至2门务工技术,逐步达到“先培训、后上岗,带着技术进工厂”的目标。三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广播、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宣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身怀一技之长闯天下。全体党员都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一个 “ 依靠技术闯天下 ” 的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宣传报道农民工培训的方针、政策、渠道、信息和各地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经验及做法,宣传先进典型。各培训机构也要认识到,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是抓住机遇、提升形象、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重大举措,充分利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调动、吸引和激发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四是强化培训。乡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网络优势,根据主要输出的企业及有关工种,制订针对性强的外出务工培训方案,实行定向、定单技能培训。乡农技校要充分发挥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自己可以开展的培训自行组织开展,有些技能培训能力达不到的,与县职介中心或企业联合办学。自2003年开始,我乡举办服装中专班,聘请了胜芳服装企业技术人员教授专业知识。首批学员已被集体送入江苏吴江胜华制衣有限公司工作。他们在实习期间每人每天收入高的达到30元以上。农技校依据市场要求,采用长班、短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长班学制2年,短班学制3至6个月,培训学员全部由学校推荐安置,并负责学员的长期管理,走出了一条培训输出一体化的路子,2年来共培训人员1800人,全部得到安置。五是多元化办校推进岗前培训。在实施输出农民工岗前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实行校企联合的办法,走“订单”培训的路子,确保农民工培训后的就业安置。如胜芳服装有限公司是我乡的一家合资企业,与乡农技校合作后,所培养的学员不仅为胜芳服装所用,很多学员也输送到了南方企业。有的学员不等培训结束,工厂就急着要人,农技校成了企业的“香饽饽”。我们在办好乡农技校的同时,放开了办学市场,鼓励企业来我乡举办岗前培训班。先后成立了胜芳服装技校、汶河服装技校、申洲服装技校三家技能培训学校,长期从事纺织和服装加工人员的培训,年培训技术工人达上千人。技能培训造就了大批“蓝领”工人,也受到了用工企业的好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适应岗位快,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各种技术工种的要求。过去,我们输出的工人进厂后,前3个月为学习阶段,只发生活费,领不到工资,而现在输出的工人,持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进厂后,就能享受到与技术工人同样的待遇。同时,各种速成技能培训班的成立,大大提高了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持证人员在选择企业时,月工资低于800元的均不予考虑。在行业分布上,前些年全乡农民工一半以上从事建筑业,而现在已有70%以上进入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制造等10余个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行业。

三、构建全员培训强大声势,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乡内实现转型在面向劳务输出需要开展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加强面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开展培训,并把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服务融为一体,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培训的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实现农民由粗放型种养向技术型发展成功转型。一是以农技校为主阵地,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对象是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既要组织农民参加学习,又要顾及他们自家的生产,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有较大的限制,不可能安下心来长时间做板凳学习。农技校在发挥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培训的特点,在教学流程上,实行目标、培训、实践、考核四个程序,按照农民特点短平快进行培训。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广大农民需求为重点,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积极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训。在教学形式上,要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观看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五是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如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农业技术,要长时间、滚动式办班,组织农民轮流学习技术。对于涉及范围小,针对性强的技术,则以短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专人讲解,并上门做技术指导。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科技推广强大氛围。农口部门负责实施一项主导产业,推广一项主导实用技术,培植一个科技示范点的三个一工程,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区域化布局,对于各项产业的发展,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以业务相关联的部门为基础,抽调精干力量共同组成,抓好项目的运作实施,特别是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持每个项目旺盛的生命力。要加强与科技部门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聘请技术员住在乡村现场指导,解除农民因技术因素不敢调整的后顾之忧。广大农村党员要自觉学习农业种养技术,不断提高奔康致富的本领,为农业技术技能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总之,加大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切实落实“三上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广大党员要大力探索拓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新路,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把鹤山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二00四年八月

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黑龙滩镇党委副书记:吴明华

国务院召开这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十分重要,下一步的扶贫工作要深入贯彻执行。

一、提高对贫困地区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导致的发展能力差。因此,扶贫开发工作要在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注重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通过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进而使他们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首先,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据统计,在592个重点县连续两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户中,有46%的户人均耕地不足1.0亩,很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大幅度增加收入。而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只要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可能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将劣势变为优势。因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转移劳动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长远之策。

