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方法例谈

2024-05-21

课堂教学方法例谈(精选十篇)

课堂教学方法例谈 篇1

一、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

趣味的语文课堂应从新颖别致的导入开始。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便是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 扣人心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望,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悬念导入、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比喻导入、意境导入、引用导入、演示导入、音乐导入、诗词导入等等。如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 可用音乐《懂你》来设置情境导入;在教授《史记·项羽本纪》一文时, 用音乐《霸王别姬》来设置情境。而在教授诗词时, 则可以由熟悉的诗词导入, 开启新课的学习。教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取, 灵活运用。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寓语文课堂教学于乐, 趣味的语文课堂因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而异彩纷呈。教学方法可以丰富多样化, 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 还可借助多种媒体课件,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图文展示, 充分调动视听器官。

1、巧用音乐, 创设氛围

如上诗歌、精美散文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范读来营造氛围。我们也可以采用配乐诵读的手段, 让学生渗入其中吟诵, 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 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吟诵体会, 不只是心灵的感受, 还包括身体的感受。音乐可以成为激发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 它带给人无限的遐思和美的享受, 是心灵的交汇、情感的共鸣撞击出的音符, 是人类高尚的精神需求和真情体验碰出的火花。

2、走上台前, 我言我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为知识的自我寻求者。课堂上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 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 让学生主动地学, 自信地学, 兴趣盎然地学。在教授剧本、小说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演, 让观众 (其他学生) 来加以点评, 形成一种互动的效果;在学习小说时, 可以让学生来讲故事情节, 表演人物的言行等。课堂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 加以直观理解, 从而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 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形象逼真的讲演, 能给师生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还有语文课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片段, 也可以让学生积极表演, 激发兴趣。

3、合作探究, 实现双赢

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 能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 使其注意力更集中, 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如对于某个问题的分组讨论, 然后由每小组推选一名选手进行阐述。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小组内部成员的合作与探究的积极性。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 让学生就“曹操该不该杀杨修”这一论题展开辩论, 在辩论中分析把握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然后综合正反双方的观点、论据, 这样对文本与人物的了解就能更为深刻、全面。

4、互换角色, 切身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有时我们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一下, 让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做“老师”的滋味,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对同学的黑板默写或同桌的默写进行批改, 对作文提出整改的意见及建议。每学期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开放两篇课文, 请学生为全班同学上课等。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绝对是高涨的, 因为台上台下已形成了一个互动互助的整体。通过角色的互换, 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做一个老师的乐趣, 再加之老师的及时点拨, 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更深入了一层。学生寓学于乐, 必定会对语文课堂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课堂导入方法例谈(论文) 篇2

古人作文,常称开头为“凤头”,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课堂亦如是。一堂课能否成功,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开头,即课的导入。好的导语就像电影的序幕,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好的导课,能化难为易,引人入胜,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课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情绪高涨地走进语文学习的“门槛”,课堂导入至关重要。

一、寓乐激趣,激发阅读期待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纳说:“学校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竞猜、玩游戏、讲故事、小型比赛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导入新课。

案例1《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

导入:先在黑板上写一个“脚”,并亲切地问:“你们听说过植物也有脚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它的脚是用来干什么的?长在哪儿„„”这样,抓住课文重点造成的悬念,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急于从文本中寻求答案的欲望油然而生。

案例2《推敲》(苏教版式五年级上册):

导入:教师先做“推”和“敲”的动作,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描述,随后,这样展开: 师:两个动作边成一个词——推敲。“推敲”就是指推和敲两个动作吗?我国的文字很有意思,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查一查“推敲”的意思。(学生查字典)

师:两个简单的字连起来,意思却不一样了,说起这个词语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推敲》这篇课文。

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字,别出心裁,有趣有味,不经意间引出课文,在趣味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入境激情,诱发读书欲望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地,入境始与亲。”教师注重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所描绘的情境,无疑对优化课堂教学有重要作用。

案例《草原》导入:

课始,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歌词中所唱到的辽阔的草原的画面:彩蝶纷飞百鸟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看完后,教师用赞美的语气朗诵描绘草原美景的歌词,并请学生说说体会。学生会由衷地发出赞叹:“草原上的景色真美啊!”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引入课题:你们到过草原吗?想去草原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风土人情的课文——《草原》。

在优美动听的歌曲声中欣赏那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学生会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打动,且教师饱含激情的朗诵会进一步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阅读之前,学生的情绪已被吸引,会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阅读课文,体会草原的独特风光。

三、释题直入,激发学习兴趣

释题,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从分析理解文题入手,由题目生发开,激发阅读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文章的主旨,有的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案例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人教版第七册):(教师板书填空式课题:《有?摇 ?摇?摇?摇一个小村庄》)师:我把题目写好了,大家有什么意见? 生:您少写了“这样”二字。

师:(补上“这样”,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生:读了课题,看到“这样“两个字,我就想知道这个小村庄究竟是怎样的。(请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小村庄)

师:我们读课文往往可以通过读题目来推想课文内容。“这样”究竟是怎样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完成学习的第一个目标。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反复地读,然后说说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先采用填空式板题法,让学生加深对“这样”一词的识记,再由“这样”形成悬念——究竟是“怎样”,由无疑促使学生生疑由课文题目而推想课文内容,然后带着这样的推想读书,以求概括地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这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第一步。

四、提问质疑,揭示文本内涵

“学起于思”。由课题引发的短短的导语若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潜心会文,就不“短”了。

案例《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播放背景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长江边,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了无数神奇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读课题《草船借箭》,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带着你们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

在这里,看似简约的导入,实则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不走歧途。上课伊始,用“读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带着你们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印象深刻。

五、故事铺设,引入课文情境

以熟悉的事例导入课堂,可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给学生搭建认识新知的桥梁。案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小珊迪》时的导入语: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留学中国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他找了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0多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自己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也拒绝了他。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

生1:因为德国人是个排外的民族,他们不喜欢用中国人。生2:可能那些公司的经理认为他没有工作经验。生3:也许是那个留学生高分低能。

师: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个留学生也想知道原因,就愤怒地问那个小公司的老板:“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查到你在德国乘公共汽车时曾逃过三次票。一个为了蝇头小利而不讲诚信的人,怎么可以让人信任呢?”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老板对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生2:那个经理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呢? „„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

以故事激起疑惑,以疑惑促动猜想,以猜想引发期待„„这样的引导方式,好似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处于“课未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期待着下一步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揭开心中那个谜团的谜底。

例谈诗歌的教学方法 篇3

一、诗歌特质论

(一)情真诗真,志之所之

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真实,不是对现实本来面目的简单叙写,而是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即追求一种神似)。正如叶燮所说:“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能言之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可解。”“夫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交至,事尚不得邪?”他同时还说过:“诗者,情也,情附形显。”对此,黑格尔在谈诗、乐、画时说:“诗应是最富心灵性的表现,诗所特有的因素是创造想象。”他认为心灵的自在状态,只是自然,心灵与自然还是对立着;心灵在自然状态时,自然与心灵才达到具休的统一,即内心与外物相契合的状态,才是诗的真实,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最佳美学境界,其关键是情的内化。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得好:“诗在文艺领域里独树一帜,旗帜上高标着两个大字‘抒情’。”这更加说明一首诗的成功是诗人对社会、人生在自身的理解体验中所引发的激情的自然倾吐,每一行诗都是心灵震颤的记录。

