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研究

2024-05-01

产业集群研究(精选十篇)

产业集群研究 篇1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网络组织模式, 已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 对产业集群绩效的评价仍局限于传统经济学的范畴, 仅仅关注于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 由此出现了集群内资源大量消耗和污染物集中排放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集群内资源的集中消耗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 往往是集群所在地难以承受的, 更是制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地区发展目标的不科学,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因此, 在绿色经济发展前提下, 构建产业集群绩效的科学评价方法与体系, 引导集群的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保持和谐是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绿色经济下的产业集群绩效内涵

“绿色经济”一词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 认为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 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 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此后, 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又从不同角度及侧面探讨了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范畴, 并一致认为绿色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和动态发展等方面特征, 绿色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3个方面[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 是区域内互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合体, 是以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为基础的有机系统。放眼全球, 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 世界上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创造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世人瞩目。目前, 探讨产业集群的绩效也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1) 从企业和产业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影响。马歇尔就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迈克尔·波特则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2) 分析产业集群对于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区域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 从而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2) 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 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 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 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 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 又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同时, 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由此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

综上所述, 现有文献对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经济学范畴之内, 以集群经济绩效为研究考察对象。可是, 一方面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集群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因此, 在集群系统中, 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 保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建立多角度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前提下, 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应该涵盖以下4个方面:

1.1 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

增加社会物质、文化产品、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 经济增长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因此, 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是产业集群综合绩效的基础组成部分, 用以考核产业集群为企业、地区经济和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

1.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绩效

绿色经济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它包括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而这种经济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是依赖科技的持续、全面进步。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绩效包括集群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两个方面, 用以考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绩效越好, 说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1.3 产业集群环境绩效

传统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而无视由此带来的能源过度消耗、能源紧张, 甚至是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即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者的协调发展也构成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产业集群环境绩效用以考察产业集群在改善生态环境领域所做的贡献, 是产业集群综合绩效的重要组成方面。

1.4 产业集群社会绩效

绿色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目的是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程度, 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应与社会居民的生活相适应。因此, 产业集群社会绩效用以考察集群与社会居民的和谐发展程度。

2 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1 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对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进行评价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必须具备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本研究所确定的指标要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 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 要求指标涵义明确, 界定清晰, 能够量化, 计算方法规范, 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

2.1.2 完整性原则

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足够的涵盖面, 能够概括地反映集群综合绩效的基本内涵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2.1.3 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设计不仅应具有理论研究价值, 而且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原则包括以下含义:指标不宜过多, 力求以最少的指标来反映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 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 避免重复和交叉, 保证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指标的设计应有利于资料的获取, 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 容易理解, 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能够予以计算研究和分析, 具有可操作性。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 遵循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本文从产业集群中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各要素共生共荣、协调统一的视角, 构建集群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级指标为目标层, 评价产业集群综合绩效。第二级指标为准则层, 如上所述, 将产业集群看作是生态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 认为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应该包括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创新能力、集群社会效益和集群生态效益4个方面。第三级为指标层, 为准则层的进一步深化, 由10个具体指标构成。相关指标是对第三级指标的更进一步细化, 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或状态的评价得到对第三级指标的等级评定。各指标层次递阶结构如表1所示。

3 确定评价模型

考虑到评价指标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3.1 确定因素集

根据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因素集矩阵。

二级指标集:A={A1, A2, A3, A4}。

三集指标集:A1={A11, A12, A13};A2={A21, A22, A23};A3={A31, A32, A33};A4={A41, A42, A43}。

综合评价因素集矩阵:

3.2 构建评价集

确定评价集, 是专家通过对三级指标的考核进而得到对各个二级指标满意程度的等级。按照一般评价等级划分原则, 将评价集划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5个等级。因此, 各评价对象的评价集就由5个元素组成:

Y={Y1, Y2, Y3, Y4, Y5}={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对于评价因素集中的每一个因素而言, 其优劣属于各个评价等级的程度, 因此构成一个模糊集合。依等级程度对评价集进行赋值:Y={2, 1, 0, -1, -2}。

3.3 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的确定方法、方式也是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别是对于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指标的重要程度往往体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目前, 比较流行的是专家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 还有网络层次分析法 (AHP法) 以及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或者结合起来使用, 如果运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软件, 具体确定的方法则更多。鉴于本文中所选取的三级评价指标即有定量化指标也有定性指标, 因此, 本文将选择采用专家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具体方法如下[2]: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 (1) 确定比例标尺。即确定因素两两比较的比例等级, 根据思维习惯, 可以制定“相同、较强、强、很强、极强”的比较标准, 分别赋值。 (2) 构造判断矩阵。专家根据评判准则对4个因素的权重两两比较并进行打分, 经过整理, 就可以得到因素权重的判断矩阵W, 其中元素wij满足3个基本性质:wij0wij=1wijwij=1 (i=j时) ;然后将判断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计算, 得出wij=wij/i=1nwij;将按列归一化的元素按行相加计算, 得出wi=i=1nwij;对所得到的元素进行归一化计算, 得到权重wi, wi=wi/i=1nwi, (i=1, 2, ……, n) 。这些权重元素组成权重集Wi。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λmax=i=1n (WA) i/nAi及一致性指标CI= (λmax-n) / (n-1) ;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中查找RI, 计算相对一致性指标CR=CI/RI。通常, CR越小,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好。当CR≺0.1时,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为满意;否则, 需要修正赋值或重新赋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准则层权重集:

3.4 构造隶属矩阵

构造隶属矩阵, 仍然采用专家调查法, 由专家对每个三级指标下属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参考分析, 进而得到每一位专家对各个三级指标的等级评价, 通过计算, 可得到每一个三级指标与各等级程度之间的隶属关系, 由此, 可得到一个单因素评价的模糊矩阵R:

R={R1Rn}={r11r12r13r14r15r21r22r23r24r25rn1rn2rn3rn4rn5}

, (n=10) ,

其中Ri={ri1, ri2, ri3, ri4, ri5}表示第i个三级指标分别与5个等级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的隶属关系。其中,

rij=ij

3.5 模糊综合评价

(1) 三级指标层评价:

令Bi=Wi×Ri, 对Bi归一化处理, 得到三级指标层综合评价矩阵B。

(2) 二级指标层评价:

