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浪费改善案例

2022-06-22

第一篇:八大浪费改善案例

领班可以改善的151种浪费

很多工厂每年浪费了千百万元的费用,其中大部分均可以节省下来,虽然管理阶层应付主要责任,但必须获得全体员工的支持,特别领班的合作是产生效率的主要关键,以下列出的151种浪费原因,领班们应该马上采取改善行动,并经常自我检点,同时更应重视浪费、效率、不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指标。

1、时间的浪费:

(1) 缺乏适当的计划,使工作人员在换规格时产生等待,或停工待料。 (2) 领班未能彻底了解其所接受的命令与指示。 (3) 缺乏对全天工作内容的认识。 (4) 对主管的命令或指示不清楚。

(5) 未确实督导工具、材料、小装置等应放置于一定的处所。 (6) 不应加班的工作造成加班。

(7) 未检视每一工作是否供给合适的工具与装备。 (8) 放任班员故意逃避他们能做的工作。 (9) 需要的人员不足。 (10) 保有太多的冗员。

(11) 拙于填写报告及各种申请表格。

(12) 纵容班员养成聊天、擅离工作岗位、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13) 疏于查问与改正班员临时旷职及请假的原因。 (14) 未要求班员准时间开始工作,松于监督。 (15) 拖延决策。

(16) 领班本身不必要的请假与迟到或不守时。 (17) 迟交报告。

(18) 需要修理时未立即请查原因。 (19) 工作中不必要的谈话与查阅。

(20) 领班不能适当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与时间。

2、创意的浪费:

(1) 未能倾听班员的建议。 (2) 未能鼓励班员多提建议。

(3) 在各种问题山不能广征部属的意见。

(4) 不能广泛的研读本身工作与业务的有关方法。

(5) 未询问新进人员过去的工作经验,以获取有益的意见。 (6) 未充分向其他部门(如生技等)请教。

(7) 未考虑或指定适当人员处理所有有用的提案。 (8) 未能从领班会议中获取有益的意见。 (9) 管理机能不好。

3、材料与供应品的浪费。

(1) 督导不良,造成材料的浪费:

A、 对新人指导不够。 B、 指派新工工作时未充分指导。 C、 蓝图或草图破损、难懂、看错、标准未及时更正或自作主张。 D、 机械故障未调整好。

E、 未对每一工作站检查材料使用情形(标准与差异分析)。 (2) 未让部属了解材料或供应品的价值。 (3) 命令与指示不清。 (4) 纵容不良的物料搬运。

(5) 未注意部属的眼力与健康,造成不良品。 (6) 缺乏纪律,纵容粗心或不当的工作。

(7) 容许部属用不适当的材料,如太好或太差。 (8) 未能追踪不良工作起自何人,以致不能纠正。 (9) 不能适才适用,特别是新人。 (10) 请领太多材料,多余却未办退料。 (11) 未请领正确的材料,用错材料。

(12) 未检查材料是否排列整齐,正确放置。

(13) 未能利用蒸汽、水、气体、电和压缩空气等检查电线的绝缘破损,裂开的凡尔与管路。

(14) 纵容部属私事使用油、压缩空气、小工具、化学药品等。 (15) 让不良材料当良品流入流程。

(16) 缺乏有效系统防止材料外流、避免损失或被偷。 (17) 可再用的材料当废料处理。

(18) 纵容浪费或滥用以下供应品:扫把、文具、油布、灯泡、铁锹、水管等。 (19) 产生不良未立即停止生产。

4、机器与设备的浪费:

(1) 缺乏工作计划,使所有可用的机器未获得充分且适合的利用。 (2) 疏于检查机器,使其保持廊及避免故障。

(3) 领班缺乏正确使用机器的知识,不了解各种机器的能力。

(4) 未定期检查一绳、皮带、缝条、齿轮、输送带、润滑系统凡尔等。 (5) 杀鸡用牛刀,小工作用大机器。

(6) 在保养、修理、油漆等工作上缺乏与保养部门协调。 (7) 闲置机器未加保养,任受潮湿、脏物、灰尘、绣等侵蚀。 (8) 缺乏定期清洁,机器不洁。

(9) 所以转动零件未检查是否有适当的润滑。 (10) 应修理之处未立即办理。 (11) 机器没有适当的操作说明书。

(12) 缺乏良好纪律以避免机器设备的滥用。 (13) 纵容部属用“不当方法”修理机器。 (14) 领班不知机器与设备的最新型式。 (15) 未促使部属注意机器的价值与情况。 (16) 滥用小机器做笨重工作。