例如,艾青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作者基于幼年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却在保姆怀中得到温暖的特殊成长经历,加之以后政治上被国民党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而逮捕关押,看守所初春的清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晓雪飞舞,诗人便“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因冷神飞,睹雪思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从真诚的灵魂中奏响了一曲对保姆的感戴之歌。正如王国维所言:“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同样张浮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人吴龙翰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对此,古希腊诗人也说:“画为不语诗,诗为能言画。”总之,中国诗不仅要求表现,还注意造型;不仅强调听觉,也注意视觉;不仅有声调,而且有色调;不仅是空间的展示,更是时间的流动,是一种独特而综合的艺术门类。一首含义丰富、艺术独到的诗,如同一颗多面体的钻石,从不同的角度,可视光的不同折射和色的不同调和。理智地看,我们也不能将诗画等量齐观,对此,莱辛说的中肯:一篇“诗歌的画”不能完全转化为一幅“特质的画”,因为语言文字能描述出一串活动在时间里的发展,而颜色线条只能描绘出一片景象在空间里的铺展,即诗歌与绘画各有独到之外,而诗歌的表现面较之绘画更为广阔。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不仅要把握其空间艺术的造型之美,而且要感悟其时间艺术的表现之美。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以其幼年生活为“纬”(空间),以“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和作者对保姆的怀念与赞美之情为“经”(时间)。

关于其形象,艾青这样说:“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通过形象向世人解说世界”,“诗人能使各种分离着的事物寻找到形象的联系。”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就有两个形象:“我”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大堰河”是一位典型的艺术形象,共铸成诗的情感形象。

(二)锤炼语言,创造意境

意境是诗歌美的最本质内涵。王国维讲:“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就诗之意境众论不一,但笔者愿意借引袁行霈先生之说:“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于其中的想象世界。”这是在诗人、诗歌、读者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全面概述,而且特别强调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这对我们的诗歌教学是一种启悟:必须始终把学生视为接受和审美的主体。

而对诗歌意境的产生,一般来说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捕捉、提炼,是真情实感的必然,是“神与物游”的结果,境生于象又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即物象 意象意境。朱自清先生说得更直接:“意境的产生靠观察和想象。”

二、诗歌教学论

传统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我们不能对诗歌教学委曲求全,应遵循语文教学的本质内涵:人文性与科学性、基础工具性与审美创造性的完美统一;改变传统诗歌教学的政治附会、太重纯理性分析的违规做法,应以诗歌的美质特点为本,不断探究完美的诗歌教学。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五环节诗歌教学法:审美感知→体验认同→感悟理解→入境创造→回味运用。

(一)审美感知

教师通过必要的背景介绍、示范导读、音乐烘托、图画展示、投影幻灯等手段,调动学生己往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及倍受诗情的感染而形成与之相融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强烈的美感体验。同时,教师适时“点”(点诗眼与情结)“拨”(拨疑难与障碍),以使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意蕴等达到初步感知。

(二)体验认同

在对诗歌内容与艺术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表现形象,借此让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往某一方面去想,以达到诗人意向的所在,并由此及彼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他们在寻思中有所领悟和发现,以便掌握诗情、诗志、诗意。

(三)感悟理解

“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其属,联类而比物也。”即所谓诗意如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为此,教学中在学生感知认同的基础上,提示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或“知人论世”,让学生深刻领会隐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作者的真情实感、主旨;或研读揣摩,如对诗词中“诗眼”产生的特别韵味的分析;或比较阅读,就是本诗与相关题材诗的横比和纵比,旨在强调作者的观点,又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或展开想象,启发他们的想象、联想(想象是经验向未知的出发,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从而便可理清作者的抒情思路,这样的理解无疑能帮助学生鉴赏活动的再进行。而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波涛,才能协同学生理清情脉。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情感思路:

悲苦的身份——情随境生(现实)——怀念与痛悼

劳苦一生 眷恋与感激

大堰河忆人言事(回忆)“我”“我”

悲惨的命运同情与控诉

悲壮的心灵——直抒深情(现实)——讴歌与赞美

(四)入境创造

“诗的境界在刹那间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手,在有限中寓无限”,说明诗歌教学贵“品”,既要“入乎其内”,物我两忘,又要“出乎其外”,物我两分,这是学生潜入审美意境、体验诗美的关键。必须让学生明确诗歌的含蓄不等于隐晦,是引而不发而非有话不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既是有尽,又是无尽:在个别中寓以普遍,在特殊中寓以一般,使诗的语言保留在最饱满、最富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学生留下最广阔的想象余地。教师进而诱导学生将凝固的语言符号,通过想象还原为具体生动的艺术画面,从而达到“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审美效果。

