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改善

2024-05-03

应用改善(精选十篇)

应用改善 篇1

郑州市气候干燥, 风沙大, 且近20年来工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 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入冬以后及初春季节, 气候干燥, 大风扬沙天气频发, 同时受北方沙尘暴的影响, 经常出现较大的风沙, 空气中灰尘浓度过高, 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进而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空气质量采用空气污染指数 (Air Pollution Index) 法进行评价, 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污染物 (主要指SO2、NO2、PM10) 浓度简化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形式, 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目前大气主要污染物中, PM10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负荷系数最高, 是首要污染物, PM10浓度多属于三级, 甚至会达到四级, 严重影响郑州市的空气质量。

二、现行对策及不足

改善这种风沙天气主要靠控制两个指标——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灰尘浓度。郑州市的现行办法有:修建人工湖、建设生态森林、修养护城河, 修建小区人工喷泉、道路洒水等, 这些措施也是目前各大城市运行比较成熟且很有成效的方法。但是郑州市气候干, 风沙大, 仅仅依靠这些办法还不够。例如人工湖, 其降温增湿效应的总体趋势为距离水体越近, 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 但是人工湖的作用范围有限, 而且修建人工湖的代价太大。护城河的功能比较大, 但是依靠护城河的作用太有限, 而且因受气温影响在冬季不能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城市道路洒水大部分用的是地下水或水库地表水, 很容易在减少二次扬尘污染的同时, 出现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而郑州市又是一个缺水城市。生态林建设正在稳步进行,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其规模也有待进一步扩大。

三、高压喷雾技术

通过高压喷雾可以有效地进行空气除尘, 即利用液态的水雾颗粒和固态的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凝结进而达到除尘的效果。高压喷雾除尘大致可分为3种凝结形式, 即惰性凝结、静电凝结和涡流凝结。

1. 惰性凝结。

该过程实质就是水雾颗粒在空气中碰撞并捕捉悬浮粉尘颗粒的过程, 除尘的效果可以用捕捉系数进行评定, 并且还受水雾颗粒粒度影响, 水雾粒度越接近粉尘粒度捕捉效果越好, 除尘效果越好。计算粉尘粒对于雾粒的轨迹可以从理论上算出捕捉系数, 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出最小粉尘粒径公式:

在确定喷嘴直径和各种喷雾压力下的水雾粒径后得出如下计算雾粒粒径的关系式:

(2) 式中可以看出高压喷雾喷出的雾粒粒径较细接近粉尘粒径, 凝结效果好, 除尘效果较好。

2. 静电凝结。

其原理是带有不同电荷的水雾颗粒和粉尘颗粒比不带任何电荷的颗粒易于凝结, 从而提高除尘的效果。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受风、运动的机车、人流等作用发生摩擦会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 高压水经过高压喷头时受摩擦作用也会带上不同的电荷, 在空气中带不同电荷的两种颗粒相遇受静电力的作用凝结。

3. 涡流凝结。

不同粒度和密度的粉尘在不同速度的风中运动并相互碰撞, 随着粉尘波动速度及其浓度的增加碰撞的次数亦增加。

从公式 (3) 可知增加涡流强度就能提高高压喷雾的除尘效果, 而水流变成雾粒的长度受喷雾压力影响, 压力越大, 紧密水流段的长度越小, 涡流段的长度越大, 并且随着压力增加雾流圆锥形部分的长度缩短, 雾流变成圆柱状并有强烈的涡流运动。所以高压喷雾会提高涡流强度进而提高凝结效果很好的达到除尘的目的。

4. 高压喷雾技术不仅能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 而且在除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水汽的补充来提高空气湿度, 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四、自动控制

在高压喷头控制系统中加入灰尘感应器, 灰尘感应器可以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当空气中灰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自动启动喷雾装置, 改善空气质量。在控制系统中同时加入人工设置, 可以设置工作时段, 如秋冬季节, 天气比较干燥, 可以延长喷雾时间, 多雨季节则会自动减少工作时间甚至暂停工作,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

五、高压喷雾用于小区

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 加入高压喷雾系统, 利用高压喷雾降低小区空气中灰尘浓度, 同时提高小区空气湿度, 增加小区空气环境的舒适度。该系统覆盖小区的各个角落, 能对小区环境进行有效改善, 提高小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喷头可以依附在路灯或其他建筑物上, 减少占用空间, 也可以借用小区规划设计原有的喷水、洒水系统, 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并且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六、结论与展望

高压喷雾系统较现有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明显的优点, 除尘效果明显提高, 操作灵活, 不受时空限制, 可有效对目标区域进行空气质量改善, 而且能够节约水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除尘的同时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将该系统应用于小区规划建设中, 可以很好地对小区空气进行除尘加湿, 改善空气质量, 从而很好地吸引居民居住, 创造很大的商业价值。

平面摄影技术的改善与应用论文 篇2

摘 要:随着平面摄影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青睐于对平面摄影技术的应用。但是传统平面摄影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传统平面摄影往往是利用胶片摄影,使得照片不能够多元化的运用到其它媒体之中。

关键词:摄影与摄影技术论文

一、平面摄影技术的应用

摄影是公认的真实反映事物的手段,如今,平面摄影也成为了当今平面设计界的新宠。通过平面摄影技术,可以把三维的事物以平面的状态展现在我们的视线下,而传统的平面摄影技术并不能完成图像的色调控制、透视效果、合成和拼接,这就使得数码平面摄影应运而生。通过数码摄像能够将图像载入到数据卡内,通过数据卡可以将平面摄影图像从一个媒体转移到另一个媒体,这样就实现了图像在媒介上的转换,同时通过数码平面摄影技术,经过一些图像软件的运用,就可以完成图像在色调控制上、透视效果上还有图像合成等方面的技术改进。经过这些改进技术,平面摄影技术就可以被现代广告设计行业所应用,成为一种广告艺术的表现手段。平面摄影技术可以像画图一样感性而主观。当眼前的美景被映射到胶片上,摄影师的主观想法也就反映到了摄影作品里。一样的景象,通过不一样的角度和不一样的摄影师去完成,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大不一样。如果将这样的平面摄影技术运用到广告设计中,不同的摄影作品就表现了不同的广告理念,这样将平面摄影技术与广告结合其来的方式就使得二者在互相运用上都有了新的进步。同时,经过数码手段改进平面摄影技术可以使得摄影作品更为灵活的表现在广告作品当中。当一个广告场景需要某个摄影图像的某个部分时,这时数码平面摄影作品就有了灵活的优势。运用一些切图或抠图软件,将平面摄影作品的一个部分选取出来,运用到需要的平面广告场景当中,这样就实现了平面摄影技术在广告界的应用。

二、平面摄影技术在人像摄影上的技术改进和运用

随着婚纱和写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平面摄影的要求也越来越为严苛,人像摄影在现在来说已经不单单是记录人像那么简单的要求了。人们在这类平面摄影中更为要求真实性、自然性还有艺术性。对于平面摄影来说,需要使用明确焦距来进行拍摄的摄影项目并不多见,人像摄影便是这其中的一项。在人像摄影中,运用不同的镜头搭配进行拍摄出的人像照片效果有很大不同。对于绝大多数的摄影师来说,他们都比较喜欢用焦距在85毫米到100毫米之间的中长焦距镜头来对人像进行拍摄,这也就是通常被称为人像镜头的拍摄镜头。然而,其实大部分摄影者可以选择能够包含两端焦距的现在常用的变焦镜头。例如像尼康生产的24毫米到120毫米的.变焦镜头,其实这个镜头就可以完全满足摄影工作者的不同要求。当然这时摄影工作者就可以随意的在85毫米到100毫米的焦距范围内自由变焦来对自己想要的照片进行拍摄。这样不仅可以使摄影者在恰当的范围内对人像进行拍摄,而且在这个焦距范围内拍摄出的人像照片会更为真实和自然,既不会使人像如同在广角镜头拍摄下那样产生面部失真的现象,又不会像在长焦镜头的拍摄下引起压缩。其实人像摄影作为平面摄影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还是需要摄影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和改进,才能使平面人像摄影技术更为成熟。

