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

2024-05-0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精选十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 篇1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在全国各地都能够找到有着一定纪念意义的历史古迹,以洛阳为例,这个城市拥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中白马寺、龙门石窟等广为世人熟知,同时它也是我国的人文旅游胜地。然而,也正是由于它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以及文物资源,除少数文物古迹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外,大部分的文物现状堪忧。另外,文物的保护以及文物自身所包含的旅游资源在开发问题上也存在着大量的矛盾,所以,如何将文物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并对文物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保护工作,是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并将其解决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朝阳产业,它拥有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相应的,它也成为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洛阳为例,由于它拥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文物旅游资源在当地的旅游产业中是最具优势、最具特色以及最具品味的一种。洛阳市的市区内以及市郊有大量的历史名人故居、皇陵、塔寺以及古代建筑等等,他们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具体形态的地域特征,也体现出了特色旅游中所存在的优势。然而,由于文物资源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独特性、脆弱性、稀缺性以及地域性等特点,也明确地反应出了文物保护的紧迫性以及必要性。无论增加多少文物保护的单位或是将文物概念进行怎样的拓宽,文物都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文物保护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历史名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文物保护措施

(一)保护修缮。

对文物进行维修与保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将它们作为一种历史见证,同时也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进行保护,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文化的多样性指的不仅是具体的物品,同时也是指各民族与各地区的价值观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等。所以,在对文物进行保护与修缮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修旧如初原则。在修复旧物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利用原物,对文物或建筑中原存的部分要尽最大限度保存下来。第二,保证文物本体中原有的结构与形制不发生改变,这是文物保护中最基本的原则。第三,在修复时要保证文物本体的原材料不变,第四,在必要情况下使用现代的材料时要注意,要尽量做到隐而不露,并尽量减少现代材料对原材料的损坏,第五,在修复时要尽量使用传统的工艺。

(二)对于文物古迹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在对不同时期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时候所注重的开发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其次,要遵循开发时序的相关原则。古城内的文物古迹较密集但却比较残破,在开发时要与文物古迹所在街道的保护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划分出进行保护开发的缓冲区以及核心区,分点分区的逐步进行开发。第三,要遵守城市协调发展、建设配套的相关原则,在开发时,要充分地考虑到整个旅游区中的主流文化,对旅游区中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突出。第四,打造出文物旅游链,使古城古文化中的旅游特色得到突出。对于古城中比较分散的文物古迹,可以根据文物之间距离的远近把他们串联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旅游资源的内容得到丰富,还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第五,要注重全面的效益。为了让旅游区中的建设工作可以取到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就要对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控制性的开发。最后,还要对历史街区的整体性进行保护。在街区的设计中要对区域中的特色与内涵进行挖掘、提炼、整合以及升华,使街区可以获得整体性的发展。

三、结束语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篇2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故宫、福陵和昭陵以及其他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规划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工作,参与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管理工作。

房产、建设、公安、财政、旅游、宗教事务、民政、市容、园林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并有权劝阻、检举和控告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

第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保护规划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第十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保护范围,保护原则,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保持传统风貌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控制指标,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不同建筑的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保证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其他应当纳入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第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报经省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区、县(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第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三章 保护内容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第十四条 本市历史城区是指至建国初期形成的城区。主要包括明清时期形成的盛京城、民国时期形成的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等。

盛京城保护范围是清时期沈阳城外城(八关)以内的区域,位于惠工街、联合路、东边城街、南关路、青年大街以内。

满铁附属地保护范围是满铁附属地发展的核心区,东至和平大街,西至长大铁路,南至南五马路,北至北七马路。

商埠地保护范围是北至哈尔滨路、东至北京街和青年大街、南至南运河、西至和平大街和北七马路。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方城、慈恩寺、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铁西工人村等。

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西顺城街、北顺城路、东顺城街、南顺城路以内的区域。

慈恩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南至富教巷和般若寺巷、北至龙凤寺巷、东至大佛寺巷和慈恩寺东巷、西至大南街。

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西至长大铁路、东至和平大街、中山路沿线南北各一个街区以及沈阳站、中山广场周边地区。

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东至肇工街、南至南十一西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西路。

第十六条 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能够反映沈阳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人文景观,未纳入保护规划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会同市文物、房产等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勘查。符合保护条件的,依法实施规划控制。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二)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三)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四)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十九条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行政部门不得立项,规划行政部门不得批准规划,建设行政部门不得批准开工。

第二十条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经批准建成的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逐步改造、迁建或者拆除。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并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规划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拆除或者责令改造。

第二十一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时,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影响的评估。未经评估,或者未通过评估的,不得进行审批。

第二十二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保护规划和下列规定:

(一)符合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院落、街巷胡同的布局、格局和风貌要求;

(二)按照沈阳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园林景观要求,采取科学的绿化方式,配植绿化植物;

