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2024-05-01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精选十篇)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1

关键词:技术溢出途径,产业集群,纵向溢出,横向溢出,中国东莞

1 前言

目前, 在聚集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 技术的溢出效应成为广泛探讨的课题。Koo (2005) 认为, 技术溢出和聚集经济之间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1]:一方面, 技术溢出被看作是形成聚集经济和造成企业聚集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溢出效应吸引了相当数量相同产业企业聚集在特定的地理区域。Black and Henderson (1999) 用数学模型证明了本地的技术溢出刺激了城市经济的聚集[2]。由于当代技术更新迅速, 位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利用在地理上的临近优势, 很容易互相获得最新的技术知识和信息[3];另一方面, 企业在地理上的聚集也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 Richardson (1978) 指出, 地理上的临近推动了企业间的人力资源流动[4]。美国硅谷和第三意大利产业区的案例表明, 聚集的企业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 通过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的接触推动了信息与知识的共享, 以及熟练员工在企业间的流动;因此加速了技术的溢出和创新[3,5,6]。根据不同的溢出渠道, 技术溢出效应通常被分为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横向溢出是通过企业间的直接模仿, 人力资源的流动, 不同企业雇员间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社交活动等方式产生的[7,8,9];而纵向溢出则是基于供应链的上游、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关系, 通过采购、代工、员工技术交流等渠道产生的[1,10,11]。

近年来, 国内涌现出了大量的关于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但是,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探讨技术溢出效应与境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显著性关系上。本文则通过对东莞地区的PC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 重点研究了我国产业集群内技术溢出的方式和渠道。

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第一手数据来源于广东省东莞地区的PC产业集群。选择东莞PC产业集群的原因如下:在集群内, 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效应都十分显著;东莞地区的集群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在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广泛推广。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和商业化、政府对农村经济控制和对农村-城市人口流动限制的放宽, 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复苏。广东省, 特别是东莞地区农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促进了当地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东莞是一个以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 被多次引用在经济研究, 发展研究, 政策研究, 农村研究和区域研究中。东莞是全球最大的PC产业制造和装配基地, PC产业在2005年产值达到了223.2亿美元 (东莞统计年鉴2005) 。目前有超过3500家PC制造厂商聚集在东莞2500平方公里内的区域, 其中施乐、日立、富士通、NEC、佳能、菲利普等17家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生产产品涵盖了95%的PC零部件;世界上每5台电脑就有1台打上了东莞制造的标签;如硬盘磁头、机箱、光储设备、鼠标和键盘、主板、电子零部件等10余种产品的产量占到了全球电脑和外设市场的10%以上份额。包括像联想、IBM、惠普HP、DELL、宏基、华硕、富士通等国内外著名厂商纷纷在东莞开设了生产线或者在当地购买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9] (部分数据来源于东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和东莞经济贸易局) 。

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调查统计方法。初始样本是在东莞工商局登记注册的, 名字中包含有PC、电脑、科技、IT和电子等关键字的企业。调查统计的过程包含了两个步骤:第一步, 初始样本的1/4被随机选择作为目标样本。一份官方调查研究介绍信、自陈式问卷和带邮票的回函信封通过邮寄方式寄到目标样本企业, 而收件人是企业总经理、首席执行官 (CEO) 或首席技术主管 (CTO) 。一个月后, 一份副本将会邮寄给没有回复的目标样本企业;第二步, 根据目标样本企业对调查问卷的回应, 对个人开展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 以便了解更为深入的信息。被访者将会被鼓励提供具体的案例来解释问卷中某些问题的选项。如果被访者短时间内不能安排面对面访谈, 电话访谈和网上语音访谈将作为备选的方式。

3 纵向溢出

当代企业, 特别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生产的企业已经不能再独自控制整条产品线了, 企业通常通过供应链整合或外包等方式来满足生产的需要[12]。灵活专业化和高度纵向分解已经成为PC产业的显著特点。随着全球对PC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国内PC市场的兴起,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最初是来自世界第三大PC产地的我国台湾, 随后是来自其他发达国家的PC厂商纷纷在东莞开设生产和装配车间[9]。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对于精艺生产和生产时间的控制已经成为产品链中重要的因素[15]。当某一厂商转移到了东莞或者在东莞开设了生产装配车间, 其上游厂商将会随行而至, 以期减少时间、交易和物流成本。经过数年的发展, 东莞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大陆和海外的PC厂商, 形成了PC业的产业集群。此外, 东莞地区同时滋生了大量从事PC以及相关产品生产的本地中、小型企业, 而这些本地企业也渐渐被吸入到了PC产业的供应链中。

PC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从生产能力过渡转移到了研发能力。几乎所有的PC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厂商都通过供应链或代工的方式将产品的生产供需外包给了合作伙伴。这种基于供需双方契约形式和外包的网络, 使得上游供应方可以通过后向的技术溢出和转移从下游买方处获得技术[14]。在东莞,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通常为新产品及其中间件设计结构和规格, 然后再将具体生产工作外包给在当地的上游供应商。这些上游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买方要求提供定制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 一些设计和生产技术就不可避免地从核心企业溢出到上游生产者。

根据对东莞上游中间件生产厂商、以及代工厂商的抽样调查, 63.7%的样本认为与下游买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获得设计和生产技术 (图1) 。如图2所示, 在对以上63.7%的厂商进行深度访谈后, 46.1%的厂商相信他们通过直接模仿或者部分模仿的方法, 从下游客户厂商的设计和产品样板中学习到相应的技术来改进自己品牌的产品。对于高技术和复杂工艺产品的生产, 由于通常是严格基于供应链的, 因此很难被模仿。23.2%的厂商可以通过后向供应链条整合, 从原设计者处获得技术, 然后在一定授权下, 进行改进或仿制自己本品牌的产品。制造定制中间件和提供代工服务的上游卖方的技术能力水平有时会成为制约供应链正常运作的瓶颈。在东莞PC产业集群内, 为了保证产品规格和质量, 12.3%的下游买方直接派出技术专家和高级经理到上游卖方处进行生产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而25.7%的下游买方为上游卖方的员工提供了培训项目。

所有的数据表明, 在东莞地区上游卖方通过融入了整条供应链中的技术与知识系统, 直接从买方处获得技术[15]。因此, 通过契约形式和外包网络的纵向技术溢出效果在东莞PC产业集群内是显著的。

4 横向溢出

横向生产模式通常会与技术复杂程度较低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与技术复杂程度高的高技术产品相比, 低技术产品并不需要严格在供应链上进行生产。

根据本研究数据, 模仿在新技术的溢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处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相比较在地理空间上分散的企业, 更容易互相模仿技术和产品[16,17]。东莞地区很多本地中小型企业是通过亲戚和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而PC产业集群内的大部分本地也不例外[9]。在东莞, 超过半数的海外投资是来源于是海外华侨, 这些华侨至今仍然与东莞当地居民有着很深的亲属和血缘关系。当地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 一些家族的成员会学习家族老一辈成员的方式, 建立自己的企业, 并生产类似的产品。或者某些较大的当地企业会通过“分家”的方式派生出数个企业。这些同源企业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所有这些东莞典型社会关系推动了技术和产品在本地企业间被有效而又迅速地模仿。然而, 这些模仿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技术的性质和企业吸收技术的能力[18]。本研究调查发现, 技术和产品的模仿主要发生在那些从事标准中间件生产或装配技术复杂程度低的产品的厂商之间。相对而言, 由于对技术复杂度、精密的生产机械和仪器、以及创建和整合产品链的商业能力要求很高, 高技术的产品, 如显示器、电脑主板、显示卡等是很难被模仿。