人车分离分级管理和改善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厂内机动车辆;叉车;牵引车;人车分离;隔离防护

引言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专业制造领域的不断分化,企业对产品和零部件物流运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在物流运送中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危险性较高的厂内机动车辆,这就产生了人与车辆接触发生人身伤害的可能性。如何降低或者消除这种危险性,做好人车分离,成为制造型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课题。

1.人车分离的定量化分级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厂内机动车辆由于危险性较大、对人身有较大危害,属于特种设备。厂内机动车辆又分为厂内专用机动工业车辆和厂内专用旅游观光车辆。具体有叉车、搬运车、牵引车、推顶车和内燃观光车、蓄电池观光车六种。在一般工业企业中经常使用的厂内机动车辆主要是叉车和牵引车两大类。

叉车作为特种车辆其危险性分为两部分,即起重机械危险性和车辆行驶危险性。在搬运货物时,叉车的货叉作为起重工具,具有类似起重机械的危险性。货叉叉起货物后进行走行时,又具有机动车辆行驶的危险性。牵引车在工作时,车辆后方经常拖挂六到八节台车,其危险性仅包含机动车辆行驶危险,危险性小于叉车。

由于叉车具有多重的危险性,且货叉门架阻碍驾驶者视线,把叉车确定为高危险性特种车辆进行严格限制尤为重要。要解决人车分离的问题就要优先解决人与叉车接触的问题,因此人车分离的定量分级由低到高可基本划分为:

Ⅵ级 依靠规则的落实和通过教育使作业者意识提高的方式避免人与叉车接触

Ⅴ级 依靠醒目的标识和区划线提示的方式避免人与叉车接触

Ⅳ级 依靠辅助设施严格区分人和车辆的作业时间,以区分作业时间的方式避免人与叉车接触

Ⅲ级 依靠隔离设施严格区分人与车辆的作业区域,以区分作业区域的方式避免人与叉车接触

Ⅱ级 以危险性低的牵引车代替危险性高的叉车作业,以减少叉车使用的方式避免人与叉车接触

Ⅰ级 用其他低危险性的搬运方式彻底废除叉车和牵引车的使用,将人与车辆接触的危险消除

2.人车分离的改善方向和原则

从上述危险度定量分级可以看出,Ⅵ级和Ⅴ级是需要依靠人的意识来实现的,可靠性较差;Ⅳ级和Ⅲ级是依靠设备设施来实现的,可靠性较高,但是一旦发生失误不能保证安全;Ⅱ级和Ⅰ级主要是以替代为原则部分或全部消除人车接触的隐患属于最高级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应先明确各生产区域的人车分离等级,在人车分离等级高的区域实施人车分离改善。根据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由高到低的优先顺序,分别以废除、替代、隔离、标识为着眼点,进行物流区域功能划分,引入新型搬送系统等方面的改善,杜绝或降低人员与车辆接触的风险。

3.人车分离的改善实施案例

下面介绍几个应用人车分离定量分级管理而实施的改善案例。

3.1彻底废除叉车作业:Ⅲ级到Ⅰ级

使用叉车将生产原料桶从送货车的车厢内搬送到厂房内的原料库内,这一过程全部由叉车完成。原料库内虽然有隔离护栏,但是工人为了作业方便经常穿越护栏,搬送原料桶的叉车由于视线被遮挡容易与工人发生接触,造成事故。按照定量评价属于Ⅲ级。在搬送方式变更时,使用搬送货架,将货架高度设置与送货车厢等高,货架上安装滑轨,且具有一定倾角,送货工人只需将原料桶推入货架,原料桶便可自动进入原料库,再由升降机降至地面,由库内工人进行整理。此过程利用货架和升降机取代了危险性高的叉车搬送,废除了叉车作业。将危险等级直接降为Ⅰ级。

3.2使用牵引车代替叉车作业:Ⅴ级到Ⅱ级

叉车从货物存放区将货物取出,并搬送货物至指定地点这一过程。由于在搬送线路上,经过多条人行通道,按照定量评价属于Ⅴ级,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在搬送方式变更时,使用替代的原则,将搬送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叉车将货物取出,放置在台车上,此部分搬送被严格限制在有护栏围住的区域内进行;第二部分由牵引车将货物运送到指定的地点。这样就将原本由叉车负责的搬送任务代替由牵引车完成,叉车仅完成取出货物的任务。通过简单的工作布局变更完成了从Ⅴ级到Ⅱ级改善,降低了叉车与人接触的风险。

3.3设置隔离护栏将叉车作业区域隔离:Ⅵ级到Ⅲ级

叉车将货筐搬送到制定地点后,由分拣人员对货筐内物品进行分拣。此时存在人与叉车接触的风险,按照定量评价属于Ⅵ级,危险性最高。由于分拣作业与叉车作业可以布置在货筐的两侧,所以将叉车一侧安装防撞隔离护栏,将叉车与人员从空间上进行隔离,降低了人与叉车的接触风险,定量评价级别降为Ⅲ级。

3.4设置人、车通行门联动装置:Ⅵ级到Ⅳ级

货物装箱送出时,搬运工人将货物装箱码垛后由叉车搬送运出,这个区域内既有人员作业又有叉车作业,按照定量评价属于Ⅵ级,危险性最高。考虑现场布局的要求,在混合作業区域内加装分别只能通行人和叉车的出入门,并且将人行和车行门进行联动,人行门开启时车行门锁闭,车行门开启时人行门锁闭,并安装辅助提示报警装置。这样就从时间上隔离了人与车辆,降低了人与叉车接触的风险,定量评价级别降为Ⅳ级。

4.结语

通过人车分离的定量评价,可以明确人车分离改善的方向。在实际的运用中,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人车分离,才能在兼顾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生产。

参考文献:

[1]岳忠.物流工程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应用网络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 篇4

网络财务管理是以互联网为工具,将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使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职能的一种网络财务管理构想。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财务管理融合进网络软件中,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逐渐趋于数字化、网络化,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介空间,如虚拟资本市场、虚拟银行等等,使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被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方式所取代。不难看出,现在的商业活动正逐渐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间的购销活动更便捷安全、费用更低廉,计算更精确,这种特殊、新型的商业模式,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传统财务管理中的用户身份确认以及文件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网络财务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如果沿用口令验证身份方式,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存在泄密和被解密的可能,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应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模式。

2.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和发展。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网络经济下,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办公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3.很难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网络经济中,电子货币成了网络交易市场的主要货币流通结算工具,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人员只能在特定环境下办公,因为它是基于内部网的系统,离开内部网将无法办公。而网络经济下,要求财务人员能进行移动办公,即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办公,这样财务软件必须是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只有实现从企业内部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由此可见,在网络经济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必须及时研究财务管理创新,构造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从工作方式上,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新的介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内部网的财务软件,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也无法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

一、运用网络技术,实行财务管理

(一)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业务组织之间的会计信息不规范出现了财务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问题突出,无法真正实现财务制度一体化。部分企业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很大。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数据录入、分析、以及人工无法作到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和“人盯人”的监督方式,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的程序固定化审计。减少人为因素,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利,滞后问题,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的监督与管理企业运用内部制度和兼并等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管理更加透明更加规范,有效的控制整个集团,保证集团内部分而不乱。引导员工行为,引导内部企业相符合整体集团的利益方向发展。

(二)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的理念成为目前企业集团共识

借助网络财务管理软件对加强投资决策,控制成本优化。财务管理导入财务管理软件不单纯是一种推广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而是更能实现企业更高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是:①企业能围绕网络财务开展企业与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外部之间的交易,能实现比以往更少的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收益提高。②网络是财务管理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包括人、财、物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实现一次性录入,随时上线运作,彻底改变企业集团财务工作中的传统理念,使他们朝着战略性竞争财务方向发展。

