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2024-05-0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精选十篇)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篇1

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况

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定标准

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 还要这种看当前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 是否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二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现状的格局和风貌应该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三是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或郊区, 保护和合理使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该城市的性质、布局和建设方针有重要的影响。

1.2 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 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 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 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 如丽江。

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 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 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 如长沙、济南。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和认识的误区

2.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美学价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 以留存城市的记忆;也不只是继续传统文化, 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它同时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2.2 历史文化名城屡屡惨遭破坏原因

历史文化名城屡屡惨遭破坏主要是人们在认识上还有误区:一是认为形象破旧;二是认为落后标志;三是认为浪费用地;四是认为阻碍发展;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印记, 就像是人的生命的足迹。是生长的资源, 是财富, 是宝藏, 是特色, 只要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是不难认识清楚的。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概念内涵

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与范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不仅有单纯的建筑艺术作品, 也包括与人们当前生活休戚相关的街区和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围:历史文化名城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 如果不能确定一个相对内涵丰富而富有特色的区域, 而把整个名城的行政区域全部纳入保护之中, 显然是不科学的, 也是做不到的。为应从对文物建筑本身进行的保护修葺, 扩大到对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质量的保护以及对旧城、历史地段乃至城市的总体格局、风貌特色的保护。

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一般为四层:一是旧城区整体风貌格局。二是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三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是文物控制单位和未确定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还要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

3.3 历史文化名城护规划的内容

一是城市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水、大气、动物、植物;人工环境建筑、街巷、村落、城市;人文环境风俗习惯、艺术等。二是城市生态保护:自然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三是城市景观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四是城市特色保护:场所精神地方特征;街区风貌。五是城市历史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历史城市、古村落。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对策

4.1 发展战略与规划思想

科学地定义城市性质是制订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战略规划和保护发展规划必须首先解决的大问题。城市性质是规划的“纲”, 城市性质要回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问题。

规划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特征, 反映城市性质及特殊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证名城社会、经济、环境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规划应坚持保护第一的思想和原则。要把保护的思想提高到尊重历史, 为过去负责为未来负责的高度上。

保护是创造性活动, 不是故守陈旧, 要富有创造性地寓历史文化名城于科技进步的时代风韵中, 使城市在未来年代亦能保持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完整性、延续性和发展了的继承性。

保护与发展应以人为中心, 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 更要强调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后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所普遍决定了的。

4.2 城市布局的调整

调整功能布局的主要对策是:开辟新区或在历史城区以外进行新的建设, 以减轻历史城区的压力;改变城市的单一中心结构为多中心结构, 以减轻城市中心的诸多城市问题的压力;功能的调整应有利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健康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环境;调整有碍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城市用地。

4.3 调整产业结构

发达的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名城要根据自身的城市性质特征和发展优势, 在满足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的前提下, 积极谋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 调整不适合名城保护和发展需要的产业结构。

5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是一种独特的优势。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历史发展到今天, 已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机遇。要保持城市这一大系统, 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一定要制止对历史文化的破坏性建设。如果把山水景观丢了, 代之以水泥、玻璃的高楼群;把传统的建筑都推倒, 代之以抄袭克隆的“方盒子”;失去自己特色氛围, 代之以复制搬来的“欧陆风”, 其结果只能是低水平、低质量、低品位的“城市化”。

总之, 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需要有健康的城市化, 一个健康的城市化又必需要有相应的健康的生态和文态环境。

摘要:针对人们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不足, 使其“屡屡惨遭到破坏”, 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义、保护对象和范围、层次、目的、内容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530-562.

[2]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20-134.

[3]马武定.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J].规划师, 2004 (12) .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 篇2

中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所给出的相关术语定义:“保存”一般指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允许改变文物现状,含改建和拆毁;“保护”一般指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改善、修复和控制;“整治”指对历史建筑外观、户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整理和美化(张松2001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众参与不够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专家呼吁、媒体曝光、规划监督等外部手段,名城保护的 内生机制尚未建立。

一是当大众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足够的保护意识时,对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判断可能就不得不依靠一些精英,以对大众产生教育和启发作用;二是保护工作过于专业化和群众基础的缺乏必然会影响代保护的效果,仅仅依赖保护专家的呼吁是 远远不够的。由于居民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整个的保护行动中居民处于被动地位,这可能造成规划推崇的公共利益同居民切身利益的冲突。有形的物质形态可以通过严格的规划管理得到保护,但是当遗产中那些有形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内容得不到来自居民的自觉维护时,规划反而可能成为一种破坏遗产的外部力量。(张兵2001.保护规划需要有更全面综合的理论方法.国外城市规划,(4):5-6,9)

目前国内在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上主要包括:官方组织的关于保护规划的公众意见征询、公示、公布等过程;民间自发组织的如媒体监督、社会讨论等方式,多局限于单点历史文化资源和单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间。由于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尚未能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保护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因而目前公众参与并监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P30-

3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仍然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在国家层面,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体系上相对完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但是关于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则相对薄弱,反应出国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关认识,仍然停留在以文物(单体)为主的阶段,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社会意识和立法保护工作尚待改善;在地方层面,由于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在历史京城中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名城特色和历史资源,这些需要有更富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加以保护。P

32保护资金渠道和框架的不健全、保护资金的不足,给具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当地政府寄希望于通过拍卖土地来获得建设资金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与虎谋皮”的窘境,土地开发的“净地”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经济就地平衡”的要求,使得民居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存在制度性的,难以跨越的经济门槛。(南京市规划局2006年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及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保护规划调研报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分配、运作一般具体由各地政府自己计划、安排,由地方的财政、文物保护部门或文物保护机构监管,事实上以政府控制为主,而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