本调查研究揭示了, 在东莞PC产业集群内, 人才储备十分充足。大部分的技术知识是还没有被显性化的隐性知识, 而人才的个体就是这些隐性知识的载体[19]。在这方面, 员工的流动就成了技术扩散、溢出和创新的重要途径。Saxenian (1994) 指出, 在美国硅谷内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流动带来了技术溢出和创新[3]。当技术人员成功开发出新的产品, 他们下一步很有可能会跳槽到其他公司, 因此这些技术人员身上所载有的技术便会融入到其他公司的R&D行为中[8]。对于企业来说, 最容易与最快获得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方法就是雇佣竞争对手公司中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东莞的PC产业集群内,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一家厂商的工作平均服务年限仅为2.3年。据分析,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厂商倾向于在集群内部吸引从事相关业务的熟练员工。一共有83.4%的样本厂商认为在招聘技术人员的时候, 以往相关工作经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图3) 。他们同时指出, 技术创新能够直接获益于新招聘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第二点, 员工普遍认为, 产业集群不仅仅提供了大量新的工作机会, 而且也降低了他们转换工作的成本。

信息与知识的交流作为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渠道, 将在本文中探讨。为了推动本地技术扩散、溢出、创新和升级,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东莞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举行PC行业的技术交流会。如表1所示, 在本次调查统计中共计有57.4%的样本企业曾经派出过有关技术人员参加技术交流会, 但是在这57.4%的样本中, 却仅有不到1/3的企业再次参加了技术交流会。原因是:一方面, 列席的厂商期望通过技术交流会能够了解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另一方面, 这些厂商又想保护自己的技术和商业信息。因此, 这些政府主持的技术交流会并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与之相反, 在东莞地区, 知识和信息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散播得相当迅速。本地稠密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推动知识在企业员工间交流的有效方式。在当地的传统中, 人际社会关系是与技术、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技能。企业的聚集增大了同行交流的机会。根据调查统计所得数据, 超过70%的被访者习惯在周末与朋友、当前或以前同事聚会, 而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社交活动为交流技术、共享知识和信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5 结论

与大多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技术溢出效应的方法不同,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调查统计方法。

灵活专业化和高度纵向分解已经成为了PC产业的显著特点, 大多数的制造厂商已经被整合到了供应链中[9]。基于供应链向后整合的契约形式、外包网络和代工关系, 人员交流和员工培训已经成为了东莞地区有效的技术纵向溢出的途径。然而, 本研究发现一旦当本地中小型企业融入到供应链及其知识和技术系统中后, 往往会在技术上对核心企业十分依赖。为了解决对核心企业, 特别是外资企业的依赖的问题, 本文认为外部的研究并不能替代企业的内部研究, 本地中小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 积极进行自主的R&D工作。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 篇2

摘要:企业为了获得成本的节约和市场便利而进入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终还是靠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往往没有实行技术创新而使企业和产业缺乏竞争力。文章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在介绍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技术创新问题后,提出一些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期达到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研究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我国产业集群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等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较为典型,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最早也较为成熟,现在对以上二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做一个简要介绍:

1、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状。长三角地区是指沿长江南京至上海人海口段形成的三角洲地区,该区域是由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15个城市组成。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七千多万。占全国5.2%,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GDP达到5.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9%。

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较早,目前已形成小商品、服装、机电等多个产业集群,遍布全省。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形成比浙江省稍晚。但发展比较快。目前全省也已形成了纺织业、环保产业、IT产业及光伏产业等二十多个比较熟的产业集群。上海市自1990年以来,构建了东、西、南、北四大产业基地,郊区也新建了不少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大批制造业企业集群。浦东开发以来,利用政策上的优势,浦东新区逐步形成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服务业产业集群。

2、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状,珠三角地区是指从广州沿珠江两岸到人海口的三角洲地区,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等九个城市组成。目前不包括港、澳特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托港、澳地区的辐射,外向型经济发展得以迅速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聚集。2008年珠三角地区GDP约为3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0%。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2008年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概述

1、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把由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划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取决于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被称之为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取决于从事该产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效率,被称之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并用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解释产业集群形成的现象。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认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根据区位集聚来划分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企业扩张使相关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集中于某一地方。韦伯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靠集群内大企业的技术创新。

2、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形成动力。

(1)市场竞争的要求。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仅面临来自集群外部的竞争,同样要面对集群内部的竞争。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互补关系,也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关系。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有很多家。它们都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个体,具有规模的相近性、资源的同构性、工艺的相似性、产品的同质性和市场的同一性的特点。它们都要对集群内的供应商、客户、技术工人和其他资源进行选择与争夺。成员企业为了在集群内部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创新。波特认为,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愿望促使企业比相邻企业做得更好,即使在没有竞争的企业之间也是如此。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对比压力。也能激发企业不断创新。

(2)国际分工的要求。对于产业集群来说。技术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像我国的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没有核心技术,要想在国际分工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要紧跟国际技术发展。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促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现代化。能够按国际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相关的产品,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不断地发展壮大。

(3)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资源中拥有绝对优势,即使是在同一类型资源上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创新资源的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内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弥补企业资源在技术创新上的劣势。从集群外部来看,企业要和上下游的企业或厂商保持一定的关系,这都需要创新。企业要密切关注上游企业的技术发展,如果自身的技术得不到改进的话就很难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样也要对下游的客户或消费者十分了解,要根据不断的变化的需求通过创新来组织好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3、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1)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大量相关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消费者。需求信息流量大、快而且集中,使企业在感知市场动向方面比较方便,能够迅速抓住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会。进行技术创新。以填补市场需求空白。在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有技术创新的需求,企业之间可以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源以及政策的优势通过合作来推动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小。在成果转化上,由于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相关企业。有相关的交易、技术、社会网络,各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合作方式进行生产,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节省了创新时间,同时技术创新在创新企业的带动下进行,这种创新的波动效果会使新产品的相关配套设施迅速完备,加快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产业集群内的资源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在技术创新被迅速推广的同时,企业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会不断的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这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

(2)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推广。从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来看,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在产业集群的作用比技术创新本事更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内信息和人才的大量集聚和流动,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较快扩散。同时对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一种压力,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它们会加速自身的技术创新;第二。产业集群内有相配套的专业市场。这些专业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者、率先采用者和跟进使用者之间的桥梁;第三,产

业集群内完善的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集群内社会网络的形成给企业进行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平台,所以集群内技术创新的结果会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散。

4、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1)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技术创新对新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然而技术创新的起点却是市场需求。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企业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技术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它市场主体提出了新的各种市场需求,这些市场需求可能导致相关企业为了节省运输、交易等成本。共享信息、创新等等而在这一地区集中,也可能导致相关新企业在该地区产生,还可能促使其它企业去进行技术创新来满足创新企业的需要。在这种不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会不断向该地区集中。这样就促进产业集群在地区的形成,当产业集群形成后,由于激烈的竞争和密切的合作等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直接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断发展和完善。

(2)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企业的发展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企业生机勃勃时,产业集群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企业要想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逐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换代,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延长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3)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主要是为了获取成本的节约,提高企业的利润。而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效益。同时,在集群内的各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这样就能保持集群的创新性。提高整个集群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能否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集群内、地区内、国内的同行业的竞争。还有全球同行业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使产业集群在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三、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缺乏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创新环境的变化又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构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应只是环境的适应者。而应该是环境的再造者,与环境和谐发展共建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大都有企业自发形成的。企业的技术实力相对比较弱。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依靠资源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群内创新积极性不高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直接关系,大多数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投入不多,人才缺乏。科研机构和产业集群的企业合作较少,这些都不利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很多地区的产业集群往往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区域外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同时集群之间也缺乏交流与合作,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无法引进。最终影响了产业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