(三)积极推进网络化,一体化。

通过网络财务软件可以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经济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对分支机构的远程管理,物资管理,以及诸如远程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控制行为的同步运作。依靠网络财务软件来执行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网络技术联成网络同盟,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降低成本,求得共存与发展。供产销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使物理距离变为鼠标距离,高速运转,多元化发展的一体化经济。

二、实施网络财务需要解决以下几点

(一)需要法律保障。

虽然我国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相继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会计法》、《会计人员准则》,等相关法律,并在《刑法》、《民法》、《经济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中有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但国内有关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安全仍为空白。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从传统演化到网络时代前景是诱人的,但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网络财务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所面临的金融全球化,知识化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将快捷的瞬间完成,这使得货币的形式及本质发生变化。信息传播、处理、反馈以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财务安全管理,无意中为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就是业务发展与有效监督机制不能同步进行,业务和技术有新的发展。而有效的监督财务安全,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财务软件的防火墙技术等。

(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个宽阔而平坦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务之急,①目前财务软件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上,缺乏数据平台的支持,迫切需要开发出适应网络财务相关的软件使其具有智能化,可视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实行网络财务的无纸贸易技术,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②我国目前企业组织结构正处于大变革阶段,新时代新知识不断冲击传统理念,企业改制、兼并、收构、上市,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理论以及案例的研究课题正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陌生走向成熟,培养高素质,大批量既懂财务管理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进行科研攻关,专题研究。高校网络财务管理专业则刚刚设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服务和积极引导。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倡导网络财务管理的运用。

(三)相关制度问题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我国的市场秩序建设己取得很好的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控制条例》等涉及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实施。但是,与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相比,我国信息管理制度的形成仍然时间尚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加入WTO后,财务信息处理、披露等都要遵守国际通行标准,没有健全的能同国际规则接轨的法制,我国的网络财务系统是无法参与国际竞争的。

随着企业上网如火如萘地开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是必然趋势。而运用市场中先进的财务及企业功能强大的企业管理平台,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财会制度和理财体系,也是必由之路。

摘要:21世纪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模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我们的工作,生活,消费模式,形成全球化,网络化的网络经济。同时也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加强和改善提供了了良好的契机。笔者主要针对当前企业财务资金集中管理和监督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力推广运用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将其为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的新方法的必要性。并对财务管理网络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时策予以粗浅探讨。

关键词:网络技术,财务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金光华.计算机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姚友胜著.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曲辉.论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55-54.

[4]李小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师.2006,7:252-255.

应用改善 篇5

摘 要:本文为解决企业中出现的一些资源浪费及如何降低成本,通过对精益生产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了精益生产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并以精益生产理论体系为基础,对现场改善理论进行了研究,对于有效的减少作业过程中的人员浪费,均衡工作地负荷,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益生产;现场改善;瓶颈工序;平衡产线

0 引言

从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以有管理学之父之称的泰勒首先引领了工业工程的管理思想的开始,人们开始逐渐的认识到现场改善的重要性,其动作分析理论中的“动作经济原则”和“基本动作要素分析”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到需要现场改善的各个领域中。

随之从二战后,日本的大野耐一和丰田英二创立的全新丰田生产模式(TPS),到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的“精益生产”理论体系。以及在之后衍生出来的“5S”,“6sigma”的管理方式,到九十年代提出的业务过程再造概念(BPR),二十世纪末的“现场低成本改善永恒论”,现场改善的理念随之越来越追求精益化,同时也为世界的生产发展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以生产模式为主的企业逐步面临市场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发展状况来说,自从我国加入WTO后,面向世界诸多竞争,企业的发展方向逐步转变为适应个性化、多样化、随机化的趋势,由以前的生产主导企业到后来的市场主导企业到现在的顾客主导企业,我国国内的生产模式也不断的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同类的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如何在竞争全球化的现状中生存,更快速的适应趋势,适应新的环境都是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企业的现场分析,将精益生产的理论与现场改善的方式进行紧密的结合,根据一定的思想归纳,从而达到说明问题,改善问题最终达到实现企业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目的。精益生产和生产现场改善概述

(一)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以遵循“消除浪费”,“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降低库存”,“全过程提高质量”,“基于客户需求拉动生产”,“标准化与工作创新”,“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团队合作”,“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精益供应链”,“自我反省,深入现场”等原则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顾客满意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精益生产是以人为本,以消除浪费为核心,以零库存、高柔性、零缺陷为目标,用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制造。并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率”。精益生产的实施同时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在制品的积压,降低机器等待时间,挺高生产效率,因而被誉为继手工业生产方式、大量生产方式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二)生产现场改善

对于生产现场,它是生产型企业的重要的一部分。其指实地,行动发生的场所。而对于现场的改善则是一种直接缩小企业生产成本的最有效,也是最容易掌控的方法。其意义也就是对工作场所的所有要素进行优化改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而企业要实现现场的高效率运行,就必须着重保证现场的管理以及深化。精益生产在生产现场改善中的应用

(一)基本思想

(1)改善效率

现场的改善效率手段主要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物流效率、管理效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工作地布置,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等对生产系统进行优化。着重于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等待停滞问题,抓住生产的“瓶颈”来平衡生产线,保持一定的生产同步。在此基础上也通过合理分配作业人员数量,避免出现工作量不均,同时也尽可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降低成本

生产成本是由生产的原料、人员的合理利用、管理费用等几个方面组成。通过对现场的掌控、调整,做到尽量控制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缺漏而带来相应的库存成本、采购成本、人力资源成及管理成本等。通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原材料库存率及半成品的库存,以及采购原材料过多等一系列的采购成本。通过合理分配作业人员,培养多技术人才,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从而降低人员成本。通过改善工艺流程,调整现场布局,使生产中尽可能少出现因流程不清或因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管理成本。

(3)提高质量

分析表明大量的生产产品的质量问题90%都是在生产中发生的。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全程监控在可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环境、工艺要求、设备等的合理持续改善,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消除产品的质量问题,始终做到一切以产品质量为中心。而现场改善已成为高质量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4)提高市场竞争力力

在当今以服务为主的企业中,发展动力源自于对顾客满意度的提高。而基于企业之间外部的服务趋势在当今也是处于同步发展,不断效仿之中,所以顾客对于怎样去选择企业的产品归根到最根本还是源自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及环境。从而对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归结到对于怎样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中去。

(5)准确掌控交期

交期对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誉度、合作意向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掌控交期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足够的生产力和相互的紧密沟通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二是通过对现场实时的掌控能力。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通过持续改善的方式提高生产率所带来的价值。通过不断改善更新的生产模式,及时准确的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下达指令,把握企业生产的准时性、准确性,从而确保准确的交货日期。

(二)基本方法

现场改善的方法中会大量涉及到与“工业工程”和“精益生产”两类的方法体系,其中分别包括设备布局优化、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生产平衡、“5S”管理、看板管理、持续改进流程等内容。

(1)设备布局优化

设备布局指在操作现场对多种设施的一种科学布置方法,其优化主要指将设施更好的成组匹配使用,使其可以达到能按工艺方法连续进行生产,使生产过程更加便捷,操作流程更加顺利,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舒适的操作环境,最终达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即通过程序分析和动作分析追求简洁、高价值、高效率、安全和低成本的目的。对工作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低效率、浪费等缺陷环节,加以改进,为操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作业测定则是与方法研究相结合,通过运用标准测时法、预定时间标准法(PTS)、工作抽样法等技术手段对工人合格作业量进行时间的测定。两者主要是为了通过研究分析,制作出最佳作业系统、改善系统及制定标准时间。

(3)生产平衡

生产平衡就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研究分析,用一定的方法测量工作流程中的闲置、高负荷的不均衡生产,而其影响的因素也有多种,如操作人员分配不合理、生产节拍紊乱、作业时间、排序等。并通过一定的改进方法使其达到减少在制品的积压、生产浪费、低效率等负面影响,以下为平衡生产的有关步骤方法:

①确定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又称线速,他是控制生产速度的指标。而生产速度的目的则是保证各工序按统一时间生产加工零件,以达到生产的平衡与同步化。其含义是顾客每隔多少秒有一个产品的需求。而其计算的关键则是确定有效生产时间和一定周期内顾客的平均需求。

