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

2022-04-22

摘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当今国内学术界与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钟腾榜眼府文化景区的建设目标旨在保护原有村落的基础上推动其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解读福建省漳州市钟腾村场所基础上。基于历史脉络、环境背景与旅游发展的背景思考,从文化传承、环境适应与功能更新三大路径入手,探索并总结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可持续性空间规划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 篇1: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摘 要:针对防里村落文化的保护现状,围绕对“活态传承”的理解,提出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保护;运用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探索村落文化“活态式”的博物馆保护与传承;群体性的活态传承,即保护的主体不局限于村民,应该将更多的人群纳入进去。

关键词:村落文化;准生态博物馆;活态传承;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中国最小的聚落单元,凝聚着血缘与地缘关系,是民族的宝贵遗产,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根。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遭受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在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回访考察时发现,调研范围之内的传统村落,约3天就有1个消亡。①传统村落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消失比保护先行一步。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研究集中在空间规划、景观设计、遗产化保护、博物馆式保护等几个方面。而关于防里村落文化个案的保护研究目前只见于易莲红《传统村落景观的原真性保护与活化发展研究》,主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集中论述了防里村古建筑的原真性保护与村落景观的活化发展,并未对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提出具体措施,这为本文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防里村在2008年就开始了保护工作,截至2016年,几乎每年都有资金投入,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前期保护工作结束后,立即拟定了2017—2020年的保护规划。但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相关规划并未能很好落实,这对村落文化的保护十分不利。因此,笔者将根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梳理,在以往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探讨新的保护路径,促进防里村落文化的可持续保护与活态传承。

1 防里村的传统特色与保护现状

1.1 特色

防里村隶属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为新余市南大门,与吉安市安福县接壤。地处丘陵平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防里全村总面积为7.5平方千米,村委会管辖面积约4.5平方千米,村委会为一个自然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全村301户共1000余人,欧阳氏人口占全村90%以上。2014年8月,防里村被列入江西省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江西省“最具乡愁村庄”;2019年12月25日,防里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自东晋永和元年(345)防里村孙氏先祖孙子寅开基防里岭溪②,至今已有1675年历史。防里村文风鼎盛,历代人才辈出,生产方式为典型的江南稻作水田农业,留下了丰富的农业景观遗产。经过千年积淀,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以耕读文化为核心的进士文化村落。目前防里村较完整地保留了数十处历史遗迹,其中元明清建筑9栋,主要有欧阳豫生宅、欧阳绍祁宅、众和堂、贞节楼、状元坊、贞节坊、意山书院、惟重堂等。部分古建筑木结构和雕刻十分精美。还拥有功名碑、古桥、古井等大批文化遗存。藏风得水的风水规划格局,使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全村分布有大大小小的防火塘,对调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村东南部的古樟树林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每当村中有人高中,便在樟树林种一棵樟树,以表回乡之礼。当地村民有“先有樟树,后有防里”的说法,樟树林更被誉为“风水宝林”,与防火塘一起构成了防里村的风水格局。作为有名的“进士文化村”, 防里村“防里清门”“一门三代四登科”“黄子澄读书”等历史故事被传为美谈。防里村还留有传统节日和修族谱、宗祠等习俗,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防里婚俗。据笔者调查了解,防里村婚俗具体流程为:新娘进祠堂前有厨师读贺词,然后祠门有礼贤读入祠词,最后公孙三代进行见祖,见祖是婚礼的高潮,其中打扒灰老头、画花面、背芋头等仪式体现了浓厚的人文韵味。防里村的舞龙灯也是颇具特色的,据族谱记载,“元朝至正二年(1342)翰林學士欧阳玄首创防里邑令祠(今众和堂),竣工庆典而组建首演”,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每到逢年过节、村中有人科考中举或有重大喜事,村民就会舞龙灯庆祝。防里舞龙灯传承到现在形成了丰富的表演形式,有龙出洞、三点方、之字拐、上翻身、下钻洞、横八字、大盘龙等20多种。近几年分宜县委县政府遇各种庆典都会邀请防里龙灯队参加庆祝活动助兴添喜。防里舞龙灯2016年6月被列为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防里龙灯制作技艺也正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防里村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极具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它的保护前景非常可观,将会是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个典范。