门。P3

31.1“风格修复”

“风格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1837年法国政府设置了专门的历史委员会,开始了对城市个体文物建筑的系统保护与修复运动。建筑学家维奥莱*勒*迪克是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理论与实践对欧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影响深远。维奥莱*勒*迪克的基本修复思想是艺术至上,强调建筑风格的统一,他认为应把建筑恢复到原来的风格,他的这个套理论和实践被称为“风格修复“(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2.2“反修复”运动

“反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在英国兴起了以艺术评论家拉斯金和美术工艺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反修复”运动。他们认为,“建筑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它的历史”(范文兵,2004上海里弄得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历史建筑的“岁月留痕”甚至老化都是一种必然和值得尊重的过程,而修复后的历史建筑只不过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假古董”,“人们所谓的修复只是一种最恶劣的破坏方式”,应该用保护(protection)代替修复(restoration)。莫里斯认为:“修复过去年代中匠师们建造的文物建筑,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它们在物质上的真实性。任何必需的修缮或修复绝不可使历史见证失真,必须明白无误是现代的”。(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3.3“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运动

“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这两种修复思想均起源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它们综合科面前两种学说,对它们的思想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

“文献性修复”运动的代表人士是卡米洛*波依托,他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带头人,他推动了1891年的建筑规范相关规定的出台---“严禁那些损毁和破坏历史建筑的完整、真实和外表面图案的做法”。

“历史性修复”是“文献性修复”观点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修复建筑的形式上,不仅强调建筑的文献意义,更要反映历史文献的严格性。在结构和材料上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大胆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以求达到历史、结构、形式以及材料诸多矛盾的协调统一。其代表性人士卢卡*贝尔特拉米认为,“历史性修复”的实质是在严格尊重历史的态度下,更准确、更真实的反映历史面貌,而不是拘泥于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传统性。

4.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威尼斯宪章》(1964年)

1964年,icomos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性纪念物建筑及专业技术国际会议,并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对估计纪念物与历史遗址提出了美学与文明见证的标准。这种考古学式的美学理论与恢复历史见证、不容伪造真实的保护与修护态度,影响了此后相当长时间的遗产保护。《威尼斯宪章》为整合欧洲文物保护的各个流派的做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后,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遗产的国际潮流显现。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十七届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为“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看,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环境风景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

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罗毕建议》(1976年)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内罗毕建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展到“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涵盖历史城市、古城区、古村庄和纯文物建筑群。同时还将保护的视野拓展到“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提出哪些看似并非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普通”房屋,因其反应了历史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其具有的系统价值远大于单个因素的价值的总和,因此,对建筑群中哪些“普通”房屋的价值,不应孤立地进行评定,而应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衡量。

《内罗毕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它对“保护”也做了特别定义,指出“保护”(conservation)的意识是:鉴定,防护(protection)、保存(preservation)、修缮复生、维持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其环境并且使他们重新获得活力。

7.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并提出了《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强调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尊重传统,并从城市发展的文脉中去寻求设计的依据;保护、恢复及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必须与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他们具有经济意义以及生命力。

《马丘比丘宪章》的提出说明:通过欧美等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不仅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范畴在不断曾加,而且还拓展代社会的文化传统继承层面,同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不能孤立地就保护论保护,而必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8.8国际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佛罗伦萨宪章》1981年

198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起草了《历史园林保护宪章》,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12月登记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及《佛罗伦萨宪章》。宪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古迹,历史园林必须根据《威尼斯宪章》的精神予以保存。然而,既然它是一个“活”的古迹,其保存亦必须遵循的规则进行,此乃本宪章之议题。”

9.9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华盛顿宪章》1987年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的宪章》,即《华盛顿宪章》,聚焦于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镇。它在开篇原则和目标中指出,“为了取得最好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地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并指出“在历史性城市和地段保护中,当必须改建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主要是原来的地块划分尺度,并要把原有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不反对引进与周围相协调的现代因素,因为这种面貌能使一个地区丰富起来”。

10.10联合国家课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共同通过了《奈良真实性文件》,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概念和应用做了进一步发展的阐释,提出“处于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必须在相关文化背景之下来对遗产项目加以考虑和评判”,真实性的衡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应该依据对文化资产原始与后来特性与意义的了解,即真实性已不仅是针对文化资产的原始价值,也包括它之后的使用以及被赋予的意义。

11.1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国际文化旅游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该宪章提出文化旅游将在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认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重要的作用。地区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因此,地方性文化发展的经验应当被世界所了解,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该宪章的意义在于将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文化旅游以及通过地方文化个性的保持和国际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反战和进步,紧密关联了起来。

12.12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由吴良镛主持起草的《北京宪章》。该宪章总结科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西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党项(吴良镛,2000广义建筑学的构想.建筑-城市—人居环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3.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2001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的188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角度考虑并予以承认和肯定。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明确将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费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后者则是“被各社区、群体,又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事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张磊,2009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评述解读。三明学院学报(1):95--98)

1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2005年

延续历史文脉 保护文化名城 篇3

一、坚持把创新理念、提升认识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想基础

珍惜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传承城市文明是一种历史责任。长沙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湖湘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西汉和五代时期是著名的长沙国和马楚国的都城,近代以来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对全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楚汉名城、革命胜地、名人故里、山水洲城”。为此,长沙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一个不懂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领导,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领导;一个不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干部,是一个不称职的干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当好历史文化的“薪火传人”,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