S=W×B, 对S归一化处理, 得到二级指标层综合评价矩阵S。

(3) 一级指标层评价:

首先确定评价等级的加权向量。加权向量是评价等级在不考虑模糊边界条件下的值, 反映评价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则一级指标层综合评价M=S×Y* (Y*为Y的伴随矩阵) 。

4 对唐山钢铁产业集群绩效的实证评价

作为目前唐山第一支柱产业的钢铁产业已有70多年历史, 但唐山地区钢铁产业的真正快速发展是近20年的事情。原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已改组为河北钢铁) 经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 已经具有1800万吨/年的配套生产能力, 钢材产品涉及板、棒、线、型等四大类, 包括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中厚板、不锈钢板等140多个品种, 精品板材占产品总量的40%;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不同所有制的中小钢铁企业:国丰钢厂、银丰钢厂、津西铁厂、遵化建龙钢铁总厂等, 企业的生产能力都已超过100万吨年。目前唐山共有钢铁联合企业50多家, 2009年, 全市粗钢产量达6547万吨, 钢材产量达7064万吨, 原唐钢等一批重点企业已占据同行业的先进地位。从总量规模来看唐山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钢铁产业群[3]。

4.1 指标权重及指标等级的确定

本课题组选择唐山钢铁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研, 并邀请了高等院校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国有企业经营者、民营企业主等各类专家学者共10人, 根据所述的模糊评价方法, 共同确定绿色经济视角下唐山钢铁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的相关指标权重及评价等级比率, 见表2。其中的指标权重已经过一致性检验。

4.2 综合评价

4.2.1 三级指标评价

4.2.2 二级指标评价

S=W×B={0.2200.2600.2600.260}×{0.0590.3310.3310.2790.0000.0300.3200.3800.2700.0000.0000.4000.4000.2000.0000.0000.3100.3450.3450.000}={0.020780.340620.365320.273280.00000}

4.2.3 一级指标评价

M=0.4089

评价结果:0≺0.4089≺1, 所以, 唐山钢铁产业集群综合绩效处于一般与好两个评价等级之间。

5 结束语

绿色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由于时间及工作量的原因, 本文在指标的选取方面只涉及到了几个主要方面, 尤其是相关参考指标的量化工作方面, 都是该领域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和工作。论文所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同其他评价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判断矩阵的模糊性, 简化了人们判断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复杂程度, 借助模糊判断矩阵实现指标的量化转换。通过科学定量评价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 为寻找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促进唐山地区产业集群与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霞.绿色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3~111

[2].韦小兵, 郭唐杰, 关陟平.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 (4) :112~145

[3].《唐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4].文小玲.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绩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8) :146~149

产业集群研究 篇2

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研究--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通过对福建省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成因以及产业集群发展具备条件的分析,提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作 者:赖慧文  作者单位: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1)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发展   福安电器  

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运行模式;信息化;服务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展与之配套的中小型生产、服务企业以及维修、销售、咨询机构等,形成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模式[1]。产业集群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心,横纵向拓展的垂直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企业先自发聚集,当集群进入成长阶段时,政府才开始介入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和创造环境有利的条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政府应该退出主导模式,使产业集群回归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2]。对于市場经济的调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产业集群运行模式

2.1建立统一的科技服务研发与应用信息平台

建立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向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容量大、公益性的信息平台十分重要,有助于企业对政策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市场贸易信息、技术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生产检测设备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等的获取,也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检测过程中疑难问题咨询与解决,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同时通过平台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内各种科技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统一,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发挥人力资源的创新思想优势,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及时性与流通性,最大程度的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2.2建立平台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平台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中制度建设是平台运行的保障,利益机制能够保护技术拥有者的利益,鼓励企业不断的创新。在平台运行方面,要积极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4]。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平台运行的制度导向。二是建立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机制与市场秩序,提高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平台服务企业的联系交流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四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与培养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面向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能工人,开展技能、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企业战略等培训,完善管理层的人员结构。五是建立平台运行的后勤保障机制,提高集群内创新要素的活跃度和集聚力。六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知识产权方的创新权益得到保护;在知识产权交易时,确保利益的最大化,可有效的鼓励了技术人员知识创新积极性。

2.3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内部资源配制不均衡,核心企业在规模、技术层次、加工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中小企业与其有较大的差异,其测试设备和技术等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加上行业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集群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产业集群内部出现大量生产、检测设备闲置、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寻求外部资源的状况,出现了企业检测难、检测贵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针对集群出现的以上现象,可以依托实力单位,面向集群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集群内部,建立公益性的集群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将集群内的检测设备、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直接面向集群内的所有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有效支撑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创新问题。在公共检测服务建设初期,依托宝钛集团实验中心和较大民企的实验室设备、人员、技术等优势,近距离向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各种检测服务,提升产业集群生产、技术创新效率。对于集群外部,以“需求引导、利益驱动、合理安排、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技术联盟,制度和利益机制的建立,将集群发展需求的各种资源统筹起来,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生产、检测、技术创新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从而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促进集群产业快速升级。

2.4与技术联盟机构合作,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检测平台应及时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技术监督机构共同合作,开展服务,使检测平台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为了提升检测服务平台的地位,保证数据的公平、公正、可靠性,组织专人就检测服务平台资质认证开展相应的工作,如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数据计量认证资质(CMA)、承接政府任务的政权资质(CAL),产品出口使用的实验室认可自制(CNAS)及国防军工行业实验室认可资质(DiLAC)。此外,随着国内大运行项目的运行,检测服务平台还应取得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开展的“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英文简称“NADCAP”)资质、欧洲空客等公司的宇航资质,有效的确保平台具有为社会、或相关专业材料领域提供检测数据的资质,保证了平台出具数据的科学、准确、可靠性,也扩展了集群内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宝鸡检测平台发展的同时,不断根据集群需要,完善检测平台的各种质量体系,规范检测平台,使检测服务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检测平台发展规范化运行间接影响到产业集群企业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总体的质量水平和全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2.5建立公益性检测服务平台

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整合相关机构资源,建设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储备和提供完备的技术人才。使检测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为中小企业和研发人员提供公共实验、样品检测、性能分析、产品评价和中试等服务。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平台运行机制,为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提供社会化保障。第一,在国家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积极响应的国家号召,以合资的形式打造了产业集群公共检测平台项目,为国内其他省份的产业集全做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国内其他产业集群的不断跟进。第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号召,从实践出发,积极主动的将钛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并为之建立公益性的产业检测信息平台项目,为产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三,为了保障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集群建立了一系列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第四,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认知度,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去基层等方式进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平台的了解,以便更好的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霞,陈建军.产业集群成长的组织间学习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