1.2 保护现状

自2014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防里村加大了对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有计划地对村内建筑遗迹进行整理,对全村的历史文化遗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截至2016年申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成立了以村委会为核心的保护小组,经费由省市拨款。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模式对防里村文物保护单位和规划确定的重点历史建筑采用分级分层的保护模式,即以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历史建筑为中心,划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和措施。为村内历史文化遗迹建立了档案,并进行了标牌说明,配置专人负责管理。按照《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规划》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2017—2020的修复计划做好安排。就目前来看,虽然经过各级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防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了基本保护,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大为改善,相关保护管理机制的推出也逐步增强了防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但由于保护的后续力量不足,防里村的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着挑战。比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村里空心化比较严重,村民保护意识不强,古建筑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活化利用,村史馆利用不到位。

2 关于防里村落文化保护与“活态”传承的探讨——以人与物相结合为核心

2.1 激活人心,给当地村民赋能

村民是村落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核心,没有人在村庄里生活就谈不上保护,更谈不上活态传承。有“人”是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这还不够。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表象,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乡村遗产观念没有普及。在大多数农村,村民们依然普遍认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是落后贫穷的象征,不认同它们存在的价值,所以要将其拆除。①这是极其不理性的,也是遗产观念落后的表现,显示出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关于遗产价值两极化的认识。笔者通过与防里村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认识介于这两者之间,即这是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够拆除毁坏,同时他们又不想对其有过多的投入。这种认识,从一段时间来看,对遗产保护有所帮助,但长远来看,保护得不到持续性的关注,就会让乡村遗产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逐渐从社会中被剥离出去。要解决防里村由传统观念和村落“空心化”引起的诸多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将村落文化遗产化、遗产观念大众化,以此构建文化认同和族群归属心理,强化保护意识。什么是遗产?通俗地讲,遗产就是祖先遗留的财富或财产,严格意义上来说,遗产概念包括三个基本要件:①遗留物,主要是指人们理解、认同的、由上辈留下的财产;②继承关系,指由某一个特定的民族、部族、宗族、家族等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代际关系和继承关系;③责任与义务,遗产的继承者在获得继承权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遗产在一个共同认定的范围内存续。②通过对遗产的阐释,向村民传递这样一种观念:他们的祖先在千年实践中形成的村落文化是值得他们守护和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而不是阻碍他们发展的累赘。将村落文化视作一种乡村遗产,提上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加强宣传栏建设,邀请专家学者举办遗产知识普及教育讲座,落实到每家每户。另一方面引进新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为村民赋能。防里村目前有40余户村民从事油茶嫁接繁育和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全村种植面积160余亩,收入640万元,人均纯收入1.04万元。③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每年过着“候鸟式”的打工生活。遗产保护靠大家,而持续性保护靠年轻人。只有把青壮年吸引回村,才能解决空心化问题,并促进遗产持续性保护。防里村所属分宜县是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夏布在2014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宜夏布产业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形成从苎麻种植到家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①近年来,分宜县各政府部门将苎麻产业列为重大战略工程,大力发展苎麻夏布产业,思想上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强化组织安排,统筹规划,使苎麻种植基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分宜县发展苎麻夏布产业的热潮。②这说明夏布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防里村引进夏布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既不会破坏古村落原生态文化,又能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给村民赋能,解决村落空心化问题,消除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和村民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双赢。

2.2 以“准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指导,推进建设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学术界有诸多的论述。在经过10年的理论铺垫后,1995年中国和挪威进行合作,将挪威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引入中国并将其中国化,开始创建我国第一批生態博物馆。③迄今,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建立以民族村寨为主要对象的生态博物馆;东部发达地区试用生态博物馆理论方法处理各类遗产资源,比如城镇社区和乡村遗产;生态博物馆成为让乡村(社区)复兴和遗产活起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与方法。④在第三阶段的大背景之下,结合生态博物馆的定义看,防里村的实际情况很难符合条件。村内部分建筑经过改建,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风貌。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对于防里村村落文化的保护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有学者认为要原汁原味保留某一地区的文化确乎困难,生态博物馆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操作的事情,只要接近生态博物馆要求的且大有用武之地的,可名之曰“准生态博物馆”。⑤防里村既分布着有形文化遗产古代房屋建筑、古驿道、古井、古桥,也有无形文化遗产舞龙灯、龙灯的制作技艺、耕读文化传统、宗族族谱编写,还有宜人的生态环境,村庄依山傍水,更有人工建设的古池塘、古河道、风水林,村民仍然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比较符合准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防里村已把博物馆建设列为保护规划条款,这说明村民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博物馆式的保护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防里村可在准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⑥的尝试性建设。