(三)在非建设地带,不得进行除绿化、道路及市政管线铺设之外的建设活动;

(四)按照有关保护要求和技术规范,配置和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

第二十三条 历史建筑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

依法拆除的国有历史建筑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二十四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和修缮标准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使用人对维护、修缮义务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对于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使用人确不具备维护、修缮能力的历史建筑,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二十五条 在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前,应当经文物行政部门会同规划行政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重要历史遗址等设置保护标志或者纪念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保护标志和纪念标志。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著名村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符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件的,应当依法申报。

石佛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体现沈阳工业历史文化内涵的遗产应当予以保护。

市和铁西、大东等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记录和研究,通过设立博物馆、纪念馆等方式,做好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二十九条 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地名应当予以保留;确需更改或者取消的,地名行政部门应当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地的故事传说、地方戏曲、传统工艺、民间手艺、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开设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调整保护规划的;

(二)擅自批准拆除、改建、扩建、迁移历史建筑的;

(三)未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审批建设项目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维护和修缮历史建筑,造成历史风貌破坏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违反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或者地方民族特色破坏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各类保护标志和纪念标志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保护

1.研究对象

1.1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而且必须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计99座,此后十几年间又有陆续增补。截止到2012年,中国已有119个市、县、区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1.2城市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指的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城市旅游开发则是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活动。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1保护对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旅游资源的各自特点可以分为七类,保护对象也因此各不相同。

以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为代表的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作为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和古都风貌。

以平遥、韩城为代表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

以苏州、桂林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彰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因历史原因而叠加的古建筑和山水环境。

以银川、丽江、拉萨为代表的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由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的城市风貌。

以上海、遵义为代表的近现代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以景德镇、自贡为代表的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与城市中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某种职能相关的文化风貌。

以山海关、济南、无锡、长沙为代表的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

2.2保护措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鲜明,形态各异,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1)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文物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2)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3)应当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全局保护的资金,并将其纳入政府投资管理程序来执行。

(4)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5)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3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饱含历史的沧桑,悠久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历史的古老见证。人们越发意识到全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名胜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而完整地传承下去,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者的职责,又是旅游从业者的义务。

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能够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其核心因素就是这些市、县、区始终代表着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不研究古代文化,不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更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3.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我国拥有超过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涌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历史文化星空中的璀璨明星。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这些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饱经自然因素的破坏,而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遭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很多名胜古迹都已面目全非,面临湮没的危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再局限于凭吊、怀古、探险等内容,旅游活动日新月异,旅游现象也变得更加复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完全适应游客接待、文化承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等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旅游城市化带来的巨大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名胜区不断遭受蚕食和破坏。

(3)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矛盾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保护与开发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不过在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全可以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办法

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开发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实现其历史文化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使其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保持其历史个性及其风貌,并富有创造性地传承给子孙后代,是旅游从业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针对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3.2.1避免超负荷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必须以此为前提来进行。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不考虑景区承载能力的超负荷开发,对景区的长远规划和长期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害而无益。可持续的旅游开发以发展为核心,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手段,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

3.2.2实施保护性建设

保护性建设的目的是彰显个性品质,为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真实的载体,避免文化的同化、异化和商品化。

3.2.3杜绝粗放型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在旅游开发中应尽力改变因宏观调控乏力或规划执行随意性大的发展格局,改变对景区开发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施全新的开发战略。

4.结语

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11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是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必将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也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力求使研究者在旅游开发理论方面有所创新,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在享受高品质旅游服务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醇美。

【参考文献】

[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96.

[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

[3]庄志民.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学林出版社,1999.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篇4

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况

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定标准

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 还要这种看当前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 是否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二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现状的格局和风貌应该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三是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或郊区, 保护和合理使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该城市的性质、布局和建设方针有重要的影响。

1.2 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 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 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 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 如丽江。

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 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 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 如长沙、济南。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和认识的误区

2.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美学价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 以留存城市的记忆;也不只是继续传统文化, 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它同时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2.2 历史文化名城屡屡惨遭破坏原因

历史文化名城屡屡惨遭破坏主要是人们在认识上还有误区:一是认为形象破旧;二是认为落后标志;三是认为浪费用地;四是认为阻碍发展;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印记, 就像是人的生命的足迹。是生长的资源, 是财富, 是宝藏, 是特色, 只要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是不难认识清楚的。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概念内涵

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与范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不仅有单纯的建筑艺术作品, 也包括与人们当前生活休戚相关的街区和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围:历史文化名城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 如果不能确定一个相对内涵丰富而富有特色的区域, 而把整个名城的行政区域全部纳入保护之中, 显然是不科学的, 也是做不到的。为应从对文物建筑本身进行的保护修葺, 扩大到对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质量的保护以及对旧城、历史地段乃至城市的总体格局、风貌特色的保护。