[2]周小虎,刘冰洁.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2(04)

[3]史永隽.源企业成长障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孵化型集群衍生——以浙江洛舍钢琴产业集群为案例[J].学术研究,2012(03)

产业集群研究 篇4

一直以来,世界的珠宝制造中心被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据,如意大利、德国以及美国等地的珠宝制造公司几乎垄断了国际珠宝市场的高端市场份额。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珠宝产业逐渐向亚洲国家和地区进行扩散,香港、泰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把握发达国家珠宝产业转移的契机,珠宝产业迅速发展起来。80 年代末期,香港和泰国的珠宝首饰进出口额进入世界前三。90 十年代初期,香港黄金珠宝企业不断迁入深圳,逐步向内地市场转移。近年来,中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呈现高速稳定增长趋势,2009 年珠宝首饰业销售总额达2 200 亿元,2010 年销售额增至2 500 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64%。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国和消费国,珠宝产业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分别是以深圳- 番禺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这三大区域集中了我国44%的人口、40%以上的富裕阶层、80%以上的金银珠宝公司,拥有庞大的珠宝生产力和消费力,其产业集中度较高,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1]。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估计,中国将在2020 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珠宝产业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探讨珠宝产业的集群升级对于增强我国珠宝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珠宝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珠宝产业的性质界定

珠宝理解为具有美观耐久及稀有特性、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装饰物的物质,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也包括与此相关的贵金属及由它们制作而成的首饰[2]。珠宝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然而由于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的人对珠宝产业都不甚了解。因此,在对番禺珠宝产业集群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对珠宝产业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从产业链细分的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环节,如服装产业的设计环节。珠宝产业是集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产业,是一种介于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特殊产业[3]。首先,珠宝产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整个价值链来看,无论是在资源的勘探和冶炼上,还是在加工、销售环节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产业的正常运作。随着珠宝产业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几乎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配备与支持。其次,珠宝产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20 世纪70 年代以前的珠宝首饰企业以家族企业的手工作业为主,随着70 年代“倒模技术”的发展,珠宝产业由传统的手工制作发展到可以大批量生产。计算机技术包括CAD,CAM起板、镭射焊接等被广泛应用到该产业。现在,珠宝产业的技术密集度日益提高,尤其是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性环节,如设计、加工、鉴定、商贸等多个环节都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再次,珠宝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珠宝首饰的很多环节只能通过手工加工制作才能完成,如切割、配石、镶嵌等环节除了依赖机器生产外更需要手工作业进一步完善细化。这必然对劳动力有着比较大的需求,故人们通常认为珠宝首饰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便于讨论,在本文中将珠宝产业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即珠宝首饰加工业。

二、番禺珠宝产业集群概况

番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市下辖区之一。处于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10 年,番禺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 051.06 亿元,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3 年的7.0:54.7:38.3转变为2010 年的4.3:41.2:54.5,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显示出较强的综合发展潜力[4]。番禺区是外商、港商投资的重点区域,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招商引资,提供土地及税收政策优惠,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引导跨国企业、特色优势产业以及规模经济集聚,形成了以珠宝加工、机电、化工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目前,珠宝首饰加工业在当地政府作为重点行业进行扶植和促进,发展迅猛。番禺珠宝首饰年出口值从2004 年的8.97 亿美元增至2010 年的19.95 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4.3%[5]。番禺现已聚集1 000 多家珠宝企业、200 多家登记出口贸易企业、1 600 多家彩色宝石加工厂、10 万多从业人员[6],珠宝首饰加工贸易量占香港转口贸易量的60%,占全国的50%以上,产品畅销欧盟、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如今,番禺的珠宝首饰加工量超过了意大利维琴查,成为全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镶嵌首饰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珠宝城”[7]。

番禺珠宝产业集群是在香港制造业外移的带动下逐步成长起来的,通过一些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外向型企业或大企业的典型示范、带头与辐射作用,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在此集聚成群;与此同时,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政府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投融资及原材料采购环境,使产业集群获得了更大更好的发展。

三、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纵观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知该集群最初是由一些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利用香港制造业外移的有利时机并依靠本地资源优势自发集聚在一起,而后通过相对比较成熟的外资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外资与合资企业大量汇集,且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扶持下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内部因素

1.资源要素的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香港- 番禺”珠宝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拥有地缘及血缘关系的香港番禺人的资本投入为番禺珠宝首饰加工业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珠宝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20 世纪80 年代的番禺未形成地方性的优势产业,故有充裕的劳动力闲置。大量低成本、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加工技能的劳动力是番禺吸引外资和形成珠宝首饰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涌入番禺,为当地珠宝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2.悠久的文化底蕴

番禺所拥有的悠久的珠宝历史文化背景和广东省人民独特的岭南文化传承是珠宝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进一步保证集群长久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外部因素

1.香港的产业转型

香港的产业转型和制造业外移为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机遇。20 世纪80 年代初,由于高地价、地租和劳工成本使香港的制造业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大批制造业转移至内地成为番禺珠宝首饰产业集群形成的最初诱因。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产业政策环境,1982 年国家开始开放市民旧金来料加工以及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黄金首饰上市流通的政策进一步促使了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国际市场的需求递增

国际市场的需求递增为珠宝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世界各国珠宝产业发展历史表明,珠宝的消费量与国民经济收入呈正相关。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日益复苏繁荣并进入了一个财富快速积累的时期,国际珠宝市场的需求日渐增强。作为香港珠宝产业转移承载地的番禺,获得了一个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广阔市场。

3.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政策的支持为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强大的动力。20 世纪80 年代早期,政府通过设立挂靠车间的形式,为珠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促成了珠宝产业集群的早期发展。近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和扶持珠宝产业集群的发展,于2004 年建立现代型的珠宝产业工业园区———沙湾珠宝产业园。作为一个典型的珠宝工业区,目前园内已汇集了番禺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总量的80%以上,增强了集群的集聚效应;于2005 年成立“钻汇”原材料采购中心,设立海关、质量检测中心、贸促会、外经贸局等政府及职能部门,简化通关手续,使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利。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倾斜促进了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更好发展。