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言教学的关键。”教师就要启动学生深情地、入境地、反复地品读,再造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美学境界。将朦胧的不确定的意境明确下来,这就要指导学生捕捉诗歌的意境:或由景到情(由意象出发,关贴物情),或从写景的角度(或方向)理会诗歌情蕴的流露,或拨开诗歌语言运用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所表现出的表面意义,深入体会其诗歌语言的暗示义,真正实现诗人之意境、读者之意境、诗歌之意境的审美统一。所以,我们的经验是:一堂成功的诗歌教学,其结束之时正是学生真正学诗并进行再创造的开始。

(五)回味运用

回味运用就是积累运用,叶老说得好:“课本无非是例子。”而运用才是目的,每次学诗让学生都结合自身的体验与生活经历,学写短诗或学写诗评,这才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关键。

(关德福海南省海口经济学院基础课部570203)

阅读教学方法例谈 篇4

人教版九下语文课文余光中的《乡愁》, 其最后一节的诗句是: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一节诗将前面三节所抒写的个人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园之思, 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因此这节诗是全诗抒情的高潮和“美点”之所在。但台湾海峡水深能行大潜艇, 明明海水是“深深的”, 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浅浅的”?这的确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个问题《教师用书》没有涉及, 当然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 教学中应不应提出来研讨?我们认为, 既然是理解的难点, 教师就不应回避, 若引导得法, 学生就会有“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 学生就会增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的兴趣。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分析的难度, 我们又设置了铺垫性的问题: (1) 哪些人希望台湾海峡成为“深深的”鸿沟?哪些人希望这海峡是“浅浅的”? (2) 诗人的笔下, 台湾海峡是“浅浅的”, “浅浅的”与前面哪些词语相呼应?这些词语反衬了____________。在补充介绍1972年两岸关系的状况, 以及余光中的生平后, 通过研讨, 学生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明确了:诗人认为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 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台湾海峡不应当成为两岸同胞友好往来的鸿沟。在诗人心目中, 在所有爱国的炎黄子孙心里, 这海峡应当是“浅浅的”。“浅浅的”与前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一脉相承, 反衬了诗人思乡的情感之“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切”!这个凸现和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成了整节课的高潮和亮点。

又如, 教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很多教师都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第一次”的体验, 再讨论哪些“第一次”不能尝试。我们认为, 关于“第一次”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当让学生明确: (1) “第一次”不仅有好坏之分, 也有价值大小之分。 (2) 要使自己的“第一次”具有“创新”“创造”的价值, 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问题 (1) 的讨论,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城里的中学生‘第一次’到乡村果园去摘苹果”与“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 他是世界上“第一次”从这种现象想到“万有引力”问题的人。这两个“第一次”, 哪一个更有价值?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了:我们经历的许多“第一次”都是模仿、学习, 而真正有价值的“第一次”是创新、创造、发明。为了解决好第 (2) 个问题我们设计给学生讲一个美国商人的故事:一个美国人, 劳碌半生, 却还只是小有积蓄。一天, 他知道了他家乡的荒山适宜苹果树生长, 且土地很便宜, 于是他筹集资金, 买荒山, 租荒地, 建起了大面积的苹果园, 由于他是这方圆百里的“第一次”, 因而赚了大钱。后来, 当家乡人都去建果园时, 他却卖掉了果园, 专门经营果箱厂, 结果他又赚了大把的钱。再后来, 他的家乡修了铁路, 修路用石料把两座山开凿成了“十里峭壁”。这石壁离火车站很近, 于是他又很廉价地买下了这两座山, 将这十里峭壁出租给“可口可乐”等大公司做广告。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使他成了美国著名的富豪。结合牛顿以及这位美国商人的创新品质的分析, 学生自然明白了:有丰富的知识, 有敏锐的观察力, 勤于思考, 锐意进取, 是创新创造的必备条件。这两个问题的研讨, 加深了课文的内涵, 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的训练, 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也使教学更具知识性、趣味性, 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深刻。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及方法 篇5

湖北省襄樊市第三十五中学 王选梅

当前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的主要场所还是课堂教学,而数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上,有它不要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目前面对这样两个现象: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级分化比小学阶段更为严重,后进生比例越来越大,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学生学习效果亟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变成了活动宣传片,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调子很高,也很热闹,但和者甚少”的现象,常让老师有一种“知音难觅”的遗憾味道.