其次,大力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贫困地区,要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让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数量。但目前尚未转移的劳动力中,有相当比例素质不高,不能适应转移需要。据统计,2003年592个重点县的剩余劳动力中,16.5%是文盲或半文盲,38.5%是小学程度,加上身体和年龄方面的限制,有2/3以上的贫困地区劳动力不符合城镇大多数工作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加强对这些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就业,不仅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持续,而且能使贫困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具有“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带动一片”的作用。同时,对提高我国加工业的竞争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也有深远意义。贫困地区的扶贫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抓紧落实。

二、继续坚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

近年来,在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促进转移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措施,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制定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打算,制定规划。各级扶贫部门结合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摸清了贫困人口劳动力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05年至2010年的全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计划在五年内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劳动力得到培训的机会。

(二)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网络。为了推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我办在各省区市认定了30个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基地。同时,各省区市分批认定了184个省级示范基地,大部分扶贫工作重点县也确定了县级示范基地,形成了覆盖贫困地区的培训网络。据统计,这些示范基地中,约50%是县级职业教育中心。

(三)多方筹措资金,并抓好管理使用。目前,全国直接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财政扶贫资金已达8亿元左右。河南、湖北、山西、贵州、湖南、四川等省投入都有4000多万元。专门用于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培训转移。

(四)面向市场,按需培训。各级培训基地按照劳动力市场需要,采取订单式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广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如:地处贫困地

区的山西白文职业技校与省劳动厅驻北京劳务管理处、苏州市汇思人力资源公司等中介机构密切合作,考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用工市场,与32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由于符合市场需求,该校培训的近3000名贫困劳动力95%以上实现了非农就业。

提供信息,跟踪服务。为维护贫困劳动力就业后的权益,各地扶贫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河南省各级扶贫部门与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加强配合,在洛阳召开了河南省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介洽谈会,签约65.8万人。同时,河南省扶贫部门在劳动力输出比较集中的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建立办事处和服务中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贫困地区共培训了近300万贫困劳动力,其中90%以上实现了非农就业。

三、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地区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尚有1300万左右待转移。“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以下几项政策措施:

(一)瞄准目标,提高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的针对性。我们将结合摸底调查工作,对可培训转移的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对符合接受职业教育条件的贫困劳动力,与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培训转移的计划。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从明年开始,要求各地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的资金要占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10%以上,总量达到15亿元。

(三)整合资源,形成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的合力。目前,我办已与全国工商联签订了包括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在内的全面合作协议,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培训促进转移工作的通知,与教育部就加快扶贫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包括职业教育在内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逐步建立起集培训、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四)切实加强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我办在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将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对贫困户中愿意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除享受常规800-1000元培训补助外,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在认定贫困劳动力转移示范基地时,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

篇3:论电器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是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举措。

1.1 高层领导态度

从1991年开始, 2002年、2004年、2005年四年国家高层领导会议都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的8.1条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三项任务中明确提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1.2 劳动力培训成绩

近来, 我国大力开展“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形成了以职校为依托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基地;二是形成农科教企多方结合的培训模式;三是转移劳动力规模与速度稳步提升。

1.3 重庆劳动力培训

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试验区, 也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省市, 近年来, 重庆市各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的总体要求, 积极开展各项职业培训工作, 努力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 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劳动力培训基地

到2009年底, 重庆市已形成以职业学校为依托的职业实训基地348个, 各类实训基地设备总值3.7亿元。开设了机械、电子、汽车、化工、农业、旅游、财经、医药、轻纺等20余个大类共200多个专业, 基本涵盖了国家职业大典列举的职业。

(2) 劳动力培训成绩

当前,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逐年增大, 转移的速度逐年加快, 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劳务经济逐渐成为重庆市农村的第一经济。到2009年底,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已突破800万余人。当前,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转移劳动力4O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所占比重约为8O%左右, 男女之比仍然在上升, 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 外流的趋势还会发展。二是转移劳动力省外远高于省内劳动力转移比重, 尤其是山区和库区最为明显, 并有上升的趋势。市外地区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以向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集中为主, 向周边邻近的省区转移为辅, 近年重庆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动呈上升趋势, 相反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比重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三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O%以上, 且所占比重仍有上升的趋势, 岗位多涉及非技术岗位, 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问题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在这一转移过程中, 重庆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劳动力转移培训认识不到位

开展“阳光工程”等系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是一项利民利国的惠农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 一方面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更没有很好地宣传和引导;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缺乏自我投资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参培学院在学校也是不学无术, 事假病假不断, 甚至个别认为培训耽误了他们赚钱的时间。