四、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番禺的珠宝产业集群经过早期的自发发展阶段,在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和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发展前景良好。但随着国内外竞争的日趋激烈,番禺珠宝产业集群的发展喜忧参半。由于目前珠宝市场的发展不成熟,地区间的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加之较为明显的行政性干涉使得番禺珠宝产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较高

番禺珠宝首饰的年出口额占国内珠宝首饰出口总额的1/4,番禺的珠宝行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番禺珠宝产业的经营模式过于单一,绝大多数订单来自国外,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逐渐形成及壮大,番禺的珠宝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出口转内销”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2.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由于番禺在珠宝产业的早期发展中主要承接了香港外移的珠宝加工制造企业,这使得长期以来,番禺的珠宝加工制造业几乎完全沿袭香港的制造加工工艺,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以“来料加工”为主的阶段,通过0EM、ODM、0BM承接外国订单。番禺的珠宝加工制造企业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获得的产品附加值较低。据美国首席营销官协会的数字统计,品牌厂商的平均产品毛利率为27%,而OEM厂商的平均产品毛利率仅为19%,两者之间在利润分配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8]。

3.缺乏区域品牌

番禺是全国最大的珠宝加工制造基地之一,其珠宝镶嵌量虽已超过世界珠宝业“龙头老大”意大利,但至今仍未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区域品牌。单纯地依靠外单做加工出口贸易只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企业始终摆脱不了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厄运,区域品牌的创建才是集群生存的关键法宝。

4.专业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

番禺的珠宝首饰加工业仍停留在初级加工环节,从事简单加工组装的劳动者数量较多,而珠宝加工制造高端环节,如珠宝设计、珠宝鉴定、珠宝营销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稀缺。从事珠宝首饰加工业初级加工环节的劳动者大多来自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已经成为阻碍制约番禺珠宝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其集聚程度不高而导致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如何提升集群的集聚度,如何更好地发挥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就目前来说,番禺珠宝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应先立足国内市场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劣势地位,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区域品牌,逐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集群的竞争力。

1.以出口转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里昂证券发表报告指出,在1997—2007 年间,中国珠宝业的月销售平均增幅为12%,不计及2008 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期,该增幅在2009 年增加逾1 倍至27%,2010 年亦再翻一番至56%,截至2011 年8 月,月销售增幅也已维持于52%的高水平[9]。可见,中国珠宝市场的潜力巨大。2010 年,番禺政府明确了番禺首饰的发展方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立足扩大国内销售,促使珠宝经济由主要依靠出口外销拉动向国内外市场并重协调发展的转变。”番禺的珠宝制造企业应当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整合资源、树立品牌、加强服务,将品牌与服务相结合,将其深入人心,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寻求商机,使企业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2.产- 学- 研- 体,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珠宝产业的创新能力;注重宝石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珠宝产业的稳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建立珠宝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形成独立的创新研发体系,真正实现产- 学- 研一体化,进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区域品牌效应

品牌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番禺珠宝产业起步较晚,企业组织结构较小,较为分散,缺少规模较大、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政府应加强政策倾斜,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营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环境,扶持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政企共同创建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扩大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

4.加强人才培养,加快“人才库”的建设

密切与番禺珠宝学院的合作交流,培养珠宝设计、加工制造、贸易零售方面的人才;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对珠宝鉴定、评估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技术能力考核,不断提高其技艺水平。通过以上“人才库”的建设,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五、思考与展望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篇5

1导言

1.1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3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4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有关概念的界定

2产业集群研究理论综述

2.1产业集群研究

2.1.1国外产业集群理论

2.1.2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2.2集群竞争力研究

3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4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产业网络分析

4.2创新学习分析

4.3公共环境分析

5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温州、东莞、意大利的比较

5.1意大利案例

5.2东莞案例

5.3温州案例

5.4三案例的比较分析

6结论与展望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单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单平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B802)阶段性成果〕

(尹猛基,1982年生,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产业集群研究 篇7

一、创新型创业的内涵

对创新和创业国内外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创新型创业是指创业者能够识别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机会,通过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者新服务,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能创造更高价值的创业活动[1]。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创新型创业的划分主要有技术型创新创业和创意型创新创业,前者是指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垄断来进行创业;后者是指创业者创造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或者经营理念进行的创业活动[2]。

创新型创业企业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持续性的创新。无论是技术性的创新还是创意性的创新,创新不是一次性的。对于创新型创业来说后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持续创新才是创新型创业企业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是创新型企业的最关键因素。二是高知识产权比率。创新型企业基于不断的创新而存在和发展,所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专利和品牌,并且直接拥有这些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在创新型企业中知识性资产的比例远高于传统企业中的比率。三是企业的高收益和高风险性。创新型创业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远超过传统企 业,一旦成功企业将获得巨额回报。这也正是由于创新形成垄断所带来的。与此同时这类企业也伴随着高风险,由于市场变化、创新的高投入等原因, 一旦创新结果不能适应市场,或者高研发投入导致资金链断裂,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3]。

二、中山市产业集群现状

广东省中山市经济结构以产业的集聚为特点,在改革开放伊始,为避免无序竞争和产业同质化,中山市采用“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下辖的镇区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和历史渊源等原因着重发展一种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山经济结构中产业集群特色明显,在小五金、休闲服饰、红木家具、腊味食品、健康产业和新能源领域形成多个国家和省的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目前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6个,省级创新示范专业镇14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8个,10余家国家级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年总产值的70%以上。这些产业集群特色集中表现在:

(一)“一镇一品”的特色

中山是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没有设置县级行政级别,市直辖各个镇区,目前中山市有24个镇, 每个镇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称之为“专业镇”。例如:“小榄五金”“古镇灯饰”“东凤家电”“沙溪服饰”“黄圃腊味”等。专业镇经济占到全市GDP的70%。

(二)非公有制中小微企业为主

在中山的产业集群中,中小微企业占到了99% 以上。中山地区有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创业传统, 使得该地区的民营中小微企业为数众多,并成为地区经济的主体。2012年,全市31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的中小微企业为3122家,占总数的97.5%,其生产总值12363397万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1%。