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一般为四层:一是旧城区整体风貌格局。二是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三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是文物控制单位和未确定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还要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

3.3 历史文化名城护规划的内容

一是城市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水、大气、动物、植物;人工环境建筑、街巷、村落、城市;人文环境风俗习惯、艺术等。二是城市生态保护:自然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三是城市景观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四是城市特色保护:场所精神地方特征;街区风貌。五是城市历史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历史城市、古村落。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对策

4.1 发展战略与规划思想

科学地定义城市性质是制订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战略规划和保护发展规划必须首先解决的大问题。城市性质是规划的“纲”, 城市性质要回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问题。

规划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特征, 反映城市性质及特殊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证名城社会、经济、环境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规划应坚持保护第一的思想和原则。要把保护的思想提高到尊重历史, 为过去负责为未来负责的高度上。

保护是创造性活动, 不是故守陈旧, 要富有创造性地寓历史文化名城于科技进步的时代风韵中, 使城市在未来年代亦能保持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完整性、延续性和发展了的继承性。

保护与发展应以人为中心, 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 更要强调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后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所普遍决定了的。

4.2 城市布局的调整

调整功能布局的主要对策是:开辟新区或在历史城区以外进行新的建设, 以减轻历史城区的压力;改变城市的单一中心结构为多中心结构, 以减轻城市中心的诸多城市问题的压力;功能的调整应有利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健康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环境;调整有碍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城市用地。

4.3 调整产业结构

发达的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名城要根据自身的城市性质特征和发展优势, 在满足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的前提下, 积极谋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 调整不适合名城保护和发展需要的产业结构。

5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是一种独特的优势。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历史发展到今天, 已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机遇。要保持城市这一大系统, 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一定要制止对历史文化的破坏性建设。如果把山水景观丢了, 代之以水泥、玻璃的高楼群;把传统的建筑都推倒, 代之以抄袭克隆的“方盒子”;失去自己特色氛围, 代之以复制搬来的“欧陆风”, 其结果只能是低水平、低质量、低品位的“城市化”。

总之, 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需要有健康的城市化, 一个健康的城市化又必需要有相应的健康的生态和文态环境。

摘要:针对人们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不足, 使其“屡屡惨遭到破坏”, 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义、保护对象和范围、层次、目的、内容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530-562.

[2]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20-134.

[3]马武定.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J].规划师, 2004 (12) .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篇5

第一条 为加强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古树名木、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可移动文物等的保护和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土地、市政市容管理、公安、商贸、教育、旅游、侨务、宗教、地方史志、党史、档案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协同做好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财政投入。

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对本市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或评估,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监督。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规划及发展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概述

在旅游发展中,重视古城古镇开发比较早的是江苏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庄、同里和甪直三个古镇。这三个古镇经过科学详尽的规划,进行了具有保护性的开发,立刻在旅游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这些成功的典型示范下,全国各地一批各具特色的古镇成为旅游热点,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就是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古镇古城的开发,也带动了一些小城市旅游的升温,如桂林的阳朔西街、丽江的大研古城和湖南的凤凰古城等,都迅速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开发,只有在做了科学规划后,才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进步。历史文化名城很快成为区域性旅游的热点,使原本日渐衰落的古城(镇)保留了下来,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開发的关系辨析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空间环境效益。遗址地的空间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只有完整无损地保护好遗址地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及其周边的环境,才能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游览。

其二、社会发展效益。旅游的社会意义在于欣赏其它地方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以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人们交往和双方的文化交流。

其三、经济发展效益。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们称旅游业为“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旅游业还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旅游目的地国,接待外国游客可望达到2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有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措施——以山西为例

从山西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实践看,坚持不懈的贯彻这种设计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为了更加科学的保护古城,开发古城,造福古城,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完善法制

第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强制保护。针对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保护好现存的历史遗产,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山西省首部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已颁布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为辅的方针编制。

第二,建立文物保护程序及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在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应该进一步确立起“谁使用、谁保护”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制订具体的保护办法、审批程序和法律责任,由“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一旦文物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责任人”就应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二)科学的规划设计及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主要包括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针对综合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应该做为工作重点。为此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在各地的调研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三)准确抓住旅游资源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旅游策划重点必然不同,只有在准确把握城市特性,深入了解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好高效率、高回报、低成本的优秀旅游策划。如山西漫长的发展历史、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干燥的自然气候,使得这块土地上存留了大量以木结构建筑为代表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山西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包括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550处。除了散布全省的文物遗产,各式各样的古村镇也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的山山水水。这些古村镇不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建筑遗产,也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汾河流域、沁河流域、黄河沿岸和边关边寨“三河一关”区域古村镇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丰富、地域特色最为鲜明。截至2009年,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101处,其中5镇、13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的7.2%。

(四)加强古城历史风貌保护的教育宣传,增强风貌特色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在编制历史文化名称规划的同时,大力加强历史名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要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和直接的专题讨论、演讲等,宣传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意义以及定期开展历史风貌保护的教育宣传活动,使历史名称保护成为一项积极和自发的行动,推动历史名称风貌保护的顺利开展,从而有力地促进古城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是相互扶持、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使得旅游规划有历史舞台得以施展,同时通过旅游规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效的反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们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问题的时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旅游开发设计思路,这对我们全面认知保护和利用的协同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罗亚蒙等.中国名城[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5]王红,冯卫红.古城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发展探析——以平遥古城为例[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6.