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确实是在想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确实是在想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教学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数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解决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作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比如在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的5个例题后,启发学生对5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出示反思题目:请同学们再看看例题的解题过程,特别要注意在这些过程中相同方法的归纳概括,通过类比反思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这几个题目表面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却有如下几点相同:⑴ 它们都有一个实际问题作背景;⑵ 都用到了方程的知识;⑶ 都用到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⑷ 都用到了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说:老师通过解这几个题的过程获得的反思与同学们相似,我的反思结论是它们都运用了同一个解题思维策略或同一个解题模式,就是实际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方程化,而列方程的根据正好是刚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样就把几个例题的思考过程和解题过程统一成了下列模式(板书,并解释每个箭头的意义) 通过对5个例题解题后的反思,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

(二)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论,并在反思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组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并促进知识的迁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在解完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对题目本质特征进行反思,发现此题的圆可以不画出来,因为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其外接圆的直径则是客观存在的.直径的位置不一定要画在如图的位置,只要有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出现,就应该有上述结论.通过对题目本质的领悟,再用自己的语言对习题进行概述就得到了“任意三角形的两边、第三边上的高,和它外接圆直径四个量中任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得第四个”,通过对“三角形两边的积等于外接圆直径和第三边上的高的积”的反思,学生形成了求任意三角形外接圆直径的一种特殊方法性的知识组块,所以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口述完“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是3、6,第三边上的高为2,求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时,学生就能脱口说出正确答案是“9”,达到了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每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反思作业的解题过程,并作为作业之后的一个反思栏.这样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比如:孙静同学在解完“梯形ABCD中,点E是腰AB上一点,在腰CD上求作一点F,使CF:FD=BE:EA”之后在作业的反思栏内写道:“老师,如果E点在底边上,如何在另一底上找到F,我有一种方法,不知对否?作法,1.连接AC;2.作EO // DC交AC于O;3.作OF // AB交BC于F.AE:ED = BF:FC.”同时,另一位学生李晓勇在作业本中提出同样的问题,写道:“如果,在梯形ABCD中,点E是底边上一点,那么在另一底边找一点F,使AE:ED = BF:FC,应怎样找?” 两位学生对同一个题目,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前者解决了问题,但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后者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能准确的描述问题,两位学生都良好的运用了直觉思维,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我及时公布了两位的猜想,并鼓励他们的这种主动猜想的创新精神.公布之后,同学们反映强烈,并进行了的讨论,讨论中同学们思维得更加深刻,问题也得到了引伸,方法也出现了多种.第二天作业本交上来了,王梁同学对在讨论中提出的新方法给出了证明,他写道:“今天李晓勇说,已知梯形ABCD,E是底边的一点,延长腰交于F,连接EA交AB与G就是昨天孙静要找的点.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证明如下:(证明略)” 我也即时公布了这位学生提供的`对李晓勇发现的证明,并说,王梁同学能想到这种方法,正如他在反思中所说,是他对解过问题的反思在这里起了作用,因为作题时作了深刻反思,从而对做过的题目有深刻的印象,自然很容易想到这种方法,因此,同学们应向他学习,解题以后要养成习惯,多作反思.接下来的几天中,都有同学围绕着这个问题继续思考,并且有的同学还将此问题作了进一步引伸,如胡勇在反思中写道:“任意多边形,知道一边上一点,就可以由李晓勇方法,在其它任一边上找到一点,使与分得的线段的比等于这点分得的这边上的两条线段的比,只要先把多边形变成三角形后就行.对吗?”我批语道:“你已推广了李晓勇命题,很好,且你是对的,请试一试能不能给出证明”.

鼓励学生结合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这对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是十分有益的. 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强化教师对“教”的反思.