其次,城市文化底蕴是一种竞争力。历史文化,是长沙城市深厚文化底蕴所在;历史文化名城,是长沙城市最重要的“金名片”。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保护长沙的综合竞争力。为此,我们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各种历史文化遗产和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有效地保护下来,并明确规定城区内有50年以上历史的老房子一律不得随意拆除。2010年6月,长沙市委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战略,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湖湘文化为主题,以满足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文化价值、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域特色、高度创新精神和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这为长沙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保护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把科学规划、依法监管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前提

为从宏观上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完善了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并加强了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开始组织编制《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于2004年底通过了全国专家评审。2010年下半年,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提升工作,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5)评估,年底完成规划正式成果。近年来,长沙市还编制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长沙市文物事业中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2002年,长沙市就着手制定《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同时,还制定了《城市建设中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定》、《长沙历史建筑抢救保护管理办法》、《长沙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早在1982年8月,就成立了长沙市名城规划保护委员会;1996年,由市政协牵头成立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在该委员会的大力促进下,2007年成立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设立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推行了文物保护目标责任制,将重要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纳入对区、县(市)的年度绩效考核。完善了听证制度,对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建设方案,实施前召开听证会,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确保项目不对历史文化名城风貌造成破坏。建立了公众监督机制,改公众“事后参与”为“全程参与”,使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修缮和管理处于公众的全程监督之下,增强了公众保护历史文化的理念和情感,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把保护文物、延续文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灵魂

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又要整治,还要发展。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既不可能原封不动,也不允许脱胎换骨,其核心是延续历史文脉。因此,我们在名城保护中,十分注重“形”的保护和“神”的传承。几年来,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

一是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从1998年开始,开展了近现代保护建筑调研工作,确定了城区56处近现代保护建筑。“十一五”以来,以每年维修5-6处文物保护单位的速度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麓山寺、新民学会旧址、贾谊故居等一批重点文物得到及时修缮。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深度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品牌和“亮点”。在湘江两岸风光带建设过程中,修建了“杜甫江阁”、“四羊方尊广场”等工程项目,完成了潮宗门故址、潇湘八景台故址、朱张渡原址、长沙电灯公司原址等历史遗址的标志建设,并对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群——裕湘纱厂建筑群进行了保护性的综合改造。

二是注重历史街巷的保护。在2006年-2007年,投资10多亿元,对城区41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提质改造,同时完成对化龙池、白果园、天心街、西文庙坪、连升街等11条历史街巷和李富春故居、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23处重点保护历史旧宅的改造工程,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和恢复这些历史街巷和历史旧宅的老长沙原味文化风貌。

三是注重文化景区的保护。2004年-2009年,投资16亿多元,对橘子洲风景区进行了全面的提质改造,并从2008年开始,启动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第一期工程。通过对橘子洲、岳麓山两大景区的提质和整治,使我市历史文化传承载体得到跨跃式提升。

四是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把湘绣、花鼓戏、老字号、百年名校、历史地名和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景名胜、古井名泉、古树名木等纳入了保护范围,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非物质文化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文化、商贸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传统艺术、工艺的特色,建立传承人制度,兴建专题博物馆,采取有效地抢救、扶持措施,促进发展。

四、坚持把街区保护、整体协调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

历史街区是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在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建筑群体,这些街区传递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信息,反映出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风貌。岳麓山、湘江、橘子洲和以天心阁为标志的古城区是长沙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我们把象征和见证长沙历史文化的太平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加以保护,编制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明确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并于2007年11月完成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期修缮、改造工程。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和“修旧如旧”的理念,把太平街打造成为我市的第一条历史文化名街,逐渐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其次,对现有几个历史文化风貌较好的街区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西文庙坪、潮宗街、化龙池三个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专家咨询会上获得一致通过,目前正在进行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

第三,从整体上加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管理。将岳麓山(含橘子洲)、小西门、潮宗门、天心阁、开福寺5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保护重点,确定了控制风貌区的范围、性质、建筑风格、环境特征和保护控制要求,并对容积率、建筑高度和视线走廊等进行规划调整、控制。同时,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措施,“点”指的是单独存在的古建筑或文物史迹,如寺庙、老住宅、古井等;“线”指的是相联成线古建筑或文物史迹,如古街、古巷等;“面”指的是成片的街坊、街巷、民居群等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通过采取这种措施,使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古建筑、文物史迹得到更多的保护。

五、坚持把有机更新、科学开发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环节

城市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是“空城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让保护成果惠及居住其中的所有居民,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近年来,长沙市将旧城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城区二环以内730万平方米棚户进行全面改造,其中涉及旧城保护区的有330多万平方米,这些地方历史积淀深厚,文物资源集中,是长沙市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资源分布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规划、分类保护、整体提升、有利发展”的棚户区文物资源利用思路。“统一规划”是指棚户区提质改造在充分尊重《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前提下,结合其建设规划,做好二者的结合文章,以达到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和谐发展;“分类保护”是指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点及其分布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模式实施利用。按这一思路,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品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古道巷、白果园、化龙池等改造为具有“小巷文化”的特色商业步行街,作为旧城改造的典范。

六、坚持把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追求

有效地保护是为了合理的利用。我市在坚持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积极发掘和利用长沙的名城资源,发展以文化、教育、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产业,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造福当代,流传后世,永续利用。