试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 篇7

一、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体系中的现状问题

(一) 规划名目繁多

在城乡规划系列中, 具有法定地位, 由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要求编制的就有: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镇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村 (镇) 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此外文物部门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以及参照其编制的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其他非法定系列的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旧城改造规划、文物古迹保护利用规划等更是名目繁多。

(二) 规划缺乏了层次

各类保护规划的普遍既有空间管治的控制性要求又有修缮设计等修建性内容。不同的规划以不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同层次的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各部门的规划都唯恐不深不细, 于是总规层面的名城保护规划要求有“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等详规内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则涵盖了从控规到工程设计的各个层次:既有相当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的保护区划、建设控制要求、视线通廊、道路交通出入口方位等。还有单体建筑或工程方案以及展示、管理、测绘、生态环境等内容;又有相当于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分期实施内容与技术经济指标、管网走向和管径等。

(三) 规划重复的编制

具体到某一处文物古迹可能要同时编制多个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的保护规划。以某村为例, 该村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行政辖区内 (但不在历史城区内) , 本身同时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论上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需要编制文保单位保护规划, 该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还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而在此之前佛山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为该村的历史建筑群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规定了具体控制指标并列为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此外涉及该村的还有所在镇总体规划和 (应编制而未编制的) 村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适用不同的规范和标准, 由不同部门组织编制和审批, 但都对作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该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们之间的效力关系和是否可以合并或替代, 不同部门也有不同理解。

(四) 规划定位模糊和审批主体不明确

1) 规划定位模糊。名城保护规划究其地位到底是总规的专项还是兼有控规性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第1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 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这个表述可有多种理解:似乎说它是总规层面的, 但并不是总体规划的法定组成部分, 而且又有相当的深化内容是属于详细规划阶段的内容。名城保护规划的模糊定位间接影响了整个保护规划体系的层级关系。2) 规划审批主体不确定。由于缺乏统一规定和各地认识的差异, 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有的城市连同其总体规划一起由国务院审批, 也有的单独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还有大量的是省级政府审批, 甚至有的仅由地级市政府审批。不同的审批程序是否意味着效力不同也未见明确规定。

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措施

(一) 明确期限和审批主体

名城保护规划的期限并定期检讨修编, 以便及时增补新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为强调对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强制性保护, 应该规定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紫线等) 在修编时不得撤销。名城保护规划出于保护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利益需要, 应该对下层次规划构成约束力。因为名城保护规划而调整控规, 需要改变之前做出的行政许可 (如旧城改造的设计条件) 时, 应该视为公共利益需要而行使征用权并进行补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宝贵财富, 中央政府或其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利益参与审批名城保护规划是必要的。建议的审批模式可以是:名城保护规划由城市人大审批报建设部文物局核准或备案;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名城保护的主要原则内容, 循总体规划法定程序报批, 其他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可另行编制报城市人大审批。

(二) 重新整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的体系

1) 整合总体规划层面。对于历史文化名城, 建立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龙头的保护规划体系, 明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总体规划的特殊专项地位, 重点规定城市整体层面的保护原则和措施, 具体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内容由下层次规划制定并纳入相应法定图则, 名城保护规划中除了作为重点的历史城区之外, 还应有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内容。对于非历史文化名城也应本着城乡统筹的原则, 在总体规划之中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以作为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规划的总纲, 其强制性内容指导下层次的法定图则编制。2) 整合文物保护规划层面。文保单位保护规划在抽出空间管治的强制性内容纳入法定规划后转变为行业发展规划或特殊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着重于文保单位的内部修缮保护。3) 界定编制审批管理过程中的部门权力。边界空间的规划管治必须统一, 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要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之中涉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要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方向的规定都只能作为建议供编制城乡规划时参考。文保单位保护规划定位的尴尬和与城乡规划体系的矛盾要求重新清晰界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规划的权力边界。4) 建立单位和个人执业资质制度。建议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和注册规划师制度上附加专门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专门资质, 而不是由文物部门另起炉灶另立一套, 以节约社会总成本。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可在已取得规划资质的编制单位通过附加条件的考核 (如具有一定数量的注册文保规划师等) 获得文保规划专项资质, 而具备条件的文物系统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在满足规划部门的行业准入条件下获得文保规划专项资质。获得该专项资质才能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等历史文化遗产类的保护规划。