2.2 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不足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虽然国家逐年再加大, 但是面临庞大的农村劳动力群体而言, 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以致部分培训机构设备无法更新, 参培人员无正式的教材。培训的内容也单一趋向于工业化, 如电器技术培训主要是培训劳动力的电子装接等内容, 实现劳动力由农向非农的二、三产业高速转移, 实现劳动力短时间的习惯于某公司的特定工作。这样单一化的培训内容表面上看很好的解决了就业问题, 实现了劳动力转移的短、平、快, 但实际上农村没有现代化的企业, 他们只能外出务工, 这样一来农村老、幼、病、残等留守人员的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2.3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重庆是典型的山城, 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大, 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高,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不平等, 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诸多因素之中的关键因子, 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和就业质量。

据资料显示, 我市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0%, 初中及以下占90%左右, 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而且转移劳动力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如电子装配工中级证、数控中级证等) 的更是甚少, 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不能满足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 就业渠道狭窄, 从事的职业大多是简单、粗笨、危险的体力劳动, 又主要集中在建筑安装行业、一般加工业和简单餐饮、家政服务业, 工作强度大, 报酬收入低。

2.4 劳动力培训缺乏极力机制

农村劳动力依恋土地、小富即安的心态比较严重, 缺乏稳定转移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积累。另一方面参培劳动力取得职业资格后的激励政策也明显不足, 在许多用工单位, 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执行国家就业准入规定, 大量未经培训、没有资格证书的人员被录用到技术岗位, 存在着有证无证一个样的现象, 持证人员在工资待遇和就业条件方面得不到改善, 严重影响参培人员的积极性。

3 建议与措施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绝对数大, 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滞留, 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演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破解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 采取“多渠道分流, 多种形式转移”的战略, 全方位开拓就业门路, 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

3.1 加强组织, 提高认识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是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的重要途径。首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目标考核。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培训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其次, 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和筛选工作, 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到实处。

3.2 加大资金支持与监控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要有效监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的各个环节, 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3.3 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和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稳定就业的重要手段。一是制定适宜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短、中、长培训计划。二是多层次培训, 如电器技术培训, 应培养一些农村常用电器的基本维修、照明电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争取部分培训人员回家能给农村安电、修家电等, 实现就近转移。三是多方式培训, 如“定向培训”、“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题讲座”、“农村夜校”等。通过多层面多方式的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 增强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慧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经济研究[J].学理论.2010 (23) .

[2]张应良.官永彬.丁惠忠, 等.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及分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 (01) .

[3]李根友.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看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08 (01) .

篇4: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关键词:发挥优势 劳动力 培训

0 引言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文件明确地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对技工学校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认为:技工学校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民做出新的贡

献。

1 立足本地实际,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关键在提高农民素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技能问题。因此加快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意义重大。技工学校在服务“三农”上,担负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职责。如何适应当前新的形势,调整办学思路,转变服务职能,改革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是摆在当前农业技工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农业技工学校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及时把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转移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全力抓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我校立足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多次组织师生义务下乡,进行智力帮扶、科技培训,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农民科技培训中,我们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在田间、地头利用广播、讲座进行现场说教,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在培训中我们坚持以发展区域经济为中心,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我们分类培训,各有侧重。对一般农民主要是答疑解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培训;对优秀学员,通过信息服务、技术支持、项目援助,将其培植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通过科技培训,大力推广了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全方位开辟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2 强化技能训练,加快劳动力转移培训

中共中央2009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对农民工培训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尤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尤其是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就业比例居高不下,据粗略统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5千万以上。就我市农村来看,每年有近60万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都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技工型人才的需求。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引导农民“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转移。

我校充分发挥做为我市农业高新技术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职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帮助他们提高生存技能,增加新知识,更新陈旧观念,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近几年,我校通过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对口培训、以需定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我校先后与市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和单位采取联办、共办的形式在我市知名企业建立了十几处实习基地,与山东时风集团、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单位签定了长期委托培养合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使他们实现了由体能型转移向技术型转移。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主动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坚持“技工教育是企业的第一道工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与企业签订委托培训订单,与学员签定委培合同,真正做到“以就业指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为减轻农民学员家庭经济负担,我们实行先培训、再就业、后收费,培训费待学生就业后从其收入中偿还。这一做法颇受农民欢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能培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做到了职业与技能相结合、技术培训和职业鉴定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职业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具备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学制上长短期结合,但以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办短期培训班,办专题讲座,开办夜校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重点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篇5: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近年来,绥滨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强化指导与服务,使劳动力转移工作呈现出集中组织、科学管理、有序流动、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0年至2002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5530人,实现收入4,660万元。其中,2002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678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8%,实现收入1,987.3万元,每个农业人口增加收入230元。现在劳动力转移人数每年以8.2%的速度递增。为了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宣传,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思想基础