需求周期则是建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生产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并且需要考虑计划内停工与计划外停工的时间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节拍=有效生产时间/顾客需求

②比较生产平衡率

δ=■

δ:生产平衡率 n=作业元素的个数 m=各工位人员数

C=生产节拍 单位:分 ti=各个工序标准作业时间(i=1,2…)单位:分

当生产线的平衡率处于60%~70%这个区间,则该生产线并没有存在一定的科学管理的意识;当平衡率在70%~85%区间时,则改生产线的控制基本上采用的是科学管理的原则;当生产线的平衡率超过85%时,则该生产过程便可认为是最优生产方式下进行的。

(4)“5S”现场管理

①整理(Sciri)

对现场摆放的物品及在生产现场出现的生产用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有无用的区分,将需要的物品留下,其它物品全部清除现场。其目的是为生产提供足够空间以便物流的进行,并且可以防止物品的误用、错用的发生。

②整顿(Seiton)

对现场生产中需要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整齐摆放,并加以标识。目的是为消除物品的寻找时间,做到可以对现场物品摆放一目了然,减少等待时间。

③清扫(Seiso)

对现场的设备、工具、物品及地面进行清扫维护。目的是为了保证现场环境对工人工作情绪的影响,同时保证设备的精度,消除因杂乱而导致的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现场干净整洁,运行流畅。

④清洁(Seiketsu)

是对生产工作人员进行自身的提高。强调好的工作环境,对设施的维护。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生产可以有序的进行,从而迎合“5S”的管理方式。

⑤素养(Shitsuke)

对生产工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其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个有素质、有纪律、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

(5)看板管理

①意义:看板管理是对企业JIT生产方式一个重要的保证,其对MRP的正常准确运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其适应拉动式的生产方式,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生产信息的归结、显示。其信息包括零件型号、数量,以保证完胜相关生产。②目的:保证供货与生产之间的一致性,使生产可以正常运转,以保证加工的稳定,原料的充足,减少料品积压。③原则:按看板生产,减少看板数量。④优点:可以更好控制生产现场的管理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生产质量,降低了库存。

(6)持续改进流程

持续改进流程是进行精益生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来实施完成的:

①不断发掘企业缺点并及时进行改善,以减少生产中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②通过对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自身素质。使其每一个人首先能做到发现自身的不足。③循序渐进的改进方式以使企业从实践中需找的自身的不足,防止盲目进行过多,不当的改善,以至于适得其反。④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企业通过领导激励员工,选择优秀的项目负责人。掌握持续改善的宏观掌控和决策。结论

通过精益思想的现场改善方式,使生产企业在短时间内减少了在制品、库存成品的积压,使企业生产建立起一定的优化思想,并且在此次过中对于生产线的变化,以及产线中瓶颈工序的产量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实现了以改变重点带动生产整体的效率和产量,使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利用科学的理论程序分析,在生产企业中寻找生产过程的瓶颈工序,通过平衡生产线的方式,将生产节拍与生产制造流程工艺相结合,平衡生产线。以点出发,将精益生产的思想,融入到了生产现场改善上。通过此方法的实施,不仅能降低生产中所需要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开辟了一条宝贵的经验之路。

参考文献:

应用改善 篇6

关键词:群集;交换机;网络管理;跳数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078-01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网络管理复杂化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网络的扩展将使得网络设备交换机的数量成倍的增加,造成对交换网络的管理比较困难。由于对交换机的管理需要给每台交换机配置不同的IP地址,这样就需要很多不同的网络地址进行企业网络的管理,并且需要分别对每一个可管理的交换机进行相关的命令的配置,应用交换设备群集进行企业网络管理的方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网络管理的效率不高的问题,交换设备群集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实现任何位置的多台交换设备共享IP地址,从而成倍地节省了企业网络有限的地址空间,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交换设备的群集对于提高企业网络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方便网络管理的要求,交换机的群集只需要定义三种类型,分别为命令交换机、成员交换机和候选交换,进行交换机群集配置的时候,只需要在命令交换机上进行相关的配置即可,而其它类型的交换机只要加入到群集即可。

1 合理规划交换设备角色

在进行交换设备群集的配置之前先要进行角色的规划,角色的规划直接影响到群集的配置和管理,本文主要进行以下三种角色的规划。

①命令交换机。此角色在群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按照以下规划原则,首先在群集中的命令交换机必须是唯一的,通过这台命令交换机可以有效的完成群集的配置和管理,要符合以下条件的交换机才能成为命令交换机,主要包括:至少一个IP地址和安装并运行支持群集的相应软件,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交换机群集只能拥有一台命令交换机角色,不能出现两个群集共用同一个命令交换机。

②群集成员交换机角色。成员交换机角色可以包括群集的每一角色的交换设备,如:命令交换机。但一般情况下,成员交换机并不包括命令交换机,除非特别指明。某一台交换机如果要加入群集从而成为成员交换机,它必须要先成为候选交换机,只有运行了LLDP等相关软件的交换机才能成为成员交换机,成员交换机具有一定的唯一性。

③候选交换机。候选交换机又称为备选交换机,它还不是群集的成员,但一般可以被命令交换机发现的。候选交换机要求具备的条件和其它角色的交换机基本相同,除了运行了相关的支持软件之外,它与群集的命令交换机和成员交换机不能相同。

2 交换设备群集管理范围

企业交换设备群集的管理范围直接影响到群集的运行效率,与群集中的交换机的个数有关,交换机的个数直接决定了命令交换机是否可以成功发现候选交换机。交换机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跳数来表示,通过跳数可进行群集范围管理。总体来说,影响群集管理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跳数。以命令交换机为中心,与命令交换机直连的交换机的跳数可以指定为1,非直连的交换机从2开始计算,以此类推。一般情况下在三跳范围内的交换机都可以被命令交换机成功发现。

②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VLAN划分的合理将直接影响群集的管理范围,在划分VLAN的时候应该充分保证在三种交换机的角色之间具备一条数据链路层的通道。因此,为了实现命令交换机对成员交换机的管理,同时及时的发现群集的候选交换机,需要把命令交换机的下联端口和上联端口划分到同一个VLAN,这些端口一般不包括中继端口,如果包括中继端口,那么要求该虚拟局域网为本地VLAN。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成员还是侯选交换机,如果它的位置在最末端,那么对交换机的上联端口的属性不限制的。

3 交换机群集的配置与实现

通过熟悉交换机群集的角色及群集管理的范围后,就可以对交换机的群集进行配置实现了,交换机一般默认开启了群集功能,可以选择一台交换机进行配置为命令交换机,然后把另外的成员交换机加入到群集中。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禁用交换机的群集功能,只要在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下关闭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关闭命令交换机的群集功能可能会将群集彻底删除,如果关闭成员交换机的群集功能将会使成员从群集中移除,如果关闭候选交换机的群集功能将让它不能成为任何群集的候选交换机,交换机群集的主要配置与实现方法如下。

配置群集先要建立群集,在特权模式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建立群集,同时使该交换机成为群集的命令交换机,还可以为其指定一个序号。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后设置命令交换机的序号。如果群集已经建立,则使用命令更改群集的名称,但不能更改命令交換机的序号。若要删除群集,可以在命令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相关的命令。

①配置交换机群集的跳数。这是关系群集效率最重要的方面,因为群集的发现跳数将直接影响到命令交换机是否能及时找到侯选交换机,配置交换机群集的发现跳数主要做如下配置,首先切换到交换机的特权模式S#下,再通过配置命令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配置,若要还原交换机的初始配置,只要在命令交换机上执行相关的命令即可。

②配置交换机群集的收敛时间timer。配置交换机群集的收敛时间不但可以及时发现群集中的侯选交换机,而且可以掌握各种角色的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是否正常,配置了timer后,命令交换机将通过群集time进行定期的网络拓扑结构的收敛,主要配置方法如下,在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时间间隔,要求的timer范围是1~300,缺省值为12 s。配置完成后如果想要恢复,可以在命令交换机上执行命令no cluster timer。