三、结语

总之, 了解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规划体系, 在规划时合理的进行规划, 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统一协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体系, 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建筑相互融合, 也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树声.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于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考 篇8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档案与载体。保护好、管理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许多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的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何更好地保护、管理历史文化名城, 发挥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安徽省黟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方面经验较为丰富。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 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历史悠久, 风光旖旎, 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境内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 西递、宏村两处古村落更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 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而于2000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开创了将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先河。现在的黟县, 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除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外, 还拥有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递、宏村、屏山、南屏) 和一个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关麓) 。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黟县从基本县情出发, 认真按照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努力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依法对以古民居为主体的文化遗产实行系统性、计划性的保护管理, 不断探索, 创新实践, 探索出一套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方法。

二、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

(一) 合署办公, 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机制是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制度保障。各级管理机构以及各职能部门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才能充分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优化配置境内的各类资源, 为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服务。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可归纳为“县、镇、村、民间组织”四级保护管理网络, 具体如下:

1. 县级:

成立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 各有关乡镇政府与县建设、文物、国土、旅游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 综合协调、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下设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由文物管理局、规划局合署办公, 贯彻实施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的部署规划。

2. 镇级:

成立相关的保护机构, 包括镇政府、土地所等, 通过镇一级的动态巡查和直接管理, 进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西递镇、宏村镇还成立了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 强化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管监控。

3. 村级:

以村两委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管理的一线力量, 及时解决历史文化名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民间:

设立黟县徽文化研究所、徽文化联谊会、西递村老年人协会等半官方或民间的保护协会, 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在四级保护管理网络中, 以第一级中的“合署办公”最为独特。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的设置不同, 黟县将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同置于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之下, 使两者合二为一、合署办公, 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这种将文物管理与城镇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行政管理机制中实属首创。

黟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6年4月, 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的合署办公也始于此时。黟县这一独特的管理机构的出现绝非偶然, “黟县所拥有的不只是单个的、零散的文物, 丰富的、完整的文化遗产才是它最为珍贵的财富。但面对‘文化遗产’这一新的概念以及保护文化遗产这一新的任务, 单纯地进行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远远不够, 应将文化遗产纳入整个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双赢。”黟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副局长倪国强这样诠释体制创新。

自实施四年来, “合署办公”这种管理制度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效果, 它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杜绝了部门间沟通不畅、政令不一等状况, 使得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行使职能, 保护文化遗产;它既有利于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生态保护, 又有利于使城镇化建设彰显古黟文化特色, 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二) 科学规划, 宏观指导

保护规划是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宏观指导, “它兼具全局性与专业性, 不仅需要对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作出保护与规划, 更需要对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全面整体的安排, 要制定保护框架, 划定保护范围, 确定建筑物控制高度, 并提出保护措施”。只有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 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以下三大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此规划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性规划, 于2007年在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的帮助下编制而成, 以“真实性、发展性、整体性、特色性”为指导思想, 旨在促成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共赢, 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进步共举。

第二层次:专项保护规划, 主要有《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南屏古村落保护规划》、《屏山古村落规划》、《关麓古村落保护规划》等, 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及整治措施。

第三层次:其他规划, 主要有2001年编制完成的西递、宏村等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设计以及2003年编制完成的部分村落新区建设规划和古村落消防规划。

(三) 抓大放小, 多样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一项系统性的活动, 其艰巨性与复杂性不可小觑:一方面, 各类文化遗产在构成与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另一方面, 其保护工作又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等息息相关, 并受到它们的制约。这就要求管理者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法。

黟县的文化遗产异常丰富, 但分布却不均匀, 除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及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外, 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分布都较为零散, 不利于整体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 其欠发达的经济基础又极大地限制了全面保护的目标的实现。所以, 目前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体现出“抓大放小, 多样管理”的特点, 即将重点放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 其次关注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然后逐步将有效的保护与管理经验推行到全县其他地区。

西递、宏村是黟县文化遗产地的珍贵遗存, 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领先者。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 黟县于2001年通过了《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在行政管理体制上, 西递、宏村都将保护工作纳入镇级行政首长责任制, 西递还成立了文物管理所, 具体负责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镇以下还有村两委及民间组织作为强有力的补充;在保护规划的编制上, 则在原有《西递保护规划》与《宏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 出台了《西递宏村保护规划》, 强调“贯彻‘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坚持综合保护, 积极保护, 处理好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施遗产地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保护层面, 黟县独创的几项保护方法尤为特别。