为了使我县的富余劳动力全部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劳务输出由少数人的自发行为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由单纯的领导干部亲自抓变为各级干部自觉管。一是抓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利用电视台对劳务输出进行宣传报道,开展劳务输出宣传月活动,利用宣传车、宣传单、板报、图片等尽先广泛的宣传,引导农民走出土地,转移劳动力。二是抓思想解放。通过下乡入户、说服教育,帮助农

1民进行算帐对比,开拓思想,让农民树立“固守田园一线天,出去创业天地宽”的意识,消除了群众的疑虑,有效的调动劳动力转移的自觉性。三是抓典型促动。我们通过在每年年 初的农村会上、年终总结会上及各种相关的活动上,进行典型宣传。用过去“打工仔”,今日“小老板”的事例,使农民心理受到了触动,促进劳动力转移,发挥农民的自觉意识,加快劳动力的转移。

二、加强领导、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组织基础

为了切实抓好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加大了领导力度,采取了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一是成立了领导组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农委、工商、税务、建设、劳动、土地、乡企、财政、组织、人事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同时,乡村两级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领导体系,做到层层有组织、事事有人抓。二是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绥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管理和农村经济工作考核管理中,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建立检查考核办法。每年对各乡镇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单位、领导干部评优评模的依据,同时实行劳动力转移一

票否决制度。四是加强组织协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各乡、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等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分解任务目标,强化了组织帮助转移劳动力的工作力度。

三、拓宽渠道,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动力源泉

我们通过采取全方位、多形式的转移方式,切实拓宽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在就地转移上,一是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小城镇的建设力度,使城镇面貌有所改观,品位有所提高,并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几年来,有近1000人转移到小城镇,从事工商运建服等行业,有力地拉动了劳动力转移。二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农村劳动力。鼓励、扶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把其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来抓。全县仅个体商店、油坊、粉坊、豆腐坊、农用运输等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达上千人。三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劳动力。几年来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年增长幅度达20%以上,仅2002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00多人。在异地转移上,一是加快向大中城市转移步伐。几年来,我县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作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现在我县到国外和其他城市长期务工经商的农民有5000多人,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二是加快了土地异地开发的进程。2002年通过异地开发,提高了规模种植水平,转移劳动力1100多人,形成种田大户570户,面积为20.5万亩(按每户300亩统计)。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强化服务,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基础保障

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强化服务上。

(一)加强信息服务。信息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工作。县政府确定了专门的信息服务组织,专门负责外埠劳务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增强了同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联系和劳务协作;乡镇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员,定期向村屯和农民发布、传递信息。同时,还定期的召开“全县农业信息发布会”,为农民广开就业渠道。仅2002年发布有关信息300多个,因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应用而使300多人进行了劳动力转移,收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知识培训。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和提高素质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县乡培训基地,技术学校等,对农民进行多种技术培训、法律知识培训。2002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200多次、电视讲座10讲,发放各种资料3万多份,受训农民达5万多人次,使广大农民增强了就业本领。通过法律部门为农民开

办的法律知识讲座5期,增强了农民的法律知识,提高了农民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篇6: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为了切实做好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县委、政府有关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围绕创建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的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关键,坚持内转与外输结合,创业与就业并举,实行全方位、多渠道转移,初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格局。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乡人民政府对乡劳务输出领导小组作了适当的调整,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党政综合办、纪委办、劳保所、司法所、农技站、扶贫办、水管站、林业站、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劳保所,由耿招华任办公室主任、严忠琴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支书总负责,副主任负责本村劳务输出的转移培训、维权救助和宣传发动等业务工作。

三、目标任务

按照县政府和县农村人力资源办要求,2011年全乡要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人、引导性转移培训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万元以上,净收入万元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引导。乡劳保所和各村要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出板报和书写标

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及时了解、收集和发布准确、详实的务工信息,提供信息服务,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