一是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等渗透到农、工、商、运、建、服等各行各业及其产品、服务、经营、管理之中, 以期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多层次展示历史名城的人文精神风貌及文化特色, 增加城市文化含量,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形成大经济与大文化互动共生的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模式、“两型社会”实现形式的创新。

二是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典籍、文化名人、文化传统和人才优势,开发富有长沙特色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纪念品, 以文生财, 以文富民。近年来,推出了《贾谊新书》、《长沙府志》、《湘军志》等书籍,并依托长沙简牍,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长沙吴简已逐步构筑成一门显学。

三是利用长沙名人故里、历史街区、宗教文化、风味小吃、传统手工艺等资源优势,开发富有特色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推进了岳麓山、橘洲岛、靖港镇、铜官窑和湘江沿岸风光的旅游项目建设,全市以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文化产业贡献率达10%以上。

试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 篇4

一、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体系中的现状问题

(一) 规划名目繁多

在城乡规划系列中, 具有法定地位, 由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要求编制的就有: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镇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村 (镇) 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此外文物部门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以及参照其编制的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其他非法定系列的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旧城改造规划、文物古迹保护利用规划等更是名目繁多。

(二) 规划缺乏了层次

各类保护规划的普遍既有空间管治的控制性要求又有修缮设计等修建性内容。不同的规划以不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同层次的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各部门的规划都唯恐不深不细, 于是总规层面的名城保护规划要求有“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等详规内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则涵盖了从控规到工程设计的各个层次:既有相当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的保护区划、建设控制要求、视线通廊、道路交通出入口方位等。还有单体建筑或工程方案以及展示、管理、测绘、生态环境等内容;又有相当于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分期实施内容与技术经济指标、管网走向和管径等。

(三) 规划重复的编制

具体到某一处文物古迹可能要同时编制多个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的保护规划。以某村为例, 该村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行政辖区内 (但不在历史城区内) , 本身同时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论上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需要编制文保单位保护规划, 该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还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而在此之前佛山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为该村的历史建筑群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规定了具体控制指标并列为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此外涉及该村的还有所在镇总体规划和 (应编制而未编制的) 村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适用不同的规范和标准, 由不同部门组织编制和审批, 但都对作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该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们之间的效力关系和是否可以合并或替代, 不同部门也有不同理解。

(四) 规划定位模糊和审批主体不明确

1) 规划定位模糊。名城保护规划究其地位到底是总规的专项还是兼有控规性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第1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 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这个表述可有多种理解:似乎说它是总规层面的, 但并不是总体规划的法定组成部分, 而且又有相当的深化内容是属于详细规划阶段的内容。名城保护规划的模糊定位间接影响了整个保护规划体系的层级关系。2) 规划审批主体不确定。由于缺乏统一规定和各地认识的差异, 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有的城市连同其总体规划一起由国务院审批, 也有的单独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还有大量的是省级政府审批, 甚至有的仅由地级市政府审批。不同的审批程序是否意味着效力不同也未见明确规定。

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措施

(一) 明确期限和审批主体

名城保护规划的期限并定期检讨修编, 以便及时增补新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为强调对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强制性保护, 应该规定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紫线等) 在修编时不得撤销。名城保护规划出于保护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利益需要, 应该对下层次规划构成约束力。因为名城保护规划而调整控规, 需要改变之前做出的行政许可 (如旧城改造的设计条件) 时, 应该视为公共利益需要而行使征用权并进行补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宝贵财富, 中央政府或其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利益参与审批名城保护规划是必要的。建议的审批模式可以是:名城保护规划由城市人大审批报建设部文物局核准或备案;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名城保护的主要原则内容, 循总体规划法定程序报批, 其他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可另行编制报城市人大审批。

(二) 重新整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的体系

1) 整合总体规划层面。对于历史文化名城, 建立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龙头的保护规划体系, 明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总体规划的特殊专项地位, 重点规定城市整体层面的保护原则和措施, 具体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内容由下层次规划制定并纳入相应法定图则, 名城保护规划中除了作为重点的历史城区之外, 还应有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内容。对于非历史文化名城也应本着城乡统筹的原则, 在总体规划之中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以作为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规划的总纲, 其强制性内容指导下层次的法定图则编制。2) 整合文物保护规划层面。文保单位保护规划在抽出空间管治的强制性内容纳入法定规划后转变为行业发展规划或特殊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着重于文保单位的内部修缮保护。3) 界定编制审批管理过程中的部门权力。边界空间的规划管治必须统一, 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要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之中涉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要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方向的规定都只能作为建议供编制城乡规划时参考。文保单位保护规划定位的尴尬和与城乡规划体系的矛盾要求重新清晰界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规划的权力边界。4) 建立单位和个人执业资质制度。建议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和注册规划师制度上附加专门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专门资质, 而不是由文物部门另起炉灶另立一套, 以节约社会总成本。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可在已取得规划资质的编制单位通过附加条件的考核 (如具有一定数量的注册文保规划师等) 获得文保规划专项资质, 而具备条件的文物系统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在满足规划部门的行业准入条件下获得文保规划专项资质。获得该专项资质才能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等历史文化遗产类的保护规划。

三、结语

总之, 了解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规划体系, 在规划时合理的进行规划, 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统一协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体系, 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建筑相互融合, 也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树声.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战略研究 篇5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战略研究