2、集群内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大部分集群内的企业依靠集群带来的成本节约和市场机会能够有一定的效益,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强,再加上人才的缺乏,大都缺乏创新的动力。因为技术创新会有一定的风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投入,万一失败。企业就很难收回投资。不少企业也看到依靠目前的技术环境和企业的实力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为很多技术被国外大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很难有所作为,这也是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的原因之一。

3、集群内技术创新成果难以推广。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外溢与信息共享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一些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创新成果以及私人信息一旦泄露。其商业机会和商业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导致集群内的一些企业自身不愿投入资源搞自主创新,而是去大量的抄袭、模仿甚至克隆。一部分企业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结果导致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质量较低。缺乏竞争力,最终影响了整个集群区域产品的形象。

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

1、企业层面。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地创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也是如此。首先。企业要有创新意识,并把创新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创新问题;其次,企业要有专门的机构从事技术创新工作,要在公司高层领导下成立专门组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科研。同时还可以和集群内其他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开发,这样可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第三,企业要有创新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要重奖。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投入到技术创新中来;最后,要积极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将成果转化后,企业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去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技术创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市场层面。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因为只有当市场有需求时才能使创新成果得以转化。创新才有价值。这里市场不仅指产业集群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还包括相关的辅助机构,比如行业协会、大学、科研机构、财政、金融等机构,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这里的市场包括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在内部市场方面,提高对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增长和前景、当地购买者资源、期望的标准和质量、当地需求的差异化、购买者与当地集群合作的意愿等分析,了解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好、特点和要求等:在外部市场方面,要着重分析产业集群地理区域范围之外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了解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依赖于企业在区域内形成的网络。在市场和技术环境都日益不确定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网络的联接则是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战略行为,也是集群内各个行为主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区域的网络不仅包括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间正式的产业和经济网络,而且还包括企业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大学、研究机构、行会等中介组织等公共组织机构之间合作基础上而结成的研究与开发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企业家间的个人关系网络等。要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企业创新系统的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培育适合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通过市场了解到产业发展的趋势,协同各市场主体,充分利用集群内外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新产品和对生产工艺的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3

1.1 产业集群是技术集群的活动载体和运行结果

首先,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技术本身就是区域性的专有资产。产业中的企业以技术为基础, 而技术只有依附于企业才能实现其价值。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 从本质上看更在于技术与经济的实现[2]。因此, 技术集群附载于一定的经济组织活动之中, 经济活动本身就蕴含着技术活动得以运行的基础和条件。这样, 产业集群就表现为技术创新活动在组织与运行时所具有的特征与规律。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这种内在相通性为其互动耦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其次是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 而基于共同文化基础的企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 可以促进知识特别是隐形知识的交流和传播。由于空间的聚集使交流变得相对容易, 从而有利于促生新的技术集群, 推进技术创新。此外, 在长期合作中可以形成鼓励创新的特有文化, 使得许多知识、经验、信息便于传播, 特别是隐性知识由于空间的接近, 使得非正式交流成为其最有效的方式。

1.2 技术集群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动力和保障机制

单项技术有一个发育、发展、成熟和退化的过程, 而整个技术体系也有一个随主导技术演化而发展的过程。技术集群发轫于一个或几个激进发明, 进而逐步完善, 使创新更具有“秩序”, 方向更加明确。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 当旧技术集群的潜能不足以解决关键性的问题时, 具有更大潜能的新的技术创新群体就会出现, 旧技术群体将最终走向衰退。这一发展轨迹和新产业的出现到衰退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新产业的出现必然是以新的技术集群为基础, 技术群体的退化必然会导致产业的衰退。因此技术集群是产业集群运行中的重要支撑;产业集群使技术集群在更大范围内的延伸。另外, 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关点, 比如基于竞争的聚集效应、互惠共生效应、“干中学”和“用中学”效应、扩散效应等等。

1.3 技术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协调

知识技术决定产业集群的形成, 反过来, 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知识生产和吸收的效率,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呈正相关。在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原理的基础上, 赛伯特 (1960) 认为高的区域产值 (高产业集群能力) 导致高的研究开发投资, 从而加速知识生产和利用及技术的集中。基于这样的创新产生区域初始的竞争优势, 而这些竞争优势导致更高的区域产值 (高产业集群) 和密集的研究开发 (高技术集群) 。赛伯特认为尽管知识技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但是知识技术倾向于在一定空间区位极化。技术极化和来自于创新初始竞争优势所带来的资本和劳动的极化共同出现。区域内部的规模经济强化了技术、资本和劳动的极化效应。赛伯特认为劳动和资本的流动性越强, 技术知识的极化效应越强。区域新技术的引进和扩散强化累积因果过程。知识和产业集群能力的逻辑关系决定经济活动在区域的集中, 并且具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规律, 如美国硅谷、印度的软件基地。决定产业集群能力的重要因素是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空间粘滞性, 决定隐性知识不同于资本、劳动力在空间的自由流动。知识的非流动性是形成独特产业集群的最重要能力。隐性知识的粘滞性使产业集群能力难以模仿。许多国家复制硅谷模式的失败, 很好地说明了基于隐性知识的产业集群能力难以模仿。

2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因果关系:Geweke分解

2.1 指标设立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测量该地区的产业与技术的变动与发展趋势, 我们选取了深圳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样本时间序列数据, 因为高技术总产值指标反映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活动的结果, 以及该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实力和规模。我们选取了该地区高技术领域的专利受理量衡量地区技术活动状况, 因为专利是国家或地区科技资产的核心和最富经济价值的部分, 专利的拥有量既能反映该国或地区对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 又能折射出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潜能[3]。

本文选取了深圳1986~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 统计数据来自于历年《深圳统计年鉴》、《深圳专利统计分析系统》。其中, 由于《深圳统计年鉴》从1995年开始对高技术产业产值进行统计, 因此1986~1994年深圳高技术产业产值用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个典型高技术行业产值之和加以替代。以HGDP和MON代表高技术产值和专利受理量, 绘出两者的散点图。深圳专利量与高技术产业产值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该散点图显示了专利受理量和高技术产值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 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比较高 (相关系数为0.9826) 。

2.2 Geweke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其简单明了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能检验两变量间长期的因果关系, 而无法度量变量间的即时因果关系, 而且对于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两变量,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无法估计并比较双向因果关系 (又称为反馈, feedback) 的相对大小。为此, Geweke (1982) 提出所谓的Geweke分解检验 (Geweke decomposition test) 来度量因果关系, 他把变量x和y的因果关系 (记为FX, Y) 分解为x对y的因果关系 (记为FX→Y) 、y对x的因果关系 (记为FY→X) 以及x和y的即时因果关系 (记为FXY) , 即为FX, Y=FX→Y+FY→X+FXY。有关模型的推导请参阅Geweke (1982) 。

在进行Geweke分解检验之前, 应该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常见的单位检验有ADF检验 (Dickey、Fuller, 1981) 和PP检验 (Phillips、 Perron, 1988) , 本文采用ADF检验来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原序列为非平稳序列, 但原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平稳, 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根据Geweke分解检验的原理, 利用经济计量学软件Eviews5.0 , 本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详见表1。

根据表1的实证结果, 可以发现深圳市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有如下关系:

(1) 从反馈分解值及其相伴概率来看, 深圳市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呈现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2) 从反馈份额来看,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反馈关系更多表现为产业集群对技术集群的因果关系。

(3) 从即时因果关系看,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即时因果关系都显著。由此可见, 产业集群不仅从长期看与技术集群相互影响, 而且在其短期变动上与技术集群也显著相互影响。