(三)传统产业集群快速向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中山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伴随着人民币升值、人力资本上升的因素,近年来中山地区产业集群企业都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山产业集群中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在快速采纳高新技术手段和新商务模式武装自己,传统产业通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开发品牌等提升产品附加值。东凤家电产业集群正朝着低耗网络化家电产业集群靠拢,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转变为高端设计和LED等光源开发,小榄五金通过电子商务来降低流通成本等。

三、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创业人才孵化机制

(一)产业集群中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孵化模型

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等外部性对创新型创业人才产生磁场效应带来人才集聚,并对潜在的创业人才形成孵化[4]。通过对产业集群中创新型产业企业中高层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孵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主体对创业人才产生集聚和保留、产业集群中特有的环境产生孵化和产业集群中的创业氛围对创业人才产生激励。所谓的产业集群主体是指产业集群中的各类机构和组织,包括政府行政机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教育、法律等咨询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企业主体;孵化环境是产业集群中与创新型创业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商务设施和生活设施,这些设施能为创新型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生活保障;产业集群创业氛围是指集群是否有良好的容错氛围,即对是否创新和冒险表示认可和赞赏,包容和允许失败,有优秀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失败的企业起到警示作用[5]。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孵化表现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孵化的数据分析

按照前述的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孵化的三维模型,设计了涵盖39个检测指标的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孵化的指标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测定孵化模型的科学性。在指标体系中有关创业孵化主体的指标15个,孵化环境的测量指标有12个。测量指标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设计和记分。问卷在经中山市经贸局和行业协会发往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的的150家,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数据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检测做因子分析的适宜性。对于原始数据进行相关矩阵检验,本文采用KMO样本测度法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法进行检验。经检验KMO值=0.912,其值大于检验的临界值0.7,同时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其值小于参考值0.0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做因子分析。

第二,提取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转轴方法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在产业集群的孵化主体上提取到四个因子分别是:政府服务、金融服务、行会服务和咨询服务,方差解释量是62.708%。在创业氛围方面提取四个因子分别是:创新氛围、容错氛围、激励与警示氛围和警示氛围方差解释量为72.372%,在创业环境方面提取三个因子分别是:基础设施、商务设施和生活设施方差解释量为62.801%。

第三,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图2-4所示。

各维度验证模型的GFIAGFICFINFIIFI等系数均大于0.7,x2/df的值均小于5,RESEA的值低于0.1,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第四,对整体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是一个三阶模型,现在进行二级指标层和一级目标层的因子分析得到模型的参数,结果如图5所示。

模型的GFIAGFICFINFIIFI等系数均大于0.7,x2/df的值均小于5,RESEA的值低于0.1,说明模型有良好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通过上面基于中山市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整体上验证了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孵化模型,显示出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通过孵化主体、孵化环境和孵化氛围进行三维孵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保留

一是基于创业孵化主体的人才保留。通过对前述的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孵化机制研究, 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保留可以从创业孵化主体、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方面入手。

二是政府应建立起互动体制机制。创新型创业人才受教育程度较高,主体意识强烈,参与地方政府事务的积极性强。当地政府应积极使他所参与到地方政府决策中来,充分发挥自身对产业经济的理解,出台促进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一方面使他们从感情上得到满足,从而保留在产业集群中。创新型创业属于高风险和高收益的风投,风投资金的引入和数量的多寡对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孵化和创业人员的吸引十分重要,因此要建立起政府金融扶植体系和金融保障体系。

三是基于创业环境的人才保留。良好的商业环境、生活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对产业集群中创业人才保留起到巨大作用。优化产业集群的生活环境、建立完善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便于创新型创业人才进行创业活动和生活,是保留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基础。同时政府也要促进知识产权立法工作,保护好创新型创业人员的切身利益。鉴于创新型创业的高风险,政府应建立起容错机制和金融保障机制,使中山市真正成为人才发展、科技创新的创业乐园。

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篇8

直到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 (M.Porter) 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 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 使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引起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 使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论和韦伯的“区位因素”论的基础上,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 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克鲁格曼偏重密切的经济联系导致集聚而非比较优势, 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 从而产生“锁定”效应, 所以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

与之相反, 波特 (1998) 认为集群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根源, 既可以追溯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例如, 荷兰运输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荷兰位处欧洲的中心、一个发达的水运交通网、高效的鹿特丹港口和荷兰人在长期的航海史中积累的技巧;也可以归因于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 例如, 以色列的灌溉设备和其他先进的农业技术集群反映了该国对食物的自给自足、水资源匮乏以及对闷热、干燥的生长环境的强烈需求。

符正平 (2002) 认为, 产业集群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 第一个条件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 存在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第二个条件是最终产品发生产品差异化的潜力比较大;第三个条件是最终产品的低运输成本;第四个条件是企业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性与速度经济性;第五个条件是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的缄默性。而需求条件则包括集群产品的时装性与艺术性;消费者对于集群产品的消费行为呈现易变性和上瘾性 (Addicted) ;营销信息沟通的口传性;集群中的企业可以获取多方面的需求利益;本地市场的支持以及挑剔顾客的存在。

2 产业集群的分类

研究者们在对产业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的同时, 根据不同的目的对其进行了分类。UNCTAD (1977) 把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分为群、网络和战略伙伴, 探讨了不同合作模式对企业能力和竞争的作用, 从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的层次提出了政策建议。Alex Hoen (1997) 从理论角度对群进行分类:群的概念分为微观层 (企业群) 、中观和宏观层 (产业集群) , 群内企业通常通过创新链和产品链进行链接。

范迪克 (M.P.Van Dijk, 1999) 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和地区专业化功能的角度将其分为地理位置型集群、市场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多边联系产业区和技术发展极六种类型, 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内部机制与地方政府的支持系统与政策取向。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处 (UNCTAD, 1998) 根据网络化中的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的扩展和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三个指标将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有组织的合作、创新型簇群、科技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五种类型, 并从技术水平、技巧、创新能力、信任、竞争、企业规模、出口和学习等因素上分析了这五种类型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联系。

Markusen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四个国家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域进行的研究, 提出了四种典型的产业区类型:①马歇尔式产业区, 意大利式产业区为其变体形式;②轮轴式产业区, 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③卫星平台式产业区, 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厂机构组成;④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Peter Knorringa和Jrg Meyer-Stamer (1998)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研究中, 借鉴Markusen (1996) 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 把产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