③配置交换机群集的保持时间值holdtime。配置的命令只能在命令交换机上执行。由于命令交换机对拓扑结构的收敛以及它找到候选交换机的信息将会被默认的保留120 s,所以配置群集的时间值能够灵活的控制群集的运行状态。主要配置方法如下,首先切换到交换机的特权配置模式,然后从特权模式通过config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当前模式下通过cluster holdtime命令进行时间值的设置,系统提示的时间范围是1~300 s,最后通过show cluster命令进行配置的验证。

4 维护交换设备群集

企业网络的交换设备群集运行之后需要进行维护,特别是对群集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管理企业网络交换机群集时,需要为群集中的命令交换机配置网络地址。当然命令交换机可以同时分配多个网络地址,但从网络地址的策略的方面考虑,只需要通过一个地址管理交换机的群集。此时注意的是,在维护交换设备时,其中的成员交换机不需要分配任何地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维护。

①群集认证名的维护。在进行群集的维护时,对认证名的维护关系到网络的正常运行,因为通过认证名可以实现命令交换机与成员交换机之间的互相访问,认证名是成员交换机继承命令交换机的只读和读写的认证名,成员交换机默认的是继承第一个认证名。而当交换机离开群集后,所继承的认证名继续保留。

②群集密码的维护。群集的密码与交换机的密码要统一,密码的原则是不管群集内的成员交换机有没有密码,只要属于群集的交换机将会继承命令交换机的特权密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成员交换机在加入群集之前设置过特权密码,在创建群集时,命令交换机一定要指明这个特权密码才能成功添加成员交换机,否则无法加入。

参考文献:

[1] 张胜微.浅谈网络管理的功能及协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改善移动应用程序安全的4个建议 篇7

目前, 公共移动应用商店至少有超过150万个应用程序, 其中还不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数百个应用程序。去年圣诞周期间, 美国的苹果App Store的移动应用程序就被下载了1.76亿次, 而谷歌的播放商店则有50万个i OS和Android的移动设备被激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各大企业加大力度开发适用于多种移动平台的应用程序, 竞相推出各种最新、最酷的应用程序。然而, 对消费者来说, 这些移动应用程序是否潜藏安全风险是很重要的问题, 毕竟新事物的出现总有不完善的地方。

因此, 企业在开发和部署移动应用程序项目之初, 必须考虑到安全性问题, 必须保证他们的移动应用程序项目走在安全前沿。

活到老学到老

互联网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 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时常连概念都跟不上, 因此IT人员特别是开发人员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有先见之明的企业会为开发人员提供持续培训, 这样他们就能写出更好的代码, 使程序更安全。时下有许多关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课程适合开发人员进行再教育, 对企业而言, 面对面教学或者远程学习的教育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与其等到发现漏洞, 再支付6 000美元修复漏洞, 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开发出足够安全的应用程序更具成本效益。某些安全漏洞如SQL注入, 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发现了, 然而它始终无孔不入。而通过再教育, 开发人员将更有把握根除这些漏洞, 而不会在开发过程中反复遇到这种问题。

经过对移动应用程序的代码实践验证后, 我们发现平均每一个移动应用程序大概有11.6个安全局漏洞——移动应用程序带来了新的威胁。因此, 在创建安全的移动应用程序过程中, 了解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主要区别非常重要。

4个建议

大多数有应用程序安全计划的企业都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包括编程标准等, 不过这些都是特定于Web应用程序、客户端或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如今, 这些做法正随着移动应用技术与时俱进。比如, 现在很多企业使用的是iOS, Android, Blackberry和Windows Phone 8的操作系统, 如何构建并执行这些企业的移动应用程序安全计划, 是众多企业高层极为关注的事。

1. 安全标准

开发人员在创建应用程序时, 需要遵循企业制定的某种形式的标准和指导方针。细节之处体现在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上, 然而开发人员常常忽略了移动应用的安全性原则。我们必须确保安全标准和准则能为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技术提供坚实后盾。

那么企业如何保证其安全标准和准则是否适用于移动程序的实践?可上OWASP查看移动应用项目, 这些免费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帮助。

2. 威胁建模

在一般情况下, 应用程序总是变得越来越复杂, 并且使用了更多的尖端技术和后端资源, 同时随着移动信道中各种新技术的兴起, 企业的基础设施又增加了另一层面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 企业需要添加新的应用程序以充实现有的基础设施, 支持新的移动信道。

新添一个移动信道需要有全面的设计和侧重于威胁建模的架构审查。我们必须了解新的移动应用程序业务上潜藏的风险, 而涵盖了威胁建模技术的全面设计和架构审查, 能够在移动应用程序正式上线之前有效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其潜在风险, 从而能及时进行相应的修复活动。

3. 手动验证

在企业进行威胁建模设计和架构审查后, 接下来需要做的是进行手动验证。由移动应用程序所带来的风险数量将决定手动验证的严谨程度。应用程序的规模和复杂性决定其必须进行多层次的验证, 比如通过迭代代码审查和渗透测试。

对企业来说, 拥有手动验证专家的团队在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上更具竞争力。从这点上引申开来, 企业应该建立移动应用团队, 开发团队可以采取的最安全措施是进行小组联系。小组成员映射出移动应用组件, 创建出可视的系统和数据库的描述图, 移动应用借此来彼此沟通。可视化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因为它允许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清楚数据流是如何在应用程序中流通, 了解到哪一环节是必须确保安全的。

这种练习的附加好处还在于, 它准确地传达了企业移动应用程序的复杂性, 帮助团队成员超越了“移动应用是小的、简单”的传统思想。第一代移动应用一般只执行一个简单的任务, 而不会到企业应用中访问数据。但现在开发的移动应用更复杂, 图表方法也允许团队思考移动应用应该在哪里存储数据。在开发讨论阶段, 讨论每一环节的风险和好处很重要, 因此在应用完成后, 进行架构修改不仅费时, 而且费用昂贵。

4. 动静态验证

目前, 动静态验证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关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动静态验证很少。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动静态验证不符合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的安全性原则。一旦动静态验证技术成为主流, 企业能否在开发过程中通过静态验证技术保证糟糕的API不被滥用, 并且能否开发出其他的安全控制编码, 就成了企业评估移动代码的一项准则。接下来, 动静态验证技术将得到更好地改善和研发, 并更好地融入到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活动中。

事实上, 很多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验证需要更高水平的严谨性, 因此, 企业首先必须认真执行以上所述4项建议。只有把基础打坚实了, 才能应付对安全验证水平要求更高的移动应用程序。在一般情况下, 移动应用程序的风险水平可以只通过手动或动态来验证, 不过照目前情形看, 无论采用哪种验证方式, 移动应用程序的高热仍将持续下去。

金融IC卡应用对改善民生作用显著 篇8

近年来, 磁条卡、智能芯片卡产业发展迅猛, 各行业的电子购物卡相伴盛行, 社会上各种商业储值卡发展很快, 部分行业和企业也发行了形式多样的带有支付功能的电子钱包。但是, 这其中有一些卡明显缺乏规范的管理, 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导致了诸多问题。行业重复发卡, 各种卡之间的基础信息、受理终端、行业标准差异较大,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 在市场准入、技术标准、业务规则等方面均缺乏规范有序的管理, 例如近年常见的“购物卡”等预付费卡, 吸引巨量的存量资金, 积累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且处于行业监管的边缘地带, 严重时将危害社会稳定和金融秩序, 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符合我国金融行业标准的金融IC卡, 既遵循金融支付的制度规定、风险管理、补偿机制等基础性规范, 又在技术上顺应国际金融支付技术发展的潮流和应用趋势, 采用了先进、开放和安全的技术标准, 具备磁条卡无法比拟的安全性, 成为提高我国银行卡安全标准和服务能力的新型金融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由金融机构发行、结算渠道可控、个人资金始终在银行账户内存放和支付的特点, 从而改变了目前因银行磁条卡技术相对落后和易被复制伪造的状况, 使其成为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新型金融支付工具。