首先,以《生态博物馆建设草案》⑥作为指导性文件,发动社会力量对防里村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进行学术研究,挖掘保存历史信息,尽可能完整地将防里村纳入展示和保护对象,从研究中找到防里村遗产的特色,进行深度重点保护。其次,必须坚持尊重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工作,以村民为主体,努力取得当地政府各项支持,依靠政府力量积极引入参与机制,邀请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专家和博物馆学领域专家作为咨询顾问,成立建设咨询委员会。有学者提出新旧并置美学⑦,将建筑美学引入乡村遗产设计中,在不改变遗产风貌的基础上,建筑美学与遗产保护并行,打造吸引游客的特色场所,比如对村史馆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既可以成为资料保存与展示中心,又可成为娱乐休闲的场所,其余古建筑也可通过乡村遗产设计理念进行活化利用,如打造成咖啡馆、书店等场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将非遗保护纳入资金预算,将防里舞龙灯的程序和制作技艺编制成小册子,建设展示中心,设置讲解员,活态展现制作流程,定期进行舞龙灯表演。最后成立以村委会小组、村民参与管理为主的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各项事宜,以保证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持续进行。引入外部监督机制,由政府人员和专家组成监督委员会,杜绝建设过程中出现懈怠、不作为、资金挪用等问题,也对新建成的生态博物馆各项建设指标进行考评,最重要的是对后期博物馆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需要各方的参与努力,对防里村的保护工作是一个考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对防里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起着活态的博物馆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从“游”学到“研”学,活态传承的另一种方式

“活态传承”这一概念多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财富是活态的、不断被发展和创新的,物质文化遗产是静态的、不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通过传承人的口述或口述表演、身体示范或表演、综合示范或表演等进行的,传承人既是遗产的接受者又是创造者,物质文化遗产则是通过物的传递进行。⑧笔者认为活态传承的主体是村民,客体是传统村落文化及其遗产。现代保护理念的更新不一定能适应实际工作实践,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村民这一主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客体。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村民的义务与责任,它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财富,保护它的主体人群应当有所扩展。可纳入多种人群,以多种方式活态传承村落文化,使遗产得到活化利用。乡土游学作为我国文化遗产旅游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形式灵活多样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在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游学市场中,中小学生成为最主要的游学主体,并将游学称为“研学旅行”,指学生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①2019年,分宜当地中学与美国牛顿中文学校的师生就曾到防里村参观。笔者认为,中小学学生作为一种可纳入人群,其简单的游学行为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化传承,游学旅行只是参观性学习,并未与传统村落文化产生互动作用,而研学旅行则不同,特定人群目的性较强,在研学过程中会产生学习成果。如此,观众既是研学的主体,也是活态传承的主体,这一主体人群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起着活化作用,让传承主体不再局限于村民,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村民个人到社会观众,他们都应当是传承的主体。责任与义务的分担,使保护与传承中“人”的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防里村落文化的传承者,但这个“人”必须对防里村的村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社会观众在研学旅行中既获得了参观体验,又将有关防里村落文化的记忆留存在体验之中,他们也有可能将这种记忆带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对防里村产生记忆。村落消失并不可怕,怕的是社会已经将它们忘记,最后村民也离开村落,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成为历史的尘埃。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行为和观念上,更应该建立在深刻的村民、社会和国家记忆认同上,这样才能促使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一直持续下去。

3 结语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它是进行时态,不会因为问题解决了就停止了,总是有新的问题出现有待解决。从目前来说,持续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就是这个过程的两个轮子,保护和传承要想继续下去,并且做好这件事,必须要有这两个轮子。对于防里村来说也是这样,它必须拥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否则现在保护得再好,如果有一天村民都去了城市,之前的工作也是白费。持续性保护与活态传承便是这个机制的核心,为了明天的延续,坚持今天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廖金荣 朱江晨 李婉莹

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 篇2:

“景村融合”视角下传统村落更新的空间策略探索

摘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当今国内学术界与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钟腾榜眼府文化景区的建设目标旨在保护原有村落的基础上推动其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解读福建省漳州市钟腾村场所基础上。基于历史脉络、环境背景与旅游发展的背景思考,从文化传承、环境适应与功能更新三大路径入手,探索并总结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可持续性空间规划策略。