作者:杨戌标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4期

[摘 要]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秀丽的湖山景色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特色。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名城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在名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完善保护体系,从“文物保护单位一历史文化保护区一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按照“全面、系统、科学保护”和“应保尽保”、“特色保护”的原则,有效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风貌格局和自然景观,使持续发展的城市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在保护思路上要重点突出“一核一线一古城二遗址”,其中,“一核”是城市西部区域;“一线”是沿运河区域;“一古城”是古城区域;“两遗址”是良渚遗址和南宋皇城遗址。在保障机制方面,要强调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实施更深入的保护;要完善政策法规,落实保护责任制;要拓宽及规范公众、专家参与名城保护的渠道,提高保护效力;要探索多元化保护利用方式,改善保护体制。通过上述理念上、思路上、机制上的改进,促进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使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

[中图分类号]TU984.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篇6

近年来,我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同时,也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情的被拆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于资源价值并不高的建筑群落等过度开发,甚至炒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认真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核、开发和保护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条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特别强调加强保护的意识。要让人们,尤其是地方旅游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规划企业、旅游景区投资商等,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让其了解哪些东西是应该保护的,哪些是必须保护的以及应该怎么保护等。否则,可能出现投资越多,结果离要取得的效果越远。没有正确的保护意识,盲目的开发只能把这些文化遗产毁掉。《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和保护做出了详细的定义,普及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知,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2.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核心。价值评估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核心及价值评估体系对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同样重要。《条例》第七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条款暗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求申报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第二,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第三,对历史事件、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暗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典型意义和文化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不力、过度开发或者虚假开发。

3.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一体的规定:提出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构成破坏性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明确提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整体保护。

这里所说的“整体保护”,并非是指保护内容上的城市整体,而是指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保护价值,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只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还要按《保护条例》所说的,“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条例》的重要启示

《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标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保护条例》并不是一方万能灵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深化发展的空间。例如,价值评估体系应该细化,应针对名城、名镇、名村出台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规定,否则在理解和执行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可在《条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监察巡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问责制,将保护和政绩挂钩。

《保护条例》还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条例》如何更好的执行,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本文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条例》的浅析,引起更多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富春.学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几点体会[J].中国名城,2009(08).

[2]赵勇,梅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04).

[3]和红星.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探索[J].中国名城,2009(07).

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篇7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于城市意识形态多元化需求的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渐渐成为城市规划学科中的热点问题。许多逐渐被城市现代化建筑所淹没的历史文物古迹得以保存,这是非常可喜的。然而,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仍然有一部分极具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正在褪色,甚至变成了一具具仅仅由古建筑样式妆点成的空壳。形成这种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制定保护策略时忽略了“人”的因素,以至于“人去街空”。既然我们反复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那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一)公众参与在文物古迹普查工作中的作用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做好对文物古迹的普查工作。包括文物古迹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档案和地方志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因为城市居民是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发展和变迁过程的见证者。通过建立合理的民间申报平台可以填补很多档案资料中遗漏的信息。他们所提供的文物古迹的分布状况、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可以作为档案资料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应该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文物古迹普查工作中来。

(二)民众是传统生活模式展示的主体

历史街区和古村落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保留了数量可观的古建筑群,更为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为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史提供鲜活的实物资料。这种展示除了需要大量携带完整历史信息的古建筑群落之外,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是这种实物资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过程中,当地政府就非常注重将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文物保护有机结合,因为缺少了“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点缀的纳西族古民居将变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在对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的保护时,应该积极地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纳入到保护体系中来,并且应该肯定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所应具备的价值。

(三)民众是保护措施和策略的执行者

城市居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实施的执行者,如果任何一项保护条例、法规缺少了民众的拥护将变成一纸空文。要让广大民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名城保护策略,除了要唤起广大城市居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之外,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决策者们多听听来自民间的声音。以湖北省随州市草店子街的保护为例,随州市政府在对草店子街进行保护规划时提出要将其建成“形成反映地方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仿古建筑民俗风情文化区”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和当地居民的有效沟通和一整套完善的经济激励制度,许多居民经营不善继而迁出草店子街,部分住户改变了经营方式,而不再经营当初设想的特色地方小吃。草店子街的整体形象也因此变得凋零、败落。因此,在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略的时候,需要让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并充分地考虑他们的利益,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保护措施最坚决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四)小结

综上所述,广大民众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各个层面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出一整套适宜渗透“公众参与”机制的历史文化保护措施,让城市居民真正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来。

二、如何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大力推进“公众参与”机制

(一)搭建广大民众与决策层之间公平、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机制,首先要为广大民众与决策层之间搭建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并且以公正、公平、公开作为其存在的基本准则。这个平台可以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名城保护规划策略制定的每一个细节中来,也可以很好地普及专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让民众了解决策层对于城市发展运营所提出的战略和基本构想。

这个交流平台可以在以下环节为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其功效:

1. 建立历史文物古迹民间申报制度,为历史文物古迹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

2.提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相关管理措施公示的渠道,并向民间广泛征求修改意见,使得保护方案更透明、更人性化。

3. 普及相关的专业知识,避免部分民众因为认识上的偏差而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4.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城市居民有强烈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加积极、自觉地加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来。

(二)利用完善的经济激励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名城保护工作

完善合理的经济激励制度可以充分的调动民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郎布拉邦的保护经验。郎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东南亚保存得最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郎布拉邦除了保留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保存完好、极具地方特色的古民居也是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建筑大多仍作为民宅使用,但是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条例,包括从古建筑的使用、修缮到内部的装修都有严格的控制规定。而民宅的使用者如果按照相应的规范很好地保护古建筑的原真性,那么政府将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不菲的津贴作为对他们的奖励。这样就大大地刺激了当地民众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古民居的保护中,同时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展示给到访的游客。