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公共服务的小额支付领域尝试运用金融IC卡,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几年来,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IC卡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金融IC卡的普及应用。金融IC卡已经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工具。2005年,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 卡规范》 (简称PBOC2.0规范) , 之后相继批准了北京、宁波、深圳等地开展银联标准金融IC卡应用试点, 以此来推动国内银行业金融IC卡的发展。

二、金融IC卡与行业应用结合意义重大

(一) 金融IC卡具备多应用性的特点, 能提高人们支付的便利性。

多应用性是现代公共服务领域对支付手段的拓展需求。目前, 我国存在针对不同行业的各种支付卡, 导致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携带多个支付卡, 市民缴纳各种行业费用仍需多处缴费、排队缴费, 给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例如天然气缴费、有线电视、公交卡缴费等。金融IC卡具有多应用性的特点, 交易速度快捷, 充值方便, 不仅可以增强金融机构服务社会管理的能力, 而且也为相关部门或其他行业支付卡片的整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 共享社会各方资源,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都是局限于部门利益, 各自为战, 基础设施和受理环境重复投资, 资源浪费严重。金融IC卡行业应用打开局面后, 对于持卡人, 可以减少现金携带, 免除现金找零和储存的不便, 避免携带多种不联网的卡片;对于商户, 使用统一标准的受理终端, 可以方便受理, 同时, IC卡可以实现脱机功能, 减少商户的通信费用;对于银行, 可以在保持金融支付的基础上, 研发多应用的增值服务, 提高现有金融资源利用率;对于行业, 各行业单位单点接入统一的枢纽信息平台, 避免各行业为搭建庞大的支付网络和建设独立的支付系统而重复投资, 从而节约社会成本, 实现集约化发展。

(三) 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提升城市信息化程度, 进而打造“数字城市”品牌。

快速、便捷的小额支付是现代公共服务领域对支付手段的普遍需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支付内容明显增多, 支付行为极为频繁。现金支付作为比较原始的手段具有携带、找零、存放的不便之处, 也存在安全性差的缺点, 银行票据一般不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小额支付, 银行磁条卡由于其接触式联机交易, 易折损、易消磁的特点也难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快捷小额支付需求。因此, 全国各地城市交通、费用代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公共事业服务以及政府服务项目, 都对金融IC卡的应用领域和功能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IC卡通过与行业应用的有机结合, 带动各公用事业单位、医保、社保等政府服务部门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 快速归集资金, 延伸服务范围, 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打造良好城市名片。

三、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目前存在的困难

(一) 地方政府、发卡机构、社会公众及公共服务行业的认识有待提高。

推广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 地方政府认识到位, 就更有积极性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纠纷。央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金融机构才能统一行动, 民众才能了解金融IC卡;发卡机构必须进行系统改造, 社会公众必须要接受金融IC卡, 公共服务行业必须愿意受理金融IC卡, 这些都需要各参与方能充分认识到金融IC卡在安全性和多行业应用方面的优势, 相关各方才有推广金融IC卡的积极性。

(二) 商业银行相关成本较高, 影响商业银行发卡的积极性。

商业银行承担IC卡发卡系统和后台账务系统的职能, 需要投入建设发卡系统、密钥管理系统、IC卡业务处理系统、账务处理系统等, 投入成本较高, 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相对于磁条卡而言, 金融IC卡还需要进行终端改造, 成本也比较高。还有我国的特殊国情, 近几年来磁条卡发卡量增长速度很快, 银行卡存量很大, 全国保守估计也在20亿张以上。要全面推广金融IC卡普及, 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三) 行业整合难度较大, 这也是推广金融IC卡的最大障碍。

央行和银联将金融IC卡和行业应用结合作为推进金融IC卡的重点突破口, 推动金融IC卡在社保、交通、铁路、教育、旅游等行业的应用。这些行业受理金融IC卡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虽然费率不高, 但还是会影响这些行业受理金融IC卡的积极性。另外, 金融IC卡对这些行业进行整合, 涉及多方利益, 仅依靠银行自身推动很难成功。同时, 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方面, 各地情况不一样。由于推广金融IC卡涉及多家发卡机构、多个行业, 各参与方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上需要达成统一的意见, 关系错综复杂, 协调的交易成本高。

四、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一) 央行牵头组织广泛宣传, 为推广金融IC卡奠定群众基础。

参与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各方要加大宣传力度, 面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IC卡知识, 大力宣传金融IC卡的优势及其便捷的应用, 树立金融IC卡良好的服务形象, 为推广金融IC卡的应用积累广泛的群体。

(二) 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推广。

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 公共支付服务潜力巨大, 只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 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支付服务领域应用的整体水平。各地在推进金融IC卡的过程中, 应该紧密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发展金融业、服务业的要求, 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 协调金融IC卡在社保、交通、教育、卫生、移动通信、电信等领域的应用整合, 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 实现金融IC卡与各行业应用的全面结合, 形成多行业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协作共赢局面。

(三) 加快全面的受理环境建设。

受理环境建设是金融IC卡稳步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金融IC卡受理环境建设必须是全范围、全领域、多渠道的, 涉及所有业务环节和产业支持的全面型升级改造。各级人行应当组织发卡金融机构、中国银联、收单机构积极改善金融IC卡受理环境, 扩大金融IC卡联网通用范围。目前不具备发行金融IC卡条件的发卡金融机构应该加快对行内系统和银行卡系统的升级改造, 以满足金融IC卡应用的需要。各专业化收单机构要加大具备金融IC卡受理功能的受理终端投放力度, 鼓励商户受理金融IC卡。

(四) 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促进行业合作, 分摊初期成本。

要成功推广金融IC卡的多行业应用, 需要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合作平台, 需要采用开放创新的业务、技术、风险管理模式, 还需要采取利益平衡、融资参股等市场化运作手段。

(五) 推进基于IC卡的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创新。

分析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篇9

1 现今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虽然我们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在这背后付出的却是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代价, 而环境污染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 因此造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发生。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各种效益过低的情况, 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如果想要保证可持续发展, 治理环境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说人们的工作生活变的快捷、方便了, 但是各种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而它也已经成为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污染带来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就是因为现代化的工业比如说像化工厂之类的污染性物质, 还有通过大量交通设施排放的尾气等危害物质升到高空中, 和雨雪等接触而形成的一种腐蚀性物质。降落的酸雨大量的腐蚀金属材料, 也会造成土壤、水流等酸化的后果, 并且对植物有很大的危害。

1.2 环境污染带来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就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 导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且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在美国之下位居第二, 虽然说大量的工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这也反过来证明了我国的发展是以危害环境为代价的, 这种危害性的发展模式是必不可取的。

1.3 环境污染带来的土地沙漠化

我国本就是属于人口过多的国家, 虽然国家面积也相对较大, 但实际按人均耕地数量来看却是非常少的, 与此同时, 由于人们还没有严重的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 进行大规模的、无节制的开采土地, 造成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相关数据表明, 平均每天在我国的国土范围内就有500多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化,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 我国实际可用的耕地数量更会大大的降低, 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于, 由于人们对树木的乱砍乱伐造成的我国大规模的树林也在急剧减少,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 如果再不能拿出有力的手段来进行治理, 我国的土地迟早都会变成沙漠。

面对我国现如今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现状, 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整治, 我们普通百姓也要引起重视, 从小事做起, 人人有责, 先规范自己的日常热爱环境行为, 继而根据国家的合理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现如今环境污染的大问题, 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真正呈现无污染的状态。

2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污染是我国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根据我国现今的环境污染现状,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国也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 其中, 林业种植的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的一大重要手段, 它对于改善环境来说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改善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对于我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来说就是温室效应, 由于它会导致全球的气温都有一定的升高会使冰雪加快融化的速度, 而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就是由于二氧化碳大量的排放。而且我们都知道, 树木在有充足的光照情况下会发生光合的作用, 而光合作用要用到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 因此大量的树木会将二氧化碳有效的吸收并且转化为氧气释放出来, 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碳的存在, 从而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