(二)加强基础管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健全各类基础台账。对各村劳动力输出情况逐户调查、登记,建立台账,摸清每个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创业和就业或参加培训的意向。积极与乡内企业联系,健全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定期向社会提供企业所缺工种,缺工人数,用工条件和提供的报酬,保险福利待遇,用工期限等信息,为供需双方自由选择提供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三)精心组织培训。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和用工需求,突出重点,选准培训专业,计划开设专业培训班期,培训人数人,以乡社会服务中心牵头。

篇7: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实施工作总结

针对全市百年一遇的严峻旱情形势,为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补的目标,根据丽江市财政局、丽江市农业局丽财农[2010]48号文件“关于下达2010年省级追加农业生产资金和计划的通知”,上级下达我县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的任务,同时给予财政补助资金40万元,主要落实“滇深劳务合作”协议,向深圳、东莞等地输出农村劳动力2000人。

一、项目完成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15日止,我公司就该项目共举办培训班27期,完成转移培训2012人,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任务,其中:在松坪、涛源和六德3个乡(镇)27个行政村开展了引导性培训,培训农民1773人;另根据农民要求,在涛源镇开展了中式烹饪、电工、计算机、家禽饲养、家畜饲养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239人,经国家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所考核鉴定,有227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培训合格率达95%。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227人,都是移民区的农民,除享受本项目培训补助费外,不足部分的经费,由我公司向移民局申请给予补助。通过培训促进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务工收入,同时间接带动输送外出务工农民约6000多人,外出就业的稳定率在95%以上。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

我公司接到丽财农[2010]48号文件后,依据该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深圳、东莞等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我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制定了《永胜县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计划任务分配表,于5月12日上报县农业局。在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公司培训学校主动与农、林、牧、教育、卫生等部门联系、勾通、合作,在全县范围开展了以法律常识、安全生产常识、职业道德、实用技术等引导性培训为主的培训,同时应农民要求,也开展了中式烹饪、计算机运用、电工、养殖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资金采取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确保参训农民直接受益。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确保培训任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宣传力度,动员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二)、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师资,添臵培训设备,确保培训质量。

(三)、完善劳务输出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乡(镇)职业介绍所和村就业服务站,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为基础,形成县、乡、村三级及有关部门组成的职责明确,配合密切的劳务输出网络,使劳务输出的宣传、报名、招工等各项环节相连贯,使千家万户知道劳务信息并积极报名参加。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的综合素质偏低,就业观念意识有待强化。由于受传统农村经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普遍存在生活习惯松散,时间观念、制度意识淡薄,给培训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培训时间短、补助低,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间较短,参训农民从理论到技能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转移培训就业的跟踪服务还有待于加强。农民在整个转移、培训、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四)、由于本项目的落实和培训指标下达较晚,实施过程中我县与全省一样遭受特大旱灾,农村田地难以种植,适龄农民纷纷四处寻求临时性的务工机会去了。后期雨水来临,回家农民都致力于田地上想法弥补一些损失。因此组织培训非常困难,使培训工作的进展相对缓慢和泄后,有52.8%的任务集中在年底进行培训。

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国家一项实在的惠民工

程,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存生活能力。通过培训,使农民朋友进一步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惠民政策,既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提高了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丽江阳光劳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篇8: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农民就业问题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农民工素质的逐步提升,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因此, 及时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探讨积极应对的策略, 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 推进城镇化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和谐社会,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特点

(一) 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呈现递减的趋势。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断提高, 受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难度进一步加大, 转移速度由快变慢, 新增转移人数趋减。

(二) 就地转移比例逐步提高。

长期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直以外出就业为主。随着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就业岗位大幅增加, 工资标准不断提高,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军突起。

(三) 就业方向以二、三产业为主。

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近年来,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 从事交通运输、批零、文教卫生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人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空间有限。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和比重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大部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已转移就业了, 考虑到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的刚性需求, 以及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会吸引部分劳动力重新回流到农村。另外, 随着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 可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不断萎缩, 加之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波动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劳务输出的难度越来越大, 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二) 农村劳动力能力素质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产品不断换代升级、技术不断创新提升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与之相对应的, 就是企业需要的不再仅仅是纯粹的体力劳动者了, 而是具备生产技能和知识更新能力的新型产业工人。但是, 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外出务工人员在这些方面是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今, 比较普遍存在的“技工荒”现象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佐证。

(三) 社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

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劳动力在求职、管理等方面遭遇到了不平等对待。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工种进行限制, 致使其大部分只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干的苦、脏、累的活, 阻断了其提高社会地位的上升通道。另外, 强制征收暂住费、管理费、用工调节费, 增加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本身也对农村劳动力充满歧视, 往往在招工时要求求职者具有城市户口。