3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协调度检验

协调性是系统内部各因素状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反映, 协调发展是状态指标和协调指标的综合。在协调发展过程中, 描述系统状态的大多数指标都是发展状态的各个标量, 它用于测定协调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变化因素, 对协调发展系统变化的影响状态。协调度则是对状态指标的关系程度进行量度, 进而准确地体现出协调发展的状态比值和结构关系。协调发展状况的区间, 判断系统是否协调发展, 我们须设立一个表示在某一数值下系统隶属于模糊集“协调”程度的指标, 它是一个[0, 1]闭区间上的实数, 即是协调系数。

定义1:状态指标:对状态指标j的状态协调系数表示为U (i/j) , 用来描述状态指标i的实际值与指标j对指标状态要求的协调值接近的程度;反之, 状态指标j对指标i的状态协调系数U (j/i) 。则用来描述状态指标j的实际值与指标i对指标j状态要求的协调值接近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U (i/j) =exp{xi-xis2}

式中U即为状态协调系数, xi为实际值, x′i为状态指标j所要求状态指标i的协调值, s2为方差。实际值越接近协调值, 状态协调度U越大, 说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状态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实际值与协调值接近的程度即协调发展的程度, 通过它可以直观、方便地评价系统状态间协调的发展程度。但是它们还只是描述一指标对另一指标的协调程度, 还不能反映这两指标状态间的协调程度。

定义2:状态协调度U (i, j) 可用来反映两状态指标间相互协调发展程度, 其计算公式可表达为:

U (i, j) =min{u (i/j) , u (j/i) }max{u (i/j) , u (j/i) }

其中, 0<U (i, j) <1, 可以看出, u (i/j) 与u (j/i) 的值越接近, U (i, j) 的值就越大, 说明系统的两种状态指标间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反之, u (i/j) 与u (j/i) 的值相差越大, U (i, j) 的值就越小, 说明系统两状态指标间协调发展的程度越低;当u (i/j) 与u (j/i) 相等时, U (i, j) 等于1, 说明系统的两状态指标发展完全协调。

李艳等 (2003) 对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的分析认为, 当U (i, j) <0.5时, 为不协调;0.5<U (i, j) <0.8时为基本不协调, 0.8<U (i, j) <0.9时为基本协调, 0.9<U (I, j) 为协调状态, 本研究借鉴这一协调标准。不过, 这个协调度标准相对来说比较高, 因而我们也利用指标值的升降来判断协调度的改善程度。

首先, 需要运用回归拟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进行因素协调系数计算, 形成因素分析的协调系数距阵。然后, 同时运用协调性测度方法计算出产业集群对技术集群的协调系数值, 最后计算出技术集群对于产业集群的协调度。

为简便起见, 以T、D分别代表产业集群和技术集群系统。首先以技术集群作为因变量, 产业集群作为自变量, 做线性函数拟合、二次项曲线函数拟合和三次项曲线函数拟合, 并比较各种拟合模型的拟合优度。如表2所示, 结果发现三次项曲线函数的拟合优度最高, 为0.918, 因此, 三次项曲线函数为最佳拟合方程。

拟合方程为:

T=35.841-0.834D2+0.065D3

同理以产业集群为因变量, 技术集群为自变量, 得到拟合模型的优度如表3所示, 其中二次项曲线函数的拟合优度和三次项曲线函数的拟合优度, 均为0.938, 大于线性函数拟合优度。根据优先原则, 二次项曲线函数为最佳拟合方程。

拟合方程为:

D=-75.65+9.75-0.277T2

通过上述拟合方程计算出协调值, 如表3所示。

按照上述计算静态协调度的方法计算得1991~2006年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静态协调度如表5所示。

对深圳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度分析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协调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深圳属于产业集群和技术集群并行发展模式。深圳得益于良好的基础环境和配套设施, 加上深圳市政府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高技术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城市技术创新, 刺激了科技的发展, 促使了高新技术向深圳地区集聚。另一方面, 由于技术聚集的自身作用机制, 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也有着很大的解释能力。

4 结 论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在各自生成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 相互影响, 两者之间有发生着密切联系。知识技术决定产业集群的形成, 反过来, 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知识生产和吸收的效率, 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呈正相关。本文以深圳高技术产业为例, 采用Geweke因果分解模型验证了深圳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因果关系;同时, 采用协调度模型测算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保持了较高的协调性, 表明, 两者在高层次水平上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摘要: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在各自生成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 相互影响,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首先就区域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联动的生成机制进行考察。并以深圳市为例, 利用Geweke因果分解模型检验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因果关系;并采用协调度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协调度进行测算。研究发现, 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保持了较高的协调性, 两者在高层次水平上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关键词:协调度,产业集群,技术集群

参考文献

[1].魏守华.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2, (6)

[2].陈云, 等.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4

(1)基于技术的模仿扩散式。这种模式的形成首先由于少数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资源,通过企业资源的投入,在核心或主导技术方面处于控制地位,为在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先期进入的企业率先占领稀缺资源,只经营该产品中核心或主导的部分,而通过改造、分拆等办法与其他上游及下游的产业进行分工。如日本的丰田汽车产业的周围就存在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

(2)基于协作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式。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衍生于大学、科研院所,通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桥梁作用的发挥,使这些科研院所、大学、研究机构等组建成一定的合作网络,并通过联盟的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网络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分担风险,使集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如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

(3)基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式。各地政府为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会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提供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克服产业集群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这种类型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等。

2 局限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建立开发园区,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甚至是靠政策倾销来吸引高新企业特别是著名的国际跨国公司入住而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但是这种发展思路不利于高新区长期持续发展。只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不可能是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高新区能不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并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创业能力息息相关。这种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也使我国高新区的自身发展存在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①“粗放式”的外延发展,集约度不够;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未能形成;⑧优惠政策过度,空间扩张太快,竞争力不足;④产业缺乏关联度,集群性不高;⑤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趋向性,各区比较优势不明显。

论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篇5

关键词:医药产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392-03

我国医药产业明显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西药中97%以上是仿制产品,行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压力和自身的不足,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均已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但是,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仅仅靠一个企业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并且必须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近年来,医药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美国的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圣地亚哥和北卡罗莱纳研究三角园这五大生物技术集群,已成为当地地方经济的支柱。欧洲莱茵河上游谷地的跨国生物谷,已成为欧洲生物技术的中心。我国国内也出现了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发展的现象,如吉林通化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北京北大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实践证明,医药产业集群是提升医药经济竞争力,特别是加快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医药产业集群凭借其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技术创新优势,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1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

1.1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多元化

制药企业属知识型企业,企业的产品基础是药学、医学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结合,医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市场开发和销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技术创新,这些环节可能涉及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等相关部门。这种技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必然也是个多元化的过程。

1.2医药行业技术创新遵循“阈值理论”

只有当研发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发成果成为稳定的输出,而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高成本、高投入的,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国外的大型制药公司为了维持一定的技术产出,研发投入强度(R&D/销售收入)通常高达10%~25%。

1.3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有高风险、低成功率的特点

以美国为例,研发成功1个新药的费用在上世纪60年代为1.3亿美元,到21世纪初已达6亿~8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6倍。风险也日益增大:一个化合物自合成到进入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仅为数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进入Ⅱ期临床时还有4/5遭淘汰;上市后盈利的品种并非100%,仅为30%,其中能以高价独占市场的更少。从研发到上市,平均时间为10年左右。而且专利药过保护期后,还要面临非专利药(仿制药)的市场竞争。因此,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挑战,即便是专注于自主创新的跨国制药巨头,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也常不足以承担创新药物研发的全过程。

2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共享基础设施、信息和知识的优先扩散、风险的分担、人才的流动与相互学习等等。医药产业集群很好地弥补了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缺点,下文分别从环境优势、成本优势和学习机制优势三方面阐述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2.1环境优势