教师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一)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学生实际;二是有些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懒”.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二)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的用意,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了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师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因为“教会”不只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而且应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对他们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

例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旧知识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直观演示法;背景知识导入法

良好的课堂导入犹如超高质量演奏会的前端,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聆听者的心绪,并促使他们全身心地真正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课堂导入呢?笔者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现将一些感悟与体会归纳如下。

一、回顾旧知识,实现新课的导入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通过对旧知识、旧内容等的复习与巩固有时也可以达到获取新知识、新感悟的目的。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利用旧知识导入新课也不失为衔接新、旧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良好初步感知的一种有效课堂导入方法。

例如,在教学过去进行时态时,我没有一上课就给学生讲解过去进行时态的语法构成要点,而是率先带领学生认真回顾了现在进行时所表达的语境,即:现在进行时语句所表示的动作是正在发生中的动作;借助对此旧知识的回顾,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过去进行时态所要表示的动作是过去时间段内正在发生中的动作。如此便实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巧妙导入,从而为学生实现对这一时态的初步感知与日后的深刻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课堂游戏,实现新课的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较强的追求外界新鲜事物的热情与积极性。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对一成不变的课堂导入方式持有较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更热衷于一些新颖突出的导入方式。

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会将初中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形式适当嵌入新课导入环节之中,并都取得了预期中的理想导入效果。

如,在教学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章节时,我特意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环节:首先,我在讲台上说出各种交通工具的中文单词,随后,便要求台下的学生快速抢答与其相对应的英文表达,并发出正确的英文发音。最短时间内回答正确的学生得到一定的奖励。最后,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英文交通工具单词等,两两结成一组进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交通工具/ on foot.英文对话演练。

这样一来,就在该课堂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轻松揭示了新课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主要学习内容与主题,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同时,确保了良好课堂导入效果的获得。

三、利用实物直观展示,实现新课的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主要倾向于较为直观的思维思考方式,因此,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将其直观化、立体化,这可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利用实物直观展示进而实现新课导入也不失为较高水准课堂导入方式中的一种。

如,在教学动词现在进行时态时,我没有直接将其主要的构成规则等详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首先带领学生进行cleaning the room,reading the newspaper,doing the homework等动作演示,这样一来,学生就借助直观的动作演示非常容易地理解了现在进行时态“正在进行中”的意义,从而实现了新课的顺利导入。

四、利用背景知识的扩展实现新课的导入

英语毕竟是一门外来语言,其丰富的背景知识是支撑学生更好展开这一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也可适当加入一些与所学英语内容密切相关的社会人文背景知识,这也可以获得集中学生注意力、揭示学习主旨的良好课堂导入效果。

例如,在教学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章节时,我就提前搜集、整理了关于banana milk shake图片、制作方法等相关资料,并将其在课堂上充分展示给学生。此措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更加深入了解banana milk shake的兴趣与积极性,自然也更乐意学习与其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该章节英文知识点的讲解便是水到渠成了,真正将利用背景知识实现新课导入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有效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仅仅局限于笔者上述提到的几种,这就需要广大英语教育同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最恰当、最适宜的课堂导入方法,如此,方能在将学生注意力牢牢固定在课堂学习活动之中的同时,更加正常、有序地展开英语教学活动。这既是课堂导入的目的所在,更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穆宏阳.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J].校园英语,2015(11).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篇7

一、歌曲激趣

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时, 我给学生唱了几句《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 都是我的歌。”当学生沉浸在歌曲中的时候, 我趁机抛出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刮东南风和西北风, 而不刮东北风和西南风?何时刮东南风, 何时刮西北风?”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到教学内容上来。几句歌词, 学生很熟悉, 教师信手拈来, 为我所用, 活跃了课堂气氛, 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使地理课堂趣味盎然。而且, 这种做法非常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理念, 使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建立地理学习的需求感与内驱力。