(17) 该报废的机器仍加以修理,比买新机器花了更多的费用。 (18) 可修理的机器却报废。

(19) 没有效率管理的数据(机械效率)。

5、人力的浪费:

(1) 由于下列原因,无法控制有能力部属的人事变动。

A、 未评估员工变动的直接与间接成本。 B、 “管”的太多,聪明的领导却太少。 C、 对纪律要求“太严”或“太松”。 D、 能做到的承诺,却未遵守。

E、 许下不能做到的承诺,如加薪或升迁。

F、 无充分理由而解雇人,不应使用解雇作为一种惩罚。 G、 强留部属在他极端不喜欢的工作上。 H、 对待部属不公正。

I、 部属争吵时,偏袒一方。 J、 对一个部属批语其他的部属。 K、 未能查出自愿离职部属的理由。

L、 不能向部属正确说明公司的目标与政策。 M、 在升薪调整上,领班未在职范围与政策。 N、 领班的权威、架势不好。

(2) 不能使新进人员充分发挥其生产力。

A、 没有以亲切、帮助的态度接纳新员工。 B、 对新进人员没有给予安全的工作指导。 C、 未让新进人员了解全天的工作及内容。 D、 没有选择够格的人配合工作。 E、 对学习速度慢的人没有耐心。

F、 未促使其他部属对新人表示友善、帮助的态度。 G、 未尽可能的接近新人。

H、 没有告知新人,工厂生活情况与规划,如安全、放薪日期、厕所、饮用水、橱柜、浴室等。

I、 未安排完整的训练计划。 (3) 未使部属尽其所能:

A、 未指导部属如何做好工作。 B、 未尽可能的说明工作,使其发生兴趣。 C、 未对部属的进步与个人生活表示关心。 D、 没有容纳部属错误的雅量。

E、 未注意部属的力量与个性,适当的指派工作。 F、 未研究部署个人的不同,以发挥他最大的潜力。 G、 纵容部属派系存在或组成小圈圈。

H、 评价一个人只重资格、种族、宗教、关系。 I、 明知某人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当,却未加调动。 J、 生病的部属仍让他工作。 K、 未给予需要的协助。

L、 当可能且适当的时间,却未给予升迁。 M、 未考虑影响薪资与工作条件的问题。 N、 未训练一个候补者。 O、 欠人员效率管理的数据。

6、意外事故的浪费:

(1) 未认识到预防意外事故工作的一部分。 (2) 未对全体部属彻底说明安全实务。

(3) 未给机器装上安全防护,并使确保有效。 (4) 纵容在工作场所滥用安全防护。

(5) 未在适当处所标上危险记号,并保持干净与易读。 (6) 未彻底了解意外事故的间接成本。 (7) 物料放置不善。

(8) 不了解构成意外危险的成因。

(9) 未保存事故记录,却未加分析与应用。 (10) 未建立良好的安全范例。 (11) 没有定期与忠实的检查安全。 (12) 未能持久地执行安全规则。

(13) 纵容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安全装备如手套、电焊护面、安全鞋、安全皮带等。 (14) 领班未认清其安全责任与事故责任。

(15) 不能激发与保持部属的安全意识以防止事故。 (16) 未与政府或保险公司的安全检查员配合。

7、缺乏合作的浪费:

(1) 未与其他领班或部门合作;未与事务人员、工程师、业务员、人事等合作。 (2) 未确实了解公司政策并向部属解释。 (3) 不能聪明的处理谣言。

(4) 推诿责任给其他领班、部属或主管。 (5) 未适当的将部属的意见反应给主管。 (6) 纵容不满的员工煽动反抗公司的做法。

(7) 领班未能给予那些尚不普及的公司规章予以全力支持。 (8) 未能鼓舞部属间的友爱与合作的气氛。

(9) 领班在本部门内轻率地批评公司政策与私人。

(10) 在公司的教育活动上未与管理阶层诚心全力合作,包括学徒训练、公布栏、员工通讯、提案制度等。

8、空间的浪费(整理整顿):