(四) 农民工的合法利益难以保障。

由于目前劳务市场为买方市场, 用人单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普遍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合同, 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仍然缺失, 主要还是依赖于农村保险体系。

(五)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了, 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老人, 他们文化水平较低, 操作技能差,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六) 社会劳动中介服务薄弱。

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服务能力不强, 社会化组织管理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网络机构不健全, 在经营管理上活力不够。大部分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民信息较为闭塞, 获取务工信息的途径较少, 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又往往不适应农民的需要。

(七)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凸显。

近年来, 农民外出形式出现了结构性转变, 已婚的外出农民工逐渐由以往的男性单身外出“独闯”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家庭化”转移为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得到缓解。但与此密切相关, 因儿孙们长年在外, 留守老人问题却愈趋凸显, 农村人口呈现畸形老龄化趋势。为了支持晚辈进城, 留守老人们不仅失去了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天伦之乐, 还要无奈地担当耕种承包地的辛苦劳作, 留守老人生活困难, 生活水平普遍只能维持在贫困层次, 其中许多独身老人的生活尤为艰难。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针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 要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收费、劳动力适当分担的投入机制, 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 完善农村教育政策, 改革农村教育体制, 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 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 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要通过各种渠道和现有的各种教育设施, 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并重的劳动用工制度。结合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制定岗位培训标准, 加强职业证书考试的管理, 使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 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 又能延缓劳动力供给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而缓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巨大压力。

(二) 打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宽松环境。

一要尽快修改劳动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管理机构, 依法规范对农民工的管理行为。通过这些措施, 最终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二要加强舆论导向。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广泛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好氛围。

(三) 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不仅要调整户籍管理政策, 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性障碍,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不再以户口把农民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 以消除对农民就业的歧视。要在制度上明确农村人口进城权利, 明确农民进城后的劳动权利和生存保障。确保居民自由迁徙的权利, 对已有一定居住时间、有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应给予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和社会保障。而且, 要调整土地管理政策,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

(四) 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通过中小城镇化,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 地域分布广、数量多, 新建扩建都有潜力, 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 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 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 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 及人才、技术支持。依靠城镇的吸引力和农村的推力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可以转移农村过剩人口、缓解人口与土地的承载矛盾。

(五) 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预测网络, 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分布、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求职意向等情况。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 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务工管理机制等, 从而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康、规范、有序地进行。此外,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 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业内部转移。

(六)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首先, 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 作为沟通、衔接剩余劳动力新的就业岗位的桥梁;其次, 要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 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再次, 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七) 加快建立广覆盖的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是提供公共养老服务。面对农村出现的远远严重于城市的未富先老问题, 政府有必要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巨大收益中, 拿出一部分来用于提供农村的公共养老服务。二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要建立政府救助、社会捐助、社区互助为一体的慈善服务网络。三是建设商业养老院。让部分留守老人由过去单家独户分散式居住变为相对集中居住, 使老人们能互帮互助, 让其老有所乐。

篇9: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新疆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

1993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少144元。这种差距持续扩大到2002年的613元,2005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2482元)为773元。其主要原因是在农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太少。2005年新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15万人次,全区农民人均获得劳务收入180元,比上年增加40元以上。2006年新疆农民外出务工130万人次,全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比上年增加80元。可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否则就找不到就业岗位。客观上和主观上会促进农民不断学习各种就业技术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如:2005年,新疆伊犁州培训农民工达11万人,昌吉州培訓农民工8.77万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民工转移到城乡第二、三产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增长了见识,学习到专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精神文明素质方面也有一定提高。

2.有利于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造成新疆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农牧民生活水平不高,煽动少数坏人闹事,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攻击基层政权组织,破坏社会稳定,图谋分裂祖国。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了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新疆和田地区向本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达105400人,其中,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转移达27053人次,促进了水利、交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同时农村中许多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和能人,通过发展劳务市场,进入乡镇企业或到我国内地和国外打工经商办企业,也有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就业,还有的充实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特别是合作医疗事业中去,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了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收入和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基金,促进了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活和医疗状况,从而增强了少数民族农牧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凝聚力,成为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由于农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学习到许多技术知识、精神文明知识,提高了文化素质,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大大地减少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破坏的空间。实践已经证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共同生产、工作、生活,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会建立友好感情,树立起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互相离不开的理念,促进了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3.有利于加快新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之一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要降到30%以下(国际标准应降到20%)。当前新疆就业结构表现为,一产就业比重高,二、三产就业比重低。根据预测到2020年新疆一产就业人数比重要降到35%左右,二、三产就业比重要增加到65%左右。因此,只有加快劳动力转移,才能实现上述目标。2005新疆年城市化率虽已上升到37.2%,但新疆大多数贫困地区城市化率只有10-20%。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城市化率要达到50%,实现工业化要求城市化达60%。新疆从现在起每年要提高城市化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要使农村人口比重减少一个百分点。可见,只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才能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前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供大于求且转移速度慢