除此之外, 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使用的燃料也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想要有效的将二氧化碳的危害进行化解, 就应该大规模的种植树木, 而且我国现如今的林业种植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化解二氧化碳危害的需要, 仍需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并且扩大林业的种植面积除了可以有效的应对环境污染之外, 还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比如说使用木材代替金属材料来作为器具的材料、代替工业燃料用品等等, 不仅能节约其他资源, 而且也能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大量的产生。

2.2 有效的预防水土流失

为了防止土地的沙漠化, 我国现如今采取的大部分措施就是使用人工灌木进行巩固土壤, 但是林业相对于人工灌木来说更能使土壤得到有效的固定, 而且大量的林业种植还能滋润土地, 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据相关数据表示, 林业种植的面积越大, 越能够阻挡洪水的灾害, 而且形成的土地结构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降水量过大的地区容易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 有效起到对土壤进行固定的作用。

如果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了土壤含水量过少, 那么就会形成土质疏松的情况, 这样如果迎来大风天气, 会使灰尘被吹的满天飞, 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地沙漠化。而林业种植则能很好的改善这一情况, 因为树木的根系特别发达, 它可以起到将土壤进行固定的效果, 而且如果林业种植面积非常大, 那么树木还能起到相当于屏障的作用, 阻挡风沙的吹过, 可以有效降低土地的沙漠化。所以, 从固定土壤, 预防水土流失这个角度来看,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2.3减少酸雨危害的发生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酸雨不仅会大量的腐蚀金属物质, 还会造成对于植被的危害。因此对于预防酸雨危害的发生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随着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不断的研究发现, 虽然树木都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但是不同的树木对于净化酸雨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像山茶树, 对于抗击酸雨的能力就非常强, 但是如果是杉树类抗击能力则就比较差。因此, 有了这样的研究结果, 在酸雨危害性非常大的地区则就可以大量的进行山茶树的种植, 不仅可以起到有效控制酸雨危害的发生, 而且还能够利用绿植来改善空气质量。

2.4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我们可以看到, 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 街道两侧都会种植一些树木, 是因为种植这些树木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还能过滤空气中像灰尘一类的有害物质, 使空气变得新鲜起来。这是由于树木本身的枝叶茂盛, 可以有效的阻挡大风带来的尘埃, 这样就会使灰尘落到地上, 无法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 这也是广泛的运用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结论

总之, 推广大面积的进行林业种植在对于改善环境的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减少酸雨带来的危害、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而且可以固定土壤, 起到预防水土流失的作用。而且我国现有的林业面积根本无法起到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 因此, 国家应该制定有力的政策, 使大范围的林业种植深入到每一个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去,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卞强, 方红军, 邵丽娟.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3 (7) .

[2]陈明剑, 常纪文.环境改善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极其对策[J].环境保护, 2010 (8) .

[3]杨士弘, 高海风, 王绍仪.广州城市绿化的作用[J].热带地理, 2010 (9) .

[4]徐剑锋.林业种植在矿山环境改善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3) .

应用技术措施改善汽车燃料经济性 篇10

1 技术管理措施

1)节能管理:

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车辆,正确选择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培训等项措施。

2)营运管理:

包括掌握运输市场信息,建立现代化调度系统,搞好运输组织,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先进运输信息系统(ATS)的新型货运系统和客运系统。例如:优选公共汽车、载货汽车的路线;选择与道路、货物相应的车型;加快信息反馈,完善物流系统,以便统一调配运输;搞好物流集散地的调整;改善运输方式,加强运输的集中管理,研究封闭容器运输、高架运输等新运输系统的措施。

3)交通管理措施:

包括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改进交通流的运行特性。例如: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包括建设高速公路、改善道路结构、提高路面质量、实行立体交叉等;优化交通管理,如采用信号控制、运行路线诱导、速度限制指标;改善交通系统,如采用双层公共汽车、特定需要的公共汽车、城市汽车系统、快速运输系统及复合运输系统等项措施。

2 改善车辆结构的措施

2.1 提高压缩比

根据等容加热理论,汽油机的热效率为

η=1-ε1-k.

式中: ε为压缩比;K为绝热指数,单原子气体K=1.6,双原子气体K=1.4,三原子气体K=1.3。

显然,当压缩比ε提高时,热效率增加,发动机动力性提高,油耗率降低。例如,解放CA6102型发动机的压缩比由7.0提高到7.4,最低比油耗由326 g/kWh下降至306 g/kWh。试验表明,在ε=7.5~9.5范围内,压缩比每提高一个单位,油耗可以下降4%以上。

汽油机压缩比的提高主要受爆燃和NOx污染物排放的限制。改进燃烧室和进气系统,提高发动机结构的爆燃极限;使用爆燃传感器,自动延迟产生爆燃时的点火提前角;掺水燃烧抗暴;开发高辛烷值汽油等都是提高压缩比的措施。

2.2 改善进、排气系统

改善进、排气系统的目的是减少进气管气流阻力,减少排气干扰,提高充气效率。进气管的结构和尺寸要保证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管道的表面光洁,连接处平整,要减少气流转折以及流通截面突变,以减少气流的局部阻力。进气门是整个进气管道中产生阻力最大的地方。例如,大众捷达汽车发动机每缸采用5气门(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结构,以增加进气充量。

2.3 选择合理的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的合理选择与发动机常用工作区相关。通常,配气相位的持续角较宽时,发动机在高速时充气特性好,低速时充气特性差;配气相位持续角窄时,则相反。我国汽车在城市运行条件下,车速偏低,发动机转速较低,所以应适当将持续角变小些。现已出现电液控制的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方法,可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处于最佳状态。

2.4 采用稀混合气

由于稀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有更多的机会与氧分子接触,易燃烧完全,同时混合气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绝热指数K越大,热效率随之提高;燃用稀混合气,由于其燃烧后最高温度降低,使气缸壁传热损失较少,并使燃烧产物的离解减少,从而提高了热效率。另外,采用稀混合气,由于气缸内压力、温度低,不易发生爆震,则可以提高压缩比,增大混合气的膨胀比和温度,减少燃烧室残余废气量,因而可以提高燃油的能量利用效率。但若混合气过稀,个别缸失火的概率增加。

对均质混合气采用稀混合气的主要途径有: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点火能量及点火提前角,延长火花持续时间;清除火花塞附近的废气;汽油充分雾化,使汽油、空气和废气均匀混合,并保证各缸混合气分配均匀。为使汽油充分雾化,可采取预热、增加进气流的速度、增强进气流的扰动、增加汽油的乳化度化等措施。

当前采取的新措施主要是快速燃烧技术。它是指加快气缸内的均质混合气燃烧速率,缩短燃烧的持续时间。快速燃烧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燃烧室及进气道的设计,例如火花塞位置、进气道充气速度、绕气缸中心线的旋流、挤压紊流及燃烧紊流等。

为了燃用稀混合气,还可以采用分层充气技术,即在火花塞附近的局部区域内供给易于点燃的浓混合气,而在其它区域供给相当稀的混合气。当浓混合气一旦形成火焰,在它的高温和由它所造成的强涡流影响下,使稀混合气点燃,并使火焰得以传播。

使用稀薄燃烧技术的汽油发动机,空燃比可达20∶1以上,甚至高达26∶1。

2.5 闭缸节油技术

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要求选用功率较大的发动机,以便克服各种行驶阻力。但这种做法会经常使车辆处于不经济运行的状况,从而增加耗油量。如果能够根据汽车运行工况,及时调节发动机功率,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改变发动机有效工作排量的方法予以解决。目前,改变发动机排量有两种方法,即变行程法和变缸法。

变行程法是改变活塞行程,即在中小负荷时,活塞行程缩短,减少进气损失、泵气损失以及活塞及活塞环与气缸壁摩擦损失。如桑地实验室研制的波劳特发动机,就采用了一种特制的机械连杆来改变行程。行程变化范围为25.4~114.3 mm,排量变化范围0.705~3.113 L,可节油10%~15%。但可靠性差、寿命低、成本高及NOx排放量高等问题均有待于解决。