2.1.1制度环境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他指出,“硅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象征,其内核就是创新企业的栖息地,关键在于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安排,环境宽松,各类专业人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只有科学的制度“土壤”,才能产生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严格的行政监管是医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最显著的特征,政府政策对集群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对新药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加以监管,例如发放新药证书、GMP认证等程序,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金融、财政、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政府政策的制度大环境,在集群内部也有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例如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其中创业服务中心,旨在为集群内处于初创阶段的医药研究机构的成长提供孵化器功能;而教育培训体系的职能是提供人才保障。

2.1.2竞争环境优势

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在市场经济规则下,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而竞争会随着市场上参与企业数量的增多而加剧。在产业集群的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路线还是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前者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2.2成本优势

2.2.1基础设施的公用性

医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成本优势之一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公用性上。如同城市有形的基础设施一样,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必须由当地政府来提供,并服务于整个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用会议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以及提供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的无形服务机制。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不可能拥有其所从事业务的所有知识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而集群由于其内部成员业务上的联系和互补性使得在知识创新行为中通过免费或付费的方式能够方便和经济地获得其所需要的知识和设施,同时也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分担了固定成本。

2.2.2信息获取的低成本

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各个医药企业之间的往来比较密切,获取信息的渠道广,信息量大而且相对真实,这就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能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行业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信息,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创新的盲目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这些信息可

以通过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途径获取。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产业相关性,且有很强的相近性和互补性,其中一个企业技术的改进和变更,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企业发觉和效仿。因此,医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比集群外的企业在信息的获取上占有更大的优势。

2.3集群内技术学习机制优势

集群创新系统构筑了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的平台,它能够促使集群内知识流动机制的形成。弗里曼在研究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机理时发现,集群内部存在正式与非正式网络,其中非正式网络对集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隐性知识的溢出是主要通过非正式网络实现的。

2.3.1正式沟通优势

正式沟通学习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内部流动、企业间合作互动、企业衍生、教育和培训以及研讨会等。从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开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一直被集群研究者认为是知识溢出的最重要机制。研究成果表明,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程度越高,技术流动的速率越大。在医药产业集群中,具体劳动力流动的路径一般发生在:横向上生产同种药品的竞争性企业或合作性企业之间;纵向上原料药或化学中间体生产企业与制剂生产企业之间及生产企业与集群内的公共服务机构或代理机构之间。集群内部企业间一定比例的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知识溢出,当然,过度流动或流失则会破坏知识的时间持续性积累规律,导致学习绩效下降,进而削弱企业的R&D能力。正是这种劳动力在医药产业集群内的流动,实现了集群内的技术学习,成为集群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互动的重要形式。

2.3.2非正式沟通优势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总和。按照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分类法,知识可以分为可编码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两类,其中隐性知识占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隐性知识蕴藏在人的大脑之中,难以编码化,具有很强的主观属性,因此在传播形式上受到限制,基本上只能通过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交流等非正式方式进行传播,而且隐性知识的交换不是一次性市场交易行为,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长期合作关系基础上。基于地理接近的产业集群具有隐性知识交换的独特优势,为不同企业之间的员工创造了很多的非正式交流的机会。非正式交流既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渠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知识的绝大部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传播的,这些非正式交流的传播速度比正式交流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并且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社会网络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激发出大量的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的更新。

在医药产业集群中,许多最新的、超前性的知识或者介于隐含经验类知识和清晰知识之间的知识,都以未编码化的知识形式存在。这些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深埋在社会之中,不易从正式渠道获得,例如药品生产中的技艺和能力,企业内部的秘密和诀窍,市场前景的判断与人才的选择,在何处向何人取得需要的知识,如何融资,如何开拓市场等。通过非正式交流,这些知识能快速、有效地传播。

3发挥医药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措施和建议

3.1完善集群内的服务体系

医药产业集群不仅是医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大量集中,更有集群内企业和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通过政府部门,建立一个规范的服务平台,将集群的创新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完善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体系,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加入集群内。张江“药谷”现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28家,共有科研人员8 580名,生物医药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40%,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6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完善的支撑保障系统。

3.2加大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更大。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政府功能的存在和作用是技术创新得以持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功能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优惠政策设计、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作为,是技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并形成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持续激励。在发挥医药产业集群的基础创新优势方面,政府有很大的作为。吉林通化市通过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利措施,解决通化医药产业集群中诸厂商面对的共同难题,包括政府允许中小企业在通化发行股票、提供融资、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和工商管理扶持政策等。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也通过实现快速审批、提供咨询服务、对外交流等措施为园区内的医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3.3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6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经济的腾飞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耦合作用。产业集群虽然有着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在很多生产线乃至各种产品的零配件核心技术上,都由其他国家占据着。产业发展模式亟须依靠创新机制转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短时间内不会显著提高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极大地影响产业发展趋势。

社会资本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体系。社会资本最早由社会学引出,并且最早应用于社会学。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社会学渊源以及其在社会活动中应用的文献梳理总结发现,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有“资源”“能力”“关系”三个派系。“资源”学派把社会资本看成一种稀缺性、 不可复制的资源。“能力”学派隐含着把社会资源量化的含义,认为社会单元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单元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多少。“关系”学派把社会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认为强关系比弱关系重要,弱关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弱关系所连接的社会资源。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本理论又被广泛地应用与经济学中,经济学领域学者们纷纷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学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延伸主要体现在“规范”“制度”“信任”上。 社会资本通过使社会单元在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形成的缄默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集团内部成员的行为。处于同一关系网中的社会单元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之中加强信任,信任也成了社会资本在集团内部的隐化体现。

产业集群是众多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种现象, 一个集群产业要想在其所在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需要有某种信念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整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所具有的感召力。萨克森宁(2000)认为,在硅谷的产业集群中,该集群内密集的社会网络和人力资源市场弘扬了不断地探索和进取的创新精神,各公司之间在开展激烈竞争的同时,也通过非正式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和合作[1]。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指出: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的行为[2]。其实,集群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是各个机构合作的结果,要靠集群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调促进。本文以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例,将社会资本分为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和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并分别讨论内外社会资本在集群发展不同阶段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2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研究结果

2.1 灯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从1982年发展至今,经过近30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了以古镇为中心,覆盖周边三市11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本文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理论,将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分为孕育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2.1.1孕育期(1980年代初期)。古镇家用电器厂和古镇异型灯具厂最初尝试制作简易台灯,市场效应极好,接着环形光管、吸顶灯、应急灯等产品应运而生。外部资本集中体现在古镇镇政府对灯饰产业的引进和倡导政策中:从贷款上给予支持,从香港引进了两家灯具组装企业作为试验和示范。大量的夫妻、兄弟及家族式灯饰厂,使灯饰产业初具规模。内部资本主要体现在夫妻、兄弟等“强关系”上,这种“强关系”决定了此时技术创新的局限性:往往是各个厂家自行组装,创新程度不高。

2.1.2快速成长期。快速成长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轮灯饰创业潮,为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第二阶段是第二轮灯饰创业潮,为19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

2.1.2.1 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灯饰业的兴旺,使镇内其他行业业主,纷纷地转行、转产加入灯饰生产行业,古镇掀起了第一轮灯饰创业潮。外部社会资本集中体现在政府优惠政策、灯饰产业人才的进入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兴起。政府的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贷款优惠、 创办灯饰报刊、对名优产品给予重奖。政府不仅鼓励开办灯饰企业和模仿创新,还宣传企业创新活动、嘉奖创新典型企业。人才的引进:在政府和集群内部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大批灯饰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入古镇。灯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灯饰产品品种速度加快。 技术服务机构的兴起:质量技术监督办、个私企业管理办的相继创办,可以对灯饰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 对灯饰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内部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体现在古镇商人们竞相引进和模仿港澳台灯饰产品。他们开始由外地购件、进行简单的作坊加工组装,转而进入模仿制造,自购注塑造模设备和五金配件冲压机械生产灯饰配件。模仿创新有了一定发展,创新能力较上一阶段有了较大提高。