关键词:传统村落更新;景村融合;文化传承;环境适应;功能更新

1“景村融合”的时代发展背景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化与“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目标的实施,推动着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而传统村落不仅因其历史建筑、聚落形态等物质遗产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更因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如何激发传统村落的经济活力,这是政府的战略目标、村民的迫切希望,也是社会各界当前共同关注的问题。旅游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有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因此,不同于传统农耕社会中社会伦理、建设资金、乡村管理等村落形态演变动力机制,当代传统村落更新中的空间存续策略需要探索一种更加多元融合的视角。“景村融合”作为一种模式,为当代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所讨论的“景中村”,指的是位于风景区管辖范围内,原有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村民委员会行政体制保留,村民户口为农业、村落历史风貌保存良好的传统村落。

2“景村融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2.1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景村融合”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理论研究包含了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王兰生等论述了建筑设计在景中村整治过程的应用;张晨讨论了景中村的规划策略;范晓杰从乡土景观叙事的视角讨论了景中村的景观规划方法;卢世菊等从旅游学的角度提出了湖北民族贫困地区景中村旅游发展路径;侯雯娜等从管理学视角分析了西湖风景区的管理对策;陈双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方式。除了理论,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陇东地区董志塬风景区结合了传统的窑洞文化,建设现代窑洞民居景观,成为现代窑居村落建设的典范;海南重合村以村落周边的植被与水体生境为基础,适当改造现有的果园、鱼塘,规划建设成一处乡村公园,在满足村民日常游憩的同时契合了游客乡村生产与生活深度体验的愿望;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温州三垟湿地公园圆底村生态人居区通过因地制宜的景观营造,旨在建设成一个健康的生态花园。

2.2闽南地区研究动态

闽南地区以传统村落为主要旅游资源的风景区大部分位于漳州市,局部位于泉州市(见表1)。这些村落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为典型,如漳州市南靖县的田螺坑、塔下村、下板寮村、华安县大地村,在被纳入国家相应的文化景区管理机构后,通过适度地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在国内集聚了较高的人气。其他传统村落则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侧重于采用原真性保存的方式进行开發,未进行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开发强度属于中等或微弱,在周边区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以中国知网所检索的学位论文为例,相关文献以建筑学为主,涉及了历史学、旅游学、地理学、民族学、食品学等学科:孙晶研究了赵家堡的村落历史;毕晶晶从村落空间形态的视角分析了诒安堡村落;李祥从中观层面的公共空间出发,分析了田螺坑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沈莉婉用历史学的方法梳理出塔下村的发展历程;陈津从旅游管理的角度探索了云水谣的旅游开发策略;沈宏娜从民族学的视角阐释了田螺坑村的地方文化表达;郑吉祥结合食品加工学理论论述了南靖土楼饮食文化和旅游开发的关系。

2.3小结

虽然当前闽南地区“景中村”的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建设理念与模式仍属于传统保护与发展的思路:在建设范围上,受制于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区的原有空间边界,对村落外部大都未进行有效拓展;在功能使用上,基于对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保护,原有功能未能有机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当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代,或许可以尝试一种更加宏观、开放与多元的思路和策略:突破村落核心保护区的边界,用宏观的视角将村落周边更大范围内的山水、林地等自然环境和历史建筑一起综合考虑发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适度引入当代有益传统文化复兴的团队或机构,并允许核心保护区外新建建筑的地域化创新探索;激活传统村落的方式走向多元化,涉及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区管理等各个方面。

3“景村融合”的内涵、理念与路径

3.1内涵

“景村融合”是一种“景村共建”的形式,传统村落作为居住空间存在的同时承担了旅游景区的功能,通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改善乡村景观,将乡村旅游景区与整个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发展乡村旅游与生态产业,实现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乡村发展路径。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的系统,传统村落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产、居住生活三个部分。由于在空间组织、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与一般村庄存在差异,“景村融合”下的“产、村、景”一体化促进了生态、生产、生活三者彼此的互相融合与依赖,旨在使传统村落超越“美丽”的表象,重返于乡村生产与乡村生活之中,从而使乡村经济、社会及环境得以平衡、健康地发展(见图1)。

3.2路径

基于实现景区与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空间层面出发,提出以下三条路径。

3.2.1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传承可持续性

旅游资源是文化景区着重打造的产品,基于历史脉络和传统延续的文化基因正是传统村落赋予文化景区独有的特色文化景观。中国文化是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根。建筑作为物质与精神文明之载体,其本身亦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类型。一切文化皆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地域文化需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当今的社会生活需求,就必须从传统走向现代化。传统与现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生生不息的连续体。继承和发挥传统历史和文化需超越单纯的形式模仿,而切入到其蕴含的思想与精神,在理解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方式灵活应用。对传统地域建筑与环境设计元素进行复制、再造和再利用,营造村落空间丰富多彩而又相对统一和谐的形象;规划、建筑与景观在地域文化因素介入下,基于特定的场所需求而灵活应变,使地域文化自主地传承下去,最终使传统的地域文化特征延续到当代生活环境中来,以此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3.2.2基于景区环境保护的环境适应可持续性