(1) 材料的不适当排放与储存。

(2) 未充分注意材料在工厂中的涂程计划。 (3) 机械与其他永久性设备的错误安置。

(4) 纵容部属丢置手工具、梯子、手推车等在走道上,不能保持走道清洁者。 (5) 废料未报废。

(6) 橱柜、油筒、材料供应处等放置于不便之处。 (7) 徒让不用的机器与设备占据重要的空间。

(8) 由于未及时修理楼板、屋顶等以致需要的空间未加利用。 (9) 照明不足,形成黑点,死角。 (10) 单位内布置不良,不能保持条理。

(11) 工作场所放置不需要的物料,仓库与工场不分。 (12) 未重视整理整顿的重要。

(13) 未培养及督导物品用完要归定位。

(14) 未彻底执行定期(每日、每周、每月)清理项目以永久保持。

第二篇:技术员可以改善的浪费

浪费,虽然是管理阶层负主要责任,但全体员工的支持,特别技术员的合作是生产的关键,以下列出种种浪费,技术员们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尽可能改善。 1 时间的浪费:

1)缺乏适当的计划,使工修人员在换规格时产生等待,或停工待料 2)一线主管未能彻底了解其所接受之命令与指示 3)缺乏对全天工作内容的认识 4)对一线主管的命令或指示不清楚

5)未能确实督导工具、材料、小装置等应放置于一定之处所 6)不应加班的工作,造成加班

7)未检视每一工作是否供给合适的工具与装配 8)放任下属故意逃避他们能做的工作 9)需要的人员不足 10)保有太多冗员

11)拙于填写报告及各种申请表格

12)纵容班员养成聊天、擅离工作岗位、浪费时间之坏习惯 13)疏于查问与改正班员临时旷职及请假的原因 14)未要求班员准时开始工作,松于监督 15)拖延决策

16)一线主管本身不必要的请假与迟到或不守时 17)迟交报告

18)需要修理时未立即请查原因 19)工作中不必要的谈话与查问

20)一线主管不能适当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与时间 2 创意的浪费 1)未能倾听下属的建议 2)未能鼓励下属多提建议

3)在各种问题上不能广听部属的意见 4)不能广泛的研讯本身工作与业务之有关方法 5)未询问新进人员过去之工作经验,以获取有益的意见 6)未充分向其它部门请教

7)未考虑或指定适当人员处理所有有用的提案 8)未能从一线主管会议中获取有益的意见 9)管理机能不好 3 材料与供应品的浪费 1)督导不良,造成材料的浪费 a.对新人指导不够

b.指派新工作时未充分指导

c.蓝图或草图破损、难懂、看错、标准未及时更正、或自作主张 d.机械故障或未调整好

e.未对每一工作站检查材料使用情形(标准与差异分析) 2)未让部属了解材料或供应品的价值 3)命令与指示不清 4)纵容不良的物料搬运

5)未注意部属的眼力与健康,造成不良品 6)缺乏纪律,纵容粗心或不当的工作 7)容许部属用不适当的材料,如太好或太差 8)未能追踪不良工作起自何人,以致不能纠正 9)不能适才适用,特别是新人 10)请领太多材料,多余却未办退料 11)未请领正确的材料,用错材料 12)未检查材料是否排列整齐,正确放置

13)未能利用蒸气、水、气体、电和压缩空气等检查电线之绝缘破损,裂开的管路 14)纵容部属私事使用油、压缩空气、小工具、化学药品等 15)让不良材料当良品流入

16)缺乏有效系统防止材料外流、避免损失或被偷 17)可再用的材料当废料处理

18)纵容浪费或滥用以下供应品:扫把、文具、灯泡、水管等 19)产生不良未立即停止生产 4 机器与设备的浪费

1)缺乏工作计划,使所有可用的机器未获得充分且适合的利用 2)疏于检查机器,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及避免故障

3)一线主管缺乏正确使用机器的知识,不了解各种机器的能力 4)未定期检查绳、皮带、链条、输送带、润滑系统等 5)杀鸡用牛刀,小工作用大机械

6)在保养、修理、油漆工作上缺乏与保养部门协调 7)闲置机器未加保养,任受潮湿、脏物、灰尘、锈等侵蚀 8)缺乏定期清洁,机器不洁

9)所有转动零件未检查是否有适当的润滑 10)应修理之处未立即办理 11)机器没有适当的操作说明书 12)缺乏良好纪律以避免机器设备的滥用 13)纵容部属用「不当方法」修理机器 14)一线主管不知机器与设备的最新型式 15)未促使部属注意机器的价值与情况 16)滥用小机器作笨重工作