2005年新疆总人口2010.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63.5万人,占总人口的62.85%;新疆从业人员791.62万人,而农村劳动力达432.84万人,占新疆从业人员总数的54.68%,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85.1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82%,从事第三产业的只占12.01%,新疆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严重偏低。

2.绿洲经济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高

新疆特殊地理环境造成了绿洲经济,尽管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地貌环境上的阻碍,但绿洲与外界的联系毕竟不如沿海地区、平原地区那样便捷。严重地制约着绿洲之间的劳动力转移。新疆又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运输线漫长。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到各地(州)所在城市间的平均公路距离为742公里,各地(州)署、府城市与所属县城之间平均运距为155公里,各县之间的平均运距135公里。远离外部市场,不确定因素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高。

3.城镇化建设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

新疆农村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末,新疆农村镇总人口为144.886万人,仅占农村总人口1263.5万人的11.47%。城镇镇区规模偏小。新疆农村小城镇镇区平均占地面积740.96公顷,只占小城镇平均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08754公顷的0.68%。而且小城镇数量也少。农村小城镇个数只占到全疆乡镇总数的27.3%。2005年新疆农村乡、建制镇财政收入为191亿元,财政支出比收入多出13.3亿元,基础设施投入少,聚集功能差,对农民的吸纳力差。乡办乡镇企业数、职工人数、产值逐年减少。2005年新疆乡镇企业职工人数954 411人比2000年增长15.51%,但乡办乡镇企业职工人数48674人,比2000年减少106630人,减少68.65%;2005年新疆乡办乡镇企业总产值288.492万元,比2000年减少560.970万元,减少66.04%。这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同时,新疆乡镇企业发展极不平衡。2005年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塔城地区乡镇企业产值达313.85亿元,占全疆乡镇企业总产值499.42亿元的62.84%,而南疆贫困地区的克孜勒苏、和田、喀什地区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45.02亿元,仅占新疆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0%,使南疆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的难度更大。

4.城乡分割、体制滞后

传统的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村人口很难向城镇迁移。农民权益得不到较好维护,如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乌鲁木齐、昌吉、库尔勒等城市,农民工子女向学校交的“借读费”一般每学期小学是400~600元,初中是600~800元。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由于土地流转机制不活,使部分农民,既想外出务工多挣点钱,又不能荒废了承包地。这种状况决定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力农忙季节在家忙,农闲时间在外干,形成了“季节型”的务工群体,造成了农民外出务工断断续续,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5.机构设置不顺,职业培训薄弱,市场不完善

机构设置不顺。新疆地、县、乡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设置不统一,有的设在农业局,有的设在乡镇企业局,有的设在农经站。各县(市)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构和人员不稳定、办公条件较差且经费不落实,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职业培训薄弱。一是培训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农业、劳动、教育、工会等部门都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新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50%以上是自发的,个别地州由政府组织转移的仅占8%,农民自发组织转移的占到92%。供求信息缺乏系统性、广泛性、权威性。这表明,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还是处于半无序状态。

6.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缺乏劳动技能

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低。2005年新疆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所占的比重为49.38%,高于全国40.31%的9.0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却低于全国(48.07%)7.43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低全国(11.62%)3个百分点。思想保守,观念滞后。新疆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农牧民居多,尤其是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四地州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总人口的95%以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一些陈规陋习所制约,加上生态环境恶劣闭塞,制约了新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劳动力的转移。

三、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加快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紧紧抓住新疆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基地建设为契机,各地要注重发挥比较效益,什么效益好就搞什么。要注重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种植业内部转移。特别是至2006年新疆林果面积已达1200万亩,林果业总产值超过71.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年纯收入达390元。大力培育产业化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大力扶持香梨股份、新中基、麦趣尔、盖瑞、丁丁食品、“亚克西”杏、屯河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完善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实现组织和管理体制创新,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关系,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为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快新疆传统民族工业发展。农牧区根据各自的特色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或传统习惯,紧紧抓住国内这个大市场和出口中西亚的商机,突出民族特色和少数民族品牌,如地毯、艾德莱斯绸编织、服装服饰加工等。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积极试验用财政拨款和企业参与设立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引导农民根据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创办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度假村”、“农家乐”等农家旅游服务项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加快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