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像山西平遥,安徽黟县的宏村等。我们可以在保护过程中引入经济激励制度,让当地的民众按照既定的保护措施来合理地使用古民居,既很好地保存了文物建筑,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示当地的传统生活模式。

(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民间组织是联结政府与公民的纽带和桥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民间组织可以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募集大量的社会资金,同时也可以起到“宣传队”的作用,加强公众的名城保护意识。

对于民间组织,政府部门要大力扶持和加以积极的引导,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在:

1.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民间组织的行为。

2. 对民间组织进行有力的监督。

3. 对民间组织成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为其更好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4. 为民间组织的宣传工作提供展示的平台。

三、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意义深远。仅仅依靠我们的规划执业者和城市管理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广大的民众基础,只有依靠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才能把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到正常的、可持续发展的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刘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城市问题.1999/4

[2].方慧.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重庆大学.2006

[4].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4/8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篇8

我国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出台时间相较英美、日本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较好的国家要晚一些, 但在制度建设与完善方面并没有相差很远。在我国保护意识抬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建设与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也并没有大规模推开, 随着社会发展, 近年来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 我们更多地从历史性城市景观最新的发展理念来看我们名城特别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问题。我国古都较多, 像北京这种规模巨大的历史文化名城要进行整个城市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历史街区的保护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超大历史城区的保护问题。但目前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较多, 比如过度的商业开发、拆旧建新等。相较国外历史建筑保护, 现在我们还在做前期研究, 保护的速度不及破坏的速度快、范围广。

国务院下发的几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文件中, 包括了部分技术层面的内容, 从城市性质到城市最重要的发展, 审批和资金等相关规定都涵盖在内。后续下发的文件也在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是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只是规范性的文件, 短期可以有效解决一些方向、意识上的问题,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 却仍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

北京市在进行名城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其保护区面积过大, 几乎覆盖整个北京城;而最大问题就是在保护区内大肆拆旧改造、修建高档商业区, 导致城市整体风貌被破坏。北京市正在对城市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项工作对北京市的名城保护有促进作用。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是拆除周边区域内的四合院, 只突出地标性的建筑, 这不仅与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背道而驰, 而且还破坏了历史街区最基本的历史肌理, 导致城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消失。对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从认识上不应是对立的矛盾。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篇9

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8年, 大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 提出了“整体保护、重点修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同古城从单体保护变为整体保护, 修复城墙, 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治、历史街巷以及传统民居整治恢复的进程。

随着古城保护的进行, 一些如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人口流失、就业生活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面对人口逐渐稀少、活力逐渐丧失的古城, 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这急需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和政策, 促进古城保护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1 古城活力丧失的现状

现状大同古城内大部分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也已逐步搬迁至古城外的新址, 随着古城危房改造和古城保护修复工作的推进, 古城内的人口逐步向外疏散, 多处已拆迁改造的地方成了古城活力的真空地带, 特别是在晚间显得更为冷落。历史街区内新建商业店铺, 空置率较高, 缺乏产业规划和业态引导, 人气集聚缓慢。

2 古城活力恢复的目标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 要完善古城功能, 激发古城的活力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新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设计, 应强调历史风貌的延续、传统文化的再现和地域文化的塑造, 形成优美和谐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体现出古城的文化价值并极力发掘旅游开发价值。

3 激活居住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基础保障

古城居住人口流失, 人口结构失衡, 是古城活力衰退的主要因素, 激活古城居住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基础。

3.1 完善基础设施

由于古城内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被迁走, 为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不便, 根据对历史城区内居民的问卷调查, 居民最迫切需要的设施为医院和公园活动场所。应充分考虑历史城区的用地现状, 对已搬迁的单位用地, 优先增加用于服务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 如公园、社区服务、医疗、文体活动、幼儿园等;在满足居民生活的前提下, 可考虑引入文化产业、特色零售商业、餐饮或旅馆住宿等。

3.2 注重人文关怀

古城保护要遵循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原则, 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护。不仅要保护街巷格局、空间肌理、历史遗迹、民居院落, 更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提升人居环境。同时要尊重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 保持原住居民生活的延续性, 保护古城内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

只有古城的人居环境改善了, 古城对居民的吸引力才会增强, 才能够在留住原住居民的同时吸引城外更多的人口到古城里来。

3.3 改善人口结构

通过古城内院落的修复、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部分在古城外居住的中、高收入人群来古城内居住, 同时引导部分老年人和中低收入人群从古城内搬迁出去, 改善古城居住人口结构, 恢复古城的人口活力, 提升古城的人气。

3.4 发扬文化传承

古城原住居民是古城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留在古城内的原住居民是弘扬古城文化的重要力量。鼓励原住居民从事传承大同古城文化的活动, 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大同古城文化, 既能提升古城人气, 又能促进古城文化的传承。

3.5 增强居民意识

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增强古城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把古城真正当做“家”, 而不仅仅是居住的地方, 增强对古城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积极参与古城的开发、保护和宣传, 为古城活力的复苏贡献力量。

4 完善服务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必要环节

古城服务人口维系着古城的正常运转, 古城居民和外来旅游人员的生活都离不开服务人口提供的服务。完善古城服务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必要环节。