景区环境是文化景区所依赖发展的物质基础,基于环境背景和技术变迁的环境要素乃传统村落给予文化景区不可替代的空间发展平台。自然环境是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是村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形态来源之一是村落与自然发生关系的空间形式,村落形态适应自然要素也成为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传统村落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对村落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变化,加上村落人工环境的自然增长或衰减,乃至于相关营建技术的变迁,两者相互适应的关系也不断地处在一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动态平衡之中:或村落被动地依山就势选择基址、因地制宜运用乡土材料;或以主动的姿态兴修水利工程以蓄水抗旱防涝、种植树木以涵养水源。村落的空间形态正是在利用环境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条件,不断解决与协调各种矛盾的过程中逐步演进,从而实现环境适应的可持续性。

3.2.3基于旅游服务供给的功能更新可持续性

旅游服务是文化景区核心的功能组成部分,基于旅游发展和生活提升的功能模块是传统村落加载在文化景区的驱动系统。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随着村落功能的转变,期待一种基于功能更新的整体空间形态更新模式。随着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当地居民也日趋享受新的乡村生活。当村落被划入到“景中村”这一类别中,传统的村落与民居建筑如何实现旅游服务功能,为村落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传统村落的内向性空间格局如何以开放姿态迎接外来游客;现有公共建筑的功能与规模是否契合当代的需要;原有的道路系统能否满足当前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传统村落需要用实质空间形式回应这些新的功能需求,从而实现功能更新的可持续性。

4“景村融合”的概念规划实践——钟腾村

钟腾榜眼府文化景区地处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西北部的钟腾村(见图2)。2012年钟腾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为钟腾村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见图3)。然而钟腾村依然面临着文化特色弱化与历史风貌失调、生态系统破坏与环境恶化、公共服务功能缺乏与经济结构单一等综合发展的困境。

在当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不同于民间自发的市场行为和自下而上的乡村营造,当地政府有意打造一个可供旅游服务的文化景区,同时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出发推动该区域的综合发展。随着福建省“清新福建”与漳州市“花样漳州”的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基于平和县新的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结合钟腾村的自然与人文优势,项目的规划定位为:以历史人文景观及现代生态旅游为主、特色农业为辅的文化景区(见图4-16)。

4.1文化传承策略

除了秀丽的山水格局之外,钟腾村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文化传承的策略上由建设方式、文化类型和传承层次三个方面构成(見图7)。

4.1.1新旧有别

建设方式可划分为“保护式”“改造式”与“新建式”三种:对于核心保护区内古建筑群采用保护方式,如文保单位榜眼府、朝阳楼、永平楼和余庆楼,以及周边的古驿道与传统民居群;对于控制区的民居和历史要素则采用“改造式”的策略,保留村落空间肌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空间载体要素进行保护,形成利于其在村落中传承的空间和场所;在控制区之外,则根据总体概念规划的产业与功能布局采用“新建式”的方式,打造新的空间节点来“以点带面”,同时要求新建建筑需呼应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4.1.2类型各异

钟腾村文化类型大致可分为农耕文化和武术文化。农耕文化的空间载体以山一田一水的空间格局、民居、环境要素为主,在文化传承上延续了原有的山水格局的基础上,首先保留了原有溪流的脉络,并加以适度改造增加河道宽度以作湿地,同时增加体验式的景观有机农场,对原有的铜矿厂区的办公楼改造为农耕文明的展示馆,并在村落东北侧规划文昌书院。武术文化作为钟腾村的特色体现在榜眼府建筑群,其西侧用地通过整合后成为一处公共的多功能广场,作为室外活动的场地;用地的北侧规划下沉式的钟腾武术文化中心,结合现代的会议、交流、体育等功能,成为新的地景。

4.1.3层次不同

传承的层次有浅、中、深三种:浅层次如高校乡村创新孵化中心模仿了当地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形式与表皮材料(见图8);中层次如主入口综合服务中心用符号、象征、寓意的手法呼应了原有的三座圆形土楼的空间与形式;高层次如武术文化中心用谦逊下沉的方式结合地形、与自然环境同构,彰显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建筑内涵(见图9)。