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到2010年新疆城镇人口将达到91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42%,到2020年新疆的城市人口将达到126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为此,一要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二要加快大中城市结构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向城镇转移。把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城镇发展核心,加快推进乌昌一体化进程,完善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强化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独山子—乌苏、伊宁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推动兰新铁路西线沿线城镇密集地带的发展;以库尔勒、喀什、阿克苏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南疆鐵路为依托,促进南疆城镇发展;以开放条件较好的口岸为重点,发展建设边境口岸城镇,形成各类城镇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生态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并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城镇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广阔的空间。三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向小城镇集聚。要把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城镇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的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势群体。使乡镇企业成为乡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进而促进第三产业市场的兴起,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的就业率。

3.加快新疆制造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广阔道路

根据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通过更大规模的工业化作为动力,将会吸纳众多的劳动力。“十一五”期间,新疆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理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和主体,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动力。根据新疆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等极其丰富的资源,目前石油预测资源量208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煤两万亿吨,铁、铜、镍、金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可观,具备了建成中国重要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和有色、富铁矿等战略资源接替基地的条件,要大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建设新疆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支持山东鲁能、中国华电、国投集团、徐矿集团等十几家国内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抢滩新疆。加快建立一批1000万吨级的煤炭基地和数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电化基地,要使煤炭年产量达1.2亿吨。并且积极支持和鼓励各地州、县市以自己的矿产资源等各种优势发展冶金、化工产业,提高提高新疆整体就业水平的基础,同时,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统筹优化生产力布局,把乌鲁木齐市和各地的工业园整合为产业功能区,促进石油天然气化工园区、对口援疆省市工业园区和地方特色资源工业园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推动融合经济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广阔的道路。

4.继续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零售等流通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物流业。紧密依托铁路、民航、口岸和物流园区,通过引进外资、股份合作经营,加快中转物流集散地建设。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快速反应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医疗、体育健身、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项目。积极培育信息、法律、金融、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各中小城市应从实际出发,学习和借鉴乌鲁木齐市及我国内地一些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撤村建居”的经验,积极开展“撤村建居”的试点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城乡统筹就业信息网络、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作用。如政府根据本区劳动力资源状况与用工单位签定集体劳务输出协议或意向,然后又代表用人单位安排招工、确定报酬支付水平与方式,使政府在劳务输出中实现政府引导与调控作用。继续加快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5.加强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

全力推动新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以“阳光工程”培训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完成20%牧业劳动力的培训任务。采取1户1人学1技的办法,每年培训40万人。着力培训农牧民在发展特色林果业、现代畜牧业以及从事二三产业方面的技能。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实行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在农村努力实行9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及农村中、小学汉语教育,大力推广农村初、高中“二加一”学习办法。各地州要建设一些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积极探索把培训与户籍制度改革挂钩,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城市居民身份—就业后城市社会保险待遇”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6.做好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工作

各级党政要大力宣传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破除“宁愿在家受穷,不愿外出挣钱”的落后观念,大张旗鼓表彰奖励外出打工致富和民工回乡创业,乃至把家乡的产品或品牌推向全国和全世界的先进典型。中亚国家经济复苏,不仅带动了新疆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实力的增长,其广阔的土地、丰厚的收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疆农民前往打工赚钱。通过宣传激发农民群众走出家门,到全疆各地、全国、国外打工、经商、创业的积极性。新疆各级政府应积极研究和扩大与内地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走向国外。由此把农村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连接起来,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季节性转移的服务工作。一是积极建立完善与各省市区之间和新疆各地州县的劳务协作交流机制。二是新疆要努力季节性劳动力接受。根据每年新疆秋季棉花、葡萄、番茄、红花等农产品采摘任务重,尤其是棉花采摘季节,劳务需求量大的特点,上述产地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努力做好来自新疆本土和内地的成千上万乃至成几十万上百万的农民工的接受服务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新疆农村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在劳务转移创收中的重要作用。新疆2005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15万人次,其中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就占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40%以上。

上一篇:安站镇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报告下一篇:慈利一鸣中学教师名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