4.1 改善结构

要鼓励部分古城居住人口在古城内从事服务工作, 改善服务人口组成结构, 避免“白天人城, 夜晚鬼城”的情况出现。引导古城商业、服务业均衡合理发展, 构建合理的服务人口从业结构, 避免畸形发展, 有利于古城社会稳定。

4.2 提升认识

通过宣传和引导, 使在古城从业的服务人口认识到古城不只是他们工作赚钱的地方, 他们也可以参与和古城有关的各项活动, 为宣传和保护大同古城出一份力。

4.3 完善措施

1) 制定相应的规章和制度, 规范服务行为, 提升服务品质;

2) 支持服务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3) 制定鼓励政策, 吸引人们来古城从事商业和服务业;

4) 制定保障措施, 保障在古城从业的服务人口的相关利益。

5 吸引旅游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人口来古城游览、休闲、娱乐和住宿等, 能够促进古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吸引旅游人口既是培育和提升古城活力的重要手段, 又是古城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之一。

5.1 提升古城知名度

大同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需要加强宣传, 对外展示大同古城, 提升大同古城的知名度, 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同古城, 向往大同古城, 才能吸引他们来“探索”大同古城。

之前几年, 依托大同古城, 召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 对提升大同古城的知名度、打造大同古城旅游名都的品牌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未来还可以结合大同古城召开一些重大的活动、举办大型晚会, 或者借助互联网、电视节目等方式来持续宣传大同古城, 提升大同古城的知名度。

5.2 凸显古城特色

发掘大同古城特有文化元素, 可以使游客来旅游并记住这座城市。目前的古城旅游, 还局限在寺庙、城墙等建筑的单纯展示上, 这就使旅游的内容仅仅是定点游览, 游客对古城缺乏全面的了解。

未来可以考虑针对大同古城古都文化、边塞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等等多元化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在古城内打造几个节点或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街巷, 集中体现人们的吃、住、行及各种娱乐活动, 增加一些药铺、酒铺、特色饭店、戏园子等等, 丰富店铺的种类, 让前来旅游的游客可以感到新奇而不是乏味, 真正的“玩”到其中, 全面的接触大同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5.3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丰富旅游路线和内容

大同古城要想成功的吸引外来游客, 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要建设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品专卖店和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餐饮、娱乐和住宿设施以及停车场, 满足游客基本的需求。

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你漫步古城, 街道两旁是古风古韵的建筑, 随风晃动的酒幌, 身穿明清服装的店小二, 不远处手推车造型的建筑小品, 木质的灯柱, 戏院里铿锵有力的唱腔……会把您的思绪引入历史;入夜, 酒馆、酒吧里的欢乐, 迪厅里的疯狂, 音乐茶座萨克斯管的悠扬、沁人心脾的茶香、淡定从容的宁静, 咖啡店浓醇的咖啡, 又让人们享受着现代的生活, 包括喧嚣与宁静。夜深了, 游客需要休息时, 可以住在古城的宾馆, 享受星级服务;可以住在专供度假居住的合院住宅, 体验一下在四合院里当家作主的感觉;还可以住到民居旅馆, 价格比较低廉, 和房东谈得拢, 抑或还可以尝到原住居民的家常菜……如果将来的大同古城是这样一个场景, 游客肯定会接踵而至。

5.4 优化文物古迹利用方式

文物古迹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带动作用。大同古城内有众多的各级文物, 我们要结合每处文物的特点, 定期举办各种特色活动。例如华严寺, 除基础的旅游观光功能外建议与学术研究机构和佛教协会合作, 成立大同佛学院。吸引国内外佛教高僧大德能够经常到佛学院讲经说法, 举办法事、论坛、活动等。将宗教活动与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社会慈善、国际交流等相结合。

6 结语

古城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景区, 也不是文物。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单元、组团, 应该从大同中心城区的整体出发, 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功能定位。大同古城是整个城市最富有特色的功能区, 其功能应该相对完整, 主要包括生活居住、商业集聚、旅游服务、文化传承等等。居住功能是保持古城活力的主要动力, 不应削弱, 要注重完善为居民服务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传统住区是旅游观光、体验地方人文文化的重要资源, 应加强保护, 四合院要增加厕所和厨房等必要的生活设施。

真正有活力的、比较精彩的街区都是经过时间历练的, 古城规划不要随意改变原有功能, 否则会造成活力丧失。古城应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优化人口结构。在能够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前提下, 只要生活不拥挤, 古城的人口规模可以适当提高, 以保持古城的活力。古城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南北不均, 人口趋于老龄化, 收入水平偏低, 原住居民偏少。古城人口结构应在开放的环境下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整, 使之有利于社会网络延续, 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针对古城活力丧失的现状, 确立了古城活力恢复的目标, 从激活居住人口、完善服务人口、吸引旅游人口等方面阐述了恢复古城活力的具体措施,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古城,活力,历史,文化,人口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新绛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保护研究 篇10

如何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现象,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1 新绛古城特色的形成与要素构成

1.1 名城特色的形成与演化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的汾河下游,地处中原传统文化浓郁的黄河流域,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由于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新绛充分吸纳了晋、秦、豫三省的中原文化,是黄河金三角洲地区内极富文化特色的古城。

新绛县旧称绛州,古绛州当秦晋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始绛州行元帅府,直到清末仍为州治。绛州古城坐落在新绛县中部,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迁居,现今城址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北靠九原,南襟峨眉,汾浍横贯,鼓水北来。