17)该报废的机器仍加以修理,比买新机花了更多的费用 18)可修理的机器却报废

19)没有效率管理之数据(机械效率) 5 人力的浪费

1)由于下列原因,无法控制有能力部属之人事变动 a.未评估员工变动之直接与间接成本 b.“管”得太多,聪明的领导却太少 c.对纪律要求「太严」或「太松」 d.能做到的「承诺」,却未遵守

e.许下不能作到的「承诺」,如休息、奖励 f.一线主管的权威、架势不好 g.强留部属在他极端不喜欢的工作上 h.对待部属不公正 i.部属争吵时,偏袒一方

j.在升薪调整上,一线主管未在职范围与政策 k.未能查出自愿离职部属之理由 l.不能向部属正确说明公司的目标与政策 2)不能使新进人员充分发挥其生产力 a.没有以亲切、帮助的态度接纳新员工 b.对新进人员没给予安全的工作指导 c.未让新进人员了解全天的工作及其它内容 d.没有选择够格的人配合工作 e.对学习速度慢的人没有耐心

f.未促使其它部属对新人的表示友善、帮助的态度 g.未尽可能的接近新人

h.没有告知新人,工厂生活情况与规划 i.未安排完整的训练计划 3)未使部属尽其所能: a.未指导部属如何做好工作

b.未尽可能的说明工作,使其发生兴趣 c.未对部属的进步与个人生活表示关心 d.没有容纳部属错误的雅量

e.未注意部属的力量与个性,适当的指派工作 f.未研究部属个人的不同,以发挥他最大的潜力 g.纵容部属派系存在或组成小圈圈 h.评价一个人只重资格、关系

i.明知某人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当,却未加调动 j.生病的部属仍让他工作 k.未给予需要的协助

l.当可能且适当的时间,却未给予升迁 m.未考虑影响薪资与工作条件的问题 n.未训练一个后补者 4)欠缺对标准工时教导概念 5)欠人员效率管理数据 6 意外事故的浪费: 1)未认识到预防意外事故是工作的一部份 2)未对全体部属彻底说明安全事务 3)未给机器装上安全防护,并使确保有效 4)纵容在工作场所滥用安全防护

5)未在适当处所标上危险记号,并保持干静与易读 6)未彻底了解意外事故的间接成本 7)物料放置不善

8)不了解构成意外危险的成因 9)未保存事故记录,未加分析与应用 10)未建立良好的安全范例 11)没有定期与切实的检查安全 12)未能持久地执行安全规则

13)纵容工作人员不戴必要的安全防护:如手套、安全帽、耳塞等 14)一线主管未认清其安全责任与事故责任 15)不能激发与保持部属的安全意识以防止事故 7 缺乏合作的浪费

1)未与其它一线主管或部门合作 未确实了解公司政策并向部属解释 3)不能聪明地处理谣言

4)推诿责任给其它一线主管、部属或主管 5)未适当地将部属的意见反应给主管 6)纵容不满的员工煽动反抗公司的做法 7)一线主管未能给予那些尚不普及的公司规章予以全力支持 8)未能鼓舞部属间的友爱与合作的气氛 9)一线主管在本部门内轻率地批评公司政策

10)在公司之教育活动上未与管理阶层诚心全力合作包括新员工训练、公布栏、提案制度等 8 空间的浪费`````整理整顿 1)材料不适当排放与储存

2)未彻底执行定期(每日、每周、每月)清理项目 3)机械与其它永久性设备之错误安置

4)纵容部属丢置手工具、梯子、手推车等在过道上,不能保持走道清洁 5)废料未报废

6)橱柜、油筒、材料供应处等放置于不便之处 7)纵容不用的机器与设备占据重要的空间

8)由于未及时修理楼板、屋顶等以致需要的空间未加利用 9)照明不足,形成黑点,死角 10)布置不当,不能保持条理 11)工作场所放不需要的物料

12)未培养及督导物品用完要归定位

第三篇:八大浪费学习心得

经济学中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用销售业绩-成本=利润,为达到利润最大化,在销售业绩一定的情况下,削减成本才能提升利润,这也是精益生产的原理所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要达到精益生产理想梦工厂,要运用好自动化和准时化生产原则,利用好5S、可视化、标准作业、持续改善、PDCA工具,通过内在成本控制,获取利润,学习八大浪费,谈一下自己的感悟与见解,具体如下:

1等待的浪费。说起等待,都是纯粹的浪费,不产生任何的价值。人等机、机等人、机等料、人等人、故障等待,计划脱节都是大大的浪费,在我们实际生产中,出现的UHT故障、灌装机操作待机、动力能力异常,员工等待,都是纯粹的浪费,造成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影响效率的六大损失、等待中浪费,都是我们应该揣摩端详的。

2搬运的浪费。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搬运、成品运输搬运、中转库存的搬运,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搬运的浪费,只留取必要的货运,减少冗余的搬运动作,才是佳境。