4.2环境适应策略

基于钟腾村现有的环境背景,环境适应策略可以从涵养水源、避免灾害与生态多样三个方面来入手(见图10)。

4.2.1涵养水源

近年来主要由于当地蜜柚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山上原有的风水林被开发为蜜柚种植,加上村民在原有农田耕地上兴建现代民房,山上与平原上大多为蜜柚林或局部裸露的黄土,严重削弱了原有风水林与自然湿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在涵养水源策略上,首先是村落四周恢复原有风水林,利用森林下的土壤与树木的根系发挥一级蓄水功能;接着注意保护现有的主要与次要的水系通道以发挥二级蓄水功能;最后是兴建水库以作三级蓄水场所,使两个生态湖成为村落南北各具的天然“肺”、溪流成为流淌于村落的网状“血脉”,在炎热夏季成为改善村落小气候的重要功能区。

4.2.2避免灾害

钟腾村在旱季时溪流流量大幅度减小,雨季时溪流暴涨从而带来了溪流堤岸被冲垮的灾害;同时数量众多的古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主要存在火灾的隐患。因此在避免灾害上,首先是防范水土流失、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依靠风水林来保持水土,并通过艺术化干砌的方式将当地的天然石材加固相关的溪流堤岸与护坡,达到结构安全和视觉美观的统一;古建防火上,主张用适宜技术因地制宜地配置综合的消防设施,如在榜眼府西侧结合广场将水蓄积为一景观池作为其消防用水,对于处于坡地位置上的朝阳楼、永平楼与余庆楼,保护好内院的水井并且布置水缸作为聚水消防的简易措施。

4.2.3生态多样

由于原先扩张式的蜜柚产业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生产资料的不利影响,村落原有多样性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也被严重破坏,山上和溪流中已经很难见到各种原生的植物和动物。文化景区作为一种半自然景观,生态多样性是生物、生态和文化三种土地塑造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村落原有的山水格局,文化上追求一种田园风光的诗意栖居,土地上注意平衡各种性质的用地,在生物多样性的建构上,于村落周边的防护林与生态湖、溪流中渐渐恢复地方性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注意利用各種动植物之间的互利、互补及互抑关系,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4.3功能更新策略

榜眼府文化景区旅游功能的更新可以体现在旅游服务、公共配套、综合交通三个方面上(见图11)。

4.3.1旅游服务

游客行为是旅游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空间规划的影响结果。空间要素的时空组织是影响游客行为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基于游客行为规律的空间改造,让旅游服务在类型、层次与时空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结合景区主入口的接待、观景与餐饮服务功能,规划了集中式的主入口服务中心,同时结合景区的空间格局与服务内容布置分散式的服务网点;除了结合当地民居开发特色民宿外,面向高端休闲度假的服务需要,在西南侧拥有天然景观资源的山顶上规划度假式酒店;考虑到钟腾村及所在乡镇的农业与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结合旅游购物的需要,南部结合地形规划一条集中式的传统步行商业街,同时也结合各民宿配置小型茶馆的分散式商业网点;中部的有机农场作为农耕文化的体验区,赋予游客浓厚的乡土生活体验;结合当代流行的自驾游旅游方式,在西北部规划出一片野外宿营区,同时利用山间环形的路网作为自行车运动场所,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并且为附近村民提供一定的商业机遇。

4.3.2公共配套

作为公共配套中的文化展示功能,首先是基于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除了将北侧原有的朝阳楼、永平楼与南侧铜矿办公楼的功能活化为农耕文明展示功能的场所,其次是结合场所的环境特色与现代时尚的深度旅游体验理念,在景区的中部地区将原本荒芜的耕地打造一处有机农场,用以展示农耕时代下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产方式。作为—种传统农耕聚落,古代许多读书人“落叶归根”后大多兴办学堂传播文化与知识,形成一个传统。如今“城市虹吸效应”时代下大量农村精英流失且难以回流,因此公共教育功能也随之走向多元化:在基地北侧规划文昌书院,邀请传统教育名师到乡村开展教学讲座;在榜眼府的西南侧规划设立高校乡村创新孵化中心、大师乡村工作室,可与厦漳泉的高校合作,鼓励高校的师生下乡创作与写生,这种以文化创意植入为特点的路径,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着重从空间肌理再造、半公共空间营造和街巷空间内部化等角度进行空间改造,艺术文化的柔性介入不仅活化了传统民居的功能,也丰富了游客和居民的生活内容。