2.1.2.219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特别是从1992年至1999年,古镇灯饰业进入了更大规模的发展热潮。当时,在灯饰业界曾广泛流传“灯饰潮流看京沪,京沪灯饰看古镇”的说法。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体现在政府、灯饰产业服务机构的持续设立以及外地企业的迁入三个方面。政府的服务政策:其一,从1999年至2005年,古镇政府部门投资10多亿元高标准完善城镇硬件设施,注重质量技术服务体系,提升软件建设。其二, 1999年,古镇镇政府耗资2 500万元,举办了首届中国灯饰博览会。灯饰服务机构的持续设立:中山市(古镇)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山市(古镇)企业技术中心等服务机构的成立,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生产经营服务,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外地企业的迁入:台湾地区的灯饰产业的转移,给古镇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销售渠道。台商的进入和古镇政府对灯饰产业的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温州商人。从1999年到2002年间,95%的温州灯具企业集体转移到古镇。外地企业的融入使得原有企业生存压力骤升,促使集群内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内部社会资本体现在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企业寻求外部合作、行业协会的成立三个方面。企业寻求外部合作:在古镇灯饰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后,不少当地灯饰企业依托B2B网络平台,甚至建立公司主页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际贸易往来。这也是合作创新的开端。 其三,灯饰产业协会成立:中山市古镇照明电器协会、古镇商会灯饰分会相继成立,引导企业创新。

2.1.3成熟期。成熟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年到2007年,行业领头地位逐步确定;第二阶段是2007以后,行业地位稳固。

2.1.3.1 2002年到2007年——行业领头地位逐步确定。2003年,古镇灯饰总产值为57.84亿元,古镇有2 000家灯饰企业。到2007年,古镇灯饰总产值达到141亿元, 灯饰企业达到5 600多家。成功举办了六届灯博会,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部社会资本体现在政府技术创新支持政策、集群与外部供应商的联系两方面。政府政策:其一,古镇准备投资组建“世界照明灯具专利数据库”以此来保护灯饰技术创新成果。其二,兴建2.5万平方米、高20层的灯饰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为当地灯饰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与外部机构的联系: 厂商之间在信息上的共享与融通往往就是通过联结市场各方的市场平台来实现的。这些市场平台的搭建,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信息量大、信息搜索成本低、创新率快。 内部社会资本体现在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上。由于合作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作用,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中,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旁侧关联企业之间90%以上都存在相互融资的现象。这也就为企业之间开展技术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关系基础。专业化分工使得古镇灯饰集群中规模较大的灯饰企业与中小灯饰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愈来愈密切。

2.1.3.2 2007以后——稳固行业地位。2008年,灯饰业总产值为164亿元。到2014年,灯饰业总产值达160.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3]。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专利权保护、技术创新平台搭建和产学研结合方面。2015年1—3月,古镇专利申请量高达1 075个,同比增长6.54%;专利授权量为1861个,同比增长36.04%[3]。从2012年起,面向现代照明产业技术的创新与支撑能力建设、广东新能源特色产业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相继立项。内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体现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升级。至2011年底,中山市华艺灯饰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澳克士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等灯饰公司被评上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创新龙头企业极大的带动了产业创新发展。

2.2 社会资本类型及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文将社会资本分为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和集群外部社会资本。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政府投资、服务机构建立和外地企业迁入三个方面。 政府初期的投资会为集群未来持续创新提供保障。技术服务机构可以为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外地企业的入驻会使集群内原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发生变化,从而促使整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对于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集群发展初期, 内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弱,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互相信任,内部资本处于积累和发展阶段,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甚小。到了发展期,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对集群技术创新的作用逐渐增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组织逐渐建立起来。集群发展到成熟期后,内部资本的集聚会对集群内部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此时要通过完善技术创新监督机制来延缓成熟期。

3 结论与展望

3.1在集群内部社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集群外部社会资本的增加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如图1。

3.2在集群外部社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能力随着集群外部社会成本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变化,并在某一确定的内部社会资本点处达到峰值,如图2。

3.3 在现实中,产业集群内、外社会资本往往是同 时变化的。

创新能力的最大值点处于内部社会资本高于外部社会资本的某一点,如图3中A点所示。因此,集群应密切关注集群内外社会资本的发展变化,寻找最有利于集群创新发展的资本比例。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局限性也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等纷纷建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目前,对于产业基地的理论研究较少,给出明确定义的更少。本文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定义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指以促进特色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集群化发展为路径,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资本和市场等要素的集聚优势,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特定产业区域。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功的产业基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市场主导型产业基地,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和法国的索菲亚科技城;另一类是基于政府主导型产业基地,如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学城和台湾新竹工业园。虽然各自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仍有一些相似的特点。

1.1 有一批具有高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以及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中小企业

核心企业市场规模对本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对本地的相关产业和工业发展甚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带动作用,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并与之形成以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为支撑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1.2 完善的市场环境

完善的市场环境是指市场具有开放性,要素资源具有流动性,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以及具有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完善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信号并按照国际惯例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同时,这也是产业基地能够深度嵌人国际供应链,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1.3 持续的创新能力

持续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两个层面体现:一是作为基地构成主体的企业创新能力;二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会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反过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提升会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在机制而让更多其他企业和机构受益,从而提高制造业基地的技术创新能力。

1.4 庞大的风险资金支持和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

风险投资以基金或合伙的形式,把银行、保险投资基金、富有的个人和外国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风险投资基金,然后通过专业运作投资到急需资金的企业并获得高额回报。这些风险投资机构不仅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帮助企业进行流动资金的融资运作,向企业推荐人才,帮助组织和改造企业的管理团队和治理结构,为企业的经营进行咨询服务和指导,满足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持续的资金、人才、管理需求。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由于集中了某类或某几类相关制造业企业,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其产品能够深度嵌人国际供应链,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并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我国目前传统产业集群虽然解决了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但集群化机制尚未普遍建立,大多表现为集而不聚,而且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更有待提高,创新的组织模式有待探索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集群化程度低,集群里企业横向联系少,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羊群效应”。由于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多是由政府借助外力自上而下推动的,明星企业具有外部镶嵌性,并非集群内自行繁衍而成。这种模式使得这些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植根性。因而集群化成长可谓“先天不足”。

2.2 集群内创新能力不强,在创新资源总量不多的前提下,缺少宏观引导和有效组织,使得创新资源分散、配置不合理。目前,无论是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基地还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其技术创新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均不太强,政府、企业,科研、金融、中介等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创新协同。这里面既有企业自身所处阶段的现实障碍,也与科研机构在将成果产业化、规模化过程中和市场不匹配有关。

3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

3.1 积极进行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基地内技术集成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提高基地创新活动的效率和创新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产业基地的整体创新与竞争力水平。

3.2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区内企业服务体系

通过分工协作、本地结网来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通过市场、专利、资本等纽带,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3.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法制体系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产业基地是高新技术和行业龙头企业的聚集之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和技术必须得到国家的有效保护,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的鼓励创新的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大立.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J].管理学报,2006,3(6):709-713.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8

7月27日,浙江省智慧交通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该联盟在浙江省经信委的指导下,由浙江智慧交通行业29家重点企业和省内7家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发起,包括浙江省交通集团、浙江大学、浙江通服、新华三旗下杭州华三通信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在内的15家企业成为该联盟的首批理事单位和相关会员单位。其中,浙江省交通集团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杭州华三通信担任副秘书长单位。