其一是古民居认领保护。这是针对古民居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方法, 具体是指“国内外组织或个人按照《黟县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 (试行) 》参与黟县古民居的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确保遗产地和国家级文保单位所有权不可触动为前提, 对于部分濒临倒塌、个人私有且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 尝试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资金, 实行置换所有权、易主保护, 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其运作方式包括合作入股、租赁经营、项目招商等多种。黟县将这种保护方法概括为“产权置换, 原地保护”。以古民居认领保护为平台, 黟县出现了旷古斋、猪栏酒吧、猪栏二吧、归止园等一批新型文化客栈, 它们不仅拯救了濒危的古民居, 更提升了黟县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使黟县的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

其二是古民居修缮“九步工作法”。此方法为西递镇首创, 具体分九步开展古民居的修缮工作, 即:

(1) 村民提出申请, 填写古民居修缮申请表;

(2) 西递管委会会同县文物局、国投公司进行现场勘查;

(3) 宏翔古建维修中心制定维修方案、工程预算;

(4) 公示申请修缮户;

(5) 县文物局审批;

(6) 村民按比例缴纳维修配套资金或维修保证金;

(7) 西递古建公司根据审批方案施工;

(8) 西递管委会会同县文物局、国投公司验收维修工程;

(9) 宏翔古建维修中心与国投公司决算或退还保证金。

“九步工作法”中, 维修资金的筹措采取“三三制”原则, 镇政府、村委会和户主各承担三分之一。这种文物修缮工作程序从延续文物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最高目标出发, 兼顾了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主体, 贯穿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以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肯定, 为我国其他地区所效仿。

(四) 文化旅游, 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离不开对已有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这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 黟县坚持“保护第一, 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并以此反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旅游开发, 规划先行。

旅游开发工作坚持以重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黟县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一批景区景点开发规划为指导, 以避免对文化资源的盲目利用与破坏。1998年, 黟县政府成立了由城建、文物、土地、旅游等部门组成的保护规划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规划的管理和实施;2006年又成立遗产管理办公室, 使文物管理局、规划局合署办公, 建立了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涉旅工程建设项目的会审、评审制度。旅游事业被纳入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

2. 研发文化产品, 丰富商品市场。

大力研发、生产体现徽文化以及古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实现旅游创收的同时, 促进黟县区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目前, “黟县已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 个体私营旅游商品作坊达150多家, 旅游商品经营店铺、摊点达700多家, 年营业额近5000万元, 形成了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生产体系。”其中包括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文房四宝、徽州三雕等多种地方特色食品和传统手工艺制品。

3. 创新开发形式, 升级产业结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 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增强, 这就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传统的观光旅游仍是主流, 但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与发展却有着不可抗拒之势。黟县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提出了“以世界遗产为龙头, 以徽文化为核心, 以乡村为依托, 坚持面向市场, 不断深化旅游资源开发, 不断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旅游发展方针。它在发展传统古村落观光旅游的同时, 大力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形式, 包括猪栏酒吧、旷古斋等新型文化体验旅游, 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等农家乐旅游, 香溪谷大酒店、桃源人家度假村、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等乡村酒店度假旅游, 五里、深冲农业生态旅游以及以山地车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和露营旅游、徒步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形成了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格局。

4. 文化主打营销, 开拓旅游市场。

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步骤, 高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旅游业不断前进的助推器。黟县的旅游业深植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中, 其市场营销策略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一方面, 积极运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 大力宣传黟县的旅游产品与文化特色;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中国黟县国际摄影节、五里桃花节、深冲开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 凸显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 还积极配合国内外的媒体和旅行商在黟县进行专访、采风、洽谈合作, 向他们展现徽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这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下, 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乡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的美誉响彻全球各地。

(五) 引导有方, 参与有力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在于对境内的文化遗产实现完整性与真实性的保护, 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政府的独角戏, 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 需要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的大舞台。黟县发掘民间保护力量的举措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方面:

1. 引导居民参与, 增强保护意识。

多方面反哺居民生活, “返利于民”, 从根本上激发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开展“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 引导居民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与古民居使用人或所有人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西递、宏村分别制订了村规民约, 并编制遗产保护知识手册分发给村民。宏村每年“七一”期间, 都结合纪念活动, 让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弘扬正气, 主动投身宏村保护的第一线。

2002年6月18日, 西递村全体村民在村老年人协会的倡议下, 男女老少自发组织起来, 在村前的牌坊下集会, 以“宣誓和签名”的方式, 向社会承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并集体联名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表达了自觉保护古村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望。安南秘书长委托工作人员代表他给西递村民回信, 对村民们的做法表示感谢与赞赏。6月18日随即被定为西递村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这显然是民间力量参与黟县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效果。