4.3.3综合交通

作为游客活动的重要基础,道路交通系统对游客个体行为分布至关重要。基于人车分流、动静有别、内外分行(外部社会车辆和内部环保车辆)、团体游客与散客行为规律差异等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了文化景区南北纵深方向长、东西横向较短的空间格局背景与村落发展的空间布局,在旅游交通功能组织上,整体规划旅游线路,综合优化交通系统、区分道路级别,规划了“一主二环三从+多点”(一个八行主入口与三个次入口、外环车行与内环人行、多个停车场),建立多元分行系统,引导游客联系相关景点,提高交通效率与质量,提供立体丰富的旅游体验。

5结语

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保护村落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村落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彰显民族文化和改良村落生境。传统产业下的村落形态皆需要富有活力的乡村社会来维持。以发展理念为乡村社会注入活力,良好的经济条件将为传统产业保护与乡村景观特色保护提供支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显示传统巨大的生命力。

除了上述空间层面的策略之外,在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手段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基于乡村土地制度上的土地利用政策应根据景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协调;建立更有活力的乡村社区管理体制以促进村落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建设;在基于以村民委员会为主导的乡村治理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法律,以控制村落的违章建设情况。

钟腾榜眼府“文化景区”概念的提出作为钟腾村发展的一个契机,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模式,规划上首先关注了原有村落在地文化的有机延续;其次回归村落原生的环境背景,追求动态的平衡;最后呼应当代的旅游功能需求,期待舒适的生活体验,这是一种基于乡村的原生价值、功能及其提升、重塑,同时也是一种面向系统价值再生与可实施的规划思路。

作者:黄源成 许少亮 陶勇

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 篇3:

浅谈贺州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提 要】贺州市共有32个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进行了初步的旅游开发。但也存在着保护力度不够、“空巢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秀水村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探讨贺州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策略,为贺州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传统村落 保护与开发利用 秀水村 对策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界定,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现存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冯骥才先生如是说。作为农耕文明的载体,传统村落在整体布局、建筑构造、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集中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域或民族特色,可谓传统文化之“根”。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古村落正在逐步萎缩,如何保护与利用传统村落已越来越多的收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秀水村为例,探讨贺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为贺州经济发展探索道路。

一、贺州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处,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地,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32个,先后有23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环境风貌明显改善。现已逐步开展民居挂牌保护。

贺州传统村落有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贺州市内许多传统村落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秀水村唐开元年间立村;福溪村建于唐末宋初。

二是历史遗存丰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历史遗存也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历史遗存形式多样,功能各异,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用于祭祀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马殷庙;建于明万历年间集交通与休闲娱乐场所于一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寿风雨桥。

三是生态环境优美。贺州传统村落大多依山傍水而建,环境清幽,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二、秀水村保护与开發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

秀水村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据《富川县志》及《毛氏族谱》记载,唐开元十三年(724年),贺州刺史毛衷卸职后择居秀水,经唐至清,逐渐形成规模。秀水村立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秀水崇尚儒学礼教,文人辈出,有“文魁之乡”的美称。其依山环水的构建格局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村内至今仍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民居,街巷布局及建筑仍保持传统风貌,村落整体保存情况良好。

1.历史遗存

秀水村的历史遗存主要为建筑类,保存状况良好。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近300座,多为明清时期古民居。公共建筑有状元楼1座、古戏台3座、古门楼8座、宗祠5座,另有东江石拱桥、江东书院、登瀛桥遗址等。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多带有马头墙,雕梁画栋,岭南建筑风格浓郁,享有“古建筑露天博物馆”的美誉。

2.人文资源

千年历史沉淀了秀水村丰富的人文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状元文化

秀水村自先祖立村以来,格外重视儒学礼教,文风盛行。据《富川县志》载,自唐以来,经宋、元、明、清历代,秀水村所中进士者二十又七,其中宋代毛自知更是高中开禧元年(1205年)状元。举人、贡生,为官者数十人,也有父子同登、兄弟同科、子孙连取功名者。秀水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村”。村内有状元楼、状元桥、江东书院、鳌山书院等,古民居中仍保留着大量封赐贺赠的牌匾,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状元文化。