明朝后期至清朝,古城用地向西北、向东南发展。修缮城池,建筑华丽的民宅,尤以段宅为代表,安子巷形成规模。兴建私家园林乔家花园、薛家花园等。

1947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1949年2月,成立晋南行政公署,驻新绛。1969年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从此新绛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对古城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造,表现在拆除城墙、拓宽马路、建设高楼等。

1.2 名城特色构成

1)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山体山脉、水系、田园、植被、自然遗迹、气候和物产。2)人工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是指人类创建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以绛州古城为核心,以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为骨架,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传统风貌区、传统民居群体聚落为主要构成内容。包括传统街区、道路街巷、商贸街市、文物古迹、特色建筑、历史遗址、墓葬坟冢等。3)人文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是新绛2000多年来所积累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等方面。主要包括历史人物、思想文化、诗词歌赋、岁时节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传统工艺、名城十二景等。4)城市空间要素。城市空间要素是新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之一,是指自然、人工和人文环境要素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的表现,包括格局、肌理、标志、道路、区域、边缘、节点。

2 充分发挥古城特色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名城空间特色保护与城市设计的结合。

名城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源的文化解读。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空间保护,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与空间设计的过程。

古城历史空间,其空间生成的首要特质是它的历史信息的可读性———历史的真实性与文明的见证性,亦是历史文化保护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古城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就是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文化遗产的“历史见证性”与“历史文化传承”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的链条中去认识和发掘其历史的、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并在历史的真实性与文明的见证性前提下,确立城市特色保护的意义和方向。以城市设计引导的方式,划定体现古城空间格局,建筑风貌的各类风貌保护区,对风貌区中的文物古迹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保护,一般历史建筑应根据情况按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模式对待,新建建筑在尺度、材料、色彩上都应当和传统风貌取得协调。

2)名城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分只是其文化载体的不同,二者所反映的文化元素仍然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因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相互融合,互为表里。我们在着力保护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掘和保存其蕴涵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无形文化遗产。

3)名城特色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相结合。

文化遗产保护同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正视它,妥善地解决。首先要使地方主管领导理解遗址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展示利用把这种潜在利益转化为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特色要素;其次通过专业工作使城市建设的利益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相协调,将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融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个层面,将保护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在保护规划中不仅要有保护原则、体系与保护措施,也要有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对城市建设的要求,提出如何合理展示利用的思路和原则,使古城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共同受益,共同保护发扬城市特色。

3促进古城特色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1)坚持把科学规划,依法管理作为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绛县城做了三次总体规划,1996年编制了《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007年再次修编了《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从古城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古城保护的原则、主题、规划的结构、体系,成为新绛指导、规范、约束名城保护和建设的权威性文件。继续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在深化、细化上下功夫。全面进行历史街区内整治,重建建筑的具体设计工作,编制各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具体指导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工作。依法行政,制定新绛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政措施。严把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与风貌协调区以及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的选址关和设计方案审批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搞好协作配合,使古城保护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2)坚持把延续文脉,发扬特色作为古城保护的灵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灵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也是展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又要整治,还要发展。在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上既不可能原封不动,也不允许脱胎换骨,其核心是延续历史文脉。因此,在古城保护中要注重“形”的保护和“神”的传承。具体在新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抓好四个方面:第一,加强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第二,加强对文物古迹古建筑的保护;第三,加强对高度视廊的保护;第四,加强对非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其社会功能,促进第三产业和旅游的发展,激发名城活力,使名城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坚持把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民参与作为古城保护的关键环节。名城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有力的领导和敬业务实的专业队伍。应成立新绛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领导挂帅,人大、政协及有关部门参加,统一领导名城保护工作,协调名城保护中各方面的关系,对名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做决策。成立名城保护专家咨询机构,为名城保护工作中难点、焦点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文化遗产作为公益性很强的社会资源,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而且需要全社会上下的呵护和参与。为此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名城保护意识。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进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作为历史文化创造者、享用者、承载者的主体作用。

4)坚持把创新机制,完善体制作为古城保护的根本动力。

要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原则,突出创新发展空间、创新民俗文化和创新机制体制,不断增强古城保护的动力和后劲。在创新发展空间上,强化古城空间格局和古城风貌的保护,把现代化功能放到新区,使古城原有的功能性负担得以减轻,交通压力缓解,环境承载力恢复,为做精古城创造良好条件。在创新民俗文化方面,加强对新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蒲剧、绛州鼓乐、澄泥砚等进行保护利用,创造载体,组织文化景观,为古城充实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在创新机制方面,切实落实名城保护“三纳入”和文物保护“五纳入”,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遵循名城保护和文物工作自身规律,以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名城保护和文物保护体制。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名城保护的资金,切实做好名城保护所需经费收入以及计划与财政预算的落实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捐助,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纵观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几千年来曲曲折折走过了漫漫长路,突显了以统一和分裂、有序和失序、进步和衰落轮番交替模式的特征。21世纪我国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势拉动下,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正成为一项更为紧迫的任务,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民族责任。同时,如何保持一个城市的特色,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得到传承延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共生,成为一个既现实又紧迫的课题。

本文重点探讨了遗产一般丰富的小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此类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再生三原则”。即:坚持新旧分离的大原则;必须赋予旧城新的功能,保持旧城作为城市应有的活力与繁荣;新城与旧城要形成有机整体,共同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但只要我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都会有益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更好地指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实践,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此谓“百虑一致,殊途同归”。

摘要:阐述了新绛古城特色的形成与要素构成,概括了古城特色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了促进古城特色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期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保护,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防腐控制技术下一篇:舞台服装设计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