2.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社会支持。

通过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皖南古村落保护条例》、《西递、宏村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等宣传手册, 对相关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增强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通过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魅力名镇、4A景区等各类荣誉称号, 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 采取开设专栏、召开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 提高黟县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举办国际山地车节、中国黟县摄影节、中国乡村旅游节、中国遗产日展览、激情文化广场、“遗产杯”系列赛等活动, 广泛宣传, 争取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六) 沟通交流, 借鉴创新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要求各个国家、地区实现各个领域内的信息对接, 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亦是如此, 必须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加强沟通交流。黟县的地理条件是闭塞的, 黟县人的思想观念却是开放的。他们不甘落后, 抓住各种机会参与到时代潮流中来, 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1. 携手学界, 以文化促发展。

首先, 参与学术交流,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黟县每年都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保护管理培训班、短训班、研讨会等, 并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在编制具体保护项目时, 又主动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或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咨询等活动。其目的都在于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 努力打造一支本地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其次, 配合学界研究,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古黟文化底蕴深厚, 为之着迷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对此, 黟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提供各种条件配合他们的工作。据了解, 黟县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学生, 这不仅有利于古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也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与研究人才的成长。

2. 中外交流, 携同仁共进步。

首先, 参与中外交流, 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 保护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保护方法等;通过参加北京、香港、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的大型旅游促销活动以及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中东部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交易会, 交流学习旅游业先进的发展管理经验。其次, 加强中外合作, 促进共同进步。黟县一直与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 其中合作最为频繁的是法国, 两地达成多项协议, 全面推进其乡村旅游大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包括中法徽州乡村旅游 (黟县) 示范区合作项目、中法自行车旅游项目等;同时, 西递村还与韩国河回村结成“友好合作交流村”。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地, 黟县也参与举办了多项国际活动, 包括国际摄影节、国际山地车节等。截止2010年4月24日, 黟县已成功承办五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 黟县山地车运动员余旭东还作为中国唯一特邀选手被邀请参加“2008巴黎—北京自行车梦想之旅”迎奥运活动。

三、问题与对策

黟县用于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具体如下:

1.合署办公制度有待健全。首先, 它异于上级及同级的机构设置, 导致了相互间信息对接不畅的状况;其次, 机构合二为一, 工作量增加, 落实难度加大, 工作人员却没有相应增加, 人力相对不足;再次, 它只负责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由文化局执行。

2.保护规划体系有待完备。首先, 一般性遗产地的专项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及其他方面的规划都较为缺乏, 使得保护规划的覆盖面较窄;其次, 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尚有差距, 在实际操作中, 如何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落到实处, 尚待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与延续性。

3.居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首先, 居民受益程度不一, 特别是非景区居民“无利可图”, 不利于保护意识的提高;其次, 居民与管理层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影响到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再次, 居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仍有待增加。总之, 居民参与还未完全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对于上述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重视完善合署办公制度。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合署办公是黟县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管理制度, 它的积极性不言而喻, 黟县县委、县政府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为“合署办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 应在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与文化局间建立沟通合作平台, 使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状态, 服务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培训班制度, 培养专业人才, 在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的同时, 建立自己的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可以借鉴企业的上岗培训制度, 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也可以与高校或相关研究机构达成人才培养协议, 后者负责为黟县培训专业人员, 黟县则对其提供科研及实习机会。另一方面, 要健全人才引进制度, 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 以相对优越的条件吸引各类人才。

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第一, 加大力度宣传教育, 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知识, 强化居民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意识;第二,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 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组建与合理活动;第三, 建立居民与决策层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公示, 广泛征询意见, 为决策提供参考;第四, 建立奖惩制度, 奖励有突出贡献者, 打击不法行为。

四、结语

在《当代城市规划著作大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中, 作者赵勇运用其构建的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评价体系对中国22个名镇 (名村) 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得出结论:“西递、宏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 中目前保护状况最好的村镇。”应该说,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黟县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方法的功劳。黟县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县域, 能打破多种限制,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是值得我们深深体味与思考的。

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篇9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于城市意识形态多元化需求的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渐渐成为城市规划学科中的热点问题。许多逐渐被城市现代化建筑所淹没的历史文物古迹得以保存,这是非常可喜的。然而,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仍然有一部分极具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正在褪色,甚至变成了一具具仅仅由古建筑样式妆点成的空壳。形成这种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制定保护策略时忽略了“人”的因素,以至于“人去街空”。既然我们反复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那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一)公众参与在文物古迹普查工作中的作用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做好对文物古迹的普查工作。包括文物古迹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档案和地方志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因为城市居民是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发展和变迁过程的见证者。通过建立合理的民间申报平台可以填补很多档案资料中遗漏的信息。他们所提供的文物古迹的分布状况、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可以作为档案资料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应该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文物古迹普查工作中来。