仇保兴 (1999) 认为, 按照产业集群的结构来分, 其形式主要有: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 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 (也称为中心卫星工厂型) 产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按照企业的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产业集群等。

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创新与增长

迈克尔·波特 (1998) 认为, 集群有利于区域和国家获得竞争优势, 获取雇员和供应商、专业化信息、互补性、公共品方面的优势。Catherine Beaudry和Peter Swann (2001) 对产业集群的强度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 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 在不同的产业存在着产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 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Peneder和Warta (1997) 认为, 经济活动的集聚可以使参加者提高经济技术效益。Mdech (1991) 认为, “是聚集经济而非技术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Morsan (1996) 、Nsendijk和Charies (1997) 对于创新和集群的关系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一是创新链不同之间的交互作用, 特别是用户和中间产品生产商之间、公司企业和更广泛的研究机构之间的交互作用, 对于成功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创新过程根植于生产网络或者集群的制度环境内。

C.de Bresson (1996) 认为, 创新倾向于通过经济网络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集聚在一起。经济条件作为限制和激励因素使得创新活动在不同的地区间发生差异。Edquist (1997) 认为, 当代公司几乎没有单独进行创新的客户、供应商和知识生产部门之间的密切交往以及知识交流很可能改善公司的创新。

David Keeble、Frank Wilkinson (1999) 从马歇尔的“产业区”出发, 分析了创新环境与集群创新的关系, 分析了区域集群中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集体学习过程对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基于Minnea Polis地区和剑桥地区的个案研究材料, 阐明了创新、一个地区整合多样性知识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作为成功高新技术地区的前提条件的来源的重要性。

4 研究展望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有着渊源的历史, 但真正开始系统地进行大量的研究则始于迈克尔·波特。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产业集群的分类、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及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大量开始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 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应用, 进行探索性研究。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以下的几个方面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与趋势:一是建立产业集群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限于某一层面的研究, 特别是对于如何用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与方法来进行理论综合和深化有待进一步探讨。二是集群经济动态演化、兴衰更替的演进机理的分析。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集群经济的网络结构、分工协作等的静态分析, 缺少对产业集群的运行机理及发展路径的深入研究。三是更多的实证分析研究。四是如何使产业集群更有竞争力, 如何从传统竞争走向战略协作和差异化竞争等, 这也是OECD对不同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后提出的有待深化的问题。

摘要: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着重要作用, 现已经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理论也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一次梳理, 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类型以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

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研究 篇9

1.1 金乡大蒜产业概况

金乡大蒜从传统的小规模种植, 发展到大规模出口;从单一产品发展到多种相关制成品;从传统集贸市场交易发展到进入发达的现代物流系统;从自给自足的生产发展到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商品生产;从一家一户地独立生产发展到成为现代化产业链中的一环。围绕大蒜, 金乡形成了包括大蒜种植、冷藏、加工、出口企业及相关实体在内的大蒜产业集群。

通过分工改进了技术, 提高了生产效率, 拉长了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 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问题,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便于企业之间形成专业化分工网络, 促进专门领域内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与使用, 提高交易效率和经济规模, 降低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 快速获得市场信息, 形成交易价格。

1.2 金乡大蒜产业链的构成分析

金乡大蒜产业链延伸至一系列加工制品, 包括脱水蒜片、蒜粉、蒜汁、蒜油、蒜盐、蒜酱、糖蒜、醋蒜、罐头蒜、蒜水饮料等, 带动着扒蒜瓣、粉碎、运输、加工、包装、装卸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 形成了包括种植、冷藏、加工、内销、出口在内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产业体系, 成为国内颇具规模的冷库群, 最大的大蒜出口基地、大蒜产品和信息集散地。

1.3 金乡大蒜产业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金乡县从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出发, 围绕龙头建基地, 突出特色建基地, 连片开发建基地, 选择有潜力的生产基地, 大力支持其向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服务系列化方向发展。通过公司加基地、连农户, 企业加中介组织、加农户等多种联益方式, 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创汇农业, 壮大产业链条,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1.3.1 种植规模。

自1989年的1.07万hm2发展到如今的4.67万hm2, 金乡大蒜在国内外排名始终位于首位, 在2002年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证书。目前, 金乡县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57个, 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62处, 达4万hm2。全县有33家企业、36万亩大蒜获得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三品认证”。从产量上来看, 金乡大蒜平均667m2产达1200kg, 单产、总产都属于全国最高, 667m2产最高还可达到3000多kg, 单2006年总产量就是80多万t;从出口量来看, 金乡大蒜以90%的出口合格率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 这使之五年来的出口量都保持全国最高的位置。目前, 金乡大蒜专业批发市场数量已经发展为全国最多, 金乡县内22个大蒜专业批发市场以及数百个金乡大蒜批发点, 已经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金乡大蒜销售网络。

1.3.2 整体效益。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 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不断加剧的国内外竞争中, 金乡大蒜成功闯出一条发展道路。在原有优质栽培的基础上, 金乡大蒜充分运用辐射保鲜、冷藏保鲜、脱水加工以及大蒜制品等一系列先进技术, 全面改良金乡大蒜产成品, 大大提升了金乡大蒜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源自日本、德国的订单更加强了金乡大蒜的知名程度, 最大限度地强化了金乡大蒜的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大蒜加工销售业的同时, 金乡大蒜很好地带动了以大蒜为中心的其他产业, 有效解决了销售、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就业问题, 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 金乡大蒜还尝试推广大蒜和青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不断创新大蒜栽培模式体系, 提高大蒜基地的种植效益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水平,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呈现出大蒜产业良好的生态效益。

2 金乡大蒜产业集群问题分析

2.1 有机大蒜起步晚, 市场主体素质低

根据金乡县政府公布的2010年金乡大蒜种植产量的统计数据, 2010年金乡大蒜种植面积3.9万hm2, 这比2009年种植面积增加了7000hm2, 单产785.2kg, 却比2009年减少311.5kg, 单产直降28.4%, 其中有机大蒜生产基地12个, 仅2466.67hm2。作为金乡县的一个龙头产业, 金乡大蒜产业规模较大、产业构成要素较全, 但有机大蒜的种植情况始终不佳, 导致金乡大蒜产业虽大而全, 但真正亮点不多、精品也较少, 尤其表现在金乡县大蒜育种和栽培示范园、大蒜贮存和加工工业园的落后和缺乏, 进而严重影响了金乡县大蒜产业的发展。