变缸法是改变有效气缸数目,即在中小负荷时,关闭一部分气缸,而提高另一部分气缸的功率利用率,使之工作在较经济工况。变缸法的效果取决于变缸时机的掌握,最好用微型机自动控制。

减少发动机工作气缸数的方法很多,有的采用堵塞进气道的方法;有的采用关闭进排气门的方法。关闭进排气门的方法能减少泵气损失和气门驱动损失,节油效果显著。

2.6 汽车轻量化

汽车行驶时,汽车功率消耗与汽车行驶阻力有关。除空气阻力外,其他阻力都与汽车总质量有关。因此,减轻汽车整备质量是降低油耗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关资料显示,汽车整备质量减轻10%,油耗可减少8.5%。目前,在汽车轻量化方面采用的主要措施有: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提高结构的刚度;采用高强度轻材料,如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铝合金、镁合金、塑料和各种纤维强化等材料制造汽车零件;改进汽车结构,如轿车采用前轮驱动、高可靠性轮胎、少片或单片弹簧钢板、承载式车身以及各种零件的薄壁化、复合化、小型化等;减少车身尺寸有利于减少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取消一些附加设备及器材等。质量轻的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也对汽车的轻量化发挥了作用。据资料介绍,奥迪A9型轿车铝制车身减少重量15%,油耗随之降低5%~8%。国外汽车的自身重量与过去相比,已减少了20%~26%。据预测,在未来10年里,轿车自身重量还将比现在减轻20%。

2.7 减少滚动阻力

美国环保局的实验表明,滚动阻力减少10%,油耗可降低20%。试验表明,大型货车装用子午线胎后,滚动阻力可减少15%~30%,节油5%~8%,轿车子午轮胎的汽车节油率为6%~9%。据德国资料,采用轮胎制造新技术,可使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由0.016降至0.008。

采用子午线胎,提高轮胎气压,是减少滚动阻力的主要途径。

2.8 减少空气阻力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消耗的功率相当大,可达50%左右。空气阻力的大小取决于汽车迎风面积A和空气阻力系数CD。迎风面积取决于汽车的外形尺寸,难以改变。因而,主要应从改进空气阻力系数着手。目前国内外采取减少空气阻力系数的主要措施有:选择合理的车身外形,对所有暴露部分进行空气动力学优选以及在车身上加装各种倒流装置。研究表明,空气阻力系数每降低10%,可使汽车燃料经济性提高2%左右。

3 汽车驾驶技术和维护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汽车技术状况不同和驾驶方法不同,对汽车油耗的影响也会产生较大差别。所以,提高驾驶员操作技术和正确维护汽车是重要的节约燃料措施。

3.1 发动机的起动升温

油路、电路、怠速、点火提前角的正确调整及发动机预热是顺利起动的前提。起动时,要做到冷摇慢转,预热升温和控制发动机温度,尽量做到一次起动。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 s,两次起动间隔不得少于10 s。3次起动不成时,必须进行检查,排除故障。起动后应迅速转入怠速。起动时应忌重踏和反复踏加速踏板。

冬季室外停放的车辆在冷起动前,应注意发动机的充分预热,关闭百叶窗,轻踏几次加速踏板,起动发动机。有手摇把时,要用手摇把转动发动机10圈以上,直到感到轻松为止。起动后以稍高的转速运转1~2 min后,抬起离合器踏板,继续运转1 min后,再缓慢减速到怠速运转。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遇到停车熄火后重新起动(热启动)的情况。此时,发动机的温度较高,起动时轻踏加速踏板就可起动,然后,马上转入怠速运转。

3.2 汽车起步加速

实验表明,发动机水温上升到40 ℃以上起步,具有较好的节油效果。机体温度低时,会造成燃料雾化不良,使燃烧不完全。另外,机油粘度大,摩擦损失功率增加,会增加油耗。建议冬季汽车起步后10 km以内,行驶车速不要超过30~40 km/h,并根据气温适当延长低速挡行驶时间。直到水温和各总成温度升至正常后,再进入正常行驶。

3.3 汽车行驶速度

汽车满载后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存在一个使等速燃料消耗最小的车速,即技术经济车速VP,车速高于或低于VP,汽车等速油耗均上升。VP只是经济车速范围内一个点,在实际中很难掌握。不同车型的经济车速范围可通过试验得到。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应尽可能保持经济车速行驶。

3.4 离合器和变速器的运用

换挡应做到迅速、准确,两脚离合器换挡是规范化操作,而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常采用一脚离合器换挡法。实验表明,在良好道路起步连续换挡使车速加至40 km/h,一脚离合器换挡法可节约燃料0.4 mL,时间缩短1 s;在坡道减挡,一脚离合器换挡法由Ⅴ挡减至Ⅳ挡,节约燃料1.65 mL,缩短时间0.56 s;Ⅳ挡换Ⅲ挡省油1.29 mL,缩短时间0.39 s。另外,汽车上坡行驶时应及时减挡。减挡过早,不能充分利用汽车惯性爬坡;减挡过晚,车速降低过多,常需要多换1次挡,增加油耗。

3.5 加速踏板的运用

汽车行驶时,加速踏板要轻踏,柔和控制,避免空轰油门。经试验某中型汽车每空轰1次油门,消耗汽油3.5 mL。对于化油器汽车,节气门的开度不宜过大,以避免加浓装置参加工作而增加油耗。

3.6 行车温度的控制

汽车行车温度包括发动机冷却温度、机油温度、发动机罩内气温及变速器和驱动桥齿轮油温度等。正常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有利于燃料雾化和混合气的均匀分配,并使机油保证合理的粘度,以减少发动机磨损。在行车中应根据水温表的指示值,调节百叶窗开度,以保证冷却液温度在正常使用的范围内。冬季可采用加装保温套等措施,使机罩下的温度保持30 ℃。发动机机油温度以75 ℃为宜。变速器和驱动桥齿轮油油温应不低于50 ℃。

3.7 合理利用滑行

汽车滑行可分为减速滑行、加速滑行和下坡滑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根据地形和交通条件采用不同方法,当前面有障碍物需要降低车速时,应在距离该物200 m左右处,抬起油门踏板,脱档滑行,这样当车辆接近上述障碍物时,车速已降低,可不采取制动措施而顺利通过或实现自行停车,就可以达到节约燃料和保证安全的目的。

汽车以高挡加速至较高车速以后,空挡滑行至较低的车速,然后再挂高挡加速,这种加速和空挡滑行交替进行的方法,被称为加速滑行方法。

3.8 汽车底盘技术状况

常用滑行性能检查汽车底盘的综合技术状况,它对汽车运行油耗的影响很大。汽车滑行性能常用滑行距离和滑行阻力系数表示,滑行阻力系数不得大于0.014。例如某车的测试结果如下:当底盘调整良好时,40 km/h车速下的滑行距离为305 m,油耗为17.5 L/100 km;而当前束不合乎规定,轮毂轴承调整不佳时,滑行距离降低至190 m,油耗为22.5 L/100 km,比底盘调整良好的增加了26%,足见汽车底盘技术状况对燃油消耗的影响程度是不容忽视的。

4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与分析,只有采取政策性措施、技术管理措施、结构性措施、驾驶与维护管理措施,才能提高汽车燃料的经济性,减少车辆的成本。

摘要:阐述燃油消耗对运输成本的意义,通过数字及曲线分析,应用汽车相关理论,提出在政策性措施、技术措施、结构措施及其驾驶因素等方面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燃料,经济性,油耗,万有特性,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金约夫.关于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及燃料经济性政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02(7):8-10.

[2]胡涛.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有效途径[J].安徽科技,2004(12):46-47.

[3]孟刚,李俊文.轮胎滚动阻力与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5(5):28-30.

[4]曹俊学,杨学功.关于汽车节油技术的讨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6):22.

上一篇:双重股权结构下一篇:职业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