(二)民众是传统生活模式展示的主体

历史街区和古村落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保留了数量可观的古建筑群,更为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为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史提供鲜活的实物资料。这种展示除了需要大量携带完整历史信息的古建筑群落之外,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是这种实物资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过程中,当地政府就非常注重将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文物保护有机结合,因为缺少了“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点缀的纳西族古民居将变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在对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的保护时,应该积极地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纳入到保护体系中来,并且应该肯定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所应具备的价值。

(三)民众是保护措施和策略的执行者

城市居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实施的执行者,如果任何一项保护条例、法规缺少了民众的拥护将变成一纸空文。要让广大民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名城保护策略,除了要唤起广大城市居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之外,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决策者们多听听来自民间的声音。以湖北省随州市草店子街的保护为例,随州市政府在对草店子街进行保护规划时提出要将其建成“形成反映地方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仿古建筑民俗风情文化区”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和当地居民的有效沟通和一整套完善的经济激励制度,许多居民经营不善继而迁出草店子街,部分住户改变了经营方式,而不再经营当初设想的特色地方小吃。草店子街的整体形象也因此变得凋零、败落。因此,在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略的时候,需要让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并充分地考虑他们的利益,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保护措施最坚决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四)小结

综上所述,广大民众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各个层面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出一整套适宜渗透“公众参与”机制的历史文化保护措施,让城市居民真正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来。

二、如何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大力推进“公众参与”机制

(一)搭建广大民众与决策层之间公平、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机制,首先要为广大民众与决策层之间搭建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并且以公正、公平、公开作为其存在的基本准则。这个平台可以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名城保护规划策略制定的每一个细节中来,也可以很好地普及专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让民众了解决策层对于城市发展运营所提出的战略和基本构想。

这个交流平台可以在以下环节为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其功效:

1. 建立历史文物古迹民间申报制度,为历史文物古迹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

2.提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相关管理措施公示的渠道,并向民间广泛征求修改意见,使得保护方案更透明、更人性化。

3. 普及相关的专业知识,避免部分民众因为认识上的偏差而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4.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城市居民有强烈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加积极、自觉地加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来。

(二)利用完善的经济激励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名城保护工作

完善合理的经济激励制度可以充分的调动民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郎布拉邦的保护经验。郎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东南亚保存得最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郎布拉邦除了保留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保存完好、极具地方特色的古民居也是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建筑大多仍作为民宅使用,但是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条例,包括从古建筑的使用、修缮到内部的装修都有严格的控制规定。而民宅的使用者如果按照相应的规范很好地保护古建筑的原真性,那么政府将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不菲的津贴作为对他们的奖励。这样就大大地刺激了当地民众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古民居的保护中,同时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展示给到访的游客。

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像山西平遥,安徽黟县的宏村等。我们可以在保护过程中引入经济激励制度,让当地的民众按照既定的保护措施来合理地使用古民居,既很好地保存了文物建筑,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示当地的传统生活模式。

(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民间组织是联结政府与公民的纽带和桥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民间组织可以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募集大量的社会资金,同时也可以起到“宣传队”的作用,加强公众的名城保护意识。

对于民间组织,政府部门要大力扶持和加以积极的引导,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在:

1.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民间组织的行为。

2. 对民间组织进行有力的监督。

3. 对民间组织成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为其更好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4. 为民间组织的宣传工作提供展示的平台。

三、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意义深远。仅仅依靠我们的规划执业者和城市管理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广大的民众基础,只有依靠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才能把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到正常的、可持续发展的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刘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城市问题.1999/4

[2].方慧.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重庆大学.2006

[4].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4/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 篇10

我国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出台时间相较英美、日本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较好的国家要晚一些, 但在制度建设与完善方面并没有相差很远。在我国保护意识抬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建设与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也并没有大规模推开, 随着社会发展, 近年来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 我们更多地从历史性城市景观最新的发展理念来看我们名城特别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问题。我国古都较多, 像北京这种规模巨大的历史文化名城要进行整个城市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历史街区的保护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超大历史城区的保护问题。但目前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较多, 比如过度的商业开发、拆旧建新等。相较国外历史建筑保护, 现在我们还在做前期研究, 保护的速度不及破坏的速度快、范围广。

国务院下发的几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文件中, 包括了部分技术层面的内容, 从城市性质到城市最重要的发展, 审批和资金等相关规定都涵盖在内。后续下发的文件也在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是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只是规范性的文件, 短期可以有效解决一些方向、意识上的问题,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 却仍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

北京市在进行名城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其保护区面积过大, 几乎覆盖整个北京城;而最大问题就是在保护区内大肆拆旧改造、修建高档商业区, 导致城市整体风貌被破坏。北京市正在对城市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项工作对北京市的名城保护有促进作用。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是拆除周边区域内的四合院, 只突出地标性的建筑, 这不仅与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背道而驰, 而且还破坏了历史街区最基本的历史肌理, 导致城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消失。对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从认识上不应是对立的矛盾。

上一篇:农村远程教育下一篇: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