金乡县大蒜种植农户素质不高影响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全县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2%,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左右, 年轻的男劳动力在家务农的占全县总人口的40%, 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劳动力在家从事种植和加工劳动。

2.2 缺乏科技支撑, 企业档次不高

金乡县大蒜出口主要是保鲜或干燥蒜头, 各类大蒜冷藏加工企业736家, 储藏能力130万t, 加工能力80万t。但由于企业过于分散,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 档次低, 产业未形成规模集群。同时缺乏对金乡大蒜品种的有效保护, 外地劣质蒜流入金乡, 使金乡大蒜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影响金乡大蒜的品质。

从产品加工方面来分析, 目前只有一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蒜加工产品还是以蒜米、蒜片、蒜粉、蒜泥等初加工产品为主, 大蒜精深、尖端加工产品如提炼大蒜油, 大蒜素等还没有规模发展。大蒜提取大蒜油后还可以加工成药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 这些深加工领域还没有涉及。由于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在技术含量高的大蒜精深加工产品上研发投入不够, 后继新产品开发乏力, 产品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低, 产业升级的发展道路不是很快, 利润空间小。

从出口结构方面来分析, 金乡大蒜出口结构不合理, 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造成低价竞销从而引起国外反倾销, 影响农民和出口企业的利益, 产品价格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比较明显。

2.3 市场运作风险高, 出口规模小

2010年大蒜价格出现高位运行, 6~9月比去年同期创汇增幅在140%左右。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冷藏蒜销售季节创汇比去年同期增加50%。价格上涨, 抑制了国内外的销售量。大蒜作为一种调味剂, 需求量不是很大, 由于价格的上涨更降低了国内外市场的消费, 导致客户不能接受价格, 进而引起订单减少, 签单日期缩短。2010年6~9月出口大蒜41.2万t, 同比增加0.5万t, 增幅1.2%;冷藏大蒜的销售季节, 2009年9月份出口13.1万t, 2010年同期出口11万t, 同比减少2.1万t, 减幅16%。

近年来, 虽然金乡大蒜出口企业数量增加很快, 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 出口产品必须从生产企业收购, 没有专门的加工车间, 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较弱, 出口产品成本较高。除了金乡华光食品进出口公司、金乡县宏昌有限公司、金乡县盛隆贸易有限公司、金乡东运冷藏有限公司、金乡宏泰食品冷藏加工厂有自己的加工基地, 其他大部分企业都是新成立企业, 出口规模小, 都是贸易型企业, 并且缺乏高素质的国际营销人才, 国外客户资源开发较晚。

2.4 政府信息批露不畅, 服务职能欠缺

在自由种植、自由交易的条件下维持农产品的价格稳定, 信息披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产品价格, 排除价格操纵和垄断, 最终将取决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状况。在供给大于需求并且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均小的条件下, 依靠市场运作维持价格是不可能的。政府缺乏对价格和交易数量、种植面积的变动、作物生长状况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国内外需求的变化等信息的及时采集发布。各级政府尤其是金乡县政府应及时发布正确的信息, 提示市场的变动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帮助生产者形成合理预期, 起到预警作用。

2.5 农业资本投入低,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资本投入不足, 尤其经历了07、08年的大蒜价格低迷期, 银行已经把大蒜贸易行业列为高危行业, 更加紧缩银根, 不轻易放贷。由于资金不足, 很多企业都开工不足。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经济改革过程中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搞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据对部分农户调查访谈反映, 这些年党的政策好, 购买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资产品都很方便, 就是农村缺乏综合服务组织, 在生产销售过程中, 大蒜的运输、加工、贮藏和销售都需要雇人雇车, 农户都希望政府能帮助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 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根据国外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内成功经验, 金乡大蒜要走产业集群的道路, 就必须要实现以下改革:

3.1 以专业化的生产代替零散的运作

目前,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主要朝向专业化、集中化的方向, 不再是过去那种全面开花的生产方式, 因此, 对大蒜的生产和加工, 以合理分工、高效协作的方式, 围绕确定的农副产品项目, 进行专业化的生产、销售和市场运作, 使每一种产品都能在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中进行发展, 并以良好的商品品牌形象进入市场, 从而大大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能够促使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都成为真正的专业化队伍, 企业或者生产企业成为专业化的基地。

3.2 经营集约化带来最大经济效应

在大蒜企业中, 有效的运用科学的处理方法, 合理的组织大蒜的生产, 选用恰当的资源配置方式, 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改造传统大蒜生产和加工技术, 从技术、贸易等部门向农业部门输入更多的物资、技术、资金, 加大大蒜生产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数量及速度, 变大蒜企业的粗放经营为资金、技术、人才的集约经营。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 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力争取得最大经济效果。

3.3 以龙头为主体建立多层次经营

在目前的龙头企业中, 应该实现龙头企业的开放性, 带动和组织大蒜经营主体参与其中, 坚持开放性的原则, 突破企业主体所有制的界限, 将国有、集体、个体经营联接起来, 形成大蒜企业多成分、多层次的经营体制, 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 通过技术和人才的融合, 组成跨乡、跨县的企业, 突破行业隶属关系的界限, 将农、工、商、贸、技等行业结合起来, 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3.4 以流通和贸易为手段打开经营路子

在大蒜市场上, 应该注重流通和贸易的作用, 以国内外市场为方向, 按照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联农户的形式, 逐步形成大蒜企业的供销、农商、内外贸一体化, 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要求, 依靠自己的经营实力和掌握的市场信息, 与农民签订产供销合同, 建立生产基地, 提供配套服务, 农民则按合同生产和交售, 企业按合同收购和加工, 把产品销往市场。只有实现了大蒜企业的产供销不同阶段、内外贸不同部门、农工商不同产业连成统一的经营综合体, 才能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王爱群.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7.