3不良品的浪费。生产过程中不良品、过程返工,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指标不合格、封合不良、质量事故,不但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带来的反而是成本损失和质量赔偿,不良品会带来处理不良品产生的更多损失,对于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都已被大家熟知,可见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4加工的浪费。加工目标不明确,造成生产浪费,产品不是客户需求,造成货品积压,都是加工浪费,以客户需求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才是正当流程。

5动作的浪费。做无用的动作,无用功都是浪费,按精益思想,双手共用反向对称,小臂动作最小化,减少弯腰、屈膝、踮脚等不便于操作的动作,取物伸手即来,都是有效削减动作浪费的途径。

6库存的浪费。库存积压、货品堆积,都是库存积压的浪费,传统观念和不科学管理导致了积压的形成,库存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势必对生产加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资金、成本的积压。

7生产过多过早的浪费。担心工作完不成,计划不固定,工时不平衡,都会产生浪费,带来等待、不良等一系列的危害。

8管理的浪费。管人理事是核心所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利用员工的智慧,消除浪费走上精益之路,从认识、识别浪费,秉承现场现物现认的三现原则,运用5W1H、WHY-WHY分析的精益工具,削减管理的浪费。

运用消除浪费的七种基本方法,从浪费的八个方面,提升管理能力,精益求精,学习易得,理论易懂,但运用需时、效果需势,携全员之力,同舟共济,才能彻底消除八大浪费,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第四篇:班组长可以改善的151种浪费

很多工厂每年浪费了千百万元的费用,其中大部份均可节省下来,虽然管理阶层应负主要责任,但必须获全体员工之支持,特别班组长的合作是产生效率的主要关键,以下列出151种浪费原因,班组长们应该马上采取改善行动,并经常自我检点,同时更应重视浪费、效率、不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1 时间的浪费: 1)缺乏适当的计划,使工修人员在换规格时产生等待,或停工待料 2)一线主管未能彻底了解其所接受之命令与指示 3)缺乏对全天工作内容的认识 4)对一线主管的命令或指示不清楚

5)未能确实督导工具、材料、小装置等应放置于一定之处所 6)不应加班的工作,造成加班

7)未检视每一工作是否供给合适的工具与装配 8)放任下属故意逃避他们能作的工作 9)需要的人员不足 10)保有太多冗员

11)拙于填写报告及各种申请表格

12)纵容班员养成聊天、擅离工作岗位、浪费时间之坏习惯 13)疏于查问与改正班员临时旷职及请假的原因 14)未要求班员准时开始工作,松于监督 15)拖延决策

16)一线主管本身不必要的请假与迟到或不守时 17)迟交报告

18)需要修理时未立即请查原因 19)工作中不必要的谈话与查问

20)一线主管不能适当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与时间

9.2 创意的浪费

1)未能倾听下属的建议 2)未能鼓励下属多提建议

3)在各种问题上不能广听部属的意见

4)不能广泛的研讯本身工作与业务之有关方法

5)未询问新进人员过去之工作经验,以获取有益的意见 6)未充分向其它部门(如生技等)请教

7)未考虑或指定适当人员处理所有有用的提案 8)未能从一线主管会议中获取有益的意见 9)管理机能不好

9.3 材料与供应品的浪费 1)督导不良,造成材料的浪费 a.对新人指导不够

b.指派新工作时未充分指导

c.蓝图或草图破损、难懂、看错、标准未及时更正、或自作主张 d.机械故障或未调整好

e.未对每一工作站检查材料使用情形,(标准与差异分析) 2)未让部属了解材料或供应品的价值 3)命令与指示不清 4)纵容不良的物料搬运

5)未注意部属的眼力与健康,造成不良品 6)缺乏纪律,纵容粗心或不当的工作

7)容许部属用不适当的材料,如太好或太差 8)未能追踪不良工作起自何人,以致不能纠正 9)不能适才适用,特别是新人

10)请领太多材料,多余却未办退料 11)未请领正确的材料,用错材料

12)未检查材料是否排列整齐,正确放置

13)未能利用蒸气、水、气体、电和压缩空气等检查电线之绝缘破损,裂开的凡尔与管路 14)纵容部属私事使用油、压缩空气、小工具、化学药品等 15)让不良材料当良品流入制程

16)缺乏有效系统防止材料外流、避免损失或被偷 17)可再用的材料当废料处理

18)纵容浪费或滥用以下供应品:扫把、文具、油布、灯泡、水管等 19)产生不良未立即停止生产

9.4 机器与设备的浪费

1)缺乏工作计划,使所有可用的机器未获得充分且适合的利用 2)疏于检查机器,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及避免故障