2)家族文化

秀水村自毛衷立村,经历代经营,形成了以毛姓为主的村落。毛衷为浙江江山县进士,他将江浙人士勤勉好学的风气带到了秀水,并由此形成了以尚文求学为主的家族文化。立村之初,始祖毛衷便在村中置学。宋代,私塾迅速发展,学风盛行,毛自知高中状元更是鼓舞了族中子弟。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会稽太守毛基回乡创建江东书院,“为子孙肄业之所”,族中子弟皆可入家族私塾书院读书。毛基还撰写《勉学》激励族人。由此,秀水村形成了家族教育的传统。

由此可见,秀水村的状元文化与毛氏家族文化密不可分,也正是由于毛氏家族的尚文求学文化,为桂东北瑶乡缔造了一个“状元村”。

(二)、保护开发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社会的支持下,秀水村的保护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富川县人民政府将秀水村古建筑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其保护确立了法律地位。秀水村入选2014年首批中央财政支持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其保护在经济上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一是文物古迹及部分古民居得到修缮,核心区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了古民居及街巷的历史风貌。

二是整治河道及周边环境,结合清洁乡村活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秀水村已纳入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线,成为重点旅游区。

(三)存在问题

尽管秀水村在保护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突出问题:

1.历史遗存保护不力。

一部分历史建筑由于社会功能的衰退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废弃的建筑则更容易加速构件的腐朽破败,导致整个建筑的保存状态不佳。由于古民居年代久远,权属人为改善居住条件对其进行修缮改建,然而因缺乏专业指导而改变了建筑原来的历史风貌;部分无力修缮的权属人则索性搬离,任由古建筑荒废。

2.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

目前贺州市尚未出台地方性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法规政策,《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亦尚未颁布施行,保护、执法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法律法规,缺乏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地方性相关法规政策,传统村落保护缺乏针对性。

3.风貌整治刻意追求统一。

在整治风貌、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刻意追求统一,将现代建筑立面机械地模仿传统建筑风格,刻意追求风貌统一,失去自身文化特色,造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尴尬。

4.“空巢化”现象凸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村里剩下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出现“空巢化”,村落缺乏活力。

三、贺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对策

秀水村是贺州众多传统村落现状的缩影,如何让这些人文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传统村落不被现代文明所淹没,继续发挥其传承传统文化的功用,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建立档案,加大保护力度

实行“一村一档”,随时掌握传统村落状态。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专项补助资金作用,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尤其是对文物、历史遗存的维修保护。此外,还可招募志愿者,建立巡查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从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二)编制保护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县级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本地区各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市级组织编制“贺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贺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政策法规,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法制化建设。

(三)加快产业升级,开发周边产品

国家文物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产业发展、村民富裕是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可持续保护的前提。……产业发展要以增加村民就业,提高群众收入为目的”。加快产业升级、开发周边产品可谓是传统村落开发利用的方式之一,并由此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如秀水村可开发一些反映其状元文化的书签、公仔等文创产品;岔山村可对其传统小吃梭粉粑进行立体包装,打造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模式。

(四)挖掘人文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商业化开发的同时,要深入挖掘本村的人文历史资源,讲述文化古迹、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打造特色品牌。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回归本真,不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破坏村落原有的传统生活,务必保持传统村落的本真性。

(五)调整产业结构,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发展

地方政府可出台一些惠民政策,鼓励发展种植业和传统手工业,加强对旅游业的指导,使其餐饮与住宿管理规范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让当地村民觉得“外出打工不如回乡创业”,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发展。留得住人才留得住村。只有让村民真正参与其中,享受传统村落开发利用带来的红利,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设立专项保护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村落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少。设立保护基金的目的是逐步建立保护传统村落的社会基金,并邀请社会团体和个人为村落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村里以合作化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整合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利用。可利用保护基金成立旅游公司,也可招商引资,实施商业管理运作,发展旅游業,经营传统村落。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实现对传统村落科学有效利用,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当地村民造福。

四、结语

“传统村落由古至今一直在用,是一种活态文物,……传统价值观和精神特质的产生都离不开乡村这一土壤……继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要立足于村落本身的文化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传统村落的价值不受到影响,这也也是传统村落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谢日万、张囤生2015《广西传统村落保护领用工作有关问题研究》,《城镇化与古村落保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张广林、侯秀丽、谢日万、张囤生2015《北京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城镇化与古村落保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苏州市文物局、谢日万、张囤生2015《苏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探索与实践》,《城镇化与古村落保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孙 华2017《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生态文明》第10期。

徐云鸿2011《富川秀水村保护开发的规划策略探讨》,《广西城镇建设》第9期。

(通信地址:542800 广西贺州市文物管理所)

作者: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