[2]刘子乾, 等.金乡县大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08.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10

就企业而言, 创新个体是复杂网络中的主体;就集群而言, 企业是更庞大复杂网络的主体。不同主体均有着自身一定的主动性、资源性与适应性以及内部结构、目标和生存动力等。

1、知识网络

知识以一种独立要素, 流动于社会浪潮中。知识在节点间流动, 并在物理层次上筑成知识网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知识网络研究首次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 瑞典工业领域表示, 知识网络指的是开展科学知识传播、生产的机构和活动。知识网络存在多方面优势, 包括知识的转移、新思想的创造及传播等, 同时这些优势可以将网络协调与市场协调进行有效划分, 并且知识的转移是实现知识网络终端知识使用、累积以及价值创造作用的重要步骤之一。

Becker (1963年) 将知识分成三个种类, 即常规知识、产业特有知识以及企业特有知识。Polanyik (1969年) 将知识划分成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 前者表示的是客观方面的知识, 其在先得到人们应用;后者表示的是主观方面的知识, 可通过自身得以显现。Johnson和Lundvazl (1994年) 则结合知识表述特点的差异性, 把知识划分成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以及人力知识等。其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极易经编码后转变为显性知识, 后两种知识则有着个性化特征, 属于隐性知识。在一定机制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间可完成转化。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强调, 知识网络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促进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学科等相互间的交流;II.强化各个行业、各个非媒体种类及各个知识源等相互间的知识处理与集成;III.强化组织、团队以及社区跨时间和跨空间的工作效率;IV.认识此类新联结背景下社会、法律及伦理等的潜在涵义。由此可见, 知识网络为网络成员获取各式各样的知识提供了有利保障, 并有效促进网络成员转移已获取的各种知识、提取新知识。

2、产业集群知识网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始, 大量专家学者在对局部范围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 在处于全球各个地区繁荣发展的产业集群情况下, 难以通过常规的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展开解释。为了消除这一窘境, 专家学者们转移出发点, 将视角定位于产业集群内部, 经对产业集群内部组织网络结构的有效揭示, 以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进行理解。M.GErtler (1995年) 指出, 在各种类型产业中, 组织边界均会存在知识流过, 并且这种流的强度及影响与地理临近呈正相关关系。D.Mowery等 (1996年) 经研究强调, 当代企业进行合作的最为首要的动机即是自合作伙伴身上获取知识及能力, G.Dosi等 (2000年) 指出, 出现自合作伙伴身上获取知识及能力的企业间合作动机的原因是, 企业存在不同实质的知识基础内容, 这一性质是通过长时间类型所形成的, 这也成为了企业构筑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K.Whittington等 (2009年) 研究指出, 在同一区域共组织间相互联系所产生的网络前提下, 区域集群才能够得以发展, 企业间的地理走边能够一定程度使得网络中信息、资源流本质发生变化。肖冬平 (2009年) 强调, 知识资源嵌入社会网络并通过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社会网络中流动, 形成知识网络, 主体间知识的流动形成知识交互使得知识网络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

现阶段,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研究逐步开始涵盖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结点组合, 关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连接机制、要素组成的相关针对研究尚且不足。某种意义上而言, 产业集群属于区域根植性网络的一种, 其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及相关组织间的知识信息互补互动, 不断提供产业集群内组织频繁的实践机会、强化产业集群学习体系、刺激产业集群创新变革动力, 从而构建区域知识系统, 为产业集群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集群创新

1、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

为了实现产业集群的集群创新, 相关研究认为, 集群网络双向交互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促进知识的生成、传递。集群知识网络是在集群内组织相互间联系前提下所存在的社会网络, 集群知识网络在知识转移期间实现知识创新。在产业集群创新中, 知识转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知识转移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存在两方面形式:I.基于现存知识生成新知识;II.经对自身的重新组合构建新的知识机制。而通常情况下, 产业集群创新不但存在知识量方面的提升, 还存在知识机制方面的重组、更新。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知识转移网络组成成份包括集群主体间的二元点式知识转移模式、链式知识转移模式及网络式知识转移模式等, 集群创新主体经协同、竞争, 达到知识交互、共享的目的,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经对知识链的有效整合已达到创新的目的, 可分别显现于知识整合、知识创造以及知识转移等环节。

知识网络创新主体相互间传递环节, 知识有着共享、非排他性特点, 作用于产业集群可使其知识源中获取潜在的知识、信息, 并经组合化、社会化以及内外在化的知识转移步骤, 与产业集群自身现存的知识系统有效结合, 以达到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目的,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步骤示意图, 如图。此外, 基于产业集群组织内部明确分工及紧密合作, 组织内容相互间可进行系统、连贯的交流学习, 扩大知识传播范围, 达到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目的。

2、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造成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 先从下述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I.知识方面影响因素, 知识存在复杂、模糊、隐秘等多方面特点, 在未知知识运行的背景下, 势必会使得知识转移环节被蒙上一层神秘薄纱。II.组织方面影响因素, 产业集群内部组织规模、组织年份、组织吸收能力等, 同样重要影响着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组织规模大小与产业集群组织知识转移效率未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亦或产业集群组织规模较大的企业, 均存在一定的鲜有知识转移的可能。III.网络方面影响因素, 产业集群组织间构建起良好的稳定关系, 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组织互动达到获取潜在知识、集群资源以及价值理念等的目的, 同时可一定程度提升知识转移的可能。

三、影响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因素结论

产业集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作用于促进产业集群内部不断进行知识创新, 但哪些相关因素会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造成影响呢, 文章基于对相关研究结果的有效结合, 归纳出一系列影响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因素, I.基础设施, 产业集群创新基础设施, 指的是产业集群内部用于服务创新主体的公共设施设备, 属于构建产业集群内部创新环境的不可获取条件;II.根植性文化及社会网络;III.市场专业化, IV.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指的是产业集群内部技术发展水平, 其属于该集群组织技术发展、创新的基础;V.集群内部劳动力,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资源不可或缺, 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集群知识创新中同样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属于制约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因素;VI.资本投资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 应当全面激发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仅仅是企业、职能组织或者政府, 唯有各方的共同参与, 方可达到集群技术主体网络化的目的。于集群知识网络的发展措施上, 不仅要科学合理运用直接经济因素的诱发效能, 还要着眼于间接经济因素促进产业集群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为, 刘英基, 杜传忠.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13) :98-103.

[2]姜照华, 隆连堂, 张米尔.产业集群条件下知识供应链与知识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7) :55-60.

[3]MILLER D J, FERN M J.The use of knowledg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in diversified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 (2) :307-326.

[4]王炳富, 刘芳.创新集群内知识转移的模式与特点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6, (27) :135-138.

上一篇:造血下一篇:热导率