八大任务共筑智慧交通

据悉,该联盟主要为浙江省智慧交通建设发展抓住新一代技术、制造产业、服务业和城市发展机遇,赢得先发优势,围绕国家综合运输发展规划,打破交通、电子、通信、金融、物流、信息等行业壁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智能交通发展新模式。据悉,该联盟主要致力于以下8项任务:1.技术研发与服务;2.咨询智库;3.交流宣传;4.行业应用;5.人才培养;6.产业基地;7.产业基金;8.互促互进。

其中,在技术研发与服务领域,联盟将成立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多技术、多形式的关键技术攻关、产业技术转移、交易、孵化、投资组织,为联盟建立起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产生重大技术创新、建立技术标准的平台;建立群体人才专项产业化服务体系,解决新兴产成融合的人才结构多元化和国际化问题,同时承担国家和省内科技项目、课题;联盟企业开展市场化运营,推进产业联盟成员和地方政府的互动交流,为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探索产业与服务的商业化运营和新型盈利模式。

对于产业联盟的重要性,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智慧产业发展必须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体系,通过集聚形成智慧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带动网络传输业提升发展、软件研发服务业加快发展、智能设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增值服务业突破发展。

华三通信市场部副总裁张彦兴也在会上表示:“成立浙江省智慧交通产业联盟,不仅在于其能够更快引入新技术,更在于其完全符合当下产业上下游开放合作的发展趋势,华三通信根植浙江省ICT市场13年,过往经验告诉我们,想要体现客户最终价值,必须要依赖联盟形式所营造出的开放、合作的生态环境。”

新技术催生“智慧”落地

由于汇集了一批ICT、互联网领域的领先企业,浙江省在“互联网+”与“智慧产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同时浙江省也是全国信息化程度排名前二的重要省份,成立国内第一家交通领域的智慧产业联盟也有其必然性。

张彦兴表示,未来产业联盟不仅要在省内推行智慧交通,也将在成员单位的支撑下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将浙江的先进经验和信息化能力复制到国内其他省份。

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篇9

产业集群是由同一产业的企业和与该产业密切关联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聚集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聚集大量的企业、集群内部存在的合作和竞争等特有属性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尤其是促进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在世界上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的IT产业集群、英国剑桥工业园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等纷纷涌现,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众多产业集群的出现,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产业集群内部聚集的大量企业来说,由于产业集群的存在和发展,也促进了企业创新的进程。在我国广东和江浙一带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企业来说,更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在产业集群内,聚集了大量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它们在地理空间上相邻且彼此之间的交流频繁,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

1.产业集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产业集群内聚集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共同组成创新网络。在这个创新网络中,大学和研究机构向企业提供进行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和知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还会根据企业需要,向企业培养技术创新所需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或者把技术创新成果有偿提供给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此外,产业集群内良好的基础设施、快捷方便的交通运输及健全的服务体系等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2.产业集群内企业在获取技术创新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质上是企业对各种创新资源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信息、人力资源、资金等。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彼此相邻,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相互进行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加快了隐含经验类知识以及先进技术的传播速度,使得集群内企业互相之间更容易获得与新技术有关的知识或信息,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人力资源的获取方面,由于产业集群的存在,可以吸纳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专门的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提供进行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同时也节省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找寻成本。另外,产业集群内大量的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也可以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各种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相互合作过程中形成的信任关系和集群内社会网络的存在,企业之间在资金的拆借方面比较容易,此外,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更愿意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3.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减少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并且风险较高,仅仅只依靠单个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它必须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进行。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中介机构和科研机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联系紧密的网络结构。通过这种网络结构,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和共享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知识及信息,减少了技术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能力局限。产业集群内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的合作,分摊了创新风险,从而减少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包括了引入新的技术与工艺、获得原材料的新供给、开发新的或改进旧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以及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与组织形式等方面。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相互分工协作,分别承担了技术创新的不同环节,节省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入,从而也就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创新成本,促进企业的创新进程。

三、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动因分析

1.集群内部企业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因。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同行业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不断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熊彼特(J·Schumpeter)认为,企业之所以愿意冒着巨大的创新风险进行创新,是因为对企业来说,一旦创新成功,那么在同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创新企业将会处于一定的垄断地位并因此能够获得垄断带来的丰厚利润。在产业集群内部,聚集的大量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这些企业彼此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并实现自身生产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进行技术创新。

2.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

对于企业来说,它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时,才会有消费者愿意购买或消费这些产品。企业自身才能从销售中实现产品的价值,获得利润。因此,市场需求状况导致企业必须进行与市场需求相应的技术创新。尤特拜克(Utterback)经过调查后发现,企业60%至80%的创新都是由市场需求引起的。现在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日趋苛刻。因此,企业要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获得收益,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3.产业集群内创新氛围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因。

产业集群内聚集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之间即存在激烈的竞争,又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彼此的竞争和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产业集群所特有的创新氛围。创新氛围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创新氛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群内创新文化或者创新精神的形成和传播,激励企业家勇于冒险,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二是创新过程中的竞争意识的影响,集群内创新氛围带来的企业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得企业更具有忧患意识,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三是创新氛围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的创新氛围使得企业不断向技术创新成功的企业学习,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四、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一般来说,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在模仿其他企业的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来实现自身技术创新。我们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划分为三类: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以及合作创新,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分析。

1.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

产业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一般是那些具有雄厚经济基础和科技研发实力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它们具备了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科技支撑,可以承受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风险,因而会有强烈的创新动力。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集群内部,自主创新行为比较普遍。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IT产业集群。在我国,也存在许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中关村已从过去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今天的自主创新高地。在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内企业专利申请量为5 570件,其中发明专利3 908件,占到北京市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的21%和54.5%。如果加入科技园区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数量,则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量分别为9 441件、7 313件。在北京市的比例提高到35.6%、77.5%。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部企业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

2.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模仿创新行为。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模仿创新行为多发生在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这类企业彼此的生产技术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旦行业中的某个企业率先进行了技术创新并应用到生产中从而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利益后,行业内其他企业由于地域上的临近,通过集群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在同其他企业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那么这些企业将会在随后的生产过程中模仿这一技术,并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对该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创新。在我国广东以及江浙一带的服装、皮具等传统产业集群中,由于产业的技术含量不太高且易于模仿,因此在这些产业集群内,模仿创新行为十分普遍。

3.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行为。

合作创新行为发生在产业集群内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以及同一产业链条上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产业集群内,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需求和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实力。两者的合作,可以实现集群内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在国内外一些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中,大量存在这种形式的创新行为。以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为例,在这个产业集群内,拥有印度理学院等7所大学、292所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28所国家或邦一级的科研机构和100多家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这些大学每年除了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外,还通过转让或合作研发方式向企业提供许多先进的技术,这些力量的综合,促进了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另一种合作创新行为主要是在同一产业链条上核心产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发生的。比如广东汽车产业集群内丰田、日产、本田公司与其配套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行为就属于这种合作创新形式。截至2004年,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日产、本田的整车生产与销售落户广州后,在广州市周边地区聚集了大批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形成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花都、增城、永和等几个大型的汽车生产及零部件配套基地,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日系汽车产品为特色的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内,丰田、日产、本田公司等处于产业链条上核心地位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的合作,带动了零部件配套供应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五、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存在和发展,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乃至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近些年来产业集群战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平,盛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藤田昌久,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卢福财,胡大立.产业集群与网络组织[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鲁若愚,徐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动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3).