3)一线主管缺乏正确使用机器的知识,不了解各种机器的能力 4)未定期检查—绳、皮带、链条、输送带、润滑系统凡尔等 5)杀鸡用牛刀,小工作用大机械

6)在保养、修理、油漆工作上缺乏与保养部门协调

7)闲置机器未加保养,任受潮湿、脏物、灰尘、锈等侵蚀 8)缺乏定期清洁,机器不洁

9)所有转动零件未检查是否有适当的润滑 10)应修理之处未立即办理 11)机器没有适当的操作说明书

12)缺乏良好纪律以避免机器设备的滥用 13)纵容部属用「不当方法」修理机器 14)一线主管不知机器与设备的最新型式 15)未促使部属注意机器的价值与情况 16)滥用小机器作笨重工作

17)该报废的机器仍加以修理,比买新机花了更多的费用 18)可修理的机器却报废

19)没有效率管理之数据(机械效率)

9.5 人力的浪费 1)由于下列原因,无法控制有能力部属之人事变动 a.未评估员工变动之直接与间接成本 b.“管”得太多,聪明的领导却太少 c.对纪律要求「太严」或「太松」 d.能做到的「承诺」,却未遵守

e.许下不能作到的「承诺」,如加薪或升迁

f.无充分理由而解雇人,不应使用解雇作为一种处罚 g.强留部属在他极端不喜欢的工作上 h.对待部属不公正

i.部属争吵时,偏袒一方

j.对一个部属批语其它的部属 k.未能查出自愿离职部属之理由

l.不能向部属正确说明公司的目标与政策 m.在升薪调整上,一线主管未在职范围与政策 n.一线主管的权威、架势不好

2)不能使新进人员充分发挥其生产力 a.没有以亲切、帮助的态度接纳新员工 b.对新进人员没给予安全的工作指导

c.未让新进人员了解全天的工作及其它内容 d.没有选择够格的人配合工作 e.对学习速度慢的人没有耐心

f.未促使其它部属对新人的表示友善、帮助的态度 g.未尽可能的接近新人

h.没有告知新人,工厂生活情况与规划,如安全、发薪日期、厕所、饮用水、浴室等 i.未安排完整的训练计划 3)未使部属尽其所能: a.未指导部属如何做好工作

b.未尽可能的说明工作,使其发生兴趣 c.未对部属的进步与个人生活表示关心 d.没有容纳部属错误的雅量

e.未注意部属的力量与个性,适当的指派工作 f.未研究部属个人的不同,以发挥他最大的潜力 g.纵容部属派系存在或组成小圈圈

h.评价一个人只重资格、种族、宗教、关系 i.明知某人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当,却未加调动 j.生病的部属仍让他工作 k.未给予需要的协助

l.当可能且适当的时间,却未给予升迁 m.未考虑影响薪资与工作条件的问题 n.未训练一个后补者

4)欠缺对标准工时教导之概念 5)欠人员效率管理之数据

9.6 意外事故的浪费: 1)未认识到预防意外事故是工作的一部份 2)未对全体部属彻底说明安全事务

3)未给机器装上安全防护,并使确保有效 4)纵容在工作场所滥用安全防护

5)未在适当处所标上危险记号,并保持干凈与易读 6)未彻底了解意外事故的间接成本 7)物料放置不善

8)不了解构成意外危险的成因

9)未保存事故记录,却未加分析与应用 10)未建立良好的安全范例 11)没有定期与切实的检查安全 12)未能持久地执行安全规则

13)纵容工作人员必要的安全装配:如手套、电焊护面等 14)一线主管未认清其安全责任与事故责任 15)不能激发与保持部属的安全意识以防止事故 16)未与政府或保险公司之安全检查员配合 9.7 缺乏合作的浪费; 1)未与其它一线主管或部门合作;未与事务人员、工程师、业务员、人事等合作 2)未确实了解公司政策并向部属解释 3)不能聪明地处理谣言