二、故事引路

上课伊始, 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会使学生很快安静下来, 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时区和日界线”时, 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 在日界线附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某一年, 有一艘客轮从西太平洋向东航行。航行途中海上起了大风, 船体剧烈摇晃。这时, 一位孕妇耐不住轮船的颠簸而临产了。她先生下一个女婴, 5分钟后船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 她又生下一个女婴。结果, 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 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这种罕见的情况, 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惊讶不已, 兴奋中心被迅速激活了。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向他们讲授有关概念和换算, 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 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

三、乡情激发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地理《河北省》时我这样导入:华北平原是小麦和棉花的主产区, 顺平县位于华北平原, 但为什么大片农田却不种小麦, 一年只种一季玉米, 让学生思考原因。把身边地理现象与教学课堂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学以致用, 提高了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实用性;同时, 也造成悬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导入积极和主动的思维过程。

四、图像引入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图表、图像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北部内陆两区一省》, 可引导学生先看三河马插图:“三河马是全国有名的畜种, 为什么呢?请你们用笔把三河马描红。”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种出乎寻常的做法, 自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此时, 教师侃侃而谈:“三河马身材高大, 体型美观, 全身披着枣红色的鬃毛。它跑得很快, 一千米只用一分二十秒就能跑完。”学生们发出惊叹, “那么, 它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这样, 顺利地转入新课。

诸如此类, 课本上的彩图和各种图表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五、引述导入

引用讲述的方法导入, 即由教师或学生直接引用有关材料 (有关地理内容的诗词、散文等) 导入新课的方法, 或讲述, 或朗诵, 如果运用得当, 效果很好。例如教学“中国的疆域”这一内容。可先朗诵一段: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广大的肥田沃土, 给我们以衣食之利;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 给我们生长了茂密的森林, 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 给我们运输和灌溉之利” (引自《毛泽东选集》) , 然后展开“中国地形图”激情满怀地赞颂“这就是我们可爱的祖国”, 为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气氛, 酝酿了情绪。

当然, 在地理教学中,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 诸如复习导入, 游戏导入等。教无定法, 形式为内容服务, 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他们的思维, 就是好方法。

【责任编辑韩立鹏】

例谈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 篇8

一、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 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 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 学生只要意会, 基本上知道其意思, 能运用就可以了, 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 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 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 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 (这是模糊理解) ;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 (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 ;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 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 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 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 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 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 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 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 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 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 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 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 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 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 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 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三、互换教学法

阅读时, 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 启迪新的知识, 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 教学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 然后通过比较, 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 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 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 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 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

四、演示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 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 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 (稍带红色或蓝色) 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 教师稍加点拨, 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动作释义法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 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 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 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 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 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 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 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电教演示法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 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 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 教师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等词语的意思。录像的使用可以变静态为动态, 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景观, 既释词又解句, 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 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篇9

一、谈话激趣式导入

谈话激趣式导入是指教师联系实际生活或结合时事, 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法由于贴近生活, 学生很容易接受。如由“神六”的成功发射, 追溯到寄托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神舟五号”的发射经过, 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梦圆飞天》。

二、介绍背景式导入

介绍背景式导入是指教师介绍与作者相关的背景导入。如教学《二泉映月》时, 教师出示了坐在“天下第二泉”旁的阿炳塑像的图片, 并介绍阿炳坎坷的一生, 从而引入对课文的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又能深化学生对人物的认识。

三、审题解题式导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通常可以折射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对题目中的难点进行解释, 以此导入课文。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眼“请罪”, 然后提出问题:谁向谁负荆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怎样?这样从题眼引出一系列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开通一条理解课文的路子。学生以此研读, 会自主地了解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了中心, 掌握了重点词语, 一举多得。这样紧扣题眼, 教学全篇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体想象, 学生的印象也深刻。

四、复习旧知式导入

复习旧知式导入是指在教学时, 教师先带学生温习旧知识, 从而引入课题的导入方法。如教学《游园不值》时,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师可引导他们搞一个五分钟的赛诗会。此时, 学生情绪高涨, 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导入新诗。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设置悬念式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如教学《神奇的克隆》时, 教师先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毫毛变一群猴子的神话现在已变成了现实, 那就是神奇的——克隆。那么, “克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 学生走进了文本。这种导入方法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并满足学生的好奇