[5]黄中伟.产业集群的网络创新机制和绩效[J].经济地理,2007(1).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篇10

[关键词] 集聚 创新 博弈

一、问题的提出

法国数学家奥古斯丁·古诺在其著作《财富理论中有关数学原理的研究》中,创立了双边寡头垄断模型,这是一个2人模型。后来这一模型被扩展到了对多个寡头厂商的研究,即N人博弈模型。下面就介绍这个著名的博弈模型。

古诺模型中包括以下假定条件:行业中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有相同的边际成本MC;产品是同质的或是无差异的;没有潜在的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在观察期内厂商数目保持不变;每个厂商都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同时展开竞争,在选择产量时都假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市场需求是线性函数。

可以看出,这些假设条件非常符合产业集群内的厂商特征。在集群内集聚了众多厂商,这些厂商都处于同一行业,使用相同的设备,共用相同的基础设施,生产同一类产品,并且产品差别不大,每个厂商的决策都受到其他厂商的影响,而且每个厂商都无法单独影响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可以认为厂商数目稳定不变。集群内的厂商彼此接近,使用同一供应商提供的原料、相同的生产技术,雇用素质基本相同的员工,所以可以认为它们的生产成本相同。因此可以用古诺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区内的厂商行为。

根据伯川德模型,处于同一集聚地的生产无差别产品的厂商只能以产品的成本定价,竞争加剧,每个企业只能获得零利润。因此这些厂商必然有积极性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与开发,以追求降低产品成本,或推出新产品、优质的服务,追求产品的差别化和多样性,在竞争中扩大产品销量,争取市场份额[2]。由于相互邻近的厂商对其它厂商的了解远比远距离分散的厂商彼此的了解多,彼此间就更加趋向于研究其它生产者,进行各种行为的博弈。设厂商A、B分別作产量决策,但是A的决策受B的影响,同样,B的决策也受A影响,二者的决策是相关的。每个企业都是在对手的产量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身效用即利润的最大化。

由于新技术的扩散效果,不开发的厂商通过对其他企业新产品的模仿和借鉴,也会或多或少地从其他企业的新技术中获益,获得成本的部分降低。设β为技术扩散系数,0≤β≤1。即若企业A通过技术开发,成本可以降低x,则企业B的成本可以降低βx。β的大小是由新技术的可模仿性的高低、开发企业的保密措施、法律对新技术的专利保护的规定等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越是高技术的产品的技术越难以模仿,而诸如产品外观、外形改进等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则越容易被模仿。在产业集聚的条件下,厂商彼此间就更加趋向于研究其它生产者的决策行为,进行技术创新的博弈。下面利用技术扩散系数研究企业在新技术开发中的博弈,分析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具体选择。

二、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模型

现假设集聚地只有A、B两企业,其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产量分别为,逆需求函数即价格,、为常数。这是一个古诺竞争模型。两企业分别制定自己的产量。并且每个企业的产量决策都受另一个企业产量决策的影响。

A、B两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为求解各企业最优产量,对产量求导,并令其为零:

解方程组,得:

利润分别为:

当时:

现假设两个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则需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开发成功后,单位成本可以降低,由于技术扩散效果,不开发的企业也可以获得的单位成本降低。

设开发成本为常数,即开发费用是单位成本降低幅度的线性函数。则开发成功后企业A的单位成本为,企业B的单位成本为。两企业的新的利润为:

求导,得:

解之,得:

当时:

因为,所以企业A由于成本降低,产量必然上升。而企业B的成本虽然也有所下降,但产量的变化却有所不同。因为0≤β≤1,x>0,当β<0.5时,的产量是下降的。只有当时,其产量才会大于或等于原有的均衡产量。当时,

下面求解新的纳什均衡产量时的的值。这时为求得企业A的最优的产品成本下降幅度,对A的利润函数求导并令其为零:

代入原式,得:

如果A、B合作开发,各自投入费用,开发费用合计,成本可以降低由于两企业合作开发,所以可以共享成果,每个企业都会获得的成本降低。开发成功后各自的单位成本分别为,利润函数为:

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得:

解方程组,得:

当时:

求A、B合作时相对应的各自的最优资源投入:

由于A、B是对称的,所以

因此,A、B合作开发时,产量都大于不合作时各自的均衡产量,都扩大了市场。这可以视为本地区企业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相对于其他地区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所获得的新的市场份额。二者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合作开发的结果可以使每个企业的对区外同行业的生产者的竞争优势提高,从而获得集群以外地区的市场。

三、企业合作博弈研究

在A、B的合作博弈中,由于企业开发费用的不同,即b的大小,二者的利润变化会有多种不同形式。显然,,但与的关系则难以比较。以下分别讨论与的数量关系。

(1),即企业B不参与合作,不进行技术开发,而企业A单独投入进行开发,B通过产品技术扩散获得成本的降低,同时又节约了巨额的开发费用,所获利润甚至大于合作开发时的均衡利润。这是一个智猪博弈。即B不开发,由A开发,费时费力,B却可以坐享其成。虽然B的成本降低小于x,但因为节省了巨大的开发成本,反而获得了超过A的利润。设开发前的均衡利润为(2,2),这里第一个数字为A的利润,第二个数字为B的利润。A开发,B不开发式的得益为(1,4),A不开发,B开发时的得益为(4,1),合作开发时的得益为(3,3)。则收益矩阵如下:

这个博弈的唯一的纳什均衡是(不开发,不开发),因为如果A开发,B不开发,则B的得益为4,如果B开发,A不开发,则A的得益为4,所以每个企业都希望坐享其成,结果是每个企业都不开发,企业都不创新,反而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通过专利保护等措施改变不开发企业坐收渔利的情况。

(2),即企业B合作所得利润大于不合作时的利润,不合作的利润小于A单独开发时A的利润。

设开发前的均衡利润为(2,2), A开发,B不开发时的得益为(3,2.5),A不开发,B开发时的得益为(2.5,3),合作开发时的得益为(4,4)。则收益矩阵如下:

这个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是(开发,开发),即两个企业合作开发是必然选择,两个企业的成本都获得降低,对于区域外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利润上升,获得双赢的理想结果。这种合作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3),即企业B不合作情况下的利润低于原来的均衡利润。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技术扩散的程度较低,技术扩散系数β较小,由于企业A的成本下降,而企业B的成本下降幅度不大,所以 A的市场扩大,B失去了原有的部分市场,利润降低了。

设开发前的均衡利润为(2,2), A开发,B不开发时的得益为(3,1.5),A不开发,B开发时的得益为(1.5,3),合作开发时的得益为(4,4)。则收益矩阵如下:

这个博弈的惟一纳什均衡仍然是(开发,开发),即两个企业合作开发是必然选择,两企业趋于合作,共同开发,相对区域以外的企业成本降低,竞争力提高,获得新的市场,利润上升,获得双赢的结果。

在前一种情况下,B可以节约开发费用,而坐享其成。所获得的利润甚至会大于A的利润,这是极不公平的,会导致A没有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使集聚区内的企业丧失创新动力,而这种创新的落后,必然使得本地区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在竞争中失去优势。而在后两种情况,合作是B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通过法律的专利和产权的保护,禁止其他企业的侵权行为。

四、结论

在产业集群地区,虽然企业间在同类产品市场上面临竞争,但企业在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领域是趋于合作的,这种技术上的合作会提高集聚地企业的竞争力,使区域产品的整体成本降低,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合作也有利于企业在创新成功后创新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共建集群品牌,开拓产品销售渠道,使集群企业对区外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这是有利于集聚地经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刘志彪王国生安国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7

[2]陶向京盛昭瀚:Cournot均衡与企业产品竞争战略[J].东南大学学报, 1999.7

[3]张小平:企业合作与竞争模式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9

上一篇:电脑三维技术下一篇:完美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