4)推诿责任给其它一线主管、部属或主管 5)未适当地将部属的意见反应给主管 6)纵容不满的员工煽动反抗公司的作法

7)一线主管未能给予那些尚不普及的公司规章予以全力支持 8)未能鼓舞部属间的友爱与合作的气氛

9)一线主管在本部门内轻率地批评公司政策与私人

10)在公司之教育活动上未与管理阶层诚心全力合作包括学徒训练、公布栏、提案制度等 9.8 空间的浪费整理整顿) 1)材料之不适当排放与储存

2)未充分注意材料在工厂中的途程计划 3)机械与其它永久性设备之错误安置

4)纵容部属丢置手工具、梯子、手推车等在过道上,不能保持走道清洁者 5)废料未报废

6)橱柜、油筒、材料供应处等放置于不便之处 7)纵容不用的机器与设备占据重要的空间

8)由于未及时修理楼板、屋顶等以致需要的空间未加利用 9)照明不足,形成黑点,死角

10)单位内布置不良,不能保持条理

11)工作场所諀不需要的物料,仓库与工场不分 12)未重视事理整顿的重要

13)未培养及督导物品用完要归定位

14)未彻底执行定期(每日、每周、每月)清理项目,以永久保持

第五篇:工厂常见的八大浪费

一、不良品浪费 由于工厂内出现不良品,需要进行处置的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这类浪费具体包括:材料的损失、不良品变成废品;设备、人员和工时的损失;额外的修复、鉴别、追加检查的损失;有时需要降价处理产品,或者由于耽误出货而导致工厂信誉的下降。 任何的不良品产生,都会造成材料、机器、人工等的浪费,及早发现不良品,容易确定不良来源,进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关键是第一次要把事情做对,做到“零缺陷”。

二、加工浪费 指的是与工程进度及加工精度无关的不必要的加工,也叫过分加工的浪费,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多余的加工和过分精确的加工,例如实际加工精度过高造成资源浪费;第二是需要多余的作业时间和辅助设备,还要增加生产用电、气压、油等能源的浪费,另外还增加了管理的工时。有一些加工程序是可以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很多时候会习惯并认为现在的做法较好。

三、动作的浪费 12种动作浪费:◆两手空闲◆单手空闲◆不连贯停顿◆幅度太大◆左右手交换◆步 行 多◆转身角度大◆移动中变换状态◆不明技巧◆伸背动作◆弯腰动作◆重复不必要动作。 这些动作的浪费造成了时间和体力上的不必要消耗。

四、搬运的浪费 从JIT的角度来看,搬运是一种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而不产生价值的工作都属于浪费。

1、取放浪费;

2、等待浪费;

3、在制品过多浪费;

4、空间浪费。 搬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放置、堆积、移动、整列等动作浪费,由此而带来物品移动所需空间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和人力工具的占用等不良后果。

五、库存的浪费 库存过多掩盖问题,降低库存暴露问题 精益生产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 ,所有改善行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和消除库存有关。 ①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②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 ③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④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⑤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工场、仓库建设等 ⑥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因库存造成无形损失,绝不亚上述有形损失,精益生产者认为库存会隐藏问题,而“问题”在精益生产者被认为是宝藏,问题如果能不断地被发现解决,则利益便会不断地产生

1、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

2、库存量一多,因机械故障、不良产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不能马上显现出来,因而也不会产生对策。

3、由于有了充足的库存,出现问题时可以用库存先顶上,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决甚至不用解决,最起码是被掩盖住了,不急迫了,不会被上级追究了,于是乎本部门的工作成绩就出来了。按照过去的管理理念,人们认为库存虽然是不好的东西,但却是必要的。JIT的观点认为,库存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由于库存很多,将故障、不良品、缺勤、点点停、计划有误、调整时间过长、品质不一致、能力不平衡等问题全部掩盖住了。

六、生产过剩浪费

1、 提早用掉了材料费、人工费,并不能得到什么好处。

2、把“等待浪费”隐藏,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

3、积压在制品,使生产周期L/T变长,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空间变大,不知不觉吞蚀我们的利润。

4、产生搬运、堆积浪费,先进先出变得困难。 制造过多或过早,提前用掉了生产费用,不但没有好处,还隐藏了由于等待所带来的浪费,失去了持续改善的机会。有些企业由于生产能力比较强大,为了不浪费生产能力而不中断生产,增加了在制品,使得制品周期变短、空间变大,还增加了搬运、堆积的浪费。此外,制造过多或过早,会带来庞大的库存量,利息负担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贬值的风险。

七、等待的浪费 ◆生产线的品种切换◆工作量少时,便无所事事◆时常缺料,设备闲置◆上工序延误,下游无事可做◆设备发生故障◆生产线工序不平衡◆有劳逸不均的现象◆生产计划不及时 由于生产原料供应中断、作业不平衡和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无事可做的等待,被称为等待的浪费。生产线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如果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势必造成等待的浪费;每天的工作量变动幅度过大,有时很忙,有时造成人员、设备闲置不用;上游的工序出现问题,导致下游工序无事可做。此外,生产线劳逸不均等现象的存在,也是造成等待浪费的重要原因。