六、创设情境式导入

创设情境式导入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 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情境式导入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直观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 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特定的情境, 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受其欢迎的。教师利用动情的语言描述, 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如教学《爱如茉莉》时, 教师可充满激情地导入:“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眼里, 爱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象征。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爱如茉莉》, 去体会与众不同的爱。”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例谈 篇10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社会阅历浅, 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从小学传承下来的初步的写作知识也极需补充。但对于作文能力的提高不能操之过急, 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做起。为此, 本人做了一些探索, 设置一套较通俗简便的训练方法, 现归结如下。

一、“支离破碎”法

这个词在这里可不是贬义词。初中生由于年龄小, 作文经验的积累相对薄弱, 若一下子就要求他们拿出一篇无可挑剔的习作来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把作文“肢解”开来, 即把一篇好文章应有的要求分成若干板块。把每一个板块像做理科类练习似的反复练习, 以达到熟能生巧。例如, 学生作文时, 如果是命题作文, 他们拟出的标题常常不得要领, 或落入俗套。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的优劣。这时, 就可以把“如何给作文拟题”作为一个练习的板块。其中还可以包括记叙文的拟题、议论文的拟题、散文的拟题等。可以采取给同学们搜集众多题材优秀、内容别出心裁的佳作, 让他们反复欣赏、鉴别, 认真体会标题特点;然后再设置若干作文情境, 让同学们反复进行拟题训练, 这样就可以拟出别致而且意味十足的文章标题, 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还可以列出其他板块作为练习的对象, 如记叙文的描写方法、记叙的顺序、议论的方法、论据的应用等。

在搞这些训练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反复练习。要形成能力都需要经过反复训练, 回避训练是毫无意义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切不要把人当成工具, 一味地多写, 反复训练和一味多写是有区别的。

二、“借石攻玉”法

有的学者认为, 写作教学可以按不同的体系组织系列训练, 其中有的谈到“模仿训练体系”, 模仿训练体系指由模仿范文逐步到独立创作的分阶段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等方面。不难看出, 这种作文训练的方法是主张学生把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结合起来, 在阅读范文的过程中来提高写作技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五千年间的文人墨客写出了多少千古绝唱。当学生文笔匮乏时, 不妨到这个文化宝库中去搜罗。千万不要遏制学生读课外书的热情, 要相信开卷有益。不光如此, 还要花费一些精力, 把好书推荐给学生, 甚至让他们用晨读、课上的时间去读、去领悟, 并及时地互通收获。有时还可以放开手脚, 让他们大胆地借鉴、模仿, 当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述时, 还可以照搬原著词句。对于初学者来说, 借他山之石, 攻己之玉, 天长地久, 自然就会妙笔生花。

三、“慧眼识珠”法

一篇文章立意的新颖是文章的价值所在。要教会学生用一双“识珠的慧眼”去体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把那些在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事物拿出来分析。即使是一件小事, 让学生们练习从各个角度去看待、去思考。在这些小事中, “用我的自由之笔, 抒我的自然之情, 显我的自在之趣”。同时, 还应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和读书随笔, 哪怕写进去的只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一些粗浅的认识, 但必须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使学生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学会讲真话, 抒真情, 并通过日记和读书随笔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从而练就一双“识珠的慧眼”。

四、“欲擒故纵”法

“纵”“擒”指的是写作过程中的放与收的问题。在写作初期的学生, 提倡他们写大胆文, 即“纵”。鼓励学生放开心灵、放开笔墨、放开手脚大胆地写。许多教师其实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放得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师要做一个“煽风点火者”, 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让学生人人喜欢作文。如果教师有办法把学生的写作之火煽得很高, 那么他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做消防队员, 扑灭学生的写作之火。

然后是“擒”, 即收。收的是作文结构, 结构是思维的外化。收的目的不是约束学生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都知道, 写作其实是一件很严肃很讲究的事, 不能肆无忌惮。

五、“点石成金”法

上一篇: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下一篇:中医药学概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