八、管理的浪费

管理浪费指的是问题发生以后,管理人员才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补救而产生的额外浪费。管理浪费是由于事先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问题,科学的管理应该是具有相当的预见性,有合理的规 划,并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加强管理、控制和反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管理浪费现象的发生。 企业存在哪些时间上浪费的: 1) 生产周期时间长;2) 采购时间偏长;3) 出现异常情况时处理不及时;4) 生产线转换时切换时间过长;6) 工作计划不合理,导致时间上的浪费;7) 工作量变动太大,出现人员,设备闲置;8) 经常因物料缺料或上工序发生延误而使机器闲置或生产线停线;10) 机器设备经常发生故障;11) 产线未能取得平衡;12) 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导致时间决策上浪费;13) 会议过多,造成的浪费。

如何消除时间上的浪费: 1)根据浪费时间的原因,制定具体的应对解决措施;2)建立,完善各种制度和运作流程;3)建立时间标准并适时改善调整;4)切实执行(跟进,监督);5)定期检讨,评估,和持续改善。

消除人员浪费的意义: 1) 提高工作效率;2) 降低劳务费用;3) 减少员工消极怠工,推托之情型发生,并减少由此引发的其它浪费。

发掘潜在的过剩人员: 1) 如何发掘生产线上的人员过剩;2) 如何发掘管理人员过剩;3) 如何发掘职能部门人员过程。

如何消除人员上的浪费: 1) 分析存在那些潜在的过剩人员:A,定岗定员;B,岗位设置的合理性;C,工作量的饱和程度 2) 无益工作的剔除:A,明确那些是无益的工作;B,工作流程的精简,合并;3) 改进操作和设备,提 高生产效率,实现少人化。4) 重新调整组织结构,精减人员;5) 扩大职责范围,管理幅度;6) 充分授权。

如何减少管理工作中的八大浪费: 1)管理要素不能得有效利用的闲置浪费;2)无目标,无计划造成的管理成本浪费;3)缺乏凝集力的协调浪费;4)低效造成的效率浪费;5)按个人意愿造成的无序浪费;6)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的等待浪费;7)敷衍了事的应付浪费8)因监督管理所增设管理人员之浪费。

日常管理容易陷入的八大误区: 1)我没法管 喜欢做技术工作—不善于管人;2)是我的功劳.习惯依靠个人努力去完成任务—单干,不善于建立有效的工作网络,工作团队;3)主要由我做,我真不放心.事无巨细,不善于授权一把抓;4)管它有没有完成 虽有工作目标,但缺乏目标控制;5)我喜欢随意,走一步看一步.不善于,不习惯做计划;6)怕什么 有问题再说.救火现象普遍;7)谁能帮帮我 未经过系统的管理技能培训,知识不够;8)阿弥陀佛,幸好没什么变化,没出差错。

主管人员常犯的八种错误: 1)缺乏主人与责任意识,拒绝承担个人责任;2)"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只注重个人与部门利益;3)管理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领导;4)未能很好地培训与引导下属;5)角色错位;6)欠缺自律,作风随意,忽略负面影响;7)工作缺乏跟踪与监控;8)用人失误,包庇能力不足的人。

成功主管的八项准则: 1)明确的目标;2)做正确的事;3)合作致胜;4)积极的心态;5)沟通无极限;6)以主人自居;7)在客户身边;8)追求卓越 。

主管人员的类型分析: 1)强迫压制型:固执守旧,过分压制员工,害怕员工威胁他的地位 2)哥们义气型:对待员工常常称兄道弟,讲哥们义气,在工作中感情用事,缺乏原则性,不能发挥主 管应有作用 3)教练型:即有技术又懂管理,注重培训员工和班组团队的建设,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主动发现并解 决问题 4)劳动模范型:工作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只知道自己做事,不会管理员工,不适合担任领导工作 5)大撒把型:不乐意做管理人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得过且过,没有责任心,采取无为而治 的做法,徒有虚名 6)唯命是从型:强调绝对服从,对上级是忠心耿耿,而且毫不怀疑与抗拒,但也绝不会主动做事,一 切听从上级的指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往往缺乏创新和管理能力 7)生产技术型:技术业务能手,但缺乏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工作方法简单,常常用对待机器的方法对待员工。

上一篇:保安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包村领导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